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音箱改低音炮音箱制作图纸可行么,为什么接上纯低音功放就共振嗡嗡响?是不是频率太低了?平时用时感觉低音下潜还

震撼低音何处来? 大尺寸低音炮音箱推荐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天使之母&
责任编辑:liuzhengang&
1史前最强的2.1——漫步者S2.1 MKII  【PConline 海选导购】无论是打、听音乐或是看电影,声音的元素无处不在,而一套好的音箱就是畅快音乐体验的保证。多声道的产品很好,但是也太占地方了,想要给这么多的箱体安排位置不容易;人们都夸是听音乐的利器,但游戏、看片心里不禁就略感纠结。2.1架构的音箱低频给力,而且在摆位上也木有多声道产品的烦恼,但我们具体该选择怎么样的产品好呢?  低音炮是产品核心,一个功率强劲,设计合理以及具备一定尺寸的低音炮是你畅快体验低频效果的有力保证。大部分人选择2.1的产品,看中的就是多加一个低音炮所带来的优质低频表现,但受限于成本等因素,大部分小尺寸的产品往往无法带给你想象中的震撼效果,那么,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推荐大尺寸的低音炮吧。
本期导购产品信息预览
低音炮尺寸
漫步者S2.1MKII
盈佳A-600II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音箱的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天价装机的时代已过!把钱烧在音箱上吧你的游戏玩爽了吗? 游戏音箱推荐导购如果您希望看到更多精选DIY类资讯,可以关注PConline DIY频道官方微博PConline DIY频道官方微博---------------------------------------------------------------------------推荐产品:S2.1MKII参考报价:2799元&&&&&&&&&&&  漫步者S2.1MKII采用阳刚的外形设计,它采用了惊人的配置,RMS功率高达300W!这甚至比&大功率&的功率更大,足以让人疯狂。媲美2.0音箱的卫星箱  漫步者S2.1MKII配备了专门研发的25mm球顶丝膜高音单元和3.5英寸中音扬声器,它采用了复杂而精确的功率分频器,音质表现堪比高档音箱。让人惊讶的是,单只卫星箱的承载功率能达到75W,这是巨大的进步,它代表了国产扬声器技术的重大飞跃。10英寸的低音炮  S2.1MKII的低音炮更是让人心潮澎湃,口径高达10英寸,这不再是常规设计,配合以150W的巨大功率,想必已经让低音狂们跃跃欲试了。为了获得更干净的低音,放弃了传统的倒相式声学结构,而采用主动式与被动式结合的低音驱动模式,改善了低音的弹性、动态、瞬态表现、消除了风噪&&低频更加纯净耐听。大功率环形变压器  S2.1MKII将高素质解码模块作为标准配置,使得用户可以使用廉价的数字输出设备获得不错的音质,内置的解码模块采用名牌大厂的接收和解码芯片,支持24bit/96kHz。作为新一代的S系列高端产品,超级数字线控器成为标准配置,它提供了先进的数码操控体验。并支持遥控控制。强大无比的线控  S2.1MKII的卫星箱在外形设计上,遵循古典传统的审美原则,追求端庄典雅的外形效果,尺寸上和S2.1的卫星箱完全一致。但工艺水准要求更高,它采用真正的钢琴漆工艺装潢。箱体长宽高比例符合经典声学设计要求,这样可以降低驻波影响。  编辑点评:漫步者S2.1MKII的低音炮口径达到了10英寸,加上150W的超大功率输出,澎湃低音绝不是虚言,它是漫步者潜心研发的一款重量级产品。除了低频强劲之外,它更兼顾音乐欣赏的体验,让整套S2.1MKII的应用范围变得更为全面。想体验震撼低音而又不希望牺牲音乐体验表现的朋友,不妨对漫步者S2.1MKII多加关注。2高性价比的选择——盈佳A-600II推荐产品:A-600II参考报价:668元&&&&&&&&&&  盈佳A-600II是盈佳旗下的一款顶级2.1作品,其最大的亮点是配备了6.5寸长冲程超重低音外露喇叭,下潜性好。箱体方面为全木质的大箱体,一方面能抑制箱体谐振,另一方面在造型上也突出产品的气势。亮丽的外观设计  盈佳 A-600II的总体设计简约,长方型木质低音炮的造型清爽简洁,前面板除了一个大大的倒相孔以及&EACAN&的标志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处处能体现出简单就是美的设计理念。产品采用上黑色为主色调,外表做了亚光处理,显得高贵典雅。盈佳A-600II  盈佳A-600II的卫星音箱采用经典的黑白色彩简单搭配,面版很有立体感,边角过渡之处做了圆滑的修饰过渡。另一方面,盈佳还提供有灰黑、钢琴黑、钢琴白等三种颜色供用户选择,以满足不同口味人士的需求。盈佳A-600II  卫星箱采用了音响经典的哑铃式设计,高、中频共点发音,定位清晰准确,自然流畅,人声还原佳。高音单元  高音精选1寸级轻薄丝膜球顶高音单元,频响直达22KHz,高频亮丽透彻。  编辑点评:盈佳音箱一向以高品质和高性价比著称,而这款A-600II拥有6.5英寸的长冲程单元,加上全木箱体的设计,能保证给你震撼的低频效果。3自带独立功放——三诺iFi-310推荐产品:iFi-310参考报价:428元&&&&&&&&&&  三诺智慧音响iFi-725Ⅱ的出现,第一次将AV、CE产品的应用理念植入了看似普通的多媒体音箱,SRS虚拟环绕技术、软件升级、纯数字处理系统等概念,并满足了消费者、桌面音响的多重需求,让独立功放又一次成为市场焦点。而报价较为平易近人的三诺iFi-310是三诺推出的又一款独立功放产品的代表作,iFi-310的独立功放  独立功放设计是iFi-310的重头戏,其不仅可以作为功率放大器使用,同时还是整套音箱的I/O部分和控制部分。而且在功放正面设计的LED显示屏则能让使用者随时掌握播放信息,可以提供多样的信息与直观的操作。iFi-310卫星音箱  三诺iFi-310卫星音箱采用密闭式设计,单元尺寸应该在三寸左右,同样采用锥盆设计。透过网孔看到的单元折环也不小了,两个卫星音箱同时采用了2.75英寸的全频带单元搭配,采用防磁设计,抗干扰力强,进一步减少失真,功率为28W。6.5英寸超劲低音炮  低音单元方面采用6.5&锥盆喇叭,整个箱体采用前置喇叭的倒相式设计。外观方面,低音单元和卫星箱均采用手工木质箱体,做工精细,音效表现更好。边角采用了圆滑处理,非常人性化。前面板经过蚀纹处理,沉稳大方,极具质感。  编辑点评:三诺iFi-310的声音素质是令人满意的,6.5英寸的低音炮力度强劲,下潜较深,特别是考虑到它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我们认为它与4xx元级的价位上,具有相当不错的性价比。我们将其推荐给比较看重价格的入门级音乐爱好者和对音质有要求的玩家。4我只是一个低音炮——惠威H6 SUB推荐产品:H6 SUB参考报价:2550元&&&&&&&&  惠威H6 SUB虽是一只独立低音炮,但想要体验顶级。H6 SUB表面采用了大面积天然黑檀木皮+钢琴漆工艺,整个过程全部由手工贴制、喷漆和打磨,在世界上这是只有各家旗舰级产品才有可能采用的。6进6出的设计  当H6 SUB放在您的墙角,柔和的光线从箱体上折射而出,深幽的箱体上缓缓透出一分静谧与奢华的质感。就是这样一款蕴涵华贵并不高调的音箱,在大动态来临之时可以毫不犹豫的完全释放,让用户体验充满能量的低频。变身5.1的H.SYSTEM吧  H6 SUB 拥有6进6出的声道配置,可满足小环境下5.1环绕声的低频和功率需求,在面对桌面音箱使用时更是得心应手。变身2.1也木有问题  当用户选择H2+H6 SUB的配置时,可将音源直接输出到H6 SUB上,再将H2接上H6 SUB的前置输出端口,此时H2负责从160Hz-20kHz的频率回放,H6 SUB则负责38Hz-160Hz的频率部分。刹那之间H2就从桌面小型系统变身为大型桌面2.1系统,整套系统的低频下潜和动态已远远超过普通的笔记本音箱和,此时不论您是准备在上欣赏一段彭湃的交响音乐还是观看一部酣畅淋漓的好莱坞大片都将是听觉上最高的享受了。  编辑点评:没错,惠威H6只是一个独立的低音炮,利用其内置的功放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卫星箱实现不同的X.1音箱系统,当然,与惠威H6最完美的搭配当然是其自家的H2,H6最大卖点除了是自身不俗的实力之外,就是能够提供比一般低音炮更灵活的搭配,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5国际大厂出品——罗技Z623推荐产品:罗技Z623参考报价:1299元&&&&&&&&&&  罗技Z623是一款经过 THX 认证的 2.1 系统拥有 200 瓦 (RMS) 功率,带给你来自音乐、电影和的震撼音效和浑厚低音。  罗技Z623具备7英寸的低音单元,强劲的低音震撼人心,加上清晰的高音及饱满的中音,能为音乐、电影和游戏增添了活力。形态优美的卫星箱  Z623同时提供多种适于音乐、电影及游戏设备的便捷输入方式,无论您在听什么,都可以获得更好的音效。&罗技Z623  罗技Z623在卫星箱上集成了控制按键,同时更提供了耳机插孔,当你想要独自聆听的时候,只要插入耳机即可,而无需再翻到后面接线。  编辑点评:罗技除了在键鼠颇有名气之外,它的多媒体音箱在国内外都有一班忠实的粉丝,这与其出色的品质是离不开的,Z623经过著名的THX认证,结合200W的RMS功率和7英寸低音炮,相信能充分大部分消费者享受震撼音效的需求。6低音增压箱新概念——索威HD830T推荐产品:HD830T参考报价:1399元  索威HD830T是索威别出心裁的为旗下的一套4英寸同轴2.0书架箱系统,添加了一只6.5英寸无源低音增压箱而巧妙组合成的一套2.0.1系统。4英寸同轴单元设计  索威 HD830T音箱的2.0部份箱体造型比较独特,箱体比较狭长,体积比较大,造型也比较端正,音箱发声单元位于箱体前面板靠上位置,内部空间显得相当足。狭长的身段  它的卫星箱上的1英寸丝膜高音单元,被巧妙地安置在了4英寸中低音单元的振膜中心处,如此一来,高、低音单元的声学中心就能够变成同一个点,从而有助于解决声音的相位偏差问题,声音定位更准、听感细腻性也更容易提升。低音增压箱  索威 HD830T附带了一只大体积&低音增压箱&。这只专用低音箱基于无源设计,采用的是6.5英寸大口径长冲程低音单元。低音箱木桶一般硕大的体积,也将整套音箱系统彰显得更有力度。  编辑点评:在当前的音箱市场上,索威 HD830T是一套非常有个性的系统,独特的2.0.1设计理念、罕见的同轴喇叭单元,都让这款产品显得相当不群。音箱精致工整的做工、复古大方的造型,使产品也非常适合客厅摆放,值得喜欢细致音效、推崇个性造型的用户关注。总结:  里头的低音炮配置各有不同,有的厂商会拿3英寸的单元去打造低音炮,其能发出的低频效果具体如何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而在家里不同舞厅或舞台,选用过于夸张的低音炮也不实际。本文推荐的几款低音炮尺寸都在5英寸以上,10英寸以下,价格高低各异,当中不同的配置和价差自然也会有各不相同的最终效果,几款不同定位的产品希望能给大家的选购带来一点帮助。如果都不如意的话,市面上优秀的产品其实还有很多,大家有空不妨多去逛逛,顺便亲身体验一下产品是否能符合你的&震撼&需求。
总排行榜我在第98位
参考价:暂无
网友评分: 3.3
外设配件图赏
外设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查看: 7544|回复: 13
大动态时,低音破了,是不是功放的功率小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近日用AYRE AX-7合并功放 + B&W S805书架箱 接电脑,在客厅看电影。
《变形金刚》里爆破等连续大动态时,低音破了,不是喇叭单元损坏,而是低频部分那种“破”的感觉。
请问是不是功放的功率小,在大动态时,控制不了喇叭音盆,而出现的这样的问题??
不知道如果升级到150W以上的大功率功放,会不会有效改善这个问题??谢谢!!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动态压缩了。先查电。
便宜货PC→便宜货Prism Sound ADA8XR火线声卡→便宜货Crookwood C3监听控制器→便宜货Quested v3110 10寸有源箱
AIM便宜货工业电源线
Vandamme便宜货信号线
KOJO便宜货插座+KOJO便宜货地盒
专注HUFI,拒绝HIFI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是不是广州话说的“拆音”?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请先检查片源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你用耳机听下,如果耳机也破,跟你喇叭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主题帖子积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的美女,音响,耳机,游戏,生活博客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我看的是网上下载的1080p电影。10G左右那种。
电脑用创新的A2ZS声卡,通过超市买的15元的3。5转RCA信号线接AYRE功放。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我现在找到的破音都是网上下载的抓轨问题,自己抓的港版CD从来没这问题。
laptop-&ap2-&YuLongD100-&PerfectListenA600L-&DT880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应该是刻录碟的原因。
ATC150主动纪念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会员,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超级会员, 积分 1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基本上是片子的问题。
rs1lcd2es3er4e5che10dt100k1000
每天都上,很少登录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通过超市买的15元的3。5转RCA信号线接.
我估计是这个大原因!
毕竟我的系统放炎黄第一股,也没有什么软,哈哈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我想,如果要看电影,是否可以买台AV功放和低音炮,玩2.1声道。
1、电脑光纤输出到AV功放
2、AV功放解码后,接入AYRE AX-7功放
3、低音炮接AV功放,增加低频和极低频
不知道这样是否可行?另外,是不是要设定低频的分频点?就是说多少HZ以上由AX-7功放推喇叭,多少HZ以下交给低音炮
我有点异想天开了,这样看电影效果如何呢??有前辈这样玩过??
主题帖子积分
像这种S805小喇叭接av大动态低音破音很正常。
[ 本帖最后由 george.c 于
20:00 编辑 ]
MarkLevinson No.31
Genesis Technologies Digital Lens
MarkLevinson No.30.5
MarkLevinson ML-10
MarkLevinson No.26S
Singlepower Audio-Maestro ZR
hd540g(300o),hd580,hd650,k501,dt880,w100,w5000,cd3000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炎黄第一股!
求股票代码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 day……
积极参与奖
最佳创作奖
Powered by引用林肯(Abraham Lincoln)的名言:你可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了一些人,但不可能永远地愚弄所有人! 这句话似乎用于Hi-End音响十分适合。   我真的很怀疑,现在的人似乎比我年轻时代的人更好欺骗。我们不会往我们的鞋子里放磁铁。警察也不会用通灵术来寻找失踪的人。自希特勒之后不再有国家元首聘用占星家。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毫无保留地相信科学。当Hi-Fi的时代来临之际,Paul Klipsch,Linclon Walsh, Stew Hegeman等等工程师是我们的音响资讯的来源。那些不知道e的x次积分为何物的无知怪异的评论家依旧活在黑暗的未来。在现有的知识图谱里,今天的音响科学比起最初的年代,明显进步多了。在时代的这端有不少精明的从业者却远比奠基者出类拔萃。然而在黑暗的那端,一个无知迷信和欺诈的时代却掌握了统治权。为何和如何会这样,已经在我们以前出版的文章中有完全的阐述。现在我们就重点说说那些容易使人掉进陷阱的谎言。     1. 关于线材的谎言   逻辑上不应以此谎言来作为开头,因为线材属于配件,不是主要的音响部件。不过这却是最巨大、最卑鄙、最令人气愤、最侮辱人智慧的谎言,而且还是发烧领域中最骗钱的谎言。所以我必须把这个放在最前面来说。   这个谎言就是:高价喇叭线和信号线比标准或一般的线材有更好的声音。这个谎言已经在阳光下被诚实的权威人士一次又一次地戳穿、耻笑和驳倒。但许多无辜者却无从分辨。   最简单的事实就是:阻抗(R)、感抗(L)和容抗(C)这三个线材的参数,是唯一能够影响在声波频率范围内的性能的参数。信号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天价线材还是被便宜线材传送着。当然,你还要为一个做工良好的插头、屏蔽处理和绝缘处理等等付出一些代价,以保证线材能够可靠和稳定工作。还有就是你要注意线材不宜过长,避免阻抗过大,信号衰减过多。然而,在基本的导电性能中,一对优质的衣架刮掉两端拉直后,一点也不比价值2000美元的神奇线材差。18美分一尺的16号电灯线也是如此。天价线材是电子消费品中的一个最大的骗局。看到几乎所有的音响出版物都胆怯地向线材商投降,真的令人感到沮丧。(喇叭线和信号线里的事实与虚假的更深入试验,请看第16和17点(不在本文中))     2. 关于电子管的谎言   这个谎言也是属于周边问题,因为在这个硅矽时代,电子管已经与主流不相干了。在Hi-End音响市场里,这是一个普遍深入的谎言。数一下高端音响杂志里面的胆机广告的页数所占的比例,难以置信啊,但事实就是如此。当然,里面的观点就是:在音响应用中胆机比石机更高级。你可别不相信哦。   电子管对于无线电发射和微波炉等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不过,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则不是这样说。例如:功放、前级和CD机DVD机等。   那电子管有什么问题吗?没有,真的……镶金牙有什么问题吗?那怕是门牙?没有,这只不过是另一个较具有吸引力的选择而已。   在一个音响设备里,电子管能够做到的,晶体管也同样能够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代价更低,可靠性更高。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级别的胆机放大器失真度也比同等级别的晶体管放大器要高,而且机子寿命期中,胆机需要的维护更多(更换管子,调偏置电压等)   那些8瓦特单端三极电子管放大器这种白痴设计就不算在内了,因为他们没有相似的晶体管设计相比较。   关于胆味,这种故意的染色,晶体管系统也能够很容易模仿这种失真的声音,如果设计师想要这样做的话。当然,确实存在一些久经世故的音响设计师会考虑使用电子管,不过这种少数的又成功的特例难以完那些劝你购买陈旧技术的电子管商人的谎言。     3. 关于反数码的谎言   你可能经常听到有人说:“数码声比模拟声差太多了。”“数码化音频就像一幅粗劣,由一个个粗点组成的报纸图片。”“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完全行不通,那个CD的44.1KHz的采样率不能够解决极高频段的问题,因为只有那里的一个周期仅有两三个采样点。”“数码声音,即使在最好的状况下,也会发干发刺。”诸如此类,等等。   这实属无知胡言和故意误导。谎言在主流中很少得到支持,因为数码科技已经获得了完全的认同。不过这个谎言却依然在一些音响世界的非主流,未获重生的Hi-End音响沙龙和各种各样的刁偏的听音室里流传着、延续着。   最可笑的反数码谬论的表现竟是:喜欢LP多于CD,而不是喜欢模拟母带多于数码母带。模拟母带与数码母带之间的争辩还未知谁胜谁负。吱吱声、噼啪声、爆豆声胜过背景宁静的数码信息坑?这是一个对客观事实的变态抗拒。   这里有一些读电子工程二年级学生也能给你证明的事实:数字音频是百毒不侵的,但模拟音频永远做不到,0和1在信号路径中决不会像模拟音频那样被改变。即使是今天音响发烧中最低端的44.1KHz的采样率。也能够分解所有的声音频率,不会引起任何音频范围内的信息损失。那些两个采样点如何能够还原20KHz的疑问是幼稚的曲解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有些模拟录音听起来更好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录音师的功劳。在麦克风摆位,声音电平,平衡度和均等化处理上做得很好。还有就是录音的地点非常符合听觉声学。   某些早期的数码录音也确实是硬和刺。但这并不是因为它是数字音频,而是工程师还在思考模拟方式,修正预先估计但其实不存在的损失。当今最好的数码录音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录音模式。公平起见,我们必须承认最高技术的模拟录音和最高技术的数码录音师可以相媲美的。尽管如此,在专业领域里模拟录音的拥护者正迅速较少。   4. 关于听音测试的谎言   本刊的普通读者都知道如何反驳那些对ABX测试持相反意见的老烧的谎言。大致的方法如下:   ABX方法需要A设备和B设备在电平匹配度在正负0.1dB内,你可以随意听A和B,你想听多久都行,如果你认为他们有不同,你可以要求听X, 而X其实就是A或者B的其中一个(这是由双盲系统随机决定的),允许你随时对A/X或B/X进行比较。随意多少次都可以。然后决定X=A还是X=B。   因为如果是完全靠瞎猜,命中率会在50%左右。为了统计的正确性最少要测试12次。(16次更好,20更加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科学方法来测试你是在听不同的东西还是在听同一个东西的了。那些偏执的烧友会告诉你双盲测试完全行不通,因为每个人都知道Krell比Pioneer好声。   但如果他们在双盲测试中无法分辨的话。那么ABX方法就会被认为是行不通的,这就是他们的理论。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Joe比Mike高,但如果他们测出身高都正好是5尺11又1/4寸的话, 那么尺子肯定有问题,是吧。   最通常的反驳意见就是:ABX测试方法压力太大,如果你说:让我们来看看你能听力有多好吧。 他们也许会说,没时间,因为要测16次。或者说所需太多的设备等等。   教你一个方法如何揪出一个反对以及混淆ABX测试的伪君子:如果你问他们相信其他AB测试的方法吗,他们可能会说相信。然后你问他到底靠什么办法分辨:1.用不同的电平?2.还是偷看?然后你就等着他们如何恼羞成怒吧:)。     5. 关于负反馈的谎言   在放大器或者前级中使用负反馈?太糟糕了! 完全没有负反馈?真不错!这种误导被广泛地流传着。负反馈其实是一个在电路设计中很有用的工具。它能够减少失真提升稳定性。只有在晶体管放大器设计得的铜器时代,早在60 70年代,负反馈的使用不得当,效果很不理想,而且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是迷信无负反馈的起源。在80年代初期Edward Cherry和RobertCordell在质疑的阴影之下,使其真相水落石出。负反馈只要严格遵守其基本准则来使用,完全是有利无害的。时至今日,现在的那些唯无负反馈至上者,要么是撒谎,要么是无知的。     6. 关于煲机的谎言   这是一个被广泛地反复地宣传的谎言,使你相信各种音响设备甚至线材,煲机一段时间后,例如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后,声音会更好。这纯粹是屁话。开机后电容会在几秒钟内充电,偏置也会在数分钟内稳定。在一个设计正确的放大器或者前级或者CD机,它的开机第一小时的表现和使用1000小时后的表现,是没有分别的。至于线材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现在跟音响发烧友讨论的这些是玄学,而不是科学。   不过,喇叭等设备的确是需要一段时间运作以达到最佳表现的,这是因为它们是有运动构造部分的,是需要外力驱动的机械设备。这跟汽车的引擎和活塞等是一样的道理。但这并不意味一个好的喇叭刚开箱的时候声音就会很差。打个比方:一部才开了10公里的新车,会很不好开?会比旧车差很远?     7. 关于双线分音的谎言   即使老烧也有不少人掉进这个陷阱里。音箱制造商则是设置这个陷阱的参与者。他们会告诉你双线分音的效果是跟双放大器分音的效果一样的。甚至有不少音响界德高望重者向这份利益的大餐卑恭屈膝,向市场的现实投降,他们应该感到罪过。   而事实上:双放大器分音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意义的,即使是使用被动式分音器。但双线分音则纯粹是骗人的巫术。如果你把一对喇叭线的末端接在另一对喇叭线连接的地方,在电子原理上完全没有改变,物理学称之为叠加定理。叠加定理规定:在整个网络同时施加许多电压期间,流过线性网络中某点的电流等于各个电压单独作用在该点产生的各个电流分量之和。类似地,在同样条件下,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各个电压单独作用在该两点之间产生的电压之和。   无论是音响销售员和音响发烧友,只要谁能够证明出相反理论的话,都应该去获得科学奖项和学院荣誉。   不过我们也得公平地说一句:双线分音其实也并无什么害处,只不过它其实并不能起什么作用而已。就好比在鞋里面装一块磁铁。   8. 关于电源处理器的谎言   这个标题所要说的话,都在Bryston的产品手册里面都说了: 所有Bryston放大器的电源供电方面都包含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高质量专用电路,以防止无线电波,线路穿刺和其他电源线等问题。Bryston的功放不需要特别电源处理器,只需要把插头直接插到墙插上就可以了。   他们所说的这些,其实也是所有设计优良的放大器所具有的特点。他们可能不一定跟Bryston具有相同的PSRR和性能。不过他们做到能够直接插到墙插上而不需要其它特别的电源处理。如果你能够买得起一个高价的电源处理器,你也可以买得起一个设计优良不需要特别的电源处理的放大器。电源处理器对你毫无作用。(请注意,我们不是在谈论给电脑设计的浪涌保护设计的开关电源,它们可比Tice 音响魔盒便宜得多,而且它们会比这个音频设备受到更多的电源干扰,例如打印机等外围设备)   关于“干净”电源,其中最大和最愚蠢的的谎言就是:你需要一个特别设计的高价电源线来获得可能是最好的声音。所有额定处理内部交流电压和电流的电源线的性能与其他电源线都一样,天价电源线是一个欺诈,你的音响电路并不知道,也不需要关心在变压器的交流端用什么电源线。它们所需要关心的是直流端所需的电压。想想吧,你的汽车需要关心用什么管子来给它加油吗?     9. 关于CD处理的谎言   我们暂时把思想回朔到聚乙烯年代,当我们用各种神奇的液体喷撒在LP碟上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提升回放的效果,特别是当喷出来的气压清理掉某些凹槽中的残渣的时候。 商业逻辑学则继续往前推进,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某些供CD使用类似的神奇产品诞生了。   问题出现了,没错CD和LP都具有同样一个面可以让你喷撒一些粘液。但CD的表面与LP却是相距甚远的。它那微小的凹坑并没有跟模拟波形相对应,仅仅是携带了一些由于0和1组成的数字代码。那些0和1不可能被弄得更好也不可能弄得更差。而LP则可能会使轨迹变得更顺滑。他们读取的仅仅是0和1。你是不是也会把一个一块钱硬币擦得蹭亮,避免收银员把它当成一毛钱硬币呢?     10. 关于金耳朵的谎言   这个包罗万象的谎言,也许应该把它排到第一,不过也可以作为一个总结性的结尾。“金耳朵们”要你去相信他们的听力是多么的犀利和敏锐。他们可以听到重播中的任何细微的声音,与我们与众不同。这绝对不是真的,任何人如果没有实际的听力损伤,可以听到他们所能听到的声音,不过有一点,那些经过训练和有经验的人知道那些声音是由什么组成的,知道怎么去解释和表达出来。所以,如果一个喇叭的频响在3kHz的位置有一个巨大的低谷,那么任何耳朵听起来,不论是金耳朵还是木耳朵,那声音听起来绝对不会像频响平直的那样。只不过,有经验的人能够很快地识别出是什么问题。就好象一个汽车机械师单纯靠听引擎的声音就能够很快知道汽车有什么问题。他的耳朵可并不见得比你的好。他只不过知道要去听些什么。其实你也可以做到,如果你也像他那样处理过那么多的引擎的话。   最糟糕的部分来了,那些自命为“金耳朵”的偏激的主观评论者,Hi-end音响沙龙的销售员和音响俱乐部的主要成员等等,当他们比较两台放大器的时候,经常使用他们那虚伪的高手般的听力来胁迫你:“你听到了没有?” 你好像必须要听出那两者有巨大差别,而其实金耳朵自己都听不出有什么差别。他们就是说他们听到了,他们知道你信赖他们的金耳朵。感觉太糟糕了。   对金耳朵最好的反驳就是双盲测试。这是区分他是否真的能听出两者区别的最好方法。不过实际上,极少有这种情况发生。即使有,那些金耳朵也会在第一次蒙对之后溜走。   在音响界中,除了上述的十大谎言,其实还有更多。不过留待一些下次再谈。但音响工业不应该受到责备,而是那些疯狂的消费文化和被广泛接纳的玄学。音响工业,特别是高端音响部分,只不过是响应主流的气候而已。   总而言之,所有文化气候都会得到他们所应得的趋向。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有收获
  楼主是做什么的呢?
  楼主转载了一篇好文章。  现在的毒文太多了,得有一篇给他们清醒清醒。
  作者:genexin 回复日期: 08:19:45   
    楼主是做什么的呢?  -----------------  街边 1元店.
  喜欢看这样的帖子!  保持缄默,静待高手、专家们讨论。。。
    我学过一点物理,所以同意这篇文章,呵呵  
  楼上的,就凭你的智商,学了一点物理,能懂这些,别丢人现眼了.
  该文很早前就看过,从语言特点来看,应该是老外写的。    关于文中问题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至今莫衷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对者也从物理学和音响学的角度写了针锋相对的文章,一样头头是道,一样有理有据。    我的看法是,本文作者从物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音响的基本原理,说得基本正确,不过稍嫌绝对和武断。  在高级音响中,线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影响有多大,那就取决于各自的耳朵和心理了。要说影响十分显著,有翻天覆地地变化,那是夸张;要说一点影响都没有,那是耳朵坏了购买天价线材的人,一定在使用十分高级的音响,使用十分高级的音响人,一定是相当有钱的人,并且是个相当求完美的人。一个十分有钱的人,购买天价线材,那是他为活跃经济做贡献,算他活该;一个相当追求完美的人,购买天价线材,那是他的命运,为了不让他的宝贝在理论上有任何得不到发挥的缺憾,就算明知不值,他还是得买,这就是发烧,这才是发烧。既然发烧,当然会丧失一部分理智。  对发烧友,不要总用理智去规劝他,只要他有钱去烧,爱咋烧咋烧。而没钱的人,想烧也烧不起,又何必操这空心呢?比如我,攒了一年的钱,买对音箱三万多,用的线材还是大前年的普通铜线,信号线是150元的怪兽,喇叭线是10元/M的宝韵你以为我不想试试那些几千上万的线材吗?是我买不起不舍得买OK?    只有涉足或入门了HIFI玩界的人讨论这些问题才有意义,该版的网友绝大多数在使用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有源音箱,音源是电脑集成声卡,跟他们说 这些,岂不是对牛弹琴?      
  我的音箱,有家人送的,呵呵.几十元的街边货
  LZ是音响发烧友兼内行人士吧  俺不懂你说的那些行话,电脑么,用个低音炮就OK,俺70块钱在二手市场淘的Edifier,看电影听歌玩游戏音质不错,低音效果也很强烈,其他的随它去吧
  呵呵,贴个图,看看什么叫真正的HI-FI价格十八万元的超时空顶级真空讯号线难得一见的,厂家定价20多万的天仙配顶级信号线难得一见的,厂家定价40万的天仙配顶级“乌龟壳”喇叭线呵呵,就几根破线就接近100W啦,其他的也不用介绍啦!
    播放用的器材还贵过录制时用的器材。。。叫做“马后炮”  
  木耳路过,学习了
  好文,应该叫有些人醒醒,音响发烧搞得跟传销一样疯狂。  什么叫发烧?就是有病!
  作者:gd2 回复日期: 10:52:11 
    好文,应该叫有些人醒醒,音响发烧搞得跟传销一样疯狂。    什么叫发烧?就是有病!  ——————————————————  你根本就不是这个圈子的人,根本就没入门,又不了解这个圈子的状况,不要听到一点风声张嘴就喷好吗?    在发烧友中,购买非常昂贵的线材者只是极少数,大多数都持比较理性的态度,一套HIFI系统,线材超过一千就已经算比较奢侈了。国内的发烧友,绝大多数音箱+功放+音源总价不超过2万,在这个价位以下的音响系统中,绝大多数都是用价格比较“合理”的线材,品牌主要有怪兽、贝尔金、秋叶原,宝韵等,主要材料有纯无氧铜、无氧铜镀银,这些线的价格基本上接近买高级电线了,无非几元几十元一米。    至于那些购买“2000美元的神奇线材”的,是极少数极少数,购买这种线材的人,音响几十上百万,都是相当有品位有文化的富人,他们之所以购买天价线材,无非是处于精益求精的心理,在他们的词典中,是没有“性价比”一说的,他们要的是精,要的是高档,哪怕付出1000%的价格只换来1%的提升,对他们来说也无所谓。当我们为购买一个几百元的耳机而精打细算的时候,是不必为人家购买2000美元的线材而痛心疾首的,当我们的音响还是数百元的“噪音发生器”的时候,是不能体会别人为什么要购高级线材的。    我有一个同学在电信上班,经常出入各种小区,在给人检查或铺设网路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家房子装修很高档,等离子电视超大,使用的音响却是CAV、爱浪等假洋鬼子,便由此断定这家人是个暴发户。于是凭借他在我这里所受到的熏陶,跟房主人或房主人的女人大谈HIFI,侃得那些人一愣一愣的,简直要对他肃然起敬……而当他再次登门的时候,会带去“高级”线材,帮他们换下随音箱功放附送的线材,然后收取一点“辛苦费”。我这同学带去的是几十元的线(当然,比随机附送的好),到了那,就成了几百上千元的“高级”线。  ——这,才是忽悠。    
  我有一个校友,在深圳作药品批发生意,她学的是油画专业,弃艺从商仅三四年功夫,就在深圳有了相当规模的公司,堪称创业奇迹。风言风语肯定是少不了的,有人说她傍大款,有人说她走私,有人干脆说她卖……我比较倾向于相信她是实力+机遇+努力。因为此人家境很好,似乎犯不着为了创业而卖身,再加上我对她的了解。    话说我第一次到她家做客,一进门就被客厅里的一对号角镇住了,我知道这对号角报价超过18万,再看功放,远远看去就知道是汇点胆石混合,兴奋之下,也顾不得客气拘谨,直奔过去,打开电源。CD里放着一张《萨克斯&竖琴》,按下plar……我kao!    一边听着,一边探过脑袋研究其他设施,发现所用线材我都不认识。既自称资深发烧友,如何轻易在女人面前露怯?试探性地问了问:你这些线在什么地方买的,有没有花两千块?    答曰:托人从香港带来的,总共要一万二。    我本想说她被宰了,又吃不准她所托何人,万一是她至亲挚友,说错就不好了,于是闭嘴。    后经了解,她那些线在在广州卖到两万元以上……    我后来跟她开玩笑:我们男人发烧,老婆都反对,说我们乱花钱,你作为女人,怎么舍得买那么贵的线?    她说:一天到晚那么辛苦,回家就想好好听音乐放松一下,贵的不一定比便宜的好多少,但至少不会比便宜的差吧?我又不像你那么潇洒,有精力和时间去仔细研究对比,只好直接买贵的咯……不过说实话,你的音响……听起来没我的舒服哦。    我苦笑:在没听你的之前,我的已经very good啦!耳朵就是贱,听了好的,就变得更挑剔了。
  其他的不说,迷信线材和胆机的人,如果不是有钱烧的,就是iq严重低下。对于电子管和晶体管功放的差别,毕竟还需要点入门级的专业知识。而对于迷信线材的人,如果不是特别有钱,建议先去专门机构治疗。
  钱多就无所谓。  一毛钱一米的线和一元五一米的线,就算看不出差别,我也买一元五一米的。
  只是不富裕阶层,就不要去烧了。
  对于线材的偏执追求,早在前年,我就在HIFI论坛上发过帖子表示批评,本人换了N套器材,线材基本不变。    只是目前国内发烧友根本就没有几个真正烧线的,购买天价线材的人少之又少,完全不成为主流,大可不必杞人忧天、义愤填膺。楼主的 文章看风格应该为外国人所写,不知道国外情形如何,也许某些国家的发烧友的确到了需要当头棒喝的时候,但至少在中国大陆地区,弄一堆数据和科学理论出来对发烧友进行口诛笔伐,实无必要。如果不是外行,那就纯属瞎搅和。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非本人原创,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仅供参看。  ————————————————————————    音响的连接线缆,包括电源线、讯号线、扬声器线等传导接线,我们统称为“线材”。    在传统的音频放大设备中,线材一直都是作为附属配件。从附件的角色走向设备组件的位置,正说明线材对声音还原的影响、改变相当显著。其实,讯号导体的基本属性从电声技术一开始就存在。早期被忽略主要由于扬声器的效率非常高,象高感光度的胶片一样,曝光的宽余度大,对环境光源、曝光指数的精确度要求相对空间较大。普通工业铜芯平衡线,在随便都超过90dB灵敏度高效率、16欧以上高阻抗的扬声器系统中表现差异之微弱、人耳根本很难分辨。随着后期扬声器发展的小型化,所谓“书架箱”开始出现,体积、单元口径的大幅度缩小,直接拉低了扬声器的效率、阻抗以至整体的传统结构。气垫喇叭的鼻祖AR-3a的出现让人们首先感到当其时已经是大功率的40W-50W输出放大器刹那间显得心力不支。灯芯大小的平衡铜线更是有如长期心脏病患者的动脉,稍有动态已气喘乏力。这是人们虽意识到阻抗、效能匹配有问题,尚未与声音表现的关系联系起来去思考,线材的“战国时代”从此揭幕。    音响器材普遍应用的传导体多为金属,现在数码设备也有采用部分非金属为光纤、AT&T等导体(另文专述)。金属传导体一般以分子结构比较活跃的铜、银等材料为主,它们的加工制作一般都经过这几个程序:以铜材线为例,无论何种结构的导线,首先从浇铸铜锭开始,根据所需线径选用大小合适的硬质合金甚至采用钻石研磨的拉线孔磨,拉伸成规则的线芯;再把线芯按设计好的结构形式辫绞整合,进一步织网,包裹防护管套成线。但是基本工序虽然相同,因为不同的工本投入,产生价值效果截然不同、千变万化的线材。以前我们之所以忽视导体的重要性,除了对音效认知过分理性掩盖了倒替表现的多元化,再者就是没有深入至线材的生产环节进一步探求不同坯质、工艺特性对讯号传输的因果关系。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对成品线,铜锭无疑是决定素质最根本的条件。所以,最早触及这个基础区域的日本电缆厂,一开始就在如何提高铜材纯度工艺上进行技术攻关。说到纯度,它包含两个方面因素:一是铜晶体的纯净度;二是铜晶体组合结构的工艺精度。日本人终于在80年代初期率先推出无氧铜OFC并立即投入部分高级影音产品的应用。从此以后音响圈多了一个从陌生到高机率出现的新俚语“N”,有如6N、7N、8N。N代表铜材极限纯度99%加小数点后9的位数,6N即99.9999%。从生产材料来说,这已超出精细加工的一般工艺范畴。每一级纯度的提炼,生产成本可不是一个级数的提升,7N相当于银的价格,8N其实就是黄金的价格。它的意义在于依托当今的工艺科技,在实践上穷尽铜导体功能性的理论极限。它的研发始于音响应用,但其成果却是远远超越了音响领域,那是另外的话题。提高铜纯度的最终目的是最大可能防止音质的劣化,遑论各个厂家的提炼方法各异,但这类高纯度化的精铜、基本消除了普通浇铸工艺中坯料横纵截面衅裂、冷封、微观结构出现气泡、开裂、缩腔等常见的瑕疵。在这个基础上高精度研磨钻石挤、拉子模成形后的线芯,才真正达到微观级的光洁均密。    ……    【PS:HIFI发烧的知识点,远多于电脑DIY,牵涉到许多专业知识,并需要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没入门的人最好不要言之凿凿、自以为是地到处胡乱发表意见,以免贻笑大方】
  来自香港HIFI论坛,非本人原创  ————————————————————  在音響界,除了講究功放、音箱、音源等設備外,對信號連接線材也頗為講究,每條線的價格在百元至千元甚至萬元的天價,對此有人則不而為然,認為為了改善音質將錢和精力投在線材上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線材對音質的改善非常微小,和它的價格相比嚴重不平衡。那麼信號線究竟對音質的影響有多大呢?我不是一個音響發燒友,所以沒有發燒友們對線材的迷戀之情,但我也否定線材無用論,我以一種務實的心態來論述一下我對音響線材的看法。
任何傳輸電纜都可等效為由電阻、電容和電感所組成的分布係統,由於存在電容和電感,所以傳輸電纜就具有其特殊的頻率特性,即對不同頻率的信號有不同的時延(也即所謂不同的傳輸速率)和呈現不同的阻抗,顯然,這會使信號產生一定的失真。另外,電纜的電阻也會對信號產生損耗,但由於音響信號連接線通常都比較短,這種損耗可忽略。可是音箱連接線就不能忽略了,因為功放與音箱的連接線較長且傳送的功率大,連接線的電阻對功放輸出級會造成直接的影響(負載阻抗變大)。傳輸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就是特性阻抗,雖然在音頻電子電路中的小信號配接上,阻抗匹配沒有高頻電路或大信號電路那麼講究,但如果相差太大也會影響重放的音色。
音頻功放的音源大致有:收音頭、磁帶放音頭、CD機、電唱機等,這些音源的輸出阻抗各有不同,所以在配接時線材的特性阻抗應與音源設備的輸出阻抗相近。
我們可將信號線分為強信號線、弱信號線和標準信號線分別進行討論:
1、強信號線是指音箱與功放之間的連接線,這類線往往沒有屏蔽層,對於這種線材,關鍵是要降低其電阻,因為現代功放的輸出電阻很低,所以對音箱線的要求也隨之增高,如選用截麵積大的或多股絞合線。線材從純銅到銀質線均有,比較貴價的一種音箱線為無氧銅音箱專用線,其主要特點是導電性能好,電阻率低,使用了它在重放聲音時音色增加不少。由於傳輸線對不同頻率信號有不同的阻抗,這種特性在聲音的還原上表現為聲音模糊不清,為此人們生產出了一種稱為智能信號線的高檔音箱連接線,這種線的特點是將信號根據頻率高低分為兩個通道,一定厚度的外層線通過5KHZ以上的信號,5KHZ以下的信號通過線的內層傳輸,這就大大地改善了傳輸線的頻率特性,使重放的聲音清晰通透。不過如果你的功放輸出功率較小或音箱線較短就不要花冤枉錢去用這貴價線材,在這種情況下,效果並不突出。
2、弱信號線是指話筒到前置放大器之間的連線,通常都是屏蔽線。
3、標準電平信號線是指音源與功放之間的連接線,它的傳輸電平在1V左右,也是屏蔽型的傳輸線。這種線在音響界使用最廣,令人感興趣的是,用不同絕緣介質和金屬材料製成的線材對音質有微妙的影響,為此廠家生產了多種型號規格的線材而滿足人們對音樂欣賞層次不同的要求。高檔成品線,用塗有防靜電層的尼龍編織套作外層,內襯金屬屏蔽套然後用無氧純銅作芯線,再配以鍍金插頭,防止插頭接觸不好而產生噪聲。標準電平信號線材的品牌有:美國的MONSTER STANDRDINTERLINK(怪獸)、AUDIO0UEST(線聖)、SUPRA(鱉魚)、M0NITERPC(魔力)、SPACE&TIME(超時空)、M I S S I O N(美聲)、PATRDNICS(柏力)等等。日本的MAKURAWA(麥露華)、DENK0(登高)、PATRD N I C S(柏力)等等。日本的MAKURAWA(麥露華)、DENK0(登高)、0SONIC(奧索尼克)、P C 0 C C(古河)、ACROTEC(日本礦業)、HISAGO(含沙果)、力士、金嗓子、等等,以及歐洲的PHILIPS(荷蘭一飛利浦)、V D H(荷蘭-萬登哈爾)、I X O S(英國-愛索絲)、0RT0F0N(丹麥-高度風)等等,這些線無非都是通過使用不同的製作材料和工藝來達到改變頻率特性從而改善重放音質的目的,充其量也隻起到改善音樂表現力的作用。
如果你不是一個音樂迷或你的功放檔次太低,你千萬別花冤枉錢去買這些貴價的音響線材,因為如果你的功放對音樂表現力本身就先天不足,用一般的線材和用貴價線材效果是一樣的。據我的一個音響發燒友告訴我,如果你的功放價格不超過2萬元,選用貴價的線材根本顯不出改善音質的效果。
綜上所述,一套音響係統,標準電平信號線材的選用對音質的影響隻起輔助作用,貴價的音響線材隻能鍾情於貴價的功放。根據輸出功率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音箱線材最實際。
  这文章里,有些东西说得不错,但有部分还是值得讨论,  第1点,线材,你提到的一些物理参数都没错,但线材的用料与做工还会占相当的比重,所以价格差别很大,当然,普通用户根本没这种概念,也没必要,能用就行,这也牵涉到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  第2点,晶体管与电子管,只能说各有特点,没必要特意去用某一种去模拟另一种,也属于个人喜欢而已,电子管确实存在着高损耗的情况,寿命太短这是事实。  第6点,煲机,这个在音响中是必须的,很多人都有一种误解,认为煲机是让电子元件进行磨合,也认为没煲机的声音就会很差,实际上,煲机是为了让各个扬声单元的纸盆和振膜有一个适应过程,煲机之后,音质会有部分提升,但这一差别不是普通人所能感受的。  说到这,我也想提一下关于对音质音色的说法,很多人人实际上都不能很好的分辩出这其中的各种差别(这里不是指听不出来,而是不懂得去分辩),一味的追求什么高音质,那也是一种浪费。当然,你有钱的话那也无所谓。懂一点音箱的人都应该知道电脑多媒体音箱里有一款漫步者2.1入门音箱,似乎100多一点,实际上,这款音箱真不咋的,但偏偏N多人都听信JS的话,自己又听不出来,只懂得在那说好啊好啊。遇上懂行的说了,他反而还不高兴,一句“你懂个屁”给顶回来。  第10点,在音响设备中,电源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供电部分要求也是挺高,好的音响,绝对不是普通变压器可以推动起来的。  以上只是俺的个人见解,希望高手指正.  
  这里也提提我个人的意见,但不一定是准确的.  1:线材那对音质的影响那是绝对是有的.但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线材的材质,等效阻抗,容抗,屏蔽性等等方面,都是会对音质有影响.  2:晶体管和电子管,相对来讲,电子管的电压曲线要比晶体管要好点,,电子管的声音要圆润一点,或者就是所说的胆味.但电子管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寿命问题,几乎可以说不是一个档次的.另外电子管的动态响应要比晶体管的差点,同时晶体管不可否认的其电压曲线相对较差,线性区内也会参杂入其他的较多的谐波干扰.  3:数字化和模拟之间似乎是争吵不休,争吵归争吵,但似乎数字化似乎有逐渐流行的趋势,原因无他,估计大概就是信号量化后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数字化处理技术进行处理,达到简化电路,方便处理的目的.而且现在的处理速度更快,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加入对信号量化后出现的高频段失真进行补偿(是补偿不是还原),效果也不错.  4:煲机是好的音响里必须的,这个跟预热是两回事.煲机总体讲是对物理器件进行类似打磨的工作,经过若干小时在较大功率工作状态下的磨合,能消除音响本身产生的一些声谱中的毛刺.预热是让电子器件工作一段时间后,让其各电子元件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5:事实上环境也是对音响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四周墙壁的花纹都是有讲究的.(可惜我不是金耳朵,听不出来,估计也没有尖端的音响也听不出区别.但我本身接触过周围环境对声场的影响这样的项目)  6:电源对音响的影响那是肯定的,有的还是致命的.对于瞬间大功率大电流的响应,立马就听出明显声音的失真.而且电源地,信号地如何处理,其实有时也是一个技巧.不少的抄板就是倒在这里而不自知.    当然了,上辄几十w,甚至上百万的音响,小弟我见识浅陋,很少有机会接触,上百万的见都没见过,效果怎么样,那就不知道了.
  超值强帖,帮你顶,^_^
    超值强帖
  晕~原来还有这种贴  现在觉得玩HIFI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入这个道就不知道这行玩家的疯狂,跟本不知道什么叫发烧,什么叫天簌之音  玩HIFI是烧钱的玩意,而且花了钱也毫不起眼,有人以为玩越野玩飞航的来得牛,如果你在玩音响的人面前说这些人家只会一笑了之,呵呵~~~~  要练就金耳朵就象练武功一样,本人觉得,外行人难以明白个中的乐趣,一个摆位,自摩一个电容,那种满足感,呵呵~~~  小弟以前也有留意这些,这几年少了  曾经玩过的有马兰士72,天龙890,s1,s10,皇冠签名1,300B,乐富豪  凌骏,没玩过高档的  几年没玩了,看了这贴回想起曾经的往事,呵呵~
  玩音响的主观性很强,也永没有满足的境界,这么多年来总结,其实很多玩音响的有些好像在跟风,特别是有些暴发户,把十多万的器材放在客厅里,心痛啊,而且摆位也。。。。人家说:看放在那好看,彻底晕啊,他们不明白音响是用耳朵收货这个道理,有的用监听器材玩家庭影院,绝对无言。。。  其实本人觉得,一般家庭用来听音乐,兼顾家庭影院的,普通的三万多的器材足可以应付了,没有专业的场地,再贵也是浪费
  那些真的是谎言吗?不要忘记了,这个宇宙中有太多人类还没有解释清楚的东西。线材的参数现在看来是阻抗、感抗、容抗。但不要忘了,真的只有这些吗?在这个充满电磁波的社会,难道线材的屏蔽性就不用考虑吗?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有多少我们没有了解的,对音质有关系的因素我们根本一无所知呢!要真是那些参数能够全部解释的话,我觉得也就没有什么名牌器材可言了,也不用做实验了,还找人听音做测试干嘛?反正大家都可以按照参数做嘛!飞机制造商也不用吹风洞了,按照空气动力学设计嘛!吹风洞干嘛?    你居然拿衣架拉直以后和几千美元的线材做比较,真怀疑你是不知真的懂电学。衣架是什么材质?金属铝和钢比较多。回头你拿着你的万用表来测一测电阻再来喷。
  学习中 想多看看大家的意见
  经典好文章,事实的确如此
  作者:b828 回复日期: 00:26:18 
  你居然拿衣架拉直以后和几千美元的线材做比较,真怀疑你是不知真的懂电学。衣架是什么材质?金属铝和钢比较多。回头你拿着你的万用表来测一测电阻再来喷。  +++++++++++++++++++++++++++++++++++++++++++++++++++++++++++++++++++++++++  这篇文章的力量,来自于盲听。它声称盲听并不能分辨线材的质量。  如果真有这样的实验,并且结果如是,那就无可辨驳。  如果没有这样的实验,我们自己也可以做。请别人换线,看自己在不知道用什么线的情况下,能不能听出差异来。
  帖子沉了,高人、专家会看不到,顶起。。。
  最新发现日赚180元的项目|每天挂机10小时赚180元|完全0投资,0风险/in.asp?id=59174
  如果我说的是实话,大家不要笑哦!所谓发烧,最开始是追求高保真,所谓Hifi,就是当时的技术(模拟+电子管)达不到完美重现原音的效果,所以大家为追求原音重现大量砸钱(那时的乐棚级设备要几十万啊)。后来技术进步(数码+硅晶)已经接近于解决原音重现的理想,但罐头总归是罐头,最后的100%的原音重现技术始终无法攻破(或者说没人愿意投入这么多去追求了,够用了,再完美大多数人的耳朵也听不出来了),所以现在也没人追求那个100%,想追求高保真1万元足矣。反倒是大家觉得太写真了就不好玩了(所谓没有音乐味了),所以大家在吃饱喝足之余又开始最求所谓的发烧了(HiEnd),说白了就是在保证高保真的前提下,加一点人为的失真,把音箱乐器化,个性化了。由于这个失真-------就是失真,打开了音响市场的新的大门,所谓的造神运动也开始了,既然失真无罪,那就胡说八道吧,什么线材、电源、胆机、往喇叭上抹胶(卖音箱的人会告诉你你买的好几万的音箱是音乐大师一笔一笔抹出来的,这个大师要是死了,这个音箱就是绝版,没人做得出来了-----您想想,这样的音箱不失真可能吗?),所以你买的几万的线材可能就是加了失真(感抗和容抗特特质的变化)的线材,而纯净无失真的线太多了,反而不值钱了,特别是胆机,那就纯粹是为了失真而失真了。所以,可以负责任的说,失真救了音响市场,想HiEnd?那就准备几十万买失真吧。想HiFi?花上2万买品牌吧。想家庭影院?算上电视1万整好。仅想追求原音重现?好CD+好耳机,预算5000,绝对NB(至今原音重现技术音箱比耳机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不懂的路过…电脑上的还是02年的,一直没换。能出声就行
  LZ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
  好文!!!
  CES 2008 盲听测试  有一间展房是华尔街日报的,很奇怪,是吧? 它和音响有什么关系? 进去一看,原来是他们在搞盲听调查.     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双盲试听的器材环境,给你做A/B切换,让你回答A和B哪个音质好,好的程度是多少. A和B的差别也许是CD和APE,或者CD和MP3,也可能是不同的线材,他们都不告诉你,就让你听. 我坐下听了一下,认为A比B要好很多,于是选了个A is much better than B的选项. 问他对不对,竟然不给回答. 原来他们就是拿参加展会的人士做小白鼠,来完成他们的调研.        以上是小白的报道,下面是华尔街日报的报告:    假设你必须在两套喇叭线中选择其一,一套花费不高,音质不错,另一套售价数千美元,而音质或许仅仅是略胜一筹,如果你选择了后者,那么,上个礼拜你会在拉斯维加斯度过一段好时光。    赌城眼下正上演的众多活动中包括家庭娱乐器材展(The Home Entertainment Show),这个音响发烧友展览会的举办地位于拉斯维加斯大道边的两家小型汽车旅馆内。所谓音响发烧友,或许正如你所知,是那些对花上5万美金买台唱机看得很平常的高保真音响爱好者。这些年我算是弄明白了,音响发烧友实际上分两类:一类是彻头彻尾的神经病;另一类纯粹是疯子。    后者有几分幽默感,这些人无奈地表示,高保真音响只是他们这类人的诸多特有爱好之一,谁让他们手头阔绰、想像力丰富、有能力区别常人难以分辨的不同之处呢?而我则想搞清楚成见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判断。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对饮酒者的大脑扫描显示,如果他们认为所饮的酒价格昂贵,那么从生理上会更加享受饮酒的乐趣。音响发烧友真的能不受设备品牌和价格的影响,听出来他们所称的区别吗?    为了找出答案,《科技大观》专栏成为上周展览会上的正式展商。我在展厅里安装了两套音响系统,它们除了一个组件以外一模一样。除音箱以外的所有部件都被隐藏起来(感谢Totem Acoustics出借Forest音箱,以及Magnum Dynalab的MD-308音箱,它们的效果都十分震撼。)    两套音响播放着同样的音乐,参与者用遥控器在两者之间转换,然后告诉我哪一套音响效果更好。    测试之一比较的是来自iPod的高品质MP3文件与一台3,000美元播放器上播出的CD。在接受测试的24人中,四分之三更青睐CD的音质。    这并不奇怪。不过,当我用iPod播放.wav 文件──未经压缩的数字文件;将耳机插孔连接到扩音器上──在接受测试的21个人中有52%更喜欢iPod的表现.      
  这令我会心一笑,不仅是因为“势利”的发烧友们得出了错误答案,而且还因为这意味着美妙的声音可能来自一个普通廉价的设备。    我还测试了音响线,这玩艺即便是在发烧友中间也存在争议。有些人肯为音响线花费上万美元,而有些人认为这纯粹是浪费钱财。    我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CD播放器测试了价值2,000美元的8英尺魔声(Monster Cable)旗舰音响线,它足有拇指般粗细,与之相对的是14号五金店音响线。许多发烧友表示两者同样出色。我听不出两者有什么区别,也有点儿怀疑是否有人做得到。不过在39个测试者中间,61%的人表示,价格昂贵的音响线音质效果更好。    这种区别或许难以和两者天壤之别的价格划上等号,不过我对于展览会上最懂行的人物──比如约翰 阿特金森(John Atkinson)和《音响专家》(Stereophile Magazine)的迈克尔 弗雷默(Michael Fremer)──轻而易举地选出了价格昂贵的音响线很是惊奇。    其传导出的声音被描述为“更圆润”、“更清脆”、“更紧密”,这就像是红酒,自己想像吧。    不过以绝对标准衡量,两者的差异并不那么明显。阿特金森推测,高价音响线的音质大约只高出了5%。但请记住,音响发烧友们愿意为音质的哪怕一点点提高承担任何负担、付出任何代价。    展览的到场人数令人失望,因此我并没有得到我所需要的测试参与人数。不过即便有了足够的参与者,我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得出任何结论。这种非A即B的测试本身就有局限性,两者的区别原本不大,可是越听就会越觉得不同。    怀疑论者或许会认为,我对这些发烧友们过于迁就和轻信了。    并非如此。  想想发烧友们青睐的电力线路调节器,据说它能减少电力供应引发的噪音和失真,这类问题你或许根本不会注意到。Audience LLC的一个代表接受了我的测试邀请,对该公司2,800美元的AdeptResponse aR6调节器进行测试。    他三次中有两次选出了本公司生产的调节器。    请注意,前面所提那些“纯粹疯狂”的音响发烧友表示,尽管他们的室内音响设备花费超过六位数字,我们其他人可以在销售不知名品牌的专业音像商店花上1,000美元就得到很不错的音效。    对于选择品牌,我帮不上什么忙,不过我的测试显示.wav文件更胜一筹。尽管这类文件比MP3占据更大的空间,但光碟价格的日益走低令大规模收藏变得可行。    对于音响线来说,上乘产品的售价也有可能远低于2,000美元。我依然满足于在五金店购物,不过你或许有两只能明察秋毫的“金耳朵”。就像《警探哈里》(Dirty Harry)中的台词,你必须问自己,“我觉得幸运吗?”    那么,你幸运吗?    Lee Gomes    (编者按:本文作者Lee Gomes是《华尔街日报》专栏“Portals”的专栏作家,栏目内容以科技、商业及相关的主题为主。)   --------------------------------------------------------------------------------  
  理论跟实际是两码事,相同配置相同喇叭单元,就是功放换成一台胆机和一台石机,使用盲听的办法,耳朵没有问题都可以听出来有区别!
  不过楼上的配置也太夸张,典型钱多。
  煲机时间上面说的太夸张了些,看来文章非动手派整的。俺说个很理论的,功放的中点电压,没有十来分钟让各个元件的热稳定后,这个中点电压是浮动的,只有热稳定后才稳定下来,电子游动只有在元件(不同材料热稳定点不同)的热稳定后才工作在比较稳定状态,当然声音就更好,为何热稳定后声音会纯和得多,刚开机时声音明显感觉偏硬,干涩呢?除非你耳朵真的有问题。
  @敏主党主希   Dreamwave vox蓝牙音箱美国防水无线手机便携HiFi音响发烧低音炮  VOX是一款时尚家居户外蓝牙音响,优雅别致适合都市女性白领,适用场景广泛,卧室,书房,户外便携。分量感十足,音效大容量,音质超乎你想象。VOX还是一件现代简约的家居艺术品,点缀你的现代生活。加入Deramwave ,它不仅是一台音响,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好麦无线音乐}  
  楼主有心了。  现代人应该没几个有耐心看这么长的文
  线材绝对对声音有影响。我只是一个底层人员,讲个底层的事例,秋叶原的线材和街边的线材在几个音响中声音有明显的品质提升。说不定淘宝秋叶原也是假的?音响价格高的也只有3.4千。提升是绝对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制低音炮音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