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好还是手术好,胆管扩张吃什么药最好不扩张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转发中医验方,大家一起看看有无价值【胆囊息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257贴子:
转发中医验方,大家一起看看有无价值收藏
一楼给楼娘,祝我们大家早日康复。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一剂症状减半,三剂症状消失   方子一 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   汪雨田   自1991年4月~1997年4月,笔者用自拟逐瘀消症汤治疗胆囊息肉18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6例均为肝胆专病门诊病例,其中男130例,女56例;年龄19~54岁;胆囊息肉单枚的105例,多枚的81例;伴慢性乙型肝炎42例,肝硬化16例,脂肪肝47例,胆囊边缘欠光滑和毛糙38例   2 治疗方法   逐瘀消症汤组成: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5g,五灵脂10g(包煎),白花蛇舌草30g,煅蛤壳30g,炙鳖甲20g(30g),醋浸炒香附15g,莪术10g(15g),金钱草30g,凌霄花10g,(醋炒柴胡10g,生薏仁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B超复查观察疗效6个疗程无效者停服胁痛伴有寒热错杂者加柴胡、黄芩;脂肪肝者加生山楂、莱菔子;慢性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茵陈、垂盆草、虎杖;气虚加黄芪30g,阴虚加生地黄15g,牡丹皮10g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示胆囊息肉消失为治愈好转: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胆囊息肉多枚减少和单枚息肉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减轻,但胆囊息肉无变化186例中,治愈78例,好转67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77.96%   4 病例介绍   刘某某,男,42岁,日初诊有脂肪肝史4年近因右肋时有刺痛,在某医院B超检查示脂肪肝,另见胆囊息肉多枚,其较大一枚10px×15px;西医建议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不愿手术来我院诊治,复查B超结果同前诊断患者右胁痛阵作,疼痛固定不移,舌质暗红、苔稍腻,脉弦细,查肝功能正常证因平素嗜食辛辣肥甘过多,助湿生热,瘀滞肝胆成疾,治宜疏肝化瘀,软坚消症药用逐瘀消症汤加生山楂30g,莱菔子15g服药1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2个疗程后复查B超胆囊息肉减少为1枚,3个疗程后复查B超示,胆囊息肉消失,轻度脂肪肝,随访6年未复发   5 体会   胆囊息肉属中医胁痛、积聚范畴由于平素嗜食辛辣肥甘太过,助湿生热蕴结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瘀滞络阻成积所致,目前发病率逐年上升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也有炎性息肉,后者易治,前者难治,临床表现酷似慢性胆囊炎,西医西药治疗尚不理想,一般认为少数有癌变倾向,故西医多主张行胆囊切除术根治对于本病的治疗,笔者认为应先以内科中医中药保守治疗为妥,不可盲目主张手术胆为中精之腑,腑宜通宜泄,运用中药利胆通腑,以逐瘀消症汤治疗方中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凌霄花活血化瘀,鳖甲、蛤壳软坚散积,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利胆解毒,可抑制腺瘤增生,再配醋制香附得莪术相配则消磨积块之功更强,本病病位在胆,与肝有关,病机重点属瘀,故用药以逐瘀消症为主,稍佐疏肝利胆,通过治疗观察收到满意效果因肝与胆相表里,肝病日久易脏腑同病,治疗易表里同治,即使胆囊息肉腑病消失,后期亦应重视调理脏病,对减少胆囊息肉复发率有一定的裨益本病病程较长,通过病例总结观察,凡病程短,及时治疗一般治愈率高,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者,或由肝硬化、慢性乙肝病及腑者,治疗效果较差,且无效病例较多   汪雨田(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 224300)电话询问:方子不全,补加醋柴胡10g,生苡仁30g,见上方括号内电话询问:,蛤壳要煅,柴胡要醋。要用水浸泡半天后煎,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服用头煎,明天早餐后一小时服二煎,中午不必服用  注意:打电话联系 他说去掉方子中五灵脂,然后有点粘连加柴胡10g,生苡仁30g早餐后一小时,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服用,要用水浸泡,一般要有一大碗便秘加生地黄15g 牡丹皮10g,但是潮湿天气时不加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二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   胡竹芳(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内科 432100)   笔者自拟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临床应用10余年,治疗病人50余例,疗效尚满意,现介绍如下 1、方药与治法   乌僵薏四汤由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薏苡仁30g,乌梅10g,僵蚕10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2、病案举例   王某某,女,36岁日诊治患者因两胁胀痛、腹部胀满、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就诊察脉弦,苔薄黄边紫暗B超示胆囊有一11.25px×11.75px的息肉,慢性胆囊炎给予上方加蒲公英24g,黄芩9g,厚朴10g,1周后胁痛减轻,腹胀解除,纳增口和以上方10倍量制成水丸1料,每日3次,每次9g嘱禁食辛辣之物,怡情养性2个月后B超复查,胆囊息肉及胆囊炎均消失 3、体会   胆囊息肉,中医归属于“胁痛”范畴认为其病机多为郁、痰、瘀郁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浊邪易于停聚,结而为痰,痰浊阻滞日久为瘀,三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四逆散乃调和肝脾之祖方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半夏善于化痰散结三棱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之效全方组方合理,疗效满意笔者曾于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治疗肝内血管瘤亦有一定效果如果胆囊息肉超过25px,还是以外科手术摘除为妥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三:双花连胆汤治疗胆囊息肉(更改后)   作者:周汉清   治疗方法   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天1剂,分3次服(早八点左右,下午两点左右,晚十点左右,没时间的话,就一天分2次服吧),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典型病例   赵某,女,38岁,日初诊患上腹部胀痛、口苦咽干、烧心纳差近2年1年前曾在某县人民医院经电子胃镜检查,诊为反流性胃黏膜炎经治疗有所好转,但反复发作半年前又到某市人民医院检查,经B超检查诊为胆囊息肉、胆囊炎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改为服药治疗,有一定好转,但停药则复发经人相荐,来本院门诊自述上腹部胀痛,两胁亦时有胀痛,进食肥猪肉或蛋类食品后加剧口苦咽干,嗳气烧心,纳差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B超检查示胆囊大小为195px×85px,后壁见有直径20px、10px大小息肉各1枚诊断为胆囊息肉、胆囊炎遂予双花连胆汤治疗,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日1剂8月26日二诊,患者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续服用原方9月6日三诊,患者自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纳增,但仍有轻度烧心,大便不畅,遂予前方中加火麻仁15g,大黄6g,嘱进13剂9月20日四诊,患者告之,诸症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B超复查,胆囊大小为145px×65px,未见胆囊息肉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体会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元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药中病机,故疗效显著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五方名:清胆汤   中医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肝利胆   处方: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此方摘自《千家妙方》1982年7月第一版,书上说此方清肝利胆屡用屡效,其中的鹅不食草是民间经验,实践证明,此药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   书上病例:   杨XX,男,54岁,工人于日就诊,患者上腹部闷痛已年余,时有剧痛,疼痛多发生于中午饭后,开始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剧并向肩胛处放射,乃至大汗淋漓,难以忍受经X光拍片(那时还没有B超吧),诊断为胆结石(可能是胆囊息肉也说不定)......   患者服药六剂,胁痛大减,亦未见大痛发作,嘱再进药四剂,药后疼痛全消一月后再去某医院复查,经X光拍片证实,原见之胆结石阴影已不存在 月20日四诊,患者告之,诸症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B超复查,胆囊大小为145px×65px,未见胆囊息肉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体会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元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药中病机,故疗效显著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六治息肉方千家药方   制法 :乌梅 1500克 (以肥大肉多者为上 ,酒醋浸泡一夜 ,去核 ,焙焦存性 )、僵蚕5 00克 (米伴炒微黄为度 )、炮山甲 30克 ,象牙屑 30克(象牙屑具有拔毒生肌之功效,现在药铺少有,可用珍珠粉代替,具有同样功效)上药共研为细末 ,炼蜜为丸 ,每丸重 9克丸药制成后 ,装入瓷坛或玻璃瓶内 ,放于干燥通风处 ,以防受潮霉烂变质霉变者切不可服用   服法 :此方治疗各种息肉 ,疗效可靠成人每服 1丸 ,早、午、晚各 1次 ,白开水送服 ,儿童量酌减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七病友有效方   胆囊炎临床治疗体会   廖长清廖广剑   〔关键词〕胆囊炎现代检查传统辨证   胆囊炎属传统医学的胁痛,《素问·缪刺论篇》:“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已认识到胆受到邪气的侵犯可以导致胁痛,但未引起后学之人的重视,而将一切责之于肝胁肋痛经现代医疗仪器检查,多种胆囊疾病都可以引起,如胆囊炎、胆结石、胆囊肿……   一现代检查传统辨证   现代影像学运用于临床医学,可以直接观察到人体内脏的实质性变化,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但是对同一疾病所出现的不同临床症状则无法解释如B超、CT检查都是慢性胆囊炎,张姓患者症见:肝区灼痛,口苦,嗳气则舒,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脉弦数,舌苔黄腻……李姓患者症见:肝区隐痛,嗳气则舒,乏力,口干,舌红少台,脉弦细数而传统医学张姓症为肝胆湿热,李姓症为肝阴不足并且提出了同病异治的法则这就是传统医学的优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各有所长,二者不可偏废其一,两者应有机结合,用现代医疗仪器检查胆囊炎的实质改变,用传统医学分析病理性质   二气病在胆不在肝   一侧或两侧胁痛,走窜无定处,嗳气则舒等症状,传统医学认为是肝郁气滞B超、CT检查,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见此症状,说明胁胀痛,走窜不定,嗳气则舒并非单由肝郁气滞,并且从胆为腑在表属阳,肝为脏在里属阴,气清轻上浮属阳,血重浊下沉属阴,故笔者认为气病应在胆而不在肝又胆主少阳春生之气,主升,今胆囊肿大,影响了气机的升腾而郁滞胆附于肝,居于肋下,故胆气不升,郁滞而胁肋胀痛,走窜不定,嗳气则舒等气滞症状   三急性胆囊炎的病机与辨证   急性胆囊炎主要由湿热蕴结肝胆,熏蒸胆囊,致使胆囊肿大,阻滞了气机的升腾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失治或误治形成但久病入络,《临症指南医案.肋痛》篇说:“久病在络,气血皆实“并且湿热久羁,湿伤阳气,热耗阴津,或长期恒之疏肝清热,却伤肝阴,致使肝阴不足,脉络失于濡养而痛,如《金匮翼方.胁痛统论.肝虚胁痛》:“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血燥,则脉络失养而痛”   (一)辩湿热   湿热在舌苔与大便反应最为明显:(1)辩舌苔舌苔厚腻属湿热较重,舌苔薄腻属湿热较轻;舌苔黄多白少属热重于湿,舌苔白多黄少属湿重于热(2)辩大便大便干燥属热重或阴虚;大便软溏不爽属湿重   (二)辩气滞   胆附于肝,居于右胁,故胆囊炎多见右肋胀痛若气滞较甚横逆犯脾,脾居左胁,故左胁胁痛或两胁走窜,痛无定处;若横逆犯胃则脘腹胀满,干呕,呃逆,嗳气则舒,若顺经而行则连及肩背   (三)辩阴虚   慢性胆囊炎若见舌红少苔或无苔,口干,眼干涩,视物不清多属肝阴已伤若见腰酸腿软则由阴虚累及于肾,造成肾精亏虚   四论治   胆囊炎由于湿热蕴结,熏蒸胆囊,致使胆囊肿大,影响了气机的升腾,而出现了胁肋胀痛,走窜不定,嗳气则舒等气滞症状,对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的治疗则应清热利胆,理气助胆气的升腾笔者曾获一民间验方,其效甚速,故命名为速效胆囊煎:柴胡、茵陈各24g,枳实、黄芩各15g,青皮、香附、玄胡、佛手、白芷各10g,大黄18g,鱼腥草30,水煎服,一日一剂,日服三次   方中以柴胡疏肝助胆气升腾,茵陈利胆除湿,青皮、香附、佛手、玄胡理气止痛,黄芩、白芷、鱼腥草清热解毒消肿,枳实、大黄通腑泄热若大便干燥大黄后下,大便软溏不爽大黄先煎,并加藿香、白蔻,苡仁、化湿之品;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加泽兰、桃仁、丝瓜络活血通络本方面面俱到,真是不可多得之良方   慢性胆囊炎由于久病入络,湿热久羁,致使肝阴虚,故治疗应养肝疏肝,活血通络,药用一贯煎加减:枸杞、白芍、沙参、麦冬、泽兰、杜仲各20g ,生地、当归、茵陈、桃仁各10g, 丝瓜络怀牛膝各30g日一剂,日服三次   方中以生地为君,滋阴养血补肝,麦冬、当归、沙参、枸杞滋阴养血柔肝,茵陈利胆除湿,泽兰、桃仁、丝瓜络活血通络,肝病累及肾,出现腰痛软者加杜仲、怀牛膝补肾以缓肝痛   注:慢性胆囊炎胁痛久不愈者,加杜仲、怀牛膝疼痛很快便消失,这是笔者之经验   今天上午去医院做了7月份出院后的第一次B超复查,结果如下:   超声所见:大小正常,壁厚2-3MM,欠光滑,囊内可见一个大小约1*2MM的中强回声,自壁突向腔内,不随体位变化而移动,后方无声影肝门部胆总管不扩张,通畅   这次检查结果正如我期望的,要知道,从6月底开始我已经吃了三个多月的中药了,当时的息肉是5×6MM   我的患病情况及当时的治疗情况请参见我8月初发的一个帖子《一篇好文章及一个好药方》,其实这篇文章里介绍了两个方子,我着重指的是第二个方子;当时服用的情况是:   速效胆囊煎:柴胡、茵陈各24g,枳实、黄芩各15g,青皮、香附、玄胡、佛手、白芷各10g,大黄18g,鱼腥草30,水煎服;当时服用了5剂,这个方子因为有大黄,所以吃了会拉肚子,因此如果不便秘,可以减掉我当时就去掉了;   其后吃一贯煎加减:枸杞、白芍、沙参、麦冬、泽兰、杜仲各20g ,生地、当归、茵陈、桃仁各10g, 丝瓜络怀牛膝各30g日一剂,日服三次共吃了25天,这个方子没什么副作用,吃后我的肝区隐痛及缠绵了两年之久的肋痛都基本消失了,所以当时发贴推荐   再之后,想把息肉彻底吃没了,就参看论坛上的方子,选用了方子一,因为感觉这个方子会更快效一些,结果,真是欲速则不达,吃了4天就无法坚持了,太寒凉了!脾胃不舒服因为服中药,所以我也看了些中医的书,综合自己的感觉,我认为论坛上的方子2和3较好,尤其是方子2,但我现在还没有服,准备最近开始服   再后来,因为要出差及出去培训,没办法再熬汤剂服用,所以开了中药散剂,基本是四逆散加味,方子如下:   当归、姜黄、制香附、甘草各45g   白芍、茯苓、白术、枳实(炒)、柴胡各60g   吴茱萸、栀子各30g   薄荷20g   将上述药磨成面后过筛,每次服用8g,每日3次(我家附近的药店有该项服务,专用的粉碎机及筛子)   有了散剂,免除了熬汤药的耗时耗力服用方法就是用40-50度的水冲服,我现在觉得一点也不难喝,跟饮料似的现在还在喝,快2个月了   以上就是我的治疗过程其上对息肉的治疗我的看法是,不要过于重视息肉,关键是要消除胆囊的慢性炎症,消除后,炎性胆囊息肉自然会缩小直至消除其实大多数息肉胆囊都是有炎症的,至于胆固醇性的也无炎症的,我的看法是,经常复查,生活习惯良好、经常运动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八胆囊息肉案   年某,女,36岁右上腹不适五年,加重一年经襄樊、武汉、广州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患者丈夫为某医院普外医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经同类患者介绍于日来我出就诊   刻诊:右肋不适,痛连肩背,时伴头晕目眩,乏力体胖,身高4050px,体重89kg,食欲旺盛喜食肥肉、鱼类、蛋类、动物内脏等食物B超示:重度脂肪肝,胆囊多发性息肉,最大一个为1.6mm慢性胆囊炎   血压:140~150/100~110mmHg血脂三项均高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辨为痰浊瘀滞为患,治以化痰祛脂,升清降浊   处方:   方一:全瓜蒌30g、生半夏15g、焦山楂60g、苡米100g、郁金15g、泽泻100g、生南星15g、茵陈60g、茯苓30g、橘皮10g、甘草5g、栀子5g、黄连5g、绞古蓝30g、乌梅100g、僵蚕30g、浙贝母15g 一天一剂,水煎服   方二:用炮山甲60、鸡内金90、三七90、水蛭90、浙贝母60、乌梅90、共研极细末,一次3g,一天4次,吞服 日二诊:   所有症状消失,彩超示胆囊息肉二个,最大一个为0.5mm.血脂已在正常范围效不更方,继服前方 日三诊:各种理化检查均已正常,彩超未发现胆囊息肉体重68kg
以下内容转发自百度文库  方子九熟芍同气汤”,   其主要功效是保肝(胆)护肝(胆)凡因肝动气、肝火逆而致的胸闷、腹胀、胁痛胀等诸症有效,对一般肝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方如下:柴胡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熟地40克山萸肉15克肉桂粉1克(研粉冲药服)中医认为肝属木,最喜疏泄,也最易郁,其与胆互为表里(有关肝胆表里关系,请搜索参阅本人“祖传表里用药经验”贴)古之医家曰:人之得病,犯色者居其半,气郁者居其半甚矣!此处曰气郁者,即言肝胆也用现在的话来说,气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怒、争吵动气;2、心情不开朗,日久郁结;3、工作、学习、生活、生病等压力致郁;4、不当饮食致肝生邪火亦易致郁;等等肝胆亦主谋虑决断,而人须臾不离此也,故易郁熟芍同气汤”,其主要功效是保肝(胆)护肝(胆)凡因肝动气、肝火逆而致的胸闷、腹胀、胁痛胀等诸症有效,对一般肝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方如下:柴胡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熟地40克山萸肉15克肉桂粉1克(研粉冲药服)   或问:何曰“熟芍同气汤”?   不知肾肝母子关系,子(肝)有病,必求之于母(肾),此母子同气也以五行论,水生木之谓也故治肝者,多同治肾也熟地,大补肾水圣药,加山萸肉之酸,作用互补,力直达肾宫而白芍一味,最平肝肝气一平,则郁易解,火易熄更加当归,此物可补可攻,来生肝血;而又益之柴胡,解郁祛邪,锦上添花肝肾同气,肝得肾气而日旺,何有郁乎?吾见其谋虑决断之事游刃有余也而肝气旺,自输于胆,又何虑胆之诸症不克乎?   若大怒而致胸胁大痛者,此则肝火甚逆,可加栀子数钱先泻火,再平、补,方为周全然栀子亦不可多用常用也何故?因栀子泻实火,多用则肝必虚,而肝之郁者,其素已虚,多用则伐深,反不利也此味可一用以出奇,而断不可常用也人可留意乎?若吐血者,血不归经也,须加黑芥穗引之   而更严重之胆结石、胆囊炎、胆息肉诸症,现时方家见其火盛,多喜用、频用龙胆草、茵陈、田基黄等大寒之物泻之,而轻用补胆、助胆之药,虽见一时之暂效,而过后症更变坏,胆之腑实有与其它脏腑不同治法也而人体之脏腑五行相生相克相比这一课,更需深究之   自拟化瘀利胆汤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68 例临床观察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10017) 邵华   化瘀利胆汤:醋炒柴胡6g-10g,金钱草30g,蒲公英30g,郁金10g,赤芍10g,桃仁10g,丹参10g,陈皮10g,虎杖30g,鸡内金10g,大黄10g,猪苓10g,茯苓10g肝区疼痛加延胡索,川楝子;治疗不明显者加三棱,莪术一天一剂,水煎服. 总有效率91.18% 4.1 关于 PL G 的发病机制   胆囊息肉中医学无此病名, 根据其症状、体征及B 超所见, 属中医“胁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胆附于肝, 与肝相表里, 胆为中精之腑, 输胆汁而不传化水谷糟粕, 其性中清不浊, 以通为用本病发病多因脾胃失健, 湿邪内生, 郁而化热所致, 湿热蕴结肝胆, 疏泄失常, 不通则痛, 故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胀痛或隐痛不适又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直接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故患者常出现厌食、腹胀等症状湿热阻滞胆府, 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 热结不散, 日久酿成胆囊息肉综上所述,PL G 病在肝胆, 证属湿热瘀阻, 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热、瘀互结为患 4. 2 PL G 的遣方用药   在上述对 PL G 发病机制的认识基础上, 根据“实则泻之”的治则, 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大法, 拟化瘀利胆汤为主方治疗方中金钱草能清肝胆湿热, 与蒲公英、虎杖合用, 共奏清热利湿之功效; 桃仁、丹参、赤芍活血化瘀, 与疏肝理气药柴胡、郁金合用能达到疏肝活血之功效; 佐以陈皮、猪苓、茯苓、鸡内金还兼有运脾健胃之功诸药合用, 共奏清利化瘀、疏肝解郁之功 4. 3 中医药治疗 PL G 的优势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仍局限于手术治疗, 但临床上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可不必行胆囊切除术,尤其是胆固醇样息肉, 目前尚未见癌变报道根据以往多年来中医药治疗肝胆疾病所取得的临床经验总结, 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着其他疗法不可取代的优势, 如无创伤性、可重复性、可以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等等但是中医药治疗本病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基础, 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中医药治疗 PL G 开辟新途径
我看了病友们发的帖子,真好,我也有胆囊息肉3mm,最近也是背右边疼肋疼,现在正对症下药治疗,治疗后的情况和病友们分享
楼主现在吃哪个方子,感觉效果怎么样
今天去人民医院中医科开药,医生明确告诉我说,胆囊息肉是外科病,中药是治不好的.还让我不要吃药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胆囊不整,胆总管不扩张,是什么意思?
胆囊不整,胆总管不扩张,是什么意思?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问一下。胆囊不整,胆总管不扩张,是什么意思?怎么治疗好一点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告诉我是什么意思?怎么治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超声报告单的解读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961次
&&&&&&病情分析:&&&&&&“胆总管不扩张”说明胆总管没有堵塞的现象,这说明是正常的。&&&&&&指导意见:&&&&&&“胆囊不整”是说明胆囊有变形的现象,一般是胆囊炎引起的表现。可以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同时不要吃高脂肪的食物,花生鸡蛋,油炸食品也要少吃,也要保持心情舒畅,吃饭不要暴饮暴食。要戒烟酒。
参考价格:6.8
参考价格:9
参考价格:20.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
参考价格:¥7.5
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肋痛,口苦...
参考价格:¥77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胆管癌患者怎样才能延长生存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胆管癌患者怎样才能延长生存期?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胆管扩张如何治疗 中药什么药比较好还没副作用 不希望切除的
胆管扩张如何治疗 中药什么药比较好还没副...
胆管扩张如何治疗 中药什么药比较好还没副作用 不希望切除的医院好像很难检查出来但是,疼的时候揪心的疼,吃饭吃不下,不能吃油腻的,很难受有没有什么中药治疗方法然后饮食上除了不能吃肉之类的,吃什么能有益不那么难受 谢谢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痔疮、肛瘘、肛裂、大便出血等
擅长:肠胃炎,腹膜炎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
&&已帮助用户:196058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您的问题,在有胆管扩张时候,考虑需要积极解痉和抗感染治疗为宜,服用中药的效果不是很显著的。可以使用硫酸镁和左氧氟沙星等输液治疗意见建议:建议注意清淡饮食,积极输液治疗为宜,不吃刺激性食物。中药可以服用中成药物消炎利胆片或是金胆片
问胆管扩张如何治疗 中药什么药比较好还没副作用 不希望切除的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00011
病情分析: 胆管扩张的病因主要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段癌、壶腹部癌、胰腺癌、肝内胆管乳头状瘤、胆总管隔膜症、Mirrizi综合征等。意见建议:不伴有黄疸的胆管扩张的病因主要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下段炎、慢性胰腺炎、胆总管下段腺瘤等。
问癫痫患者怎么饮食如何治疗
专长:心胸外科,骨科
&&已帮助用户:227816
您好,癫痫发作是由于脑内有一致痫灶,病灶中若干神经细胞容易受激惹而自发放电,当放电量达到癫痫阈值时即引起癫痫发作,做手术可以切除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另外,手术亦可激活脑内癫痫抑制区,从而减少或终止癫痫发作。
问便秘吃什么药做好 平时饮食怎么忌口
专长:生发、植发、皮肤过敏
&&已帮助用户:221369
您好!治疗便秘方法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1.按摩法,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双手重叠按住肚脐,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10-15分钟;.2.食疗法,一天吃1-2个香蕉;半斤地瓜;一斤以上蔬菜;少吃肉,适当吃一些粗粮,都可以缓解便秘;3 服用一点油脂,润滑肠道,比如香油,芝麻等。
问甲亢饮食要注意什么?要如何治疗呢
专长:女性不孕、子宫肌瘤、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219331
病情分析:你好,放射性碘治疗安全,方便,复发率低,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甲亢。治疗后症状消失较慢,约10%的病患永久的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是安全的治疗,全世界采用此种治疗方法的几十年中,对选用的患者尚未发现甲状腺癌和白血病比未选用者有增多。意见建议:你好,诊断后在甲亢病情尚未得到控制时,尽可能取得病人的充分理解和密切合作,合理安排饮食,需要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碘的饮食;精神要放松;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是必需的、不可忽视的。
问头晕,四肢麻木,我想知道如何治疗?在饮食方面注意哪些?吃什么水果对身体有益?生活中
职称:医师
专长:各方面疾病均有所涉及
&&已帮助用户:8123
问题分析:您好,您的症状首先考虑颈椎病的可能性大,也可能伴有腰椎病,还可见于脑血管病。意见建议:建议查头颅,腰椎,颈椎磁共振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问尿毒症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专长:外科其它、前列腺、男性不育
&&已帮助用户:218754
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的晚期表现患者的肾功能已基本丧失且是不可逆的肾功能丧失后体内有多种代谢废物和毒素不能排出需要通过治疗替代肾功能才能使病人存活下去.方法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膜的两侧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份.血液透析可以部分地替代肾脏功能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尿毒症治疗方法之一.
方法2.腹膜透析应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进行血液净化.将透析液引入患者腹腔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通过腹膜进入腹腔中的透析液然后排出体外.定时或不断更换腹腔中的透析液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方法3.肾移植是将他人的肾脏通过手术植入尿毒症患者的体内使其发挥功能.植入的肾脏可以完全地替代肾脏功能是尿毒症疗法中疗效最好长期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尿毒症治疗手段.
生活护理:积极防治原发疾病以防止肾实质的继续破坏.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胆管扩张症相关标签
胆管扩张症为较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以往认为是一种局限于胆总管的病变,因此称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于1...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总管扩张手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