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现在的手机去手机店iphone以旧换新换新,但又害怕个人信息泄露,有什么办法能减

手机藏隐私不要随便卖 废弃手机如何处理不泄密-中新网
手机藏隐私不要随便卖 废弃手机如何处理不泄密
  眼下,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很多市民家中都闲置着一两部淘汰下来的旧手机,扔了太可惜,送人未必有人要,低价卖掉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是你注意过吗?你自认已将个人信息删除干净的旧手机,一旦落入“有心人”的手上,数据很容易就能恢复。在卖掉旧手机的同时,个人隐私也随之被卖掉了。
  手机里原来存储的个人信息如何处理才不会泄露呢?手机安全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简单处理不行,需要进行彻底的信息清除才可以。
  非智能手机回收只“值”5元
  “现在旧手机拿去卖太不值钱了。”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陈先生告诉记者,3年来他已经换了两部手机,但从没想过“以旧换新”或者将旧手机卖掉。他觉得手机回收价格太低,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手机存储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回收旧手机!”“旧手机回收!”……不少住宅小区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叫声。一些回收商贩拿着扩音喇叭,走街串巷,回收旧手机。
  “这种手机你收吗?多少钱?”昨日下午,记者拿着一部索爱W810手机,叫住一名回收旧手机的商贩。对方一看,发现是一部非智能机时,立刻露出不屑一顾的眼神,“这个?给你5元钱吧,现在都没人要了。”他开出的价码让人有些不可思议。“现在都是智能机时代了,这种非智能机前两年还能卖100来元,现在已经完全不值钱了,你还是留着自己备用吧。”回收商贩说。
  商贩只管交易不管“隐私”
  从市民手中“买”到旧手机后,回收商贩又是如何处理呢?
  “一二十元收一部手机,一两百元出手;一些高端机,六七百元回收,但卖给手机配件商,能卖一两千元。”一名手机回收商介绍,手机回收后,他们先进行分类,对可继续使用的,送二手市场出售;有些卖到手机修理店,翻新后继续出售;对零部件损坏的,卸下手机排线、屏幕等部件后,直接卖给手机修理店或通讯器材店;对旧得不能用或坏手机,则直接卖给电器拆解公司回收再利用。
  旧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等私人信息该怎么办?大部分手机回收商都表示:“这些信息卖主需自行删除,若没删除造成隐私泄露,我们不负责任。”
  一位张姓回收商坦言,他们主要做手机器材生意,对个人信息和隐私并不感兴趣。但也不否认,一旦手机落到别有用心人的手中,可能会造成隐私泄露。
  日前就有媒体报道,有人出售了自己的旧手机,被不法分子获取手机中存留的信息,并复制手机号,盗取了支付宝账号进行消费,对原机主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央视也报道称,如果被回收的手机落入有心人手里,对方有可能对旧手机中的资料进行深度技术恢复,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再详细分拣,一旦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被用于实施违法行为,其后果不可想象。
  “复活”手机数据一个软件就搞定
  二手手机变卖,除了手机里原有的未删除数据很“危险”之外,已被删除的数据也无法“高枕无忧”,它们也可以被不法分子“复活”。
  从事手机销售十多年的赵子群告诉记者,做这种数据恢复的门槛极低,稍微懂点电脑知识的人,从网上下载一些软件就可以操作了。“我也听说过,有人专门将二手手机里的信息恢复出来,然后打包成客户信息卖出去。”赵子群说。
  记者在淘宝网输入“手机”“数据”“恢复”等关键词发现,相关的宝贝竟达800多件,大部分店铺声称,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手机数据恢复服务,服务范围包括苹果、三星等主流智能手机中被删除的通讯录、短信、照片、视频、微信聊天记录等,费用10元至200元不等。
  记者随机进入了一家店铺。老板称,客户拍下宝贝,并提供一个邮箱,他们收到货款后,便会将手机恢复软件发至客户邮箱,只需按邮箱中发送的“指南”在电脑上操作即可。只要删除数据之后没有再进行刷机等操作,恢复数据的可能性很大。记者在买家评论中看到,一个买家使用该软件后,原本285个通讯录、356条短信、587张照片等信息恢复了近一半。
  实体店中是否也有相应的数据恢复业务?记者又走访多家手机维修店。多数维修店表示只负责手机维修,不提供手机数据恢复业务。但也有个别维修店提供该项业务,费用比较高。他们坦言,在恢复客户手机数据时,确实从未核实客户身份信息,也不过问恢复手机数据的用途。
  用无效信息覆盖避免数据恢复
  由于Android系统开放性比较强,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特别容易被盯上。因此,专家提醒,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用户在处理自己的手机前,一定要对数据做细致、充分的处理。那么,市民在出售二手手机时该如何防止数据再次“复活”而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呢?
  手机软件工程师曾先生说,通过简单的技术处理,就可以避免个人信息数据“复活”。他支的招数是,在出售手机之前,先将手机格式化,再用视频、垃圾文件或无效信息将手机的存储空间填满,然后删除信息,这样反复几次,个人数据便无法“复活”。“手机存储空间可以被反复覆盖,但数据恢复只能读取覆盖在最上层的信息。”曾先生说。
  同时,业内人士也提醒,在使用智能手机时,用户应尽量将隐私类文件放在存储卡里,其余的文件可储存在手机内置储存器里。如果手机不用了,应将存储卡取出保管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此外,市民也可以将手机卖给相对正规的厂家或参加官方的以旧换新活动。
  对于苹果iOS系统的用户来说,由于iOS系统封闭性较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相对不用那么担心。用户如果想卖掉手里的旧iPhone,个人信息清除工作相对容易。通常按照进入“设置”-“还原”-“抹掉所有内容和设置”的步骤操作,就能清除个人信息。
【编辑:史聪聪】
>生活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摘要近日,央视曝光了一个网上“黑市”个人信息随意买卖的调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你们快随小狮子先看看↓被如此精准的“窥探”着,你有没有心跳加速,血压飙升?意识到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可怕了吧!网上售卖的这些个人隐私信息有可能是被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盗取或“信息贩子”互换的,也可能是被房产、保险、票务、金融理财或其他机构内鬼出售的,还可能是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泄露的。而在这些别人可以窥探到的个人隐私
近日,央视曝光了一个网上“黑市”个人信息随意买卖的调查,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你们快随小狮子先看看↓
被如此精准的“窥探”着,你有没有心跳加速,血压飙升?意识到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可怕了吧!
网上售卖的这些个人隐私信息有可能是被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盗取或“信息贩子”互换的,也可能是被房产、保险、票务、金融理财或其他机构内鬼出售的,还可能是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泄露的。而在这些别人可以窥探到的个人隐私信息中包括了你的车辆、房屋、户籍、手机等各类信息,正像视频中那样,你上一分钟在哪下一分钟远隔万里的人就会知道。
如果说黑客盗取、企业内鬼出售等外因我们控制不了,那最起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安全咱们还是可以的,这其中包括:
公共WiFi:
我们通常所在的公共WiFi环境缺少甚至毫无安全防护措施,这就导致了任何人(包括黑客)都可以加入,而一旦你和黑客进入同一免费WiFi后,黑客就可以通过专业软件截获到你的所有账号用户名、密码、上网记录、设备信息、聊天记录及邮件内容等。
正确做法:
不要盲目使用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如果要使用的话,尽量不要使用网银、在线支付、电子邮箱等含有重要信息的应用。如果必须使用以上应用,请用自己的手机流量(如3G或4G)进行操作。同时,不要发送带有隐私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给他人,一旦发现网络访问异常、弹出恶意广告或陌生链接时,应立刻断开WiFi,并向专业人士求助。
社交媒体:
很多人都喜欢在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布各种生活照,这些照片中可能隐藏着你的姓名、家庭成员及地理位置、学校及专业、工作职务、各种证件票据和车辆信息等,而“有心人”会盗用这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你或你的家人进行诈骗等犯罪等活动。
正确做法:
在社交媒体上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晒照片时都要格外谨慎,一定要遮盖住自己的关键信息,尤其是各种票据或登机牌上的姓名、身份证、二维码等。
咱们每个人的手机中都保存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在处理旧手机时,我们最初想到的是删掉里面的全部信息,恢复出厂设置,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但专业的手机维修人员是可以通过专门的仪器将旧手机里的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等全部恢复的,就连支付账号、信用卡信息也可能被还原,而且网上也有不少数据恢复软件出售,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都可以自行操作,从而获取手机中已经删掉的信息。
正确做法:
在处理旧手机之前,先进行恢复出厂设置,并用非隐私的大文件(如电影视频等)多次反复填充储存空间,以避免最初的隐私信息被恢复,而且也不要在街边手机回收店或小摊位处理旧手机,可以关注手机厂商以旧换新等活动???将旧手机卖给正规厂商。
身份证有多重要每个人都知道,咱们在办理银行、电信服务、各类考试报名等都需要身份证复印件作为存档留底,但如果咱们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身份证复印件没有任何标注,允许别人使用自己的身份证或在外打印身份证复印件时没有及时清理痕迹等,都会让人有可乘之机。
正确做法:
自己的身份证首先要保护好,最好不要借给别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在外面打印身份证复印件后一定要清理使用痕迹,使用复印件办理业务时,要书写做好标注,但不要压住关键信息,而且标注最好分三行书写,每行的最后画一条横线,以防别人加上其他内容。当身份证复印件不用了或者作废时一定要处理好,不要随便丢弃。
各类单据:
咱们平时的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办理手机卡的业务单、水电费账单等等都不少,这些单据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而利用这些单据上的个人信息进行犯罪的行为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要格外注意这方面的信息安全泄露问题。
正确做法:
在填写快递单时,地址尽量填写单位地址,在处理没用的单据时,一定将上面的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涂黑,然后再撕毁丢弃,有用的单据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要乱弃乱放。咱们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些习惯可有可无,不给别有用心的人制造机会。
<span class="tipso_style" id="tip-p" data-tipso='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关于本站本站为360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360产品问题解答信息,让我们理智客观的对待互联网信息。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苹果手机定位泄露个人信息 9成用户不知情
扫一扫 手机阅读
  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可能都对定位功能不陌生,天气预报、导航等很多软件都会需要借助定位服务。但是,你知道吗?粉丝无数的苹果手机,它的定位服务不仅可以知道你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甚至每天什么时候在哪里,呆了多长时间都被精准的记录下来。即便你关闭了定位服务的功能,手机后台依然会记录你的位置信息,并且传送到苹果公司。
定位记录用户行迹
  在一部已经升级到7.1.1版本的苹果5S手机里,打开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可以看到,和之前的应用程序不同,这个程序功能并没有出现定位服务图标,也就是说,它是默认开启的。进入程序后,打开常去地点,有一个地图,蓝色圈圈住常去地点,有详细的地点名称,并且详细记录了机主在该地点停留的时间,而且更新速度快。更为强大的是,根据你去过的这些地点的次数、时间,系统还会自动的把这些地点标注为家庭、单位。
  据了解,苹果手机在升级到7.0版本之后,就会出现这个功能,如此详细的位置记录,它的作用究竟是什么?记者找遍了苹果手机的系统介绍,始终无法找到关于这个功能的详细说明,甚至连苹果店里的工作人员都说不清楚。
九成苹果手机用户不知详情
  在我国,苹果手机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苹果每一个新产品都会受到无数人的追捧。这个隐藏很深的功能,苹果的手机用户知道吗?
  记者在北京、青岛、太原三个城市,随机采访了60位苹果手机用户,知道常去地点这个功能的只有5位,占比不到10%。很多用户在看到这个功能后都很惊讶,有用户直接表示这个功能有偷窥别人隐私的嫌疑,要直接删掉。
  对于这个功能,甚至连苹果店里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该功能有什么正面作用,建议不要使用。
位置数据分析获取用户哪些信息?
  工作人员不熟悉,手机用户不知道,对于用户所担心的隐私泄露的问题,是否会发生?通过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常去地点,又能分析出你哪些私密的信息呢?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网络安全保卫学院,院长马丁告诉记者,大数据时代,一些看来可能毫无用处的数据,经过分析会得出一些令人吃惊的结果。记者将手机上的常去地点交给马丁院长,不一会,她便得出了一些非常隐私的个人信息。
  马丁说,根据去得较多的地点分析,该地点应为机主工作单位,区域内有中央电视台、空军大院、海军大院和科技部,根据时间记录不规律,且都是白天,机主应该不坐班,经分析是一个新闻工作者,那么中央电视台可能就是其工作单位。如果认定他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这些零散的点都是其常采访的工作地点。能够判断人的特殊职业之后 ,对一些人群重点关注、重点分析,数据就会更加敏感。不难看出,&常去地点&的功能把人的行为轨迹进行较为翔实的分析,长时间使用一部手机,用户的整个活动轨迹便毫无秘密可言。
  马丁介绍,过去数据和信息常常被划分成不同的安全级别,安全级别越高防护措施越好。但在大数据时代,泄密的往往不是关键性的保密数据,而是一些普通的日常性信息。当用户的数量足够庞大,就能从这些日常信息中发掘一定的规律性,涉及到整个国家经济、民生,甚至是国家机密。
苹果:三年前发声明回应位置功能
  在苹果手机里,这个看似&为了更好服务用户&的功能为什么会有众多用户不知情?苹果公司对此如何解释?
  就定位服务的相关问题,记者给苹果公司总部以及中国公司都发了邮件,希望能够采访到相关负责人。几天后,中国公司一位负责公关的工作人员给记者回复了邮件,并标注了一个链接地址,告诉记者,这份声明可以回答位置服务的问题。
  记者在苹果公司官网找到了这则声明,在这份声明中,苹果公司不否认搜集手机用户位置信息并加以分析,同时苹果公司回答了十个与位置相关的问题,主要的意思就是两个:①苹果公司不会泄露用户隐私;②苹果公司收集用户位置信息是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苹果之所以发布这样的声明,是因为三年前,英国的两位工程师发现,苹果系统暗藏一个文件,可以记录苹果手机用户曾经去过的地理位置,并通过隐藏文件存储这些信息。这一行为引起了人们对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关注。随后,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多国政府对苹果展开调查,迫于压力,苹果公司发布了这份声明,并承认位置收集存在漏洞,将进行修复。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表示,首先,苹果公司收集这些信息目的不明确;其次,用户不知道这个功能,日常活动地点会不知不觉地泄露,这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相关阅读】3个实验调查苹果手机隐秘数据库
& & & 为了调查苹果手机定位功能,记者与专家进行了三个实验,发现苹果在系统目录一个隐藏较深的目录中,就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定位信息,包括整个移动的轨迹,时空轨迹记录下来。
苹果用户数据曾供给美国情报部门
& & & 就在去年,斯诺登爆出了美国的棱镜计划,在这份报告中牵扯到了美国九大科技公司,其中就包括苹果,尽管苹果公司事后矢口否认,但迫于压力事后还是发表了一份声明。
专家: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 & & 专家表示,在美国,对个人隐私非常的重视,相关的法律有很多部,在欧洲,有数据保护法,苹果的这个问题,恰恰其实涉及的就是信息安全、数据保护或者个人隐私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相对滞后,因此,现在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编辑:高孟阳
责任编辑: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手机店刷机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