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作品中,有那部分带有文学色彩的成分? 最近看了一下红高梁

阅读下面新闻,概括其主要内容。中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莫言,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 , 日生于山东高密县,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其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代表作包括《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等。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 近代以后,中国人强烈渴望得到世界的承认,于是就滋生出奥运情结、诺贝尔情结、甚至“和小日本终究要干一战”的情结……。2008年,我们不但举办了奥运会,还拿了金牌第一,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从此国人开始看淡奥运会。
而现在,就在昨天,中国作家莫言拿下了诺贝尔文学奖
&&& 这一结果,不仅是对莫言个人和中国文学的肯定。更让中国人得到了又一次的解脱。
&&&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至此,自8月国外博彩公司公布赔率以来,种种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猜测的争鸣也终于偃旗息鼓。
2009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2012年8月欧洲“全球博彩”公司(Unibet)公布了诺贝尔文学奖预测获奖名单的赔率,莫言以1赔5.5位列第一,而诺奖热门村上春树则以1:8的赔率紧随其后。莫言赔率第一,引发国内外媒体及作家热议。瑞典最大日报《每日新闻》、德国《波茨坦新闻报》等外媒纷纷表示看好莫言,而麦家、崔永元等国内文化界人士也纷纷力挺。针对“被诺奖”,莫言专心写作,不发表任何看法。而8月25日,作家张一一又造谣声称莫言贿赂诺奖评委马悦然。莫言发微博反击怒斥,并在此后拒谈诺奖。
&&& 多年来跟踪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旅瑞华人作家万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瑞典文学院很久以来就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汉学家马悦然被选为文学院院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学院需要有精通中文的专家来准确解读中国。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出版,在哥德堡国际书展上被隆重推荐。莫言此次得奖,可谓众望所归。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2-10-12 09:18
回望坎坷诺奖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献媚?贿赂?诺奖青睐却引“《蛙》”声一片
2009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然而,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造的这第11部长篇小说《蛙》,在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和诺奖青睐之余,却被人指责,说小说中的日本人暗指大江健三郎,这是在讨好诺贝尔奖。对此,莫言表示:很多人说我是向洋人献媚,好像中国作家一个个都是被诺贝尔搞得坐立不安,今天去献媚,明天去示好,这怎么可能呢?你知道他喜欢什么?再一个难道文学有配方吗?我能知道吗?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栾梅健认为:莫言挖掘了计划生育主题,而西方又对中国的这种举措存在很多歧视和误解。莫言从一个辩证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这样文学主题是比较受欢迎的。
8月25日,媒体又爆出作家张一一声称莫言贿赂诺奖评委的新闻。张一一在微博上表示:“2012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赔率高居第一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大伙儿知道‘指鹿为马、道貌岸然、一点儿也不能让人心悦诚服’的诺贝尔文学奖资深评委、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翻译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四个作品收取了多少的好处费吗?”
在受到攻击后,莫言按捺不住愤怒,发布微博回应造谣:“针对张一一在其微博上传播的谣言,本人郑重声明: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在瑞典只出版了三本书:《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三本书的译者均为陈安娜。我对造谣者深恶痛绝,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并对蒙受不白之冤的马悦然先生深表歉意。”至此,沸沸扬扬的“贿赂门”事件才终于告一段落。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09:20
~ 赔率第一“被诺奖”,淡然闭关作新篇
成立于斯德哥尔摩的欧洲“全球博彩”公司(Unibet)今年8月公布了诺贝尔文学奖预测获奖名单的赔率,莫言以1赔5.5排在第一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以1赔8排在第二位。荷兰作家赛斯.诺特博姆、意大利作家达西亚.马莱尼和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奥茨并列第三位。从该公司押宝的成绩上看,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帕慕克、2009年的赫塔.米勒,以及2011年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都曾被Unibet相中。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说着,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值得一看。
与此同时,国外媒体也对莫言热情追捧。瑞典最大的日报《每日新闻》9月25日以“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热门”为标题,专门介绍了莫言、村上春树以及美国民谣之父鲍勃.迪伦等人的情况。德国《波茨坦新闻报》10月8日以“莫言是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希望”为题称,这是一个伤口,每年都会受伤,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中国人赢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虽然高行健获得过,但他是以法籍华人的身份。不过,这个伤口在未来一周内很可能愈合。德国《图书报道》则认为,今年将是一场“亚洲的竞赛”。法国《世界报》称,两名亚洲作家最有可能获得本次文学奖,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这个奖的竞争意义很特别。不过,也有瑞典媒体认为,上述预测只是在文学奖公布前的一种预热和调侃,不能当真,历史上在博彩公司排名第一位的候选者很少得奖。
针对赔率第一,莫言始终不愿谈起这个话题,他曾说“忘掉所有的奖项是作家最高的选择”。在接受采访时,他也表示:诺贝尔奖毫无疑问是影响最大的国际文学奖,但在它的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作家缺席,像托尔斯泰、卡夫卡都并没有获得这个奖项。而获奖作家里面,有的人的作品也并不是我们都很钦佩。为什么我不愿意谈这个话题,因为一谈马上就会有人来攻击,很多人在批评中国作家有诺贝尔焦虑症,对我这种批评就更多了。
莫言签约的出版公司,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黎明说:“他不是特别在意,(只是)觉得作家成为博彩业赌注很有趣。莫言是个低调谦和的人。莫言自己也从不提诺奖,作家不是为了获奖而写作。”陈黎明称莫言已经回山东高密写新的作品,面对大家那么高度的关注,莫言很低调,“想安心写作品”,在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出来前,不接受采访。
莫言难能可贵地坚持着自己的写作立场,从《红高粱家族》到《檀香刑》、《生死疲劳》、《蛙》,在以英、法为主流的阅读市场中,莫言的作品是被翻译最多、最精准的华语文学作品。莫言签约的出版公司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黎明认为,莫言用国际化的措辞,构思,来书写中国化的内容,使得外国文学家“能看懂莫言书中一些意义,能接受他的表达方式”,因此莫言备受青睐。《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则分析称:在欧美国家,一般而言,中国作家得到认同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莫言的作品在国外出版之后,得到了核心文化圈的认同,莫言作品的丰富性被更多人所知。或许,这就是莫言今年离诺奖最近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莫言和村上春树都打过交道的、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就曾预言说,“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家获得文学奖,我看好莫言。”法兰克福书展总裁于尔根.布斯也曾说:“在很多西方评论家眼中,莫言是有希望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作家。”
在莫言和村上赔率榜上有名的消息爆出后,麦家、崔永元等都曾表示过希望莫言此次能够获得诺奖。其中,最有趣的还要属因翻译村上春树作品而闻名于世的林少华,他调侃道:“如果村上春树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于我个人也有好处,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还是更希望莫言能得奖。”
实际上,今年和莫言一起位于前列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已经连续多年处于各大博彩公司赔率表前三。此外,中国诗人北岛也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这个名单里。因此,不少作家学者也呼吁广大网民理性对待诺奖及诺奖赔率。马悦然(诺奖评委)在复旦座谈时曾说:诺贝尔文学奖,就是瑞典几个看不懂欧洲以外文字的70岁以上的老头子,按照他们独特的口味评出来的一个奖,不必太重视。中国人之所以这么看重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本身太歧视文学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认为:鉴于诺奖评选过程十分严格,从未提前解密,当前对于莫言获奖的各种猜测更多是一种新闻炒作,对颁奖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对于中国民间和舆论对今年诺奖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周宁认为,这反映出一种急于被西方主流文明认可的心态。中国人愿意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做是一个代表最高级别认可的奖项,因而产生对它的崇拜,这就可能走进误区。我们应保持心态平衡,得不得奖绝不影响中国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09:21
学者看《蛙》
~ 童庆炳:直面计划生育,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张力
媒体把《蛙》定位为计划生育题材,就像以前的农业题材小说、工业题材小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宣传策略。但计划生育是一个不好把握的题材,它存在一个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之间矛盾的问题。从历史理性的角度,国家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的国策是没错的,但是从人文关怀这个层面上考虑,这又是令很多人特别是农村人无法接受的。面对这个题材,莫言的处理是非常巧妙的,他依然把小说写得很精致,巧妙之处在于他以给日本友人写信的方式来讲述姑姑的故事,以及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事情。因为是写信的方式,他不可能和盘托出,他要适可而止,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段惨痛的历史,同时又进行了淡化的处理,让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之间有了张力。同时也正是因为采用这种写法,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作品的冲击力。我觉得要真正面对这段计划生育史,应该有一些更残酷的东西,一些突破人性底线的东西,而《蛙》写得还不够深入。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09:22
~ 梁振华:蛙――孕育生命的意象,考量民族对生命的态度
《蛙》的题目十分有意思,在剧本部分作者通过人物之口说出了为何以“蛙”为题,从青蛙到女娲,女娲造人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认为蛙是高密东北乡的图腾。在现实中,蛙是壮族的图腾,象征人类强盛的繁殖力和生命力,这也是剧本中蝌蚪关于精子精彩对话的内蕴。计划生育是传媒宣传小说的一种策略,作品根本不是仅仅写计划生育的,我觉得它有更宏大的意图,它写到的是孕育生命。这里面有几个层次的孕育生命,莫言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切入点,即妇科医生姑姑这个人物形象,而不是孕妇、孕妇的丈夫、孩子的角度,从妇科医生对生命的客观、冷静的角度出发,描述若干个主体对生命的态度,包括孕育者、职业接生人对生命的态度,但更宏大的意图在于时代、社会对生命的态度。依据人道主义观点,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恰恰在中国这个独一无二受到了质疑,把时代历史对生命的态度最终指向一个民族对生命的认识。
~ 张清华:由宏大叙事转向历史横截面的小动作
我们知道,莫言过去的很多大作品给读者带来很强烈的冲击,来势汹汹,主题和结构都是很宏大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从《透明的胡萝卜》、《红高粱》到《丰乳肥臀》都是如此。特别是《丰乳肥臀》,讲述的是一个世纪的完整历史,《檀香刑》则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大主题,《生死疲劳》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民被各种政策不断折腾的历史,这些小说都有一个很大的决心和抱负。而读《蛙》,我感觉到莫言的求变思路,这可能是一个作家创作到一定程度、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他想来个小的动作。我认为这部小说的动作偏轻了些,它故意使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段来写小说,正像莫言所说,这是一种“节制”。相比于此前小说从头至尾的紧凑、饱满、大气磅礴,刚开始阅读时我觉得这部小说写得很松弛;待读到三分之二时,小说叙述开始紧张起来了,节奏加快,的浓度加强,作品的力量也显示出来了,其对当代中国一个大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一个关于生命的话题的强烈关注,对历史创伤的关怀,试图进入历史的决心就凸显出来,所以我觉得小说越往后读越感觉到好,这是我个人的阅读感受。
莫言(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09:47
&&& 莫言创作回顾
&&& 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 曾屡次获奖
&&&&莫言原名管谟业,于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受歧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
&&& 在经历《红高粱家族》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其中,《丰乳肥臀》曾获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檀香刑》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红高粱系列》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生死疲劳》获第二届红楼梦奖,《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 此外,莫言还曾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福冈亚洲文化奖等奖项,并曾位列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位。
&&& 然而,莫言曾义正言辞地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 迄今为止,莫言有三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其中,由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曾获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由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曾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而莫言自己却认为,只有《丰乳肥臀》可以拍成气势磅礴的巨片。
&&& 国际上享有声望 被誉为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 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莫言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幼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如《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莫言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曾说:“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 莫言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强悍的民风与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振聋发聩。冯牧文学奖曾评价说,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 莫言的《蛙》则折射出中华民族在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重点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刻变化与影响,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 莫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名望。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
&&& 福冈亚洲文化奖肯定了莫言对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成就,认为莫言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据悉,莫言很多作品都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出版。《红高粱家族》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瑞典文、挪威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等;《丰乳肥臀》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西班牙文、波兰文、葡萄牙文、塞尔维亚文等。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09:48
代表作《红高粱》内容摘要: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为莫言的成名之作。书中创造了莫言的文学王国
“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 《红高粱》曾荣获第4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据此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红高梁》是莫言的成名作之一,是一部宣扬生命个性、赞美生命的中国新时期小说,它曾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并获得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轰动中外。小说中所描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印象,散发的中国民族魂,无疑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与以往“寻根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相异性。小说展现出的一系列独特意象:“颠轿”、“野合”、“敬酒神”等撼人心魄的情景,那方圆百亩随风摇曳、舒展活泼且情感热烈的棵棵高梁;那人迹罕至、充满神奇色彩的十八里坡;那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与血红的高梁……所有这一切,都能给我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代表作《丰乳肥臀》内容摘要:
& 1996年《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该书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莫言的写作一直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象征之一。他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精神、汪洋恣意的语言天才,以及他对叙事探索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程中的醒目界碑。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抵达的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他笔下的欢乐和苦难,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他的文字性格既天真,又沧桑;他书写的事物既素朴,又绚丽;他身上有压抑不住的狂欢精神,也有进入本土生活的坚定决心。这些品质都见证了他的复杂和广阔。从几年前的重要作品《檀香刑》到二OO三年度出版的《四十一炮》和《丰乳肥臀》(增补本),莫言依旧在寻求变化,依旧在创造独立而辉煌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
  《丰乳肥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大书,是莫言进行民间史诗性书写的成功试验。作家倾情把母亲描绘成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或者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但命运多舛,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对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时也涵盖了“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莫言对民间苦难及其承受者的爱戴、同情和关怀。
代表作《蛙》内容摘要: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 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
“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 “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於“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著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蛙》是一部对中国当代乡村的现实看得很深、思考得很透的作品。“蛙”到底象征著什么呢?那些不断鸣叫、有著旺盛的繁殖能力却又是如此“低贱平常”的生物,承载著莫言的深刻思考。在这些思考的背后,则是对中国现代性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反思――这也是莫言小说的一贯主题。小说的题材有著独特意义和相当的敏感性。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具有合法性和必然性,因为人口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前提,而控制人口又是后发展现代国家实现艰难的现代转型的无奈但必要之举。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而控制生育,又是人实现理性生存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於中国这样曾经的半工业化的农业国家,也面临著国际上从“人权”角度而来的种种责难与批评,而在此国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更是由於文化、传统、伦理、政治、权力、金钱等各种因素而变得异常复杂。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计划生育一方面被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步事业”得到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成为90年代以来主旋律乡土文学突出乡村基层政治尴尬现状和困境的点缀性情节。於是,被不理解、不支持的农村群众撵得到处跑的“乡镇干部”形象,就在几分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中,将计划生育政策与人性的冲突轻松地嫁接为“分享艰难”的主旋律阐释。莫言的《蛙》显然不想漫画化、戏剧性地处理这个题材,也并不是要理论性地探讨、评判计划生育本身的功过是非,而是要把计划生育处理成一个精神事件和精神背景,以此来表现其对中国人的生存、生命以及精神和灵魂的影响。
代表作《檀香刑》内容摘要: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人动魄的爱情。
&《檀香刑》是作家莫言沥胆苦心磨砺出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小说围绕著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於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小说刻画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气质的戏班班主孙丙、具有正义感的高密知县钱丁、从京城刑部大堂告老还乡的刽子手赵甲以及他们的女儿、干女儿、儿媳妇孙眉娘、残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凯等等。
代表作《白狗秋千架》内容摘要: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滩》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结集出版,弥足珍贵。莫言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样,好似从肥沃而丰富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有对乡村纯朴爱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这些作品的结集,可以让读者充分欣赏到莫言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学大家从事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10:01
&&& 中国人为何渴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获科技奖无望,只能寄希望于文学奖
&&& 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基本是西方国家推动的,中国并无任何重大贡献。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也很难产生诺贝尔奖级别的科技突破。所以中国人除了拿四大发明这类“咱祖上也阔过”的事例自我安慰外,在科技领域也只能无奈的“认栽”。
&&& 文学奖却不同。一来,文学这东西没有清晰地评判标准,不像科技那样一眼就能看出你行还是不行,所以理论上中国有希望;二来,咱中国没有科技底子,还没有文学底子吗?论古咱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底子,论今咱有“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的现实题材底子,明明中国就是一片滋养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的沃土。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作家争气。
&&& 要说争气的作家也出现过了,2000年高行健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惜人家虽然在中国生长、代表作也是在中国完成的,但获奖的时候是法国人。所以远远解不了中国人的渴。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10:04
&&[第2版 10-12 10:04]
&&& 中国上世纪80年代掀起文学热,如今成强弩之末,但余热犹存!
&&& 据说,上世纪80年代的求爱方式是在半路拦住一个姑娘,问:“你喜欢文学吗?”恋人之间第一次见面的接头暗号是每人手上各拿着一本文学名著。其实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股热也没退去,只是趋势走弱。既然文学一度是咱的至爱,那么哪有不希望中国文学能登上世界文学之巅的?
&&& 即便到了新世纪,当年的文学热盛况早已不在,但是很多人心中留下的那股情结又岂能不在某些时候隐隐萌动。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10:10
这种渴望也催生了一些怪状
怪状一:热衷传播“中国作家与诺奖失之交臂”的段子
&&& “1968年本已决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老舍”、“沈从文如果不去世肯定会得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李敖接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通知”……
&&& 这些或经不起推敲、或难以被证实的段子,成为中国人热衷传播和议论的谈资。这种爱好暗含着一种自我安慰:我们其实完全有达到诺奖水准的作家,甚至还拒绝过它呢;或者,虽然现在的作家不行,但是老一辈文豪搞定诺奖还是没问题的。
怪状二:怒其不争,由爱生恨,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极端贬损
&&&&2006年,一则“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新闻被广为传播。这则新闻的准确性且不去管它,单看新闻出来后,各媒体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国人赞同这一说法。某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七成人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而其它媒体的调查结果也类似。凤凰网的调查中,80.7%的人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这种说法的出现源于“当代文学的质量问题”。在腾讯网的调查中,87.7%的人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整体衰落”;89.9%的人表示对当代作家的创作“不满意”。
&&& 这种情绪的产生逻辑是:认为中国的确是文学题材的沃土――然而体制原因束缚了作家的创作――作家在束缚下甘愿做侏儒――因此当代作家和作品都是垃圾。
&&& 往年每当诺贝文学奖结果揭晓后,新闻跟帖中也充斥着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冷嘲热讽。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10:27
&&[第2版 10-12 10:27]
&& 一直“得不到”也被双向政治解读
&&& 一派把“得不到”归因为文学奖就是西方的政治工具
&&& 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后,人民网刊文《诺贝尔文学奖,没什么了不起》,文中写道:“并非只是融化在情感和下意识中的政治倾向支配了他们的评奖,事实上,为了引导人们注意到某些政治现象,为了把西方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强加给中国人民,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已经将诺贝尔文学奖当成呼应西方政治谋略的一种政治手段”。
&&& 很多人以文学奖获得者西方人居多来证明这个奖本就“偏向西方,歧视东方”,而带有“异见色彩”的高行健得奖,则说明当评委终于把奖颁给一个东方人时,目的也是要为西方政治服务。所以即便中国国内那些非“异见人士”的作家比高行健优秀得多,也不可能得到戴着有色眼镜的评委们垂青。
&&& 一派把“得不到”作为体制失败的例证
&&& 而另外一派人则认为,现行体制下中国产生不了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体制不改,中国人永远别指望拿到诺奖。所以当莫言成为夺奖大热门的消息传来时,他们一方面认为村上春树要比莫言好得多,一方面认为亲体制的莫言不配得奖。总之他们不希望莫言得奖,以便让自己的固有观点依旧坚挺,甚至传出某右派书店将莫言的书下架以示抗议的消息。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10:38
&&[第2版 10-12 10:38]
如今得到了,我们也该以平常心看待这个奖了
&&& 这个奖本身的意义,就是证明某位作家是世界一流的
&&& 每年9月份,瑞典文学院会邀请世界各国的相关团体和个人提名他们心目中的诺奖人选。在获得提名名单后,瑞典文学院评委们阅读分析资料,并听取世界范围内文学界的看法,必要时还会请作者本人陈述。在经过这些过程后,会有最终的5人进入决选。从此开始,瑞典文学院的18位评委将利用夏天阅读这5个人的作品和资料,并最终投票选出1个人。
&&& 整个评选过程其实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界和富有经验的瑞典评委们共同参与的,这样的过程能否评出“世界最好”的作家存疑,但评出一个“世界一流”的作家还是问题不大的。
&&& 因此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证明莫言是世界一流的作家――这就是这个奖本身的意义。
&& 祝贺莫言,祝贺中国文学,也祝贺我们媒体不用再唱“中国人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老调了。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11:01
这的确是个值得庆贺的消息!不过,中国何时才能拥有诺贝尔科技类的奖项呢?
提醒的是,即便拥有了这个奖,也不代表什么,似乎一个奖项就能让中国文学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未免草率。只能说明,中国在进步,在融汇更多的东西,但离真正的强大和先进还有太多的路!
发表于:12-10-12 11:19
昨天莫言获奖的消息公布几个小时,其作品在网上销量骤增,淘宝网、亚马逊网上《蛙》等作品卖断货。京东商城开辟莫言作品购书热线。
这真是一夜成品,一飞冲天啊。记得《蛙》获得过矛盾文学奖,那时也没什么轰动,似乎看过这本书的人也不是很多,但一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下就人尽皆知,皆欲一睹为快。可见,事物好坏的标准,往往由主观决定!
或许,很多人买来这本书,看完会很失望,或许会读不出什么东西,或许会觉得没有意思,或许会根本读不懂,好的作品,往往需要一定的鉴赏能力!
发表于:12-10-12 12:04
在这个商业化独霸的时代,钱才是众人所追求的,文学还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呢?
或者说,连生存都如此困难,还有多少人有时间、有金钱、有精力、有兴趣去关注文学呢?
中国在20世纪文学转型、百花齐放、专注文化、大师云集的时代没有诞生诺贝尔奖,在这个文学已经死去的时代,却诞生了诺贝尔奖,真得是有点讽刺的味道!
希望这次获奖,能够唤醒国人的文化意识,重现80年代文学的热潮。少点钱,多点情,生活才更有意义!
发表于:12-10-12 13:46
  莫言:《红高粱》
  《红高粱》电影根据莫言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张艺谋曾说过,他在电影《红高粱》上的成功要感谢莫言提供给他一部好的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艺谋也成就了莫言。
《红高粱家族》
  莫言是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得主,成名作是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他的系列小说《红高粱家族》曾在文坛引起轰动,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等多个奖项,1986年,经张艺谋演绎后的电影《红高粱》获得了“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8项大奖。
莫言:《白狗秋千架》
  电影《暖》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并荣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导演霍建起在影片中修改了结尾,使得矛盾没有发展到极致,这正是他所欣赏的隐而不发的状态,“修改后,主要讲三个人的关系,井河与暖的心理活动。原著更加惨烈些,作为小说可以,但更多观众希望生活更美好。如果像小说那样极致,文学作品是恰当的,但作为电影反而失真了,会削弱力量。”但这样的修改似乎与莫言的风格相去甚远,关于这次改编,莫言依然坚持着他十多年前《红高粱》改编时的原则:“我认为小说一旦改编成影视剧就跟原著没多大关系了,电影是导演、演员们集体劳动的结晶,现在几乎有名的电影都有小说的基础,但小说只是给导演提供了思维的材料,也许小说中的某个情节、语言激发了导演的创作灵感。”
《檀香刑》
& 《檀香刑》,这是莫言历时5年写就的长篇力作,这一次他把故事讲得更狠,更沉重,并告诫说:“过于优雅的女士请不要读。”&
& 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北京为历史背景,用已修炼得十分老到而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 《蛙》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姑姑”的原型,是莫言大爷爷的女儿。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莫言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 &至今,莫言有三部小说被搬上银幕,《红高粱》、被改编成电影《幸福时光》的《师傅越来越幽默》、被台湾导演李幼乔搬上银幕的《白棉花》。而公认中篇小说写得最好的莫言,全部中篇小说共有25部。谈起作品改编,莫言说,他自认《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都可以拍成气势磅礴的巨片,但好像没有导演发现这些小说里隐藏的巨大戏剧性。虽然有几个影视公司谈过改编事宜,但都没有下文。莫言自称对编剧工作不自信,但如果哪天能把上述三部作品搬上银幕,他愿意担任编剧。
  《丰乳肥臀》描写了一个中国农民家庭所经历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直至上世纪80年代的传奇和苦难,曾被称为中国内地最有资格竞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此次,法国领事馆的文化官员还专程赶到书展现场向莫言致敬。因为《丰乳肥臀》法文版在法国卖得太好,这位官员的工作业绩因此受到上司嘉奖。
&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金发婴儿》、《爆炸》、《欢乐》、《红蝗》、《筑路》、《雨中的河》、《流水》、《弃婴》、《猫事荟萃》、《玫瑰玫瑰香气扑鼻》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不少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由于童年大部份时间在农村度过,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也成为他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描写一个人的“变身”,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绘划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是对自己的一大超越。
& 莫言怀抱华美颓败的土地,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作出重述。莫言郑重地将土地放在记忆的丰碑前,看着它在历史中渐渐颓废并确认它在荒废中重新获得庄严、熔铸、锋利。  
&《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在这次神圣的“认祖归宗”仪式中,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著坚定地叙述时,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 在莫言对伟大古典小说呼应的那一刻,聆听到了“章回体”那最亲切熟悉的大音;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以及冤缠孽结,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竟演化为纯美准确的诗篇,祈祷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
《天堂蒜薹之歌》
& 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力作!一部为民请命的杰作!读完后是无奈的悲凉和压抑,真的体会到了小人物的欲哭无泪的感觉!小说以“蒜薹事件”为经,以高羊、高马、金菊、方四叔、方四婶的生活经历为纬,深刻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农民当时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故事。并剖析了农村文化的落后、思想的贫乏、生存的窘迫,以及导致“方四叔车轮下惨死”、“金菊上吊自杀”种种悲剧发生的原因。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2 13:51
哇,内容好全啊,好帖,中国人的荣誉,必须力挺!
发表于:12-10-15 09:52
近日各地掀起:莫言热,很多商家闻风而动忙着“抱大腿”,贴上“莫言”标签的周边产品纷纷出现。莫言获诺贝尔奖的纪念邮戳、纪念T恤就不用提了,淘宝网上出售的高密火烧和烧鸡也特别标注“莫言故乡”等字样。还有店家以“莫言同款”为名出售服装,服装简介中配有莫言照片,出售商品则与莫言穿过的毛衣、西装款式相似。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5 09:57
文学史教材中莫言将比肩鲁迅、老舍,据媒体报道,明年年初,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都将出版现代文学史的修订本。两套教材都会将莫言立为专章,而目前只有鲁迅、老舍、巴金、曹禺等几位1949年之前的作家才享有专章介绍。1949年之后有此待遇的只有莫言。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5 10:02
莫言大事记:为吃上饺子当作家。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世界的名作家,莫言的文学之路并非一路风顺。莫言小时候在山东高密老家上学时,文学功底很好,作文写得非常漂亮,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朗诵。1967年小学五年级时,他因文革和得罪别人被迫辍学回家务农,当起放牛娃。莫言曾说,他小时候之所以相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就是想娶石匠女儿当老婆。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6 09:47
莫言称:想用诺奖获得的奖金在北京买套大房子。有人说也买不了多大的。750万元也就120平。
网友笑称:写的作品魔幻,买房还得回归现实。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7 17:42
莫言妻子称,他们一家三代五口人住91平的房子,老人因太挤只好带外孙回老家,想用诺贝尔奖奖金买套房,住的宽松点。女儿与外孙不用分隔两地。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9 19:06
&&& 莫言成为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皮特.英格朗表示,莫言以独特的方式和独特的见解透视一个独特的世界。
  据悉,莫言接到获奖电话时正在他的家乡山东高密。这里被认为是激发他文学创作的源泉。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对乡土有独特的叙述和处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网上并非毫无争议,但显然,祝贺和认可是今晚对此事的主流评价。
  文学评论家唐晓渡表示,就当代汉语写作的实际成就,以及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而言,莫言获奖是有说服力的。“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基于莫言的写作性质,这对真正的本土作家是一种激励。”但他同时引用了1930年对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一句“俏皮”评论:“与其说刘易斯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如说美国得了这个奖。”
  诗人欧阳江河表示,一位广为人知、有实力、对文学有更大贡献的作家获奖,这是一个“正常的结果”。无论对作家还是读者,今晚过后,对诺贝尔文学奖太热的关注,种种压力,不正常的炒作、期待,甚至是谩骂,都一次性地排解掉了。鉴于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规律,10年之内一般不会再花落中国,这也就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学不会再被诺奖“绑架”。这对汉语写作来说是一件好事,大家可以认真地来讨论作家和作品,关心文学本身,而非某个奖项,“不再过多讨论诺贝尔文学奖,它被冷落,这对文学是一种最大的解放”。因此,欧阳江河说,要祝贺莫言,也要感谢莫言。
  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教授更看重莫言获奖所提供的“很好的示范效果”。在他看来,此次莫言获奖与以往相比,“离事实近多了”,而这个事实意味着,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写作。同时,这种“接近”也意味着西方对中国越来越了解的过程。刘东强调,莫言获奖一事“宜以平常心看待”。
  文学评论家雷达高度评价莫言作品中丰沛的想象力、独特的汉语叙事能力和表达力。他认为,莫言是一个独创性很强的作家,同时,他不是一个封闭的作家,也不是一个完全传统型的作家,这足以代表改革开放的精神。
  文学编辑叶开同样持这样的看法。他认为莫言的成就可以反映新时期文学30多年来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同时,此次莫言获奖可以有效地释放某种“被认同”的焦虑症。
  莫言是诗人西川最喜欢的小说家。西川告诉记者,他第一时间给莫言发了短信表示祝贺。他阐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称:中国当代文学语境里,包括读者和批评家,提到外国作家和中国作家常常是两种眼光,对前者总是想当然觉得伟大,后者则不会这样想当然。莫言获奖,能对大家的文学眼光以及文学关注点有所调整,“对那些货真价实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19 19:12
&&& 中国文学的“强心剂”――多位中国新锐作家在获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如此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这些手握中国文坛“接力棒”、绝大多数是“70后”“80后”的年轻作家认为,莫言已经开启了一个中国与西方文学更平等交流的新时代。中国的文学界无疑将获益于这一局面。他们期待有机会登上国际文坛并且向西方读者展示“中国文学新的可能性”。
  《鲤》书系主编张悦然认为,莫言得奖是意料之中的事。“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获奖是对中国文学的肯定,令年轻作家获得很大的信心。”
  这位30岁的作家说:“我是读着莫言的书长大的,也是读着他的书从一个读者变成一个作者。毫无疑问,他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23岁的作家蒋方舟抱有同感。她说:“莫言获奖对年轻作家而言,是对坚持本土化写作的鼓励,让人知道在中国坚持写作并不是一件可悲可笑的事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和他的小说在中国并非“家喻户晓”。网络调查显示,59%的网民从未阅读过莫言的文学作品。许多人甚至表示,直到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他们才知道中国拥有如此重要的一位作家。
  不过这一情况将得到改变。11日晚间开始,中国各地的书店都开设了莫言作品专柜。人们蜂拥而至购买从《红高粱家族》到《蛙》在内的所有作品。书店从业者甚至开始担忧因为“补不到货”而无书可卖。
  张悦然说,11日晚,她的微博页面有史以来第一次,从上到下都与文学有关。“但愿此次得奖使文学所受到的关注能持续得稍微长一点。”
  此外,许多年轻作家表示,与在农村长大、经历饥饿和革命的莫言相比,中国新生代作家显然具有自身特质。
  “莫言曾说过说,饥饿和孤独是他的创作源泉。这是中国老一辈作家的特征。而我们这一代没有这么多记忆。”在大学刚刚毕业的蒋方舟看来,两代作家被时代赋予了不同的特点。
  36岁的作家阿乙指出,时代总是在中国作家身上打上深刻烙印。莫言的写作内容根植乡土,文学技巧却师承西方大师福克纳和马尔克斯。
  在莫言的时代,能看到一本西方文学作品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阿乙认为,长期处于西方文学压倒性影响之下,使得“中国的写作者骨子里非常谦卑”。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世界上好的文学是一个敞开的心态,能够吸收世界文学的营养。”
发表于:12-10-19 19:40
 作家莫言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 10月10日,中国作家莫言折桂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获此奖。消息如石子投水,激起一波波来自海外媒体和民众的回声。
  世界最大书展刮起“莫言”旋风
  在世界最大图书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莫言获奖了!”消息如旋风般刮过,与他相关的人和物迅即成为关注和打听的对象。莫言没去书展,其作品《檀香刑》的德语版译者、德国人白嘉琳意外成了当天的“明星”:
  “人们一下子就涌过来了,都围着我采访,都不知道怎么应付了!”
  白嘉琳所属德国出版社的展台上,《檀香刑》德语版瞬间成了抢手货,德国记者郑重地把几本《檀香刑》摆好造型拍照。
  出版莫言作品的德国出版社都很兴奋,大概不仅为商业利益,也为自家的“慧眼”,这包括定于明春出版莫言长篇《蛙》的一家出版社。有一家出版了《红高粱家族》等4部莫言作品的出版社,很“应景”地立刻张贴出莫言肖像。
  书展主席博斯也成为记者寻找的对象,因为他在中国为主宾国的2009年书展上曾表示,在很多西方评论家眼中,莫言是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文学爱好者措恩女士向中国记者表示祝贺,还说莫言获奖激发了她对中国和中国文学的兴趣。
  欧洲媒体“鼓掌”
  德国《焦点》杂志网络版介绍,莫言是中国当代最成功作家之一,笔下描绘了普通人的命运。还提到“莫言”之名可译为“沉默”或“无语”,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有些不同寻常,但中国老话讲“沉默是金”,这样的人讲述历史感觉才会更“深入”。
  法国媒体从各个侧面介绍莫言的生平,探讨他的写作风格与成功奥秘。
  法新社称赞莫言以现实主义风格刻画了中国包括日本侵华、文革等重大历史变迁,表现了对生养他的中国东部乡土的眷恋,并引述颁奖词说,莫言的创作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又可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找到出发点。
  《世界报》撰文指出,莫言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式的粗犷无处不在。《费加罗报》文章回顾了莫言的成长经历,说他在中国农村长大,到17岁还干着照管牲畜、收割高粱等农活,借着油灯光听老一辈讲述那些充满鬼神的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是他小时候唯一的娱乐。莫言说过,童年的艰苦生活是他无穷无尽的灵感源泉。
  对那些还不熟悉莫言的法国读者,《快报》周刊推荐了5部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酒国》《檀香刑》和《蛙》。
发表于:12-10-19 19:41
圈里门外的称赞和祝贺
  现年85岁的德国知名作家瓦尔泽说:“对我来说,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他的优秀毋庸置疑”,“在我看来,他是我们所在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堪比(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他点评莫言的作品称“莫言的创作极其丰富多彩,内容特别好”,他将中国的抗日战争等历史如此确切地呈现,令人印象深刻。
  德国书评家舍克说,虽然未料到莫言得奖,但对他获奖表示祝贺:“文学的苍穹又出现了一颗新星……这是一个将陪伴我们的作家”。
  在法新社采访的一个莫言作品法文译者看来,莫言在作品中任由想象力如脱缰野马般自由驰骋。莫言作品中有18部已被译成法文。很早与他建立合作关系的法国出版社主编萨斯图尔内说,法国编辑很早就认识到莫言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密切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竞争的日本各大媒体和民众对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惜败难掩惋惜之情,不过许多日本网民认为莫言获奖实至名归,并纷纷发帖对此表示祝贺。
  “这是亚洲的骄傲”,“莫言是世界性的作家”,“不管怎样都真心恭喜莫言”……,不少网民还表示了对莫言代表作《红高粱家族》等的兴趣。
  另外,日本各大平面媒体和电视台也在第一时间对莫言获奖进行了报道。
发表于:12-10-19 19:49
& “莫言热”延烧台湾 诚品书店开设莫言著作专区
  10月11日,作家莫言(左一)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山东高密接受媒体采访。当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新华社记者赵小羽摄
  新华网台北10月12日电 大陆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引发台湾岛内新一轮的“莫言热”。莫言的好友作家张大春说:“实至名归,莫言创造新的中国叙事体,诺贝尔文学奖看见中国了”。
  11日间,岛内网络、广播、电视、通讯社多种媒体即时播发了莫言获奖的消息。12日出版的多家大报更是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图文并茂报道莫言“以魔幻写实手法糅合中国乡土民间故事、历史及现代生活。”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称赞莫言“既泥土又狂野,既荒诞又现实。”在龙应台眼里,认识20年的莫言“一直拥抱着家乡的泥土,红高粱与他的人群,其意义非凡”。
  2010年台湾作家骆以军曾与到访的莫言进行“新世纪华语文学”对谈。骆以军表示,莫言的魔幻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他对民间有深刻的观察。
  莫言在台湾也是学术研究者的热门话题。台湾“中研院”院士王德威曾专文评价莫言:乡土叙事、现实主义、民族形式、我们至此更为理解莫言在当代中国小说里的书写位置。为贺莫言得奖,他写下了“华文文坛众望所归”的评语。
  在网络的论坛上,台湾文学爱好者热议着莫言。“昨天刚读完《檀香刑》,现在正看《生死疲劳》”。“莫言是全球华人的骄傲,台湾与有荣焉”。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由台湾洪范出版引进,销量超过2万多本。麦田引进的《蛙》《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也有7000余本。
  麦田出版从2000年开始陆续出版莫言小说。麦田出版总编涂玉云指出,莫言写作愈长篇功力愈显现,布局和驱动的能力无人能比。出版社近期会把莫言几本重要长篇小说再版。诚品书店开设了莫言著作专区,让读者能重新回味莫言说故事的魅力。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22 09:44
陈光标表示要在北京赠莫言别墅,莫言的哥哥昨称,老父亲都说啦,让莫言别要人家东西。予唯不食嗟来之食,谢谢陈的盛情,俺管家无功不受禄。
穿过苦难的时空 
身后投下一串幽暗的身影 
无尽的黑暗里 
我步履蹒跚 
行进在生命的道路上 
狂风吹散了我的发 
飞沙卷过&刺伤了我的心灵 
我躲在命运的某个角落 
独自舔干心中的伤口 
大雨漂泊而下&天地茫茫& 
打湿凝聚一路的忧郁 
为了生命的前行 
我的心中升起光明的火种 
在没有行人的影子里&燃亮它 
火光刺破黑暗的狰狞 
不死的火焰 生生不熄
发表于:12-10-22 09:51
&10月1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出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这是莫言获奖后首次在北京公开亮相。从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今天,莫言自称仿佛经历一场洗礼。“如同一面镜子,看到人心、看到世道,也看到自己。”
发表于:12-10-22 09:57
&莫言在北京出席座谈会时,回应有关自己的几大传言。
谈获奖,他说,一切如过眼云烟,今后的道路才实实在在。
谈新作,他说,不很关注销量,希望读者从他说个话剧剧本集《我们的荆轲》中看到他的另一面;
谈买房,他说,这只是一个玩笑;
谈家乡准备种植万亩红高粱,他说,很多消息风风雨雨,不可当真,有真,有假,有误传,有玩笑。
莫言再次表示,希望大家从关注一个奖项到关注文学本身,从关注莫言一个作家,到关注所有中国当代作家。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言的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