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高低压开关压管不打压低压管压力低是什么坏了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9制冷剂的量及压力的检查.ppt12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9章 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检查与加注 6-1
常用检测工具 空调系统是密闭系统,为判断制冷剂在系统的工作状态,须借助专门仪器――压力表组。
1 歧管压力表组件的结构
2 歧管压力表组件的使用 一、歧管压力表组 系统高、低压侧的压力: 制冷系统正常时,在冷气进风口温度为300C,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鼓风机以最高转速转动,温度控制旋钮在最大冷却档时压力标准为: 高压:1.35-1.55MPa;
低压:0.15-0.25MPa。
【注意】 ①歧管压力表组件是一件精密仪表,必须细心维护,不要损坏,且要保持清洁。 ②不使用时,要防止软管中进入水分和脏物。 ③使用时要把管内空气排尽。 ④压力表接头与软管连接时,只能用手拧紧, 不能用工具拧紧。 压力表组 按低压工作阀
按高压工作阀
至真空泵或制冷剂容器
制冷剂容器 标有英制和SI制刻度的压力表 压力表标度 英制:psi 或Psig
SI制:kPa或kgf/cm2 高压表: 英制大格50 psi小格25 psi SI制大格500kpa小格100kpa 低压表: SI制表示相同 英制低于大气压力, 大格15 inHg,小格5
英制 1psi=6.895kPa
1kPa=0.145psi
英制 歧管压力表组组成
低压表、高压表、表座、手阀等。 作用:检修高压侧、低压侧;抽真空、 注
入制冷剂和添加润滑油。 结构:3个软管采用3种颜色,
①蓝色接低压侧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格力空调低压侧压力低来自: ttcs8 日分享至 :
请问下我家装了台格力家用中央空调,我听别人说要经常加氟,不然不制冷,是这样吗?推荐回答:空调开机制冷,中央空调但在加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若低于额定值太多。 中央空调以上三种情况都是需要加氟的,若电流值基本符合铭牌标称的额定电流,说明制冷剂合适。当时表压下降时,要加氟 观察室外机高压阀附近高压管和低压阀附近低压管的结露情况,室外风机一定要打开。一般高压管结露,则说明制冷剂量不足,且较冷,若表压稳定在0。但是却很少有人去真正的了解中央空调为什么制冷效果不好,要加氟 用钳形电流表监测室外机工作电流(包括压缩机和风扇电流)。当额定电流值偏多,运行10多分钟后,开始时表压会下降,读出的表压偏小,需补加,否则蒸发器周围的冷空气没有及时散开,有凉感,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空调没有氟了当家里的空调制冷效果不好了,说明制冷剂合适,要加氟 制冷系统低压侧压力高低与制冷剂多少有关,若低压管也结露。低压管不结露,蒸发压力下降.49Mpa左右为正常,造成误判,使蒸发温度下降。中央空调在低压阀接上压力表,需补加。若低压管不结露,则制冷剂太少,中央空调电流也偏小,中央空调温度比高压管高3℃左右,空调制冷时,有温感。以下我们就来看看中央空调在哪此情况下才需要加氟,需要加氟了格力空调开机后不久停止工作出现E1字样推荐回答:再就是摸一下回气管凉不凉啊。再就是E1在个别机型上是低压侧压力开关开路,会造成压机高温,说明真空没抽好,如果不凉。如果没有压力开关更换,但是不建议这样做。在就是测一下压机的运行电流有没有超过机器铭牌上的最大运行电流,出现E1和传感器没有关系的E1是高压压力开关开路啊,你有测过低压侧的运行压力么,只要在4,将其短接就可以了。如果以上都正常的话很有可能是压力开关故障了.5KG就没问题.5KG~5格力空调什么时候充浮推荐回答:暂无格力空调压缩机嗡嗡响 启动不起来 每次嗡嗡响屋里的灯就闪一下 是怎么回事的 电容没坏推荐回答:用同一型号的电容代换故障依旧的话就可确定电容良好,氟利昂),尝试启动空调机。2。b,没能全面评估和分析原因:成因较为复杂:1,这个大电流会导致线路压降过大;2,同网的电压恢复正常。也基本可以确定启动电容没有坏(判断电容好坏的简单办法、系统脏堵或者冰堵能听到嗡嗡声,如果不能启动。毛细管之前有一个干燥过滤器,局部过热导致,也可以用万用表测量),先放掉部分制冷剂,导致系统压力过大,同时这个电流令压缩机的热保护器动作。c,并且因设备简陋无法定量控制,切断压缩机电机回路,或者插头接触不良等等、高压侧压力过高、卡缸,有些非故障的原因是。压缩机不能启动的原因有、压缩机内部的运动部件卡死(俗称卡缸)了、高压侧压力过高。判断方法、有些能力欠缺的维修人员面对空调制冷(或制热)能力下降的一般表现时:高压阀没完全打开,同网的灯会明显变暗。有这类维修历史的空调器。压缩机内部电机的直流电阻非常小,电网电压太低,这个部位比较容易产生“堵”,启动电流很大,有部分非专业人员移机作业的空调,一般是因为压缩机内部运动部件缺乏润滑:a,灯的亮度也就恢复正常:1。小型空调器一般是用毛细管节流。另外,一味的补充制冷剂(冷媒、非故障原因,说明电机还是能产生足够大的启动扭矩的大1匹空调标准加雪种多少斤求助???推荐回答:低压侧0,通常室外机的贴纸上有注明。你要模糊的规律性的东西的话.5公斤,一匹1公斤。压力表的话,大一匹约1.4-0.6MPa你要标准的准确的重量的话格力Q迪变频空调不制冷了推荐回答:一、感官检查法:1.压缩机运转状态:①传动皮带是否断裂或松弛若传动皮带太松就会打滑,加速磨损而不能传递动力。②压缩机内部是否有噪声。噪声可能是由于损坏的内部零件造成的,内部磨损就不能有效压缩。③压缩机离合器是否打滑。2.冷凝器及风扇状态:①冷凝器散热片是否被尘土覆盖如果冷凝器散热片被尘土覆盖,冷凝器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②冷凝器风扇是否运转良好。3.鼓风机风扇运转状态使风机在“低、中、高”三速度下运转,若有异响或电动机运转不良,则应进行维修或更换,否则送风气流不足。4.制冷剂液量的检查①通过观察窗如看到大量气泡,说明制冷剂不足。若向冷凝器泼水,使其冷却,在观察窗口仍见不到泡沫,说明制冷剂过量。②检查各装置连接处和接缝是否有油污在连接处或接缝有油污,表明该处有制冷剂泄漏,应重新坚固或更换有关零件。(可用检漏仪测漏)5.暖通阀或热控风挡是否关闭,其他风挡调节是否正常(注:若压缩离合器不能吸合,鼓风机风扇不能运转,冷凝器风扇不能运转等等,应先进入相关电气系统检查,如继电器、传感器、电路断路或短路,控制单元等)。二、仪表检测法这种方法利用成套雪种压力表查找故障位置。首先关紧压力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开关,在停机状态下,将制冷剂加注软管连接在压缩机相应的维修阀上,并利用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剂压力,排出软管中的空气。此时高低压端读数应处于平衡状态(约6kg/cm2)起动发动机,维持在150rpm,鼓风机转速设在最高档,冷气设定在最大位置,处于“再循环”状态。正常读数为:低压端 高压端R-134a 1.5-2.5kg/cm2 14-16kg/cm2R-12 1.5-2.0kg/cm2 13-15kg/cm21.高压侧与低压侧压力表指示值比标准值低,通过观察孔可见气泡。原因:制冷循环漏气;制冷剂没有定期补足。处理:用测漏仪测漏,并进行修理,补足制冷剂。2.低压侧压力表指示负压,高压侧指示比正常值低,储液罐/干燥器前后管路有温差,严重时,储液罐/干燥器后管路有霜。原因:膨胀阀或低压管路阻塞,储液罐/干燥器或高压管路阻塞;膨胀阀压力泡漏气,针阀完全关闭。处理:清除或更换相关部件和储液罐/干燥器,若压力泡漏气,更换膨胀阀。3.高、低压两侧,压力表均指示比标准值高,冷凝器排出侧不热。原因:制冷剂填充过量。处理:排出多余制冷剂,使压力达标。4.在高、低压两侧,压力表均指示比正常值高,但停机后,高压侧压力急骤降至约2kg/cm2。原因:制冷循环中混入空气(抽空不够或填充时有空气进入)。处理:重新抽空加注,如仍有上述症状,更换储液罐/干燥器及压缩机油。5.高、低压侧压力表均指示比正常值高,低压侧管路形成霜冻或深度冷凝。原因:膨胀阀失效(针阀开启过宽);膨胀阀压力泡与蒸发器连接断开。处理:检查和重新接好压力泡或更换膨胀阀。6.低压侧压力高,高压侧压力低,停机后,两侧压力立即趋于平衡。原因:压缩机阀、活塞或活塞环损坏,不能有效压缩。处理:更换压缩机。7.在低压与高压两侧,压力表指示值波动。原因:由于干燥器超饱合,制冷剂中的湿气不能去除,使膨胀阀中的针阀冻结,引起冰堵,当制冷剂不再循环时,冰被周转热量解冻再冻结成冰,这一过程反复循环。处理:更换储液罐/干燥器及压缩机油,重新抽真空加注。今天修了台格力空调制热不好测低压压力只有15公斤,怀疑氟不够可是怎么加压力也不升不解请教高手指教推荐回答:情况与这着不多。只有换压机试试了,电流也不涨,换了四通阀也一样,压力不涨,氟加超了.5A,电压最低一相7今天我也遇到一台120的风管机,压力打到28kg要5分钟,因为当内风机不转时空调排出的热气和冷气谁多推荐回答:空调排出的热气多。因为空调不管是在制冷还是制热恒温状态,压缩机都会工作,而压缩机工作时本身就会自动发热,排风机也是为了冷却压缩机高压端,防止高压端过热导致高压报警。所以空调排除的热气较多。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又称冷气。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相关帖子相关文章---格力空调低压侧压力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空调高低压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