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胳膊被刀片刮伤快速止血划伤了血干在伤口里结痂了但是肉没愈合在一起只用水冲洗了一下没做任何处理可以长好吗

全国各地中医期刊中精选
发布时间:&&&来源:&&&66人关注
&19 疥疮   吴茱萸泥膏 [药物]吴茱萸适量。 [用法]将吴茱萸风干粉碎过筛,配成 10%~15%的泥膏备用。用时洗 净患部皮肤,搽以药膏。 [疗效]此方治疗疥疮 26 例,全部痊愈。 [病例]王&&,男,  37 岁。全身皮肤瘙痒,起丘疹 5 月余,尤以腹 部、会阴、腿等部位为多,夜间瘙痒尤剧。曾用西药冶疗仍反复发作。检查 皮肤有脱屑、流水。诊为疥疮。经用 10%吴茱萸泥膏外搽 1 次后痊愈。随访 无复发。 [来源]刘世成。四川中医 1987;(5): 46    治疥油    [药物] 硫黄未 50 克,花椒未 20 克、桐油 90 克。 [用法]先将桐油煎沸,再加硫黄末、花椒未入油内,再煎 10 分钟, 待温贮瓶备用。用时先将药油煎热,用鸡毛擦涂患处,待疮愈再更内衣。衣 用开水烫洗杀虫。1 剂可用 10 人次。 [疗效]此方治疗疥疮,一般只擦 1 次即愈。 [来源]朱长义,四川中医 1983;  (3)  :  64    双黄油    [药物]明雄黄 7.5 克,熟鸡蛋黄 15 个,血竭 3. 5 克。 [用法]把鸡蛋黄压碎放入铜勺中,取文火熬炼,待蛋黄成糊状时,将 研细的雄黄、血竭放入勺中,用竹筷搅动至油出,药渣呈黑黄色时即可,去 渣留油,装入玻璃瓶中备用。热水肥皂浴后,用双黄油反复擦患处,隔晚 1 次。用药后要更换衣服被褥,更换下的衣服被褥要消毒。 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疗效] 此方治疗疥疮 30 例,均于用药 1~5 次后痊愈。 [来源] 张跃祖,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3    青蒿洗剂    [药物] 青蒿、苦参各 30 克,白矾 2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用第 2 次煎液洗擦身体后,再用棉签蘸第 1 次煎液擦疥疮局部,每天 3~4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疥疮,一般 3~6 天可痊愈。 [病例]刘&\u65292X女,  17 岁。患疥疮 1 月余,近半月来蔓延全身,多处 皮肤抓破感染,痛痒交加,经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用上方 5 天即愈,随访 未见复发。 [来源]  王相勤,浙江中医杂志 1988(2)  :  88    &疥疮糊剂    [药物]  翠羽草、硫黄、花椒各等量。 [用法]将 3 药研细未,用适量菜油调成糊状。用前先用双手遍抓疥疮 病灶,除去疮痂,至全身疥疮病灶有热感时,将上药糊用消毒纱布 2 层包裹 扎定后烤热,用口鼻吸足药味后,乘热用药包遍擦疥疮病灶,每天早晚各擦 1 次,2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疥疮 30 例,大多数患者均在擦药当天晚上即感瘙痒 消失,次日再擦药 1 次后停药观察,结果痊 愈而未复发。少数患者擦药 2 天后仍有瘙痒感,需加大花椒 用量后续擦 1 天,便可痒止疥愈。 [病例]周&\u65292X男,  21 岁,农民。染疥疮半年,曾用硫黄软膏及肤轻 松软膏外治月余无效,遂放弃治疗。病情日重,全身瘙痒不堪,烦躁不安, 尤以下腹部、大腿内侧、两手指 间抓痒为甚,或溃破流血,或化脓感染。经上方治疗 1 个疗程,病告痊 愈。 [来源]  龙文强。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  :  237 注:翠羽草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 的全草,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瘀之功。    &疥疮一号    [药物]   硫黄(研极细末)、大枫子肉(捣极烂)各 30 克,花椒(焙干研细末)、生甘草粉各 20 克。 [用法]  取菜油 60 克煎鸡蛋 1 个,去蛋不用,取其油 (油温 50℃)与上药调匀成稀糊状备用。每天用其搽患处及周 围皮肤 2 次,用药期间勤洗澡,勤换衣裤、被褥并用沸水烫 洗。并发感染者可同时内服中药。 [疗效]此方治疗疥疮 30 余例,大多在数天内痊愈。 [来源]童代玲,四川中医 1986;  (8)  :35    蛇床子百部酊    [药物]  蛇床子、百部各 250 克。 [用法]上药研碎成粗粉,先用冷开水润湿 30 分钟,加 入 75%乙醇 4000 毫升,密封,浸渍 15 天,取浸出液放置,倾 取其上液, 分装灌瓶,每瓶 200 毫升。用药前先以温水和肥皂洗擦全身,用棉花蘸浸出 液,擦遍颈项以下全身皮肤,每天 1 次;皮肤损害处或结节表面,每天擦药 2 次。 擦药 5 天后才洗澡、更换衣服、被单等,并进行消毒处理,1 周后复查。 对伴有湿疹样改变者,先按湿疹方法处理,然后再用本药;合并感染者,除 每天擦药 1 次外,同时用野菊花煎剂(冷却)外洗,感染严重者加用抗生素。 [疗效]此方治疗疥疮 152 例,痊愈 108 例,显效 29 例,无效 15 例, 总有效率为 90.1%。 [来源]邹明祥,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  18复方芜荑膏 [药物]芜荑 30 克,硫黄 20 克,摈榔、吴茱萸各 15 克,花椒 10 克, 凡士林(黄白凡士林均可)150 克。 [用法]将前 5 味药分别研细过筛,与凡十林调匀,置于搪瓷缸内备用。 擦药前先用温水擦洗患处,然后将药膏在患处来回拭擦,使局部微红为度, 每天早晚各擦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疥疮 62 例,均获痊愈。 [来源]王福海,陕西中医 1987;  (9)  :  419&疥见消 [药物]雄黄 30 克,百部 40 克,蛇床子、大枫子各 60 克,花椒 10 克, 轻粉 15 克。 [用法]将百部、蛇床子、大枫子、花椒共研细末,雄黄、轻粉分别单 独研细;再将以上药未合匀,用猪脂(大油)或凡士林配成 20%的油膏外搽, 每天 2 次,连用 1 周。 [病例]陈&\u65292X男,  17 岁。自述小腹、阴部及双手指缝瘙痒 2 月,曾 在多处诊为疥疮,多方治疗未见减轻。近日来,僵痒更甚,夜不能寐。检查 见上述部位溃烂、流脓,局部疼痛,患处可见米粒大小的丘疹、溃烂、脓疤。 诊为疥疮。用疥见消治疗 2 次痒止,溃烂干燥,疼痛消失,3 天后丘疹消失, 继用 3 天以巩固疗效。 [来源] 赵新安,陕西中医 1988;  (7)  : 321硫苦煎剂 [药物]硫黄、百部、蛇床子各 30 克,地肤子、黄柏、花椒、苍术各 20 克,苦参 6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0 毫升,煮沸 10 分钟,待温,每天用之洗全身及 病损部位,连续用药 3~5 天。同时进行衣服、被褥消毒。 [病例]牛&\u65292X女,  24 岁,农民。1 周前曾去澡堂洗澡 1 次,致指间、 乳房下及腋前线出现针尖大小丘疹及少许小水疱,继则小腹部及大腿内侧, 左右对称,自觉奇痒,晚间更甚,整夜难眠。发病 5 天后,其 8 个月的婴儿 亦发病,症状相同,彻夜哭闹不安。嘱其母子同时用硫苦煎剂外洗全身,重 点病损部位,消毒衣物、被褥,每天 1 次,4 天后瘙痒感逐渐消失,1 周后病 情痊愈。 [来源] 张天虎,陕西中医 1986;(4):  175    20冻疮   河蚌散 [药物]河蚌壳适量。 [用法]   将河蚌壳煅后研未敷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冻疮溃烂患者 126 例,均在撤药 1 周年痊愈 [病例]张&\u65292X男,  12 岁。左手背有 2&\u65298X 厘米大小冻伤溃烂面一个, 周围红肿,曾自用冻疮膏治疗 10 余天未效。将溃烂面洗净后,撤上药 3 次痊 愈。 [来源]谭风华,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8;(3):  48    &猫油    [药物]  猫油(即家猫腹腔内的脂肪)。 [用法]将猫脂肪油放锅内加热,熬取清油,装入消毒过的容器内,待 凝固后取少许涂擦患处。 [病例]王&\u65292X女,  64 岁。每年冬季两耳翼均患冻疮,红肿疼痛,并 破溃。嘱用上方涂擦患处,每天 4~5 次,3 天后肿痛明显消退,1 周后破溃 处亦完全愈合。 [来源]吴自强,四川中医 1987;  (2)  :  36    &七桂散    [药物]  三七 5 克,企边桂 10 克。 [用法]企边桂研未备用,三六泡白酒 100 毫升。热水洗敷患处后,用 企边桂未调三七酒,每天早晚搽患处。 [疗效] 此方治疗冻疮(未溃者),一般 4~9 次可愈。 [来源] 杨问知,四川中医 1987;  (2):9    山楂细辛膏    [药物] 山楂适量,细辛 2 克。[用法]取成熟的北山楂苦干枚(据 冻疮面积大小而 定),用灰火烧焦存炭捣如泥状;细辛研细未,合于山楂泥中,摊布于 敷料上,贴干患处,每天换药 1 次,一般 4~5 次即可痊愈。 [疗效]此方治疗冻疮 60 余例,均获痊愈。 [病例]郑&\u65292X男,14 岁。自述左小趾灼痛、瘙痒、感觉迟钝 4 天。检 查左小趾有暗红肿胀的冻疮,证属寒凝血脉。取山楂细辛膏贴于患处,每天 换药 1 次,第 2 天红肿减轻,第 4 天红肿消失痊愈。 [来源]杨树忠,四川中医 1990;  (10)  :  46冻疮验方 [药物] 茄梗、辣椒梗。荆芥各 60~8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0~3000 克,煮沸后热洗患处,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冻疮,一般 3~4 天痊愈。 [病例]薛&&,男,  12 岁。手指及足趾患冻疮红肿疼痛 10 余天, 晚上奇痒,经敷冻疮膏等无效。用上方外洗 4 天,肿痛消失痊愈。 [来源]  谢成焯,四川中医 1984;  (1)  :  52    &茄芫液    [药物]干茄子梗茎 100 克(切碎),芫花、当归、川椒、生姜各 15 克,冰片 5 克。 [用法]  将上药置于 75%酒精 1000 毫升中浸泡 1 周,用纱布过滤, 取药液贮瓶备用。使用前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 者),每天 4~5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冻疮,一般 5~7 天可愈。 [来源]  杨德明,湖南中医杂志 1989;  (1):  27当归红花酊 [药物]  当归、红花、王不留行各 50 克,干姜、桂枝、干辣椒各 30 克,细辛、冰片、樟脑各 10 克。 [用法]上药浸泡于 95%酒精 750 毫升中,1 周后以纱布过滤,贮瓶备 用,用前将局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 3~5 次。 此方适用于冻疮初起来溃破者。 [疗效]  此方治疗冻疮 27 例,痊愈 16 例,好转 8 例,无效 3 例。 [病例]李&\u65292X女,  33 岁。双手指、手背肤色紫红,疼痛肿胀,灼热, 奇痒。诊为冻疮。用上方涂擦,5 天后红肿消退,7 天后诸症消失而痊愈。 [来源]   曾冲,陕西中医 1985;  (2)  :  78    21 褥疮   &紫草油 [药物] 紫草 10~15 克,麻油 100 克。 [用法]将麻油煎沸,人紫草浸泡,放置 4~6 小时装瓶备用。将紫草 油涂敷在褥疮面上,每天之~6 次。对中期有坏死、感染、渗出的褥疮,在 皮损处外敷云南白药粉,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早期褥疮 3 例、中期褥疮 12 例,均获痊愈。 [病例]   黄&\u65292X男,  63 岁。患者过度负重引起胸腰段脊髓横贯性 损伤。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1 周病情稳定。由于大小便失禁,骰尾骨处发现中 期褥疮,面积 10&\u65302X 厘米大小,多处渗出及坏死。用上方治疗 1 周病愈。 [来源]  李雪梅,等。陕西中医 1992;  (3)  :  122    溃疡速愈散[药物] 踌香 1 克,玳谓、乳香、孩儿茶、赤石脂各 30 克,冰片 20 克,青黛 50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未装瓶备用。溃疡面用新洁尔灭消毒后,将药粉 均匀撒在溃疡面上,每天换药 1 次或隔天 1 次。同时加强护理,每隔 2 小时 翻身 1 次,骨头突出部位要加垫圈。 [疗效]   此方治疗褥疮 78 例,治愈 76 例,无效 2 例。 [病例]  王&\u65292X女,  86 岁。下肢截瘫 2 年,骰尾骨溃疡面积达 8& 9 厘米,骰尾骨突出,Ⅳ度褥疮,局部皮肤发硬呈深黑色,溃疡深达骨质, 渗出物较多,极臭,甲各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半年余未见好转。投以溃疡速 愈散,  10 天后溃疡周围及深部组织肉芽复活明显生长,用药至 10 月 16 日, 溃疡痊愈。 [来源]  刘家磊,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  (12)    &大黄滑石散    [药物]生大黄粉、滑石粉各等量。 [用法]上述药粉混匀备用。用前将褥疮洗净拭干,再将药粉撤于褥疮 局部,重者每天 3 次,轻者 1 次。 [病例]崔&&,男,  73 岁。患者因脑出血致左侧上、下肢瘫痪月余 住院,检查左侧臀部有 10&\u65297X0 厘米一处褥疮,疮面覆有脓样腐败物,渗出黄 色粘液。经用上药治疗 2 天,渗出物减少,1 周后无渗出物,疮面露出新生 肉芽,  15 天后局部结痴痊愈。 [来源] 王书成,四川中医 1987;  (5):33    22痤疮&  &白花蛇舌草汤 [药物]  白花蛇舌草 50 克。 [用法]每大 1 剂,水煎服。药渣加水 1000 毫升煎,待温后搽洗患处, 每天 3 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 [疗效]  此方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病例]王&&,男,  20 岁。患寻常痤疮已 2 年,反复应用四环素、 乙菧酚口服,白色洗剂、痤疮洗坚外洗疗效不显。检查颜面部、颈部有多个 痤疮结节、密集、部分伴有脓疱,舌红、苔黄,脉滑数。用上方治疗 3 天, 皮疹开始消退,2 周后皮疹基本消失,遗留部分色素沉着。 [来源] 关启文,等.四川中医 1991;  (1):  35美容汤 [药物]  鲜猪胆 1 个,鲜樱桃枝叶 30 克,鲜桃树枝叶 50 克,鲜槐树 枝叶、鲜柳树枝叶各 40 克。 [用法]将上 4 种鲜枝带叶切成 3 厘米长节,洗净后放入锅内加入温水 2000 毫始,用武火煎沸,待煎液不烫手时,倒入盆内,加进猪胆汁 2~4 毫 升,搅拌后即可洗脸。每剂药可水煎 3 次,并在每次洗前新加进猪胆汁 2 毫 升左右,每天早晚各洗 1 次,1 个月为 1 疗程。 注意:在洗脸时不可用香皂、肥皂,洗后即用于毛巾尽快擦干。治疗期 间不能用膏脂,忌辛辣、酒等刺激食物及多脂肪食物。 [疗效]此方治疗痤疮 250 例,痊愈 248 例,2 例因故中断治疗。 [来源] 张和平,陕西中医 1989;  (10)  :  449     8701 搽剂    [药物] 赤石脂,密陀僧、天仙子、白果、硫黄、樟脑各 10 克,冰片 3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未,加入 75%乙醇 300 毫升中,密封 5 天后即可应 用。用前先将药物充分摇匀未见沉淀,以棉签蘸药外搽皮损处,早晚各 1 次,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痤疮 144 例,痊愈 76 例,有效 62 例,无效 6 例。 [病例]彭&\u65292X女,  24 岁。颜面部油脂分泌物多而发亮,长暗红色毛 囊性丘疹,微痒,时轻时重,缠绵不断。用手挤压丘疹,有米粒样白色粉汁。 诊为痤疮,拟 8701 搽剂治疗。10 天后丘疹、粉刺均已消除,仅残有少数色 素沉着,继用 10 天症状消失,皮色正常,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张华,湖南中医杂志 1990;  (1)  :  50    &批把清肺饮    [药物]批把叶 15 克,党参、桑白皮各 10 克,黄柏、黄连、甘草各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饭后服。 [疗效]此方治疗痤疮 96 例,痊愈 58 例,好转 35 例,无效 3 例。 [来源] 孙刚,辽宁中医杂志 1988;  (1):  44&蛇舌山楂饮 [药物] 白花蛇舌草、生山植各 30 克,大生地、紫丹参各 20 克,玄 参 15 克,黄芩 10 克,生甘草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加减治疗痤疮 54 例,痊愈 33 例,显效 17 例,无效 4 例。 [病例]张&\u65292X男,  18 岁。面部出皮疹已 2 年,伴瘙痒。检查脸面颊 部可见密集之黑头粉刺,部分丘疹有脓疱,挤之可见米粒大粉渣样物。予蛇 舌山楂饮加紫花地丁 30 克,连服 10 剂告愈。 [来源]  孙步云,陕西中医 1987;  (8)  :  365     清上黄芩汤    [药物]黄芩、银花、荆芥、玄参、生地、白芒、牛子各 10 克,粉葛 15 克,红花 3 克,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同时用虎杖、苦参各 30 克,蛇床子 20 克,徐长卿、文蛤各 10 克水煎外洗,早晚各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痤疮 40 余例,皆获满意效果。 [病例]邓&\u65292X男,  28 岁。痤疮色赤而痒,挤压破出粉汁,并有少数 脓疱和结节,曾多次服用乙烯雌酚、维生素 B6、四环素等西药未效。后用上 方治疗,内服清上黄芩汤 12 剂,外洗方 9 剂后痊愈。 [来源]舒友艺,陕西中医 1985;  (6)  :  275   23 丹毒   芙蓉膏 [药物]干木芙蓉花或叶适量。 [用法]上药研极细未,过 120 目筛,在粉中加入凡士林,按 1:4 比 例配方,调匀贮瓶备用。用其涂敷患处,涂敷面宜超过思处边缘 1~2 厘米。 涂后即觉清凉,疼痛减轻,患处明显变软。每天涂敷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丹毒 23 例,均痊愈(其中 2 例加服中药)。 [病例]张&\u65292X女,  45 岁。右侧颜面先见铜圆大红斑,肿胀灼痛,迅 速蔓延成 4&\u65301X 厘米一片。高出皮肤表面,边缘清楚突起,掀赤热痛,当即来 院诊治。诊为颜面丹毒,用上方治疗,5 天即愈。 [来源]陶春祥,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0)  :  464 注:木芙蓉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L.的花、叶。    一石散    [药物] 石膏 50~150 克,寒水石 30 克。 [用法] 上药研未,加适量桐油调匀,涂抹患处,每天 1~2 次。 按患面大小,适当增减药量。 [疗效]此方治疗丹毒 10 余例,均获痊愈。 [病例]方&\u65292X女,  18 岁。3 天前自觉右脚面靠外侧部有瘙痒感,如 虫行于肌肤,嗣后皮肤隐现焮红一块 7&\u65302X 厘米大小患面,灼热烫手,体温 38.5℃;某医院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 18.  6&\u65297X09/L,中性 0.82,淋巴 0. 18,诊为足背部丹毒,使用抗生素 3 天效果不佳。后用上方外涂,每天 2 次, 4 天即 愈。 [来源]王永茂,陕西中医 1985;  (6)  :  275     无名肿毒    郁李皮膏药 [药物]郁李根皮(干品)1000 克,香油 1000 克。 [用法]用上药煎熬,待煎熬至滴水成珠时,加入黄丹 300 克,用桃或 柳枝充分搅拌,凉后成膏,以笋叶卷之备用。用时将药膏摊于布上外贴,5 天换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无名肿毒 100 例,一般 5~15 天即可痊愈。 [病例] 党&&,男,17 岁。心窝部有一个 16&\u65356X6 厘米肿块,突出体 表 0.6 厘米,不红不热,自觉疼痛已 2 周,曾用中西药治疗 1 周无效。乃用 郁李皮膏药外贴,3 天后肿块明显缩小,l 周后肿块消失。 [来源]  王明武。四川中医 1987;(5): 31    &栀黄膏    [药物] 大黄 10 克,栀子 5 克,凡士林适量。 [用法]将前 2 药研成细未,用凡士林调成软膏,装瓶备用。用时将药 膏涂于白布上贴患处,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无名肿毒 20 余例,均在 2~3 天内痊愈。 [来源]  薛威镇 四川中医 1983;  (4) :11    24 多发性皮下囊肿   化痰消积汤 [药物] 生半夏、夏枯草、玄参、生地、赤芍、白芍、丹参各 15 克, 天南星、广陈皮、制香附各 10 克,川芎、鸡内金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多发性皮下囊肿,效果满意。 [病例]陈&&,男,36 岁。胸部及大腿内侧有包块数十个,一年多未 愈。大者如枣核,小者似豆粒,按之有痛感,质地中等,推之不移,局部皮 色如常,如块陷于皮下。经外科常规检查,确诊为多发性皮下囊肿。上方加 太子参、牡蛎各 15 克,连服 20 剂,囊肿消失而愈。 [来源] 张正泉,等.四川中医 1988;(9)  :  45    25 局限性硬皮病   黄芪灵芝汤 [药物]黄芪、黄精、炒山药各 15 克,灵芝、生地各 20 克,麻黄 13 克,桃仁、泽泻、桂枝、白芥子各 10 克,附子、炮姜各 3 克,甘草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12 岁以下隔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局限性硬皮病 32 例,显效 14 例,好转 17 例,无效 1 例。 [来源] 逯志华. 河北中医 1992;(4):10    26脂溢性皮炎   &鲜姜搽剂 [药物] 鲜姜 250 克。 [用法]  将鲜姜捣碎,用市包拧取全汁盛杯内,再用 10%盐水 1000 毫升洗净患处,擦干,用棉签蘸姜汁反复涂搽,至姜汁用完为止。每周 1 次。 头部有感染时可用复方新诺明 1 克,每天 2 次,连服 5 天,待炎症消失 后再用上方;涂姜汁后患处有时剧痛,一般不用服止痛药物,3 天后疼痛可 消失。 [疗效]此方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连用 2~3 次即愈。 [来源] 纪同华 四川中医 1987;(5):  30    去屑搽剂    [药物]皂角、白附子、大枫子、土槿皮、紫荆皮等量,樟脑减半。 [用法]上药共研粗未,加入用 75%的酒精中浸泡 5 天,去滓分装,每 瓶 100 毫升,每瓶中加枯矾粉 10 克。用时将患处鳞屑略作搔刮,将搽剂充分 摇匀后涂于患处,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干性脂溢性皮炎,一般 2~4 周可痊愈。 「来源]胡令眉。山东中医杂志 1987;(4):43     野菊牛子汤    [药物]  野菊花、赤石脂、生地各 15 克,牛子、丹皮各 10 克,荆芥、 防风各 9 克,生慧米 30 克,白矾 12 克,甘草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脂溢性皮炎 30 例,痊愈 20 例,好转 6 例,无 效 4 例。 [来源]张君喜。陕西中医 1986;(3):129    27 神经性皮炎   &白降丹 [药物]  白降丹未适量。 [用法]  先将患处常规消毒,然后将消毒刀片用消毒棉球包缠,露出 刀尖 0.2~0.4 厘米,用右手捏住缠刀片的棉球,快速轻轻划破皮肤,撒少许 药粉于划破的皮肤表面,不用包扎。如有少量出血,待血液凝固后,可以活 动。每周治疗 1~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数例,均有效。 [病例]   李&\u65292X男,45 岁。右下肢膝关节外侧有 18&\u65297Xl 厘米一处呈 苔癣样病变,皮肤硬结、粗糙、脱屑,起米粒大丘疹,汇成一片,边界清晰, 已有 5 年多,时轻时重,西医诊为&播撤性神经性皮炎&,曾用中西药内服 外用均无效。后用上方 8 次即愈,随访 2 年正常。 [来源] 李怀仁,等。陕西中医 1985;(7):322    天胡荽汁    [药物]  鲜天胡荽全草适量。 [用法]  将上药洗净阴干,捣烂取汁。使用前先在神经性皮炎部位刮 破表皮至略渗血,然后用天胡荽汁涂擦患处,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33 例,痊愈 31 例,无效 2 例。 [病例]石&&。颈部神经性皮炎 6 年,局部出现扁平丘疹,搔破后表 面糜烂渗液,奇痒难忍,用上方 4 天即愈。 [来源]李治方.浙江中医杂志 1988;(2):88    陈醋木鳖酊    [药物]木鳖子(去外壳)30 克,陈醋 250 毫升。 [用法]将木鳖子研成细未,放陈醋内浸泡 7 天,每天摇动 1 次。用小 棉签或毛刷浸蘸药液涂擦受损之皮肤,每天 2 次,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36 例,均痊愈。 [病例]杨&\u65292X男,34 岁,农民。2 年前发现左侧颈部有一片皮肤状如 皲裂,日渐增厚,脱屑甚痒,经用肤轻松软膏外涂无效。诊为神经性皮炎, 用陈醋木鳖酊外涂,每天 2 次,4 次痒止,经治 1 疗程痊愈。 [来源]张居运。陕西中医 1988;(7):320    食醋糊剂    [药物]食醋 500 克,苦参 20 克,花椒 15 克。 [用法]取食醋(山西瓶装老陈醋最佳)放入铁锅内煮沸浓缩成 50 克, 装入干净大口瓶内。将上药洗净放入瓶内,浸泡 1 周后可用(浸泡时间越长 越好),用温开水清洗患部,用消毒棉签蘸食醋糊剂涂擦病变部位,每天早 晚各 1 次。 [疗效]此治疗神经性皮炎 72 例,痊愈 65 例,显效 5 例,无效 2 例。 [病例]李&\u65292X男,31 岁,患颈后神经性皮炎 5 年之久,曾多方治疗效 果不佳。诊见其颈后病变部位呈色素增加,皮纹粗糙,有小丘疹融合,高出 皮肤,附有鲜屑及血痴。用上方治疗,  16 次痊愈。 [来源]郭莜宝.陕西中医 1991;(11):510    神皮灵    [药物]细辛、草乌、马钱子各 5 克。 [用法]上药浸泡于 80%~95%浓来苏液 100 毫升中,10~15 天即可 使用。同时取消毒棉签蘸神皮灵药液徐擦患部皮肤即可,切勿涂擦在健康皮 肤上,以免损伤健康皮肤。 局限型、泛发型苔癣样变皮肤脱落后,可用肤轻松及去炎松尿素软膏再 涂擦患处皮肤;泛发型还可静滴 10%葡萄糖内加地塞米松 5~10 毫克;全身 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 [疗效]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230 例,痊愈 226 例,无效 4 例。 [来源]李超佑,等.湖北中医杂志 1990;(5):21    苦徐酊    [药物]苦参、徐长卿各 30 克,白降丹 0.5 克,麝香 0.2 克。 [用法]将苦参,徐长卿加水适量煎煮 2 次,合并药液浓缩至 20~25 毫升,放凉后加入 95%酒精 130 毫升,静置 48 小时后滤清药液,再加入白 降丹、麝香即成。用棉球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70 余例,均获较好效果,未发现明显副 作用。 [来源]徐清,等.陕西中医 1985;(5):197    &轻粉膏    [药物] 轻粉,银朱、东丹各 60 克,嫩松香 360 克,蓖麻油 90 克(夏 天配制减为 60 克)。 [用法] 先将蓖麻油和松香一并入砂锅内炖烊后离火。以木棒不断搅 匀约 5 分钟。稍冷,再缓烧银朱、东丹、轻粉。遇热甚可变质,故配制时必 需药液稍冷。用文火保温摊于纸上,1 次摊好备用。用时根据皮损范围选用 相应大小的膏药,于酒精灯盘溶开,用 75%酒精棉签消毒皮损后贴上膏药, 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42 例 116 块皮损,痊愈 71 块,显效 26 块,有效 17 块,无效 2 块。 [来源]  刘远坝.陕西中医 1989;(4):161    加味雄黄软膏    [药物]雄黄、白矾各 5 克,冰片、轻粉各 2.5 克,肤轻松软膏 30 克。 [用法]将前 4 味药共研极细未,渗入肤轻松软膏内和匀,装瓶备用。 用时将药膏涂敷患处,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30 余例,一般用药 2~3 天痒止,7~10 天病变皮肤恢复正常。 [来源] 张绍润,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2;(2):50    28 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生地白茅根汤 [药物]生地 30 克,白茅根 90 克,仙鹤草、藕节炭各 10 克,大枣 4 枚。 [用法] 每日 1 剂,水煎眼。20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紫癜性苔薛样皮炎 30 例,痊愈 16 例,显效 6 例,好 转 6 例,无效 2 例。 [来源]  吴启成.陕西中医 1986;(7):298     隐翅虫皮炎    七叶一技花酊 [药物]七叶一枝花饮片 2000 克,黄柏饮片 1000 克。 [用法]将七叶一技花研成粉未、黄柏饮片研碎,甩 50%酒精 10000 毫升浸泡 5 天,取出浸液。再用同量 50%酒精浸泡药渣 3 天,取出浸液。合 并 2 次浸液,过滤,加 50%酒精适量至药液为 20000 毫升,分装成 100 毫升/ 瓶,密封备用,用时先将药酊加蒸馏水稀释 1 倍,湿敷患部,每天 4 次,每 次 20 分钟左右。病重者可增加湿敷次数及时间。待疼痛消失,红肿减退,疤 液开始吸收,改用药配上擦患处,每天 3~4 次,擦至皮疹结痂脱落。若外搽 眼睑等处皮疹时,注意不要滴入眼内。 [疗效]此方治隐翅虫皮炎 34 例,除 6 例继发感染严重者需加抗生素 外,其余均未服其他药物,34 例全部痊愈。 [来源」陆华国,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7):323   29接触性皮炎   &韭菜糯米浆 [药物]  韭菜、糯米各等份。 [用法]上药混合捣碎,局部外敷,以敷料包扎,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接触性皮炎疗效甚佳,一般 3~5 天即可痊愈。 [病例]  魏&\u65292X女,  17 岁。晨起发现左前臂内侧有一拇指甲范围大 小的集簇状小水疮皮肤损害,奇痒,3 天内发展至整个前臂内侧,基底部红 肿。遂以韭菜糯米浆敷之,次日换药,水炮皆皱缩,红肿稍有消退,痒轻, 继续用药 2 次痊愈。 [来源]魏赞美。四川中医 1990;(3):42    30 面部肤轻松副作用性皮炎   皮炎洗剂 [药物]黄芩、茯苓、防风、菊花、蒲公英各 30 克,连翘、黄柏各 20 克。 [用法]上药水煎后滤去药渣,将药液冷却至 10℃左右,用纱布 5~6 层(或小毛巾)在药液中浸透,取出稍加拧挤至不滴水为度,覆盖于患处, 大小宜与病损处相当,持续 30 分钟,早晚各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面部肤轻松副作用性皮炎 50 例,痊愈 36 例,好转 14 例。 [来源]   卜静波,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11):24&   31手足皲裂   甘草浸液 [药物]甘草 50 克,75%酒精 100 毫升。 [用法]将甘草切片,侵入酒精中,48 小时后滤出浸液,加入与浸液同 量的甘油和蒸馏水各 1 份。将患处用盐水洗涤干净,用上述浸液涂敷患处, 每天 2~3 次。 [行效]此方治疗手足皱裂,一般 4~6 天内症状逐渐消失,结痴愈合。 [来源] 方选书.四川中医 1987;(2):38    &黄豆膏    [药物]黄豆、凡士林。 [用法]黄豆适量,研细过筛,与 2 倍凡士林混合,装瓶备用。治疗时 洗净患部皮肤,敷上药膏以填平裂口为度?外用消毒纱布包扎,每隔 3 天换 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手足皲裂,大多数用药 2~4 次即可治愈。 [病例]饶&&,女,21 岁。右手掌和拇食指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燥裂口, 稍加活动则裂口增深、出血,长期不愈。用上方治疗,换药 3 次裂口愈合, 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赵学良.四川中医 1984;(1):67    龙象膏    [药物]煅龙骨 60 克,象皮 40 克,珍珠粉 8 克,血竭、儿茶、乳香、 没药各 6 克。 [用法]上药除珍珠粉外,象皮经砂炒,与其他药共研细未,和匀,过 80 目筛,以白凡士林 200 克加热熔化,投入上药末及珍珠粉搅拌均匀,冷却 装盒备用。用药前用温开水洗净皲裂处,然后薄薄地涂上一层药膏。手掌皲 裂者,每天用药 2~4 次;足部皲裂者,每晚洗脚后涂药,消毒纱布包扎。第 2 天起床后再涂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手足皱裂 68 例,除 1 例未坚持用药外,其余均痊愈。 [病例]丁&&,女,34 岁,工人。入冬后即发生手足皲裂已 5 年,虽 用治裂膏等效微。经用龙象膏 3 天,裂口长出新肉,续用 2 天角化皮肤脱落 而痊愈。 [来源] 吴自强.四川中医 1987;(7):38    32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洗剂 [药物] 鲜地梢瓜全草 250 克(干品 100 克)。 [用法]将地梢瓜放入铝锅内煮沸 20 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用纱布 浸药液敷患处,稍凉即冲洗患处。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 1%龙胆 紫或儿茶粉,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2 例,皆获痊愈。 [病例] 徐&\u65292X女,46 岁。患带状疱疹 2 天,曾服龙胆泻肝丸、复方 大青叶合剂、吗啉呱,外用青黛散不效。刻诊痛如火燎,夜不得眠。从胸骨 柄右侧至第 5~6 胸椎成带状布满水疱,基底鲜红,有几处水疱已破损,舌红、 苔黄腻,脉弦数。用上方治疗,2 天水疱消退,疼痛基本消失;继鱼 2 天痊 愈。 [来源]刘新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0;(2):53 注:地梢爪为萝摩科植物细叶白前 Cynanchum  thesioides (Frevyn) K.  Schum 之全草和果实。性平味甘,有清热降火、消炎止痛、补肺气、生 津止渴之功。    升麻汤    [药物]   升麻 30~50 克。 [用法]上药浓煎汁,用纱布蘸药汁湿敷患部,保持局部湿润。 治疗期间禁食生姜、大蒜、辣椒、鱼、蛋等辛辣及发物。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数例,均痊愈,一般只需敷 3~5 天。 [病例]   张&\u65292X女,10 岁。右季胁部出现集簇性水疱 3 天,水疱呈 带状分布,疼痛难忍。诊为带状疱疹,经内服病毒灵、止痛片,外用 0.5% 普鲁卡因封闭,治疗 3 天无效。后用上方治疗,3 天后痊愈。 [来源]  周熙东,等.四川中医 1988;(6):42    血余炭糊剂    [药物]头发适量(以天然粗黑者为佳)。 [用法]将头发燃烧至通赤,研为细末,密封,贮于有色瓶中备用。用 时取麻油适量,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无须包扎,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一般 1 次痛止,2~3 次可痊愈。 [病例]赵&&,女,48 岁。前天右胁肋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刺痛、灼热, 瘙痒难忍;昨天局部出现成片之红斑,红斑上有密集成群丘疹,丘疹如针头、 绿豆大,很快变成小疱,疱液透明。诊见水疱和血疱大如黄豆,甚至局部有 坏死感染,疼如火燎难忍,触之尤甚,伴低热、恶寒、乏力、食欲下降等全 身症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用上方治疗,1 天痛止,2 天结痂,3 天而 愈。 [来源]张跃祖,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6):255&蜈蚣膏 [药物]蜈蚣 3 条。 [用法]将蜈蚣置瓦上焙干,研未,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 每天 5~6 次。如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则配合龙胆泻肝汤或银翘散等煎剂内 服。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一般在 3 天内可结痂告愈。 [来源]于庆平.浙江中医杂志 1984;(4):166    &地龙散    [药物]地龙 5 条。 [用法]将地龙烤干研粉,加适量麻油调匀,搽于局部。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一般用药后 5 分钟即能止痛,3~4 天痊愈。 [病例]王&&,女,46 岁。腰部带状疱疹,灼痛,寝食不安。用上方 后当夜痛止,4 天后痊愈。 [来源]  陈友宝.浙江中医杂志 1988;(2): 88    &地龙液    [药物]鲜活地龙 50 克。 [用法」将地龙洗净置小杯内,加白糖 15 克,用小木棒搅拌片刻,取浸 出液涂敷患处,每天 1 次,同时配服龙胆泻肝汤。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病例]许&&,男,46 岁。发病前有轻度发热,继而右侧腰部皮肤出 现红色丘疹,并迅速发展为集簇状小疱,沿神经分布成带状排列,灼热刺痛。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带状疱疹。用上方治疗,每天 1 次, 并配服龙胆泻肝汤数剂痊愈,且未遗留疤痕。 [来源]郑金荣.浙江中医杂志 1993;(5): 210    金钱草散    [药物]大叶金钱草适量。 [用法]将大叶金钱草放瓦片上锻灰研未,麻油调搽局部,每天 2~4 次,冬天外用敷料包扎。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7 例,疗效良好。 [病例]王&&,右侧腋下带状疱疹,蔓延到脐部,红肿疼痛,搔破溃 烂,流水不止。用上方后,2 小时痛止,4 天痊愈。 [来源] 崔玉奎.浙江中医杂志 1986;(7):306    &瓜蒌红花汤    [药物]  瓜篓 100 克,红花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取汁 300~500 毫升,分 2~3 次服 用。 [疗效] 此方治疗带状泡疹 20 例,均痊愈。 [病例]  赵&\u65292X男,  69 岁。4 天前右腰背部刺痛难忍.翌日发现痛 处皮肤变红,有散在疱疹,经皮肤科治疗,疼痛益重,疱疹增多,检查右背 第 9 肋下至腰部皮肤布满疱疹,大者已溃破,流出淡黄色液体,疱疹沿 11、 12 肋走行延及腹部。体温 38℃。诊为泛发性带状疱疹。处以瓜萎红花汤 3 剂,每天配合静滴青霉素以防感染。 药后复诊:服 2 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已不发热,背部疱疹除部分结痂外 余仍流黄水,散在疱疹已见消退。继服 3 剂,散在疱疹全部消退,腹部疱疹 亦见减少,背部疱疹皆结痂,遂停用青霉素。又继服 9 剂痊愈。 [来源]赵庆田.山东中医杂志 1993 ;(6):40    &鱼二黄软膏    [药物]鱼石脂软膏 200 克,大黄 20 克,黄柏 15 克。 [用法]  将大黄、黄柏研成细未,围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鱼石脂 软膏搅拌均匀,制成鱼二黄软膏。常规消毒皮损部位,按皮损面积大小,将 药膏平摊于纱布上约 0.3 厘米厚,贴敷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100 例,全部痊愈。 [来源] 陈作友.陕西中医 1989;  (10):  450    &筋沙糊剂    [药物] 伸筋草 10 克,海金沙 5 克。 [用法]先将伸筋草用明火烧成灰,加入海金沙、麻油(其他植物油亦 可)调成糊状,棉签蘸涂于患处,每天 2~4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31 例,效果满意,疼痛均在 1~3 天消失。 治愈后极少复发。 [病例]罗&&,男,  27 岁。右背部疼痛如的,胸闷不舒,继而出现 水疱疹,入夜痛剧不能寐 2 天。在当地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用西药治疗效果 不明显而转中医诊治。检查右背腋后部簇集水疱疹,光亮饱满,疹缘皮肤焮 红,疱疹沿趋向后背正中布行。用上方治疗,1 天后疼痛消减,3 天后疱疹痂 焦脱落而痊愈。 [来源] 陈浩,浙江中医杂志 1990;(5):237    雄黄合剂    [药物]雄黄 10 克,2%普鲁卡因 2 毫升,75%酒精 30 毫升。 [用法]先将雄黄研细,放入普鲁卡因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搅匀,装入 干净瓶中备用。用时取棉签蘸取药液涂患处,皮肤干后再涂,每天数次,不 需包扎。疱疹未破或已破者均可应用。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2 例,一般用药 1~3 天内痊愈。 [病例]毛&&,男,4 岁。右侧胸部起簇集状水疱疹,小如米粒,大 如绿豆,疱液澄清透明,自觉的痛。诊为带状疱疹。予上方治疗,2 小时后 疼痛基本消失,疱疹逐渐干缩,翌日痊愈。 [来源]韩其龙,等.四川中医 1986;(10):55    &四味粉未搽剂    [药物]明矾 10 克,琥珀未 3 克,冰片 4 克,蜈蚣 2 条。 [用法]先将蜈蚣放下瓦片上焙干,然后与装药共研细未,用鸡蛋清调 成稀糊状备用。用时用棉签蘸药糊搽敷患处,随干随搽,每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20 余例,疗效极为满意,一般 1 天痛止,2~ 3 天疹消而愈。 [病例]李&&,男,55 岁。患带状疱疹 5 天,腰、臂部皮肤红赤,疱 疹灼热、疼痛难忍,曾先后用中西药治疗无效。用四味粉末搽剂治疗 1 天痛 止,继用 1 天疹消而愈。 [来源] 李文学.四川中医 1988;(7):46    疱净灵    [药物]苦参 20 克,雄黄 15 克。蜈蚣 6 条 (瓦焙),冰片、苯佐卡 因各 1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未,混合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将疱净灵粉未加香 油适量调稠如乳状,外搽皮损处,盖粘米纸包扎,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0 例,均在 9 天内痊愈。 [病例]张&\u65292X男,  54 岁。4 天前左侧头、颈、项部突发性起疱疹, 呈簇状,红赤灼热,剧痛难忍,1972 年曾有类似病史,诊为复发性带状疱疹。 用疱净灵治疗,2 天痛止,3 天体温降,疱干瘪,结痂而愈。 [来源]王孟柏.山东中医杂志 1991;(4):54    &土茯苓大黄汤    [药物]土茯苓 120 克,大黄、银花、连翘各 30 克,黄连、黄柏、生 地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多例,经反复验证,疗效迅速可靠。 [病例] 卫&&,女,54 岁。5 天前胸部偏左乳房上方发红隐痛,未 予注意。翌日患处出现密集成簇的丘疹疱,渐而变作粟粒大小透明清澈水疱, 灼痛难忍,且又继发一处,昼夜痛烦不得眠。自服安定片等不效。诊见左胸 前上方至腋窝前有 2 处均约 8&\u65297X0 厘米成簇疱疹,焮红有晕,少量疱疹微溃 渗水,舌红,苔薄黄,脉数。此热毒内炽,散发于外。予土获夸大黄汤化裁, 土茯苓 120 克,大黄、银花、连翘各 30 克,玄参、生地各 20 克,黄柏 10 克,服 5 剂痊愈。 [来源]  宋锡祥,四川中医 1990;(2):41    &蚣蛇油膏    [药物]蜈蚣、蛇蜕、香油。 [用法]上药按 1:1:8 比例配方。先将蜈蚣、蛇蜕炒黄研极细未。加 入香油调匀备用。用时搅拌油膏,使之均匀,以洁净毛刷蘸油膏涂擦病变部 位,每天 3 次。 [病例]刘&\u65292X男,21 岁。3 天前右侧腰部皮肤出现皮疹水疱,火灼样 疼痛。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注射维生素 B12 及内服消炎痛等药无效。刻 诊:右侧腰胁部有簇集性绿豆大小水疱 10 余处,基底潮红,呈不规则带状排 列。当即用上方治疗,当天晚上疼痛明显减轻,2 天后水疱结痂,停药而愈。 [来源]郑建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2;(2):50     癣    腊梅树叶 [药物」腊梅树叶(嫩叶更佳)。 [用法]取腊梅树鲜叶 8~10 片,洗净敲碎或用手揉碎备用。用温开水 洗净患部后并用手轻抓摩,使局部有微热感,用上药反复擦患处,每天 1~2 次,适用于治疗体癣、股癣、手癣。 取腊梅树鲜叶 100 克,洗净捣碎,装入干净瓶内,加入 60%酒精 300 毫 升密盖,浸泡 7~10 天,用消毒纱布过滤,将汁装瓶密盖,放阴凉通风干燥 处备用。用前用温开水洗足、擦干,用消毒棉签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天 1~ 3 次,适用于治疗足癣。 [疗效]  此方治疗癣 26 例,均在短期内全部痊愈。 [病例]  王&\u65292X男,48 岁。右颈部有一块 5&\u65302X 厘米的环形体癣,呈 浅红色斑,边缘清楚,周围有鲜红色小丘疹,中心覆盖白色鳞屑,奇痒难忍, 已 3 年多,曾用 5%水杨酸酒精治疗,效果不佳,改用上方治疗 4 次病愈, 随访 2 年未复发。[来源] 胡金曼,陕西中医 1992;(3):123    &桑皮汁    [药物]   桑皮汁。 [用法]在桑科植物桑树上用小刀划一深痕,待白汁流出,取汁均匀地 涂在患处(亦可接在小瓶中备用,但以新鲜效果为佳),用药后切勿用水冲 洗,每天 1~2 次,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各种癣症 15 例,痊愈 13 例,显效 1 例,无效 1 例。 [病例]  王&&,女,  22 岁,近 2 月来躯干及两上肢皮肤开始出现 散在高粱粒大小的丘疹,后慢慢扩大成铜钱大小的圆形斑,边缘清楚隆起, 基底鲜红,中间较平,上覆少许鳞屑,且自觉瘙痒,局部皮肤粗糙,诊为体 癣。用 1%克霉哩液、水杨酸醇液等治疗效果不佳。遂改用上方治疗,每天 1 次,3 次后痊愈,追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楼建华,浙江中医杂志 1991(9)  :  400    &醋酸麝香液    [药物] 15%醋酸 100 毫升。麝香 0.6 克,大蒜 15 克。 [用法] 先将大蒜捣烂如泥,和麝香一并入瓶中,加入醋酸密封摇匀 备用。用前清洗干净患处,用消毒棉签蘸 L 药液涂擦患处,每天 2 次。 对经久不愈、皮损较重的顽癣,可采用外敷疗法。敷时视患处面积大小, 用纱布块或药棉做成厚 1 厘米敷料,蘸上药液,以湿为度,敷于患处(敷料 大小略宽于患处),15 分钟后揭去,轻者 1 天 1 次,重者 1 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体癣、股癣及脚癣均有特效,连续用药 2~3 天皆可 获效。 [来源]欧书来?湖北中医杂志 1990;(6)  :  27    大黄醋浸液    [药物]   大黄 100 克,米醋 1000 毫升。 [用法]  将大黄加入米醋中浸泡 10 天,用该浸液泡患手,每天 2 次, 每次 20 分钟,1 周为 1 疗程。儿童泡宜 10~15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手癣 50 例,痊愈 24 例,有效 22 例。无效 4 例。 [病例]  陈&\u65292X男,32 岁。8 月前左手指间皮肤轻度瘙痒,渐波及整 个手掌,出现针头大小水疱,破后脱屑。基底淡红,皮肤干燥有破裂,检查 霉菌为阳性。中医诊为鹅掌风。西医诊为手癣。用上方治疗 1 周,左手掌皮 肤瘙痒、破裂均消失,角化物脱屑,检查霉菌阴性。继续治疗 1 周,随访半 年未见复发。 [来源]   梁锡宗,陕西中医 1991;(11):511   榆钱酊    [药物]新鲜榆钱 100 克,  75%酒精 500 毫升。 [用法]将鲜榆钱浸泡于酒精中,密封 64 小时,压榨去渣备用。用前 洗净患处,涂擦该药液,每天 3~5 次。若用于品,先用开水泡涨,再浸泡酒 精中。 [疗效]此方治疗手足癣及体癣共 80 例,痊愈 71 例,好转 9 例。 [病例]宋&\u65292X女,  24 岁。患手癣及体癣 4 年余,每初春深秋加重, 多方治疗,时轻时重,未能根治。证见指间多处水疱,痒甚,搔破后流黄水, 两股内侧有 6 个方寸匕大小炎性脱屑损害,先痒后痛,搔抓浸血方止,皮肤 粗糙,边界清楚。经用上方治疗旬日痊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王广见,等。陕西中医 1989;(10):465    黄精醇醋液    [药物]黄精 100 克,75%乙醇 250 毫升。 [用法]将黄精切成薄片置于容器内,加入乙醇,密闭容器浸泡 15 天, 用 4 层纱布过滤,挤尽药汁后再加普通米醋 150 毫升和匀即可。将患处用温 水洗净、擦干,同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手足癣 67 例,痊愈 55 例,好转 12 例。 [来源]戴为群.山东中医杂志 1986;(5):47    &鳝骨冰片散    [药物] 生鳝鱼骨 100 克,冰片未 3 克。 [用法] 将生鳝鱼骨烘干研未,与冰片未混和后贮瓶备用。用时以麻 油调敷患处,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足癣多例,皆告获效。 「来源]张志新。浙江中医杂志 1982;  (8):379    &阿牙膏    [药物]阿斯匹林 1 份,牙膏 2 份。 [用法]将阿斯匹林研未与牙膏搅拌在一起,涂敷在洗净的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足癣,轻者在当天晚上涂敷,第 2 天即见效;重者 1 天 3 次涂敷,一般都在 5~6 天痊愈。 [来源]  李春杰。陕西中医 1985;  (12)  :  557     矾倍醋浸液    [药物]白矾、地肤子、五倍了、蛇床子、苦参各 30 克,大枫子、川 椒、黄柏各 2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粗未,用食醋 1000 克浸泡 5 天,即可使用。用时 先将浸液振荡,使其均匀,然后将患部侵入药液中,每天浸 2 次,每次 15 分钟。浸毕用温开水洗去药液,直至患处脱去老皮、生出红润新皮为止。 [疗效]   此方治疗手足癣 60 条例,除 4 例愈后 2 月复发外,其余均 全部痊愈,未见复发。 此方只适用于干性手足癣,分泌物较多的湿性手足癣不宜使用,搔抓后 化脓或流黄水者更属禁忌。治疗期间禁食芫荽。新皮一旦长出,即应停止浸 泡,此时用茵陈地肤汤(茵陈、土茯苓、政仁各 15 克,地肤子、赤小豆、白 藓皮、当归各 12 克,苦参 10 克)煎服 3~5 剂巩固疗效。 [来源]    沈中林,四川中医 1987;(5):45    &大枫子浸剂    [药物]大枫子、木鳖子、皂角子各 20 个,白藓皮、苦参各 30 克,皂 矾、雄黄、荆芥、防风各 15 克,醋 2500 克。 [用法]上药浸泡丁醋中,24 小时即可使用(浸泡时间长些则效果更 好)。药液用完后可再加醋 1 次,1 料药可连续泡洗 1 个月。用时将患病的 手或足浸泡于药液中,每天 2 次,每次泡浸 30 分钟,1 个月为 1 疗程。 此方适用于水泡型、丘疹型,禁用于糜烂型。 [病例]   姚&\u65292X男,  57 岁。诊断为双下肢神经性皮炎、双足癣。 曾肌肉注射胎盘组织糊、维生素 B12 及外用各种皮肤药膏均无效。使用上方 治疗 2 周后,部分水疱干涸脱屑,颜色呈暗褐色,1 月后皮损面缩小,皮肤 弹性恢复而痊愈。 [来源]  牛亚利。陕西中医 1985;(9) :  419    33 头癣   巴豆油 [药物]  巴豆 1 枚。 [用法]将巴豆去壳,倒菜油适量于碗底。用手紧捏巴豆在碗底反复碾 磨尽备用。用前将头发全部剃光,用棉签涂上药油于患处,再用油纸覆盖并 固定,7 天后揭去油纸,待痂壳自行脱落。 涂药后的 3 天内,患处可出现轻度肿痛,数天后可自行消失,勿须处理。 本药不宜重复使用及涂抹太多。 [疗效]此方治疗头皮黄癣,效果颇佳,一般涂 1 次即可痊愈。 [病例]文&\u65292X男,4 岁。患头皮黄癣 3 个月,用上方治疗,1 次痊愈, 随访半年,疗效巩固,头发生长良好。 [来源]  周耀祖.四川中医 1983;(4):39     大蒜汁    [药物]      紫皮独头大蒜若干。 [用法]   洗净大蒜并去皮,捣烂成浆,压榨取汁。患者剃头后,用 温水肥皂洗头,揩干,从癣区的四周向内涂搽大蒜汁,每天早晚各 1 次,15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头皮白癣 45 例,痊愈 39 例,有效 6 例。一般 7~10 天见效, 40 天内痊愈。 [来源] 郭筱宝,浙江中医杂志 1986;(2):67     甲癣    鸦胆子油 [药物] 鸦胆子若干个。 [用法]取鸦胆子贮于玻璃瓶中备用。先将趾或指的甲癣处用温热盐水 浸泡 20~30 分钟,使其发软,再用小刀将萎缩松软部分刮净(不要刮破好的 皮肤),揩干。将鸦胆子去壳取仁放在趾或指的甲癣上,用另手的拇、食指 隔以塑料薄膜捏住鸦胆子 仁,用力挤压,使之压出油来涂敷整个病甲,每甲 1~2 粒,每天 1 次,外可用胶布或用伤湿膏固定,连续治疗 2~3 个月。 [疗效]此方治疗甲癣 6 例,痊愈 5 例,无效 1 例。 [来源]方选书,四川中医 1984;(3):32     川楝子膏    [药物]   川楝子 10 枚。 [用法]将川楝子去皮,加水浸泡至软,用手捏成浆糊状,浸泡局部 1 小时以上,每天 1 次。亦可将川楝子捣成粉未,加适量凡士林调匀成膏,厚 涂思指(趾),外用纱布、胶布固定,2 天后更换。 [疗效] 此方治疗甲癣有效。 [病例]唐&&。双手患甲癣已 10 年,转甲变形增厚,高低不平,无 光泽,用上方包敷 2 次即愈。 [来源]   廖玉春.浙江中医杂志 1987;(8):371     鹅掌风   &川椒透骨草外洗液 [药物]  川椒、透骨草各 15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0 毫升,文火煎 30 分钟,先熏蒸患处,待温度适 宜时烫洗 30 分钟,每天 2~0 次,7 天为 1 疗程。用药期间禁食辛辣等刺激 食品。 [疗效] 此方治疗鹅掌风 29 例,效果显著,一般 1 个疗程可愈。 [病例]  马&\u65292X男,  40 岁。2 年前右手掌侧面出现 6&\u65300X 厘米紫白 斑点,逐渐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燥枯裂,甚时活动则流血,影响生活和 劳动。经某医院治疗不见好转,皮损面积有逐渐增大之势。用上方治疗,6 天后皮损明显好转,坚硬厚皮已脱落,皮肤变软,裂口愈合。续用 5 天告愈, 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潘成轩,浙江中医杂志 1992;(11):523    34白癜风   白癜风外用方 [药物]白芷、白附子各 6 克,密陀僧 10 克,雄黄 3. 5 克。 [用法]  上药研细后筛去粗未,用切为平面的黄瓜尾(趁液汁未干) 蘸药未用力擦患处,每天擦 2 次。[疗效]此方治疗白癜风 34 例,痊愈 29 例,好转 5 例。[来源]  陈洁.山东中医杂忐 1985;(3):39&二补液 [药物] 补骨脂 200 克,骨碎补 100 克,花椒、黑芝麻、石榴皮各 50 克。 [用法]上药装入瓶内,加 75%酒精 500 毫升,浸泡 7 天。用此液外搽 皮损处,每天 2~3 次。每次搽药后在阳光下照射局部 10~20 分钟,  30 天 为 1 疗程。 一般用药 10~30 天,皮损处表面微红微痒,  30 天以上皮肤由红变成 微黑,有明显痒感,表皮部分脱落,留有少量色素沉着,6 个月以后色素慢 慢消退。 [疗效]此方治疗白癜风 33 例,痊愈 30 例,无效 3 例。 [来源]  李树荣?辽宁中医杂志 1992;  (2):  22    黑豆芝麻丸    [药物]    黑橹豆、黑芝麻各 500 克,桑堪子、制首乌、补骨脂各 250 克,胡桃 50 个。 [用法] 将胡桃肉、黑芝麻炒熟后共捣如泥,黑豆炒熟磨粉,桑椹子、 制首乌、补骨脂烘千研未,共为蜜丸,每丸重约 30 克。。每天服 3 次,每次 1 丸,温开水送服,1 料为 1 疗程。同时配合文蛤皂矾液(文蛤 50 克,皂矾 30 克,加开水适量,浸泡 1 天备用)外搽,每天 4~5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白癜风数例,疗效满意。 [病例]葫&&,女,  25 岁。产后月余,面部印堂、右颊和下领部各 出现拇指大皮肤白化小片,呈进行性发展,诊为白癜风。用上方治疗,1 料 后显效,白色隐退。再服 1 料,皮色正常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汤秉恭,四川中医 1988;(6)  :  37    &白癜风散    [药物]生地,白蒺藜各 120 克,地肤子 100 克,当归、桃仁,赤芍、 僵蚕各 60 克,川 6 芎、蝉蜕、薄荷备 30 克,红花 20 克。 [用法]  上药焙干,共研成细未,每次服 10 克,空腹服。并配合外 治法:补骨脂 300 克,研碎用 75%酒精 600 毫升浸泡 1 周,滤渣后外涂局部, 并在局部按摩 5~15 分钟,可连续用药 3 料。 [疗效]此方治疗白癜风 12 例,痊愈 9 例,显效 1 例,无效 2 例。 [来源]李金树,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3;  (3)  :  107    七宝法白丸    [药物] 补骨脂、枸杞子、茯苓、牛膝、柴胡、枳实、川芎、桃仁、 红花、当归各 10 克,白芍、白蒺藜、菟丝子各 15 克,生地、制首乌各 30 克,桔梗 6 克。 [用法]上药研未,制成丸,每丸重 10 克,温开水服下,每天服 2 次, 每次 1~2 丸,1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白癜风 369 例,痊愈 111 例,有效 103 例,无效 8 例。 [来源] 白甫,等.陕西中医 1992;(6):  254     过敏性紫癜    鲜地龙汤 [药物]生地龙 50 条,乌贼骨 10 克,阿胶 15 克,白糖 100 克。 [用法]洗去泥勺的活蚯蚓,置清水内,加入 3~5 滴食用植物油,让 蚯蚓吐出腹中的泥土至透明状为止,然后将活蚯蚓放置在干净的钵内,撒上 白糖,不久蚯蚓即化为糖浆。阿胶烊化后与地龙糖浆混合一起,冲服乌贼骨 粉。以上为成人 1 天量,小儿酌减,分 3 次温服。 [疗效] 此方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较好的疗效。 [病例] 王 XX,女,  13 岁。  12 天前,偶然发现双下肢不明原因的 针尖大小鲜红色出血点,略有痒感,继而出现典型的过敏性紫癜。经当地医 院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及抗过敏治疗,略有好转,但停药即发,转诊我 院。予上方内服,1 天后未见新的紫癜出现,3 天后开始消退,连续服用 5 天, 病获痊愈。 [来源] 李日昌,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  :  13看黛活血化瘀汤 [药物]   青黛 3 克,桃仁 9 克,红花 10 克,紫草、丹皮各 12 克, 当归、赤芍各 15 克,丹参 20 克,甘草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过敏性紫癜 18 例,痊愈 11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   邢丽梅. 辽宁中医杂志 1993;  (6):  30    35脂溢性脱发   透骨草汤 [药物] 透骨草 4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先熏后洗头,熏、洗各 20 分钟,洗后勿用 水冲洗头发。连用 4~12 天。 [疗效]  此方治疗脂溢性脱发 10 例,均痊愈。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 3 天即见效。 [病例]陈&\u65292X女, 21 岁。患脂溢性脱发 1 月余,口服养血生发胶囊 无效。自诉头发脱落明显,头屑过多,头皮搔痒。以上方治疗 4 次而愈。 [来源]  徐亚君。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374    &滋发汤    [药物]  羌活、生地、白蒺黎、白藓皮、野菊花、黑芝麻、何首乌各 15 克,丹皮、赤芍、白芍各 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脂溢性脱发 72 例,痊愈 23 例,好转 43 例,无效 6 例。 [病例] 杨&\u65292X女, 29 岁,工人。脱发 1 年半,以头顶部为甚,头发 稀疏干燥,皮损部有灰白色秕糠样鳞屑斑,头皮发痒,伴头晕便秘,舌红、 舌边如齿状,苔薄黄,脉细数。证属风湿热邪侵袭,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 利。治宜祛风胜湿,清热滋阴凉血。服滋发汤加减 10 剂后,即有毛发生出, 再用此方加减连服 71 剂痊愈,随访 3 年未复发。 [来源] 谭荣菊,陕西中医 1987;(2):59    36 斑秃   &归子丸 [药物]    当归、柏于仁各 500 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粒大,每天服 3 次,每次 9 克,饭后服。 [疗效]此方治疗斑秃 40 余例,均收到满意效果。 [来源]薛维振.陕西中医 1987;(9):419    &白信石合剂    [药物]自信石 0.6 克,新鲜生姜 3 块,高度白酒 60 毫升。 [用法]上药装瓶泡浸,2 天后取用。用时取浸制的生姜擦患处,边擦 边蘸药液,每天 3 次,每次 1~3 分钟。擦的力度须轻重适中,太轻则药力发 挥不佳,太重则易于擦破皮肤,七、八、九三个月天气炎热不宜使用本药。 [疗效]此方治疗斑秃 200 余例,取效甚佳。 [病例] 王&&,女,7 岁。头部有:1&\u65303X 厘米和 5&\u65301X 厘米大小的脱 发区二处,经服用恍氨酸及注射维生素 B12 等无效。用上方擦后,即生长新 发。 [来源]徐文达,浙江中医杂志 1986;(3):133 注:用此方时如擦破皮肤,可涂用紫药水,待愈后继续擦。本方有毒, 只能外用,不可内服。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配服七宝美髯丹,每天服 1~次,每次 9 克。    生发宝    [药物]斑蝥 30 克,人参 70 克,川穹、白芥子、肉桂各 100 克,桃仁 200 克,当归、补骨脂各 400 克,丹参、黄 芪各 800 克。 [用法]将上药浸泡在 50000 毫升 75%的酒精中,浸泡 7~10 天,过滤 分装。外搽病灶局部,每天 2~8 次。外搽的同时,口服保发汤(当归、生地、 何首乌、旱莲草、女贞子、桑椹子、五味子各 15 克,补骨脂、枸杞子各 10 克。),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 [疗效]此法治疗斑秃 160 例,痊愈 143 例,有效 11 例,无效 6 例, 总有效率为 96%。 [病例]陶&\u65292X男,41 岁,工人。约 1 年前,因工作紧张,头发呈斑片 状脱落,尔后几天时间头发大部分脱落,某医院诊为斑秃,经治疗 1 月余, 病情无好转,并且盾毛、胡须也脱落。诊见头发、眉毛、胡须全无,头皮发 亮,心烦多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给外搽生发宝、口服保发汤,  25 天后有细绒毛新生, 40 天后头发变黑变粗,80 天后头发又黑又粗,生长良 好,眉毛和胡须也基本复原,于 9 月 19 日痊愈出院。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肖长丁,陕西中医 1992;(7):  301    &速效克秃灵生发精    [药物]  人参 250 克,红花、川芎各 300 克,毛姜、尖干红辣椒各 500 克,生姜 1000 克,制首乌、旱莲草各 h00 克,鲜侧柏叶 4000 克,  95%酒 精 10000 毫升。 [用法]将人参、红花、川芎、毛姜。红辣椒、制首乌、旱莲草等用粉 碎机打成粗末,浸泡酒精瓶中密封 15 天,每天摇动 1~2 次。生姜切薄片, 鲜侧柏叶切成 3 厘米长,另浸泡酒精瓶中密封 15 天,每天摇动 1~2 次。然 后将 2 瓶浸泡之药汁合并过滤,兑酒精至总量成 10000 毫升,过滤,分装即 得。每天用棉签蘸速效克秃灵生发精在脱发区局部外涂 2~3 次,并用棉签或 清洁手指在局部皮肤上轻轻按摩 3~5 分钟。如出现过敏反应,应暂停用。按 过敏性皮炎治疗,待过敏反应症状消失后,再继续使用本方,3 个月为 1 疗 程。 [疗效]此方治疗斑秃 882 例,痊愈 630 例,有效 204 例,无效 48 例。 [来源] 张忠兴,湖北中医杂志 1991;  (6):9    &藤骨药油    [药物] 藤黄、骨碎补各 15 克,桐油适量。 [用法]将前二药研细末,入桐油内浸泡 1 昼夜成药油。取鲜生姜 1 块 切成片,蘸药油用力擦患处,每天 3~4 次。切忌药油入口眼内。 [病例] 王&&,男,  22 岁,突然发生项后发际处 1 块约铜钱大小 的毛发脱落,经某医院诊为斑秃。口服胱胺酸、外搽生发药水月余均未见效, 用上方治 2 个月后不仅未再见脱发,且秃发处新发丛生。 [来源]  王永茂,四川中医 1986;(7):封 3    37 寻常疣   寻常疣搽剂 [药物]    鲜丝瓜叶数张。 [用法]清水洗净鲜丝瓜叶备用。用一小片丝瓜叶反复擦搓患处,以叶 片搓烂、水汁渗出为度,每天 2 次,每次 10 分钟左右。 [疗效] 此方治疗寻常疣,一般连用 5~7 天即愈。 [病例]王&\u65292X女,15 岁。手转及足缘多处出现寻常疣己 2 年,小如黍 米,大如黄豆,高出皮面,呈球状突起,表面粗糙,色灰白,质坚硬,无明 显压痛。嘱患者以上方治疗,4 天后寻常疣开始脱落,1 周后全部脱落,1 年 后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黄敏华。浙江中医杂志 1992;  (7):328    &鱼香草搽剂    [药物] 鱼香草。 [用法]先用 75%酒精消毒疣体及周围皮肤,用消毒刀片将疣的表面削 去一部分,后取适量鲜鱼香草(土薄荷)搓绒擦疣体表面,每天 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寻常疣,一般 3~6 天痊愈。 [病例]廖&&,男,18 岁。左手无名指外侧近掌端处长一寻常疣,如 黄豆大,已 2 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后用上方治疗,4 天即告痊愈。随 访 7 年未复发。 [来源]杨成华.四川中医 1983;  (2):49 注:鱼香草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 Mentha  rotundifolia  (L.)Huds。 的茎叶或嫩枝头,性凉味辛,有散风热、消肿毒之功。    寻常疣洗剂    [药物] 蟾蜍 1 只。 [用法]  将蟾蜍置开水中煮沸 10 分钟去蟾蜍,用水洗疣,每天数次。 每只蟾蜍煮沸液可洗 2~3 天。轻者用 1 只,重者连用 3 只。 [疗效]此方治疗寻常疣、扁平疣,洗后即干瘪,脱落痊愈。疗效卓著。 [来源]汤秉恭。四川中医 1987;  (10):12     寻常疣搽剂    [药物] 芝麻花。 [用法]取新鲜芝麻花适量,揉搽患处,每天 3 次,7~10 天可见效。 如为干品芝麻花,可闲水浸泡 30 分钟,煎沸,冷却后涂擦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寻常疣 250 例,痊愈 228 例,好转 22 例。 [来源]王弘眺.湖北中医杂志 1988;  (3):4    &寻常疣搽剂    [药物] 鲜半夏。 [用法]将疣局部用温水泡洗 10~20 分钟,用消毒刀片轻轻刮去表面 角化层;再将 7~9 月间采挖的鲜半夏洗净去皮,在寻常疣局部涂擦 1~2 分 钟,每天 3~4 次。一般只涂擦初发疣(母痛)即可,若继发疣较大较多时, 可逐个进行涂擦,效果更好。 [疗效]  此方治疗寻常疣 215 例,痊愈率达 96. 74%。 [来源]张洪海,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1,  (4):54    &雄黄散    [药物] 雄黄、鲜茄子适量。 [用法]茄子切片,雄黄研细末。患部用温热水洗净,用消毒刀将寻常 疣蓬松面修平,以不出血为度。用茄片蘸雄黄末外擦 2~3 分钟,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寻常疣,一般外擦 2~5 次,  15 天左右即可全部脱 落而愈。 [病例]  张&&,女,  10 岁,学生。左手背及下肢长&瘊子&30 多个,小如黍米,大如黄豆,表面蓬松,形似花蕊,有触痛感,曾用鸦胆子 仁外敷,因疼痛而停用。用上方治 2 次,15 天后&瘊子&全部脱落而愈,随 访未复发。 [来源]蒋发谦,等。四川中医 1984; (3):41    &地肤子白矾煎剂    [药物] 地肤子 250 克,白矾 10 克。 [用法]将上药打碎后加水 500 毫升煎洗患处,每天 1~2 次(洗后不 要用清水冲洗),连洗 3~7 天。 [疗效]此方治疗寻常疣 12 例,均获良效。 [病例]陈&\u65292X女;24 岁。左眼睑内背侧生一芝麻大的赘生物,用手捏 至流血而消失。1 周后又长出较大的疣,1 月后面部。手部均长有绿豆、芝麻 大小不等数十粒,有的 3~4 粒连成一片,继而长大,经多方治疗均无明显效 果。诊为寻常疣,用上方治疗 1 周,停药 10 天后疣渐萎,25 天后疣全部消 失,且不留痕迹,随访未复发。 [来源]陈秀菊.辽宁中医杂志 1990;  (3):34     狼毒搽剂    [药物]狼毒、虎杖、乌梅各 30 克,大贝母 20 克,藤黄 15 克,硇砂 10 克。 [用洁] 上药研为粗粉,浸入食醋约 500 毫升中 1 周,去渣,煎成 100 毫升装入瓶中备用。用前在疣损害表面刺数个小孔,涂搽狼毒搽剂,每天 2 次。 [病例]刘&\u65292X男,  18 岁。双侧手背、足背疣赘百余个,稍碰破即出 血,约 1 年。某医院诊为寻常疣,先后用过病毒灵,冷冻、激光等均无效。 投狠毒搽剂治疗 1 月,疣赘脱落痊愈。 [来源]司在和.山东中医杂志 1991;  (4):55    38扁平疣   &扁平疣搽剂 [药物]生鸡内金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 毫升,浸泡 2~3 天,外搽患处,每天 5~6 次。 [疗效] 此方治疗 10 例扁平疣,皆获良效。一般外搽 10 天,扁平疣 即干涸缩小而脱落。 [来源]陈长江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45    &苡仁霜    [药物] 薏苡仁 10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用适量雪花膏调和,洗脸后用此霜涂擦患部,每 天早晚各 1 这。 [厅效]  此方治疗扁平疣有良效。 [病例]夏&&。脸颊及额部扁平疣,用本药涂擦周余,赘疣全部脱落 而愈。 [来源]孙均遂.浙江中医杂志 1986;  (8):371    &故纸酒精液    [药物] 云故纸 15 克,  75%酒精 100 毫升。 [用法] 将云故纸破碎成块,放入酒精中浸泡,密封 1 周后外用。每 天早、中、晚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7 天为 1 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 [疗效] 此方治疗扁平疣 20 例,均痊愈。 [来源]胡献国。湖北中医杂志 1987;  (3):25    木香苡仁祛疣汤    [药物]  木贼、生苡仁各 100 克,香附 15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1000 毫升,浸泡 30 分钟,煎煮 1 小时.倒出药液; 药渣再加水 500 毫升,用同法煎煮。合并 2 次药液待用。用前用热水洗净患 部,将药液加热至 30℃左右,外洗患部,并用力摩擦,直至患部发红,疣破 为度。再取鸦胆于 5 粒,去壳捣烂,用 1 层纱布包如球状,用力摩擦,每次 10 分钟,以上治疗早晚各 1 次,1 周为 1 疗程。 外洗疑每 3 天 1 剂,鸦胆于仁每天更换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扁平疣 33 例。均获痊愈。 [病例]陈&&,女,  27 岁。半年前两颧部有数个粟粒状、表面粗糙、 皮色如常的皮疹,后逐渐蔓延至整个面部。诊为扁平疣。经用上方治疗 9 大 痊愈。 [来源]何毅,四川中医 1987;  (5):42    &蝉肤白花酊    [药物]红花,地肤子,白鲜皮,明矾,蝉蜕,酒精。 [用法]上药按 1:2:2:2:3:50 的比例配方,将上药研成细末,装 在消毒瓶内,以 75%的酒精浸泡 3 天,滤去药渣即得。使用时以消毒棉签蘸 取药液反复擦在扁平疣体上,每天 5~6 次,直至痊愈。 治疗期间不宜吃刺激性食物,患部禁用化妆品。个别患者如出现皮疹、 肿胀、瘙痒等情况,提示治疗有效,应坚持治疗。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10 例,全部治愈。 [病例]金&\u65292X男,  32 岁。左上臂内侧出现针头大小的扁平疣数粒, 因未治疗,至 1986 年初,左上臂疣体逐渐增至 53 粒,右上臂 9 粒。疣体小 的如粟粒,大的如黄豆,有时出现瘙痒,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于 1988 年初 来诊。用上方 4 天后,患处皮肤出现丘疹,伴有轻微肿胀、瘙痒,坚持甲药 3 天后丘疹逐渐剥落,疣体消失而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胡金曼,等.陕西中医 1990;(l+1):515    39 扁平疣方   [药物]红花 6 克,鸡内金 1 个。 [用法]开水冲泡红花内服,用鲜鸡内金反复外擦皮损处 5~10 分钟。 若为干鸡内金,可用温水泡软后使用。1 个月为 1 疗程,可连续 2~3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45 例,仅 1 例无效。 [来源]钟锦强。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210     意苡仁白糖饮    [药物]薏苡仁 50 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薏苡仁煮熟后(薏苡仁刚裂开),加入白糖,将薏苡仁与水 同时服下,每天 1 剂,儿童酌情减量。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大部分患者服药 7~10 剂可致疹块脱落消失, 最长者服药 20 剂而愈。 [病例]张&\u65292X女,  24 岁。双手背患疣疹半年,后发展到面部,曾到 多家医院治疗无效。服上方 15 剂,大部分疹块脱落,再服 5 剂,疣疹消失而 愈。 [来源]罗世成。湖南中医杂志 1987;  (1):54    &大黄木贼汤    [药物]生大黄、木贼草、板蓝根、香附各 15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至 500 毫升,用洁净的纱布蘸药液擦洗患部,使局 部发热发红为度,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42 例,痊愈 40 例,无效 2 例。 [来源]王道俊.辽宁中医杂志 1991;  (5):39    香木煎剂    [药物]香附、木贼、大青叶、板蓝根各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煎沸 3~5 分钟,先熏,待温后用力擦患 处,每晚 6 次,每次 20 分钟。每坚可用 3 天。9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50 例,痊愈 32 例,好转 8 例,无效 10 例。 [来源]宋国华。陕西中医 1986;  (9):413    &消疣方    [药物]黄芪、乌梅、土茯苓、板蓝根、连翘各 30 克,土贝母、生苡 米各 15 克,五味子、蜂房各 10 克,壮蛎 12 克。 [用法]每大 1 剂,水煎分早晚服。药渣再煮取汁外搽,使皮损部位发 热发红为度,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50 例,痊愈 37 例,有效 13 例。 [病例]王&\u65292X男,  24 岁。患扁平疣 2 年,经多方治疗无效,并且范 围继续扩大。检查面双颊部、额颞部、双下颌颈部、双手背部有散在和密集 大小不等疣赘,均为淡褐色,瘙痒。服消疣方 12 剂后疣赘脱落,仅留捎索斑。 停药 20 天后复诊、发现 2 个较大的皮损又略高出皮面,再投上方 12 剂,疣 赘脱落消失,痒止。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李景霞,陕西中医 1992;  (10):459    去疣搽剂    [药物] 板蓝根、马齿苋、紫草、木贼草各 60 克,苦参、地肤子、蛇 床子、苍术、苡仁、蜂房各 15 克,白芒、北细辛各 10 克。 [用洁] 上药用纱布包好,加水 2500~3000 毫升,煎至 300~400 毫升 备用。用时需加温,用棉签或纱布蘸药液在病变部位用力涂擦 20~30 分钟, 使局部感灼热及微痛为度,每天 2~3 次。每 1 剂溶液用 3~5 天。 [疗效]  此方治疗扁平疣 120 例,痊愈 89 例,显效 23 例,无效 8 例。 [病例]李&\u65292X女,  31 岁,教师。自诉面部起小疙瘩逐渐增多,累及 手背已有 1 年,瘙痒。诊为扁平疣,予去疣搽剂 3 剂,外搽 12 天后,皮疹全 部消退告愈。 [来源]何国兴.陕西中医 1989;  (7):300    40 湿 疹   野菊花洗剂 [药物]野菊花全草 250 克。 [用法]上药切碎置铝锅中,加水 2000 毫升,文火煎至 800 毫升,过 滤,乘热熏洗患处 15 分钟后,立即用洁净的陈石灰粉扑之,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湿疹,一般 3~5 剂可愈,皮肤增厚者 2 周可愈。 [来源]蒋运祥。四川中医 1987;  (4):46    &装湿疹方    [药物]新鲜嫩柳叶(或泡柳)3000~5000 克。 [用法]将柳叶装入布袋,用木棒捶击,压榨,取其清汁备用。使用前 加热至 45~60℃为宜,并加入 75%的酒精适量,将患处浸熏洗,每晚 1 次, 每次约 1 小时。严重湿疹,白天可在鞋内放一层鲜柳叶,行走时能踩碎柳叶, 其汁自出,与脚掌充分接触,达到治疗目的。 [疗效]此方治疗足部湿疹有奇效,屡治屡验,效果满意。 [病例]徐&\u65292X男,  30 岁。患两脚湿疹 10 余年,均以前足掌为甚, 常有数十个红色丘疹密集出现,奇痒疼痛,有时糜烂,可波及趾间皮肤,渗 出、结痂交替发生,两足呈对称性,夏秋严重,经久难愈。曾用苯海拉明、 扑尔敏、激素、钙剂及局部封闭疗法等,均无显效。经上法治疗,1 周见效, 15 天收功,随访未复发。 [来源]潘旭东,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1):516    湿疹洗剂    [药物]鲜仙鹤草 250 克(干品 50~100 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用砂锅煎煮(勿用金属器皿),用毛巾或软布 条浸药液烫洗患处,每天早晚各 1 次,每次 20 分钟。每剂药可用 2~3 天。 每次烫洗必须重新煮沸,烫洗后应保持患处干燥,勿接触碱性水液。 [疗效] 此方治疗渗出型湿疹,疗效明显。 [来源]侯世盛.山东中医杂志 1988;  (4):51    &炉冰散    [药物] 炉甘石 30 克,冰片 1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末撒于患处,渗液减少 或已无渗液时,可用麻油适量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换药 2 次。 换药时宜用湿棉签轻轻拭去上次旧药。用药期间忌用水洗患处。 [疗效]此法治疗急性湿疹,一般用药 3~5 天渗液基本消失,1 周内皮 损痊愈。 [来源]刘云翔。四川中医 1987;  (12):48    &丹黄散    [药物]黄柏、黄丹各 30 克。 [用途]上药研细,混匀备用。渗出液多者将药末撒于疮面,渗出液少 者用香油调药末敷于疮面。治疗期间禁食鱼腥、辛辣之物。 [疗效]此方治疗湿疹 100 例,痊愈 63 例,显效 22 例,好转 15 例。 [病例]陈&&,男,  48 岁,农民,夜间觉阴囊部痒热难忍,次日出 现红斑和水疱,继则破溃出黄水,并蔓延至两腿内侧,活动受阻,6 月 21 日 来院就医。检查:阴囊两腿内侧水疱和渗出液较多,边缘皮肤红肿,体温 38 ℃,白细胞 10.4&\u65297X09/L,舌红、苔白腻,脉细数。先用 1%新洁尔灭棉签清 洗疮面,将上药末撒于疮面,每天 1 次;结痂处则调敷药末。4 天后痒止, 红肿消退,疮面全部结痴,数天后脱痴而愈。随访 3 个月,皮肤光泽无痕。 [来源] 任义.四川中医 1984; (3):50    千扛合剂    [药物]千里光、扛板归各等量。 [用洁]上药清水略洗,晒干叶面水分,置小石臼内捣烂绞汁,用纱布 过滤去渣,加入白矾粉末少许搅匀,再过滤后贮存备用。用时取脱脂棉球浸 药液涂擦,每天数次。如局部溃烂渗出稠水者,取纱布浸药液湿敷。 [疗效]此方治疗湿疹多例,疗效满意。急性湿疹一般经 2~3 天治疗 后,局部红肿消退,痒止,干燥而愈。 [来源]   郑延生。浙江中医药 1979:  (8):291 注: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 Seneci  scandens Buch. -Ham.的全草, 有 清 热 解 毒 、 杀 虫 、 明 目 之 功 。 扛 板 归 为 蓼 科 植 物 扛 板 归 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全草,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之功。    &地榆紫草油膏    [药物]   生地榆 20 克,紫草 10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过 100 目筛,植物油加至 100 克拌匀。急 性湿疹先用马齿苋煎液(马齿苋 60 克加水 2000 毫升,煮沸 15 分钟,冷却备 用)湿敷患部,待炎症消退、渗液明显减少时,用上述油膏涂皮损处,并在 上面撒布滑石粉。慢性湿疹则不予湿敷,可直接涂上油膏,并撒布滑石粉, 每天 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湿疹 60 例,痊愈 38 例,显效 18 例,无效 4 例。 [来源]万福印.陕西中医 1991;  (11):511    &臭灵丹    [药物]硫黄末、油核桃、生猪脂油各 31 克,水银 3 克。 [用法]上药共合一处捣为泥,以不见水银珠为度,收 入磁瓶内备用。用前先用大黄、硫黄各等份水煎熏洗疮面 2 次,待患部 清洁后再用此丹。用时按患处面积大小,每天早晚薄涂本丹 1 次,并盖贴油 纸或敷料包扎固定。 [疗效]  此方治疗湿疹 102 例,临床痊愈 86 例,基本痊愈 13 例,复 发 3 例。 [病例] 王&\u65292X男,  39 岁。患湿疹 2 年余,曾经治疗。时愈时发。 检查头面部流粘水,疮面附有脓性分泌物及痂痕。经外擦臭灵丹 1 周后,脓 性分泌物已少,痒感减轻,但头面部仍残存有轻度鳞屑。继续如法涂擦,2 周后除局部存留色素沉着外,未见新的损害,随访 3 年未见复发。 [来源]  王展.陕西中医 1985;  (9):419    五妙散    [药物]天花粉 30 克,滑石粉 20 克,苍术、黄柏各 10 克,青黛粉 3 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末撒在患处,以敷盖患处 为度,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天 1 次。 用药期间禁食鱼虾蛋及辛辣食物。本方对慢性湿疹皮肤粗糙、增厚、苔 藓样变而渗液较少的患者不宜使用。 [疗效]此方治疗湿疹 13 例,显效 8 例;好转 3 例,无效 2 例。 [来源] 纪延龙.山东中医杂志 1985(3):39    三黄油    [药物]    黄芩、黄连、黄柏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末,过 7 号筛,用温盐水将患处洗净,将适量药末与 香油搅成糊状,敷在患处,2 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湿疹,效果满意。 [病例]   申&&,男,  45 岁。阴部瘙痒、流黄水 2 天。检查会阴 部、阴囊及两大腿内侧肿胀潮红,表面广泛性糜烂渗液。诊为急性糜烂性阴 囊湿疹。用上方外敷,并口服龙胆泻肝汤 2 剂,第 2 天结痂,局部无渗液, 第 3 天结痂逐渐脱落而痊愈,随访 2 年无复发。 [来源]  原春山.四川中医 1991;  (3):41    41荨麻疹   &葱白汤 [药物]葱白 35 条。 [用法]取 15 条水煎热服,取 20 条水煎局部温洗。 [疗效]此方治疗荨麻疹 100 例,全部痊愈。 [病例]林&&,男,  29 岁。荨麻疹反复发作 20 余年,6 天前冷水 洗身后,全身散在出现大小不等风团,入被窝后风团渐消,起床后即发,奇 痒难忍,伴恶风畏寒,胃脘不舒,呕吐清涎,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证 属风寒束表,上方加荆芥 10 克,2 剂,外用葱白局部温洗。用药后瘙痒明显 好转,风团基本消失,余症好转。又服 2 剂巩固疗效,2 个月后随访未见复 发。 [来源]蔡学熙.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6    &荨麻疹验方    [药物]野兔肉。 [用法]将野兔肉切成块,加茶油炒熟,加调味品后食用,每次 250 克, 15 天服 1 次,共食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荨麻疹 32 例,均获痊愈。 [病例]逮&\u65292X女,54 岁。逢气候骤变时全身即发风团,瘙痒难忍,时 愈时发,已 30 年。经用上方治疗,食后即觉症状减轻,共吃 3 次痊愈,迄今 未复发。 [来源]樊淡,浙江中医杂志 1988;  (8)∶364    艾叶酒剂    [药物]生艾叶 10 克,白酒 100 克。 [用法]上药共煎至药酒 50 克左右,顿服,每天 1 次,连服 3 天。 [疗效]此方治疗荨麻疹 50 余例,效果显著。     [病例]李&&,男,27 岁。全身出淡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剧痒,   反复发作 3 个月。诊为慢性荨麻疹,用上方治疗 3 天痊愈,随访 1 个月未 见复发。 [来源]乔成林,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6)  :254    蝉蜕糯米酒    [药物]蝉蜕 15 克,糯米 60 克,黄酒 60 毫升。 [用法]将蝉蜕焙酥或晒干研细,糯米炒至焦黄。将炒糯米装入瓷缸内, 加水 150 毫升,用文火煮 15 分钟,再加入蝉蜕末和黄酒,用武火煎 1~2 分 钟即可。每晚临睡前 1 次服,服后盖被取微汗效更佳。 此剂量为一般成人用量,可随年龄及体质情况酌情增减。蝉蜕生用效果 最佳。无黄酒时用醪糟代替亦可。 [疗效]此方治疗荨麻疹 20 余例,疗效满意,轻者 1~2 次、重者 1~4 次即能痊愈。 [病例]李&&,女,30 岁。患荨麻疹已半年多,曾经中西医治疗无效。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症状起因:
今日坐诊大夫
刘素君主任医师
擅长:长期以来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在普外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
点滴状便血&是怎么引起的?
点滴状便血&如何治疗?
点滴状便血&吃什么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胳膊划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