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着无亲与弟兄,不如此处学长生处处开宝箱txt,共知人事何时送,横笛休吹塞上声。求解签

王爷的极品人生全文阅读
作者::三戒大师 ||
(提示:本站已启用缓存技术,最新章节可能会延时显示,请,在中即可实时查看。)
推荐阅读:
《王爷的极品人生》最新章节
《王爷的极品人生》章节列表
新书推荐:                                                            上师大外语附中
&&>&&&&>&&&&>&&&&
校本课程-《节日文化》
发布日期:
&目&&& 录&&第一讲& 农耕文明结硕果,四时佳兴与人同&&&&&&&&& &&中国节日文化概述第二讲&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欢天喜地转新年)第三讲&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上元灯节闹元宵)第四讲&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第五讲& 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端午(艾蒿蒲酒话端午)第六讲&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鹊桥成桥人相会)第七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西楼月满中秋夜)第八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登高采菊忆重阳)第九讲&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除夕(爆竹声声辞旧岁)&第一讲& 农耕文明结硕果,四时佳兴与人同&&中国节日文化概述& (序言)&& 当春风的脚步踏遍原野的时候,我们向花神献上自己的祈祝,然后去郊游踏青;当夏雨的身影笼罩江河的时候,我们包好香甜的粽子,然后去参加龙舟竞渡;当秋月的银辉洒遍大地的时候,我们供好兔儿爷,在豆棚瓜架下讲述团圆的故事;当冬日的飞雪点缀红梅枝头的时候,我们贴春联、放爆竹,迎接新春的莅临。就是这样,岁月在我们的每个日子都刻下了它的印痕,或深或浅,或隐或显;而人类,又在这印痕上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有的单一,有的多彩。这印痕,这色彩,就是我们年年都要经过的节日及其相关的文化传承。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我们都要过这一个个的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来源。有的是源于原始的祭祀活动,有的是源于宗教活动,有的源于祖先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还有的是为了纪念一些重大的历史伟人和历史事件。传统节日不管是怎么产生的,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粹,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所以我们在纵情欢度传统节日时,也就无形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正因为节日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很重视自己民族的节日。联合国在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时,就把&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列为一项需要保护的内容。岁节与我们人类有着深切的渊源。从古到今,人类都是用岁时节令来安排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与此适应,人类安事件的流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同样,又顺应到把握,由驱崇禳灾到祈福娱乐,人类也在岁时节令上附丽了相当丰富的情感、愿望,把它们装点得那样动人和多彩:&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国的节日,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数千年的刻画、浸染。早在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节日的诸多元素已经萌芽,这是我国节日的萌芽期。到汉代,节日的时间和相关节俗大体定型,这是我国节日的定型期。此后,我国的节日经历了两个整合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代,一个是唐宋时代,前者的主要特征是诸如宗教因素及北方有无民族文化因素,后者的特征是诸如娱乐和礼仪的成分。之后,中国节日又在明清时大放光彩。近代以来,虽然受到外来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突以及文化断裂的影响,但节日从未在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民间生活中消逝过。传统节日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去曾有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因为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些有意思的节日逐渐消失了。同样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现在的传统节日也增加了新的内容。无论是一些传统节日的消失,还是传统节日增加了新的内容,这应该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今天也有一些现象是令人担忧的。比方说,现在大家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而对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则很冷淡。又比方说,现在人们国节只讲吃,商家也在吃上面大做文章,把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变成了粽子节、月饼节,把所有的节日都变成了美食节、购物节。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重视不够,缺乏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这是我们亟待纠正的只重物质、补种精神和文化的弊病。为了纠正这种弊病,也应该从节日做起。我们应该对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有所了解,继而我们就能体会出它的内蕴,琢磨出它的区位,融入到节日的文化意境中。节日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瑰宝。我们不说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但说它对自然时序的顺应和把握,以及对一年四季生活的安排的张弛有致,就不是现代人反自然的行为和急匆匆的忙乱生活所能比拟的。如今人类回归自然、追求单纯的反思和行动正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文学中包含了许多中国节日的内容,中国的许多文学大家以其独到的视角诠释节日,他们的力作包含了许多节日的内涵。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丰子恺的《清明》、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等。我们的古人正是在一个个中国节的轮替中成长、成熟的,让我们继承传统,也在一个个中国节中成长、成熟。&&&&&&&&&&&&&&&&&&&&&&&&&&&&&&&&&&&&&&&&&&&&&&&&&&&&&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陆锦花&&&&&&&&&&&&&&&&&&&&&&&&&&&&&&&&&&&&&&&&&&&&&&&&&&&&&&&& &&&&&&2008年8月&附2007年中考A类作文《我眼中的色彩》(阅读材料)中国的节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具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历经岁月的变迁,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并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有关,尤其是后来划分出的农历节气更与传统节日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到汉代,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已基本齐备,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时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活动以及代表人们美好愿望的祭祀活动。节日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禁忌有关的,并且与丰富的神话传奇故事联系在一起,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宗教信仰也对节日有着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还有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融入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基本定型。汉代是中国实现大一统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发展迅速,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有深厚历史基础的地域文化在这时实现了历史性的融合,形成了以统一的汉文化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这为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土壤。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崇拜、禁忌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性的活动,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作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由于各民族的往来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加上宗教的发展和广泛传播,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无论现代化的步伐迈得多坚定、多迅速,也不会有人愿意接受一个失去祖先和传说的民族。&&&思考题:1、中国传统节日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2、作者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依据是什么?请举一例具体说说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底蕴&。3、阅读第三至第五节,说说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发展和变化。4、文章结尾句说&无论现代化的步伐迈得多坚定、多迅速,也不会有人愿意接受一个失去祖先和传说的民族。&请就此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1、第二节,这一基础是: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时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活动以及代表人们美好愿望的祭祀活动。2、其依据是:节日内容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原始崇拜与晋级、神话传奇故事、宗教信仰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人物等内容。如端午节,就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3、略4、要点一: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要点二:现代化的进程不能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见PPT1第二讲&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欢天喜地转新年)&&&&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民族节日&&& 春节期间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这种喜庆气氛是通过丰富的民间习俗营造出来的&&& 一家人围坐在红彤彤的炉火前守岁家家门上贴着红色的春联窗户贴上红色的窗花噼噼啪啪地燃放鞭炮一、春节的由来&&&&&&&见视频《我们对节日A 欢欢喜喜过大年》&&&&第三讲&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上元灯节闹元宵)见视频《我们的节日B正月十五闹元宵》&&&&&&& &&第四讲&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见视频《我们的节日C春萌大地道清&第五讲& 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端午(艾蒿蒲酒话端午)见视频《我们的节日D 仲夏蒲月话端午》&&&&第六讲&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鹊桥成桥人相会)一、七夕节的由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这两句宋人之词,说的是秋来的时候,点到了气候,也点到了物候。&胡天八月即飞雪&,北疆边塞季候的转换十分鲜明,七月虽仍流火,九月即需&授衣&。而当秋风扫落叶之时,候鸟大雁便要展开双翅飞往南方了。然而,不到深秋,就是北疆边塞,风景也异不到哪里去。因此,七夕节小儿女们仍然可以在豆棚瓜架之下天牛郎和七仙女的喁喁情话;八月中秋,仍然可以吃到沙田的西瓜、水灵的葡萄。秋季,虽无&蛾儿雪柳黄金缕&的柔嫩,但却有金灿灿的老成(所谓&秋成&!),秋毕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由于收获,也沉重。中原荐新、秋社报谢,都是例子。更有悲秋与伤春遥相呼应。不过,这里毕竟有智巧的节日、团圆的节日、游乐的节日。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又称为&乞巧&节。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聪明美丽、心灵手巧的仙女,翻建的妇女都在这一天晚上向她祈求智慧和手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现代社会妇女的地位比之过去,可以说大大提高了。从1910年开始,全世界劳动妇女有了自己的节日,届期,妇女们盛装度节,尽情欢娱。那么,在传统社会,妇女有没有自己的节日呢?回答基本是肯定的。在中国卷帙浩繁的民俗资料中,可以索检出好几个女儿节,出嫁的妇女多于是日被接回娘家,过一天舒心愉快的生活。然而,真正能算得上古代妇女节的,还是七月七日七夕节。就是曾有所谓&花朝月夕&的说法,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花朝和八月十五夜月夕,都是人间美丽动人的时日。就夜晚而言,除月夕之外,元夕和七夕同样是美丽动人的,而七夕又与少女紧相关联,,已而更显得楚楚有致。不说别的,就单只七夕的别称,便分外的情韵幽幽,引人神驰。巧七,是七月七日夜当之无愧的别称。自古及今,从南徂北,每当是夜,少女们都要虔诚得乞巧,或是浮针试巧,或是金针度人,或是种生、蛛网乞巧,总离不开一个&巧&字。(见②P156始)诗人何景明曾以楚客之惊赞巧夕,谓:&楚客羁魂惊巧夕,燕京风俗斗穿针。&七夕别称&星期&,其背后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明间传说牛郎、织女二星在七月七日这天相会,故称。王勃的《七夕赋》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王勃原诗云:&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大约正因如此,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做星期。近年来,人们在西方的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之处,又构建了一个中国本土的情人节,而这一天正是七夕,其基础也正是传统的七夕节元素。那么,其细节的源与流如何呢?要了解这一切,首先要从牛女故事谈起。&&二、七夕节故事天文学上的牛郎织女牛郎与织女,在古代文献中,最初是作为两个星星的名字而出现的。这两个星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诗中牛郎被称为牵牛。在古代,牵牛、织女两星是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受到人们瞩目的,这一点在《夏小正》这部上古农事历中就说得很明白,它说:&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在天文学中,织女星为悬在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最亮的一颗行星,由于它纬度较高,一年中大多数的月份都看得见。因此,高悬天鼎、璀璨夺目的织女星非常引人注目,古人很早就根据它的方位变化现象授时了。唐代诗人杜甫就曾写过一首《牵牛织女》,对这种天文现象进行了形象的描述:&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永相望,其细谁见同?&根据天文学家的推算,《夏小正》时代七月的黄昏,织女星恰恰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这个时候,这颗皎洁的明星,正端端正正地高悬在人们的头顶上,夜空中这种银河直贯南北、织女高悬天顶、牛郎、织女相映生辉的景观给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七夕之夜牛郎织女会天河的故事自然就是从这种天象中演绎而来。委婉凄美的爱情故事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美丽的爱情故事相连,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牛郎独自一人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她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来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到凡间,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后来,天上的织女和其他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并在水中嬉戏,刚好被牛郎看到,他仰慕织女的美貌,想办法与她接近。终于有一天,在仙女们洗澡的时候,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了织女的衣裳,惊慌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美满幸福。织女给牛郎生了一男一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陈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上天无路,最后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船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以期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把虾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与鹊桥相会。还有一个类似的传说,相传天上玉皇大帝有七个女儿,其中最小的女儿织女,最聪明可爱、手又很巧。天宫中的重要织锦都由她负责设计与制作。另外,玉皇大帝有一群牛,由一个叫做牛郎的年轻人负责管理。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爱慕,以致荒废了工作。于是玉皇大帝下旨,叫喜鹊告诉这两个热恋的情侣要节制,七日见一次面即可。没想到喜鹊传错话他们以为天天均可相见,更是高兴无比,工作完全抛在脑后。玉皇大帝这回更是龙颜大怒,降旨他们每年只能见一次面,就是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那一天喜鹊这群昭示着就负责搭桥,让他们两人踩在他们的肩膀上相会。因为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当然有说不完的衷肠、道不尽的悲情,于是那天几乎都下着毛毛雨,象征两人的泪水。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之怒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三、七夕节俗乞巧在人们心目中,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拜祭,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为七月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在古诗《乞巧歌》中这样写道,&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习之&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醉翁谈录》里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此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各地乞巧节(③P154)四、七夕佳咏(④P172)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所以七夕成了文人们竞相咏诵的佳节,从汉代起佳咏便绵绵不绝,特别到唐宋,达到高峰。我们在这里抄录的这些佳作,几乎不必多作解释,因为这些作品的主题不外乎爱情和乞巧,所以成诵即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成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赏析:这大概是牵牛织女星最早被拟人化的诗作。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从魏晋以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吟诵,例如晋代无名氏《七夕夜女歌》&&&&&&&&&&&& 七夕夜女歌&&&&&&& 婉变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赏析:将男女思念之情形容到了极致。从佚名古诗到无名氏的女歌,说明了牵牛(牛郎)织女的故事的确起源于民间。到了南朝时,上层社会也积极参与了这项民俗活动,七夕节得到了广泛的提倡。某些皇帝(如南梁简文帝)和大臣名士互相唱和,乞巧的意象已进入文人的诗文。&&&&&第七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西楼月满中秋夜)&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民间起名为中秋节这一天的月亮在黄昏时就会出现届时云雾稀少月亮又圆又大极为明亮最适合人们赏月当一轮明月悬挂于夜空月辉洒满大地时也正是一家人团聚的好时机&一、中秋节的由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秋季的中期,被称为中秋。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到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在八月十五这天,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八月节&的称呼在我国东北的一些地区较为流行。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在古代,人们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在这一节日里,远在外地的家人要尽量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共赏明月。不能团聚的游子,也会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有的地区,中秋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到娘家与家人团聚,因此也称为&女儿节&。无论是&团圆节&还是&女儿节&的称呼,都说明中秋节是中国人一个相当重要的家庭节日。如果你听到或看到&果子节&、&后生节&、&南瓜节&的说法,不要以为说的是什么现代的时髦节日,或者是西方传到中国的节日。其实,这些节日都是不同地区的人们用来称呼中秋节的名称。例如,侗族就把中秋称为&南瓜节&;仫佬族则称中秋为&后生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句,都是千古绝唱。而在历代诗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无疑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了,他在中秋节这天思念兄弟,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关于中秋节来历的说法很多,流传比较广泛的主要有三种:秋报、祭月与纪念。秋报、祭月都是古代的礼仪制度流传到了后世,演变为中秋节;而纪念的说法则是在唐代以后。我们就按这个顺序讲讲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秋报]这是中秋节来历的说法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活动又与时令节气密不可分。你熟悉&二十四节气歌&吗?&&&相关链接:二十四节气歌(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三)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我们多用它来说明季节的变化,日常生活也多以此为参考,例如增添衣物,等等。而二十十四节气在古人的生活中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他们用它来指导农业生产,什么季节种植什么样的庄稼,都是根据节气来完成的。有了节气的知识,备耕、播种、防灾、田间管理、收获与储藏都变得有规律可遵循。正因为如此,古人非常重视节气。每年在春天播种之前,古人都要进行&春祈&活动,祭拜土地神以求五谷丰登。到了秋季八月中旬,正是庄稼收获的季节,人们还要祭祀土地神,汇报收成情况,感谢土地神的保佑,这就是&秋报&。八月十五日是稻子成熟的季节,各家各户祭拜的是土地,后来就演化成了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祭月]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月的礼制。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制度。而祭祀的具体时间,一般选在春季二月十五日的清晨,和秋季八月十五的晚上。显然前者是祭祀太阳的时间,后者是祭祀月亮的时间。&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中秋刚适时&说的就是祭祀日月的具体时间。据文献具体记载,西周时期的国都镐京就设有月坛。当时的帝王常常身穿白衣,骑着白马前往月坛祭祀。月坛多在西郊,明清两代在北京修建的月坛,也是位于西郊。帝王亲临祭祀时,要奏乐、跳六佾(音&义&,古代乐舞的行列)舞,帝王还要献上白色的玉璧、丝帛,用以象征月亮的光洁。后来,不仅是皇帝祭拜,达官贵人也纷纷仿效。再后来,祭拜月亮的官方习惯下沉到了民间,历代演习,就形成了今天的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纪念]此外,还有一种解释,说人们过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嫦娥。虽然被纪念的那个主角是嫦娥,但是民间对于谁来纪念却有着不同的传说。第一种就是嫦娥奔月中的后弈(即嫦娥的丈夫为了表达对飞天的妻子的怀念)。第二种是说唐明皇为了纪念遇见嫦娥的那天,才有了后世的中秋节。唐朝的这个皇帝是怎么遇见嫦娥的呢?我们先从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宫的故事说起。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道人罗公远陪同唐玄宗在皇宫中赏月。玄宗抬头凝视月亮,十分向往,并说如果去月亮上看一看有多好。罗公远听后,取出一根拐杖抛向空中。一道白光过后,那个拐杖化作一条银桥出现在唐玄宗面前。两个人一同登上银桥,走了几十里之后,突然觉得光彩夺目,寒气逼人,仔细一看,两人已经来到了一座宫殿。宫殿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树下有一支玉兔正忙着捣药。再往前走,发现宫殿的门口上方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着&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对唐玄宗说,这就是月宫了。两个人随后进了广寒宫,宫中满是奇花异草,十分气派。嫦娥等人身着白衣乘白鸾翩翩起舞,乐声清丽动人。唐玄宗素通音律,觉得曲子极为美妙,就问罗公远这是什么曲子,这般好听?罗公远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暗暗将曲子记在脑海中,然后取回拐杖,回到人间。根据记忆,唐玄宗编制了《霓裳羽衣曲》。据说这曲子流传了很久。为了纪念这一天,唐明皇便把八月十五定为节日,后来就成了中秋节。&&& &&& 从以上有关中秋节来历的传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中秋节起源于礼制,还是起源于风俗习惯,它都离不开人,人是节日里重要的组成部分。节日最终是人的节日,节日不会自己过,而是有人来过。正是人的活动,才构成了节日。至于中秋怎么过?我们在第三部分再作介绍。二、中秋故事七百年前,以豪放风格见成、且多为毛泽东所师法的宋代词人刘克庄(南宋词人,与苏轼、辛弃疾同为三大豪放派词人。)曾经&遨游&过月宫,由此写下了豪迈、洒脱的词句: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曽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身游银阙朱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记得李白写过一首描写小时候看月亮的诗:小时不识月,换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成药,问言与谁餐。古人虽然没有机会到月亮上去看一看,但是他们将日常生活的经验与丰富的想象相结合,创造了瑰丽的神话故事。在这些至今仍流传的神话故事中,他们表达了探索月亮的渴望,以及对月亮上有什么的各种猜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结果晒的庄稼枯死,鸟兽逃散,民不聊生,给人间带来无尽的灾难。当时有一个英雄,名叫后羿,据说力大无穷。她同情百姓遭受的苦难,决心为民除害。后羿登上了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弓引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剩下的一个太阳,后羿要求他为人间照明,并严令他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射日的行为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来,有一个美丽、温柔、善良的女子嫁给了后羿,这个女子名叫嫦娥。嫦娥经常把后羿打到的猎物分给周围百姓,人们都很喜欢她。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求道,碰巧遇到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念及后羿射日救民的功劳,便赐给他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不死药就可成仙。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也不愿意与友邻分离,所以就把不死药交给嫦娥收藏。由于后羿的箭术高超,不少仁人志士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后羿也因此收了不少徒弟。其中有一个徒弟,叫蓬蒙,十分嫉妒后羿的技艺,一心想超越师傅,始终都没有成功。得知不死药的情况以后,蓬蒙认为如果自己吃了不死药,就会成仙,就会在后羿之上了。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他就一直寻求机会。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八月十五,后羿率领徒弟外出打猎。蓬蒙谎称生病,留了下来。在确信师傅已经走远之后,蓬蒙闯入后羿的家里,逼迫嫦娥拿出不死药。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嫦娥灵机一动,将不死药吃下。没想到嫦娥吞下不死药之后,身轻如燕,立刻飘升,很快就飘离地面,一直向天上飞去。嫦娥不得以成仙,但她还是留恋人间,也十分挂念后羿,于是就选择了离人间较近的月亮住了下来。当天晚上,后羿打猎后回到家,却不见了嫦娥。在一再追问之下,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为时已晚。蓬蒙见事已败露,害怕师傅怪罪,早已逃之夭夭。后羿报仇未成,伤心欲绝,仰天长叹。他突然发现,今天的月亮比常日的格外皎洁、明亮,里面有个身影在晃动,那个身影看起来非常熟悉,酷似嫦娥。后羿知道,那不是别人,那肯定就是嫦娥,于是他朝月亮追去。可是,不管他怎么努力,都追不到月亮。后羿明白了,他不可能追上月亮。为了表达对嫦娥的怀念,后羿在嫦娥往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在香案上放上她平时爱吃的水果和糕饼。后来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他都在家中摆上嫦娥喜欢吃到东西,遥祭妻子。百姓们知道嫦娥奔月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一方面纪念嫦娥,另一方面也向嫦娥祈求平安。这一行为代代相传,就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习俗。世人以为,嫦娥在月宫中寂寞孤单,冷冷清清,许多诗人文士为她的处境惋惜。李商隐的《嫦娥》一诗中亦可见: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传说之二:吴刚伐桂]月亮上除了嫦娥之外,人们仰望时还可以看到斑驳的树影。那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桂花树。传说这棵桂花树有五百丈之高,生长繁茂。每到中秋节时,桂花香飘万里。在桂花树下,由一个人在不停的工作,酿造桂花酒。据说这个人就是吴刚。吴刚原是汉朝河西人,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得道成仙。为了能够成仙,他抛开家跟随仙人去修道。吴刚走后,剩下妻子缘妇一个人,生活十分艰苦。这时太阳神炎帝的孙子伯陵来到了缘妇家,与她一起生活。后来,缘妇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鼓、延、殳。吴刚回来以后,看到家里发生了变化,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打死了伯陵。炎帝闻讯后,心疼孙子,惩罚了吴刚,结果就把他发配到月亮上去砍那棵桂花树。每次吴刚砍下去后,桂树的伤口随即就愈合了。他再砍,桂树再长,因此吴刚只好不停地砍那棵永远也砍不倒的树。几千年来,吴刚就这样一直在砍树,默默地承受着自己所犯的错误。当然,吴刚也不只是砍树。在砍树之余,他还用桂花酿造桂花酒,自己消遣,也请别人喝。由于月亮上有这棵桂树,所以人们也称月亮为&桂月&、&桂轮&。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后,进京赶考的日子一般定在八月,人们常常把考中状元的人称为&蟾宫折桂&。蟾宫指的就是月亮,而折桂的意思是说登科如登月一样值得庆贺。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用&蟾宫折桂&来预祝或庆贺考上大学的人。毕竟很少有人像嫦娥与吴刚那样,可以登上月球,住在那里。[传说之三:玉兔捣药]在民间传说中,月亮上还有只玉兔。这只玉兔是怎么跑到月亮上的呢?我们还从吴刚伐桂的故事说起。吴刚受到炎帝的惩罚以后,他的妻子缘妇心里十分难过,就叫二儿子延和三儿子殳生到月亮上陪伴吴刚,把大儿子鼓留在身边照顾自己。但延和殳升到月亮上以后,不能保持在人间的人形,于是就变成了蟾蜍和玉兔。蟾蜍后来做什么,传说中没有交代。但这只玉兔好像非常忙碌,不停地在石臼里为神仙捣药,那石臼里的药就是长生不老药。后来民间过中秋时,总是供奉一只&兔儿爷&。有一首诗就描写了民间中秋买兔儿爷 的热闹景象:中秋月色净无瑕,洒扫庭前列果瓜。儿女先时争拜礼,担边买的兔儿爷。所谓的兔儿爷,就是塑成兔状的泥偶人,也有用布扎成的,或者用纸画成的,一般都是人首兔身。兔儿爷的面孔和身体都做成人的模样,只是比人多了两只长耳朵和三瓣嘴。有的做成当官的模样,有的传着铠甲,像个军官,有的做成骑老虎的模样,还有的稳稳坐在椅子上。人们之所以供奉兔儿爷,就是因为玉兔捣药,可以确保祛病强身,长生不老。《京师乐府诗》中有一首诗,对人们为什么敬拜兔儿爷作了详细的说明:中秋分外月华明,领宴归来夜色清。不供嫦娥怜兔影,为侬捣药祝长生。据说,兔儿爷起源于明末,那时候的兔儿爷一副很庄严的模样,摆在香案上,接受人们的祭拜。到了清代以后,兔儿爷变成了儿童手中的玩具,制作也开始精致起来,尤其以北京地区最为著名。那里的兔儿爷千姿百态,十分乖巧,惹人喜爱。三、中秋习俗1、拜月&玩月中秋节的节物、节俗大多是和月亮有关的,拜月、玩月也是如此。显然,拜和玩有着不同的性质,拜是信仰的,玩是娱乐的,先有拜然后才有玩,尽管在后世它们是共同存在的。拜月是一种礼拜月亮的习俗,也叫祭月、供月、礼月、供兔爷、斋月宫等。作为中秋节俗的拜月大体形成在唐代,但秋夕礼月则是古已有之。《礼记》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也就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到汉代,赏月风俗形成。相传汉武帝曾建造&俯月台&,用以赏月,名叫&眺蟾&,俯月台下又挖有影娥池,是用来映现台上宫娥嫔妃的。每当登楼眺月时,影入池中,如仙人乘舟,笑弄明月&&这便是赏月、玩月的开始。此后,赏月、玩月、望月、弄月,不一而足,至唐开元天宝年间蔚成大观。唐宋以前,关于拜月的记载比较少见,祭月之风已颇盛,且多是和赏月之举联系在一起的。到明清时代,这种风习更加盛行不衰。明清北京的拜月之俗,多是十五日晚间家人团聚,等月亮升起之后,开始拜月。最简单的是&徒手&的望空(朝向月亮)而祭,有的则将刻有桂殿蟾宫的大月饼镶在木架上当神位,更有用月光马儿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当神位的。焚香礼拜后,撤供,焚月光马儿,或分食团圆饼。《帝京景物略》记此俗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会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至清代,拜月仍是一项国家祀典。由此可见先秦&秋夕月&与后世中秋祭月一脉相承。按一般的说法,&男不拜月&,因为月为太阴,女属阴、男属阳,故女拜男不拜。但实际上,旧时男人也有拜月的,因为相对于女子的祈愿,男子也有祈愿。与拜月相对,赏月、玩月的娱乐成分极大,一如元宵节的观灯、赏灯。每当月夕,秋高气爽,碧空如洗,月华皎洁,妇女都三五相邀,结伴而行,乘月色畅游街市或田陌,或进出泥庵,摆设香案,望月礼拜,或酣歌畅舞,抚琴吹箫。这种风习俗称&走月亮&。(查阅《西厢记》拜月西厢下)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我国各地至今仍遗留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在如今的月坛公园内)就是其中之一。2、团圆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中秋团圆主要指人的团圆,具体有分吃团圆饼、吃团圆饭、喝团圆酒、阖家拜月赏月等。团圆的信念又表现为许多象征物,诸如圆形的月饼、瓜果以及月亮等。其实,团圆不仅是中秋一节的信念,更是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信念,甚至是生活理想中的一部分。中国人的追求团圆是尽人皆知的,文学理论关于中国文艺作品大团圆结局的研讨就是佐证。这种信念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农业文明对其有决定性的影响。园艺式的农业要求足够的劳动力,重农思想又轻视来来往往的商贾之流,这就必然在人们的生活中积淀下重团圆聚合而非分散离别的意识。其次,一个显在的因素是家庭观念和乡土意识。更进一步来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闭的,在对外闭合的同时,又要求内部的完整;而小农经济生存于其间的又是天圆地方的封闭的盒子世界,是春夏秋冬四季回环周递的秩序。这些,也许都在冥冥中影响着中国人团圆的信念。&& 在当代,中秋习俗最重要的现实意义便是弘扬以团圆为特征的家庭和睦,以及团结互助为核心的社会和谐。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情&字,而西方文化的核心则是一个&理&字。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情义为中心、以家庭伦理关系为基础的感性文化,这种人文精神的底蕴就是以人为本、观感化物、中道和谐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 &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中秋节被俗称为团圆节,这&团圆&二字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团圆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团聚,而是心心相印的和谐统一。团圆是中国人&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体现,望月思乡,从月圆联想到人的团圆,是中国人的常情。李白的《静夜思》,就是这种团圆情节的最好写照。社会学的专家说,中秋的团圆情节,源于骨肉亲情。亲情又分为&婚亲&和&血亲&两种感情,前者是由婚姻关系决定的夫妻之情,即是大家常说的爱情;后者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亲子之情,即所谓亲情。婚姻关系是家庭的主体维系关系,亲子关系是婚姻家庭的派生物,中华民族自古就特别珍惜这些关系。在汉语词汇中,狭义的团圆专门针对夫妻关系,叫&大团圆&。中秋之夜,天空的圆月,映照坐在庭院中的一家老小,阖家团聚,品酒赏月,嚼饼品茗,自然是其乐融融。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那样: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红楼梦》中还有&走月&的娱乐风俗。走月,又称&踏月&、&拜月&。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因嫦娥奔月的神话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自明清以来,妇女们便有在此夜走月的娱乐活动。她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乘着月色,尽情畅游于街市或郊野阡陌;或摆设香案,望月展拜,或唱歌跳舞,欢笑嬉戏,通宵达旦。《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描写了贾府妇女中秋夜拜月赏月的游戏活动。&当下元之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凤烛,呈献者瓜饼及各色果品。刑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影,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地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拜过。&中国人的明月崇拜心理在这里完全浸润于家庭团圆的热烈气氛之中。如果不巧,因为种种原因,家庭所有成员不能在圆月下相聚,必然会产生白居易所写的这种心态: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此时,自然会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叹和&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的无奈。如果把家庭团圆进一步推广,则一个民族历经长久分割而重新聚拢在一起,便叫做民族大团圆。这不由让人想到1950年观看各民族文工团演出的柳亚子和毛泽东互相唱和所写下的美丽篇章:浣溪沙柳亚子&&&&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骈阗:聚集;罗列。)&浣溪沙毛泽东&&&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奏乐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阗:充满。)这真是民族大团圆的空前盛会。如今,中华民族已不是词中的&人民五亿&,而是13多亿了。然而台湾海峡两岸依然分离的局面,使我们更加企盼中华民族完全大团圆的那一天。(两岸中秋楹联会)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密切相关的。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前提。家庭和谐可以借爱情和亲情加以维系,而社会和谐就必须借助于道德观念和法制制度,所以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28个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而&八荣八耻&更是这28个字的具体诠释。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传承,是与时俱进的。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节日,决定把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传统节日申报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另外,应全国人大代表连续几年的提议已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纯洁、劳动节、国庆节一样,定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四、名篇欣赏水调歌头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篇,早已被作曲家谱曲吟唱,浪漫而又务实。最后几句,要求人们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现实,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则表现了对岁月绵长安好的祈愿。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望月抒怀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这首诗也是写月夜相思怀念亲人的名篇,但将月光与思情糅合在一起,使得意境清新,且寄兴深远,故而想象的空间更大,所以我们用该诗的头两句作为中秋节的题咏。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浪漫情怀,即使只有他孤单一人,也会&暂伴月将影&,排解离愁,寻找他自己的欢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这首诗宣泄着明显的伤感情怀。前两句写景,突出凄冷,后两句完全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味道。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喜闻捷报毛泽东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赏析:写这首诗时的毛泽东正式为粉碎胡宗南的进攻而转战在陕北农村,他没有常人赏月的心情,却也渴望家庭团圆,但为了全国解放,把&凯歌走边诚&作为最大的欣慰。&中秋的月亮周&作&人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日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调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账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日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婆娑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日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贝,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曝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别的种种异物喜欢在月夜出现,这也只是风云之会,不过跑龙套罢了。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1940年9月作,选自《药堂语录》)&&&&&&&&&&&&&&&&&&&&&&&&&&&&&&&&&&&&&&&&&&&&&&&&&&&&&&&&&&&&&&&&&&&&&&&&&&&&&&&&&&&&&&&&&&&&&&&&&&&&&&&&&&&&&&&&&&&&&&&&&&&&&&&&&&&&&&&&&&&&&&&&&&&&&&&&&&&&&&&&&&&&&&&&&&&&&&&&&&&&&&&&&&&&&&&&&&&&&&&&&&&&&& &&&&&&&&&&&&&&&&&&&&&&&&&&&&&&&&&&&&&&&&&&&&&&&&&&&&&&&&&&&&&&&&&&&&&&&&&&&&&&&&&&&&&&&&&&&&&&&&&&&&&&&&&&&&&&&&&&&&&&&&&&&&&&&[相关链接一]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2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29、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0、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1、李益《听晓角》:边霜昨夜随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32、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33、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赢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潺潺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匍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况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相关链接二]《红楼梦》 &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看过曹雪芹写的完整的《红楼梦》的书稿,第一回就是写中秋节,然后就有一首诗出现了,就是贾雨村口号一绝,就是说月亮的。她告诉我们在《红楼梦》的最后一回,也会有一首诗,也是中秋诗,最后来收尾,来了结《红楼梦》,脂砚斋透露曹雪芹的写法是这样的。贾雨村的口号一绝说什么呢?&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后来这个场景太夸张了,这不就是皇帝出来了吗?啊?&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干嘛呢?这是,说是写一个中秋的月景,实际上这首诗里面隐伏下一种政治情势,就是在&日月双悬照乾坤&的情况下,月亮已经非常地膨胀了。这首诗你觉得可能是不还是有点牵强,用这么一首诗你说服不了我。好,咱们再来几首。&&&&&&咱们知道在四十八回,就写到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她要学着做诗,这个姑娘是谁呢?就是香菱,就是甄士隐的女儿,香菱前后写了三首诗,一首比一首好。第一首,林黛玉看了觉得简直是门外汉,不行,但是在这首里面就有一句,叫做&月挂中天夜色寒&,就是当时月亮的情形不是很妙,当时它虽然挂在中天了,但是夜色还寒,离月亮真正得势看来还要有一段距离才行;第二首,她写了,最后薛宝钗就说你这个不符合题目了,题目让你写月,结果你写月色了,但是这一首里面也有一句值得玩味,叫做&余容犹可隔帘看&。当时弘皙是被安排到昌平郑家庄去居住了,乾隆对他已经开始有所觉察了,开头他是被雍正安排去的,雍正死了以后,乾隆后来对他有所觉察了,但是虽然他被边缘化了,可是很多贵族家庭还是知道他只有势力的,特别是心里觉得他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子的嫡长子,他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孙,所以叫做,虽然只剩下&余容&,但是&犹可帘看&,他还存在;到第三首,就是最后所有的人都觉得好,林黛玉、薛宝钗、李纨都说这首写得好,说明香菱终于修炼成一个诗人了。这一首被认为最好的诗里面有一句,就更惊心动魄,叫做&精华欲掩料应难&,就是月亮这个精华,你要想把它掩盖,告诉你,到目前为止你也难了。这月亮就要成事了,对月亮充满了期待。恐怕又有人说,说香菱这个诗,你是不是还是太牵强了?我原来读《红楼梦》哪觉得有这个,你这个是不是太耸人听闻了呀,对吧?是那么回事吗?我个人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就是那么一回事。&&&&&&还有例子。大家知道,已经到了很后面了,到了七十六回了,过中秋节,又过中秋节,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记得这个情节吧?那些诗你一句一句推敲过吗?又摇头,又不推敲,读《红楼梦》这些诗可千万不能放过,请您跟我一起细加推敲,推敲它乐趣无穷,你的感想、你的看法可能跟我全然不同,但是咱们在共同地读《红楼梦》,探索这些诗句背后的含义的时候,不是得到很大的乐趣吗?是不是?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林黛玉史湘云就联诗了,联诗里面有很多句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当然整个这个诗,因为是中秋节做诗,就是都跟月亮有关,当然其中有些句子越想越惊心动魄,比如有这样一些句子,叫做&宝婺情孤洁,银蟾气吐吞&,这两句还好,意思就是说,宝婺,它指的也是天上的星辰,它的处境是孤独的,但是它很纯洁,实际上也是在指月亮。&银蟾气吐吞&,银,就是月亮是银色的,里面有蟾在那儿吐气。&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里面不是有一个兔子在捣药吗?这个时候,她们两个联诗就说,人在这个时候一看月亮就想往广寒宫去奔,要投奔那个地方,里面那个宫殿,嫦娥住的宫殿叫广寒宫,&人向广寒奔&。这四句虽然是说月亮,但是好像还不算厉害,就是一般地形容一下景象罢了。底下几句叫做&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这两句就不得了了,斗就是指的天上的北斗,北斗星。犯斗,就是说一个星去侵犯另外一个星叫做犯,&犯斗邀牛女&,这个诗意它在模糊当中表达出很强的一种紧张的气氛。这句倒也罢了,底下还有三句,现在我告诉你,在有的古本《红楼梦》里面,底下我说的三句也被抄书人可能由于读出其中的味道了,害怕,给删去了,不是每一个古本里面都保留以下三句,因为以下三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露骨了。底下几句是什么呢?叫做&乘槎待帝孙&,&槎&就是那个木筏子。&乘槎&,过去认为天上有天河,所以槎也可以在天河里面来运行,坐上这个木筏子在天上河里面运行,在等待谁的降临呢?等待帝孙,帝孙虽然是指的星星,过去把织女星叫做帝孙,但是在这里它分明指的就是康熙的孙子。因为在乾隆朝所有人都知道,帝孙这个字眼指的就是弘皙,没有别人。他是这个康熙皇帝的嫡长孙,简称帝孙,别的庶出的都不能这么称呼。于是在凹晶馆联诗里面就居然出现了这种句子,要&乘槎待帝孙&,一些人就希望他成事,希望他最后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不是很惊心动魄啊?下面可能还有人不服气,说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哎呀不是我敏感,谁敏感啊?是高鹗敏感,高鹗、程伟元敏感,高鹗、程伟元他们得到的那个古本里面是有这一句的,他们也没有删,但是他们一看,&乘槎待帝孙&哎哟,咱别惹祸啊,赶紧把这个&待&字涂掉了,改成了&访&。所以你在通行本里面就可以看到,高鹗他们改成了什么呢?他不但续后四十回,他还改前八十回,他就把&乘槎待帝孙&,改了&访帝孙&,一待一访,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待帝孙&就是你对一种力量有所期待,你希望他能解救自己,是盼望救星的意思,等待他成功的意思;&访帝孙&就是去做一趟客,做一次友好访问,就大不一样了。所以你说谁敏感啊?200多年前那个姓高的他比我敏感,赶紧改了。&&&&&&还有两句叫做&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就是说有人说了,月亮,月有阴晴圆缺嘛,月亮,有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一个月牙,有时候是一个满月,有时候它是虚的,有时候它是盈的、充满的,月轮啊,可以说是不稳定的,他们也注意到这一点,这个力量确实是时而显得很强大,时而显得很虚弱。但是,下面一句明确地宣示他们的一个信念,叫做&晦朔魄空存&。在它完全变黑的时候和它完全变亮的时候都只是它的表象,明白吧?不要看表面的变化,它的实体,它的魄,是在天空当中稳定地存在的呀!这个联诗当中就联出这样的句子,难道是偶然的吗?难道我认为在《红楼梦》的文本里面月喻太子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吗?&&&&&&所以你看这些地方都说明在康、雍、乾三朝,当时的政治形势影响了曹家、曹雪芹这个作者自己家族的命运,同时又投射到《红楼梦》的文本当中,留下了诸多的蛛丝马迹,而且有的已经不是蛛丝,已经不是马迹,留下的有的痕迹已经是非常清晰了,这就是这一讲我所要强调的。&[相关链接三]《红楼梦》中的休闲娱乐方式管窥南通紫琅中学唐晓义提要:休闲娱乐方式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异于其他长篇小说的重要方面,也是世情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大概从三个方面来展开:第一,传统民俗节日中的休闲娱乐,包括赶围棋、猜谜、中秋赏月等;第二,饮食活动中的休闲娱乐,主要讨论妙趣横生的各色酒令;第三,其他娱乐方式,涉及斗百草、解九连环、踢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期挖掘当时人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关键词:红楼梦,休闲,娱乐,文化内蕴。休闲娱乐历来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千差万别的生活经历,使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千姿百态,或寄情山水,或痴迷书画,更有遁迹空门,炼丹打禅,笑傲江湖。在《红楼梦》中,我们会看到&大观园&中的衣食男女在酒足饭饱之后,如何消遣、如何打发闲暇时光的。当时的社会物质文明程度远未达到今天的高度。不过,几百年前的贾府中的休闲娱乐方式倒也不少,诸如吟诗作画,观灯赏月,饮酒猜谜等传统文人娱乐项目外,还有如玩牌、踢球、解九连环等民间娱乐活动。通过对这些休闲娱乐活动的罗列和整理,我们发现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令人无法暇接。在这里,笔者拟&管中窥豹&以期&一叶知秋&。重点论述传统民俗节日和饮食活动中的休闲娱乐方式。以此认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及审美特征。《红楼梦》传统节日中的休闲娱乐&《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其文化含量是相当丰盈的,单就中国传统节日来说,几乎全部涉及&&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七夕、除夕等等。作者在写这些节令的时候,将艺术生活化了。将休闲娱乐活动在生活中突现出来,而不是单纯地为休闲而休闲,为娱乐而娱乐。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描绘出了人物的心态和意趣。他们的喜悦,他们的悲伤,他们的心性,他们的情味,等等。《红楼梦》各回中,写到过年的很多,而着重描绘,专写过年的,则是第五十三回、第五十四回。第五十三回云:&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和凤姐儿治办年事。&前者是置办年事,后者是&将年事忙过&。在这两句话中间,夹着洋洋洒洒两万文字,将荣宁两府过年的情况写的如火如荼,跃然纸上。过年的快乐气氛,自然会表现在种种娱乐活动上。贾府中的过年,除了烦琐的礼节外,几乎与当时民间的习俗没有两样。除夕分压岁钱,散荷包,吃年夜饭,这些均未详写。至于大年初一这天的情景,小说写道:&至次日五鼓,贾母等人按品上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领宴回来,又至宁府过列祖,方回来。受礼毕,便换衣歇息。所有贺节来的亲友,一概不会。只和薛姨妈,李婶娘二人说话随便,或和宝玉宝钗等姐妹赶围棋,摸牌作戏。&&赶围棋&这一游戏在第十九回,第一百一十一回都写过。全称应是&掷骰子,赶围棋&,即先扔骰子,再走围棋子。两粒骰子同时掷,最大十二点,即&双陆&,最小二点,即&对幺&。点大,围棋子即走在前面,点小,自然走在后面。前后你追我赶,走在前面的赢钱,后面的输钱,是一种赌注不大,输赢不大的游戏。有似后来用三十二张牙牌玩的&顶牛儿&,虽是赌博,亦如游戏,要玩半天才能见输赢。这一游戏也不同于第七十五回贾珍在家聚赌的&抢快&、&赶羊&等等大赌。这同贾母&斗牌&(即&斗叶子&)类似,是以游戏为主的小赌。不过&斗牌&只限四人同玩,而掷骰子、赶围棋二三人,五六人都可玩,更热闹。不过小赌也是赌,便有输有赢,便要动情绪,赢了便喜,输了便急,颇能显示人品。第二十回写晴雯&等我捞回本儿来再说。说着,一径去了&等语,颇能传神,写出晴雯性格。后面写贾环为了输几个钱而发急赖帐,亦可见贾环的猥贱神态。《红楼梦》中好几回中都写到春节期间的赌博游戏,这正是当年的社会风尚,是比较普遍的。这一娱乐形式,到了诗人的笔下是很美的。清初王崇简《王正谱俗竹枝词》云:&西邻东舍任相还,为斗花牌输几钱。向晚归来重整鬓,看入门内笑扶肩。&这不很有几分凤姐、晴雯斗牌后的形象了吗?元宵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红楼梦》中重彩描绘的。写过年,重在礼数;写元宵,重在欢乐。不过《红楼梦》所写元宵,与历代数不清的文学作品中所写元宵,有一个极大的不同,即别的文学作品中不外是灯市、天街、明月,都是街上的热闹,出游看灯的热闹。而《红楼梦》却独树一帜,专写了荣国府中元宵夜宴,花团锦簇,欢歌笑语。其它地方节日气氛再浓,再热闹,那还只是一般人的欢乐,是大众化的。曹雪芹写出了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场面,写出了贾府中特有的生活场景,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至十五这一晚上,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花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每席旁边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这些陈设,足见其豪华;听戏飨宴,尽享人生之快乐。&灯谜&也是元宵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节目。《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元宵夜宴中虽未写到灯谜,但在第五十回中已经写了。芦雪亭联诗,贾母来赶热闹,说道:&有做诗的,不如做些灯谜儿,大家在正月里好玩。&这回回目的下句&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接下去便是半回编谜语的文字。李纨及李绮所编诸谜,是&掉书袋&的,毫无意趣。如&观音未有世家传&猜作&虽善无征&,&一池青草草何名&猜作&蒲芦&。将这些置之当时的一般《四书》谜及字谜中,均非上乘之作。作者用这些来陪衬湘云之谜,是雅俗共赏的。以《点绛唇》小令:&溪壑分离&到&后事终难继&数句破&耍猴儿的&,既脱俗又有情趣,在当时的谜语中算是中上的,也是这些谜语的中心。后面宝玉,宝钗,黛玉三谜,及宝琴十首怀古绝句的谜语,亦为突出书中人物之才情。春灯谜在第二十二回中写的更为具体。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正是正月十五元宵。当日回宫,到正月二十二日,元春才送灯谜来,也是&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的余韵。原文道:&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他们大家去猜,猜后每个人也作一个送去。四人听说,忙出来至贾母上房,只是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着乱猜。&后来又写贾母道:&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一发喜乐,便命速做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又写贾政凑趣的话云:&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从以上三处引文中可以看出,&谜&和&灯&是关联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自宋元以来,灯谜就是元宵的一个重要娱乐项目。写成的谜语都是贴在灯上,猜中者,撕下纸条,便可去领奖。有彩头,是十分好玩的一项欢庆活动。就谜语本身而言,或高雅,或通俗,均要有思致,有情趣。《红楼梦》,贾母所说:&猴子身轻沾树梢&,谜底是&荔枝&,就是稍有情趣,谜面谜底都是十分通俗的。宝玉那个谜:&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则是谜面文雅,而又十分巧妙,谜底确实普通的东西&&镜子。其他不要说贾环的&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十分粗劣,即黛玉的&朝罢长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猜作&更香&,亦十分雕琢,只感到故作高雅。但,不管怎么说,灯谜可谓真正的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既娱乐身心,又启迪智慧。被称之为上元的元宵节的活动是赏心悦目的。那么,被称为下元的中秋佳节,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到中秋月圆的场景。这时的贾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检抄大观园后,贾府元气大伤,颓象丛生。大观园众姊妹原已约定,&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起诗社联句。但此时的贾府已弥漫着沉闷,忧惧的气氛。中秋夜宴,宝钗借故不来,李纨、凤姐病着,宝玉为晴雯病重而离席,探春忙于家事而无心游玩,显得更加萧条冷落。中秋之夜,贾母与子女儿孙们聚宴凸碧山庄赏月。大家&寂然而坐&,&不禁伤感&。樽俎之闷,再高雅再悠闲的娱乐活动,给人的感觉也是强作欢颜,欲哭无泪。赏月席散后,黛玉、湘云并不去睡,她们来到山坡下凹晶馆的卷蓬底下赏月联诗。于是,便有了著名的《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句》(即《凹晶馆联句》)。整首诗寄托了她们孑然一身,飘零孤寂的身世之慨,读之怆然。作诗联句本是文人之间一种优雅的休闲方式,在这里却笼罩着一层凄凉的面纱,让人感慨不已。另外,《红楼梦》中还有&走月&的娱乐风俗。走月,又称&踏月&、&拜月&。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因嫦娥奔月的神话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自明清以来,妇女们便有在此夜走月的娱乐活动。她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乘着月色,尽情畅游于街市或郊野阡陌;或摆设香案,望月展拜,或唱歌跳舞,欢笑嬉戏,通宵达旦。《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描写了贾府妇女中秋夜拜月赏月的游戏活动。&当下元之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凤烛,呈献者瓜饼及各色果品。刑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影,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地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拜过。&当然,除了春节、元宵、中秋的娱乐项目外,其它节日也有很多。如:端午节之蒲艾簪门,虎符系臂(第三十一回),七夕之乞巧(第七十八回),重阳之簪菊(第三十八回)等等,不再赘述。《红楼梦》饮食活动中的休闲娱乐吃饭喝酒无分古今中外,宴酣之乐,亦各有千秋。古人云:&食色,性也。&可见,饮食在中国是有其文化渊源的。中国古代运用于宴饮的游戏娱乐活动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去:&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信可乐也。&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红楼梦》中更有酒令、吟诗、联句、猜谜、击鼓传花等娱乐形式。这些形式,或文或野,大多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调节宴会节奏,加强宴会气氛的有效手段。《红楼梦》中饮食活动中的娱乐大都是较文明高雅的。至于,象贾珍居丧喝酒赌博,这类丑事则似不多见。而且《红楼梦》中饮食活动中的休闲娱乐方式,大多流传至今,可见其有着相当的文化魅力。在这些活动中,作者将人物描写,性格的刻画穿插其中,不落一点痕迹。在全书中出现的娱乐游戏有十四种,无不与酒有关,无不是宴饮中交流感情助雅兴的趣事。酒令原是民间酒席上的一种游戏,尽管方式不一,都是为了增添热闹气氛。《红楼梦》中,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大都熟谙这种娱乐形式,从一个方面反映出酒文化对封建贵族家庭的影响。但是,作为一部具有史诗价值的文学巨著,书中各种人物的酒令,和诗词、曲赋、谜语一样,都联系着不同人物的生活、思想、性格、气质、修养,往往含有象征意味,预示着人物的命运、结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叫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画满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雨打梨花深闭门&。这是第二十八回小宴的情节,写了宝玉&宝贵闲人&生活的另一侧面。宴会一开始,云儿唱了一支小曲后,宝玉认为&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提出要行酒令,宝玉是&令官&,行令办法是:&要说悲、愁、喜、乐四个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个字原故。&&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要求相当高,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相当的艺术才华是不能应付的。否则就会出现薛蟠的&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的大笑话。宝玉的四句酒令,全是自己和林黛玉之事时刻在心的自然流露。所以唱的曲子,则更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绝妙文字,可以说是活脱脱的林黛玉的写照。连用十个&不&字,读来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酒底&雨打梨花深闭门&,出自北宋词人秦观《忆王孙》:&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从字面上看,席上有梨,根据&席上生风&的要求,说了这句有&梨&字的词句。从内容上看,&雨打梨花&正是&一枝梨花春带雨&的化用,写满面珠泪的林黛玉。虽然在外饮酒作乐,可贾宝玉的潜意识深处还是惦记着林黛玉。言为心声,这也是作者苦心孤诣经营的产物。《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大观园红香圃内诸姐妹为宝玉等四人摆寿席的酒令办法是: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即旧时的历书)上的话,加起来总共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林黛玉行的酒令是这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酒面上所写的那只折足失群的孤雁,它的声声哀鸣,正是她孤苦无依,寄人篱下的不幸身世的象征。她从维扬登舟,一路向贾府走来,虽有贾母之疼爱,宝玉之钟情,但以她的灵锐、聪慧的直观感受,处在世态炎凉,关系复杂的贾府中,这位体弱多病的孤女,时时处处,一景一物,都易触发身世飘零的悲愁。酒令,在民间游戏中多带&俗&的色彩。作为一具有丰富的文学素养的沐浴着诗的灵光的贵族小姐,黛玉这首酒令反俗为雅,散发出浓郁的诗的芬芳。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名句,她信手拈来,显得气韵高雅;&风急江天过雁哀&的诗句气象森然,与&折足雁&&九回肠&的骨牌、曲牌名相联缀,组成一个和谐的意境,读来令人感到秋意满怀,低回不已。&万户捣衣声&,更添深长的意味。黛玉聪敏过人的气质风采,在这首小令中,同样得到生动自然的体现。使她在大观园的姐妹中,自始至终散发出带有书卷的幽香。牙牌令是用牙牌作用具所行的酒令。牙牌即&骨牌&,古玩具,后被用做赌具,或用以占卜,以象牙或骨角、竹木等制成,长方形,一面雕点数,自一至六,错综或重叠排列,共三十二张。《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写王熙凤推鸳鸯当令官在酒宴上行令,鸳鸯以三张骨牌配成一套,故&三宣牙牌令&。此令以三张牌为一副,由令官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再说第二、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牌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语,比上一句,都要合韵,错了得罚一杯。左边是张&天&&&头上有青天。当中是个&五与六&。&&六桥梅花香彻骨。剩得一张&六与幺&。&&一轮红日出云霄。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这鬼抱住钟馗腿。令中一、三、五、七单句均由宣令者鸳鸯所说,复句由贾母比出。总观贾母比的这四句,是符合鸳鸯宣布的三个条件的:第一,是&比&。以&青天&比天牌,以&六桥梅花&比五与六,以&红日&比幺,以&云&比六,都很形象。第二,和韵。&六&和&骨&,&幺&和&霄&,&鬼&和&腿&,都合韵,第三,比的四句都属于&诗词歌赋,成语俗话&的范围。而且,&青天&、&钟馗&这些词语的运用,幽默风趣,很符合贾母的身份和文化层次,足见曹雪芹的匠心。击鼓传花也是《红楼梦》中提到的行令饮酒方式。鼓乐声中,花枝在人们的手中传递着,鼓乐一停,花枝就不准传递了,由令官检查,此时花鼓在谁手里,谁就要饮酒。《红楼梦》第五十四回里的&春喜上眉梢令&就是这样的:凤姐儿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穿梅,行一套&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道:&这是个好令啊!正对时对景。&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与女先儿们先击着,席上取了一枝红梅。贾母笑道:&若到谁手里住了,吃一杯,也要说个什么才好。&凤姐儿笑道:&&&依我说也要雅俗共赏,不如谁输了谁说个笑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生处处开宝箱 12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