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小学生数学教学视频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 - 肥城教育网
&&&&&&&&&&&&&&&&&&&&
&&&&&&&&&&&&
您当前的位置:&>&&>&&>&&>&
&&&&&&&&&&&&&&&&&&&&&&&&&&&&&&&&&&&&&&&&&&&&&&&&&&&&&& 学生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
龙山小学&& 王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 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全过程。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其中,数感的建立是数学素养提高的重要标志。
然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下面就培养学生的数感谈一下自己浅显的认识。
数感是最朴实的数学素养,就是关于数的感觉与理解。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数感是在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认识和运用的过程中培养的。《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一、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发展数感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他们的思维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他们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力也异乎寻常。
例如,在学习1~10 的数的认识时,常常是从具体的数量引入,再抽象出数。教学中,先让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1~10&表达的事物。1 只狗、2 只鸭、3 只小鸟等的具体数量,学生可以看到这些数量,可以一个一个地数,进而抽象出1、2、3 等的数。孩子一个一个数出来,读出来;把数量和数建立起联系,就是形成数感的开始。以后学习认识更大的数,以至学习小数、分数时都需要像这样建立数感。数感的建立是使学生把现实情境中的数量,与抽象的数建立起联系。用具体的情境和数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习分数时,&分苹果&、&分蛋糕&、&分长方形卡片&等过程,也是体会分数的意义的过程,建立与分数相关的数感。学生建立了数感,反过来有助于学生运用数表达与解决问题,用数来表示数量。&每排8 个小朋友,4 排一共几个小朋友?&学生要理解8和4 所代表的数量的不同,才能确定是4个8 相加或用8&4 来表达这一数量关系。
二、在生活中启蒙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启蒙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有51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能坐5个人,最少需要租几条船?这个问题不只是简单地计算51&5=10(条)&&1(人),答案就是10条多1人。而在这个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要体会到商10余1是什么意思,10表示10条船,1表示如果租10条船每次都运5个人,还剩下1个人,也需要再租1条船,因此必须11条船才行。对于这个实际问题来讲,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生活中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还可以7条船各坐5人,另外4条船各坐4人;或9条船各坐5人,2条船各坐3人等等。这些都是合理的解决方法,学生灵活地选择方法来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升华了数感。
三、在计算教学中培养数感
&&&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
&口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口算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且每天坚持训练,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长此以往,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升。
&&&&& 在计算教学中,估算无处不在,在小学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可以看出,在每一个计算内容的安排上,都是先口算,再估算,最后是笔算。这种模式化的安排,与以前的教材比,可以看出对口算和估算的重视,对学生数感培养很重要。
&&&&& 如:&一本书9元,全班52人,全班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50 = 500,估计在5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52 = 520,不到52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9&50 = 450,肯定比45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再比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商有个大致的判断,知道商在哪两个数的范围之间,而且对于学生感受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掌握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帮助。在估算中唤起了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 总之,数感的建立是数学素养提高的重要标志。但它不是孤立的,要与培养符号感,数学建模意识结合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国家及部委网站-
中央电教馆
教育部信息中心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省内政府网站
-市内部门网站-
肥城市人民政府
泰山区人民政府
岱岳区人民政府
新泰市人民政府
宁阳县人民政府
东平县人民政府
-省市教育网站-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教育信息中心
山东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泰安市教育局
-新闻媒体网站-
中国新闻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肥城市教育局&&地址:山东省肥城市文化路004号&& 传真:&&邮编:271600
鲁ICP备号-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里程碑上的数”为例
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出现了“中学数学入理解这一学习策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并将其渗透到教核心素养”一词,笔者对数学核心素养给出以下个人理解: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为出发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指核心素养是指在素养中最重要的、必须具备的、具有普适性出学习路径。的部分,而数学核心素养则是指学习数学必须具备(达到)1.通过分析课题,建构学习框架的能力,一般包括数学抽象、(合情、逻辑)推理、运算、直观问:这节课的标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里程想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碑上的数”中,什么词比较陌生?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本文以北师大答:“里程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里程碑上的数”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课堂问:里程碑上的数涉及到数的表示,这些和二元一次方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程组的应用有什么关系呢?“里程碑上的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引发学生思考,建立知识链接)五节应用二元一...&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教育文件,课改已经成为趋势。《意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明确学生才是教育的重点对象,贯彻落实以德育人、以科学树人的理念,关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一、结合数学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及提高学生的数学涵养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当片面的以解题至上的理念来教导学生,而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由来,数学在古代的应用,以及数学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可以在讲课时穿插一些数学家的名人轶事活跃课堂气氛,在传导数学家们的正能量时,减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恐惧。学生也可以在全面了解数学体系后,改变旧的数学观念,形成新的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数学学习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对于数学的兴趣并不是很大,畏难心理也普遍存在,我们的老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切不过操之过急,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结的基础上,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耐心的引导学生,用新颖的教学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害怕数学的问题,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获得一定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自觉的、长期的、不易转变的、稳定的数学意识和行为,包括观察能力、问题意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也包含创新意识、数学的美学价值等高层次内容。数学素养无法通过直接传授来获得,那么,小学数学教师究竟要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呢?一、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求知欲望,唤醒潜能,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很多时候教师担心学生年纪小,因此不敢让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说是不相信他们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从来没有任何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是呆板的填鸭式教育,无益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核心素养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张口说出自己的问题,善于发现生活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结束之后,我...&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不断以给学生补充额外的知识点;第三点,教出现,而这些技术在教育中运用十分广泛,育者与学生观念的转变。学生从被动地学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有着自身的优势,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其在广大教育者中受到关注,教育者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中们通过自身的思考,不断根据科学技术提的重要性和优势出新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质量不断地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高。其中翻转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方式,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个新型方法,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欢迎。运用这种新型教育方式的优势与重要意义那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有哪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模式?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究竟有考虑。哪些优势与重要意义?而翻转课堂教学模1.在初中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运用?下面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说明自己的一些浅科技在这种翻转...&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当今的社会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时代。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欲望在这个人人都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去创造,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权利。只要有创造的意识、创造的行动,就会取得创造的成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源头。当前党和政府号召广大青年自助创业\创新,这种精神应该从他们上学时就开始培养。二、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一过程,体会其中的快乐。例如:我在上一节数学课时,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后,用1平方厘米去量身边的物体,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再激发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的欲望。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新课堂背景下的体育课堂,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展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展示,是对学生的一种表扬与鼓励、一种自信与勇气、一种反馈与激励,恰当、合理地运用学生展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正确的展示能将技术动作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模仿,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学生的展示能让学生或老师了解学习的进展,对出现的问题一目了然,为改进提高技术动作服务。学生的展示是实时的学习状态反应,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在展示活动中,应注意如下几点:一、展示的目的要明确展示是一种反馈与激励,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它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练习程度,便于教师掌握学习情况、调控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从而更好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展示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展示,不仅是检查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还是调节课堂的...&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识到这一职责的重要性,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并力求多元展开。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也有着诸多的困惑。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出发,对教师们面临的问题与困惑进行梳理总结,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主要的解决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教师不认可在课壹教学中开表社会主义核必价值观教言工作的必要性和价值 一直以来,教学都是以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为主要任务,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提出以来,教学也逐渐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与品德方面,但这也是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在社会的影响与沿袭下来的观念之下,知识仍旧.占据主要地位。所以,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德育,把价值观教育与德育等同,进而把价值观...&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查看主题内容
栏目版主:
回复:1&&阅读:41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忙糯乡邦界完小
5&主题&/&0&回复
发表于& 11:22:58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的价值的弊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新制定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充分汲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明确了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科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今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 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一度成为全国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e: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你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能发帖或回复如何在计算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
时间:17-04-18 09:13:07
来源:湖南教育网
作者: 张迎春
编辑:金刀
浏览数:<span id="hitcount8
还记得上一次观摩国家级的小学数学大赛课是2009年在河北承德,那是邵东县首届小学数学名师团队组织的活动。当时印象最深的是获得特等奖的广州番禺区简树恩老师的课,让我懂得课堂上要轻松愉悦,要让孩子做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效果不言自明。我甚至加了他的QQ,并请教过很多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受益匪浅。后来的这些年陆陆续续的也听了许多省级大赛课,观摩过很多大师的精彩课堂,只是和很多一线的老师一样,我们都在感叹“听课的时候很激动,回到家里一动也不会动”,意思就是这些高端大气的课难以模仿。这次刚好在广西南宁有 “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九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会”的活动,规模空前,尽管我已身怀六甲,可是仍不愿意错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4月12号,带着家人和朋友的担心与牵挂,毅然踏上南下的“征程”。到达目的地后,马上感受到广西南宁人民的亲切实诚,也感受到了南宁天气的热情。翻看报到后领取的资料,发现本次研讨的都是“计算”类型的课,这正是我们在教学中最需要指导的地方,便很是期待。4月13日进入会场后,发现第一天上午的三堂课都在朴实中一一呈现,没有花俏的设计,没有精美的包装,大家不免纷纷议论“这么平淡简约的课堂居然是国家级的大课?我们平时在家里不就是这么上的吗?也太小儿科了吧!”可是,疑惑终归是疑惑,我想,这么多省市级的专家团队如此设计,一定有他们的目的道理,只是现在还没有理解到他们设计的真谛。于是便认认真真听完11堂来自各个省市区的不同年级的计算课,并且参与了每次互动研讨,才慢慢领悟出其中的深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课堂只有“实在”才是根本,如此才能把当今世界普遍重视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在此,我想谈谈这次听课后,对改进计算教学、发展运算能力、体现核心素养的一些感悟。首先,在运算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融合核心素养。数学技能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在计算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理解、掌握运算知识,然后再在课堂中通过各种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来自河北省承德市的张雷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时候,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摆小棒和拨珠子加深体会计数单位在计算中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展示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注重算理的交流和反思,体会加减运算的本质、沟通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核心素养。其次,关注“四基”目标,实施运算教学。在计算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达成“四基”目标,发展运算能力。我们还要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算理与算法、常规算法与多样性算法的关系,提高运算活动的数学思维含量。“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广西贵港的刘永莲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重视情境的创设,把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方便了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也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平等、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第三,在计算教学中抓本质、抓联系、抓训练。在教学“十进位制计数原理”以及“四则运算的意义”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抓住它们的本质。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更要善于去把握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而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是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练习,要注意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的落实。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指导学生练习,科学进行训练。如广东省珠海市的王南老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三年级上册学习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而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又是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王老师就是很好的抓住了这堂课的本质以及这部分学习知识点前后的联系,并进行了相关的训练,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第四,加强良好运算习惯的培养。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谓占据大半壁江山,运算能力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10个核心概念之一,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该培养的数学素养之一。而运算习惯是影响运算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师要认真指导、长期坚持严格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实践创新的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长期发展打好基础。山西省运城市的曹洁老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时,让学生首先画一画、算一算,理解3个五分之一就是五分之三,再在学生自主计算的基础上,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图示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助推学生深层次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即2个七分之三就是(2×3)个七分之一,从而为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如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有效培养学生正确、合理、灵活、简洁的运算能力,助推数学素养的提升。前行不止,学习不止。做课如同做人,也要“实在实诚”。让我们远离喧嚣的干扰,回归教育的本真,给孩子们“实在”的课堂,有用的课堂,做一个“实诚”的教育人!(本网评论员 张迎春)责任编辑:金刀
了解有温度的教育资讯,尽在湖南教育网微信。请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本网站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数学教学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