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C35主动消主动降噪耳机原理到底能有多好

Bose QC35体验:或许是最好的无线降噪耳机_凤凰科技
Bose QC35体验:或许是最好的无线降噪耳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2888元的来换取片刻的宁静的确不便宜,但Bose QC35或许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无线降噪耳机。
Bose QC35体验:或许是最好的无线降噪耳机&都别烦我,我想静静!!!&&静静是谁?&&谁是静静?&......想要一个人安静的待会儿,于是就发了条朋友圈,底下却有朋友跟你打岔:&静静是谁?&像这样的对话你一定在社交平台上经常见到。想要片刻的宁静不被打搅,真的就那么难吗?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选择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安静的小黑屋子,也有的人会选择戴上耳机将音量开得很大听歌,而我一般会选择后者。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聊到的一款让你想静静就能静静的产品&&Bose QC35主动降噪无线耳机。外观刚刚好Bose系列的头戴式耳机在我印象中长得好像都差不太多,相比Beats或者索尼等,出街率要低上不少。虽然是最新款的旗舰降噪耳机,但Bose QC35外观还是老样子,家族式的设计和前代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造型差异,用三个字来评价的话,只能是&刚刚好&。外形刚刚好如果真要说变化,那就是这一代的QC35变成了无线耳机(有线也支持)。因此,在它的右耳罩下方多出了三个快捷按键,分别是音量加减键和暂停/开始键。音量加减键电源与蓝牙开关同样是在右侧耳罩,它还配备了拨动式的降噪与蓝牙开关按键,可同时配对两个设备,并且它还支持NFC功能。在无线连接状态下降噪会主动开启并且无法关闭,只有在有线连接下才可以选择不开降噪。Bose Connect应用连接值得一提的是,Bose还开发了Bose Connect应用,以便于用户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无线耳机,但有些不足的是iOS 9.3系统版本会出现闪退。这一应用在我看来安装的必要性并不是很大,它主要有这三个功能:一是快速管理连接的设备并方便地切换音源;二是管理耳机的固件更新和休眠时间;三是为了解耳机的电量剩余(iPhone连接通知栏也能显示电量)。佩戴依旧舒适Bose QC35售价高达2888元,虽然它的整体做工比较精细,但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高端。它的外壳部分选用了玻璃纤维填充尼龙的材料,头梁处采用的人造麂皮。头梁耳罩整个耳机比较轻盈,戴起来没有什么太大负重感,也基本没有夹头的感觉。它的耳罩采用人造皮革材质,比较柔软,可以舒适的包裹耳朵,即便是戴眼镜佩戴也非常的舒适。关于主动降噪降噪耳机一般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种。被动降噪就是把&耳朵堵死&,让外头的声音进不来,因此,一般的入耳式耳机基本都兼有一部分降噪的效果。主动降噪而主动降噪则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和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响声波,将噪音挡住,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以毒攻毒&。这也就是为什么主动降噪的耳机开启之后不播音乐戴着会有轻微的耳鸣感。关于实际的降噪效果,我体验了三种场景:办公室、公交车、地铁,至于飞机环境体验,有些遗憾,我最近没有机会出差。说说办公室吧!我们部门目前一共有6把机械键盘,包括我自己,用的是一把茶轴,在码字的时候有点儿变态的喜欢下重手听键盘的&啪啪啪&声。降噪给力带上Bose QC35,将音量调至中等听歌,基本感觉不到外界的杂音。&什么,领导叫我?对不起,我听不见!&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吧!而公交车和地铁里的噪音相比办公环境来说,要嘈杂很多。我一般下班是先乘坐公司班车到地铁站,然后再乘坐地铁到住的地方。在乘坐地铁的时候,同样是音量调至中等,地铁到站的滴滴声能够隐约听到,但是人工报站的声音却很难听清。换而言之,带着QC35坐地铁可千万别走神,因为一不注意,你可能就会坐过站了。至于说听感,相比它的主动降噪来说,则要逊色不少,但是也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Bose毕竟还是Bose,QC35整体音质比较清澈,低音虽然比较乏力但也不浑。整体来说,QC35主打的主动降噪,对于非发烧友来说,它的音质表现也不会让你失望。听感和降噪体验用文字来描述终究还是太玄学了,建议期待这款产品的朋友还是去线下门店实际感受一下吧!那样你就会知道&&我真的没有骗你!续航20小时关于续航,Bose QC35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是20小时,连接音频线开启降噪则可以到达40个小时的续航时间,再加上支持Micro USB接口充电,即便是没电了也可以通过移动电源充电,因此我认为在这方面没有必要担忧的必要。总结:或许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无线降噪耳机对于经常出差的商旅人士,尤其是那些个空中飞人,Bose的这款QC35耳机还是值得推荐的,它的降噪能力保持了Bose在这方面一直以来的卓越表现。如果是追求音质的耳机发烧友,不用我说,其实你自己也该知道Bose QC35肯定不适合你。用2888元的来换取片刻的宁静的确不便宜,但我依然认为&&Bose QC35或许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无线降噪耳机。(刘正伟)
[责任编辑:王圣威 PT010]
责任编辑:王圣威 PT01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5733
播放数:593632
播放数:1838986
播放数:5808920[影音播放] 简单说一下目前主动降噪耳机的双壁,BOSE QC35和索尼 MDR 1000X之间的优劣。
BOSE QC35我已经买了,开箱评测戳此处:[url]/read.php?tid=[/url]然后这几天我去骚尼的直营店又仔细听了一下1000X(下文用KX代替),大概的说一下两者之间的优劣之处。过几天等京东KX有货了我会再买一个,详细的发一个对比。做工质量:QC和KX在做工方面其实是一个级别,但是QC有一个硬伤,就是电源开关的拨动结构设计不太合理,目前我所能找到的质量问题反应,大概有5例。
在美亚上有更多此类的质量报告。不排除出货批次原因,保险起见,还是等第二批货出货之后,从有发票提供的渠道入手(JD,天猫,直营店)。
QC35的主要问题在于。
1,电源开关可能无法拨动,或拨动到一半卡住,造成无法开机/关机/无法进行蓝牙配对等情况。(案例集中在11月之前拿到货的选手,不排除首批货质量不稳定的原因)
2,可能是软件问题。就是在蓝牙配对刚刚完成,同时马上有电话进入的时候,会造成MIC失灵。这个应该属于个例。(因为仅一例)
3,可能是设计/软件问题。QC35有一对麦克风阵列位于耳罩前端,直接导致一个硬伤就是在刮风的户外环境下,会造成比较大的风噪。这个其实可以通过软件算法解决。
就是在检测到风声环境下主动关闭前端麦克风。
索尼MDR 1000X的主要问题在于。
1,耳罩的充填材料选择有问题,导致在中强度使用的情况下即可造成塌陷老化(成都索尼直营店的两台试听机均出现这个问题,这他妈才几天?)
2,头梁过于狭窄,同时接触面材料选择不是很好,在佩戴超过半个小时的情况下可以非常明确的感受到佩戴压力,但KX本身并不沉重。
3,正常使用情况下(坐姿,头部动作),在上下甩动头部的情况下& &有小概率出现播放音乐卡顿情况。两台试听机器有一台出现,贴吧有一例反馈。
4,外壳的人造皮革可以预见的在后期会产生老化龟裂问题。音质对比:总体来说, QC35和KX是完全不同的调音取向,但以我个人意见而言绝非知乎/贴吧某些朋友所言的那么玄乎。
QC35:BOSE一贯的调音走向,重听感轻素质,能量集中在中下盘。开启降噪模式后会对声场造成一定的挤压,但是对于流行歌曲的表现不会产生质的影响。
1000X:相对于QC35而言,人声靠后,高频延展性更好,但低频表现力较为逊色。
所以,如果你听得音乐类型以流行居多,则QC35更合适。如果你更多喜欢纯音乐或者女声,则KX更合适。
综合而言,KX的音质是强于QC35的,这个可以肯定。降噪效果:经过我的详细比对,QC35的降噪效果其实是优于索尼KX的。
1,索尼KX加入了开/关降噪功能,并且提供了三种降噪模式,比如突出人声,正常模式等等。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几个功能更多的是噱头,因为其作用完全和它“捂住右耳耳罩即关闭音乐和降噪,同时打开麦克风收音”的功能重叠,所以索尼还是没有学会什么叫做化繁为简。
2,KX在功能性方面之于QC35,最大的进步在于提供了一个不用摘下耳机就可以和他人交流的方便,在实际使用中个人感觉有所帮助,但是出于礼貌角度,我个人认为还是脱下耳机进行交流比较合适。
所以这个功能的实际意义,见仁见智。& && &
3,QC35对于持续性的中低频噪音过滤相当到位,个人认为已经没有提升空间。KX基本上属于同一水平,稍逊,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4,坊间传言KX的高频噪音过滤要优于QC35,在实际使用中,两者对于高频噪音的过滤处于同一水平。
5,KX在开启降噪模式后,有可闻的电流噪音,而QC35几乎不可闻。
6,在播放同一首歌曲,同级音量,同样环境下,QC35可以提供的静音水平要优于KX。(环境为成都来福士索尼直营店,万圣节当晚,真几把吵)佩戴效果:QC35耳罩更软,头梁更舒服,佩戴超过1小时无压力。
KX耳罩比较硬,头梁较窄,佩戴超过30分钟能明显感觉到压力。配件水平:索尼直接给KX附送了镀银耳机线,这条线赤裸裸的体现了索尼的良心。
而QC35的那条头发丝一样的短线,让我很难评价,只能说美国人抠的有点过分。
其他附送品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好说的。最后废话几句:
我觉得我应该说的比较客观中立,你如果问我“所以到底应该买哪个呢”,我会说我也不知道。
BOSE垄断了降噪耳机这么多年,索尼KX的出现其实是非常好的事情,有大厂竞争才能促成产品的发展。
但是我很担心一件事情,就是索尼喜欢什么什么都参一脚,然后又转头干别的事情,很难从一而终。
从保修政策上来说,索尼比BOSE良心,因为索尼官网注册产品保修两年,BOSE好像只有一年。
从具体使用感受上来说,一个不出问题的QC35,更值得选择,因为比索尼便宜好几百块。
[b]一个优秀的主动降噪耳机,可以极大的提升你的生活质量。[/b]
原因参见:[url]/read.php?tid=[/url]
看来还是等等后几批的QC35看看吧,反正这东西也没折扣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536762]li_real[/uid] ( 00:36)[/b]确实可以等,反正现在京东也断货了。淘宝上几个熟悉的店,第一批货也早就卖完了。
降噪是环境噪音感知和降噪算法共同的结果,这种东西丢给码农写起来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需要时间积累。bose有优势。不过索尼的两头翘调音实在不是我的菜,不明白明明是流行乐娱乐公司,怎么会做出这种调音。
达尔文 我是你的粉丝 感谢你的文章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liujamin0521[/uid] ( 00:51)[/b]我是你的粉丝,我喜欢你的法拉利458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達爾文的旗幟[/uid] ( 00:57)[/b]我喜欢干货,楼下上舒肤佳
我也对比过这两副耳机,最后买了mdr1000x,3个模式确实是噱头,普通模式下能被同事的beatsPro打出翔,低频就是脏乱差,降噪模式情况反过来,是一耳朵的优势,bose的那个塑料感太强,那个开关键让我望而却步,外观上也是这个毛病,感觉像以前复读机的用的,降噪方面来讲,两款不相上下,佩戴舒适度感觉bose稍好一点,但mdr1000x的重量更理想,听感当面就看个人喜好了,动次打次多的bose没问题,杂食一点的mdr1000x更好一点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1465523]虫蛰[/uid] ( 00:48)[/b]因为实验室中调音的工程师都是老头的原因么
蓝牙耳机看的是功能和舒适性,这两耳机各占一个。对我来说,1000x一个右手操作就够做决定了。
问下楼主我手上有qc25有必要升级35吗,或者其他3k降噪的有吗
突出人声怎么会和“捂耳朵”功能重叠,我觉得这是索尼这次最大亮点了,你这里反而一笔带过了。索尼这次突出人声可以比原声还清晰,如果换成bose要么你开启降噪人声一起减,听不清,要么关闭降噪一起乱哄哄,还是听不清。而且据说,据说索尼在降噪模式下系统可以识别机场的登机提示音,自动开启环境音,这就属于比较黑科技了
[img]./mon_/c4Qohtu-l0yvXdZ3lT3cSqp-zl.jpg[/img]用了qc35 有线耳机就回不去了 反正我是木耳 1adc能听 苹果小白也能听
[s:ac:哭1]难道只有我用降噪耳机觉得耳朵涨的不行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497493]fray[/uid] ( 08:22)[/b]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对于我而言,需要注意听别人说话的情况只有两种。一种是脱下耳机,一种是捂住右耳。
1000X 的底噪还是非常明显的。 晚上戴了反而感觉睡不着觉 //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497493]fray[/uid] ( 08:22)[/b]就是个助听器功能,把环境音拾取并放大然后环境声有两个模式,一个普通模式一个语音模式,后者是个人声带通。捂耳朵和普通环境声模式一样,就是个助听器模式。。。。嘿嘿嘿
刚在王府井直营店试了下 Sony的舒适度和降噪稍占优势 音质也还可以
mdr1000x我遇到了转头左侧内部爆破音的问题。还有蒙皮不整以及转轴异响的问题。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hezt95[/uid] ( 16:19)[/b]这个我在贴吧也有看到。包括低头降噪失灵。凤凰号出品
索尼 MDR-1000X VS Bose QC35:谁才是最好的主动降噪耳机?
有多安静我来描述一下,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你在银行做经理,维护客户关系,不上不下,有房贷和车贷,每月按揭五千。你老婆在市人民医院做护士,她妈有尿毒症透析多年,她不爱你。你年轻的时候觉得能成一番事业,但现在也就这样,朋友们混的都比你好,你下班在车库停稳车,关掉引擎,呜一声安静了下来。太安静了,你生命中少有这么安静的时刻,你打算发十分钟呆再上楼吃饭。——以上就是 Bose QC35 的降噪效果测评。(来自微博帐号 @realEnjolras)如果要列举一下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的科技产品,主动降噪耳机绝对是其中之一。在生活中的某些时候,我们总会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现实却常常无法如愿,而主动降噪耳机就提供了一种在嘈杂环境中让「全世界都安静下来」的途径。在主动降噪耳机这一领域,Bose 是绝对的王者,它的 QC 系列的每一款产品都代表了同时期主动降噪耳机的最高水准,不过在近期,Bose 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索尼 MDR-1000X。MDR-1000X 是索尼在 2016 年 9 月的 IFA 展会上推出的一款头戴式无线主动降噪耳机,对手自然是定位、功能类似的 Bose QC35。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后,我们终于在近期拿到了索尼 MDR-1000X 这款产品。MDR-1000X 是否有实力挑战 Bose QC35? 在本文中,我们从外观、佩戴、功能、降噪、音质五个方面,详细地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外观QC35 延续了 Bose 已经「家族式」的头戴式耳机设计。这种设计说不上丑, 但也很难和精致、漂亮等词汇连接在一起。如果不是在颜色上稍有调整,把 QC35 和 QC25、AE、OE 等 Bose 之前的头戴式耳机摆在一起,你可能很难一下子把 QC35 认出来。索尼 MDR-1000X 虽然也不能算是索尼最漂亮的头戴式耳机,不过把它和 Bose QC35 摆一起,MDR-1000X 简洁连贯的设计还是显得精致一些。此外,索尼 1000X 的耳罩表面采用了人造皮革材质,做工出色,摸上去手感不错,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这种材质也相对更容易出现磨损或腐蚀。这一回合,索尼 1000X 胜。 佩戴在佩戴的舒适性方面,Bose 耳机有着非常好的口碑,QC35 也是如此。Bose QC35 采用了包耳式设计(如上图),耳罩部分可以完全罩住耳朵,这就避免了 FIIL Diva 等压耳式耳机待久了会压得耳朵疼的问题。配合柔软的耳罩、仅有 236 克的重量、弹性适中且几乎完全不夹头的耳架,Bose QC35 是我佩戴过的最舒服的头戴式耳机之一。索尼 MDR-1000X 采用了和 Bose QC35 类似的包耳式设计,耳罩部分比 Bose QC35 稍大一些。在佩戴上,索尼 1000X 同样也很舒适,不过要稍逊色于 Bose QC35。相比 Bose QC35,索尼 MDR-1000X 要略重一些(275 克),再加上有些偏紧的耳架,MDR-1000X 戴久了会感觉有些夹头。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差距是相对 Bose QC35 而言的,单看索尼 MDR-1000X,它的佩戴体验依然优于市面上多数头戴式耳机。这一回合,Bose QC35 胜。 功能功能上,Bose QC35 算不上多丰富,不过该有的基本也都有。Bose QC35 的所有操作都位于右侧耳罩上,耳罩中间有一个滑动按键,功能是开关机和蓝牙配对键,耳罩下方有三颗实体按键,上下两个是调节音量,中间的按键是播放/暂停音乐、唤醒语音助手以及通话时接听/结束电话。除此之外,在打电话时,Bose QC35 可以拾取外接的人声,避免在通话时因为戴着耳机而「情不自禁」地提高音量吵到别人。相比之下,索尼 1000X 的功能要丰富很多。索尼 1000X 耳罩下方也有三颗实体按键,不过位于左耳罩上,功能由下至上分别是开关机、开关降噪以及环境声(Ambient Sound)开关。前两个功能就不多说了,这里重点说一下环境声功能。环境声功能的原理是在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通过耳机腔体外侧的麦克风会拾取环境中的声音,有「普通模式」和「语音模式」两个模式。其中「普通模式」是直接拾取整个外界的声音,听歌时,把麦克风获取的不太真实的外界声音和音乐叠加在一起,总感觉怪怪的。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语音模式」,打开后,耳机的麦克风会定向拾取外界的人声,在某些环境嘈杂但又需要听到外界人声的场景时(比如在候机厅等候登记通知),「语音模式」就非常实用。除了左耳罩的这三颗实体按键,索尼 MDR-1000X 右侧的耳罩面板还具备触摸功能:双击暂停 / 播放音乐,上下滑动调整音量,左右滑动切换音乐。相比 Bose QC35 传统的三个实体按键,索尼 1000X 这种滑动触摸的方式对精确度的要求更低,习惯之后操作效率更高。这还不算完,索尼 1000X 还在右耳罩上「藏」了一个「快速提醒」功能。在用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用手捂住右耳罩,索尼 1000X 会立刻将正在播放的音乐的音量降到很小,同时使用腔体外的麦克风拾取外接环境的声音。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在不摘掉耳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和外界进行交流,非常方便。功能上看,虽然 Bose QC35 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失,但索尼 MDR-1000X 的功能要明显更加丰富和实用,尤其是「快速提醒」这个功能,用惯了颇有些回不去的感觉。这一回合,索尼 1000X 胜。 主动降噪QC35 的主动降噪我们就不说了,Bose QC 系列的每一款产品都是主动降噪耳机的标杆,QC35 也不例外。在 MDR-1000X 之前,索尼推出过很多具备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但和同时期 Bose 的 QC 系列产品相比,索尼的那一堆主动降噪耳机没有一款能达到 Bose 的水准,直到 MDR-1000X。无论是声音的中高频还是之前 Bose 独步天下的低频部分,索尼 MDR-1000X 都降得几乎和 Bose QC35 同样干净,这也让索尼 MDR-1000X 成为有史以来,我们听过的第一款可以在主动降噪上媲美同时期 Bose 的耳机。此外,打开索尼 MDR-1000X 的主动降噪后,还可以通过长按 2 秒降噪按键,启动索尼 MDR-1000X 的降噪优化程序,这时候 MDR-1000X 会根据佩戴者的状况和外接环境进一步优化降噪效果。实际体验中,在某些外接噪音比较大的场景,这个功能的确有一定效果。不过由于索尼 MDR-1000X 优化前的主动降噪水准已经相当优秀了,多数时候我不会再多花上几秒钟去优化降噪。当然了,如果单看降噪,Bose QC20 的效果比上面这俩都要略好一些,原因倒不是因为 QC20 有额外的「黑科技」加持,而是相比 QC35、MDR-1000X 的包耳式设计,QC20 的入耳式设计更加有利于隔绝噪音。在主动降噪耳机中,负压感和底噪是两个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其中负压感是指在打开主动降噪后,由于耳机内外有压差而导致耳朵会有被压迫的感觉。在这一点上,索尼 MDR-1000X 和 Bose QC35 的表现都非常优秀,佩戴时的负压感都非常小。而在声音底噪的控制上,Bose QC35 做得比索尼 MDR-1000X 更好一些。在正常听歌的时候,Bose QC35 和索尼 MDR-1000X 都基本无法察觉到底噪,不过在待机状态下,索尼 MDR-1000X 可以听到轻微的底噪(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Bose QC35 也有点底噪,不过明显比索尼 MDR-1000X 小一些。综合来看,在主动降噪方面,MDR-1000X 和 QC35 的表现处于同一水准,代表了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的最高水准。这一回合,平。 音质在对比 Bose QC35 和索尼 MDR-1000X 的音质前,我们先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是主动降噪对声音的影响;第二是索尼 MDR-1000X 的 LDAC 传输技术。由于主动降噪的原理是通过发射反向声波来抵消噪音,这难免会影响到声音的品质,因此主动降噪耳机开不开主动降噪音质经常会差别很大。在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耳机厂商通常会选择优先保证打开主动降噪模式下的声音,MDR-1000X 和 QC35 也是如此。具体来说,索尼 MDR-1000X 打开降噪后低频的量感会明显增加,声音的瞬态也变得更好,Bose QC35 打开降噪后声音的高频部分会更加明亮,整体听感更通透。如果对耳机在不同模式下的音质做个排名,则是有线开降噪 > 无线开降噪 > 有线关降噪 > 无线关降噪(QC35 没有这一模式),考虑到耳机的使用场景,我们对 MDR-1000X 和 QC35 的声音评价均基于无线开降噪这一模式。作为索尼的旗舰无线耳机,LDAC 音频传输技术自然是少不了的。相比 SBC、aptX 等常见的蓝牙传输协议,MDR-1000X 支持的 LDAC 传输带宽更高(最高 990kbps),理论上的确能获得更加优秀的音质。但问题是,无论是 SBC、aptX 还是 LDAC,传输的都是数字音频信号,耳机在接受到数字音频信号后,需要在耳机内部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通过 DAC)并进行放大(通过运放),然后再输出到耳机的发声单元。不过受限于耳机的体积和功耗,耳机内置的 DAC 和运放品质不可能做得太「极致」。因此,即使 LDAC 传输的数字信号品质比 aptX、SBC 好很多,等传到耳朵里差别就没那么大了。再加上到目前只有索尼自家的设备才支持 LDAC(比如 Xperia 手机和 A35、ZX2 等播放器),所以我们并不认为 MDR-1000X 支持的 LDAC 是一个特别大的加分项。讨论完了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直接对比一下 Bose QC35 和索尼 MDR-1000X 的音质。Bose QC35 的整体风格非常宽松,在保证了中频部分饱满听感的基础上,QC35 在高频部分做了一些拔高,让声音听起来更加明亮。在低频部分,QC35 做了一些加强,但幅度没有很夸张。这种宽松、均衡中略带修饰的声音风格让 QC35 不容易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耳朵,不过却足够耐听,不易产生听觉疲劳,这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种声音风格。和 Bose QC35 相比,索尼 MDR-1000X 的声音明显要更紧,从 Bose QC35 换到索尼 MDR-1000X,可以感受到声音风格的「突变」。在低频部分,索尼 MDR-1000X 的「味精」来得比 Bose QC35 更多,量感要比 Bose QC35 更大,在中频部分,索尼 MDR-1000X 明显做了强化,人声位置拉得更靠前。索尼 MDR-1000X 的这种调音取向让它更适合听流行类的音乐,而且相比略显「平淡」的 Bose QC35,索尼 MDR-1000X 这种风格也更容易在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耳朵。至于索尼 MDR-1000X 和 Bose QC35 的这两种声音风格哪个更好,建议大家亲自用耳朵来「收货」。我个人更倾向于 Bose QC35,不过我周围有不少同事在听了这两款耳机之后,表示更喜欢索尼 MDR-1000X 的声音。从音质上看,Bose QC35、索尼 MDR-1000X 以及我们正在测试的 BeoPlay H9 这三款产品代表了目前主动降噪耳机的最高水准。这一回合,还是平。 总结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听了数款号称可以「媲美」甚至是「超越」Bose QC 系列的主动降噪耳机,不过没有发现一款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产品。因此,在听索尼 MDR-1000X 之前,虽然我们对这款产品抱有很高的预期,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还是得「放平心态」。不过在体验之后,索尼 MDR-1000X 给了我们不少的惊喜,虽然在佩戴上相比 Bose QC35 还有差距,音质上也没有多少优势,不过在核心的主动降噪上,索尼 MDR-1000X 是我们听过的第一款、可能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可以真正媲美 Bose QC35 的头戴式耳机。再加上索尼 MDR-1000X 在设计和功能上的优势,在「独孤求败」了这么多年后,Bose 的 QC 系列总算找到了竞争对手。至于这两款产品中应该怎么选,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无论你买哪一款,你都会获得目前最优秀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体验。对于我个人来说,如果我现在手上没有主动降噪耳机,面对索尼 1000X 和 Bose QC35,我会稍微倾向于索尼 1000X,原因是更漂亮的外观以及「快速提醒」这个实用的功能。但在已经有了 Bose QC35 的情况下,索尼 1000X 还不足以让我放弃 Bose QC35。当然,这是在两款产品都能「正常」买到的情况下。虽然索尼 1000X 的定价「仅有」2899 元,和 2888 元的 Bose QC35 相差无几,但受限于产能,目前索尼 1000X 还很难以原价买到,实际成交价格比官方价格还要贵上一两百元,而上市已经半年的 Bose QC35 已经可以在各种渠道轻松买到。对于索尼来说,解决产能问题、尽快在更多渠道铺货才是「王道」。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Bose QC35 体验:这可能是你目前能从市面买到的,最佳降噪无线耳机
Bose QC35 体验:这可能是你目前能从市面买到的,最佳降噪无线耳机
都别跟我说话!我想静静!!想静静,这一最简单的要求,在现在的生活场景中,看起来格外奢侈,上班通勤的地铁轰隆声,出差坐飞机时连续数个小时的低频噪音。对,就是这种电钻,只不过钻的是墙就连在办公室写个稿,爱范儿北京的编辑们,已经忍受了楼上持续一周的电钻声。如何用数码设备换来片刻的宁静,就有了下面这篇 Bose QC35 降噪蓝牙耳机体验。外观绝不出彩,但可能是佩戴最舒适的耳机之一Bose QC35 的外观设计完全算不上好看,与上一代的产品 QC25 非常相似。机身使用了塑料的材质,看上去没那么高档,但细致的做工也不会让你感觉廉价。耳机、3.5mm耳机线、USB 充电线、飞机插口耳机的左侧,降噪与蓝牙开光的位置与之前的 QC25 相同,在耳表面。侧面加入了音量键与通话、暂停键,可以进行单手操作,在连接 iPhone 时对应的功能和 iPhone 耳机的功能键一样。左侧底部是 USB 充电接口。音量键下方有两个灯,分别显示开机状况和蓝牙连接情况尽管是一款蓝牙耳机,但 QC35 还是保留了 3.5mm 耳机插口,方便用户连线使用。耳机线插口在机身右侧。QC35 的佩戴感用一个词就可以形容,那就是舒适。塑料机身减轻了机身重量,让佩戴时完全没有压头感。头梁弹性很好,且比 QCC25 略宽,头大或者戴眼镜的用户,也不会有夹头,挤耳朵的感觉(我们找到了三里屯 SOHO 方圆五公里的最大脑袋,爱范儿编辑宋图样亲测了一下)。爱范儿编辑宋图样耳罩采用的人造皮革材质,非常柔软,可以舒适地包裹耳朵,即使不开启主动降噪,柔软耳罩已经能提供一部分降噪功能。外观中规中矩,但佩戴起来非常舒适。这是很多用过 Bose 耳机的人对其产品的印象。当然,对外观的评判,是见仁见智的。作为 Bose 目前的旗舰款耳机,QC35 的目标用户是有经常乘机的商务人士,或者是对降噪以及无线有需求的用户,对很多用户来说,这样低调的外观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刚刚好。体验前科普:什么是降噪耳机,噪是怎么被降的?降噪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降低噪音的耳机。从分类上来讲,降噪耳机分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种。先从被动降噪说起,被动降噪的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耳朵堵死”。无论是通过硅胶或者其他材质,塞住耳朵,起到降噪效果。目前大部分的入耳耳塞是有一部分降噪效果的。其实这也算是被动降噪被动降噪的好处在于,能很好的阻断高频噪声,但对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就是说,戴上个非常紧的耳塞,也许你听不到旁边人对你的尖叫,但是可能还是会听到低沉的地铁轰鸣和飞机引擎声。入耳式耳机都有一定的被动降噪效果,但长时间佩戴会有异物感并且被动降噪要塞住用户耳朵,用户佩戴时间长后会出现不舒服的状况。主动降噪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和外教噪音相等的反响声波,将噪音挡住。通俗来说就是,外界你在吵我,我的耳机在一直朝外喊:我不听我不听!以实现主动降噪的效果。QC35 就是一款主动降噪耳机,其原理就是:安装在耳机内部的麦克风听到周围的噪音,将噪音讯号传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运算,让喇叭把噪音再以相反的方向播回去,就实现了降噪的效果。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器主动降噪耳机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阻隔低频噪音,但对于高频噪音阻隔效果并没有被动降噪好。当然,这个看似缺点的特性,在实际体验中其实也并不是个坏事儿。了解完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来看看 QC35 的实际体验究竟如何。无线+降噪,这应该是市面你上能买到的最好无线降噪耳机QC35 的实际体验,我们先从无线,这一与上一代产品最大的差异点说起。看上去只是少了根线,用起来方便不少QC 35 是一款支持 NFC 配对的蓝牙无线耳机,这也就意味着,Android 手机用户可以轻松通过 NFC 将手机配对耳机。iPhone 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蓝牙连接,在 10 秒钟之内把手机连接设备。从包装上能看到,QC35 是同时支持 iOS 和 Android 设备的没了耳机线的牵绊,使用起来感觉更加轻盈,搭配上 QC35 舒适的佩戴感,专心工作时完全不会感受到耳机的存在。QC 35 支持同时配对两个设备。在体验的两周里,我在工作时同时用它连接我的 MacBook 和 iPhone 进行使用,打开开关,耳机就会自动连接,十分方便。现在不少硬件只要与手机连接,都会搭配一个号称能让设备“智能化”的 app。QC35 也有个叫做“Bose Connect”的手机 app,但功能设计十分克制。在 app 中,用户能够看到耳机的剩余电量,调整连接设备,设定耳机名称和语音提示的语言,还可以设定自动关机时间,功能简单但很实用。降噪与听感:不好量化形容,但我为你测试了几个常见实用场景耳机的听感,可以说算得上玄学,很难用量化的指标去形容,尤其是降噪无线耳机这个品类。实用无线耳机的用户都知道,降噪,无线与音质听感,几乎算得上是对立的两个方面。Bose QC35 的降噪效果究竟如何,我在两周的时间里,找了几个最常见的实用场景,试着用最朴实的语言去描述本来玄学的效果。打开开关,在配对的同时降噪就会开启,戴上后首先能明显的感觉到降噪效果。开启降噪后,空调通风口的气流声明显被消除了,初次戴上 QC35 的时候,会有一种“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的感觉。主动降噪对低频噪音的消除优势格外明显,坐地铁时,地铁让人烦躁的低频轰隆声被消除了,但报站声音还是可以隐约听到,飞机引擎的低频噪声也可以被消除。对一些高频声音,QC35 的主动降噪方式,就仿佛是为高频噪声蒙上了一层纱,青轴键盘的敲打声,鼠标微动的点击声,声声都会入耳,但远没有原来尖锐。汽车的鸣笛声,地铁报站的声音,远处有人叫你跟你说话的声音,也完全不会错过。对于音质的表现,QC35 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毕竟降噪和无线对音质的损耗还是有一些的,但应对平时的听音场景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低频保持了 Bose 耳机的一贯特点,表现突出但不过分,不会有明显的“动次打次”般轰头感。中频清晰,以至于在戴上耳机后,如果播放音乐,用户会感觉降噪的效果更好。鼓点清晰但没有明显的震耳感总体来说,QC35 的听感不会让普通用户失望,毕竟大部分人购买 QC35 的原因,首先是看重了它的降噪功能,而不是指望音质有多好。Bose 官方表示 QC35 的电量一次可以使用 20 小时,这个数据是基于无线连接的数据,所以如果你使用耳机线来连接设备,仅把电量用在基础降噪上,使用时间应该会更长。在实际两周的体验中,我每日上班通勤的三个小时使用 QC35 听音乐(很多时候因为降噪效果好甚至会在地铁中睡着),使用 5 天后,电池还剩下 20%。附赠的收纳包让我可以把耳机和配件全放在包中不过,QC35 也有一些使用上的遗憾,比如:如果要想完全当个普通耳机使用,不开启降噪,就必须等待电量耗尽或者直接连线不开启耳机。降噪没有单独的开关。在使用过程中也无法随意关闭开启降噪功能。如果今后能在 app 中加入降噪功能的开关,恐怕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总结:值得买吗?值得,如果你预算充足的话用过降噪耳机的用户都知道,Bose 的降噪耳机,绝对可以算得上目前市面上你能买到的最好主动降噪耳机。但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纠结在买与不买之间,有这样两个疑问:这价钱值吗?我买了会有用吗?QC35 的国行售价是 2880 元,确实不算便宜,尤其是在低调的外观和塑料的机身材质上,很难满足很多国人用户对外观品质的价格心里预期。不过如果你在考虑花将近三千元买一款专注降噪,音质“够用”的耳机到底值不值时,你首先应该考虑是第二个问题:我买了这个耳机有用吗?如果你需要安静的环境,经常公交地铁通勤或是个空中飞人。QC35 能在嘈杂的环境中为你营造出一个相对舒适安静的环境。绝对值得购买入手。不过如果你对头戴耳机的使用场景仅限于在家,连在电脑上偶尔看个电影,希望能有更好沉浸感的音乐,Bose QC35 肯定不适合你。2880 的售价看上去挺贵,但比起目前售价为 2680 的 QC25,增加了无线功能的 QC35 只涨了两百块钱,也算良心。美国亚马逊 349 美元的定价,约合人民币 2334 元如果你真的想购买这款设备,爱范儿也建议你不妨去找一些国外购买渠道,Bose 的产品经常会有大幅度优惠,会比国内便宜不少。在做 Bose QC35 的测评前,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耳机这种东西,说起来简单,只是听音频的设备,但其中的门道与玄学恐怕说一整天也讲不明白。但 QC35 不同,它的主要职能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你保证舒适佩戴的前提下,提供个安静的环境。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想静静,就能静静。部分插图来自:the Verge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分享到:微信QQ好友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腾讯朋友豆瓣百度首页百度收藏天涯社区一键分享文章出自爱范儿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爱范儿微信公众号最新文章 都用三星屏幕,为什么&OPPO&和&HTC&得到的待遇不一样?
专利战神诺基亚,如今又多了一个手下败将
【早报】百度外卖也有人工智能?/万达买下半个派拉蒙/特斯拉销售不达标降价
Bose&QC35&体验:这可能是你目前能从市面买到的,最佳降噪无线耳机
微信扫码为什么快?官方科普终于来了
最新科技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 iPhone&7新EarPods曝光!真的要和3.5mm耳机口说再见了...
滴滴暗中涨价;马化腾回应封杀易到;李彦宏:百度外卖一点也不low|黑马早报
Pokemon&Go的巨大成功给科技行业带来哪些启发?
Bose&QC35&体验:这可能是你目前能从市面买到的,最佳降噪无线耳机
易到、微信战火燃起,微信公众平台是否有违互联网精神?|&极客早知道
科技微信公众号相关阅读互联网创业笔记
精品手机app
互联网那些事
ZEALER订阅号
微信公众帐号排行榜精读1122660泡妞集训营675380今日微报114600游途旅行99160草民一介98510人体艺术网88510互联网创业笔记66550鼎盛大小单双娱乐59080枫桥书话56570一句话签名55060理财咖投资平台41100江湖传闻39230娱乐圈那点事38510哲想软件33470全球电影资讯网33230牛逼神器30480教你怎么追女孩22540生活事多店22240女匪帮7710腾讯大学5860
精品号随机推荐雨露券老谢炼金开心妖妖灵优视影院专业化妆师刘方琳忍俊不禁教你怎么追女孩定意爱孩子创意炒饭地盾宝理财资源杂汇最值得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全球电影资讯网打造全球电影资讯、影评与互动的聚合平台,欢迎合作、投稿或者邀请我参与首映式、见面会! 游途旅行游途旅行,旅行技术专家 牛逼神器带你牛逼带你飞!!! 鼎盛大小单双娱乐鼎盛国际娱乐,线上娱乐平台! 枫桥书话弹浮生百态,煮红尘万丈. 女神美女图每日新鲜美女推送,分享优雅女神高清图片 生活小常识提倡国人品质生活,选择有机生态的生活方式,健康,养生,休闲,品味,修炼自己,温暖他人! 野史秘闻野史君一一道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历史,让你发现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 八卦娱乐头条搜罗更多劲爆事件,娱乐花边新闻,最受关注的图片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八卦娱乐头条!!! 冷笑话精选冷笑话精选微信号
欢迎转载:
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降噪耳机 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