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自闭症,怎么才能得自闭症样才能开心?

我尽量避免使用术语,让普通人能理解的角度来回答。&/b&&br&我非常赞同 &a data-hash=&2f3abc9b33efba648e098caa& href=&///people/2f3abc9b33efba648e098ca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苏阿药& data-hovercard=&p$b$2f3abc9b33efba648e098caa&&@苏阿药&/a&从神经角度的回答,非常的客观而且准确。 &br&同时我不太同意 &a data-hash=&87c4dbdb9da82a5ac034e0ae& href=&///people/87c4dbdb9da82a5ac034e0a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tar星星颂& data-hovercard=&p$b$87c4dbdb9da82a5ac034e0ae&&@star星星颂&/a&的回答,他将很多客观的存在都浪漫化处理了,这样回答自然显得很政治正确而且颇有爱心加成,但是却对公众有很大的误导性。&br&他说自闭症儿童就是PC中的苹果电脑,我的看法完全相反。&br&如果普通儿童是酷睿带显存核心处理器的高配PC的话。&br&那自闭症儿童就是一台没有显卡的586,处理能力弱而且部分功能缺失。&br&&b&我先用图解的方式解答他们之间思维模式的不同。&/b&(我自己教具现拍的,很简陋请见谅)&br&图解一:如果给普通儿童看的话,可能会觉得蘑菇点点和兔子正在一起玩积木。蘑菇和兔子有一定的眼神交流,兔子和蘑菇是人物,积木是一个玩具或者纽带。&br&(由于特征的不同,比如拟人化的特征,兔子蘑菇和积木并不是一个类别或者等级的存在)&br&&img src=&/17e16c5ec9b40c9ebe8f7ed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17e16c5ec9b40c9ebe8f7ed_r.jpg&&如果是同能力的自闭症儿童看上面这幅图的话,他眼前的画面大概是下图这样:&br&兔子(有蝴蝶结)
积木(黑绿白黄 红色*4)
蘑菇点点(略脏)&br&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优先识别个体(兔子 蘑菇 积木),积木也是个体而且是和蘑菇以及兔子是同级别的平行关系,而属于这个个体的属性(如颜色 形状 大小等)则依附在个体之上。&br&&img src=&/ed4c6f62bfeaa699fd21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ed4c6f62bfeaa699fd21_r.jpg&&&br&&b&图解二:&/b&&br&&img src=&/d78b2ffc4ae1d938afa0f0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d78b2ffc4ae1d938afa0f0_r.jpg&&这是我们特教常用的一套卡片叫做三张排序。在老师都没有给任何提示的前提下:&br&&b&普通儿童&/b&:小姐姐先挤牙膏再刷牙最后擦嘴,类似是得到这个解读。他们大概能分辨出这是同一个人按照某种规律,或者是顺序或者是时间在做事,或者说有想要了解其规律的想法。思考或者经过提示之后得到类似结论。&br&&b&自闭症儿童&/b&:张三在挤牙膏 李四在刷牙 王五在擦嘴。在他们看来,这是穿同样衣服长相类似的三个人,没有时间概念以及时间的关联。&br&&br&&b&图解三:&/b&&br&&img src=&/1ff5c47ee8cea1261dcb4b24724cd45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ff5c47ee8cea1261dcb4b24724cd45e_r.jpg&&&b&图片来自网络,并不是说这个孩子处于某个容器或者状态。我可以换一种直观说法来解读这张图片那就是:周围音量自动降低60%。&/b&大概是什么感觉呢,就是好你正处于打DOTA打LOL打手枪或者看艾薇看治猩猩的你的状态,门外的老妈慢悠悠得喊了一句:吃饭了。外界人和他们相处时主动的语言交流,对他们说大约就是处于这样一个音量等级,同时也处于非优先非紧急级别,无论这句话他们是否理解。&br&&br&&b&图解四:&br&单线程和多线程。&/b&&br&这个很好理解,以玩电脑为例,普通儿童比如我吧可以一边刷知乎一边听歌还可以一边QQ划水&br&&img src=&/fc7aba6788_b.jpg& data-rawwidth=&1910& data-rawheight=&10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10& data-original=&/fc7aba6788_r.jpg&&但是自闭症儿童只能单独处理一件事。(如下图)如果要做另一件事,那当前进程需要先停止。&br&&img src=&/edfb5b656d_b.jpg& data-rawwidth=&1915& data-rawheight=&10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15& data-original=&/edfb5b656d_r.jpg&&&br&&b&图解五:纸面理解&/b&&br&此种情况一般要到年龄稍大(10岁+)能力稍高的情况下会出现。&br&所谓纸面就是不能把语言和表情情境等综合因素考虑进去。比如用怪罪的语气:你有没有搞错啊。但是自闭症患者的回答很可能就是平静的回答:没有搞错呀!&br&大概可能是这样:&br&&img src=&/80ca034a4e09d2fe8154_b.jp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80ca034a4e09d2fe8154_r.jpg&&而在他们的理解上图方式大概是这样:语言和表情没有什么联系,会直接理解句子,无论你的情绪是什么。&br&&img src=&/ecd439b99ae0b_b.jp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ecd439b99ae0b_r.jpg&&&br&————————————&br&&b&干脆来个直观点的,这是英国自闭症协会拍摄的以自闭症儿童第一人称视角逛超市的一个视频。&/b&&b&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客观的,外界的信息和感觉正如视频传达出的效果是一样的&/b&&br&&a href=&///?target=http%3A///page/y/0/i/yi.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闭症患者眼中的世界&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
做这个比较久了,接触的孩子个体也比较多了,从接触者的角度来看。并不仅仅是思维的不同,但是抛开个体差异谈这个问题基本就是耍流氓。所以这个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别,普通儿童按下不表,我先将自闭症儿童分为高中低三种能力值来回复。&br&先说传说中的那种自闭症天才,就雨人那种,有没有呢,或许有吧。但是在我做这一行有些许年头的亲身经历来讲,传说和故事听了不少,亲眼见过的一个都没有。&br&&br&&br&&b&一个也没有 一个也没有
一个也没有。&/b&&br&看过的教过的孩子千儿百八总有了,可能是我点背吧。《雨人》以及各种自闭症天才的传说,估计也就是传说吧。有亲身接触的同行或者家长请私信我(听说的不算哈),我真的很想见见,不开玩笑。一般情况就是《海洋天堂》里大福那种,那已经是属于中等偏高能力而且社交融合得比较好的情况了。&br&————————————————————&br&PS:这里我特别要举的例子就是绘画能力,我经常听到家长或者其他人告诉我某个自闭或者障碍儿童绘画能力不错,虽然其他方面不好。当我看到作品的时候确实会觉得这幅画确实不错,画的挺好的。后来我用手机拍下了这幅画给另一个教同龄美术班的老师看了一下,咨询其意见,对方的回答是:这是什么鬼,要是我的学生的话只能给零分,因为连临摹都临摹得不怎么好。&br&后来这个老师随便发了几张学生作品的图片给我,然后说:这才叫有天分。&br&我一看简直天差地别。&br&这一部分的表现很好解释,那就是这个孩子其他方面都太差了,所以显得绘画技能特别好,我只能这么解释了,因为好和坏是相对概念,在我的概念里要么就和所有孩子一起横向比较,好于大部分人那就可以叫有天分。&br&所以我与家长做咨询时,对方口中的“还可以 还不错 挺好的”,我基本上听不懂。&br&————————————————————&br&&b&我分成三部分来讲普通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区别。&/b&&br&&b&1.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和普通儿童的区别。&/b&打个比方,就好比IOS MIUI等完善改良过的成熟系统和原生安卓的区别。高功能是原生安卓,他们和普通儿童之间并没有发育能力上的落差,但是却缺少了很多功能,需要人为的把这些功能一步步的教会,好比给这个手机安装上所需要的APP。这些孩子能力值并不低,一般只需要干预得当便可以上到普通小学,和普通儿童一同学习生活并且有一定社交,只是深入交往会发现他们有些许不同,他们融入这个社会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的改变过自己的一些行为模式,无论是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或者在同学中看到的听到的,基本就是这一类孩子。&br&但是这样的孩子仅仅只占自闭症儿童的10%-15%,没错就是这么少。他们已经在大众当中展示出最好的一面了,我并不想打破大家对星儿的幻想,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绝大多数的典型自闭症都是中低功能者。&br&PS:融合性教育是指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同时在一个环境下接受教育。&br&&br&&b&2中等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区别&/b&&br&一般来说中等功能不仅有自闭症的典型症状同时伴有1-2岁左右的发育迟缓。再打个比喻,一个4岁的中等功能自闭症儿童其实就是一个4岁孩子的外壳但是里面住着一个大约是2岁能力值的自闭症儿童。一般叫做典型自闭症,基数也是最大的,起码占到所有自闭症儿童的50%以上。机构里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根据机构不同,如果机构越小,孩子平均能力就会越来越低。&br&在3-6岁之间的中功能者,如果陌生人和他们接触和交流依然会得到小概率的回应。一般来说经过干预可以一部分改善他们的能力值,或许可以在7岁左右读到普通小学,但是却基本上撑不过三年级(因为小学三年级内容难度大幅度提高)。之后可以呆在特殊学校和家里的情况会比较多了。所以年龄偏大的孩子大家接触的会比较少,他们的生活轨迹和亲属以外的周围人几乎没什么太大交集。如果规则感良好,大家也不太会关注到他们。他们具备自理能力和一部分的社交能力,有固定的对话模式,不能跳出这个范围。&br&&br&&b&3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区别&/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当自闭症儿童康复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李老西的回答&/a&&br&上面这个回答中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低功能自闭症。&br&3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区别&br&简单的说除了外形上,他们和普通同龄儿童已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共性了。在有一定生理需求的情况下才会展示自己的需求去寻求社交,但是表达方式或许仅仅只是站在原地哼一声,或者极少数(三个字以内)的词汇来表达。熟悉的人才能解读出他是饿了渴了还是拉了。能在7岁之后拥有自理(能独立如厕进食更衣)已经是比较良好的情况下,社交是没有的,某些人或许会觉得有,但是我个人认为过分解读的情况会更多一点。如果规则感良好并且无行为问题可能会进入特殊学校,但是更多的情况是需要在有人无时无刻照看的情况下才能有小范围内的活动,因为无人照看的话他们随时可能置自己于生命危险之中。一般来说大家也很难接触到他们,因为活动半径已经非常的小了,生活对象也基本只有亲属。&br&&br&&b&扯一些题外话。&/b&&br&总的来说就是这个自闭症儿童能力值越高规则感建立得越好,他的活动半径就越大,能被公众看到到听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也是各种推波助澜,因为我亲身经历过这种节目的制作,所有参与拍摄节目的儿童选择以及一些拍摄过程同时以及播出后的观众反应。&br&所以大众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误解,自闭症好像也没什么嘛长得也挺好看名字听着也美呵呵呵。&br&&br&&b&但是 事实和事实的全部 可能就是天壤之别。&/b&&br&&br&&b&&a href=&/lilaoxi& class=&internal&&自闭症 - 知乎专栏&/a&&/b&
谢邀 我尽量避免使用术语,让普通人能理解的角度来回答。 我非常赞同 从神经角度的回答,非常的客观而且准确。 同时我不太同意 的回答,他将很多客观的存在都浪漫化处理了,这样回答自然显得很政治正确而且颇有爱心加成,但是却对公众有…
我有个自闭症女儿,如今她已经十二周岁,在辅读学校上学,大多数生活还不能自理,我去年刚辞了程序员的职位在家以交易为生,顺便承包了除了买菜之外的绝大部分家务。&br&&br&她四岁的时候,有了个弟弟,他弟弟刚上小学。这是我家的基本情况。&br&&br&女儿是不是幸运的呢?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因为她无法表达她的自我感受。作为父亲,我能够让一对儿女衣食无忧,每天送他们去上学接他们放学,还能辅导儿子学习,带女儿出去兜风逛公园超市,她很喜欢,在超市我让她任意挑她喜欢的零食,只要她放到购物车我就会买回家。&br&&br&我做得够了吗?其实还不够,因为自闭症孩子的训练才是最关键的,可是女儿功能很低,我的时间又有限,我只能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辅导儿子、提高我自己、维持家庭正常运转上去。去年我辞职,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心脏有问题。而心脏问题的原因就是前几年仗着年轻什么都不想耽误导致休息不好又思虑过甚,事到如今只能做了减法辞了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等女儿把辅读学校读到毕业,就必须有人在家了,难道要等到那时候我才匆忙转型吗?那时候哪来的精力去找去学一个在家就能赚钱的营生?不过辞职了,我依然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女儿如何训练。不过女儿肯定很自在,因为不用学那些对她来说难似上青天的技能了。&br&&br&儿子以后可能要离开我,但女儿肯定不会,我终身不会孤独,希望等我无法照顾女儿了,儿子能够自愿地接棒,如果儿子没有条件或者不愿意,我也不会责怪他,他能把他的日子过好,我也高兴。&br&&br&人的一生很短,也很长,过好一天就是一个胜利,能给女儿一天好日子就过一天好日子。&br&&br&即使我沿街乞讨,我也会带着我女儿,因为女儿无忧无虑就是我的幸福的来源之一。但我并不会谴责那位父亲,因为自闭症父母的压力我有切身感受。&br&&br&愿科技进步,能攻克自闭症的医学诊断(不是现在的行为观察的诊断方式)甚至治疗。愿社会进步,给有各种障碍的孩子的父母重回社会的机会,孩子的父母的状态好了,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有个自闭症女儿,如今她已经十二周岁,在辅读学校上学,大多数生活还不能自理,我去年刚辞了程序员的职位在家以交易为生,顺便承包了除了买菜之外的绝大部分家务。 她四岁的时候,有了个弟弟,他弟弟刚上小学。这是我家的基本情况。 女儿是不是幸运的呢?…
从哪里看出智商超常的?&br&&br&话说我爸妈是高中老师,他们找那些吊车尾的学生家长沟通时,听到最多的说法就是,我家小孩聪明是聪明就是不用功。或者是,我家小孩虽然不用功其实很聪明。然后,讨论的焦点就变成了,你们老师应该怎么样激发我家孩子的卓越天资。&br&&br&这种情况下,我爸妈脸上讪笑,心里往往在冷笑,蠢得和木头一样,居然还当块宝。&br&&br&还有,每年过年回家亲戚吃饭,桌上的叔叔舅舅们聊小孩的时候,往往扼腕叹息,我家小孩当年管得紧一点就好了,脑子那么活,浪费了。接着,瞅瞅我,和我爹妈再来一句不忿,要是有你家小叉一半用功什么学校也考上了。&br&&br&我一般接茬搭话,是啊,二哥小时候是聪明,十岁的时候比算术,他算得比我快多了。某叔某舅满足地点点头,长叹一声,我害了他。&br&&br&不得不说,父母眼中孩子哪都好,其实平庸的怎么都是大多数。&br&------------------------------&br&貌似好多人觉得我冒犯了他们。声明一下,我遇到的都是特例,你爸你妈说你们聪明都是真的,你们是真聪明。&br&&br&有些骂街的评论就删掉了,和你们这些聪明人浪费时间,没什么意义。
从哪里看出智商超常的? 话说我爸妈是高中老师,他们找那些吊车尾的学生家长沟通时,听到最多的说法就是,我家小孩聪明是聪明就是不用功。或者是,我家小孩虽然不用功其实很聪明。然后,讨论的焦点就变成了,你们老师应该怎么样激发我家孩子的卓越天资。 这…
&b&我是特教老师,自闭症什么的一直在和他们打交道。&/b&&br&&br&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貌似是要骗赞的开头)。&br&有一次公开咨询,就是我和孩子上课的过程什么的。那时有几个志愿者在旁边。那天下午一共有四组个案(家长和孩子)自闭症有两个,一个边缘型中高功能,另一个中度发育迟缓。(来自诊断书)两个自闭症其中有一个孩子就是有着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同时被多个医院确诊为自闭症。&br&&br&&b&前几个孩子都还是比较乖的,教室里洋溢着一片和谐友爱的气氛。&/b&&br&然后这个孩子进门的时候忽然大喊了一声,做下来之后就是各种自我刺激的动作比如猛烈的摇头,扭曲自己的手指。整个人突然处于完全不受控制的状况。后来在我的控制之下慢慢平复了下来然后和我做了一些互动。在我和家长交流的间隙这个孩子也会不停的前后大幅度摆动躯干,咬牙切齿直勾勾的盯着前方。并且会磨牙发出kekekekeke.....的声音。之后孩子和家长就出去了。&br&然后整个下午结束出去了之后,一起吃饭我和这些志愿者交流。问一下他们下午的感受啊什么的。&br&&br&说到前几个孩子的时候都还好,说到这个的时候,一个志愿者说:&u&“其实我真的有点害怕,我说不上来为什么我会害怕一个4岁多的孩子,当时我真的好想逃出去,其实那一节课我整个人都在发抖。只要看着他我就会忍不住的想一些奇奇怪怪有的没的,我会想这要我孩子我该怎么办,我也好怕他突然冲过来抓我或者抓你”。&/u&&br&&br&我只能安慰他们说:&br&&img src=&/v2-dfd06a323caffecadef14e7_b.png& data-rawwidth=&169& data-rawheight=&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9&&&br&“恩没事的,我会控制局面的,不用怕。我不会让他抓到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我比他快,呵呵呵”&br&&br&&br&&b&虽然在我看来,见多了真的没什么。但是对于第一次见到有行为问题的自闭症儿童时,我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b&他们已经算是普通人里对这些孩子最为友善的一部分人了,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帮助我们和孩子。如果连他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那其他人呢....&br&&br&&br&这破问题晃荡好多天了,谢无数人邀,媒体一边倒的对航空公司口诛笔伐。我也从来不高估媒体的专业度和节操值。我只是真想看看他们和有行为问题的自闭症儿童呆上一天,哦不一个小时。会不会比以上的这些志愿者更为蛋定。会不会想要自己坐飞机坐高铁时旁边是这样的人。给别人扣“歧视XXX”的帽子总是很简单,道德大棒反正不挥向自己。反正又不坐自己边上。&br&&br&—————————————————————&br&我有很多自闭症家长带着孩子坐过飞机,从来没有孩子会因为是自闭症被拦过,可能是因为我的学生都还比较小(7岁以下),也可能是比较乖,也可能是当时表现的比较好。哪怕真的有行为问题,控制起来也是非常容易,分分钟的事。&br&&br&&u&其实并不是自闭症就会象崔先生的儿子一样“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大部分自闭症如果没有行为问题,就坐着不动弹也不说话旁边人&/u&&u&根本看不出来什么。其实有很多十几岁的高功能自闭症孩子平日里都是自己坐公交车的。上车--刷卡--到站走人。就是这么简单,没什么会因为自闭症而歧视一下他们什么的。父母带着坐坐飞机也是很稀松平常。根本注意不到好么。&/u&&br&&br&&br&可是题干里的崔先生说“举止与正常人有些不同”,他也不说清楚是怎么样一个不同。是不受控制的乱跑,还是尖叫,还是其他的什么行为,真的没法判断事态是否严重。另外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是个13岁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力气已经很大,速度也已经很快了,突然跑起来根本拉不住。&br&&b&不知道你有多少人试图去控制住一个13岁正在发脾气的普通男孩纸,请你们闭上眼幻想一下这个画面,然后把这个难度乘以2.....嗯....或者乘以五。&/b&&br&如果要上飞机,可能这就是家长和空姐所要面对的潜在问题...........&br&&br&&br&为什么一般的机构根本就不收7岁以上的孩子,一个是干预效果比较差,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隐患。因为这样的孩子不受控制是常态,安静乖巧的反而稀少。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机构里两三岁的小孩子和7岁以上的孩子呆在一起,而且还比较不好控制,一些女老师力气小是拉不住7岁以上的大孩子的,要是突然跑起来不看路,哪些只有2岁多的小萌萌们直接就能撞飞了。&br&嗯对,跟打保龄球似的...&br&&img src=&/v2-b5d9e7c4d4ba_b.pn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2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br&突然要是还有点别的行为,比如扯头发 抓人咬人之类的。简直不敢想.......&br&而这些相对大一些的孩子,去特殊学校就不太会存在这种问题。&br&&br&&br&这个崔先生的逻辑是:你不让我儿子登机,可我儿子是自闭症,所以你们是歧视自闭症。&br&&b&我的观点是---航空公司的做法没毛病。&/b&&br&因为航空公司拒绝登机原因是“行为怪异”,而不是因为这个人是自闭症。地勤工作人员没法用眼睛来诊断这个人是自闭症。孩子是自闭症这个信息是崔先生自己告诉工作人员的。之前并不知情,因为拒绝行为异常有安全隐患的人登机=歧视自闭症。这个理由和因果关系说不通。&br&&img src=&/v2-7c549c4b8e8ec8add829_b.png& data-rawwidth=&327& data-rawheight=&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7&&另外就是因为职业习惯,我不会百分之百相信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描述,因为孩子本身才是信息来源。看一眼孩子什么都清楚了,家长看自己孩子很难绝对客观(话不说死,不是没有而是很少)。&br&我不在现场,我也没法判断这个崔先生口中的“举止可能与正常人有些不同”到底是指那些行为。也没法判断这些行为是否会危害航空安全。也不可能每个机场都配个行为分析之类的专家。&br&&br&&br&&b&但是如果这个孩子“行为怪异”的程度已经让工作人员(普通人视角)觉得他登机就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这个孩子如果上飞机即便不会影响航空安全也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乘客的恐慌情绪。&/b&&u&在这个前提之下,我支持航空公司的做法。&/u&
我是特教老师,自闭症什么的一直在和他们打交道。 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貌似是要骗赞的开头)。 有一次公开咨询,就是我和孩子上课的过程什么的。那时有几个志愿者在旁边。那天下午一共有四组个案(家长和孩子)自闭症有两个,一个边缘型中高功能,另一个中…
希望我回答这个问题还不晚,也希望这位母亲能看到我的答案。&br&&br&在这个问题下的答案,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端地猜忌,对题主的嘲讽,也让我认识到,即使是知乎这样一个平台,大部分人对于儿童心理的了解都还停留在「经验判断」,都在拿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举例。也正是因为这群人的存在,普及儿童心理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br&&br&正规的心理咨询需要更翔实的对话和测试,因此我没法通过题主的描述做出最准确的诊断。从孩子的表现来看,我个人倾向于他有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这位母亲有带过自己的孩子去看市里最好的心理医生,医生判断出「对规则的理解,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比平常的孩子发展要晚」,但是「在智商,发散性思维这方面,比一般孩子要好」。我认为这位同仁的诊断结果是值得信任的,诸位建议题主寻找「更专业」的专家,我不知道依据在哪?&br&&br&阿斯伯格综合症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于社交困难,有刻板、重复特定的兴趣方式。发现这种病症的维也纳医生汉斯·阿斯伯格认为具有这种特质的儿童「缺乏与他人共享情感的能力,难以发展友谊,执著于单向性的谈话,沉迷于单一的兴趣,动作笨拙」。这种病症在 1944 年被提出,但是因为缺乏决定性的成因和诊断标准,美国精神医学会在 2012 年的时候取消了这个名称,将其纳入了 ASD 当中。&br&&br&和其他泛自闭症障碍相比,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保有语言和认知的发展,智力正常甚至有许多智商「超常」。有许多电影也曾经表现过这种病症,比如《亚当》当中的男主角,就是一个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但我们也要注意到,文艺作品通常会一定程度夸大或模式化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里,这些患者给家人造成的麻烦远超各位答主的想象。&br&&br&或许题主在描述中,孩子的智力「超常」并不准确,阿斯伯格综合症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就是「天才」。但起码在其他表现方面来看,孩子的确需要一定的心理辅导,不是简单的如各位所讲,多管教就好了。我很喜欢 &a data-hash=&caf79990f& href=&///people/caf79990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caf79990f&&@李老西&/a&老师的一些答案,但在这个题目下,我不认同他的结论。&br&&br&仅仅通过这些片面的信息,是没有办法得出准确的结论的,心理学切记武断地下达结论,因为这些结论很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关于阿斯伯格综合症,是我个人认为的一种可能性,如果题主还能看到我的答案,如果你愿意,可以私信我询问这些问题,我会尽量帮您解答。&br&&br&再最后教师节之际,我希望所有的老师都不要像排名第一的匿名答主的父亲一样,心里认为自己的学生「蠢得和木头一样」。
希望我回答这个问题还不晚,也希望这位母亲能看到我的答案。 在这个问题下的答案,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端地猜忌,对题主的嘲讽,也让我认识到,即使是知乎这样一个平台,大部分人对于儿童心理的了解都还停留在「经验判断」,都在拿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举…
我是一个特教老师,在国内相对知名的机构工作和学习过,资历7年+&br&可能我的回答会显得有一些政治不正确,但我尽我所能来陈述事实,至少这是我认为的事实。&br&我反对一切将自闭症儿童的一切浪漫化理解的行为。他们不是来自外星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地球人而且是弱化版的。&br&我也讨厌将我的工作神圣化理解的行为。我并不比各位拥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我也不是要奉献自己拯救他人的圣骑士。&br&&b&对于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人,我的建议就是,免了吧,少去打扰他们。&/b&&br&&b&尤其是短期的一次两次的志愿者活动。&br&&/b&爱心和耐心也不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只不过这样说显得比较政治正确罢了,坦白说我也从来没见那个特殊孩子被爱心感化过,对他们来说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就是情感这种事物。&br&专业知识才是第一位,对于外行来说去问去看去学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泛滥的爱心对他们真的起不了作用,除了感动自己。&br&因为这不是一个仅仅只需要“用心”就能做好的事,这需要了解一些ABA,辅助以及强化一类的理论基础,而这仅仅只是理论部分,至于在实际活动中运用这些理论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而这对于一次两次的志愿活动来说根本不够。&br&&br&在不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下,普通人根本就和他们互动不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切入,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技能。这和去孤儿福利院献爱心完全是两码事。你最好还是先搞清楚自闭或者发育迟缓儿童和听障肢体残疾儿童之间的区别。&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和普通孩子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 - 李老西的回答&/a&&br&&br&我在机构时就每隔一段时间有所谓的”人士“去献爱心,说实在的,除了添乱之外没有任何意义,送的一些玩具对这些孩子来说简直是反人类,零食也只有某些有意义,有些食物可能会导致孩子兴奋。对老师来说,不帮倒忙就是帮忙。看着爱心人士进入这个环境,仿佛不表现的有点爱心就好像犯错了一样的表情,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你们真的不必勉强自己。&br&多从相关渠道了解一些他们的特征和信息,在路上或者公交车里看见的时候多一份理解,不要躲开,把他们当做普通人,报以一个微笑就好。&br&&a href=&/lilaoxi/& class=&internal&&我们该以何种态度与特殊儿童相处 - 自闭症 - 知乎专栏&/a&&br&&br&&b&如果实在要去的话(建议在分割线以内)&/b&&br&&b&———————————————————————————————————————————&br&&/b&1.去机构里需要先和老师沟通,在他的指导之下,和某些孩子互动的时候先找负责的老师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因为如果这个孩子有类似抓人咬人之类的行为问题,突然发动你根本来不及反应,不要贸然行动做一些你自认为很友好的举动。有的孩子比如听到某个词或者看见某个东西就会突然害怕得大哭或者发怒,而你根本无从知晓。&br&&br&2.定下相对长一些日程,不低于2个月的,每周1-2次都可以。&br&自闭症儿童比较能适应长期规律的交往,突然出现或者突然消失的不确定性对他们而言可能并没有什么益处。在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去的时候,尽量以陪伴为主,刷刷存在感,把自己当成桌子椅子等静止物品就好。交流熟悉后再考虑开始。恒定的规则更能被他们所接受。&br&&br&&b&3.&/b&尽可能少的和孩子的家长谈论他们的孩子,因为大多数的家长压力都比较大。她们比一般的家长更加敏感和焦虑。可能你无所谓的一句话都已经对他们造成了伤害。&br&可能这个孩子的一个行为,在家长 老师 志愿者三方面看来可以有三种解读方式,甚至有可能这三种解读都大相径庭。因为大部分特殊儿童家长对孩子有着超乎其他人的关爱或者愧疚,而这一份复杂而强烈感情则导致了很难客观准确的看待问题,特别是有关于自己的孩子。比如一句俗语“恋爱的中人都是傻子”类似于这个意思。&br&&br&4.合适献爱心捐赠的物品。(书籍类)各种简单绘本卡片拼音本以及4-6块的简单拼图都可以。&br&&img src=&/2d683eac6aa7bd0aa89d56ec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3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br&&img src=&/da1ab265e9edacafa07818fdcbbe78e2_b.jpg& data-rawwidth=&324& data-rawheight=&3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img src=&/d9cbdf6b6c350f9d8f4a74f_b.jpg& data-rawwidth=&262& data-rawheight=&2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2&&&img src=&/38af33bc241015fca4bb0e_b.jpg& data-rawwidth=&394& data-rawheight=&3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5适合捐赠的食品和,一般零食就可以&br&但是尽量避免面包和巧克力之类的食物,有些特殊儿童体内缺乏一种分解酶,导致无法分解此类物质同时产生大量胺多酚,很容易引起兴奋。就是所谓的“禁食”。所以给食物之前询问家长和当值老师。&br&&img src=&/1b80dbce0aad5_b.jp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1b80dbce0aad5_r.jpg&&&img src=&/3971daf7421648eeac2ef136d7e61fd3_b.jpg&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3971daf7421648eeac2ef136d7e61fd3_r.jpg&&6.适合捐赠的玩具(教具)区慕洁积木
逻辑狗&br&&img src=&/917e564b5b31dfbbb21b2a5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917e564b5b31dfbbb21b2a5_r.jpg&&&br&&img src=&/f6b8f7eba187c1b2f91d06bf_b.jpg& data-rawwidth=&839&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9& data-original=&/f6b8f7eba187c1b2f91d06bf_r.jpg&&&br&&img src=&/ca30c16f7ef8be2afcf529_b.jpg&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ca30c16f7ef8be2afcf529_r.jpg&&&br&——————————————————————————————————————————&br&&br&&b&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绝大多数都有着智力方面的问题,语言理解相对滞后&/b&,除非是中高功能。而中高功能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少数。&br&他们基本上不能理解你的大部分语言,&b&也就是说他们基本听不懂,而不是听懂了不想理你。(此情况出现的概率比较高)&/b&这完全是两码事,也是绝大部分人的误区之一。&br&&br&和他们交流语言永远是最后一步,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b&辅助和示范&/b&才是和他们交流的起点,而这个起点实在是很难实施。如果要尝试沟通,那么试着把他们当做完全听不懂中文的外国小孩来沟通吧。(能听懂当然更好)&br&至于活动范围,尽量小一些比较好。一般是感统或者精细教室,帮忙做一些推推球捡捡棍子之类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做一些想当然的行为。有任何想法先要问负责的特教老师。&br&就像送爱人礼物也得先搞清楚爱人喜欢什么,而不是你觉得什么好就送了。&br&&br&话说我是不是应该写几个和特殊儿童之间催人泪下的小故事来增加可读性?故事在下面这个。&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当自闭症儿童康复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李老西的回答&/a&&br&&b&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自闭症的信息,可以去我的专栏观看,顺便给个赞。&/b&&br&&br&&br&(以下是有关于被人吐槽的部分,写给同行和家长)&br&所谓后期情感建立起来的例子也是很多,只是在我看来,社交双方适应了对方的语言以及行为模式,随时时间推移了解越来越多,交流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所以看上去好像双方能敞开心扉。可能这种事情换做我或者其他资历比较高的特教老师,时间只需要的更短,中高的功能的话一般平均一个小时就足够了。(规则感越差需要的时间越久。)普通儿童15分钟足矣。做到这样的事只是因为我能更快的了解他而不是因为我更爱他。很多家长也会说我和他们家孩子很有缘一见如故,当我听到这样的话依然会很开心,但是我自己必须清楚事件是何时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而不是把这种事件用唯心的方式去理解。&br&&br&做这份工作需要的是儿童教育及发展 行为分析 心理学 课题分解等等等等。&br&爱只是附加部分,虽然我认为感情因素只会扰乱客观判断。&br&我只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样能更高效的提高孩子的能力,而孩子的干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得更多一些,我教不了他们很久,家长也无法照顾他们一辈子。我并不指望所有的同行和家长能认同我的看法,但是我也不认为我冷酷无情,而是敬业和高效。&br&&br&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通过干预得到大幅度提高进入普通幼儿园以及普通小学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孩子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活动半径,获得快乐的来源也更多了,对家长的依赖也更少了。不仅仅是如此,随着孩子的改变家长的心里状况也会随着孩子越变越好。这对孩子家长以及我来说都是一份更大的正强化,甚至超过了“爱”。我依然和许多之间教过的孩子和家长保持了联络,现在我和孩子以及家长---是朋友了。
我是一个特教老师,在国内相对知名的机构工作和学习过,资历7年+ 可能我的回答会显得有一些政治不正确,但我尽我所能来陈述事实,至少这是我认为的事实。 我反对一切将自闭症儿童的一切浪漫化理解的行为。他们不是来自外星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地球人…
知友郭訾恩 虽然自称业余,但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我们俗称自闭症)的了解程度要大大高于那位机构负责人贺小燕女士。基本上可以肯定的说,&b&贺小燕女士所创机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未经国际国内专业机构认可或推荐的&/b&,&b&请务必谨慎选择采用文中所述的方式对待ASD患儿&/b&。&br&&br&&img src=&/1aaa4df33db3f79a83a0c0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1aaa4df33db3f79a83a0c0_r.jpg&&&img src=&/6ccbe5fcb7f3_b.jpg& data-rawwidth=&676& data-rawheight=&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6& data-original=&/6ccbe5fcb7f3_r.jpg&&如上图,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治疗ASD患儿的方法有:应用行为分析法ABA(1987)、结构化教育TEACCH(1995)、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2001)、地板时光(2003)、游戏文化介入PCI、社交情绪调控交互支持、关键行为训练技术PRT、以及早期丹佛干预模式ESDM等。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感觉统合训练。未有建议过“厌恶疗法”。你们可以看到这则报告是来自复旦儿科,报告提到“中医针灸”、“干细胞”等江湖疗法是“&u&未经证实需慎重&/u&”;这些当医生的,都习惯措辞谨慎,用了“未经证实需慎重”这种含糊柔和的否定句式,事实上从治疗方式的逻辑荒谬之处就不难判断那些疗法对ASD患儿而言不啻为一场灾难(医生无非缺乏数据来背书这种灾难有多大而已)。&br&这种用“&u&厌恶疗法治疗自闭症&/u&”的粗暴做法,就是一场灾难。&br&&br&别说对于ASD患儿暴力手段不可取,对于正常孩子,我们也不可能用野蛮的教育方式啊。这是育儿的基本常识。对于ASD患儿而言,他们不会用语言沟通,当被粗暴对待时,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恐惧痛苦罢了。在频繁负面刺激的情况下,他们&u&迫于压力或许会改变一些行为&/u&,&b&媒体含糊描述为“&/b&&b&回归到正常”,但根本语焉不详,没有说明是孩子暂时克服刻板行为,还是完全消除了沟通障碍成了正常孩子&/b&?&br&以上下文内容及我的实际经验,&u&媒体和机构所称“回复正常”应只的是“暂时消除个别刻板行为”&/u&,这种“成绩”,说难听点,就是一些&b&粉饰太平的掩盖工程&/b&,要知道,&b&ASD患儿最核心的问题是沟通障碍,不是刻板行为&/b&!大多数时候,孩子们的刻板行为根本无关大局:例如,爱转圈,你转圈好了,多转几个圈天花板又不会掉下来;又比如,我的儿子厌恶动物毛皮制品,那么,穿棉织品好了,这比穿羊绒衫省钱多了,有什么不好?除了自残类的刻板行为以外,大多数刻板行为其实无害的,家长为了纠正孩子这点毛病,把孩子送到机构用厌恶疗法弄得哇哇哭,到底值不值?就像喜禾爸爸评价的那样,即使在压力下孩子消除了个别刻板行为,将来他们会出现更多甚至更严重的问题。我倒很好奇,&u&这些接受“厌恶疗法”的孩子们在语言方面的进步如何&/u&(注:&b&ASD患儿最广泛的障碍是语言障碍&/b&)?重庆当地的朋友,不妨去打听打听。这些孩子有了在机构的负向情绪体验,搞不好一辈子都不能说话了。&br&大家不要听媒体怎么吹,而要看真实的医院诊断报告(ASD是有评分标准的),媒体要是严谨,应该拿到孩子们在机构治疗前后的检查报告(最好有对照组),来看看这些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进步。&br&&img src=&/70a130e7affd50d50fdd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70a130e7affd50d50fdd_r.jpg&&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家长要求机构帮助孩子消除刻板行为,机构也不能如此暴力蛮干啊。正确的做法是,你用游戏或者食物去吸引他,让他开心兴奋,带他一点点进入他原本排斥的场境。我的儿子害怕影院/KTV的环境,我同学是用一块小西瓜逗他进去玩的,后来这货在KTV适应了,满场跑来跑去撒欢,那也是“脱敏疗法”,但是用着快乐的体验让孩子脱敏的。&br&如上图,那张图我看一眼眼泪就下来了。ASD患儿拒绝吃某种食物,不是在撒娇啊,有&u&可能是他对某种食物过敏&/u&(ASD患儿的神经系统是不同于正常人的),那些食物可能会让他们感觉痛苦,他们没有语言,没有沟通能力,他们的痛苦无法表达出来,这样已经够悲惨的了,机构的老师竟然用暴力的手段强迫孩子去反复承受这种痛苦……就因为这孩子是一个ASD患儿,连未成年保护法也保护不了他……&br&总结评价:&br&&ul&&li&&b&贺小燕机构的脱敏疗法不是国内外正规医疗机构推荐的;&/b&&br&&/li&&li&&b&机构的工作重心不对,没有着力解决ASD患儿的沟通障碍,而去纠正刻板行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根本属于粉饰太平的掩盖工程,看起来漂亮,但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巨大伤害;&/b&&br&&/li&&li&&b&行为疗法可以帮助ASD患儿消除一些刻板行为,但需谨慎采取暴力的、充满负向体验的“厌恶疗法”。&/b&&br&&/li&&/ul&&br&然后说一说这个机构的问题。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先进的ASD治疗机构,现有的机构,&b&大多是患儿家长或者教育从业者自办的民间机构&/b&。所以,他们&u&在治疗过程中会犯各种不专业的错误,这不是什么&/u&&u&特别&/u&&u&值得惊讶的事情&/u&。&br&&blockquote&2003年7月,贺小燕毕业于重医临床儿科系,2012年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3年6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管理学博士学位&/blockquote&如上段描述,&b&贺小燕女士没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学历&/b&。拿到心理咨询师的执照仅1年半。&b&博士学位无关ASD,而是教育管理&/b&。再看她官网对自己办机构缘起的描述:她是因为曾经救助流浪狗,教会小狗大小便了,就产生了教好自闭症孩子的自信——&br&&blockquote&“狗狗都会教得好,人怎会教不好呢?”贺小燕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帮助那些患儿,真切地为他们做点什么。贺小燕免费为一个朋友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明明做训练,几个月下来,明明已从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孩子变成一个会数数会写字,会与人沟通的儿童了。这一案例给了贺小燕足够的信心。2004年4月贺小燕正式从医院辞职,同年5月,贺小燕的在家里办起了智残和自闭症儿童康复培训班。《&a href=&///?target=http%3A///document/128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贺小燕:把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i class=&icon-external&&&/i&&/a&》,节选。(注:明明的案例涉嫌夸大,或者误诊,ASD治疗案例中没有如此神速的)&/blockquote&&b&“狗狗都会教得好,人怎会教不好呢”&/b&,&b&这真是江湖艺人式的“人有多大胆”啊&/b&。我不知道该夸贺小燕勇气可嘉,还是直接批评她蛮干害人?&br&从贺小燕的治疗策略看,她应该是仅仅了解一些ASD患儿的临床表征,连ASD的成因都不清楚,否则,不至于采用逻辑背离的治疗手法(ASD的根本在于沟通,可你还让ASD患儿体验恶劣的社交感受,那么将来孩子们只可能更厌恶社交性沟通)。她有点像一个中世纪的医生,看见病人哪里长疮灌脓了,就上去挖一刀,她不知道病人体内有细菌感染,创口越多,感染发炎会更严重的。&br&&img src=&/5e02b7fb2567bda89d227fc39f25147b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3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我查到了贺小燕的电话,但大概因为处于风口浪尖,她的电话打不通。如果能打通,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是,她知道&b&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PXLTsffXeQk9TOxVGVWeNFSnADyfGnDGrL7FQoBieCrK7SsbK3erLK1QUIG1cBr3budf5oMrmzivB3UGCF2o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no_Bettelheim&i class=&icon-external&&&/i&&/a&吗?这位先生,是上世纪孤独症领域的学术权威,其治疗手段也真的帮到了许多ASD患儿,但他有一个&b&错误的“冰箱父母”理论&/b&,他认为ASD的成因是因为患儿父母的冷漠。他作为医学权威发布的错误看法,导致许多孤独症患儿的母亲绝望自杀(这种结果,是布鲁诺·贝特尔海姆万万没想到的吧)。总之,由于种种原因,&b&布鲁诺·贝特尔海姆患上忧郁症,于1990年,以84岁高龄选择用塑料袋套在头上窒息而死&/b&。而在当时,&u&国际主流医学机构已经公认孤独症与父母的教养无关&/u&。(注:但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ASD患儿的障碍程度)&br&我想说的是,布鲁诺·贝特尔海姆作为一个领域内的专家、甚至是临床贡献颇丰的专家(注:另一种说法是,他涉嫌对自己的治疗案例夸大造假),他犯下的错,都让他无法承受后果之重,那么贺小燕女士您呢,您在对ASD患儿开展“厌恶疗法”的时候,有没有审慎的考虑过可能的后果?如果您真的爱护孤独症患儿,我可以帮您联系正规的ASD科研团队——他们会帮助您接收正规的培训课程,帮助您的机构提升专业度,您的学生甚至可以成为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的研究对象。如果大家都有相同的爱心,我相信一起合力,没有什么纠正不了的错误。&br&&img src=&/af7e78ce3a57f6e89d13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af7e78ce3a57f6e89d13_r.jpg&&我仔细阅读了《女博士以暴制暴治疗自闭儿童 10人回归正常》报道全文,我觉得&b&重庆商报存在片面描述事实、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误导读者的恶意&/b&。如果说贺小燕是好初衷、坏行为,那么&u&重庆商报的炒作真是恶意满满的下作行为&/u&。&u&为了博眼球、炒转载率&/u&,&b&不惜用“&/b&&b&以暴制暴治疗自闭儿童 10人回归正常”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来歪曲新闻事实&/b&,在这些媒体的眼里,哪里有一丁点对ASD患儿的关爱怜悯?作为媒体人,“不颠倒是非、不恶意伤人、不见利忘义”的基本准则在哪里?&br&现在重庆商报的文章被新华网、人民日报官微转载,大大增加被误导的受众面。谁来关心一下,数十万ASD患儿家庭会受到怎样的误导?&br&&br&以上,我宁愿善意的认为,&u&贺小燕是初衷是好的、不是为了骗钱,她们机构和&/u&&u&重庆商报是没有利益关系的&/u&。但是仍然不能不警惕最坏的一种可能:&b&某些不良机构为了利益关系,和媒体勾结,一个负责经营,一个负责炒作,最后形成“陶宏开模式”的利益共同体&/b&(例如号称“干细胞移植治愈自闭症”的,绝逼骗纸啊)。据保守估计,我国有40-50万ASD患儿,大多还分分布在二三线城市(注:中国ASD的全国流调数据预计2014年底才能出来,目前数字来源于一线城市医院医生依据临床数据做出的估算),所以,一旦这种骗局形成规模,那么无数ASD患儿在被疾病折磨的基础上,还要被机构折磨一次……无数ASD家庭,在承受难以想象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之后,还可能要承受人财两空的悲惨后果……就像《美人鱼》里刘轩说的那样,钱,好东西,可以爱钱,但终究要有底线。能不能挑些不差钱未遭灾的对象来骗?&br&&img src=&/9a400cf863be61cd0ba6d877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br&&br&————————分割线,谈我和我们家的ASD小孩————————&br&我们家的孩子是今年初被确诊为ASD的。中间的过程很难描述。总之,我很意外,孩子非常帅而且非常可爱,是走在公园经常被人拿着长枪短炮追拍的那种帅法——由此,我得到了关于ASD的第一个课:非常帅的孩子也是可以得自闭症的。&br&然后花了比较长一段时间消化这件事情。很好的书帮到我。不过我和我先生的血压都高上去再没下来过-_-||| &br&一位师傅建议我写一些相关的东西。我很顾虑。我倒有勇气让我个人接受公众的审视,但孩子是未成年,需要保护隐私(等他长大成人18岁之后,如果同意公布自己的照片,那么是可以公布的)。我很谨慎考虑“发出声音”和“保护隐私”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始终憋着没写。直到看见今天重庆日报这篇《女博士以暴制暴治疗自闭儿童 10人回归正常》。我气得发抖,不断告诉自己冷静、冷静……想了很多,我知道有责任做一些事情,发出正确的声音让更多人听见。&br&在这1-2年里,我做过很多尝试。例如想做专栏,但困于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短期内不太可能推进。也尝试和母婴企业合作,失败告终。后来策划了一个关于自闭症孩子的创投项目在创业路演中展示,获得了多个风投兴趣,目前有其他同事在牵头推进(我自己受制于生活压力,不可能全心全力来做这件事情)。我只是把握机会,随时推进一点点,所做的事情实在有限,唯心而已。&br&&br&&img src=&/a679a84ca0c109ff396a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这是我儿子的背影照片:他坐着火车奔向远方,不知道在看什么,双手好像正在抚摸地平线……&br&&br&&br&&br&&br&&img src=&/c8ed52a31b3eb7f358c8ba_b.jpg& data-rawwidth=&135& data-rawheight=&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5&&我的专栏:&a href=&/tenstar& class=&internal&&喵星人小Ten&/a&
知友郭訾恩 虽然自称业余,但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我们俗称自闭症)的了解程度要大大高于那位机构负责人贺小燕女士。基本上可以肯定的说,贺小燕女士所创机构采用的治疗方式是未经国际国内专业机构认可或推荐的,请务必谨慎选择采用文中所述的方式对待…
作为同样是自闭症孩子父亲的我,负责任的说,如果我的孩子和这个女儿一样严重到没有自理能力,不肯用姨妈巾,血到处都是,自己大便乱扔,没法正常沟通没法正常带到外面,肥胖又能吃,我的做法就是等做不动了,和女儿一起吃安眠药在洗手间烧炭一起没有痛苦的走,自杀或者和孩子一起死是所有自闭症家长想过的路,因为得知孩子自闭,最绝望和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在这个国家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事实。&br&一想到等自己死后孩子会和那些街头流浪汉一样,甚至更凄惨,心如刀绞,有多少没条件的,或者落后地区的家长选择遗弃孩子,甚至杀害孩子,这个照顾了19年的家长无法让我这个面临同样困境的父亲痛恨,我只能说他的方式不对,也许他和孩子一起走,世间评价会宽容很多,唉,语无伦次,语无伦次了
作为同样是自闭症孩子父亲的我,负责任的说,如果我的孩子和这个女儿一样严重到没有自理能力,不肯用姨妈巾,血到处都是,自己大便乱扔,没法正常沟通没法正常带到外面,肥胖又能吃,我的做法就是等做不动了,和女儿一起吃安眠药在洗手间烧炭一起没有痛苦的…
&img src=&/v2-35ddab_b.jpg&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2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v2-35ddab_r.jpg&&&br&左边是一个NT(Neurotypical:平常性)脑袋。&br&右边是一个自闭性脑袋。&br&&br&两张都是碰到&b&一个新鲜输入&/b&的反应。&br&(譬如突然看见一张没见过的图片之后的反应)&br&颜色代表了所有被启发的脑细胞,以及启发时间顺序。&br&&br&差距很明显,也非常大。&br&&br&主要差别在于自闭性脑袋的脑细胞之间链接更多,更密集。或者更容易被所有隔壁脑细胞启发到。。。估计是某种生物化学差异所导致,归根到底与遗传基因有关。&br&(现代科学还不够深入了解这个具体机制,只能猜测)&br&&br&很多时候,这种脑性是具有竞争优势的。&br&得看这个人在什么环境做事。或者孩子在什么环境长大。有利也有弊。&br&&br&这一张可能更清楚一些:&br&&img src=&/v2-229ec687ad0eecb99b41dd_b.jpg& data-rawwidth=&1019&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9& data-original=&/v2-229ec687ad0eecb99b41dd_r.jpg&&&br&&br&&br&&b&在接触新鲜事物要处理的时候(紫色:Temple ability)&/b&,自闭性脑袋有极大优势。如下:&br&1)快速包容或适合新环境。&br&2)更容易学习,制造新记忆。也有人说更容易换角度看待问题。&br&3)探索深度和整体探索性能高一些,或者更有效。&br&4)更容易把不同领域的概念合并起来、更容易开新的脑洞、促使创意和突破。&br&&br&(图片来源也说过了,比普通人高十倍的性能效率,但是也不一定那么简单)&br&&br&&b&反过来,在另一个层面的性能只有普通人的十分之一(蓝色:Control ability)&/b&。重点如下:&br&1)难以把自己脑子想的那套东西表达出来。&br&2)表达清楚,传达意思,就更难了。经常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br&3)整体社交能力极为下降。内向,心里孤独。&br&4)很多方面也难以控制自己的各种&输出&。动作、表情、什么的。&br&所以这种人也非常不好过。&br&&br&本来只有那么1-3%的人有自闭症。&br&但是在各种领域的顶尖贡献者里面,比例越来越大。&br&史上最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包括作家、艺术家、音乐家),还有现代顶尖的创业家,政治家,明星,往往都有一点自闭倾向。程度不同,也不是那么黑白的一件事。&br&&br&有人彻底自闭,有人偏向自闭。也不是非黑即白。&b&但是自闭程度(temple与cortex的比例)&/b&,这方面,与“成功&、&出众”真有极大的相关性。搜一搜就知道了。
&br&&br&---&br&&br&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br&&br&真正的问题在于:&b&“输入处理”、“输出处理”。这个“化学”比例,副作用。&/b&&br&也可能只是个猜测。&br&&br&Temple与Cortex的比例是怎么体现的?&br&&br&Temple连接很弱,但是Cortex很强,那就是另一个极端。学习速度慢,很少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是一直都很容易跟别人讲话,很外向。由于输入处理不佳,无法反省,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仍然很善于表达自己的(狭窄)有限的想法。哦。。。&br&&br&一般人是一半一半的比例。输入(吸收知识)和输出(传达知识)能力差不多。&br&&br&自闭症,或者我这样的,吸收能力高于传达能力。就这么简单。(我认为)&br&&br&自闭症越严重的人,确实有更丰富的心理世界。看他们外表动作迟钝之类的(或者喜欢某种循环),也许是一种误解。&br&&br&每一条新消息(看到听到的东西)都给大脑带来了超大的刺激和启发。虽然表面显得呆呆的,他们其实一直在想东西。但是因为比例极端,他们一直缺少输入来来回回讨论那种互动;所以已经活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br&&br&自闭程度太过于严重,(极端情况)就失去了任何社会参与价值(能力)。所有心里想的东西,虽然那么丰富,只有自己心里在处理。就算自己很想表达出来某件事,也得幸苦半天,甚至找不到任何词汇支持。不是语言障碍,是脑海输出障碍。&br&&br&这种感受,自己很有体会。我可能是80%:20%这样的比例。那么多东西都能快速明白掌握,每一个输入都带来各种改变、启发、想象。但社交总是卡住。说实话,从小自己的各种心里想法,从来都没办法以语言方式表达出完完全全的样子。&br&&br&跟很多身边的人沟通都是那么困难的。更别说陌生人。心里好多“其他人”的模型,仍然超级没用。天天思考“如何输出这个想法这个感觉”。。。已经让我无敌委屈。&br&&br&为什么无法输出?其实就是脑子硬件不够支持。这方面很弱。但是又舍不得牺牲自己的哪个心里世界。好多其他人,完全缺乏独特想法,让我感觉很难以理解。不断地向他们学习说话技巧和词汇,却没啥用。更多东西无法表达。遇到大多数人有上百个问题想问,就是一直不知道;怎么改成人类语言去问?&br&&br&你们觉得这样不难受吗?请你们来体验一下再说什么感觉?&br&&br&&b&(还有另一个问题,也是因为连接太多太密集;思想overload或感情overload。很多小东西,大家好象无所谓,比如音乐歌词,闪灯,可是自己整个脑子被复杂蒙蔽了,好难受。很同情也很理解自闭症更严重的小孩)&/b&&br&&br&有一些类似的图片:&br&&img src=&/v2-c25deac321f0b4d082f2aa428c9179fb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img src=&/v2-6f871560fdeaebd4ec396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v2-6f871560fdeaebd4ec396_r.jpg&&&br&---&br&&br&我这样是属于阿斯伯格症。其实就是自闭症的一种。和大爆炸Sheldon差不多的世界。&br&不是没感情,而是没办法有效表达。独立想法倒是能够偶尔表达,也能够基本沟通;所以跟自闭症不太一样了。可是我最小的弟弟比较严重,自闭倾向更明显一些。妹妹也是。外公也是比我严重一点吧。额,感觉我有些资格回答这个问题。&br&&br&好多话留在这里不说。一样害怕有些东西没表达明白。&br&真希望:至少这个temple和cortex的比例问题给大家解释明白了。其他细节我真的很难表达。
左边是一个NT(Neurotypical:平常性)脑袋。 右边是一个自闭性脑袋。 两张都是碰到一个新鲜输入的反应。 (譬如突然看见一张没见过的图片之后的反应) 颜色代表了所有被启发的脑细胞,以及启发时间顺序。 差距很明显,也非常大。 主要差别在于自闭性脑袋的…
&b&体验的话怎么说呢,最大的体验就是:这是个不完美的世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办法,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沟通。而我接受这一切。&/b&&br&&br&&br&&b&我可要开始讲故事了。&/b&大伙先看看这几个回答,对我的学生们或许会有些了解&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和普通孩子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 - 李老西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鉴别儿童是否患有自闭症? - 李老西的回答&/a&&br&&br&另外简单介绍下工作环境。特教老师一般在机构工作,一般来说机构无论大小都有个训课(一对一的训练)和大课(一对多或者多对多,但是师生比一般不会超过1比5),比如感统课(接近于体育课的形式),至于音乐课 精细课 游戏课 感知觉课等等根据机构的不同安排也有不同。&br&&b&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训教室,是上个训课的地方同时也是老师自己的办公室和休息室,一个小房间。&/b&&br&&img src=&/0c77bdc8ba7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0c77bdc8ba7_r.jpg&&窗户呢,防盗网是一定需要的,有些孩子非常容易看见窗户就要往外爬 根本拦不住。&br&&img src=&/6af28bfdb6d990ea5e999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af28bfdb6d990ea5e9997_r.jpg&&还有各种卡片和玩(教)具&br&&img src=&/cec9d92eebdaee92f66f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cec9d92eebdaee92f66f_r.jpg&&有孩子爱甜有的爱咸,各种零食不能少(有的是自己买的有的家长买的,有时候家长一买买很多,为了防止过期我后来都吃了)。&img src=&/e5a18dad8ab1effb7c6161711bda535d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e5a18dad8ab1effb7c6161711bda535d_r.jpg&&纸巾更是必备,孩子们一哭那节奏根本就停不来下。&br&&img src=&/cef482d9db095d03d128f69d4606f1fa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cef482d9db095d03d128f69d4606f1fa_r.jpg&&还要介绍我的工作伙伴,蘑菇君。他的工作主要是充当各种课题的参照物。&br&&img src=&/2ec0acce54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2ec0acce54a_r.jpg&&(有一天回家,在小区的树下面看见了蘑菇君,就那么脏兮兮的靠在树边,好像还在看我。不知道那个小朋友遗弃了他,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把他捡回来了。)&br&&br&职业初期我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幻想和看法,觉得需要自己去用心和爱感受和改变他们。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br&可能大家对自闭症儿童并不了解,或者在日常接触中能碰到的其实大概率都是高功能自闭症,所以会有着貌似和普通儿童区别不大的感觉,而实际上有高自然就有低。高功能可以和普通儿童一样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全日制小学,融合的不错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但是实际上这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这部分在我们特教老师的学生里大概也就是15%以下。&br&而大部分中低功能的孩子,大家却无从知晓,他们都呆在家里 机构里 甚至是精神病医院。&br&&br&&b&这一行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对我们的工作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家长的。&br&孩子的问题一般来说都能给家长造成精神伤害,而我们同时也是家长的心理疏导者,作为第三者视角帮助他们看清事实,并且教导他们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b&&br&&b&&br&讲个故事吧。&/b&我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时候教过的一个孩子,小辰(化名)这是一个典型的低功能孩子,5岁,没有任何语言和肢体语言。连最基本的自理都无法做到,无法自己进食以及大小便,也无法表达大小便,也听不懂任何语言。只是站在那里就拉在裤子里也浑然不知,然后家长去换。双眼始终看着一个方向。在设置的课题里都是最基础的,其中有一个是指令(语言理解的起点课题,例:你说拍手 他拍手)就是这个课题,我说拍手,他拍手。我教了3个月,每天两节个训课就这指令重复了二百来次,一共一万多次吧,没有教会他,是的 我没有教会他。三个月之后他的家长申请了换老师,由另一个陈老师来教,陈老师比我资历高一年,是一个萌萌的女孩子,我和她的关系一般,平时也交谈甚少,唯一的交集也就是我们都教过小辰。&br&2个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陈老师来敲我的门,我那个课时我正在休息,靠在个训室窗户边喝水看书。我说门开着,她进来了面对着我直勾勾的看着我这边的窗户.....&br&“他会了”
“会什么?”&br&“拍手”
“小辰?”&br&“嗯”
...............&br&然后陈老师依旧目不转睛的看着窗户,然后--两行眼泪忽然唰的一下落了下来,她没哭,只是眼泪飚了出来。我现在都能记得她眼泪打在我个训室塑胶地垫上的声音,过了一会我俩依然沉默,然后她擦掉眼泪出去接着上课了。之后我也有课,路过音乐教师的时候她依然笑着带着孩子们做着节奏小游戏和平常并没有任何不同。&br&照理说陈老师敲开了小辰前进的第一步,故事应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可是过了一个月小辰就退学了,因为家庭负担太重而且我们也没有让他开窍(家长的原话)。这就是低功能儿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是大家日常无法看见的,他们只能呆在家里或者特殊的福利院这样封闭而局限的环境,他们只要单独在没有人照看的情况下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上的危险。&br&&b&这就是这个世界的不完美部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通过干预的改善,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方法。哪怕机会接近于零,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做,去尝试,让他缩小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哪怕只有一点。这是工作,工作就应该认真完成。&/b&&br&&br&还是以杭州为例。(如有地区或者国家差异,欢迎指正)&br&1.这一行入门是及其艰难的,新入行老师第一年淘汰率高达70%以上。三年内淘汰率甚至可以超过80%。&br&2.不怕各位笑话,我初干此行第一月的工资是那大约是在08年的时候140块(您没看错,我没少打0)。因为第一个月是义工期。&br&之后第一年基本也就是在2000内。3年后工资也不过3500(以2009年为例,现在应该高一些了)&br&而3年过后也仅仅只是入门而已。(现在收入好歹算暂时脱贫了)&br&3.同时这一行不比幼儿园和早教,特殊儿童有很多有攻击性的行为问题的,很多年轻的老师都遭不住,并不仅仅是钱少的问题。比如我吧,基本不会有孩子能打到我了,全是练出来的,老一点的老师基本都有叶问一般的身手。&br&4.工作难度远高于幼儿园和早教机构,这么说吧,我们就是教其他人都教不了的孩子,可能工资水平也略高于幼儿园。&br&5.同时国家不承认或者支持,目前是没有国家承认特教老师资格证的。(各种机构授予的各种证不算)。特教老师只能去和考取普通教师资格证。&br&&br&吐槽完了说说好处。&br&1.极其有成就感,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个案,看着他们的进步会觉得自己做到了一件其他人都无法做到的事。&br&2.非常容易获得家长的认同,特殊儿童的家长对于有实力的老师是非常尊重的。&br&3.在实力获得认可之后脱贫还是比较容易的(税后月10K+,至少在知乎上也就是脱贫),并不需要像幼师或者学校老师那样靠逐级晋升来提高收入。&br&&b&需要咨询自家孩子情况的家长请在我的专栏固定文章评论区提问:&/b&&br&&b&&a href=&/lilaoxi& class=&internal&&自闭症 - 知乎专栏&/a&&/b&&br&&b&4月14补充一下比较有趣的内容。&/b&&br&上次有位知友 &a data-hash=&dfac6efb9ad1f2b5c46ba& href=&///people/dfac6efb9ad1f2b5c46b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dfac6efb9ad1f2b5c46ba& data-hovercard=&p$b$dfac6efb9ad1f2b5c46ba&&@沉静Angelina&/a&问我 ,有几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有些问题我都没有好好想过,同时也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来看待自己。我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我特别喜欢钱,也讨厌利益不够情怀凑的补偿机制,给你扣个大帽子然后让你心甘情愿的去奉献,比如被称呼为“城市美容师”的清洁工。这一行其实是一个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体力与脑力综合劳动,特教老师们在能力够好的前提下也应该获得更好的收入。&br&&br&&b&你是怎么进入这一行的:&/b&&br&在多年前我去这个机构当义工,就是在搬搬桌子捡捡球之类的活,后来他们说我性格不错(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瞎说- -!),要不要加入试试,我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乎就:好呀。&br&&b&你为什么要做这一行:&/b&&br&我说竞争压力小啊,如果实力稍好几乎遇不到太大竞争,由于这一行及其不友好的准入机制,后浪搞不好没到沙滩就已经死了。&br&&b&那照你这么说低功能孩子这么难教,那你们更倾向于教高功能的孩子吗:&/b&&br&我又说不是啊,高功能孩子学得快老是要重新设定课题,有时候低功能孩子&br&就没这回事了,一个课题或者教案可以用很久不用费脑子啊。&br&&b&那你上课的时候对于孩子的表现会发火吗:&/b&&br&说会啊一直都会发火的,不过一想到我教这个孩子是收了钱的时候,就往往能克制住了。而收钱完成的这份工作需要我克制。利益驱动了我的行为,而并非我特别包容或者耐心。&br&&br&后来她和我抱怨她这一行工作不好找,我就反问了一下,我们这行其实缺人啊,要不来做我这行吧,内容吧你都知道,薪水大约就是三四千吧你来吗?后来她说我精神上支持你,我自己就算了 - -!&br&&br&最后讨论到关于我的目标或者愿望是什么:&br&&b&我希望&/b&让老师们都能有更好的收入或者晋升通道,希望同行们多一点坚持下去的理由,没有人甘愿一直付出,这样不对也不应该。&br&&b&我希望&/b&家长至少可以在花钱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都能够得到相对客观的引导。&br&&b&我希望&/b&改变大家的刻板印象,比如自闭症都是沉默的天才啊,星星的孩子之类的幻想。比如特教老师都是一群拥有爱心耐心和奉献精神的人。&br&&b&我希望&/b&能有朝一日能看到一部描写中低功能儿童学习生活的电影或者书籍,尽管可能没什么可拍的。&br&&b&我最后希望&/b&想要了解这个领域的人平常人能够了解到这些事实以及事实的全部。
体验的话怎么说呢,最大的体验就是:这是个不完美的世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办法,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沟通。而我接受这一切。 我可要开始讲故事了。大伙先看看这几个回答,对我的学生们或许会有些了解
&b&我是特教老师,首先类似情况我见过比较多了。甚至本人曾教过的一些孩子目前就是这样。&/b&&br&&br&这个孩子继续在普通九年义务制学校学习不会有任何改善,这个学习环境对孩子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这些课题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所能接受的程度,也绝对不可能像他母亲M女士所期盼的那样“突然明白过来”。&br&&br&孩子每天都在学校承受自己不适应的大环境。&br&与所有方面都自己强一大截的同学相处。&br&以及完全无法理解的教学内容。&br&&br&而法律规定学校无法拒绝学区这个孩子,家长也利用了这个设定。这个孩子之所以还在这里,只是因为家长的“情感无法接受”,孩子所承受的一切只是用来换取M女士的心理安慰。这个问题里可怜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孩子一天天的忍受,家长也一天天的继续骗自己。不知道她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孩子的感受,以及坚持下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br&&br&&b&你能做的就是一件事,劝这个孩子去特殊学校。&/b&他呆下去除了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之外还打扰了其他的孩子,为何别人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包容他,就因为他特殊,还是家长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特殊。你这样做不对,继续下去他也永远都不可能有社交,别人和他都应该有处事同样的标准。&br&&br&我完全反对 &a data-hash=&2faab445cbd3a9ab1e69a7a077d44ed3& href=&///people/2faab445cbd3a9ab1e69a7a077d44ed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穆纛雠& data-tip=&p$b$2faab445cbd3a9ab1e69a7a077d44ed3& data-hovercard=&p$b$2faab445cbd3a9ab1e69a7a077d44ed3&&@穆纛雠&/a& 的答案,什么叫不要打压家长的希望。 家长一次次的骗自己,难道还要帮她继续骗下去?&b&给别人一个永远都无法实现的希望才是真真的伤害。&/b&&br&&br&这个孩子只有去特殊学校,才会感受到自己和周围差距不那么大,才会真正的有融入的感觉,才有可能获得那么一丝丝的尊重和自信,而自信源于实力差距。因为...他更适合哪里。&b&尤其是他这样的孩子,“适合”比“好”要重要得多&/b&,而获得的代价仅仅就是牺牲家长的“面子”而已。&br&&br&&b&是时候给M女士一巴掌让她醒过来了,告诉她,让她放自己和孩子一马。&/b&&br&&br&&br&&b&————————————————————————————&/b&&br&PS:我发现有人和我谈融合性教育。&br&所谓融合性教育是5-8岁之间的儿童,从幼儿园中大到小学的融合(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实际上有对孩子有现实意义有帮助的也只是普通儿童与中高功能特殊儿童的融合。&br&因为能力规则接近所以可以融合,一旦成功就可以读普通小学而且也可以跟得上进度。&br&早期诊断中期干预后期融合才最适合,至少在我接触的融合成功的个案里无一不是这个过程。&br&融合性教育当然是好,但是不适合题主描述的孩子。&br&&b&答主的孩子都初一了,最小也13岁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连上课都需要家长坐在窗户外随时要冲进来控制,这样的孩子还融合?意义何在?&/b&&br&&br&所有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都是固定的对应对象,尊重个体差异才是特教的重中之重,而不是用什么“教育方法”去一刀切。
我是特教老师,首先类似情况我见过比较多了。甚至本人曾教过的一些孩子目前就是这样。 这个孩子继续在普通九年义务制学校学习不会有任何改善,这个学习环境对孩子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这些课题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所能接受的程度,也绝对不可能像他母亲M女士所…
&p&我当初写《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思维区别》的时候,本意是写给自闭症儿童家长看的。但从大家的问题和评论来看,我相信其中有很多成年读者怀疑自己也许是自闭症。&/p&&br&&p&首先要说明的是,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不是心理疾病,而且是先天的,不是后天形成的。但是自闭症可能引发心理疾病,这个我后面会谈到。但是如果你本来挺正常,后来因为某些事情变得内向和封闭自己,那不是自闭症,你也许只是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p&&br&&p&&b&先科普一下自闭症(也称孤独症)的分类:&/b&&/p&&br&&p&自闭症是一个谱系障碍(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是根据自闭症的核心症状进行扩展定义的广泛意义上的自闭症,既包括了典型性自闭症,也包括了不典型自闭症,如: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边缘、自闭症疑似等症状。&/p&&br&&p&典型的自闭症症状为: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除了以上核心症状上的表现,还有一些外围症状,比如消化系统、免疫系统、感觉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的感官干扰很大,造成自闭症患者各种各样的怪异行为。他们往往存在感觉异常,表现为视觉、听觉、触觉方面的敏感。存在严重偏食,平衡感差,睡眠障碍等;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如有孩子有超过6项以上的症状,就是典型性的自闭症。&/p&&br&&p&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简称AS):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交流障碍,但是语言和感知发育正常。很多阿斯伯格症儿童都表现为多动,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他们喜爱的东西又沉迷到不可自拔。同时智力发育存在不平衡,可能在某些方面体现出很高的天赋,但是其他方面学习起来很困难。&/p&&br&&p&PDDNOS广泛性发育障碍:这是比较边缘性的自闭症。这类孩子也存在典型自闭症的三个核心特质,但是其症状不超过6个。&/p&&br&&p&所谓“谱系”,就是说自闭症的轻重程度差异很大,严重者可能根本没有语言,生活都无法自理;而高功能自闭症,包括艾斯伯格症(AS) 可能在幼年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他孩子的太多差异。自闭症是近50年来才在医学界正式确立的一种精神性发育障碍,其诊断标准也一直在变化。根据美国最新的数据,每88人中就有1人是自闭症谱系的,(我甚至看到有数据说66人),这个数据当然是和诊断标准有很大关系。我们国家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是从经验看,目前多数确诊的是属于症状比较严重的谱系孩子。&/p&&br&&p&其实很多有自闭症特质的人终生都没有被确诊,但并不等于他们没有困扰。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就有AS特质,比如他对自己设计理念的执着,只穿黑色高领衫的刻板,与同事和家人关系的困难反应了他有很大的社交障碍(请参见《乔布斯传》)。据说爱因斯坦也是AS;而梵高的天赋反应了自闭症人士在视觉上的天赋与异常。&/p&&br&&p&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很多ASD孩子很难上完小学。因为3年级以后所需要的扩展性思维和思辨性逻辑,是很多ASD孩子所严重缺乏的,而目前的学校教育也无法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定制他们的教育目标。但是AS的孩子有可能完成学业,甚至读到博士等高等学历。&/p&&br&&p&如果你现在在电脑前搜索相关的资料想了解自己是否有自闭症特质,那么至少你可能是高功能自闭症,或者AS。你可能幼年早慧,有超常的记忆力,在学校里是某些科目的学霸,但是有些科目会觉得很困难。对AS来说,最大的困扰来自于社交障碍,这点在青春期会凸显出来。如果你是女孩子,你可能对同龄女孩子感兴趣的衣服,化妆,明星八卦毫无兴趣,而更愿意独自一人在图书馆研究自己喜欢的百科全书。如果你是男孩子,你可能会不明白同龄男孩子讨论的很多话题,也不明白为什么其他同学会突然哈哈大笑。即使你对女生开始感兴趣,但女生都觉得你怪怪的,躲着你,背地里嘲笑你。你发现除了语言之外,人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气也是一种神秘的,但你不能理解的沟通信号(这点请看参看今年大热的电影《模仿游戏》中的男主角)。有些AS的孩子会在学校里被人欺凌,这些经历会让你更加逃避与人的交集。&/p&&br&&p&虽然你是高冷的学霸,但你也渴望朋友,但其他人会视你为怪人,你也发觉交朋友是如此困难。这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和被同辈群体排斥的挫败感,让你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其实这是一种逃避,但你无能为力。很多AS在青春期都发展为抑郁症和焦虑症,严重者甚至需要入院治疗。&/p&&br&&p&社交障碍也会严重影响你成年后的生活。AS非常不适合那种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因为有太多不确定性。而电脑工程师,或者科研比较适合他们。他们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非黑即白的绝对思维模式。我毫不怀疑世界上很多顶级的黑客是AS。在工作岗位你可能觉得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难以适应,你不理解办公室政治,说话太直接,常常得罪领导。在两性关系上,因为你无法理解另一半的情绪,而觉得非常无奈和困惑。&/p&&br&&p&从很多国外的案例来看,很多高功能自闭症,或者AS都是在成年以后才确诊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这种确诊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因为他们终于为自己一直与其他人的格格不入找到了原因。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我推荐《阿斯伯格综合症完全指南》这本书,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多了解你自己。如果你希望确诊,也可以去医院,如果你在北京,可以去北大六院,其他城市,可以去看精神类专科医院,确诊只是为了让你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自闭症人士多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当他们特别努力去尝试一些事情但是总也无法达成的时候,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挫败感,长期以往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知道自己天生就与别人不同,也许会让你不那么和自己较劲,让你有一种解脱感。&/p&&br&&p&如果你已经有抑郁和焦虑的倾向,也需要尽早去医院诊疗,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你克服抑郁带来的症状。&b&但自闭症特质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的,它会伴随你一生&/b&。&/p&&br&&p&如果确诊自己有自闭症倾向,该怎么办呢?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的,如果你天生是一台苹果电脑的配置,就接受这个命运,而且苹果电脑还有各种PC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呢。发挥你对某个事情的热爱和执着的优势,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出一番特别的成就。但是,因为这是一个PC主导的世界,因此你也需要学会一些兼容性,确诊自己有自闭特质,但也不能总把自闭症当成借口,完全逃避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应该对自己的短处有充分的认识,并有意识地提高,特别是社交方面的能力。也许你并不情愿,但是,AS的优点之一就是,一旦他们决定了什么事情,就会坚持不懈,所以,要相信你自己一定可以做到!&/p&&br&&p&你也许会担心:自闭症是否会遗传?目前的说法是自闭症成因不明,但是据我的观察,不是科学的论证,确实存在家族的影响。自闭症孩子的父母,或者祖父母中的某人可能会存在刻板,执拗,较真的性格特点。另外,母亲怀孕期间的情绪也非常重要,如果期间夫妻频繁吵架,母亲的情绪会影响胎儿。但是也不必过分担心,如果你能有一个开朗和乐观的心态,一定也会影响到一下代。&/p&&br&&p&美国有一本由十几位高功能自闭症和AS共同撰写的自传&Different But Not Less&里有很多励志的故事,其中一点就讲到,自闭症人士是“晚开的花”,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比一般人缓慢,因此他们很多人是一生都在不断学习,而且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一位女士在40岁被确诊为AS,她决定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因为她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和她有同样困扰的人。几年后,她取得了博士学位,目前她是一名积极为自闭症人士权益倡导的专业人士。&/p&&br&&p&这些励志故事里还提到一点,就是要勇于冲破自己的“舒适区”,对于自闭症人士,与人打交道是最困难的障碍之一。有一位女士,她非常热爱历史,在博物馆当讲解员,虽然她可以把史实背诵得滔滔不绝,但是游客们觉得和她没有任何互动。为了她热爱的工作,她参加公共讲演课程,学习和别人的眼神交流,努力在与人对话过程中观察对方的反应。这些对普通人很平常,甚至本能的事情,对自闭症谱系的人来说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她通过学习和不断练习,还是有很大提高,也获得了游客们的认同。&/p&&br&&p&有一位女士在书中写到:“如果上帝给了你一个柠檬,就用它做一杯美味的柠檬汁吧!”如果你天生具有自闭症特质,那么接受它,并以它为荣,发挥你的长处,提高你的短处。 &b&Different, but not Less. 你不同,但是你的价值绝不比别人更少。&/b&&/p&&br&&p&最后我想说,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觉得你没有这方面的倾向,那当然是好事,但是,请不要嘲笑别人的痛苦,随便评判别人就是臆想和无病呻吟。因为你不是别人,做好自己先。&/p&&br&&p&想了解更多关于自闭症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xingxingsongstar&/p&
我当初写《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思维区别》的时候,本意是写给自闭症儿童家长看的。但从大家的问题和评论来看,我相信其中有很多成年读者怀疑自己也许是自闭症。 首先要说明的是,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不是心理疾病,而且是先天的,不是后天形成的…
亮出身份,看能不能拦住楼主跳火坑!&br&楼主你擦亮眼睛看着我,我是自闭症宝宝的妈妈,我想我有资格和你说这件事,我建议你去问问他前妻为什么离婚,不是说家境好就可以给前妻养孩子他就有理由不管了,你不明白一个自闭症儿童有多么难带,多么熬心血,而一个逃避责任的男人,居然还隐瞒!证明了他是多么垃圾,去问他前妻他付出了什么给孩子?&br&无论多有钱的自闭妈妈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选择离婚,因为照顾自闭儿童是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父母会老去),孩子永远不能和你交流,离婚意味着永远的孤独和无奈。不可能有机会再婚)。不离婚另一个人就算没有钱,至少可以出力,可以精神上互相支持。爸爸或妈妈照顾总比请保姆强(自闭儿童必须终身永远有人照顾!意味家长必须有一人在家或家里必须有保姆),所以这个男人如果不是渣到家了,他前妻不会离婚……&br&姑娘啊,去你的城市找个自闭症康复机构,做一星期的义工,你就知道这个男人在逃避什么,他的前妻在承担什么,而你,未来可能的风险是什么!&br&千万别以为他值得同情,他已经把所有的痛苦留给前妻了,他不值得同情,只需要被鄙视。倒是你需要同情……
亮出身份,看能不能拦住楼主跳火坑! 楼主你擦亮眼睛看着我,我是自闭症宝宝的妈妈,我想我有资格和你说这件事,我建议你去问问他前妻为什么离婚,不是说家境好就可以给前妻养孩子他就有理由不管了,你不明白一个自闭症儿童有多么难带,多么熬心血,而一个…
做了一年半义工的来说点感性认识。&br&&br&首先,LZ的认识是有误区的,并不是每个自闭症的孩子都很聪明,大部分自闭症儿童都有智力障碍,几乎只有1%的自闭症儿童智力超常。&br&&br&第二,语言沟通障碍是自闭症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没理会你,并不是他们不愿意与人沟通,而是因为他们注意不到你的存在,或是他们注意到了却不理解你在说什么。患者的眼神是离散的,你要把他的脸抬起来,双眼注视他的眼睛,双手置于太阳穴旁边集中他的视线,他才会看着你,对视那一瞬间马上要说话,不然他们又会分散掉注意力而听不到你说什么。我遇到过一个5岁的小男孩,我要看着他的眼睛重复一句话好多遍他才能够理解。但是这种情况还算是幸运的了,我带的第一个小朋友,五岁了还没开口说过一个字。这种语言沟通障碍还体现在,患者说的话我们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我后期带的是星星班的小朋友。星星班的小朋友属于症状比较轻,问题比较小的。可有时候他们被要求复述老师讲的一个故事,几乎所有小朋友都没办法完全准确的复述一个故事。有的死记硬背而不完全理解,有的完全记不住也不理解就自己发挥,但是逻辑混乱。其中有一个孩子,他说的话,没有一个老师听得懂。&br&&br&&br&第三,自闭症的矫治、干预、训练何止是要他们学会与人交流啊!LZ说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此话有点想当然。我带的第一个孩子,是刚刚被送进来的,五岁了连站立都不会,更别说走路、爬楼梯。我们要带着他每天环屋子走三圈、五圈,每天爬楼梯下楼梯三趟、四趟,每种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个孩子要一样一样分别学上一两个月。还有一些孩子无法用手接丢过来的东西,每天也是要做上几组传球、接球的练习。我们把这种练习叫做感统练习,也许是为了训练孩子的感知能力吧,例如:匍匐前进三个来回、投篮50个、环屋子跑五圈、在蹦床上跳100下……&br&
为何列出如此具体的数字,因为自闭症有个特点,就是行为刻板,曾经看过一个孩子把一盒珠子倒出来再一个个放进出,不断重复!很多孩子喜欢看电视广告,特别是重复地看电视广告,时不时还背出几句广告词,这种刻板行为让他们有安全感。有一位家长告诉我说,第一次载他们的孩子去公园,途中顺路去超市买东西。第二次载他去公园,因为没有去超市买东西,路线变了,孩子大哭大闹;做统感的时候,比如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得自闭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