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残幅镜头挂机28 1.8g和24 2.8d挂机哪个好

&主题:24 1.8g出乎意料地受到冷落啊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本人历来对广角缺乏喜爱,定焦广角最多用到ZF25 2.8,再没前进一步。大三元里唯一没买的也正是看家的14-24。
出了24 1.8后心眼活动了。便宜喽嗖的,还轻便,觉得入个玩玩也不错。毕竟1.8军团评价没有差的。
但奇怪的是上市这么长时间了,相关帖子少之又少。
猜想是不是因为凡是善于驾驭大广角的都是高手且不差钱,只要喜欢都直接一步到位241.4或者ZF25 2.0了?
20 1.8和28 1.8这俩因为原厂没有1.4的选择,所以还有不少人入,24 1.8g的处境可就尴尬多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3699&&回帖:40 &&
泡网分: 0.543
注册: 2012年09月
我只有这一个镜头,挺好的
本帖由 iPhone8,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611
帖子: 3867
注册: 2005年05月
当时看这个头和适马24/1.4价格差不多,不知道选哪个。。于是都买了。后来出掉了24/1.8g。。。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51
注册: 2015年03月
尼康24焦段最好的一个头了,尤其是4光圈一下,中心边角很均匀,逆光有紫边。方便的化还是14 2.8好些,缩到5.6以后中心和边角只略次于24 1.8G。
泡网分: 0.585
注册: 2014年09月
4200RMB,快到DDP的一半价格了,哎哟喂~~~
我还是去抚摸下我的24 2.8D吧
泡网分: 0.777
注册: 2015年08月
skybug 发表于
就山羊那卫生巾畸变,还秒新款畸变还不清楚,mtf是很强的,而且是2.4光圈,之前我也没把三阳放在眼里,但三阳新头的确进步很大,没人是傻子,只要想做好的话
泡网分: 38.927
帖子: 5357
注册: 2002年06月
skybug 发表于
就山羊那卫生巾畸变,还秒自己的都是最好的,然后就秒了呗,很正常的心态。
泡网分: 33.147
帖子: 1002
注册: 2003年05月
沙漠De骆驼 发表于
24 F1.8G 与 samyang 14 F2.4组合有可能是最佳广角定焦组合,应该可以秒 14-24大灯泡就山羊那卫生巾畸变,还秒
泡网分: 17.335
帖子: 3806
注册: 2005年10月
我很喜欢24视角,再广就玩儿不了了,24的透视控制着都吃力。
不过楼主真是米人啊,4200元看着都觉得便宜的嗖嗖的。
我看着手里1400元拿来的二手24/2.8D欲哭无泪。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7.35
帖子: 27354
注册: 2014年10月
24 F1.8G 不如20 F1.8G. 秒灯泡是做梦。
泡网分: 0.319
注册: 2016年07月
24 F1.8G 与 samyang 14 F2.4组合有可能是最佳广角定焦组合,应该可以秒 14-24大灯泡
泡网分: 14.622
帖子: 2580
注册: 2008年08月
帕拉帕奇啪啪夫 发表于
是吗?我买东西没准地方,早先欧亚,然后百脑汇,最近几次是在工农大路的秋洋视觉摄影公社。
不知老兄在哪里买器材?百脑汇,而且只在熟人那里买。百脑汇js不少,不熟不要买。
泡网分: 0.655
注册: 2015年01月
这个头挂在DX上刚好是36mm,室内室外风景都行啊!
我很怀念家里最早买的焦距38mm的甘光相机。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没钱买烟 发表于
楼主到底买不买?已经买了啊,前面的图就是我贴的。
泡网分: 21.734
帖子: 3157
注册: 2005年11月
帕拉帕奇啪啪夫 发表于
最后用1.8家族小弟50 1.8给新成员照张相。做工应该还算可以。对焦环不松垮。
以上所有照片均为无后期原片,仅用ps缩小尺寸。
尼康镜头是越做越丑了。
FX35/1.8、28/1.8、24/1.8,都很丑。
还不如老镜头的设计好看。也没有适马黑科技好看。
泡网分: 21.734
帖子: 3157
注册: 2005年11月
帕拉帕奇啪啪夫 发表于
上午跑到店里拿了一个。4200rmb。
回到办公室用这种简陋装置测了一下焦点。
确实如网上所说,往近处跑焦。好在不是无规律乱跑。机身调整+15后远近皆准。
不跑焦,不尼康。
俺的50/1.4g也是往近处跑。也是+15校正。看来是正品,俺放心了。
泡网分: 0.951
注册: 2016年01月
楼主到底买不买?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临风听蝉 发表于
同是长春老乡,话说长春的器材价格都低于淘宝的,你没找对地方哈。是吗?我买东西没准地方,早先欧亚,然后百脑汇,最近几次是在工农大路的秋洋视觉摄影公社。
不知老兄在哪里买器材?
泡网分: 14.622
帖子: 2580
注册: 2008年08月
帕拉帕奇啪啪夫 发表于
确实确实。赶上奶茶东了。
我是小地方长春的。
一线城市的代理商处拿的可能便宜些。同是长春老乡,话说长春的器材价格都低于淘宝的,你没找对地方哈。
泡网分: 0.543
注册: 2012年09月
我用这个头挂机,挺好的,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zhaoleslie 发表于
价格有点辣呀确实确实。赶上奶茶东了。
我是小地方长春的。
一线城市的代理商处拿的可能便宜些。
泡网分: 1.083
注册: 2007年01月
28以下的定焦,会考虑14或20,24没什么刚需。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9.18
帖子: 9716
注册: 2004年08月
帕拉帕奇啪啪夫 发表于
上午跑到店里拿了一个。4200rmb。
回到办公室用这种简陋装置测了一下焦点。
确实如网上所说,往近处跑焦。好在不是无规律乱跑。机身调整...
价格有点辣呀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临风听蝉 发表于
首先太多的变焦头都覆盖了24这个焦段,广角定焦本来就不吃香,因为广角用到大光圈的时候相对少些,一个14-24一镜顶五镜。
再者从焦段上分析,拍风光和星空有20 1.8,拍人文和室内弱光28,35更好用,24这个焦段显得不上不下。同样的24 1.4G销量也不佳。如果不是特别偏爱这个焦段,一般人没有购买这个镜头的欲望。
最后从素质上说,这个头也比较普通,同样焦段有24 1.4G,还有蔡司的21 25围攻,处境自然不妙。确实如此。我对于用好这个焦段也没什么信心。到底有没有缘分,慢慢修吧。用不好就压箱底。
泡网分: 14.622
帖子: 2580
注册: 2008年08月
首先太多的变焦头都覆盖了24这个焦段,广角定焦本来就不吃香,因为广角用到大光圈的时候相对少些,一个14-24一镜顶五镜。
再者从焦段上分析,拍风光和星空有20 1.8,拍人文和室内弱光28,35更好用,24这个焦段显得不上不下。同样的24 1.4G销量也不佳。如果不是特别偏爱这个焦段,一般人没有购买这个镜头的欲望。
最后从素质上说,这个头也比较普通,同样焦段有24 1.4G,还有蔡司的21 25围攻,处境自然不妙。
泡网分: 17.369
注册: 2006年10月
帕拉帕奇啪啪夫 发表于
最后用1.8家族小弟50 1.8给新成员照张相。做工应该还算可以。对焦环不松垮。
以上所有照片均为无后期原片,仅用ps缩小尺寸。对焦环不松垮,这点不错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最后用1.8家族小弟50 1.8给新成员照张相。做工应该还算可以。对焦环不松垮。
以上所有照片均为无后期原片,仅用ps缩小尺寸。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三个圆珠笔帽试一下前后景深。
背景虚化还行,前景难看。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视野突然变广了,不太适应。
反差不大不小,蛮合适。
泡网分: 0.117
注册: 2016年02月
上午跑到店里拿了一个。4200rmb。
回到办公室用这种简陋装置测了一下焦点。
确实如网上所说,往近处跑焦。好在不是无规律乱跑。机身调整+15后远近皆准。
泡网分: 0.189
注册: 2015年04月
zhaoleslie 发表于
有方便的大灯泡在,我想不出为啥要买他?
为了大一点的光圈?还是更小的体积?为了更大的光圈和更便宜的价格
&版权所有:&&&&我的雷人单反配镜组合:D90+180/2.8D+24/1.4G
我的雷人单反配镜组合:D90+180/2.8D+24/1.4G
作为一名中国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很纠结也很尴尬,想支持国货,却找不到一台性能说得过去的国产单反,听说哈苏不错,可惜太贵咱买不起,没办法,只能从尼康佳能这种二线品牌中去选择,希望其他同样爱国的朋友理解。
2012夏天,曾经去了一趟长白山天池,苦于没有广角,无法一次将美丽的天池拍全,只好用35接片,回来之后就决定,还是得有一只广角镜头,然而,选择的过程却是好一番纠结。
选择过程大体如下:
最初看好的是号称DX镜皇的17-55/2.8,喜欢的理由是:做工扎实,威猛,手感好,色彩浓郁,焦段实用,成像质量优异。几乎出手购买。然而,缺点也不容忽视:网上有评论说17-55光圈缩小至8以后,锐度有较大下降,而小光圈对于风景来说还是很常用的,另外份量也略重一些,当然最重要一点,作为一只DX镜头,在全画幅发展迅速的时代其使用范围会越来越窄且近10K的价格也不算便宜,故最终还是放弃。不过有网友说,在全幅D800上可以转换DX模式接17-55,当然像素也要相应降低。
17-35/2.8D
接下来是金广角,这是一只胶片时代就大发异彩的经典老头,做工,外形也不错。17-35焦段,显然是兼顾风光、广角人像和人文摄影的焦段。1735出片色彩很正没有1755那么饱和,比1424稍微淡一点;抗眩光非常满意比1755强很多;.广角端变形控制的好;有光圈可兼顾胶片拍摄;小光圈拍风景锐度高比1755好;变焦环手感镜头体积都非常舒服。
缺点方面:作为胶片时代的产物,设计年代已经10年以上、没有针对数码机身进行有效优化、对焦马达质量及声音、对焦环橡胶圈的松动、最大光圈成像偏软、想消除紫边要F4以上光圈等等,所以也是放弃。
尼康金广角17-35/2.8
曾经一度是购买的首选目标,如前所介绍那样,金广做工精良,外形手感均佳,内对焦内变焦,重量适中,变焦构图方便等等,对比24G,还多了17端所带来的独特广角透视效果,只是,金广的优势在于风景,光圈在F4以后表现较好,而24G则恰好相反,风景,建筑为辅,环境人像为主,尤其是两米之内,即可以呈现出锐利的焦内柔和的郊外效果,也可以将人像周围环境很好的呈现出来。如同一篇记叙文,除了时间,人物,地点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况且,对于像我一样的王老五们来说,人像比风景更有意义,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你把黄山拍的再美,她也不会嫁给你”。
很纳闷,尼康为什么不推出一款全新的经过数码优化的AF-S 17-35/2.8G
呢?我觉得如果推出估计会成为大多数人挂机的首选,至少我是那样。专利早就发布了但一直没有生产,也许是担心给其它镜头带来冲击吧?。
AF-S尼克尔24-70mm f/2.8G ED 是标准的
2.9倍变焦镜头,它在中等远摄对焦范围内具有非常实用的宽角,从而使其具有极佳的通用性,从紧凑的肖像拍摄到宽阔的场景拍摄都可据此进行调整。重量大约
900克。24-70的焦段一方面很实用,另一方也略显中庸,半幅机上用,广角不够广,长焦不够长,人像不如85G,35G,据说成像方面1755,
2470基本差不多,因此这个头很有争议,一部分用户极力推荐并且作为挂机,另一部分人则坚决称最大三元中最不值得买的也是这支。也许我比较喜欢个性一点,加之这个头有点重,样子也不太喜欢,所以放弃之。
AF-S 尼克尔 14-24mm f/2.8G ED
主要特点:ED(超低色散)镜片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色差,能产生优美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非球面镜头能消除各种镜头的色差。纳米结晶涂层可消除内部镜头元件的反射,有效降低重影和光晕。尼康高性能超级镀膜能产生优越的色彩再现效果,同时会降低重影和光晕。
IF(内部对焦)对焦时不会改变镜筒的长度。尼康独有的宁静波动马达,可使自动对焦既快速又安静。2 个 ED 镜片, 3 个非球面镜片和
1 个纳米结晶涂层,重量约 970 g。
DDP大灯泡,尼康大三元之一,荣获2008年度TIPA最佳专业镜头,据称就连佳能用户也甚为垂涎的唯一一支尼康镜头,成像优异,然而我考虑再三还是舍弃,不是因为价格。而是,第一太重,携带不够方便;第二,焦段有限,使用率比较低;第三,也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点,不能安装UV保护镜,另外上滤镜也较其他镜头昂贵许多,咱穷人家孩子,仔细惯了,如果不好好保护,让那么贵重的镜头整天裸奔,一旦哪一天不小心划伤镜头可如何是好?只能舍弃了。
另外根据部分网友反映,1424在D800之类的高像素机上的边角表现似乎不如传统的D700上好,在D800上,日本代工的确善能蔡司的ZF21似乎表现更好一点,以上观点未经验证,仅供参考。
优点:新镜头,画质很好,带VRII防抖适合手持,焦段适合。缺点,塑料感非常强,外观手感均不如老的17-35/2.8,16端畸变较大,如果只拍风景,可以胜任,光圈小适合风景不大适合人像,另外价格也不算便宜,遂放弃。
很多人用这个来配合全幅挂机一镜走天下,方便,但画质方面还是有些欠缺,且8K左右的价格也并不便宜。
分辨率的确不如标头,但视野还好,牺牲了方便如果没有换的画质的明显改善,多少显得有点鸡肋。如果画质没有很大提升倒不如选择方便实用的变焦
是的,你没看错,佳能24LⅡ,适用范围广,室内弱光环境,旅游时寺庙、教堂、博物馆、艺术馆,环境人像都可以。为了这支镜头,我甚至差一点换门。为什么考虑佳能24?和尼康24G一样焦段,一样轻便,画质优秀,但不同于尼康的微型马达,佳能是环形马达,这一点很厚道,且价格只有10K,更重要的是,不同于24G到处缺货,在沈阳某一个可以保证质量的正规商场中竟然有价格公道的现货出售。但是,后来冷静的想想,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镜头虽好,但还要再上一个机身,且中低端机身又多是手感较差,无D90那样的肩屏,除了传统上的说法“尼康适合风景佳能适合人像”之外,我个人觉得“尼康机身较强,佳能镜头较强”。再则,EF24焦外二线性较大不如24G,
24G有手动优先自动对焦模式M/A而佳能24要么M,要么A;另外佳能24卡口据说是塑料,利于磕碰时吸能,不知是否属实?
尼康新镜头群定焦大三元的唯一广角,也是尼康在定焦广角首次在24这个焦距拥有的最大光圈1.4的G型镜头。主要特点:1、24
mm广角定焦镜头,最大光圈达f/1.4;2、配备2片ED玻璃和2片非球面镜片;3、纳米结晶涂层大大降低了鬼影和眩光现象;4、采用宁静波动马达(SWM),实现安静快速的自动对焦;5、支持两种对焦模式,M/A(自动对焦,手动控制优先)和M(手动)。2片ED玻璃镜片和2片非球面镜片、纳米结晶涂层。重量约620g。
也许是价格原因,此镜头普及率甚低。之所以选择这个绝对小众的镜头,一方面是个人感觉尼康变焦广角总是不够完美,另一方也是为了追求一镜多用和携带方便。也许是因为使用了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时感觉声音很小,几乎听不到声音,而以往的那些狗头对焦时总是发出很响亮的嗤嗤声音。24G做工和用料都十分考究,做工精细,小巧玲珑,外形和手感我都十分喜欢。
想选择24G,主要还是看重以下这些优点:
1,低调,简洁,外形漂亮,做工好。
2,轻便,无论是旅游还是平时携带基本上感觉不到重。
1,大光圈,弱光下可用,将来配合全幅高感就可以增加出片机会。
2,虽然是定焦,但适用范围广,适合风景(尤其是搭配全幅),建筑,环境人像,室内人像,
5,手动优先调焦模式非常方便
当然,24G也一样有很多缺点:
1,微型马达(而不是像佳能24LII等那样的环形马达),对焦速度不如大三元。
2,构图不易,容易容纳不必要元素,可能需要后期裁剪,拍人物容易出现畸变不如35G
3,近摄强,色彩漂亮, 近景片子的立体感非常好, 但远景解析力弱了些。
4,价格有些坑爹。
5,配合半幅机器最大光圈时中心点对焦较好,而其他点对焦准确率下降
为什么选择24焦段?24G与35G如何取舍?
24G比35G价格大约贵2K,
35G作为人文首选,销量远远高于24G,我之所以选择了24G而非35G,主要是因为24G使用范围更广一些,35G基本上只适合室内人像和室外环境人像及人文,缺乏一定的广角,有人说14-24/2.8G+28/1.4D才是N家最完美的广角组合。前者偏重风光,后者偏重广角人像和人文摄影,但后者作为一个被爆炒的镜头,价格昂贵,适合收藏,不适合实用,荣天认为,如果配合1424,还是35/1.4G,甚至28/1.8G
更好一点,这样焦段布置合理,且无论风景还是人像都可以获得最佳画质,旅游时全带着,平时可35G挂机。
但是如果像我这样,预算有限,只能选一支镜头的话,还是“折中”选择稍微广一点的24G更好一些。况且,有个别网友说35G的唯一一片非球面镜片是树脂塑料,是G头里性价比最低的,不知道是否属实?当然24G也并非完美无缺点,除了贵之外,大光圈下对焦不易,微型马达,和35G等一样对焦行程较短,远距离锐度不够高等。好在实际使用中24G配合D90中心点对焦并没有跑焦,算是对付出去的白花花的银子一点安慰了。
我们知道,获得浅景深的三个基本方法:1,大光圈;2,长焦;3,距离被拍摄者距离更近。如果你喜欢追求虚化,喜欢突出细节而忽略其他,220,85G这些都可以实现“焦内锐利郊外奶油”。距离拍摄者更近一些,24G也可以基本做到。如果是外出旅游,你总不会希望拍的每张照片都是雷同的吧?你总希望人物中带有一部分当地特色的周围景色吧?对于环境人像,24G可以做的更好!
也许有朋友会说广角大光圈太浪费了吧?其实不然,大光圈有大光圈的好处,有时候自然光线是闪灯无法表现的,大光圈配合全幅高感,即使光线差一些也能拍的到,当光线弱,闪灯和三脚架不在身边时,大光圈+防抖+高感还是很有用的。
当初也曾经考虑过升级全画幅机身搭配35/2D来着,这样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广角,花费也差不多,不可否认,全画幅机身带来更好的对焦,感光度,像素,视角,连拍速度等等。但现阶段的主流机身还是存在诸多小问题需要解决且价格昂贵,还不够十全十美,假以时日,机身质量和性能或许会更完美,价格会更加实惠,而镜头方面基本上与现在无太多差异。17-35从推出到现在已经十年多了,而全画幅机身技术时时刻刻都在提升中,加之微单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促使全画幅加速更新换代。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机身的的价格会更低,而技术,性能和质量的稳定性也更加提高(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又是进灰又是跑焦又是摩尔纹之类的),当然,早买早受益,如果不差钱,想更早的体会高科技所带来的视觉享受,那就毫不犹豫的上吧!
所以说,如果以摄影为职业或者喜欢方便,实用,高效,毫无疑问选择变焦最合适(等什么时候不想折腾了,我或许也会选择一支变焦一镜走天下的),而喜欢折腾,追求画质则可以考虑把有限的资金多分配在镜头上面。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选择也会不同,如果侧重风景可选:14-24、24G、16-35、17-35;如果侧重人像可选:220,85G,85D,70-200,180D、135DC、105DC;如果您要求超广就选择14-24,如果想要特色且习惯手动对焦就上蔡司ZF21(据说这个头搭配D800锐度不错),如果讲究画质和锐度又希望轻便就考虑24/1.4G,能拍到的拍,能接片的接片,拍不到的就不拍。当然必须说明,接片虽然可以容纳更多的场景,但效果与1424的14MM的超广畸变带来的震撼且风味独特的透视效果还是有所不同的。
算上24G,这已经是我买的第5支镜头了,前四个也都是定焦了,目前手中还有一支180/2.8D,为什么选择24G+180D这样的雷人组合呢?估计极少会有摄友像我这样搭配镜头的。至少目前我没有发现。
荣天认为,对于摄影,最基本的需要是具备一支广角和一支中长焦,虽然每一支镜头都可以用来记录生活,但广角和长焦在记录的同时又能很好的“拓展”你的视野,广角能带给你更广阔的视野,长焦能带给你更准确的细节,这样,你可以看的更广,看的更远,无论是风景还是人像,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无论是宽阔还是狭窄的空间都可以去很好的把握。24G稍微广一些,只要不是为了追求超广的畸变效果,用24接片基本上可以对付大部分大场景拍摄。24与180构成的组合基本上在保持最低重量和最佳画质的前提下,把室内室外人像全部涵盖,同时也解决了风景拍摄所需要的广角和中长焦。
180D作为一支定焦,画质优秀,重量轻,5K多的价格很公道,皱纹漆,手感很好,尤其喜欢的是那个遮光罩的设计,使用时一旋转即可,非常方便,大竹炮虽然更好,但却重!贵!选180D代替大竹炮省下的银子将来足可以上一个很不错的机身。反正我也不喜欢打鸟,不常拍月亮,只是拍拍风景,拍拍家人。这样的焦段组合基本上够我用了(当然了,如果不差钱,还可以把180换成号称空气切割机的220,或者再加个人像王85G)。
另外,关于半幅赚焦距的说法,我的观点是:对于广角半幅缺失了容易产生畸变的边角部分,视野也更为狭窄一些,因此视野上全画幅的35和半画幅的24基本等同;同样对于长焦,半画幅并没有赚得任何焦距,只是在同等焦距的基础上牺牲了边角部分的内容以及像素,并没有赚到什么,即不论是半幅还是全幅同一只长焦你打到的鸟基本上一般大的,只不过全画幅的边框更大一些而已,不知对否?。
荣天觉得,旅行的意义在于体会和发现以及思考,在美好或平凡中发现美好,在美好或平凡中体会或者感悟。
而摄影则是对旅行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摄影的意义在于发现和记录美好,将美好的回忆更清晰的回放,让更多的人分享。以及在发现美与丑中去感悟,思索,反思等等。
对于摄影,或者说照相,不同的人也是有着不同的玩法,有的人纯粹是为了记忆,有的人是为了创作,而有的人是为了消遣,亮骚,抚摸或者其他等等,个人觉得,如果为了记忆,还是尽可能还原于真实,无论是畸变还是色彩都尽可能接近于当时的真实情况,当然也可以做略微修饰;如果为了创作,为了追求独特夸张的效果,为了追求视觉上的震撼,你可以用超广,可以鱼眼,可以用多种滤镜,甚至深度PS,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喜欢尽量的接近真实,喜欢自然真实之美!所以对于“楼歪歪”那样的超广效果还是有一定的抗体。
当然我们也不能舍本逐末,纯粹的为了记录而忽略发现。很多人旅行时并不带着,他们只是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体会,把一切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心无杂念的去享受周围的一切!
说了这么多,再细细的回味,貌似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其实,对于喜欢旅行和摄影的人来说,器材真的那么重要吗?技术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觉得,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去发现,如何去体会,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所以要懂得思考,要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要学会乐观和从容的面对一切。很多有思想,有内涵,有意境的照片不一定必须非有完美的画质。相机还有镜头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用来整天抚摸的,如果整日专注于研究理论,器材,而不是走出去,多发现,多体会,多感悟,那不会是长久的快乐。希望每一个摄影爱好者都能尽可能用好手中的器材,少折腾,多拍片,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充分的去享受摄影所带来的快乐。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够给其他喜欢摄影的朋友们一点参考,鉴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朋友多批评指正,在此荣天向各位朋友表示感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主题:是不是残幅的18端和全幅的28端,透视感一致?
泡网分: 3.82
帖子: 3411
注册: 2010年12月
是不是残幅的18端和全幅的28端,透视感一致?
而全幅28mm定焦用在残幅上就像白开水一样了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266&&回帖:20 &&
泡网分: 22.085
注册: 2004年11月
透视感,与镜头还是画幅没关系,前面已经有人回答了。
如果你问的是镜头视角,我想这个问题没什么好问的。
泡网分: 0.29
注册: 2011年12月
弄着玩说的对
透视感这个词好像有点歧义。不过这俩镜头焦距不一样,不管在什么机子上,同位置,视角感觉都不一样。
泡网分: 14.579
帖子: 2570
注册: 2009年07月
divino 发表于
我了解了,我打算买个28 1.8g,结果28在残幅只能当白开水,挺可惜的。不过最近对焦距离近点,应该还好目前我就是当标头用啦。。还行还行
泡网分: 3.289
帖子: 2106
注册: 2011年05月
说个最简单的,小数码机器那个残残残画幅,广角的实际焦距大概是5mm左右吧,有没有变成超超超超广角?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96.199
帖子: 28194
注册: 2006年03月
X1.6.x1.5系数的观念误导:
佳能非全幅机器的X1.6系数,并非镜头焦距变成1.6倍,而是相同机位,镜头视野范围变小了!你的焦距没有变!你的景深效果、焦外等等都没有变!
尼康非全幅机器的X1.5系数,并非镜头焦距变成1.5倍,而是相同机位,镜头视野范围变小了!你的焦距没有变!你的景深效果、焦外等等都没有变!
泡网分: 0.142
注册: 2012年05月
很明显不一样,但视角是差不多的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47.657
帖子: 12684
注册: 2004年02月
divino 发表于
我了解了,我打算买个28 1.8g,结果28在残幅只能当白开水,挺可惜的。不过最近对焦距离近点,应该还好这没啥可惜的,你将来升级全幅28还能用。你要是买了个APS头,将来要跟机身一起换掉,那才叫可惜。
我估计你问得是整张照片的整体感觉是不是等效焦距一样了就一样了,这个是不一样的。
幅面越大,那种玄乎的“立体感-空气感”越强。
幅面小就越差。
泡网分: 1.957
帖子: 1847
注册: 2012年03月
两者视觉一样,拍风景的话画面一样,放大倍率不一样
泡网分: 20.529
帖子: 3830
注册: 2007年12月
divino 发表于
是不是残幅的18端和全幅的28端,透视感一致?
而全幅28mm定焦用在残幅上就像白开水一样了不懂啥叫透視感……
只知道視角相當。18*1.5=27……
泡网分: 0.56
注册: 2011年10月
divino 发表于
是不是残幅的18端和全幅的28端,透视感一致?
而全幅28mm定焦用在残幅上就像白开水一样了回家好好看书,搞清楚什么是透视再来问问题
泡网分: 10.382
帖子: 2852
注册: 2010年05月
直截了当的说,是,一样。
泡网分: 3.82
帖子: 3411
注册: 2010年12月
wulei56 发表于
LZ已经有两个人告诉你透视只和距离有关了。
就是说只和你站的位置以及被摄体的位置有关,和幅面,焦距无关。
我估计你问的不是透视,你理解的透视的概念有问题。我了解了,我打算买个28 1.8g,结果28在残幅只能当白开水,挺可惜的。不过最近对焦距离近点,应该还好
泡网分: 47.657
帖子: 12684
注册: 2004年02月
LZ已经有两个人告诉你透视只和距离有关了。
就是说只和你站的位置以及被摄体的位置有关,和幅面,焦距无关。
我估计你问的不是透视,你理解的透视的概念有问题。
泡网分: 3.289
帖子: 2106
注册: 2011年05月
透视一样,但相同光圈的景深不一样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泡网分: 3.82
帖子: 3411
注册: 2010年12月
同是d90套头18mm,求全幅28mm透视感照片
泡网分: 3.82
帖子: 3411
注册: 2010年12月
同是d90套头18mm,求全幅28mm透视感照片
泡网分: 3.82
帖子: 3411
注册: 2010年12月
d90套头 18mm拍的,全幅28mm是否也有这种透视感
泡网分: 2.148
帖子: 1703
注册: 2011年10月
透视感只和距离有关,和视角无关。去看看美术的平行透视的概念吧。
泡网分: 3.82
帖子: 3411
注册: 2010年12月
egab 发表于
透视仅和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和镜头焦距等其它因素都无关。
应该说是:在对焦无穷远的情况下,18mm焦距的镜头在尼康的APS画幅上所产生的视角,约等于27mm焦距的镜头在尼康的FX画幅上所产生的视角视角肯定一样,透视感是否一致呢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07年06月
divino 发表于
是不是残幅的18端和全幅的28端,透视感一致?
而全幅28mm定焦用在残幅上就像白开水一样了透视仅和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和镜头焦距等其它因素都无关。
应该说是:在对焦无穷远的情况下,18mm焦距的镜头在尼康的APS画幅上所产生的视角,约等于27mm焦距的镜头在尼康的FX画幅上所产生的视角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28 1.8g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