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研究汽轮机低压加热器直流加热

脉冲式热封机加热控制系统研究--《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脉冲式热封机加热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在C919大型商用飞机项目制造过程中,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工艺装备关键技术难点,满足C919制造中新型材料的热封工艺要求,保证隔音棉封口压合质量,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委托华东理工大学研制隔音棉包覆层薄膜脉冲式热封设备,本课题以此为研究背景展开相关系列工作。
本文针对脉冲式热封机研制中加热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采用了现场试验和MATALB仿真理论计算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系统要求的瞬间快速加热和热惯性量大的工作特点,通过试验选择了高速加热镍铬片元件和传感器,提出了该热封机温度控制的模糊PID算法,研制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温度监测系统。
为了解决镍铬片电阻大直线跨度的热惯量矛盾,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温度控制和监测系统。首先,研制了以西门子S7-200PLC为核心,快速响应热电偶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和人机对话触摸屏等模块的硬件电气系统。其次,根据实际工况要求研制了专用的数字式大功率直流电源。然后,针对镍铬片瞬态加热平衡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结合模糊PID和前馈控制算法,提出稳定可靠的温度控制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并进行在线仿真,为PLC软件编制提供理论基础。完成系统的软硬件搭建之后,将误差信号送入模糊PID控制器进行运算,再通过PLC控制加热电源的输出电压,通过改变其输出功率达到控制镍铬片的加热温度。该控制系统能够消除外界干扰因素,稳定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有效提高了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对包覆层薄膜进行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脉冲式热封控制系统保证了隔音棉热封机正常工作,封口加工质量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国内包装机械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积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V261;TP273【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0第1章 绪论10-20 1.1 引言10 1.2 热封机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1.2.1 热封机国内外发展现状10-13
1.2.2 热封机温度控制研究现状13
1.2.3 热封性能影响参数及技术难点13-14 1.3 热封机的机械结构概述14-19
1.3.1 底座部件15-16
1.3.2 横梁部件16-18
1.3.3 压杆部件18
1.3.4 操作面板18-19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9 1.5 本章小结19-20第2章 热封机控制系统与监测方案研究20-36 2.1 热封机控制系统方案研究20-29
2.1.1 控制系统概述20-21
2.1.2 系统硬件组成21-22
2.1.3 系统控制模块22-24
2.1.4 系统输入模块24-28
2.1.5 系统输出模块28-29 2.2 热封机监测系统方案研究29-34
2.2.1 传感器模块30-32
2.2.2 模拟量扩展模块32
2.2.3 CPU 模块32-33
2.2.4 液晶显示模块33-34 2.3 温度监测技术难点34-35 2.4 本章小结35-36第3章 直流加热电源研制36-46 3.1 直流加热电源现状概述36-37 3.2 直流加热电源设计指标37 3.3 直流加热电源设计原理37-38 3.4 直流加热电源硬件研制38-44
3.4.1 输入电路38-39
3.4.2 整流电路39-40
3.4.3 逆变电路40-41
3.4.4 驱动电路41-42
3.4.5 斩波电路42-43
3.4.6 控制电路43-44 3.5 直流加热电源软件结构44 3.6 本章小结44-46第4章 基于模糊PID的温度控制算法研究46-66 4.1 模糊控制理论46-50
4.1.1 模糊化46-48
4.1.2 模糊推理48-49
4.1.3 去模糊化49
4.1.4 模糊控制特点49-50 4.2 PID 控制理论50-53
4.2.1 PID控制原理50-51
4.2.2 PID控制方法51-53
4.2.3 PID设计注意点53 4.3 镍铬片加热温度数学模型53-55
4.3.1 镍铬片加热系统原理53-54
4.3.2 镍铬片温升数学模型54-55 4.4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55-65
4.4.1 模糊PID控制器原理56-57
4.4.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57-61
4.4.3 模糊PID控制器仿真61-65 4.5 本章小结65-66第5章 热封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66-76 5.1 PLC控制软件设计66-68
5.1.1 模糊PID设计66-67
5.1.2 辅助软件设计67-68 5.2 触摸屏软件设计68-75
5.2.1 欢迎界面69
5.2.2 实时工作模式69-70
5.2.3 状态自检70
5.2.4 实时参数70-71
5.2.5 调试模式71-72
5.2.6 实时曲线72-74
5.2.7 系统报警记录74-75 5.3 本章小结75-76第6章 试验数据分析76-88 6.1 热封机温度控制试验76-77
6.1.1 温度试验数据76-77
6.1.2 温度试验分析77 6.2 包覆层热封强度试验77-84
6.2.1 包覆层热封效果试验数据79-84
6.2.2 包覆层热封效果试验分析84 6.3 热封工艺参数优化试验84-86 6.4 热封强度和加热方式试验86-87 6.5 本章小结87-88第7章 结论和展望88-90 7.1 研究结论88-89 7.2 研究展望89-90参考文献90-94致谢94-9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96-98附录98-120 附录1 部分PLC硬件资源分配表98-100 附录2 部分PLC程序指令表100-12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玉生,王拥军,张新河;[J];蓄电池;2000年03期
周继承;田莉;;[J];材料导报;2005年07期
王春;廖映华;张良栋;刘明;;[J];电焊机;2011年09期
周长义,李清军,葛文奇;[J];电子器件;2004年04期
赵清泉;[J];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敖雯青;王寿增;张晋;;[J];工业炉;2012年01期
过润秋,谢素芬,李俊峰;[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3年05期
赵菁,彭慧敏,谢维廉;[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曲秋江;于连胜;;[J];电子世界;2013年13期
胡锦晖,胡大斌;[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陶永亮;万向毅;;[J];工程塑料应用;2012年04期
王超;袁守谦;张西锋;魏颖娟;杨拉道;吕然超;谷坤文;;[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赵昱祥,苍大强,王建中;[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李平,薛庆国,关勇,王静松,唐雪峰,许刚,丁丽华,赵志刚;[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宋军涛,章俊,秦红霞,苍大强,宗燕兵;[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English Edition);2004年02期
;[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2007年04期
黄力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8年03期
宋希斌;闫雪萍;宗志远;赫宝贵;刘志慧;常琪;宋博;;[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黄立国;付大军;高志玉;;[J];材料工程;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谞;陆华忠;吕恩利;张东霞;许锦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瑞春;曹志佳;白彦华;李荣德;;[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乔生儒;;[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石向东;薛庆国;王静松;苍大强;王立平;张立强;;[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刘晓涛;崔建忠;郭艳辉;吴晓明;张军;;[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宋军涛;苍大强;章俊;宗燕兵;崔衡;何鹏;金翼;;[A];冶金研究中心2005年“冶金工程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高明;郭敬东;王宝全;曾尤;周亦胄;周小明;何冠虎;周本濂;;[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逯彦红;;[A];第四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张明;任向飞;吕博;张福成;李艳国;;[A];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2005年
杨建东;江丽萍;郝宏波;;[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永;[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郑建毅;[D];浙江大学;2011年
何先勇;[D];上海大学;2011年
刘兵;[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张北江;[D];东北大学;2002年
班春燕;[D];东北大学;2002年
张明;[D];燕山大学;2006年
廖希亮;[D];上海大学;2007年
韩延成;[D];天津大学;2007年
龚永勇;[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学兵;[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尹腾;[D];中南大学;2011年
洪鹏;[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陈小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袁野;[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田莉莉;[D];山东大学;2011年
万乐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梅阳寒;[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李雪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张云虎;[D];上海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穆杰,张开方,李玉茹;[J];半导体情报;1994年06期
孙学礼;[J];蓄电池;1996年04期
贺勤;[J];蓄电池;1998年04期
尹福炎;[J];传感器世界;1998年09期
尹福炎;[J];传感器世界;1998年10期
吴寿松;[J];电池;1998年02期
卢振洋;蒋观军;廖平;黄鹏飞;薛令河;;[J];电焊机;2006年02期
刘伟;宋政;华学明;赵楠;吴毅雄;;[J];电焊机;2006年04期
姚河清;张振淑;;[J];电焊机;2009年12期
滕林,杨邦朝,崔红玲,杜晓松;[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永刚;[D];苏州大学;2006年
王军伟;[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上海包装;2006年08期
孙聚杰;;[J];湖南包装;2009年03期
吴世青;孟婥;孙志军;李培兴;;[J];塑料工业;2013年03期
叶宝玉;[J];蓄电池;1984年01期
陈铭亮;[J];蓄电池;1990年03期
曹恒;何立冬;陈诚;;[J];制造业自动化;2014年13期
杜玉宝;;[J];中国乳品工业;2007年08期
李善为;[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0年01期
方华,纪士军;[J];蓄电池;1990年02期
陆佳平;[J];包装工程;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智慧;段青山;李萌萌;;[A];2005年全国农产品加工、食品和包装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孙智慧;姚炳兴;李萌萌;;[A];2005年全国农产品加工、食品和包装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郝岐峰;;[A];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和探索论文集[C];2005年
聂文梅;张家仁;周保华;;[A];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研讨推广会暨塑料包装委员会第六届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徐克非;孙智慧;李萌萌;;[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徐克非;孙智慧;李萌萌;;[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夏来章;;[A];91'全国包装和食品机械与食品加工学术讨论会/包装和食品机械专业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1991年
何存富;袁红梅;吴斌;;[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孙智慧;张荣;;[A];第六届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包装报;2005年
马平东;[N];中国包装报;2004年
;[N];中国包装报;2005年
王家驹;[N];中国包装报;2006年
张占红;[N];中国包装报;2007年
兰光实验室;[N];中国包装报;2008年
袁传勤;[N];中国包装报;2004年
马平东;[N];中国包装报;2004年
徐湖鹏;[N];中国包装报;2005年
郑延生;[N];中国包装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燕;[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曲永冬;[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赵漫漫;[D];江南大学;2008年
黄冬梅;[D];江南大学;2005年
王龙;[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杜玉宝;[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陈诚;[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曾学淑;[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赵资源;[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薛兵财;[D];江南大学;2014年
赵惠文;[D];中北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Patent CN2118926U - 用低电压直流供电的微波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CN2118926 UApplicationCN Oct 14, 1992Nov 9, 1991Nov 9, 1991, CN 2118926 U, CN 2118926U, CN , CN-U-2118926, CN2118926 U, CN2118926U, CN, CN, ,
(4) , 用低电压直流供电的微波加热装置
CN 2118926 U
本实用新型是用直流低电压供电的微波加热装置,是专为旅游事业发展需要设计的现代化食品加工装置,它可用车,船上的直流低电压电源直接启动,通过微波发生装置产生的微波能量对食品进行快速加热,烹调,灭菌,解冻等,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将大功率直流逆变电路装入一般微波炉内,对控制电路改进形成一个直流微波炉,以供旅游者随车,船携带,快速,方便地进行食品加工,无明火,无油烟,无环境污染。
一种低电压直流供电的微波加热装置,由电源部分及微波发生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将电源部分装入一般交流微波炉中,形成一个直流微波炉的整体;电源部分的结构为由低电压直流电源经熔丝F3,启动开关K3,联锁开关K1,热敏开关K4和厚膜逆变电路IC的K,E极相连接,二极管D1,D2和压敏电阻R1,R2并联在IC的低压交流(例如方波)输出端C,C上,由IC输出的交流电压U11输入变压器T1产生U12,R3,D3和R5,D5;R4,D4和R6,D6分别串联后再并联在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U12中,R3,D3和R5,D5分别连接在并联组成的大功率三极管推挽放大电路Q1,Q3的基极上,而R4,D4和R6,D6分别连接在并联组成的大功率三极管推挽放大电路Q2,Q4的基极上,二极管D7,压敏电阻R7和二极管D8,压敏电阻R8分别连接在Q3和Q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漏磁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U22和磁控管DG的灯丝相连接,T2的交流高压输出U23经过高压电容C和高压整流硅堆D9与磁控管的阳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供电的微波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专为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设计的现代化食品加工装置。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微波炉,主要用在家庭的厨房设施,直接用220V,50Hz的交流市电作为电源。随着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一种加工食品的便利装置,市售微波炉虽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的优点,但由于车,船等交通工具上的电源电压的限制而无法使用这一现代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克服了微波炉供电电压的限制,提供一种由直流低电压,例如:24V直流供电的微波炉,从而使食品加工快速,方便。由于用微波能量加工食品无油烟,无明火,无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供旅游车,船使用的理想的食品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低电压直流供电的微波加热装置,由电源及微波发生两部分电路组成,将电源部分装入一般交流微波炉中,形成一个直流微波炉的整体;电源部分采用厚膜逆变电路IC,将低压直流电源变成低压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经保险管F3,启动开关K3,联锁开关K1,热敏开关K4和厚膜逆变电路IC的K,E极相连接,二极管D1,D2和压敏电阻R1,R2并联在IC的低压交流(例如方波)的输出端C,C上,保护IC不被击穿IC输出的交流电压U11输入变压器T1产生U12;R3,D3和R5,D5;R4D4和R6,D6分别串联后再并联在变压器T1的次极线圈U12中,R3,D3和R5,D5分别连接在并联组成的大功率三极管推挽放大电路Q1,Q3的基极上,而R4,D4和R6,D6分别连接在并联组成的大功率三极管推挽放大电路Q2,Q4的基极上,二极管D7,压敏电阻R7和二极管D8压敏电阻R8分别连接在Q3和Q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通过用Q1Q2,Q3,Q4组成的三极管推挽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得到U21(例如交流方波),二极管D3,D4,D5,D6,D7,D8和压敏电阻R7,R8为三极管不被击穿的保护元件,漏磁变压器T2的次极线圈U22和磁控管DG的灯丝相连接,漏磁变压器T2将交流低压升为交流高压U23,经过高压电容C和高压整流硅堆D9与磁控管DG的阳极相连接,以推动磁控管工作。
总括起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源部分是由:逆变电路IC,变压器推动电路T1,三极管推挽放大电路Q1,Q2,Q3,Q4,及漏磁变压器升压电路T2组成,低压直流电源从厚膜逆变电路IC的K,E两端输入,变为低压交流电源(例如方波),从C,C两端输出,此交流电源经过变压器T1,有两个输出电压U12,U13;R1D1和R2,D2分别并联在IC的两个C对E极上,防止IC被击穿。
U12供电给放大回路推动用。
U13供电给时间控制器电机M3,炉腔转盘电机M2,功率控制器电机M4用。
冷却风扇电机M1是直接由直流电源24V DC单独控制。
U12经限流电阻R3,R4和R5,R6分别并联去推动由Q1,Q2和Q3,Q4分别并联组成的三极管推挽放大电路,二极管D3,D4,D5,D6,D7,D8和压敏电阻R7,R8分别并联在三极管的BE和CE两端,防止三极管被击穿。DZ为炉腔照明用灯,直接由直流24V DC单独控制。由功率推挽放大电路而产生的U21电压,输入特殊的漏磁变压器T2,产生U22供磁控管DG的灯丝用。U23输出的高电压,经过高压电容C1和高压整流硅堆D9的倍压整流,产生足够高的电压推动磁控管DG工作。
由炉门联锁开关K1,K2,起动开关K3,定时器TM的触点TK和热敏开关K4,组成直流控制回路,由功率选择器G的触点GK1,GK2控制推挽电路工作。
微波炉工作时,先合上K1,同时打开K2,再设定定时器即合上TK设定功率选择即合上GK1,GK2,最后合上K2起动电源,微波炉即可工作。当K1,K3,K4中的任何一个未闭合时,微波炉均不能通电。K4为热敏开关,对磁控管起保护作用,磁控管过热时热敏开关断开,线路不通。保险管F3保护直流控制电路。F1,F2保护推动电路。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将大功率厚膜逆变电路装入一般交流微波路中,形成一个直流微波炉的整体,因而易于携带,可供旅游者随车船携带,加热食物快速,方便,无明火,无油烟,无环境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电路原理图。
图2为电气元器件具体装配位置和配线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直流24V供电为例)的部分元器件参数如下:IC--UPS厚膜逆变电路,由直流12V变成交流12V,或由直流24V变成交流24V。
T1--推动变压器。
级:U11=2×12V交流
U11=2×24V交流次
级:U12=2×3.5V交流
U12=2×3.5V交流U13=220V或12V交流
U13=220V或24V交流T2--漏磁变压器。
级:U21=2×12V交流
U21=2×24V交流次
级:U22=3.5V交流
U22=3.5V交流U23=2000V交流
U23=2000V交流Q1,Q2,Q3,Q4--大功率三级管BUR50或BUR51。
R1,R2--压敏电阻MYTO7K56。
R3,R4,R5,R6--磁封电阻。
R7,R8--压敏电阻MYT16K56或MYT18K68等。
D1,D2,D3,D4,D5,D6--3A二极管。
D7,D8--6A二极管。
D9--高压整流硅堆。
F1,F2,F3--5A熔丝。
DG--磁控管2M234。
TM--定时器。
C--高压电容。
K1,K2--炉门联锁开关。
K3--启动开关。
K4--热敏开关。
微波炉其余元件与市售微波炉中元件基本相同。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输
12VDC2).输
500W3).微
200W4).微波工作频率:
2455MHZ5).炉
295MM×296MM×188MM6).净
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一种微波炉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一种提供微波功率发生的源和控制微波功率的装置 *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一种提供微波功率发生的源和控制微波功率的装置 *东华大学一种采用多输出桥式功率变换器的变频微波炉电源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C06PublicationC14GrantedC57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C17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Rotate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稳定性研究--《上海电力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稳定性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电网中电源和负载的组成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采用直流的设备增多。相对于传统交流电网,低压直流供电系统具有便于控制、损耗低、电能质量高等显著优点,且不需要对电压的相位和频率进行跟踪,可控性和可靠性更高,因而有可能更适合分布式电源与负载的接入。目前直流供电系统研究较多的控制方式是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的扩展性和冗余性较好。本文针对采用公共母线结构的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研究其在电源下垂控制策略下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对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中的主要变流装置进行了建模和参数设计,包括AC/DC整流器和DC/DC直流斩波器。AC/DC整流器采取了SVPWM控制策略,DC/DC变流器采取了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两种变流器进行了时域仿真。2)根据直流微电网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写出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并进行了小扰动稳定性分析,得出了在采取不同下垂系数时的系统特征值轨迹。算例结果表明,在设置合理的控制器参数和滤波器参数的前提下,直流微电网在下垂系数较大时仍能保持稳定。为分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对所研究的直流微电网进行了时域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小扰动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3)针对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分析了连线电阻对微源间功率分配的影响,指出了连线电阻不能忽略的原因,和功率分配受连线电阻影响的原因。提出了基于公共母线电压反馈信号的下垂控制改进方案,能实现各微源间功率按下垂系数成反比分配,有利于负荷功率在各微源间按相同负荷率分配。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下垂控制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电力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TM721.1【目录】:
摘要5-7ABSTRACT7-111 绪论11-15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1.2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概述12-13 1.3 直流微电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4-152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结构及其控制策略15-36 2.1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结构15-17 2.2 直流供电系统控制策略17-19 2.3 AC/DC整流器建模及其控制策略19-31
2.3.1 AC/DC整流器数学模型19-21
2.3.2 AC/DC整流器参数设计21-24
2.3.3 AC/DC整流器控制策略24-27
2.3.4 AC/DC整流器Simulink仿真27-31 2.4 DC/DC变流器建模及其控制策略31-35
2.4.1 DC/DC变流器数学模型31-32
2.4.2 DC/DC变流器参数设计32-33
2.4.3 DC/DC变流器Simulink仿真33-35 2.5 本章小结35-363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6-49 3.1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36 3.2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分析36-47
3.2.1 AC/DC整流器小信号模型37-41
3.2.2 DC/DC变流器小信号模型41-43
3.2.3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小信号模型43-45
3.2.4 小扰动稳定性算例分析45-47 3.3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47-48 3.4 本章小结48-494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49-57 4.1 不考虑连线电阻时的功率分配分析49-51 4.2 连线电阻对系统功率分配的影响51-52 4.3 基于公共母线信号的改进方案52-55
4.3.1 基于公共直流母线信号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案52-54
4.3.2 改进方案中通信延时对稳定性和功率分配的影响54-55 4.4 本章小结55-575 结论与展望57-59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57 5.2 未来研究展望57-59参考文献59-64致谢64-65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元亮;苗逸群;;[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春华;王立娜;李云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3期
李国庆;王星宇;王鹤;;[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马添翼;金新民;荆龙;;[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胡雯;孙云莲;;[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7期
王丽;朱学忠;;[J];供用电;2014年07期
胡开越;韩肖清;秦文萍;李嘉琛;任春光;;[J];电气应用;2014年23期
肖朝霞;赵倩宇;方红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2期
杨道培;丁志刚;曹炜;;[J];电气技术;2015年07期
张银锋;聂子玲;朱俊杰;李长乐;;[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5年13期
刘连光;蒋智化;刘自发;张晓晴;;[J];电气应用;2015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大强;[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易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胡静;[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任敬国;[D];山东大学;2014年
易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范心明;[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付媛;[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梁建钢;[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珂琳;[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闫炎;[D];燕山大学;2012年
张茜;[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邓明;[D];中南大学;2010年
林相彬;[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刘合金;[D];山东大学;2013年
李聪;[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王宇;[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3年
谢林;[D];重庆大学;2013年
陈伟;[D];西华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肖朝霞;王成山;王守相;;[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6期
陈谦,唐国庆,潘诗锋;[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5期
GunnarAsplund,KjellEriksson,KjellS[J];国际电力;1999年03期
盛鹍;孔力;齐智平;裴玮;吴汉;息鹏;;[J];继电器;2007年12期
肖宏飞;刘士荣;郑凌蔚;高慧敏;罗平;吴茂刚;;[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08期
苏玲;张建华;王利;苗唯时;吴子平;;[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19期
林新春,段善旭,康勇,陈坚;[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哲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红;;[J];邮电设计技术;2005年12期
李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5期
张滨;;[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0年01期
严文发;蒋威;;[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蒋厚基;[J];铁道通信信号;1997年02期
蒋威;;[J];通信电源技术;2012年03期
赵广超;潘立福;吴向阳;王琰;;[J];通信电源技术;2013年04期
杨晓花;;[J];电气应用;2013年23期
区炎光;[J];邮电商情;2000年14期
张晓煜;李健;;[J];电气技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首明;黄赟;余光佐;;[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平;;[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0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郭武;;[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08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齐曙光;;[A];2012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论文集[C];2012年
高健;康彩云;易正楚;;[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0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贾晓涛;[N];通信产业报;2011年
突破电气;[N];通信产业报;2012年
突破电气;[N];通信产业报;2011年
丁瑞军;[N];通信产业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道培;[D];上海电力学院;2015年
眭永明;[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俞靖一;[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张雪霁;[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杨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吴义可;[D];扬州大学;2012年
关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压加热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