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我不能好好的我要反复思考好几个月呢?始终有坏思想影响我,让我感觉心,脑都快承受不了了....?想好好学

微思考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一个哲学家父亲的自白——孩子,我曾想教给你很多,却发现自己一无所知","author":"vthinkorg","content":"孩子,我曾想教给你很多,但却发现自己一无所知!我曾想教给你正义,却发现,正义不过是强者的利益,而非天赋的原则。也许当你长大时,正义的概念会大为不同,甚至你可以创造属于你的正义;我曾想教你尊重秩序,却发现,秩序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并且各种生物所遵循的秩序也大为不同。死板的框架只会让你在想要听从自己的本能时举步维艰,成为故步自封的理由和借口;我曾想教给你勇气,却发现,谁都会软弱。最重要的是,补偿性的心理机制,会让你即使面临缺乏勇气而无法前进的局面,也会在其他方面找到超群出众的最佳位置;我曾想教你信仰,却发现,所有的信仰都不过是人类自己虚构和臆想出来的概念,并不真实存在。任何偏执的信仰放在较长的时间维度中都会变得荒谬无比,徒然增加自己的心灵负担。我曾想教你分辨善恶,却发现,善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纯粹和天然,而是充斥着很多相互矛盾的维度。一个维度中的善可能恰恰是其他维度的恶,善恶的判断只能在心底的此岸而非想象的彼岸;我曾想教给你礼貌、成熟与尊重,却发现,所有这些站在人生的大课题上既非必要也不是靠学习得来。它们都不过是人生之路走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择性素质;我曾想传授你智慧,却发现,最重要的智慧都来自不确定性,预设的智慧只会阻碍你探索的兴趣和脚步。当你能因地制宜地区别对待不同事物时,你自然就会拥有所谓的“智慧”;我曾想教你做选择,却发现,所有的选择都不过是一种命运的必然,并且从生命的终极意义上说也无所谓好与坏、优与劣。表面上的勇敢抉择不过是命运之河流向特定方向的假象而已;我曾想教给你如何快乐,却发现,快乐根本无需追求,它的本质不过是好奇心。只要你沿着天生的路走下去、保持对生活的兴趣,那么快乐将自然会时时陪伴在身边;我曾想告诉你真实的世界,却发现,真实不过是所有人的奢望。从历史到今天,没有人完全摆脱过傲慢与偏见,所有所谓的真实,都不过是藏在某种有色眼镜背后的幻影;我曾想带你放眼未来,却发现,未来只不过是一堆偶然事件所造成的偶然结果。任何试图对未来的预测只不过是痴人说梦或者胡思乱想,未来带给人的永远都是“惊喜”和“出乎意料”。孩子,我曾想教给你很多,但我真的一无所知。生命本来就是一次偶然、也是一次游戏,没有任何的方向与意义。也许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保持自我,跟着命运之船,驶进无知之海。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r/e0kTCzLEi2-0rXZo9xxp (二维码自动识别)","updated":"T02:41:3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41:3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d80e2e29de5f62ce3cdca4e2f947f385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中庸与偏执——解读《孙子兵法》的为将之灾","author":"vthinkorg","content":"今天我们继续从《孙子兵法》切入。在《孙子兵法》的《九变篇》中有这样一句话,“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什么意思呢?翻译成我们白话文就是,“不怕死,一味死拼,就会被敌人所杀;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心,又会被俘虏;愤怒急躁,经不起刺激,会中人激怒之计,愤而出战送死;廉洁,爱惜名誉,受不得污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洗清别人泼自己身上的脏水,而不顾巨大的风险出战,中计;爱护居民,也会被人利用,或让他为掩护居民而烦劳,或驱使人民为炮灰,让他不忍作战,而敌人就藏在里面。这五种性格缺陷,都是将领的过错,用兵的灾害。军队覆灭,将领身死,都是由于这五种危险造成的,不可不警惕!”读到这里,想必大家有点困惑。为将者不能怕死、不要急躁,这两点很容易理解。但是也不能不怕死,这个度还真是不好把握。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最后两点,也就是“太爱惜名誉和爱护居民也是为将者的性格缺陷。”要知道,我们可是一直把“富贵不能淫、爱民如子”等看作是无比珍贵的品质,可《孙子兵法》倒是给我们来了一个毁三观的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孙子有言外之意呢?还是我们有理解的误区呢?翻开历史,身上有孙子所讲的“性格缺陷”的将领确实存在,比如项羽。项羽应该说是贵族的代表,身上充满现在我们颇为珍视的“正能量”,比如不玩儿阴险手段(鸿门宴没杀刘邦就是典型例子)、宁死不屈(四面楚歌而不过江东的故事感人至深)等。而反观刘邦则恰好相反,连自己的父亲、妻子、儿女,统统都不顾。项羽捉了他的父亲和妻子吕雉,把他爹剥光了衣服捆在案板上,旁边架一口大锅,说你不出战,就把你爹烹了,把你老婆杀了。刘邦站在城墙上大声回应说:“咱俩在怀王面前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了咱爹,那也分一碗汤给我喝。至于我老婆,你要杀便杀,无所谓。”项羽在他这流氓嘴脸面前,气得脸色铁青,但最终还是没伤害他家人。又一次,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落荒而逃,夏侯婴驾车,他和一对儿女在车上,也就是后来的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后有追兵,情况紧急,刘邦嫌车上人太多,跑得不够快,两脚把一对儿女蹬下车不要了,自己跑。夏侯婴赶紧停下车,把两个小孩抱上来,“如是者三”,搞了三回。而且每次夏侯婴把孩子们抱回来,惊恐的孩子紧紧搂着他脖子。按照我们的道德观念,刘邦真是至贱无敌了,但他确实是最后的胜利者。即使我们愿意站在历史的角度不以成败论英雄,也必须承认,单从为将为君的角度,刘邦是成功的,而项羽则是失败的。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记得《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赤壁之战前,曹操打来了。刘备本来有时间迅速撤退,但却舍不得人民,于是被曹操很快追上,又是一场血战。如果不是手下将领的英勇再加上一点点幸运的话,恐怕早已自身覆灭。而且《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放到现实中可能情况会更加严酷,甚至全军覆没都完全有可能。为什么“好人”总是没有好报?难道我们的传统价值观错了?重视信誉、爱护人民都有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个问题比较深刻,要看怎么看。价值观的对错涉及到很深的哲学问题,微思考在其他篇章中有过涉猎,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为将”。为将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呢?相信读过我们前几篇《孙子兵法》解读的读者都还有印象,那就是“不犯错误”。要知道,当我们面临“不犯错误”的单一目标时,采取措施相对简单,甚至可以说刘邦的素质就是最完美的素质。但如果我们再加上更多目标的期待,就会变成一个多目标系统,结果就是我们最后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将领是合格的。就比如,假设我们真的像项羽一样面临受辱但可保全性命或者自尽以保全名誉的两难选择,究竟该何去何从?这是永远都没法回答的问题。甚至无所谓对错,而只是取决于目标。如果单单站在“为将”这个目标上看的话,孙子所说的似乎没错,毕竟将领不是一个人的将领,而是无数人的将领。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假如为将者犯错,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全军的崩溃,这样也就自然无法被托付“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带兵大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曾说过,“想做个成功的政治家首先要做个成功的政客。”政客的嘴脸我们可想而知,虚伪、会演戏、不择手段、不顾及脸面,这些站在道德的角度的确令人作呕。但政客的核心任务是维护某种政治权益,而要能担起这个责任,这些素质可能缺一不可,换个角度,一般人根本当不了政客,也就更别提成为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一样。可能我们心目中的外交家都停留在正义凛然地为国发声、为民族请命这些印象上,殊不知最成功的外交家往往是那些极其能柔能刚、充满灵活性和善于变通的人,比如法国的塔列朗、奥地利的梅特涅,以及中国的顾维钧,还有新中国的周总理(读读尼克松所写的《领导者》就会更加理解周总理的外交才能)。而像美国前总统威尔逊,虽然在道德上无可指责,但正因为其过于“正义凛然”和“光明正大”的价值观,所以在国际外交领域鲜有务实的成就,顶多只能说获得了一些形式上的成果。无论是为将者还是管理者,保持中庸而不是偏执就显得至关重要。什么是“中庸”呢?简单说,就是“合适”、“刚刚好”和“不走极端”,居中的才是优越的。居于怯懦与鲁莽之间才是奋勇有为;吝啬与奢侈之间才是慷慨大方;怠惰与贪婪之间是意气风发;卑屈与骄傲之间是谦虚谨慎;秘密与多嘴之间是说一不二;乖僻与滑稽之间风趣幽默;寻衅与谄媚之间是友善可亲;在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与堂·吉诃德的冲动任性之间是自我克制。那么“偏执”的价值又是什么呢?格罗夫为什么会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呢?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无论是政治、商业、科学还是文化,初始的创新和突破是要靠“偏执”才能完成的。这样的时候切不可“中庸”,而是要想办法“独树一帜”。因为这时候要做的是从无到有,从0到1,想要打破原有的秩序,不通过在现有体系上撕开一个裂口是难以实现的。但是,一旦新的秩序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已尘埃落定,守城的“中庸之道”就变得异常重要,就好像苹果从乔布斯时代的宗教和激进走向库克时代的平庸和稳健一样。新兴国家、企业和组织是可以“偏执的”,但成熟的国家、企业和组织,其管理者则应该是“中庸”的。简单的总结一下:革新者可以“偏执”,但管理者应该“中庸”。理解了这个,我们就能准确地解读《孙子兵法》关于“将有五危”的深刻含义,也能对自己适合做哪一类人有所定位。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r/e0kTCzLEi2-0rXZo9xxp (二维码自动识别)","updated":"T07:10:0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10:0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32fc59af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静静地读完这篇微思考,再决定要不要远离韩剧和朋友圈","author":"vthinkorg","content":"微思考人喜欢组合并传播一些虚构的事物,以满足自己完美主义或者崇拜、欣赏、恐惧等心理需要。“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韩剧中的男女主角则可以被看作是现代的“龙”,拥有着虚构的、全部完美的人的特质。微信朋友圈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组合,成了展现人生中最低频、最美好瞬间的竞技场。其实,偶尔地拥抱幻想和完美主义是对身心有益的,但不该过分沉迷。可是,我们存在于一个媒体化的社会中,虚构的、低频的人和事往往因为有人刻意为之、有利可图而影响越来越大,以致于我们经常分不清真实与虚假、主流与支流,结果造成对自我的怀疑、对生活的认知偏颇、对环境的焦虑和苛求等心理影响...原文解读让我们先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现象说起。我们都知道“龙”这种动物并不存在,但它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呢?它由蛇的身体、鹿的角、鹰的爪子、鱼的鳞等组成。正因为人们对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带有一种崇拜、欣赏或者恐惧的心理,于是便希望组合之后的物体能拥有某种完美的特质,满足我们对于图腾的精神需要。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中国所独有,西方也有飞马、独角兽等组合物,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也属于这类心理机制的产物。在这个现象中,我们会发现人两个特别有趣的倾向:一是,人喜欢组合并不存在的事物;二是,人喜欢传播这样的组合事物。即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第一个倾向也没有大的改变,这个稍后我们详谈,而第二个倾向的传播途径却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甚至具有着某种以假乱真的能力。想想看,如果各种媒体每天都在你耳边宣扬龙是真实存在的动物,你会怎么想?我可是确实看到过有自媒体写这样的文章,说龙并不是虚构的。也许你会问,这和今天咱们要讨论的韩剧和朋友圈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相信聪明的微思考读者已经发现了,韩剧和朋友圈消息不也是某种组合吗?只是组合的目的、主导方、手段、影响不大一样而已。并且这两种组合借助现代全方位、全覆盖的传播方式甚至让人真假难辨。接下来,我们就从组合方法和传播手段两个角度来分别谈谈韩剧和朋友圈。韩剧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为精神匮乏的现代人寻找新的图腾,只不过这种图腾不是什么动物或者抽象事物,而是活生生的人。想想剧中的完美男女主角就明白了,我们身边当然有具有帅的或美的、富有的、才华横溢的、爱自己的、随时陪伴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特征的男人或女人,但全符合的却一个都没有。而韩剧中虚构的“组合完人”不仅能传播,甚至还能走出银幕,加以包装走到你面前。你说我们见到能不尖叫吗?!这里我必须说,偶尔满足我们的完美主义心理和幻想并不是坏事,但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太当回事,而是应该像对待龙的态度一样。不然么......?我们最后总结好了。不过,现代的媒体和商业却通过反复覆盖,想方设法让你把它当真,以便达到盈利的目的。接下来咱们说说微信朋友圈。朋友圈是什么呢?也许发明者没这种期待,但现在却变成了展现人生低频、美好活动的竞技场。美食、美景、美人、美事、美丽心灵充斥满满,让我们误认为那就是其他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殊不知那只不过是每个人占极小比例精彩瞬间的组合而已。这就好像我们在童话里只看到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却没有后面的柴米油盐,因为那些故事不值得一写嘛!但要记得,那才是主要的和占绝大部分的。就像前面谈到的,偶尔和浅层地拥抱幻想和完美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但如果长久暴露于这种虚构和低频组合的狂轰滥炸之下会有什么反应呢?很可能会信以为真,然后就会产生如下的心理变化:自我怀疑把朋友圈太当真肯定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生活方式,就好像沉溺于韩剧的俊男美女会对自己的长相感到失望一样。常用美图秀秀的人甚至会厌恶自己的真实长相。微思考之所以坚持撰写思考类短文并建议大家读那些写的好的人物传记,其目的就是让大家看清人从内到外的各种矛盾和不同维度,从而使读者能客观地地进行自我评估而不是妄自菲薄,当然也别妄自尊大。对生活的认知偏颇在另一篇关于《孙子兵法》的微思考中,我们曾说过孙子的一个观点,叫,“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什么意思呢?“善于打仗的人取胜时,没人说他聪明,也没人说他勇敢。”原因是他们的取胜主要靠的是训练、行军、宿营和后勤等行动。这些行动虽然占到各种战争绝大多数的比例,但却因为缺乏吸引力而很少被关注和记载。而我们最常看到的流传下来的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战斗故事其实只占微不足道的比例,不过因为它们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所以便被后人所熟知了。韩剧、朋友圈、媒体传播的同样是类似于战斗故事这样的低频信息和虚构信息,把经过各种剪辑组合的海市蜃楼呈现给我们,让我们误认为那些才是真实的世界和生活。比如,奢侈品的使用范围其实很窄,频率也很低,但广告商却试图给大众造成这样的印象:奢饰品是无处不在的;再比如,提到以色列,你会有什么印象?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别猜了,还是亲眼去看看吧!中东包括以色列确实战火频发,但远没那么严重。我们之所以认为很严重是因为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只报道冲突类信息。而真正战火纷飞的一些非洲国家根本不报道这档子事,因为习以为常嘛、根本算不上新闻。所以说,无论明星大款还是社会名流,其光鲜亮丽地亮相于世界各地的时候只是工作状态,平时也不过柴米油盐的普通人而已。韩剧和朋友圈让我们看到的不过都是些虚构的人物和低频次的活动。看看无害,千万别当回事、也别当真,否则就会带来下一点要陈述的心理扭曲。对环境的焦虑和苛求如果我们把虚构的、理想的、提纯过的人物和生活当真会怎样呢?当然就是拿来和自己周围的人、平时的生活做比较,然后就会感到无比焦虑,接下来就是借假修真地苛求周围的人,顺便再把自己低频的活动拿出来给别人施加压力。“为什么别人那么帅、那么美、生活那么好,我周围的人和事都如此惨淡呢?”受毒害最深的就是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居然拿韩剧中的男女主角作为择偶标准、拿朋友圈的低频活动作为生活参照。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那就是只能嫁给虚构人物、过着想象中的生活。我们存在于一个被过分媒体化的社会中,经常分不清楚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被加工过的,因为二者混在一起,同样地影响人的心灵。甚至后者因为有人刻意为之、有利可图而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希望,读过这篇微思考的读者能够看清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控制投入媒体化生活的时间和精力,秉持正确的态度对待韩剧、朋友圈等媒体现象,安然地度过主要“平凡”但少数精彩的人生之路。(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r/e0kTCzLEi2-0rXZo9xxp (二维码自动识别)","updated":"T01:53:1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53:12+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00cfcda5e5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碎片化的灾难——如何提升我们的思维质量","author":"vthinkorg","content":"微思考为什么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着共同的思维特质?为什么著名的时间分配模型应该加上另一个维度?为什么现代社会集中注意力变得非常的困难?为什么日本武士,宫本武藏的修行居然包含种地等活动?读书的最大意义为什么不是获取知识或者智慧?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微思考,《碎片化的灾难——如何提升我们的思维质量》。原文解读最近,有一份调查显示,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思维特质: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什么意思呢?其实很容易理解,当穷人有很多东西要买的时候,因为手头比较拮据,所以经常是把手头的钱拆开,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地去满足尽可能多的需求,最终,因为买到的商品都质量不佳而导致得不偿失;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需要分配注意力给很多事情的时候,便无法把其中任何一件的事情做到最好。因为在做一件事情时,心理却时不时地、经常地考虑着另一件事情,于是到最后,所有事情做得都难以令自己满意、更不用奢望让他人惊艳。上面举的例子可能过于接地气,那稍微宏观一点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穷人因为习惯于打碎钱来使用,而导致无法集中有限的钱在某个关键点上,比如投资,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恶性循环,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穷人思维”;过于忙碌的人则同样因为习惯于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经常被各种应酬和多件事情所打断,使得其无法花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就生活、工作、家庭、心态、情感等某些重要事情进行深入而长远的规划和思考,于是同样陷入类似穷人的那种恶性循环,每天变得忙忙碌碌。注意“忙忙”虽然表示很忙,但“碌碌”表示的却是缺少效果和质量低下。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下面这个著名的时间分配模型,相信大部分的脑力工作者都曾受过这块的培训。如果没有的话,我再简单说一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两个维度进行划分,一个维度表示重要性,另一个维度表示紧急性,于是所有的事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分到四个象限中,分别是:重要而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和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那么作为脑力工作者,最关键的就是:首先,立即集中注意力处理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其次,利用其他整块的时间来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规划性事情,因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如果不花时间处理,它们就会跑到“重要而紧急的”那个象限去,那么我们将因为手头有太多“重要而紧急的事情”而疲于奔命,成为工作的“救火员”,陷入上一段所说的恶性循环。关于这个著名的时间分配模型,我今天有两点需要澄清和补充:1. 我们怎么决定或者说划分重要和紧急呢?换句话说,衡量重要和紧急的标准是什么呢?毕竟每个人不可能有一样的标准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目标:你的目标决定着你对事情优先级和重要性的划分。从工作上讲,我们可以参照德鲁克的那句话,“每个脑力工作者必须不断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为公司贡献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得每天自问,自己这部分工作的价值在哪里,这个价值和现在我们每天忙于的这些工作是否是正相关的,哪些相关度高一些、哪些低一些?如果我们不是每天盯着这些目标看的话,那一定就会沦为茫无目的、不断轮回的体力劳动,而不是脑力劳动。当然,工作的价值还需要要和自己的上级以及老板的期望进行对照,看看想法是否一致,以便做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以符合公司的总体目标。2. 在这个模型中,注意力的分配应该和时间的分配取得同步这是我今天想给这个模型增加的一点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分配时间是没用的,假设在分配好的时间不能集中全部注意力也还是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这个模型不应该仅仅是时间分配模型,还应该同时是注意力分配模型,时间和注意力必须同时、同步进行划分和倾注才可能产生价值。◆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那么照做不就行了吗?哪儿有那么容易呢?现代社会让我们想集中注意力变得非常困难:【*过度社交和快节奏导致的时间不足*】今天,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周围的人似乎都很忙。为什么呢?无非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焦虑导致的“主动忙”:这里面就包括过度社交。另一方面是快节奏带来的“被动忙”:按照人们的口头语就是“杂事缠身”。为什么会过度社交?无非是为了保持和维护一些“以备不时之需”的社会关系;而“被动忙”则大多是由于工作不在意目标,每天重复性、习惯性的盲目行动所导致的。【*碎片化趋势带来的心智习惯*】如果说刚才的一个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原因是“过于忙”的话,这个原因就是“过于闲”。我们的生活无处不被碎片化,其中微博、微信这些大家都明白的碎片化媒体自不必说,就算是电影、电视、各种文章也大多如此。它们追求的不过是一时的感官刺激,而极少去做背后的某种复杂的逻辑推导。比如,大部分商业片都是场面无比宏大、剧情无比弱智,所以观者很多、记住的寥寥,就更不用提能引起什么思考。各个平台的文章也是如此,大部分都追求标题吸引眼球、内容骇人听闻或者“振奋人心”,但你很少能看到它们仔细分析过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标题党”本身完全没错,错的是只关注标题;就好像市场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但远没有产品本身重要一样。最可怕的还不止于此,而是因为习惯于碎片化的生活而带来的碎片化的心智模式。比如,我们都知道像魔方、围棋等真正的脑力活动是需要花较长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计算和规划的,但碎片化的心智习惯让我们今天再也难以沉浸于这样的活动。大部分玩魔方的人要么找攻略迅速搞定,要么随便拧两下便放弃,很少有耐心去仔细研究它的来龙去脉;读文章也是一样,看看图、扫一下开头结尾,而不管它中间怎样去写。于是问题就来了:我们怎么能奢望拥有这样心智模式的自己可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去思考什么事情呢?习惯一旦养成便无法改变,而只能被替代,并且很可能会影响下一代人的行为模式。这就是碎片化趋势带来的可怕之处。【*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心*】功利心大部分人都有,这无可厚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被鼓励,因为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心理因素。但问题在于,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功利心,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急功近利。这就好像每个人都追求“一战成名”,这一点本无问题。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健康的“一战成名”应该依赖于厚积薄发而不是一日千里。按照我们已经分享了若干期的《孙子兵法》的思想,当一方具备道、天、地、将、法五大优势时自然可以一战而胜,但“五大”的积累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正所谓,“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但今天的人一般没这个耐心,也等不了。追求“一夜暴富”的焦虑心理甚至远远超出了令古人为之汗颜的“揠苗助长”的境界。想必放在今天,更多的人期望的是“无苗自长”。这种功利心让“集中注意力长时间思考”简直成了迂腐不堪的代名词。殊不知,比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思考方法和生活方式,这可能恰恰是捷径,正所谓“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计划、坚持和等待这些看起来已经脱离时代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疯狂到读书早已成为一种奢侈的活动,“沉浸”和“心安”也似乎早被埋葬于历史之中。至今,我还记得当年读日本作家吉川英治的《剑与禅》时的困惑。这本书写的是日本的传奇武士,百战百胜的宫本武藏的人生历程。宫本武藏的修行并不仅仅是到处找人切磋武艺,还有学习民间的各种“手艺”,比如种地、制造各种器具、茶道等。让我不解的是,这些与比武毫不相关的经历,对于宫本武藏来讲究竟能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终于明白了:那是一种对于心灵沉浸的修行,一种禅宗所倡导的对于当下的关注。有了这种沉浸,就能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战斗中都保证毫无焦虑的高度专注,从而完成百战百胜的不朽传奇。这就好像读书一样,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功利地获取什么可以立即消化吸收的知识或智慧,而是让我们能够摆脱碎片化的心智模式,重新塑造“全神贯注”的思维习惯。(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r/e0kTCzLEi2-0rXZo9xxp (二维码自动识别)","updated":"T05:30:3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30:3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15e84aecce0a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2},"":{"title":"“放养式”教育VS“填鸭式”教育:理解两者背后的逻辑比盲目选择更重要","author":"vthinkorg","content":"微思考为什么西方会采用“放养式”的教育方法?而我们则更多信奉“填鸭式”的教育理念?什么是教育存在的生态体系?两种教育方式存在的生态体系都是什么?为什么现代的西方也同样弥漫着对本国教育的焦虑?尤其是对现在和未来劳动力素质的忧虑?哈佛大学由迈克·普鸣(Michael Puett)授课的,讲解孔子、孟子、庄子、荀子……等人思想的《古代中国伦理与政治理论》为什么广受追捧?“填鸭式”教育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真的是一种落后的教育方式吗?就让我们走进本期的微思考:“放养式”教育VS“填鸭式”教育:理解两者背后的逻辑比盲目选择更重要原文解读我们对于西方的教育体制一直抱有一种崇拜的心理,这种心理无非来自三个方面:对“放养式”教育的好奇心;西方孩子表现出的开放和自信;以及西方领先了数十年的创造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和屡次斩获诺贝尔奖的事实。但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检讨和改进自己教育方法的时候,当我们义无反顾地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时候,当迅速崛起的中国私立学校紧紧地追随“西方教育理念”并备受追捧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很多西方国家也在做类似的教育检讨工作。比如,纽约时报就曾撰文称美国社会弥漫着一种对本国教育的焦虑,这种焦虑可以追溯到美国学生在各种国际测试中表现不佳;英国的数学教育一直备受诟病,201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英国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远落他国之后;以致于英国政府考虑是否该通过推行某种政策来让英国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上述的这些担忧其实是对未来成年劳动力素质的担忧。既然西方都在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那么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怎样选择呢?任何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必须有着完整的生态体系。举例来说,西方之所以采用了“放养式”的教育机制,是和西方的宗教传统以及信用体系、理念密不可分的。首先,大部分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较为强烈的宗教熏陶。虽然他们不背诵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但很多人却记得宗教经典中的段落和词句,这对于修炼孩子的审美意识和精神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西方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从小就形成的信用观念使得孩子在心底拥有着对自己行为负责、对他人负责甚至对社会负责的思想意识,这在约束孩子行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想想看,假设没有宗教的熏陶和信用体系的约束,从而缺少了审美能力、精神生活和客观限制的话,单纯“放养”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而中国正是因为没有宗教和信用环境,所以之前才采取了“填鸭式”背诵经典的教育方式、以期其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想起来是不是也觉得颇有道理呢?!但我们的很多学校在做的却是无视西方的教育生态,而仅仅引进“放养”的教育理念,结果无疑将是悲剧性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除了世俗观念之外,将完全缺乏审美能力,更不用提什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即使是看到美的东西,也会由于心灵的匮乏而只能拍拍照、发发朋友圈而已。因为他们既没有西方宗教的审美熏陶,也没有国学的精神塑造,心灵完全是空的,想来非常可悲!其实,西方随着宗教观念的淡化也在进行着教育改革,这也是为什么哈佛大学会开设由迈克·普鸣(Michael Puett)授课的《古代中国伦理与政治理论》,讲解生活在2500年前的一群东方先哲的思想,孔子、孟子、庄子、荀子……正如普鸣教授所介绍的,“如果你严肃而用心地上完整门课,认真地阅读、思考每一个文本,并且尝试将课上所学付诸实践,我许诺:这门课将改变你的生活……”那么,“填鸭式”教育又有哪些合理之处呢?先记住,再理解人的理解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提升的,这和人记忆力的发展轨迹恰好相反。在观察年幼孩子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他们总是在不自觉地模仿和背诵某些东西,像是一段广告词、天气预报、大人的对话、儿歌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年幼孩子的记忆力正处于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记忆力就像孩子快速长大的身体一样,永远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即使你不刻意地让他们背诵什么,他也会不自觉地自己把一些经常接触到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这本身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锤炼,当然他们这时可能并不真正理解自己背诵的东西。既然总是要背诵的,为什么不背诵具有美感或者教育意义的经典呢?比如,《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甚至乘法口诀等。这样做的目的可不是指望孩子马上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思,而是以备后用。换句话说,这些经典中,无论是实用的,还是智慧的,或者是审美的,想要消化和吸收都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完成,但提早记住和储备却是有益处的。背诵它们可不是为了帮父母炫耀,而是形成某种深厚的积淀,毕竟未来再背诵的话会变得稍微困难。厚积而薄发我们是不是曾有这样的经历:当面对一个美景时,有些人只能用“美哭了”、“哇塞”等简单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些人却可以借古喻今、吟诵诗歌;当听到一段独特的旋律时,有些人只能用“动听”、“优美”等简单的词来彰显自己的情绪,而有些人却能谈到乐理、联想到乐风。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那只是“用词”的简单与复杂,那实则是思想的简单与复杂;我们也千万别觉得那只是一种对外炫耀,其实,那是一种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准的内心深化。就好像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是要靠厚积薄发才能获得的。“填鸭式”教育,或者现在的很多国学教育,其部分目的恰恰先入为主地把一些经典的东西植入人的灵魂,以便未来随时取用,只不过对于经典的选择是要慎重和与时俱进的。深层快乐有人说,“放养式”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快乐,那么快乐的真谛又是什么呢?仅仅是尽情玩耍?“为所欲为”?还是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呢?虽然“为所欲为”也是快乐的一种,但那只不过是浅层次的快乐,更深层次的快乐正如拿破仑所说,是“使自己的才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挥。”但问题是,才能从哪里来?天赋当然是最重要的来源,其次就是一种不知疲倦的工作状态,而这种状态能够帮助人们克服现实的阻力,实现前所未有的自己。说的通俗点,有点“苦中作乐”的意味,只不过沉浸其中者不觉其苦罢了。不过这里面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思虑的:第一,大部分人的天赋还远远达不到不靠后天努力就能转化为才能的程度。就算是贝多芬,最开始也是在被逼迫之下才将天赋转化为才能的;第二,既然还是要刻苦和努力才能构筑才能、找寻快乐,那么让孩子理解“苦中可以作乐”就变得非常重要。但孩子因为理解能力有限,恐怕不经历一个过程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填鸭式”教育在帮孩子理解“苦中可以作乐”也并非一无是处。换而言之,如果孩子不能找到自己的天赋,并将其转化为才能,恐怕永远难以获得深层次的快乐。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构筑才能的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充满了阻力、挫折甚至挫败。如何培养克服这些逆境的意志力?“填鸭式”教育是不是其中的一条路?这些无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今天这篇微思考的根本目的,既不是为了批判“放养式”教育,也不是替“填鸭式”教育辩护,而是让大家理解不同教育方式背后的合理逻辑和完整的生态体系。无论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它都必须要和国家、学校或者家庭环境(大环境或者小环境)相适应。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避免跟风和被误导,从而取得自己所期望的教育结果。(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r/e0kTCzLEi2-0rXZo9xxp (二维码自动识别)","updated":"T05:10:3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10:3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b4eacafd6b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为什么幼儿教育的本质不是“教育”,而是“陪伴”?","author":"vthinkorg","content":"最近有篇文章叫《孩子,我曾想教给你很多,却发现自己一无所知》。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商品互联等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全球的幼儿教育确实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考验:一方面,我们并不清楚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幻莫测;而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日新月异的价值观也让为人父母们颇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会怀疑自己年轻时积累起来的诸多“美好”品质,如,礼貌、合群、谦虚。很多媒体都在强调“陪伴”,却极少从面向未来的角度来思考其根本原因。那么今天,我就来尝试阐述下“陪伴”的现实意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无论是否承认,我们不得不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命运”。也许“命运”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沉重、甚至让人厌烦。毕竟,哪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后天的拼搏而超越自己呢?但问题是,孩子天性中的很多独特之处的确是与生俱来、难以掌控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成长的“随波逐流”,因为,发现和深化“命运”本身即是人生的最大课题和乐趣,而这个过程恰恰要求我们协助掌舵。但孩子们的独特“命运”的确提醒为人父母们:“陪伴”而不是“教育”才是最该做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困扰:孩子的某些“不好”习惯总是屡教不改,孩子的某种能力与别人相比相形见绌,孩子的某个特质与社会期望格格不入。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可能恰恰是孩子走向某个方向必备的前提!这样的案例很多,比如,华盛顿小时候颇为叛逆,爱因斯坦小时候有阅读障碍,牛顿小时候脾气古怪、骄傲自大。“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意思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命运,所以为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沉静、不比较;然后在以宽大的胸怀接纳的前提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播”即可。为什么“定性式”教育是不可取的?为人父母有个习惯,总是拿自己的经验说事,是非问题尤其喜欢如此。比如,我们总是喜欢帮孩子定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然后期望孩子也能照此行事,却极少反思,我们自己的这些所谓好的“经验”是怎样学到的?过去这些“经验”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什么?未来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举个例子,我们很在意“礼貌”的重要性,这无可厚非,因为每天处于社会生活中的我们能够充分理解“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和意义。但问题是,幼儿并不懂这些,他们如果不亲身经历可能也很难真正弄懂。不信我们可以想想,自己几岁才真正明白“礼貌”用处?站在国际化的角度上,过分的“礼貌”甚至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导致双方因为“有所保留”而无法了解对方的意思。而且,我们也很难知道,未来对于“礼貌”的定义和期望会不会和现代大有不同。为人父母并不意味着自己是完美的,毕竟,我们有多少人自信到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非常成功的呢?既然如此,我们又凭什么认为让孩子拷贝我们的价值观是有意义的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孩子放任自流,但千万别对自己那点经验抱有太多的自信甚至自大。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让孩子自己去经历,然后引导孩子为自己的价值观定性并保持调整的弹性。幼儿家长的职责:理清因果关系、开创无限可能和引导关键决定接下来我来讲讲幼儿家长究竟该做些什么。理清因果关系:为人父母总是有说教的倾向,但一方面,定性式教育本身并不可取;而另一方面,无论我们自己说的多么头头是道,幼儿其实因为理解能力有限,很难真正明白我们想传达的道理。所以,最有效的方式是为孩子设定一定的因果关系,比如小的奖惩机制,尤其是奖励机制,并且这种机制最好和事实挂钩,能够让孩子理解每种事情的后果,以便他们在做选择中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当一个节日到来,孩子可以自己选择礼物时,父母可以设定一个预算,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使用预算,但要让孩子明白,在一个方面的花费就会减少在其他方面花费。而这次的花费或是积累,对于下次的结果是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能逐渐地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取舍之道。开创无限可能:正如在第一点中我们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所以协助孩子逐渐地明朗化自己的“命运”就非常重要。这对于大部分并非什么世家的家庭来说,没有什么捷径,只能让孩子去试,然后进行观察。但这里面要注意的是,虽然孩子愿意主动去“试”是好事,但始终要强调一旦选择就要坚持一段时间,也就是上面所强调的因果关系。否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耐受力和专注力,而且“短试”本身也很难让为人父母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引导关键决定:这里面注意是“引导”而不是“主导”,注意是“关键”而不是“常规”。换句话说,还是要让孩子以自主为主,但在关键问题上,要以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陈述因果关系,尽可能让孩子理解各种可能性。毕竟,幼儿的深入思考能力和判断、决定能力都还极其有限,所以在关键的问题上,为人父母者的职责是义不容辞的。◆我们经常把“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教导”,甚至“约束”或者“强制”,却殊不知我们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和“理解力”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更不要提未来一定会过时了。再加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所以才说,对于幼儿来讲,“陪伴”远远比“教育”更为本质、也更为重要。(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updated":"T07:46:2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46:2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4e846da59a13bb7ef5f01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0},"":{"title":"“战略”解析——理解新时代环境下的个人和组织战略","author":"vthinkorg","content":"微思考什么是VUCA?在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时代,战略是否还有意义?组织和个人战略的制定应该基于怎样的原则?堪称“无人能出其右”和“治国能臣”的袁世凯,究竟犯了什么战略性错误?邓小平治国坚持了什么样的战略方向?让我们走进本期微思考《“战略”解析——理解新时代环境下的个人和组织战略》原文解读双11前夕,网络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在北京发布了一份“2016中国网红商业价值榜”榜单。榜单显示,2016最具商业价值网红排名前三依次为:高晓松、贾跃亭、王思聪,而这三个人成为网红的诱因却都不来自自己的主业。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首席运营官罗伯特·麦克唐纳(Robert McDonald)曾借用一个军事术语这样描述新时代的商业格局:“这是一个VUCA的世界。”VUCA指的是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与之前的时代相比,这个时代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商业竞争都充满了越来越多、难以预料的变数。举例来说,取代“傻瓜”数码相机的居然不是其他相机,而是手机,而如今手机的王者竟然不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霸主,而是之前做电脑的苹果;同样,汽车领域的当红明星并不出自奔驰、宝马和奥迪等传统汽车公司,而是一家从未做过汽车的新公司“特斯拉”。事实上,很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在逐步适应“战略无用论”,因为无数事实正在证明其合理性,比如,腾讯当年却曾想低价卖掉QQ这个产品,奇虎360误打误撞才居然成了免费杀毒领域的霸主,而阿里起家的BtoB正在边缘化,逐步被蚂蚁金服等之前并未曾列入战略规划的业务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战略的价值:“战略还有必要存在吗?”“就算有,那么现在该怎样制定战略?”“如果只能制定超短期‘战略’的话,那为什么不直接用‘战术’取代‘战略’?”也许这些问题有点抽象,那我们说点具体的、与个人相关的:“现在这个时代,‘职业生涯规划’还有意义么?”“工作中的长远眼光还有价值么?”“是不是‘走着瞧’的工作方式才是正道?”就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很难给出什么确定的答案。不过,我们倒是可以通过一个正向和一个反向的例子,来看看是否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上个世纪80年代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波特五力模型,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五种力量分别为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这个思考模型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有效,但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也就是根源性问题,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在决策之前就对所谓的“五力”有全面的认识;第二个问题则是新产生的,也就是时间性问题,即在当今这个数据化时代,潜在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判断比以前的难度更大,就好像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手机替代相机、特斯拉挑战奔驰、宝马、奥迪一样。从波特的案例中,我们能得到两点结论:首先,就根源性来讲,也就是站在“战略的制定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方面来看,我们所推崇的“战略”其实一直都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可能完美的;其次,就时间性来讲,也就是站在“战略思考模型会过时”这个方面来看,“战略思考方式”可能需要与时俱进。我们根据从这个例子得出的结论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场景:几个人想要创业,得先选定一个方向,但这时,波特看似不错的思考模型似乎完全帮不上忙。因为首先,根本无法完整地收集“五力”信息报告;其次,波特的这个战略思考模型和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有点冲突,你如果拿这个模型是衡量刚刚做出Iphone 1的苹果公司也许会发现,它的战略竞争力在当时是很弱的。一句话,上面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战略尤其是今天的战略确实没什么价值,最好的方法可能是蒙眼乱撞,说不定成功率还能高点。接下来再来看第二个例子。写于三千年前的战略著作《孙子兵法》至今依然风靡全球。它里面讲了什么呢?有两点比较重要,第一:敌我双方“民心”、“天时”、“地利”、“将领”和“法度”(“道、天、地、将、法”)的对比决定成败;第二:用兵没有固定的方法,能根据敌人变化而变化的就能取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根源性上,孙武的战略模型和波特的存在同样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怎么判断哪一方的“道、天、地、将、法”更胜一筹呢?但是在时间性上,孙武的战略理论即使在三千年后的军界却依然屹立不倒、灼灼生辉,因为无论军事装备和战术战法怎样变化,“道、天、地、将、法”都依然重要,“因敌变化”更是如此。结合上面的两个案例,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如果我来总结的话,有两点:第一:战略必须要容忍达成方式的不确定性,就好像孙武所说的“因敌变化”一样。正因为信息永远无法对称,“战术”素养才能彰显出其巨大价值;第二:战略的最大价值在于“方向性”,这个错不得。比如,任何时候,“民心”、“天时”、“地利”、“将领”和“法度”对于商界精英或者用兵将领都非常重要,资源永远要向这五个方向倾斜。是不是听起来过于理论化?那我们举个具体例子,这个例子来自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唐德刚的著作《袁氏当国》。我们知道,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是袁世凯而不是孙中山。除了因为袁世凯当时掌握兵权之外,还有就是从行政能力上讲,袁世凯确实堪称是当时的不二人选。孙中山先生虽然在“三民主义”的理论体系方面堪称完美,但若论实际治国经验,那是远远不如袁世凯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袁世凯当时想让孙中山负责铁路修建,孙先生说,他保证在10年内修筑铁路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但事实上,截止2015年年底,中国铁路的总长度也不过才12.1万公里而已。袁世凯作为在任总统,单从政绩上讲还是差强人意的。我们要知道,他接手的可是一个贫弱不堪的中国,强敌环伺、经济更是危如累卵。但袁世凯颇善在列强之间周旋,虽然不可避免地签了些不平等条约,但却没让当时的中国丧失一寸土地。而事实上,当时的西藏、新疆、蒙古、东北本来都可能落入列强之手,甚至成为独立国家。当然,我们可以批评袁世凯的民主搞得不好。但正如唐德刚在书中所说,民主制要历经百年才能逐步完善。在一个民智未开,大部分人连民主是什么都没有概念的时代里,任谁来掌权,结果都差不多。唐德刚甚至认为,孙先生应当庆幸自己没有亲自掌权来推动民主,否则可能同样民怨四起,形象毁于一旦。得出这一结论我们甚至都无需回顾历史,只要看看今天的日本、台湾和韩国就会很清楚,民主要想发展到英美的程度,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积累的、尤其是民主意识的积累。所以说,从当时国家的“战略”层面讲,采用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恐怕不是能提前规划的,也并不十分重要。英国和美国之所以分别采用了这两种制度,是源于各自独特的国情,换句话说,它们各自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英国是直接探索,美国则是人少,而且绝大多数移民来自已经积累了很久、具有民主意识的英国。因此,民主“战略”只能容忍“具体民主形式”的不确定性,而无法提前制定什么“长远规划”。按照唐德刚所说,虽然民主初期稍显混乱、难以井然有序,但是只要袁世凯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足以名垂青史,但是他却最终犯了一个方向性“战略”错误。虽然民主的具体形式难以一触而就,而是要保持足够的弹性,但是从当时的世界趋势来看,有一点是确认无疑的,那就是“民治政府”正在逐渐地席卷“帝制政府”。不过,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站到那个历史节点上或许会发现,新生的“民治社会”简直一团混乱,远不如刚刚被淘汰的“帝制社会”井然有序,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会有那么多国人、甚至是很多本来怀有进步思想的国人会怀念帝制,并最终促成了袁世凯称帝。而袁世凯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坚持“民治”这个方向性战略,最终晚节不保。几十年后,另一位国家领导者邓小平同样对于接下来的中国究竟发展成什么样子也无准确的答案,但是邓的高明之处在于确信,那必然是某种“自由经济”形式。虽然,中国在摸爬滚打中也走了不少弯路、遗留了不少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基本属于“达成方式的不确定性”。在方向性上,邓的战略从未改变,并且不断得到巩固,结果当然也是瑕不掩瑜的。无论对于组织还是对于个人,战略的价值与此类似。而在VUCA的世界,对于战略达成方式的弹性要求似乎越来越高,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总的方向在哪里。比如,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业,也无论我们短期采取什么样的“权宜之计”,我们必须心理清楚的是,未来的主流将是“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曲线救国”或者“走些弯路”都不是问题,但心理要有个谱,这个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刻意地违背方向去行事,甚至忽视了这个方向的话,结果都将是灾难性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updated":"T03:30:2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30:2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c5cff2461aed604e6b7328b81edc4076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2},"":{"title":"2017,你是否想过“重生”?——听听往生者的临终感悟","author":"vthinkorg","content":"微思考又过了一个元旦,又到了新的节点。虽然从心理学上讲,时间本身只不过是人的一种“错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部分人确实需要这种“错觉”来对以往的自己做一个反思和回顾。即使“反思”和“回顾”在快节奏的今天甚至都成了某种奢侈品,我们也不要忘记:确实有很多人把时间定格在了2016。虽然这些人在生前的出身、智慧、地位、经历可能相当不同,但在死亡面前却无比平等。原文解读“置之死地而后生”、“向死而生”都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能察觉到死亡的无可避免时,我们可能会对现有的生活做出些许调整。就如同盲人歌手萧煌奇在《你是我的眼》中所唱到的,“如果我能看得见,生命也许完全不同。可能我想要的、我喜欢的、我爱的都不一样。”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借这样的一个时机,罗列一些往生者的临终感悟,或许其中的某句话就能突然点醒我们惯性生活的盲目,带我们看到一点新的晨光。下面所引述的段落都来自2012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不说,就真来不及了》,作者是美籍华裔作家——袁苡程。而作家的素材则来自她之前的一次突发奇想:花了三百五十美元在《纽约时报》上登一个小广告,征集匿名的临终遗言。在这则小广告中,作者是这样写的:“征求匿名临终遗言:如果你在临终前仍有话不能说,请放心地把你的秘密和心愿匿名托付给我,以便轻装上路。不要带着它们去天堂,因为它们只属于尘世。来信请寄:灵魂保险箱收,纽约xxxxxx邮政信箱,邮编xxxxx.”接踵而来的结果却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来信逐渐多了起来,几乎每天都有,有时一封,有时几封,最多时一天达到七八封。它们来自大学教授、出租车司机、大公司总裁、艾滋病人、普通家庭妇女,甚至还有隐居在曼哈顿多年的好莱坞影星。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几乎都是一个浓缩的、带有遗憾的人生,其中不乏撼动心灵的故事...”1. 百老汇编剧的临终告白节选“人生,就是一场多数人始终都没看明白就谢了幕的连续剧。当然,对一部分人来说,它是一场不想看明白,或者不敢看明白的悲剧。我写了一辈子剧本,此刻只想说:戏剧浓缩人生,里面除了爱恨情仇,生老病死,其他都是闲来无事的扯淡。爱恨情仇是所有人做一切事的背后动力,无论是事业还是战争,都是在表达这些根本需要的手段,人自己意识不到而已。亚当·斯密这样说过: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利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2. 越南老兵的最后狂言“我只想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告诉所有对军人和战争抱有理想的年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理想牵着你走,你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无论它是什么,哪怕是当个水管工,也千万不要以战争作为男人的理想。生命消失时,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现代人的洗脑形式名目繁多,但是切记,你的生命至少和政客们的一样值钱,政客们宣扬的那些爱国理念,是他们自己永远也不会去实践的;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能否用战争做筹码去争取总统或参议员的竞选或连任,决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更不是为了你的利益。因为他们只是人,是并不比你我更高尚的什么东西。无数士兵的牺牲只会给这些人增添荣誉和资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3. 隐居曼哈顿的好莱坞女星的独白“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我最想说的是,我对自己荒废的一生很不满意,它不值一提,但无论如何,它就要过去了。我这一生做了两个无法挽回的错误选择,它们变成了折磨我后半生每一天的致命遗憾,这也是在我最当红的时候选择了息影和隐居的原因。我犯的第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是,为名利所蛊惑。爱的丧失重于一切;与其相比,一切辉煌、名声和财富都只是尘土...我的前半生犯的第二个致命错误就是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它彻底摧毁了我对自己的期许和对自我形象的认同,我无法原谅自己的轻率和虚妄--它们本不是我本性的一部分...别人能做的事,我去做就是受罪,就是致命的陷阱。”4. 台湾著名钢琴家“当清楚地知道和所有这些人的见面是人生的最后一次时,那种感觉是难以形容的;好像一切都是在梦里发生的,生活和活着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确定的事实,为什么人来了又会消失?我感到看见的一切面孔似乎那样地不真实。再仔细想想,一生里真正真实的东西除了音乐和爱人之外,还有什么呢?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点也不假。”5. 最爱我的不是人类“我一直没能明白为什么一只狗给我带来的满足超过了我的所有家人;她那样好相处,需要的那么少,给予我的却那么多,多到我当之有愧。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把那些不多的财产留给这个唯一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如此巨大影响的生命呢?虽然她只是一只狗,但她从来没有不喜欢过我,恨我或背叛我。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我与‘桃子’在一起时整个身心感到放松和自在,而与我的孩子们在一起时却不行,我们双方都感到紧张、尴尬和无奈。看着‘桃子’,我经常想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为什么我和一只捡来的流浪狗可以相依一生,亲密无间,与自己亲生的儿子竟然隔膜了一生?我相信我不是唯一有这种经验和感概的人...这一次呢,我知道我走了就不会回来了。我不敢想象没有我的日子,‘桃子’会怎样度过。人活一世,一生里能有这样一个生命对我如此牵挂,如此衷心不变,即使不是人,我也再无所求,心满意足了。谢谢你,‘桃子’,你改变了我的后半生,你自己可能不知道,我却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是‘桃子’,不是别人,给了我此生最多、最真实的幸福,虽然她只是一只捡来的小狗...曾经,我是那样同意尼采的看法:‘没有一种人际关系能够隐藏寂寞。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如此的薄弱,脆弱。你在内心深处很清楚:即使你身在人群之中,你也是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对你自己来说你也是个陌生人。’等我不久见到这位先辈时,我会告诉他,自从我的生活里有了‘桃子’,我不再孤独,我不再对自己失望,因为我与‘桃子’的关系证明我不是一个不可救药、让人讨厌的人。这就足够了。我此生最大的幸福在于,我的确是被爱过的,只不过最爱我的不是人类。”6. 皮肤专科医生的遗憾“如果一切皆有可能,我临走前最想做、或最想得到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这样问过自己几次了。我觉得我并没有好好活过,或者说没有真正地活过。几十年来,我偏狭地认定,我有太太和孩子,每天工作,周末休息,就是该有的生活。但是现在我知道,那种生活不过如此而已,井底之蛙的见识加上一成不变的生活带来的狭隘人生视野。我第一次感到似乎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如果一切皆有可能,我一定会不计一切代价到处走走,不再把挣钱养家视为生命的唯一,责任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一生只活一次,应该知道或去看看自己生活之外的人是怎样生活的,看看自己除了多年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不知道其他人的生活和想法是可悲的,我的中产阶级生活看似正常又令人羡慕,但是直到此刻我才知道,是偏见导致了我曾有过的生活的局限和狭隘,尽管我生活在一个世界闻名的城市。”7. 世界500强CEO的离奇心愿“我作为一个世界500 强公司的总裁,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我的人生当然是个成功的典范。但是除了工作,我的乐趣并不多;财富于我后来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的事实,正如我肥胖的身体——都是由多余的东西组成。此刻,我开始频繁地在病床上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了。我也在深夜里多次反问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价后,已经失去了价值,那么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即我一生的金钱和名誉都没能给我的是什么?...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理想。无休止地追求财富的欲望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写照。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有人说爱和情感是虚幻的,财富才是真实的。可此刻我无比清楚地知道,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却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无邪的感动和与物质无关的爱和情感,它们无法否认也不会自动消失。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8. 女教授出人意料的最后渴望“诊断结果出来的那天夜里,直到我强迫自己回答为什么会有那种反常的解脱感时,我才平生第一次发现,我其实一生都活得很累,想要解脱的愿望一直都潜伏在状似正常、甚至是幸福的人生背后。不错,身为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我的工作在别人眼里是体面的,令人羡慕的;而我的丈夫是哥大的著名经济学教授,我们还有两个谁也不能说是不优秀的孩子...可是,抛开这一切不谈,如果不是因为我此番得了绝症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我是绝对不敢面对我从来都不敢正视的一个事实的——我从来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去满足别人的要求,我从小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为了让我母亲满意(可是她到现在对我也没有满意过),至于我到底是谁,什么是属于我个人的需要,我真正喜欢什么,我根本就不知道,也很少去想过。我把一切都给了我的家人和家庭,为维护这个家庭的形象我做了一切努力,并从来没有怀疑过这就是我的职责。我从小就学习优秀,属于听话懂事,话不多,做事认真,但一点没有幽默感的那种人。我母亲是个沉默、令人生畏的女人,记忆中她从来没有表扬过我,但是一说话就让我胆战心惊...现在,临终这件事终于发生在了我身上,比我86岁的母亲还要早!我如果再不挣脱她对我的一切无形的精神桎梏就太晚了。可是,不按照她的要求去生活,我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样优秀的人,那我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强迫自己直面从来不敢去想的可能:你这一生到底最想做什么,不论能不能做,也不论你有没有做过?...我忽然知道了我的生活里缺少了什么,也就是我最想做但不能做也从来没有尝试去做的事...如果我能再活一次,我必定会尝试反抗我母亲那让我颤抖了一辈子的锐利目光,那总是对我不满意的目光,和对那些听了无数遍的恐怖故事说“不”,不论代价和结果是什么。我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知道我为什么愤怒,知道我也可以生气和高兴,并不因为我母亲的情绪需要而压抑自己,永远做无条件的妥协。”9. 修女的心灵地图“在祷告时,我甚至会问自己,上帝到底是谁?是人们根据需要臆想出来的吗?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恋人是我们期望中的人,即使不完美,也不能太丑恶。但是人都有着丑恶的一面,只因为是人。所以把父母和恋人做不到的地方用想象做延伸,就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形象,他就是上帝。上帝只能是神,因为他没有缺点;他不可能是一个人,是的话就必定不会完美...直到此刻,在我生命的终点,我才明白,我们在世界上最想要的东西其实就是那一点实实在在的爱,无论它来自家庭还是任何人,有了它,就有了活着的理由,就有了一切;没有它,人就会变态,就会疯狂,就会通过想象去寻找一个爱的替身。上帝的存在只说明一件事:这个世界很缺爱。我的一生看似充满了遗憾,但却是真实地寻找爱的一生。这,就足够了。”◆人生到达终点,其实早已无所谓对与错、成与败、得与失。希望其中的某一段能打开我们麻木的新房,让我们真正能“向死而生”,褪去、哪怕是短时间地褪去生活的面具,找找自己心底真正在乎的那些东西,想想究竟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不是。这样即使不能保证我们死而无憾,也至少会让我们记得自己曾经有过一次在离死亡尚远时反思人生的机会。(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updated":"T01:17:3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17:3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2},"":{"title":"《孙子兵法》得以跨越千年、长盛不衰的7个超时空大“道”","author":"vthinkorg","content":"微思考2016年,微思考花了几期跟大家讨论《孙子兵法》。虽然我们通过几个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深挖细嚼,但似乎从没进行过一次概述和总结,而这正是本周我们要再来最后一篇关于此话题的原因。《孙子兵法》是写于2500多年前的一部古老兵书。和中国的很多其他古书一样,它虽历经如此长久的冲刷和洗礼,却非但没有丝毫的褪色,反而在全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这和当今快餐书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何止是快餐书,就算是被奉为经典的著作,又有几部能够历经百年而长盛不衰?跨越千年者更是凤毛麟角。那么寥寥数言的《孙子兵法》为何竟能达到如此境界?无疑,其中蕴含着某些永不过时的超时空大“道”,今天就让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来把这7个大“道”一网打尽。原文解读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敬畏心全书最重要的是哪句话?无疑是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贯穿于《孙子兵法》的始终——用兵要有敬畏心。为什么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为打仗劳民伤财,甭管最后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不是什么好事。为什么“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善于打仗的人取胜时,没人说他聪明,也没人说他勇敢)?因为这些最善打仗的将领本身并不热衷于打仗,更不会哗众取宠地去追求什么以少胜多、涉险过关,因为他们知道那是生死大事,非同儿戏。如能围而不战、减少伤亡最好。那些追求青史留名的都是不合格的将领。比如,赵括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于用兵和作战缺乏最起码的敬畏心。无论是带兵打仗的将领还是调动资源的管理者,他们必须首先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资源再造的难度,而不是热衷于什么智慧游戏。简单地说,无论商场还是战场,不要轻易言战,而要优先考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因为行动必有代价,而战争代价无论打赢还是打输都极大。汉武大帝不就很典型么!“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其霸气!汉武帝一生开疆拓土,武功赫赫,结果呢?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全部破产,差点亡国。晚年迫于巨大政治压力,下轮台罪己诏,批评自己“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孙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行事者的底层之“道”,是每个真正追求极致的求索者必须首先具备的心理状态。比如,顶级厨师会格外地珍惜来之不易的食材、围棋大师会仔细地斟酌每一步的着法、卓越的管理者会格外关注每一个可塑之才...“敬畏心”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行事的第一大“道”。既然第一大“道”有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2.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 谨慎既然兵者是如此之大事,那么谨慎自然是重中之重的行事原则。按照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情之前,一是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是考虑利益。但是有两样东西却特别容易让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人们常说见利忘义,其实更普遍的情况是“见利忘害”,见到利益,就难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见小利而亡命。焦虑也害人出错,为什么呢,人一焦虑,就想有所动作。你要他非战、非攻,要他等待,要他忍耐,他怎么能等,怎么能忍呢?战场上的统帅,生死存亡之间,没有一刻不焦虑,这就特别容易出错。如何避免呢?就是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考虑问题。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则不是这样,他是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首先假定这事会失败,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一战而定。人性的弱点是一厢情愿。西谚云:“我们相信一些事情,不过是因为我们希望他是真的。”我们假定一厢情愿的因素在我们的判断里占三分,那么,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一厢情愿分,再想想。当我们觉得有十分把握的时候,减去三分就是七分。假如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那就有50%的概率获胜,那赢面已经非常大了。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却不是这样考虑问题,而是首先想冒险成功之后会有多么大的收益,希望自己能幸运地涉险过关。也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受到那么大的利益驱使,但是对于事情迟迟没有进展充满焦虑,于是便贸然行动,因为“行动总比坐以待毙好!”但孙子却是个极其谨慎之人,在他看来,宁可不动也且不可贸然行动,只有立于不败才有取胜的可能性,正所谓“未料胜而先料败,未思进而先思退。”所以,我们千万要控制好隐藏在心底的“见利忘害”和“焦虑感”。谨慎规谨慎,我们终要有所行动,那么行动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呢?3.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 计算即使不得不战,那也要先做计算,看看打不打得赢,打得赢再打,打不赢怎么办呢?要积累和等待,这点在下两条会详细讲解。总而言之,孙子还是强调用兵的敬畏心,就算真要打,也要先看看敌我双方的“道、天、地、将、法”谁的更强再说,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果比较下来确实自己更强再考虑打。在孙子看来,能最后打赢的军队都是通过计算发现自己能赢才去打的,而不是心里完全没谱,边打边看。换而言之,战斗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个过场,其本身并不重要,结果往往在双方相遇之前就已经决定了,正所谓“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虽然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双方你死我活的、“精彩的”战斗故事,但从历史的角度讲,它们其实占的比例很低。不过这些比例很低的战斗故事却充满了传奇色彩、甚至变成传说,被大家争相传颂。可是到最后,我们会错误地把传奇当主流,而忽视真正重要的基础实力。就好像我们总是听说“骄兵必败”,但真实情况是,双方差距不大才很可能“骄兵必败”。如果差距很大呢?骄不骄其实是无所谓的。孙子从来不提倡以弱胜强,因为那样风险太大,败一次就能倾家荡产,就好像拿破仑败于滑铁卢一样,无论之前有多少胜利都没用。恰恰相反,孙子一向看重基于长时间积累的“以强胜弱”。通过计算发现自己确实比对手强再考虑去打。那如果计算下来没有对手强怎么办呢?两个齐头并进的措施:第一,像越王勾践一样,“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地慢慢积累;第二,等待积累的完成和对手的失误。接下来的两点就是分别对这两个问题的阐述。4.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 准备“拙速”,曾国藩把它体会为“不疾而速”。从战略来说,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从打仗来说,拙速,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准备工作就好像拉满的扩弩一样,要想把扩弩拉满,是需要长时间锻炼、尝试的,简而言之,就是要花足够长的时间准备。上段我们提到过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花了18年的时间去准备,最终才灭了吴国。为什么要花那么久呢?因为之前自己的“道、天、地、将、法”不如对方嘛!曹操准备官渡之战的时间也不短,但最后大家看到的都是胜利的那一刻,但实际上,为胜利做准备其实花费了最长的时间。准备什么呢?用兵的话就是“道、天、地、将、法”。准备是个笨功夫,见效比较慢,所以不大受关注,但却是制胜的关键。比如“厚积薄发”、“笨鸟先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按照孙子所说就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为什么“迂回”有时反倒是“直线”,“忧患”有时反倒“有利”呢?因为用兵和人生一样,行军之路、成长之路,本来就是弯弯曲曲,进进退退,没有一帆风顺直的。所以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弯路也是路,冤枉钱也是钱。不走弯路,就没有路。不花冤枉钱,就花不了对的钱,这些都是“学费”,也是准备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此即为“准备”之大“道”。5.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而不可为” —— 等待上段我们谈到了准备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准备好了就可以行动了,因为“胜可知,而不可为”。带兵打仗的将领都不是笨蛋,谁能比谁聪明多少呢?还是那句话“兵者,国之大事”,如果冒失尝试,打赢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输了,则可能国破家亡,命都没了。所以关键是要能等,不能因为焦虑,就频频动作。最著名的就是秦国王翦伐楚,他就能等,又能安抚秦始皇,让秦始皇也不着急,他就把六十万大军开到楚国境内,扎营练兵,天天开运动会,等得楚国人焦虑了,动作了,露出破绽了,他一举就把楚国灭了。所以,等待着实为人生的大智慧。这里所说的等待可不是消极地什么也不做,而是积极地把该做的都做到、准备面对那“节如发机”的一刻,其他的交给天意。有些事情不是靠一厢情愿就能左右得了的,要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才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是东风就是不来,你能怎么办?换策略?不,孙子告诉你,要懂得“等待”。6.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 虚实看完前五点可能有点让人悲观,因为孙子一直在强调敬畏心、谨慎和以强胜弱。弱者只能积累和等待时机的出现。那么如果自己实在是太弱,即使是准备数年,与强敌相比也还是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呢?是不是只能认命?在孙子看来,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只能等待。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千万别把强弱看得过于僵化,这也正是《孙子兵法》在《虚实篇》中想要告诫我们的。敌人有虚实,我也有虚实。敌人有弱点,我也有弱点。能不能把我全都做实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一点都不虚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就必然所有的地方都防备不好,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关注点、精力,也是有限的。按照孙子所说,“木桶理论”是有问题的,成功靠加长最短木块吗?非也,靠把最长木块做得更长。弱项就是弱项,要承认自己有弱项,因为要承认自己不是神,我也是人,也有人类的特点。而且“虚与实”、“强与弱”都是特定规则下的短暂形势,一旦规则改变,强弱可能一下子就会发生转换。举个例子,中国邮政曾是中国速递业的不二王者,因为它的网点遍布从大中城市到偏远山区的很多角落。于是当有新的快递公司想要挑战它的地位时,中国邮政一定会有这样的自信:如此之多的网点岂是朝夕可以建立起来的?!就算可以建立,又要花多少成本维护呢?要知道,没有任何民企有能力拥有和维持这么大的开销。可是快递公司的规则却令邮政大惊失色,因为它们无意于覆盖全部网点,而是优先覆盖最有价值的网点。同时,覆盖方式也不是拥有,而是加盟。可哪些网点最有价值呢?当然是那些有很多人愿意加盟的地区了。于是突然间,邮政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新规则下,自己的诸多自有网点不但不再是优势,反倒成了累赘,更为悲剧的是甩都甩不掉。如何应战呢?那就是“发挥自身优势”,因为不发挥也不行,那些“优势”就在那里,只不过在新的环境下已经沦为“劣势”而已。国美、苏宁的状况也类似,他们曾经非常自豪于网点布局的完整和超强的渗透能力。虽然现在,它们的这种“优势”依然存在,但可能再也不会让人羡慕,反而是天猫和京东的轻装上阵更令人垂涎。所以,了解自己、看清自身的“虚与实”很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主要问题是不知己,而不是不知彼。但我们很容易去关注别人,却不注意关注自己,以为自己当然知道自己,其实最不知道的就是自己。同样,学习虚实,我们也不能只关注别人的虚实,还要看清自己的虚实。无论怎样做都有虚有实,因此只能看清自己,“因利而制权”。7.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人皆知我之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 知行合一既然前面讲了这么多,是不是我们就真的会用了呢?当然不是,但最起码我们知道了自己不知道,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但谈到使用,还得“学而时习之”,也就是多多反复练习,这样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才有可能达到这段标题的那种“出神入化”的状态。为何别人声东击西的时候,你能不上当,你声东击西的时候,敌人就听你调度呢?这就是经验问题、感觉问题。哲学上是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问题。知道了并不等于可以做好,就好像“料理”级别的大厨可能会告诉你“加盐少许”,但这个“少许”是多少?恐怕很难定义出来,只能在实践中去感觉和调整。就好像孙子说“因利而制权”,但具体怎么做呢?不花费时间去细细积累是不可能懂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验”的价值。大家表面看见的,讨论的,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两条,一是当时的前提、条件、情况,二是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力积累。名将怎么用兵,用怎样的军形取胜的,我们都看到了。但是他们是如何根据对方的兵形来因形制胜的,我们就不知道。下一次敌形不是这样了,他们因形制胜的方法又不是这回这个了。所以他们使用的方法是不会重复的,而且因形而变化无穷。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们看见人家是怎么取胜的,学得一模一样照做,最后却落得惨败。为什么,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带兵者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情况,才那样做的。等我们做的时候,所有条件情况都变了。而且我们所看到的他们的举措,不是孤立的,还有其他前提条件配合。这些我们都没有,就照猫画虎,以为别人行,我也行,那就要吃亏了。所以,无论做什么,想做得比别人好都要花费些时间。做到“知行合一”非常关键,因为通常都是“知易而行难”。◆以上7点就是我们总结和整理的《孙子兵法》的超时空大“道”。很多人把“诡道”提到《孙子兵法》纲领的位置,并和《三十六计》结合起来相互映衬。甚至有人认为“兵者,诡道也”才是《孙子兵法》的灵魂。但“诡道”说白了不过是个障眼法,虽然有用,但在整部《孙子兵法》中只能算是小聪明。为什么呢?因为首先,“道、天、地、将、法”处于下风的话,“诡道”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其次,带兵的将领谁也不比谁差多少,难道对方就看不出这些小伎俩吗?所以说,“诡道”并非完全无用,因为它确实是一种变通的手段,而且适当使用会有效果。但千万别把别人当傻子,也别对“诡道”期望太高。踏踏实实地计算、积累、准备和等待才是重中之重,也是“诡道”有可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访问微思考官方网站 (或者 微思考.com),或扫码关注微思考公众号(也可搜索公众号“vthinkorg”或者“微思考”)","updated":"T07:16:4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2,"likeCount":7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6d06b2c6dc439ae411b42fb600e32976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孙子兵法"},{"url":"/topic/","id":"","name":"孙武"},{"url":"/topic/","id":"","name":"传统文化"}],"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column":{"slug":"vthink","name":"微思考"},"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12,"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5:16:44+08:00","url":"/p/","summary":"","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sCount":12,"likesCount":74},"":{"title":"日本音乐的真谛——道家的传承:减法人生","author":"vthinkorg","content":"最近在逛福州三坊七巷时看到这样一副对子,上联是“古往今来顷刻间演过千秋世事”,下联是“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万里河山”。虽然可能出自现代人的手笔,但读过仍然颇感时空交错和心胸豁然。我们经常听人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这不过是修行的一种途径,并且要以较为醇厚的思想为基础。倘若只有量之积累却无质之飞跃恐怕再多也是徒然。正所谓“以不变胜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当人真正到了一定的高度,“顷刻间就可演过千秋世事,平方地亦能走出万里河山”便不再是什么传说,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生的境界。这就如同很多一生致力于一件事的匠人一样,几十年的光景宛如白驹过隙,纵然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其心却始终如一。只可惜,这种心态在如今焦躁不安、轻浮夸张的世界中已成异类。浮躁地度过一生似乎变为人生标配,少许的沉淀都经常成为一种永难实现的奢望。提到匠人,我便不自觉地想谈谈日本的音乐,因为一方面,我本人深爱音乐,经常被某种旋律所打动;另一方面,微思考的“音乐之美”栏目已经推送了若干日本音乐大师的作品,引起了无数读者和听友的共鸣,于是也到了稍微总结一下的时候。我们知道,音乐界一直有这样的一种共识,那就是现代音乐主要依靠“亚洲的旋律、欧洲的和声和非洲的节奏”。亚洲的旋律当然首推我们的邻居日本,因为有太多的流行乐旋律出自日本音乐匠人之手,只是我们感动其中却不知其“庐山真面目”罢了。90年代的香港流行乐很多旋律都是如此,比如李克勤的《红日》来自立川俊之的《それが大事》,《伤心太平洋》和《漫步人生路》则分别来自小林幸子的《幸せ.》和中岛美雪的《ひとり上手》,刘若英的《后来》和《很爱很爱你》其实是来自Kiroro的《向着未来》和《长久》,而盛极一时的《流星花园》中的《流星雨》却是来自平井坚的《Gaining through losing》,还有那首堪称经典的《千千阕歌》实际上是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即使不提这些,想必我们也都知道久石让为宫崎骏的动画所做的脍炙人口的配乐,如《天空之城》和千与千寻的主题曲《永远同在》等。也许你会问,日本的旋律何以如此充满意境?为何会有这么多层出不穷的音乐巨匠地不断冒出。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任谁都没有办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不过其中一点无疑是确定的,那就是和日本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有关,而这种文化积淀又与中国的“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和“道家”堪称是中华文化两大思想精髓,而且都有自成一派的独特体系。如果说,中国出于“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而在汉朝董仲舒之后推行了基于“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的话,那么日本则是把道家“形神兼养、返朴归真”的理念做了最好的继承和发扬。在思想倾向上,儒家有如做加法,正所谓“繁文缛节”,当然这里并不是贬义,而是强调一种行事的手段,那就是靠不断地叠加各种具体的行为要求到一个基本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思考乐教育好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