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中药材市场价格表草药市场有私下要虎骨的吗

我的图书馆
1 基本介绍 编辑本段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
  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药学叫做“本草学”。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在安徽省亳州市。
  药材认识,旨在收集全国中药材品种。各药均按名称、来源、形态、生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编写,并附以彩色图。内容丰富,资料较准确可靠,可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进行研究,可供科研和临床的参考。[1][1]
2 药材成分 编辑本段
  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各种药材又具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照其药理作用和组成性质,概括起来中药材的成分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2.1 有效成分
  即具有生物活性,发挥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
2.2 辅助成分
  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药效作用的物质。如洋地黄中的皂甙可帮助洋地黄甙溶解或促进其吸收。
2.3 无效成分
  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往往会影响浸出效果、制剂稳定性、药效等。
2.4 组织物质
  构成细胞的不溶物,如纤维质、栓皮等。
  大多数中药制剂是复方,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通常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上,其处方的组成几味至几十味药不等,成分复杂。浸取就是要尽量提出发挥药效的成分,并尽量避免浸出过多的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但随着中药科学的发展,“无效”和“有效”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方剂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某些过去认为是无效的成分,现在却发现它有生物活性,应根据不同组方的成分变化,确定浸取过程中的最佳提取工艺。
3 生产技术 编辑本段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一些重要中药材的生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药植所而言,从六十年代开始,科研人员深入到全国各地开展中药材引种栽培研究,帮助当地发展中药材生产并建立中药材的研究机构,解决了诸多中药材生产中的问题,先后开展了黄连、当归、贝母、天麻、金银花、丹参、元胡、番红花、人参、西洋参、黄芩、甘草、北沙参、枸杞、桔梗、红花、芍药、牡丹、山茱萸、地黄、金莲花、杜仲、薏苡、山药、银杏、五倍子、猪苓、黄芪、金荞麦、肉苁蓉等中药材的栽培技术研究,并取得成果。其中天麻、黄连、西洋参、金银花、猪苓等品种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脱贫途径。从八十年代开始,我所致力于中药材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绿色中药材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中药材的病虫害采取生物防治措施,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人参、西洋参、山楂、金银花、枸杞等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等。
  目前,全国中药材家种品种达300多种,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年产量5亿多公斤,全国已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4 采收原则 编辑本段
  (一)植物药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红花、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番红花等。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幼果。种子类药材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
  (二)动物类因原动物种类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也不相同。以成虫入药的,应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等。
  (三)矿物药类全年均可采收。 & &
5 管理办法 编辑本段
  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和饲养过程,即是中药材的生产过程。一方面,中药材属于药品,从原则上说,对中药材的生产也应当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但另一方面,中药材的生产,即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和饲养活动,又明显不同于一般药品的生产活动。一般药品的生产活动属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性强;而中药材的生产一般属于农业生产活动,质量可控性与工业化生产相比,影响因素更多,更为困难。本法对一般药品生产活动监督管理的规定,难以完全适用于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和饲养。同时又应当看到,要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也需要从中药材生产入手。
6 发展概况 编辑本段
  当前世界医药20强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中草药研究中心,有些企业也开始在国内网罗中药开发人才,甚至窃取中药专利;同时,受中药板块高利润、高增长等利好因素的吸引,社会上大量资本流入中药行业,使中药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很大变化。
  中药行业由于迎合了近年来国际上绿色消费的热潮,而且在产业化和规模化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实现了超过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但也存在着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国际市场份额下降,科技研发力量薄弱,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变化的产业环境促成了中药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
  新医改也许会给这个略显老态的行业注入新的生机,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将收录约263 个中药品种,占总药物数目的45%左右,相应的消费拉动效应将利好中成药企业。
7 常见药材 编辑本段
7.3 四字以上
  十大功劳 王不留行 冬虫夏草 五指毛桃 罗布麻叶 臭梧桐叶 紫花杜鹃 紫背天葵 鹅不食草
7.4 五字以上药材
  白花蛇舌草 打破碗花花 雪上一枝蒿
8 药材分布 编辑本段
  【北京】: 黄芩、知母、苍术、酸枣、益母草、玉竹、瞿麦、柴胡、远志等。
  【天津】:酸枣、菘蓝、茵陈、牛膝、北沙参等。
  【上海】: 番红花、延胡索、栝楼、菘蓝、丹参等。
  【重庆】:黄连、杜仲、厚朴、半夏、天冬、金荞麦、仙茅等。
  【河北】: 知母、黄芩、防风、菘蓝、柴胡、远志、薏苡、菊、北苍术、白芷、桔梗、藁本、紫菀、金莲花、肉苁蓉、酸枣等。
  【山西】:黄芪、党参、远志、杏、小茴香、连翘、麻黄、秦艽、防风、猪苓、知母、苍术、甘遂等。
  【辽宁】: 人参、细辛、五味子、藁本、黄檗、党参、升麻、柴胡、苍术、薏苡、远志、酸枣等。
  【吉林】:人参、五味子、桔梗、党参、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
  【江苏】:桔梗、薄荷、菊、太子参、芦苇、荆芥、紫苏、栝楼、百合、菘蓝、芡实、半夏、丹参、夏枯草 牛蒡等。
  【浙江】:浙贝母、延胡索、芍药、白术、玄参、麦冬、菊、白芷、厚朴、百合、山茱萸、夏枯草、乌药、益母草等。
  【安徽】:芍药、牡丹、菊、菘蓝、太子参、 南沙参、女贞、白前、独活、侧柏、木瓜、前胡、土茯苓、苍术、半夏、杜仲、金钱草、黄精、山楂、金银花、白蔹、白薇、萆解、地榆、 防己、 蒿本、葛根、葛根、茜草、青木香、三棱、商陆、射干、天麻、乌药、香附、玉竹、紫菀、荜澄茄、金樱子、蔓荆、山茱萸、桑椹、葶苈子、紫苏子、合欢皮、淡竹叶、枸骨叶、莲须、夏枯草(球)、野菊花、半边莲、大蓟、翻白草、鹿衔草、华细辛、淫羊藿、鱼腥草、龟甲、红娘子、蜈蚣等。
  【福建】: 穿心莲、泽泻、乌梅、太子参、酸橙、龙眼、栝楼、金毛狗脊、虎杖、贯众、金樱子、厚朴、巴戟天等。
  【江西】:酸橙、栀子、荆芥、香薷、薄荷、钩藤、防己、蔓荆子、青葙、车前、泽泻、夏天无、蓬蘽等。
  【山东】:忍冬、北沙参、栝楼、酸枣、远志、黄芩、山楂、茵陈、香附、牡丹、徐长卿、灵芝、天南星。
  【河南】: 地黄、牛膝、菊、薯蓣、山茱萸、辛夷、忍冬、望春花、柴胡、白芷、白附子、牛蒡子、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独角莲、栝楼、天南星、酸枣等。
  【湖北】:茯苓、黄连、独活、厚朴、续断、射干、杜仲、白术、苍术、半夏、湖北贝母等。
  【湖南】: 厚朴、木瓜、黄精、玉竹、牡丹、乌药、前胡、芍药、望春花、白及(白芨)、吴茱萸、莲、夏枯草、百合等。
  【广东】:阳春砂、益智、巴戟天、草豆蔻、肉桂、诃子、化州柚、仙茅、何首乌、佛手、橘、乌药、广防己、红豆蔻、广藿香、穿心莲等。
  【广西】: 罗汉果、广金钱草、鸡骨草、石斛、吴茱萸、大戟、肉桂、千年健、莪术、天冬、郁金、土茯苓、何首乌、八角茴香、栝楼、茯苓、葛等。
  【海南】:槟榔、阳春砂、益智、肉豆蔻、丁香、巴戟天、广藿香、芦荟、高良姜、胡椒、金线莲等。
  【四川】:川芎、乌头、川贝母、川木香、麦冬、白芷、川牛膝、泽泻、半夏、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大黄、使君子、川楝、黄皮树、羌活、黄连、天麻、杜仲、桔梗、花椒、佛手、枇杷叶、金钱草、党参、龙胆、辛夷、乌梅、银耳、川明参、柴胡、川续断、冬虫夏草、干姜、金银花、丹参、补骨脂、郁金、姜黄、莪术、天门冬、白芍、川黄柏、厚朴等。
  【贵州】:天麻、杜仲、天冬、黄精、茯苓、半夏、吴茱萸、川牛膝、何首乌、白及、淫羊藿、黄檗、厚朴、白术、麦冬、百合、钩藤、续断、菊花、山药、瓜蒌、黄柏、桔梗、龙胆、前胡、通草、射干、乌梅、木瓜、三七、石斛、姜黄、桃仁、百部、仙茅、黄芩、草乌、玉竹、赤芍、秦艽、防风、泽泻、独活、茯苓、白芍、白芷、黄连、玄参、大黄、栀子、葛根、雷丸、天花粉、夏枯草、西洋参、鱼腥草、石菖蒲、苍耳子、金银花、南沙参、木蝴蝶、天南星、云木香、薏苡、火麻仁、黔党参、五倍子 等。
  【云南】:三七、云木香、黄连、天麻、当归、贝母、千年健、猪苓、儿茶、草果、石斛、诃子、肉桂、防风、苏木、龙胆、木蝴蝶、阳春砂、半夏等。
  【西藏】: 羌活、胡黄连、大黄、莨菪、川木香、贝母、秦艽、麻黄等。
  【陕西】:天麻、杜仲、山茱萸、乌头、丹参、地黄、黄芩、麻黄、柴胡、防已、连翘、远志、绞股蓝、薯蓣、秦艽等。
  【甘肃】:冬虫夏草、当归、大黄、甘草、羌活、秦艽、党参、黄芪、锁阳、麻黄、远志、猪苓、知母、九节菖蒲、枸杞、黄芩等。
  【青海】: 大黄、贝母、甘草、羌活、猪苓、锁阳、秦艽、肉苁蓉等。
  【宁夏】:宁夏枸杞、甘草、麻黄、银柴胡、锁阳、秦艽、党参、柴胡、白鲜、大黄、升麻、远志等。
  【新疆】:甘草、伊贝母、红花、肉苁蓉、牛蒡、紫草、款冬花、枸杞、秦艽、麻黄、赤芍、阿魏、锁阳、雪莲等。
  【黑龙江】:人参、龙胆、防风、苍术、赤芍、黄檗、牛蒡、刺五加、槲寄生、黄芪、知母、五味子等。
  【内蒙古】: 甘草、麻黄、赤芍、黄芩、银柴胡、防风、锁阳、苦参、肉苁蓉、地榆、升麻、木贼、郁李等。
9 规格分类 编辑本段
  根据药材的加工等级、加工方法、产地、颜色、包装、质量,可以分为以下规格
9.1 按加工等级
  初加工分级方面有统货、选货、大选、小选、特选、一级、二级、三级、四五混级、级外投料,其中统货就是大小货混在一起的一种规格。分级常见的品种有白芍、生地、天麻,另外像三七、人参、川芎、西洋参也有类似分级。如如三七分60头、40头、20头、120头、80头、无数头、等等级;红参有64支、30支、20支、参须之分;生晒参有25支、40支、60支之分;西洋参有长支、短支之别等等。还有按加工净度和方法划分。如山药带有表皮者称"毛山药",除去表皮并搓圆加工成商品的称"光山药"。其它的如毛香附与光香附;个茯苓与茯苓块;生晒参与红参;毛壳麝香与麝香仁等。
9.2 按加工方法
  有清水、盐水、生统、熟统、净货、水洗等,如全蝎有清水和盐水之分,地黄有生地熟地之别(其实生地和熟地为两种药,但出自一种药材原料),王不留行、草决明、芦巴子有净货、含杂之分,菟丝子、车前子等小籽粒药材有水洗和净货之分。
9.3 按产地
  就是以产地名来区别同一种药材,如白术有亳统和浙统,甘草有新统和内蒙统,防风有关统、西统和祁统等。
9.4 按生长采收期
  三七因采收季节不同常分为"春七"和"冬七"二种规格。前者选生三年以下,在开花前打挖的,质地饱满、品质优;后者为秋冬季结籽后采收,体大质松品质次。连翘根据采摘早、晚不同时间的果实,将色黄老者称"老翘",色青嫩者称"青翘"
9.5 按颜色
  连翘有青黄、丹皮分黑丹(没去外皮)和白丹(也称刮丹,就是刮去外皮),常见颜色规格有黄统、青统、黑统、白统、红统等
9.6 按包装
  以外在包装有机包、编织袋、散把、柳条把等。如袋装半枝莲和机器捆半枝莲,散把党参、柳条把当归等。
9.7 按质量
  质量上的规格大致分为家种和野生、国产和进口、柴质和粉质,如野生丹参和家种丹参,进口西洋参和国产西洋参,粉干姜和柴干姜等等。
10 鉴定标准 编辑本段
  目前我国药材的鉴定标准分为三级,即一级国家药典标准;二级部颁标准;三级地方标准。
10.1 国家药典
  药典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们国家控制药品质量的标准,收载使用较广、疗效较好的药品。中国药典自1953年版起至2000年版止,共出版7次。2000年版药典一部每种药材项下内容为:汉语拼音、拉丁名、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
10.2 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对药典未收载的常用而有一定疗效的药品,由药典委员会编写,卫生部批准执行,作为药典的补充。值的提出的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机构的成立,省、市相应机构也将会在归属方面有所变动。有关部颁标准、地方标准制定、发布、修改也将会有新的条文出台。
10.3 地方标准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审批的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此标准系收载中国药典及部颁标准中未收载的药品,或虽有收载但规格有所不同的本省、市、自治区生产的药品,它具有本地区性的约束力。
  上述三个标准,以药典为准,部颂标准为补充。凡是在全国经销的药材或生产中成药所用的药材,必须符合药典和部颁标准。凡不符合以上两个标准或使用其它地方标准的药材可鉴定为伪品。地方标准只能在本地区使用。市场上经销的药材必须经各省、市、县药检所鉴定方有效。
11 药材市场 编辑本段
  列出经国家批准保留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其中前4位为中国四大药都。
  1.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2、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3、河南禹州中药材市场;4、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5、重庆解放路中药材市场;6、山东鄄城县舜王城药材市场;7、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8、甘肃陇西中药材市场;9、广西玉林中药材市场10、湖北省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11、湖南岳阳花板桥中药材市场;12、湖南省邵东县药材专业市场;13、广东省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14、昆明菊花园中药材专业市场;15、成都市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16、西安万寿路中药材专业市场;17、兰州市黄河中药材专业市场。
12 鉴定方法 编辑本段
12.1 水试鉴别法
  水试鉴别法,是一种简单的、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有部分药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对中药掺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高明,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认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买到假劣药品。在没有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采用水试法,可使部分掺假或造假的中药原形毕露。
  水试法是药材客根据某些中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后产生的特殊理化现象(如沉浮、膨胀、溶解、透甲、颜色等),以鉴别其品种真伪和质量优劣的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
12.2 口试鉴别法
  根据口尝中药材来体会其特殊味道和口感,从而衡量和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称口试法。该法简便易行,对鉴别根皮类、果实种子类等中药材有较大适用价值。如:黄连、苦参等药材具有鲜明纯正而恒久的苦、酸、甜、咸、辣等味,且一般味道越浓,质量越好。但口试鉴别法需注意:取样要有代表性;对强烈刺激性和剧毒药材,要小心取样,以防中毒。
13 术语全解 编辑本段
  很多中药材术语不为大家所了解,现概述如下:
  皮刺皮类药材表面的一种硬而少的突出物,称皮刺,如海桐皮。
  空泡 药材加工时用火烘烤过快而形成的中心空隙,称空泡。
  油头 药材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称油头,如川木香。
  亮星 指药材横切后在阳光下透视,见到的粘液质小点,因能发亮称亮星,如土茯苓。
  菊花心 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排列形成细密放射状纹理,状似开放的菊花,称菊花心,如黄芪、甘草。
  枣皮 指药材果皮皱缩成枣皮状,如山萸肉。
  珍珠盘 指药材根头部膨大,具有多数隆起的茎基及芽痕,因状似珍珠散于盘中而称珍珠盘,如银柴胡。
  亮银星 指皮类药材由于表面有结晶析出,置光下显亮银光,如牡丹根皮、厚朴。
  花白点 指药材断面中心数个散生的放射状木质部黄白相间,与周围形成色彩对比,如胡黄连。
  通天眼 指羚羊角的神经孔通过角塞顶端的角壳中心,向上呈一扁三角形的小孔直达角尖,习称通天眼。
  开口子 指青贝药材外层两枚鳞片大小相近,顶端不抱合,俗称开口子。
  月石坠 指硼砂加工时结在绳子上的干燥结晶,似石坠下,称月石坠。
  蜘株网纹 措在药材横切面上,木质部大型导管呈针孔状多层整齐排列,与类白色的射线相间而呈蜘蛛网状纹理,如木通等。
  胶口镜面 指僵蚕药材的断面平坦,外层白色粉性似胶,中间棕黑色发亮似镜。
  金井玉栏 指根类药材的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桔梗等。
14 中药材网上市场  编辑本段
  中药材药通网:中药材药通网以中药材经营为依托,以服务于中药行业为宗旨的信息商务平台。本站致力于建设一个能让药农、药商及用药单位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一个能进行中药材交易信息互通的平台;一个提供迅速、准确、全面、方便、实用、专业的中药材信息平台。
15 中药材典籍 编辑本段
  《诗经》中暗藏的中药材[2][2]
   “采采苤苜,簿言采之。采采苤苜。簿言有之。”
  这是一首妇女们采集车前子时唱的山歌。车前子是一味常用中药,有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等功效,可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等症。
  “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螨蛸在户。”
  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种植瓜蒌的习俗。瓜蒌为葫芦科植物,能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止痛、润肠通便。其根茎果实皆可入药,可谓集观赏、药用于一身。
   “于以采萍.南涧之滨。”
  萍即浮萍草,古人祭祖时,常用其作为祭祀菜肴。浮萍有紫萍和青萍之分,能发汗祛风,利水消肿,对风寒感冒、小便不利等症有效。
   “桃之夭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是一首贺婚小曲,诗人借桃花的艳丽娇媚来赞美少女的美好年华。桃树属蔷薇科植物,且全身皆是宝。未成熟的干果名曰碧桃干,有敛阴止汗之功,多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等症;桃仁活血化痰,润肠止咳;桃花导泻逐水;桃叶驱虫杀虫。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小巧玲珑的木瓜作为爱情的信使,传递于情人之间。木瓜含皂甙、苹果酸、维生素C、鞣质、柠檬酸等;木瓜酒能祛风除湿;木瓜丸和胃止吐,疗效显著。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人想像他的情人正在采艾,炽烈的相思之情,跃然纸上。艾草性温味苦,温经止血,能宣理气血、除湿开郁、祛风散寒。至今,艾灸仍是中医常用的理疗方法。 & &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安国药材市场的历史_名人网
安国药材市场的历史
同仁堂来了,开市,一时间,药王庙前人声鼎沸,交易热烈。大黄要买瓷实的,带泡的不要;细料要做好的,下脚的不要;麝香要买怀帮杜盛兴的,不怕价高,但求货好(见《同仁堂的故事》)。历史的瞬间,氤氲醇厚,若在眼前。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同仁堂和药都安国保持了200余年的血脉联系,同仁堂等一大批民族中医药企业的发迹,都离不开安国药都的荫泽。药都安国有同仁堂不到不开市的传统,因为同仁堂选的药材都是最好的,出的价钱也是最高的,药量也是最大的,许多药几乎是由同仁堂垄断,最多的细料同仁堂的选购量能占整个市场90%以上,北京同仁堂有限公司的金永年介绍,这种默契从清朝到民国年间保持了很长时间。同仁堂1669年建店(清康熙八年),到1723年同仁堂包揽清廷宫内用药,开始向紫禁城供奉御药,其原料药材主要来自祁州药市,因此祁州药身价百倍(陈新谦《鸦片战争以前的药店和药市》)。金永年告诉记者,这种背景下,同仁堂和安国之间的联系变得空前紧密和频繁起来。当年,安国重修药王庙时,北京同仁堂还曾出钱资助。即便现在,同仁堂在安国仍然设有办事处。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安国药市最鼎盛的时候是清末民初时期,即便到了现在,全国各地的医药行业中一些技术岗位上都有安国人。今天,安国的老百姓几乎家家都在经营药材,靠投资药材来获利,可以说是全民皆药。安国药业发端于宋代,至明朝中叶,其规模渐成大江以北发兑药材之总汇。明清两代安国药业独居华夏药业之鳌头。新疆的藏红花,宁夏的枸杞子,河北的蜂蜜,能够说出名目的中药,在安国药市都能见到,甚至还有一些百年不遇的珍奇药材。随着药市的发展,安国开始每年举办两次药材交流会,春会时间持续5个月,秋会则持续7个月,全年药材交易不断。交易场所位于安国县城南关的大小两毗药市。这就是所谓的年年两会,春五秋七。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近百年来,安国药市一直起着南药换北药、东西大交流的发兑中心作用,安国也被称作中国的药都、天下第一药市。两只手握在一起,手指的屈合伸张不断变化,几万两银子的药材交易就成了。电视剧《大宅门》中,展现了安国药市袖筒里谈价的场面,充满着神秘,也充满着行业的规矩和传承。在这样的表象背后,是安国药市自古坚守一条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规矩,这样的规矩使安国千千万万药商和跑合的(中介人员)得以安身立命,也使安国的药都地位不可撼动。据介绍,安国历史上有许多上专门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的经纪人,旧称跑合的。他们促成双方买卖后,只收明文规定的交易额的2%的佣金,从不吃价。凡经经纪人成交的买卖,如买方到期不能付款,不论何因均由经纪人包赔。此项规矩,一直坚持至今。在当时的交易中,民风有约:凡在安国与外地药商发生纠纷者,无论谁对谁错,均先批评、处理安国人。正是这样的诚信为本,童叟无欺,成就了药都安国。历史上,安国的中药商会比政府的职能都大。安国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和交易有关的一切活动都由商会负责。据介绍,清代安国即建有专门管理药市的机构安客堂,为药商办理一切事宜,如处理药商之间纠纷、担保贷款、管理经纪人,为药商解决各种困难、提供各种方便。民国至解放前,药市由商会、药业公会管理,这种草根商会成为安国药市得以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现在,虽然这样的商会还存在,但是其干涉能力已经很小了。安国药市的鼎盛一直延续到民国十年(1921年),当时河北省的***曹锐下令,在安国设立牙纪局,抽取牙纪税。这一政策使各地大药商不堪重负,向他地转移。但对安国中医药业毁灭性的打击,还是日军侵华。七七事变后,安国药市连遭国民军溃兵、日伪军抢掠,使繁荣的市场转瞬之间凋零。近代的频仍战事促成安国药商的全国性迁移,在客观上起到了普及民族中医药的效果。商户大部就近迁往天津,部分迁回原籍或迁往北京、汉口、广州、营口、亳州、樟树等地营业。当时,天津的大、小伙巷、针市街、估衣街、西关弯子、河北关上、北门里一代药材店铺多为安国人经营,称祁州药市街。由于安国药商迁津,极大推动了天津市的中药材出口贸易,当时搞国药出口、黄芪出口的大都是祁州人。专门加工黄芪的黄芪帮迁津后,著名字号通泰兴、华记黄芪庄、崔少康黄芪庄和太记黄芪庄加工的炮台芪、冲正芪、三色芪等产品直销香港和东南亚及西欧,在海外享有盛誉。北京同仁堂公司的金永年说,同仁堂1669年建店,到1723年开始向紫禁城供奉御药,这段时间,安国成为同仁堂等一大批中药店走向辉煌的强大后盾,因为安国的药最全、最好,没有欺诈。在最多的时候,同仁堂的80%左右的原材料都是从安国进的货。但是,值得思考的是,今天同仁堂就只有一些常用药从安国进了,很大一部分是从安徽去进。金永年坦言当地政府很重视同仁堂,市场也比较规范,是这种往来越来越密切。其实,不仅是同仁堂和安国疏远了,安国在中药界的整体地位也在下降。安国的药品集散作用在历史上无可替代,但是昔日一枝独大的药都安国,如今已被安徽亳州、福建百泉以及江西等几大中药集散地所逐渐顶替,其中自然有交通、通讯、物流等飞速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正如金永年所说,安国药市仍需文火慢煎诚字丸,安国市场假冒伪劣太多,市场定位也存在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规范市场,不讲诚信,可能毁了古老的药都安国。药王庙的建立,相传是由于宋朝祁州南关有一个颇谙医道的修鞋匠用神药救了当朝公主,为了纪念这位医生,皇帝下令修建药王庙。皇帝皇家的建庙之举和大肆渲染,使药王庙香火日盛,也带动了当地药材集市的形成与发展。随着药王灵异名声的远播,民间遂产生了药不经祁州没药味,药不经祁州是草不是药的说法。各地业药者纷纷携本地药物来这里沐浴神灵,进行交易,香火会逐渐演变为中药材交易庙会。据1937年七七事变前统计,安国大小药市内驻有十三帮及本地药材经营商家的坐商及行商4480余家,其货物东购辽沈,西接川陕,南交云贵,北来塞外,云屯物集,以通有无而广懋迁,对当时整个中国的医药、医药周边商贸流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关东帮:居十三帮首位,包括东北及朝鲜的药商,不下四五百户,著名字号有世益堂、宝和等。主要来货黄芪、老山人参、虎骨、木通等。京通卫帮:北京、通州、天津一带的药商,约310人左右。著名字号有北京的同仁堂、千芝堂、同济堂,天津的隆顺榕、聚兴合、万年青等。山东帮:来安国120户左右,以济南为集中地,来货主要是银花、清半夏、阿胶等。山西帮:包括山西和部分陕西药商,约140户。主要来货是羚羊角、枸杞、冬花、小茴香等。西北口帮: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一带药商,30户左右。主货为当归、凉州大黄、麝香等。古北口帮:承德、八沟一带药商,约130户。陕西帮:陕西、甘肃、宁夏药商,约10户。怀帮:河南怀庆一带药商,80余户。彰武帮:彰德、武安一带药商,190户左右。来货以白芷、桃仁、杏仁为主。亳州帮:安徽亳州药商,90户左右,如东庆恒、魁兴长等。主货亳菊花、白芍亳故子等。川帮:四川药商,著名字号有五洲药庄,来货主要是川贝、川云皮等。宁波帮:浙江宁波一带药商,如昌记号。江西帮:包括江西、云南、贵州等地药商,20多户。来货主要是朱砂、黄连等。禹州帮:禹州一带药商,如新福兴药庄。广帮:广东、广西、南洋药商。虽名为广帮,但药商多山西人。来货大部分是进口货,如大西洋的龙涎香、非洲的犀牛角、美国的花旗参等。黄芪帮:多为安国本地人,300余家。著名字号有人和堂、新德昌等,专搞黄芪加工,货源来自关外、山西等地。考于《安国中医药志》
1 亳州市(中国)中药材交易中心,2 安国市东方药城交易大厅,3 成都国际商贸城,4 邵东县廉桥药都市场,5 玉州市中药材市场,6 抚松长白山人参市场,7 铁岭市西丰县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8 禹州市药业市场(许昌市)。
核心内容中国十大药市百泉药会、安徽亳州、广州清平、广西玉林、成都荷花池、西安康复路、甘肃陇西、河南禹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的药材市场。中国五大药都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河南辉县、河北安国、江西樟树。
科农9号天麻种植加盟中药材市场紧缺品种,科农9号天麻种植加盟给合作客户所提供的种源,是我们基地采用最先进的组培育种繁育技术,精选的一代杂交原种,纯度100,成活率100。科农9号天麻种植加盟提供的技术。
主要内容名贵中药材市场图。科农9号天麻种植加盟中药材市场紧缺品种,科农9号天麻种植加盟给合作客户所提供的种源,是我们基地采用最先进的组培育种繁育技术,精选的一代杂交原种,纯度100,成活率100。
药都安国市古称祁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安国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以药兴市、科技兴药”的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药业特色经济新格局全市药材种植常年保持在13万亩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国中药材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