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はあなたを爱してください」这种乙醇汽油表述正确的是吗?如果正确的话 应当

大部分「她和我在一起不会幸福」其实都是「我和她在一起不会幸福」,只不过人们都习惯把好人的角色安在自己身上而已,好像是自己做了偌大的牺牲,其实都是自私的。&br&&br&而且这个「我和她在一起不会幸福」并不是因为「我给不了她幸福→她不幸福→我不幸福」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你一想到以后就没盼头,就觉得痛苦,就所以算现在深爱,也只能分手。&br&&br&所以我的观点是,「忍痛」和「真爱」分手这种情况真的是有的,但究其原因还是不要把话说的那么好听吧。&br&&br&&br&P.S.觉得个人的答案还是客观的,因为这是一个作为说过类似话分手之后做的自省。&br&&br&我是女生。
大部分「她和我在一起不会幸福」其实都是「我和她在一起不会幸福」,只不过人们都习惯把好人的角色安在自己身上而已,好像是自己做了偌大的牺牲,其实都是自私的。 而且这个「我和她在一起不会幸福」并不是因为「我给不了她幸福→她不幸福→我不幸福」这么…
作为一个负责的答题人,我必须更新一下这个答案,虽然会破坏这个答案的简练,但是却能提高这个答案的逼格和可信性。我要更新的内容就是——&br&当时我遇到了和提问者一样的困惑,而促使我写下这个答案的姑娘,现在是我的女友。&br&说完了。&br&————————————————————————————————————&br&&br&我们假设两个场景。&br&&br&1,一个高帅富,人品背景品味都没得挑,外加偶像型外表,一心一意看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妹子。但是这妹子爱搭不理的,但是这高富帅死缠烂打,最终结果不论——你什么感觉?&br&“好感人好感人,当代灰姑娘……”&br&你会觉得这高富帅没自尊么?&br&当然不会,简直是好男人的代表,为了真爱不顾周围人眼光,保证一票妹子花痴得死去活来。&br&&br&2,一个屌丝,长得一般背景一般品味一般,一心一意看上一个还不错的妹子。但是这妹子爱搭不理的,但是这屌丝死缠烂打,最终结果不论——你什么感觉?&br&“哎呀,太讨厌了吧?爱情是没办法勉强的。”&br&是不是觉得这屌丝没什么自尊?&br&是的……&br&&br&我想,你已经明白我在说什么了,自尊这个东西,永远只存在于弱势的一方,如果你足够强势,你的任何“没自尊”的做法都会被认为是“大度” “有情有义”……&br&&br&所以,当你心目中开始浮现“我这么做是不是没自尊”的时候,你已经默认自己的弱势了。&br&&br&想问我怎么办?&br&&br&成为更好的人吧,少年。
作为一个负责的答题人,我必须更新一下这个答案,虽然会破坏这个答案的简练,但是却能提高这个答案的逼格和可信性。我要更新的内容就是—— 当时我遇到了和提问者一样的困惑,而促使我写下这个答案的姑娘,现在是我的女友。 说完了。 ——————————…
我来喵几句。(一般说了这句话的人都会说很多的,对吧(*^__^*) 嘻嘻……)&br&首先说,韩语文字的出现对韩民族的影响绝对深远,扫盲意义重大。我觉得韩国人值得为此骄傲。&img src=&/87ac862a592af6f4ca3b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7ac862a592af6f4ca3b9_r.jpg&&&br&&br&&b&「韩文(谚文)为拼音文字」&/b&。笔画简单,拼写规则简单易懂,也有类似拼音的声母韵母,我本来以为韩文比拼音字母单位少,经&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梁海& data-hash=&560dbad83a1b4deb709f6& href=&///people/560dbad83a1b4deb709f6& data-hovercard=&p$b$560dbad83a1b4deb709f6&&@梁海&/a& 先生指正:二者声母数量都是二十个上下。而在汉语拼音中,韵母包含了韵尾;在谚文中,称「韵母」的部分只是元音,不包含韵尾——这二者是拆分方式不同而已,没法直接比较数量。(详见评论区)。我想造成我这个错觉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韩语时候已经成人,接受能力远强于学拼音时代。二为韩文拼写学会即可,而拼音学完还要对应汉字继续学习,故造成了韩文字母拼音单位少的错觉。再次感谢。&br&我用两个课时学会了所有的字母和拼写规则,虽然发音需要长期练。韩语具备&b&“会说就会写”&/b&的特点,我会讲一个英语单词但我不一定可以拼写正确,韩语可以,汉语这点可以忽略。&br&&b&韩语和中文语法相去甚远&/b&,和日本更为接近。所以在学习韩语口语速度上,日本人比中国人学的更快,蒙古人也学得很快(实在不了解蒙古语,不敢妄下结论),欧美人比较慢(但他们更习惯韩国语的拼音文字形式,比起汉语好学多了。)韩国前两年还发过用韩语帮助某贫穷落后国家扫盲的新闻,后期没有关注,倒是想起来台湾一位满文大师说过西方很多汉学家先学习满文这种拼音文字来了解中国文化的。&br&汉字难,古代朝鲜人受到汉语教学的机会少之又少,所有做官的人必须会汉语书写,他们必须汉语来表达韩语的语法和思维,比如嘴上说着“我饭吃思密达” 却得写下“我吃饭”,就这样也未必见得能表达心中真正所想,想想都觉得好痛苦。世宗大王发明了韩语文字,结局了普通大众记录思想的机会,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汉语仍是主流。(记得哪里讲过世宗大王创造文字遭受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未考据)。&br&&img src=&/7c76bfcd4b54e182bd99b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c76bfcd4b54e182bd99bc_r.jpg&&&br&&br&再来讲讲韩语文字的弊病。&br&
字少,一个发音能对应许多汉字。所以韩国人至今正式表格里写名字要写上汉字。一个班级里可能有N个裴勇俊,N个金泰熙,一模一样的发音,区别也就在于汉字的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觉得韩国人名字都很有特点,很相似。&br&
每个字没有具体的意义。如果不放在语境里,单个蹦单词,让人完全不知所云。当然,其实说习惯了也不觉得,就像找个会讲中文的外国人就不一定明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四个&wocao&的味道,而中国人都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变化。词组就更少了,放眼全国,几乎所有的餐馆都是“好吃的食堂”,偶尔有几个洋气的馆子也就是英文直译成韩语字的水平。而中文表达好吃这个意义就太多啦。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韩语文字又输了。如图。补一句,法律系的韩国人必须懂汉字。&br&&img src=&/ecdc3e51b9d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cdc3e51b9dd_r.jpg&&&br&80年代前受教育的韩国人是认识汉字的,一方面也跟日本殖民时期学过日语有关,但是80后认识汉字的很少。图为一篇韩语文化论文后面的引用,类似日语,韩语文字多数充当助词,多为21世纪以前的出版物。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了。&br&&img src=&/2ba70bc53381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ba70bc533813_r.jpg&&&br&我一直认为语言是个很有趣的东西。现在的韩国语文章里汉语几乎消失,倒是英语词越来越多,直接音译成韩语(反正他们的文字没有意义,音译多简单,中文就不敢这样)。非正式的文章,比如校园海报,广告之类,直接英文单词穿插进去的越来越多。去过有一家我很喜欢的餐馆 名字发音类似于“ ge lin house”,我一直没搞清楚这家到底叫“ clean& 还是”green“,他们k,g不分,l,r也不分……我想如果我们一千年后再来回顾韩国语的发展,也许就是一部东亚乃至世界的发展史,也许那时候韩语里多了很多爪哇语词。想想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br&&br&扯远了,收回来。我曾经和几个韩国人一起去逛首尔的一家寺庙,他们指着每一副对联问我是什么意思(因为是汉字,他们都不认识)。想想觉得也挺可怜,就像中国人去逛故宫,里面的字一个都不认识……我突然觉得韩国人对于文化认同感的强烈追求也许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根源。表面上,他们摒弃的是其他民族的文字,实际他们连自己的历史也一并否定掉了。建议韩国加入豆瓣小组:回忆起往事一阵恶心。&br&&br&韩国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叫镜浦台。一个小山坡上建了一座亭子,风景优美极了,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湖。古时候的文人骚客风流雅士观赏湖海风光、饮酒吟唱、挥毫泼墨、逍遥神游。通往这座亭子的半山腰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所有韩国人都走过去了(反正又看不懂),而一个中国人为它驻足,还傻兮兮的拍了一张到此一游,下图:&br&&img src=&/d6e8b30b8f382e2de134d_b.jp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d6e8b30b8f382e2de134d_r.jpg&&&br&&br&&br&&br&我猜想有一天韩国人真正自信起来,敢于面对自己的历史挖掘自己的历史,他们也许会重拾汉字学习。&br&&br&就像不知道何时他们的祖先为他们留下的这句话:&br&&b&人无远虑难成大业。&/b&
我来喵几句。(一般说了这句话的人都会说很多的,对吧(*^__^*) 嘻嘻……) 首先说,韩语文字的出现对韩民族的影响绝对深远,扫盲意义重大。我觉得韩国人值得为此骄傲。 「韩文(谚文)为拼音文字」。笔画简单,拼写规则简单易懂,也有类似拼音的声母韵母,…
&img src=&/bdefada2ba9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1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bdefada2ba9_r.jpg&&
谢邀。&br&&br&1996年春天遇到他的伯乐乔尔-霍普金斯之前,麦蒂籍籍无名,就是个佛罗里达打篮球的。到高三了,都没有大学球探找过他。所以1996年夏天,有NBA球探跟他保证“你明年能进NBA选秀前15”时,他吓坏了。他那时喜欢到处跟人聊。逮住每个记者,麦蒂都会开始唠:&br&他生在佛罗里达;他小时候很穷;他爸爸不要他了;他妈妈和外婆把他养大;他到高中四年级才第一次坐飞机,从北卡到新泽西去参加篮球夏令营。1997年,快高中毕业了,肯塔基和雪城才说愿意提供他奖学金。他的梦想是三个:&br&单挑他的英雄便士-哈达维。&br&拥有一双Air-McGrady鞋。&br&他的脸,有一天可以上麦当劳饮料杯。&br&&br&1997年夏天他被多伦多第9位选中:很了不起的成绩,只要记住摩西-马龙开始打职业篮球后十五年,才出了坎普这个高中生直接进NBA,1995年KG在各类训练营震惊了全芝加哥之后才第5位,科比是第13位。1997年麦当劳全明星时,新闻报导麦蒂报的身高已是6尺9(206公分),当然那时在高中造星,有吹嘘成分。1997年体测时是203公分。助跑跳44英寸近一米一。40码短跑4秒4——作为对比,185公分跨NFL和MLB的不世奇才博-杰克逊40码跑是4秒1,乔丹大一时是4秒5,大三达到最快4秒3。而他俩都比麦蒂要矮——臂展218公分。这就是天赋。&br&&b&在多伦多时,麦蒂没什么朋友&/b&。11月,他住在一个没有家具的三卧室、三洗手间、三电视的12楼公寓里。他只做一件事:&br&缩在沙发上,看魔术师时期的湖人录像带。&br&&br&&b&他不喜欢读报纸。他想家的时候,就打电话。1997年11月,他电话费是1500美元。除了打给佛罗里达的亲友,他每周给科比打个电话——他们1996年夏天成朋友的,因为经纪人都是阿恩-特伦。此外,他每遇到一个记者,答完惯例的45分钟,总会最后问一句:&br&“我该做点什么来着?”&/b&&br&&br&&b&他是被硬推进一个成年人的世界里的&/b&。沃尔特-戴维斯劝他“跳过大学直接进NBA,就像一个处男去睡一个40岁已经生过三个孩子的阿姨,你不努力,就会被摧毁。”猛龙教练布奇-卡特对麦蒂说:“如果你每天训练完做额外的力量训练,我给你每场多10分钟。”还有,“麦蒂,你得学着说垃圾话!多说一些!你会更自信!!”他二年级的时候,打凯尔特人,在托尼-巴蒂头顶扣了个篮,表哥卡特从板凳上跳起来挥拳头:“你他妈就该这么打球!!侵略性!!!”他的队友迪-布朗严禁他往板凳看,“每次你犯了错误就往板凳看,好像你想退出似的!”他给科比打电话,科比每次都像成功学导师一样吼:“别丢失信心!你有机会打,就要表现出你够资格打!你的机会总会来的!”——没错,科比从年轻时就是这个脾气。&br&&b&但麦蒂本身的性格,其实没有那么张扬。佛罗里达是个气候宜人的好所在。他从小在妈妈和外婆抚育下长大,他一直很安静,朋友很少。&/b&&br&&br&2000年,麦蒂达到了他人生第一个转折点。2000年全明星之夜成就了他表哥的不世传说,但也成就了他。全明星前,他是替补,场均14分5篮板3助攻2封盖,如果持续下去,就是年度第六人。但下半季,他代替克里斯蒂,上了首发。场均17分8篮板4助攻2封盖。然后你知道了:夏天,魔术没弄到邓肯,于是给了他9300万美元的合同。知道他拿了这笔钱干了什么吗?&br&在湖边,鲨鱼和伍兹的房子对岸,花660万买了自己的宅子,买了台PS机和大电视打NFL游戏,然后每看见一个记者,就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家:&br&&b&“我有个这么温暖舒适的家啦!”&/b&&br&因为奥兰多在佛罗里达,这里真的是他的家。他不用再每个月打1500美元的长途电话了。&br&&br&他选奥兰多的理由,他说了一半,布奇-卡特说了一半。他的一半是:“我也想过芝加哥,但我一直在挑一个,接下来五六年,我能为之赢球的队伍……”卡特教练说,麦蒂与球队之间有心理斗争(他没明说是谁),“麦蒂需要更多的信赖,以此为动力。”&br&另外,卡特教练有这么句话。在我看来,这是对麦蒂天赋最好的描述:&br&“我们练习投篮,麦蒂的姿势并不是最标准,投篮技艺也不是最纯熟,但他好像可以用意念把球控制进篮筐似的,我从没见过有人可以做到如此地步……他完成其他技术动作,也是如此。”&br&&br&日,《SI》上一个球探原话如下:&br&“麦蒂是东部最佳球员。只有五个球员拿来交易,我才肯动他:鲨鱼、邓肯、科比、KG和韦伯(重复一遍:此前一季,韦伯刚拿下场均27分11篮板4助攻,但这也是他最后一个健康赛季)。他使人相信:魔术某一天,是有可能赢个冠军的。”&br&此前一季,AI刚得了MVP,而且闯下不朽的单骑伟业;基德蝉联助攻王,带太阳51胜;卡特场均28+6+4,带猛龙和76人大战七场,包括第三场50分9个三分球;但麦蒂被认为是“东部最佳”。理由:场均27+8+5,1.5抢断1.5封盖。&br&里弗斯教练一开始认为他是皮彭,但希尔受伤后,麦蒂接管,结果“他得分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该和他跟谁比。”在里弗斯看来,他只有一个问题:&br&“他还在长身体,所以需要很多休息。我关灯,让大家看幻灯片战术录象,他就会睡着。”&br&&br&但他真的很努力。你没看错,达雷尔-阿姆斯特朗认为麦蒂是全队最努力的家伙。他说麦蒂每天练举重,而且愿意每晚全情复出的打球。麦蒂自己很鄙视懒家伙,&b&“我得分多,是因为有许多人不防守。他们不想犯规,想留在场上。我不尊重这种家伙。他们得25分,OK,但让他们防的家伙得30分吧!”&br&——这是2001年3月的麦蒂说的话。记下这些。他曾经是这样的一个球员。&br&以及这句话:&br&“我们的目标是总决赛。东部局势开阔,我们有机会攫取。”&/b&&br&&br&对麦蒂来说,2002-03季,他真正达到巅峰期。他花了整个夏天练习跳投,2002-03季他场均32+7+6,每场以39%的命中率射6记三分球。魔术的教练戴夫-沃尔直接说:“他逼防他,他过你;你放他一步,他从25英尺外投死你。”那年季后赛,在底特律,他39分钟内43分,第四节17分。这场比赛后,卡莱尔教练说:&br&“他基本上,是本星球最好的球员了。”&br&然后是第二场,麦蒂得了46分。第四场下来,魔术3比1领先活塞。那是麦蒂辉煌的最高点。&br&但也是下滑的开始。&br&活塞连逆三局(其中第六场麦蒂37分但无力回天),淘汰魔术。这时候里弗斯只好说“我们是只有一个全明星的球队里头,干得最好的了”。麦蒂的队友包括:迈克-米勒、受伤的希尔和吉里塞克、帕里蒂、阿姆斯特朗,还有胖得没形的坎普。就这些。实际上,最后被活塞淘汰那战,魔术首发:麦蒂、吉里塞克、阿姆斯特朗、古登、帕里蒂。&br&下一季他蝉联得分王,但是伤了背;2004年夏天他去了火箭,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但这里,有一个非常意味深长的细节。2005年10月,麦蒂说:&br&&b&“我从来不知道生活该是什么样。我不知道普通人怎么生活。”&br&以及:&br&“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人们也不知道我过的是什么日子,不知道球队输了时我会如何遭受指责。我赚最多的钱,就该受最多指责吗?那是整个球队的事啊!”&/b&&br&对比一下他2001年说的话,你可以感觉出他的心路历程了。&br&&br&,他初次展示自己的可能性,2000-01季他就成了NBA最好的突破得分手。你会好奇:这家伙究竟强到什么地步?然后,他渐次给自己做加法,2002-03季,他练成三分球后,达到了巅峰,但仅此一季。2003-04季他那次背伤之后,命运开始做减法。你会好奇:跑跳削弱后,麦蒂会怎样呢?结果是2004-05季,他成了NBA最好的挡拆攻击手+远程攻击手,给你看了35秒13分;2005-06季他再受一次大伤,2006-07季,你发现他成了个天才的无球走位攻击手,还有了伯德中年的组织前锋属性;2007-08季前半段他再伤一次,结果2008年夏天,他成了22连胜期间,火箭的黏合剂。&br&有几个细节,我写到过许多次:&br&22连胜期间,麦蒂对阵黄蜂时,完成过他最豪气干云的一球:快攻中,他中场运球突破,闪过巴特勒,完成一记滑翔扣篮。实际上,如果你重新看录象,会发现那一切完成得很勉强——麦蒂已经跑起了全速,但依然不够快;他的滑翔飞行,比起巅峰期来,短得令人难过……然而,他怎么完成这记劈开人群的扣篮的?如果重看录象,你会发现:全在于他惊人的步幅。&br&日,他在活塞,21分8助攻,带队击败凯尔特人。那场比赛,他基本没跑起来,都是靠大步幅占据身位,闪出空间,挥出长臂助攻到位。&br&日,他随鹰队击败热。在关键时刻,三个关键球:在勒布朗头顶强拔投篮;给约什一记空接;面对巴蒂尔的防守强拔三分——那时候他已经混不上主力了,但他还是不时能闪出这样的时刻:不靠勤勉、拼命、满地乱滚来表现,而是凌天高飞,飘在所有人头顶。&br&这是种什么感觉?就像你看见一个人刀法出色,收了他的刀;他立刻给你耍一套剑;你没收了剑,他舞起了一团枪花;你打折了他胳膊,他给你一套鸳鸯腿;你打折了他腿,他表演了一声狮子吼——这家伙要突破,就是联盟最快第一步;要组织,就是勒布朗之外联盟首席翼侧指挥官;要跳投,就可以玩出35秒13分。他能把一切都玩到巅峰。&br&2008年之前,勒布朗跳投甚差;2010年,勒布朗去了迈阿密;2011年,勒布朗在总决赛里表现出他不会背身。这种时候,你没法不义愤填膺,这种感情是这样的:你有那么好的天赋,你怎么可以容许自己不将它最大化?!——对麦蒂,也是如此:世上没几个人有这样出色的天赋,多少人求之而不得,为什么你不将它发扬到极限?&br&&br&问题是这样的:&br&&b&如前所述,2001年的他野心勃勃。他会斥责所有懒于防守的人;他说他的目标是带队总决赛。但2003-04季之后,麦蒂变了。不只是他的背伤,还在于他的心结。&br&“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人们也不知道我过的是什么日子,不知道球队输了时我会如何遭受指责。我赚最多的钱,就该受最多指责吗?那是整个球队的事啊!”&br&&br&他没什么朋友,从小由母亲和外婆抚育大。他成名太快,而且在猛龙期间,没有人教导他该怎么做。2003-04季,他被全世界指责时,一定深感冤枉。他觉得自己背负了所有罪责,甚不公平。&br&他很聪明,也许太聪明了。到火箭后,范甘迪说他“很容易指导,聪明得要死。当然训练方面……但他聪明得知道该付出多少,恰好能避免让教练不满……打球很无私。”&/b&&br&2008年,火箭连胜到第15场,击败丹佛掘金后,麦蒂对记者这么说:&br&“我从来没接受过队友这么多的信赖!”这可以解释,为什么22连胜期间,他打得如此出色。但后一句话是:“我是个非常好的球员,但我不能一个人干一切啊!”&br&后来,莫雷说到火箭22连胜期时,说到麦蒂不是个领袖。当然,他是场上的核心,但领袖是什么?在场上喊话,督促所有人,在更衣室里嚷嚷的那个家伙。莫雷认为,最接近老大哥角色的是……查克-海耶斯。&br&&br&&br&麦蒂,从来没有在篮球场上遇到问题。他天赋太好,太适合打篮球,而且从没遇到过科比或艾弗森那样的,“这家伙是否太独”的置疑。他能在所有战术和所有节奏下打球,各类角色都如鱼得水。但在2004年之后,他2000-03的雄心淡去了。他对外部压力的态度,可见他的纹身:&br&凡是为攻击我而造的武器都必将被摧毁,凡是在审判中诋毁我的言论都必将被定罪----《以赛亚书》第54章第17节。&br&2003年之后的麦蒂依然是个出色的球员——已经没有了2001年那样初出茅庐、直抵天顶的野心,被伤病隔两年就打击一次,但他还是能打出全明星水准。但他凌云在上,无法贴近地表。日,在对马刺最后35秒之前,他是25投8中、三分球8投1中。他最后那四记三分球,全然不讲道理,就是在鲍文头顶生投。那是他2004年之后命运的写照:他就是可以在全世界头顶逸气飘扬的投篮;进就是进,不进就是不进,但只和他自己有关,你全然无法干扰。&br&&br&&br&2013年夏天他退役了,就在他退役之前,还戏剧性的吊了所有人的胃口:在个人最低谷之时,他跟着马刺进了总决赛,达到了他人生团队成就最巅峰,奇妙的对比和讽刺;实际上,直到他退役之前,个人状态已到最低谷,这世界依然有人相信,只要他能醒那么一小会儿,也许世界会不同。&b&因为这个人实在过于出色,注定不能是贩夫走卒。他身上闲散、乖戾、随性、没谱的一面,固然在万万人之下,但其无法掩盖的秀逸飞扬、烈焰天风,又在万万人之上。这就是你可以描述麦蒂的话:&br&“这家伙,曾经可以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只要他真的想,只要他没受那次伤。”但命运就是这样:魔术那段人生成就了他,也毁了他,但往根梢里找,可能一切早在开始就注定了。&/b&
谢邀。 1996年春天遇到他的伯乐乔尔-霍普金斯之前,麦蒂籍籍无名,就是个佛罗里达打篮球的。到高三了,都没有大学球探找过他。所以1996年夏天,有NBA球探跟他保证“你明年能进NBA选秀前15”时,他吓坏了。他那时喜欢到处跟人聊。逮住每个记者,麦蒂都会开始…
看到问题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由日本兴起的三行情书,有很多可爱又感人的作品:&br&&br&&br&&p&あなた皺がふえましたね」 &br&“你的皱纹又多了呢。” &br&そうか、これはお前への &br&是么,这是我对你的 &br&愛の年輪なんだよ。 &br&爱的年轮啊。 &br&&br&&br&六十二年一緒に暮らしたのに今は天と地球で別々に &br&一同生活了62年 而今却天人永別 &br&星を見てお休みと言ったけど &br&我对着天上的星星向你道晚安 &br&返事あった様な なかった様な アンタ耳遠かったもんネ &br&回答若有若无 你呀 还是一样耳背呢 &br&&br&&br&「京都と神戸で遠距離恋愛なの」とわたしがぼやくと &/p&&p&我抱怨京都和神户之间的远距离恋爱 &br&「わたしなんて二十年も前から」とばあばが微笑んだ &br&而奶奶只是微笑着说[我的远距离恋爱从20年前就开始了呢] &br&天国のじいじ、闻こえましたか &br&天堂里的爷爷,您听到了么 &br&&br&&br&あかんって &br&我不行了! &br&君のその笑顔は &br&你那样的笑容 &br&凶器やわ! &br&是一种凶器呀&br&&br&&br&&br&いつも遅刻ばかりの僕 &br&总是迟到的我 &br&たまには君を喜ばせたくて30分前についた &br&偶尔的想要逗你开心提前30分钟早到了 &br&とっくに笑顔の君がいました &br&那儿早已站着笑容满面的你 &br&&br&&br&俺についてこい &br&跟我走吧 &br&いやか &br&不願意? &br&いやなら 僕がついていく &br&不愿意的话 我跟着你走 &br&&br&&br&十年ぶりの同窓会 &br&时隔十年的同学会 &br&捨てられなかったネックレスをひさしぶりにてけました &br&戴上了久违的舍不得丢掉的旧项链 &br&あなたへの最後のメッセージです &br&这是给你最后的暗示 &br&&br&&br&君のしかけた悪戯に &br&你的那些恶作剧 &br&僕は わざと ひっかかるんだ &br&我是故意上当的呢 &br&だって君の笑顔 がみたいから &br&只是想看见你的笑容 &br&&br&&br&生きていれば 時間は減っていくもの &br&活着 剩下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br&そのなかで増えていくものがある &br&而在这之中,越累积越多的是 &br&おまえへの気持ちと二人の思い出 &br&我对你的心意和我们的回忆 &/p&&br&&br&&p&「がんばれ!」と背中を押したのも &br&推我一把对我说加油的人 和 &br&「がんばらなくていい」と &br&抱住我说 不用逞强也可以的人 &br&抱きしめてくれたのも あなたでし &br&都是你 &br&&br&&br&君が悲しいとき 君が嬉しいとき &br&你悲伤的时候 你快乐的时候 &br&最初に頭に浮かぶのが &br&都希望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中的人 &br&僕でありますように &br&是我 &br&&br&&br&メールも電話もデートの誘いも全部私からだった &br&短信,电话,约会,都是我主动的呢 &br&でも许す 初めてのあなたからの提案が &br&不过,原谅你 因为你的第一次主动 &br&「結婚しよう」だなんて &br&是对我说“我们结婚吧” &br&&br&&br&こんな日が来るなんて思わなかった &br&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天 &br&僕の顔も見れずに「好きです」といってくれた君が &br&害羞的无法正视我的脸说着“我喜欢你”的你 &br&まっすぐ僕を見て「さよなら」と告げるなんて &br&直视着我对我说了再见 &br&&br&&br&私の化粧はね &br&我的妆容 &br&あなたに会って 完成するの &br&在见到你的那一刻才真正完成了 &br&あなたに会った时の笑顔が最後の仕上げだから &br&见到你时绽放的笑容是最后的润色 &br&&br&&br&あなたは私を「元気なひまわり」っていってくれた &br&你总说我如同一株健康的向日葵 &br&だったらもっと元気に育つよ &br&那么我会更健康的成长~ &br&優しい太阳がいつも 近くにいるから &br&因为身边就有如同温柔的太阳般的你 &br&&br&&br&久し振りのあなたからの電話 &br&久违的你的电话 &br&「别れた」という言葉と泣き声 &br&传来你的哭泣声 说着你们分手了 &br&
[うれしい]とおもってしまった私は性格悪いですか &br&心里涌出一丝高兴的我 是不是很坏呢 &br&&br&&br&ずっと欲しかった車が手に入れた &br&一直垂涎的那款车终于入手了 &br&でも本当は車なんてなんでもよかった &br&其实 车子什么的怎样都好 &br&きみさえ助手席に座ってくれれば、、 &br&只要做在助手席上的人 是你 &br&&br&&br&東京に来て(とうきょうにきて) &br&来到东京 &br&君といっしょうに居る札幌より(きみといっしょうにいるさっぽろより) &br&比起有你的札幌&br&ずっと寒い(ずっとさむい) &br&这里要冷的多 &br&&br&&br&君との帰り道(きみとのかえりみち) &br&和你一起回家的路程 &br&少しでも长く一緒にいたくて(すこしでもながくいっしょにいたくて) &br&想和你多待一会儿 哪怕只有片刻 &br&わざと各駅停車に乗りました(わざとかくえきていしゃにのりました) &br&故意乘上了每一站都停的慢车 &br&&br&&br&きらいなシイタケは全部君の皿へ(きらいなしいたけはぜんぶきみのさらへ) &br&讨厌吃的香菇全都丢进你的盘子里 &br&そんな小さなわがままが(そんなちいさなわがままが) &br&这小小的任性 &br&僕の大きいな幸せです(ぼくのおおきいなしあわせです) &br&却成了我大大的幸福 &br&&br&&br&三年生になってから 必死に勉強しています(さんねんせいになってからひっしにべんきょうしています) &br&升入三年级 拼了命的学习 &br&どうしても 貴方と同じ学校に通いたいから(どうしてもあなたとおなじがっこうにかよいたいから) &br&无论如何也要和你考入同一所学校 &br&私の第一志望は「あなた」です(わつぃのだいいちしぼうはあなたです) &br&只因为我的第一志愿 就是“你” &br&&br&&br&手のひらの短い生命線をじっと見て(てのひらのみじかいせいめいせんをじっとみて) &br&注视着掌心短短的生命线 &br&「運命って本当にあるのかな」と独り言(うんめいってほんとうにあるのかなとひとりごと) &br&我自言自语“真的有命中注定这回事么” &br&妻は黙って油性ペンで手首まで生命線を伸ばしてくれた(つまはだまってゆせいぺんでてくびまでせいめいせんをのばしてくれた) &br&妻子只是默默的用水笔在我的手心描出一条长至手腕的生命线 &br&&br&&br&妻よ &br&老伴儿呀 &br&愛してるなんて言えないけど &br&我爱你什么的说不出口 &br&俺より先に死んでくれるな &br&你 不能比我先走 &br&&br&&br&贫乏学生のおれが見栄张って 「世界旅行したい」とつぶやいた &br&还是穷学生的我 为了充面子嘟囔着要环游世界 &br&チャーハンを半分ずつしながら &br&你一边将炒饭分成一人一半 &br&君は小さな声で「連れてって」 &br&一边小声的说“带上我” &br&&br&&br&小さい頃から何度も遊びにいった君の家(ちいさいごろからなんどもあそびにいったいみのうえ) &br&小时候开始 就去玩过无数次的 你的家 &br&でも 今日はとても照れくさい(でおきょうはとてもてれくさい) &br&今天 却格外叫人难为情 &br&顔なじみのご両亲に 結婚のお願いなんて(かおなじみのごりょうしんにけっこんのおねがいなんて) &br&因为要向从小看我长大的你的父母请求同意我们的婚事 &br&&br&&br&スポーツしか知らない僕が 思いを伝えるために(すぽーつしかしらないぼくが おもいをつたえるために) &br&只热衷与运动的我 为了向你传达我的心意 &br&ボールじゃなくて 慣れないペンを握りました(なれないぺんをにぎりました) &br&这一次不是球 而是握住了久违的笔 &br&次はあなたの手の握り方を教えてください(つぎはあなたのてのにぎりかたをおしえてください) &br&接下来请告诉我怎样握住你的手 &br&&br&&br&もしも人間に尻尾があったら &br&如果人可以长尾巴 &br&ちょっと恥ずかしい &br&会觉得有点难为情呢 &br&君と一緒だと、いつも振ってしまいそうだから &br&因为只要和你在一起,我总会忍不住摇尾巴吧 &/p&&br&&br&&p&————————————————&/p&&p&补充:&/p&&p&经&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大果& data-hash=&cea98c543a89d9e49689& href=&///people/cea98c543a89d9e49689& data-tip=&p$b$cea98c543a89d9e49689& data-hovercard=&p$b$cea98c543a89d9e49689&&@大果&/a&提醒,在此补上内容来源:&/p&&p&日本前一阵子在《cartoon
KAT-TUN》节目中,以对最重要的人感情为主题,向该国民众募集三行情书,在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中精选佳作,并搭配音乐剪辑成影片,每首情书之前都注明了作者的名字、年龄和性别。&/p&&p&更详细的资料请参考:&a href=&///?target=http%3A///view/325617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行情书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
和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Y0NDE0NDk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超感动的&三行情书&&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及&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大果& data-hash=&cea98c543a89d9e49689& href=&///people/cea98c543a89d9e49689& data-tip=&p$b$cea98c543a89d9e49689& data-hovercard=&p$b$cea98c543a89d9e49689&&@大果&/a&提供的:纸质书:《&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640404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行情书&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 +
更新:&/p&&p&部分有误的日语汉字已修正,感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Lawrence Li& data-hash=&6bec4cda1f510& href=&///people/6bec4cda1f510& data-tip=&p$b$6bec4cda1f510& data-hovercard=&p$b$6bec4cda1f510&&@Lawrence Li&/a&,@&a href=&/people/wang-zi-86-86& class=&internal&&王梓&/a&。&/p&
看到问题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由日本兴起的三行情书,有很多可爱又感人的作品: あなた皺がふえましたね」 “你的皱纹又多了呢。” そうか、これはお前への 是么,这是我对你的 愛の年輪なんだよ。 爱的年轮啊。 六十二年一緒に暮らしたのに今は天と地球で別…
&ul&&li&&b&若想知道「先切的人最后选」错在哪里,请先看本答案最后补充,确保自己理解问题的难点。&br&&/b&&/li&&li&&b&请勿因为配图,想当然地认为本答案「假设了矩形蛋糕」。本答案中的算法没有做这个假设。&/b&&br&&/li&&/ul&&br&====正文====&br&这是著名的 cake cutting 问题。&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Fair_divis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air divis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所谓「三人都满意」,数学上有多种可能的涵义,常用的两种是:&ul&&li&公平:三人都认为自己的一份不少于 1/3&br&&/li&&li&无怨:三人都不觉得别人拿得比自己多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Envy-fre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nvy-free&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ul&无怨一定公平,但是公平不一定无怨。&br&&b&daniel 的答案&/b&,&b&上面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只会引起自责,不算满意/公平,是错的。&/b&&br&&br&两人的情况很简单:我切,你选。&br&&b&三人的情况曾经长时间没有解,40 年代找到公平程序,80 年代发表无怨程序。&/b&&br&多人的无怨切法还没有完满解决。&br&&br&daniel 的答案是一种「走刀程序 moving-knife procedure」。真正达到&b&「无怨」的 走刀程序&/b& 见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Stromquist_moving-knife_procedu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romquist moving-knife procedure&i class=&icon-external&&&/i&&/a&,80 年代由 Stromquist 提出。&br&需要一个裁判,从左向右走刀,三人拿着刀站在裁判右边,保持在平分右边蛋糕的位置(&b&按各自标准&/b&)。一旦三人中有一个喊「切」,此人获得裁判左边的蛋糕。然后三人中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位(B)把刀切下。没蛋糕的两位中,离裁判近的那位获得中间那块,远的那位获得右边那块。&br&容易证明,三人都认为自己的那份最大。&img src=&/0e163ab69a1abf5ef1f6d40c12fa6ee1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走刀程序的坏处是连续,假设了两人同时叫停的概率为零,假设了蛋糕无限可分,现实中不好操作。&br&一个&b&离散程序&/b&是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Selfridge%25E2%Conway_discrete_procedu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elfridge&i class=&icon-external&&&/i&&/a& 60 年代由 Selfridge 提出,90 年代由 Conway 独立提出并发表。&ol&&li&A 按照自己的标准把蛋糕切三块&br&&/li&&li&如果 B 认为最大的两块一样大,那么把 C,B,A 的顺序选蛋糕,&b&结束。&/b&&/li&&li&如果 B 认为其中一块 M 最大,他就从 M 削去一小块 R,使之与第二大的那块一样大,把 R 放在一边。&br&&/li&&li&C 先选。如果 C 没有选 M,那么 B 必须选 M,否则一切正常,A 拿最后一块。&br&&/li&&li&B 和 C 中没拿 M 的那位,把 R 分成三份,让 B 和 C 中拿了 M 的那位先挑一份,然后 A 选一份,最后一份留给自己。&b&结束。&/b&&/li&&/ol&可以证明,三人都认为自己的那一份最大,证明见维基页面。&br&&br&四人无怨分割的走刀程序,1997 年由
Brams, Taylor and Zwicker 提出。多人无怨分割的离散程序,1995 年由 Brams and Taylor 提出,但是需要切的次数可能无上界,因此&b&应该说尚未完满解决&/b&。&br&&br&以上是「无怨」的切法。「公平」的切法要简单一些,这里有一个很通俗的介绍:&a href=&///?target=http%3A//www.mathematics-in-europe.eu/index.php%3Foption%3Dcom_content%26view%3Darticle%26id%3D568%253Athe-cake-cutting-problem%26catid%3D10%253Apopulararticles%26lang%3D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thematics In Europe&i class=&icon-external&&&/i&&/a&,波兰数学家们做了很大贡献。&b&针对 n 人的一般公平程序&/b&如下(Banach and Knaster 提出):&ol&&li&先排好顺序。&br&&/li&&li&第一个人切出他认为的 1/n。&br&&/li&&li&按顺序,每个人都判断一下,这一份是不是太大。是的话就削掉一点并进原来的蛋糕,不是的话跳过。&br&&/li&&li&所有人都判断过后,这一块给最后削过蛋糕的那位;如果没有人削过蛋糕,这块给第一个人。&br&&/li&&li&重复 2-4,直至最后剩两人,用我切你选的方式决定。&br&&/li&&/ol&n=3 的简化程序由 Steinhaus 在 1943 年提出。&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8e3c38e591e1e42d3d6cc225b6af9e2c& href=&///people/8e3c38e591e1e42d3d6cc225b6af9e2c&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朴三世& data-tip=&p$b$8e3c38e591e1e42d3d6cc225b6af9e2c& data-hovercard=&p$b$8e3c38e591e1e42d3d6cc225b6af9e2c&&@朴三世&/a& 的答案是 Steinhaus 程序的&b&过简版本,是错的&/b&。存在的问题是,A 先选,B 第二个选,如果 B 选走的那杯不是 A 认为的最少的,那么整个过程就不公平了。&br&&br&====补充====&br&&b&为何 公平 不一定 无怨?&/b&这当然首先是根据数学定义,其表述就已经点明了这个逻辑关系。&br&而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是因为同一块蛋糕对每个人的价值不同。&br&比如下面是一个夸张的例子:&br&假设一个蛋糕,上面有不同的口味,巧克力,奶油,草莓等。参与分蛋糕的人口味不同,因此对不同部分赋予的价值也不同。这里&b&几何上简单的平均分配就不能解决问题&/b&,而公平分配也不一定能让人满意。这就是这个数学问题要解决的问题。&br&&br&&b&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人坚持的「第一个切的最后选」&/b&,不论是&a data-hash=&e7cc2292dba8e0a5f8dd& href=&///people/e7cc2292dba8e0a5f8d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成& data-tip=&p$b$e7cc2292dba8e0a5f8dd& data-hovercard=&p$b$e7cc2292dba8e0a5f8dd&&@王成&/a&的五字超简版,还是&a data-hash=&aafbbaa50c6cc& href=&///people/aafbbaa50c6c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启航& data-tip=&p$b$aafbbaa50c6cc& data-hovercard=&p$b$aafbbaa50c6cc&&@陈启航&/a&的冗余「严谨」版,&b&都是错误的&/b&,前者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算法。 第一个切的人会按自己的标准尽量平分,但这不一定是其他两人的标准,使得另两人间可能出现不公平的情况。&br&&br&比如 A-B 切 C-B-A 选的「策略」,以下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情况:&br&A 按照尺寸切出自以为的 1/3 和 2/3,但在 BC 看来,因为小的一块有更多巧克力,所以价值分别是 3/7 和 4/7。此时 B 的最佳策略是切出自以为的 3/7,3/7 和 1/7,C 眼光相同,但在 A 看来分别是 1/3,1/2 和 1/6,其中第二块尺寸更大,只是巧克力不多。如果按照 C-B-A 的顺序选,那么 A 只可能拿到他眼中的 1/6,和 BC 眼中的 1/7。
若想知道「先切的人最后选」错在哪里,请先看本答案最后补充,确保自己理解问题的难点。 请勿因为配图,想当然地认为本答案「假设了矩形蛋糕」。本答案中的算法没有做这个假设。 ====正文==== 这是著名的 cake cutting 问题。 所谓「三人都满…
多图,慎点。不知道有没有图片版权问题。日更新了总结部分。&br&1. 纬度比较(不包括美国阿拉斯加)&br&&img src=&/0d4a59cff_b.jpg& data-rawwidth=&1462& data-rawheight=&1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2& data-original=&/0d4a59cff_r.jpg&&来源:新浪爱问资料分享&br&2. 地形图比较&br&美国&br&&img src=&/5a7a6caee2e50beed8edac_b.jpg& data-rawwidth=&2980& data-rawheight=&20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980& data-original=&/5a7a6caee2e50beed8edac_r.jpg&&来源:维基百科&br&中国&br&&img src=&/0ff9e8df7e_b.jpg& data-rawwidth=&2959& data-rawheight=&20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959& data-original=&/0ff9e8df7e_r.jpg&&来源:中国政府网&br&3. 面积&br&美国:9826675平方千米,中国:9596961平方公里。&br&数据来源:&a href=&///?target=https%3A//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orld Factbook&i class=&icon-external&&&/i&&/a&&br&美国国土面积一直在变,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为9,826,675平方公里,联合国统计部门为9,629,091平方公里,《大英百科全书》则为9,522,055平方公里,差别与内陆水域面积的计算有关。&br&4. 降雨量分布&br&美国&br&&img src=&/fea5958bcea5dcec54ec_b.jpg& data-rawwidth=&2785& data-rawheight=&1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85& data-original=&/fea5958bcea5dcec54ec_r.jpg&&图片来源:维基百科&br&中国&br&&img src=&/5fa66d1faeaec782d738b40_b.jpg& data-rawwidth=&3431& data-rawheight=&25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431& data-original=&/5fa66d1faeaec782d738b40_r.jpg&&图片来源:新浪爱问资料分享&br&5. 气候:&br&美国&img src=&/047e98d938d7e8d5c7dc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047e98d938d7e8d5c7dc5_r.jpg&&&br&图片来源:维基百科&br&中国&br&&img src=&/c3f877c0dbaebe800e155d2_b.jpg& data-rawwidth=&2212& data-rawheight=&1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12& data-original=&/c3f877c0dbaebe800e155d2_r.jpg&&图片来源:地理教学网&br&6. 年平均气温:&br&美国&br&&img src=&/451bb5e5d_b.jpg& data-rawwidth=&756& data-rawheight=&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6& data-original=&/451bb5e5d_r.jpg&&&br&中国&br&&img src=&/eacf6c81f6dbf4_b.jpg& data-rawwidth=&2701& data-rawheight=&19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01& data-original=&/eacf6c81f6dbf4_r.jpg&&图片来源:新浪爱问资料分享&br&7.农业用地&br&农业用地占国土面积&br&美国:45.0%,中国:55.7%。&br&数据来源:&a href=&///?target=http%3A//data./indicator/AG.LND.AGRI.Z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农业用地(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i class=&icon-external&&&/i&&/a&&br&8.耕地(2011年)&br&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br&美国:16.29%,中国:11.62%。&br&数据来源:&a href=&///?target=https%3A//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09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orld Factbook&i class=&icon-external&&&/i&&/a&&br&9.森林 &br&森林面积(平方公里)&br&美国:3,044,048.0,中国:2,096,239.4。&br&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br&美国:33.3%,中国:22.5%。&br&数据来源:&a href=&///?target=http%3A//data./indicator/AG.LND.FRST.ZS/countri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i class=&icon-external&&&/i&&/a&&br&10.谷类产量(每公顷千克数)&br&美国:6,818,中国:5706。&br&数据来源:&a href=&///?target=http%3A//data./indicator/AG.YLD.CREL.KG/countri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谷类产量(每公顷千克数)&i class=&icon-external&&&/i&&/a&&br&11、各类地形面积比重&br&美国:没找到数据,看到很多网站上说平原占40%。初中地理课本说一半以上。&br&中国: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盆地10%。&br&12、海岸线&br&美国:19,924 km,中国:14500 km。&br&数据来源:&a href=&///?target=https%3A//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orld Factbook&i class=&icon-external&&&/i&&/a&&br&13、可再生水资源总量(2011年)&br&美国:3,069 立方千米,中国:2,840立方千米&br&数据来源:&a href=&///?target=https%3A//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orld Factbook&i class=&icon-external&&&/i&&/a&&br&14、陆上边境&br&美国:12,034 km,中国:22,117 km。&br&数据来源:&a href=&///?target=https%3A//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orld Factbook&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总结:&br&总体上,美国地理条件优于中国。&br&&br&从两国在全球中地理位置看,美国陆上邻国少,安全压力比我国少。美国海岸线比我国长,美国大陆两端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海路比我国便捷。&br&&br&从地形上看,我国山地、高原、丘陵多,主要在青藏高原和西部山脉和沙漠地区。美国平原地形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40%,中央大平原面积为153.6万平方千米,占到美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br&&br&从土地开发难度上讲,中国平原较少,但历史上已开发地区广大,除西藏、青海、新疆、内蒙之外,其他地区开发范围广大,美国地处新大陆,历史开发范围不及我国,但平原广大。根据维基百科数据,中国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占国土资源的15.7%。难利用土地占国土资源的21.6%。根据美国商务部的2003年统计数据(&a href=&///?target=http%3A//www.census.gov/compendia/statab/cats/geography_environment/land_land_use_and_earthquake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and, Land Use, and Earthquakes&i class=&icon-external&&&/i&&/a&),美国已开发土地占到国土面积的5.6%。水域面积占2.6%。&br&&br&从气候上讲,我国是同纬度夏天最热冬天最冷的国家,但从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看,两国气候条件是相近的,因为处在几乎相同的维度上,气候条件上算是不分优劣。&br&&br&美国耕地面积世界第一,但我国粮食产量却高于美国,和水稻的种植面积大有关系,也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的土地条件很好,从粮食安全上考虑,我国压力比美国大。因为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的原因,我国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要保障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中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很压力比较大。美国森林覆盖率高于中国,和美国位居新大陆有很大关系,我国土地则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开发,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压力比较大。&br&&br&我国河流多为东西流向,因为我国的海岸线在东边。美国河流分为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大西洋水系中的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是美国最大水系,注入大西洋墨西哥湾,为南北流向,东部没有什么大河流。太平洋水系以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育空河为主,是美国西部的主要水源。河流在火车没出现之前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是很关键的,交通生产都要依赖河流,工业化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河流不似以往那样重要,但在水资源供给、生态维持上的作用依然无可替代。&br&&br&从水资源上分布上讲,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北方与西北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也是水资源。水资源短缺。美国的可再生水资源量比我国稍多,但从分布上讲,美国东北部有五大湖,广大中部有密西西比河,西南部有科罗拉多河,东南部和西北部雨量充沛,西北部有哥伦比亚河,水资源分布更均匀。&br&&br&两国广袤的西部相比,美国西部虽然有峡谷、高原,但比我国西部平坦,交通较为发达。因为海拔和与海洋距离的关系,美国西部比我国西部在水资源上有优势,美国西部有太平洋海岸,比我国西部河流多,水量更充沛。因此,美国和中国都有面积相当的巨大沙漠,美国却有凤凰城和拉斯维加斯,我国兰州以西没有相当级别的大城市。&br&参考资料:&br&&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Geography_of_Chin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eography of China&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Geography_of_the_United_States%23Public_land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e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4%25B8%25AD%25E5%259B%25BD%25E5%259C%25B0%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地理&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C%%25BE%258E%25E5%25A4%25A7%25E5%25B9%25B3%25E5%258E%259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美大平原&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A7%%25BE%%258B%%25A4%259A%25E6%25B2%25B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羅拉多河&i class=&icon-external&&&/i&&/a&
多图,慎点。不知道有没有图片版权问题。日更新了总结部分。 1. 纬度比较(不包括美国阿拉斯加) 来源:新浪爱问资料分享 2. 地形图比较 美国 来源:维基百科 中国 来源:中国政府网 3. 面积 美国:9826675平方千米,中国:9596961平方公里。 数…
针对这条中国“通晓满语之人不足十位”的新闻,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讲述满语的现状。一会儿回答完题主的问题我会把它贴在下面。&br&&br&先说说为何满语如此之快的消亡了?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说,1. 内部原因 2. 外部原因。&br&&br&在展开说明以前,我必须强调,尽管清代满语文使用范围不断缩小,&b&但当时的情况并非像我们历史书中所描述的&/b&:从乾隆起就没几个满人会讲满语,清末更是连皇帝都不会讲满语。&b&真实的情况是,尽管自乾隆起就&u&有人&/u&不会讲满语,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会讲满语也讲得很好,一直到清末都是如此&/b&。清末时期的一些满语大家,譬如溥仪的满语老师伊克坦、瀛生先生的老师“同光清语六贤”之一的阿克顿布,更是融会贯通满语各地方言的规律,均曾著有书稿,可惜这些手稿在文革的时候都散佚了,不得不说是极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br&&br&&b&满语受到致命打击、断代到如今快要消亡,是在民国和新中国时代发生的&/b&。这其中尽管清代也要承担很多责任,但&b&若按照正常和平稳定的发展,清代的式微到如今,本不应该造成今天这个状态的&/b&。下面我就展开说一说其中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br&&br&&br&&b&一、内部原因&/b&&br&先说说清代的状况。如上面所说,八旗分为满洲、蒙古和汉军。这三个八旗并非严格按照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划分(展开说比较复杂,暂略),仅以人口比例来说,八旗中的汉人人口还是最多的。我引一条&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橘玄雅& data-hash=&97f4b2bf4& href=&///people/97f4b2bf4& data-hovercard=&p$b$97f4b2bf4&&@橘玄雅&/a& 童鞋的微博数据:“&u&康熙六十年,八旗男丁共696681人。其中满洲男丁154117人,蒙古男丁61560人,汉人男丁481004人。具体比例,满洲占22.12%,蒙古占8.84%,汉人&/u&&u&占69.04%。值得注意的是,家奴和投充占了总数的39.32%。&/u&&br&&br&清初的正身旗人,无论满汉,都是要学习满文的,因为公事有很多地方需要满语上报。因此早期汉八旗中也有很多人满文是非常好的,比如年羹尧同志啦等等。有清一代,其实都是有宗学、官学、义学专门教满语以帮助旗人谋得更好的职位的,关于这一点可参看这个问题的答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元朝、清朝等非汉人统治的朝代,会强迫大家学习蒙文或者满文吗?&/a&。&br&&br&问题在于旗下家奴(并非包衣,展开说比较复杂,暂略)不见得都要学习,更不见得会满语,若是世代服侍家奴或许还好,但更多的并非世代服侍的老人。尤其是到了清中后期,入关比较久了,我想这个情况会更糟糕。尽管从乾隆时期开始,八旗开始大范围的出旗,导致大部分的汉军都出旗为民了,但我想八旗中的旗下家奴无论如何都不能大面积的“开除”。旗下家奴似乎并没有正式的旗籍,但人口却占了旗人很大一部分……&b&由于家奴是服侍主人、小主人的第一人选,到了清后期多数旗人在家里学的第一种语言就是汉语,到了上学的年龄才开始学满语,部分人可能也只是学一下公文套话也就算了,用得更多还是的汉语&/b&。这个状况可以类比美国很多小孩子西班牙语说的很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里的保姆多是南美裔(且英语水平基本为0),所以在家是说着西班牙语长大的……这就是清代部分旗人满语文退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内部原因。&br&&br&清代以后,我们都知道民国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尽管历史书上和谐的解释说驱逐鞑虏的对象是西方列强(&u&注:评论有童鞋指出人教版历史书也说了是针对清政府,是我记错了,这个说法肯定不是来源历史书&/u&),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民国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各地的满蒙学堂,其次是在社会上掀起了大范围的歧视旗人的风潮。有些地区的满城在革命中被屠了城,大部分地区的旗人自然选择能隐姓埋名的就假装自己是汉人了。&b&所以在家教小孩子满语、用满语交流,更是个不可能的事情——甚至也不提自己是满人——这直接导致了满语断代的大规模形成&/b&。我认识的人(包括我的家人)中就有诸如爷爷、太爷爷辈的会讲流利的满语,但是到了父母辈的就一个字都不会了。这个原因就是为了避祸,一是民国时期的经历,二是文革。文革时期,东北还有些讲满语的人,根据记载当时都被认为是“说黑话”……&br&&br&&b&二、外部原因&/b&&br&还是先说说清代。之前说了,清中后期旗人在家中接触汉语就很多,到了外面也是一样的。尽管清代大多数驻地都划分了满城,但很显然按照旗人这么点人口,不可能在满城中自给自足。所以诸如出门吃个饭买个东西听个戏唱个曲儿神马的,总是要说汉语的吧。这就好像把一瓶可乐倒进了大海,只可能是可乐无影无踪了,大海是绝不会变成可乐味的……&br&&br&考虑到这些外部情况,清代的皇帝们都很重视国语骑射,就像上面所说的,宗学、官学、义学都有满语文教育。对于入仕做官的旗人还是会有满语方面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台北宫中档数据库里,光绪年的满文奏折、档案,光是做成电子图片版的就有2000多份。以前也曾经回答过&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a&,也可作为一个满语在清代应用的佐证。&br&&br&由此也可见,在清代的时候,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满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少了,但是在正式场合上面一直都是存在应用范围的。&br&&br&在1860年以前,保留满语最完整的的地方应当就是东北地区。清早期的传教士也记载,康熙年间编写《御制清文鉴》一书的时候(清代第一本满-满字典),就曾经请东北地区的满语学者们过来给字典补充词条以及词语用法。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柳条边限制了周边汉族人进入东北,是东北地区满语环境维持的比较好。但是1860年出于保卫边疆等问题的考量,柳条边开放了,再到民国时期进一步从关内引入汉族居民,东北的语言环境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再加上民国对满人不待见,伪满时期&b&城市中&/b&几乎已经没有人在讲满语了——这个原因就是当时东北地区大部分居民已经是汉族人了——学校中所教的虽然名为“满语”,但实则是东北汉语。尽管溥仪来到了东北,但是很显然无论是他还是日本人都没心情恢复曾经的满蒙学堂。&br&&br&尽管如此,1960年的时候,东北很多小地方满语还是在流传的,但你们都懂的,文革即将开始……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到来,电台、电视的普及,即便是上述东北农村的满族人也忽然发现自己被汉语包围了。自清代覆灭以来,&b&满族人早已是一盘散沙——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更是地理上的&/b&——何处再能听到满语呢?学校没有,电视电台更没有,家中也断了代。满语如何不消亡?&br&&br&---------------------------------------------------题主问题回答完毕的分割线--------------------------------------------------&br&&br&&br&上面讲了很多理由,然而说一千道一万,这个问题最本质的原因还在满族人自己身上。让我们纵观中国的少数民族,何人保持语言情况最好?比较大的少数民族中,保持语言比较好的诸如藏族、维吾尔。蒙古族相比之下,语言保持情况就差很多,对比内蒙,大家也明白是为什么。&br&&br&如果你们跟上述民族的年轻人有过接触,你会发现语言保持越好的民族的年轻人,越尊重自己的母语。能说出:“即使不会说XX语,我们也一样是真正的XX族”的人,都是不会讲、或者讲不好自己母语的人。这些话放到少数民族身上,或许听起来很正常(因为很多人这样想这样说),可是汉族朋友们往自己身上套套,是不是觉着很可笑?“&b&即使不会说汉语,我们也一样是真正的汉族人&/b&”——我建议下一次想要说这样套话的少数民族同胞先替换成这句好好品味一下。&br&&br&&b&有些底线,是不可以放弃的。因为一旦放弃,终有一天会走到退无可退,而想进却也无可进的地步&/b&。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经常能遇到上述民族的年轻人,后悔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母语/父母没有送他/她去民语学校,于是他们说:“我现在要跟着老人好好学习了”“以后我有了孩子一定送去民语学校”。每当这时候我都想叹气,因为他们还有老人和民语学校……可是等等,你们有没有想过,等自己有了孩子的那天,民语学校会不会没有了?可能藏族维吾尔族没有这种危机感,但是估计蒙古族童鞋有很多要男默女泪了……&br&&br&纵向对比中国的少数民族,你们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哪个民族退的多一些,哪个民族退的少一些,是可以从这个民族年轻人的想法中看出来的。“即使不会说满语,我们也一样是真正的满族人”——持有这种观点的满族人占99.999%以上,而且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正日常遭遇到的满族人里已经没有能称得上是“通晓满语”的了。&br&&br&有时候我也很想问,为何有机会的时候,满人不保护不争取母语学校?又为何不在家好好教育自己的后代?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先人所做出的选择的得与失,都已经是过去的事的,&b&问题是年轻人们可愿意把握现在&/b&?&br&&br&&b&Beye i niyamangga gisun be waliyaha urse dubentele suduri de&/b&&b& waliyabumbi——抛弃自己母语的人终将被历史所抛弃&/b&。回忆埋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满族即将为此填上浓重的一笔),下一个,会是谁?&br&&br&---------------------------------------------------大吐槽完毕的分割线------------------------------------------------------------&br&&br&最后把之前写的,讲述满语文现状的文章贴上来——由于太长了,先给个长微博链接吧:&br&&br&&a href=&///?target=http%3A////AaV7l69U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a&/span&&span class=&invisible&&V7l69U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正文就不贴了……- -b
针对这条中国“通晓满语之人不足十位”的新闻,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来讲述满语的现状。一会儿回答完题主的问题我会把它贴在下面。 先说说为何满语如此之快的消亡了?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说,1. 内部原因 2. 外部原因。 在展开说明以前,我必须强调,尽…
8月14日更新:&br&应&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8370ded0ef1f2484c9afb1& href=&///people/8370ded0ef1f2484c9afb1& data-hovercard=&p$b$8370ded0ef1f2484c9afb1&&@宋佳沅&/a& 姑娘的要求, 添加一部分女士图, 有些个我是真没找到... 对不住了. 再说, 要图早说嘛. 就怕大家嫌图太多...&br&其实如果姑娘们有兴趣的话, 那么马丁, 天木兰还有其乐的鞋子基本上都有女款, 配色都很丰富, 款式也有很多种, 我在这里只是举了几个经典款而已, 80s~90s那种了, 这几个牌子近些年出的款式也各有特色, 有兴趣的可以搜寻一下. &br&图个草... 图一多, 规格还不一样. 排版太水了. 各位看官还请海涵.&br&--------------------------------------------------&br&&br&碰巧, 卡其裤和牛仔裤是我也是我日常最常穿的. 这样的穿着一般来说也都不是经常参加很正式的场合的, 所以选项还是比较宽松的.&br&我给的参考意见是这样的.&br&首先是马丁 Dr. Martens, 德国人开创, 英国起家生产, 个人有双1460软皮的,软皮的没有那么硬气, 但是更适合长时间穿着. 基本和&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朱思伟& data-hash=&b8cf6c94edfc3db49f0ad5ab& href=&///people/b8cf6c94edfc3db49f0ad5ab& data-hovercard=&p$b$b8cf6c94edfc3db49f0ad5ab&&@朱思伟&/a&的推荐是一样的.&br&&img src=&/cda38cca090c61b_b.jp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7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cda38cca090c61b_r.jpg&&推荐Dr.Martens的首要原因是我很喜欢这种鞋的范儿, 可能不是那么好控制, 但是可搭配性很强, 半商务, 英伦, 休闲, 摇滚. 都可以.&br&&img src=&/873f2d7f26d76f_b.jpg&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873f2d7f26d76f_r.jpg&&&img src=&/e1b3fc225aade5a18cf7_b.jpg& data-rawwidth=&528& data-rawheight=&7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8& data-original=&/e1b3fc225aade5a18cf7_r.jpg&&&img src=&/a8a3ba015ff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看着挺骄气的鞋, 其实根本不用打理. 想起来擦个油就行了. 在国内那种环境的话, 5年是应该没问题的了. 还得看你走路的习惯. 不过我属于相当费鞋的人, 有一双马丁穿了快4年也就底子磨了一点点. 牛津大底...&br&&img src=&/8bba8dbb677daf7d9ab84bc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8bba8dbb677daf7d9ab84bc_r.jpg&&&img src=&/f3ce7abe2c6ea8d9d1479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img src=&/dacbd68778bdb07dcf2d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img src=&/e425ca58ebec6bcd16073_b.jpg& data-rawwidth=&364&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4&&&img src=&/aad8cab0ef8f_b.jpg&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8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aad8cab0ef8f_r.jpg&&&br&&br&&img src=&/0befc1c3a57dab1e4086445_b.jpg& data-rawwidth=&610&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0befc1c3a57dab1e4086445_r.jpg&&&br&&img src=&/0fedc3043cecd948558b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fedc3043cecd948558be_r.jpg&&&img src=&/c8dfdf37d842f30c0fb0c98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8dfdf37d842f30c0fb0c989_r.jpg&&我真是很喜欢穿马丁的姑娘, 基本上见到穿马丁的姑娘都会多看两眼...&br&对于姑娘来说, 马丁的便利之处在于仔裤, 马裤, 靴裤, 短裤, 裙子等等什么都能搭配. &br&而且马丁有各种颜色和图案的靴子, 可以办御姐, 可以装萝莉, 可以调素琴, 可以阅金经...&br&去音乐节什么的不来一双么.&br&&br&第二, 和大家一样, 比较推荐天木兰 Timberland(TBL) 和 卡特 CAT. 天木兰是美国老牌了, 喜欢工装的可以尝试Timberland PRO. 本人比较复古, 天木兰也拿的是其经典款10061, 不过我是属于冬夏穿同一双鞋的那种人, 零下30度零上30度都一样... 怕热的朋友整双TBL的船鞋也是不错的. CAT 大部分款式与TBL类似, 但是近些年也出了不少好鞋, 工装鞋模样但是带气垫的款式. 这两种鞋都是一样属于耐操型的. 他们的广告也是以此为主打, 并且容易搭配.&br&&img src=&/13e815878baa9c14bb10b7ccbef13cb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3e815878baa9c14bb10b7ccbef13cbd_r.jpg&&&img src=&/7fc5aa92a42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fc5aa92a422_r.jpg&&&img src=&/aca57dac2c7ccaff717696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8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aca57dac2c7ccaff717696_r.jpg&&&img src=&/170f1a22aa5ad4283aaf58_b.jpg& data-rawwidth=&618&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8& data-original=&/170f1a22aa5ad4283aaf58_r.jpg&&大黄鞋无论搭配工装裤还是仔裤都问题的不大. 而且防水透气, 适应各种气候.&br&&img src=&/53aa7260aaf80c6517eff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53aa7260aaf80c6517eff_r.jpg&&&img src=&/ab5a94a78ebf7b9b340ede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ab5a94a78ebf7b9b340ede_r.jpg&&&img src=&/c55ba6b662ddefd4f0d49bd19d7e44ba_b.jpg& data-rawwidth=&353&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3&&&br&&img src=&/cd4e3a69c5b3de0c76c2c8c6dc9aa639_b.jpg& data-rawwidth=&333&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3&&&br&&br&接下来, 必然是Red Wing 红翼了, 红翼是美国印第安文化保有地出来的, 最开始是作为猎装出现的, 然后发展为工装鞋, 现在有一些舍得本的特殊行业的企业还在给工人派发这个牌子的工鞋... 当然, 这一方面也表现了红翼的鞋的品质及其适用性. 关键是, 红翼还很帅啊, 其经典型号875, 9111还是木村拓哉及小贝等人的最爱. 这种鞋你愁的是一直穿不坏什么时候才好意思买下一双呢.&img src=&/fa65a040b2b0f068f9aeb_b.jpg& data-rawwidth=&689&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9& data-original=&/fa65a040b2b0f068f9aeb_r.jpg&&&img src=&/06eeab403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10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06eeab403_r.jpg&&&img src=&/b735cb3ed37beb0b11ff230c59b8bbd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735cb3ed37beb0b11ff230c59b8bbd3_r.jpg&&&img src=&/dcb8b9e2fd5d5fc8b3f65e3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cb8b9e2fd5d5fc8b3f65e38_r.jpg&&&img src=&/d97bf152ca8ad7ecd0f9cd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97bf152ca8ad7ecd0f9cd2_r.jpg&&&img src=&/7fef06cc3e6b6edb23cfaff_b.jpg& data-rawwidth=&1601& data-rawheight=&2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1& data-original=&/7fef06cc3e6b6edb23cfaff_r.jpg&&&img src=&/c3a1cf88acb3b8a26fcb21df3e2e275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3a1cf88acb3b8a26fcb21df3e2e275d_r.jpg&&&img src=&/5caad66f79bdd56aa792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caad66f79bdd56aa7928_r.jpg&&&br&然后, 我想推荐的是Clarks 其乐的沙漠靴了. 其乐是英国老牌了. 上面的鞋可能有些略重, 一是重口味, 一是重量. 无奈, 本人真的是高帮靴子控. 继续, 其乐的沙漠靴模样就好接受的多, 也适应多样的环境, 不过虽然叫沙漠靴, 但是还是更适合都市穿...&br&&img src=&/3cab8af27f7b2d6ffd49_b.jpg& data-rawwidth=&183& data-rawheight=&2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3&&&br&&img src=&/b5cd398b37f53d3bafeb5a5b918cd47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5cd398b37f53d3bafeb5a5b918cd47f_r.jpg&&&img src=&/fd91c7ff22e457e5fe109b65_b.jpg& data-rawwidth=&886& data-rawheight=&7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6& data-original=&/fd91c7ff22e457e5fe109b65_r.jpg&&&img src=&/cad4515f1bfc0d6a4b04ce5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cad4515f1bfc0d6a4b04ce5_r.jpg&&&img src=&/dc77645b0dec79f21ed3568efc43b5e1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dc77645b0dec79f21ed3568efc43b5e1_r.jpg&&&img src=&/167ab413c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67ab413cf_r.jpg&&最后一双蜜蜡色的是我的最爱. 其乐沙漠靴颜色和材质种类较多, 而且也是百搭, 舒适性较强. &br&&img src=&/e179a2cb13cb09598bcce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e179a2cb13cb09598bcce_r.jpg&&&img src=&/c8a3ebcb3cecf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7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c8a3ebcb3cecf_r.jpg&&&img src=&/7ad7d645aeb_b.jp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9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7ad7d645aeb_r.jpg&&&img src=&/8f5bcdf696df3e342a996f459d612f5b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8f5bcdf696df3e342a996f459d612f5b_r.jpg&&&img src=&/9bf34b2b3cb76e43dc15f_b.jpg& data-rawwidth=&547&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9bf34b2b3cb76e43dc15f_r.jpg&&&img src=&/febb4df77ccfcfec5e441_b.jp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febb4df77ccfcfec5e441_r.jpg&&&br&接下来是重头戏, Wolverine集团下以自己名字创建的Wolverine 渥弗林, 美国老牌, 但是在国内不是太火的样子, 像CAT, Hush Puppies, Merrell, Bates, Sebago, Patagonia, Harley-Davison, Track'n Trail, Hytest都是他家旗下的. 他家有两个应该让大家都认识的系列, 一个是1883, 工装靴的经典之作, 另一个是1000 mile, 以.能够“给你1000英里的舒适穿着感受”为目标, 并且经过上百年的传承与改良. 要说上面说的这些鞋里, 最耐操的就是红翼和Wolverine1000 mile, 我想可能大家都不会有意见的&br&&img src=&/0f02ebb594dcb225a28d8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8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0f02ebb594dcb225a28d8_r.jpg&&&img src=&/f0b1dfd9aa445e7e2fe21e421cd25243_b.jpg& data-rawwidth=&76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0& data-original=&/f0b1dfd9aa445e7e2fe21e421cd25243_r.jpg&&1883 系列&br&&img src=&/a14ffdca2fa7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14ffdca2fa7c_r.jpg&&&img src=&/90b88b5af1ab32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90b88b5af1ab32_r.jpg&&&img src=&/7be79b1b4839abbda2e4c1a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be79b1b4839abbda2e4c1af_r.jpg&&1000 mile系列&br&&img src=&/440ababa7653bdd4d43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40ababa7653bdd4d438_r.jpg&&&img src=&/6cd706cece4acb9fe6334e5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6cd706cece4acb9fe6334e5_r.jpg&&&img src=&/fdfd7677fcb13b4b7f66987d_b.jpg& data-rawwidth=&1067&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7& data-original=&/fdfd7677fcb13b4b7f66987d_r.jpg&&&img src=&/15e6b0b4b3b433df676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15e6b0b4b3b433df6769_r.jpg&&&br&如果问我现在最想买的鞋子是哪一双, 那么必须是Wolverine 1000 mile CORDOVAN NO.8. 这双&i&马臀皮&/i&(&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dd70c722912ece547842bbd14fcef65d& href=&///people/dd70c722912ece547842bbd14fcef65d& data-hovercard=&p$b$dd70c722912ece547842bbd14fcef65d&&@Psychonomics&/a& 知友的指点, 这双鞋很可能不是真正的马臀皮制作的, 还需继续求证.)制作的鞋真是让我瞬间瞬间失去抵抗, 只有刷爆了的卡支撑着我的理智...&br&&img src=&/b1a56b8f1e02d918b5f90853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1a56b8f1e02d918b5f90853_r.jpg&&&img src=&/bff04b0b6e8bd6ab207dbf9e881c13c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ff04b0b6e8bd6ab207dbf9e881c13c3_r.jpg&&我希望他们能伴我前行, 带我走向远方, 即使有一天变成这样.&br&&img src=&/9dc2f5baeb19faf980c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9dc2f5baeb19faf980cc_r.jpg&&&img src=&/5f2ada73df_b.jpg& data-rawwidth=&495&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5& data-original=&/5f2ada73df_r.jpg&&&br&再次, 说一下本人穿鞋非常费鞋, 非正装鞋懒得打理, 个人认为穿旧的鞋更有味道, 鞋是男人表明个人品味和经历非常重要的朋友, 所以, 有几双好鞋伴随着你是非常重要的.&br&我在上面推荐的这些其实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俗鞋, 匿名哥们推荐的Danner也是非常不错的牌子, 只是比较圆润的鞋型不是我的菜, 我就不加赘述了. 其他朋友提及的ECCO, GEOX, Marrell, Hush Puppies之类的鞋都是以舒适著称的鞋, 但是除却其几款正装鞋外, 剩下的款式个人觉得实在不是20岁至30出头的年轻人适合的, 再加上有些彩色的难以辨别和搭配的款式, 就更让人无语了. 各式各类的登山鞋和徒步鞋也让人眼花缭乱, 往返于城市之间的话, 还是不要总搞的一副户外范儿吧. 在这里我也不多提及了. 提问者需要的一双能伴随他很久, 奔走四方忠实可靠, 并且适合搭配卡其裤和牛仔裤的鞋, 上面这些, 会是我的选项.&br&最后, 一点小小的建议, 白色的高帮Converse也是极好的选择, 可以放在箱子或者包里随时备用, 不过温馨提示的是, 千万别刷的太白太白穿出来呗, 路人怕被亮瞎眼啊.&br&&img src=&/2acb04de7abaa5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2acb04de7abaa5_r.jpg&&&img src=&/bfd636af803d4e0fbea6748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bfd636af803d4e0fbea6748_r.jpg&&&img src=&/6f28f4cc2b7fe65f49160ebd562a3e13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6f28f4cc2b7fe65f49160ebd562a3e13_r.jpg&&&img src=&/e67ab525c09cffcffac1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67ab525c09cffcffac15_r.jpg&&Just get them dirty!
8月14日更新: 应 姑娘的要求, 添加一部分女士图, 有些个我是真没找到... 对不住了. 再说, 要图早说嘛. 就怕大家嫌图太多... 其实如果姑娘们有兴趣的话, 那么马丁, 天木兰还有其乐的鞋子基本上都有女款, 配色都很丰富, 款式也有很多种, 我在这里只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7530 人关注
397 条内容
11733 人关注
814 条内容
291 人关注
273 人关注
1096 人关注
3443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