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合并糖尿病肾病肌酐高饮食肌酐高的患者的饮食注意些什么

高血压合并痛风饮食注意点
核心提示:为了尽快恢复健康,赵先生在饮食上“戒”字当头,所有富有营养的食物都不敢吃了,每天早上只吃馒头、喝开水;中餐和晚餐只吃粥,鸡蛋鱼肉都不敢吃了,只吃一碟青菜。的确,一年下来血压下降了,尿酸下降了。
  赵先生是一位国企老总,去年年初体检时发现,血压及升高,被诊断为及。分析,赵先生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高蛋白质、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
  为了尽快恢复健康,赵先生在饮食上“戒”字当头,所有富有营养的食物都不敢吃了,每天早上只吃馒头、喝开水;中餐和晚餐只吃粥,鸡蛋鱼肉都不敢吃了,只吃一碟青菜。的确,一年下来了,尿酸下降了。与此同时,体重也下降了11千克,赵先生变得面黄肌瘦,说话,不能胜任繁重的日常工作。
  其实,赵先生在饮食上犯了一个错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么,合并痛风的患者应该怎样吃呢?营养专家给出了10条饮食戒律。
  一、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量过多会使嘌呤合成增加,并且蛋白质代谢产生含氮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牛奶、鸡蛋不含核蛋白,含嘌呤很少,可作为首选蛋白质的来源。应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
  每周选择吃鱼2~3次,鱼含有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液钠排出量增加,从而降。
  二、限制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
  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导致,高脂肪还有阻碍肝肾排泄尿酸的作用,使尿酸升高。烹调时以植物油为主,因植物油含和较多,对预防血管破裂有一定的作用,如菜油、花生油、橄榄油、茶油或芝麻油、玉米油、等。
  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心、肝、肠、肾、脑)、各种蛋黄、虾子、肥肉、鱿鱼、墨鱼、牛油、奶油等。
  建议每日脂肪摄入总量控制在50克左右,包括烹调油20克。烹调方法采用蒸、煮、炖、汆等用油少的方法。
  三、避免超重或肥胖
  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引起血脂升高及肥胖。因此要控制热量摄入,使体重达到理想体重,既预防肥胖,又减少了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痛风等危险因素。可适当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对防治高血压及痛风有利。少吃葡萄糖、及蔗糖,包括糖果、甜点、含糖饮料。
  四、限制盐的摄入量
  食盐摄入过多,会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促使肾小动脉过程加快。适当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降,减少体内钠。每天吃盐量应控制在2~3克,1克盐相当于中等牙膏盖所装的量。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五、增加含钾丰富食物的摄入
  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有对抗钠引起的升压和作用,促进尿液中的尿酸溶解,减酸沉淀,增加尿酸排出量,防止尿酸性结石形成。含钾丰富的食物有:①动物肉类,包括瘦肉、鱼、禽类等。②水果类,包括香蕉、猕猴桃、枣、桃、梨、柿子、菠萝、橘子、柑橙、苹果、杏、红枣、葡萄、西瓜等。③蔬菜类,包括土豆、西兰花、西芹、茄子、芥菜、蒜苗、海带、紫菜、苋菜、油菜及白菜等。
  六、多吃碱性食物
  多吃碱性食物,使尿液偏碱性,有利于结石溶解,防止再生。碱性食物主要是新鲜蔬菜、水果、牛奶、蛋清等。
  如核桃、杏仁、香菜、大蒜、芹菜、荠菜、玉米、胡萝卜、菊花、葫芦、海带、冬瓜、黄瓜、茄子、萝卜、荸荠、洋葱、番茄、苹果、香蕉、山楂、柿子、西瓜、红枣、桑葚、、橘等。
  八、多喝水
  每日喝水2000毫升,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因为这些汤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
  九、多吃低嘌呤食物,少吃中嘌呤食物,不吃高嘌呤食物
  无论是处于急性期还是缓解期的痛风患者,均应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缓解期的痛风患者,应给予平衡饮食,适当放宽嘌呤摄入的限制,自由选食含嘌呤少的食物,维持理想的体重。瘦肉煮沸弃汤后与鸡蛋、牛奶交替食用,防止过度饥饿。
  少嘌呤食物:少嘌呤食物可随意选食,不必严格控制。如精米、精面,蛋类、鲜奶及奶制品,蔬菜有萝卜、胡萝卜、番茄、白菜、土豆、南瓜、青瓜、芹菜,以及各种水果。
  中嘌呤食物:家禽家畜肉,如鱼、鸡、牛、羊、鸭、鸽、鳝鱼,各种豆类及豆制品。蔬菜有菠菜、菜花、青豆、麦片等。
  高嘌呤食物:各种动物内脏,如肝、肠、肾、脑、心。部分海产品,如沙丁鱼、凤尾鱼、虾、蟹、贝类、鳟鱼,还有浓肉汁、浓鸡汤、火锅汤、卤制品、菌菇类。
  十、禁酒,少饮咖啡、茶、可可
  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饮酒过多,还会使血脂升高,痛风患者即使喝咖啡、茶、可可时,也不可冲得太浓、喝得太多。戒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刺激心脏和血管,使血压升高,加速的形成。全文摘自《大众医学》
  小编语:其实,高血压和痛风跟饮食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物极必反,太过限制摄入动物性食物会引来新的问题,我们只有掌握好度才能防病治病。
(实习编辑:李杏)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由于性交过程中可给高血压患者带来某些不适,加重了患者对性生活会加重病情的担心,加之对既往性交失败产生心理障碍,这种焦虑情绪、心理负担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的主要因素。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一说到零食,很多人就会跟“垃圾食品”、“不健康”联系起……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轻度高血压保健要注意控制食盐、脂肪、胆固醇的摄入,要坚持运动,要保持舒畅良好的心态。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尿酸高了 糖友饮食要注意
核心提示:临床上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不在少数。尿酸是由细胞核内的嘌呤分解而成,在正常情况下,作为食物被人体摄入的动植物细胞中的嘌岭,和人体细胞自身代谢生成的嘌呤,会以尿酸的形式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若体内产生的尿酸过高,未及完全排出,血液中尿酸堆积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
  临床上病合并不在少数。尿酸是由细胞核内的嘌呤分解而成,在正常情况下,作为被人体摄入的动植物细胞中的嘌岭,和人体细胞自身代谢生成的嘌呤,会以尿酸的形式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若体内产生的尿酸过高,未及完全排出,中尿酸堆积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不大,当生成量过多时,便在关节或肾中沉积,引起病变甚至形成,加上糖尿病患者大都肾功能偏差,因此可能影响排泄功能。
  饮食的“八项注意”
  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基础是把住饮食关,目的在于使嘌呤的摄入量尽量降低,并增加促进嘌呤排泄的食物,以减少酸的堆积。
  1.像肉汤、骨髓、脑髓、动物内脏、贝壳食物、鱼及菠菜、、红萝卜、蘑菇等食物,嘌呤碱含量均较高,少食为好。如需吃鱼、肉时,可将鱼、肉煮熟,吃其肉而不喝汤,因为嘌呤是鱼汤、肉汤、火锅汤、菌类汤中味道鲜美的来源。或是在烹调肉和鸡时,先用水焯一下捞出,肉中的嘌呤可部分排出,因而降低了中的嘌呤含量。尽量避免吃炖肉或卤肉。豆类也应该少吃,不能等同于普通糖尿病患者。
  2.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但是糖尿病患者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应该控制总量。因此,对含嘌呤较多的粗粮如麦麸等,不宜过多食用,其他的主食选择同糖尿病患者一样。为了延缓吸收,避免上升过快,可以增加薯类,如南瓜、芋头、山药、藕粉等,代替部分主食。
  3.、鸡蛋、海参、海蜇皮、猪皮冻含嘌呤较少,可以适量增加一些,作为蛋白质的补充剂。
  4.少吃。因脂肪可减酸排出,少吃有助于保持正常体重。但是减肥的速度应以不发生酮症为度,因为酮体会在肾脏与尿酸竞争排出。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奶油类食品都属于此类食品。
  5.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溶解,多食一些含B1和较多的食物及含钾多、含钠少的碱性食物,因为和维生素C能促使组织内的尿酸盐溶解。如番茄、西兰花、西芹等富含钾的。钾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碱不平衡,会影响身体机能,加重肝肾负担。
  6.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毫升。通过增加来帮助肾脏排出尿酸,同时减轻尿酸对肾脏的损害。
  7.禁止饮酒,因酒能使血乳酸增加,对肾小管排泄尿酸有抑制作用。其他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以及浓茶、咖啡、醋等,对神经系统亦有刺激作用,均应少食,以减轻机体的敏感性。
  8.学认为,固肾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黄”(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饮用,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一日举例
  牛奶1-2袋,鸡蛋1个或鸡蛋清2份,瘦肉2两(水煮去汤后),豆制品1两,绿叶菜500克,新鲜水果200克,植物油20克(约合2汤匙)。每日食盐以4克为宜。
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
(实习编辑:侯丽娟)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小儿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一说到零食,很多人就会跟“垃圾食品”、“不健康”联系起……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今日在京成立。39健康网从会上获悉,该专业委员会将吸纳全国各省市知名专家加入,打造一个千人专家团队,共同携手降低糖尿病病人因管理不当引发的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与痛风的关系大揭秘_糖尿病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糖尿病与痛风的关系大揭秘
养生之道网导读:与痛风的关系大揭秘!研究发现,痛风和糖尿病是两个关联性非常大疾病,可以先患有痛风继而引发糖尿病,也可以先患有糖尿病继而引发痛风。那么,为什么痛风与糖尿病经常一起出现,他们有什么关系?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痛风治不好糖尿病风险增加:
在美国学会2011年会上发布的两项最新研究显示,痛风患者尿酸水平控制得不好,得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比患者使用糖尿病药物,以及糖化高于6.5%等来鉴定他们是否得了糖尿病,而且排除了类、、硬皮症或假性痛风等可能影响血清尿酸水平的病例资料。在分析了1923名男性痛风患者日至日期间的病例后发现,血清尿酸水平控制不佳的患者,比控制较好的人患糖尿病几率增加约20%。
二、糖尿病与痛风的关系:
糖尿病与痛风都是体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两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营养过剩是其发病因素之一,发病基础均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因此,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有人认为肥胖、痛风和糖尿病是三联征,肥胖可诱发高尿酸血症和高血糖。
另外因为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的胰岛素缺乏,导致体内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影响其他物质的代谢,致使脂肪、蛋白质、水和代谢发生紊乱。人体内的尿酸是由食物中的嘌呤(蛋白质的中间代谢产物)代谢和体内自身代谢产生的。因此,高者,尿酸值也会比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糖尿病患者中伴有痛风者约占0.1%~9%,而伴有高尿酸血症者要占2%~50%。
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是:①糖尿病者体内黄嘌呤转变为尿酸增多。②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肾脏血流量减少,使肾小球缺氧,乳酸生成增加,与尿酸竞争性排泄,致尿酸排泄减少。③高血症: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致使血尿酸增加。
三、那么,糖尿病合并痛风怎么办呢?
互相兼顾,综合治疗
综上所述,虽然二病临床表现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并互相关联,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因此治疗中应注意互相兼顾,综合治疗。
一般从膳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教育和心理治疗、病情监测五方面进行综合治疗,以膳食治疗最为重要。
1、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这是膳食治疗的总原则,其他措施不得与此相违背。限制精制糖,多吃含糖低的新鲜蔬菜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限制蛋白质、脂肪和摄入量,选用牛奶、鸡蛋等含嘌呤少的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少食海鲜、动物内脏、肥肉,食物清淡,少用调味品。严格禁酒,多饮水,每日至少毫升。
2、患者到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制定用药方案,千万不要轻信所谓&根治&、&神效&,因为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对此二病还无法根治。
3、坚持适合自己的,控制理想体重,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肥胖可诱发和高尿酸血症。
4、从医疗和家属两个角度开导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学习到有关医疗知识及简单心理疏导方法。在饮食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并持之以恒,对控制疾病的发展很有益处,可大大减少各种,对患者间接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温馨提示:痛风患者应当定期检测血糖,而糖尿病患者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痛风。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来源;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尿酸排泄量减少,要注意检测尿液的pH值,若pH值低于正常值,可尝试通过饮苏打饮料,碱性尿更利于尿酸从尿液中排出。
07/2107/2107/2107/2107/2107/2107/1207/1207/1207/03
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
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
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
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07/25
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夏至习俗、夏至吃什么、夏至养生食疗、夏至节气饮食等与夏至节气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与夏至节气有关的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