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多媒体的电脑是i7 6700k最佳电脑配置。想掉包几个。拿什么cpu掉包好呢?

手机查报价X
& 酷睿i7六核心CPU
酷睿i7六核心CPU报价
已选条件:
适用类型:
核心数量:
插槽类型:
Socket AM4
Socket AM3+
Socket AM3
Socket FM2+
Socket FM2
Socket FM1
核心代号:
Sandy Bridge
其他参数:
热设计功耗(TDP)
超线程技术
虚拟化技术
关注度好销量高(示例)
最具科技含量产品(示例)
您产品独具创新的核心功能(示例)
您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示例)
产品类型:示例类型
核心参数:功能概括
产品特性:重要特性
核心特点:核心竞争力
产品参数一:示例参数
产品参数二:示例参数
产品参数三:示例参数
产品参数四:示例参数
我的产品要出现在这里:点击查看置顶推广效果
插槽类型:LGA 2011-v3
CPU主频:3.4GHz
动态加速频率:3.6GHz
制作工艺:14纳米
三级缓存:15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Broadwell-E
插槽类型:LGA 2066
CPU主频:3.5GHz
动态加速频率:4GHz
制作工艺:14纳米
三级缓存:8.25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SkyLake-X
插槽类型:LGA 2011-v3
CPU主频:3.3GHz
动态加速频率:3.6GHz
制作工艺:22纳米
三级缓存:15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Haswell-E
插槽类型:LGA 2011
CPU主频:3.2GHz
动态加速频率:3.8GHz
制作工艺:32纳米
三级缓存:12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Sandy Bridge
¥3650[尾货]
插槽类型:LGA 2011-v3
CPU主频:3.5GHz
动态加速频率:3.7GHz
制作工艺:22纳米
三级缓存:15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Haswell-E
插槽类型:LGA 2011-v3
CPU主频:3.6GHz
制作工艺:14纳米
三级缓存:15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broadwell-E
热设计功耗(TDP):140W
插槽类型:LGA 2011
CPU主频:3.4GHz
动态加速频率:3.9GHz
制作工艺:22纳米
三级缓存:12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Ivy Bridge-E
¥3980[尾货]
插槽类型:LGA 1151
CPU主频:3.7GHz
动态加速频率:4.7GHz
制作工艺:14纳米
二级缓存:1.5MB(256KB)
三级缓存:12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Coffee Lake
概念产品[官方未发布]
插槽类型:LGA 1151
CPU主频:3.2GHz
动态加速频率:4.6GHz
制作工艺:14纳米
二级缓存:1.5MB(256KB)
三级缓存:12MB
核心数量:六核心
核心代号:Coffee Lake
概念产品[官方未发布]
还有12款酷睿i7六核心CPU&&
装机硬件相关子类
硬件外设相关子类
扩展配件相关子类
相关类别:
热门类别:Intel酷睿i7-7700K对比i7-6700K哪个好?
来源:网络
作者:福州电脑之家
Intel酷睿i7-7700K对比i7-6700K哪个好?  Intel Kabylake和200系列简单说  如上述所说,200系列晶片组从B250、H270到Z270,其晶片组PCIe通道数皆增加,提供更多频宽增加用途,因此可以看到至少支援一个PCIe
X4储存装置,另外记忆体频率从2400MHz起始,效能将有所提升,另外备受瞩目的Intel的Optane记忆体需使用H270和Z270主机板,不过该产品目前尚未上市,想要体验的玩家需要等待。不过超频维持需要使用Z系列主机板搭配K系列处理器,之後会不会出现非K超频还不知道,但建议大家还是以Z系列搭配K系列主机板为主轴能有更棒的超频体验。  桌上型处理器总共16颗,TDP从35瓦到91W,加入i3-7350K
2C4T可超频处理器,因此共有三颗CPU不锁倍频,其他CPU维持锁倍频设计,i3-7350K可降低建置超频平台成本,让更多玩家可以踏入超频世界。不过i5和i7系列支援的Intel
Turbo Boost涡轮加速技术维持2.0版本,先前X99支援的Intel Turbo Boost
3.0并没有下放,稍稍可惜。内显晶片从HD530变为HD630,也就是第八代内显晶片改为第九代,频率依据CPU不同而有差异,GPU最高频率有50MHz,加入VP9和HEVC
10Bit硬体加入,玩家可进行4K影像观看和编辑,像是2160p影片拨放或是线上4K影音串流都难不倒它,且显示效能也有提升。  再来H270和Z270支援Intel Optane Memory,透过3D
XPoint技术,提供符合成本效益、卓越效能,并且突破效能瓶颈,可以获得更快读写效能,提升系统反应,除了兼具速度也可以拥有媲美HDD的容量,且耐久性更高。该产品存在的形式将会很多种,目前可以确定可用M.2连接,可以推测也将有U.2版,至於偏向商业用途的记忆体形式产品应该也会看到。重要的是要用7系列的处理器才能,使用6系列处理器是无法使用该Intel
Optane Memory的。  在Z270系列主机板中多了AVX Offsset
Ratio选项,用意在於提升没有AVX指令运用时的频率,来增加超频性,因为具有AVX指定运用的软体会让CPU发热量变高,因此温度压制上较为困难,因此增设这个选项,当有跑AVX指令的软体就会自动降倍频来提升稳定性,和降低发热量,在没有AVX指令的软体上就能跑更高的频率,让超频性更高。  Intel Optane Memory,可於Z270和H270上使用  AVX Offset Ratio提升超频性  Intel桌面版CPU总览,i3-7350K登场,2C4T可超频  据了解Intel於2017年会着重超频,首先登场的即是Intel
Kabelake处理器和200系列晶片组,有16颗桌面版处理器登场,维持目前方式,仅有带K的产品不锁倍频,因此玩家可以随心所欲超频,但是通常这两颗价格偏高,为了让更多玩家可以超频,这次加入i3-7350K处理器,为双核心四执行序可超频版本,预设频率来到4.2GHz,为双核心中最高,TDP为60W,比起i7-7700K和i5-7600K的91W低上不少,但会发现该处理器与i3系列相同,不支援Intel
Turbo Boost。内显晶片皆为HD630,但频率将有差异。常规版CPU共有七颗,TDP为51W或65Wm  型号带T为低电压版本,共有六颗,TDP仅35W,玩家可以在小主机或是NUC系列产品看到。如果想要尝尝超频滋味的使用者,那麽i3-7350K处理器是不错的选择,加上核心数少,因此发热量较低,相对的较好压制,应该会比较好超频些。  Intel KabyLake处理器架构图  Z170与Z270方块图-可超频、记忆体频率提升、PCIe通道增加支援Intel Optane记忆体  Z270系列主机板CPU PCIe通道维持16条,因此可以跑1X16 /2X8 /1X8+2X4,SATA介面有六个,USB
3.0埠最高可达10个,搭配USB 2.0总共可有14个,晶片组PCIe通道数为24条,因此PCIe
X4介面的储存装置可达3个,记忆体为双通道,可支援DDR3/DDR4记忆体,内显输出支援三萤幕,并可超频,H270、B250维持无法超频的原则。  从以下两张图片来看,会发现Z270
DDR4记忆体频率起始变为2400MHz,同样支援DDR3记忆体,不过个人建议挑选DDR4记忆体主机板为优先。另外从晶片组出来的PCIe
3.0通道数从20条变为24条,较Z170多了4条,对於通道使用分配更灵活,不过一切还要看板子的设计,依据主机板等级而有差异,再来Z270加入Intel
Rapid Storage RAID和Intel Smart
Connect技术。另外大家所说的Intel的Optane记忆体需要H270和Z270主机板才有支援,先前的Z170和H170是无法使用的。  另外前面有提到Z270记忆体起始频率为2400MHz,但若是你使用的记忆体为DDR-2133MHz,依据笔者测试,在不调整记忆体频率的情况下装於Z270主机板将会跑DDR4-2133MHz,这点需要注意。  Z170方块图  Z270方块图  H170与H270方块图-记忆体频率提升、PCIe通道增加支援Intel Optane记忆体  H170系列主机板CPU PCIe通道维持16条,但仅能跑1X16,换句话说就是安装第二张显示卡就要靠晶片组通道,SATA介面六个,USB
3.0埠最高可达8个,搭配USB 2.0总共可有14个,晶片组PCIe通道数为20条,因此PCIe
X4介面的储存装置可达2个,记忆体为双通道,可支援DDR3/DDR4记忆体,内显输出支援三萤幕,无法超频。  从以下两张图片来看,会发现H270
DDR4记忆体频率起始变为2400MHz,同样支援DDR3记忆体,不过个人建议挑选DDR4记忆体主机板为优先。另外从晶片组出来的PCIe
3.0通道数从16条变为20条,较H170多了4条。加入Intel Rapid Storage RAID和Intel Smart
Connect技术。支援Intel的Optane记忆体,但H170并不支援。  另外前面有提到H270记忆体起始频率为2400MHz,但若是你使用的记忆体为DDR-2133MHz,依据笔者测试,在不调整记忆体频率的情况下频率会是DDR4-2133MHz,这点需要注意。  H170方块图  H270方块图  B150与B250方块图-记忆体频率提生、晶片PCIe通道数增加  B250系列主机板CPU PCIe通道维持16条,但仅能跑1X16,若是安装其他PCI装置要靠晶片组通道,SATA介面6个,USB
3.0埠最高可达6个,搭配USB 2.0总共可有12个,晶片组PCIe通道数为12条,因此PCIe
X4介面储存装置支援1个,记忆体为双通道,可支援DDR3/DDR4记忆体,内显输出支援三萤幕,无法超频。  从以下两张图片来看,会发现H270
DDR4记忆体频率起始变为2400MHz,同样支援DDR3记忆体,不过个人建议挑选DDR4记忆体主机板为优先。另外从晶片组出来的PCIe
3.0通道数从8条变为12条,较B150多了4条。但不支援Intel的Optane记忆体,仅有H270和Z270支援。  另外前面有提到B250记忆体起始频率为2400MHz,但若是你使用的记忆体为DDR-2133MHz,依据笔者测试,在不调整记忆体频率的情况下频率会是DDR4-2133MHz。  B150方块图  B250方块图  Intel i7-6700K与Intel i7-7700K外观比一比  6th和7th处理器外盒相似,但可以发现7th外盒较小,反面可以看到CPU本体,并有标示内容物,内容物蛮简单的,有处理器和产品说明书。如果是非K系列则会附赠Intel原厂风扇。
  左方为Intel i7-6700K,右方为Intel i7-7700K  处理器背面,可以看到中央部分有点差异  处理器侧面  Intel i7-6700K与Intel i7-7700K预设效能比一比  测试平台资讯:  CPU:Intel Core i7-GHz & Intel Core i7-GHz  MB: Z270主机板  Cooler: Intel 原厂风扇  RAM: AVEXIR DDR4-3000MHz 4GB X4 @ 2133MHz  hdd:  Kingston UV400 480GB(系统)  Kingston 3K 240GB  WD Re 2TB HDD  VGA: NVIDIA GTX 1080 8GB GDDR5X显示卡  POWER:Antec 1200W  OS:Windows 10 64bit专业版  Intel i7-6700K V.S Intel i7-7700K 比较表  Intel i7-7700K记忆体上4000MHz不是梦  这次Intel i7-7700K的IMC记忆体控制器比起Intel
i7-6700K还要强,因此记忆体频率可以上到更高,当然主机板也是重点,只是同张主机板使用Intel i7-7700K和Intel
i7-6700K两颗处理器搭配同组记忆体会发现,Intel i7-7700K可跑的记忆体频率更高,轻松上到DDR4-4000MHz,但是换成Intel
i7-6700K後记忆体只能跑到DDR4-3733MHz,相对的效能也会差异。  Intel i7-7700K DDR4--25-45  Intel i7-6700K DDR4--19-39  Intel i7-7700K 超频5.1GHz  或许有人会说笔者拿到的U是特挑的,其实并非如此,目前测试这颗是我收到的两颗U中随手拿了一颗就上的,电压1.4V即可到5.1GHz,且使用的是空冷塔型散热器,没有上水冷或是液态氮,因此空冷5GHz不是梦,以下就简单测试几个CPU效能。  CPUMark:916  wPrime 32M:5.561秒、7秒  CINBENCH R11.5  CINBENCH R15  x264 FHD Bebchmark 37.1  3DMARK Fire Strike with GTX   结论  从以上测试可以发现多数效能测试方面都是i7-7700K赢,或许有玩家会说那是因为i7-7700K频率较高,但玩家不需要自己手动超频就能获得比i7-6700K更高的效能,那是不容置疑的。另外虽然预设频率就很高,但还可往上超频,5.1GHz跑测试和正常使用并没有问题,如果要挑战更高频率或许要更换DIY水冷或是开盖,但开盖即会丧失保固,且加上加入AVX
Offest Ratio设计,能够提升超频性和稳定性,当遇到发热量较高的AVX指令就采降频处理,个人觉得是很不错的方式。  以往记忆体频率要上DDR4-4000MHz难度颇高,但是第七代处理器的记忆体控制器变强,因此要上到DDR4-4000MHz简单许多,且能获得更高的效能。另外i3-7350K的加入对於入门超频将有一定的热度,有兴趣踏入超频世界的玩家可以入手玩玩。  200系列主机板与Intel第七代处理器,除了通道数增加外,记忆体起始频率变为2400MHz,对比2133MHz效能有些成长,不过使用2133MHz记忆体的使用者要自己调整频率变为2400MHz,不然将会跑2133MHz再来H270和Z270支援Intel
Optane Memory,需要搭配第七代处理器才能使用,因此想要准备玩Intel Optane
Memory的使用者记得直接买最新的主机板和处理器。内显支援HEVC 10bit和VP9 4K编码,使用内显即可顺畅拨放。  当然你已是100系列和第六代处理器使用者,若没有Intel Optane
Memory使用需求并不一定需要更换,当然你是新产品追求者,亦或你需要最新主机板上的设计,那就另当别论,但若为第五代之前的产品使用者想要升级则可选购,且建议直接挑选使用DDR4记忆体的主机板。
友情链接:
福州电脑网(福州iThome)专业电脑/计算机学习网站.提供电脑维修知识,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维修知识,路由器/交换机/网络设置,电脑蓝屏,网络/it知识学习等等电脑技术学习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冒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请大家注意:本站删帖完全免费。邮箱: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3查看: 14539|回复: 536
Intel家用次旗舰I7-6900K测试报告(横向对比6700K)-附直播预告
主题帖子积分
本帖最后由 月亮上梦游 于
22:47 编辑
星期六晚上9点会做一次X4的装机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跑分,到底对游戏是否有优化,功耗。
X99(2011)活了这么久了,终于也赢来了末代皇者(如果Intel不反悔的话,不推倒自己要改接口的话),丧心病狂的intel在这一代直接将家用(真的家用吗?)提到了10核20线程可怕地步,相对于上一代的5960X,一口气提升了20%的核心。
当然价格是比较可怕,直接是上一代至尊5960X的一倍,一般壕也不太可能会用到,所以今天我们的测试主角是6900K,本代Intel家用次旗舰Cpu。
QQ截图59.jpg (45.71 KB, 下载次数: 0)
22:28 上传
下图为参数,简单说就是8核16线程,TDP140W的一个大怪兽,用来取代上代的5960X,同频性能好个10%-15%,价格和5960X保持一致
3.jpg (233.04 KB, 下载次数: 0)
22:22 上传
在测试之前,先简单说下Intel在这一代推出的睿频黑科技,如下图,指定执行文件后,那么之后再运行这些文件,CPU频率就将到4G。
2.jpg (35.9 KB, 下载次数: 0)
22:23 上传
4.jpg (66.99 KB, 下载次数: 0)
22:36 上传
本次测试平台:Cpu:Intel I7 6900K
1.jpg (150.37 KB, 下载次数: 0)
22:20 上传
主板:华硕R5E
QQ截图23.jpg (215.8 KB, 下载次数: 0)
11:35 上传
内存:芝奇(G.Skill) Ripjaws 4系列 DDR4 3000频率 16G (4G×4)套装横向比较对象:I7 6700K 华硕Z170-K 同样的内存(不过只有双通道了)
QQ图片52.png (18.67 KB, 下载次数: 0)
16:23 上传
测试说明这里使用了常用的测试软件对CPU性能做了测试,这里说明下每项测试的意义,分数在下方汇总。
& && &由于手头没有5960X,所以无法直接换比较,直接运用的比较对象为I7 6700K。而具体游戏中运用表现在本篇测试报告中并没有。
& && &AIDA64 Extreme 5.60.3700
& && &这是对CPU和内存做综合测试,测试读取和写入能力。
& && &wPrime 2.10SuperPI 1.9
& && &计算Pi的软件,主要测试CPU的浮点计算能力。
& && &WinRAR 5.21 - 64bit
& && &7-Zip 15.12 - 64bit
& && &这两款就是我们日常用的最普遍的压缩软件,测试压缩计算吞吐量。如果大家做文件交换比较多,建议关注。
& && &CINEBENCH R15 - 64bit
& && &渲染模拟,如果大家主要用作渲染工作,多关注他的测试分数。
& && &CPU-Z 1.74 - 64bit
& && &这个不用介绍了吧,老牌CPU检测软件,最近带了CPU跑分。
& && &Fritz Chess Benchmark 4.3.2
& && &象棋计算,考验CPU基础性能。
CPUIntel I7 6900KIntel I7 6700KCores/Threads8/164/8Core Frequency3.2GHz4&&GHzTurbo Frequency4GhZ4.2Ghz
CINEBENCH R15 - 64bitCPU (cb)1687760SuperPI 1.9 WP1M (s)9.2189.23432M (s)478.047487.213wPrime 2.1032M (s, all threads)6.378.571024M (s, all threads)197.8301.43Fritz Chess Benchmark 4.3.2All processors (kilo nodes&&per second)26936145811 processor (kilo nodes per&&second)34323144AIDA64 5.60.3700Memory Read (MB/s)6901341821Memory Write (MS/s)7360643946Memory Copy (MS/s)6938238355Memory Latency (ns)60.452.7CPU Queen8961948773CPU PhotoWorxx (Mpix/s)3462224676CPU Zlib (MB/s)720.2360.7CPU AES (MB/s)3630714491CPU Hash (MB/s)86714344FPU VP877817295FPU Julia5493233912FPU Mandel2777418270FPU SinJulia102454811L1 Cache Read (GB/s)1956.3950.2L1 Cache Write (GB/s)999.4491.4L1 Cache Copy (GB/s)1997.8965.5L1 Cache Latency (n/s)0.91.1L2 Cache Read (GB/s)700.55232.4L2 Cache Write (GB/s)313.93184.6L2 Cache Copy (GB/s)439.51194.8L2 Cache Latency (n/s)3.53.8L3 Cache Read (GB/s)396.28198.5L3 Cache Write (GB/s)218.3616.8L3 Cache Copy (GB/s)284.83194.8L3 Cache Latency (n/s)13.311.9Single-Precision FLOPS&&(GFLOPS)1023511.3Double-Precision FLOPS&&(GFLOPS)511.5255.724-bit Interger IOPS (GIOPS)255.7229.132-bit Interger IOPS (GIOPS)255.7229.164-bit Interger IOPS (GIOPS)63.9631.95AES-256 (MS/s)3630414353SHA-1 Hash (MB/s)86744352Single-Precision Julia (FPS)274.7169Double-Precision Mandel (FPS)137.191.39WinRAR 5.21 - 64BitBenchmark (KB/s, Multi-thread)2375310554Benchmark (KB/s,&&Single-thread)281818627-Zip 15.12 - 64BitBenchmark - Compressing (KB/s,&&32MB, all-threads)4212621223Benchmark - Decompressing&&(KB/s, 32MB, all-threads)528695247228Benchmark - Compressing (KB/s,&&32MB, 1-thread)47214489Benchmark - Decompressing&&(KB/s, 32MB, 1-thread)5003347985CPU-Z 1.74 - 64bitCPU Single Thread19201985CPU Multi Thread146218562
综合来看,在能够运用多线程的软件里,6900K发挥了超强的性能,而在以往5960X非常弱项的一些多核优化弱的项目里,得益黑科技的3.0睿频竟然和6700K差距很小了。
当然了发热量、功率是8核难于避免的,如果要超频,喝喝,那就得非常看重兄弟你的散热器能力了,风冷基本是相对比较无力。(400 500元的水冷其实也没什么必要去超了。)
就不去介绍这里的的温度和功率了。完了,本篇评测到此结束。
接下来会做的应该是3DMARK测试,多卡测试得游戏相关方面的测试了,敬请期待,可能会先做一个直播,1080SLI X4与6900K 3DMARK跑分将是如何的表现(1080支持4路,不过要游戏(运用)优化,目前3DMARK是支持的)
QQ截图35.jpg (122.28 KB, 下载次数: 0)
19:39 上传
<p id="rate_03"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魔力币 + 5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魔力币 + 5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赞一个!&魔力币 + 1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魔法值 + 10
门户文章 + 1
魔力币 + 5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魔力币 + 5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魔力币 + 12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魔力币 + 20
" class="mtn mbn">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魔力币2295
回帖奖励 +3
先回复再看
主题帖子积分
大魔法师, 积分 14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7 积分
魔力币1126
回帖奖励 +3
谢谢楼主经验共享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魔法师, 积分 7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9 积分
回帖奖励 +3
感脚土豪专用,太高达上了。楼主辛苦啦。
主题帖子积分
大魔法师, 积分 19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 积分
回帖奖励 +3
买不起啊。。。。。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魔法师, 积分 9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回帖奖励 +3
土豪专用,太高达上了
Johnson's Photography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魔法师, 积分 2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9 积分
回帖奖励 +3
i7值得拥有& &楼主辛苦
主题帖子积分
大魔法师, 积分 10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4 积分
回帖奖励 +3
也是壕物!!!!!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魔法师, 积分 3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7 积分
回帖奖励 +3
好牛逼的样子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魔法师, 积分 7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7 积分
回帖奖励 +3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魔法师, 积分 7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3 积分
回帖奖励 +3
壕气专物啊!&&高大上品质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魔法师, 积分 3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 积分
回帖奖励 +3
土豪,能交个朋友吗?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魔法师, 积分 3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回帖奖励 +3
这么强大啊,。。。。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魔法师, 积分 6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5 积分
回帖奖励 +3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魔法师, 积分 3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回帖奖励 +3
谢谢楼主的评测,差点入坑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魔法师, 积分 2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1 积分
回帖奖励 +3
主频牛逼,不过是个土豪物件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魔法师, 积分 7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5 积分
回帖奖励 +3
没钱无法拥有的路过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魔法师, 积分 2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5 积分
回帖奖励 +3
真是不错的CPU!!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魔导师, 积分 34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魔力币2840
回帖奖励 +3
这个帖子竟然没几个人回,真是不科学。
DDOS纪念勋章
DDOS纪念勋章
Powered bySkylake Core i7-6700K评测记录帖
点击数:39518|回复数:310
Core i7 6700K正式评测链接:
--------------
以往大家都觉得PCEVA的CPU评测比其他媒体慢,其实不是我动作慢,而是一个新产品,实在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和反馈,也有很多东西需要去挖掘。不然如何能了解透彻?这次我特别开个记录帖子,让大家都看到我的评测过程,在正式评测出来前,本帖会不定时更新。
如果觉得爬楼麻烦,可在顶楼点击“只看该作者”功能。
目前已收到样品:
正式版6700K一颗
ES版6700K一颗
左:4770K,右:6700K
Gigabyte Z170 Gaming G1
基本测试没什么好玩的了,大家都了解得差不多了,我这里主要说各家主板的情况、超频的情况。
更新都在各个楼层,大家慢慢爬楼,有问题和建议也可以直接跟帖来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好了,汇报一下今天的测试情况。
今天收到的是ASUS Z170-DELUXE主板,官网BIOS最新版本号是0504,发布日期是8月4日,还有一个0502,发布日期是8月7日,更新说明都是一样的,我也不知道这两个哪个更新,反正我刷了0502。
ASUS的主板PCH散热片下方有RGB呼吸灯,估计今年台湾厂商产了很多这种RGB LED,这些主板厂就纷纷采购了。后续应该会在更多的产品上看到这类LED。
ASUS的Z170和X99类似,在Socket上面也做了一些额外的pin,注意Skylake的CPU背面中间边缘是有十几个圆形触点的,ASUS全给用上了。对比一下Socket左边是技嘉右边是华硕。多几个pin得空的人自己数吧。
上次摸了一下内存超频的情况,今天主要超CPU,看看功耗发热量的情况。
第三颗ES,还是1.225v 4.5G进系统,所以我手上的三颗CPU,体质非常接近。
我发现Skylake超频调电压是从SNB以来最复杂的,复杂程度堪比Nehalem,超频CPU需要调节核心电压、VCCIO和VCCSA三个电压,有一个没调对都会不稳定,不知道在这个全民便当的时代还有多少人会超频。
首先,Skylake CPU核心和ring频率分开,但电压不再分开。
所以按照HSW的经验来看,你可能会碰到核心和ring体质不一样,需要稳定同频的电压也不一样的情况,但是总要迁就电压高的那个。然而一般来说同频ring比core需要稳定的电压更高,所以跑同频的结果可能就是,性能得不到很大提升,但core需要多加很多无谓的电压,徒增发热和功耗。
其次,VCCIO和VCCSA在超CPU和内存之后,需要提升一定的电压,VCCIO默认是0.95V,我提到1.1V,VCCSA默认是1.05V,我提到1.175V。VCCIO不够很容易定屏死机,VCCSA不够跑P95会掉线程。我这里 仅仅是开启XMP而已,如果内存跑到,估计需要的VSA电压更高。
再者,FIVR拿掉后我们又要考虑防掉压的设置问题了,对ASUS Z170 DELUXE来说,防掉压设置有LV1~8,按照CPU-Z的读数来看,LV5应该是最准的,但不知道为什么LV5就是没LV6稳,所以我选择LV6。
下面是core/ring跑同频4.5G(双4.5G)的烧机情况,核心电压1.3V。在运行Prime 95 28.5时最高温度来到80度,最高12V输入功率147.6w。
红外成像仪显示主板VRM最高温度50出头,表现还算不错,但是因为电流变大,供电温度比HSW的主板要高一点是正常的。
下面是core跑4.5G,ring跑4.3G的烧机情况,只要1.26V就可以稳(1.225-1.25一路掉线程),最大功耗降低至132w,最高温度也降至74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折腾了这么多天,先放点测试。
CPU:Intel Core i7 6700K
主板:ASUS Z170 Deluxe
内存:Kingston DDR4-GBx2 OC 3333C14
显卡:MSI GTX 770 GAMING
硬盘:Plextor PX-256M5Pro
电源:Enermax Revolution 85+ 1050W
散热器:Corsair H105
直接和4770K双4.5G同频对比
SuperPI 1M 相比HSW提升0%
SuperPI 32M 同样是0%,甚至还因为DDR4延迟大有两三秒的倒退。
AIDA64内存带宽,4Gx2单面复制吃亏,延迟下40ns。单就带宽来说D4凭借高频轻易干掉D3,不过总感觉还是三星比Hynix跑分厉害一点。另外注意,SKL的L3速度比HSW提升了不少。
国际象棋,相比HSW提升600多分,大约是3.5%的提升。
WINRAR,得益于内存频宽的提升,相比HSW提升700多分,差不多是6%。
3DMark11物理分,相比HSW提升大约9%,4Gx2的单面内存有点吃亏,否则还能提升更加多。
3DMark FireStrike物理分,相比HSW提升大约13%。
X264 FHD Benchmark,相比HSW提升大约10%。
CineBench三项,均比HSW有所提升。
总体来看,Intel从SNB开始每代都提升3-5%的理论性能,实际体验则差不到哪里去,这次也不例外。但是从SNB以来的累积提升,似乎已经不小了,而且芯片组的规格也已经升级了许多,你的2600K还能再战几年?
对于上代Haswell来讲,Skylake的整数没提升,是比较罕见的现象;浮点或多或少都有点提升,继承了Intel挤牙膏的优良传统,但是相比来说在没有增加新指令集的前提下,提升却比上几代的幅度都要稍微大一点点,不知道是否归功于L3缓存的提速。
功耗情况来看,就算节能全部关闭,待机的时候CPU 12V输入功率也仅有15W,是SNB以来最低的,1.3V电压下进行FMA3运算满载功耗大概在130-140W,而HSW在1.25V就能轻易干到170W以上了,说明FIVR拿掉之后,功耗有了明显下降。但是和同样没有FIVR的IVB相比,同电压下运行非AVX2、FMA3测试的时候功耗处于差不多的水平,说明这代14nm工艺目前表现依然不怎么理想,想当年45nm、32nm、22nm的进步,功耗均有明显下降,但这次没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目前只是简单做了一下拉倍频动作,两颗都在1.22V左右4.5G进系统,稳定性未测,AIDA64单烧FPU大概是70度(散热器H105)。
width:100%">
板凳,外频开放之后超内存的可玩性好像增加了不少
width:100%">
外频开放那样可玩性确实高了很多啊,期待更多流程
width:100%">
R大测评 业界标杆
width:100%">
坐等更新,期待中
width:100%">
板凳,外频开放之后超内存的可玩性好像增加了不少
我个人倒是觉得超外频除了玩没什么卵用,反正外频又不影响效能。内存的档位已经很多了,最大的间隔也就133MHz,所以也就差那一点点可以用外频去补。
当然100外频BIOS可以直接DDR4-4133,能不能点亮我还没试,如果到了4000+,因为内存分频太高点不亮,那就还得超外频。
附技嘉主板之间的档位:
目前BIOS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不确定每个档位都能点的亮。
width:100%">
等我股票解套……我一定要配个高级上网机……
width:100%">
技嘉的板子好骚
width:100%">
目前CPU-Z对SKL平台的识别度还不完整,1.72.0以下的CPU-Z均无法识别内存频率,1.72.2对技嘉主板的电压识别不正确,对内存频率的识别也不对,是实际频率的两倍。
AIDA64,2133的带宽,比HSW 左右还是有一定提升的,对于不超频的用户来讲也算是个好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wower.cy 于
11:48 编辑
首页留名,期待R大专业分析
话说1.22V4.5G貌似比其他评测的电压低啊
width:100%">
R神帖子前排支持
width:100%">
技嘉F1到F3(目前最新)BIOS都有bug,F3加了很多选项,但感觉都还没做好。
主要问题是:
1.ring电压没法单独调节
2.F3 BIOS功耗控制无效,满载超过95W会降频
3.F1到F3,超频失败无法恢复,系统会认为你的BIOS挂了,然后会自动从备份BIOS恢复。
4.各种看不懂的选项,该好好包装一下。
5.F1 BIOS超频能力似乎还比F3好一点,但内存3600XMP一开就点不亮。
width:100%">
首页留名,期待R大专业分析
话说1.22V4.5G貌似比其他评测的电压低啊
只是进系统能烧FPU的电压而已
width:100%">
只是进系统能烧FPU的电压而已
恩恩,话说AIDA64跑内存那张图,跟俺的D3平台一样一样的,我是2200的频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恩恩,话说AIDA64跑内存那张图,跟俺的D3平台一样一样的,我是2200的频率
应该是比D3的2133要差点的,毕竟时序渣
width:100%">
BIOS又挂了,等它自己恢复,这两天已经不知道挂了多少次BIOS了。利用这点空余时间介绍下主板吧。
首先Z170X-GAMING G1主板上有很多装甲,全部拆下来挺费事的。
Z170的芯片组,变长条形了,Die面积大概有差不多2倍。也正常,PCIE通道多了嘛。
声卡部分,依然还是技嘉游戏主板的招牌。这次还是用回了创新的codec,两颗日本JRC NJM2114D运放,可更换的,这个运放的声音好不好听我还没试过。前置面板运放还是入门级的OPA2134,也是可更换的,其它芯片我还没来得及查资料。
NJM2114D的PDF上传上来,懂音频的帮我看看吧。
好了,继续超频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width:100%">
R大,刚才看到坛子里另一个帖子说硅脂要涂条形的,温度可以爆降10-15度!?
width:100%">
wower.cy 发表于
R大,刚才看到坛子里另一个帖子说硅脂要涂条形的,温度可以爆降10-15度!? ...
哪个论坛?还有这事?
width:100%">
R大,刚才看到坛子里另一个帖子说硅脂要涂条形的,温度可以爆降10-15度!? ...
这个问题从IVB开始就是这样了
而且现在温度也不高,1.225V 4.5G 单烧FPU才是70度而已,对于硅脂U来讲表现正常的很了
width:100%">
& 北京绝对领域咨询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 6700k最佳电脑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