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很高脑计数10.79是很高吗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当前位置: >>
四章白细胞检验
第四章白细胞检验
一、单选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项不属于B淋巴细胞膜表面受体(E )(中)
A、 Fc受体
B、 SmIg
C、 CR
D、 IL-2R
E、 TCR
2.中性、嗜酸、嗜碱粒细胞的来源于( C)(易)
A、 淋巴系干细胞
B、 粒-单细胞系祖细胞
C、 各自的祖细胞
D、 粒细胞系祖细胞
E、 单核细胞系祖细胞
3.在哪一阶段中性粒细胞的糖原无储存(D)(中)
A、 杆状核粒细胞
B、 分叶核粒细胞
C、 晚幼粒细胞
D、 早幼粒细胞
E、 中幼粒细胞
4.下列哪项不是嗜碱粒细胞的颗粒内容物(D)(难)
A、 血小板活化因子
B、 组胺
C、 慢反应物质
D、 组胺酶
E、 肝素
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明显增高见于(E)(难)
A、 MDS
B、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恶性组织白血病
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
E、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6.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有时可以提示发生了(B)(中)
A、呼吸系统疾病
B、伤寒杆菌感染
C、类白血病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骨髓增生性疾病
7.对粒细胞集落形成有特异性刺激的因子是(E)(中)
A、 Meg-CSF
9. 特异颗粒与中性粒细胞依氧杀菌功能有关的是(D)(难)
A、 溶菌酶
B、 CD11/CD18复合体
C、 趋化三肽受体(FMLP R)
D、 细胞色素b558
E、 乳铁蛋白
10. 嗜酸粒细胞减弱超敏反应是由于(D)(中)
A、 释放溶血磷脂酶
B、 释放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C、 其有杀菌作用
D、 释放组胺酶
E、 其有吞噬作用?
11. 与中性粒细胞黏附作用有关的是(D)(难)
A、 C3biR
C、 CD67
D、 CD11b/CD18
12.戈谢细胞的突出特征是下列哪项(C)(易)
A、 胞体大,胞浆丰富
B、 胞核小,多个,核偏位
C、 胞质内有洋葱样或蜘蛛网状结构
D、 胞质中含神经鞘磷脂
E、 有吞噬现象
13.关于溶菌酶活性试验正确的是(D)(中)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含量增高
B、 血清中溶菌酶大部分是淋巴细胞所释放
C、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溶菌酶含量较高
D、 溶菌酶含量增高可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 尿溶菌酶增高可排除M5
14.血清中溶菌酶主要来自(E)(中)
A、 淋巴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红细胞
E、 单核细胞
15. 下面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易)
A、 外周血中异常单核细胞增多
B、 是一种传染性低的传染病
C、 病程有自限性
D、 由EB病毒感染引起
E、 不规则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的临床表现
1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在体内出现、高峰及持续的时间分别是(A)(难)
A、 出现于起病后1~2周,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B、 出现于起病后2~3周,3~4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C、 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1~2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3~6个月
D、 出现于起病后1~2周,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
E、 出现于起病后1周内,2~3周滴定度最高,一般持续终身
17. 尼曼-匹克细胞突出的形态特征是下列哪项(D)(中)
A、 胞体大,直径20~90μm
B、 胞核常为1个,染色质疏松
C、 胞质丰富,瑞氏染色为紫蓝色
D、 胞质呈空泡状或泡沫状
E、 常吞噬有红细胞
18.有关类白血病反应的外周血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易)
A、 白细胞常大于50×109/L,也有白细胞不增高
B、 有白细胞的增高,并有幼稚细胞出现
C、 无白细胞增高,无幼稚细胞出现
D、 白细胞可见形态异常
E、 红细胞多数量和形态正常
1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表现为(D) (中)
A、 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出现
B、 中性粒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出现
C、 单核细胞增多,伴幼稚单核细胞出现
D、 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出现
E、 淋巴细胞增多,伴幼稚淋巴细胞出现
20. 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A) (易)
A、 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
B、 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0×109/L
C、 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
D、 白细胞计数低于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8×109/L
E、 白细胞计数低于2.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
21.神经鞘磷脂酶活性的检测对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B) (中)
A、 戈谢病
B、 尼曼-匹克病
C、 朗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D、 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E、 神经节苷脂沉积病
22. 典型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象特征为(B) (中)
A、 有核细胞再生或成熟障碍
B、 粒细胞系再生或成熟障碍,红系和巨核系正常
C、 粒系和红系再生或成熟障碍,巨核系正常
D、 粒细胞系再生或成熟障碍,红系正常,巨核系增多
E、 粒细胞系再生或成熟障碍,红系和巨核系增多
23. 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是下列哪项(E) (易)
A、 细菌感染
B、 大面积烧伤
C、 恶性肿瘤
D、 寄生虫病
E、 病毒感染
24.关于类脂质沉积病下列哪项描述正确(E(中))
A、 为一组较多见的遗传性性疾病,由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不同程度缺乏引起
B、 为一组较多见的继发性性疾病,由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不同程度缺乏引起
C、 为一组较罕见的继发性性疾病,由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不同程度增多引起
D、 为一组较罕见的遗传性性疾病,由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不同程度增多引起
E、 为一组较罕见的遗传性性疾病,由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不同程度缺乏引起
25.血液系统的重要酶之一并与淋巴细胞核酸代谢有关的酶是(A)(难)
A、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B、 腺苷脱氨酶
C、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等
D、 DNA多聚酶I和Ⅱ
E、 RNA多聚酶
26.能直接引起吞噬细胞呼吸爆发的配体是(E)(难)
A、 阴离子氟
B、 化学趋化因子
C、 补体C5a
D、 LTB4
E、 佛波酯(PMA)
27.执行细胞免疫排斥同种异体移植物和杀伤靶细胞的效应细胞是(A)(易)
A、 细胞毒性T细胞
B、 辅助性T细胞
C、 抑制性T细胞
D、 调节T细胞
E、 诱导抑制性T细胞
28.NK细胞相关的分化抗原是(A)(中)
A、 CD56
C、 CD19
D、
29. 能够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是(B)(易)
A、 Tc
C、 Ts
D、 Ti
30.具有负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是(A)(易)
A、 Ts
C、 Th
D、 Ti
31.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病变的细胞来源是(C) (难)
A、 前B细胞
B、 浆细胞
C、 造血前体细胞
D、 前T细胞
E、 成熟B细胞
32.关于MD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难)
A、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B、 多数病人最终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C、 可见病态造血
D、 按FAB分型标准,骨髓中原始细胞22%,且能找到Auer小体,属MDS-RAEB型
E、 WHO 1997 年修订MDS分型方案,建议取消RAEB-T类型,
33.关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中)
A、 疾病多发生在多能干细胞(但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例外)
B、 细胞增生可发生于髓外组织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中红系大量增生,而粒巨二系增生受抑
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种
E、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外周血中可找到幼稚细胞
34.关于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应为(B)(难 )
A、氰化物抗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B、糖原染色可呈强阳性
C、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D、NAP积分明显增高
E、无特征性的细胞化学染色
35.符合T细胞ALL的原始淋巴细胞的扫描电镜下表面结构特点是(A)(难)
A、表面主要呈光滑型
B、核外形可不规则,常有很深的凹陷
C、相对光滑或出现短微绒毛
D、出现长而多的微绒毛
E、高而窄的嵴样突起
36.白血病性原始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以下不属于胞核内特殊结构的是(B)(中)
A、核环
B、Auer小体
D、假性包涵体
E、核内小体
37. AML与ALL中下列那个细胞器比较区别最明显(A)(中)
A、高尔基复合体
B、微丝束
38. FISH检测微小残留白血病,其灵敏度可达多少细胞中检出一个异常细胞(C)(难)
D、104
E、105
39.判断白细胞DNA生物合成的有效指标是(B)(中)
A、核糖核酸酶
B、3H―TdT掺入率
C、5’一核苷核酸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E、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
40.下列各组合项描述中,正确的是(E)(难)
A、TdT CB--ALL阳性
B、酸性α-醋酸酯酶--不能区分T细胞和B细胞
C、N-碱性磷酸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活性增强
D、5-溴脱氧尿嘧啶掺入法--可用于检测白细胞DNA含量
E、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NBT)--判断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41.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C)(中)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呈阴性反应
B、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
C、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
D、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阴性反应
42.在粒细胞研究时,下列哪种试验可了解血液循环中细胞池的大小及滞留时间(A)(难)
A、二异丙酯氟磷酸盐标记测定(DF32P)
B、泼尼松刺激试验
C、氚标记脱氧胸苷测定
D、肾上腺素激发试验
E、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合成及含量
43.男,40岁,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2周。查体:病人呈贫血貌,肝肋下l.5cm,脾肋下3cm,胸骨压痛。Hb 72g/L,白细胞15.2×109/L,血小板43×109/L。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6, 应进一步做下列哪项检查(B)(中)
A、染色体核型检查
B、细胞化学染色
C、抗血小板抗体
D、骨髓活检+铁染色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44.恶性淋巴瘤以下列哪一部位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D)(易)
45.女性,55岁,消瘦半年,高热10天。体检: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肝脾肿大,CT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肺等部位无明显异常,患者无骨痛,骨髓中未见明显异常细胞,你首先考虑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疾病(D)(中)
B、转移性癌
C、甲状腺癌
D、恶性淋巴瘤
E、恶性组织细胞病
46.下列哪项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的形态特点不相符(D)(中)
A、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
B、核染色质呈细致网状,均匀分布
C、核仁多为2~5个
D、胞质出现较多特异性颗粒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且不被氟化钠抑制
47.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0%,早幼粒细胞&10%,应考虑为(B)(易)
A、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型
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
C、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
D、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4型
E、急性髓细胞自血病M5型
48.如在光镜下见到许多体积较小白血病细胞,为鉴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首选下列哪项试验(A)(易)
A、POX染色
B、PAS染色
C、NAP染色
D、ACP染色
E、α-NAE染色
49.男性,24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及牙龈出血10天。检验: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41.6×109/L,血小板27×l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幼稚细胞占56%;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53%,早幼粒细胞占21%,POX染色强阳性,NAP染色(一),NSE染色部分呈阳性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FAB分型是(B)(中)
A、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型
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
C、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
D、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4型
E、急性髓细胞自血病M5型
50.女性,29岁,在鞋厂工作3年,近一月来发热伴出血2周。Hb 60g/L.白细胞4.3×109/L,分类正常;骨髓中原粒细胞10%,早幼粒细胞51%,凝血酶原时间18s,正常对照13s,血浆纤维蛋白原 0.19g/L。最可能的诊断是(C)(中)
A、急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C、M3型白血病并发DIC
D、急性感染并发DIC
E、肝脏功能损伤
51.下列哪种疾病外周血片上不会出现幼稚细胞(C)(易)
A、 急性失血后贫血
B、 急性红白血病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E、 骨髓纤维化
52. 某男性,50岁,因皮肤瘀斑27天,头痛16天人院。查体: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瘀斑,以四肢为主,压之不褪色,胸骨下段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BR示三系细胞均减少;BM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其中原始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49%,其余各阶段粒细胞占32%,单核细胞占14%,红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2/片,结合上述资料认为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D)(难)
A、 急性髓系白血病Ml
B、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C、 急性髓系白血病M4b
D、 急性髓系白血病M2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53.某男性,58岁,因头晕3年余,四肢麻木2个月入院。查体:面色暗红,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肋下2指,质韧,边界清,无压痛;脾肋下1指,质韧,边界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RBC 7.2×1012/L,Hb 220 g/L,WBC 22.9×109/L,PLT 580×109/L,NAP积分为180分,BM示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明显活跃,红、粒、巨核三系均增生,以红系为主,各系各阶段有核细胞比值及形态大致正常,结合上述资料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B)(中)
A、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 骨髓纤维化
E、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54.某男,50岁,腰背疼痛4月余,牙龈出血2周。查体:中度贫血貌,肝肋下1 cm,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 83 g/L,WBC 3.9×109/L,PLT 51×109/L;尿常规示Pro(3+),ESR 115 mm/h,血钙3.2mmol/L,免疫全套示IgG 48 g/L,IgA 22 g/L,尿本周蛋白(-)。骨骼X线检查:第1、3腰椎有楔形压缩,多根肋骨有虫蚀样破坏。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C)(中)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骨转移癌
C、 多发性骨髓瘤
D、 肾小球酸中毒
55. 某女性,54岁,纳差,左上腹饱胀1年余。查体:消瘦,胸骨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脐下7 cm,腹部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 73 g/L,WBC 112×109/L,PLT 305×109/L;骨髓穿刺呈干抽,NAP染色为阴性,积分为0。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D)(中)
A、 急性白血病
B、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C、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 多毛细胞白血病
56. 某男性,62岁,乏力、疲倦1年,纳差、低热1个月。体检:轻度贫血貌,颈部可扪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坚无压痛,肝未扪及,脾肋下2 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 81 g/L,WBC 20×109/L,N 22%,L75%,M3%,网织红细胞12%;Coombs试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难)
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自身免疫性溶血
B、 恶性淋巴瘤伴自身免疫性溶血
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 溶血性贫血伴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57.某男性,24岁,高热,皮肤出血点伴皮肤黄染2周。查体:重病容,皮肤中度黄染,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普遍肿大,肝胁下3 cm,脾胁下4 cm,质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 2.1×109/L L,Hb 74 g/L,PLT 33×109/L,临床高度怀疑恶性组织细胞病,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恶组的诊断
(中)
A、 胸片
B、 NAP积分
C、 腹部B超
D、 Coombs试验
E、 骨髓细胞学检查
58.关于多发性骨髓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E) (难)
A、 是惟一可以出现M蛋白的疾病
B、 所有病人尿检均能找到本-周蛋白

C、 外周血中可发现10%以上的异常浆细胞
D、 出现缗钱状红细胞是本病特异性的诊断依据
E、 血清或尿免疫电泳出现大量IgM型M成分一般不考虑本病
59.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不符合的是(A)(中)
A、初诊病例血小板多减低
B、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
C、可见各阶段粒细胞
D、嗜碱粒细胞可高达10%~20%
E、多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60.男性,64岁,因低热、乏力3月余就诊,两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脾肋下2cm,RBC 4.25×109/L.Hb134g/L,WBC 19.1×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细胞15%、中性杆状核细胞2%、淋巴细胞83%,PLT 152 × 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淋巴细胞系增生为主,幼淋细胞3%,淋巴细胞7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E)(易)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1.RAEB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D)(易)
A、慢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
B、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
C、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
D、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
E、难治性贫血
62.我国霍奇金淋巴瘤中,以下列哪一型最为常见(D)(易)
A、结节硬化型
B、混合细胞型
C、原始淋巴细胞型
D、淋巴细胞为主型
E、淋巴细胞消减型
63.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为(D) (易)
A、 酸性磷酸酶染色
B、 酯酶染色
C、 铁染色
D、 过氧化物酶染色
E、 瑞氏染色
64.骨髓涂片中的哪一项特点对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有价值(A)(易)
A、可见尼曼―匹克细胞
B、淋巴细胞增多
C、非造血细胞增多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可见Reed―Sternberg细胞
65.下列哪种说法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C)(中)
A、临床原发病灶仅限于淋巴结
B、以年青人多见
C、晚期病人骨髓中常有淋巴瘤细胞
D、外周血白细胞多数增加
E、临床表现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66.临床上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约占百分数为(
67.下列哪一项是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实验室检查的最主要特征( D )(中)
A、血液粘滞度增高
B、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C、Ig增多,电泳显示M成分
D、骨髓中淋巴样浆细胞增多
E、骨髓中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68.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C
A、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B、40岁以下患者易见
C、常伴有肾功能异常
D、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2.5×109/L
E、一般无骨骼疼痛症状
69.下列哪一项结果符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生化检验( D
A、血清磷下降
B、β2-微球蛋白下降
C、 血清乳酸脱氢酶下降
D、 血清钙增加
E、 尿素氮正常
70.女性,48岁,因肾功能衰竭伴发热收住肾内科。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量79g/L,白细胞数2.3×109/L,血小板数71× 109/L,血沉112mm/h,血清总蛋白为118g/L,血涂片中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E )(难)
A、慢性肾炎
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C、恶性淋巴瘤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瘤
71.下列哪项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血象特征(A )(易)
A、血红蛋白增加,男性&180g/L,女性&170g/L
B、红细胞比容增高,男性&O.50,女性&0.48
C、红细胞数增加,男性&6.0×1012/L, 女性&5.5 ×1012/L
D、血涂片中出现幼粒细胞和粒细胞分叶过度
E、多染性红细胞明显增多
72.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 C )(中)
A、增生性贫血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类白血病
73.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纤维化(D )(中)
A、多见于40岁以上
C、常出现干抽
D、骨髓活检见大量网状纤维组织
E、外周血中不见幼稚粒细胞
74.下列哪项不是骨髓纤维化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C )(难)
A、 Ph染色体检查
B、 骨髓活检
C、 脾肿大程度
D、 NAP染色的积分
E、 泪滴形红细胞比例
75.下列哪项不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点(E )(中 )
A、常伴一种或两种其他细胞增生
B、各症之间可相互转化
C、常发生髓外造血
D、除CML外,其他NAP积分常增加
E、常有脾大而肝常不大
76.女性,64岁,皮肤、脸部紫红5月余,无心、肺疾病史。体检:脾肋下3cm,肝肋下1cm。检验:血红蛋白量185g/L,血小板数665 × 109/L,白细胞数17 × 109/L。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
(C ) (易 )
A、骨髓增生性疾病
B、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77.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C )(中)
A、是一种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
B、要注意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区分
C、首发和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
D、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E、男性多于女性
78.下列哪项不是恶性组织细胞病常见的临床表现。(D
)(难)
A、 持续高热
B、 进行性衰竭
C、 脾大
D、 栓塞
E、 肝大
79.下列哪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血象特点?(E
)(难)
A、血涂片异常组织细胞检出率高于骨髓涂片
B、可见幼粒细胞、幼红细胞及小巨核细胞
C、破碎红细胞易见
D、网织红明显增加
E、三系进行性下降
80.下列哪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象特点(B )(易)
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常增加
B、淋巴样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可增多
C、一次骨髓穿刺未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可排除恶性组织细胞病
D、多数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E、吞噬性组织细胞对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81.男性,36岁,患者持续高热8天收住入院时,肝、脾肋下1cm,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量95g/L,白细胞数3.1×109/L,血小板数67×109/L。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无效。近一周出现皮肤黄染,肝、脾呈进行性肿大,深部及浅部淋巴结也肿大,同时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全身进行性衰竭,最近血常规为:血红蛋白量48g/L,白细胞数1.1×109/L,血小板数19×109/L。临床上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C )(中)
B、急性白血病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恶性淋巴瘤
8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C )(易)
A、 4.O×109/L
B、 3.0×109/L
C、 2.0×109/L
D、 1.0×109/L
E、 0.5×109/L
83.下列哪项不符合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E )(易)
A、血涂片中可出现幼粒细胞
B、 NAP积分常明显增加
C、是类白血病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D、可见于感染、恶性肿瘤骨髓转移、农药中毒等
E、白细胞数常为(10~20)×109/L
84.下列哪项符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A
)(易)
A、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4%,以成熟型为主
B、骨髓中红系、巨系常受抑
C、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骨髓检查
D、外周血不可见幼稚细胞
E、骨髓中以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且有形态异常
85.下列哪项不符合类白血病反应(E
A、血红蛋白量和血小板数常正常
B、常需要做骨髓检查,以排除白血病
C、骨髓象变化不大
D、巨系、红系无明显异常
E、血象中以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为主,并见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86.下列哪项不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E)(易)
A、常有不规则发热
B、可有肝、脾大
C、可有淋巴结肿大
D、常有咽峡炎
E、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五型
87.下列哪项不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的特点(C )(中)
A、白细胞数增多或正常
B、骨髓象中可见异形淋巴细胞
C、血中单核细胞增多
D、骨髓无特异性改变
E、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不增多
88.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 C
A、骨髓检查
B、IgM含量检测
C、嗜异性凝集试验
D、冷凝集试验
E、血沉测定
89.I型异形淋巴细胞是指哪种细胞( D
A、不规则型
B、幼淋巴细胞样型
D、浆细胞型
E、单核细胞样型
90.下列哪项不符合类白血病反应(B
A、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加,红细胞及血小板常无明显变化
B、血象中幼稚细胞常在30%以上
C、粒细胞常有中毒颗粒
D、 NAP积分常明显增加
E、骨髓象变化不大
91.下列哪项符合尼曼一匹克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C )(中)
A、 POX染色呈阳性
B、 SBB染色呈阴性
C、 PAS染色泡壁呈弱阳性
D、 ACP染色呈阳性
E、 NAP染色呈阴性
92.除哪一项外,其他均有助于鉴别戈谢病与尼曼一匹克病( D
A、PAS染色
B、ACP染色
C、骨髓细胞学常规检查
D、肝、脾、淋巴结肿大程度
E、类脂代谢有关酶活性的测定
93.类脂质沉积病中的脂质堆积在什么细胞中(D
A、内皮细胞
B、淋巴细胞
C、纤维细胞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94.尼曼一匹克病会导致下列什么物质在细胞中堆积( A
C、葡萄糖脑苷脂酶
D、葡萄糖脑苷脂
E、鞘磷脂酶
95.下列哪项符合戈谢病( D )(中)
A、多有肝脾肿大
B、外周血细胞数正常
C、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神经型、慢性非神经型、慢性神经型及成人型
D、戈谢细胞的SBB染色呈阳性
E、戈谢细胞的POX染色呈阳性
96.早期慢性型戈谢病的骨头变化最有特征性的是哪一项(D )(中)
A、骨质疏松
B、溶骨改变
C、骨皮质变薄
D、股骨呈“三角烧瓶样”
E、骨质呈蜂窝状改变
97.泡沫样细胞是指什么细胞(C
A、脂肪细胞
B、骨髓瘤细胞
C、尼曼-匹克细胞
D、戈谢细胞
E、R-S细胞
98.男,29岁。不明原因肝、脾大3年余。无发热、肝炎病史,近1个月出现鼻出血。查体:肝肋下2cm,脾平脐。血常规检查:Hb 103g/L,WBC 2.7 × 109/L.BPC 61×109/L;肝功能正常。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正常,片中有大量胞体大、形态特殊的细胞,该细胞PAS、ACP及SBB染色呈阳性至强阳性,POX染色阴性。询问病史有遗传史。你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C ) (中)
A、地中海贫血
C、戈谢病
D、尼曼一匹克病
99.在白血病的FAB分型中规定,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为(A)(易)
A、 骨髓中原始细胞数≥30%
B、 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数≥30%
C、 骨髓中原始细胞数≥20%
D、 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数≥20%
E、 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数≥30%
100.下列免疫学标志物对诊断M6有价值的是(C)(难)
A、 CD11
C、 血型糖蛋白A
D、 抗血小板GPIIb
101.下列关于急性白血病及其染色体异常描述正确的是(D)(难)
A、 AML-M5a 5q-、-5、7q-/-7、-3、+8
B、 AML-M1 t(9,11)(q21;q23)
C、 AML-M3 t(15,17)(q22;q11)
D、 AML-M2 t(8,21)(q22;q22)
E、 AML-4EO t/del(11)(q23)
102.下列关于骨髓中淋巴细胞形态的描述属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的是(C)(难)
A、 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不均,胞浆量较多,核形不规则
B、 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一致,胞浆量较多,核形不规则,常见凹陷或切迹
C、 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不均,胞浆量较多,核形不规则
D、 以大原淋巴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不均,胞浆量较少,核形多规则
E、 以小原淋巴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一致,胞浆量较少,核形多规则
103.POX、SBB、PAS及牧民性酯酶染色为阴性的急性白血病是(A)(易)
A、 AML-M0
B、 AML-M1
C、 AML-M7
D、 AML-M6
E、 AML-M2
104. 下列关于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B)(易)
A、 细胞体积由小变大,胞浆由少到多
B、 核浆比例由大变小
C、 核染色质结核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 胞质颗粒从有到无
E、 核仁由无到有
105.对鉴别M6及巨幼细胞性贫血意义最大的骨髓细胞化学染色法为(D)(中)
A、 POX
C、 NAP
D、 PAS
106.骨髓和外周血中分叶核粒细胞的NAP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时常呈明显降低(B)(易)
A、 淋巴瘤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严重化脓性细菌感染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7.柴捆细胞见于(D)(易)
A、 ALL
B、 AML-M7
C、 AML-M6
D、 AML-M3
E、 AML-M0
108.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时,其诊断标准为环状铁粒幼细胞的比例(E)(中)
A、 大于20%
B、 大于10%
C、 大于5%
D、 大于30%
E、 大于15%
109.下列疾病骨髓活检可出现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的是(B)(难)
A、 AML
C、 MPD
D、 PNH
110. 下列关于Ph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D)(中)
A、 CML白血病患者有大约10%Ph染色体阳性
B、 Ph染色体仅见于粒细胞
C、 是1955年首次在美国费城发现的CML髓细胞中有特征的染色体
D、 少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现Ph染色体
E、 Ph染色体是指t(9,22)(q34;q12)
111.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最有价值的细胞染色法是(D)(易)
A、 特异性酯酶染色
B、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 过氧化物酶染色
D、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E、 糖原染色
112.下列疾病中一般不出现脾大的是(A)(中)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ITP
D、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 血吸虫病
113.下列细胞内不可能出现Ph染色体的是(E)(中)
A、 粒细胞
B、 幼红细胞
C、 巨核细胞
D、 幼单细胞
E、 浆细胞
114.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以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其增高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属于(E)(中)
A、 IgG
C、 IgD
D、 IgE
115.确诊淋巴瘤的实验室检查是(D)(中)
A、 骨髓细胞学检查
B、 腹部B超
C、 胸片
D、 病理组织学切片检查
E、 血常规
116.当淋巴瘤细胞侵犯骨髓后,需从形态学上对其与白血病进行鉴别,Burkitt型小无裂细胞淋巴瘤应注意与下列哪种白血病相区别(C)(中)
A、 急性白血病Ll
B、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3
D、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
E、 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117.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其骨髓中淋巴细胞数应(A)(中)
A、 大于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B、 大于40%,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
C、 大于30%,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
D、 大于5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E、 大于50%,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
118. 多毛细胞白血病最具有特征性的细胞化学染色是(C)(中)
A、 SBB
C、 ACP
D、 PAS
119.诊断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下面哪种实验方法最可靠(E)(难)
A、 血常规
B、 骨髓细胞学检查
C、 分子生物学检查
D、 免疫学检查
E、 病毒学检查
120.下列疾病除哪项外,均可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D)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恶性组织细胞病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骨髓纤维化
121.下列哪项不是B细胞的免疫标志(B)(难)
A、 CD19
E、 HLA-DR
122.下列哪项错误(E)(难)
A、 CML-Ph染色体阳性
B、 APL一可出现PML-RARa融合基因
C、 APL一可出现t(15;17)
D、 ALL一染色体易位常累及TCR基因(T细胞)
E、 AML染色体易位常累及Ig基因
123.下列关于恶性组织细胞病错误的是
( C)(中)
A、起病急剧,病程较短,患者多在半年内死亡
B、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现
C、骨髓象中找到淋巴样组织细胞和吞噬性组织细胞对诊断有价值
D、NAP积分明显低于正常甚至0分
E、酸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
124.Concerning leukemia.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correct(C)(中)
A、leukemias are neoplastic proliferations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ils within the bone marrow
B、they are clonal disorders.they arise
from the neoplastic proliferations of asingle cell
C、leukemia leads to no anaemia,neutropenia and throbocytopenia
D、leukemia‘blast’cells replace normal
bone marrow
E、leukemia‘blast’cells encroach normal hematopoietic cell development
125.Concerning the causes of leukemia.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correct(A)(易)
A、age
B、radioactive X-rays
C、human T cell leukemia virus I(HTLV-I)
D、chemical reagents
E、genetic factors
126.Which virus may cause the Burkitt lymphoma(B)(中)
adenovirus
epstein-barr virus
C、
cytomegalovirus
influenza virus
E、
127.Which is not the clinical phenomenon of lymphoma(B)(中)
A、 swell of lymph node
B、 pulmonary infection
C、 hepatomegMy
D、 splenomegaly
E、 fever
128.The hairy cell in blood occurs in patients with(D)(难)
CLL
C、 Sezary syndrome
12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leukomoid reaction(E )
A、after operation
B、 trauma
C、 allergy
D、 hemolytic anemia
E、 infection and tumor
130.A 60-old male.is seen by his physician because of pain in the left elbow and other joints.Laboratory results:Hb 99g/L、HCT 0.37、RBC 3.09 × 1012/L、WBC 67.7×109/L、PLT 500 × 109/L、myelocyte 5%、neutrophilie metamyelocyte 20%、band neutrophil 22%、polymorphonuelear neutrophil 32%、eosinophil 6%、basophil 7%、1wn. phocyte 8%.The bone marrow is markedly hypercellular,primarily because of hyperplasia of eutrophilic granulocytes.NAP 0.The diagnosis is(D)(易)
A、polycythemia vera
B、nutrophilic leukemoid reaction
E、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131.Which type become to plasma cell leukemia
A、 type IgM
B、 type IgD
C、 type IgE
D、 type IgG
E、 type IsA
132.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sts should be done to diagnosing myelofibrosis( D )(难)
A、 cell culture
B、 cytochemical strain
C、 bone marrow examination
D、 bone marrow biopsy
E、 RBC shape in the blood smear
133.Which genetic disease does Niemann-Pick
disease belong to(E )(难)
A、 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B、 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
C、 autosomal incomplete dominant inheritance
D、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E、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134.How long will malignant histiocytosis be last(A )(中)
A、
less than half a year
B、
less than two years
C、
more than half a year
D、
more than two years
E、
five years
135.Which abnormal chromosome is most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patient 0f malignant histiocytosis(A)(难)
A、 polyploid
B、chromosome translocation
C、 chromosome deletion
D、 chromosome inversion
isochromosome
136..A 13-year-old child with fever was found to have a leukocytosis when a routine peripheral blood was examined physical exam shows no abnormalities.The spleen is of normal size.Lab data includes:Hb 90g/L,WBC 40×109/L.peripheral blood smear shows a differential that includes 73% lymphoblasts and prolymphocytes.The most likely diagnosis is
A、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B、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C、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D、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E、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137.Concerning leukemia,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correct (B)
A、 L1--homogeneous population Of small Lymphblastes
B、 L2--homogeneous population of large lymphblastes ( cells similar to those seen in Burkitt's lymphoma)
C、 L3--homogeneous population 0f large lymphblastes with one or more mucleoli
D、 M1 --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without maturation
E、 M2--acute myelomonotytic leukemia
A3-4型题(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共用题干,题干为一个病情案例或病历案例,然后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每个问题由五个备选答案组成,只有一个是最佳答案。
(1~4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体检: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血象:Hb 78g/L,WBC 35.2 × 109/L,PLT 196 × 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1.本病最可能的诊断(D)(易)
A、类白血病反应
B、急性感染
C、恶性肿瘤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确诊本病的首选检查是(C)(中)
A、骨髓象检查
B、腹部超声波检查
C、 BCR/ABL融合基因检查
D、电镜超微结构检查
E、造血干细胞集落培养
3.该病人骨髓象检查不会出现下列何种情况(A)(中)
A、原始粒细胞12%
B、粒红比增高
C、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D、巨核细胞增多
E、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4.病人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1年后,病人不明原因高热,骨关节疼痛,再次人院。经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1%。此时应考虑下列何种疾病(E)(中)
A、骨髓纤维化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型)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5~6题共用题干)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 2.30 ×l012/L,Hb 70g/L,WBC 3.5 × 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 46 ×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
5.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C)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6.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D)(难)
A、 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7.Case history:a 51-year-old male complaining of fatigability has noticed that he bruises easily. 1aboratory results:Hb 98g/L、HCT 0.30、RBC 3.10 ×1012/L、WBC 5.0 × 109/L、PLT149 ×109/L、RDW 16.7,peripheral smear:WBCs and platelets appeared normal.Rare NRBCs were seen and some were dysplastic.Bone marrow:4%Blasts.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e dimorphic population on peripheral smerar and dyserythropoiesis in the bone marrow.Diagnosis(D)(中)
A、
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B、 iron deficiency anemia
C、 bea thalassemia
D、
RA
E、 RARS
(8~10题共用题干)
*男性,62岁,发热、盗汗半个月。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 x 4cm),无压痛;肝脾肿大,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血象:HGB85g/L,WBC3.5 × 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54%、淋巴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6%、单核细胞2%,血小板数86 ×109/L。
8.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E)(中)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急性白血病
E、恶性淋巴瘤
9.应首先选哪一项检查(A)(中)
A、淋巴结活检
B、骨髓活检
C、溶血性贫血检查
D、PAS染色
E、淋巴细胞亚群分型
10.如果骨髓检查可见本病细胞,临床上分为哪一期(E)(中)
(11~12题共用题干)
*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体检:胸骨压痛,淋巴
结、肝、脾无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91g/L,白细胞数3.8 ×109/L,血小板数85×109/L。血清IgG 55g/L,IgA 10g/L,IgD 0.2g/L,IgM 6g/L,IgE 0.8g/L。胸部x线片显示:肋骨有破坏。
11.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C )(中)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骨髓转移癌
C、多发性骨髓瘤
D、骨质疏松症
E、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2.对诊断该病最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是哪一项(E )( 中 )
A、蛋白电泳
B、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
C、肾功能检查
D、细胞化学染色
E、骨髓检查
(13-15题共用题干)
*男性,62岁,手脚麻木伴头晕3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O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llOO×109/L,白细胞数21×109/L。
13.首先考虑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D) (中)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C、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骨髓增生性疾病
14.患者鼻出血是由于什么原因。(B ) (易)
A、血小板数增多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凝血因子减少
D、鼻粘膜下血管畸形
E、鼻粘膜炎症
15.该病临床上易并发。( A )(中)
A、 血栓形成
B、 溶血
C、 肺部感染
D、 骨骼破坏
E、 皮肤出血
(16-18题共用题干)
*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三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O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llOO×109/L,白细胞数21.6×109/L,以中性分叶核为主,NAP积分增高。
16.首先考虑是下列哪一种疾病。(D ) (中)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C、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骨髓增生性疾病
17.患者鼻出血是由于什么原因。( B ) (易)
A、血小板数增多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鼻粘膜下血管畸形
E、鼻粘膜炎症
18.该病临床上易并发。(
)(中)
A、 血栓形成
B、 溶血
C、 肺部感染
D、 骨骼破坏
E、 皮肤出血
(19~21题共用题干)
*女性,78岁,右上腹痛伴高热一周, 有糖尿病病史。体检: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检验:HGB 104g/L,PLT 443 ×109/L,WBC 56×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90%、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2%,幼稚粒细胞3%,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B超检查可见肝区有4cm×6cm大小的液性暗区。
19.白细胞增多首先考虑是哪种疾病(E )(中)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脾功能亢进
C、骨髓纤维化
D、急性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20.为了要排除其他疾病,必须要做哪一项检查(A )(中)
A、骨髓检查
B、NAP染色
C、POX染色
D、PAS染色
E、费城染色体检查
21.该病首先要与下列哪一疾病鉴别(A )(易)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
D、急性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22-24题共用题干)
*男性,10岁,发热一周,并有咽喉痛, 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lcm。人院时血常规结果为:HGB
113g/L:WBC 8 ×109/L,PLT 213×109/L,血片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22.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B
)(中)
A、恶性淋巴瘤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上呼吸道感染
23.血涂片检查中,可见哪种异常细胞增多( A ) (中 )
A、异型淋巴细胞
B、涂抹细胞
C、异常组织细胞
D、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
E、淋巴瘤细胞
24.对诊断该病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哪一项(D )(难)
A、骨髓检查
B、淋巴结活检
C、免疫球蛋白测定
D、嗜异性凝集试验
E、细胞化学染色
(25-26共用题干)
*男性,46岁,发热4天,肝肋下lcm,
脾肋下2cm,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血象:RBC 1.93 × lOl2/L,Hb 68g/L,WBC 29.5 ×l09/L,PLT 32 × 109/L,可见分类不明的有粗大嗜碱性颗粒的细胞占1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大量幼稚和成熟的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为2%,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明显受抑。
25.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A)(中)
A、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
B、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26.该疾病的异常细胞,进行细胞化学染色有一定特异性的是(D)(难)
A、 PAS呈阴性
B、 ACP呈阴性
C、 SB染色阳性
D、 甲苯胺蓝染色呈强阳性
E、 POX强阳性
B型题(标准配伍型),题型如下: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细胞内铁阳性
B、 细胞外铁阳性
C、AS-DNAE阳性且阳性被NaF抑制
D、AS-DNAE阳性且阳性不被NaF抑制
E、细胞内铁阴性
F、AS-DNAE阳性且部分阳性被NaF抑制
G、细胞外铁阴性
H、环状铁阳性
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中)
2.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F)(中)
3.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易)
4.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H)(中
(5~8题共用备选答案)
*A、晚幼粒细胞
B、杆状核和分叶核细胞
C、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D、4~5次
E、2~3次
5.成熟池含有(A)(易)
6.储存池含有(B)(中)
7.分裂池含有(C)(中)
8.从原始粒细胞到中幼粒细胞共分裂(D)(难)
(9~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t(9;22)(q34;q11)
B、t/del(11)(q23)
C、t(8;21)(q22;q22)
D、t(8;14)(q24;q32)
E、t(6;9)(p23;q34)
9.早B前体-ALL具有的染色体核型是(A)(中)
10.B-ALL具有的染色体核型是(D)(中)
(11~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B、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均增多
C、淋巴细胞增多
D、单核细胞增多
E、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均增多
1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B)(易)
1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C)(中)
13.钩虫感染引起的缺铁性贫血为(A)(中)
(14~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POX染色
B、PAS染色
C、SBB染色
D、NAP染色
E、甲苯胺蓝染色
F、铁染色
G、ACP染色及酒石酸抑制试验
H、α-NAE染色加NaF抑制试验
14.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鉴别应首选(D)(易)
15.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多毛细胞白血病的鉴别是(G)(难)
(16―18题共用备选答案)
E、 50%
16.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骨髓中肥大细胞明显增多,在有核细胞的比例多大于(E)(中)
17.浆细胞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应大于(C)(中)
18.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粒细胞大于(A)(中)
(19―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
19.我国1986年天津会议提出将MDS分为四期,不列入MDS的是(E)(中)
20.当外周血原始粒细胞小于5%,骨髓中原始粒细胞为5%~20%时,MDS的亚型为(C)(中)
(21-23题共用备选答案)
35%
21.WHO于1997年建议将骨髓中原始细胞大于多少作为AML标准(E)(中)
22.按FAB分类诊断为RAS,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应大于(D)(中)
23.按FAB分类诊断RAEB―T时,外周血中原始粒细应大于(B)(中)
(24―28题共用备选答案)
*A、RAS
B、 RA
C、RAEB
D、 RAEB―T
E、 CMML
骨髓中原始细胞(%)
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
外周血单核细胞(×109,L)
(24)为(A) (中)
(25)为(B) (中)
(26)为RAEB (C)(中)
(27)为RAEB-T (D)(中)
(28)为CMML(E)(中)
(29~31题共用备选答案)
*A、颈部淋巴结肿大
D、高热、黄疸、全身多个脏器进行性衰竭
E、血象中出现幼粒细胞、幼红细胞
29.恶性淋巴瘤最常见临床表现是(A)(易)
30.恶性组织细胞病最常见临床表现是(D)(中)
31.多发性骨髓瘤常见临床表现是(B)(中)
(32~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异常浆细胞
B、 副蛋白
C、 免疫球蛋白
D、 骨髓转移癌细胞
E、 本-周蛋白
32.骨髓瘤细胞又称为(A )(易 )
33.凝C溶蛋白又称为(E)(易)
34.M蛋白又称为(B)(中)
(35-3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外周血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增多
B、 NAP积分明显下降
C、骨髓中以巨系增生为主
D、血沉下降
E、淋巴结明显肿大
3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中)
3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易)
37.骨髓纤维化(A)(中)
(38~40题共用备选答案)
*A、异常组织细胞
B、淋巴样组织细胞
C、单核样组织细胞
D、多核巨组织细胞
E、吞噬性组织细胞
38.胞体30μm,不规则;胞质较丰富,深蓝色,无颗粒;胞核不规则,染色质细致
网状,核仁大而清楚。(A)(中)
39.胞体50μm,较规则;胞质较丰富,淡蓝色,胞质中含有几十个成熟红细胞及幼红细胞;胞核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疏松,核仁可见。(E )(中)
40.胞体18μm,外形似内皮细胞;胞质较少,淡蓝色;胞核椭圆形,偏位,染色质较细致,核仁偶见。(B)(难)
(41-43题共用备选答案)
*A、进行性黄疸
B、有明显的病因(即原发病)
C、该病常具有自限性
D、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
E、常有肺部感染
4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C)(中)
42.白细胞减少症是
(D)(中)
43.类白血病反应是(B )(易)
(44-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 骨髓中网状细胞增多
B、 NAP积分及阳性率下降
C、 骨髓中粒系成熟障碍
D、 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E、 血中白细胞增多且有明显毒性改变
44.粒细胞缺乏症为(C)(易)
4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D)(易)
46.类白血病反应为(E)(易)
(47―49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胞质中含有许多波纹状纤维样物质,排列如蜘蛛网状
B、戈谢病和尼曼一匹克病
C、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 酸性磷酸酶阴性
E、 过氧化物酶阳性
47.戈谢病为(A)(易)
48.尼曼-匹克病为(D)(中)
49.类脂质沉积病包括(B)(易)
(50―5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墨汁吞噬试验
B、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C、酸性α-醋酸酯酶检测
D、肾上腺素激发试验
E、过氧化物酶检测
50.白细胞吞噬功能检测选择(A)(易)
51. 粒细胞储存量的检测选择(D)(中)
52.白细胞杀菌功能检测选择(B)(中)
(53―55题共用备选答案)
*A、I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炎症反应
53. 嗜酸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E)(易)
54. 嗜碱粒细胞参与(A)(中)
55.中性粒细胞参与(D)(易)
(56―58题共用备选答案)
*A、黏附作用
B、 趋化作用
C、 吞噬作用
D、 杀菌作用
E、 调理作用
56. 中性粒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有(A)(中)
57.补体系统的激活产物对中性粒细胞有(B)(中)
58.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作用有(D)(易)
(59―61题共用备选答案)
*A、黏附作用
B、 趋化作用
C、 吞噬作用
D、 杀菌作用
E、 变形作用
59. 血清溶菌酶活性试验是检测白细胞的(D)(中)
60.对C3a和C5a的测定是了解中性粒细胞的(B)(中)
61.中性粒细胞能够通过直径很小的小孔,是由于其有(E)(易)
(62―6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白三烯
B、 磷酯酶D和芳基硫酸酯酶B
C、 酸性α-醋酸酯酶
D、 溶菌酶
62.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含有(D)(易)
63.嗜酸粒细胞胞质内含有(B)(难)
64. 嗜碱粒细胞胞质内含有(A)(中)
(65―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二异丙酯氟磷酸盐标记检测
B、泼尼松刺激试验
C、白细胞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
D、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E、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
65. 白细胞动力学检测可选择(A)(难)
66. 粒细胞抗体检测可选择(C)(中)
67.粒细胞储存池的检测可选择(B)(中)
(68―70题共用备选答案)
*A、Tc
C、Th
D、Ti
E、Fas
68.细胞毒性T细胞缩写是(A)(易)
69.抑制性T细胞缩写是(B)(易)
70.辅助性T细胞缩写是(C)(易)
(71―73题共用备选答案)
*A、介导细胞免疫功能
B、体液免疫
C、变形性和黏附性
D、吞噬功能
E、渗出性和游走性
71.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D)(易)
72. B淋巴细胞的功能(B)(易)
73. T淋巴细胞的功能(A)(易)
(74―76题共用备选答案)
*A、CD7
C、CD8
D、SmIgM
E、CD19
74. B祖细胞最早识别的B细胞抗原是(E)(中)
75.未成熟B细胞出现(D)(中)
76.前B细胞出现(B)(难)
(77―83题共用备选答案)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白血病
D、多发性骨髓瘤
E、恶性淋巴瘤
F、恶性组织细胞病
G、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7. 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30%的是(C)(易)
78. 需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的是(E)(中)
79.骨髓中正常细胞受抑,可见大量异常组织细胞的是(F)(易)
80. 尿中检出本周蛋白对其诊断意义较大的是(D)(易)
81.外周血中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其比值≥50%,绝对值≥5×109/L的是(G)(易)
82.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以中间阶段粒细胞为主,NAP积分为0的是(A)(易)
83.有病态造血,骨髓活检可见幼稚前体细胞位置异常的是(B)(中)
多选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所有正确答案。
1.皮肤瘙痒常见下列哪些疾病(AE )(难)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多发性骨髓瘤
C、溶血性贫血
D、粒细胞缺乏症
E、恶性淋巴瘤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区分可参考下列哪些指标(ABCD)(难)
A、白细胞计数

B、血小板计数
C、NAP染色
D、脾脏大小
E、红细胞容积
3. 下列哪几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表现(ACE)(难)
A、全血细胞减少、出血
B、发病率高于恶性淋巴瘤
C、持续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D、好发于男性老年人
E、病变常累及多个脏器
4.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哪几项(ABCD)(中)
A、粒细胞的增殖或成熟障碍
B、粒细胞破坏和消耗过多
C、粒细胞释放障碍
D、粒细胞分布异常
E、造血干细胞缺陷
5.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中的粒细胞系常有何改变(ACE )(难)
A、成熟阶段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原粒
B、巨细样变明显
C、幼粒细胞可见退行性变化
D、粒细胞分叶过多
E、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6.When does variant lymphocyte appear in the peripheral blood(BCDE)(难)
A、 eating bean
B、
protozoan infection
C、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D、 hepatitis virus infection
E、
herpes simplex infection
7.临床上将戈谢病分哪几型(ACE )(中)
A、慢性型
B、老年型
C、婴儿型
E、亚急性型
8.类脂质沉积病常累积下列哪些组织和器官(ABCE )(难)
D、生殖系统
9.白血病的MICM分型是指(ABCD)(易)
A、 形态学分型
B、 免疫学分型
C、 细胞遗传学分型
D、 分子生物学分型
E、 临床分型
10.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ACE)(中)
A、 白细胞DNA含量
B、 白细胞吞噬能力
C、 白细胞表面抗原

D、 白细胞趋化性
E、 白细胞抗体
16.T祖淋巴细胞的表型有(ABCD)(难)
A、 CD34
C、 CD10
D、 CD7
17.浆细胞特异性抗原有(BCE)(难)
A、 CD8
C、 PC-1
D、 CD4
18.B细胞特异性抗原有(ABCDE)(难)
A、 CD21
C、 CD19
D、 CD20
19.中性粒细胞氧化杀菌的主力是(AB )(难)
A、 OCL-
B、 H2O2
C、 OH-
D、 ROO-
E、 O2-
20.白血病原始细胞的基本特征是(ABDE ) (中)
A、细胞大小差别较大,细胞形态不规则
B、胞质内细胞器的数量和形态变化较大
C、胞质内一定有Auer小体的出现
D、核的形态不规则,常有核畸形
E、胞核内有特殊结构的出现
21.下列何种核型的AML对治疗反应良好,缓解期较长(BE )(难)
A、t(4;11)
B、t(8;21)
D、t(8;14)
C、t(9;22)
E、t(15;17)
22.AML-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中下列化学染色为阳性的有(BDE)(难)
A、 POX
C、 SBB
D、 NANE
23.下列FAB分型中,正确的是(BDE)(中)
A、 AML-M1:原始细胞≥30%,无T、B淋巴系标记,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
B、 AML-M3: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30%(非红系细胞),胞内常有成束的Auer小体
C、 AML-M2: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
D、 AML-M4是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一种以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核+单核细胞≥20%(非红系细胞)
E、 AML-M6:骨髓中红细胞系&50%,且常有形态学异常,骨髓非红细胞系原粒细胞(或原始+幼稚单核细胞)I+Ⅱ>30%
24.下列关于白血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判断标准中正确的是(ABDE)(难)
A、临床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B、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分型中无白血病细胞
C、血象示男性Hb>110 g/L,女性及儿童Hb≥100 g/L
D、 骨髓中原粒细胞I型+Ⅱ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E、 骨髓中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25.下列急性白血病疗效判断标准中判断复发的标准是(ABC)(难)
A、骨髓原粒细胞I型+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且&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疗1个疗程仍未达骨髓完全缓解者
B.、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者
C.、骨髓原粒细胞I型+Ⅱ型(原单十幼单或原淋+幼淋)&20%者
D.、骨髓原粒细胞I型+Ⅱ型>5%且&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疗3个疗程仍未达骨髓完全缓解者
E、骨髓原粒细胞I型十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十幼淋)&10%且&20%,经2个疗程有效抗白血病治疗未达骨髓完全缓解者
26.关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E)(中)
A、是一种白血病组织在造血组织中无限增殖所致的恶性血液病
B、 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见于中老年人
C、其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D、 很少出现高尿酸血症及睾丸白血病等并发症
E、 其化疗后完全缓解率较高
27.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可见于(ABCD)(中)
溶血性贫血患者
出生1周以内的新生儿
ANLL(M6)患者
骨髓纤维化
再生障碍性贫血
28.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BD
A、骨骼疼痛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肾功能异常
E、合并溶血性贫血
29.目前国内使用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包括哪些指标(BCE
) (中)
临床表现为出血和骨痛等
无其他原因的溶骨病变或广泛性骨质疏松
血清中出现大量的M蛋白
血片中浆细胞占2%-3%
骨髓中浆细胞大于15%,并有异常浆细胞
30.下列哪些符合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ABCE)(中)
A、临床上有白血病表现,脏器有组织嗜碱细胞浸润
B、血象中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
C、骨髓中可见大量嗜碱粒细胞,原粒细胞大于5%,嗜碱中幼、晚幼
粒细胞亦增多
D、骨髓中组织嗜碱细胞占有核细胞50%以上
E、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嗜碱粒细胞增多
3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态造血可见(ABDE)(难)
A、多个圆形巨核
B、小巨核细胞
C、多核巨组织细胞
D、单圆核巨核
E、巨大血小板
32.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确描述是(ACD )
A、为一种免疫学不成熟、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增生
B、CLL绝大多数为T细胞性
C、本病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D、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为较突出的体征
E、出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33.下列白血病中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反应的是(DE ) (中)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34.形态学检查时见到Auer小体可以排除(BE ) (易)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35.近年T-ALL采用的特异性一线单抗有(BCD )
C、CD3
D、CD2
E、HLA-DR
36.诊断急性白血病(B细胞性)的一线单抗(BC )(难)
A、CD7
B、CDl9
C、CD22
37.临床上预后较差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ABDE )(难)
A、早期B前体-AlL
B、儿童前B-AlL
C、普通型-ALL
D、B-ALL
E、T-ALL
3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有(
A、PML-RARα
B、RARa-PML
C、PLZF-RARα
D、t(15;17)(q22;q12)
E、t(11;17)(q23;q21)
39.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有(ABCDE ) (中)
A、多见于儿童与年轻人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易发生DIC
D、牙龈肿胀、口腔溃疡最显著
E、皮肤粘膜浸润较多见
4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特点有哪些(ABCD )(难)
A、瘤细胞较典型的有淋巴细胞型、组织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未分化型
B、淋巴瘤细胞替代了正常淋巴结的细胞
C、无R-S细胞
D、淋巴结胞膜被侵犯
E、各个淋巴瘤细胞形态均很一致
41.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有哪些(BCE )(难)
A、外周全血细胞数常减少
B、骨髓无明显异常或可见一定数量的淋巴瘤细胞
C、晚期血中也可出现淋巴瘤细胞
D、诊断本病主要依靠骨髓检查
E、90%病例有某些染色体异常,常驻机构见染色体畸变为相互易位
42. 急性杂合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为(ABD)(中)
A、双表型
B、 双系列类型
C、单表型
D、 细胞系列转变型
43.恶性组织细胞按其形态学特征可分为(ABCDE)(中)
异常组织细胞
多核巨细胞
淋巴样组织细胞
吞噬性组织细胞
单核样组织细胞
44.下列哪些疾病Coombs试验可为阳性(ABC)(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再生障碍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瘤
45.下列有关浆细胞白血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BD)(中)
A、 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主要来自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B、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或绝对值≥2.0×109/L
C、骨髓中浆细胞成熟程度和形态一致
D、免疫学检验时CD10、CD20均可阳性
E、电镜下异常细胞的核质比例增高,核仁不明显,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甚发达
46.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了MDS FAB分类,以下属于新分类的是(ABCD)(难)
难治性贫血(RA)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增生异常(RCIVD)
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
5q-综合征
E、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47.下列哪些情况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被诊断为进人急变期(ADE)(难)
原始细胞(I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外周血嗜碱粒>20%
出现Ph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异常
骨髓中原始粒十早幼粒细胞&50%
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48.下列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象检查的是(ACE)(难)
男Hb>180 g/L,RBC&6.5×109/L;女Hb>170 g/L,RBC>6.0×109/L
HCT增高,男>0.50,女>0.45
无感染及其他原因引起白细胞计数多在(12-30)×109/L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减低至0
血小板计数增高达(400-500)×109/L
49.下列疾病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的有哪些
(BCDE)(难)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急性化脓性感染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纤维化
50.下列哪些属于骨髓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ABDE)(难)
脾明显肿大
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或)有核红细胞,且有数量不一的泪滴状红细胞
整个病程中血中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减少
骨髓穿刺多次“干抽”或呈“增生低下”
脾、肝、淋巴结病理检查示有造血灶
51.诊断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应排除多发性骨髓瘤,两者的区别包括(ACDE)(难)
前者无骨质破坏,后者常有
前者血清白蛋白增高,后者降低
前者骨髓中浆细胞<10%,形态正常,后者>10%,有骨髓瘤细胞
前者血浆黏滞度多正常,后者多增高
前者尿中常无本周蛋白,后者常有
52.可以发现R-S细胞的疾病包括下列哪些(BD)(难)
非霍奇金淋巴瘤
EB病毒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恶性组织细胞病
53.中性、嗜酸、嗜碱粒细胞胞质中颗粒在形态上的区别点有是(ABCE)(易)
颗粒的多少
颗粒的染色
颗粒的分布
颗粒的成分
颗粒的大小
54. Acute leukemi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read morphological groups:(ABDE
A、acute mveloblastic leukemia(AML)
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
C、AML further be subdivided into 6 types
D、ALL further be subdivided into 3 types
E、according to the french-American-British (FAB)classification
55.Which 0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relate to the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BCD
)(难)
A、presentation outside of this range confers a poorer prognosis
B、in 80%of cases,the blast cells a11e 0f B cell origin
C、ALL is more responsive to therapy than AML
D、the remission rates 0f 70%are attained
E、the peak incidence is at 20~50 years 0f age
56.Which 0f the following belong t0 the immunological phenotype 0f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BCD
A、early B―precursor ALL
B、common―ALL
C、preB cell―ALL
D、early T―precursor ALL
E、L2 morphological subtype
57.The Ph chromosomal has been found in(AC )(易)
A、CML
B、CMML
D、mylofiborosis
E、leukemiod reaction
58.In the WHO classification,what are divided into MDS(BCD)(难)
A、 chronic myelomoncytic leukemia
B、 refractory anemia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with excess blasts
D、 refractory anemia(RA/RARS)
E、 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
59.Classification of leukemia is based on(ABDE
A、cell type
B、maturity 0f leukemia cells
C、grav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D、acute leukemia involves proliferation of immature cells(blasts)and is rapidly
fatal
E、chronic leukemia involves most mature cells.and a more prolonged course is characteristic
(三)填空题
1.白血病性原始细胞胞核内特殊结构有:
。(难)
2..急性白血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有
的表现。(易)
3.1985年,FAB分型提出以骨髓中原始细胞
作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易)
4.血液系统肿瘤的染色体畸变常见以下三个特点:
。(中)
5“篮细胞”较多出现于骨髓像中时可以提示为
白血病。(易)
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酸性磷酸酶(ACP)染色时,T淋巴细胞呈
,B淋巴细胞呈
。(中)
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M1型,骨髓中原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NEC)的
;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M3型,骨髓中以
细胞为主,此类细胞≥
( NEC):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M6型,骨髓中红系细胞&
,NEC中原始细胞≥
。(中)
8.M2b型白血病是以
增生为主,常&
(NEC),该类细胞形态特点表现为核染色质
。(中)
9.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与FAB亚型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结构异常主要有
1.核泡,假包涵体,核内小体,核环
2.出血,感染,贫血
3.原始细胞≥30%
4.非随机性,克隆性,获得性
5.急性淋巴细胞
6.阳性反应,阴性反应
7.≥90%,多颗粒的异常早幼粒,30%,50%,30%
8.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30%,疏松细致,明显,多,特异性颗粒
9.
t(8;21),t(15;17),inv(16)
10.
造血干细胞
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
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以
为主。
11.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原发于
的恶性肿瘤。
12.恶性淋巴瘤分为
两大类疾病。
13.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骨髓瘤细胞应大于
%。
14.浆细胞病包括
等疾病。
15.血涂片中出现
红细胞对诊断骨髓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
16.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其外周血血小板数要大于
×l09/L。
17._
是恶性组织细胞病最为首发和常见的症状。
18.骨髓中恶性组织细胞分为五种类型,找到
细胞对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
1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于感染
病毒所致。
20.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数持续少于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
11. 淋巴结,淋巴组织
12.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13.15%或10%~15%
14.五个疾病(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淀粉样变、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中的任何三个即可。
15.
泪滴形
16. 1000
17.
发热
18. 异常组织,多核巨组织
19.
4.0×109/L,(0.5~1.0)×109/L
21.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

2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中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多数大于

23.戈谢细胞形态的主要特征是胞质呈
,是由于缺乏
所致。
24.凡临床上有肝、脾肿大伴贫血,骨髓、肝、脾和淋巴结组织中有成堆的泡沫样细胞
可诊断为

25.1985年,FAB分型提出以骨髓中原始细胞
作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26.在
白血病细胞中,“篮细胞”较其他类型白血病多见。
2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
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以
为主。
28.全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
三系同时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白血病
29.恶性淋巴瘤分为
两大类疾病。
30.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骨髓瘤应大于
50%。90%
22.
10%~20%
23.
洋葱皮样,β-葡萄糖脑苷脂酶
尼曼-匹克病
25.原始细胞≥30%
2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7.造血干细胞,粒系
28.红细胞,白细胞,巨核细胞
29.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30.15%或10%~15%
31.血涂片中出现
红细胞对诊断骨髓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
32.骨髓中恶性组织细胞分为五种类型,找到
对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
3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于感染
所致。
34..图1箭头所指结构为

35.图2中所示结构为

36.图3中箭头所示细胞内结构为
37.图4中所示细胞为
38.图5所示细胞为
39.图6中所示细胞为
40.图7中所示细胞为
31.泪滴形
32.异常组织细胞,多核巨组织细胞
33.EB病毒
34. Auer氏小体
35.卡波氏环
36.杜勒氏小体
37.浆细胞
38.颗粒巨核细胞
39.晚幼红细胞
40.幼巨核细胞
41.图8中所示细胞为
42.图9中所示细胞为
43.图10中所示细胞为
44.图11中所示细胞为
45.图12中所示细胞为
46.根据图13细胞形态特征,可诊断为哪一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7.根据图14细胞形态特征,可诊断为哪一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8.根据图15细胞形态特征,可诊断为哪一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9.某患儿,2岁,消瘦、厌食呕吐、肝脾肿大,皮肤干燥蜡黄,肌无力,血象:WBC 6.8X109/L,HGB81g/L,RBC3.22X1012/L,PLT69 X109/L.骨髓象:见较多如图16中央的大细胞,此种细胞ACP、NAP、POX染色均为阴性,PAS染色空泡壁弱阳性,最可能诊断为
50.男,38岁,腋下淋巴结肿大,无压痛,皮肤有搔痒,行淋巴穿刺,见细胞如图17,可诊断为
41.原单核细胞
42.原红细胞
43.早幼红细胞
44.泪滴红细胞
45.中幼红细胞
46.L3
47.L1
48.L2
49.尼曼―匹克病
50.霍奇金病
51.某男儿,8岁,肝脾淋巴结肿大,WBC2.9 X109/L, HGB80g/L,RBC2.82X1012/L,PLT72 X109/L.骨髓中见较多如图17A细胞,PAS染色如图17B,最可能的诊断是
.
52.图18是PAS染色,请指出图中细胞PAS染色结果为
53.图19是POX染色,请指出图中有核细胞POX染色结果为
54.根据图20所示,其骨髓增生程度应为
55.图21所示5个核的细胞是
.
56.图22所示有核细胞是
57.图23所示有核细胞是
58.图24所示红细胞内结构是
59.图25所示晚幼红细胞内结构是
60.图26所示红细胞内是
61.图27所示红细胞是
62.图27所示细胞是
63.图28所示细胞是
51.戈谢病
52.阳性
53.阳性
54.增生减低
55.破骨细胞
56.浆细胞
57.原始红细胞
58.卡波氏环
59.豪---乔氏小体
60.靶形红细胞
61.点彩红细胞
62.红斑狼疮细胞
63.球形红细胞
(四)名词解释
1.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 (难)
1.是指白血病经化疗或骨髓移植后达到完全缓解,而体内残存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估计此时仍有106~108个白血病细胞存在,但用形态学方法已难以检出白血病细胞。即微量残留白血病。是指白血病患者经过强化治疗按目前所确定的疗效标准取得完全缓解后,体内残存微量白血病细胞状态。这些细胞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
2.干抽(易)
2.是指非技术性错误而抽不出骨髓或只能抽出少量血液
3.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中)
3.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急性停滞,又称急性再生障碍危象。
4.Ph染色体(易)
4.Ph染色体是CML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90%~95%,其绝大多数为t(9;22)(q34;q11)的典型易位, 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它不仅出现于粒细胞,也可见于幼红细胞、幼单核细胞、巨核细胞及B细胞。
5.MDS (中)
5.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这种异常的干细胞克隆以高凋亡和失调低效的方式分化成熟,导致外周血血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及形态异常,最终可丧失分化成熟能力而演变为急性白血病。
6.R―S细胞
(中)
6.又称为镜影细胞,对诊断霍奇金淋巴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胞体较大,呈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浆较丰富,蓝色,胞核多为2个对称性的核,较大,呈圆形,分叶状或扭曲状,也可为单个或多个。其核仁大而明显,染色质颗粒状或网状。
7.M蛋白: (中)
7.指由于单一浆细胞株恶性增生,分泌异常免疫球蛋白,因而在血中和尿液中出现大量性质单一的免疫球蛋白,行血清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可见特征性染色浓而密集的单蜂突起的免疫球蛋白带,这种免疫球蛋白即称为M蛋白或副蛋白或M成分。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8.骨髓增生性疾病(MPD)
(中)
8. 是指骨髓造血细胞持续增殖而引起的一组干细胞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临床上有肝、脾肿大,常并发出血和血栓形成,且有血细胞质和量的改变,脾大、出血倾向、血栓形成及髓外化生。。
9.类白血病反应(易)
9.是指机体受某些刺激因素所激发后,造血组织出现一种异常反应,其血象类似白血病但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少数正常或减少)及(或)出现幼稚细胞,有些病例还可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10.白细胞不增多性类白血病反应(易)
10.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不增多,但血象中出现幼稚细胞的类白血病反应。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中)
11.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超过4%,或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0.45%。
12.类脂质沉积病 (难)
12.是一组较为罕见的由溶酶体中参与类脂代谢的酶不同程度缺乏引起的的遗传性类脂代谢紊乱性疾病.
13.粒细胞脱颗粒作用 (难)
13.在中性粒细胞内吞噬体形成后,粒细胞颗粒中的抗菌蛋白酶释放出来,这一过程称为脱颗粒作用。
14. 依氧杀菌作用 (难)
14.中性粒细胞在吞噬过程中,大量消耗氧并且通过特殊途径产生高毒性的氧衍生物杀死细菌的作用。
15. 初级溶酶体 (难)
15.在核糖体上合成、再进入内质网及高尔基体内进行包装的溶酶体称为初级溶酶体,其内含有50多种酶,大部分为酸性水解酶。
16. MPO途径 (难)
16.在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中,H202在嗜天青颗粒中髓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产生OCl-,其具有更强的杀菌毒性,H202-MPO-OCl-称为MPO途径。
17.趋化因子(中)
17.细菌或组织坏死的代谢产物中,有些具有诱导中性粒细胞运动直至感染源的物质,称为趋化因子或化学吸引剂。
18.吞噬指数 (中)
18.每个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或异物)的平均数。计算公式是:X个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总数/X个吞噬细胞。
19. 中性粒细胞储存池 (中)
19.从晚幼粒细胞发育为杆状核、分叶核粒细胞后,就不断地储存在骨髓内等待释放,这一部分粒细胞称为中性粒细胞的储存池。
20. 调理性吞噬 (难)
20.经IgG抗体和补体成分调理的颗粒与中性粒细胞的Fc受体和C3b受体相互作用后触发的吞噬过程称为调理性吞噬。
21. 次级溶酶体 (中)
21.初级溶酶体与吞噬小体融合,二者质膜发生融合,容纳消化物后即形成次级溶酶体。
22. ROS
(难)
22. ROS即活性氧物质,包括H202、OCl-、OH- 及氯胺等物质。ROS破坏细菌的蛋白质分子、
核酸及酶等而起杀灭作用。微量的ROS参与信号传导的调控、调节转录因子的活化、基因表达及调节凋亡。因此把ROS也看作第二信使物质。OCl-与胺反应又生成的氯胺有极强大的杀菌作用,同时,在炎症反应中氯胺也具有信号调节功能。
23.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中)
23.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全身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的一类疾病。是组织反应性增生的一种特殊类型,常继发于某些因素如肿瘤、药物、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
24.呼吸爆发 (难)
24.静止的单核-吞噬细胞仅有很低的需氧代谢,代谢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其中的厌氧糖原酵解。当受到激活时,无论有无配体与单核-吞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单核-吞噬细胞都表现为氧消耗增加,厌氧糖原酵解增加,戊糖磷酸途径活跃。同时产生高毒性的氧衍生物O2-、H2O2等,这一系列反应即称为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产生的活性态氧物质都具有杀菌或细胞毒活性。
25. 淋巴细胞再循环 (中)
25. 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与淋巴组织之间的反复循环。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可使淋巴细胞接触抗原的机会增加,增强免疫反应,也能使免疫记忆性淋巴细胞有机会经常接触到相应的特异性抗原,保持其免疫记忆功能。
26. SmIg (中)
26.是B细胞最具特征性的表面标志。它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构成的4肽链分子。
27.白细胞分化抗原(中)
27.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1982年国际上统一使用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作为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相应McAb的命名,至今已近200种。CD抗原开始被发现表达在细胞膜上(mCD),随着细胞分化呈规律性消长,后来又发现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的CD抗原先出现在细胞质中(cyCD),随后逐渐表达在膜上。有的CD也可以阶段性形式存在于血清(浆)中(sCD)。
28.脾功能亢进 (中)
28.是指原因不明或继发于不同疾病的脾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脾大,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有好转或恢复正常。
29。白细胞减少症 (易)
29.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于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故又称粒细胞减少症。
3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
30.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外周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清中出现嗜异性凝集素。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
31粒细胞缺乏症 (易)
31. 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32朗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 (中)
32.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以朗汉斯细胞组织增生造成多种组织器官损害为特征。
33戈谢病
(中)
33.又称为葡萄糖脑苷脂病,为β-葡萄糖脑苷脂酶活力明显降低,导致葡萄糖脑苷脂在单核-吞噬细胞内大量蓄积所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所累及的器官有脾、肝、骨髓及淋巴结。
34.急性白血病 (中)
34. 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异常的原始细胞及早期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使正常的造血功能受抑。临床上主要表现有出血,感染,贫血及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
35.FAB分型 (中)
35.是1976年法(F)、美(A)、英(B)三国协作制定的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及诊断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主要依据是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特征,尤其是原始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规定原始细胞≥30%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并将急性白血病分为ALL及ANLL两大类。
36.MIC分型 (中)
36.是在白血病FAB分型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特征提出的白血病的新的分型方法。对FAB分型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37.白血病裂孔现象(中)
37.某些白血病患者骨髓片中仅出现原始和成熟阶段细胞而中间阶段缺如的现象。
38.Auer小体 (中)
38.又称棒状小体,是指Wright染色白血病胞浆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1~6μm,数量不定,只出现在急性白血病中。
39.Ph染色体 (中)
40.柴捆细胞 (中)
40.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出现的一种颗粒细胞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其以细胞内数根至数十根Auer小体柴捆样排列为特点。
41.急性混合细胞型白血病(难)
41.是指髓细胞和淋巴细胞系共同累及的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性的一类白血病,又名急性杂合性白血病。其在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同一般的白血病,但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42.骨髓纤维化 (中)
42.是指骨髓造血组织被纤维组织所替代,而影响造血功能所产生的病理状况。其特点为骨髓纤维化、髓外化生、脾肿大、幼稚粒、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异形性及泪滴形红细胞增多。
43.浆细胞白血病(中)
43.是指患者有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临床症状,外周血片可见到骨髓瘤细胞,且其比例超过20%,绝对值超过2×109/L,骨髓中浆细胞在15%以上,且伴形态异常。
44. 多毛细胞白血病 (难)
44.是一种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来源于B细胞系。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白血病,以中老年居多,男多于女。临床特点为起病隐袭,病程慢,反复感染,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常干抽,血、骨髓或肝脾中出现特征性多毛细胞增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超微结构有特异性包涵体核糖体板层复合物。
45.重链病 (中)
45.是恶性浆细胞病的一种,其特征是产生球蛋白的B细胞-浆细胞恶性增生伴有单克隆不完整(仅有重链而无轻链)免疫球蛋白合成与分泌。
六.问答题
1.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与正常原始细胞相比,有哪些基本特征? (中)
1.①细胞大小差别较大,甚至在同一病例其差别也很大,细胞形态不规则;②核的形态不规则,常有深浅不等的凹陷,有时核畸形明显,甚至分叶;③胞核内特殊结构,如核泡、假包涵体、核内小体、核环等;④胞质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和形态变化较大;⑤胞质内可出现Auer小体,常见于AML,也可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2.何谓非增生性白血病? (中)
2.指部分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未发现幼稚细胞。但非增生性白血病骨髓同样具有急性白血病特点,即骨髓明显或极度活跃,以某一类原始细胞增多为主。
3.何谓白血病FAB分型? (易)
3.是1976年法(F)、美(A)、英(B)三国协作组提出一个急性白血病FAB的形态学分型方案,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两大类及其亚型,1985年进行了修改。
4.何谓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中)
4.由于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有效地被杀灭,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临床上轻者头痛、头晕,重者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5.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中)
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形态多似正常淋巴细胞。在疾病早期,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均可见,但疾病后期,几乎全为淋巴细胞。原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较少见(小于10%)。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都减少,晚期巨核细胞也减少。
6. 难治性贫血(RA)与慢性再障(CAA)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是什么?(难)
6.RA与CAA实验室鉴别要点:
鉴别点 RA CAA
血象 细胞数 可三系减少、二系减少、也可一系减少 多为全血细胞减少
形态 三系均可见病态造血 形态基本正常
骨髓象 病态造血较显著 未见DNA复制紊乱现象
细胞化学染色 NAP 低于正常 增高
有核红细胞PAS (+) (-)
骨髓组织学
ALIP 有 无
染色体核型
30%~70%异常 正常
7.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中)
7.【本题答案】
恶性淋巴瘤主要临床表现为浅表和/或深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且常有肝肿大、脾肿大、发热、皮肤病变、黄疸(多见于晚期)等,也可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等,结外病变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恶性淋巴瘤早期病灶局限在淋巴结、淋巴组织,晚期可侵犯骨髓,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
8.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免疫蛋白电泳有何特点? (中)
8.答案:患者血清总蛋白增高,高达80~120g/L,其中主要成分是M蛋白,绝大多数患者蛋白电泳可见异常蛋白峰,位于7区带之前或α、β区带之间。根据M蛋白的成分不同分为IgG型、IgA型、IgD型、IgE型、IgM型、轻链型、双克隆型、多克隆型,极少数为不分泌型,其中以IgG型最常见。
9. 骨髓纤维化的血象特点有哪些? (中)
9.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网织红细胞占2%-5%。血涂片中可见泪滴形红细胞增多,并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色性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白细胞多数正常或增多,幼粒细胞可见,最高可达20%,嗜酸、嗜碱粒细胞也增多。血小板数早期增多,晚期减少,可见大而畸形血小板
10.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血象特点有哪些? (难)
10.早期即有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多数患者呈全血细胞减少,而且呈进行性下降。白细胞分类少数可见幼粒细胞及异常组织细胞,浓缩血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11.类白血病反应的血象特点是什么? (中)
11.外周血白细胞除少数不增多外大多数明显增多,常大于50×109/L,一般不超过120×109/L。按细胞类型分为中性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等。血片中可出现少量幼稚细胞,中性粒细胞型常有明显毒性改变。血红蛋白量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数正常或增多。
12.如何区分戈谢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 (难)
12.
尼曼-匹克细胞
戈谢细胞
胞核 常1个,染色质较疏松 可多个,染色质较浓密
胞质 丰富,呈泡沫状,含神经鞘磷脂 丰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细胞很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