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表情制作app或其它app提醒我还有4G空间,而实际却没有空间了呢,何解

当前位置:
iPhone无法连接到App Store怎么办 三招轻松解决
编辑:zhangj
来源:网络
  最近很多人都在反应自己的iPhone无法连接到App Store,这跟最近苹果宕机有关系。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技术流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下载到自己心仪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解决App Store无法连接问题。  第一种解决方法  进入 iOS 设置 – 「iTunes 与 App Store」, 按下你的 Apple ID,然后登出,然后重新登入,就不会出现「无法连接 App Store」  第二种解决方法  修改DNS域名,设置-无线局域-信息(i),将DNS改为8.8.8.8,这是谷歌提供的DNS,它解析出的证书是正常的。但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有可能会拖慢网速,此时只需要将DNS再修改回来即可。  第三种解决方法(还原网络设置)  依次点击设置、通用、还原、还原网络设置的路径按钮,进行还原一下即可。在还原后会需要你重新输入Wi-Fi的密码,请提前找到密码,另外就是之前登录过Wi-Fi的地方都是需要重新连接一次的,比如你在家、公司的Wi-Fi就不会自动连接了,在重新连接后又会自动连接。  第四种解决方法  上同样拥有海量的应用软件,并且全部免费无需多次输入Apple ID。绝对是喜欢下载各种应用的用户的福音。如果你越狱了可安装。没越狱也可以安装。同样可以下载海量软件。
你可能还对一下内容感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
苹果应用推荐
PP助手准备为您下载应用
未越狱版:鳄鱼小顽皮爱洗澡
如果在10秒后下载任务还没有开始,请下载并安装:
下载步骤如下:4月18日企业微信1.0版本悄然发布,供用户免费注册下载。而这距离市场热议腾讯企业微信产品已过去了一个月时间,这次发布意味着腾讯也正式进入企业移动办公市场。有一种观点认为:从Appstore的商务榜来看,微信企业版、阿里钉钉、金蝶云之家作为市场中最重要的三个玩家,各自有不同的战术打法,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竞争格局。但个人认为,这场“三国杀”也有可能演变为“斗地主”。
表象:移动办公市场三国混战
中国互联网的C端市场高速发展多年后已现疲态,停下来补补课的需求非常强烈。由于中国并没有一个与美国相应的庞大企业市场,一些原本可以提供给企业的服务是缺失的,不仅是产品跟不上,相应的用户习惯和使用意识也需要尽量补足。从数据上看,移动办公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初期,强手入局对于这个市场尽快发展成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资源地位决定发展路线,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和金蝶云之家有着不同的资源储备,因此发展路径各不相同,但最终在竞争格局上演变成三国杀,是很少见而难得的事情。阿里钉钉和微信企业版都是源自C端的企业级产品,背靠数亿用户,无尽资源,是企业级市场上的富二代。而金蝶云之家虽然不具备阿里和腾讯的那些物质资源,但在企业市场已深耕多年,在业务上有先发优势,对企业需求洞察清晰,也有着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级市场目前的竞争状况,相当于分成了左中右三种战术打法,金蝶云之家在左,秉承专业服务,满足需求,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发展思路,以2B打法为主,更多是在企业内部从上至下推广。阿里钉钉在右,寄希望于用资源注入,用户导入和媒体传播来做起这个市场。阿里钉钉对标的是微信,最终目标仍然是社交市场,所以无论是免费电话还是媒体传播,更多的是2C的打法,希望通过C端影响B端。企业微信走的应该是中间道路,腾讯在十年前就已开始涉足一些企业服务,如企业QQ等,但始终发展得不温不火。这个市场里的一些坑,腾讯是知道的,虽然企业版微信还是无法摆脱利用资源的协同效应求发展,但企业版微信不会像阿里钉钉一样把广告打到各处,也不会把资源注入当作唯一的发展出路。
核心:企业更关注专业,而非媒体效应
阿里钉钉和微信企业版这些富二代们,对媒体效应还是比较看重的,能成功引起关注就能获得更多用户,就能给业务多开辟一些生存空间。前一阵子阿里钉钉把广告做到了腾讯大厦附近的深圳大学地铁站里,广告语中有一条:“用X信来开会,时间总是被浪费,所以你一直在加班。”这种颇有挑衅意味的广告语,就放在腾讯员工上班下班的道路上,有些人看了觉得生气,有些人看了觉得好笑,传播效应十足。
偏偏企业微信今天被曝出考勤记录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媒体的热议。
因此,一个只有风口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反映真实需求的市场。企业办公市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专业与服务,在为企业提供好用的解决方案方面透出真功底,而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媒体效应和炒作。在企业办公市场,类似金蝶云之家拥有的专业及服务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能够与阿里与腾讯两大巨头并立,正是其专业力量发挥的效应。有一些服务能力和把握需求的能力,是常年在C端打拼的企业所不具备的,即便是大笔投入金钱,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金蝶云之家有时间把这些优势放大,进而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未来:三国杀或许会演变为斗地主
腾讯微信企业版微信的入局,除了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外,对竞争格局的改变作用也是很大的。首先,由于腾讯和阿里的天然不兼容,金蝶云之家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要小一些,阿里钉钉会转而将竞争矛头直接对准微信企业版,两者在媒体传播和业务攻防上面会有一些大动作,而这恰好能给金蝶云之家提供宝贵的发展机遇。
其次,竞争最终有可能还是会发展为竞合。微信企业版不会走钉钉曾经走过的路,把广告散播到无处不在,更大的可能是做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走专业服务之路来抵御阿里钉钉的竞争。C端企业虽然对大众需求可以做到洞察明晰,但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对一些企业服务功能和企业需求的把握还不是那么好,微信企业版从市场上寻找盟军实现对阿里钉钉的压倒性胜利,是个非常大的可能性。
金蝶是微信企业版较为理想的合作伙伴,两者多年前就曾在企业QQ产品上进行过合作,而金蝶也在电子发票等领域同腾讯控股的京东有深度合作。腾讯的用户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而金蝶的ERP软件开发及运营能力,也不是腾讯和阿里花大钱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的。换句话说,微信企业版和金蝶云之家具备竞合基础,因为一个有钱有用户,另一个有技术有运营经验,两者在企业级市场展开一些合作,或许能打开一扇击败阿里的机会之门。
未来的移动工作入口,目前看上去会很大,由一家企业来掌握这个入口,当然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过度乐观,如果市场大了,各司其职才是最好的状态。互联网一直以来奉行的一家独大,赢者通吃观念,目前也确实到了需要修正一下的时候了,发扬共享精神,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会是未来的主流意识。因此,企业级市场当前的三国杀局面,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发生改变。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10:01
昨天看到一篇京东移动流量远远落后于阿里的文章,标题足够哗众取众(《联通数据扒开京东天猫移动化的底裤》),也罗列了许多数据,用来说明一个意思,那就是京东快不行了,阿里万年长久。在这两家电商的竞争中,任何一方短时间内大幅落后或是领先都不是件小事,显然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使人不得不去仔细审视一下文章中提供的数据和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篇文章选用的流量数据来自联通和易观智库,根据联通的流量趋势数据显示,在去年11月份的某一天,同一时间段内,3G或4G用户访问阿里系App的用户数远超访问手机京东的用户。在文章中引用的另一处来自易观智库的数据是,2016年1月阿里系App的活跃用户数也远超手机京东。那么这些看似客观的数据有没有问题呢?可能数据没问题,但数据引用和数据对比方式却有很大问题。
中国移动运营商目前有三家,按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来排列的话,中国移动为59%,中国联通为23%,中国电信为18%,联通仅持有近两成移动互联网用户。按道理说样本较小的数据也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联通的数据也能获得一些启示,但事实上问题没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有很多弯子可绕。
首先要想想,会有多少人用3G去电商购物,多少人用4G,或者再想想有多少人用wifi去购物?数据到了这里其实就已经变形了。一般情况下,移动电商对于数据流量的消耗是比较大的,商品展示图文并茂,交易流程需要较快的网速支持,首先用3G进行电商购物是既慢又不划算的,4G速度较快但流量资费较高,有相当大比例的移动电商人群是用wifi进行交易的,这是个现实情况。
若论当前在一线城市普遍使用的4G,中国移动占了其中8成的市场份额,联通和电信分享了其中的2成,也就是说,主张阿里移动远超京东移动的这篇文章中选取的数据,仅占总用户数的10%左右。这还不算什么,问题在于联通的4G用户根本不具备代表性,其优质用户的比例要远低于移动用户,大家都知道,经常使用手机进行电商购物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相对优质。另外,京东和淘宝天猫当然不在一个用户量级上,但京东的优质用户比例要远高于阿里的优质用户比例,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不信的话,看看3月11日凌晨统一开启预约的三星旗舰手机GALAXY S7&S7 edge,预售5688元的手机,京东一天就达到了46万,而天猫还不到1万,由于手机京东占比是大头,可见具体到高客单值商品的下单数量,手机京东实力更强大。
另外就是数据的选取时间段问题,阿里和京东的经营模式不一样,11月份恰逢双11大促,京东的促销活动是从11月1日开始到11月12日结束的,而阿里的促销活动则集中在双11那一天。这对于京东来说,等于是把1天的饭菜匀到12天吃了,对于阿里来说呢,等于是把12天的饭菜集中到一天吃了。用阿里高峰期的一天数据去跟京东平峰的数据对比,当然是不客观的。正确的做法是用一个月的平均数值来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其实两者差距根本没那么大。
拐了这么几个弯之后,又要说到文章中另一份来自易观智库的数据。易观智库认为京东APP在2016年1月的月活为4011万,京东自己报出的是8755万,出现落差了。问题在于,由于iOS系统的封闭性,易观没办法准确检测到iOS系统的访问量,其数据中仅有Andorid的检测量和iOS的估算量,而京东移动用户使用iOS系统的占比约为39%,监测不到的情况下,这么一大块数据就空白了。不过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到,京东的用户确实较为优质,因为整体移动电商市场使用iOS系统的用户比例仅为不到20%。
京东移动端显然不像文章中讲得那么差,淘宝和天猫也没那么好。QuestMobile前不久才发布的2016年1月国内活跃用户数 APP TOP50中,Android+iOS端手机京东使用总时长增长了91.9%,总使用次数提升62.6%,而天猫APP在这两项上的增长率连京东的零头都不到。
此外,知名APP排行查询网站 app annie提供的数据显示 日 - 日期间,京东APP在iPhone用户中的下载排名在前30,而天猫则排在300之后。
京东入驻微信和手Q一级入口后,其实对于京东新用户的增长是非常有利的,去年双11期间微信及手Q为京东带来的新用户增长率为52%,通过微信和手Q实现的成交额增长了2.4倍,订单数则增长了2.6倍。双11期间京东移动端占比为71%,而整个四季度的移动端占比则为61%。
关于这一点,2015年Q4京东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CFO黄宣德也有明确表态:第四季度61%的订单都来自移动端,第一季度到目前来看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微信和手机QQ合作我们不断获得新的进展,订单量和交易额贡献都在提升,特别是双十一之后这些数据和日活跃用户数都有所增长,转化率也在提升,因为双十一期间我们对微信和手机QQ进行了推广,加大了从这两个渠道获取用户的投入力度。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腾讯2015年10月,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微信在三线城市渗透率为43%,这也代表着,微信是京东完成渠道下沉的重要入口,增长空间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仔细研读一下京东和阿里最近发布的财报就清楚了,阿里在2015年GMV和营收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和32%,而京东在2015年第四季度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69%,2015全年交易总额达到,同比增长78%,虽然双方体量不同,但是也充分证明了京东强劲的活力。阿里在2015年的活跃用户数为4.07亿,而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则为1.536亿,按这个数据倒推出去,是怎么也得不出阿里移动用户访问量高于京东移动用户访问量8-11倍这个结果的,除非大量的淘宝和天猫用户仅上去逛一圈就走而不购买任何东西。所谓的8-11倍,只不过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特定数据选取方式下产生的一个片面的数据样本,不具备代表性,也根本无法说明问题的本质。
实际上,试图对中国互联网的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是很令人心塞的一件事,这里充斥了太多的口径不一,选取方式多样但结果大相径庭的数据。这使得有时候,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往往会陷入关公战秦琼式的大戏中,热闹无比,于真正的数据分析却毫无意义。如果真要分析,我建议还是严谨一些好,免得大家对你的动机产生怀疑。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10:06
腾讯在3月1日隆重推出了“芒种计划”,这个计划对自媒体多有扶持,但自媒体扶持只是芒种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从封闭走向开放,将自媒体内容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展,商业价值进一步放大。
腾讯资讯产品矩阵
芒种计划首先提出腾讯资讯产品矩阵,自媒体内容可以通过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插件、手机QQ新闻插件组成的腾讯资讯产品矩阵分发出去,通过企鹅媒体平台分发给更广泛的内容消费群体,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应该算是个里程碑事件,内容消费群体的扩大促进内容生产,内容生产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刺激内容消费群体的扩大,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芒种计划的第一个开放,是流量拓展空间的开放。
微信在发展几年之后,已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但微信公众号从一开始就实施的封闭流量政策,一方面能够快速在体系内形成内容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对内容生产者而言也是有着相当大推广压力的,问题就在于用户的流动性不够强,流量的可拓展性空间很窄。
通过企鹅媒体平台将内容分发出去的同时,也为媒体内容消费的流量增长拓展了空间。首先是媒体内容的消费人群大幅扩展了,对内容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其次是人们能有更多途径去获得流量。不过,流量拓展并不意味着去做SEO,媒体内容优质与否,或许才是获得流量拓展空间的关键。一些粘贴复制,改头换面的抄袭内容,应该是不受鼓励的,流量拓展空间也有限。
芒种计划的第二个开放,是用户连接的开放。
有太多的用户希望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有太多内容生产者希望得到与自己内容匹配的用户,但在对往的内容分发模式下,这并不容易。而企鹅媒体平台为自媒体提供多出口多场景的分发渠道,自媒体将优质内容通过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插件、手机QQ新闻插件,内容面向用户进行大量曝光,增加了让用户找到内容,让内容找到用户的几率。
自媒体内容中的绝大多数还是长尾内容,一些小众的内容、兴趣和需求,通过腾讯成熟的算法机制得以精准匹配,这首先会提升内容生产和消费的效率,降低推广成本,其次会促使用户间与内容形成互动,提升内容能发挥出的效率。
芒种计划的第三个开放,是商业变现能力的开放
媒体内容生产者并不具备较强的商业运作能力,因此变现能力有限,长期提供免费内容又缺乏相应的商业开发,会使得内容生产难以为继。企鹅媒体平台会给内容生产者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和用户管理功能,并能通过天天快报等内容分发平台,将内容消费进行变现,并将收益返还给内容生产者。
腾讯的商业化渠道丰富而多样,过去仅供自有内容的商业化,如今等于是开放出来给所有内容生产者一起用了。内容生产者可以专心内容生产,不必过多担心商业变现问题,而芒种计划的100%收益返还政策,相当于腾讯要把内容产业这块蛋糕做大,促进更多优质内容的涌现,获取最多的内容消费用户。因此,当前对于媒体内容生产者来说,是非常好的时机。
芒种计划对内容生态而言有何意义
当前,各个传统媒体都在进军新媒体,而自媒体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也充分证实了自身的价值,除了能够产出优质的内容外,也有越来越多的自媒体获得了相当高的估值。不过自媒体的生存状况仍是不容乐观的,能够从新媒体中获得收益的传统媒体数量还不多,而绝大多数自媒体人还无法实现养活自身的目的。
从短期来看,由于互联网产品的局限性,确实会有一些优质内容被埋没,也确实会有一些好内容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在腾讯企鹅媒体平台发力之后,一些状况会得到极大改善,内容生产者的努力会更有针对性,而非像过去一样无从下手。因为从内容生产到内容消费再到商业化这整个链条,已开始被打通了。
优质内容首先是个基本条件,在有了优质内容之后,借助腾讯媒体开放平台的精准匹配找到目标用户,获得流量,再通过用户运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变现模式。如果说过去的流量和用户都是粗放型的,只要有流量有用户就有转化,那么未来流量和用户则是精细型的,内容生产者需要得到的是对我的内容感兴趣的用户和流量,而这在另一个层面去看的话,意味着更高的转化率和更大的商业价值。
让合适的内容找到合适的用户,一直是网络媒体平台的梦想,腾讯目前是开启了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内容生产者专注内容,读者消费内容,居中的连接者要做的事情就是给两者做好匹配,降低内容生产者的用户获取成本,降低读者寻找自己感兴趣内容的成本,最终从中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
为什么要叫“芒种计划”
芒种是24节气中第9个节气,既是收割的节气,也是播种的节气。芒种节气一到,意味着农忙时节的开始。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状况,与芒种时节类似。腾讯正是想在内容创业的大潮中获取最多的内容份额。而自媒体内容的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用户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大量自媒体的接入,也会使得腾讯有机会不断精进技术连接能力,做好精准匹配。
各种条件已经提供了,内容生产者除了积极加入之外,也可以把原本用来运营的大量时间精力省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内容创作与生产的方向,致力于生产出更优质的内容。因此,在这个芒种时节,对于各方来说都是希望的开始。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09:28
ApplePay入华首日,用户绑卡约3800万张,一天就完成了支付宝和财付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业绩。虽然,ApplePay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只是承载支付行为的一个渠道而已,但仍然让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在业务上感到威胁。
第三方支付相比Apple Pay区别在哪?
因为,在Apple Pay的帮助下,第三方支付难以进入或需要耗费大量成本去开拓的线下支付领域将出现狂飙,之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只能望梅止渴。这一点,对比一下第三方支付与Apple Pay之间的差别,情况就很清楚了。
支付宝:核心功能仍是电商交易第三方担保,对交易过程有深度介入,交易数据会保留在支付宝上,且需要向线上第三方商家收费,费率在千分之六左右。支付宝从去年开始进入线下支付场景,如超市、便利店等,安装了支付宝的手机可通过扫码支付费用,非常方便。不过,支付宝是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支付的,寻常流程是打开手机、打开支付宝、扫码、输入密码,支付成功,并且线下场景需要有支持支付宝扫码的手里终端才能使用。
ApplePay:核心功能是最纯粹的支付,完成银行卡绑定后,支付直接由银联完成。Apple Pay不介入交易过程,也不保留任何交易支付数据,用户的交易行为直接与银联对接,Apple Pay只是提供了一个渠道。Apple Pay本身不向商家和用户收费,只会向银联收取部分渠道费用,目前约在千分之0.75左右。Apple Pay是软硬件结合的支付方式,通过手机内的NFC近场通讯方式进行支付,用户只需将手机在快捷闪付终端上碰一下即可完成支付,更加便捷。ApplePay是不需要进行联网的,在手机离线状态也能完成支付。
从以上对比来看,相比第三方支付,Apple Pay更显快捷,便利、低成本。用户支付数据和交易数据不会被银联之外的第三方染指,也更安全。
Apple Pay带来的NFC热潮 可能引发支付新趋势
有些人觉得,苹果手机在国内的保有量不过一亿台,Apple Pay不会对第三方支付构成多大威胁。但事实上,真正有威胁的不是ApplePay,而是由此开启的NFC支付热潮。
在Apple Pay初步获得成功之后,NFC支付从iOS系统扩展到Android系统是个不可逆的大趋势。据传,目前银联正与小米、华为和联想等手机厂商进行谈判,相信不久之后Andorid手机的NFC支付将大规模出现,这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就已经是新趋势了。
快钱等ApplePay首批支付服务提供商抢占先机
以快钱为例,在Apple Pay入华不久,相继有几家机构宣布了对Apple Pay的支持。并且快钱作为一家成立十几年的资深互联网金融公司,快钱在企业资质、技术、渠道、合作商户等多方面都有着很深的底蕴。而被万达并购之后,又叠加了万达广场这一全球最大的体验式消费场景,以及万达其他优势资源共享,竞争力倍增。
快钱去年发布了一款超智能POS机。这款机器能做的事情远比普通POS机要多,不仅可以用来进行各种支付,还可以用来理财、享受信贷服务,更可以在上面开展优惠、促销等营销活动。全国100多座万达广场,每年的人流量超过20亿,在酒店、餐饮、娱乐、影院、购物等各大应用场景中产生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这款超智能POS机来进行支付。
由于是线下流量的重要入口,快钱超智能POS机也成为各家第三方支付的必争之地。快钱将超智能POS进行了支付全开放,接入了微信支付、百度钱包、快钱钱包、银联闪付等支付工具。此次Apple Pay入华,快钱在Apple Pay上线首日便宣布,快钱超智能POS成为首批支持终端。
目前,作为Apple Pay首批支付服务提供商之一,快钱不但可以借助超智能pos为线下商户提供Apple Pay服务,还能为线上商户进行技术支持,第一批10多个支持Apple Pay的app中,神州专车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快钱可实现Apple Pay的在线支付功能。
目前,遍布于万达广场内外的快钱超智能POS机,已全面支持银联闪付。Apple Pay入华,智能pos带动传统pos升级换代带来的好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即将爆发的Android机NFC热潮,会带来银联、用户、快钱等的多方共赢。
对银联来说,可进一步拓展线下支付渠道;对快钱来说,则可以将线下生态做大,做丰富;而对普通用户来说,那就是移动支付体验将会更便捷、高效、安全。从而,每个人都能从这场NFC热潮中获得最大的红利。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09:26
据说刚刚发布的小米5携带了10余项黑科技横空出世了,这么个小小的手机上如果能容纳那么多黑科技的话,一般来说都是有革命性产品出现了,或许小米真的要苹果附体了?兴奋之余去找来媒体报道看看都是些什么黑科技,看着看着,嘴里喝着的一口水喷了出来。
按通常解释,黑科技是指远超越现今人类科技或知识所能及的范畴,缺乏目前科学根据并且违反自然原理的科学技术或者产品。印象中Hololens是黑科技,Tesla是黑科技,Oculus是黑科技,谷歌大脑是黑科技,IBM智慧城市是黑科技,三星的ePoP存储器也可以算是黑科技。小米5的黑科技,确实给人脑洞大开的感觉,因为小米重新定义了黑科技这个词。
你要说4轴光学防抖技术比较新,小米5比较早地用上了,这没人去抬杠。虽然4轴光学防抖是2015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技术,苹果和华为却也还没有用上,但乐视刚发布的Max Pro却是最早用上4轴光学防抖技术的,至少要比小米5早一些。如今这项技术被小米拿来当成自己的黑科技,真让围观者脸红啊。
DTI画质增强也不是新东西,去年下半年发布的多款手机中都用了这项技术,包括华为、魅族和锤子等。通俗点说,由于在拍摄时不同的像素之间会产生电流及色彩干扰,使用DTI画质增强可以减少这种像素间的相互干扰,得到效果更好一些的照片,效果绝谈不上那么强烈,只是会比以前好一点而已。把这个命名为黑科技,还不是自己先用的,不知道得具备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
高通骁龙820,这是高通最新款的手机芯片。之前的810芯片存在发热量过高的问题,在应用上一直磕磕绊绊,820应该没这个问题了,于是三星、LG和乐视等公司已开始纷纷使用这款芯片用到旗舰机里,小米5还不是最早用这款芯片的,乐视的Max pro比小米5更早。但是,小米用别人家的产品当成是自己的黑科技大肆宣传,这真的好吗?
其他如UFS2.0、3D陶瓷机身、4G+、全网通、16颗灯省电高亮屏幕、快充3.0和全功能NFC,一路看下来,真没看到太多新意。这只是一款手机在设计上用了些心思而已,谈不上什么黑科技。就拿小米5定义为黑科技的快充3.0来说,1小时充满80%的算黑科技吗?oppo刚发布的新技术是15分钟充满2500毫安电池,乐视的技术是40分钟充80%的电。真看不出小米5的这些黑科技到底黑在哪里了,难道真入了黑者不觉其黑,观者亦不觉其黑的化境了吗?
平心而论,如果不是纸面发布会,需要预定几个月后才能拿到手机的话,单从硬件性价比的角度去考虑,小米5的这个配置值1999的价格。在2000元以下的低端手机里应该还能算个佼佼者,但要把值1999元的手机吹嘘出9999的效果,那就很有些问题了。把上述那些不起眼的所谓技术和特性吹嘘成黑科技,等于是玷污了黑科技这个词,好在这个词并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任何版权可言,尽情消费也可以不用负任何责任。
仔细想一下,其实小米最黑的黑科技就是营销,而这是我们这些天天接触这个行业的人很难理解的。在行业里的人大多明白黑科技的含义,在广大的用户群体中,对黑科技却还是懵懵懂懂的状态,这对于营销来说,是有极大的套利空间的。媒体按理说应该向用户解释清楚什么是黑科技,但这一任务目前看来繁重无比,执意去做的话吃力不讨好,也就没人去做了。
小米5是小米身处增速放缓颓势中的一剂强心针,发布后进行大规模营销攻势,或许有机会推动小米走出窘境。问题在于,小米对于这种另类营销的依赖太过强了,从小米1到小米5,其营销方式从来都是一脉相承绝少改变。不清楚被人们称作耍猴的小米心里会怎么想,单说这种营销方式能否继续奏效,能否迎合不断变换的未来。
华为手机在去年增长了40%以上,这个增速是同期小米的好几倍,2016年登顶出货量第一的王座指日可待,这种状况应该可以算是响给小米的一记警钟。虽然余承东也喜欢搞些噱头,但还在正常范围之内,华为手机是靠产品和真正的技术创新获得如此成绩的,营销只是边角料,绝不是主菜。
一个品牌可以成于营销,却更容易毁于营销,可以用过度营销结识用户,却不能用过度营销亲近用户,那无异于自寻死路。傻乎乎的用户其实这几年是越来越少的,是越来越能分辨出真诚与噱头之间的区别的。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09:49
手机市场与20年前的彩电市场何其相像,至今仍能存活的彩电生产商,多数都经历过无数次大规模价格战。价格战的结果是,彩电的深度普及、国外品牌放弃大众市场退守高端,造就了几个大型的国产彩电生产商。
如果仔细审视一下目前的手机市场,你会发现与彩电当年的行走路径是一样的。老牌的彩电厂商如上海、熊猫、环宇等在新生力量如长虹、康佳、TCL、创维等品牌的崛起下逐渐没落,正如在小米出现后,手机市场格局逐步从“中华酷联”切换为“花旗小妹”一样。
根据IDG公布的最新数字,2015年四季度中国手机厂商总出货量为1.173亿部,同比增长仅为3%。2015年手机市场的增速是持续放缓的,经济下行,人口红利枯竭,需求下降,是手机厂商面临的大环境。自身在创新方面面临瓶颈,也是问题之一。
2015年是手机市场收尾的一年,人们已看不到2014年那种狂乱而嘈杂的景象,有些本该投入到手机的资本转而进入智能硬件。手机市场增速的放缓,意味着这个领域已经没有新品牌太多机会,市场将在下行中迎来洗牌。
小米放缓与华为逆袭
2015年手机市场的绝对主角,是小米与华为。
小米在2014年迎来最快增长年份,出货量比上一年增长三倍达6112万部,而万部,增长速度只在个位数,相比华为的增长速度已黯然失色。2015年国产品牌表现最好的是华为,国外品牌表现最好的是苹果,单论增速的话,小米已排不上号。而且,小米手机单价较低,平均仅有141美元元,远低于华为和vivo等对手200美元以上的平均单价。
小米是个有增长饥渴症的厂商,如果小米在一年前或最好是两年前就开始进军中端市场,杀入vivo、oppo等厂商所在的领域,如今形势将大不一样,也许根本没有什么华为的逆袭。但小米对于通过高增长维持自身市值的考虑,压过了进军中端市场这一长远的战略思考。小米在2015年也力推过中端机型小米Note,但未获成功即退守回去,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低端机型红米身上,希望能用低价继续走量。可是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小米手机最终销量离一亿部的数字相差甚远。
华为的崛起就像一部大片,其胜利令人回味。荣耀独立时,人们认为这是华为要进军互联网手机,荣耀甚至可以独立上市。但越到后来越发现曾经的主角成了配角,荣耀在刘江峰走之前基本就靠边站了,2015年最风光的无疑还是华为手机。2015年华为手机出现了44%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国内市场以629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与小米仅有些微差距,2016年登上头把交椅应该不是问题。
现在看,荣耀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让华为熟悉电商渠道,获得互联网手机的运营经验,第二是利用中低端产品牵制住小米等对手,给华为手机留出充分的空间来进军中高端市场。这个策略竟然是对的,2015年手机市场消费升级出来的增量,华为手机是最大的获益者。
华为手机在2016年有Mate 7、Mate 8和Mate S等几款机型大放异彩,而这些机型发布时多为3000元以上,Mate 7在发布后七个月内卖掉400万台,而Mate 8在发布后1个月内就卖出100万台。这几款机型为华为手机今年的高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5年手机市场充满戏剧性,华为与小米形成尖锐对抗的局面在2014年还不明显,但在2015年却悄然成真。这两家厂商把持了国内超过30%以上的市场份额,论设备出货量小米占优,论销售额华为占优,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竞争态势,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堪称深远。
那些活跃的追赶者们
从中华酷联到花旗小妹,似乎也就是一转眼的事情,但实际上中华酷联并未解体,花旗小妹说的是一种新趋势,反映的并非实际情况。中兴手机在2015年出货量达到5600万台,位列全球第七,这与其曾经的排名相去甚远,也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但已是很不容易的成绩。
同华为一样,中兴手机对2500元以上的中端市场兴趣盎然,2015年中兴推出的主力旗舰机型AXON天机,曾因疑似习总书记使用机型受到营销热炒。事实上这款手机在设计上和配置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准,相对于其高昂的售价而言并不脱节。但AXON天机的实际销量很可能并不理想,仅占其国内1500万部出货量的一小部分。不过中兴在海外市场的拼杀能力还是很强的,2015年中兴在国际市场销出4100万台手机,其国际化能力也仅有华为和联想可与之相比。
酷派在2015年遭遇了很多变故,在与奇虎360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出互联网品牌奇酷之后,又接受了乐视的投资,搞到最后鸡飞狗跳。虽然事情看似圆满解决,但这次事件对酷派的伤害是相当大的。酷派有相当强的研发设计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这是奇虎360与乐视先后与酷派合作的主要原因。而在传统运营商渠道日渐式微的压力下,酷派自身也有极强的互联网化需求,在某些合作上有些操之过急。
酷派在2015年总出货量在3800万台左右,这中间有多少是通过传统渠道走出去的,新渠道占比是否上升,非常值得注意。酷派手机目前还缺乏中端机型,以与运营商渠道合作的低端机型为主。打不进中端市场,是酷派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不过酷派的核心优势并没有完全消失,目前算是勉强守住了阵地。
联想2015年的手机出货量在7000万台左右,比2014年的9000万部有明显回落。联想手机绝大部分销售到国际市场,这使得联想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品牌手机厂商。联想移动在2015年经历了换帅、整合,始终保持亏损状态,但目前的策略倒是极为清晰。
联想移动在2015年砍掉了冗长的产品线,形成了vibe和Moto为主的两个品牌进行协同发展。在国际市场vibe有中低端机型,而在国内市场则主推vibe的低端机型乐檬,外加一个子品牌zuk。乐檬去年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过千万,前几年联想对海外市场过于聚焦,2016年联想计划重回国内市场,而乐檬目前所占领的这块阵地,对联想回归则意义重大。
令人振奋的希望之光
OPPO和VIVO是两个不同品牌,但提到其中一个时总会让人想到另一个。这两个品牌有很多相同点,都是长期深耕中端手机市场,搞品牌化运作而非走互联网手机路线,产品设计能力堪称一流,是其他所有手机厂商的榜样。在全民都搞互联网手机的今天,OPPO和VIVO则坚定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VIVO在2015年的销量为4000万台,而OPPO的销量也达到了5000万台。这两家公司这几年一直在走上升曲线,坚决不为走量而推低端机型,自主建设属于自己的销售网络,不对线上电商渠道形成依赖,其增长率并不比那些互联网手机厂商差。在消费升级时代,如果有朝一日国产手机要进军高端市场,VIVO和OPPO会是其中最强的生力军。
金立手机过去两年的转变,可以为酷派和TCL们做出表率。这家厂商原本的品牌形象非常山寨,低价产品行销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在国内的四、五线市场有相当的基础。在进行品牌策略转向后,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打拼,金立已步入正常手机玩家的行列。
金立在2015年出货量达到3000万台,主打超长续航的M5和M5 plus这两款产品亮点颇多。金立是较早意识到超长续航这个需求痛点即将爆发的厂商,这一正确的产品策略,为金立在2015年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金立是国内少有的具备系统化自主生产能力的厂商,这对其做好品控帮助很大,故障率和返修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奇酷手机是2015年市场上的一个惊喜,团队产品能力强,有强大流量经营能力做后盾,最关键是营销能力强。360在与酷派因合作事宜闹得不可开交后,竟然也没怎么影响到奇酷手机的发展,下半年推出的奇酷手机旗舰版,从产品设计到外观再到配置均展现出一流水准,并与双11期间成为新晋手机品牌中表现最抢眼的一款手机。
奇酷手机定位于2500元左右的中端消费市场,这里其实已经很拥挤且面临关门。奇酷在2015年不太顺利的大环境下,奋力挤了进去,算是在车已启动车门关闭之前的最后一刻上了车,过程有些惊险色彩。手机市场需要多元化,奇酷的入局算是他们自己的幸运也是市场的幸运,由一批源自互联网背景的人去参与竞争,这个市场将会更有活力。
谁的2016?
中国是个新兴市场,因此在市场表现上有些失真,手机做得好和手机卖得好,从根本上来说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作为市场的领导者,华为和小米手机在产品体验上并不比后面一大批追赶者强多少,相反却都各自拥有较高的返修率,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从产品体验上来看,iPhone和三星这两个国外品牌仍不愧其王者地位,国产手机如今已能做到相当漂亮,配置相当强悍,但与这两个品牌的差距仍然很大。
不过这一状况在2016年也许会有所改善,因为手机市场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了,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将逐渐得到修正,未经严格测试就将硬件软件凑在一起卖出去的那套做法已经过时。而市场从低端向中端进行消费升级的趋势一旦开启,也会使得企业有能力将产品质量控制在较好标准。
在无法追求2014年那种连翻几倍的量级的情况下,过去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将不复存在,手机将越来越成为一个有较高门槛的行业,而这意味着行业将出现洗牌,小厂商会出现成批倒闭的现象。去年年底频繁发生的代工厂跑路事件,就是2016年手机市场敲响的警钟,今年会是手机厂商倒闭年。除了华为和小米这样的行业领导者,VIVO和OPPO这样走精品路线的厂商也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那些规模较小的厂商,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09:50
2012年末的时候,人们已开始讨论未来的巨头都是谁了,有一种观点认为BAT将会被改写,百度将从BAT中掉队。当时百度的股价在90美元左右,市值不过300多亿,看样子确实危险。但百度股价回升后人们意识到,BAT还真不是那么好颠覆的,拥有大平台的这三家公司,在可见的将来还看不出有谁能够替代。目前阿里和腾讯市值各自在1500亿美元左右,百度在800亿美元左右,BAT坐稳第一阵营,今天看看第二第三阵营的小巨头都有哪些?
第二阵营:蚂蚁金服、小米、乐视
蚂蚁金服下设业务包括支付宝、芝麻信用、蚂蚁小贷、蚂蚁金融云、余额宝、招财宝和蚂蚁达客等,多为寄生在大阿里体系之上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这里面最有价值的业务当然是支付宝了,蚂蚁金服的主要价值应该是支付宝撑起来的。
据说蚂蚁金服A轮融资后估值就已达到450亿美元,而在寻求B轮融资之前,估值已喊到600亿美元甚至800亿美元。如果能按计划顺利上市的话,就目前这个估值就已超过百度了,上市后再有点溢价的话甚至能超过阿里本身和腾讯,这是乐观前景。
蚂蚁金服也是有挑战的,简单来说一个是外部竞争,一个是大环境的变化,还有一个是预期目标的艰巨。外部竞争主要来自腾讯,微信支付的快速崛起给支付宝带来很大压力。腾讯金融的证照资质一样也不差,依托庞大的社交网络,理论上蚂蚁金服能做的业务,腾讯全都能做,且能做得很好。此外,京东金融的崛起,也会给蚂蚁金服造成一定牵制。
第二,互联网金融目前显然处在低谷,政策有收紧的迹象,至少大环境不再像两年前那么宽松与狂热了。质地不错的P2P平台宜人贷上市后一路不回头跌了70%就是个警讯,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目前还无法产出大规模的正向回报,大家都在花钱砸市场,概念是否受市场追捧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第三,蚂蚁金服的预期目标并非仅依靠阿里体系做大,而是要扩张到外部,成为一个打通更多外部资源和场景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这与多年前支付宝的外扩口号很相似。阿里收购的企业很多,全都连上蚂蚁金服是没问题的,但是要真正扩展到体系外,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蚂蚁金服的前路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将其定位在第二阵营的准巨头还是合适的,其上市时机应会与宏观经济形势复苏密切相关,初步预测会在2018年左右。
小米科技是过去4年的一个奇迹,是从几十个人的团队,一部工程机发展起来的,成立四年就已年销手机6000万部以上,成长速度惊人。小米独特的营销方式,还带动了互联网手机的热潮,模仿者众多,很多营销培训机构就光靠讲小米模式就赚了大钱。
其实就光凭小米看到了智能手机在中国普及的大需求这一点上,这家公司就很了不得了,再别提小米还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充分考虑到中国用户心理及行为特点的营销方式。一个集风口论、粉丝经济、互联网营销、硬件补贴等概念于一身的小米,获得了极大成功。
上一轮小米融资11亿美元,估值在450亿美元,如果按照当时的势头发展下去的话,小米在2015年就可以估值600-800亿美元左右,但大环境变了。小米在2015年出现了一些问题,曾经让投资人心动不已的高增长消失了,小米不但没能卖出原计划1亿部手机的量,连8000万也没到,最终销售数字应该在6800万台左右,而这仅比2014年的6100万台多了12%,这个发展速度是有些尴尬的,有大环境的问题,也有小米自己的问题。
整体的手机市场其实在2014年就已开始放慢增长了,而小米这两年一直在努力开拓下级市场,在千元机上下了很大功夫,放松了对中高端市场发生变化的警觉,被华为抢了先机。华为推出的中高端手机迅速占领位置,在2015年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从4100万部的出货量增长到6300万部以上。当小米意识到问题后推出中端机型,但为时已晚,收效甚微。战略上的失误,对小米来说是个相当大的遗憾。
2015年不独国内媒体,外媒对小米的估值也是饶有兴味,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小米下一轮融资可能会在现有估值基础上缩水。除了大环境变化和小米的战略失误之外,小米一直对标的苹果估值下滑厉害,也是原因之一。但不管如何,小米仍可算作第二阵营的准巨头。
单从上市公司乐视网的1090亿元人民币市值来说,这应该还算不上一家准巨头,市值甚至不如京东和网易。但要明白的一点是,乐视上市公司仅包括乐视网、乐视营销和新加入的乐视影业,乐视大部分业务并不在上市公司资产之内,包括乐视致新(电视)、乐视体育、乐视移动、乐视汽车等等。
2016年,乐视已每周两个发布会的速度向外推介新业务,除了电视之外,手机、影视、体育、汽车、自行车、教育、红酒电商等,没谁能说清楚乐视到底有多少新业务。在资本运作上,乐视也非常活跃、斥巨资拿下酷派、TCL、易到用车、国安俱乐部、章鱼TV等公司的股权,每每让市场大跌眼镜。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为何一个正向现金流并不充裕的企业,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做这么多事。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如果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欲太强自然是不行,如果能秉承把大家拉进来一起做大,不忌讳让别人分些利益的理念,那就好说多了。
乐视这个品牌还是很强的,业务上也没什么禁区和限制,从视频跳到电视再到体育再到汽车再到VR,这个链条还是比较合理,自己慢慢做总是很慢的,引进外部资本快速做大,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是乐视体育,B轮融资10亿美元,目前估值40亿,而这一切只是在短短时间内发生的。乐视移动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手机市场的新进者,乐视手机去年卖掉500万台,今年目标定为1500万台,这种逆天的业绩,也只有在资本有效接入,把大家伙拢在一起干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占多占少有什么关系,反正都叫乐视。
乐视去年比较强调的一个理念是,“生态化反”,翻译过来就是生态的化学反应。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内容和渠道都是多元化的,聚在一起会有化学反应出来,一样的内容你只能卖CPM,我能卖的地方比你多,价值比你大。
不要看乐视的账面资产,要看其隐性资产,从目前乐视铺开的这个架势来看,这是往千亿美元走的布局。过去几年乐视并不被看好,但实际发展成绩却也并没让支持者失望,2016年应该是乐视比较关键的一年,是不是小巨头,今年应该能应验。
第三阵营:京东、滴滴出行、新美大、网易
京东目前在美股的市值是341亿,从已上市科技公司的市值上来看,是排在第三位的。京东最高到过500亿美元的市值,如今正是低迷时期,市值缩水三分之一。京东目前是亏损的,但这并不影响华尔街对其看好,因为京东在模式上最像亚马逊,走的是品质发展路线,掌握了中国最优质的电商用户。
京东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主要是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围剿,如阿里、苏宁等,一些中小型的电商平台也会不自觉将京东当成竞争对手,这无形中对其构成巨大压力。京东另一个面临的问题是,急速扩张的市场份额与逐步下滑的良好商誉之间如何形成平衡。
京东目前仍保持70%以上的发展速度,超出其对手阿里一倍还多,但京东在2015年也爆出相当多的假货风波,这会成为其发展路上的隐患。不过从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的消费升级浪潮正在加速,中产阶级的消费意愿也越来越强,京东作为小巨头的地位,应该还是稳固的。
2016年较为风光的一家企业,就是由滴滴快的更名而来的滴滴出行。过去一年滴滴快的拿了很多钱,7月份融资20亿美元,9月份融资30亿美元,而在滴滴快的合并之前,两家公司各自拿了7亿和6亿美元,目前滴滴出行估值150亿美元。
从7月融资后的现金储备到9月再度融资后的现金储备来看,至少有两个月,滴滴快的的月度消耗在5亿美元左右。打车是个很烧钱的业务,关键是滴滴快的在合并后并未能一统江湖,在一线城市还遭遇了uber和神州租车的阻击。按理说合并后的日子应该好过一些,但随着竞争的加剧,消耗似乎也是超出预期的。
滴滴出行确实控制了相当大份额的打车市场,但最有价值的一线城市那部分不得不与uber分享,政策限制和打压其实对滴滴出行不算什么,uber的竞争才是心腹大患。2016年滴滴出行的日子也许会艰难一些,不过对手似乎也同样被耗得差不多了。滴滴出行向生活服务领域的进军成果,将成为影响其2016年估值的一个较大因素。
对这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而来的公司来说,竞争会远比打车市场更为惨烈。新美大成立之后,餐饮到店业务已建立起优势,外卖业务仍面临激烈竞争,酒店团购方面面对合并后的携程与去哪儿,明显处于弱势。不过最近美团又完成新一轮30亿美元的融资,这给其发展提供了动力。
关键的问题是,美团的对手多为巨头,如百度糯米、阿里口碑、携程等,而美团又志向远大,不甘心倒向任何一方。之前与阿里合作破裂,被阿里出售股权,其实已表明其决心,因持有点评股份而间接成为新美大股东的腾讯,在控制欲上较阿里弱一些,这给两者一段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
新美大的优势不是市场份额,也不是过千亿的GMV,而是一支堪称铁军的地推部队,规模约有8000人左右。这与百度糯米及阿里口碑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巨头们有资源,也还是灭不掉新美大。O2O业务,原本就是连接线上和线下的。新美大的小巨头地位暂时确立,关键要看日后能否探索出创新的业务模式。目前的外卖和到店,仅是铺垫而已。
网易是老牌上市公司,目前在美股的市值为200亿美元左右,2015年最高到过240亿美元的市值,是一只较为稳定的绩优股。网易的主要业务是游戏,这几年也发展出电商、彩票,企业服务、公开课、音乐等,网易还是国内最大的免费邮件服务提供商之一。
网易的业务大多知名度不高,知道考拉海购和网易云协作的人肯定没有云音乐多,主要原因是这家公司在推广上没那么铺张浪费,整体来说这是家比较节省的公司,业务能做的起来就做,靠产品和服务获得青睐,用流量注入的方式发展业务,在他们看来是很浪费的事。其实网易的业务发展逻辑,是游离在主流之外的,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差。
风险在于,知名度起不来,有些业务就不堪冲击。网易花田产品做得不错,但还是衰落下去;云协作做得挺好,但钉钉声势更高;云音乐是良心产品,但抵御不住腾讯音乐的冲击;彩票2014年都做到快上市了,政策一冲击连声音也发不出一点。网易业务线能做到第一的基本没有,就连传统优势的邮箱,也是被QQ邮箱压过一头的。
换句话说,网易在运作上的细致与精密之外,还透着那么一点狡黠与投机,什么红火做什么,缺乏转型的长期规划。现在不太清楚的一点就是,投资者到底是对网易的创新业务给与信任投票,还是因游戏增速好转给与其高估值,如果是后者的话,网易作为第三阵营的小巨头,还是存在一些隐患的。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11:04
苏宁易购近日被苹果从线上授权经销商名单中除名,很多人都说是因为低价倾销造成的,其实不然。如果苏宁易购真的能每台机器亏几百块出货,这相当于零售环节对苹果做补贴了,苹果是不会介意的,苹果对所售设备实施严格的价格策略,任何零售环节想要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反过来再去提升对苹果的价格话语权,都是徒劳的。苹果不会因为你贴钱卖设备了,就对你做出处罚,苏宁易购此次被除名,另有原因。
苹果产品出货量大,每一次新品发布都有抢购效应,是电商的一块兵家必争之地。授权经销商从苹果处拿货都是一视同仁,价格是死的。再加上苹果产品线较为单一,一年只一款手机且价格透明,因此经销商很难在价格上想出更多竞争手段,在竞争中压过对手一头。或许苹果的营销思路中,就是刻意想在经销商中维持一种均势,以满足自身利益诉求。但即便如此,电商渠道还是愿意卖苹果设备的,因为苹果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能为他们带来新用户,赔本赚吆喝也值得。
此次苏宁被处罚的原因之一是苏宁易购的采购模式问题,苏宁易购平台上的苹果设备并不都是自己的,也有很多来自第三方供应商。这就造成了一种状况,那就是有些苹果手机是有授权的,有些却没有。进货渠道分散的结果就是,经销商对渠道的掌控力度弱,对产品的品控难以把握。来自第三方供应商的产品出现问题时,责任归属会出现模糊,造成坏的购买体验。
出现问题后消费者首先是要找苏宁,但实际上这是第三方卖的,如果第三方没有给很好地解决问题,消费者势必还要去找苹果。苹果说我授权给苏宁去卖苹果手机了,但你这个不是我授权的这个批次啊,你还得去找苏宁。问题解决不掉,消费者就会把事情怪在苹果身上,当此类消费投诉多起来之后,苹果只能出手整顿市场。
第二个原因,源于苏宁线上线下同步,全国一盘棋的经营模式。苏宁线下有门店,线上有苏宁易购,还实行双线同价的策略。对苏宁来说,把河北的货调到河南去卖是很简单的事,把线下的货拿到线上去卖也很正常。必要时跨区域和跨线上线下进行相互串货,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但这恰恰触犯了苹果的大忌。苹果采取严格的经销商管理制度,细致地将线上和线下,区域之间划分得非常清楚,往哪里供货给谁供货都是有计划的,苏宁这么一搞,对苹果来说很多事情就乱了。
苏宁的目的是对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机整合,相互协同,以期在竞争中实现突破。而苹果的意图是,通过保护下级经销商的利益保护市场。同一区域有好几家经销商,大家进货各有份额,苏宁用别处串来的货打进来冲击市场,其他经销商的利益无法保障。此外,苹果的线上和线下授权经销策略是不同的,苏宁的线上线下同步政策却与此正好有冲突,苏宁不仅可以用线下优势打压其他经销商,还能反过头来给线上经销商施加压力,这是苹果不能容忍的。
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文化问题了,这涉及到苹果和苏宁各自对促销宣传的理解问题。苏宁最近冲得很凶,为了更多撷取市场份额,往往会打出一些类似“突破低价”的口号和标语,这本身就够引人关注的了,苹果也会好奇,我出货价格这么严格地一刀切你怎么突破低价?但最终发现那只不过是宣传噱头,在实际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往往买不到宣传中的低价,或者只是有价无货,最终能买到的还只能是寻常的市场价格,自然会心生怨气。
在促销活动中感觉被忽悠了的消费者,除了会迁怒于商家外,还会对苹果产生看法,直接影响到对苹果的社会评价。苹果或许对流通渠道的利益有些不放在眼里,但却是一家对消费者诉求相当关注的公司,产品做得挺好非常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在销售环节却屡屡得罪用户,这也是苹果所不能忍受的。发生今日之事,也是必然。
在中国市场,渠道非常强势,很多企业在对渠道产生依赖之后,就只能一点一点眼睁睁看着渠道把利益的大头拿走却无计可施,这也是为何苏宁等渠道要用尽各种办法切市场份额的原因,渠道的能力意味着对生产商的话语权。但这次苏宁碰上的是苹果,一个不仅会做产品,更精通营销理念,善于制定市场销售战略的公司。
像苹果手机这种产品,卖的本身就并非机器本身,更多是品牌溢价。苹果有消费者的支持,就有胆色对经销渠道进行有效管理,而不是让经销渠道去管理供应链。苹果的销售策略中,是见不得经销商出现一家独大局面的,维持均势是其既定策略。而在苏宁的打法中,却缺乏应对这种策略的深层次思考,急于求成,最终酿成尴尬局面。
其实这也不仅是尴尬了,更是一种危机。失去线上经销授权的苏宁易购,今后当然还能通过第三方供货出售苹果手机,但已失去了苹果的官方品质保证,出现质量问题时除非苏宁大包大揽全包下来,否则会影响消费者体验。此外,在没有官方授权的情况下继续销售苹果手机,也还是有很大法律风险的,包括苏宁在天猫上开设的旗舰店,能否继续卖苹果设备都要打一个问号。
苏宁也许认为自己是线下大渠道商,有资本跟苹果玩玩,争得一些话语权,但或许苹果还真没把苏宁放在眼里。苹果有用户的力挺,本身就是渠道所无法获得的优势,这种优势能使得苹果放弃与最大运营商中移动牵手而转投联通,最终还能在大陆获得成功。制裁苏宁对苹果来说,根本就只是小事一件,可这对于苏宁来说,就很尴尬了。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10:41
滴滴快的是2015年2月份宣布合并的,在此之前的2014年,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外加一个易到用车,已在市场上拼杀得不可开交了。双方合并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实在拼不起了,资金消耗太大,失血严重。这次合并本来应该是给越来越热的市场敲了记警钟,但没想到却成了O2O大战的一个加速器,现在想起来实在令人感慨。
O2O市场的定义其实到现在也没弄太清楚,其实O2O是个比较大的概念,而市场上在资本推动下的拼杀则仅限于消费市场领域,这只是O2O很小的一部分,不过倒也是一些资本和创业者唯一能插脚的领域。
2月份滴滴快的的合并,在一些人眼里是警钟,在另一些人眼里则是机会。打车是O2O里面的高频服务,既然这两家烧了那么多年前,已证明这个市场还是有存在逻辑的,那咱们就杀进去吧,打车这么高频的服务没了,那就抢次高频,中频甚至低频服务,谁抢先圈到用户谁合适,或许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巨头把持的高频交易是O2O主战场
滴滴快的的合并,直接为次高频的生活服务类O2O加了把火,如餐饮、外卖、娱乐、电影票等。美团在上半年的业绩是470亿元销售额,看上去全年过千亿是没有问题的。虽然这里面约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传统的团购业务,但在团购之外的外卖、订餐、电影票等业务发展迅猛。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总票房不断突破历史新高,美团甚至还把猫眼电影分拆出去独立运作,号称占有了80%以上的在线订票份额。2015年如果消费者能用点心的话,看电影不会超过20元,大部分时候仅需10元即可欣赏大片。
在餐饮外卖方面的投入,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外卖方面至少有三四家较强的竞争者,如美团、点评、百度外卖、饿了么等。竞争最残酷时,一份20元的外卖补贴10元钱是常事,花个10块钱就能吃到两菜一汤外加饮料水果也并不稀奇。有人说美团每个月要贴进去5个亿,数字不一定准确,但各家都为了争抢市场份额而下了血本倒是真的,这似乎也是之后美团与点评牵手联姻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来看,服装已经被天猫和京东这些电商平台垄断了,没什么可争的,但在食住行这三块的争夺,2015年是最激烈的一年,也是争出结果的一年。滴滴快的,Uber外加易到和神州,已在日常出行领域建立起基础,打得不可开交。虽然滴滴快的在年初合并后有望降低成本,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需要大笔投入以抵御Uber的竞争,而Uber在2015年的崛起,成为制约滴滴快的的一道绳索,对消费者来说也算是功德一件。
这两家是怎么补贴的呢?大致是全天对司机进行1.2到2.0倍的费用补贴,即用户打车花100元,司机可实际领到120元到200元,多出来的钱就是他们补贴的。但司机果然是逐利性最强的一个群体,在补贴政策下,往往是早10点到下午16点之前,以及晚11点之后到早7点之前不好打车,因为这些都是低额补贴时段。
虽然滴滴快的和uber会从车费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但每名司机日常跑够一定单量后还会有现金奖励,一个月中每天都跑够一定单量,还有额外现金奖励,这基本就相当于过去工厂里的全勤奖。在这种补贴力度下,我粗略测算过,天天出门就坐滴滴出行或uber的话,将比自己开车节省30%到40%的成本。
除竞争激烈的日常出行市场之外,旅游、酒店和飞机票等O2O市场也激烈非凡。2014年是休闲度假游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一年,途牛和同程等玩家打得不可开交,之后途牛加入京东,同程于2015年被万达拿下,这才硝烟落定。但2015年各大OTA的争夺很快就到达了白热化,这里面的主要争夺者是携程、去哪儿,外加美团。
携程的传统优势在酒店住宿方面,而去哪儿则是靠机票起家的,双方都想向对方的领域渗透,但除了激烈的价格战之外别无他法,结果就是携程出现亏损,去哪儿则出现更大的亏损。携程在拿下艺龙之后消灭了一个对手,加强了在酒店方面的实力,去哪儿想要在酒店方面赶超携程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中间还插了个地面能力较强的美团,再拼下去实在不是办法,于是携程与去哪儿最终合并,携程投入百度怀抱,时间是在10月末。
两者合并之后,OTA领域的争夺战立刻偃旗息鼓,虽然大家都不愿意承认,但每一起合并案之后最先显现出来的效应就是财务上的止血。之后携程与去哪儿都各自浮现很多问题,但相比过度失血来说,那些问题算什么呀。
中低频交易战场不只是失血那么简单
在另外一个战场上,中低频的O2O大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里,创业的残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巨头们烧再多钱至少还能存活,也有的是资本愿意让他们烧,而在这里,烧不出个未来就意味着死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鼓舞下,大量创业者涌进O2O进行创业。那种规模化广揽用户的高频服务已轮不到他们,但是在大平台顾及不到的细分市场找找机会还是可以的。最常见的就是到家服务,如上门按摩、上门清洁、上门送药、上门美甲、上门送餐、上门家装、上门洗车、上门做菜等。
这些服务的特点就是细分,垂直,低频,用户规模形成不易,用户习惯形成不易。如上门送药和上门家装,这个频率之低,一年也不知道会有几次服务机会;再比如上门洗车和上门按摩,这些服务需求的频率会高一些,但传统方式下的洗车和按摩服务对用户来说并不是那么难以获取,获取成本也不是那么的高,用户为何要花多一点的钱去使用这种服务呢?这里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这里面不得不提一下消费成本问题,因为消费成本是O2O成败的关键。O2O能否有效降低用户获得服务所付出的成本?答案是不一定,如果把滴滴快的和uber的补贴去掉,司机和车辆的营运手续办全,还能让用户以较低成本出行,那才是真正降低成本了,目前看O2O还并没有如此功效。当然,服务获取成本并不重要,有些人为了方便也是愿意多掏钱的,那么我们看看消费成本。
消费成本指的是你为获得一项服务或商品时付出的代价,这里面不光涉及到钱,还有时间和精力。你去苏宁店面里买一台电视要花多久时间?去要花点时间,回来要花点时间,中间的选择和比价也要花点时间,没有两三个小时花在这上面是搞不定的。而如今,在电子商务网站上,这一切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这就是消费成本的削减,所以电子商务很成功。
我们再看看O2O到家服务,有人上门给你洗车,一般来说在北京的价格在38元上下,而在大街上的洗车行,价格大约在20元到30元左右。O2O的服务获取成本是高了一点但这倒没什么,关键问题在于,你是否因使用这项服务而提升了自己的效率,削减了自己的消费成本。如果你碰巧在小区里,碰上了两位前来推销洗车的人,而碰巧你又不出去,那你打开手机下个订单让他俩直接洗车,这个消费成本几乎为0,但如果你坐在家里下订单找人来洗车,等待哪怕半小时时间,再加两个联系电话,这就有些消费成本了。如果洗车店在你家附近两公里之内,你亲自开去洗车所需的消费成本不一定会比线上下订单更高。
很多O2O业务都有个消费成本的怪圈,例如送餐。如果你坐电梯下楼就有饭店,叫外卖所需的消费成本是要比自己直接下楼去吃高很多的。你无法饿了再吃,而是需要提前一个小时订餐,还需要接电话接餐,如果碰上送餐不及时,这口饭就无法按计划吃到嘴里。更致命的一点是,装在保鲜盒里的饭菜,终归不如餐馆里现做现卖的饭菜可口。除了有些补贴还能勾着用户,其实在消费成本的削减上,有很多O2O项目是有天生缺陷的。
2015年中国在线餐饮市场有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但涌入该领域的投资就已超过1500亿,不作不死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超低频O2O交易战场的悲喜剧
2015年有个词叫2VC,实在是形象无比。有些企业的业务是2C的,有些企业的业务是2B的,但也有些企业的业务是2VC的,例如在线二手车交易。在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有瓜子二手车、人人车和优信拍等。他们除了疯狂打广告,搞鬼畜视频给用户洗脑,还擅长互相揭短,纷纷指出对方的数据造假行为。
数据假不假先不说,单看其业务逻辑是否合理,是否可持续。二手车交易算是O2O里面最低频的服务了,估计除了买房子,丧葬服务之外,也很难有什么服务能比其更低频,就连结婚服务估计都比二手车高频得多。
但就是这种超低频的O2O服务,却在O2O泡沫破灭之后大放异彩,接连传出巨额融资消息,各家的销售数字也一路攀升,仿佛一夜之间,以中年人为主体的二手车车主们已甩开其他更年轻群体,率先进入数字交易世界了。这是个很不科学的现象,却有数字对其进行支持。
汽车销售的产业链很长,在这方面占有优势的汽车之家和易车,利用丰富内容黏住用户,为用户提供各种便利性的交易机会,他们都不敢说自身就完全具备了整车销售功能,在线二手车交易商就敢把数字堆砌地高高的,放言自己拿下了多少多少的交易量。
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交易成本和消费成本的问题,以虚拟寄售模式为例,车主在平台上登记过后把车开走,有顾客需要看车时开回来让顾客看,满意了就成交,不满意就开走等下一次。试问这与线下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模式有何区别?到底是在市场上寄售的交易成本高,还是这种随时看车的交易成本高,应该不是个难解的问题吧。
再说消费成本,号称两百多项检测都没查出所售车辆是泡水车,这就是在线二手车在2015年办过的事。2000元起步8000元封顶的服务费用,提供一年保修服务,这不过是将卖主本该承担的质量保证,用几千元的代价挪到了自己身上,让自己变身为一家二手车质保公司而已。在线二手车如今都在琢磨着要做车后市场,是的,今后质量问题越来越多,车后市场自然就形成了。
冬天能让人清醒
消费市场的O2O其实只能算是O2O很小的一部分,2015年能拼到如此惨烈,也是资本在背后推动的结果。大平台对市场的反应一般都是敏感而超前的,滴滴快的先知先觉合并避免了死掉,美团点评合并后抱团取暖求生存,携程去哪儿合并后又找到一片新天地,而2015前赴后继的O2O先烈们,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人清醒了。
O2O这东西不错,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必备利器,但这么个好概念还是被带歪了。或许只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唯有冬天才能让人清醒,只有浮华散尽,才能迎来真正的黎明。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10:25
“从日起,微信支付对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同日起,对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这成为2月15日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
在各方解读中,看到有观点认为微信在撒谎,提现收费是为了支付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其实是让银行背锅了。
到底谁是真正地背锅侠?看到这所谓的专业人士的阴谋论,我却不是这么看。
一、银行到底有没有收费?
文章中提到“大多数情况下第三方支付都是在银行内部进行资金划转操作,实际需要跨行交易的资金笔数相对较少。”,还说,“可以选择向收你钱的银行卡的用户收费为什么要找微信支付的全部客户收手续费啊!跨行手续费也别当借口啊……你内部记虚拟帐关银行什么事啊!”
很怀疑这位仁兄是否真实银行内部人士。连银行内转账和第三方快捷支付都能混淆。事实上,每笔快捷支付接口调用,银行都会按金额收取手续费用,从来没有免费之说。
这可以说是支付行业的常识:①银行在第三方支付每次调用快捷支付接口时都会按金额收取手续费,②部分银行在提现时会再次收取费用。
微信支付的日常成本相信也主要来源于这两点。这些成本之前一直都由微信支付自己承担,但随着微信支付用户量和交易量逐步升高,相信其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在此次调整中,微信支付选择承担了所有转账的成本,而在提现时收取手续费成本。据微信官方解释,这种策略调整也是希望能补贴一部分巨额成本。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银行不会不收费,之前用户能享受微信支付所有功能全部免费,不过是因为微信兜底罢了。
二、到底是多高的手续费压力,让腾讯都难以招架?
我们不妨真刀真枪来算一算。
粗略计算微信支付单日手续费成本的公式可以为:微信支付单日手续费成本=单日交易用户数*人均交易金额*手续费率。
根据腾讯官方数据,微信支付绑卡用户数已超过2亿,且支付量骤增。据了解,这其中近80%都是活跃用户。我们假设这80%中的2成每天会进行需调用快捷支付接口的操作,即是3200万人,假设人均金额为200元。
目前微信支付以0.1%的标准来征收手续费。实际上银行收取的费用通常高于0.1%,我们也以0.1%作为手续费率来计算微信支付的单日手续费成本,则:
微信支付单日手续费成本=3200万人*200元/人*0.1%=640万元
一个月以30天计,则微信每月需要承担的成本是:
640万*30=1.92亿元!!!
背了多年锅,为什么现在不背,是因为背不动了!
三、其他第三方支付其实也收钱
手续费的成本,其实每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都会有,也正因如此,不仅是微信,各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在向用户收费,以支付银行手续费,只是策略有别。
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虽然在提现环节并未收费,但用户使用支付宝在网页版转账是需要收取手续费的,与微信的“转账免费、提现收费”是大同小异,且根据到账时间的长短,费用不同。其中,实时到账和2小时内到账的服务费均为0.2%,次日到账的服务费为0.15%,最低2元/笔,最高25元封顶。
很多人说微信收费了,支付宝就不收钱,赶紧转投支付宝吧。其实就是一个天大的误解。除了网页版上面收费之外,支付宝还选择向商户收手续费,而且高达0.6%,通过这个方式就可以补贴支付宝本身需要向银行缴纳的费用。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对这种收费方式的感知不强,但商家默默地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了用户,在卖给用户的商品中就溢价过了,只是作为消费者的普通个人用户没发觉罢了。
反观具有强社交属性的微信,根本没有像支付宝这样的缓冲地带,不像支付宝的背后商家为了流量愿意先承担相应手续费,再来转嫁。微信之前只能死扛,现在却是不能承受之重。
四、收费策略调整的目的
可以看到,这次收费策略调整后,微信转账恢复免费,提现收费,还有其他如红包,消费,理财通等都是免费,为什么会这样?
如前所述,这是一个补贴策略的问题。随着微信支付交易量指数级上升,手续费成本已经是天量。转账免费,改为提现收费,是因为在使用场景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微信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用户的影响,鼓励用户使用微信支付。
微信在过去的一年大力发展支付场景,其线下线上的支付场景越来越丰富,在当下这个“一部手机走遍天下”的时代,用户无需提现,就能通过微信支付,在衣食住行等诸多场景直接消费。当用户可以将零钱包中的零钱直接用来消费、社交、投资,享受快捷支付便利的时候,就根本没必要提现出来,因此也不会受到提现收费政策的影响。
要多说一句的是,有不少网友也在给微信算帐,认为存留在用户零钱包里的钱可以给微信带来巨额收益,实际上按央行规定,这些钱都是备付金,微信根本不能挪用,更别提收益了。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葛甲 @ 09:27
访问量: 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小程序911ap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