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角鱼的养殖每亩可以养殖多少尾?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正文
本地塘角鱼池塘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 11:09: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本地塘角鱼又叫胡子鲶、塘角鱼、塘虱鱼,是我国南方稻田、水渠、池塘常见的一种小型野生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滋补、医治小儿疳积等药用价值,深受群众喜爱,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贵,目前市场上塘角的售价高达16―24元/千克。笔者结合养殖实践将塘角鱼池塘养殖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1  塘角鱼的生物学特性  塘角鱼体形与其他鲶鱼相似,个体偏小,体色呈土黄色或黄色,属底栖鱼类,喜暗畏光,白天活动少、多潜伏在水底,夜间活动频繁,钻穴营居,常数群居一穴。它喜温怕冷,耐寒力较差,低温临界温度为7-8℃,最适生长水温22-32℃。耐低氧能力强,在溶氧量为0.8毫克升以上即能正常生长,可高密度养殖,塘角鱼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小杂鱼,虾、螺、蚌动物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与其它鲶鱼相比,生长速度较慢,当年鱼苗可长至20―25厘米,体重100―150g;第2年可长至25―34厘米,体重250―300g。  2  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方法  池塘养殖塘角可采取池塘单养、池塘混养二种养殖模式。  2.1池塘单养  2.1.1 &鱼塘建造 &塘角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鱼池环境条件的选择仍很重要。鱼池应建造在日照较好、温暖通风、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面积以1―3亩为宜,池深1.5米左右,底质以硬质壤土或黄泥为好,塘基要夯实,进排水分开,在进排水口设防逃栏栅。  2.1.2 &池塘消毒 &放养前10天,清整鱼池,填塞塘基漏洞,修整鱼栏栅,疏通进、排水管,翻耕池底淤泥,然后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粉全池均匀泼洒,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和其他敌害。  2.1.3 培肥水体  消毒2―3天后,加注新水70―80cm,在鱼塘向阳一侧堆放发酵腐熟猪粪或鸡粪等有机肥,亩用量300―500公斤,肥堆完全浸入水中,培育枝角类、桡足类等大型蚤类,保证下塘的鱼种有丰富、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当池水透明度达15―25厘米,即可投放鱼种。  2.1.4 &设置隐蔽物  在池内种水花生、水浮莲、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漂浮植物,面积占池塘面积1/4―1/3,水草移入前用10ppm的漂白粉消毒。同时,在池四周放些大口径竹筒、瓦等,以供鱼穴居。  2.15  鱼种放养 &选择体格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摄食旺盛、无病无伤的鱼种放养。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放养的鱼种规格及饲养者的管理技术水平而定。一般鱼种规格体长大5―7厘米,每平方米放养30尾;体长8―10厘米,每平方米20尾。放养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鱼体10―20分钟,即可下塘。  2.1.6 &饵料投喂  鱼种下塘后除了以池中水蚤、轮虫等浮游动物食外,还要投喂水蚯蚓、蝇蛆、杂鱼肉、螺蚌肉、禽畜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同时兼投少量颗粒饲料。20天后再完全投喂颗粒饵料。颗粒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35%以上,且具有一定粘性和沉性,以便能沉到水中的食台上,一般池内设2―3个食台。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10%,每日晚上和早晨分二次投喂。投喂量根据天气变化、水温、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每次投喂饵料后要检查鱼的吃食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每次投喂前饵料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超过1小时应酌减投喂量,饵料不足要及时添加。  2.1.7 水质管理  塘角鱼对水质要求不很严格,但池水不能过于混浊,始终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0―30cm,溶解氧大于2毫克/升,pH值保持在7.5―8.4之间。如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应及时换水。一般10―15天换水1―2次,每次换水1/3―1/2。每半个月用生石灰10―15公斤/亩洒一次。  2.1.8 &经常巡塘&,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每天坚持早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换水和连阴雨天更要加强巡塘,严防逃鱼。经常检查食台,及时捞出残饵。每天刷洗食台一次,隔天对食台进行漂白粉消毒,每次用量30ppm;常用15g漂白粉或硫酸铜在食台旁挂袋消毒。每半个月用1.5ppm漂白粉消毒一次水体,同时在饵料中拌入2%的痢特灵或土霉素等制成药饵投喂,每15天投喂一次,连续投喂3天。可有效地防治各种鱼病。  2  池塘混套养塘角鱼的池塘混养分和套养两种模式:  2.1 &池塘主养 &池塘以塘角鱼为主体鱼,适当搭配鲢、鳙等中、上层鱼,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资源,便于水质调节。一般每亩投放体长存6―8cm的塘角鱼种1尾,200―300g重的鲢、鳙鱼100―200尾。饲养管理技术同塘角鱼单养法。经过4―5个月养殖,每亩池塘可产塘角鱼公斤。  2.2 &池塘套养 &在家鱼养鱼的池塘中套养塘角鱼,不仅可挖掘鱼塘潜力,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增加池塘单产和效益,而且利用清除杂鱼虾和水生小动物,减少池中饵料消耗,使主养鱼生长得更好。一般每亩池塘套养体长6―8cm的塘角鱼种300―500尾,不用别投喂饵料,并且不影响家鱼的生产,经3―4个月饲养,每亩水面可增产塘角鱼50―70公斤。但值得注意的是,塘角鱼的放养规格要小于家鱼,否则家鱼会被吞食而影响鱼总体产量,同时,不能放养其他肉食性鱼类,以免肉食性鱼类和塘角鱼争食或残食塘角苗种。采集:庞迪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13078 关键字:,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南无阿弥陀佛  11:08:44
&&现在我正考虑养塘角鱼,但我不知道鱼种在哪里有卖。
&&等  21:14:15
&&你养的鱼有多少啊?为什么我现在开始养的塘角
鱼会死呢?
&&独行者―梧州  17:11:30
&&我建了一个塘角鱼养殖专业QQ,欢迎大家加入,共同讨论,一起提高养殖水平,致富奔小康。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最新技术综合
服务专线:
传  真:
邮  箱: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中国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 | | | | |
塘角鱼的池塘养殖方法
核心提示:塘角鱼,又称本地胡子鲶。养殖塘角鱼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的特点,而且塘角鱼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现将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池塘条件。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
&&& 塘角鱼,又称本地胡子鲶。养殖塘角鱼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的特点,而且塘角鱼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现将塘角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池塘条件。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管、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高密度精养池塘还应安装增氧设备。  &&& (二)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0.067公顷用量为50--7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入畜禽粪便,每0.067公顷用量为200--300公斤。  &&& (三)养殖模式。塘角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在低氧水体里正常生活,因此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投放的鱼种个体适宜在6.5厘米以上,以避免种内残杀。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同批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  &&& (四)饲养管理   &&& 1.投喂技术。投喂要遵循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塘角鱼食性偏向动物性,特别喜食新鲜动物饵料,活饵投喂效果更佳。投喂饲料应从投放鱼种后的第3天起,以活饵或新鲜动物内脏为主,如蝇蛆、水蚯蚓等活饵消毒后可直接投喂。动物内脏需要清洗干净,用绞肉机绞成肉泥拌入面粉制成团糊状投喂。每天投喂3次,持续1个月。此后即可转入到投喂颗粒饲料阶段。投喂的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蛋白质含量在25%--30%,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5%--8%,可视天气变化、鱼的吃食情况而酌情增减,以后每15天调整一次投饵量。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3--4时。   2.水质管理。要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每隔3--5天,向池塘注入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每个月用生石灰浆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每0.067公顷10--15公斤,以改善水质,防止鱼病发生。   (五)常见鱼病的防治。塘角鱼的抗病力强,但应及早防病,除对池塘进行严格消毒外,在鱼种下塘前应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   人工养殖条件下常见鱼病有:(1)水霉病。此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鱼种下塘后,由于捕捞、运输等造成鱼体碰伤而感染水霉病,病鱼急燥不安,运动失常,皮肤黏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衰竭而死。防治方法:每0.067公顷1米水深用五倍子1.5--2.5公斤磨碎煮汁带渣全池泼洒。(2)肠炎病。此病是由于饲养时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或投喂不卫生的动物内脏而引起的。病鱼体色发黑,腹腔因积水而明显膨大,肠壁充血发炎显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防治方法:每50公斤鱼每日用大蒜头250克、食盐100克捣碎拌料投喂,连续5日即可。或每50公斤鱼用&肠炎灵&5克,拌入0.5公斤面粉后加温水制成浆糊状,然后均匀拌料投喂3--5天。
食品工艺、前沿科技、生产加工、配方解读...敬请关注公众号“食品研发与生产”
工艺配方、技术应用...干货云集
&请关注众公号“食品研发与生产”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亩地能养多少鱼
于我的伤我的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那要看你打算养什么品种的鱼,不同品种的鱼需养量不同,每亩水面养殖的尾数也不同一亩水面,两米深的水,可养一千五百条鱼,草鱼九百条、鲫鱼鲤鱼各三百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粪便养殖塘角鱼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