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证明之美什么也证明不了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数学什么也证明不了
老坎88834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就在库尔特·哥德尔发表其“不完备性定理”的一年之前,全世界的数学家聚集在德国格尼斯堡,参加一次重量级的数学逻辑学大会.该次会议同时也是大卫·希尔伯特的告别舞台——他马上就要退休了.大卫·希尔伯特在全体与会数学家的掌声当中宣读了自己的退休宣言.这份宣言的最后一段慷慨陈词引发了现场的轰动:“对于数学家而言,世间没有什么不可知;而且在我看来,一切自然科学亦都是如此.之所以从未有任何人能够成功举出一个不可解决之问题,以本人之见,就是因为世上本来就不存在不可解决之问题.相比较于那些拥抱不可知论的愚昧学究们,我们这些数学家所持有的信念是: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也终将能够知晓!”(最后这句话在数学界非常有名——数学家们将其视为希尔伯特的信仰宣言;这句话于日后亦成为了希尔伯特的墓志铭;德语原文如下:Wirm&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希尔伯特的退休宣言就成为了古典哲学家手中的笑柄.不完备性定理的“致命一击”,使得数学家头一次谦虚地意识到自己十九世纪初,俄国数学大师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Nikolaslvanovich Lobachevsky)就发现欧几里德的“平行公理假设”其实是一个循环论证: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不与该直线相交并不能够被独立地证明!认为两条平行线无限延长仍然不会相交仅是人类的直觉感受而已!罗巴切夫斯基想通过反证法证明“平行公设”,即假设过直线外一点不止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然后试图找出几何学上存在巨大矛盾.但是罗巴切夫斯基却惊讶地发现:这样一种与欧几里德“平行公设”相悖的出发点依旧能够推导出一种有别于欧几里德几何却同样完美的公理体系,即如今人们所熟知的罗氏非欧几何原理(Non-EuclideanGeometry)!  很讽刺的是:罗巴切夫斯基的新发现并未赢得科学界的高度尊重,就和人类文明史上绝大多数伟大发现所曾经遭受的待遇一样.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挑战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明显与人类经验认知不一致”,因此一定是错误的!数学家在这种发现新大陆的时刻反而不强调数学理性的“客观完美和超验性”了!压根就没有翻过罗巴切夫斯基相关论文的英国数学家奥古斯都·德摩根(AugustusdeMorgan)甚至“代表整个数学界”给出了最终定论:“我相信,任何时候也不会存在与欧几里得几何学在本质上不同的另外一种几何学.”这种自信满满的论断听起来十分耳熟.酷似不懂科学的宗教裁判所对日心说的批判,或是根本了解灵学研究的所谓客观科学家对“超自然存在”的猛烈抨击.直接否定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似乎成为了极端宗教人士和科学家最突出、最明显的特征,他们还以此为荣.然而,历史的浪潮总是会无情地褪去那些无知的偏见,将最心胸狭隘的顽固分子粉碎成为无尽的沙砾,映托起超越时代的真理之贝.人类从非欧几何当中窥见了冰山一角.绝不仅仅是欧几里德原理,几乎所有为近现代科学提供理性基础的学问体系都基于某种不能被证明的假设.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一开篇便是八条定义和三大定律,而这些定义以及人们认为无懈可击的牛顿定律都出自于认知经验,而非数学逻辑的产物.没有任何人有能力用数学逻辑为惯性、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提供哪怕一份完备的证明.虽然从这些不可证明之事物出发,科学家能自信满满地罗列一整张充满“因为”、“所以”的可谓“理性”的物理学知识结构图.然而这种所谓的“真科学”却是完全来源于经验的领域,若缺少了不能被理性验证的牛顿三大定律,物理学将什么都不是!这也就是说,科学本身来自经验.科学的基础就是经验,其发展才需要借助理性的构建.是理性将科学家的认知触角延伸,但是有没有包含理性却并非判别一门学问是否应该属于科学的标准!理性仅是帮助科学成长的良好环境,却绝非科学最初得以产生的本质原因!然而很可惜,许多所谓科学家并不愿意这样认为(或许由于他们太过缺乏哲学涵养).他们持有的观点始终都是:包括中医在内的许多民间的“纯粹经验性的学问”绝不是科学!他们对实证主义的信仰甚至超越了十字军对罗马教会的执着狂热,却从来也没有勇气质疑自己所疯狂信奉的这套物理学是否也来源于经验知识.有趣的是:这些科学家高举着实证主义的哲学旗号,却从来不考察中医在具体临床疗效上远强于现代医学的事实情况,就更不要说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医背后亦存在着一整套精深而完备的超越认知经验的理论体系了——没有哪一位习惯于批判中医的所谓科学界人士知道中医其实是一种基于《易经》理论而非临床治疗经验的古老的科学!  当然,中医的案例其实还远不够讽刺.科学体系内部的趣闻才能更好地说明科学家的双重标准.量子力学研究领域中最富盛名的“薛定谔方程”(Schr&dingerEquation)就是极好的例子.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敢于声称自己读懂了薛定谔方程.因为这套方程纯粹是根据实验数据而总结的“经验性公式”.就连喜欢用数学思维解决物理问题的海森堡都对薛定谔方程感到不满意.他在写给泡利(WolfgangPauli)的信中谈道:“我越是思考薛定谔理论的物理意义,就越是感到恶心.薛定谔对他那套理论的形象化描述简直毫无意义.换一种说法,纯粹就是些扯淡的东西!(此处德语原文为Mist)”“量子力学教父”尼尔斯·波尔亦曾谈到过薛定谔方程.不过他的态度比较开明.波尔认为:这套方程本身就是在试图描述许多“测不准”的事物,因此作为一个经验公式,只要方便、实用并且能够提供可靠数据就行.而物理学领域中,像薛定谔方程这样“方便实用”但是却根本没有物理学意义,甚至就连数学家都解不出来的方程还有一大堆.其中最富有人气的就是流体力学中著名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avier& Stokes Equations)以及量子场论的核心经验公式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组(Young& Mills Equations).这两组方程式的共性就在于:它们都是理论物理学家根据实验数据所总结的纯经验公式;至于这两组公式究竟有什么理论含义,可爱的科学家根本就不在乎!甚至就连数学家都不保证这两组方程有解!在千禧年之夏,“终极超弦理论之父”爱德华·威腾曾经这样表示:“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在历史上一直是数学灵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在新世纪之初,物理学家用于描述自然定律的主要框架无法用数学处理,确实令人们感到十分沮丧.找到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组的通解在本质上将意味着人类真正理解了量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这将成为21世纪的数学追赶上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一座里程碑.”如今科学家所持有的这种双重标准对于所有“非科学的东西”都要求严格的理性推导,却明目张胆地在“自留地”里“搞特殊”.只要被纳入“正统科学”就是“掺杂着经验的理性”,而其余全部都是“无理性的经验主义”!也难怪同时具备宗教信徒和天文学大师双重身份的欧文·金格利什会发出最由衷的感慨:科学究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学证明吗?【科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7,977贴子: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学证明吗?收藏
数学究竟是带领人类获得力量的钥匙?,还是人类的想象,也许数学是并不存在的,但人类却刨根把它硬扯出来的?
纯数学挺有意思的
数学存不存在是哲学问题 我不懂 但是数学可以解决问题 函数可以让人发现规律 导数可以让人预测未来 等等等
应该客观存在吧~毕竟借助数学解决了物理化学生物各种科学问题~
不一定,未坍缩的波函数不可计算
数学是工具,是方法。
假如说物理是研究我们宇宙,那数学就是研究你心中的那个宇宙
科学只是物质的表面,因为我们只能从肉眼观看,从它的规律应用,而不能融入它,不能感觉它,不能拥有它。
有些事只能客观间接证明
请用数学证明我喜欢吃米饭还是馒头。
11楼终结此贴
可还有12楼
数学只是工具,数学自身并不提供让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原始信息
可以换句话问楼主:数学是万能的吗?
没有语文,谁听得懂数学?都是需要的
总有科学不能解释的事件
数学把人类科学帶入了歧途。像奇点无限小,宇宙无限大就是很好的例子。
数学逻辑语言可以编辑程序,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同时为了人工智能更像人类,于是有人把哲学用逻辑语言描述,编辑到人工智能里,成功的制成了现在的人工智能,未来会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也更加需要人工智能来统计概率,成为一门人类社会统计学,能预言人类行为,犯罪意图!犯罪概率等等!
而这些都是数学!都是逻辑数学的一部分!现代数学家基本上都是逻辑语言学科的!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复杂是数学逻辑,能描述人类哲学观的数学!人类的一切都能用数学概念描述!但别担心人类的命运不会被固定,因为逻辑数学是一门概率学!是现代概率问题!也是将来解决物理学难题的唯一办法!
孩纸,你知道有一个定理叫做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吗?
可以这么说,数学是自然产物,并不是人类发明的,人类只是发现了数学的规律而已。
我们专业课老师说,我们学工科的目的是为了把自然科学用模型表达(以数学模型为代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我们专业目前绝大多数公式都还是经验公式,可见至少目前来说数学不是万能的
应该加上推理
不一样的,就像理论和现实用有差距,电路也不能计算准确,需要实践。
是啊!万物变化都有其术数,并不是胡乱的没有规律法则,都可以用数学表达证明,这也是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许我们的宇宙就是一部宇宙三d打印机和计算机结合打出来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深圳两名老师应聘被拒 教了20多年数学却证明不了是数学老师?_网易新闻
深圳两名老师应聘被拒 教了20多年数学却证明不了是数学老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深圳两名老师应聘被拒 教了20多年数学却证明不了是数学老师?)
& &老庄的1996年版资格证上没有任教科目这一栏。受访者供图被点名单位: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暂得分6分及格介入速度2分处理进度2分处理效果1分南都评价1分投诉人:深圳两名临聘教师南都跟办:记者 欧伟教数学20多年的老庄和老李,最近参加了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中心小学数学教师岗位的招聘考试,并通过了笔试,没想到因为19 9 6年版的教师资格证上没标注他们教授的科目,他们无法证明自己是数学老师,而导致资格初审不通过,无缘进入面试。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有关负责人回应,报考公告上已明确要求,报考者所学专业或教师资格证所认定的学科需和报考岗位要求的专业相符,而这两名老师条件不符,因此审核不予通过。教师投诉凭旧资格证应聘无缘面试老庄原来是内地某公办学校的一名在编数学教师,因为家庭原因,她2009年来到深圳,在某所小学当临聘教师。今年7月,得知深圳市(区)属公办中小学公开招聘3600多名常设岗位教师,老庄报考了龙华新区龙华中心小学数学教师岗位,该岗位招聘2人。最近笔试成绩公布,老庄顺利通过。按照要求,她在8月12日前往观澜二中体育馆提交资格初审资料,而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因为教师资格证上没有写明“任教科目”,而其所学专业也不是数学,与报考岗位的要求不符,因此审核不合格。老庄对此的解释是,她的第一学历是中等师范院校普师专业,这个专业当时的培养目标是小学语文、数学教师。毕业后的20多年里,她一直担任数学教师,中间只有半年时间因学校临时安排,做了语文教师。由于她是1996年拿到的第一批教师资格证,上面没有“任教科目”一栏,只有“资格种类”一栏上写到“小学教师资格”。20 0 2年之后的教师资格证,才增加了“任教科目”。“教了一辈子数学,有在岗证明有职称证书,怎么就不是数学老师了呢?”对于未能通过审核,老庄感到疑惑。她在内地是数学骨干教师,也有小学数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这些都可以证明自己是数学教师。另一名报考该岗位的教师老李,也遭遇了同样情况。部门回应为公平考虑 此次仍按公告要求执行获悉此事后,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与教育主管部门专门进行了研究,并于昨日给出了处理意见。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有关负责人称,由于在考试公告中已经明确了相关要求,仍按原公告来执行。南都记者翻阅了招考公告,其中报考要求提到:考生的学历、学位须与岗位要求相符;所学专业必须与岗位要求的学历层次相对应,如岗位要求学历为“研究生”,专业为“数学”,若报考者本科的专业为“数学”;报考“面向社会人员”教师岗位的,若报考者所学专业与岗位要求的专业不相符,可按已取得的教师资格证所认定的种类及学科报考。而两名教师的所学专业不是数学专业,教师资格证上也没有体现是“数学教师”,因此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认为,其条件与报考岗位不符,资格初审不通过。“对于两位老师的情况,我们也表示理解,但招考毕竟考虑到公平公正的问题,临时改变原来公告的条件恐怕也会引起质疑。”该负责人称,两位老师并非不可以参加教师招考,他们可以按照教师资格证或者所学专业报考岗位,或者申请教师资格证变更。在今后招考时,主管部门也会把这一情况考虑进去,例如可以参考任教学科经验等条件。历史遗留问题应该另出办法解决老庄表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并非个人主观出错导致,应该要对老教师另外出办法来解决问题。此外,她已向原来学校所在地的教育部门咨询过,重新变更教师资格证最快也要9月办好,时间明显已经来不及,只好等下次机会再报考。采访结束前,电话那头的老李一度哽咽。“这几天我翻了这些年来取得的证书,整整有两箱子。我都一把年纪了,考了几次好不容易考了个好成绩。在学校做这么多年,对学生一心一意,不管怎样,工作照旧,不会影响学生。”南都评点:
第一批教师资格证上没有写“任教科目”而无法证明自己是数学教师,从而导致无法进入教师招考面试,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并非个人主观因素导致。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的解释虽然在理,有公告在先,但公告是否有不周全之处,今后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应该要提前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老庄和老李均为化名)
(原标题:深圳两名老师应聘被拒 教了20多年数学却证明不了是数学老师?)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给出一大堆条件,又不会套进去,思路又不清楚,怎么办
你不要急着做题,你要一条一条慢慢带入,把每一条理解之后,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写下(如果是图形体就把条件标在图上),然后缺什么条件就去找什么条件。
你还可以用极端法,比如:······,请证明两个奇数的平方差为8的倍数
证明:两个奇数的平方差为8的倍数(过程我不写咯)
······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的证明题开始
没有人天生就会
努力! 加油!
有两个原因:
1、 最主要的是,你对定理定义不熟,理解不透。证明题是最能考察学生对定理定义掌握的题型,尤其是抽象型证明题。应该熟读课本,背熟理解定理定义(书本...
楼上说得很有道理,兴趣最重要,没兴趣可以培养兴趣:先做一些简单的题目,一点点加大难度,当你能比别人做得好的时候,你自然会有兴趣,那时候你就不会觉得难了,或者难也...
不知道你多大了,我就说一下一般情况吧!考试时的思路都是平时积累的,万一实在没有了,你完全可以跳过去。数学考试的最基本的一条规律,一定要平心静气,千万不能着急,这...
数学,应以理解为主,有以下主要方法:
1.多听课。不懂的课能录音就录音,不能的就做足笔记,课下认真阅读,直到能够举一反三,才换下一题
2.多练习。从各种练习...
西藏问题,求大神呀!急用!求解!
答: x->0:lim(1+x)^(-1/x)
=1/[x->0:lim(1+x)^(1/x)
x->∞:limxsin(1/x)
=1/x->0:...
答: 计算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答:计算学科(通常也称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如何认识这门学科,它究竟...
答: 补课是比较错误的方式。我一直到高中毕业没补过课。爸妈也不管我,随我学什么。我打游戏和化学都挺好。现在在大学读书,很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钱买不来的。在实验室做小型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如何从数学上证明微信群不是一个群?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如何从数学上证明微信群不是一个群?
抽象代数 群论 微信
本文作者:魏郎尔
群里发送违法消息,群主也要连坐?过去几个月里的几条法律新闻引发了许多微信群的焦虑。不说具体判决,这原则本身似乎有问题:群主不一定真的担负了管理职责,似乎也没有担负这一职责的法律义务,倘若真是无条件连坐,那显然不合情也不合理。于是很多群里立刻开发出了如何规避这一责任的脑洞。
但其实有一招釜底抽薪的办法:我们可以从数学上证明,这个所谓的微信群,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群,自然也谈不上什么群成员和群主了。
什么是群(Group)?
虽然群看起来好像只是个人畜无害的汉字,但是——surprise!——它拥有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还有一个很大的来头。
怎样的来头?它的发明人是埃瓦里斯特·伽罗瓦,对,就是那个伽罗瓦。12岁前在家自学,14岁开始厌倦其他学科、只对数学感兴趣,15岁开始读拉格朗日的论文,17岁发布第一篇论文,同年试图考取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并被拒(传说他在面试时跳过太多的推理步骤而令考官困惑,最后他无法忍受考官的慢节奏,一怒之下抓起擦黑板的抹布掷向考官并直接命中),18岁因发表批评校长的公开信被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除,19岁因参与政治活动而被多次逮捕,20岁参加决斗(可能是因为恋爱)并被击中腹部丧命。
那个伽罗瓦的画像。图片来源:wikipedia
怎样的定义呢?要严格表述起来会很烦,但基本原理倒是简单:首先你要有一堆东西(集合),然后你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按照某种方式放在一起(运算),都能得到一个结果。一个集合,加上一个二元的运算,就这些了。
举个例子。我们天天都和一种特别常见的群打交道,数学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整数加法群”:整数,就是我们有的那堆东西(集合);加法,就是我们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的方式(运算)。试一下,随便找两个整数,都一定可以做加法,都一定有一个结果。
如果微信群是真的群(1)
微信群的“集合”,看起来就是群成员的集合了;一个个的元素就是一个个的人。它需要一个二元运算,不妨称这个二元运算为“互动”。按照刚才的命名法,这就是一个“微信成员互动群”,任意两个群成员放在一起都必须能够互动(请勿过度联想)。
到此为此还好,但是:
群的运算有讲究
虽说只要有了集合和运算就能建群,但是这个运算也不是随便什么运算都能胜任的。具体地说,这个运算要满足四大“群公理”:封闭性、结合律、单位元和逆元。
封闭性:不管你拿出群里的哪两个成员,运算过后得到的一定还是群成员,不可能跑出群外面去。比如,随便两个整数相加,获得的必定还是整数。
结合律:如果你要对三个成员进行运算,那么先算哪两个都无所谓,结果一样。比如,(1+2)+3 = 1+(2+3)。
单位元:一定有一个成员,它在和另一个成员运算之后不改变后者。比如整数加法群的0:0+5=5+0=5。
逆元:任何成员都一定有自己的“逆”——它和它的逆元运算之后能够变回单位元。比如整数加法群里,对于7有-7:7+(-7)=(-7)+7 = 0。
如果微信群是真的群(2)
将四大群公理套用在微信群上,会获得如下结果:
封闭性:任意两个群成员进行互动,得到的结果一定还是一个群成员。
结合律:三个成员互动时,哪二者先是无关紧要的。(互动是一个二元运算,所以三个不能同时互动。)
单位元:一定有一个群成员,不妨称之为群主,当群主和任何成员互动时结果依然是那个成员。(可以证明,一个微信群有且仅有一个群主。)
逆元:对任何一个群成员,都一定有另外一个成员,二者互动的结果是群主。
在这里,不妨设定每一次两个成员“互动”的结局都一定是@到了某一个确定的群成员。如果没有@,或者同样两人@的结果不是每次都一样,那就不是我们关心的这种互动。
就像这样。
群内还可以再有结构
在一个群里,有些元素自己会组成一个小圈子。它们并非不与外界交流,但无疑它们喜欢抱团:小圈子内的元素经过运算得到的结果仍然在这个小圈子里,而它们的逆元也在小圈子里。简而言之,这个小圈子对于原来的运算也组成一个群。这样的小圈子,叫做群的子群。
有些子群比别的子群更特别,它们不仅自己是一个群,如果“除”原来的群,得到的也是一个群。这样的子群叫做正规子群,而它们对原来的群作“除法”得到的群叫商群。这种除法和数字运算中的除法并不完全一样,可以看作划分小圈子的一种方式。
如果微信群是真的群(3)
微信群不一定都有子群。但是假如它有,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群里有一小圈成员,他们可以和其他人互动,但圈内人的互动总是最终会@到一个圈内人。
既然这个小圈子满足群的定义,那么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出来另立一个新群。事实上他们也许已经这样做了而你作为圈外人还不知道!哈哈哈。
一个微信群还会加人和踢人。但是因为群的两大要素之一就是给定的集合,所以每一次加人和踢人,这个群实际上都变成了一个新的群。在这个意义上,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个微信群。
为什么弄个群都要有这么多讲究?
作为一个数学概念,“群”是被发明出来的,并没有任何外界强制。数学家也不傻,发明并如此定义它的目的,一定是因为它有用。
确实如此,群是现代数学中最有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伽罗瓦当时取下“群”(groupe)这个名词时,主要考虑的是五次以上方程解法的问题,但是今天它的用场远远超越了那一个领域,因为后来我们意识到,群论的最大用途是关于“对称性”的研究;所有具有对称性的东西,群论都能派上用场。
而对称在这里的含义甚至比日常语言更广。对数学家而言,只要在发生了变换之后有什么东西还维持不变,那它就是对称的。几何体当然可以是对称的:一个圆左右翻转后还是圆,旋转180度后还是圆,所以它在这两种变换下是对称的。但对称性也适用于非几何体的抽象概念:比如f(x,y,z)=x^2+y^2+z^2这个函数,无论怎么调换x、y、z的位置,都是不变的;或者sin(t),用t+2π代替t,也是不变的。它们也都具有相应的对称性。
而对称性最为神奇的一点是,它竟然和物理世界中的守恒一一对应。比如物理学定律是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换言之它在时间变换下对称;而这个对称性可以直接推导出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物理学定律又不随着空间的位置而改变,这个对称性又能推出另一条同样关键的定律:动量守恒。每一个物理上的守恒量必然伴随着数学上的对称性,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艾米·诺特(Emmy Noether)女士发现的。
艾米·诺特是抽象代数领域的大师;她提出的诺特定理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之一。图片来源:
更进一步说,现代粒子物理学是完全依赖于群论而存在的。种类繁多的新粒子之所以能够被整齐归入标准模型,都是因为对称性研究的功劳;事实上,相当多的新粒子是先被群论预测出来,再被实验发现的。
化学和生物学也是离不开群论的——分子和晶体里有太多的对称性了,没有群论就没法处理它们的结构和行为。
就连魔方也是一个群:魔方中的小方块可以看作群众的元素,转动魔方相当于运算,魔方公式也可以由群论得出。图片来源:Wikipedia
如果微信群是真的群(总结)
可以说,每一个具体的群都一直存在于世界中,只等人们发现它。所以,你所在的这个微信群也许已经是群了!快对照一下要求列表吧:
·它要有一堆给定的成员;
·它要有一个给定的二元运算(比如最终以@一个确定成员为结局的两人聊天)
·它要有封闭性(不能@到群外的人)
·它要有结合律(互动顺序无所谓)
·它要有单位元(群主和任何人互动一定以@此人为结局)
·它要有逆元(对于任何人,都有一个成员,两人互动一定会吵起来(雾)并@群主进行裁决)
如果满足这些条件,恭喜你,一个隐藏而不为人知的群被你发现了!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同样恭喜你,我们已经在数学上证明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群了,还能怎样?(编辑:Ent,Stellasun)
编者注:本文作者、编辑和发布方对由此文产生的任何微信群相关法律责任概不负责。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文章内容:同年试图考取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并被拒(传说他在面试时跳过太多的推理步骤而令考官困惑当有一天我们为自己辩护并试图用这篇文章向法官解释微信群不是群的时候,这个太屌的推理过程让法官感到困惑从而让这个辩护理由直接被拒
让资深水货来告诉你,那个微信截图里,第一个小头像是“花落成蚀”,第四个是“Ent”,第七个是“moogee”,第八个是“游识猷”(づ ●─● )づ
金属材料学博士
麻烦证明一下qq群是否是一个真的群。群主被抓,需要证据打官司。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62)
神经科学博士生
引用文章内容:20岁参加决斗(可能是因为恋爱)并被击中腹部丧命那个年代的欧洲人真的好喜欢决斗,什么事都用决斗来解决,据说那阵子欧洲法院的法警工作之一就是到处把决斗的人拎到法庭上来解决问题。
金属材料学博士
麻烦证明一下qq群是否是一个真的群。群主被抓,需要证据打官司。
引用文章内容:同年试图考取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并被拒(传说他在面试时跳过太多的推理步骤而令考官困惑当有一天我们为自己辩护并试图用这篇文章向法官解释微信群不是群的时候,这个太屌的推理过程让法官感到困惑从而让这个辩护理由直接被拒
伽罗瓦群。。。自同构群。。。。环论。。。分圆整数。。。伯努利数刚学的。。。
果壳谣言粉碎机编辑
群主看着你说:甚好,甚好
让资深水货来告诉你,那个微信截图里,第一个小头像是“花落成蚀”,第四个是“Ent”,第七个是“moogee”,第八个是“游识猷”(づ ●─● )づ
所以…群主到底有没有责任?来自
引用 的话:让资深水货来告诉你,那个微信截图里,第一个小头像是“花落成蚀”,第四个是“Ent”,第七个是“moogee”,第八个是“游识猷”(づ ●─● )づ没有matrix67
我感觉我已经不认识“群”这个字了……
引用 的话:所以…群主到底有没有责任? 引用文章内容:本文作者、编辑和发布方对由此文产生的任何微信群相关法律责任概不负责。反正,果壳是没责任的。。。
引用 的话:让资深水货来告诉你,那个微信截图里,第一个小头像是“花落成蚀”,第四个是“Ent”,第七个是“moogee”,第八个是“游识猷”(づ ●─● )づ果然资深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编程爱好者
引用文章内容:本文作者、编辑和发布方对由此文产生的任何微信群相关法律责任概不负责。将来报道上出现了偏差呢?
引用 的话:没有matrix67应该没有,感觉他和果壳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很早的时候果壳邀请过matrix67写了几十篇文章~
引用 的话:应该没有,感觉他和果壳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很早的时候果壳邀请过matrix67写了几十篇文章~m67在数学科普方面做得挺好的。
遗传学硕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引用 的话:让资深水货来告诉你,那个微信截图里,第一个小头像是“花落成蚀”,第四个是“Ent”,第七个是“moogee”,第八个是“游识猷”(づ ●─● )づ啊好厉害……
引用 的话:m67在数学科普方面做得挺好的。是啊,之前在果壳知道他后看了网上关于他的报道,也很佩服他,当时把他博客的文章基本上全翻完了,不过自己的数学水平只停留在学校的水平,所以多数看不懂(#-.-)
引用 的话:是啊,之前在果壳知道他后看了网上关于他的报道,也很佩服他,当时把他博客的文章基本上全翻完了,不过自己的数学水平只停留在学校的水平,所以多数看不懂(#-.-)现在还不时更新,不过频率低多了。
神经科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让资深水货来告诉你,那个微信截图里,第一个小头像是“花落成蚀”,第四个是“Ent”,第七个是“moogee”,第八个是“游识猷”(づ ●─● )づ能不能说我全能认出来, 包括被挡住的那只……
引用 的话:能不能说我全能认出来, 包括被挡住的那只……可以可以,快快说出来,让我认识认识?(?﹃??)引用 的话:现在还不时更新,不过频率低多了。是啊而且我基本上都看不懂???
神经科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可以可以,快快说出来,让我认识认识?(?﹃??)是啊而且我基本上都看不懂???这需要些推理,比如说第一行第二个是安然,因为她在微博上发过一样的照片,第二行第三个是球藻怪,因为这只猫就是果壳著名的鼓励师……(坏了,忘记名字了)……总之养他的是球藻怪
在数学意义上的“群”其实就等于“集合”,微信群显然不是“集合”,在数学意义上“微信群”=“微信群”我想起以我前的熊样,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经常欠交作业的我写了个x=x的回答就这么交上去了!来自 广告位招租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难道因为已经成环了?来自
生物物理博士生
这才是果壳的数学科普。比
写的文章好太多了。
1微信群随便是个人就能进,不需要审核。2微信群不能设置管理员、禁言等功能。3微信群要清理一个人只能让他主动退出或者群主给他请出去。4微信群不能共享文件,传文档还是得用QQ。5微信群聊天记录多终端不能共享,在电脑上聊完再登录就不知道之前都说了些啥。6微信私聊可以传送文件,但谁手机随时可以打开pdf、word、excel、ppt、7z?以上,用微信办公的领导都是辣鸡来自
你确定法官会看这个?
引用 的话:当有一天我们为自己辩护并试图用这篇文章向法官解释微信群不是群的时候,这个太屌的推理过程让法官感到困惑从而让这个辩护理由直接被拒这时候,你可以把幻灯机遥控器扔向法官,并直接命中.....
引用 的话:你确定法官会看这个?要不我们和法官谈谈理想吧......
以司法解读为准。不然的话文革的时候学者们可以画个圈把自己圈起来保平安。然并卵。
引用 的话:要不我们和法官谈谈理想吧......理想(Ideal)是一个中的概念。已知(R, +)是。R的子集I称为R的一个右理想,若I满足:(I, +)构成(R, +)的子群。?i ∈ I,r ∈ R,i·r ∈ I。类似地,I称为R的左理想,若以下条件成立:(I, +)构成(R, +)的子群。?i ∈ I,r ∈ R,r·i ∈ I。若I既是R的右理想,也是R的左理想,则称I为R的双边理想,简称R上的理想。我们还是继续谈群吧^-^
引用 的话:以司法解读为准。不然的话文革的时候学者们可以画个圈把自己圈起来保平安。然并卵。 大多数 “学者”不知道什么是群,尤其是文革中出事的那些.....我就不说理想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证明题不会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