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地区有什么好的老中医治疗脱发的偏方,治疗手脚发烫

DN多囊老鼠 宫外孕 至今都在努力着的老鼠建个好孕楼给自己打气!有看南汇老中医的姐妹吗?-播种网论坛
努力加载中...
DN多囊老鼠 宫外孕 至今都在努力着的老鼠建个好孕楼给自己打气!有看南汇老中医的姐妹吗?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以前没有结婚的时候,就算yj老是不准,也没有放在心上。
到医院有一下没一下的看下。只要yj能来就ok了。
后来结婚了,想要孩子了。可是老是怀不上,于是就到医院系统的看起来。
第一家医院,计划生育。
问了我的详细情况,yj不准,胖,脸上毛细孔大,他没有告诉我具体什么问题。
于是就让我先抽血化验了。抽了好多管的血,自己都忘记了。
那是08年8月的时候。
化验出来,雄激素0.8.在上限上。医生说我雄激素高,要吃达英。
于是,似懂非懂的吃了起来。
就吃了一个月,吃的当月还做了输卵管造影。
造影结果:左侧通而不畅,右侧畅通。子宫:前位。
好像出来的结果都还能接受。
于是心情也放松了,也没有再继续吃达英了。
08年10月,yj结束后。11月初的时候,人觉得非常的乏力,很懒。乳头也疼。
体温比较高,曾经高到了37.5.以为是发烧了。还吃了退烧药。
但是当时不知道这些都是早孕的迹象。
11月1日,第一次出血。
那个时候是yj结束2个星期,当时觉得特别奇怪,因为yj从来没有这么早的又来了。
来了7天后,结束了。所以又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时实在是太大意了。哎。。。。
08年11月下旬,又出血了。而且这次是流血不止,一直不间断。
这次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于是12月到医院检查。
医生首先让我验了尿,当时我还在想,流这麽多学,怎么还验有没有怀孕。
肯定不会有的。
可是在结果出来的时候,让我和妈妈都非常的伤心。
妈妈问我,这什么意思。我答不上来。做了b超后。
于是医生就对我下了最后的诊断:你宫外孕了。马上住院。
之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住院治疗。期间用了保守治疗,但是没有效果。
我当机立断的说,开刀吧。切了算了,反正就算保守了,那根管子也不能用了。
09年1月的时候,我就做了腹腔镜手术,拿掉了左侧输卵管。
出院的时候特地问了医生,我什么时候可以再准备怀孕。
因为做过保守治疗,所以要在术后半年后可以。
于是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希望这半年早点过去。
[ 本帖最后由 ankytang 于
16:28 编辑 ]
点击查看全文
三级宝宝, 积分 1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09年8月在吃了达英后,查过内分泌,还是雄激素的问题,这次竟然涨到了1.6
我当时非常的难过,对西药放弃了。
非常认真的吃了2盒的达英,但是非但没有降反而升高了。
我就开始疯狂的找中医,开始中药调理。
吃了2个月后,雄激素降到了1.2.
虽然还是非常的高,但至少开始慢慢降低了。
09年12月在网上看到南汇的老中医很神奇,能看你的输卵管是不是畅通。
于是我就慕名到哪里去看了。
医生说我剩下的那个管子么有问题,是通畅的。
当时听了后,觉得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我说那我的dn怎么办?
老中医非常有自信的说:看我来帮你调理呀。
于是我非常虔诚的决定跟这个老中医。
希望在吃了2个月后,也能有所帮助,
只要能降我的雄激素降下来,我就万事ok了。
加油吧。努力吧。
如果有像我一样的姐妹也在看南汇老中医的,我们一起来讨论下吧。
大家互相努力。&祈祷好孕的降临!"&/&"&/&"&/&"&/&"&/&&
点击查看全文
三级宝宝, 积分 1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没有人顶,自己顶起来。今天又开始量体温啦。又开始烧难喝的中药啦。苦就一个字呀。不过还是会继续努力的。
点击查看全文
四级宝宝, 积分 1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南汇老中医的具体地址能给我吗?
点击查看全文
十三级宝宝, 积分 26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7 积分
请问你去看了吗?那个南汇的医生
点击查看全文
六级宝宝, 积分 3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不知道楼主看了怎么样了,我在那边看了两三个月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老中医这么有名。。。我看了两三个月以后,原来每月必来的月经,却没有正常来。。。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郁闷死,都不知道到底找谁看病了。。。
点击查看全文
七级宝宝, 积分 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5 积分
看了有效果就是好,没效果的都说不好,这得看医缘的。希望每位都能怀孕!
点击查看全文
分享到站内:
分享到站外:
姐妹都在抢
疯狂造人(备孕怀孕APP)
其实,怀孕可以很简单!
关注微信微博
瞪谁谁好孕查看: 11815|回复: 136
你们知道好的老中医吗
我跪求啊!!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已经吃了一年的中药了&&烦死了 内分泌失调呀&&要么经期乱要么来的是咖啡色的东西 这一年下来没什么效果 如果姐姐妹妹们知道的告诉我一声&&先谢谢了
威望帖子听众
预备班, 积分 13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 积分
预备班, 积分 13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 积分
在线时间892 小时
龙华医院有个叫李佶的,看的很好的,可以去找找他
上海吃中药么不方便&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有看的好的说一声吧&&我急死了
星座水瓶座
威望帖子听众
预备班, 积分 12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1 积分
预备班, 积分 12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1 积分
在线时间236 小时
东城区施可红
好像关门了&
施可红不看都已经1年了,据说出家了&
是专门看这个的?&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龙华医院有个叫李佶的,看的很好的,可以去找找他
上海吃中药么不方便
施主,老衲射①
威望帖子听众
施主,老衲射①
初三, 积分 2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初三, 积分 22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在线时间104 小时
咖啡色是中药吧,内分泌,一试吃,二是心情,三是性生活,四是运动,。。节哀,,
人生就像一部电视剧,每一个特殊场景里的对话都有我们想要诉说的欲语还休······
抬头仰望天空的眼睛,是在掩饰谁的过往?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你的意思是这个很难治??那我该怎么办啊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东城区施可红
是专门看这个的?
你可以去看下&
威望帖子听众
三年级, 积分 7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三年级, 积分 7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在线时间94 小时
咖啡色。。。。。。。。。。
也有人讲过,我是很有后劲的女人。
威望帖子听众
也有人讲过,我是很有后劲的女人。
博士后, 积分 150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31 积分
博士后, 积分 150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31 积分
在线时间3634 小时
他母亲的我经验太丰富了!!月经乱的话,要查一下乱的原因。激素六项!
假设激素没什么不妥的话,就是改变生活方式。
月经也好,皮肤病也好。是你身体虚亏的外在表像!
根结是你的身体虚弱了,他没有足够的精血提供给你,所以就那什么了。
要调养好,不是几个月能搞定的。
快的话一两年,慢的话不好说。
我给你以下建议:
1)每周至少有5次轻度的运动,每次时间在45分钟以上。例如走路、跳舞、羽毛球等等~~
2)很胖的话要减肥,少吃一点。但是肉食什么的不能戒掉,肉还是要吃的,但是要控制总量!
3)中药吃3个月起板,冬天吃膏方。
内容你意思是你以前也有?现在好了吗&
生好孩子后就这样了 激素什么的查过了
说是雌激素低什么反正我是听不懂&
是要查激素的 。说的没错&
久病成医了&
威望帖子听众
高二, 积分 33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3 积分
高二, 积分 33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3 积分
在线时间1314 小时
他母亲的我经验太丰富了!!月经乱的话,要查一下乱的原因。激素六项!
假设激素没什么不妥的话,就 ...
久病成医了& &
威望帖子听众
大三, 积分 79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大三, 积分 79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在线时间1228 小时
你这个先去查一下自己的血内分泌方面的。再喝中药。要查一下雌激素。雄激素神马的。具体去问问医生,如果激素有点小问题。那么喝中药是不行的
六项激素查过了
有问题的所以才吃的中药
一般这个南汇哪里看啊
还是去上海??&
现在有浙江小百花&&杭州越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昆曲团.青年演员 可以提供年会婚礼 商家促销开业酬宾等歌舞戏曲演出!!节目单请加我微信或电话&&
威望帖子听众
大三, 积分 79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大三, 积分 79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在线时间1228 小时
他母亲的我经验太丰富了!!月经乱的话,要查一下乱的原因。激素六项!
假设激素没什么不妥的话,就 ...
是要查激素的 。说的没错
现在有浙江小百花&&杭州越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昆曲团.青年演员 可以提供年会婚礼 商家促销开业酬宾等歌舞戏曲演出!!节目单请加我微信或电话&&
星座水瓶座
威望帖子听众
预备班, 积分 12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1 积分
预备班, 积分 12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1 积分
在线时间236 小时
是专门看这个的?
中医&&你可以去看下
威望帖子听众
预备班, 积分 1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预备班, 积分 1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在线时间302 小时
威望帖子听众
预备班, 积分 1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预备班, 积分 1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在线时间302 小时
找一个阳气足一点的男人&&一天一次 性 生 活& &要 内 射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你这个先去查一下自己的血内分泌方面的。再喝中药。要查一下雌激素。雄激素神马的。具体去问问医生,如果激 ...
六项激素查过了&&有问题的所以才吃的中药&&一般这个南汇哪里看啊&&还是去上海??
激素有问题 。喝中药不行的。先去西医妇科看。;看到激素对了再喝中药&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他母亲的我经验太丰富了!!月经乱的话,要查一下乱的原因。激素六项!
假设激素没什么不妥的话,就 ...
我不胖的&&生好孩子后就这样了 激素什么的查过了&&说是雌激素低什么反正我是听不懂
雌激素低么医生会让你配合避孕药治病的呀。你是到哪里看的。这么不专业。&
握个爪,不过我没你们严重。我是前段时间加班熬夜弄得内分泌失调激素什么什么来着,我都说不上来了 - -
反正就是各种紊乱,心情、饮食、运动、药物都要配合好。祝姐妹们早日健康&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一, 积分 16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初一, 积分 16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在线时间104 小时
唐建华,不晓得现在在浦东医院还是光明中医医院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一, 积分 17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初一, 积分 17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在线时间430 小时
我知道一个,在宣桥的,六奉公路那里,沪南公路北面,你去问问吧,具体哪里我也不清楚,不过那边周围的人都清楚
你指的是不是张家桥李计石,以前在家里看病的,现在在新场八五医院,我生宝宝之前也是月经失调,在他那吃了几个疗程中药,有所改善,后怀孕后月经也迟迟没来,来的一次还不正常,后就吃了一贴药现在就正常了,不过说&
李计石呀哇。咋老头子老卵来!&
内容效果好吗&
威望帖子听众
五年级, 积分 10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 积分
五年级, 积分 10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 积分
在线时间48 小时
男人不说话飘过
星座天秤座
威望帖子听众
高二, 积分 31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4 积分
高二, 积分 31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4 积分
在线时间359 小时
∞ ∞ ∞ ∞ ∞ ∞&&∞
╰'寧願,醜菂別緻~﹡
╰'㈧願,羙菂雷同°、
∞ ∞ ∞ ∞ ∞ ∞&&∞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RE: 姐妹们
你们知道好的老中医吗
我跪求啊!!
我知道一个,在宣桥的,六奉公路那里,沪南公路北面,你去问问吧,具体哪里我也不清楚,不过那边周围的人都 ...
内容效果好吗
威望帖子听众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三, 积分 2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在线时间791 小时
RE: 姐妹们
你们知道好的老中医吗
我跪求啊!!
他母亲的我经验太丰富了!!月经乱的话,要查一下乱的原因。激素六项!
假设激素没什么不妥的话,就 ...
内容你意思是你以前也有?现在好了吗
威望帖子听众
博士后, 积分 174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17 积分
博士后, 积分 174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17 积分
在线时间2415 小时
曙光医院去看看
做个好老妈
注册时间超过2288天以上的52元老
Powered by老中医专调手脚冰凉的补血方!姥姥传妈妈,妈妈传我,家有女儿速传!
我的图书馆
老中医专调手脚冰凉的补血方!姥姥传妈妈,妈妈传我,家有女儿速传!
气血不足是手足冰冷的主要原因。天气一冷,就感觉全身发冷,手脚尤其冰凉的受不了,这种情况,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也就是一般所俗称的“冷底”或是“寒底”。一到冬天,很多人都会觉得手脚特别怕冷。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气血运行不畅。气是指卫气,指充斥在血脉外面细胞腠理之间的能量。血是指营血,是指在血脉中流动的营气和血液。这里有质的区别,单有手脚冰凉,而没有出现皮肤、血脉颜色变化的,这些人只觉手脚冷或者麻木,没有疼痛的感觉,这是卫气不足、不畅。如果是而手脚冰凉同时出现了手脚颜色青紫、发黑甚至坏死,伴有严重疼痛的,就是不光是卫气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营血,寒凝血滞,不通则痛,问题就更严重了。有的人会形成坏疽,严重的需要手术切除、截肢。  就卫气不足不畅而言,中医辩证还要分清虚实,那些手脚摸上去只是不暖和,用手捂一会儿就能热乎过来的,属于虚证,只是气不足。而那些摸上去冰凉,多捂一会儿就觉得刺骨,半天暖不过来的,就属于实证,属于实寒,实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感受了很深的寒邪。如果冰凉加上出汗的话,就是在寒的基础上感受了湿邪。怎么办呢?冬天常喝汤,不仅可以滋补暖身,而且还可以解决怕冷、手脚冰凉的问题。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四款中医经典养生方,帮你补气血,让手脚回温,一起来看看。四大名 补乌鸡白凤丸:最补女人
出身来历妇科调补名方。目前已有百年历史,起源于明朝《普济方》,《寿世保元》改进处方后称之为“乌鸡丸”万历年间,鲁王妃患膨胀病,腹大如鼓,左肋积块刺痛,经太医多方治疗,均不见效,生命垂危。后来龚太医开了一个方子,王妃终获痊愈。皇帝特赐龚廷贤“医林状元”匾额一块,誉为“回天国手”。过去乌鸡很珍贵,非皇家宫廷不能用。所以才把“乌鸡”两字放在前面,凸显其药品珍贵,相当于现在的卖点,抓人眼球。名方组成由乌骨鸡、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香附、鹿角胶等20 多味中药制成。。有何功效乌鸡白凤丸中最主要的药物是乌骨鸡,《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滋补身体虚劳羸弱的作用,特别是对女性的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症尤为有效。用纯乌鸡为原料以补血益阴治疗崩中止带及一切虚损,养血生津,宁神益智为君药。熟地、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川芎、丹参活血行血,充分发挥活血养血的功效为臣药。人参、黄芪、山药、芡实健脾益气,化湿止带;鹿角、桑螵蛸补肝肾,益精血,益肾助阳;牡蛎、生地、天冬、银柴胡、青蒿滋阴清热;香附疏理肝气,调经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气血双补,阴阳并调,为补血养血,调理女性手脚冰凉之名方。四大名 补四物汤:最养血
出身来历中医养血第一方。最早出自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当时有位蔺道人隐居在一个小山村,机缘巧合,他把治疗外伤的经验传授给了邻居,后来这位邻居成了外科高手,并把道人传的方子出版成书,就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其中就有四物汤,因为活血、养血效果很好,这个方子就广泛地用开了,后来更成了中医养血类方剂的祖方。名方组成四味中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有何功效四物汤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血虚者可用来补血,血瘀者可用来活血。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女性因月经不正常而影响生活,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另外,四物汤可以滋润肌肤、防止老化。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服用,有助于气血通顺,减少手脚冰冷症状,并使脸色红润、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使人看起来更为年轻。四大名 补十全大补汤:气血双补
出身来历气血双补名方。说起十全大补汤的来历,要远到宋代。宋朝的皇帝非常重视健康,让各地的老百姓向朝廷献医书或医方,然后命令太医局医官整理出书,于是就有了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部书里收录的很多方子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十全大补汤就是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方子。它在韩国也很有名,我们经常可以在韩剧中看到用十全大补汤调理。健行天下,大爱中医养生堂堂主,一个虔诚的中医信徒,一个纯粹的中医践行者!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广交天下中医爱好者,交流微信号:daaizhongyi1314! &名方组成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黄芪、肉桂10 味中药组成。有何功效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有补气的作用,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可以补血、养血,再加上温补的黄芪、肉桂,成为一个温补气血的进补名方,对气血不足、手脚冰凉、面色萎黄、肢膝无力都很有效。四大名 补八珍糕:最健脾
出身来历御用健脾方。明朝中医外科大师陈实功一生注意脾胃的保养,寿命达到了80 多岁,他留下八珍糕这个方子,并称赞它“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清朝御医将这个方子献给了乾隆皇帝,他服用后,不但说好,还一直坚持服用。据中国历史档案馆所藏《上用人参底簿》记载,乾隆经常服用八珍糕,如果没有了,还亲自朱批让太监们赶快去做,可见非常重视。名方组成陈实功的方子是:人参、山药、茯苓、芡实、莲肉、糯米、粳米、白糖、白蜜。清朝御医献给乾隆时,增加了白术、白扁豆、薏苡仁三味药,这就是现在的八珍糕。有何功效不少人一听说手脚冰凉是因为气血不足造成的,就会想办法给自己进补,殊不知,胡乱“进补”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其实,造成许多人气血不足的原因往往是脾胃虚弱,即便吃了再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会因为无法吸收使得阳气不易补益,难以送至四肢末端,引起手脚冰凉。这类患者首先应调理好脾胃再进行温补。健行天下,大爱中医养生堂堂主,一个虔诚的中医信徒,一个纯粹的中医践行者!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广交天下中医爱好者,交流微信号:daaizhongyi1314! &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先用小柴胡汤加生地的方法,纵然用三物黄芩汤剂量应该是:生地15克、黄芩10克、苦参6克,如果对症亦可取得疗效,纵不对症亦不致有大害,当中医要注意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供楼主参考。
按照胡老的经验。经方一两应为现在9克或10克。按10克算黄芩一两,生地四两,苦参二两。黄芩10克,生地40克,苦参20克。你的量似乎大了一倍。而生地量又不够。
可能不对症吧,我老婆巴氏腺囊肿复发,烦热,手脚心热,睡眠差我用的量是 黄芩10,苦参20, 生地40,三付药解决
金匮水饮篇: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胡希恕讲的金匮也重点说过这个事。左右手的脉都是弦,那就是寒,一只手的脉弦,那就是饮。如果你的脉诊没错的话,那已经是很确定的寒症,寒症还用黄连汤,那就是确确实实的错误了,剂量还那么大,出现剧烈呕吐也就不足为怪了,吃碗凉皮怎么可能造成剧烈呕吐呢,手脚心的热很多时候就是虚的表现。&《千金》三物黄芩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四肢酸疼,手足心热明显。2、主要症状(阳明虚热证):身热有汗,心中烦躁,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四肢酸疼,手足心热,畏热喜凉,口干口苦,小便黄。3、舌苔脉象:舌质红,或者暗红坚老,舌苔黄,或者干燥,或者少苔,脉沉细数。《经方发挥》系列(10):三物黄芩汤--赵明锐博士
三物黄芩汤是由黄芩、生地、苦参三味药组成。《金匮要略》治妇人产后发烦热。《千金方》用以治疗天行热病。《类聚方》辨曰:“三物黄芩汤治 血脱,郁热在里者。曰四肢苦烦热者。”郁热原为实热,烦热为虚热,可见此方既可清郁热,又能治烦热。在临床上笔者常用来治疗妇女每到春夏季所现的手足心烦热之证,每多获效。 发热一证,虽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但总的说来,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型,实热多因外感,热邪侵袭,虚热莫不因血亏津伤造成。 春、夏季患虚热者,平素即有邪热内伏,邪热久羁而造成阴津暗耗,阴虚血燥。每至春夏二季,气候渐暖,干燥不润,致人体津血更加耗损,而出现一系列虚热之证,如手足心烦热难堪,午后和夜间较重,睡眠不佳,心悸、心烦等证。故此证既有郁热内伏久而造成的烦热,又有因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此为虚中 挟实之证。在治疗上不论单纯的养阴,或是单纯的清热,都有其片面性,不可能完满的治愈。用三物黄芩汤治疗此证,使邪热清而阴津复,烦热自愈。
兹举二例简介如下:&
病例一: 韩xx,女,23岁,每年春季即现手足心烦热已三、四年之久,伴有心季、心烦、失眠、盗汗、纳呆、倦怠等症。曾累用一般滋阴之品,诸如鳖甲、知柏、沙参、地骨皮等药治疗未获效。年年春夏如此发作,待到立秋以后,天气凉爽则逐渐好转。诊得其脉弦而数,舌红苔薄黄。给予三物黄芩汤治疗,前后共 服十剂,诸证痊愈。次年春天仍有复发,再以此方治之,数剂而愈。后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病例二: 沙XX,女,38岁。于十年前生产后,即患五心烦热,经多方治疗获愈。但以后则每年到二三月间开始,即感到周身烦热,手足心尤甚,殆至十月以后就逐渐热退身凉了。十余年来一直如此,虽经断续治疗,未见好转。在发热期间,并伴有口渴能饮,咽干、舌燥、皮肤枯槁、搔痒、大便燥结等证。脉数有力, 舌红、苔白。其它尚属正常。投以三物黄芩汤20余剂,诸证痊愈,随访三年未曾复发。
&结语 本证之因,既有邪热内伏之实邪,又有阴津耗损之阴虚血燥,故在治疗时如单纯用苦寒清热之剂,有弊无利。因这类药品具有伤阴的副作用。长期低热,阴津本已耗损,如再投以苦寒之品,必致阴津更伤,热必不除。如单纯滋阴,因无去实热之作用,故邪热不清而热仍不退。本方既有苦寒之黄芩、苦参能清热, 又配以生地凉血养阴,清热而不伤阴,邪热去则津液复,烦热自愈。&另外,这一类型的低热证,不独是妇女所患,男子或儿童也有患此证者,不过发病率远低于妇女。在治疗方面,概以三物黄芩汤治之,大都能获效。
医方真谛-----黄苓汤专治手足烦热
熟悉《金匮要略》的人,都知道妇人产后病脉症治篇有一首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但是要谈运得好用得活的人,估计不多。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经常读书看医学杂志的同志,会发现介绍运用这个方子的文章很少。其实这个方子如果掌握的正确的话很好使。尤其是治疗手脚心发热的症侯,可以说是一个特效专方,效果显著。手脚心发热,我在临床上可以说三天两头都会遇到,尤其是妇女。《金匮要略》上说,此症乃产后血虚所致,后世的医书,包括现行的教材都认为是阴虚发热,虚阳外透。在治疗上基本上都是六味地黄汤,桂技龙牡汤,青蒿鳖甲汤之类,滋阴潜阳,咸寒峻补,结果疗效一般,甚止是无效。我早年也是这样认识和治疗的,结果很不理想,不知其他同道是否有同感。对此曾很是郁闷,一个小小的手脚发热都摆不平,中医的疗效哪里去了。西医治不了,也不稀罕去治,人家找到了中医,结果也是无可奈何。此症,我看到的几乎没有一个是产后特有的症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看到的大都是无其它值得辨证的症侯,来诊的就一个突出的症状,手脚发热,大冬天别人冷得要命,她还要睡觉时把一双脚露在外边。治不好,弄不懂,怎么办?继续读书,求证古人。一日在温习《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篇的三物黄芩汤时,思之良久,似有醒悟。书曰:《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附方 《千金》三物黄芩汤方&&黄芩一两(《千金》作“二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虫。我的理解头痛者乃外感,用小柴胡汤;不痛烦者乃内伤,烦通甚热义,用三物黄芩汤。根据我以往用经方的体验,一方不应受本条限制,只要对证可以通用。四肢烦热,就是手脚发热,不可局限于产后。再看其他人运用此方的医案,我觉得应该在治疗手脚发热一症上试一试。结果大获全胜,基本上拿下了这个不起眼的顽证。其用法是以此方为基本方加减。现举一例示之。贾某&&女&&45岁&&陕西宝鸡市,2007年3月间来诊,主述:两颧发热十五六年了,手脚夏季出汗,其它几季发热发烫,冬天不怕冷,晚上睡觉只盖一层薄被子,双脚还要发热,只好露在外头。常年服用知柏地黄丸,曾在多处请中医治疗,吃中药无数,均无效验。听朋友介绍你看的好,特此从宝鸡赶来一治。刻诊:人中等个,面白嫩,两颧微发红,略畔,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沉滑略数,左尺部沉弱。饮食一般,二便正常,眠差,记忆力略减,人敏感,啰嗦,无结核病,月经无异常。要求专治手脚和脸发烫。一诊辨为:阴虚发热,虚阳外露。处方:二仙汤合知柏地黄汤加生龙骨生牡蛎,七付,水煎服。一周后,二诊述之:除睡觉好些,其发烫发热症仍旧一样。看来常法常方不管用,那就用专病专方吧。处方:黄芩30g&&苦参12g&&生地60g&&地骨皮60g&&白薇10g&&紫草30g&&生龙牡各30g,七付,水煎服。三诊,告之发热已减,效不更方,继续又服15剂,诸恙平息,发热发烫治愈。此案是我治疗手脚发热众多验案中的一例。对于此类病症,大家辨证起来并不难,基本上不出阴虚火旺,虚阳外透的范围,治疗起来也就那么几个方子,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是我的认识,也许还有高明者治疗此症,用此类方子,手到病除,希望有人写出,不吝赐教。尽管此方在治疗手脚发热方面屡屡见效,思考多年,我觉得阴虚发热病机不准确。反而是瘀血发热的病机更合适。上述一案,如果是阴虚发热,那么一诊的方子就应该见效,结果是无效。况且此病十几年了,治之不愈,应考虑久病怪病从瘀而治。事实上上述二诊处方已是从凉血散瘀方面考虑的。其中大多数药具有凉血散瘀的作用,诸如生地、紫草,地骨皮等,结果取效显著,反证瘀热的病机是正确的。从此也使我想到血府逐瘀汤,治疗灯笼热,胸不任物等证不也是此理么?《医林改错》的王清任不也是从血瘀入手治疗此类证的么?下列几则日人的验案似乎也能证明我的看法,但他违背了大家的传统认识,对乎!错乎!任人评说吧。《勿误方函口诀》:“此方不限于蓐劳(亦包含产后之肺结核、产褥热经久不愈者),治妇人血证头痛尚有奇效。又干血劳(陈旧性瘀血所致之肺结核),女子17-18岁时多患之,必用方。一老医传云,手掌烦热,有赤纹者有此候而无其它证候者,为此方所治。只备一征。凡妇人血热不解,诸药不应者,此方治之”。《类聚方广义》:“治骨蒸劳热(肺结核)久咳,男女诸血证,肢体烦热颇甚,口舌干涸,心气郁塞者。治夏手掌足心烦热难忍,夜间尤甚而不得眠者。治诸失血之后,身体烦热倦怠严重,手掌足心热更甚,唇舌干燥者”。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33岁妇女。4年前生产,此后一直不眠,经久不愈。苦于手足灼热,发烧不眠。别无痛苦。用三物黄芩汤1周,能眠6-7小时,手足烦热亦奏效”。&&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22岁妇女。主诉双手足于数年前生汗疱,表皮干燥,遍处肤裂,瘙痒疼痛,口渴。用麻杏薏甘汤、十味败毒汤等无效,用三物黄芩汤好转”。吉益南涯《成绩录》:“20岁余男子,胸中烦闷,按腹如空洞无物,精神抑郁,喜悲无常。手足烦热,汗出如油。口舌干燥,大便秘结,晨起小便混浊。入夜诸证即缓。以三物黄芩汤为主方兼用黄连解毒汤而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治血室(子宫)之热遍及全身,四肢热甚,痛苦难忍者。本方主要用于产褥热;亦应用于肺结核、神经官能症、不眠症、植物神经失调症、口腔炎、分娩出血、吐血、下血、产褥热之感冒四肢苦烦热者、冻疮、烧伤、荨麻诊、汗疱、顽癣、干癣(有热痒感,干燥呈红色者)、妇女血脉症、更年期障碍、头痛、夏日手足烦热夜不得眠者、夏月脚气等。以四肢苦烦热;即所谓手足苦于发烧为目标。以有口渴,或伴随口干者。虽然类似小柴胡汤证,但腹部一般软弱不仁(麻木感)。亦有用于头痛者。亦可用于夏月手指、足趾热而难忍,尤以入夜热甚而不得眠者为佳。舌无苔,表面呈现红色而少津,腹部比较软弱,用于产后特有之软弱,或有麻木感”。【方药分析】黄芩清实热、湿热、血热为主药,一药三用,唯黄芩能当此任。《本经》论黄芩,首言“主诸热”,一语道尽机宜。《本经证疏》谓:“仲景用黄芩有三耦焉,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耦(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耦(桂枝柴胡汤、黄芩汤、大柴胡汤、黄连阿胶汤、鳖甲煎丸、大黄麈虫丸、奔豚汤、王不留行散、当归散;湿热阻中者,与黄连为耦(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而本方以苦参助黄芩清湿热,干地黄助黄芩清血热,共奏清热泻火,燥湿凉血又功。对于产后湿热并见之四肢烦热,药虽三味,却面面俱到。三物黄芩汤及其临床应用【中医临床家---柴浩然】
昨天写了一篇【黄苓汤专治手足烦热】后,又细读了【中医临床家----柴浩然】一书,才发现柴浩然老中医是运用三物黄芩汤的高手,对于此汤的运用柴老几近出神入化,烂熟于心。我辈自叹不入,为了不误人子弟,秉古人取法于上,得乎于中;取法于中,得乎于下,特将柴老中医运用三物黄芩汤一文转载以下,供大家学习。治疗虚热多采用三物黄芩汤&& 一、辨证要点&& 三物黄芩汤出自《千金要方》,由黄芩、苦参、干地黄3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云:“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柴浩然老中医不仅擅用三物黄芩汤治疗产后虚热,而且将其扩大运用于多种虚热疑难杂症。&& 二、病案举例&& 病例一:五心烦热&& 董某,女,41岁,农民。日初诊。患者3年来每届春夏之交,即感骨蒸发热,渐至手心、足心及心口灼热,以致心烦不安,神疲乏力,小便色黄灼痛,曾经中西医多次治疗,均未奏效。诊时,虽骨蒸发热,但体温并无变化,舌质红绛,苔薄黄,脉虚数,左寸较为洪盛。证属水亏火盛,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 处方:黄芩30g,细生地15g,苦参9g& 3剂,隔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服。5月20日二诊:服上方后,五心烦热及蒸热等症已减大半,舌绛及黄苔渐退,脉仍虚数。此虚热基本消退,继宜滋阴壮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细生地30g,山萸肉、茯苓、粉丹皮各9g,泽泻6g,山药15g,沙参、麦冬各18g,地骨皮24g& 5剂,每日1剂,水煎,空腹服。此方服后,病家来人调方云:烦热尽退,诸恙悉除。嘱原方再服5剂,以巩固之。&& [按]本案五心烦热、骨蒸发热虽系阴虚内热,但因虚热偏盛,故首诊柴老重用黄芩苦寒清热,其用量较原方明显加大,意在突出清热之功;后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滋阴壮水,首尾衔接,各有侧重而获佳效。&&& && 病例二:夜半发热&& 李某,女,25岁,日初诊。患者5年来,每年3-11月夜半发热,体温高达39. 5℃—42℃,至天明热退无汗,若于发热时稍有汗出,发热即退。发热时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红斑,消退后皮下有结节,某医院诊为结节性红斑。诊时见舌质淡红,尖部剥脱少苔,脉弦细而数。证属阴虚内热,迫血外泄。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 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12g。4剂,水煎,空腹服。&& 8月24日二诊:服药1剂后夜半发热即停,精神、食眠均佳,但近两天咽喉疼痛。上方合桔梗汤化裁。&& 处方:生地24g,苦参15g,黄芩、桔梗各9g,甘草6g。6剂,水煎,空腹服。&& 9月3日三诊:服上药10天仅有四天夜半发热,咽痛消失。上方合青蒿鳖甲汤化裁。&& 处方:黄芩、青蒿、知母、粉丹皮各9g,苦参15g,生地24g,鳖甲(打碎先煎30分钟)30g。6剂,水煎,空腹服。服完药后,夜半发热消失,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案夜半发热,热退无汗,虽系高热,但舌红少脉弦细数,亦属阴虚内热。柴老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即获初效,继合桔梗汤清利咽喉,终合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5年痼疾,霍然而愈。&& 病例三:午后低热&& 邵某,女,37岁,日初诊。患者低热56天,伴腋下、腹股沟处肌肉疼痛。低热多于中午12时出现,体温37. 5℃,至凌晨1时左右热退身凉,伴手足心热,热退无汗,口干不欲多饮,疲惫乏力,腰腿酸困;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有齿痕,苔白润,脉弦细略数。曾于某医院检查,诊为低热待查,服用中药(不详)两剂,稍有减轻,停药如故。证属气阴两虚,虚热内扰,治宜滋阴清热,兼以益气,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黄芩、生地、玉竹;荷叶、太子参各9g,苦参6g。两剂,水煎,空腹服。&&& :&& 4月3日二诊.腰腿酸困,手足心热。&& 此余热未尽,继用上方加地骨皮15g,知母9g。3剂,水煎服。& && 4月10日三诊:药后上症渐退,但3天前感冒又见低热,体温37.1℃,舌尖生疮疼痛。改用三物黄芩汤合封髓丹。&& 处方:黄芩、苦参、黄柏各9g,砂仁4.5g,甘草6g,生地15g。3剂,水煎服。&& 4月15日四诊:口疮痊愈,低热消退,嘱用六味地黄丸易汤加地骨皮30g。3剂,水煎服,以资巩固。&& [按]本案阴虚内热,兼气虚,故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加太子参、荷叶、玉竹甘润益气养阴之品,使低热退却,正气渐复;后因外感复作,口舌生疮,继合封髓丹滋阴降火,标本兼顾;终以六味地黄汤滋阴善后,以资巩固。&& 病例四:**灼热&&& |&& 杨某,女,53岁,月30日初诊。患者两年前出现**及**灼热疼痛不适,伴小便灼热,时觉疼痛,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口干,舌体发热,大便干燥,3-4天一行。曾经某医院妇科检查,诊为老年性**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服中、西药多种(不详),均无明显效果。诊时除上述见症外,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干,脉沉细涩弱。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治宜滋阴清肝,增液润燥,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生地30g,黄芩、知母、黄柏各9g,苦参、怀牛膝各15g,甘草6g。3剂,水煎服。&& 12月4日二诊:药后大便不干,两日一行,**及**灼热感明显减轻,余症亦有不同程度减轻。药症相投,上方去怀牛膝,加栀子、玄参、麦冬、桃仁各9g,鱼腥草24g,穿心莲15g。3剂,水煎服。&& 12月8日三诊:除**轻度瘙痒,心烦、烘热时作外,余症悉退。继用上方加地肤子15g,6剂,水煎服。1年后随访,药后病愈停药,亦未复作。& && [按]本案以**及**灼热为主症,其病位在厥阴肝经,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故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的基础上,一诊酌加知母、黄柏清肝泻火。二诊又加玄参、麦冬、桃仁增液通便;栀子、鱼腥草、穿心莲清热燥湿。三诊复用地肤子清利湿热以止痒。其辨治过程始终有方有守,灵活化裁,切中病机,而获良效。&& 病例五:两耳灼热&& 马某,女,61岁,日初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两耳灼热,自诉两外耳灼热难忍,除睡眠后无感觉外,自觉症状始终存在,伴心烦急躁,时有烘热。二便正常,饮食尚佳,听力正常,别无明显不适。经多处诊治无效,曾一度放弃治疗。诊时主症同上,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证属肾经虚热,循经上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丹皮各9g。3剂,水煎服。&& 8月1日二诊:服完上方,两耳灼热明显减轻,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基本消失。上方化裁。&& 处方:生地24g,黄芩9g,苦参12g。3剂,水煎服。4年后患者携家人来诊,告曰上方服完,至今痼疾若失。&& [按]本案较为奇特,临证鲜见。因肾开窍于耳,故两耳灼热,经年不愈,辨证为肾经虚热,循经上扰。二便正常、饮食尚佳、听力无影响、别无明显异常,说明仅为肾经虚热,未及脏腑。方用三物黄芩汤,既清肾经虚热,又兼养阴凉血,药简效宏。& && 病例六:虚热扰神&& 陈某,女,50岁,日初诊。患者素因家事繁琐,操劳过度,兼之情志不畅,常觉寐少眠浅,夜梦纷纭,时感烦闷灼热,遇事急躁,无因喜悲,舌红而干,脉象弦数,左寸虚大。此为心阴耗伤、肝郁生热、虚热扰神之候,治以清热养心,疏郁安神,自拟“安神却梦汤”加减。& && 处方:珍珠母30g,茯神15g,莲子心1.5g,麦冬15g,夜交藤15g,炒枣仁15g,合欢花9g,佛手9g,甘草6g,琥珀5g。5剂,水煎服。&& 12月26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病轻十之七八,仍以原方5剂续服,已竞全功。;&& [按]本案患者由于操劳过度,情志不畅,心阴暗耗,肝郁生热,而致虚热扰神。柴老采用“安神却梦汤”治疗。方中麦冬、莲子清心清虚热,养心阴;枣仁、夜交藤补血养肝,宁心安神;合欢花、佛手解郁安神;珍珠母、琥珀清肝潜阳、镇惊安神,使虚热、烦闷、灼热、失眠、多梦等症自安;甘草、麦冬、枣仁三药相合,乃“甘麦枣仁汤”,养心阴,缓肝急,安心神,使急躁、喜怒欲哭诸症自愈。【中医临床家---柴浩然】
三物黄芩汤(转载)
[组成用法]黄芩15~50g、生地黄30~100g、苦参15~30g。三味药同时水煎煮2~3次,取汁混合,分2~3次服用。[方证]1.心烦失眠,手足烦热,甚则灼热疼痛、肤色红。2.唇舌干燥,口渴欲饮。3.舌质红而少津。[现代应用]产褥热,、灼热足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失眠、红斑性肢痛症、冻疮、荨麻疹、顽癣、阴痒、阴肿等出现手足烦热时用本方。[经验参考]本方证的“四肢苦烦热”发生于产后,可能与生产时出血过多有关。从经文来看,产褥热应当是三物黄芩汤的经典主治。产后的手足烦热既是本方的主治,义是川方的关键。如大塚敬节治某女,四年前生产,此后一直不眠,经久不愈,苦于手足烦热,发烧而不眠,别无痛苦。用三物黄芩汤一周,能眠6~7小时,于是烦热亦解(《汉方诊疗三十年》)。赵明锐用此汤治疗两例发热患者。一例38岁女性。于十年前生产后,即患五心烦热,治疗获愈。但以后则每年到二三月间开始,即感到周身烦热,手足心尤甚,殆至十月以后就逐渐热退身凉了。十余年来一自如此,虽然断续治疗,未见好转。在发热期间,并伴有口渴能饮、咽干、舌燥、皮肤枯槁、瘙痒、大便燥结等证。脉数有力,舌红、苔白。其他尚属正常。投以三物黄芩汤20余剂,诸证痊愈,随访三年未曾复发。另一例23岁女性,每年春季即出现手足心烦热已三四年之久,伴有心悸、心烦、失眠、盗汗、纳呆、倦怠等症。曾累用一般滋阴之品,诸如鳖甲、知柏、沙参、地骨皮等药治疗未获效。年年春夏如此发作,待到立秋以后,天气凉爽则逐渐好转。诊得其脉弦而数,舌红苔薄黄。给予三物黄芩汤治疗。前后共服十剂,诸证痊愈。次年春天仍有复发,再以此方治之,数剂而愈。随访三年未见复发(《经方发挥》)。手足烦热,是本方的主证,往往热的程度较重,甚至痛苦难忍,常伴有发红、肿胀、瘙痒、疼痛等兼证。从赵氏的两则医案来看,本方证多有慢性化的特点,而且其发生还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后世医家对于本方的认识已超出仲景原文,如浅田宗伯认为,三物黄芩汤不限于蓐劳(亦包含产后、产褥热经久不愈者),治妇人血证头痛尚有奇效。又干血劳(陈旧性瘀血所致之)亦用之,但借以头痛烦热为目标,此证俗称疳劳(女子青年期结核),女子十七八岁时多患之,必用此方。浅田宗伯还以本方治疗某女,产后烦热,头痛如劈,饮食不进,日渐衰弱。他医多诊为产后结核,推辞不治,余与三物黄芩汤,四五日后,烦热大减,头痛治愈(《橘窗书影》)。这些经验说明头痛并不是本方证和小柴胡汤证的主要区别。《金匮要略浅述》载每用三物黄芩汤合黄土汤,用于治疗出血,疗效很好。胡希恕则用本方治疗口糜(《中医临床家·胡希恕》)。本方还用于一些热入血分的皮肤病。妇女经期感受外邪,邪热乘虚内陷而致的“热入血室”证可出现小柴胡汤证,而同样产后感邪除三物黄芩汤证外也会出现小柴胡汤证。那么,两者到底又该如何区别呢?从方剂构成来分析,两方都有黄芩,都主治烦热,但小柴胡汤用柴胡,其所主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用半夏生姜,有心烦喜呕,用人参甘草大枣,其病在气分。而本方用地黄,与出血有关。其人体质虚弱、伤阴的表现都很明显。从病位的深浅来看,本方证已涉入血分,其层次要比小柴胡汤证要深。苦参味浓极苦,脾胃虚弱之人有难以下咽之感,若服后胃内不适,心下痞闷,可改用小柴胡汤加生地黄。[原文点睛]《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一篇附方)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注论精选]尤在泾:此产后血虚风人而成热之证。地黄生血,苦参、黄芩除热也;若头痛者.风未全变为热,故宜柴胡解之(《金匮要略心典》)。尾台榕堂:治骨蒸劳热久咳,男女诸血证,肢体烦热甚,口舌干燥,心气郁塞者;治每至夏月,手掌足心烦热难堪,夜间最甚,不能眠者;治诸失血后,身体烦热倦怠,手掌足下热更甚,唇舌干燥者(《类聚方广义》)。徐忠可:在草蓐,是未离产所也。白发露得风,是揭盖衣被,稍有不慎而暂感也。产后阴虚,四肢在亡血之后,阳气独盛,又得微风,则苦烦热。然表多则长入而头痛,当以上焦为重,故主小柴胡和解。若从下受之,而湿热结于下,则必生虫。头不痛,故以黄芩消热为君,苦参去风杀虫为臣,而以地黄补其元阴为佐。曰多吐下虫,谓虫得苦参,必不安,其上出下出,故未可知也(《金匮要略论注》)。
三物黄芩汤的应用心得
《金匮要略》曰:“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方由三味药组成:黄芩一两,生地四两,苦参二两。从条文和药物组成上可以看出,该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燥湿,滋阴养血之功效;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之证。笔者在使用此方时,不限于治疗妇人产后疾患,而扩大了其治疗范围,收效甚好。  1.急性睾丸炎  王姓,男,52岁。有长期酗酒史,近期发现左侧睾丸肿胀,跳痛,晨起明显,至下午消失,第二日复如故,发时痛连左侧腹股沟及左少腹部。阴囊长期潮湿、瘙痒。目前尚有小便淋漓不净,色偏黄,溺时不痛,大便偏干,2日1行,口干苦,胸下时刺痛,喜叹息,左侧肩膀酸痛。春夏季手掌易潮红发烫,指尖易剥皮。  处方:柴胡10g,生大黄5g,枳壳10g,黄芩10g,生地20g,苦参10g,白芍10g,川楝子8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15g,怀牛膝10g,生甘草5g。5剂,水煎服。并嘱禁酒。  二诊,睾丸跳痛感明显减轻,阴囊亦无潮湿瘙痒感,小便略畅,但仍黄,大便通畅,胸口仍觉不爽。上方加橘核15g,连翘10g,栀子10g,党参15g,茯苓10g,车前子(包)20g,苦参减至5g,5剂,水煎服,并嘱患者多喝水。  药后肿胀睾丸变小,无疼痛,小便色转清,口干减轻,胸口刺痛略舒。再以上方略作加减。服半月,诸症皆除。  本案即“子痈”。系由湿热下注厥阴之络,或外伤气滞血瘀所致。针对湿、热、滞、瘀,选用三物黄芩汤、大柴胡汤、四妙散合方。《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颓疝……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足厥阴之别,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病人有长期的酗酒史,酒乃湿热之品,湿性趋下,热性伤阴,湿热胶着于阴器,是此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故选大柴胡汤为主方。用四妙散,方中牛膝、黄柏清下焦之热,薏苡仁、苍术利囊中之湿。选用三物黄芩汤,一是考虑病人阴囊有瘙痒,用苦参能去湿止痒;二是长期酗酒者,酒的热性会灼烁阴液,故用生地凉血养阴,兼能润肠通便。此外,方中用橘核、川楝子是原自橘核丸的配伍,二药同入肝经,具有行气止痛,散结消肿之效。  本方生大黄的使用是同煎而不是后下,故不取其通便的作用,而取其活血散瘀之义。这是中医大家胡希恕老的经验:凡见于一侧疼痛者,皆可用之。  2.泌尿系感染  韩某,女,50岁。尿频尿急月余,夜甚,偶有血尿,伴溺时疼痛,西医诊为泌尿系感染。症状时有反复,每于劳累或生气后即复发。平素汗少,易口干苦,喜冷饮,眠差,晨起易头晕,活动后减轻,小腹胀,大便易干结,会阴部潮湿略痒,下肢I°浮肿,舌尖红,舌苔中前花剥,根部腻,脉沉细。  处方:木通10g,车前子(包)20g,滑石20g,竹叶20g,蒲公英30g,鱼腥草30g,苍术20g,黄柏10g,党参20g,柴胡10g,生地20g,黄芩10g,苦参5g,生甘草10g。5剂,水煎服,嘱忌辛辣食物和性生活。  二诊,尿频急痛的症状便有明显改善,夜尿由过去5~6次,减至2次。睡眠亦觉安稳,大便正常,头晕腹胀减轻。黄芪20g,白术10g,陈皮10g,柴胡10g,生地15g,黄芩10g,党参15g,当归10g,黄柏10g,薏苡仁15g,车前子(包)20g,瞿麦10g,茯苓15g,肉桂(后下)5g。7剂,水煎服。药后尿频、急症状消失,未见血尿,头晕腹胀消失,下肢浮肿消失。  本案为“淋证”。具有明显的虚实夹杂性:⑴发病时间较长,病情迁延不愈。⑵消炎药治疗不效。⑶劳累后易反复。⑷舌脉诊见虚象。⑸伴有诸多慢性疾病。首方以利尿通淋为主,兼以扶正。以八正散、二妙散、三物黄芩汤三者合方加减。以党参扶助正气,柴胡理气解郁。二诊,考虑到急性期已过,遂调整为以扶正为主,兼除余邪。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减。  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归结为“阳虚型”体质,用肉桂数克,常能获得不错的疗效。焦树德在《用药心得十讲》中讲到,用肉桂可以治疗慢性痢疾、慢性肠炎一类的疾病。  关于黄芩用法。常见有慢性血管性炎症患者,会出现手足掌面潮红发热,眼睛发胀、满布血丝,头脑不清表现。这是由于小血管微循环障碍造成的,其病理机制是血管内的炎性物质沉积,造成血管内壁水肿,血流障碍,氧供应不足。通过现代药理分析,黄芩中的黄芩素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降压、利尿、利胆的功效。因此常用于治疗诸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胃肠炎、传染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肾盂肾炎等炎性等疾病。(39健康网社区  )
经方发挥----三物黄芩汤
三物汤是由、生地、三味药组成。《》治妇人产后发烦热。《千金方》用以治疗天行热病。《类聚方》辨曰:“三物汤治 血脱,郁热在里者。曰四肢苦烦热者。”郁热原为实热,烦热为虚热,可见此方既可清郁热,又能治烦热。在临床上笔者常用来治疗妇女每到春夏季所现的手足心烦 热之证,每多获效。&&&&&&&发热一证,虽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但总的说来,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型,实热多因外感,热邪侵袭,虚热莫不因血亏津伤造成。&&&&&&&春、夏季患虚热者,平素即有邪热内伏,邪热久羁而造成阴津暗耗,阴虚血燥。每至春夏二季,气候渐暖,干燥不润,致人体津血更加耗损,而出现 一系列虚热之证,如手足心烦热难堪,午后和夜间较重,睡眠不佳,心悸、心烦等证。故此证既有郁热内伏久而造成的烦热,又有因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此为虚中 挟实之证。在治疗上不论单纯的养阴,或是单纯的清热,都有其片面性,不可能完满的治愈。用三物汤治疗此证,使邪热清而阴津复,烦热自愈。兹举二例简介 如下:&&&&&&&病例一:&&&&&&&韩xx,女,23岁,每年春季即现手足心烦热已三、四年之久,伴有心季、心烦、失眠、盗汗、纳呆、倦怠等症。曾累用一般滋阴之品,诸如鳖 甲、知柏、沙参、等药治疗未获效。年年春夏如此发作,待到立秋以后,天气凉爽则逐渐好转。诊得其脉弦而数,舌红苔薄黄。给予三物汤治疗,前后共 服十剂,诸证痊愈。次年春天仍有复发,再以此方治之,数剂而愈。后随访三年未见复发。&&&&&&&病例二:&&&&&&&沙XX,女,38岁。于十年前生产后,即患五心烦热,经多方治疗获愈。但以后则每年到二三月间开始,即感到周身烦热,手足心尤甚,殆至十月 以后就逐渐热退身凉了。十余年来一直如此,虽经断续治疗,未见好转。在发热期间,并伴有口渴能饮,咽干、舌燥、皮肤枯槁、搔痒、大便燥结等证。脉数有力, 舌红、苔白。其它尚属正常。投以三物汤20余剂,诸证痊愈,随访三年未曾复发。&&&&&&&结语&&&&&&&本证之因,既有邪热内伏之实邪,又有阴津耗损之阴虚血燥,故在治疗时如单纯用苦寒清热之剂,有弊无利。因这类药品具有伤阴的副作用。长期低 热,阴津本已耗损,如再投以苦寒之品,必致阴津更伤,热必不除。如单纯滋阴,因无去实热之作用,故邪热不清而热仍不退。本方既有苦寒之、能清热, 又配以生地凉血养阴,清热而不伤阴,邪热去则津液复,烦热自愈。&&&&&&&另外,这一类型的低热证,不独是妇女所患,男子或儿童也有患此证者,不过发病率远低于妇女。在治疗方面,概以三物汤治之,能获效。
手足心热案&&
&手足心热案患者王某,70岁,手足心热,头顶热痛多年,加重一月,现症:手足心热,天气虽冷,也需用手冰在墙上方觉舒坦,头顶阵发性热痛,头晕,夜间睡眠时,需露胸肩臂在外,被子只盖住膈以下才舒服,甚为痛苦。近两天还伴有口腔溃疡。细问之,基本无汗,胃胀纳差,口干,饮水不多,喜冷饮,无烧心泛酸,大便次数多,先正常后稀,小便黄少,舌淡苔白厚,脉弦。患者素有高血压,冠心病史。辨六经:太阴厥阴合病,上热下寒,胃虚有饮,饮与热邪上犯辩方证:甘草泻心汤合泽泻汤方证方药:清半夏18& &黄连9& &黄芩15& && && && &干姜15& &党参15& &炙甘草20& && && && &泽泻20& &白术15& &大枣5枚& && && && && && & 3剂二诊:诸症大减,头痛头晕及胃部症状基本消失,只有手足心尚稍有热感,又给予3剂巩固。多日后见到患者,述诸症全消,血压也比以前降低很多,现基本正常了。
&治疗五心烦热的特效方
从马老师那里学来的第二个方子是一个治疗五心烦热的特效方,这个方子本身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名字,一段时间我叫它疏肝滋阴利湿方。这个方子,我前前后后怎么也用了够几百次了吧,对证的时候效果真的非常好。
初次对本方产生兴趣,是见马老师治疗一例慢性尿路感染伴无心发热,主要是手心。李老师是马老师的上级,他爱人反复尿路感染多年,曾诊断慢性肾盂肾炎,经常腰酸,小便不利,同时手心发烧,心烦,但体温正常。李老师本身也懂医,但全是书本知识, 从来不看病,属于纸上谈兵式的。当他和马老师谈起此病,马老师说保证三幅药见效。结果,吃了两副手心就不烧了,小便也通畅了,小肚子也不拘急难受了。李老师和我谈起这个病例的时候,口气颇不以为然,说他并不赞成马老师的治法,虽然病人感觉是好了,但利水药会伤病人的肾阴。这就是李老师的学术特点,他自己从来不治病,但总能在别人治过的病人中找到错误,哪怕是效如桴鼓的病人。
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听后就开始留意这个马老师到底运用了什么方子。后来闲来无事和马老师品着茶水吹牛,马老师告诉我,有一个诊所的医生,近来咽中异物感,咽东西不畅快,同时干呕,嗳气,上腹痞满,自己总是怀疑得了食管上不好的病。结果他就用了两副药,症状就彻底好了,病人也不担心食管癌了。这下彻底激起了我的兴趣,经过死磨硬缠最后马老师终于坦白了他两次用的同一个方子。
处方的组成是这样的:柴胡10 黄芩10 半夏10 生地10 元参10 麦冬10 郁金10 茵陈15 生鸡内金10 生山楂10 木香10 元胡10 川楝子10 甘草6 木通6 车前子10 板蓝根10 ,大黄6(不后下)。手足心热加鳖甲24克。
得到此方后,我对他进行了广泛试验,发现本方能解决大多数问题,近期疗效好的很。如:
用于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以本方原方使用,或加滑石,蒲公英,有效。无心烦热者,特效。伴恶心呕吐者,有效。
用于胆囊炎,胆结石,效果也很好,倒不是能排出多少结石,而是症状很快就好了。曾治疗一王姓朋友,男,30余岁,右上腹不适,墨菲氏征阳性,使用高脂饮食后加重。b超检查为胆囊炎,胆囊排空减慢。服用本方五剂,症状消失,曾试验饮酒吃肉 后依然没有复发,B超复查,说胆囊排空正常了。他朋友是医院的,转告我,B超医生说难以置信。
某女,18岁,学生,以手心发烧,心烦难忍就诊,诉既往曾有胆囊炎,具体不详。舌红,少苔,脉细。予本方原方加鳖甲。服药四剂,二剂后症状消失,四剂服完,自己感觉正常,未再诊治。
本方治疗胆囊炎,以手心发热,伴恶心,胃脘痞闷者特别好。若辨证无热证,可酌减方中生地,元参,麦冬。
慢性咽炎,类梅核气症状者。
梅核气痰郁气结而无热者,当用半夏厚朴汤。但本病诊断为慢性咽炎者,见寒热错杂,或肝郁化火,或郁热伤阴者甚多,再用半夏厚朴汤则不适宜,用本方甚好,加山豆根。本方治疗的慢性咽炎,以咽中异物感,口感舌燥,时有干呕者效果尤其明显。
不明原因低热。曾以本方治疗不明原因低热一例,女性,30岁,舌脉基本无异常,自觉发热,每天下午体温37-38度,持续二月余,五心烦热。以本方服用,四剂热退,症状缓解。
曾治一例,是内分泌科的同事找我会诊,说一病人,是糖尿病,晚上身上热的睡不了觉,体温正常。我装模作样号号脉,与本方原方两剂。第二天,同事就告诉我,病人身上一点都不感觉热了,一觉睡到天明。并说他们科一大票病人都要找我开药。
曾经有一年多时间,我用本方加减通治所有疾病,如头痛,胃痛,咳嗽,胁痛等,效果竟然也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后来听人说起“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这句话时,我立马就反应出来,这理论我早就用上了。
今天再更新一点内容,由于明天放假回家,可能下次更新要推迟一点时间了,希望大家谅解。
前面说了疏肝滋阴利湿汤的应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组成特点和我对他的理解和认识。本方来自于简明中医学,原来是一首治疗胆囊炎湿热证的方子,原方本来也不是这样,而是另外一个方子,后面有好多的加减法,这些加减法经过马老师的加减应用,再经过我的广泛异病同治实验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大家可以看看原书的加减法:
处方:柴胡6克、黄芩10克、郁金10克、车前子10克 、木香10克、川军10克、茵陈18克、半夏10克,水煎服。
加咸:热盛,加龙胆草12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痰湿盛,加苍术10克、陈皮6克、厚朴6克,热邪伤阴,加生地12克、元参10克、鳖甲24克、麦冬10克、板蓝根30克:食欲不振,加山楂10克、鸡内金6克;呕吐,加竹茹10克、黄连6克;痛重,加川楝子10克、廷胡索10克;鼻衄,加白茅根15克、大小蓟各15克、藕节15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原方是全部采用了的,热甚加的三个药没有加,因为这个痰湿的也没有加,但伤阴的全部加上了。食欲不振的也加上,痛重的也加上了。从原书原方,马老师的加减及我的使用,可以看出处方发展沿革的一个短期缩影。那么,经方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成了现在千变万化的方剂,也就不足为奇了。从这里也可以发现,经方之妙,也不能完全归结为经方本身的妙处,也有我们后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发现新的适应症的功劳。
这个方子,使用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由于本身从小柴胡汤脱胎而来,故治疗发热,恶心喜呕,呃逆,痞闷自然就有一定的效果,起作用的关键是柴胡、黄芩、半夏这三个小柴胡汤的核心药。
这个基础上,加了生地,元参,麦冬三个养阴清热药,就特别善于治疗五心烦热,因为柴胡可从少阳透热于外,木通车前子,可从膀胱渗热于下,大黄,茵陈可将湿热排出于大肠,生地,元参,麦冬又善于清血热而生阴津。血分瘀滞者,尚有郁金,元胡活血,故本方治疗五心烦热,可谓特效。因为有五心发热主证的,若是按传统的方法治,都是分为气郁,血瘀,湿热等,在辨证上往往错杂发生,不像本方,兼而取之,但有相得益彰。配伍之妙,确实值得推崇。
这个方子里,用了生地,元参,麦冬,大黄,而去了小柴胡汤里的党参,生姜,或许有人会质疑此方过凉,会导致腹胀,纳呆,腹泻。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很难发生,原因是,本方有木香辛温行气而香燥,又重用到十克,就会有很强的行气消胀作用。再加上山楂,鸡内金等健胃药,完全可以抵消玄参生地麦冬的寒润碍胃之性,但清热凉血的作用却不会受到影响。而茵陈大黄合用,有利胆的作用,增加胆汁排泌,也是助消化的。而且本方有木通,车前子,茵陈利湿,利小便而实大便,那么腹泻的副作用也没了。
尤其本方有川楝子,郁金,生鸡内金,生山楂,有很好的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对于肝胆气滞血瘀的问题,往往也能一并解决,故使用本方治疗一证的时候,往往其他症状,也顺便就痊愈了,甚至包括一些患者来诊时根本没有谈到的症状。唯有如此,患者才更会佩服中药的神奇。
本方中,除了生地,元参,麦冬,板蓝根,如过不是治疗发热可以去掉外,其他的任何成分均不能随意去掉,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可能就完全失效了。如果气虚,可以加党参,太子参,胃寒,也可加生姜,或干姜,大腹胀满,也可用厚朴。如果有感染,热毒,银花,连翘也可以用。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我读硕士的时候,有一个病人,拿了一个胆囊炎的方子,问我的一位上级医师这方子怎么样,上级医师看了,说私人诊所的方子还是不可靠吧,我给你开一个。方子开好了,基本还行,就是没有用大黄,我问为啥不加,医师说,病人不便秘。我当时就说,这方子吃了可能没效。三天后病人来了,果然说毫无效果。我告诉上级医师,加大黄进去,哪怕有三克,一定有效。后来果然如此。这里必须说明,如果去掉大黄,茵陈,是最容易导致整个方子完全失效的,大黄是方内全部药物起效最后的落脚点,就像考试答完卷子最后交卷的那一下。所以,即使病人大便不干,甚至偏稀,大黄也一定要用,量可以少,哪怕二克,也和不用完全不一样。而且大黄不要后下,要同煎,因为大黄这里用的是他的活血和推陈致新的共同作用,并不是单独取其泻下。
再说鳖甲,如果有五心发热的症状,这个药一定要加上,而且最好用24克。这个属于治疗五心烦热的特效药。听人讲过一个故事,以前有个老中医,快去世了,儿子不争气,不爱学习还抽大烟,没办法,老中医就教了儿子一个秘方,而且无论如何不让泄露出去。女人,最容易手心烧,而且烧起来心烦意乱,就找男人的麻烦。而这个儿子,就专门治疗这个病,特效。谁找他去看,他也不要钱,只要给他大烟抽就好了,他用的主药,就是这个鳖甲,还有一味是地骨皮。
总之,由于本方以小柴胡汤为内核,又经过了巧妙的加减,扩大了适应症,增强了速效性,同时兼具大小柴胡汤的特点,故我学到本方后,曾经以此为基本方,加减通治各种病症,竟然也混了二年,而且获得不错的口碑。
但后来,我还是放弃了。一方面是觉得这样下去,学术上很难有更大的进步。二是这个方子也不是全无缺点,接下来,就说说这方子的不足之处。
首先,这个方子经经方大小柴胡汤一变,又加了增液汤清热养阴。在寒热平衡的的角度说,仍然是偏于寒凉的。由于前面说的原因,有茵陈,大黄,木香,鸡内金,山楂,半夏,故短期服用,只能发挥其妙处,寒凉的不利之处是完全表现不出来的。但,毕竟辛香温燥之药行速,走而不守,滋阴增液之药行缓,守而不走。故本方初服无不效,但用于长期治疗某些顽固性疾病,就有点不足了,这时候,还是辨证论治好。但开业看病的,谁不希望出手就长脸,所以,总体说,本方还是一首不错的方子。
/bbs/topic/?ppg=4&甘温除大热(某女手脚心发热一年多)
最近很少写医案,一是抢红包给闹的,二是没什么特别的案例,无非是一些常见的妇科病,如附件包块,子宫肌留,这类病从肝入手,去湿热利水(如重白术60),重用某些药效果明显;还有就是风湿性关节炎,这类病粉剂,但某些动物类药较贵,与汤药药结合,效果也很好,重用某些补气的药(如黄芪200)是关键;以上,择时间贴出来,今天发个:某女手脚心发热一年多的医案,开阔一下我们的思路。某女手脚心发热一年多的医案一年多前怀小孩时,手脚表现异常:手脚心发热,体温检测正常,但手脚心摸有烫感,最明显是接触别人一下别人马上反应就知道烫,睡觉两处多要露在外面才舒服些。医生多以怀小孩不便为由简单处理未果。随着小孩落地,手脚心发热依旧;于是患者早早断了小孩母乳,一是怕小孩用了不妥,二是自已也担心身子;于是大大小小医院检察院查过,一切正常;期间也看过中医,吃过中药,连患者都知道是肾阴不足了。可见没少看过中医;一个月前微信联我,以前QQ的网友,未曾谋面过;谈及此事请我给开个方子,我问过一些症状情况,回答除上发热没有特别之处,拍过来舌头:苔白(患者自已都会看,看来为治病也在自学不少);第一次用方:滋阴清热,向更年期综合症状思路,心想前医肯定是没有重用清热的药,于是方中重用了水牛角100,五副,患者用后投以有拉稀的症状给予回答,其他照旧;错误反省:患者并非潮热,并无时间之分热,也无舌赤,与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明显不同。第二次用方:患者相信我,请我继续,于是我请教了老师的推荐:三物黄苓汤,三物黄芩汤出自《千金要方》,由黄芩、苦参、干地黄3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云:“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患者服后过不一会儿就吐,我立马叫患者停用,说我知道问题了,但患者还是以茶代饮方式服用余下的3副多,当然除了便稀外,发热还是照旧。错误反省:患者并无烦热。第三次用方:患者相信我,请我第三次出方,我说我知道问题了,事不过三了本帖隐藏的内容补中益气汤加味《脾胃论》卷中: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补中益气汤【处方】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在此方的基础调整加了清热的药。嘱她检五副,患者还是有点。。。只捡了三副。一用药后,效果立马出来了,明显好了许多,于是效不更方,患者又捡了五副,一年多来怪病告愈。本帖隐藏的内容内伤发热以及甘温可以除大热,这个问题我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但读了一些书刊报导的文章。总觉得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再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贾得道先生之《中国医学史略》对李东垣评价说:“概括说来,李氏强调脾胃的作用,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对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影响很大。但他喜用升发温补之品,特别是倡导‘甘温除热’的说法,其流弊也很不小。后世医家虽有许多人以曲说为其辨解,但他的这种一偏之见,是很难加以讳饰的。”贾得道先生这一批判似乎有点武断,他不但反对甘温除热法,连李东垣的升发温补之创新成就也顺带给予贬低了。这一事实启发了我,作为一个中医史学家,必须参加中医临床,经过一定的临床锻炼,对古往今来的各家学说,才能作出比较中肯的评价,因此我培养的中医史研究生,都要他参加临床,哪怕毕业以后,争取机会到附院参加临证工作也好。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把古往今来的学说一一加以验证,但通过临床工作,会巩固对中医药学术的信心,能根据中医的理论体系去思考问题、去指导实践,不会随便用西医的理论去对号入座,把能对上号的视为科学,对不上号的便以为非科学。这在今天对中青年一代中医是一个很紧要的问题啊!甘温除太热乃李东垣先生一大发明。《内外伤辨惑论》是东垣先生第一本专著,他有感于当时医家以外感法治一切发热之证,认为流弊很不小,为了补偏救弊乃著书以活人。东垣自序说:“《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言,此论束之高阁16年矣。昆仑范尊师,曲相奖借,屡以活人为言……就令著述不已,精力衰耗,书成而死,不愈于无益而生乎,予敬受其言,仅力疾就成之。”读其序如见其人。一位医德高尚的老学者俨然就在我们的面前,使人肃然起敬。《内外伤辨惑论》完成之后,他接着写出不朽之作《脾胃论》。在此论中,内伤发热之论更臻完善。东垣脾胃之论(包括“甘温除大热”之论)是其毕生科学研究之成果,今天如果未经验证,便挥动史家之笔,一予勾销,这比之700多年前之李东垣先生,谁是真正的科学家呢?!贾先生说:“后世医家虽有许多人以曲说为其辩解”,足以证明李东垣先生甘温除大热法,已后继有人,估计700多年来,后世运用此法已活人无算了,其功岂小哉?当然对李东垣先生此说未能充分理解者亦不少,近年在杂志与报刊上,偶或见之。如说“热”乃虚热,是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计测之则无发热;或曰甘温所除之“大热”不是“高热”。这些学者比之贾氏不同,承认甘温药可以治发热,只对大热有怀疑耳。《中医大辞典》有甘温除热条云:“用甘温药治疗因虚而身热的方法。如气虚发热,症见身热有汗,渴欲热饮,少气懒言,舌嫩色淡,脉虚大者,用补中益气温。产后或劳倦内伤发热,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红,脉洪大而虚,用当归补血汤。”辞典是按照大多数人所公认者而修编的,故只设甘温除热条,而无甘温除大热条。我们复习一下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是怎么说的,他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虽然700年前没有体温计,但从李氏这段文字来看,其所指之发热,是高热,不是低热,更不是自觉之发热明矣。至于此种发热之论治,《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说:“脾胃气虚……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温。”从上述引文,可见李氏所指之大热,以白虎汤证为对照也,为了区别于白虎汤证,故不言壮热而称之为大热耳。若以体温计测之则可称之为高热,亦包括们之壮热、久按热减之中热一类因虚而致之发热。当然,甘温法亦可以治疗自觉发热而体温计测之无热及低热之属于脾胃气虚之证者。& &&&正如《中医大辞典》甘温除热条所说,除了气虚发热宜用补中益气温之外,又补充了产后劳倦内伤之发热用当归补血温之证。这是后世发展了李东垣的理论与经验。其实甘温除大热,何止补中益气汤与当归补血汤二方。我曾用归脾惕治1例发热39℃之患者(案见《学说探讨与临证》第81页),我院黎炳南教授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治l例产后高热40℃之患者。至于中等度发热,我喜用桂甘龙牡汤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l例乙脑久热(38℃)不退,以及l例肠伤寒中西药并用而仍发热38℃左右之证,诊其舌质淡嫩,脉见虚象,均用桂甘龙牡汤而愈。上引之病例不多,因适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的病属少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许有人怀疑这些病案是否属实,《中医杂志》1990年8期专题笔谈栏专门讨论《甘温除大热的理论与实践》,参加讨论的同志不少,遍布多个省市,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是确切的资料,不妨引其中一些资料以证实甘温除大热法是超出于西方医学而大大领先于世界的理论与经验。参加笔谈讨论共有10位专家,其中对甘温能否除大热持肯定态度的占绝大多数,10位专家中,有8位专家共报导了10个典型病案,这10例病案中,除1例无记载体温情况外,其它9例体温均在39℃以上,其中超过40℃的有4例。所涉及的病种范围相当广泛,如急性白血病、黄疽型急性甲型肝炎、败血症、中毒性心肌炎、硬皮病、乙脑、迁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产后高热、子宫切除术和脾切除术术后高热以及原因未明之长期高热等等。例如万友生大夫曾治一李姓患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大叶性肺炎,高热达400C以上不退,白细胞降至0.6×109/升,经用各种抗生素和清肺解热中药无效。患者高热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靡,声低气细,恶心厌食,咳嗽,胸痛,吐血痰,脉虚数甚。万大夫投以补中益气温加减方:黄芪、党参各50克,白参、白术各15克,西洋参、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各10。2剂服后体温降至38.7℃,复诊守上方,柴胡加重至15克,更加青篙15克,继服8剂体温降至正常,其他症状大为好转,惟仍咳嗽、胸痛、吐血痰,三诊守上方加入桔梗、积壳、橘络、丝瓜络、紫苑、款冬花等药,更进20余剂,复查胸片示肺炎全部吸收,血象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症缓解。本例身大热,体温高达400C以上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靡,声低气细,现象热而本质寒,病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气虚,虽然兼有肺热灼伤阳络之症,但治病必求其本,故投以补中益气汤方解决主要矛盾,气虚发热证解除了,肺热灼伤阳络之症也就迎刃而解。当然,对于虚实夹杂证,采用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剂以外,还应根据中气虚弱之轻重、累及脏腑之多寡,兼挟证之有无等等而辨证加减。对于气虚与实邪兼挟之发热,并非单纯虚热者,治疗除了甘温益气以外,并不排除配合苦寒药,这也符合东垣补中益气加减黄芩之类法。因此甘温除大热法,其用方并不拘泥于补中益气温,不少专家还选用了升阳散火、升阳益胃、黄芪人参汤、归脾汤、四君子汤以及桂附八味丸引火归原法等等进行治疗取得效果。东垣在补中益气温方后加减多达25条,足以示人辨证加减之重要。综合笔谈各位专家所见,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其发热程度可随阳气虚衰、虚阳亢奋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亢奋程度重的则发高热,否则发低热。因此,体温表上是否显示发热或高热,不能作为我们是否采用甘温除大热法的依据,关键在抓住气虚或阳虚这一本质,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必拘于补中益气汤,而可以采用升阳益胃汤、归脾汤、桂附八味丸等其他方剂的道理。这些都说明中医学在发展,现代高明的中医有些已超过了东垣,东垣有知当含笑于九泉也,只可惜高明的中医在今天大好形势下成长太慢耳!总而言之,甘温能够除大热,实践已经作出检验,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 邓铁涛)
&邓铁涛老师指出“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含义,即指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其发热程度可随阳气虚衰,虚阳亢奋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亢奋程度重的则发高热,否则发低热,因此,体温表上显示发热或高热,不能作为我们是否采用甘温除大热法的依据,关键在于抓住气虚或阳虚这一本质,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必拘于补中益气汤的道理”。甘温除大热,历代所研究的内容,既有急性高热病证,也有慢性低热病证。它是中医内伤发热的主要治法,涉及到临床各科。现代医学所不能解决的内伤发热诸证,如所谓的不明原因发热,发热待查,功能性发热,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热,泌尿系及手术后发热,产后发热,癌肿发热,肝胆病发热,血液病发热,各种结核病发热等等,中医多可应用甘温除大热之法,灵活变化,短期治愈。 那种认为中医不能治急性热病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但业中医者必须深究临床应用之技巧,否则即招致中医不能治急性热病的冤说。
阅读(1288)|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如何辨手足心发热(附:三物黄芩汤治疗手足心灼热、治疗五心烦热的特效方)(甘温除大热(某女手脚心发热一年多))',
blogAbstract:'\r\n\r\n手足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以手足心发热,或仅表现为两手心发热,或两足心发热为主,伴或不伴体温升高。临床上有时患者仅以手足发热来诊,对于此内患者,可分6种证型来论治。\r\n1.阴虚内热:\r\n多见于素体阴虚或热性病后期津伤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手足发热,午后热甚,卧时手脚喜伸出被外,多伴有心中烦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腰膝酸软,男子可见遗精,女子可见月经先期量多,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加减。盗汗明显者去青蒿,加麻黄根五味子煅牡蛎以固表止汗。\r\n',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6,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7,
mainCommentCount:7,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治疗癌症的老中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