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阻于寒凝胞宫证不痛是否就好了

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从冲任损伤探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之病因病机.doc.doc
文档介绍:
从冲任损伤探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之病因病机摘要:& 冲任学说& 是中医妇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由于女性特有的& 经带胎产孕乳& 等无不依赖于任脉通、太冲脉盛、脏腑功能正常方可保证各生理功能的正常。故而冲任二脉气血充盈为妇人生理生殖正常之根本, 脏腑功能正常为人健康之基础。笔者从冲任损伤的角度解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 22 篇中一段的病因病机,从而体现了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妇人病的重要性。关键词: & 冲任学说&;& 《金匮要略》&& 病因病机& 从冲任二脉的循行路线上看,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涵盖三焦。从冲任二脉的功能上看, 冲脉& 渗诸阳&、& 渗三阴& 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 是全身气血的要冲,因而冲脉为五脏六腑阴血之主,任脉主一身之阴经, 总任一身精气为& 阴脉之海& ,故冲任为女子之本。《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一段对妇人杂病之病因病机的阐述--& 因虚、积冷、结气& 等,然各致病因素无不通过冲任二脉为病。只有脏腑功能正常,其中又以肝肾二脏最为重要,则气血充盈,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按时满盈, 方能保证妇人各项生理功能正常。可见冲任二脉在妇人杂病中之重要性。下面笔者从冲任损伤的角度来解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的一段内容。 1 疾病病因与冲任损伤的联系&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 《金匮要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 妇人之病。(所以异于男子者。以其有月经也。其因月经而致病。则有三大纲。曰) 因虚(曰) 积冷(曰) 结气。&& 全从经起也,病变不一。& 《金匮要略要义》:& 盖此条以血寒积结下焦为主。& 从此可以看出导致妇科杂病的直接病因有三点: 一个是虚, 就是虚损, 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是导致冲任二脉生理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妇人为病主要病机之一。二是积冷, 积冷也说明不是一时受寒而是内有久寒, 寒邪久积在任脉所主的少腹胞宫伤及冲脉所主的血分, 导致妇人诸杂疾; 第三是结气, 就是忧郁气滞, 气结不散。肝主冲任, 肝气条达, 藏血充足, 疏泄有度,方可任通冲盛,经水自调[1] 。这三种原因都能导致月经不利甚至经水断绝。简单的说就是气滞、血瘀、寒凝、气血亏虚等因素影响了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导致了经血不利。& 至有历年& 说明这个病时间不短。因此妇科杂病的一个主要病机是寒即& 血寒积结胞门& ,血寒凝结在任脉所主之胞门伤及冲脉所主之血分,血寒者凝,寒则生胀,血寒积结胞门的时间长了会导致出现各种妇科问题,如月经不调、寒淤痛经, 腹满胀痛等。这些都是血寒积结胞门所导致的妇科问题。然而根据病变的上中下三焦,亦有不同的症状和机理。 2 疾病病机与冲任的关系 2.1 上焦妇人病与冲任损伤的关系& 寒伤经络, 凝坚在上, 呕吐涎唾, 久成肺痈,形体损分。&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在上者,肺胃受之,为呕吐涎唾,为肺痈。为形体消损,病自下而至上,从炎上之化也。& 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 其经上连于肺, 水因溢上为涎沫, 久迫上焦之阳, 蓄以成肺痈也。& 冲任二脉循行皆经胸部而上注于头面,风寒之邪袭表, 伤及冲任二脉经络,而影响上焦。& 凝坚在上& 是说寒邪积聚在上焦胸中, 寒饮盛则呕吐涎唾, 久之耗伤上焦冲脉所主之气血, 血虚生热, 而成肺痈。气血耗伤, 人形体就会消瘦, 这一段的直接病因是外感风寒之邪伤及冲任经络上焦,关键病机在于冲任二脉气血亏损。 2.2 中焦妇人病与冲任损伤的关系& 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 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 非止女身。& 《素问- 骨空论》:&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叶天士: & 凡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系督脉为病,治在少阴。从少腹而上者,系冲任主病,治在厥阴。&[2] 寒邪盘结于中焦( & 在中盘结&),& 绕脐寒疝& ,说明这个直接病因是寒, 寒邪盘踞于中焦导致绕脐疝痛不解。& 或两胁疼痛, 与脏相连& 中焦虚寒水饮盛, 循肝经上逆攻冲两胁满痛, 肝主冲任[3] , 因为冲任二脉通过& 渗诸阳&、& 渗三阴& 为五脏六腑提供营养, & 与脏相连& 进而导致寒邪循经影响到了内脏。故女子以血为用,如果人身的精气与阴血极虚则会出现& 两阴交尽& 的厥阴肝经上热下寒及寒热错杂病变,以及肝经所循行部位胁肋等症状。当代中医妇科大家龙江医派妇科传人韩延华教授亦主张& 肝主冲任& 学说[4] 。因此女子以肝为先天,调肝也重在调冲任。寒邪伤及血分,寒则血凝,血脉不通,血凝成淤。血瘀时间长了,阻滞在下焦少腹胞宫部位, 阻碍了冲任气血运行, 卫气在巡行的时候, 血瘀就要阻滞卫气运行, 卫气集中在那里驱除瘀滞, 正邪相争就会发热, 甚至形成疮疡脓血。卫气奋起抗邪通血瘀, 由于血瘀阻滞, 又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在欲通未通之际也会出现疼痛。寒邪客阻冲任,冲任气血不畅,寒淤阻滞卫气与卫气相搏也是寒凝血瘀化热的主要病理机制。单纯的寒邪很少化热, 寒凝血瘀阻滞时间久了就会化热。妇科临床中, 火包寒型子宫肌瘤的关键病机也是这样的。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痼寒& 或结热中& 的病理机制。冲任二脉循行皆通过关元, & 痛在关元& ,关元部位也就是少腹疼痛, & 寒则生胀&, 所以少腹疼痛的同时也会胀满的。脉数也说明内有淤血化热。& 肌若鱼鳞&, 肌肤甲错, 这是淤血的指证。男女都有冲任二脉, 故都可致此病理机制,由于男女生理结构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2.3 下焦妇人病与冲任之关系& 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 或引腰脊, 下根气街, 气冲急痛, 膝胫疼烦。奄忽眩冒, 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在下者肾脏受之……而冲脉与少阴之大络。& 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 气冲急痛。膝胫疼烦。皆由阴结下焦。阳不得入。随所着冲任之脉而为病也。&& 足三阴任脉之所会。& 寒邪在胞宫积聚, 影响了冲任二脉的气血冲盛, 则月经量少, 月经不调, 甚至能& 令阴掣痛, 少腹恶寒& 就是说少腹畏寒怕冷, 阴中掣痛。这个阴中掣痛的疼痛也连着腰脊痛。冲脉一循行分支正贯脊上行, 跟师临床中发现, 有些妇女在门诊中往往原本是去看腰痛的, 但经过临床辨证其病因病机多为冲任气血亏虚,寒客经脉导致,气街是指经脉气血运行的街道, 说明这个疼痛是连着腰脊的[5] 。寒邪上冲而引发少腹急痛,甚至连着下肢膝胫疼痛烦躁。在跟师临床中亦发现有些女孩子痛经时连着腿脚也跟着疼,甚至疼痛严重了发生晕厥呕吐悲伤恼怒等。如论中所言& 奄忽眩冒, 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 后文接着说& 此皆带下,非有鬼神&带下即古代对于妇科杂病的统称。 3 结论综上所述冲任二脉在妇人病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经脉循行的角度看,冲任二脉循行涵盖三焦,为人体气血调控之要塞。从生理功能来看, 冲任统摄调节全身精气与阴血(气血与阴精) ,精气与阴血都是营养人体的阴液类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    |    |  
版权所有:@ 智尚代写联盟-中山研友 电话:1 QQ:
地址:广东中山市学院路1号 邮编:528402 皖ICP备号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_王媛媛_word文档在线阅读与下载_无忧文档
无忧文档可免积分在线阅读和下载文档
包括资格考试、应用文书等大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
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_王媛媛
全科护理2010年1月第8卷第1期上旬版(总第166期)少有血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紧或沉迟。治则治法: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方药:温经汤5金匮要略6加减。2.4.3 气血虚弱型 主症:经前或经停时,小腹绵绵作痛,且有小腹空坠不适,按之痛减,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苍白,头晕无力,舌质淡、苔薄,脉虚细。治则治法:补气养血和中止痛。方药:黄芪补中汤加减。
2.4.4 肝肾亏损型 主证:经来色淡量少,经行后小腹隐痛,腰肌酸胀,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治则治法:补肝益肾、养血调经。方药:调肝汤。2.5 针灸疗法 针刺取三阴交、次s、地机、十七椎下为主穴。气滞血瘀配太冲、血海;寒凝胞中配关元、命门;温热下注配阴陵泉、丰隆;气血虚弱配脾俞、足三里、血海;肝肾虚损配肝俞、肾俞。病人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30号毫针刺入1.5寸~2.0寸,小幅度捻转,使病人小腹内有沉胀或麻感,留针30min,留针期间行针2次,每天1次,5d为1疗程。每次经期前ld~2d行针刺,连续针刺3个疗程[4]。
2.6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选用艾绒直接或间接在穴位处燃烧,借助艾条的药力与火的热力给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穴位走窜经络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除了具有温散寒邪、通经活络、回阳固脱、消瘀散结的功效外,在疾病的预防、增强体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痛经取气海、关元、曲骨、子宫、三阴交穴,月经期改用艾条灸穴位,每日1次,每个穴位灸5min~7min,询问病人有无灼烧不适.严防烫伤,直至经期结束。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穴是利用艾灸温经散寒、活血逐痹,补虚助阳,消瘀散结,配以足三里、三阴交补脾肾,温养充任,调补气血之功,达
到调和气血目的。巩固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半年观察。
2.7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是利用罐状器借助火源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将罐迅速吸附于局部皮肤或穴位上,借以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具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治疗痛经,病人俯卧取穴大椎、腰阳关、肝俞、脾俞、肾俞。起罐时不宜暴力起罐,应用左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右手持罐体,稍向一边倾斜,待空气进入罐内,即自落。如皮肤出现大水疱,宜用消毒针刺破保留表皮,放出液体后敷生肌玉红膏,再盖消毒纱块,用胶布固定,防止感染。凡昏迷、严重水肿、出血倾向、皮肤破溃、瘢痕及孕妇的腰背部、乳房、心前区等处均不宜拔罐[8]。留罐时,如病人有疼痛或过紧、吸力过大的感觉,可压住罐口的皮肤,使空气少量进入,以减轻负压,否则易起泡。
2.8 保健指导 ¹生活起居有常,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月经期更需要避免寒冷刺激、淋雨涉水、剧烈运动和过度精神刺激等诱发因素影响。º饮食有节,宜食清淡、富营养易消化
的食物,忌生冷刺激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善于控制自己的情
绪,防止七情内伤。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御寒和抗病能力,如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锻炼,以预防和治疗痛经。½积极进行妇科病的诊治,祛除引起痛经的隐患。¾指导病人艾灸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等保健要穴[9]。¿了解月经及痛经的相关知识,解除对月经产生的误解,消除或改善不良的心理变化,从根本上预防痛经的发生[10]。3 体会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与气滞血瘀、寒阻胞宫、肾气不足、气血亏虚等因素有关,胞宫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是其病机。因此,中药、针灸、艾灸及拔罐等中医方法联合应用,主要是疏通经络,理气、活血止痛,可达到气血畅通,通则不痛的目的;并且其疗效可靠,病人无痛苦,易于接受。利用中医辨证施护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中医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取/同病异护、异病同护0的方法,给予不同的护理,从而使痛经病人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参考文献:
[1] 王亚荀.膏药贴敷治痛经[J].中国保健杂志,):82.[2] 王兵,王智全.运用按摩手法为主综合治疗痛经[J].按摩与导引,
[3] 李月妹,张宁.中医辨证治疗痛经[J].四川中医,):75-76.
[4] 王素英.针刺加中药敷脐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及护理[J].广西中
医学院报,):42-43.
[5] 康志媛.辨证治疗原发痛经60例[J].中国中医急症,):
[6] 武翠萍.艾灸关元穴治疗痛经1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1,9
[7] 李刚,栾利莉.针刺加艾灸治疗痛经[J].中国中医药,):
[8] 周小美.中医拔罐疗法及护理[J].家庭护士,):38-39.[9] WittCM,ReinholdT,BrinkhausB,etal.Acupuncturetreatment
ofdysmenorrhearesistanttoconventionalmedicaltreatment[J].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227-230.[10] WittCM,ReinholdT,BrinkhausB,etal.Acupunctureinpatients
withdysmenorrhea:Arandomizedstudyonclinicaleffectivenessandcost-effectivenessinusualcare[J].AmJObstetGynecol,):166.
作者简介 王媛媛(1982)),女,陕西省蓝田人,助教,本科,从事高等护理教学工作,工作单位:610083,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王阳阳工作单位:610083,成都医学院。
(收稿日期:)
(本文编辑王钊林)
敬告作者、读者
为维护5全科护理6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作者的利益,本刊编辑部郑重声明:本刊编辑部从未以任何形式
委托任何第三方单位代理本刊征稿、收稿事宜,也从未委托任何第三方单位代为收取任何费用。特此声明。
)))全科护理杂志编辑部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共2页,当前第2页)
的相关文档搜索
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 从中医学角度阐述痛经的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辨证施护措施。从中医学角度阐述痛经的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辨证施护措施。隐藏&& ? 1 ? 4 ...J〕. 王智全. 运用按摩手法为主综合治疗痛经〔 按摩与导引, 2008, 2) : 35 - 36. 24( 〔 3〕 王媛媛, 阳阳. 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J〕 全科护理, ...痛经重症从寒凝血瘀论治及中医护理初探 朱晓燕 , 刘钦 华 〔 摘要 〕 目的 ...恶周分 笔者临床诊 治l O例重症患者,中医 辨证 角度 出 从 133 敷贴取穴...王媛媛.王阳阳.Wang Yuanyuan.Wang Yangyang 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引证文献(5条) 1.肖忠平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期刊...[4]王媛媛,王阳阳.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J] 全科 护理,-15. [5]范风云,单秋华.耳穴贴压治疗痛经的用穴概要 [J] 中医文献杂志,. ...邢学锋 运用经络穴位治疗痛经的研究近况[期刊论文]-北京中医 .王媛媛.王阳阳 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10(1) 本文链接:http://d...痛经重症从寒凝血瘀论治及中医护理初探 朱晓燕 , 刘钦 华 〔 摘要 〕 目的 ...恶周分 笔者临床诊 治l O例重症患者,中医 辨证 角度 出 从 133 敷贴取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瘀阻胞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