白云大道北煤气泄露露时,手机处在待机状态会导致爆炸吗?

警惕家中煤气爆炸!哪些做法会导致爆炸?
警惕家中煤气爆炸!哪些做法会导致爆炸?
山西探矿人
平时使用煤气罐一定要注意安全煤气罐使用不当就会引发爆炸,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对于煤气罐爆炸该如何防范?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什么原因最易导致液化气泄漏?万一发生泄漏着火,第一时间要如何处理?哪些做法会导致爆炸?● 钢瓶超量充灌这是钢瓶发生爆炸最主要的原因。民用液化气罐有多种规格,如10公斤、15公斤,但钢瓶的灌装量绝对不可超过其容积85%。超量充灌的钢瓶即便正常使用,也具有爆炸危险。而当“超重”钢瓶受到太阳高温曝晒、火炉或暖气片的烘烤、室内外温差的陡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加大爆炸的可能性。● 钢瓶倒卧燃烧钢瓶体是圆柱形,装有减压阀会产生偏重,如倒卧会使减压阀出气口朝向地面燃烧,若地面是水泥、沥青、石板等,燃烧的温度会辐射到瓶体上,使钢瓶局部受到火焰的直接烧灼,钢瓶内的液化石油受热后迅速膨胀,便会发生爆炸。● 用热水烫瓶底为了使液化气火烧旺起来,有的用户用热水浇烫、火烤钢瓶的方法,尤其是用火烤钢瓶,会使钢瓶失去应有的强度,很容易导致钢瓶爆炸。● 钢瓶带病工作钢瓶是压力容器,必须在“体格结实、没有毛病”的情况下工作。如果长期使用,缺乏检查、保养和维修,钢瓶就会出现锈蚀穿孔、裂纹,以致丧失耐压强度,稍遇高温、挤压或碰撞就会发生爆炸。煤气罐使用寿命是多久?煤气罐不是永久耐用品,它的安全使用期限只有15年,在此期间每4年还要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以便查出存在的缺陷。煤气罐爆炸前有哪些征兆?●钢瓶倒卧地面燃烧时,超过4分钟,就有发生爆炸的可能。●火焰颜色由橙黄色变得略微发白;声音由“呼呼”的吼声变成轻微急促的“嘶嘶”声,这就预示着钢瓶即将爆炸。●火焰和声音发生变化,持续约5—10秒钟,声音和火焰突然消失,随即发生爆炸。遇煤气罐着火或爆炸时该咋办?●家中煤气罐起火时,尽快拨打电话报警,并及时疏散屋内人群。如果煤气罐受热时间较短时,应立即关闭煤气罐阀门,并及时切断电源;如果受热时间较长,不要马上关闭阀门或使用冷水浇灭,以免引起爆炸。●要在安全场所等待消防人员赶到,对煤气罐进行均匀冷却,再进行灭火,切不可将着火的煤气罐倒在地上。因为煤气罐立在地面燃烧,无论出口是否装减压阀,一般不会发生爆炸,而横卧的煤气罐内的煤气会经瓶口流出,膨胀250—300倍,燃烧时产生高温,导致气瓶爆炸伤人。●如果慌乱中不慎把煤气罐碰倒,一定要及时把它竖起来。平时使用时注意些啥?●搬动煤气罐的时候,特别是在上楼或下楼的时候应该轻拿轻放,不要用力碰撞挤压,这些都会给煤气罐造成安全隐患。●煤气罐的摆放要直立,切不可将钢瓶放倒使用,避免受到猛烈震动,罐身上也不要放置物品,发生火灾后以免引燃。●每次做完饭后都要关好阀门,以防泄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山西探矿人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日播报全球各类重要资讯、突发新闻;
作者最新文章(04-11)中考试题题汇编第四章
第四章 燃烧 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2004 无锡 03)表示爆炸性物质的图标是2(2004 无锡 06)下列观点,我不赞同的是 A.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B.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计算机房失火只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2004 无锡 19)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B.通过灼热的木炭 C.通过肥皂水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4(2004 苏州 21)一氧化氮(NO)是有毒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科学家发现极微量的一 氧化氮在哺乳动物体内却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请用直线将下面左、右两列中有对应关系的连接起来。5(2004 苏州 23)请解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2)刚划着的火柴立即竖直朝上容易熄灭;酒精灯火焰朝上却能持续燃烧。 6(2004 南通 09)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7(2004 镇江 06)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8(2004 镇江 07)某学校新建一座图书馆,较适宜用于图书的灭火器材是( ) 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消防水龙头 D、黄沙箱 9(2004 泰州 13)2003 年 12 月 23 日重庆市发生高压天然气井喷,造成了重大灾害。据分析该天然气中每立 方米中含剧毒硫化氢 11g。已知,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能被多孔固体颗粒吸附, 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硫化氢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B.木炭、活性炭可以吸附硫化氢气体 C.点燃该天然气对大气没有不良影响 D.可以用石灰水泥浆压井的方法处理事故 10(2004 宿迁 09)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书馆着火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深夜家中煤气泄漏要先开灯寻找漏气源 C. 进入干涸的深井,要先用手电筒做灯火实验 D. 严禁在加油站、煤气站等处吸烟和拔打移动电话 11(2005 南京 24)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燃料。你家使用的燃料是 你家在使用燃料时,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是 ; 如果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后果是 12(2005 徐州 10)据统计,我国仅 20 世纪 90 年代就发生火灾约 89 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13(2005 徐州 06)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最密切 A.铁丝的表面积 B.氧气的浓度 C.燃烧区的温度 D.铁的着火点 14(2005 南通 02)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与氧气接触 B.无水酒精是液体 C.没有达到着火点 D.酒精没有可燃性 15(2005 镇江 06)5 月 31 日是 “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CO2 B.O2 C.H2 D.CO 16(2005 镇江 26)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与_______________有关,木炭在氧气中比 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刨花比煤块容易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还与-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7(2005 泰州 1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9 ―7 18(2005 泰州 16)在 10 ~10 m 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 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属于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19(2006 南京 12)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 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制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006 南京 25)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 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 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 (填 “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1(2006 无锡 09)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天然气 C.氢气 D.面粉粉尘 22(2006 无锡 18)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23(2006 徐州 26)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 0 0 点为 40 C,红磷着火点为 240 C。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1)按 A 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①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_____②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③水下 的白磷________________ (2)B 装置中 a 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在使用组装好的 B 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药品并将 B 和 C 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Mn02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C 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 (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4(2006 苏州 06)有道是: 水火无情。 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 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 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拨打火警电活并到窗口呼救 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B.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 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 2 - 25(2006 苏州 08)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 2CO2)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l D.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 ν (CO):ν (O2) =2:1 26(2006 南通海门 06)入夏以来,消防官兵扑灭了黑龙江、内蒙古三起特大森林火灾。开辟防火带(用于防 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7(2006 南通 17 假如有一天夜间,我们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漏,应该立即 A.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B.关闭液化气的气阀 C.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D.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28(2006 南通 28 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⑴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 ⑵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何时开始? 。 ⑶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 。 29(2007 徐州 14)2006 年 12 月 17 日晚,我市淮海西路一棉花店突发大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 30(2007 南通 04)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右图是普通电子 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 ③通风口 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①压电陶瓷 A.①③⑤ ④铁皮 (产生电火花)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②塑料 31(2007 淮安 07 下列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夜间察觉液化气、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B.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必须迅速用布擦拭后用较多水冲洗 D.当你被困在火灾区,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22)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 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 观察到如下现象: 32(2007 淮安 22) 产生大量气泡,同时生成了白色沉淀。他们将气体通入 (填一种试剂名称),检验出气体为 CO2。但白色沉淀是什么呢?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信息:该反应过程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不变。请你结合已 学知识,推测该白色固体可能是 (填化学式)。老师还告诉他们:该反应与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相 似。图书、档案着火,你认为能否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为什么? 33(2007 盐城 03)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4(2011 南京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因此燃烧均能看到火焰 B.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21 世纪教育网] C. 原子失去电子后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阳离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变成原子 D. 任何可燃气体跟空气充分混合后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氢气、添人气、煤气等发生泄漏 35(2011 无锡 11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36(2011 徐州 14)从化学角度看,下了叙述不正确的是 14) { } ... .A.开发清洁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 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在铵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37(2011 南通 19)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08)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38(2011 泰州 08) A.油着火,用水浇灭 B.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39【05 黄冈 05 黄冈】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 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3 -⑤燃料(丁烷)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0【05 佛山】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 05 佛山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41【05 年泉州 05 年泉州】下列做法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是 A.用石灰沙浆抹墙 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C.将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倒入下水道 D.将活性炭放在冰箱内去除异味 42【05 青岛 05 青岛】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ABCD43【05 上海 05 上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用干冰灭火 C、涂油漆防锈 D、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煤气是否泄露 44【05 眉山】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05 眉山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甲烷 D、氮气 45【 0 5 潍坊 我 们 的 生 活 中 离 不 开 能 源 。 下 列 做 法 利 用 了 化 学 能 的 是 潍坊】 A.太 阳 能 热 水 器 B.水 力 发 电 C.干 电 池 D.温 泉 浴 46【05厦门 05厦门 05 厦门】在《厦门市海沧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关于扑灭可燃危险化学品着火的 措施,不属于破坏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的是 A.冷却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 B.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 C.设法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D.灭火失败,为防爆炸应维持其稳定燃烧 47【05 眉山课改 05 眉山课改】含硫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 SO2,它遇雨水后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会带来 很大危害.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举出两个方面有危害实例 ,② ; ① (2)为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48【05 重庆 05 重庆】生产、生活、学习中都应注意安全,请将下列情况和对应的安全措施用线条连接起来。 ⑴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 ①严禁烟火 ⑵油锅失火 ②验纯 ⑶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 ③用锅盖盖灭 ⑷汽车到加油站加油 ④做灯火试验 49 0 5 潍 坊 】某 炼 油 厂 因 油 罐 泄 漏 ,一 拖 拉 机 行 驶 至 附 近 时 ,随 着 轰 的 一 声 巨 响 , 【 瞬 间 油 罐 起 火 爆 炸 ,后 经 及 时 扑 救 ,大 火 于 数 小 时 后 基 本 扑 灭 ,但 仍 有 消 防 队 员 用消防水龙头对油罐继续喷水至冷却。 依据学过的化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油罐泄 漏 说明分子具有 的性质;油罐起火的原因 是 。点燃(2) 假设汽油用 X 表示,燃烧时只发生如下反应:X+11O27CO2+8H2O推断汽油 X 的化学式 。 (3)假若厨房油锅着火,你应采取的措施是 。 50【05 青岛】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 50 05 青岛 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 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②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4 - (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 议: 。 51(06 重庆市)合理利用燃料,防止污染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是比汽油更环保的燃料 B.天然气是比煤更清洁的燃料 C.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 D.石油是工厂经常使用的燃料 52(06 重庆市)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53(06 浙江省丽水市)厨房炒菜,油锅不慎着火,下列灭火措施最适宜的是() A.加水 B.倒去油 C.盖上锅盖 D.撒上沙子 54(06 广东省课改区)《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 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⑴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一,“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 。 ⑵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 ⑶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 55(06 辽宁省大连市)在一次失火后的现场处理中,消防人员发现某种易燃物质保存了下来。分析原因, 得知该物质中添加了一种阻燃剂。当火情出现时,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生成的产物覆盖 在易燃物质表面。这些都起到了阻止该物质燃烧的作用。 (1)从燃烧条件分析,这种易燃物质没有燃烧的原因。 (2)推测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 56(06 江西省赣州市课改区)2005 年 12 月 7 日,河北省唐山市刘官屯煤矿发生了特大的瓦斯爆炸事故, 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在处理瓦斯爆炸现场时,针对矿井 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 (1)你觉得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① , ② 。 (2)这一系列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易燃、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任写一点): 。 57(06 河南省课改区)干粉灭火器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 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 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家中煤气若泄漏,应及时采取的措施 。 是 58(06 辽宁省锦州市)请你分别举出一种与下表中灭火原理相对应的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①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59(06 辽宁省沈阳市课改区)(8 分)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 的小蜡烛,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 小童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 小鑫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了蜡烛熄灭; 小南猜想:小童和小鑫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小童和小鑫都有 道理; 小龙猜想: 。 [设计实验]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灭火实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 5 - (1) 取一小块白磷 (着火点为 40℃) 燃烧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 , 放在一铝箔制的小盒内, 然后放入装有 了。 生石灰的集气瓶内。 点燃蜡烛, 塞紧胶 塞,观察现象。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 塞,观察现象。 铝箔中的白磷燃烧,放出热 量的同时产生 了 。白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 小龙的猜 ①温度达到着火点; 想是正确 ② 的。 。[实验反思]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①在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式 。 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写三种即可) 、 、 。 60(06 辽宁省课改区)燃烧的条件给我们提供了灭火的依据。请你举出三个应用不同原理进行灭火的实例。 , , 。 61(06 山东省济宁市)房屋失火后常用水来扑灭,实验室熄灭酒精灯则是用灯帽将其盖灭。请你依据上述 两种灭火方法的原理,各举一种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 、 。 62(06 福建省厦门市)(8 分)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 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 想]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 6 支相同的蜡烛, 取 在其中 5 支的烛芯周围分别 放入不同量的食盐, 另 1 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O O.1 0.5 O.7 0.9 1.O 燃烧时间(分钟) 燃烧稳定性 10 正常 15 正常 18 正常 23 正常 25 易灭 27 极易灭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①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不同种类的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要求:请参照实验一,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表格:(注意:使用到具体盐时。必须用它的化学式表示,否则不能得分。) 63(06 四川省成都市)张华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 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防火措施 灭火和自救措施 ①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②室内装修多用不易燃烧的材料。 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③电线、插座等用信得过产品,不用劣质 ③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产品。 ④火势太大,不能从室内逃出,撤到花园,等待救援。 ④家里配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并学会 ⑤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 使用。 ⑥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 ,再灭火。- 6 - 请根据张华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任定一条)是 。 ⑵在灭火措施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 。 (填番号) ⑶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 理由是 ⑷请完成灭火和自救措施⑤和⑥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处) ⑤ ;⑥ ⑸在灭火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 。 。。 64 (07 河北)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图 5 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 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图5 65 (07 自贡)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 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 D、面料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66 (07 重庆)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 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67(07 汕头)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煤气中毒应大量喝牛奶 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68(07 汕头)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 69(07 烟台)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 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 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70(2010泰安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 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1(2010?上海 13)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增加煤的用量 B.粉碎煤块- 7 - 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D.减少空气通入量 72(2010? 北京 1)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73(2010?福州 8)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 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 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74(2010?龙岩 6)燃烧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产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关于燃烧反应 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 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分解 C.有些燃烧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有些燃烧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75(2010?兰州 7)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 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76(2010?哈尔滨 3)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 C.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D.家里发生火灾时立即躲在衣柜里等待救援 77(2010?荆州 10)以下行为与对应的原理解释不相关联或错误的是 A.喷射 CO2 扑灭木材火灾――CO2 不可、 也不支持燃烧且隔绝空气 B.洒水扑灭火灾――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使可燃物脱离燃烧环境 D.用黄沙扑灭酒精着火――使之与空气隔绝 78(2010?咸宁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食 用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可预防夜盲症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D.夜间发现家中液化石油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 79(2010?十堰 9)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高 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开关 80(2010?株洲 16)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 误的是A.实验 1 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 2 中自磷燃烧,说明实验 2 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 1 C.实验 2 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81(2010? 南昌 1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82、(2010?鞍山二 7)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A.加少量水 B.倒掉油 C.倒人大量菜 D.撒上沙子 83.(2010?东营 6)2010 年 5 月 22 日,东营区黄河路一汽车发生自燃(如图)。当汽车电器、线路、供 油系统等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只是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夏季炎热的天气,积热不散,达到自 燃点就会引起自行燃烧。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叙述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能迅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为了给车辆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等,随意改装线路 C.从燃烧的条件看,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达到了可燃物 的着火点 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 84、 (2010?临沂 6) 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 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D.天然气和氧气 85(2010?泸州 5)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8 - A.可燃物一定是气体 B.可燃物一定是液体 C.可燃物一定是固体 D.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 86(2010?潼南县 11)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倒在实验桌上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C.燃气泄漏着火,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气 D.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87(2010?綦江县11)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88(2010?新疆 9)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B.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D.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89(2010?玉溪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90(2010?绵阳 2)下列有关 H2 、CH4、CO 三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都具有还原性,其组成元素的原子都易失去电子。 B.与空气混合遇火易爆炸,点燃前都要检查纯度。 C.燃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燃烧产物相同 D.都是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地壳中大量存在 91(2010?长春 16)根据有关燃烧和燃料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蜡烛放在空气中,蜡烛没有燃烧,原因是 ; 元素; (2 把冷的白瓷碟子从上方移近蜡烛火焰,过一会儿,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3)常用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和提供充足的 都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 92(2010?武汉市 29)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烧不当也会造成极大 的损害。 (1)燃烧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产生的气体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 现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 将燃烧匙内小木炭块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内氧气迅速 推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 (2)小明、小刚同学在研究灭火的原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两个小铁盒中倒入少量植物 油并点燃,小明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了 灭火的原理是 ,小刚同学将一块湿抹布盖在小铁盒上,火焰也立即熄灭,他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将 。 93(2010??汕头 18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 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 ;② 。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 94(2010?绵阳 13)(1)图Ⅰ、图Ⅱ是研究燃烧的条件的装置, 试分析后填空: 图Ⅰ实验是利用不同物质在 条件下燃烧和不燃烧,来证实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 火点。仅用图Ⅱ所示装置就可以证实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才能燃烧,其做法是: 。 (2)我省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许多化肥厂用天然气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与水 催化剂 CO+3H2.为了证实该反应所生成的混 蒸气反应来制备氢气和一氧化碳:CH4+H2O ==== 合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高温- 9 - 【实验目的】证实混合气体中含有 CO 和 H2【进行实验】在装置中通入混合气体,点燃酒精灯,如上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①若要证实混合气体中有 CO,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A 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②若要证实混合气体中有 H2,且是通过装置 B 验证的,应采用的方法是 。 ③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混合气体生产的实际情况,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水分,因而还应对上述实验装置加 以改进。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案 。 95(2010?广州 27)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 验进行验证: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氧气 实验④ 氧气冷水 白磷热水 白磷冷水 白磷热水 白磷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 天然气浓度在 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 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96(09 晋江)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 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③红磷不燃烧 ①白磷燃烧 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铜片 97(09 厦门)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80℃的水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②白磷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不燃烧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98(09 绵阳)王宁同学从资料中查得白磷的着火点是 40℃,他将一小从白磷放入 800℃的水中.并用导管 对着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结果白放燃烧了起来。除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一因素外,上述热水中白磷燃烧的可 能原因是 A.嘴吹出的气体中仍含有可支持燃烧的氧气 B.嘴吹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也可支持燃烧 C.白磷这一可燃物特别容易燃烧 D.吹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使白磷燃了起来 99(09 肇庆)卡拉 OK 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 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 100(09 鄂州)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0 - 小莹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10(09 湘潭)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于科学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非常重要。请简单的写出下列灭火 事例中的灭火原理。 ⑴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 _____; ⑵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 _。 4.2 质量守恒 练习: 1.C2H6 + O2 ― CO2 + H2O 2.Al + MnO2 ― Al2O3 + Mn 3.C2H2 + O2 ― CO2 + H2O 4.Fe + H2O ― Fe3O4 + H2 5.Fe2O3 + CO ― Fe + CO2 6.Mg + N2 ― Mg3N2 7.NO2 + H2O ― HNO3 + NO 8.KNO3 + S + C ― K2S + N2 + CO2 9.FeS+ O2 ― Fe2O3 + SO2 10.Fe2O3 + HCl ― FeCl3 + H2O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 1.6g 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 生成氢气多少克?常见题型: 常见题型: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 例 1. 已知在反应 3A+2B=2C+D 中,反应物 A、B 的质量比为 3:4。当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共 140g 时,B 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共 140g,所以 A 和 B 的质量之和也应为 140g。 由于反应物 A、B 的质量比为 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 7 份(3+4=7),A 占其中 3 份,B 占其中 4 份。 所以消耗 B 的质量为 140÷7×4=80g。 例 2. 在化学反应 3X+4Y=2Z 中, 已知 X 和 Z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32 和 102, 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则 分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Y 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首先要确定 4Y 的值,即 3×32+4Y=2 ×102 4Y=2×102-3×32=108 Y=27 2.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例 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 行登山运动员于 2003 年 5 月 21 日 13:40 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3.已知混合物中的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何求混合物中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 4.煅烧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 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 以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11 - 4.利用化学反应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物质的计算和推断? 例 5. 某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 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 8g 这种石灰石样品,把 40g 稀盐酸分 4 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 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 m 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6.某研究小组查阅了《厦门 2001 年海洋环境公报》得知:厦门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COD)、 磷氮、油类、铅和汞等,其中 COD 是指一定量海水与高锰酸钾或 K2Cr2O7 发生氧化反应时所用高锰酸钾或 K2Cr2O7 的量。据此回答:(注 Cr 是铬元素的元素符号) (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受污染的海水含有 X 物质,它与 K2Cr2O7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5K2Cr2O7+20H2SO7=6CO2+5K2SO4+5Cr2(SO4)3+23H2O,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观察和调查指出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是资源大宝库,请写出能从未污染的海水中提取或加工得到的物质:(填化学式)_________。 7.法轮功邪教组织头目李洪志说,他通过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请根据化学知识来判断 正误,并提出你的理由。 8.早在 17 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玻意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 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玻意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 9.H2 和 O2 的混合气体 10g,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 9g 水,则原混合气体中 H2 和 O2 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10.饱和食盐水在直流电的条件下可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氢气和氯气反应又可生成氯化氢,氯化 氢溶于水生成盐酸。这样实验可制取生产、生活中需求量很多的氢氧化钠和盐酸。这一工程工业上称之为 氯碱工业。 (1)写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工业生产应考虑哪些因素? 11.高级汽车中常配置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内部贮存有硝酸铵。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 铵迅速分解出大量的一氧化二氮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充满气囊,隔在乘员和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防止 乘员受伤。 (1)写出硝酸铵受撞击时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安全角度,在存放和使用化肥硝酸铵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2.化学变化中常伴有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 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取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 (3)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 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___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煤直接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生成二氧 化硫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北部某城市冬季取暖约为 120 天,每天消耗含硫 1%的煤 200 吨。 (1)该城市一个冬季向大气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气体?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提出三个合理化建议。 练习 1(2004 南京 14)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 B.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排气 2(2004 南京 15)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 灭火器具是- 12 - A.高压水枪 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3(2004 无锡 38)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 96 g 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4(2004 苏州 10)运送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态肼(N2 H4)和液态双氧水(H2O2)作推进剂,若它们充分混合反应,其 )。 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X+4H2O,则 X 是( (A)O2 (B)N2 (C)H2 (D)NH3 5(2004 南通 27)早在 1673 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 量增加了。 (1)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 (2)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碘的某种氧化物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 CO 的污染程度。已知 1 分子的该氧化物可将 5 分子的 CO 氧化为 。 CO2,同时生成 1 分子的 I2。则该碘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6(2004 扬州 22)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 9.0 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 8.0 克。已知铜的氧 化物有 CuO 和 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 2 种情况 B、固体样品一定是 CuO 与 Cu2O 的混合物 C、固体样品可能是 Cu2O 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 4/9 7(2004 扬州 25) (1)打火机中的燃料主要成分可表示为 C4H10,请写出 C4H10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放电时间长等优点,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 是锂(Li)与二氧化锰作用生成 LiMn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海洋中资源丰富,如碘(I2)的获 得可将海藻、海带经处理后所得的 NaI 溶液与 Cl2 发生置换反应而得到的,其化学方程式 为 。 8(2004 镇江 27)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 性,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例如制化肥、制纯碱等;近年来,氨还用于环境治理。 ⑴实验室收集氨气可采用的方法为______,干燥氨气可选用试剂为_____。 ⑵工业上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废水,使其变为毒的N2 和 CO2,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 反应为:6NH3+5CH3OH+12B 细菌 3N2+5CO2+19H2O,上述反应中B的化学式是______。 ⑶在 400℃、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 NO 还原,生成N2 和 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9(2004 泰州 05)在反应 SO3+H2O==H2SO4 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总数 B.原子总数 C.质量总和 D.质子总数和中子总数 10(2004 泰州 16)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 2004 年 5 月 1 日正式颁布实施, 酒后驾车已成为一种违法行为。 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其反应原理为: 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 , 反应中红色的 CrO3 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 X。则 X 的化学式应为 A. Cr2O3 B. CrSO3 C. Cr2(SO4)3 D. CrS 11(2004 泰州 25)2003 年 2 月 1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的失事,并未阻止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2003 年 10 月 15 号,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返回舱安全着陆,标志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纪元。偏二 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助燃剂)是一种运载火箭的高能燃料,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剧烈反应时, 所得 3 种产物都是最常见的无污染物质。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配料时反应物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比为 。 12(2004 泰州 30)有一混合气体,经测定只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现将 3.0g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测得生成 6.6g 二氧化碳和 3.6g 水。 求(1)混合气体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2)完全燃烧 3.0g 该混合气体消耗氧气的质量; (3) 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13 - 13(2005 南京 17)右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相对原子质量:H 一 1;C―12;O―16;S 一 32) 点燃 A.S+O2 点燃 B.2CO+O2 2CO2 SO2C.2H2 + O2 点燃 2H2O 点燃 D.CH4 + 2O2 CO2+2H2O 14(2005 南京 29)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蜡烛 装置Ⅱ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 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装置, 点燃蜡烛, 同时从 a 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 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右表。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 碳 氢元素的质量之比 为 。(相对原子质量:H 一 1;C―12;O―16)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 “能” “不能” 或 )。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 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 总质量 其原因是 。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 15(2005 徐州 28)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上通过的《京都协议》中明确规定:发达国家要限制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 工原料乙烯(C2H4),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C2H4+4H2O。 若用36 g 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升?同时又能生成多少克化工原料乙烯?(已知: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L)装置Ⅲ 212.2 216.616(2005 苏州 08)煤矿坑道内”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若不及时通风排除,遇到火星极仪易发生爆 炸,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CH4+bO2 点燃 cCO2+dH2O 则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 A.4 B.5 C.6 D.7 17(2005 苏州 20)高铁酸钾(K2Fe0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 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 198℃以下是稳定的, 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 (4)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K 2 FeO4 + 10 H 2O == 4 Fe ( OH )3 ↓ + 8 KOH +___ ↑18(2005 南通 20)密闭容器内有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 C 一定是化合物,物质 D 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 A 的质量为 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 B 与物质 D 变化的质量比为 87:36 D.若 A 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7:158,则反应中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l:2 19(2005 连云港 19)将一定质量的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 充分反应后, 生成的沉淀质量 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质量比为 A.14∶11 B.11∶14 C.7∶11 D.11∶7 20(2005 连云港 31)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酸(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 方程式为H2C2O4?2H2O 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4 - ⑴甲同学利用右图装置制取并收集 CO: ①B 装置的作用 ______________。 ②CO 集满后,将集气瓶由水槽中加盖取出,然后 先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学为了验证草酸的分解产物,设计了四个方案,分别将混合气体(包括水蒸气)依次通过足量的下 列试剂: A.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 B.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C.石灰水、无水硫酸铜、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D.无水硫酸铜、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 ⑶丙同学按下图装置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 CO 测定某种铁的氧化物的组成。①当 C 装置中铁的氧化物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的质量为 a g,同时测的 D 装置的质量增加 b g,则该铁 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去掉 A 装置,对测定结果无影响,他的观点(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戊同学认为在 D 装置后还应再增加某装 置, 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此装置, 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 “是” “否” (填 或 ) 21(2005 盐城 19)下列制备氧气的反应中,用等质量的反应物能获得氧气最多的是 MnO2 A.2H2O2 2HMnO 2↑ B.2KClO3 2KCl+3O2↑ 2O+O △ 2 通电 2↑+O2↑ D.2KMnO4 △K2MnO4+MnO2+O2↑ C.2H2O 2H 22(2005 盐城 26) ⑴化学反应类似于 2A+B 2C 形式的有许多, 请用实例写出两个类似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包由 NaF、NaH2PO4 和 MgSO4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测知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16%,则该混合物中含氟元素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2005 扬州 20)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高温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 量如下: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4 2 16 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n,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 与 D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A.1∶1 B.1∶2 C.1∶3 D.2∶3 24(2005 扬州 26)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 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25(2005 扬州 28)今年 5 月,我国科考队在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时,发现由于全球 反应前 气温升高,珠峰冰川消融区面积不断扩大。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 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拒绝纸质贺卡,使用电子贺卡。拒绝纸 质贺卡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4)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 CO2 和 H2 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 原料 X 和水,其反应式为:CO2+3H2=X+H2O。化工原料 X 的化学式为 。 7 (5)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成果“低温还原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其原理是在 440 ℃和 8.08×10 Pa 的 条件下,用金属 Na 和 CO2 反应生成金刚石。在一般条件下,金属 Mg 在 CO2 中燃烧,所发生的反应与上述原 理上致。 写出金属 Mg 在 CO2 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如果实验室金属 Mg 着火,可选用的灭火剂是 (填字母)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沙子 26(2005 镇江 28)超氧化钾(用 X 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载人航天飞机和潜水艇中可用它作 ) 制氧剂,供呼吸之用。超氧化钾(X)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CO3 + 3O2 4 X + 2CO2反应后- 15 - ,超氧化钾属于 (填酸、碱、盐、氧化物)。 则 X 的化学式为 27(2005 泰州 09)今年 5 月 31 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 18 个“世界无烟日” 。据报道,目前全球有 13 亿 吸烟者,中国就有 3.5 亿人吸烟,每年有 120 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占全球与吸烟有关疾病死亡人数的 1/4。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要远离烟草,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香烟烟气中只有尼古丁有毒 B.市售香烟通常装有过滤嘴,所以吸烟对人体无害 C.吸烟只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影响他人的健康 D.香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28(2005 泰州 31)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 440℃和 800 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 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 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⑴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 理由是: 。 15)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 29(2005 宿迁 15) 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08)“2005 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 30(2006 南京 08) 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个数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2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 十 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31(2006 无锡 25) A.Z 的化学式为 XY3 B.若 mg X2 和 ngY2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Z C.若 X2 和 Y2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 和 N,则 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 ag X2 完全反应生成 bg Z,则同时消耗(a 一 b)g Y2 32)A、B、C、D 四种元素,A 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最轻的气体。B 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 32(2006 无锡 32) 温下是无色气体,A 和 B 可以形成 A2B 和 A2B2 两种化合物。A 和 C 形成的化合物甲溶于水呈碱性,A、B、C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溶于水呈酸性。D 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 A 为 ,D 为 。 (2)A、B、D 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乙的化学式 。 (3)A2B2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 A2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2005 宿迁 30)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 33 取 2.16g 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 2.16g 水和 5.28g 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 g, 含碳元素 g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 (2)该物质中 (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 g (若不 含氧元素,此空不填) 。 10)如下图所示, 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 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 34(2006 南通海门 10) 不正确的是 ...+甲 表示A原子?乙+丙表示B原子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 A 原子,一个 B 原子 35(2006 南通 20 继黄金、白金之后,钯金(Pd)首饰在市场上悄然兴起。为了获得钯金,取 17.7%的 PdCl2 溶液 100g,加入 10.0g 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得到钯金和铁的氯化物。经分析所得钯金的质量为 10.6g,未反 应的铁粉质量为 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 12.7g B.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 95.0g C.生成铁的氯化物为 FeCl2 D.生成铁的氯化物为 FeCl3 36(2006 )与 B( )反应生成 C( )其反应前后分 36(2006 连云港 06 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 A( 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B、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2:1:2 B.1:2:2 C.1:1:1 D.2:2:3 15A、B、C 三种物质各 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 30g 新物质 D。若再增加 10gC,它 37(2006 盐城 15- 16 - 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 与 C 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是 A.2∶3 B.2∶1 C.3∶2 D.1∶1 得到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 14.4g。 38(2006 盐城 19 某有机物 6.4g 在 8.0g 氧气中燃烧, 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的质量,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进行, 每次都能准确测定装置的质量变化) 甲方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用酒精灯加热的氧化铜 乙方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碱石灰(CaO、NaOH) 丙方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碱石灰,再通过浓硫酸 下列对三种实验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三种实验方案都能测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B.三种实验方案都不能测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C.甲乙两种实验方案都能测定混合气体的组成,但甲方案需作改进,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D.甲乙两种实验方案都能测定混合气体的组成,但乙方案需作改进,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⑵若反应后容器内温度降至室温,此时容器中气体的密度 原混合气体的密度。 39(2006 盐城 24)盐城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到 2010 年,将建成具有 45 万辆轿车、2 万辆豪华客车 年生产能力的“汽车城”。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造汽车使用了大量金属材料,汽车外壳是用优质金属材料经机器冲压加工而成,这一过程属于 变化(填写“物理”或“化学”)。 ⑵汽车车身外表经烤漆,既美观又起到防锈作用,其防锈原理是 。 ⑶我市汽车燃油已全面使用含乙醇 10%的汽油,乙醇可由富含淀粉的谷物发酵产生。科学家预言,未来最 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填写选项序号);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②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有 (答出一点即可); ③写出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⑷高级轿车配置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 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气体充满气囊[叠氮化钠(NaN3)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 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气囊填补在乘员与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达 到保护驾乘人员的目的。 ①硝酸铵的铵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任选上述两种物质中的一种,写出其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0(2006 盐城 25 有一温度变化时容积不发生改变的密闭容器,其中充满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电火花点 火,它们恰好能完全反应。问: 原混合气体的密度 (填写 “大于” 、 ⑴若反应后容器内的温度为120℃, 此时容器中气体的密度 “等于”或“小于”,下同),其原因是 。 41(2006宿迁39)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 氧化钙(CaO2),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 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⑴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该同学为测定这种固体中 CaO2 的质量分数,称取 20g 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 3.2g O2(假设样 品中其它成分与水不反应)。请你帮助计算该样品中 CaO2 的质量分数。 42(2007 南京 112007 年 4 月 26 日晚,北京 2008 年第 29 界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传递 11 计划线路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 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为: C3H8 + 5O2 x CO2+y H2O 其中 x,y 分别为 A.1 3 B.1 5 C.3 8 D.3 4 14)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 43(2007 南京 14) 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汞、汞、氧气都是化合物 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44(2007 无锡 13)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3O2====2H2O+2X,推知 X 的化学式是 A.S B.SO2 C.SO3 D.H2SO4 45(2007 无锡 20)分别表示 X、Y、Z 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其在一定条件下 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隔的- 17 - C.该反应可表示为 3X+Y=2Z D.一个 Z 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46(2007 无锡 38 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的肥料。在土壤中,尿素发生水角时缓慢释放出的氨气和二氧 化碳都能被作物质吸收利用[CO(NH2)2+H2O===CO2+2NH3]。试回答: ⑴尿素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⑵120g 尿素完全水解,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氨气的质量为 g。 47(2007 徐州 25 甲醇(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理含 细菌 有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3B+5CO2+19H2O ⑴上述反应中 B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 ⑵若处理含有 0.32%甲醇的工业废水 500t,理论上需要氨气多少吨?48(2007 苏州 09 某有机物 R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R + 13O2 === 8CO2 +10H2O。 根据质量守定律,R 的化学式为 A.C4H10 B.CH4 C.CH4O D.C2H4O2 49(2007 苏州 18)为了将汽油发动机尾气中的 NO 转化为 N2,在某催化剂作用下用 NH3 与 NO 反应,其 催化剂 化学方程式为:4NH3 + 6NO=====5N2 + 6H2O;在通常状况下,依据左式前后顺序,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气体 ...... ..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50(2007 苏州 22 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2 ===== Mg + Cl2↑。现电解 950Kg 氯化镁最 多能生产多千克单质镁?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51(2007 南通 15)小羽从试剂商店购得一瓶质量分数为 30%的双氧水,配制 120 g 5%的双氧水,全部用于制 氧气,则双氧水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约为 B A. 3.2 g B. 2.8 g C. 2.4 g D. 1.6 g 的 B 52(2007 南通 19)在化学反应 A2 + BC = B + A2C 中,反应物 BC 与生成物 质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将 2 g A2 与 80 g BC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2C 的 量 8m 质量是 /g 4m A.64 g B.18 g C.80 g D.9 g 0 5m 10m BC 的质量/g 53(2007 连云港 08) 《扬子晚报》2007 年 5 月 28 日报道:辽宁一酒楼因员 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54(2007 南通 14 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 ”分 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 2CO + O 点燃2CO 2 2 B. N 2 + 3H 2 = 2 NH 3 C. C + O2 点燃CO2 D. H 2 + Cl 2 点燃2 HCl 下列说法错 55(2007 盐城 10 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 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56(2007 盐城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化学反应的发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不锈钢比纯铁硬,抗腐蚀性比纯铁好 D.取 A、B 两种物质各 10g 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为 20g 57(2007 镇江 11 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 18 - 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 体可能是 B.NO2 C.N2, D.NH3 A.SO2 58(2007 镇江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2 58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7 0 19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9(2007 镇江 25 草酸钙(CaC2O4)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积物。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CaSO4) 等],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H2C2O4)、草酸钠(Na2C2O4)豆腐和上述几种蔬菜混合食用, 可能诱发“结石”症。 ; (1)由草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2)草酸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 十 CaSO4== CaC2O4↓十 H2SO4 请写出草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60(2007 泰州 17)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0 24 8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 11:9 C.参加反应的 X、Z 的质量比为 1:4 D.反应后 X 的质量为 0 61(2011 无锡 25)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 a 的值为 2.8 B.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 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 14.4g,则无 X 生成 62(2011 徐州 12)科学研究表明,氮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氮,液氮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 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 ==== 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点燃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X 的化学式为 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 63(2011 徐州 25)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 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 69g 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 2g 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 量为 69.0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生成的氧气为 g。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64(2011 苏州 20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 和 O2 生成 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8g CH4 完全燃烧生成 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 CO2 和 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氧、氧元素 65(2011 南通 18 已知反应 X+ 3O2 点燃2CO2 + 2 H 2 O ,则 X 的化学式为A.C2H6 B.C2H4 C.C2H2 D.C2H60 66(2011 淮安 09) 铁酸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取铁酸钠(M)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Fe(NO3)3+16NaOH+3C12==2M+6NaNO3+6NaCl+8H2O 则 M 的化学式为 A.Na2Fe2O8 B.NaFeO4 C.Fe2NaO4 D.Na2FeO4 19)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 CO2 和 NH3 为原料合成尿素 67(2011 淮安 19) [CO(NH2)2]是同定和利用 CO2 的成功范例。 它还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多种有 机物, 如甲烷(CH4)、 乙烯(C2H4) 等。试计算: (1)CH4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 (2) CO(NH2)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一定条件 C2H4+4H2O,若用 24g H2 转化 CO2,则理论上能生成 C2H4 (3) CO2 转化为 C2H4 的化学方程式为:2 CO2+6H2 多少克(列式计算)?- 19 - 1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68(2011 宿迁 14) 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甲 8 乙 1 丙 36 丁 10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0 31 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A.10 B.8 C.4 D.0 69【05 黄冈 05 黄冈】在反应 A+3B=2C+2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11,已知 1.8g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 全反应,生成 5.1g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 A.2:1 B.3:4 C.12:11 D.1:1 70【05 年泉州 05 年泉州】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 NaCl 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KNO3 B.C12 C.H2 D.NaOH 71【05 南通】密闭容器内有 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05 南通 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19.7 待测 8.7 17.4 31.6 0 O.4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 c 一定是化合物,物质 D 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 A 的质量为 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 B 与物质 D 变化的质量比为 87:36 D.若物质 A 与物质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7:158,则反应中 A 与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l:2 72. (07 济宁)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O+CuO Cu+CO2B.Cl2+H2O=HCl+HClOC.Na2O+HCl= 2NaCl+ H2OD.C+ H2O H2+CO 73(07 重庆长寿区)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C、寻找新的催化剂使水变成油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 74. (08 河南)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 的原因:CO2+H2O=H2CO3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高温 C.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 CaO+H2O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75 (08 黑龙江)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 点燃 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 其反应方程式为 2C2H5SH + 9O2 4CO2 + 2X + 6H20, 则 X 的化学式为: ( ) A.SO3 B.SO2 C.CO D.H2SO4 76 (08 黑龙江)CO2 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只用 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一 种反应物)或两两反应,可写出产生 CO2 的化学方程式有:( ) 77.(08 黑龙江哈尔滨)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 Fe2O3 + 6HCl =2FeCl2 + 3H2O 点燃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C0+02 C02 高温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03 CaO+C02 ↑ 点燃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S + O2 SO2 78(08 湖北恩施)将一定质量的 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20 -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6.4 待测3.2 2.564.0 7.20.5 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 和 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 a 物质的质量为 4.64g C.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 a 与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1,则反应中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 79.(08 湖北黄冈)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关于此反应,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下列认识正确 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 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 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 8g 80.(08 湖北咸宁)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 C,如果 C 的化学式为 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2AB2 + B2 == 2C B.3AB2 + B2 == 2C C.4AB2 + B2 == 2C D.AB2 + 4B2 == 2C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81.(08 四川攀枝花)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 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8g 2g 35g X 5g 5g 8g 42gA.X=7g B.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l 82(08 四川攀枝花)现将 10gA 和足量的 B 混合加热,A 和 B 发生化学反应。10 gA 完全反应后生成 8 gC 和 4gD,则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是( ) A.1∶l B.2∶1 C.5∶l D.4∶l 83 (08 广东肇庆)(3 分)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 ○ 表示氧原子、 ●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 质是 。 84(08 广东肇庆)(5 分)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TiO2、Fe2O3 等,若用 CO 还原这种矿石, 其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稀盐酸清洗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其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85 (08 广东肇庆)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 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嫦娥一号” 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 保有关的优点是 。 (3)汶川地震灾后搭建的板房材料铝塑板,是在高压聚乙烯的基材中加入氢氧化铝等物质而制成,这种板材 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写名称);震后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 水消毒剂“ClO2”,制取 ClO2 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 X 的化学式为 。 86(08 海南)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 是新一代饮 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 ClO2 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21 -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2 叫做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7(08 黑龙江)金属钛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矿石主要是金红石(TiO2), TiO2 中钛的化合价是________。目前工业上制取钛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高温时,将金红石、炭粉混合并 通入氯气(Cl2)制得 TiCl4 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金属镁在加热条件下与 是 TiCl4 反应制得金属钛(氩气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 (08 黑龙江哈尔滨) (2 分)若分别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分别组成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物属于纯净物中的 (2)若用 A 代表 、B 代表,请用 A、B 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9 (08 湖北黄石)(4 分)按要求写出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各写一个) (1)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 (2)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3)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 (4)不使用催化剂的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 90. (08 湖北咸宁)5.12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不幸。 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 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 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把水和二 氧化碳当成碳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 + CO2 + H2O == ↓ + 。(共 2 分) 91(08 江苏南通)(4 分)1909 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 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 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 、 分别表示 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 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3)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在潮湿的空气里,铁表面吸附了一层 薄薄的水膜,同时由于空气中 O2 的溶解,水膜呈中性。若空气中 CO2 溶解,水膜呈酸性,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 CO 和 NO 在催化剂 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8 四川南充)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 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 总质量不变。- 22 -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 品如 A 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 B 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 小李的实验: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 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 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 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和 (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 品均不能再用] 93(08 云南昆明) (1)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3)硝酸在工业生产中且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其中 R 的化学式为 。 94(2010?台州 35)18 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人提出了“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 94 ①燃素是一种构成火的元素,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 ②一般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的一个成分。 ③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的过程。 (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丁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 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加热汞的实验(装置如图),他在实验前后称量了容器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 结果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且汞变成红色物质(后知是氧化汞)增加的质量等于容器中空气减少的 质量。之后,拉瓦锡还将反应形成的氧化汞加强热,使之重新释放出气体,并将该气体与原来容器中剩余 的气体混合,发现混合气体的性质与最初的空气相同。根据上述资料,回答:①拉瓦锡实验是否支持燃素说,并说明理由 ②拉瓦锡实验中氧化汞受强热释放出的气体是 。 ③拉瓦锡在实验中,均对反应前后的容器及其中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体现了他 规律的重要认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气泄露爆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