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北的一个小城市,今年高三成绩哪时就定型了,成绩吧就只能考个一本了。我们学校每年考上好学校的,大都是靠的

家族里有个女生考上清华,其他人没事就研究为什么她那么聪明,好多年了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主题:家族里有个女生考上清华,其他人没事就研究为什么她那么聪明,好多年了[237]
所以她为什么那么聪明?
№1&☆☆☆= =于 08:01:32留言☆☆☆ 
。。亲戚不都是没话找话聊么(不过也可能是我家亲戚间都不怎么亲吧,他们的话从来都是听听就算了
№2&☆☆☆= =于 08:01:51留言☆☆☆ 
农村考生考上清华啊……所以她为什么这么聪明?
№3&☆☆☆= =于 08:03:46留言☆☆☆ 
研究出来了吗?
№4&☆☆☆= =于 08:03:58留言☆☆☆ 
。。亲戚不都是没话找话聊么(不过也可能是我家亲戚间都不怎么亲吧,他们的话从来都是听听就算了№2 ☆☆☆= =于 08:01:51留言☆☆☆不是啊,是发自内心的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5&☆☆☆= =于 08:04:04留言☆☆☆ 
农村考生?rnb
№6&☆☆☆= =于 08:05:14留言☆☆☆ 
№7&☆☆☆= =于 08:05:25留言☆☆☆ 
江苏的农村考生 一路跳级考上清华 我觉得确实学习方面还是很厉害的
№8&☆☆☆= =于 08:05:31留言☆☆☆ 
农村考生考上清华啊……所以她为什么这么聪明?№3 ☆☆☆= =于 08:03:46留言☆☆☆不知道啊,她爸妈一点不聪明,她爸妈复读都没考上大学,结果她。。。
№9&☆☆☆= =于 08:05:55留言☆☆☆ 
我也想研究233
№10&☆☆☆= =于 08:06:02留言☆☆☆ 
我为要知道。。
№11&☆☆☆= =于 08:06:17留言☆☆☆ 
关键不只是清华诶,人家还跳级了,rnb
№12&☆☆☆= =于 08:06:39留言☆☆☆ 
大家别忘了划重点 是江苏啊江苏
№13&☆☆☆= =于 08:07:31留言☆☆☆ 
基因突变,都散了吧~
№14&☆☆☆= =于 08:09:37留言☆☆☆ 
小概率事件
№15&☆☆☆= =于 08:10:26留言☆☆☆ 
基因突变吧,被复制的可能性很小
№16&☆☆☆= =于 08:10:27留言☆☆☆ 
忘了说,她还有个弟弟,超生的,弟弟也聪明,没姐姐牛,但是也是清华北大的料。我们家族别的都是很努力才勉强考上211的。所以对她家的崇拜简直了!父母不聪明出一个聪明孩子是基因突变,出两个聪明小孩是为啥呢。
№17&☆☆☆= =于 08:11:09留言☆☆☆ 
忘了说,她还有个弟弟,超生的,弟弟也聪明,没姐姐牛,但是也是清华北大的料。我们家族别的都是很努力才勉强考上211的。所以对她家的崇拜简直了!父母不聪明出一个聪明孩子是基因突变,出两个聪明小孩是为啥呢。№17 ☆☆☆= =于 08:11:09留言☆☆☆你咋知道父母不聪明?怎么看出来的?
№18&☆☆☆= =于 08:12:36留言☆☆☆ 
研究出来了吗,我也想知道
№19&☆☆☆= =于 08:12:51留言☆☆☆ 
所以说智商这个东西还是有的
№20&☆☆☆= =于 08:13:21留言☆☆☆ 
划重点 江苏考生 还是农村考生 还一路跳级,真的rnb啊
№21&☆☆☆= =于 08:13:35留言☆☆☆ 
这能研究出来?
№22&☆☆☆= =于 08:13:42留言☆☆☆ 
我表哥表姐表妹全是211985的,只有我是学渣,表哥也是清华的高材生,我从小是反面例子。。。
№23&☆☆☆= =于 08:14:20留言☆☆☆ 
忘了说,她还有个弟弟,超生的,弟弟也聪明,没姐姐牛,但是也是清华北大的料。我们家族别的都是很努力才勉强考上211的。所以对她家的崇拜简直了!父母不聪明出一个聪明孩子是基因突变,出两个聪明小孩是为啥呢。№17☆☆☆==于8:11:09留言☆☆☆你咋知道父母不聪明?怎么看出来的?№18 ☆☆☆= =于 08:12:36留言☆☆☆她爸妈复读两年都没考上大学,数理化尤其差,都考不上50分以上。两人都是农村里有大学梦的,结果都没考上。结果在儿女身上实现了
№24&☆☆☆= =于 08:15:37留言☆☆☆ 
是不是她父母中不是你家家族的那一方特别聪明?另一方家族的孩子你们调查过 吗
№25&☆☆☆= =于 08:15:38留言☆☆☆ 
研究出来了吗?研究出来记得来说一声哈.....
№26&☆☆☆==于 08:18:02留言☆☆☆ 
遗传这东西没法说的吧,我父母都是理科学霸,我自己数理化渣得不行,但有艺术特长,找谁说去?
№27&☆☆☆= =于 08:18:33留言☆☆☆ 
基因问题,研究也没有用的。
№28&☆☆☆= =于 08:20:22留言☆☆☆ 拒绝访问 | www.pzzc.net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pzzc.net)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9ae62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想当然的“减负”  2017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小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再次明确提出。这是一个好预兆。  近十几年,“减负”呼声高涨,“素质教育”一词仿佛成为唯一正确,与此对立的便是“应试教育”一词。自新中国,尤其恢复高考后,教育部门与各级学校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世纪突然发现,“素质教育”原来与“应试教育”对立,这也太滑稽了。  这种想当然的对立,以及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导致了什么呢?所谓“减负”。教育部在2013年还专门搞了个运动式的“减负万里行”,效果如何,家长们可以自己评价。  总结一下,十几年“减负”的现实结果:  1、各种补习班如同雨后春笋,现在已经成为庞大产业。  2、私立中学,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成为教育质量的代名词。在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有全面取代公办中学的趋势。  3、中小学择校竞争的激烈程度,一些地区已经赶上高校的高考竞争。  4、有较好教育经历的家长们,纷纷全力介入子女教育,甚至放弃自己的职业机会。  这是给孩子“减负”,还是给全社会“加负”?  改革开放,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竞争领域的干涉越来越少,但是,在教育改革领域,政府对学业竞争的干涉却越来越多,而且以打击压制公办中小学与师资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为代价。优质教师与家长们以脚投票的现实,便是商业化教育的产业兴起。  按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引入民办教育的初衷,就算不是国家为主民办为辅,最少也是两翼齐飞。现在的趋势却是要一枝独大。不能不让人回想,改革初期,国企与民企的竞争。当时的情况便是,政府部门干涉国企越多,国企倒得越快。  社会竞争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教育资源竞争必然加剧,这不是行政要求公办学校“不布置作业”、“不考试”就能解决的现实压力。  说几个很现实的问题:  1、不允许公办学校分班教学,“因材施教”何来?大锅饭不是公平,恰恰是极不公平。  2、不允许公办学校为落后生补习,“公平”何往?只能是拼家长的精力与财力。  3、不做作业,又何来熟能生巧的“习”?  4、连课本知识练习的运用都不熟练,学子又何来现实中,“习”的实践能力?  5、没有阶段测验与考试的检查,怎么能及时发现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不经历学业竞争的磨炼,孩子突然就在现实竞争中心理强大了?  政府部门指导或引导,请建立划底线的思维模式,而不是事无巨细画金光大道的模式。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的关系,带给我们的重要方法。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家长不引导教育孩子积极投身竞争,等于在现实竞争中放弃孩子。这是个别家庭的事,只能点到为止。如果国家教育体系,也被感觉正确的想当然冲昏头,就是历史错误。
楼主发言:3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北京4中数学老师说:“减负”就是“负负”   负负得“正”
  支持。
  因为减负以后,搞教育的人,赚钱机会更多啊。
  物极必反,凡事过了头好事也会变坏事。适当的竞争好处自不必说,可是到了恶性竞争,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还不该检讨一下吗?现在孩子的近视率有多高?体育有多差?楼主不清楚情况?  只不过教育部出台的那些减负办法都是花架子,现在高考公平都做不到,谈什么减负不是更可笑吗?  当有一天当中国足球队挺进世界杯决赛的时候,我可以肯定他们这辈人接受的是素质教育。
  不允许公办学校为落后生补习,“公平”何往?只能是拼家长的精力与财力。  =======================  我们学童版大部分贴子体现了这一点。有花几十万给孩子补习的,有天天回家盯孩子学习,完全没自己时间的。这些还是绝不放弃的家长,“认命”的不知道多少。每次听小捣乱说起数学课各种同学的表现,我就觉得好着急,那些坐在最后一排,老师讲课他们自己玩儿的孩子们怎么办?这才初一,传说中“齐头并进”的初一?现在是刚进初一就天上地下了,都是小学放羊+强制划片招生的结果。  当然,那些坐在第一排的孩子们也觉得好难受:老师讲课太太太慢了。。。  不经历学业竞争的磨炼,孩子突然就在现实竞争中心理强大了?  =========================  我前几天本来也想写贴子说这件事。不许张榜公布孩子成绩,那什么时候孩子对自己暂时的失败才有承受能力,以后是不是连领导的批评都不能接受了?孩子们又不傻,成绩一出来都互相打听,还不是很快知道自己排第几。  以前课外班竟然有家长说:不要贴出孩子的成绩,孩子会不好意思的。知道不好意思就好好学习,把成绩提上去啊。知耻而后勇,知道差距去努力才对啊。藏着掖着算什么?
  教委今年明令禁止民办校幼升小以考试形式选拔了。我家目标校去年20:1的招生比例,而且来的都是硬孩子。不少揣着学前及一年级杯赛成绩的。今年反正学校还没动静,怎么动手还不敢说呢。有说凭电脑随机选的,群里一片哗然。纷纷表示,不远拔,不会交钱去个大锅饭学校。还不如划片,6年省好几十万。
  今年先看RDF早培敢不敢招吧。如果真不敢招了,那么起码我们这里真要进到大锅饭时代。
  义务制教育,好好想想,国家花钱,如果能保证国家的人才够用,干嘛多花钱?
  家长增负
  中国当下社会: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  私募排排网 10:01:50阅读(1973)评论(0)  越来越多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放弃高中、大学,直接选择技工学校,学门手艺和技术;5%的上层家庭根本不高考游戏,也看不上国内的本科教育,这些家庭 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选择每年学费高达数十万的国际学校,高中甚至初中就到欧美发达国家继续接受教育。而对教育最抓狂和焦虑的当属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他们 的认为孩子输不起,稍不努力考不上一本、985、211大学,他们的社会流动轨迹就将滑向底层。这就是社会当下,生动的阶层教育画像。  曾经,“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是生活中流行的口号。教育是中国亿万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弟的一剂强心针。  如今,“一毕业就等于失业””“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等等口号却在调侃教育,这个曾是底层人向上流动期盼以此改变命运的独木桥。然而现在许多因素在实际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改变了这种改变命运的方式——  第一,“教育改变命运”的口号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变了。整个社会教育的起点已经提高,即使付出很大成本,得到的也只不过是最基础与必需的教育。受教育已不是提高个人档次的问题,而是维持最低生活所必需的问题。  第二,教育不再是让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好事。对于许多的家庭而言,大学学费无异于天文数字。一个人考上了大学,一个家都会被拖入贫困的泥潭。加之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城市生活成本趋高,大学毕业,对家庭的回报也没有保障。  第三,欠缺高等教育,同样可以获得高的社会地位。许多名人也没有受过高层次的教育,“土豪”、富二代、官二代的不断涌现,使得“读书无用论”有了生存的土壤。  种种现象似乎表明,教育促进社会成员的升迁性社会流动的功能减弱了,高层次的教育并不必然带来好的收入和职业地位。“教育改变命运”的口号不再像过去那么令人信服了。而中国的不同阶层,对待教育的态度也有了截然不同的差别。  绝望的底层人民:干脆放弃高等教育  一位俩孩子都在外地打工的家长说:“读个初中就行了,读多了也没用!”“以前村里人说我目光短浅,现在却反过来找我,让我儿子帮他们孩子找工作。念大学还不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可是现在,机会多的是,不是非要上大学。”  中科院社会学博士后的调查发现,越贫穷越认同“读书无用”:村庄贫困层认同度62.32%、农村中间层37.24%;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庄贫困层认为读书无用的比例最高。  由此可见,认为“读书无用论”再次泛滥的结论并不正确。中高层从未说过读书无用,相反,他们更加疯狂。  疯狂的中产阶级:对教育的焦虑与过度重视  且 不提一线城市天价却依旧供不应求的名校学区房,根据今年七月的一则新闻报道,一位80后上海妈妈为今年9月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列了个学期清单,暑假开 销加课外学习的开销达到32万元。除了各种学习用品、家居用品和夏令营以外,总计20个课外兴趣班。中产阶级对教育的焦虑,从中国不断高企的学区房价和愈 发火热的补习班便可一窥全貌。  而一条新的道路越来越成为新中产阶级的家庭标配,那就是读私立学校和出国读书。日,南京某私立学校的幼升小面试中,5086名孩子竞争216个名额,录取比例破23:1。而其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与该校针对出国留学的教育方式有不容忽略的关系。  孩 子的教育问题集中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焦虑情绪。中产阶级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继续接力,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跃迁,为此他们不惜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 学习各种才艺和礼仪,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转而拥抱阶层固化,希望孩子至少可以继承自己的中产阶级身份,为此他们不惜搁置自己的 价值观,他们会坚定地反对异地高考,将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贬称为“菜场小学”,避之不及。  中产阶级的孩子,也许是学业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这源于他们父母内心深处巨大的不安全感:毕竟,与社会上层相比,他们的孩子输不起。(熊易寒:中国中产阶级的三副面孔,《文化纵横》2016年8月)  这些现象都带给人们极大的困惑:教育还能改变命运吗?底层的上升通道关闭了吗?教育与社会流动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现在人为什么讨厌所谓的“二代”?  现在的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趋势显现,向上流动困难。  第一,教育面前机会不平等的现象仍很严重。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八场报告中指出,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方面。  主 要是因地域差距造成的,但同时也有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因素,不同家庭背景为孩子提供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差距越来越大。具有较好社会经济条件的 家庭会为孩子选择较好的教育。此外,家长在学校教育之外的投入也因家庭条件的不同而差距很大,家庭条件好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找家教、选择辅导班和进行各种才 艺培训。  这些,都导致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拥有不同的教育成就。  第二,优胜劣汰公理遭“二代”现象挑战。  “二代”现象反映了社会差别通过代际更替具备一定的遗传性,上代的优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放大和强化而传递给下代。  在 地位获得方面,一方面,上代的优势可以通过影响下代的教育水平,从而影响下代的地位获得,即上代可以为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他们在教育竞争中 获得优势,进而在地位获得上取得优势;另一方面,上代可以直接利用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下代获得较好的职位。有研究表明,社会就业竞争越激烈,社会资本运 作的空间就越大。“拼爹”是对这一现象最形象的概括。  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张,获得大学文凭不再是件困难的事情,但大学文凭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 的功能。对于某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好的学生来说,大学文凭可能只具有象征性的功能,他们的就业不需要完全依靠这张文凭;而对于家庭社会背景差的学生来说, 大学文凭则具有实在的工具性功能,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资本。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底层人们向上流动受阻,对教育绝望。而中产阶级,却开始了地位焦虑和对教育的疯狂。社会阶层结构变得更加固化,“拼爹一代”成为人生赢家。与此同时,社会矛盾极易激化,富二代、官二代成为了诸多社会矛盾的来源,和一触碰就燃起熊熊舆论之火的敏感词。  寒门学子,除了努力还能拼什么?  教育,究竟能否促进升迁性的社会流动?  当一个社会是开放公正的,人们的地位获得主要依靠其知识与能力,而不是其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教育所起的作用就会较大;反之,当一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封闭固化,人们的地位获得主要依靠先赋因素,依靠对上代优势的“继承”,教育所起的作用就很小。  教 育本身是否公平合理,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是否公平地向每个阶层的人开放,教育中是否不带有任何阶级偏向。因为只有公平合理的教育才能促进合理的社会流动。 此外,还要考虑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性。这就是说,教育能否促进底层的升迁性社会流动,并不仅仅是由教育本身决定的,还受社会因素制 约,而且归根结底是社会结构起决定作用。  只是,寒门学子,除了努力还能拼什么?你有什么理由放弃努力?你有什么理由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努力是是目前最大的希望。  这是合理的现象吗?父母该为孩子的阶层负责吗?这些,或许都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上升之路艰难和不公平现象频出,确实是目前的悲哀。  来源/半城(ID:banchengdushu)
  中国中产阶级的三副面孔(熊易寒)  中产阶级的保守与激进是“情境化”的,在日常状态下,中产阶级更多地表现出保守的面向,这是利益使然,也是制度使然;而一旦利益受到实质性损害,中产阶级也会走上街头,厦门、大连、宁波等地的市民用集体散步的方式反对PX项目建设,南京、武汉的家长集体抗议高考指标的缩减。实际上,中产阶级具有三副面孔:一是日常世界里的中产阶级;二是公共舆论中的中产阶级;三是集体行动中的中产阶级。理解了这三个面向,我们才能形成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整体性认识。  当下的中国,大约1亿人口可以被归入中产阶级的行列。相对于13亿人口,这个比例固然很低;但是,这个阶层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十三分之一。最近十年,中国社会的道德、审美、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在迅速中产阶级化。  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追着《欢乐颂》这类弘扬中产阶级主旋律的电视剧;节俭不再是社会公认的美德,理财和提前消费才是值得提倡的,人手一个股票账户、人手一张信用卡。典型的中产阶级形象是,用苹果手机、喝星巴克咖啡,去很近的地方都习惯以车代步,却又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大汗淋漓;他们喜欢自驾游或出国游,却时常会自嘲为房奴或屌丝;他们有一定的权利意识和正义感,虽然偶尔也会为自己拥有的小特权窃喜。  有人基于西方世界的经验,对中国的中产阶级寄予厚望,认为中产阶级的成长将会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也有观察者指出,中国的中产阶级是保守的,他们追求稳定而反对激进的改革,他们更多地是经济动物而不是政治动物。前者会注意到:基层人大选举中的独立候选人往往以中产阶级为主力军;环保运动和业主自治更是中产阶级彰显自主意识和组织能力的舞台。后者则看到:中产阶级作为体制的受益者,缺乏改革的动机,他们很少进行组织化的利益表达,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中产化,他们成为网络舆情的主导者,然而,声音很大,行动很少。中国那么大,似乎每一种观点都可以找到足够的经验事实为自己背书。  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中产阶级的保守与激进是“情境化”的,在日常状态下,中产阶级更多地表现出保守的面向,这是利益使然,也是制度使然;而一旦利益受到实质性损害,中产阶级也会走上街头,厦门、大连、宁波等地的市民用集体散步的方式反对PX项目建设,南京、武汉的家长集体抗议高考指标的缩减。实际上,中产阶级具有三副面孔:一是日常世界里的中产阶级;二是公共舆论中的中产阶级;三是集体行动中的中产阶级。理解了这三个面向,我们才能形成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整体性认识。  焦虑的经济动物:日常世界里的中产阶级  在日常生活中,中产阶级常常表现出保守的一面。作为单位里的骨干成员,他们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无暇参与公共生活;作为消费文化的拥趸,他们是理性的经济动物;作为现行体制的受益者,他们渴求稳定,害怕改革影响自身的既得利益。  一方面,中产阶级常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在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社区选举中,我们往往很难看到中产阶级的身影;居民自治和业主自治也因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效果不彰,为人诟病。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又热衷于讨论政治,关注重大的人事变动和政治事件,各种政治小道消息在朋友圈广为流传。与其说中产阶级不关心政治,不如说中产阶级缺乏低成本却有效的政治参与渠道。  房子和孩子是中产阶级最关心的事情。中产阶级关心房子,那是他们栖身之所,也是他们让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方式,房子意味着安全感和成就感;中产阶级关心孩子的教育,重视教育是东亚社会的共同特点,但中国的中产阶级因地位焦虑而尤其注重教育投资。身处一个经历了阶级重组的后发国家,当前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建国以来的第一代中产阶级,50后、60后大多有着饥饿记忆,70后、80后经历了从匮乏经济到温饱经济的转变,他们习惯于物质带来的安全感,并且害怕失去现有的社会经济地位。  孩子的教育问题集中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焦虑情绪。中产阶级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继续接力,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跃迁,为此他们不惜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学习各种才艺和礼仪,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转而拥抱阶层固化,希望孩子至少可以继承自己的中产阶级身份,为此他们不惜搁置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会坚定地反对异地高考,将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贬称为“菜场小学”,避之不及。中产阶级的孩子,也许是学业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这源于他们父母内心深处巨大的不安全感:毕竟,与社会上层相比,他们的孩子输不起。  舆情主导者:公共舆论中的中产阶级  在当前中国的公共舆论中,有两股重要的力量:一是为反对而反对的“愤青”,二是温和理性的中产阶级。“愤青”更多地活跃在网络空间特别是草根论坛;中产阶级则是大众主流媒体的主要受众,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主流舆论。股市熔断机制、70年居住产权房屋到期续费、封闭式小区道路开放等议题引发的公共讨论,背后都是中产阶级对于财产安全的焦虑。  小学语文教材有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意是说: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亲自尝试。但或许还可以有另一层引申的寓意:对于故事里的松鼠来说,河水已经没过头顶了;对于老牛而言,河水不过淹没脚踝。  对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士来讲,他们的安全线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已经感受到“齐脖深的水”,危在旦夕;而另一些人还仿佛在雨后的街头水洼里嬉戏。上述这两个死亡样本的典型性在于:一个是毕业于名校,已有中产阶级地位和体面工作,却因为警权的使用不当而意外死亡;另一个是正就读于名校,走在通往中产阶级的道路上,却因为导师的过失而夭折了青春。  每一次引发社会关注的死亡事件,其主角似乎都是“最不应该”死亡的人。更早的类似样本是孙志刚,他因为疑似盲流而死亡,事实上,他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于是舆论哗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收容遣送制度与自己无关,警察执法与自己无关,但突然间,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人在收容遣送站暴亡了。齐脚踝的水瞬间上升到了脖子的位置,让身处主流社会的人们感到莫名的恐惧。他们愤怒,他们呐喊,他们控诉。潜意识里,他们其实是在保卫自己。  须知,孙志刚并非第一个死于收容遣送站的人,只不过其他的死者都是货真价实的农民工;同样道理,与李某一同被炸死的两名农民工,他们居然成了媒体报道中的失踪者。  师生关系也好,警民关系也罢,都是最寻常的社会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一个时刻与老师、与警察相处。师生关系更是我们青年阶段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传统社会甚至将其比拟为父子关系,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现代社会,师生关系没有那么亲密,私人情感大为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体制化的契约关系,严格意义上师生关系仅限于就读期间,一旦毕业就是“前导师”、“前学生”了。  但不管怎样,人们对于导师有特定的道德期待,他应当切实保护学生的正当权利和利益,而不应该是一个将学生视为廉价学术劳动力的“老板”。李某的死亡,一方面拉响了主流社群的警报器:我们每一个人的孩子或兄弟姐妹都可能遇到这样一个无良的导师。另一方面,也把研究生“学徒化”、“民工化”的潜规则推到了阳光下。导师蜕变为“老板”,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有人包括教师群体都异常反感,却从未经受实质性的法律和道德拷问,相反却渐渐被视为理所当然。直到某一天,某一个极端事件,打破我们心底的那条安全线;然后,群情激奋,口诛笔伐。
  这样一种公共舆论,虽然也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正义和进步,但这些正义和进步却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它属于“小马”,属于“老牛”,却不属于“松鼠”。只有当底层的“松鼠”也获得安全的时候,只有当主流社群不再以自己的安全线来度量正义的时候,普遍的正义才能到来。  公共性与私性之间:集体行动中的中产阶级  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中国的中产阶级有自私和狭隘的一面,虽然他们对个人利益的关注无可厚非,但他们也常常将个人利益置于一种“神圣不可侵犯”、“不可妥协”的地位。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愿意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林毓生认为:中国传统的“私性社会”(private society)很难转化为西方意义上的公民社会。至少在现阶段,中产阶级身上更多地体现出“私性社会”的特征。
  中国有些人非常奇怪,他们对自己孩子  不关心是否遵守学校纪律,不关心孩子与同龄人的互助与分享,不关心引导孩子的友善与换位思考;  不关心孩子的体育课是否认真,不关心孩子是否坚持锻炼,不关心孩子能否在阶段性的身体素质国家测试标准中达标;  不关心孩子在美术课音乐课的学习,不关心孩子是否完成了美术音乐作业,不关心孩子能否说出点审美的观点;  不关心孩子对值日劳动的态度,不关心孩子是否做家务,不关心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公益体验。  简而言之,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却关心,所谓知识学习与考试,“残害”了中国孩子的“素质”。这真让人奇怪,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活中的“素质”,究竟指什么。  其实吧,这种人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现实实践,去反对所谓“应试教育”。  比如,家长不关心高考中考,不关心成绩,不关心择校,不管作业,孩子爱怎样就怎样,反正义务教育能让你孩子上完九年,完全可以只关心你自己的“素质教育”嘛。又没谁拦着你,对不?  问题在,这些人又不愿意只是自己这样,还要别人都这样,这就非常的“不民主”了,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打破大锅饭时的那些懒汉。  当年那些懒汉,自己不愿意现实竞争,抬出“公平”的旗号,让国家政府养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努力不努力一个样”的机制,美其名曰真正的社会主义。实际呢,连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也是一窍不通的。  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如下:凭什么让愿意自我努力的家庭与孩子,与那些混混义务教育经历的“素质”家庭与孩子,在一种锅里吃大锅饭?
  @T生  如何让学生自觉努力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觉努力学习?  -----------------------------  孩子一开始学习,大多数会有抗拒的,因为这其实是一个规则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古代师父都不教自己的孩子,而是送给别人教,恐怕就是自己深知其中的辛苦,而自己的孩子下不去手。比如现在还有呢,比如裘继戎,他父亲从小就不教他戏。  所以一开始,只能严格要求,配合老师,一个在学校,一个在家里,督促他完成从强迫到习惯的过程,一旦适应了,其实也就不辛苦了。就是一开始的哪一段,只要能坚持下去就行了。关键是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上来就想短期成功,那么很难有激励效果。  如果把目标订的可实现性一点儿,比如每周掌握一个知识点,或者每次考试进步几分,就有可能让孩子产生再接再厉的尽头。  严厉的督促和鼓励是重要的,如果孩子已经学习很好了,那么适当的压制也是必要的。基本上是“多退少补”,对成长期的孩子,或许有用。
  从国家层面看,这次教改的出发点应该是培养目前阶段需要的人吧。毕竟社会化大分工越来越细,千人一面玩不转了,所以改成现在这个方案。但家长们望天收的成分更大了,钱也要花更多了。  
  还不错,两个都是在答动态过程,而不是因果解释。学习历史需要同理。  我说一个。  每个人,包括孩子,都有力争上游,要在客观竞争中胜出的本能愿望,它来源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体本能。如同密集丛林中的植物,尽力向上生长去竞争阳光。用好这个本能激励,引导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配合这个本能愿望,事半功倍。所以,教育是种行为引导,符合孩子愿望的能力引导,而不是改变本能。而不少家长是拆台与挖墙脚的方式,完全没领悟自然之道。拔苗助长固然不对,但是,频繁言传身教消极负能量,简直就是背道而驰。
  大学以前,都是基础教育,如同电脑出厂前的基础硬件与安装基础操作系统:基础语言、基础规则、通行接口以及基本逻辑结构。这是为将来的专业使用打基础。在这一时期,做好当下,夯实基础,不必多想未来的确定性。  欧洲古代社会的知识教育,原集中于教会,文艺复兴后通过个人求知欲向社会扩散,集中于贵族与富裕阶层。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科举制度出现后,服务于为国家提供行政人才,背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兴起。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在人类社会中提出,“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背后是“知识就是力量”的客观归纳以及社会公平的追求。即通过知识掌握能力的全社会普及,改变社会不公平的现状,因为社会公平必然建立在各种人群的社会能力相差不大的基础上。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以最广泛的知识教育与国民素质提高,作为社会教育的出发点,尤其是科学基础知识。大家还记得,邓小平的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吧?  目前,中国已经走过教育扫盲阶段,9年义务教育已经覆盖全国人口的90%多,更有人提出12年义务教育了。我判断,还需要一代人,才有条件实现12年义务教育普及。也就是说,中国将从20世纪中期以文盲为主的人口素质状态,在21世纪实现几乎全部是大学或同等学历以上的人口素质现实。这一转变,不亚于中国已经实现的奇迹,即近三十年来,全球超过70%的脱贫人口出自中国。
  对呀,以时点来看,那就是某个时点的状态表现,如果将这些离散点连续化,那就是不断的状态演变过程,而着重于考察这个过程,将脱离因果的旧有模式。也就是,不预设这个政策一定成功,因为要实践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理,在实践过程中,这一过程的状态演变就出现了不断的试错、反馈、再强化的过程。  正如提高教育,不是天下掉下来一块碑,上面写着搞好教育。而是人们在实践的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由此带来的推动力导致的社会状态演化过程,有了一个认识,由此得到了经验总结。找到了下一步的演化方向。  而同样,对比之下,也可以看到拔精英教育与看底线教育的区别。也是通过演化过程不断的总结反馈得到的选择方向确定。  而普及教育带给我国的发展,这一演化过程中,事实在不断的得到反复确认,而不断的强化。这与不同的生产力较量是一样的,谁也无法站在上帝的位置,因为本来就没有,只有不断的在各自的演化过程中,通过试错、反馈、选择、强化,不断的各自演化,由此产生了下一步的发展。  如果站在更大的时序上,就将这个过程状态的演化过程,也离散为各自时段的状态期望总结,以及由什么主推动力造成的演变期望。
  减负是要在知识存量上减,目的是在增量上做文章。  以前那种无休止做加法的模式肯定是玩不下去了。  这是经济创新对人才的内在要求。  从路径上看,仍是一贯的渐进式改变,教育部长说了,约摸着三年一个变化。  所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教改动向值得注意。
  教师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如果说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的初等教育也能拥有北京同样的师资力量,到那时什么都好说了。等到三四线城市也能拥有北京现在的师资力量,中国将是怎样的发展啊!
  @喜欢当妈妈
23:25:00  教师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如果说中国的一二线城市的初等教育也能拥有北京同样的师资力量,到那时什么都好说了。等到三四线城市也能拥有北京现在的师资力量,中国将是怎样的发展啊!  -----------------------------  这观点太棒了!大赞!  简单来说,我国最广阔的一片地区,人口最稠密的一片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一片地区是哪里?河南河北、苏北、安徽。这一片广大区域,难道就让他们渴死干死?而北京非要大量的浪费?  比如学校,北京的学校很多因为孩子少,已经找不上来了孩子都,这么多老师是不是浪费?那么上面那片广大的地区是不是缺人?再比如好的医院,北京这里多么拥挤,还发挥不了作用,如果到了那片广大地区,一个医生带7-8个徒弟,是不是队伍一下子壮大了?叶飞跳过长江,龙入大海。  北京地区、上海地区,资源已经开始浪费了,或者所,所得已经渐渐的落后于所失去的。这从利益权衡上也是重大的问题。那么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方法能让广大的科研机构,医院、学校,企业迁移到哪里?彻底激活这一片4亿人口,幅员辽阔,历史底蕴深厚的地区?  河南!就是这一片地区的中心,中国第二次大发展的机会呀,经济再平衡需要实际行动,更加需要决心!  北京地区,顶了天也就惠及2000万人口,而所浪费的已经超过赚到的,而那片广大地区,可是将近1/3的人口呀。  哪里一个老师,可以发挥多么大的作用?一个医生能变成好多个医生,一个老师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教育发展不平衡,这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呀!
  有能力的人、精英,喜欢扎堆,享受互相提供的高端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等,也有更多更大的机会赚更多的钱。这是不是就是一线城市越来越拥挤的原因。所以即使国家给政策鼓励“下乡”,大部分人也不愿意去当开垦者吧。  当年东京开了一条新干线去京都还是大阪的,目的是想分流东京的人口,结果京都大阪的人都跑东京了。听说美国现在也这样,向大都市汇集,而其它地方日渐衰落,是不是这样。  就是不知道互联网、物联网会不会改变这样的发展模式。
  @u7-03-16 08:27:00  有能力的人、精英,喜欢扎堆,享受互相提供的高端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等,也有更多更大的机会赚更多的钱。这是不是就是一线城市越来越拥挤的原因。所以即使国家给政策鼓励“下乡”,大部分人也不愿意去当开垦者吧。  当年东京开了一条新干线去京都还是大阪的,目的是想分流东京的人口,结果京都大阪的人都跑东京了。听说美国现在也这样,向大都市汇集,而其它地方日渐衰落,是不是这样。  就是不知道互联......  -----------------------------  这不就是,人才跟着收益走!也就是经济利益。我国却正在努力改变,因为从现实来说,过去的小城市,已经发展为大城市,沿海地区过去贫困的地方很多,人们不是一样去了吗?因为经济利益和更好的生活。导致一些地区竞争能力强,而根本还在于人自己的努力。  中部地区,也是如此。基础设施等外在条件准备过程中,人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在于当地自己的努力。或者说,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相应的政策可以多倾斜。  这样一个再平衡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贫困人口的进一步消除,全国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均等提高。而这背后,是各个地区人们竞争能力的差距逐步缩小的过程。
  我明白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各个地区的竞争能力差别较大。而从这个着手,就是努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竞争能力。外因和内因同时努力,而内因是主导。
  关于拔苗助长,说两句。  从词语阅读开始,拔苗助长的错误究竟在哪里?一、强制拔高;二、脱离土壤与苗的有效联系。  由此,我们得到两点:  1、学有余力,则以拓展。  学校学业是由浅入深的系统知识体系,也是同龄人的普遍知识层级要求,所以,还是需要围绕这个土壤去判断选择。如果孩子课堂能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学习习惯基本养成,成绩稳定在同龄班级中上,则考虑课外拓展。从孩子的目前学习状态与学校要求的现实土壤出发,这是关键。  看本坛好些事例,其实是脱离了学校学业土壤,在课外拓展中另起炉灶。等于孩子在同时学习两套知识教材进程,不说孩子的学习习惯与精力能否跟上,单两套连续系统的融合,就会耗费孩子太多的精力,比如课外英语。  2、用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来判断课外拓展效果。  简单说,如果孩子经过一个阶段的课外系统学习,依然大部分题不会做或做错,这种课外拓展不说是拔苗助长,最少也是事倍功半。  学校学业是强制性的任务,如果课外拓展也是强制性的任务,极大可能严重挫伤孩子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课外拓展,有效增强了孩子在学校的竞争力(孩子自己能体会到),则孩子对课外拓展的学习积极性将大增。  学龄前儿童,做点幼小衔接,在玩中学规矩,学行为习惯,很必要。但是,知识点的强制任务要少,家长多在引导孩子勤思考、自控、注意力集中等方面,下功夫。因为后者才是未来长跑中都随时需要用到的能力,而知识点任务只是阶段性要求。
  《会飞的心》  电视剧《我爱我家》片头曲  不知道什么时候  学会了走路  什么时候学会了哭  不知道什么时候  学会了沉默  什么时候学会了倾诉  抖抖落在睫毛上的土  才发现熟悉的也会生疏  或许做梦时误会了自己  否则怎么能有  醒来后的孤独  想的太多 梦的太多 我糊涂  想的太少 梦的太少 我盲目  想低声说句不在乎  可会飞的心总是在高处  想低声说句不在乎  可会飞的心总是在高处
  学龄前孩子,再说几句。  1、能学就学,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只是不用强制要求学习任务,稍稍练练搞搞,引个入门就行。首要目标,是通过一些简单训练,提高自控,降低孩子对未来学习过程的不耐烦,知识点记忆与模仿属于白来的。  2、想想下一步学习需要什么能力,带着练练。比如,40分钟注意力集中听讲;测验时写写算算也要40分钟;能听清老师讲什么,将大概意思复述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亲子互动时练练,入学前,40分钟做不到,15分钟总要做到。  3、无非是眼、耳、嘴、手的基础能力训练。眼是观察,耳是倾听,嘴是复述,手是模仿,全部需要脑袋动起来。每项分解练习五分钟,综合练习10分钟,坚持半年进步就不得了。  道理嘛,直接讲努力、学习、注意力集中,认真这些词汇,孩子半通不通,不如直接讲故事。小猫钓鱼这个故事,作为反面教材,发挥一下就够家长把大多数道理都讲一遍了。比如,钓鱼要长时间安静坐着,要耐心等待,要紧盯着鱼漂,要仔细看别人是如何做的,人要静手要快,钓上鱼是如何快乐。前面过程可能时时不耐烦,但是坚持下来,结果很快乐,而且成就感是其它任何情况都取代不了的快乐。  这些,都能为将来抽象总结道理,奠定好基础。最终目标是孩子自己总结道理。
  很多家长,不明白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说说:  从老师角度,一堂课40分钟,是准备好讲什么,要求孩子做什么的。如果因为课堂纪律打断几次,这教学进度便可能无法完成。老师怒不怒?做一件事半途被打断,就算只是训斥了一句,再回到原来进度上,老师脑子会不会暂时断片?  大多数孩子注意力集中听讲,突然因为课堂纪律被打断,一下子心散了,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  如果班上有这么一两个学生,总是要被提醒课堂纪律,40分钟总是耽误几分钟,一学期少多少,一年呢,六年呢?所以,课堂纪律是学校管理的首要目标。  现在家长们知道,那些小升初择校时,为什么名校会要求,孩子全三好了吧?  有些名校经验丰富,宁愿不要聪明调皮的,也要老实听话的,因为课堂纪律不是一个孩子的事,事关一个班级的课堂教学。  家长总是站在自己或自己孩子角度看问题,其实看不到的地方太多太多。如果还不虚心,就会变成自以为是。
  @1058323
你糊涂了。你都说了马太效应,还问哪个模式。肯定是三个三角州引领经济,北京权力城市,上海金钱城市,广深资本与平民城市。
  广州不会衰落。股票往阻力最小方向走。未來中小城市必然凋敝,无他,阻力大。
  天时可以理解为气侯,时机。地利,地形上便利,一般在海边,三角州,要害地区。人和,就是人的一切,人的奋斗,人与人的聚集。人往哪走,哪里就是人和的方向和中心。
  @醉爱香奈儿
马化腾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秋诀是复制。你只要找到与你阶层相近的,借鉴方法,就行了。你孩子5,6岁,玩着吧,抢跑那点没啥用。你要心有不甘,那就多花点功夫。女孩子的培养,小曼家长最高端,你去看看。
  男孩子的培养,6神最牛B。
  @醉爱香奈儿
  如果你在洋洋贴中所称的孩子不大快乐是真的,那可能是:你压榨的太狠了。一张一驰,张驰有度,减些负担。如果是我看错了,这些话当我没说。
  按理说,我们中国人最容易理解,马哲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惜,科学思维训练不够,实事求是习惯没有,也会导致观察分析能力不足,客观认知能力缺乏,空想胡想有余。以至于网络信息泛滥后,像心理伪科学这种东西,大行其道。  人有七情六欲,可以说七情六欲构成了完整的人。而只有快乐一种情绪的,那是痴呆儿。人时有快乐,时有不快乐,都很自然,如果只有一种快乐或一种不快乐的,属于心理严重失衡。  来,我们把一句古词,再多读两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如果说,素质教育一词,指向了什么是人的素质,这一现实的观察分析,那么,快乐教育一词,完全是想当然自设对立的偏执。  “学而时习之,不亦悅乎?”  在学而习的过程中,人究竟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实践,最终获得了自我丰富的体验而快乐,还是只有随时随地都痴呆式的“快乐”?
  所谓懒惰,无非是不变。如果自己不拿鞭子抽自己脑袋,逼它运转起来,就只能是外部压力让其改变了。自然界的生存压力,逼迫人类进化出智慧。当人类成为地球主人后,外部压力减轻后,人类的进步发展动力,要么内化为自我鞭策,要么是盛极而衰。它的微观事例,中国古人有个归纳“家无三代好”。  商品丰富后,便会出现大量垃圾衍生,如地沟油。知识信息爆炸后,同样会出现大量的信息垃圾。也就是说,一个人自己的辨别力判断力,是自我学习效率的根本能力。所以,我费力写了那张逻辑学的帖子,就是为了帮助家长们提高自己的基本辨别能力。  阅读理解很容易吗?呵呵,这恐怕是个人一辈子,都在不断反刍的基础能力。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谁来阅读理解一下?  仅凭个人感觉一下,就要拿这句话去解释世界,根本谈不上阅读理解!  甚至,由这句话读出,生死的必然性与富贵的偶然性(这已经涉及哲学了),都算不上阅读理解。因为这些都是解释。  看看古人的水平吧: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个归纳,直接推论了前人的另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后者指向了“怎么办”。这个关于行动的推论,正是实践论。  活在过去,会得忧郁症;活在未来,会得焦虑症。活在当下,不就是中国古人说的这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成人的阅读理解,是知识融合的过程,不是拿只言片语去解释世界。否则,就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差得远呢。有人说,怎么说都可以。是吗?孔子《论语》中那么多句,究竟是作为一个整体无逻辑矛盾的解释正确,还是只言片语互相矛盾的解释正确?科学方法,自有公论。更别说,语言解释之余,还有一个最终检验标准:实践后的事实效力。
  我讨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种商业营销语。不过,每个家长好好想想,在快乐教育还蔚然成风的短期环境下,家长的认识再高一点,视野再远一点,行动再坚决一点,对于自己孩子能领先于起跑线,肯定大有助益。  一、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什么时候改变都不晚(家长别得忧郁症);  二、别老想着当人上人,孩子能自我独立,就是教育成功(家长别得焦虑症)。  关于二,再说一句:尿布都要家长给买给换的孩子(经济没独立),思想就能独立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孔子也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拜读。感谢分享  
  中国的教育其实本质如同古代科举,选拔人才,把较好的资源给到突围出来的人才,所以中考一轮淘汰,高考又一轮淘汰,最后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去大公司,好单位。每一步环环相扣,容不得闪失。哪个家长希望孩子那么辛苦?现实就是小时不辛苦,长大更辛苦!我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能自立不啃老,尽可能让孩子保持竞争力,当然要讲究方法,来学童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中国人多的情况不改变,势必今后竞争更加激烈,二十年后得孩子更是拼命读书
  见解独到,拜读了  
  在这里也说说如何从大数看事实。  “快乐教育”是主流吗?我从来不这么看。因为我不看社会声音,看社会行为。声音的发出成本很小,而行动是自己在结结实实的承担成本。如果“快乐教育”真是主流,还会有商业化教育的大发展吗?解决温饱问题后,国人教育成本的普遍提高,这个社会存在才反映真实的社会意识!  至于声音,想说句难听话,大概三十年前那帮凭想当然瞎搞瞎叫的文人群体,在市场大潮中全被淘汰进教育系统耍嘴了。这种干事不行耍嘴在行的人,还最有权力欲。
09:26:00  中国有些人非常奇怪,他们对自己孩子   不关心是否遵守学校纪律,不关心孩子与同龄人的互助与分享,不关心引导孩子的友善与换位思考;   不关心孩子的体育课是否认真,不关心孩子是否坚持锻炼,不关心孩子能否在阶段性的身体素质国家测试标准中达标;   不关心孩子在美术课音乐课的学习,不关心孩子是否完成了美术音乐作业,不关心孩子能否说出点审美的观点;   不关心孩子对值日劳动的态度,不关心孩子是否做家务,不关心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公益体验。   简而言之,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却关心,所谓知识学习与考试,“残害”了中国孩子的“素质”。这真让人奇怪,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活中的“素质”,究竟指什么。   其实吧,这种人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现实实践,去反对所谓“应试教育”。   比如,家长不关心高考中考,不关心成绩,不关心择校,不管作业,孩子爱怎样就怎样,反正义务教育能让你孩子上完九年,完全可以只关心你自己的“素质教育”嘛。又没谁拦着你,对不?   问题在,这些人又不愿意只是自己这样,还要别人都这样,这就非常的“不民主”了,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打破大锅饭时的那些懒汉。   当年那些懒汉,自己不愿意现实竞争,抬出“公平”的旗号,让国家政府养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努力不努力一个样”的机制,美其名曰真正的社会主义。实际呢,连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也是一窍不通的。   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如下:凭什么让愿意自我努力的家庭与孩子,与那些混混义务教育经历的“素质”家庭与孩子,在一种锅里吃大锅饭?  -----------------------------  严重同意分班,因材施教  
  今天4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日本教育减负30年反思。家长们可以读读。  /a/10432_0.shtml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大锅饭、一刀切、想当然已经到这种程度了。  教改的趋势,居然一直是高校放权,中小学却越收越死。怪不得基础教育中的寻租空间这么大。反腐该到教育体系了,尤其是地方教育局。一、基础教育现在是钱窝、管理部门权大;二、很多地方属于瞎作为;三、邓小平复出时首先抓科教,因为科教是国家战略中最重要最长远的百年育人大计。  说具体的:现在问题集中在中考。  1、考试作为教育资源选拔分配的测试标准,如果降低知识掌握难度,会发生什么?会无法实现检测效果。考试容易的直接后果,便是考分差距拉不开,学子们扎堆在狭窄的分数区间,然后一分淘汰几千人。由此形成,家长与考生全部在正确率上倾注资源,将为考试而考试的弊端,发挥到极致。  2、各地区在中考时一刀切的实行分流。  不考虑各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客观差异,一味强调50%的分流比例,将希望上高中也能努力学习的学生,强行分流至中专、职高、技校。越发收窄了中考分数段的区间。  这两者的合力,看现实:一方面,进入高中的中考分数线,在很多地区被抬高到平均70-75分;另一方面,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差距不大,一分就要筛选出千人。  直接后果,便是过度强化考试正确率,高中选拔变成淘汰穷人。有钱者,可以不受分数线限制去民办高中,成绩再差还可以去民办的国际班,反正后者不用高考。  60分及格线,本来处在正态分布的中间偏高,是个非常合适的区分点。由于考试难度降低,变成70-75分为区分点,100分出现的数量多,不再是肥尾。从科学统计规律来说,教育局这些人还有没有脑子?天天折腾什么心理学教育学,嘴上说的一套一套,实际连统计规律与通过统计规律看事实,都没学会!尽扯淡那些虚的有用吗?
09:23:00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大锅饭、一刀切、想当然已经到这种程度了。  教改的趋势,居然一直是高校放权,中小学却越收越死。怪不得基础教育中的寻租空间这么大。反腐该到教育体系了,尤其是地方教育局。一、基础教育现在是钱窝、管理部门权大;二、很多地方属于瞎作为;三、邓小平复出时首先抓科教,因为科教是国家战略中最重要最长远的百年育人大计。  说具体的:现在问题集中在中考。  1、考试作为教育资源......  -----------------------------  这个得点赞,中考试卷容易,没有区分度,是一大问题。问题的根源应该不是腐败一句话可总结的。真实的原因是中考名义上属水平性考试,可是由于中考分流巨大,并且由于超级高中的存在(很多地方只要考上超级高中,基本上是一本保底,上了一些普通高中,拼死学也就二本),因此中考事实上成为选拔性考试。既然已成选拔性考试,就应该改革,将初中的毕业考试与高中入学选拔考试分开。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增加中考难度,增加考试和招生的公平性,做到这点应该不难。
  好贴。说到实处
  社会教育中的“美”,在争论之前,我在这张帖子已经点过:“不关心孩子能否说出点审美的观点”。  正好,用一下毛泽东下面这句话,再深入思考: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后半句,点出了两个要点:  “有社会主义觉悟”对应培养价值审美能力;“有文化”对应培养文化审美能力。  什么叫有文化呢?  《古诗词鉴赏辞典》,没人会评论它有文化,因为它既没人的情感,也没审美鉴别能力,只是个传声筒那样的死物。一个人,没有文化审美能力,如何能鉴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如何能发自内心的爱中国文化,有国家认同感,进而爱这个国家?还不是动物占有欲一来,文化与爱,全部去球,只剩下自己得到没得到的功利。  没有个人发自内心的鉴别与选择,任何爱,都可能只是停留在嘴上,成为个人博取利益的工具。  一个人,通过培养自己理性观察与判断力,还有审美鉴别能力,才能真正让自己三观成熟,从而成为自我实践的人生准则。这便是马哲的内因论。  如果将一些半通不通的文字结论,给别人楞灌,他能有什么成熟三观?本坛提供了一个事例:世界观变成动物世界,人生观变成原始本能驱动,价值观变成实现个人占有欲。  正是因为实现每个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难度高,靠个人主动性的成份大,只能引导不能灌,所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强制要求结果。如果强制要求结果,就变成硬灌教条,停留在嘴上,停留在答题纸上,导致社会虚伪现象层出不穷。这方面社会分工,家庭的引导作用更重要。
  审美能力,很难培养吗?需要很高专业水平吗?也不是。  家长带着孩子,多接触自然与生活,在其中寻找美的亮点,潜移默化便逐渐提高审美能力了。因为一个人能有发现美的眼睛,是审美能力提高的前提。社会正能量的提倡,便是顺应审美能力培养。  错误的方式,便是什么都想当评论员,眼睛与嘴巴评论一锅烩,看到的都是别人与环境不好。俗称负能量满满。只有自己的人,没有审美能力,因为他没有眼睛。  比如,孩子拿着一块石头跑来给家长看,家长张嘴就是,脏死了,扔掉!久而久之,孩子眼睛看的自主能力,就被家长的价值观给消磨了。  记得几年前本坛曾说过,关于清洁工的事例。为什么有些人能看到清洁工的劳动美,而有些人却只能看到脏死了呢?谁有审美能力?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成绩决定高三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