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半年前在上海浦发银行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时间为六个月利息为5.1当时业

银行高息揽储未停歇 留客不惜拦截大客户转账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今年两月,手头刚好有笔存款到期,加上新发的工资也有五万多元,想想基金做到现在已经亏了20%,不如配置点短期理财产品。 ”货比三家后,毕业于财大、接受过银行轮岗培训的小吴决定购买自己银行的产品。 “当时,保本保收益型产品存65天年化收益率在4%多一点,非保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则为5.1%,银行通过这两种产品募得资金后都用以投资债券市场、银行拆借等,我猜想即便对外宣称有风险,非保本产品最后也总能达到预期。 ”  两个月后,小吴收到银行卡到账提示,惊讶地发现利息比预期的少了20多元。 “照理说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很小,投资渠道类似,怎么可能年化收益率少了0.3个百分点呢。 ”小吴至今仍未搞清楚损失的这部分到哪里去了,在四月初又购买了同款产品,“如果六月份到期还是达不到预期收益率,那这种几率就太高了,我准备去买彩票了。 ”小吴调侃道。  记者调查  客户经理推销“非保本”产品也承诺“零风险”  记者昨天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前往农商银行、、上海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其中半数以上的客户经理均提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风险,但当记者问及此前有没有遇到过没有到达预期的情况,所有客户经理均予以否认。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漕宝路上的一家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见记者有意购买理财产品,立刻给记者递了一张狭长的纸条,上面印有六种从35天到3个月不等的短期理财产品的详细情况,包括起点金额、客户年化收益率、银行发行上限、产品类型以及风险等级等多项指标。 “我现在给你看的都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如起点 10万元,35天的年化收益率在3.77%,如果是六个月的就在4.3%,这和储蓄一样没有任何风险。 ”  当记者问及是否有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该经理表示,目前仅剩一种半年5.3%的产品,“这些不保本产品具有一定风险,但就以往的情况看,从来没有不达到预期年化收益率的,你可以放心。 ”  而在古美路上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记者得到同样的承诺,“我们都是非保本的产品卖得比较好,现在这么多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只剩下90天这一种了,你要知道,写这么一条风险提示是银监会规定的,但至于风险,基本是没问题的。 ”  推介理财产品顺便搭售储蓄型保险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淮海中路瑞金二路的某银行网点,一进门即看到小白板上贴着张短期理财产品的告示,写有十几种不同期限、不同类型的详细收益情况。  记者佯装研究告示,一旁的大堂经理立刻热情相迎。 “想购买理财产品?手头有多少钱啦,小姑娘。”“10万元,你看买什么好。 ”经理见记者有意购买,立刻帮忙“出谋划策”。“其实10万元不用全部买这种几十天的理财产品,我推荐你5万买储蓄型保险,5万买这种短期的产品。 ”据经理介绍道,三年储蓄型保险,一次性存入5万元,年化收益率5.1%,比存银行储蓄高0.1个百分点,如果是10万元,三年后到手的利息至少有13000元。  经理拿出计算器算给记者看,称5万元存3年后至少也有7650元,当记者问及购买时是否会在合同上写明年化收益率,经理打起了太极:“我和你说5.1%是最保守的估计了,到时候可能不止这个利率,这是还本付息型保险,不像是你买车险,一年付5000元,不出事就打水漂了,这种保险相当于储蓄,绝对划算。 ”  见记者有些犹豫,经理又称:“很多人都想买国债,国债五年期有6.15%,但是你买得到吗?我们这个网点前两天发国债就分到8万,两个人一买就没了,不如买这种储蓄型保险,五年期年化收益率5.5%,很划算,三年五年,眼睛一闭就过去了。 ”  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较之前有所降低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较前段时间普遍有所降低。昨天下午,记者在打浦桥附近的某银行网点内看到一张高息保本保息的短期理财产品:35天年化收益率4.86%(VIP客户4.91%)、91天年化收益率 4.96%(VIP客户 5.01%)、183天与91天收益相同,尽管这一年化收益率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但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收益率已经较半年前下降0.5个百分点。  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由于银行主要做养老金储蓄,考虑到中老年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所以推出保本保收益、即风险等级为一级的理财产品。“如果你去年10月来购买为期183天的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5.46%,比现在高0.5个百分点,你如果三个月前购买为期91天的产品,年化收益率也达5.26%,比目前高0.3个百分点。 ”  至于收益降低的原因,客户经理分析:“央行连续两次下调准备金利率,银行现在没前段时间缺钱了,不需要通过高息吸引储蓄,而且加息周期已结束,今年可能会下调一次存款利率,以后购买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只可能走低,不可能走高。 ”客户经理表示。  业内揭秘  起息时间长降低收益率  目前在某商业银行奉贤支行担任客户经理的小王向记者揭示了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存在的风险。 “如有客户经理告诉你,有个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182天年化收益率5.2%,但要注意投资期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你现在购买,起息时间是从4月25日开始,这中间的十几天就算活期0.5%的利率,从你存入那天开始计算的话,到最后拿到手的年化收益率甚至不到5%。 ”  小王还告诉记者,有许多客户经理不会告诉市民非保本产品存在的风险,一味强调收益。 “他告诉你的往往是最乐观的情况,如一年6%以上,但未达到这一利率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要谨记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  推介理财产品实为揽储  为什么客户经理积极推销理财产品和储蓄型保险?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均表示,积极兜售实为揽储。  小李前年本科毕业后即在某商业银行拉存款,拥有两年从业经验的她告诉记者,客户经理积极推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留住储蓄。 “其实现在许多银行在个人业务方面给客户经理的提成很少,拉个几千万可能才几百元提成,大多数没有提成。 ”小李坦言,客户经理之所以积极推介产品,实际是为完成存款指标,增加储蓄。 “购买理财产品前肯定要先把钱存入银行,这也就等于变相完成了指标。 ”  小李表示,银行考核客户经理主要有两个指标:始点数和日均数,“始点数的意思是截至具体哪一天共有多少存款,日均数就是你每天拉到存款的平均值,有些客户经理如果在月末完不成指标的话,就会拜托朋友或是通过自己贴钱的方式,让大客户一天存个几千万,给予很高的利息来完成指标。 ”  小李也坦言,在客户经理的收入中,推销短期理财产品并不赚钱,反而是帮保险公司推介储蓄型保险提成更高,往往几万元的保险就能拿到几百元提成。  揽储留客不惜禁止转账  在某小型股份制银行做柜台的薛小姐告诉记者:“有些小银行为了吸引大客户存款,甚至能和客户坐下来谈利率,大银行一般规章制度严明,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大银行不谈利率,却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揽储。在银行圈子里,某国有大银行通过多种方式留客已经成为一大传闻。 “如每年月末、季末的时候,大客户在看到其他银行新推的理财产品收益更高后,想要通过网银将这家银行的钱跨行转账去别家,这时候原先所在的银行就会通过网银拦截、不给客户本票(类似于记了名的现金)等方式,不让客户把资金转走,这时候你即便打他们银行的投诉电话也是没用的。 ” (来源:新闻晚报)
(责任编辑:王敏)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浦发银行理财产品网上委托协议书及网上交易适合度评估问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浦发银行理财产品网上委托协议书及网上交易适合度评估问卷
&&浦发银行理财产品网上委托协议书及网上交易适合度评估问卷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浦发银行理财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