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总市值的监管力度和中国的对比,两者谁更适合股市

中国股市掀起监管风暴-搜狐财经
---------------
 [缘起]:今年以来,股指不断创出新高,市场上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对证券监管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近期监管层频繁出手,掀起了监管风暴……
&&&董正青在广发证券内部会议上宣布辞职。面对全体员工,董正青说明了自己的辞职理由:一是未实现广发证券借壳上市预期的工作目标;二是在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上市以及股权变动的过程中引起了负面影响,负主要责任…… []
&&&据悉证监会已将《内幕交易行为认定指引》和《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两份草案文件转呈最高人民法院,待后者出具相应的司法解释后正式实施…… []
典型案例一览
·广发证券:
·世纪证券:
·天山股份:
·杭萧钢构:
·上投摩根:
·联合证券:
·高管炒股:
·信息披露:
·内幕交易:
·风险提示:
·投资者教育:
·证券从业规范:
最 新 报 道
··········
相 关 评 论
··········
&监管风暴的缘起&
起因: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我关注股市的发展,但更关注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这就需要:第一,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第二,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体系;第三,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完善法制。最后,要加强股市信息的及时披露,使股民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
重点: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年初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今年的重点工作安排之一就是,“以改进治理水平和增强透明度为重点,进一步做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
方向:无疑,在成功解决股权分置改革和有效清理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这两大影响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之后,如何更有效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质量成为了监管部门今年的工作重点。
中国股市违规事件
·广发证券违规借壳:
  对于去年6月“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上市一案,证监会已经查明,包括“吉林敖东”和“延边公路”在内的部分当事人存在违规问题,证监会将对其进行处罚。 []
·上投摩根老鼠仓: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对公司原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唐建立案调查的通知。经公司查证,唐建涉嫌利用掌握的信息进行违规投资活动,公司已将其辞退。 []
·杭萧钢构骗局:
  中国证监会日前对杭萧钢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杭萧钢构和5名相关人员分别给予警告和共计110万元的罚款。同时,有关人员涉嫌犯罪的线索已经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天山股份内幕交易:
  中国证监会宣布了对天山股份副总经理陈建良的行政处罚决定,认定陈建良在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涉及内幕交易非法获利,决定对陈建良实施五年市场禁入,并处以20万元罚款。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再次向市场表明中国证监会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决心。[]
·联合证券自炒自买:
  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在调查一起证券分析师涉嫌证券违法案件,涉案者为联合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宋华峰。从4月16日至5月18日,宋华峰以联合证券的名义连续四次推出四篇关于广济药业的价值分析报告,期间,广济药业股价从9元附近启动,最高涨至19.9元,涨幅达100%以上。[]
&精彩专题推荐&
中国股市监管政策
高管炒股:
  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公布《指引》,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的监管。[]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机构8日联合发布的新规则,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配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等亲属如买卖本公司的股票,要进行公开披露。[]
  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对转让股份基数的确定、短线交易禁止期的计算、交易窗口的选择、股份变动的及时披露等多个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
股价操纵: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严查股价操纵及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发表谈话。 []
  从证监会近期接连立案查处杭萧、S延边路、贤成实业3家上市公司看,监管层正在由被动监管向主动出击的转变。 []
  证券市场陆续出现了散布不实信息或利用内幕信息配合二级市场炒作的案件,相关责任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 []
内幕交易:
  证监会已经将《内幕交易行为认定指引》和《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两份草案文件转呈至最高人民法院,待后者出具相应的司法解释后正式实施。 []
  对于涉及金额较大、社会影响恶劣、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进行内幕交易或操纵证券市场和与上市公司等关联人合谋进行内幕交易或操纵证券市场的情形将被要求“从重处罚”。
  目前最高院针对证券市场民事侵权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正在最后的修订之中,以期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 []
&精彩博文&
&财经相关&
&注册和登录全球视野的中文财经网站
美股周五开盘下跌 中国可能加大监管引发担忧
FX168讯 美国股市周五(4月17日)开盘下跌,投资人对中国可能加大监管的力道箝制中国市场交易的报导感到担忧,此举可能对近期流入中国市场的资金带来负面影响。道琼工业指数下跌113.71点,或0.63%,报17,992.06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0.3点,或0.49%,报2,094.69点;纳斯达克综合股价指数下跌42.52点,或0.85%,报4,965.27点。玩具制造商美泰儿(Mattel)第一季净营收在六个季度以来首度优于分析师预估,因新任执行长Christopher Sinclair面临芭比娃娃销售下滑之际,致力于扭转业务困境。校对:冷静
关键词阅读:
重要性指标内容预测值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美国养老金坐稳股市的中国启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胡继晔,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养老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法学博弈论。具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法学硕士及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国家公派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欧盟-中国社会保障项目中方高级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社保基金监管立法研究》,承担全国人大财经委《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衔接研究》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立法调研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担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胡继晔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胡继晔)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09年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近几年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事件。两次危机接踵而至,危机后的复苏却大不相同:美国就业数据和宏观经济表现良好,股市屡创新高;而欧债危机虽然有所缓和,但重灾区的希腊仍然挣扎在泥淖之中,其债务再平衡直到2020年以前都只是一个梦。一些国际知名的政治、经济评论家认为:下一场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发生在中国。而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出现回落,多地房地产价格出现松动、下滑,2014年的GDP增幅也创出1990年以来的新低。如何避免中国陷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类似的金融危机,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中美两国次贷危机之后资本市场表现的差异
  首先来看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宏观经济和股市表现。选取次贷危机爆发肇始点的2007年作为基年,同时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对照。宏观经济以GDP增长率作为指标,股市表现分别选取美国的标准普尔500种工业股票指数、中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综合指数为指标,结果见下图。
  中美两国GDP与股市近年表现
  数据来源:年的GDP数据源自美国、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股市数据分别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雅虎财经网站。2014年美国按照前三个季度平均值3.1%计入。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宏观经济表现相差甚大:美国连续三年的GDP总额都低于2007年,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到了2014年也仅是2007年的1.1倍。中国在这7年间GDP平稳增长,最低的2014年也达7.4%,年均增幅在8.7%左右,2014年GDP已是2007年的近1.8倍。反观资本市场,2008年中美两国股市都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下跌,美国标普500指数在2008年跌到2007年的68%,但此后一直稳步反弹,2013年开始屡创新高,2014年底是2007年的1.4倍。而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表现南辕北辙:2008年股市跌幅超过金融危机肇始地美国,仅为2007年的34.61%,除了2009年因“4万亿”刺激而反弹、2014年下半年有所反弹之外,一直与牛市无缘而“熊霸天下”,上证指数在2014年底也只有2007年的61.48%。
  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背离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难解之谜呢?
  中美资本市场表现差异背后的机构投资者因素
  美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快速收复次贷危机的失地,以投资基金和养老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作为中流砥柱,是一个重要因素。关于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此前已经有不少成果,发现养老基金资产的数量对股票市场的深度、流动性,以及私人债券市场的深度均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且明显影响不同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拥有发达的金融系统的国家通常可以享受养老基金增长显著的好处,然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受其影响反而不是那么显著。私人养老基金资产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特别对欠发达国家,养老基金资产对长期资本市场流动性具有正面影响。
  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分类,可将机构投资者分成投资基金(investment funds)、保险公司(insurance corporations)和自主养老基金(autonomous pension funds,即私人养老金,针对政府的公共养老金而言可自主投资)三大类。对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比较可从这三大类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进行对比,见下表:
  2013年中美两国机构投资者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 美国数据源于OEC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tatistics 2014,OECD P 中国投资基金数据源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中国保险公司数据源于保监会官方网站;中国的养老基金数据包括了企业年金和可以投资股市的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比例按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年报中的委托投资、企业年金管理人披露报告数据加权推算,倍数按照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6.0969计算。中国股市总市值源于中国证监会网站;美国股市总市值源于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年报:2013 WFE Market Highlights纽约证券交易所和NASDAQ二者之和。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固然很大,但在投资基金和养老基金资产方面的差距要远远大于最基础的宏观经济指标人均GDP的差距。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资本市场,按照普华永道的统计,2013年全球股票市值前100名中,美国占了43家而高居榜首,其中苹果、谷歌、微软、脸书、富国银行等均名列前茅,连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百度都在美国上市;英国和中国(含香港)各9家,并列第二;并列第三是德国和澳大利亚(5家)、法国和巴西(4家)。美国三大类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总市值高达19.48万亿美元,占股票总市值的81%,中国三大类机构投资者仅拥有总市值的12%,充分表明美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股市,而中国式以散户为主的股市。次贷危机之后中美资本市场表现的巨大差距中,机构投资者的差距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大类机构投资者中,投资基金之间中美的差别巨大。美国的投资基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投资基金的大发展是从1998年证监会批准设立规范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始的,只有短短十几年历史。到2013年底中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89家,管理资产合计42213.10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30020.71亿元,非公募资产规模12192.39亿元。美国的投资基金包括了共同基金(即开放式基金)、封闭基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单位投资信托四类集合投资工具,有801家注册的基金公司,仅持有的共同基金在2013年就达15万亿美元,规模占全球半数,是美国市场上主要的金融投资工具。美国家庭的金融资产投入到投资基金中的比重一直在增长,2013年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22%以上由投资基金持有。从年,美国家庭年均投资额3680亿美元。
  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16.82万亿美元的基金资产是中国的24.3倍,而总市值美国仅是中国的6.1倍。中美两国的投资基金都是和股票市场深度结合的,如此巨大的管理资产差距,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仍然以中小投资者个人投资为主,个人投资者受各种传言的影响很大,买卖行为缺乏理性,因而股市的波动性大大加强,他们之间买卖行为的趋同构成了股市的“羊群效应”。而美国则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只有不到20%的市值由散户投资者买卖,机构投资者往往是风险中性的理性投资者,股市的稳定性要远比中国更强。从基金投资股市的比例中也能够发现:美国约一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中国不到40%,也是两国投资基金类机构投资者的不同。可见由于历史积淀、投资比例、资产数量之间的巨大差别,中国投资基金业追赶美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美两国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差别也很大。特别是寿险类产品长期投资、跨期配置的独特性质,保险资金完全可以成为股市中长期稳定的投资者。中国无论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都远低于美国,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上基于风险因素的考虑,也远没有美国自由。十多年来中国保险监管机构逐步增加了保险资金运营可以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从最初的5%增加到2014年2月以后的30%,但目前仅在10%左右。美国的保险公司资产是中国的近6倍,其中投资股市1/3以上。如果中国的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产品能够达到30%的监管上限的话,中国股市可以增加大约2万亿元的资金供给,保险资金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在三大类机构投资者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养老基金部分:美国2013年养老基金资产在三大类机构投资者中最高,达16.89万亿美元,恰和当年GDP相当,可谓“富可敌国”。美国的养老基金总资产是中国的55.8倍,投资股市比例高达50.7%。养老基金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虽然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速度比美国高很多,但资本市场上由于没有大规模的私人养老基金投资,现有的机构投资者如证券投资基金追涨杀跌的“大散户”表现,使得股市表现逊色美国很多。
  基于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数据可以发现:资本市场中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基金、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的巨大差异是中美两国资本市场表现迥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表现背离成因的分析
  如何看待中美两国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表现的背离?一些学者给出了不同解读,如中国金融结构是以间接融资(银行贷款)为主,而美国直接融资占比要高得多;中国资本市场属于“新兴+转型”,被诟病为“赌场”,无法与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市场相比等等。本文从资本市场相关监管法律及其实施、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中作用角度来进行解读。
  在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1929年的大萧条终结了华尔街梧桐树下几无监管的自由主义镀金时代。总结大萧条教训而于1933年推出的《证券法》,围绕证券发行的信息披露而展开,旨在降低中小投资者和控股股东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1934年《证券交易法》强化了信息披露制度,被称为“蓝天法”。以上两部法律主要针对证券公司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欺诈行为进行规范、惩罚,体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两部法律实施后内幕交易、欺诈等现象大为减少,初步奠定了股市发展的制度性基础。1970年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法》更为投资者的存管证券和交易保证金损失提供了上限为50万美元的保障。
  进入21世纪之初,安然公司、世通公司丑闻相继发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美国国会在2002年加速通过了《萨班斯法案》,在公司治理、会计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重大改革,以规范证券公司、中介机构遵守证券法律以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投资者。在次贷危机后的2010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核心之一就是保护金融消费者,对资本市场的法律规范更为严格。上述诸多规范资本市场的法律不仅仅在纸面上,美国证监会事先主动监管、事后严格执法的实施力度也非常大,其公开处罚数量、总罚款额是同期资本市场同样发达的英国的数倍至数十倍,证监会被誉为“不带枪的警察”。投资者的集体诉讼、法院的判例为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保护投资者设立了法律最后的防线。
  监管良好的资本市场还需要长期资本的入驻。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为养老基金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1978年税法修正案推出了401(k)、403(b)条款,为养老基金投资提供了递延纳税的优惠:雇主和雇员工资中缴纳到私人养老基金账户的部分可以免个人所得税,延迟到退休后领取时缴纳。这些与养老基金有关的法案,通过吸引养老基金这一长期资本,来巩固华尔街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此后美国资本市场爆炸性发展中,养老基金作为长期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繁荣,在支持创新、促进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独到作用。资本市场也为养老基金投资组合提供更多机会、更好回报和风险管理工具。以目前总资产接近3000亿美元的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为例,它不仅仅可以“用脚投票”卖出股票,也可以在公司治理中主动“用手投票”,参与公司重大活动的决策,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从微观层面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该基金已经部分投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股市,全球资产配置使得其抗风险能力更强。
  正是由于养老基金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美国的资本市场中股票始终是养老基金投资的最重要资产。根据ICI的统计,到2013年底美国退休市场总资产23万亿美元,67%的家庭持有税收优惠的退休储蓄个人养老金账户(IRA),IRA和缴费确定型(DC)养老金投资于共同基金的资产6.5万亿美元(此处ICI和OECD统计的数据略有差异:如果ICI的23万亿退休市场总值减去6.5万亿投资于共同基金的话,所余16.5万亿与OECD的16.82万亿误差为1.9%。)。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美国股票总市值中养老基金一直都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占总市值的比例在40%-55%之间,养老基金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美国通过资本市场和养老基金的相关法律为保障,汇聚了庞大的长期资本----养老基金,从而复兴了华尔街,又利用华尔街的直接融资打造了诸如微软、苹果、思科、IBM、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为美国保持超级强国地位奠定基础。
  中国资本市场建立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甚至被斥之为“赌场”,已经积累的第一支柱——个人账户养老基金,迟迟不入市的一个最重要理由就是股市风险太大。中国社保体系中的第二支柱私人养老基金的发展历史更短,截至2014年3季度,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仅7.2万家,参加职工2210万人,积累资金7093亿元,可以部分投资资本市场。中国在2000年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养老基金的战略储备,截至2013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11060亿元,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累计投资收益额3492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29%,跑赢了CPI。可以看出,中国的主要机构投资者无论从总额还是覆盖率,和美国相比都相差甚远,从表中可以计算出,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总市值占中国资本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不到1.8%,成为有影响力的长期机构投资者还任重道远。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邵超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中国股市何必为美国大选站队
作者:黄湘源&&&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美国大选的真人秀,在明人眼里,不过一个是无法预期的流氓,一个是可以预期的奸猾,两者的机会主义无不具有共通的本质性特点。而就股市的表现而言,无论是A股的站队论,还是世界股市的站队论,说穿了,无非也是一种机会主义。
  中国股市3100点上下的徘徊,无巧不巧地撞上了美国大选。即将开通深港通的中国股市或不无需要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但决无为美国大选站队的理由。
  美国大选对美国股市的走向举足轻重,这是不难理解的。这与其说是股市干政,不如说股市对大选结果的预见性更多地来源于股市对经济的敏感性。近期华尔街股价的震荡不安,不仅与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不安。尽管美联储一再将加息的决定推迟到大选之后的12月,其实无论谁当选,都未必改变得了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股市作为经济健康状况指标已经不如以往那么可靠,谁当选又能有多大的关系?!
  从政治倾向性来说,希拉里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或有所不同,由此而在诸多方面有可能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外贸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总体上说来,天下乌鸦一般黑,很难说哪一个是黑天鹅哪一个是白天鹅。尽管人民币的市场表现不能不对美元加息预期提前作出某些反应,但对于开放程度还不算很高的中国股市来说,则更多地需要重视的无疑是避险而不是站队。诚然,随着深港通的开放在即,中国股市此前闭关锁国的情形也将得到更多的改变。不过,它对中国股市所带来的影响毕竟与同美元实行联系汇率的港股尚不可同日而语。中国股市目前更需要关注的是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对美国大选的自作多情。
  国内股市目前蹿上跳下的大多是劵商股,其他的题材行情则很难持续较久,这是不正常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股市脱实向虚的倾向,至今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形势的发展将信将疑,忐忐忑忑,尚难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文过饰非的遁词而已。实际上,券商股的无论是借牛市舆论趁机炒作,还是对美国大选选择性站队,自有其利益之所在。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在某种意义上,沪股通也好,深港通也好,对券商股是利好,对实体经济则未必;相反,资金的脱实向虚倾向越是被助长,其内心深处的色厉内荏就越是难以掩饰。这也正是当前的股市行情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就难免风云变色的内在原因。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当务之急不仅是尽快接轨国际,更重要的是搞好自身的规范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然而,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我们在这方面并不是处理得很好。特别是由于过多地急于向美国看齐和接轨所谓的国际规则,一些未必适合国情的美国模式或国际范儿的盲目引进和简单模仿,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把握不定的杠杆化泡沫风险,以至于现在不得不一再地将去杠杆防风险当成顶层政策设计的头等大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股市可以像以往的动不动就暂停新股发行那样停下来抓监管。事实上,如果离开了服务实体经济,离开了股市本身的正常发展,不要说股市的“自我恢复和自我调节”将难免成为一句空话,过度监管也并不能真正起到去杠杆防泡沫的作用;相反,一旦监管松一松,杠杆化泡沫依然还难免会反弹。一时无二的券商股行情,尤其是近期这种试图跟美国大选行情一唱一和的站队表情,至少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这种潜在的风险。
  美国大选的真人秀,在明人眼里,不过一个是无法预期的流氓,一个是可以预期的奸猾,两者的机会主义无不具有共通的本质性特点。而就股市的表现而言,无论是A股的站队论,还是世界股市的站队论,说穿了,无非也是一种机会主义。当然,国外股市的站队论也许还有其一些历史或现实的需要值得一说,可是,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又有哪些说辞是站得住脚的呢?请给个理由先!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差异的定量比较研究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差异的定量比较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07:17:4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差异的定量比较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股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