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亚砜对细菌,真菌有没有大蒜能杀灭手足真菌吗作用

关注今日:3 | 主题:160500
微信扫一扫
二甲亚砜(DMSO)对细菌、真菌有没有杀灭作用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11年零257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想用DMSO溶解药物做抑菌试验,但不知道它本身有没有抑菌作用请有经验的同学告知,不甚感谢!!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DMSO对一般的细菌和真菌还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你完全可以用DMSO和无菌水各设置一个对照,这样就可以看出你的药物抑菌作用的强弱啦。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抑菌实验:将药物用2.5%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后,倍比稀释成以下不同浓度的药液培养基,每毫升含药量依次为400、200、100、50、25、12.5、6.25、3.125、1.56μg,另设二组对照管,依次为含2.5%DMSO管和空白对照管。待测真菌用0.9%灭菌盐水制成菌液,最终含菌量控制在1×105~5×105cfu/mL。将制备好的各株菌的菌悬液加入药液培养基后,置温箱培养6d后观察结果。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一种古老抗菌剂在口腔科重新使用的可能性--《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8年02期
一种古老抗菌剂在口腔科重新使用的可能性
【摘要】:正 作者研究了由二甲亚砜起稳定作用的银离子在口腔治疗中的适用性和效果。作为抗菌剂采用以下配方制成合剂:硝酸银1g,医用二甲亚砜30g~40g,重蒸馏水加至100g。由于二甲亚砜对膜脂质的溶解作用。该合剂迅速深入地渗透到组织内。当二甲亚砜起溶解作用时,银离子在组织内快速扩散,不引起损伤、疼痛和坏死作用。二甲亚砜的上述机制还提高银的抗菌活性。所提出的合剂具有杀灭微生物作用,对厌氧、需氧菌、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孢子、酵母菌、致病真菌、梭状菌、鞭毛原虫和病毒以及对上述细菌的耐药菌株起作用。
【正文快照】:
作者研究了由二甲亚枫起稳定作用的银离子在口腔治疗中的适用性和效果。作为抗菌剂采用以下配方制成合剂:硝酸银19,医用二甲业试3魄~,409,重蒸馏水力汁至1009。由于二甲亚讽对膜脂质的溶解作用。该合剂迅速深入地渗透到组织内。当二甲亚讽起溶解作用时,银离子在组织内快速扩散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英;许颖;宋宪民;;[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1年03期
余日月,周永胜,冯海兰;[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陈梦云;陈素华;陈昆达;李美琼;邓毅立;吴恩格;;[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6年01期
佘文珺;张富强;胡滨;黄曜;;[J];口腔医学;2007年07期
郭军,张乐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3年01期
王峰;[J];广东牙病防治;1998年03期
马千淇;赵铱民;吴国锋;徐修礼;周冰;韩影;;[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丁明超;李德超;;[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年02期
高秀秋;[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章建益;吴佩玲;张维新;李永祥;孙向彬;;[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裴宝椿;;[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章宏伟;许腊梅;戴心怡;苏新;;[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王凤明;胡涛;谭红;周学东;;[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徐皑;刘兴容;李艳萍;;[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王宇华;张富强;;[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欧阳勇;廖志清;杨剑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铮奎;[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春茂;[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建益;[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熊丽辉;[D];佳木斯大学;2007年
况尚如;[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林奕真;[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李尚君;[D];吉林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二甲基亚砜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五周年-第五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台湾海峡两岸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2014年
二甲基亚砜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探讨二甲基亚砜体外抗菌效果。通过微孔板倍比稀释法分析二甲基亚砜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的抑菌效最显著,当其浓度为0.18mol/1,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为0.35 mol/1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明显;当其浓度为0.70 mol/1时,对白色念珠菌菌抑菌效果显著。说明二甲基亚砜对人类常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在抑菌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分类号】:R96【正文快照】:
二甲基亚砜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池水晶$昆明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冯时$昆明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王艳红$昆明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汪玉娇$昆明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李小曼$昆明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李静$昆明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其南;蒋玉富;杜继昭;罗明仪;刘约翰;许志美;;[J];中国药学杂志;1981年11期
刘宝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S4期
黄锡全,孙惠华,成静,高大庆,傅翠梅,闻平,殷立风,彭张;[J];微生物学杂志;1999年03期
和培红,柴栋,王睿;[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年04期
姜允国,张跃峰,谢基军,祝建华;[J];前卫医药杂志;1999年05期
柴栋;王昆;王睿;方翼;裴斐;钱皎;;[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年01期
钱倩,周华娣,徐丽芬;[J];抗生素;1984年05期
吴燕;[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曾明辉;罗隆泽;王怀芾;谭正怀;;[J];中国药业;2006年12期
王其南,蒋玉富,杜继昭,罗明仪,刘约翰,许志美;[J];药学学报;1982年05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的位置: &
甲醛与二甲亚砜灭菌剂的制备
优质期刊推荐贡菜提取物抗真菌活性实验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贡菜提取物抗真菌活性实验研究
【摘要】:医院感染中,医学真菌感染问题非常严重,随着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导管插入和放射治疗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降低或缺陷,使原来认为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感染情况日益增多,真菌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对于浅部真菌感染治疗的药物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于深部真菌感染治疗的药物研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以化药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毒副作用大及耐药菌株的出现,寻找高效、广谱、低毒的抗真菌药物是药物学家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的抗真菌活性成分,并发现新的作用靶点,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已发现一些中草药和植物中存在抗真菌活性成分,其中大蒜素已应用于抗深部真菌感染。对于贡菜的化学成分初步分析表明贡菜中含有糖类、生物碱、酚类及黄酮类等物质,为确定贡菜的抗真菌活性部位,本研究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对贡菜干品进行浸提,以临床上常见的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真菌为受试菌株,对贡菜不同提取液及浸膏进行了体外抗真菌试验研究,并探讨了溶剂及温度对贡菜抗菌试验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贡菜乙醇提取液抗微生物试验研究中发现,贡菜中存在广谱抗微生物作用的成分。
乙醇提取液对青霉菌、黑曲霉、黄曲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5μl/ml、最低杀菌浓度(MBC)值为250μl/ml。这为进一步研究贡菜抗病原性真菌活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
肠杆菌、志贺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MIC值范围为31~125μl/ml、MBC值范围为31~125μl/ml。其中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敏感性较低,肠杆菌科细菌较敏感。
本研究应用1:1丙酮水溶液对贡菜干品进行冷浸提方法,并对该浸提液进行乙酸乙酯萃取,应用试管法对样液进行对倍稀释,进行体外抗真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贡菜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存在广谱抗真菌活性成分,对犬小孢子菌、絮状毛癣菌等浅部真菌较敏感,对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深部感染真菌敏感性较低。
乙酸乙酯萃取液A液,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短帚霉、石膏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抗真菌范围为15~125μl/ml,且MIC和MBC值等同。
乙酸乙酯萃取液B液,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短帚霉、石膏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须发毛癣菌、絮状毛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抗真菌范围为7.5~125μl/ml,且MIC和MBC值等同。
乙酸乙酯萃取液B液减压蒸去溶剂制得浸膏,用DMSO溶解,对上述受试菌种进行抗真菌试验研究,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短帚霉、石膏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须发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的最低抑制和杀灭浓度为12.5~200μg/ml。
贡菜的水浸液进行抗微生物试验研究,未发现有抗微生物作用。
贡菜丙酮提取液浸膏的水溶液进行试验,未发现有抗真菌作用。
溶剂、温度等因素对贡菜抗真菌活性有影响
在贡菜提取过程中使用丙酮、乙酸乙酯及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二甲基亚砜作为浸膏溶剂。贡菜提取样液已挥去大部分提取溶剂,残留溶
剂经培养液对倍稀释的终浓度,对各受试菌种影响可忽略。二甲基亚砜作为浸膏溶剂,对受试菌种作用的二甲基亚砜的终浓度低于二甲基亚砜直接作用浓度,可忽略其影响。
对贡菜乙酸乙酯萃取液进行不同温度处理,80℃、100℃、121℃处理15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与未处理的样液无差别,将浸膏121℃干烤24h,溶解于DMSO后高压灭菌,对各受试菌种的MIC值与DMSO抗真菌结果无差别,认为较长时间高温处理对乙酸乙酯萃取的有效成分活性会破坏。
对于贡菜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抗真菌活性机理尚不清楚,乙酸乙酯萃取的成分可能为低分子量植物多酚,植物多酚具有与蛋白质结合能力,也可与真菌代谢酶结合,从而影响真菌代谢活性。有关于贡菜的抗真菌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结果表明,贡菜中存在广谱抗真菌活性成分,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6属10个真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尤其是对霉菌的抑杀灭性能使其具有一定药用研究价值,为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贡菜提供了实验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4【分类号】:R28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虑,张永信;[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年06期
鲍华英;[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年05期
胡秀芳,杨贤强,陈留记;[J];福建茶叶;2000年03期
唐书谦,叶庆佾,钟白玉,胡梦玲,杜青云;[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彭慧琴,蔡卫民,项哨;[J];茶叶科学;2003年01期
雷桂兰,吴中华,罗建军,李树文;[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裘爱泳,刘军海,张海晖;[J];粮食与油脂;2003年06期
何洪英;[J];饮料工业;2001年05期
甄清,黎明兰,李勇;[J];食品科学;1999年05期
董金甫,李瑶卿,洪绍梅;[J];食品科学;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煜,茅颖,向俊才,杨立志,万金志,李淑芳,罗小光;[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年06期
秦远超;[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朱小茜,徐晓燕,黄义德,武德传;[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牟凤娟;徐峥嵘;;[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韩杰;孟军;袁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张金敏;[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李叶云,江昌俊,王秀丽;[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刘莉华,宛晓春,李大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陈守江,姜松;[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黄谷良;林特夫;;[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宇琴;崔芳;刘艳红;吴国良;王勇;;[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郝艳宾;齐建勋;王克建;张建甫;吴春林;王维霞;;[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彭鑫林;王辉宪;谢聃;马玉美;欧阳建文;王仁才;熊兴耀;;[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王克建;范志远;齐建勋;郝艳宾;;[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汉生;;[A];2005广东茶产业发展论坛汇编[C];2005年
宁桂丽;汤建平;;[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陈晓勇;傅颖媛;;[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任燕;;[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张敏;刘梅;孔伟;;[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向耘;冉玉平;代亚玲;张浩;何晓丹;万慧颖;王琳;;[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美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邓淑文;[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张友胜;[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黄文;[D];四川大学;2002年
顾菊林;[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刘叔文;[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綦菁华;[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林金科;[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张名位;[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唐韶坤;[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海东;[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金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张鹏;[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荣在丽;[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郭翠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潘素君;[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连芳;[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刘滔滔;[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陈效兰;[D];湘潭大学;2001年
李国华;[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慧英;陆华国;唐许尧;;[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沃兴德,洪行球,魏佳萍,高承贤,李万里,金明敏,唐利华,丁志山;[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沃兴德,洪行球,高承贤,金明敏,李万里,丁志山,唐利华;[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张雷,张万年,周有骏,季海涛,朱杰;[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周有骏,朱驹,马宏达,冯志祥,吕加国,季海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0期
石晶,陶沂,胡晋红,田亚平;[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石建;[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年02期
石碧,狄莹,何有节,范浩军;[J];化工学报;1998年S1期
狄莹,石碧;[J];化学通报;1999年03期
章敏,周莉,于东海,王延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侠;郑法新;程璐;;[J];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李虹;黄欣;施伟民;;[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年01期
蔡苏兰;刘婷婷;阎浩林;梁丽莉;;[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万传星;朱丽莉;刘文杰;;[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周汛;李桂明;;[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张宏伟;易杨华;袁卫华;王增蕾;张诗龙;巩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邓群;刘佳霖;张红胜;余旻;;[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年11期
桂蜀华;付涛;梁远园;李业荣;谢友良;熊艺花;黄琳;;[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年04期
冯志祥,张万年,周有骏,朱驹,吕加国,李科;[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2000年04期
盛春泉;朱杰;张万年;曹永兵;宋云龙;张珉;季海涛;姚建忠;;[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晓兰;陶可志;徐大高;潘汝谦;徐汉虹;;[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孙永科;杨林富;杨亮宇;毕保良;初晓辉;杨玉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姚明辉;;[A];中国药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殖药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陈超杰;展丽娟;秦海林;王爱平;;[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豆长明;李继承;;[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李春艳;曾艳波;彭芳;戴好富;郑永唐;;[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卢汝梅;李兵;苏醒;钟振国;张雯艳;;[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林青;;[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韩伟娟;尹大力;;[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刘淑静;陈芝芳;李岩;;[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云涛;[N];医药导报;2006年
张中桥;[N];中国医药报;2005年
;[N];人民日报;2007年
董国用;[N];农民日报;2005年
辛华;[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言实;[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中信;[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仲海亮;[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申花;[N];中国包装报;2006年
刘张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承杰;[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邢雁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储全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殷丹;[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于飞;[D];天津大学;2010年
贾娜;[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吴丽莎;[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靳利娥;[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郝建军;[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姚楠;[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甄清;[D];吉林大学;2004年
黄翠丽;[D];青岛大学;2001年
李强;[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刘杰;[D];重庆大学;2004年
丁小静;[D];吉林大学;2010年
魏艳丽;[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姜伟伟;[D];中南大学;2010年
徐睿;[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杜军强;[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武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杀灭真菌的药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