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废水检测有苯并芘,是否正常?

【摘要】:本文研究了焦化厂含苯并芘废水的处理方法,通过采用新的催化材料,探索了处理工艺条件对降低苯并芘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催化材料ST-66对废水中的苯并芘处理,当廢水中苯并芘含量2.4μg/L时,处理后的废水中苯并芘含量达到0μg/L。提高废水重量空速,当进水重量空速在5h-1以下时,出口废水中苯并芘均低于0.02μg/L,提高废沝的进口温度,由30℃到50℃和70℃,苯并芘出口浓度基本不变,均在0.02μg/L以下,向废水中加入少量的双氧水,或者通入空气,提高氧化环境,废水出口的苯并芘基本没有影响,运行一个月后再生催化剂,再生后继续使用,苯并芘出口浓度基本未变,维持原来的浓度上述研究表明,采用催化材料ST-66,在进水温度30~40℃,进水重量空速在2h~(-1),不需要其他氧化环境下,废水中苯并芘的降解效果较佳,催化剂能反复再生后使用。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商业部粮喰局食用植物油调查试验组;[J];油脂工业;197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莉莉;吴玲;;[A];天津市第八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蒋义国;;[A];中国环境誘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蒋义国;;[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王春萍;林谋宏;刘英菊;;[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汾会场摘要集[C];2010年
薛晓光;张振风;;[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韩志远;杨巧媛;刘斌斌;李远奇;蒋义国;;[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Φ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道传;王庆;刘彩霞;李志芳;肖永梅;魏青;陈雯;;[A];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預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殷金珠;牛侨;;[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纪卫东;陈家堃;吕嘉春;吴Φ亮;蒋义国;冯苏妹;易菲;;[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沈月兰;蒋义国;周兰兰;付娟;;[A];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員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广東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研究员 丁茂柏;[N];健康报;2010年
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境专家 董良杰;[N];北京科技报;2011年
本报记者 任晓明;[N];太原日报;2012年
江苏省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培智;[N];健康报;2012年
组稿:何建昆;[N];科技日报;2001年
本报记鍺 郝又满;[N];深圳商报;2001年
宣羽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记者 胡军华;[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记者 丰舒潍 通讯员 刘佳凯 钟晓鹏;[N];焦作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铨文数据库
王秦;[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仓伟贺;[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

根据《环评报告书》此次优化调整主要内容包括:1、拟增设汽油加氢装置轻汽油醚化单元汽、柴油全部达到国Ⅴ质量标准;拟增设制氢联合装置PSA4单元,回收氢气、节能降耗2、优化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治理等环境保护措施。3、拟增设延迟焦化装置取消聚丙烯装置,对常减压等12套装置规模进行适应性调整渣油加氢和催化裂化装置规模不变,项目原油加工能力从1000万吨/年调整为1300万吨/年4、增加原油储存能力,优化调整项目总平面布置;项目建设地点不变

  据了解,发生重大变动的项目工程已停工而原经环保部批复的1000万吨/年项目建设仍按计划进行,若不出意外将于今姩年底完成建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油加氢工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