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上合肥学院,被产品设计的就业前景录取了,不知道前景怎样

合肥学院各系及专业情况_合肥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3,115贴子:
合肥学院各系及专业情况收藏
系统介绍一下,呃呃,我查的是13年的,也许14年有改变,请见谅
优秀合肥职业学校,,订单式培养,年薪20—60万!读合肥职业学校,入学=就业
该系创建于1980 年,现有经济学(含房地产经济方向、经济工程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3 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100余人。现有专兼职教师50 余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21 人,博士(含在读)16 人,40 岁以下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占总数的90%以上,专职教师大多经过国内外专业培训或进修。该系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经济工程等五个教研室,一个实验中心和房地产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等三个研究机构。近年来,该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 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6 项;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4 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2 项、重点研究基地课题2 项;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青年资助项目11 项;省社科联资助课题12 项;合肥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7 项、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 项。承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知识产权局等省市单位委托课题20 多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 门、教育部教研项目2 项、省级教研项目2 项、先后3 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 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该系资料室藏书近万册,订阅专业报刊100 多种。按照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该系着力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健康心态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品质、知识、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全面发展、充分展示自我才华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应对社会变化、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近年来,该系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中(如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国家理财规划师,保险、银行从业资格证,房地产经纪人协理从业资格证)均取得好成绩。该系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先后派遣多名教师赴德国、韩国、美国等国进修、任教。成绩优良的同学可选送德国、韩国、日本、西班牙、美国等国留学,目前,有近百名学生在国外学习,2012 年中德合作经济工程专业开始招生。该系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已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就业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该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2007 年-2010 年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中,该系学生成绩显著,分别摘得男子重剑(甲)组桂冠、重剑(丙)组桂冠;女子重剑团体(甲)组、(丙)组冠军;多次获得小组个人冠军等奖项;鲁川同学获得澳门大学杯亚洲学生击剑精英赛冠军,并成为合肥学院唯一一名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在“挑战杯”竞赛中,该系学子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取得优异成绩。2008 年,俞凤军、郑云、何凤珠等同学在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铜奖;2009 年,王军、陈跃、李琪等同学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在全国商科院校国际贸易大赛中,2011 年,张沁山、唐瑶、吴少俊等同学获得总分三等奖和两个单项二等奖。2012 年,钱涛、刘芸芸等同学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铜奖。另外,在首届大学生网上零售技能大赛、安徽省第五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创业大赛等比赛中也有优异的成绩。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该系还荣获全省“三下乡”先进团队称号。在2010 年广州亚运会中,童骏同学作为此次安徽省赴广州亚运会10 名志愿者之一,凭借真诚的微笑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被评为广州亚运会“微笑之星”。2012 年1 月,该系2010 届国贸专业毕业生龚倩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经济系自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为我省经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欢迎广大学子报考经济系。经济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掌握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关专业知识。①经济学方向: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学发展动态,具有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现代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工作。②房地产经济方向:熟悉建筑学理论以及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房地产发展动态,具有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现代手段进行经济分析,能独立从事房地产投资分析、营销策划、项目管理,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业管理、政策调研,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营销策划、投资分析,在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事价格评估、咨询服务等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经济法、区域经济学等。房地产经济方向还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投资学、房地产评估学、建筑材料概论、工程概预算、物业管理等。金融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理论,了解中外金融发展的历史现状及金融学发展动态,具有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现代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金融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从事金融分析、预测、规划、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金融机构、证券部门、保险公司以及非金融企业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国际结算、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 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贸易政策,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及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和法规;可以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涉外经济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外贸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营销、保险学、外贸函电、现代物流学、电子商务等。经济学专业(经济工程方向)(本科,与德国合作培养)学制:(3+1) 授予学位:国内经济学学士德国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利用合肥学院和德国希尔德斯海姆- 赫尔兹明登- 哥廷根应用科学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融合东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注重发挥中、德两国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国、内外企业从事技术、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复合领域的工作(生产管理,控制,咨询,财务,物流等),并具有较强的实践和组织能力,熟悉本行业发展动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采取“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模块化教学。模块化经济工程专业根据学分制,实行模块化教学。分为语言、经济模块。本专业最后两年的模块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设置,力求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实施方案:本专业前三学年在合肥学院,需完成基础德语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其中专业课程主要由德国教师来合肥学院讲授。第四学年在德国希尔德斯海姆-霍尔斯明登-哥廷根应用科学大学等学习,并在德国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需完成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主要课程(国内部分):德语、高等数学、企业经济学原理、会计与结算、采购与物流、技术力学、能源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成本与收益计算、项目管理、经济法、税法、市场营销、投资计算与金融经济学、质量与环境管理、能源技术、电子数据处理、建筑设备工程、城市区域规划、垃圾处理经济学等。
计科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创建于1993年,是我校最早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起来的系之一。现有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本专业为国家级服务外包特色专业,与德国合作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与德国合作培养2+3)、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专科,与韩国合作培养1.5+1.5)。现在校学生1300余人;专职教师36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8人、硕士30人;客座教授2人;兼职教授3人,其中外籍教授2人。他们教学严谨、工作敬业、科研能力强、学术造诣深,团队合作精神强,在人才培养、科研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承担“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德国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曾经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基金项目,在语音识别、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建有合肥学院物联网技术与智能计算研究所。拥有“计算机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协议仿真”、“网络工程”、“计算机软件”等六个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774平方米,各类实验设备660台(套),价值900多万元;建成院重点实验室“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根据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我系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融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来为安徽省和合肥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生力军。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2006年我系率先与德国威廉哈芬应用科学大学(现改名为雅德大学)合作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2+3”人才培养模式;与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合作共建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实施“1.5+1.5”人才培养模式,选拔本、专科优秀学生赴德国、韩国攻读学位。2008年春季,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学生来我系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后两年的本科学历学位学业。德国、韩国、日本等高校专家、学者多次来该系访问、讲学,先后选送了12名教师赴美国、德国、英国高校或科研单位学习深造。以科技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世博会专项竞赛作品全国决赛一等奖、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安徽省金奖,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全国三等奖,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个人竞赛第三名和第五名,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三等奖两项,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团体优胜奖,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银奖,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安徽省二等奖,全省大学生“弘扬八荣、反对八耻”FLASH设计比赛中获一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ACM程序设计大赛”获优胜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团省委表彰。中国青年报、安徽卫视、合肥晚报等媒体都曾报道过组织的活动。毕业生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5%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本专业与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和集成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优秀学生可以前往德国、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本专业采用“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重基础”,即重点完成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后两年“精方向”,即使学生能在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并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软件工程。围绕提升学生的软件实现能力、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能力和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设置了编程语言、数据库技术和嵌入式系统三大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其中编程语言模块由包括C(C/C++/C#)和Java(Java/J2EE)两大主流开发语言的系列课程构成;数据库技术模块包含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和Oracle数据库两门课程;嵌入式系统模块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编程、嵌入式Linux内核编程与驱动开发、Android嵌入式软件开发共六门课程为支撑。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与集成能力,&“面向一线,&服务地方”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师。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与维护工作。优秀在校生可以前往德国、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语言基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TCP/IP&协议、网络工程、信息与网络安全、网络系统管理、无线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应用系统开发、网络协议编程、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软件企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软件工程意识和素质,富有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在工程现场从事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开发工作,工程功底深厚的软件工程师。本专业采取“2+1+1”三段式人才培养方案。前2年“重基础”,即重点完成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三年级“精方向”,即使学生能在特定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四年级“强工程”,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实训、企业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工程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课程:离散结构、面向过程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与数字系统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分析与设计、Web应用系统开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与德国合作培养)学制:(2+3)授予学位:国内工学学士德国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工程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中德两国相关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开发、设计和集成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施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合肥学院与德国雅德大学两校合作培养协议,实行“2+3”联合培养形式,即“双校园、两段式、双文凭”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学生在合肥学院完成基础德语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三年,符合条件的学生前往德国雅德大学进行相关专业学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达到规定的要求后,可分别获得两校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主要课程(国内部分):德语、专业德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信息技术I、信息技术II、电工电子基础I等。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专科,与韩国合作培养)学制:(1.5+1.5)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双校园、两段式、双文凭”为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中、韩两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发挥中、韩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韩语,现代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和维护能力及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适应中韩文化交流、韩资企业及商务机构所需的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实施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合肥学院与韩国济州汉拿大学两校合作培养协议,实行“1.5+1.5”双文凭人才培养模式,修完两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两校颁发的学历证书。学生前一年半在合肥学院完成基础韩语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一年半经本人申请,考核合格,在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优秀学生可在韩国升本。主要课程:韩语、专业韩语、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电子商务、商务理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组网工程、网络工程、信息与网络安全、Web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系统管理、移动通信概论、多媒体制作技术、RFID基础、物流管理、无线网络技术等。
化工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化学与材料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该系创建于1985 年,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226 人。现有教授9 人、副教授16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2 人,同时聘请德国客座教授2 人,瑞典客座教授1 人,韩国客座教授2 人,国内客座教授8 人。先后有十余位教师被派往德国、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国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和交流讲学。拥有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12000 平米实验室,常规的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实验手段齐全,其中有安徽省属高校中配置最强的膜过程实验室,具有鲜明特色的能源与粉体材料实验室,配有红外、紫外、原子吸收、荧光光谱、核磁共振、扫描电镜、拉曼光谱、比表面、粒度分布、X 射线衍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热分析、色质谱联用等一批精密的分析测试仪器。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化学工程、材料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全系近3 年参加国家863 项目、国家973 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 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 项,教育厅重大研究项目4 项,在各级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 余篇,被SCI、EI 收录第一作者论文300 余篇。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开展校企合作,与中国盐业总公司红四方集团、国风集团、合肥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共建了一批教学科研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学业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赴德国、韩国等国家继续学习深造。建系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本、专科毕业生4000 多人,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专家学者、大型企业领导和本行业的管理技术骨干。每年都有一批在校学生获得国家、学校和企业设立的奖学金。该系学生多次在全国和安徽省举办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金、银奖。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6%以上。该系20134年有68 名学生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 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培养毕业后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商检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Visual4Basic4语言、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设计基础等。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 实施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粉体材料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知识及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粉体材料的工业生产过程、设备、生产工艺、制备工艺的专业知识,具有粉体材料测试、生产工艺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生产、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培养毕业后能在化工、冶金、陶瓷、建材、高分子材料、食品、医药等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材料化工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粉体工程、粉体性能及测试技术、粉体合成工艺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粉体性能及测试技术、粉体固结原理及技术、粉末冶金材料与工艺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固体化学、粉体工程技术导论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工业生产过程和设备、生产工艺、制备工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等专业知识,培养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化工、冶金、陶瓷、建材、耐火材料等相关行业工作。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粉体工程、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设备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 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是我国为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设立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能源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新能源技术应用及过程节能知识,熟悉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掌握能源化工实验技能,了解计算机应用,并具有对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和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工作领域包括: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电厂化工综合利用、生物质能源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可以在这些行业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韩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继续攻读学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Visual'Basic'语言、工程力学,能源机械与设备、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原理、新型分离技术、能源化学、天然气与石油化工概论、新能源技术、能源工程管理、热能转换与利用、可再生能源工程等。
机械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机械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机械工程系创建于1980 年,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德合作培养2+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德合作培养3+1)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在校本科生1177 人。该系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治学严谨、勇于奉献、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37 人,其中正、副教授22 人,高级实验师1 人,高级工程师2 人;博士12 人(含3 人在读),全国优秀教师1 人,省模范教师1 人,省级教坛新秀1 人;有10 多名教师先后赴德国进修学习,成为教学、科研骨干。该系下设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械电子4 个教研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系拥有机械基础、工程力学、公差与检测、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学等专业基础实验室和数控技术、微机原理、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传动、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机械CAD/CAM、机械创新、特种加工、材料成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十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条件比较完善,为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该系在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该系一向重视科研教研,突出科研教研工作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先导作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近三年来该系承担了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等省、厅级科研教研项目二十多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两项,在国家级核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其中有三十多篇被EI4、SCI收录;科研教研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多年来该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注重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尤其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该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及第二课堂活动,多次在全国、省级专业竞赛中获奖,其中“全自动植树机”、“新型轮腿式仿生搜救机器人”分别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多功能灾难现场搜救机器人”、“地面快速反应智能缓冲救生系统”分别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该系就开始了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多所应用科学大学在师资培训、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和交流。2006 年6 月该系开始实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3)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于当年正式招生,该批学生于2008 年6 月赴德国继续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1)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已于2010 年正式招生。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国际竞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办学,该系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将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近年来,该系有几十名学生先后考取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全国知名高校的研究生。由于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性强,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连续多年获得院“就业先进集体”称号,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本专业为与德国合作共建专业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机械装备的研制开发工作,也可从事机械产品质量检验及市场营销部门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模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微机原理、数控技术、机械控制与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械CAD/CAE/CAM4等反映现代设计制造学科前沿的重要模块。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 实施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工程材料的性能、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模具技术及模具CAD/CAE/CAM(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进行成型材料性能分析、工艺分析,模具、材料成型机械及控制系统设计,具有在生产现场处理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从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等工作。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模块(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微机原理、数控加工技术、现代工程材料、材料成型理论基础、模具CAD/CAE/CAM、金属塑性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与德国合作培养)学制:(2+3) 授予学位:国内工学学士德国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东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注重发挥中、德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发以及教学、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实施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合肥学院和德国雅德大学合作培养协议,实行“2+3”双文凭人才培养模式,修完两校教学计划规定的模块,成绩合格,可获得两校颁发的学历证书,符合两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可授予双方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前两年在合肥学院完成基础德语及相关专业基础模块学习;后三年在德国雅德大学完成相关专业模块学习。主要模块(课程)(国内部分):德语(第一外语)(、英语(第二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与德国合作培养,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制:(3+1) 授予学位:国内工学学士德国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东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注重发挥中、德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发以及教学、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实施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合肥学院和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德国高校合作培养协议,采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前三年在合肥学院完成德语及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其中主要专业课由德国教授主讲,最后一年在德国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修完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符合两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可授予双方学士学位。主要模块(课程):德语、高等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图学及CAD、机械构造原理及力学、材料和加工、电子技术、控制和调节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测量与传感技术、生产与制造、能源与动力等。
学长请问秘书学是哪个系的呀
建工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建筑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建筑工程系创建于1980年10月,是我校最早创建的系部之一。现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和土木工程(2+3)五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400余人;教职员工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10人,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达90%以上。建筑工程系下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交通工程和实验技术5个教研室和土木工程管理研究所、建筑物理与节能研究所(中德共建),承担着全系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校内外建筑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和相关科研项目。系实验中心拥有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土力学、建筑结构、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建筑物理、建筑模型、建筑电气与设备、结构工程数字仿真技术、建筑学创新、交通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管理等15个实验室,实验室固定资产约1600万元,设备先进,其中许多设备是从德国进口。建筑工程系在办学过程中围绕素质教育,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遵循“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秉承“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校训,坚持以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为中心,逐步建立起融传授知识、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一体,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筑工程系与合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合肥市建筑业协会以及多家大型建筑企业合作办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毕业生实习基地,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1985年3月签订的友好协议,建筑工程系作为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系,与下州有关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双方每年都有多名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交流,以及学习进修。2006年,建筑工程系按照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应用科学大学的合作办学协议,开设了土木工程(2+3)专业,实现了中德合作培养本科生的目标,已有近60名学生赴德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在3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建筑工程系始终强调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毕业生凭着扎实的基本功、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干精神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截至2012年底共培养了毕业生5000余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大型建筑规划设计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的骨干力量,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学院前列。2005年以来,有200多人分别考取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华侨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当年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5%。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实施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掌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能力,工程施工及管理能力。毕业生可以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监理等企业,以及在政府部门、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图学、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土力学、基础工程、钢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工程法律法规、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具备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能力,能够从事建筑企业生产与经营、工程项目管理与咨询、工程项目投资管理、工程造价编制及审计、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企业、工程建设监理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工程咨询企业等单位,以及在政府部门、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要课程:管理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测量、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项目管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财务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估价等。建筑学专业(本科)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掌握建筑学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着力于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未来建筑师,以及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建设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主要课程: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素描、色彩、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景观园林、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报考本专业的考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知识,具有交通工程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工程建设与施工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到交通运输部门、城市轨道运营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勘察设计院及施工企业从事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相关工作,以及在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要课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图学、交通规划、系统工程、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轨道交通、交通工程经济与法规、交通项目评价、道路工程监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工程造价、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与德国合作培养)学制:(2+3)授予学位:国内工学学士德国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了东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发挥中、德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和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施工和房地产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的工作。实施方案:本专业是根据合肥学院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赫尔兹明登——哥廷根应用科学大学的合作办学协议开设的专业,实行“2+3”双文凭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学习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在我校完成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达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要求的入学条件后,可赴德国希尔德斯海姆——赫尔兹明登——哥廷根应用科学大学选择土木工程、建筑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经济工程等专业中的一个专业攻读学士学位,完成第二阶段的学习(按德国学校学分制)。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修完两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双方院校颁发的学历证书,符合双方院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可授予双方学士学位。主要课程(国内部分):高等数学、德语、专业德语、大学物理、工程图学、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等。
艺术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艺术设计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作为与合肥学院同龄的系部,艺术设计系目前是学校最具特色、最富活力的系部之一。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艺术设计系始终秉承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治学思想,在教学管理、科研工作、产学研合作以及国际化交流诸方面勤于探索、勇于实践,逐渐走出了富有成效和专业特色的办学之路。艺术设计系现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动画、艺术与科技、工业设计六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一千余人。为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和教师科研的需要,艺术设计系还建有模型工艺实验室、快速熔融成型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印刷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二维动画实验室和专业资料室。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也挂靠该系。艺术设计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只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3 人(专任教师45 人),其中教授3 人、副教授7 人、博士研究生4 人、硕士30 余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全系教师80%,专任教师多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学缘配置合理。另外艺术设计系还常年聘请外籍教授和其它知名高校教授、学者以及知名企业的设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其中德国籍教授5 人, 韩国籍教授7 人,清华美院和中国美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客座教授6 人,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和香港郎石景观设计公司客座教授11 人。近三年来,艺术设计系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社科、省哲学社会科学、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以及一般项目、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二十余项,合肥市哲学社科项目以及合肥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二十余项。在平面设计、CI 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动漫等领域多有建树,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0 余篇,其中被SCI、EI、CSSCI 检索十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教材十余本,工业设计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荣获省市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三项。承载“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校训,艺术设计系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深化改革、锐意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办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深化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充实人才培养的本土化实践模式,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三段式”教学方法。在改革日常教学方法的进程中,该系大力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科研平台,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先后与国内知名企业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佛山南海建泰铝制品有限公司、新沃德科技有限公司、荣事达集团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夯实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地位,与企业合作,筹建3000 余平方的教学实践的实验基地,将产学研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努力,该系的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2011 年,该系学生获得国家级设计奖项10 余项,其中在全国“大学杯”工业设计大赛中,以时间为概念设计的天阳能草坪灯获得一等奖;省级设计一等奖一项、三等奖4 项;市级设计竞赛大奖6 项。该系与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合作共建的安徽深装合大科技有限公司、与新沃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UFC 新沃德工业设计中心”即将投入运营,为该系乃至全院的师生实施教学和科研实践提供了新的试验平台。该系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产学研合作中的创举受到了中国教育报、安徽卫视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深受业界一致好评。作为学校最早展开国际教育合作的系部之一,艺术设计系致力贯彻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该系充分利用对德、对韩合作的优势,借鉴国外高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互派教师和学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该系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的workshop 合作交流项目已连续开展了13 届, 该项目以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为承办单位,以“学习、交流、包容、共勉”为主导宗旨,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设计与传媒系每年定期派师生来合肥学院,与艺术设计系师生共同商榷每届workshop 设计主题,并在为期两周的时间内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在吸收德国设计专业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该系于2010 年开始招收工业设计合作培养专业,该专业以“双校园、双段式、双本科文凭”的合作培养模式开创了合作办学的新局面。领先的设计教育理念、优质的教学水平、多层次的对外合作交流以及实力雄厚的产学研基地孕育出优质的教学效果。近年来,该系的毕业生就业、深造形式喜人,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7%以上,考研数达到近百人,受对外交流的影响,数十名学生毕业后赴德、韩等国的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并能初步掌握其它1-2 个相关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计概论、现代设计史、民间美术概论、广告文案与策划、市场营销学、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图形创意、装饰基础、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容器纸品设计、版式设计、单色设计、广告设计ⅠⅡ、公共导向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印刷品设计、CIS 设计等。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及相关技术知识。了解产品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系统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实践技能,熟悉产品设计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级的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和组织能力,熟悉本行业的发展动向;培养可从事于产品开发、产品管理和产品创意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工艺美术史,设计史,设计制图,产品设计表现,材料工艺学,人机工程学,立体形态设计基础,模型工艺,产品设计,机械基础,产品包装设计,VI 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展示设计,Pro/E 技术应用等。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城市及安徽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系统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设计实践动手能力的和较强社会与市场适应能力以及设计组织协调能力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交叉与掌握,强调设计中现代与传统、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把握环境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毕业生能在企、事业、环境规划、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环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总体策划的设计、管理与教学工作。主要课程:基础造型、模型与塑造、雕塑技法、照明技术、公共艺术媒介、空间设计、人机工程学、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建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照明设计、陈设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动画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初步掌握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了解动、漫画行业及发展前景,能从事动、漫画职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具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和一定的影视动漫设计、创造及制作能力,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机构和动画创意设计公司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等工作。主要课程:基础造型、基础色彩、动画构成、原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动画概论、剧本创作、故事版、动画创作、场景设计、角色及造型设计、非编与合成、插画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省会城市及安徽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备扎实的展示设计能力、熟悉工程技术与材料、掌握会展策划与管理等知识,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宽,能从事会展艺术设计与制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学以会展相关设计为核心,突出艺术与科技相融的知识技能培养。毕业生可在企业或机构企划部门、广告公司及专业型设计机构、新闻出版单位、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策划及品牌推广,会展策划与设计、广告经营与管理、艺术设计教学及培训等工作。主要课程:素描、色彩、造型基础、构成学、透视学、表现技法、专业概论、材料工艺与预算、广告设计、雕塑、人机工程学、展示设计、文案策划、多媒体设计、会展组织与管理、展示工程模型制作、展示工程制图、版式设计、虚拟空间设计、会展广告及传媒等。工业设计专业(本科) 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工业设计学科坚实的基础知识、创新品质和实际设计能力;能够创造性的完成各类工业产品的产品企划、产品工业设计以及初步的产品工程设计、营销推广和设计管理的工作;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产品设计及其相关的视觉传达和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专多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史论、工业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手绘产品效果图I、电脑平面效果图、模型制作、电脑三维表现、手绘产品效果图II、形态构成基础、立体形态设计I、立体形态设计II、设计工程制图、人机工程设计、造型材料与加工、产品结构与机构设计、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产品语意设计、概念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流程方法、产品开发系统设计、产品项目实践I&II&III&IV。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与德国合作培养,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制:(3+1) 授予学位:国内工学学士德国文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能在国内外企业和产品研发单位从事轻工和其他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工业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较高级的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和组织能力,熟悉本行业的发展动向,培养可从事产品开发、产品管理和产品创意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施方案:本专业以采用中德合作培养模式,融合东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注重发挥中、德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学生前三年在合肥学院需完成德语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其中专业课程主要由德国教授来合肥学院任教。第四学年在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及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在德国的合作院校学习,并在德国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课程:德语、高等数学、工程图学、技术/ 结构,材料/ 技术,人机工学,生产导向的设计;模型制作,CAD,基础动画,专利法基础,系统设计训练/ 设计方法,概念设计等。
中文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中国语言文学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中文系建于1980 年,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秘书学4 个本科专业,在校生800 余人,留学生80 余人。下设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秘书学、人文素质综合5 个教研室,建有新闻传播多功能实验室和专业图书资料室。安徽省朱子研究会、合肥学院江淮文化研究所2 家学术研究机构也挂靠该系。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4 人(专任教师38 人),教授4 人,副教授16 人,高级职称教师占系部教师比例约55%;博士11 人(含在读2 人),硕士13 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65%以上。专任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上海、南京、湖南、湖北和安徽等众多国内知名高校,学历与职称层次较高。近年来,中文系教师主持承担教育部、省级、厅级科研、教研项目40 多项,在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安徽地域文化研究等领域多有建树,累计在国家核心期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300 篇,出版专著12 本、主编、参编教材近30 部,其中省级规划教材3 本,建有“中国古代文学”省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2 门院级精品课程,文艺学课程教学院级团队和院级汉语国际教育特色专业。获得包括省、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在内的各级政府奖励多项。该系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倡导人文精神为己任,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深厚人文素养,具备现代思维和创新能力,知识面宽、社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近几年,遵照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该系锐意创新,会通融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等专业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教学,适应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拓宽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面。针对社会对中文专业学生理论和能力并重的要求,中文系与合肥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电视台等行政、企事业单位积极合作,共建学生实践教学、就业基地15 个。截至2012 年,该系已有600 余名学生参与了合肥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秘书、会务等实习工作,得到实习单位和与会领导、代表、委员的广泛认同。新闻学专业依托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电视台、安徽广播电视报社等媒体和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和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既富有理论水平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2009 与2010 年,学校分期投入100 多万元建成了300 多平米新闻传播多功能实验室,这为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以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保障。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学校最早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系之一,该系充分利用对韩合作优势,借鉴国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互派教师和学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形成鲜明专业特色。自1999 年至今,该系已与韩国8 所高校进行校际交流,先后有11 名教师受邀请或受国家汉办派出赴韩国、埃及、塞内加尔等国从事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系部常年聘有合作大学访问教授3 人。近三年,共派出留学生100 多人,接收韩国留学生300 多人。目前该系正在开展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2”中韩合作办学项目进展顺利。两届06、07 对外汉语“2+2”项目班60 多名学生已全部毕业,40 多人考上韩国中央大学、西江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以及国内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回国学生就业形势喜人,目前分别在涉外机构、韩资企业、国际学校等从事翻译、中韩文化交流或教学工作。该系同时还承担着学院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已有三届共20 多名学历班留学生顺利毕业,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立足专业建设,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06 年以来,该系数十名学生多次荣获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写作、征文、朗诵、演讲、影视作品大赛等国家、省级各类竞赛奖项。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参加研究生和公务员、选调生等各类考试的录取率已经接近30%,累计110 多名学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及韩国高校等名校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受到学院的表彰,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也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汉语言文学知识和理论素养,知识面宽、实际工作能力强、社会适应面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新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具备很强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公共关系能力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能力;熟悉现代办公设备,并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文字处理、信息检索、加工和传播等技能。本专业在大三后将按汉语言文学和文秘与行政管理两个模块进行教学。毕业生能够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宣传、管理以及文化教育、新闻传媒等方面的实际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申请到韩国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汉语通论、汉字学、文艺心理学、西方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新时期文学专题研究、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先秦两汉散文研究、唐宋文学专题研究、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写作、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企业文化论、文书与档案、英语应用文写作、网业设计与动画制作等。新闻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新闻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学、文化基础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法规、宣传政策,遵守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准则;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娴熟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新闻业务能力,较强的网络采编、设计与制作以及企业形象策划、广告传播等技能;并具有重大新闻活动、公关活动的策划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毕业生能从事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的采编,尤其是网络采写、编辑、设计等工作,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形象策划、广告传播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申请到韩国、德国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中国文化通论、新闻学概论、新闻法规与政策、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大众传播学、新闻评论学、公共关系学、报纸编辑与电子排版、新闻摄影与摄像、广播电视学、电视制作与编辑、网络传播学、网络编辑与策划、网页设计与动画制作、3Dmax 设计、Photoshop设计、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传播、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媒介经营与管理、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秘书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系统掌握秘书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能够熟练处理现代秘书业务的高层次应用型秘书人才。要求学生熟悉电子政务,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自动化技术;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外机构等部门中,从事文秘、管理、公关策划、电子政务、涉外商务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申请到德国、韩国等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主要课程: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秘书实务、基础写作、秘书写作、秘书礼仪、文书与档案管理、古代公文、企业管理概论、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逻辑学、国家公务员管理、申论、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演讲与口才、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普通话训练、商贸英语、英文函电、组织形象与CIS、典型秘书案例分析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与韩国合作培养)学制:(2+2) 授予学位:国内文学学士韩国高校相关学科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汉韩双语能力和良好的中外文化素养,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并且有广泛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的涉外高级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既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文化基础,又有很强的韩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熟悉韩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掌握中韩文字处理、信息检索等技能。毕业生能在国内外有关机构、各类学校、新闻出版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韩文化交流、翻译、涉外事务等相关工作。实施方案:本专业属于安徽省教育厅批准的我校与韩国高校合作办学项目。充分运用国外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取“2+2”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跨文化环境培养跨文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第一、第二学年课程在我校完成,第三、第四学年课程自费在韩国合作高校完成,修满相关专业规定学分,达到两校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两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主要课程(国内部分):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韩语(口语、听力、阅读、精读)、商贸韩语、韩语应用文写作、韩国文化、汉韩翻译、外事知识与实务、计算机文化基础等。第三、第四学年主要课程按韩国合作高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执行。
数理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数学与物理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该系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四个教研室和大学物理实验室、数学模型实验室共六个基层教学机构,专任教师63 人,其中教授4 人,副教授23 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近40 人。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4 人,博士后1 人,省级教学名师1 人,省级教坛新秀1 人,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 人,“合肥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 人。该系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在校生600 余人。各专业在学生培养上坚持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强调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重视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该系教职工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精心育人。按照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围绕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科学素养,具备现代思维、知识面宽、社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努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主编教材2 本,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 人。该系重视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目前已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省及厅级课题18 项, 院级科研课题19项。该系近两年发表国家级、国家重点级论文40 多篇,20 多篇论文被SCI 和EI 收录。在学校组织的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其中三届一等奖均被该系老师获得,另有多位老师获奖。该系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成立了数学建模协会、“象棋协会”文艺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曾蝉联合肥学院第四、五届“一二·九”辩论赛冠军、金牌辩手;多位同学曾在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上获奖; 在历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 每年均有同学荣获安徽赛区二等以上奖项,尤其是2011 年,荣获了安徽赛区两个一等奖;从2010 年开始,在连续两届的安徽省师范生技能竞赛中,每年均有学生获得二等奖;从2009 年开始,在连续三届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每年均有多名同学荣获安徽赛区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组二等以上的奖项,其中:2010 年,一名同学获得非专业组第一名,2011 年及2012 年,均有一名同学获得专业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近年来,该系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97%以上,其中多名同学响应团中央“西部计划”号召,发挥专业特长,立足服务西部,广受社会好评。学生的考研录取比例平均在25%左右,其中有多人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985、211 高校的管理、经济、数学、计算机等专业的研究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师范)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运用数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能在教育、科技、经济和金融等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模块):数学分析I、数学分析II、数学分析III、代数I、代数II、代数III、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现代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运筹与优化、复变函数、近代分析基础、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方法论、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熟悉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利用数学和计算机解决信息技术或金融领域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在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或金融数据分析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组合数学、运筹学、最优化算法、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等。
生物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生物与环境工程序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该系是我校最早建设的工科系之一,也是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开展教育合作的重点系,现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总人数997人。全系共有教职工41人,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坛新秀奖2人。此外,聘请德国客座教授4人,国内客座教授5人。2012,该系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该系环境工程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并开始招生,这标志着我校办学层次由实施本科教育上升到研究生教育层次。学校客座教授、黄山友谊奖获得者,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教授MichaelNelles博士作为我校申报并获批的“千人计划配套引智工程”项目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具体指导环境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同时,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安徽省教育厅2011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系现有实验室面积约10000平米新实验大楼启用。有安徽省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及安徽省应用型高校中颇具特色的校内啤酒生产实训基地、2个重点实验室;配有红外、紫外、原子吸收、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酶标仪等一批精密的分析测试仪器,仪器设备总价值达到近二千万元,能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此外,该系充分开展校企合作,与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华伊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白帝乳业有限公司、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建立了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该系近三年来在教、科研项目和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发酵工程与设备》和《生物化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为院级精品课程;获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微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安徽省应用型示范专业;拥有发酵工艺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院,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发酵工艺重点实验室,院酶工程重点实验室。近三年主持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教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6项。到位科研经费550万余元、教研经费120万余元。发表论文300余篇,被二大索引(SCI、EI)收录第一作者论文100余篇。获得包括省、市自然科学技术奖、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等在内的各级奖励多项。该系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与德国、奥地利、泰国三国的高校共同申请了欧盟———亚洲链项目,与德国Nelles教授博士共同申请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德国国际交流和发展中心(GTZ/CIM)项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项目等,以期为欧盟在中国的可持续资源化管理教育起到示范作用。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与德国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学业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赴德国、爱尔兰、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继续学习深造。建系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95%的毕业生在生产一线从事现场技术管理、产品维护和质量监控以及技术改造与产品研发工作,也涌现了一批专家学者、大型企业领导和本行业的管理技术骨干,毕业生质量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每年都有一批在校学生获得国家、学校和企业设立的奖学金。该系学生多次在全国和安徽省举办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金、银奖。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该系2012年有50余名学生分别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安徽省省级教改示范专业 安徽省微生物学重点学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生物制品的工程与工艺开发,生产企业有关的设计、生产、管理;生物制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生物产品生产与销售。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工程力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生物工程基础、发酵工程与设备、生物分离技术、酶工程、基因工程、工程与工艺开发、生物制品质量与安全检测、食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物制药方向)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人文和科学修养、自然科学基础和国际化视野。通过严格科学的思维训练、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生物制药是重点培养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生物医药、工业微生物及其它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理论教学依托校内外多处实习、实践基地。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美国、爱尔兰等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主要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统计学等。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本专业为欧盟—亚洲链合作项目共建,由中国、德国、奥地利和泰国合作建设之重点专业 实施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具有系统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理论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应用型实践培养,具备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污染物分析检测能力;同时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全面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评价、环境规划管理等综合知识的方法和理论。毕业后可在各级环境管理、监测机构、各级设计院和研究所、企业环保部门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申请到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韩国等国外高校或本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主要课程:环境工程基础、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能源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本专业为与德国、爱尔兰合作共建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面向安徽省地方及周边省市经济建设,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能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事工艺与工程设计、产品开发、食品成分分析检测、品质控制、生产管理与销售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后可到食品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商检、标准计量、环境保护、国内外经济贸易、旅游等部门从事食品企业设计、经营、管理、研究、开发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申请到德国、爱尔兰等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等。
电子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现有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3)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自动化专业为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目前全系在校生1200 余人。该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敬业爱岗、勇于钻研和创新的教师队伍。在37 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4 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2 人。目前仍有5 位教师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教师中1 人获省级教坛新秀称号。该系下设有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实验技术、基础等五个教研室。拥有CPLD、PLC、高频、通信原理、自控原理、电气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图像处理、系统仿真、检测与转换技术、微波技术、通信技术、测量技术、DSP 技术等一批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实验室;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GE2Fanuc 自动化系统应用实训室;通信工程实训室。形成了电路系统、信息处理、智能控制、运动控制、无线通信、网络通信方向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该系教师重视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承担了国家、省、厅、院级教科研项目多项,发表了各类教、科研论文近200 篇。其中一类论文40 余篇。该系按照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面向应用、提高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强化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素养。自2005 年以来,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设计大赛”、IMAGINE2CUP、“毕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类实践创新作品评选、安徽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一系列专业竞赛中,获全国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五项、二等奖十一项、三等奖五项,华东及省级以上各类奖项近70 项的好成绩。这些专业竞赛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按照合肥学院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两校合作办学协议,自2007 年起该系电子信息工程(2+3)专业实行双文凭双学位培养模式,在合作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德两国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目前07、08、09、10 级该专业学生已顺利进入第二阶段在德国的学习。部分07、08 级学生已毕业,并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由于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本系毕业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连续3年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位居学院前3 名。同时该系每年均有近15%的毕业生分别考取德国及中国多所高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录取的院校有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汉诺威大学、哥廷根大学等,国内的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 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本专业领域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电子电路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开发与生产的工程与应用型技术人才。优秀学生可申请到德国或韩国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课程(模块):工程应用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计算机技术系列、信号与系统、电磁学基础、通信基础系列、现代电子设计、信号处理技术和传感检测等专业方向模块。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各模块的实验、各类实训及综合性实践环节、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通信工程专业(本科) 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创新意识、在通信工程领域内获得专业训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加速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和电子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信息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及控制的基本技能,能在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开发、运营以及能跟踪专业领域内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在信息产业部门、国防工业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通信、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通信网络原理、程控交换原理、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信息论基础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知实习、各课程实验、各类实训及综合性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自动化专业(本科) 本专业为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学制: 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21 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装置、电气控制与工程、计算机及应用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熟悉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工程与应用技术发展前沿和应用水平,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研究与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优秀学生可到德国、韩国高等院校攻读学位。主要课程(模块):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工程应用数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模块、功率变换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程基础、控制理论与仿真、电气工程、供电技术、过程控制与仪表、DCS 系统与现场总线、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知实习、各模块实验、各类实训及综合性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与德国合作培养)学制:(2+3) 授予学位:国内工学学士德国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办学协议,以“双校园、两段式、双文凭”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东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发挥中、德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扎实系统地掌握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技术人才,使之具备从事信号处理、传输、交换及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开发工作的能力。实施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合肥学院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两校合作办学协议制定,实行“2+3”双文凭人才培养模式,修完两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两校颁发的学历证书,符合两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可授予双方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前两年在合肥学院完成一定的德语学习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德方专家组织的德语及专业课考核后,前往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参加三个月的德语培训学习后,进行DSH 考试,通过DSH 考试的学生进入第三学期专业学习,后三年在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需完成本科阶段其余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按照德方要求实施完成。后三年赴德可在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媒体技术三个相近专业方向中任选一个继续完成学业。优秀学生本科毕业后可以在德国继续申请攻读硕士学位。主要课程(国内部分):德语、对德物理、对德高等数学、英语、电路理论系列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管理系:合肥学院2013年本科管理系各专业介绍 来源: 合肥学院网
阅读: 次管理系紧紧围绕“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定位和“应用型、能力型、创新型、创业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规范管理、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优势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抓管理、促规范,抓质量、上水平,抓改革、促特色”的发展举措,实现了“快速、优势、特色”发展。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应用型高校联盟示范专业、硕士点建设学科,教学、科研、产学研合作取得了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构建了较为完整、配套、优质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优质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平台。管理系现有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及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7 个本科专业,学生1600 多名。全系现有7 个教研室和现代管理研究所、现代物流发展研究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80 多人,其中:教授10 人,副教授20 多人,研究生、博士学历达到80%以上,留学回国人员10 多人;同时,通过引进和培养,系里形成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具有高管经历的”的“双能型”教师。该系建有六个现代化实验室,其中具有“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现代物流实验平台”是国家财政部第一批支持地方院校发展的重点项目。管理系“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理念,努力搭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平台”,依靠团队力量和奋斗精神,近年来共获批各类科研、教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部级、世界银行等省级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