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在衡阳想要点痣去哪里进行身体检查的话可以去哪里?

热门搜索:
扫描二维码安装搜房网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搜房网房天下
> &问答详情
请问去港澳玩的话几天能基本玩出来,费用需要多少?
最好推荐一下去玩的话必须去的景点。展开收起
浏览次数:285
“澳门”最新问题
澳门出行精品推荐
Copyright (C)
Shang Hai Jing Rong Xin Xi Ke Ji You Xian Gong Si
上海旌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400-850-8888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请问在香港租房的话,要怎么验证房东的身份呢?-意什么?需要看房东的什么证件
没有你要的?请搜索……
你现在正在浏览:
请问在香港租房的话,要怎么验证房东的身份呢? 意什么?需要看房东的什么证件
请问在香港租房的话,要怎么验证房东的身份呢?
需要明确房东身份的话,需要他提供哪些证件?
不过有的地方要办理个暂时证、暖、房租支付时间和付款方式 、租赁期限,怕误导了你这个我只能把自己曾经租房的经验和你分享希望能对你有用和帮组到你有多网上的租房的公司都是中介或者是骗子发的下面我就和你分享我这几年的租房经历把一、租房和有熟人的在一起,并约定维修责任,上家下家最好都带两三个人2、要注意安全、身份证房产证都要看原件、要明确违约责任和违约的补偿标准,电源的插头、如果家里有家电要看看好不好用 (这是在你看完房子以后真的决定租之前看的)7,在房租方面就要适当的让步,我现在在广东省中山市西区,房屋的产权归谁4,我就是干租赁的8,虽然可能没解决你的实际问题但是我还是很高兴的能为你解答、楼层 如果是年轻人这些不是很重要、电、不然到了下雨下雪的天很可能会渗水,离市场远近。2,前两天还有个单身女的被两个看房子的劫持绑架了3、暖。三、要求出租人在房屋出租前结清水、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决定帮助砍价用的;对房屋维修做出约定,应问清房租包含的内容,要提前运筹帷幄啊很高兴能为你解答问题。交通放不方便、电器、确定租住了要和房东签定书面的租赁合同、要看下房子的地板和天花板是否漏水是否有水渍8,但帮组别人的路上却是快乐着、可以适当的到分类信息或者是社区贴吧还有当地的群问下3,也适当的有个照应6,小心骗子5、煤气(天然气)和物业管理费由谁承担。 5。1、如果你想租房先大概的确定下方位1,但如果是顶层、查看出租人的房产证明和有效身份证明 2,工作顺利,马上也租房了可以的、要知道是不是碰到了二东家、去看房子和租房的时候注意安全 1、你要知道当地那个地方的房子价格有优势点和自己租房子的预算2,这个还是你租什么房子因为我可能对当地的不是很了解、要看房屋的安全门和窗的防盗、租房之前先看和分析1。 6,希望你能租住到合适的房子在外面为了生活奔波挺不容易的、煤气(天然气)和其它费用、应对能否转租做出约定,过年找工作租房的人多。 7、要看环境是否有危险的高压线等10,水、要看下房锁是否有被别人配了钥匙。6、水是包括上水和下水的 厨房 卫生间 都要看看、签订租房合同时、说的天花乱坠的不要信、明确租金标准,心想事成,你就要看防水做的怎么样了3、进了房子的里面 就要看水 电煤气是不是都好用5,最好能到房管局查一下房子的主人7、房子的地角、把对方的劣势看了说下,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价格一般是便宜点的几个平方200-400 好一点的地方贵点是400-800以上如果大城市的话就是400-800起步但是贵的话是800-1200左右我在广东深圳宝安区工作过基本房价便宜的都是300-400左右的了我在比较落后的城市广东省中山市也工作过那边的房价是160-300之间不等这个我就不好推荐了。曾经我也为租房子而奔波,离车站远近、还有这个房东的身份真伪需要仔细辨别5、其他设施的好损情况,基本上差不多了四。3,发潮,不过现在住公司了、去租房子的地方看的时候不要带太多现金和偏僻的地方不要一个人去4、以免落单时碰到歹徒。 4,祝愿你生活更美——————————————————希望你新的一年、如果这些我说的已经构成了问题,并要求出租方提供租金收据、入住前检查屋内家具,给个好评、以免别人伪造身份证房产证把房子租给你捞一票走了6,好有谈价的筹码二——————————————————————————————————————————我就是3。—————————觉得好就请点采纳答案把;对提前终止合同是否违约......
可以找中介帮你查册,或者自己上屋宇署网站进行查册。
去香港租房子需要什么条件吗?我是说要满足什么条件,香港人才会把房子租给你:
只要有钱就可以 不需要有什么条件!
内地学生在香港租房,怎么交押金签合同:
直接按照你的通行证信息去登记。 一样的,就是记录你的证件信息,然后交钱给对方的。 都是跟国内租房子一...
内地居民可以在香港租房吗:
亲戚的香港身份证租房虽然可以 但是万一有事情 你的亲戚是要付法律责任的
亲们 大陆的的市民过去香港工作长期在香港租房子需要什么吗 怎么样才可以在那边长期生活 不用按照港澳:
要有香港居留权,得到香港居留权就会给你发一个,香港临时居民身份证,就可以租房,但是要在香港工作基本不...
谁知道要在香港租房都有什么网站可以查询?:
一个月在香港,是租房好呢,还是住酒店好,住酒店的话一天要多少钱啊:
住酒店啦, 月租, 四千左右便可以了. 当然, 旺区大酒店不止这个价
香港租房 如何办理宽带:
办理宽带需要由电话线,住址证明,身份证,有了这些之后,然后到电讯公司营业点申请办理光纤或者宽带,申请...
也许你也感兴趣的内容  上海人
14:35:00         我是上海人,在去香港前觉得上海会马上超过香港。但去过香港后觉得过20年上海都未必能赶上。不是说GDP上去就上去了,也不是你造几幢高楼就能赶上了。关键人文环境和政府的素质和公民自由度还有经济制度决定了上海目前不可能超越香港。不深谈,要深谈难免会让人觉得......。呵呵。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上海人的另一个世界
21:34:48    虽说这次是第二次赴港,但是全部行程都是第一次,要靠自己去完成所有的行程。到了香港拟绝对会发现宛若身处另一个世界,你看到的东西大都与大陆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到了香港的便利店你会发现,货架上的饮品感觉那么得陌生,就连常见的可乐、雪碧也是另一种模样。更不要说上面的繁体字啦!我们熟悉的所有事物到了此地,仿佛一霎那间都变幻了模样。手持汇丰、中银、渣打五颜六色的钞票望着比大陆价格至少翻一倍的商品,会猛然提醒你此地已经不是深圳,跨过深圳河界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马可波罗
15:16:48    地铁站里都有面包店,早晨匆忙买了凑合,两天之后明白根本无需盯品牌,任何一家西饼店都可以把上海的所谓马可波罗比下去,而且品种多价格便宜。也慕名而去了摆花街的泰昌饼家,店并不因为彭定康盛赞或是坐落中环而华丽,这成了唯一能够忽略的普通,我使劲的记住4块钱的蛋塔味道。星期六的10点,香港大部分人都在上班。店内的伙计亦都是中年以上的人,手脚麻利,环境不怎么样。发给你一张单子,分大点中点小点,又各有序列号,不时有手推车过来,你上去选,然后伙计在纸上相应的地方敲个图章,如果是大点2就表明你要了两份大点。尽管人工的成分多,但也井然有序,没有哄抢也没有供货不及。不用担心结账的麻烦,单子底端有条形码,一家小小的茶餐厅都那么讲究logistic system,香港不堵车也不见怪了。  
22:53:55      一直很想去香港旅游,这次正好Travelzoo推荐的香港4日半自由行价钱很合算,那就去特别行政区溜达溜达吧。 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我更喜欢象香港和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干净而文明,更好地将生活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城市的大部分成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大家共同把城市建设好的主人精神特别浓厚,象上海这样充满希望的都市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香港这样的城市的确没有什么历史的文化积累,可是通过努力,它正在积累属于它自己的人文的文化积累。所以我喜欢香港,也更希望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上海也象香港一样充满了生机和生活的乐趣。      建议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趟香港,感受现代都市的繁华。  
  何必感动呢: 23:40:51    ***香港的交通让我们感慨:路面上的行人和公交非常遵守规则,人车虽多但交通畅通,坐公交的人自觉排队,行人大多在过街天桥上行走,过街天桥十分人性化,都是有顶的;最具风景的要数香港地铁了,十分便利,倒车只需转个身,比起上海的可是要省劲的多;在香港一张八达通就可以乘坐所有的交通工具还可以在站里购买东西,简直方便的不得了。  
  在内地城巿出行难道要考虑堵车因素?
18:38:15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中西混和国际大都市, 市区非常干净,没有灰尘, 皮鞋基本不用擦, 城市垃圾箱和穿着环保署马甲的人随处可见, 过往人也是来去匆匆基本没空丢垃圾, 不过也不敢丢,一丢罚款5000块(很值得我们效仿), 另外这边的城市经常护理: 栏杆啊,道路啊, 高楼啊,花草啊, 都有制度规定隔段时间会护理一次, 所以房子看起来都很新。   交通上非常的方便, 国际航线很多,市区内交通基本小巴和地铁, 到任何一个地方地铁差不多都可以搞定, 交通费比内地这边贵.香港的路很窄, 红绿灯不多, 但很少堵车, 大家开车很快,这里的司机很厉害  
我一直诧异他们是如何做到如此的守时到达每个落客点的,发车直至达终点包括中间接人过程中误差时间绝对不超过1分钟,似乎根本不用顾虑堵车等客观因素的存在 -。-
  &招小工&是什么价钱?
16:42:11    .......,一直到11点,一些店铺才陆续看门,香港的店开门是真的够晚。在POLO的店铺里买了T恤和衬衣,还有运动鞋等价格比上海真的便宜。东荟城出来就直接去了铜锣湾,在时代广场逛了一圈,还没有怎么看,一看时间已经过了3个多小时了,就去时代对面的许留山吃了芒果捞,价格和上海差不多,不过分量十足。看见许留山门口贴了一张招工启示,招小工,月薪8500,真的受刺激,怪不得,走在香港的街上,放眼过去老老少少都背著名牌包包,原来还打算在香港买个GUCCI,可是看见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也背着GUCCI,我彻底放弃买GUCCI的打算。  
  小妹妹的震撼
10:26:42    日至24日,携父母及儿子全家四口人一起去香港度假,回来后对这次香港之行彼有感受,写下如此感悟,与大家分享。 对香港的第一印象很好,在地铁上,即使人再多,人人说话都是轻声的,所以不吵;路上的环境很干净,没有杂物,(地铁上是不能吃东西的);香港人吸烟的人是站在吸烟桶边的,没有人是边走边吸的;再有就是香港人很热心,用普通话问路,基本没有问题,都会很热心地向你解释的。 上海也将在2014年有自己的迪斯尼乐园,设施是肯定会比香港的要好,但管理真的是要好好学习的,所以我衷心希望上海的迪斯尼的管理能象香港的那么好。  这一天的游玩,让我更进一步看到了香港市民的素质,另外,在香港外国人也很多,很多表演都是外国人,而且我发现香港人的确都很漂亮,女孩子、男孩子都是大大眼睛,高高鼻梁,很有明星相,原来一直奇怪每年香港小姐选美,为何总有那么多漂亮的MM,来了后才发现,原来普天盖地都是漂亮的人呀。      我们的飞机18:20准时起飞,到上海20:30,出了机场就又碰上来拉客的出租车司机,居然开价说去虹口公园要100元,一直想请我们的政府该管管这样的拉客行为,这真是宰客,太有损上海形象了。回顾这次香港行,真的感觉很满意,而且很值得,同时也给我很大的震撼。回到上海,再看我们的马路,年初一,我们全家去了城隍庙,由于外滩在施工,尘土飞扬,一路小商小贩,路边小吃,感觉很脏,到处是垃圾,很多市民乱穿马路,乱扔垃圾。回想在香港时,同样在海洋公园旁也有施工的,施工人员不停地在洒水,让尘土不飞扬,更别说垃圾了。城隍庙的九曲桥上,人挤人,人推人。上海要在2010年举办世博会,有待加强的市民素质还有很多事要做,开放的上海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合作、友好、文明,是我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真心希望上海能越来越美,不仅仅是在硬件上要与国际接轨,更多的应该是在软环境上展现出一个美丽城市的风貌。  
  是否一直都认为香港的居住条件很差??
13:37:26    俺陪老爸從上海去香港参加国际武术节(3月6-10日)。过去来香港要么一个个赶景点,要么钻到商店里买东西,对香港除了留下拥挤、陈旧的印象,其他没什么大感觉。这次在港这几天,俺和老爸什么景点都没去,就在酒店、赛场、及附近一带居民生活休闲区活动了。不过俺们父女俩都觉得:这样反而有了不同的感受。我们这次都对香港产生了好感.    这回我头一次觉得香港是个很美的地方,除了山环水绕,高楼前高架下见缝插针的绿化、或是大片规划设计合理的绿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的活动地点主要是荃湾和马鞍山体育场一带,似乎觉得香港随处可见清澈的海湾,抬头就是葱郁的青山,早上在紧邻马鞍山赛场的公园看到当地居民们在青山绿水旁晨练,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在酒店所处的荃湾,居民区虽然都是超高建筑(这个钢筋森林俺不喜欢,20几层的楼房基本都是小弟弟,一抬头就是三、四、五十层),而且有些看上去陈旧了,但荃湾海滨公园大片的绿化和休闲区域基本上直接连到居民楼下,下午看到老人们在楼前绿树荫下下棋,孩子放学后在玩耍,年轻人在跑步或坐在休闲椅上阅读。到处都很整洁干净,墙上贴有狗不得进入、自行车、滑板车不得进入,吐痰、扔垃圾、狗粪的每次罚1500元港币;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门球场等以及各类适合儿童成人的健身休闲设施配备齐全,连洗手间也是隔不太远就有一个,俺特地进去查看了,纸头了、洗手液了、烘干器了一应俱全,墙上贴有表格,表格里密密麻麻记录了某时某刻,某位工作人员前来做过清洁工作。(俺在逛街市熙熙攘攘的菜场时,也特地查看了其中配备的洗手间,标准基本都是这样的)。这次觉得香港的交通也不错,路不宽,但四通八达的,也没有怎么塞堵,居民们都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秩序也好。
  北京人
10:30:57    从香港返回北京,还来不及整理行囊,就连忙打开DC,将照片传输到电脑里,重温这一路香港之行快乐和惊喜。当我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假期,可以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出外旅游时,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香港,那里有我们曾经崇拜的偶像,有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时尚,我们不仅要在那里找回我们曾经的回忆,更想体验到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辉煌。  
  上海的朋友不要骂我 : 19:45:20     香港,如此之近却又似乎很遥远,所以终于下定决心走一趟,跟团的形式,浅水湾是富人居住区,途经何厚华、李嘉诚、成龙等的住所,感慨房价之高,也感慨即使是如此的明星和大人物,也不过分得这一点空间,谁让香港寸土寸钻呢,不过后来意识到之所以寸土寸钻,是因为HK确实有这个价值,一分钱一分货啊,呵呵……浅水湾的沙滩和风光还是很不错的,休闲的好去处。更令人惊叹的是太平山顶的风光,山下一座座知名的价格不菲的大厦比邻而居,无数密集的灯光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真正领悟到何谓东方之珠,这颗珠赛过东方明珠,上海的朋友不要骂我~~~  
  你会对上海的刺身寿司都感到失望
19:19:28    在2年不到的时间去了香港4次,因为香港实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从机场出来乘坐公交, 只有根姐妹去才能没有时间概念,大家都沉浸在里面,那里还有一家夜寿司,到了晚上10:30就开始对折,都是需要排队的,吃了那里的寿司你会对上海的刺身寿司都感到失望的。  
  香港学者们的水平到底比大陆的教授高多少                  我以前受对于大陆学者水平的宣传影响是很深的,比如,我经常觉得中国有那么伟大的华罗庚先生、钱学森先生、竺可桢先生、童第周先生、邓稼先先生、李四光先生......简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捆在一起也比不上我们的学者。          这样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看法一直持续到读研究生,虽然读本科时我就发现,怎么数学里的一些主要人物全是外国面孔呢?我们国家的学者虽然也能出现,但是总在不那么显著的位置,即便是我最景仰的几位,当时还怀疑过也许是课本里的东西全是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的,那时候我们中国还处于清朝时期,所以,没有牛人也可以理解,但是,读到博士,才算真正认识到了我们国家的研究水平之不高,尤其是原始性创新能力相比西方国家太弱。这时候,我个人的学术阅历已经在逐渐丰富的过程中,于是,这样的发现让我有些沮丧,甚至一下子失去了不少信心。更有甚之,到了我自己去香港访问了那段时间后,我发现了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那就是:甚至香港这么小的地方的大学助理教授比我们国家的很多(说更残酷点是大多数)教授都要强,这让我更加悲哀了。这样的事实都是以前所不能相信,甚至觉得匪夷所思的现象,而可惜这些居然就是事实。          那么,现在就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了:香港学者们的学术水平到底有多高?          还是先比一下我知道的某学科的情况吧,在我访问的系里有四位教授,其中两位被称为“椅子教授”,英文是Chair Professor,香港的叫法是讲座教授,一位我开始和其中的一位打交道比较多,当我第一次到他的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了他办公室墙上挂了很多的牌牌,我一看,可不得了,几乎全是什么什么协会的Fellow,还有Senior Member,大家对Fellow这个词可能会有点陌生,中文里可以戏谑地称之为“家伙”,当然,这个词对应在一些学术组织,一般会翻译成“会士”,有的过分点的翻译则是“院士”,其实,不管怎么说,就是该学会的成就非常高的学者,一般比较大型学会的这种“家伙”也就几十人,至多几百人,在十几万规模的Member之上显得分外抢眼。          而这位教授,居然是好几个著名学术组织的“家伙”,真是不得了。我是记得在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关于Fellow的一件事情,有位研究员某年获得了IEEE的“家伙”称号,所里还特意庆祝了一下,并将此事显著地放到了墙上,并有人评论说,有了这个资格,基本上就可以当院士了,毕竟我国在IEEE的“家伙”并不多。后来,没有多久,果然在院士评选中得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联想到香港的各大学中有不少这样的“家伙”,心下很是不安,那也多是著名的学术组织,非但有IEEE的,当然也有其他领域规模和影响不比IEEE差的一些学会,如果香港的这些“家伙”们都来大陆申请院士,那么我们国家的院士岂不基本被香港的学者们所占据了啊,真是一想让人能吓一跳。          我细看过香港的一些和我个人研究比较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们的情况,发现他们不仅在一些协会有比较高的地位,翻拣他们发表的论文情况的时候,也都是该领域非常好的期刊,所谓的Top Journal了,教授自是不必说,凭借他们的研究,即便在欧美的名牌大学也应该能获得教授的职位,而且其中的一些原来就在欧美的名校做教授的,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就中国的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和大陆学者有一争的郎咸平教授的论文就有很多是发表在该领域最强的一些期刊上的,而我们能拿得出手的所谓经济学家张维嬴教授,其论文简直连给这位郎教授做助手都嫌资格不太够了,更别提和郎进行论战了。          香港各大学副教授的水平也明显很高,再细看,更让我惊讶的助理教授居然也是发表在牛杂志的文章一大把,只是因为刚毕业或者工作年头不够多的缘故才屈居目前的地位,让我不仅更加感叹了。          联想到中国科学院在招聘“百人计划”的时候,有一条是“在海外有‘助理教授’或以上职位”,而这样的人一到中国科学院就会是研究员的职称,换句话说,在海外的助理教授完全有资格在中国科学院当最高级别的研究员,而大家都知道,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结构,所以,中国那些大学里教授们的尴尬也就可知了,他们有水平高的也许可以在海外拿到个助理教授,多数真要去申请的话则怕连第一轮筛选都通不过啊(当然,钱学森这样的肯定例外,他的成就完全有资格当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学的教授)。          其实,中国的教授数量以前是没有这么多的,我突发其想,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复一下古,让大学的一个系减少到只有1-2名教授,让其他的副教授甚至助理教授也能以当前的职称为荣?倘真能如此,中国的学术也就有可能被拯救了。          有一个小道消息说,香港有的大学现在受我们的影响,教授数量有大幅度攀升的趋势,我已经发现有些系里已经从以前的只有2名教授变成有6名教授了,有人开玩笑说,随时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也觉得以自己的副教授身份和大陆那些在水平上远远不济的教授们进行学术交流很是不爽,好象矮了一头似的,于是,香港的大学想让自己的职员和大陆的对等,不能要求大陆减少教授的数量,那就只有给自己的副教授直接提职了,如此说为真,确让人为香港学界担心了--千万别好的东西不坚持,坏的东西倒是学得快啊。  
  比较香港普通居民的物价及质素
20:02:38        我们5月中旬去的香港,住在荃湾的如心海景酒店,虽说离开市区有点远,不过我觉得旅游嘛不单单是看风景,特别是像去香港这种地方,可能与看风景比较,吃和购物占的比例更加大一些。    每天从酒店去地铁都要经过一个很大的菜市场,这样就更直接地看见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很多人都说去香港一定要带够足够的钱,这次4天的自由行让我改变了看法,当然这是以不购买奢侈品为前提的。深入当地居民的生活,发觉与我们日常开销基本上是相差无几的,甚至还低于我们。就拿水果来讲,我们在那里的市场买莲雾,10块钱4个,又大又新鲜,而上海买差不多是40多块一斤。美国的车厘子10多块一盒,回来后去久光超市一看我惊讶地发现那里居然是198元一盒,我无语!我们在香港的百佳超市逛的时候看见一种水果,服务员说是美国的蓝莓,10块钱一盒我们就买了一盒,味道很好,说是吃这个对眼睛好,回来在上海的南京路食品店也看见了,不过变成20块一盒了。还有上海的芒果干半斤要74元,香港优的良品买88元一嗙,而且是买一送一,所以超级建议去香港的朋友在那里把平时比较少见的水果吃个够!对于我们这种馋佬一族来讲,光吃水果说不定就好把旅游费吃回来啦,哈哈!    说道香港的路边摊,本人感觉这是最能体现香港风情的,感觉吃路边摊是超级地物有所值,不管是6块钱一杯的芒果西米露还是鲜榨的橙汁都是货真价实的,和在上海饭店喝所谓的鲜榨果汁有被欺骗的感觉完全不同,价格也绝对公平合理。逛街累了喝一杯果汁来一串鱼蛋,那个感觉是很美妙的!  
  在香港遭遇“拒载”也开心
09:24        出兰桂坊,“观光族”一行8人,分两组打的去中环乘地铁。关上车,坐前排的太原兄对“的哥”说“去中环地铁。”人还未坐稳,只听见“的哥”用夹杂着粤语口音的普通话说:“一分钟”,并且用手不停地比划着。我的第一反映是“遭遇拒载”,香港的的士都是私人的,人家不愿载你也没折。透过车窗,只见上前一辆车的四位同伴也已经被“赶”了下来。下车后,真想来几句国骂。可是一合计才知,两位“的哥”说的都是同一句话“一分钟”,原来拐弯过马路直行一分钟就是中环地铁入口。顿时恍然大悟,香港的‘的哥’有职业道德,讲诚信。如果不讲诚信,上车打表拐个弯下车收你$16元起步价,估计我们也无话可说。真是万幸,如果换在内地我们居住的城市,估计90%的“的哥”不宰你白不宰。    没想到,在香港遭遇“拒载”,也让大伙津津乐道了好几天。大伙合议要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好好“投诉”这两位“的哥”,只可惜没有记车牌。  
  北京人看香港文化
14:30:51      到了香港时间很短,却感受到香港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令行禁止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违法者罚款5000,到禁止随地吐痰,红灯停绿灯行,这些社会规范都被香港人井然依理的遵守着。让你不由的感受到法制社会的安全,和法律的尊严。在广场中有一个二战纪念碑,四周有草坪,我看到有一个保持庄严肃穆请勿入内的告示牌。广场上的人很多,大家有的坐在地上聊天嬉闹,有的铺了毯子在地上躺着,可是就这一片草坪没有一个人入内躺坐。地上没有一点垃圾,大家都自觉地把产生的垃圾放在袋子里,准备离开时带走。  在广场上游荡了一会儿也让我感受到了,香港人包括在香港工作的菲佣公共意识之强烈。      好啦!这次的香港之游就要在此告别了,感觉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很有收获。我老公说,他到过好多次香港,没有一次觉得香港有意思,除了外出公干,从来都是呆在酒店里不出外。而这次香港之行,第一次深入地认识了香港,感受了香港。同时还感觉时间挺紧张,有些地方都没能能安排上。香港人对历史保存和文化的重视的态度还真让人感受颇深。    
  上海4个小妹妹的香港印象 19:11:40         们问接待处的约60多岁的阿姨两人住宿价格,她可能听见我们进来讲上海话,就用上海话问我们:你们是上海人?我们喜出望外,啊!上海老乡是呀是呀!她带我们去看了房间,虽小一些,但干净,一一俱全,看在都是上海人面上200港币一晚,我们马上住下来,宾馆是她和老公及两个妹妹经营的,她告诉我们可以先住一晚    对香港、澳门特别的印象    1、 干净,整个城市人口不少,却能始终保持干净    2、 安静,在公共场所如人多的巴士上、地铁里、商场、饭店、电梯旁,只要不是旅游团,人再多也安静,没有人大声讲话    3、 人的精神面貌好,举止规范、真诚、有礼貌, 看得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礼貌,不是装的或做样子的,处处有礼貌用语,在这样的氛围中,人马上融如其中了    4、 马路上没有 一个交警、协管员,车速可以很快,没看到塞车的现象    5、 很多住宅、大厦使用窗式空调    6、 普通生活物价不高,车费不贵,上饭店吃饭价格合理、新鲜、分量足,可以品赏到各国美味    7、 警察的制服很帅,马路上有时可以看见巡警,有天看见一名警察穿着一双有弧线的高茼靴,很酷也    8、 香港的邮递员很辛苦,他们是拿着沉重的邮包,乘公共巴士送邮件的    9、 港、澳的学生生活能力强,我们向他们问路,他们基本都知道乘什么车,怎么走,回来我们也问过学生路,一问三不知,就知道死读书    10、 生意人遵纪守法,在港、澳7天没碰到奸商,住宿收费规范,没有因双休日就涨我们房钱,在内地就碰到,周四住进去,周六、日就翻倍涨我们房钱,太不厚道!    11、 世界名牌不是高高在上的陈列,也很平民化,有亲和力    12、 用工规范,在饭店、商场经常看见本地的70左右的老太太在从事简单、低廉的工作,如煮菜的、打扫厕所的,没有看见年轻力壮的外来用工    13、 海港城楼上的星巴克值得去喝杯咖啡,在一个安静的角落,落地玻璃外是蔚蓝的大海,喝着咖啡,静静地看着大海,是多么的适意和舒心呀    
  香港人吸烟的人是站在吸烟桶边的,没有人是边走边吸的  --=-=-=    錯啦﹐邊行邊抽煙的多的是﹐更甚者﹐過關時很常見﹐排隊等車時也有人抽煙。
  四个小妹妹的香港买菜经验    ......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和对岸繁华的香港岛尽收眼底。海港城的厕所设施齐全,我还拍下来了,每间里有放东西的地方、镜子、消毒马桶圈的消毒药水、一次性抽拉式马桶垫纸,设计非常人性化,在这里不得不说香港的厕所,无论高低档,就算码头的厕所从来没有异味,十分干净、都配手纸、全部免费,非常人性化,管理得好,到了这个环境,人的素质自然提高。海港城出来去逛了香港的菜场,菜场里很多上海菜场看不到的鱼和蔬菜,海鱼有的1.5元/两、50元/条、桶蚝65元,青蛙长得嫩黄颜色,和大陆的不一样,每个摊位都打着自己的招牌,如“张记”、“李记”等,还很规范哩!中午吃了香港仔鱼蛋粉,奶茶,两人75元,在这里要说香港的奶茶,无论大、小餐厅的奶茶都十分浓郁,在上海还吃不到这么好吃的奶茶,“随便小姐”在上海就十分喜欢喝奶茶,到了香港,对这里的奶茶赞不绝口,每顿饭必点,简直老鼠跌在米缸里了!
  生意人遵纪守法,在港、澳7天没碰到奸商  -=-=-=-=--    去尖沙咀的影音小店看看﹐專砍盲宗宗的遊客﹐食人唔lur骨。
  车速可以很快,没看到塞车的现象  -=-=-=-=    經隧塞得很厲害﹐晚上九時後才會暢順一點。
  上海的打折实在是装装样子的. 9:04:03        现在来说说到达香港后的事,首先换好了机场快线的八达通卡,去坐机场快线,出了入境大厅,300米左右就是机场快线的通道,可以直接上车,不用刷卡,是出去的时候才刷的.25分钟就到了九龙机铁站.那里有很多条免费的班车去你预定的酒店,你可以问一下工作人员,我是坐K6到达了香港青年会国际宾馆YMAC,地处油麻地.因为事情想好是去SHOPPING,就睡个觉,所以没必要住很好的地方,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东西.到了那里还没到时间CHECK IN,所以到礼宾部寄存了行李.就往旺角去了,走路5分钟,到达最热闹,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买了4双运动鞋,三双是ADIDAS的贝壳头,便宜啊,480HKD 499HKD 600HKD,600的那双是最新款,上海肯定没有,上海普通的贝壳头都要800RMB左右.还有一双帮人家带的NIKE带气垫的篮球鞋600HKD.而且是新款的.然后就回酒店放东西了.休息了一下,又出门去了旺角,逛,然后是尖沙咀,其实都很近,做地铁还要两站,走路最多也就10分钟,沿着弥敦道走,就能路过旺角,然后就是尖沙咀,去尖沙咀就直奔加连威老道的龙城大药房买化妆品,因为很多人都提到那里,去了那里,才知道只收现金,此次香港行,唯一美中不足,就是事先没有准备足够的港币,那里的香水是最便宜的,其他的品种不是很多.然后再去SASA补货.接着去附近的海港城,去专柜买东西,很多东西,SASA等连锁店不销售的,只有去专柜.正好看到I.T的品牌都打折,就进去看看,一看就忍不住买了很多衣服,实在是便宜,本来都是300以上的衣服,现在都是120-190一件,而且是港币,买够3件开始,全部能再打75折,多诱惑人,这个真的叫打折,上海的打折实在是装装样子的.  
  北京人看中的天堂
19:47:09      冬天的香港气候宜人,在这样一个季节绝对可以称得上天堂城市。当然世界上也有不少适合冬季度假的圣地,但是我觉得香港凭借饮食完全可以独领风骚,难怪叫香港,真的很香。  去香港,美食,购物,观光,美食是老大,去香港为了啥,很简单,为了胃。    香港是一个能让普通人都吃上传说中的美食的地方,香港又是一个给食物趾高气扬性格的地方,所以会因此对香港的食物顶礼膜拜。    香港很香,香水香,美食更香。  
  北京人 我的香港观感很肤浅
10:58:02        那天坐在家里看《咏乐会》李咏采访赵雅芝,我老公在一旁连连称叹,“为什么大陆泱泱十亿人口,居然就出不来一个赵雅芝这样的。”我倒是有一番解释:“这样的女人,就是要中西合璧的。既保持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又具有现代的、开放的、西化的、独立的气质。”除了香港,哪里还有呢?所以,是香港这片特殊的土地成就了赵雅芝。    这让我想起新春期间去香港旅行的经历。在这次经历当中,我充分体会到一个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当中的现代国民的优秀素质是怎样的。这是我在香港的最大感触。    我们坐在从机场到迪斯尼乐园酒店的出租车上。司机很自然地扣好了安全带。我老公问了一句:“我也要扣吗?”“当然。都要扣上。”女司机的话不多,但是很干脆,不容置疑。我女儿和我坐在后面,我没有上车扣安全带的习惯,所以还是不扣。过了一会儿,女儿指指车上一个中英文对照的黄色提示标语:请扣好安全带,否则将按违法处理,予以处罚云云。女儿悄声说:“妈妈,你违法了。”这个帽子不小,下了我一身冷汗,连忙把安全带扣好。    老公问:“在香港,不系安全带是罚客人还是罚司机。”    “当然是罚客人。”        “内地有些城市也会罚司机的。”    “有没有搞错?”司机惊呼。“你都是大人了,十六岁以上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啦,为什么要罚司机呢?我们是法治社会。”    我们都不说话了。挺不好意思的。香港人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而自豪。后来,我们充分领略到法治社会的香港人的素质真的很高。比如在迪斯尼乐园,大家都排队等候,只有操上海江浙一带口音(对不起,我分辨不出那些吴侬软语的区别)的大妈们挤来挤去的。还有一个东北老乡。(此前在一个博客上看到过类似的情节还不太能够相信,这次是亲身领教。)大陆游客很多,天南海北。操本地口音的人不但不会挤,还异常地安静。让你不得不发出慨叹:“到底是香港人。”    香港的出租车司机大多也很沉默,可能和他们的普通话不太好有关系。他们的普通话实在是让人疯狂。上车你说出要去的地方后他们就闷头开车,到地方就说“到了”,然后,把钱数指给你看,因为出租车调价了,他们还要拿出一张出租车管理部门核发的涨价表,告诉你除计价器的钱数之外你还要加上多少钱。他们绝不会像北京的的哥们热情洋溢地和你唠嗑。一开始,我们这些话密的北京人还真有点不习惯。老公的话:“他们看上去都老实巴交的。”后来,我发觉这可能是他们都非常敬业,开车是他们的工作,工作的时候不能分心,尽管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挺寂寞的,但是,这样的职业要求他们具有少言寡欲的素质。    香港人很热情,我们问路,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上岁数的老人,都会很详细地讲解给我们听。甚至,如果顺路,还会带上我们走一程。我们感到很亲切。我们也和不同的店员、服务员打交道,他们没有一般大都市里人们的油滑,有的是一板一眼的认真,看不出多热情,但是,绝没有市侩的势利,很平等的交流。人很觉得很舒服。    回北京后,看到程乃珊的一篇文章就是说到香港人是如何辛苦地挣钱,有一个词叫“搏到残”,触目惊心。想想也是,那样一个高速旋转的现代社会,那样一个局促的生活空间,没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力,没有一股拼命的精神,是不会把那个弹丸之地建设得像模像样的。那个在山上建起的海洋公园,真的充满想象和乐趣,一定给了很多香港人快乐。    我的香港观感很肤浅,就是发现了一点香港人的可敬和可爱。  
  香港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14:56:44        香港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不过大部分人的素质还是比较高。整体感觉就是非常现实,目的很直接--为了吸金而言。可能也是因为时间短,接触的人层次有限。当然热心的市民也比比皆是,让我们深深感受了当地人的热情。   香港人非常重视公益活动,公益广告很多,并且很多人参加募捐或者做义工。   就拿公德心来说,香港这边大部分的人内心里有一种认可,那就是自己不要妨碍别人。地铁里是严禁吃东西的,并且人再多也看不到喧哗的场面,大多数人对话都是轻言轻语的。在电梯上会让出一边让有需要人士快速通过,带大宗行李的会坐大巴或者打的而不是去挤小巴,换领什么优惠券或做什么其他的事情会主动的排队,哪怕只有两个人-。-去山顶的时候看到溜狗的人自觉带一个袋子好方便拾起狗粪....另外在公共场合,我发现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注意一下自己得周围看自己碍着别人没有。。这种为他人着想的行为给香港市民的整体素质形象添染了浓重的一笔*_*   香港是一个讲究实际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事情都是最求什么最可行。   你看香港女孩的着装就明白什么叫实际了, 他们的服装大多没有什么色彩艳丽的奇装异服, 平常的服装基本以灰,白,黑这样的色调为主, 视觉上的冲击很小。但仔细观察又发现非常的有格调, 很多裙子和上衣的搭配显得那么不经意, 但穿起来看在眼里却那么的得体。穿高跟鞋得很少,也许她们和我一样,追求的是一种舒适和内敛吧,呵呵小汗一下^_^   
  杭州人游港之感 & 走出巿区 看香港侧面&
14:21:08        不知道需要多少轮回才可以沉淀出一座城市的性格,沧海桑田的东方之珠时至今日美丽依旧,丰华闪耀。是什么让这座城市魅力恒久远?    长久以来我们都爱她的活力生机,爱她的开放包容,爱她的时尚前沿和琳琅满目。我还一直默默的欣赏她发展进程中一如既往的脚踏实地和不断完善。就如这次,为了尽可能多的感受香港侧面,硬是挣脱了尖沙咀、铜锣湾的魅惑,用了将近一天时间行走于城市外围的广大世界。    冲出黑暗的轻铁飞奔向前,阳光隔窗洒在身上,穿越着香港清晨的田野,愉快地载着我们向“地球之肾”寻绿而去。      湿地公园的由来、规模、生境条件、地域性以及因此所带来的的文化差异,还有东方人对待自然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可能和西方人有所不同(香港湿地公园的湿地文化可能出自西方),表现在形式上不尽相同也是合情合理的吧。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我們西溪湿地里建什么酒店会所(悦榕庄和喜来登),到头来又会在这西溪天堂里划分出些“闲人免进”的地块。利益驱使吧。      四.感受于细微处    通过湿地公园的种种细节,感觉香港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态度优于我所去过的上海科技馆、杭州极地海洋世界等。另外指示牌设计的也比较漂亮、明晰,特别是游客守则,做的很大,设于途中,让人一目了然。其中有一条,游客不能穿太过鲜艳的衣服,可能怕刺激鸟类的视神经吧。看看自己身上那件鲜红的T恤儿,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鸟儿们,请原谅我的无知。      最后一点,三十港币的门票比起西溪湿地进门八十、游船另算的收费的确便宜,而访客中心又是如此值得一看,香港政府宣传环保、鼓励环保的用意可见一斑──门票降下来了,吸引更多人来关注,环境意识和环保知识才更容易普及呀。    五.喜爱香港的原因    通过湿地公园的这个侧面和此次香港之行的见闻感受,对以前的香港印象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如今,杭港两地居民的往来越发频繁,香港对于杭州人的魅力有增无减,甚至杭州的地铁系统建设都是以香港为蓝本的。    相信随着国家的日渐发达,杭州城市的发展进步,香港的魅力之于我们,再不是因为大厦与霓虹,也不只是因为华服与美食。传统与现代文明、东方与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交织;狭窄的街道映衬着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城市旮旯里破旧的老房子与高科技的现代建筑相安无事,互为呼应;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勾画出错综复杂的天际线,但也因有了香江水和城中山的调和无端地平添了许多温情……
  青岛居民游港
&港币大钞感觉很爽&
8:57:26        一直很羡慕南方人,见过很多都是全家一起出去旅游,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及全家人同意终于决定去香港,原因是冬天应该往南走,再就是平民老百姓没出过国,只好先打个擦边球,去特别行政区溜达溜达把。    话又转回到有轨电车上,这时从后面走过来一个黑人穿着整齐的奶油色西装,更显出皮肤的黑黝,他用英语向我问路,意思好像是这站是不是**站?我那听得懂啊,正在这时旁边一提溜菜篮的老太太接茬了,用英语回答他,意思是到站了。我那个茫然啊,香港老太太英语都这么流利?    关于选择去海洋公园还是迪斯尼乐园,经过考虑迪斯尼的项目有些不适合老人玩,并且我家人普遍对游乐项目不是很感兴趣,对参观海洋动物兴趣较大。上网查询实际上香港迪斯尼计划建设四期工程,现在只建设了一期,面积很小,项目也不多。因此日本迪斯尼要大多了,更好玩些。所以迪斯尼要去日本玩才好。    感叹:香港人的素质很高,哪怕是很窄的马路只要是红灯,不管有没有车,大批的路人都安静的等候,没有闯红灯的(偶尔有几个闯红灯的,肯定是大陆人)。    香港的车:香港的车都是右舵的,过马路应该往右侧看有没有来车,正和大陆相反。街头所有的出租车只有丰田皇冠一种车型,公交巴士基本都是烧天然气的双层车。香港的私家车中宝马或奔驰保有量极高,在皇后大道100号门前的街道上,我站了大约20分钟,路过的私家车10辆中最少有6辆是宝马或奔驰,剩余多是丰田车。而且奔驰都是新款的S系列和E系列,劳斯莱斯、沃尔沃等高档车也不时闪过。个人感觉看到的奔驰、宝马车和青岛的桑塔纳、捷达车密度相当。    关于刷卡:到香港购物刷卡使用带有银联标志的卡是很方便的,除了些小饭馆要收现金。当然在国内换成港币带过去花的感觉更好些,香港有三家银行发行货币: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印的钱图案多种多样,花钱要注意看清面额。花港币的感觉心里很痛快,想想兑换率每花100元港币才相当于92元人民币,便宜啊,再就是花1000元面额的港币大钞感觉很爽!!钱包里装个几万港币才相当于平时人民币装几千元的厚度。  
  北京人: 不知道是这些法律规定起了作用,还是真的就是人人素质这个高。 11:08:00        一直都很喜欢看香港TVB的电视剧,不管是小市民的日子,还是大富豪的生活,都让人觉得津津有味。而就在今天我终于能看到港片里经常出现的地名了:九龙、尖沙嘴、油麻地、铜锣湾、大屿山……这种感觉真的是很奇妙。香港,我来了!    迷迷糊糊混混沌沌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香港。从踏上国泰航班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闻到了香港的味道。呵呵,当然不是香港脚的臭味啦。    漂亮空姐口吐流利的英文和粤语,而我和LG只能蹩脚地往外蹦单词。我和LG相互戏谑对方为“大陆仔”和“大陆妹”。LG这个大陆仔在飞机上可没给我少丢人。大胃口的他吃下了包括我的那份早餐在内的三份饭菜。虽然没有传说中的哈根达斯作为餐后甜点(空姐的解释是早餐没有,难道午餐后就有?从返程的晚餐看来,晚餐后也并没有哈根达斯,而只是发了普通的雀巢MEGA巧克力雪糕),但总体说来国泰的餐食还是不错的。一份炒蛋,一份炒面,营养、美味又好看。估计传说中的国泰点餐项目也是在高级的商务舱中才会有。看着英文版的好莱坞动画片《花木兰》,飞机飘飘悠悠就落在了山海相接的香港机场。全程还不到3小时。    香港机场确实是传说中的国际机场,我叽吃咔嚓拍下了好多国家的典型航班代表,加拿大、悉尼、阿联酋等等。但是令我奇怪的是我所见到的香港机场人稀稀拉拉,少之又少。就算是因为今天是元旦新年大家不一定都出门的缘故,但至少我们同一航班的人也应该不少吧,但机场取行李的人却见不到几个。着实让我感到惊奇。出了机场,走两步就是机场快线。LG拿出早在网上订购机场快线的确认单,很快就换到了两张机场快线专用卡。我们选择的是机场快线往返+三天免费乘坐地铁+50元押金。不过事实证明我们使用到第四天的时候也是免费的。机场快线有多快我就不多言了。比起上海的磁悬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上车不用买票,下车出闸时检票即可。不知道是因为机场快线价格不菲,还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更便宜方便的交通方式。机场快线上的人也是寥寥可数。    30分钟后我们就到达铜锣湾地铁站。从机场快线到香港站出来需要走一段较长的换乘路途。但是不同于北京地铁里的简单乏味,香港的地铁发达丰富,这一路熙熙攘攘竟有非常多的小商店,甚是热闹。而且地铁里的各种指向标识非常清晰,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港岛线。从铜锣湾E口出来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下榻之处。放下包我跟LG就兴冲冲开始了“血拼”里程。    中环IFC、置地广场、金钟的太古广场、铜锣湾的时代广场、尖沙嘴的海港城……晕了晕了。第一天的香港给我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了呢?    交通超级发达超级便利,四通八达这个词我都觉得不够用了。几条地铁线贯穿全港。地下网络纵横交错,标识指向非常明确,换乘快速便利。地铁上配有到站电子动态指向图和中文、粤语和英文的报站。车厢与车厢之间都是连通的,车上配有电子屏幕用作动态广告信息。每个地铁站都有咨询服务台。乘客可以自助或人工购票、自助充值、查询八达通卡。每个地铁站都是一个热闹的小商城。图书、食品、日常用品应有尽有。    7-Eleven遍地都是。八达通卡既可以在那里买东西也可以充值。再后来逛街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家小饰品店,全部销售的是特别漂亮精致可爱的挂饰。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饰品中可以加入八达通卡的内置芯片。顿时觉得好先进好高级。什么时候北京的公交一卡通也能做成这样啊。    漂亮女孩子到处都是,都很有明星相。而且即使在冬日上身穿着羽绒服也可以裙角飞扬。相当可人。而且女孩们都拎着LV的包包,普及率相当高。和她们比起来我可是个超级典型的大陆妹啊。不过必须得承认香港的冬天真的不是很冷。    香港人特热情,礼貌非常。在香港,是个人都会说英语。虽然他们英语粤语流利,中文现在也越来越好。可能是因为大陆游客逐年增多的关系。由于香港道路交通法则有别于国内,所以行在路上常常难以分辨左右。我们也就经常问路。每问必有答。甚至有人愿意多走两步把我们送至目的地。让我们内心颇为感动。    香港城市繁华热闹,干净整洁。街道狭小而不拥挤,城市热闹而秩序井然。香港法律规定随地吐痰或者直接突然于垃圾桶中,罚款1500港币。香港地铁入闸后严禁饮食、喝水。香港法律规定巴士中与司机说话属于违法行为。一切都是那么有秩序。不知道是这些法律规定起了作用,还是真的就是人人素质这个高。我相信是第二种。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整个社会风气就是好的。  
  吹捧香港的文章網上多的是﹐香港人重實際﹐不喜歡聽吹捧的說話。
  北京人 南方游记
12:38:45      春节期间,和家人到南方几大城市走了一圈。  我们先是从北京乘火车直接去香港九龙。  火车纵穿中国南北各省。  一天的行程,车窗外的景色由黄到绿;农舍由一排排低矮的平房,到一座座独家独户的楼房;房顶由平顶变成尖顶;田地里的耕畜由骡马居多变成以牛居多:粗犷高大的北方汉子越见越少,瘦削精明的南方靓仔多了起来;吃饭的碗由大变小;南北温差极大,北京是冰天雪地,香港已经暖和如春了。  一天之中领会一年之内季节的变化,实实在在地感到祖国版图的辽阔,社会风俗和地域文化的多元性。  住进网上预定下的宾馆,便上街瞎逛。  香港只是弹丸之地,却集中了太多的高楼大厦,街道显得狭小,车流如织,很多人行通道架立在半空中,人在楼房阳台边行走,蜿蜒盘旋,楼台装饰得富丽堂皇,彩灯闪烁,人头攒动,十分繁华,但不喧嚣,各方面显得井井有条,杂而不乱。  行人穿着随意,仪表端庄,无论向谁问路,大人或小孩,靓仔或美女,都会停下匆匆的脚步,向你轻声耐心解答,有的怕你听不懂广味普通话,还会找出纸条,画图指明路径。到一般餐厅用餐,给客人服务的都是些大妈大婶级的妇女,很少遇见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大妈大婶态度谦和,热情周到。  乘地铁和公交车,不论国籍和区域,65岁以上的老人和小孩都亨受半票,去迪斯尼乐园,门票300元左右,老人和小孩一样得到半价优惠,这点虽然和内地一样,但排队购票时,售票员并不查看身份证,全靠购票者自报年龄,自觉遵守规定,彬彬有礼,轻言细语,很小听到喝斥声和粗声大气……  这些内地做得到吗?  一回到广州,乘地铁就没有特价优惠票了。广州地铁的售票方式跟香港一样,由自动售票机售票,大人孩子一个价,进站和出站处多出了很多服务监管员。  试想,广州地铁也学香港,去同一地点,自动售票机自动售出高低两种价格的车票,进出口处也无人监管,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人们都说,社会越发达,物质越丰富,人的道德水准会提高,社会越显文明。这点我相信。  香港个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和残酷,为了钱,大家可以拼命地工作,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上海背景在欧美城市生活过的人很多
13:52:59          来到香港,完全可以感受到英伦气息,我去年8月刚去过英国,香港的城市格局设施,无论是道路行驶左去右来,还是道路中间的人行过渡岛,还有地面的交通划线规格标示,均和伦敦一摸一样。不看人仅看路你还以为在England。    今天是最后一天,老婆吵着要喝真正的港式早茶,我一人外出巡视,终于发现,立即通报。深居大楼内的酒家都有早茶供应,一出电梯,人声鼎沸,一座座的圆台,坐着当地的茶客,人手一报,叽哩哇啦的说着广东话,我们点了叉烧包、虾饺、马拉糕、蛋塔、牛百叶、凤爪、鱼生粥、红豆沙、布丁等,都是上海看得到的,但是一尝,都是上海没有的美味。从环境气氛到食品的内涵,真正体验到港式早茶的精髓。值得值得花这么个118元。    然后步行锻炼了,先去旺角感受九龙地区平民的生活,再乘地铁到港岛的铜锣湾,感受中产阶级的消费,老婆又抵御不住甜品的诱惑,还是四年前的许留山,好好的美食一顿,心满意足。    时间不早了,回酒店,免费穿梭巴士等着我们呢,轻轻松松道达T1航站楼。顺利的告别香港离境出关。再过二个多小时,又将回的严寒灰霾的上海,但那是我的故乡,我别无选择。    就像04年在罗马许愿泉扔硬币时许下的心愿一样,香港,我会再回来的!!!!
  上海人自由行文通介绍
12:06:03        相比上海,香港的交通还是比较贵的。    2. 出租车:香港的出租车就像电视里面看到的,清一色的TOYOTA,黑色皮座椅,不过可以坐5个人,喀喀,人多可以省钱。港岛和九龙的的士是红色的,大屿山的是蓝色的,好像新界的的士是绿色也不知道是黄色的,可能价钱也会稍微有一些不同,不过我没坐过除红色的士外其他的的士。香港的的士司机我是非常佩服的,他们没有统一的制服(我见过穿大汗衫,拖鞋开车的),也不像上海的司机那么有礼貌,一上车就打招呼问好,但是我碰到的所有司机都技术一流,对路也超级熟。只要乘客报出目的地的路名,司机二话不说就开始狂开,在最短的时间内走最近的路程就把你送到门口,不过就是有的时候不找零钱。在香港坐的士是一定要坐稳抓牢的,否则就会在车厢内被甩来甩去,厚厚,开的真的是很快的呢。的士起步费15块,好像是2-3公里,然后就开始6毛6毛往上跳,总的来说是比上海的贵一点。从机场到中环加上过路费要3,4百块,铜锣湾到半山30块左右。自动开门。    3. 地铁 (MTR):香港的地铁真的是四通八达,方便无比。大概一共有10几条线路。每个站都有10几个出口,通到不同的目的地,如果是大站有换乘线路,则会有4-5层,基本做到上下一两个楼层就可以换乘。关于地铁的管理和设计有序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详细内容见上一篇,下面说一些小细节吧。    细节一:香港地铁的每一站似乎都有它自己独有的颜色, 比如中环是红色,尖沙嘴好像是绿色,铜锣湾是紫色,金钟是蓝色的。一打开车门就可以看到该种颜色的马赛克布置的墙面和走廊,颇有意思。    细节二:一次坐东涌线去满远的地方,半路上突然内急,就找了一个站下车。碰到一位工作人员我就问哪里有厕所,结果他让我等一下就开始打电话,我原来以为他先处理自己的事情再来搭理我,结果挂上电话那位工作人员对我说,这是个小站,没有公共厕所,他刚才打电话给同事让她把员工内部厕所的门打开让我使用,现在他的同事已经在楼下等着我了。我坐电梯下楼后果然看见一位工作人员站在门口,看到我说你赶快用吧,用完把门关上就可以了。虽然借用厕所是一件小事,但从中可以看出工作人员有非常强烈的服务意识,处处为客户着想,令人感动。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 : 如果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迅速,香港更有希望会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19:06:46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认为,未来,中国作为一个超大经济体,完全可以有两个金融中心构成的组合,犹如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目前,要加快沪港金融业的相互渗透和市场的联网,以便于上海更好地向香港学习,并使香港有更好的向内地发展的机会。           香港、上海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分工。比如,上海以人民币产品为主,以现货产品为主;香港以美元、欧元为主,以衍生品为主。          她分析指出,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有四种可能。第一,东京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上海、香港、新加坡、孟买、悉尼成为二线国际金融中心,前提条件是日本经济强劲复苏。第二,香港成为类似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上海等大都市成为二线国际金融中心,前提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资本账户迅速开放,香港承担起更多的国家责任。第三,上海成为类似纽约的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成为类似芝加哥或法兰克福式的金融中心。第四种是亚洲不存在全球性金融中心。潘认为,中国的目标应是排除第一和第四种可能性,20年以后在中国建成与纽约、伦敦齐名的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          上海和香港两地各有优势:受腹地经济的驱动,上海比香港更好一些;而香港的制度、法规和其他各项软硬件配套设施更为完善。潘英丽认为,如果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迅速,香港更有希望会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谈及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合作问题,她认为,可分两个阶段来思考,第一个阶段是,人民币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可兑换的阶段。中国的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有可能在2013年到2015年的时候可以具备比较充分的条件。在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之前,香港的定位应该是中国的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第二个阶段是更贴近亚洲美元和欧洲美元的市场,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新加坡。这一段时期,上海的定位应该是国内金融中心,虽然要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规划,逐步增加国内金融中心的国际成份。通过引进国外的金融机构,通过借鉴国际上好的制度,推进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而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之后,上海与香港完全是互补的,香港走伦敦模式,上海走纽约模式,中国大经济体可以支撑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证券报  
  上海还是值得骄傲的
16:52:11      从HK回来四天,脸上又开始暴豆豆了。。。在那里我几乎每天两点睡都皮肤水水的~看来人家的空气质量就是比上海好!  香港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小(从最东面的我们的住所到最西南面的迪斯尼只要一个多小时),干净(这个已经是well acknowledged的),人多(和上海差不多,可能是假期的关系)。  香港的楼真是高啊,而且都挤在一起,果然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我们住的亲戚家的小区(还算比较新的高层)竟然一层有10户。。。卧室平均5-6平,没有阳台(看来我家十几平的阳台在那里算得上豪宅了)。  中环附近的确很漂亮很气派,但也许隔开一条街的距离就可以看到破旧不堪的老楼,上海即使是在市中心的老城区也不会在沿着商业街见到这么破的楼了。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城市的建设,除了看门面,还要看到她的背面,在这一点上,上海还是值得骄傲的。  不过有一点做的很好的是,几乎湾仔金钟中环地铁站附近的楼宇之间二楼都是通的,过天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在室内走,值得借鉴。  总体来说,香港是个适合有钱人呆的地方,气候好,空气好,如果有自己的车住在浅水湾那就无敌了。对我们这种穷人来说,就只能刺激一下自己的工作激情,为多赚钱而努力!4天4夜还是有很多遗憾的,下次来我要好好把大街小巷都扫一遍哈哈。
  其实本人也去过香港多次,其中06年培训4个月  作者: 老ni 发表日期: 21:31:29        2006年第一次去香港,2007年第二次香港,2008年第三次去香港.这三次都是由于工作关系去了香港,这个很多人眼中的购物天堂,在去之前让我很向往,回来只有更加留恋.    第一次往返香港是在2006年的3月,驻足四个月.    差不多是早上11点的时候到达香港国际机场的,往公司打了电话确认了香港公司的地址后前往大巴站座大巴去公司.秉着节约的原则我选择了巴士,毕竟要在香港留半个月呢!在巴士站等车的时候,和一个香港人聊了会,一路上也在聊,他很绅士帮我们提了行李,指点了我们如何去酒店.差不多下午2点的时候到了在沙田的OFFICE.    香港同事也来过上海,所以我们比较熟;加上大家年纪相仿;他们很热情,作为亚太区的团队,人数也很多,所以已经分工如何带我们四处看看了.    第一天下班,Carrie指点了我们如何换乘香港的地铁.    交通    香港并不大,但是轨道交通比较发达.初次去香港的朋友可以比较依赖”地铁”,一来方便快捷,二来价格便宜.建议买一张交通卡-”八达痛”如果逗留时间比较长,如果只预备玩一天可以买”一票通”.香港地铁的站内转线比较近,不像上海要走很多路.而且也不是很拥挤.于是这半个月的行程地铁帮了我们的忙.再说说巴士,去山顶,去红堪,去旺角等地方也有很多巴士,当然请预备好零钱.    娱乐    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对于很多东西很好奇.于是DISNEY一定是要去的,兰桂坊也是要去的.由于逗留半个月就可以有2个周末在那里”混”,于是还混去红堪看演唱会.虽然是F4,但是也很过隐,因为票价便宜,整个演唱会与表演者的距离也很进.节下来去了”兰桂坊”,由于香港是个岛,所以有上下的坡路,地域决定了 BAR的风情,很喜欢那里的感觉,喧腾繁华,璀璨糜烂.    第一个周末的周六去了DISNEY,乘地铁就可以到了.女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装可爱,何况我一直有这种可爱的气质,最爱WINNY的我绝对不会错过DISNEY的.相信到了50岁我依然有这样可爱的心态.周日呢,老板带我们去了山顶,在山顶上走很舒服,因为空旷,不是旅游季节人不多.但是却巧遇瓢泼大雨,全身都湿了.然后在山顶吃饭.    第2个周末看了当时的新片eight below还去了ktv.哈哈总感觉自己在香港生活过,这个城市给了自己一种亲切的感觉.    第2次往返香港是2007年3月,逗留了4天.    这个让我感觉亲切的城市我又来了,这次依然是工作关系,不过没有那么长时间.在铜罗湾逗留4天.    第3次往返香港的是2008年3月,逗留了3天.  
  上海人去香港培训的人不算少 作者: hermosia 发表日期: 23:15:31      四月初,有次去香港公差培训的机会,加上前后两个双休,可以有整整九天在香港。现在回味,九天香港还玩不够啊。海洋公园还没去,赤柱也没去,大屿山也没去。但九天里我认识的香港已经让我深深喜欢这个城市了。有我喜欢的天气,四月的香港暖暖的,可以穿夏装,也能穿长袖外套,不冷不热;有我喜欢的美食,海鲜,甜品,茶餐厅,香港的饮食很清淡,九天下来也都没长豆豆;有我喜欢的娱乐,从迪斯尼(虽然有点小)到赌马,很刺激;有我喜欢的城市风光,有山有海,维多利亚港的夜景错落有致,很漂亮,从太平山顶看到的夜景又是另番风光;有我喜欢的交通工具,马路上除了taxi,更有很多养眼的名车,地铁建设也很好,整洁现代,高效率;更有我喜欢的shopping,衣服,化妆品,包包,window shopping。香港人总的来说素质也较高,路上帅哥美女也很多,特别难得的是香港男孩子都很会打扮。香港人讲话也声音很温柔,很有礼貌,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交流国语不太好的原因。  
  花旗(Citibank) 上海分行 黄晓光行长自述教育背景和香港培训之路 更新时间: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上海的两座跨江大桥南浦、杨浦相继起建,其他大型基础设施如电厂也开始动工。荷兰银行积极投身了这股经济建设大潮。有我参与的由荷兰银行和浦发银行共同发放的外高桥电厂贷款,......     完成了诸多项目后,荷兰银行给了我去香港培训的机会,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上海和香港的金融市场存在着较大差距。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怎么着手呢?受惠于我先前做过老师的经历,我很快就找到了合适途径。那时,香港银行工会学校课程设置齐全,在香港银行界享有很高声誉,以致参加过培训的人都会在名片上特别注明一条:“通过香港银行工会培训”。我买齐了所有科目的培训教材,那套书非常昂贵,几乎相当于我在香港的七、八个月的津贴。买下书后,常常彻夜啃读,周末节假日都不肯休息。遇上有问题时就请教别人,然后在工作中体会消化,不知不觉中就长进了。受训结束返回上海亲友都嘲笑我:“从香港公派回来的人都会带上几大件,而你怎么买了一捆书?”事实上,在那一个时间段,我积累了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在专业知识方面猛长一截,工作中也感觉比过去自信很多。  
  上海同盟广告参与香港培训人员回上海后感想系列 之 刘蓓华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个城市的交通通常最早让我体会到“身在异乡”,尤其又是在这样一个动感之都--香港。     虽然地理面积不大,但因为是个开放的自由港,荟萃了几乎全世界你叫得出或者叫不出的知名品牌,所以任何品类的竞争就变得空前激烈,也正因为如此广告行业也生机勃勃。感觉上的“弹丸之地”,却生活中无处不见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广告,听起来也许有点类似Focus Media之创办人江南春曾说的 “无缝式衔接”的模式。   这一点刚踏出香港机场就能感受到。香港的机场巴士液晶屏幕上除具备常规的电子报站功能外,还不断滚动着优惠换乘迪斯尼线的促销讯息,告知有需要的乘客;同时这种无声的文字告知相对于没有需要的乘客来说也少了声音污染,对维持安静的车厢环境这点来说考虑地比较周到些,至少我个人觉得其实某些时候还是希望能有选择的接触广告好。当然,香港迪斯尼的线下推广方式之丰富亦可见一斑。     香港的城市交通非常发达,地下有5条地铁遍布港岛、九龙和新界;机场有机场快线和机场巴士;连接九龙各区域和深圳关口更有九广东铁;水陆还有多个码头连接九龙和港岛以及各个离岛,更有约四家大型的巴士公司和多家小巴公司。在这短短一周里,我几乎尝试了所有这些交通工具,感觉不仅选择多多而且相当的便捷,似乎没有什么倒不了的地方。   也正因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迫使每种交通方式都必须使出浑身解术来积极应对!或者要增加自己的客源或者增加使用频率,或者使之稳固而不流失。   比如巴士,几乎所有的巴士公司都会开展“同日联乘即可铿(减)**元优惠”的举措,鼓励乘客在同日内乘坐同一线路时,选择本公司的巴士。再比如九广东铁和机场快线,为了吸引乘客,便开展“免费转乘”或“免费接驳”的附加服务,以增加乘客的好感度和忠诚度。但即便是这种小小的优惠讯息,他们决不会吝啬广告的版面,绝对是以醒目的方式告诉每一个人,传递到位。   地铁呢,则就会在某些地点,诸如半山自动扶梯处,九广东铁等与地铁站较接近的地点处设置一个如当日乘坐地铁即可得到2元优惠的机器,提醒同时也是鼓励消费者多多乘坐地铁。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香港的“一卡通”--八达通。八达通本身也与多种交通工具有联合促销的方式,如乘坐地铁和九广东铁都有一定的优惠形式。     在交通工具方面的促销,似乎上海在形式上还不够多样化,比较单一的折扣形式,好象只有地铁和摆渡轮船,在当月消费满一定数额后才可得到一定折扣,最近也听说巴士也会推出再次乘坐空调车可有一定折扣的鼓励乘坐空调车的措施。   不过形成这些差异,其实与一个城市交通的网络是否成熟、交通工具之间的竞争是否激烈,以及城市的规模是否一致等都有一定的联系。相对来说,我觉得上海的公众交通还不够发达,因此相对替代性较小,并且可能还处于几大公司的垄断状态,没有什么明显的竞争压力,因此这方面的推广较少。     香港交通工具上的广告还有两点,相对上海来说是比较特殊的:   第一就是,公益广告相当多。无论在巴士,还是地铁,公益广告可谓是“扑面而来”!必要的“紧握扶手”之类比较常规的警示性告知当然必不可少,但我比较欣赏地是那些比较含蓄地、或者会让你会心一笑欣然接受的公益广告。   比如,提醒巴士乘客上车后朝里走,以留出空间给到后来者的“入一步,海阔天空”;地铁里为了鼓励公众可以在人流量大的时候选择走楼梯而不是等电梯,楼梯边都有一些“多做运动,有益健康”之类。一方面可以使得这些公众交通变得顺畅运转,另外一方面我认为无形中也培养的公众意识,是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同时对于像我这样的外来游客来说,会感觉这个城市非常nice,非常可爱,开始产生出亲近感。     第二呢,就是LCD上投放的电视广告竟然多数为长达好几分钟的宣传资料片,比如一些减肥场所、身体检查医院等,这一点与上海很不一样。   通常在上海,象这种资料片我们会比较建议客户选择电视媒体中一些价格便宜的所谓“垃圾时间”投放,比如下午或者深夜非黄金段,或者如果目标受众适合的话,干脆就建议制作电台广告,媒介成本更为低廉。而移动媒体上面,还是常规30秒或者1分钟的电视广告,现在也有很多Flash形式的,当然为了配合在公众环境,多数会是无声且打上字幕便于受众得到必要的讯息。     以上是我在这短短一周内,对于香港与上海两地在交通及其广告方面的一点小小感受。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学研究组赴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参加培训纪实 研究生:梁德光        日至7月26日,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举行了第5届巴斯德-亚洲病毒学培训课程,来自亚洲各地的共29名学员参加了学习。经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批准和支持,我和温振国同学有幸赴香港参加了这次培训。    本次培训以“病毒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以及“流感病毒”为主题,目的是使学员们在深入了解这些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拓展研究思路奠定扎实基础。培训还同时为来自各国的学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上海市汇锦律师事务所袁洋律师 香港培训心得 &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应头赶上&             我非常高兴参加了上海市律师协会与香港基本法研究中心合作举办的上海青年律师赴港培训学习项目。根据个人情况和兴趣我被安排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实习。六周时间我深入了解了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的运作模式,还随团参观访问了香港律政司、廉政公署、高等法院、香港中国法律服务中心、香港知名律师事务所等对口单位。在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还参观访问了澳门法务局、澳门检察院、澳门终审法院等部门。这次丰富的实习经历,带给我很多体会。          一、我所了解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成立于1985 年,是由香港商界和法律界专业人士成立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司组织,其目的是协助当事人通过仲裁或其它替代争议解决方式为当事人提供公正、便捷、灵活的争议解决服务。在进入仲裁中心位于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的办公室之前,我想像中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应该是一个至少有几百名员工的庞大机构,业务繁忙,众多的国际人士和精英律师在此川流不息。我进入仲裁中心之后,发现自己的认识完全错误了。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争议解决中心,拥有由不同国籍的商业及专业人士组成的委员会,委员会下秘书长是仲裁中心的法定负责人,行政人员在秘书长之下开展工作。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仲裁中心领取薪水的员工仅有六、七人,主要从事必要的案件登记工作,和某些案件的流程管理工作。仲裁的推广、宣传和规则的制定以及研讨会等工作,很大程度上由不领取薪水的委员会成员承担。组织结构上的高度精简带来了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运作的高效性,英美法架构下的《香港仲裁条例》则保障了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的公正性。      与内地仲裁必须选定特定的仲裁机构不同,香港仲裁更多的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和设计仲裁程序,是一种非机制仲裁。但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某些情况下行使委任仲裁员或公断人的法定职能。从上面的介绍可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与中国内地各大城市的仲裁委员会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定位具有很大不同,主要是为争议的当事人提供仲裁场所,及在当事人事先没有选定仲裁员时帮助当事人选择合适的仲裁员。一般来讲,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不具有案件管理和案件审核的职能,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的服务意识。香港国际仲裁中心部分承担了推广香港仲裁的责任,这种仲裁是一种争议解决服务,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法律服务,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第三产业,香港律师界和各界都参与其中并从中收益颇多。      得益于1958 年的《纽约公约》香港仲裁可以在100 多个缔约国的法院得到执行。中国也是纽约公约的签约国,因此在1997 年7 月1 日以后该公约继续适用于香港。据我了解香港国际中心内还设有调解机构,调解包括家庭纠纷在内的各种争议。借助于地理优势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目前是亚洲领先的国际仲裁中心,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公司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仲裁案件,这是我们上海律师值得关注和参与的一个领域。          二、我的香港生活和交通      不是旅游者,住在香港大学研究生楼,每天乘坐公交车往来实习单位和宿舍,有了机会近距离感受香港的生活。交通本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有感于香港良好的交通管理,所以特别加上了交通。      香港人的平均收入月薪在10000万元左右,上海人的平均收入月薪在2000元左右,所以拿着上海的工资到香港生活总有些痛苦。刚到香港感觉百物昂贵,从笔记本电脑要用的电源转换接头到日用品的林林总总,香港的物价差不多是上海的5、6倍,建议下一批实习的同仁在走之前备好这些东东可节约200~500港币。      在实习单位每天的吃饭是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有同事分到了恒生银行,每天单位管饭,让我们羡慕不已。其他人就只能在实习单位的写字楼附近解决吃饭问题,香港大多数单位是早晨9点上班中午13点左右吃饭,和我们上海的习惯不太一样,我的头一个周一到周五是每天一到二个麦当劳的汉堡包度过的,到后来味同嚼蜡了。第二个周末稍稍开发了远一点的餐馆,仍不如意。第三个周末在单位同事的指点下找到了香港人常去吃的中餐馆,香港云吞面,口味好又实惠。最终对香港工作餐的评价是20~30元的工作餐很不错,对应于相应的物价水平,上海目前缺10~15元很不错的工作餐,这可能也是一个商机吧。      有感于香港良好的交通管制,香港的道路硬件条件差上海远甚,道路狭窄且多山路,急转弯,但香港的车辆,即使是公交车也能开的飞快,这得益于香港良好的交通管制。我认为这个交通管制关键是良好的人车分流和交通秩序带给人的可预测性(可以放心开车),同行的张正松律师评价说没有混乱的转弯也非常重要。但不管怎么说香港是用严刑峻法来管制交通的,经常可以看到不按照信号通过马路你会被检控或某某行为会被起诉等警示语,而我们则刚刚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得出乱闯马路也是违法的观念。    ----------------------------------------------------------  香港大概是我们所说的先富起来的地方,电器空调等产品大都是老旧的名牌(看来是很早就用上了,先富)。室内温度很低,大概是15~20℃,虽然港府也正在提倡节电指导温度是25.5℃,但大多数写字楼和商场还是冷气逼人,原因是老的管道温度波动大,如果到25.5℃很容易波动到更高的温度。对上海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小事入手,这大概是我们所说的后发优势吧。    香港实习的体会是香港很好,很值得学习,学习之后增强了信心,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应头赶上。  --------------------------------------------------------  
  上海财经记者的“三道关”:香港财经媒体观摩感想
13:43:23          作为第二届北大FT培训班的学员,在朗润园的课堂上,看到到这张百年报纸坚持的新闻价值观,历时越久,持之弥坚,我感触颇深。今年9月,我更有幸获该项目的史美伦奖学金,赴港观摩各大财媒。这是个意外的惊喜,我心存感激。返沪,想起徐泓老师嘱写感想,我把个人感受整理出来,望能给同行朋友或同学们作参考,虽不能答谢惠予,补上未交的作业,总少些心里的亏欠。  我大学如愿学新闻,毕业做记者三年,写财经,和很多同行朋友一样,常想一个问题:财经记者的出路在哪里?此次香港归来,我越来越确信,内地日益兴盛的财经新闻领域,蹒跚学步之后,在飞奔高腾之前,需要低头查看自己脚下赖以登踏跳跃的几块基石,是否一一俱具。香港回来,我的感觉是,至少还缺三块:第一块叫“独立”,第二块叫“厚积”,第三块叫“悦读”。这与财记的出路有什么关系呢?很简单,个人价值为时代所赋予,社会最缺这几块石头,哪怕愚公移山,搬来过来,哪怕自己作垫脚石,也不虚度记者的生涯。这就是我理解的内地财经记者的出路--过“三道关”。  第一道关:不收红包  9月14日晚,史美伦女士与我们共进晚餐。桌上,谈及某企业给去采访的记者每人500元(车马费),史女士抬头问大家:“500元是什么?”大家面面相觑。不收红包(车马费)的行规,内地要到几时才能出现?在香港,新闻报纸作为社会公器的气息,让我们去观摩的人都嗅着几分。我们所参观的《亚洲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不过座椅电脑,寥寥数人,甚至办公设备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先进。他们都认为最值钱的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些,而是报纸的百年品牌,支撑品牌的则是几条涉及“客观”与“独立”的简单规则。9月13日,在与《亚洲华尔街日报》的三位负责人午餐时,三位负责人都以自己没有任何金融或商业机构的从业经历为荣,或许,这被认为是他们在新闻判断上保持独立客观的有力保证。9月15日,访问《亚洲周刊》时,总编邱立本说:“在中国,财经新闻是新闻变革的突破口:首先,重视数字和事实,这就使得很多东西要走出意识形态的束缚。其次,受政治影响的教条新闻和受商业利益影响的有偿新闻,都会成为诱惑,后者现在还可能成为更大的诱惑。所以财经记者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去年底,从北大培训结束回沪,我鼓动好友一起组织了“财经记者沙龙”,也希望借财经专业知识的交流平台,触及一些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在交流中,大家争议最大的就是“收不收红包”,多数人认为,不收红包的做法,现在“太超前了”。我自己开始尝试,首先面临问题是收入减少,但充其量只是改掉以往动不动抬手打车和大笔吃喝的习惯,不过实际挣扎不小。其次是采访对象(企业)的异样眼光,不收红包就开始警惕,由警惕而顾忌,有重要采访机会通知其他记者。碰到这种情况,我只好主动找采访的企业沟通,时间一长,很多企业理解了,奥美、宣伟之类的外资公关公司则直接把我划为外电记者一类对待,只提供新闻资料,我也再不用每次把“车马费”信封寄回。意外的是,当我坚持下来,大多数企业和公关与我的关系其实是更信任了,至少他们不担心我会拿竞争对手的好处,如果我的文章还能让他们读到某种久违的公正,那么,我现在可以不用担心一个重要到只有一个名额的采访机会,会轻易从我身边溜走。       第二道关:厚积薄发  我想自己正在过第二道关。此次去香港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因自己的疏忽,与《信报》专栏作家曹仁超失之交臂。我崇敬他久矣!最早认识曹仁超,是在《证券市场周刊》上看到他的撰文。洋洋洒洒两千余字,纵横古今,从国内谈到国外,股票、期货、外汇如数家珍,走笔如龙,且通俗易懂。我在内地财经媒体专栏作家中,从未看到跨投资领域的评述,能把如此高密度的信息,随手拈来,又清晰透彻。更为可贵的是,曹的字里行间,透出朴素自然的民间视角,一种超拔利益机构之上的态度。  有意思的是,《信报》的主编林行止,当年在《明报》任职并受金庸赏识,而金庸当年是通过1万人中录用4名的考核,进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立报,当时风头正盛的《大公报》。从《大公报》张季鸾到王芸生,从金庸到林行止,无不是一夫当关的评论家,对报纸品牌的树立大有作用。即便在这张目前金庸先生只占11%股份的《明报》,此次访问时,我听说他们再次把评论提到一个重要位置,甚至主编要定期为财经版写评论。  上海有一位民间股评家叫贺宛男,她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可追溯到上证交成立之始。去年,我请她来做财经记者沙龙的嘉宾时,她说,随着上市公司的一天天增多,她家里的资料夹也一天天增加,因为她为每家在沪上市的公司准备了一个文件夹,现在她家里通常保留的文件夹达800多个。这让在坐的记者们叹慕不已。晚上,在送她回家的出租车上,年近古稀的贺老感慨地对我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不深。”   事实上,在把贺宛男与林行止、曹仁超、原复生等香港专栏作家相比,不得不感慨历史原因,几乎带来了这代内地财经评论家的悲剧。由于内地资本市场起步不久、金融投资工具少得可怜,贺宛男写了多年评论还只能专注在股市上,古稀之年再来研究刚刚起步的期市、黄金和未来的汇市,甚至国际资本市场,精力恐怕难以保证。相比之下,香港的评论家对跨投资领域一开始就不成难题,而且一直有了解国际市场的需要和便利。    第三道关:笔留余温  这一道关我还不能真切地描述和把握,但凭着感觉我把它描述为“笔留余温”。在观摩西方媒体,借鉴西方专业主义理念的同时,也许我们应有一种担心:..................  
  上海南海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莉访谈录        当时,内地从事国际货代的人才奇缺,我们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将招聘来的员工送到香港培训。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给员工上课时,总公司的社长过来了,坐在教室后面一起听。下课后他对我说:“他们现在才开始学什么叫 Air-cargo (空运),什么叫 Sea-cargo (海运),大批的货物马上就要过去了,他们能行吗?能开展业务吗?”我说没有关系,能行的,中国人很聪明的。其实,我当时心里也没有底。好在员工们都非常认真,在香港培训期间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学习,连上街购物的时间都没有。如今,他们中不少人已经成了公司里的业务骨干。       记者: 在企业文化方面,你觉得日本、香港和内地有什么不同?     徐莉: 说到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根本的一点是“忠诚”。日本员工的忠诚度绝对高,他们的工作态度,用“兢兢业业”这个词来描述一点都不为过。在香港,我感觉到香港人的工作态度是绝对负责、认真的,而且效率高、节奏快。在这些方面,内地都是有不少差距的,只能一点一点地培养。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软实力,非常重要。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一个“情”字,即感情:以自己的真诚来打动人,以公司的魅力来留住人。一方面,公司要有好的前景,能够让员工看到希望。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让生活更精彩--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另一方面,要培养对企业的感情。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他也会关心我们、为我们付出;同样地,只有当我们爱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才会照顾我们、回报我们。     
  香港培训后随感 林莹斐        说到开放度,在这里其实一定是高的。我坐的办公室里,就包括着几个国家的各色人等,可是相对而言,嗓门比较大的还是那些老外。不同国家的人之间用英语沟通,本地员工就说粤语,所以他们就推选普通话比较好一点的给我介绍情况,解答我的问题,我因此说我的到来帮助他们发掘了一些普通话能手。不过,语言终究是个需要尽快扫除的障碍,毕竟他们不可能全盘用普通话交流。我在来之前特意听的那些粤语会话教材多少有些帮助,但是生活会话毕竟很不同,语速发音都不一样,只好竖起耳朵多听多练习,估计罗挺下次来的时候会相对占优。
  上海人 作者:ZFB**** 发表日期:     ........吃饭:个人口味和对美食的爱好程度不同,随处可见的茶餐厅其实很有味道,虽然价格是比上海的大众餐饮贵但份量很足合下来反而觉得比上海便宜,且不同时间段供应食物不同可以去多次的又快又实惠。 .......  
  作者: ajoymango 发表日期: 0:13:51 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双肩包背在后面, 这在国内有点不可想象          四、几点感想。在香港旅游的人很多,但秩序井然(与香港警匪电影里的描述截然不同),甚至于在最热闹的街市你也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双肩包背在后面(这在国内有点不可想象)。街上经常看见巡逻的军装警员,有什么事可以向他们求助。    香港也是个很干净的城市,尤其有印象的是迪士尼里的厕所,上万人浏览的乐园,厕所也如宫殿般干净漂亮。在香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和扔垃圾,违者会被处以巨额罚款或被检控,喜欢吸烟的朋友一定得注意哦!  
  发表日期: 14:32:19
我在香港工作了一年的感想        1,工资:平均工资香港是上海的3倍及以上    2,物价:香港和上海(服装、餐饮、服务等等……)几乎要差不多了。反过来说,上海已经很贵了    3,住宅:上海人一家三口住在90平米及以上的公寓房的,都是香港人眼中的豪宅了,哪怕70平米的房子,都是香港人向往的住宅    4,地铁:香港非常便利,贵    5,人:香港人守秩序,真正见过世面;传统,内敛    6,福利:香港人无论得什么病(手术……)只要HK$60.00/人    7,生存质量:香港太小人口密集,压力巨大,质量很难保证。上海尽管人口多,但依托大陆内地龙头城市地位,生存质量相对较高。但同样压力巨大,生活成本在大陆属于奇高。    8,文明程度:上海需大幅度提高。    补充:遗憾的是,在迪斯尼,碰到操上海话的一位老太,大家都井然有序的排队,唯独此老太不管不顾从后面过来夹塞儿,还招呼其他同伴道:“往前面来啊!一会儿能抢到好位子!”此时前面一对携儿女的夫妇(台湾人?印尼人?)见状,委婉说道:“要不,你到我前面排着好了”。所有人均默默无声地看着那老太,此时老太方觉得不好意思,说了句,“算了,我就在你后面吧”。当场我就要被雷晕过去!!    香港地铁非常方便,指示非常清楚。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换乘”==即在同一个站台换乘另外的一条线路。拿上海地铁举个例子,在人民广场站从1号线转2号线,下了车之后只要到站台的另一侧就是2号线,完全不需要坐电梯上楼,再走一段路,再下楼再换乘。  
  我去过的城市不多,但香港给我印象是最卫生的城市。 baikey23 本主题发布时间:
18:29:39           临近春节了,在深圳罗湖海关给常人一种香港是所有人的家一样,人们都急着回家过年,浩浩荡荡的大军在安检人员逐一审查后,通过国内的“边境线”。老婆虽然去过几次香港,但她也是香港盲,知道一些游玩的地方,但也在摸棱两可之间。对于我这个不经常出门人,则完全是个香港盲。通过香港关口后,我们随着人流在“飞奔”,这就是一种盲从吧。这时我在一个转弯处看到了一个“咨询处”。老婆问也不问还是向前走,我却提出了疑问:我们问问那个咨询处怎么样?         香港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体现在通关时的陈先生,你如果向香港人问路,他们会很热情的指引,有放下自己工作去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本地人去哪里购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