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重度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重度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① 体重比正常减轻40%以上;② 皮下脂肪完全消失,面颊部脂肪也消失,如皮包骨,呈老人样;③ 身长明显......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营养不良选择饮食的原则:①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② 根据患儿营养不良的程度和消化能力调整饮食;③ 热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 2.问答题 中度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① 体重比正常减轻BE%~D0%;②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D cm;③ 身长低于正常;④ 皮肤干燥、苍白;...... 3.问答题 母乳喂养的优点:① 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② 钙磷比例适宜,含微量元素锌、铜较多;③ 母乳含优...... 4A.X线正常B.干骺端增宽,钙化预备带消失呈毛刷状C.钙化预备带重新出现D.长骨短粗和弯曲,干骺端变宽呈喇叭状E.骨骺线检查正常,但可见弯曲畸形5A.2度营养不良,维生素C缺乏B.2度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C.1度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D.3度营养不良,维生素B缺乏E.3度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酮体的特点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酮体  酮体的预防  什么是酮体  酮体(ketone body):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  酮体产生的条件  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酮体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体外的物质无法进入脑为脑组织提供能量.饥饿时酮体可占脑能量来源的25%-75%.  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避免酮体过多产生,就必须充分保证糖供给.  酮体合成  1. 两个乙酰辅酶A被硫解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β-氧化的最后一轮也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 2. 乙酰乙酰辅酶A与一分子乙酰辅酶A生成β-羟基-β-甲基戊二酰辅酶A,由HMG辅酶A合成酶催化.  3. HMG辅酶A裂解酶将其裂解为乙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  4. D-β-羟丁酸脱氢酶催化,用NADH还原生成β羟丁酸,反应可逆,不催化L-型底物.  5. 乙酰乙酸自发或由乙酰乙酸脱羧酶催化脱羧,生成丙酮.  酮体分解  1. 羟丁酸可由羟丁酸脱氢酶氧化生成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被3-酮脂酰辅酶A转移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和琥珀酸.也可由乙酰乙酰辅酶A合成酶激活,但前者活力高且分布广泛,起主要作用.乙酰乙酰辅酶A可加入β-氧化.  2. 丙酮代谢较复杂,先被单加氧酶催化羟化,然后可生成丙酮酸或乳酸、甲酸、乙酸等.大部分丙酮异生成糖,是脂肪酸转化为糖的一个可能途径.  酮体与胰岛素  肝内的NEFA是酮体的主要来源.血浆中胰岛素浓度轻度增高就会明显抑制血浆NEFA和酮体的生成.因此,当出现酮体酸中毒的时候,胰岛素被当成首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仍然出现酮症.所以,从预防的角度看,严防饥饿更重要.  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酮症  糖尿病性酮尿,仅见于重型糖尿病晚期,是酮症酸中毒的前兆.  非糖尿病性酮尿,在婴儿或者儿童,可因为发热,严重呕吐,腹泻,未能进食而出现酮尿.在妊娠期妇女,可因为严重的妊娠反应,剧烈的呕吐,重症子痫不能进食,消化吸收障碍等尿酮体阳性.  另外,剧烈运动,饥饿,应激状态也可以引起尿酮阳性.  酮体的预防  预防酮体过多产生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严防胃肠感冒;  2、注意谷物保护(聂文涛经验),多吃主食,避免饥饿刺激;  3、及时解除其他一切进食障碍;  4、防止持续高热;  5、避免过度紧张或劳累.  其中,糖尿病人因为过去错误饮食指导造成的恐惧更容易出现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也容易发生对高血糖或并发症的恐惧和紧张,甚至过度运动,都给酮症的发生提供了诱因.因此,糖尿病人发生酮症的几率明显增高.  答案2:  1.酮体的生成过程:  酮体是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生成的,其生成原料是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首先是二分子乙酰CoA在硫解酶作用下脱去一分子辅酶A,生成乙酰乙酰CoA.?  在3-羟-3-甲基戊二酰CoA(hydroxy methyl glutaryl?CoA,HMG?CoA)合成酶催化下,乙酰乙酰CoA再与一分子乙酰CoA反应,生成HMG?CoA,并释放出一分子辅酶.这一步反应是酮体生成的限速步骤.  HMG-CoA裂解酶催化HMG-CoA生成乙酰乙酸和乙酰CoA,后者可再用于酮体的合成.  线粒体中的β-羟丁酸脱氢酶催化乙酰乙酸加氢还原(NADH+H+作供氢体),生成β-羟丁酸,此还原速度决定于线粒体中[NADH+H+]/[NAD+]的比值,少量乙栈酸可自行脱羧生成丙酮.  上述酮体生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循环过程,又称为雷宁循环(lynen cycle),两个分子乙酰CoA通过此循环生成一分子乙酰乙酸(见图5-12).  酮体生成后迅速透过肝线粒体膜和细胞膜进入血液,转运至肝外组织利用.  2.酮体的利用过程  骨骼肌、心肌和肾脏中有琥珀酰CoA转硫酶(succinyl?Coa thiophorase),在琥珀酰CoA存在时,此酶催化乙酰乙酸活化生成乙酰乙酰CoA.?  心肌、肾脏和脑中还有硫激酶,在有ATP和辅酶T存在时,此酶催化乙酰化酸活化成乙酰乙酰CoA.  经上述两种酶催化生成的乙酰乙酰CoA在硫解酶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乙酰CoA,乙酰CoA主要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  丙酮除随尿排出外,有一部分直接从肺呼出,代谢上不占重要地位,肝外组织利用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图5-13).  肝细胞中没有琥珀酰CoA转硫酶和乙酰乙酸硫激酶,所以肝细胞不能利用酮体.  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量与动脉血中酮体浓度成正比,血中酮体浓度达70mg/dl时,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达到饱和.肾酮阈亦为70mg/dl,血中酮体浓度超过此值,酮体经肾小球的滤过量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出现酮尿症.脑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与血糖水平有关,只有血糖水平降低时才利用酮体.  3.酮体生成的意义  (1)酮体易运输:长链脂肪酸穿过线粒体内膜需要载体肉毒碱转运,脂肪酸在血中转运需要与白蛋白结合生成脂酸白蛋白,而酮体通过线粒体内膜以及在血中转运并不需要载体.  (2)易利用:脂肪酸活化后进入β-氧化,每经4步反应才能生成一分子乙酰CoA,而乙酰乙酸活化后只需一步反应就可以生成两分子乙酰CoA,β-羟丁酸的利用只比乙酰乙酸多一步氧化反应.因此,可以把酮体看作是脂肪酸在肝脏加工生成的半成品.  (3)节省葡萄糖供脑和红细胞利用:肝外组织利用酮体会生成大量的乙酰CoA,大量乙酰CoA  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限制糖的利用.同时乙酰CoA还能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促进糖异生.肝外组织利用酮体氧化供能,就减少了对葡萄糖的需求,以保证脑组织、红细胞对葡萄糖的需要.脑组织不能利用长链脂肪酸,但在饥饿时可利用酮体供能,饥饿5?周时酮体供能可多达70%.  (4)肌肉组织利用酮体,可以抑制肌肉蛋白质的分解,防止蛋白质过多消耗,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5)酮体生成增多常见于饥饿、妊娠中毒症、糖尿病等情况下.低糖高脂饮食也可使酮体生成增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常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 须知网
常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四环素类药物可分为天然品和半合成品两类,即由不同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四环素、土霉素(氧四环素)、金霉素(氯四环素)和去甲金霉素(地美环素),总称为天然四环素;半合成品有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甲烯土霉素(美他环素)和二甲胺四环素(米诺环素),总称为新四环素。兽医临床常用的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多西环素。
(1)土霉素:又名氧四环素。除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作用外,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亦有抑制作用。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的作用较强,但其作用不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布鲁氏菌和巴氏杆菌等较敏感,而其作用不如氨基糖苷类。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猪肺疫、布氏杆菌病及仔猪白痢等。此外对防治畜禽霉形体病、放线菌病、球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均有一定疗效。
用法与用量:土霉素片,内服,1次量,每千克体重10~25犬15~50mg,2~3次/d,连用3~5d。
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混饮,每升水,猪100~200mg。
注射用盐酸土霉素,静脉或肌肉注射,1次量,每千克体重5--10mg,l~2次/d。
(2)四环素:应用范围与土霉素相似,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较好,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的效力则不如金霉素。用法与用量:盐酸四环素片,内服,1次量,每千克体重10~25mg,2~3次/d,连用3~5d。
盐酸四环素可溶性粉,混饮,每升水100~200mg。
注射用盐酸四环素,静脉注射,1次量,每千克体重5~
10mg,2次/d,连用2~3d。
(3)金霉素:应用范围与土霉素相似。本品对耐青霉素的金葡
菌感染的疗效优于土霉素和四环素。
用法与用量:盐酸金霉素片,内服,1次量,每千克体重10~25mg,2次/d。
(4)多西环素:又名脱氧四环素、强力霉素。抗菌谱与其他四环素类相似,体内、外抗菌活性较土霉素、四环素强。细菌对本品与土霉素、四环素等存在交叉耐药性。主要用于治疗畜禽的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和鹦鹉热等。本品在四环素类药物中毒性最小,但有报道给马属动物静脉注射可致心律不齐、虚脱和死亡。
用法与用量:盐酸多西环素片,内服,1次量,每千克体重3~5mg,1次/d,连用3~5d。
相关内容:
要水仙在春节开花,首先要决定在什么时间开始水养,这就要幕来年立春在什么时候。因开花与气温有关。年前立春的气温高,可珀春节前35~40天进行水养;年后立春的气温低,可在春节前40~4:天进行水养
多黏菌素E又名黏菌素、抗敌素。抗菌谱和药动学特征与多黏菌素B相同。内服不吸收,用于治疗畜禽的大肠杆菌性下痢和对其他药物耐药的菌痢。外用于烧伤和外伤引起的绿脓杆菌局部感染和眼、耳、鼻等部位敏
文竹与天门冬同属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文竹茎从根颈处丛生分枝很多,呈叶状,水平开展,似羽毛。叶退化,观赏上所称的叶实际是茎的变态,是假叶。叶呈刺毛状,6&12根簇生,极细短。j{白色,稍肉质状
多黏菌素B为窄谱杀菌剂,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强,尤其对绿脓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细菌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菌药物间也没有交叉耐药性,但与黏菌素之间有交叉耐药性。主要用于革兰
(1)不可与其他氨基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或强利尿剂如呋噻米、依他尼酸钠同用,否则可加重耳毒性。(2)不可与麻醉药、肌松剂同用,否则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3)不能与多黏菌素、头孢噻
大观霉素在兽医临床上,本品多用于防治大肠杆菌病。常与林可霉素联合用于防治仔猪腹泻、猪的支原体性肺炎。 用越与用重:盐酸杯q毒系、盐酸灭舭霉系口J滑。旺襁,冈服& 39;1次量,每千克体重,猪20~4绪论;1.何为生物药剂学?研究它有什么么意义?2.何为;3.试述新剂型开发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关系;口服药物的吸收;1.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是什么?2.药物转运机制有;4.什么是胃排空速率?如何影响药物吸收?5.食物;6.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透过生物膜有何影响;8.药物的溶解速度与其溶解度有何区别和相关性?9;13.表面活性剂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机制是什么?
1.何为生物药剂学?研究它有什么么意义? 2.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
3.试述新剂型开发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关系。 4.何为药物在体内的处置与消除? 5.口服片剂吸收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口服药物的吸收
1.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是什么? 2.药物转运机制有哪几种? 3.主动转运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胃排空速率?如何影响药物吸收? 5.食物如何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
6.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透过生物膜有何影响? 7.何谓pH分配学说?
8.药物的溶解速度与其溶解度有何区别和相关性? 9.什么是药物的多晶型,与药物吸收有什么关系? 10.固体药物制剂的崩解度与溶出度有什么关系? 11.测定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12.评价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13.表面活性剂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机制是什么? 14.应用药物理化性质如何提高药物消化道吸收? 15利用制剂方法如何提高和改善药物消化道的吸收?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1.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是什么? 2.药物转运机制有哪几种? 3.主动转运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胃排空速率?如何影响药物吸收? 5.食物如何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
6.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透过生物膜有何影响? 7.何谓pH分配学说?
8.药物的溶解速度与其溶解度有何区别和相关性? 9.什么是药物的多晶型,与药物吸收有什么关系? 10.固体药物制剂的崩解度与溶出度有什么关系? 11.测定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12.评价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13.表面活性剂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机制是什么? 14.应用药物理化性质如何提高药物消化道吸收? 15利用制剂方法如何提高和改善药物消化道的吸收?
药物的分布
1.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组织摄取药物最快? 2.为什么应用“表现分布容积”这一名词,表观分布容积有何意义?
3.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消除有何影响? 4.讨论药物蛋白结合率的临床意义。
5.假如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99%,解释为什么当患者患有肝硬化时,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而总血浆药物浓度降低。
6.药物蛋白结合率的轻微改变(如变化率为1%),是否会显著影响药理作用强度? 7.当患者患有易导致低蛋白血症的疾病时,弱酸性药物还是弱碱性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更易发生变化,为什么?
8.如何通过药剂学途径增加药物的淋巴转运?
9.请举例说明为什么弱碱性药物比弱酸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药物的代谢
1.药物代谢与药物疗效有什么关系?
2.药物代谢中的第1相与第H相反应包括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3.药物代谢可以在哪些器官或部位进行?主要的代谢特性有哪些? 4.什么是首过效应?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有什么影响?
5假如一种新药口服首过作用很强,下面哪一种剂型的生物利用度较好,为什么? A.水溶液剂
E胶囊剂 6.影响代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何谓酶促作用和酶抑作用? 7.如何应用药物代谢的特点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或疗效? 8.某药口服给药后起效时间是0.5~1h,但静注给药后起效时间是4~5h。起效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药物的排泄
1.药物的肾排泄机制有哪些?哪些途径有载体参与? 2.肾小球滤过有哪些待点?
3.影响药物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什么是肾清除率,如何计算?
5.什么是肠肝循环,对药物的血浓度和疗效有什么影响?
6.头孢拉定主要以原形药在尿中排泄,研究表明同时给予丙磺舒可提高血清头孢拉定浓度,丙磺舒和头孢拉定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是什么?
药物的相互作用
1.药物相互作用按作用机制可分哪几类?每类各举例说明。 2.药物在胃肠道吸收时,可产生哪些相互作用?
3.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相互作用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有酶促与酶抑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 5.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哪些? 6.影响药效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有哪几类?
药动学概述
1.阐述研究药物动力学的意义。
2.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
3何谓房室模型?它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
求(1).消除速率常数、表观分布容积,半衰期,消除率。 ?
(2).描述上述血药浓度的方程。 ?
(3).静脉注射10小时的血药浓度。
(4).若剂量的60%以原形物从尿中排出,则肾清除率为多少? ?
(5).该药消除90%所需要的时间?
(6).该药的血药浓度小于2ug/ml时无效,它的作用时间有多长? ?
(7).如果将药物剂量增加1倍,则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增加多少?
2.普鲁卡因胺(t1/2=3.5,V=2L/kg)治疗所需血药浓度为4~8ug/ml,一位体重为50kg的病人,先以每分钟20mg速度滴注,请问何时达到最低有效治疗浓度?滴注多久后达到最大治疗浓度?欲维持此浓度,应再以怎样的速度滴注?
3.某一受试者口服500mg某药后,测得各时间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假定F=0.8,求各药动学
4.某药口服后尿中出现累积药量如下,请计算该药的吸收常数ka
双室模型(药剂专业第一题可不做)
1.静脉注射100mg某药后,测得血药浓度数据如下:
求α、β、A、B、k10、k12、k21、Clr、C0、Vc、V、t1/2(β)、AUC.
2.静脉注射75mg氨吡酮后,由血药浓度获得该药得药物动力学方程如下: C=4.62e-8.94t+0.64e-0.19t (C单位为ug/ml,t单位为h)
求k10、k12、k21、Vc、t1/2(β)及静脉注射后3小时的血药浓度.
求α、β、L、M、N、k10、k12、k21、t1/2(β)、AUC.
4.大鼠静脉注射葛根素后,测定各时间的血药浓度如下:
试用AIC法判断该药单室模型还是双室模型。
重复给药(9、10题必做)
1.重复给药与单剂量给药的药物体内过程有什么不同?
2.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是在什么前提下推导出来的? 3.影响口服重复给药的峰浓度有哪些因素?
4.一种药物、生物半衰期为2小时,V为40L,如以每4小时静脉推注200mg,估算注射第三次后第一小时的血药浓度。
5.重复给药时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体内药量的蓄积程度? 6.首剂量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
7.以每3小时给予200mg(k=0.23h-1)时,首剂量应为多少才能使其首次最低血药浓度与稳态最低血药浓度相等? 8.患者体重50kg,肾功能正常,每8小时每公斤体重静注lmg庆大霉素(t1/2=2h,V=0.2L/kg体重)。求达稳态后最高血药浓度最低血药浓度及稳态平均血药浓度。
9.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500mg,τ=6h,F=0.5,ka=2.772h-1,k=0.L,求从给药起38h末血药浓度。
10.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3h,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治疗窗为2~10ug/mL,该药以静脉注射给药时
(1)计算68岁体重为80kg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8小时给约一次,其最高血药浓度(达稳态时)不超过10ug/mL,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
(3)如要求达稳态时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以内,则给药方案应如何?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4、5两题必做)
1.研究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在临床上有何意义?
2.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体内过程有哪些特点,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3.Mihealis-Menten方程式中,Km和Vm大小对药物体内消除过程影响如何? 4.某药具单室模型与非线性消除,静脉注射后获得以下血药浓度数据:
求非线性消除动力学参数Km和Vm。
5.某一病人接受苯妥英钠两个试验给药速率l00mg和300mg,测得的相应稳态血清水平分别为3.7ug/mL和47ug/mL,如果该病人改为每日200美国的剂量时,其稳态血药浓度是否在
治疗范围(Css=12ug/mL)?
药动学中的统计距分析(8必做) 1.统计矩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零阶距及一阶矩的表示式及求算方法如何? 3.何渭平均滞留时间(MRT)?不同给药途径的平均滞留时间有何区别? 4.静脉注射MRT说明什么?如何求算? 5.用距量法可以估算哪些药物动力学参数?
6.如何估算一种片剂MRT、MAT、MDT及MDIT ? 7.用距量法研究药物吸收过程有何意义?
8.一种药物以静脉注射500mg,求得AUC为20(mg/ml)h^^^^^^^^^^?? MRT、Cl及V。
给药方案设计与TDM(10~12三题必做)
1. 一35岁的男性患者,体重766kg单剂量注射某抗生素后,测得该药物的体内半衰期为3.0h,V=196ml/kg,已知该抗生素的有效血药浓度为15ug/ml。试计算: A. 确定单剂量静注给药和多剂量口服给药方案(t=6h,F=0.9) B. 假如每6小时口服375mg,计算稳态血药浓度 C. 若口服500mg片剂,给药时间间隔r如何调整 D. 若每8小时口服500mg,临床上是否合理。
2. 举出2种能够降低稳态血药浓度的波动百分率,而不改变稳态平均血药浓度水平的方法。
3.若一种抗生素(k=0.231h-1)的维持剂量为200mg/3h,此药物的首剂量为多大较适宜。
4.一位36岁的女性癫痫患者,体重60kg,临床口服卡马西平。
A.试计算能够产生6mg/L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卡马西平日剂量(假设F=0.8,Cl=0.064L/kg)
(691.2mg/d)
B.如患者按300mg,bid.服用2个月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但仍不能完全控制,此时稳态血药浓度为4mg/L,试假设临床疗效不理想的原因,如欲使稳态血药浓度达6mg/L,应采用多大剂量。(900mg/d)
5.某一35岁,体重80kg的男性患者,给予苯巴比妥治疗癫痫,按100mg,bid服用15天后,第16天早晨服药的的血药浓度为29mg/L。
A. 试计算该患者以此方案给药时该次血药浓度的理论值(正常人苯巴比妥的药动学参数为Cl=8L/d,Vd=0.7L/kg)
B. 该患者的血药浓度测得值为29mg/L,解释是何原因造成血药浓度偏高,欲使稳态血药浓度保持在25mg/L,应采用什么方案进行调整。
6.一位32岁,体重80kg的男性癫痫患者,每日给于苯妥英纳300mg治疗时,稳态血药浓度为8mg/L,癫痫不能控制,当剂量增大至每口350mg时,稳态血药浓度为20mg/L,此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假设患者肝、肾功能正常。
A. 试计算该患者的表现Vm和Km。
2.5mg/L) B. 如欲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15mg/L,应如何进行剂量调整。
7. 某抗生素的消除半衰期为34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治疗窗为2~10ug/ml,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行业资料、中学教育、药动学习题集61等内容。 
 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习题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1、什么...生物药剂学习题集八套 9页 免费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打印... 暂无评价 3页...  药动学习题整理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选择题 A 型题: 1、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 A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 B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  药动学研究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提供依据;在新药的制剂研究中,剂型设计的合 理性...(胡巧红) 15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习题】 一、单选题 ...  药动学练习题及答案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药物动力学一套式 1.给 1 位体重 50kg 的患者静脉注射某抗生素 6mg/kg,测得不同时间 的血药浓度如下: T(h)...  用药护理习题集选择_生物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药理学》第一章 绪言 一、选择题 1.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 A.药理学 B.药动学 C....  药动学题与答案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名词解释 1、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 内的吸收、 分布、 代...  药代动力学及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选择题 1.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 A )。 A.吸收 B.分布 )。 C.直肠 D....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一、名词解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