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预测中杀食才是什么意思这你画我猜三个字食物合起来怎么解释

什么是《易经》——(易经介绍)
我的图书馆
什么是《易经》——(易经介绍)
原文地址:作者: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其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那么都哪些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党内的,还是党外的;无论是这个民族的,还是那个民族的;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华侨华人,所共同追求、崇拜的优秀精神文化?我认为这些传统文化精华集中体现在“五经”“四书”等经典著作中。而易经则是这些经典著作中的瑰宝。
那么,究竟什么是《易经》?《易经》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奥秘,以致于七千多年来人们在不断追求、研究、探索呢?
要讲解《易经》,首先要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诸葛亮借东风的片段,诸葛亮站在祭神台上,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最后凭借“上帝”的力量,祭来了东南风。其实,这是为诸葛亮用《易经》预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纱。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位对《易经》和《奇门遁甲》有很深研究的易学家、军事学家,诸葛亮实际上是通过运用《易经》的预测方法,事先预测出了当时一定会有东南风的出现,否则诸葛亮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作担保。
过去,人民群众对文化知识掌握极少,对《易经》只是口头听说,并不知道其中的文字语言。正因为许多人没有读过《易经》,不知道什么是《易经》,加上《易经》基本组成部分是卦,卦有一种预测或者占卜的先知先觉作用,所以《易经》又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也有的人把《易经》列入“神秘文化”范畴。这就造成了人们对《易经》认识和理解上的错觉。
近代,由于各种原因,《易经》被认为是“四旧”,是封建迷信,是唯心主义,是受批判的禁书,《易经》的真实理论又被歪曲了,《易经》的真实面目又被掩盖了。
●& 清华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民国时期,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后来,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写进了清华校规,再后来这两句名言又成为清华校训。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孔子在对《易经》的乾卦和坤卦深入研究之后,提炼的两句最为典型、最为核心、最受到人们尊崇的至理名言。也是整部《易经》告诉人们的真谛。是最大的“普世价值”,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弘扬,现在许多家庭的书柜中都有《易经》,许多人对《易经》不再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是必读之书,但就是“看不懂”。看不懂就把它束之高阁起来。曾仕强教授的五场讲座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轰动,人们对《易经》的学习又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和理解《易经》,我先从《易经》的三大组成部分开始,使大家认识和了解《易经》
第一讲& 《易经》的三大组成部分
《汉书·艺文志》记载:“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易经》,实际上是由中华民族历史上三位伟大圣人,在三个不同的时代共同完成的一部历史巨著,由“易”、“经”、“传”三大部分组成。从时间跨度来看,“易”产生于上古时代,即伏羲、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所处的新石器时代;“经”发展于中古时代,即五帝及夏、商、周时代;“传”撰写于近古时代,即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易经》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先后历经了五千多年,这还不包括在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间许多易学研究者新的成果。任何一部经书,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专著,而是一个时代、一群人共同创做的产物,但都有其代表人物,《易经》也是如此。上古圣人伏羲创立了“易”即太极图、阴阳观和“八卦”。中古圣人周文王推演成为“经”即《周易》。近古圣人孔子进一步创作出了“传”即《易传》。
历经上古、中古和近古,由三位伟大圣人创立的《易》《经》《传》,就是今天学习的《易经》。《易经》不仅为中国的文明和发展,而且为世界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一、关于伏羲创立的“易”
1、什么是“易”?
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首先就是日月,人们的宇宙观就是日月观。《说文》“《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也有人说,“日月为易,刚柔相推”。从象形字的角度讲,易的上面是日,代表太阳,下面是月代表月亮,日为阳,月为阴,易就是阴和阳组成的统一体,易就是阴阳观。 “易”的最大特点就是变化。如同日月一样,白天是太阳,晚上变成月亮,阳变成阴,阴变成阳。
在《易经》中,“易”是由太极图,阳爻“—”、阴爻“--”,八卦和进一步排列组合后产生的六十四卦。
&&&&&&&&&&&&&&&&&&&&&&&&&&&&&&&&&&&&&&&&&&&&&&& &
2、什么是“太极图”。“太极图”也就是“无极图”。 “无极”就是阴抱阳,阳抱阴,阴阳尚未分离,天地尚未形成时期。伏羲认为,在天地没有分离之前,宇宙是阴阳混沌于一体的“无极图”,在混沌状态下,是没有极可分的。
&&&&&&&&&&&&&&&&&&&&&&&&&&&&&&&&&&&&&&&&&&&&&&&&&&&&&&&太极图
“太极图”俗称为“阴阳鱼”。描绘的是开天劈地之前乾坤的浑浊状态,其中蕴含了对称哲理、阴阳平衡哲理等深奥的无字语言。这种混浊状态大致分为“未见气”、“气之初”、“形之始”、“质之成”四个阶段。一旦由气而形,由形而质,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轻清之气上浮成为大气层,也就是天,重浊之物下沉凝聚成为地。中华传统文化中“自从盘古开天地”,描写盘古手持一柄板斧,挥手一砍,将混沌一劈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是对宇宙形成和人类形成的美好传说。
&&&&&&&&&&&&&&&&&&&&&&&&& “泰和1炁,乾东坤&西,南天北地,阴阳合一&。”&&&&&&&&&——插图:——李金龙(画)
太极图中两个美丽的阴阳鱼,也是人们早期对人的认识。也就是说,在开天劈地之前,阴阳就已经在孕育了,产生人类生命的物质就孕育了。开天劈地产生了生命,并且是分出了阴阳、雌雄的生命,这种具有阴阳之分、雌雄之分的鱼类就是人类生命的前身。
《易经》是讲形象的,我用一个更为直观的形象比喻,通过人类生命产生过程的四个阶段,使大家隐约感受到宇宙形成的四个阶段。
一是“未见气”阶段。在成熟女性的卵巢内,经过长时间的化合,最终形成了阴气高度聚集的阴卵子,成熟的阴卵子开始寻求阳精子,最终进入了子宫。在成熟男性的睾丸内,经过长时间的化合,最终形成了阳气高度聚集的阳精子,成熟的阳精子通过男女之间的性爱活动,也最终到达了女性的子宫。若把子宫比喻为太极图,那么这个阴卵子和阳精子就好像是太极图内的两条阴阳鱼,鱼眼则是精子和卵子的核心部分。如果这个女性生理上没有问题,男性的阳精子也是健康的,阴卵子和阳精子最终会相互吸引到一起。从阴卵子和阳精子的逐步成熟和最终吸引碰撞到一起,这个阶段就是“未见气”阶段,感觉不出来。
二是“气之初”阶段。阴卵子一旦和阳精子发生碰撞,就相互结合在一起,象太极图内的两条阴阳鱼一样,开始发生新的化合。这种化合又象两个人在缠绕着打太极拳一样,你来我往。这种新的阴阳二气化合性质不一样了,是将要产生生命的化合,这种化合在子宫内是剧烈的,吸收着母体内最精华的营养,对母体带来很大的冲击,最终形成了人类生命的雏形。这就是女性的“妊娠反应”期,这就是阴阳化合的“气之初”阶段。
三是“形之始”阶段。小生命一旦形成,就在子宫内通过母体的阴阳化合和自身的阴阳化合,不断吸收营养,慢慢成长为“婴儿”。但严格地讲,这时的“婴儿”还不能叫婴儿,只能叫有生命的阴阳化合物,而且在子宫内高兴时或不高兴时就动一动,为母体带来一些不安。这就是“形之始”阶段。
四是“质之成”阶段。这个阶段既是慢慢形成的,又是突然爆发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是这个意思。新生命一落地,“哇”地哭了一声,好,一个新的婴儿诞生了。这就是“质之成”阶段。
&&&&&&&&&&&&&&&&&&&&&&&&&&&&&&&&&&&&&&&&&&&&&&&&&&&&&&&&&&&&
人们对太极图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为了帮助大家对太极图的认识,这里介绍一下太极图的画法原理。其实,画好一个太极图,只要有一把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就行了。首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根据需要的太极图大小,确定适当的直径。然后以直径的一半为半径画圆,这就是太极图的周边。严格意义上的太极图是没有周边的,因为宇宙是没有周边的,是向往扩散的,所以这个周边只能化成虚线。现实中人们为了直观,也有的太极图画出了周边。直观和美观就在这一个圆上,有圆是直观,无圆是美观。再以半径的一半为新的半径,在通过圆心的直径上面,从圆心到圆周的一半为新的圆心,以新的半径为半径,画半圆。太极图圆心的左边画下半圆,右边画上半圆。两个半圆形成一条弯曲的“S”形曲线。两个新的圆心经过适当扩大,就是阴阳鱼的眼珠,再涂上黑白两色,就画成了一幅美丽的太极图。
《易经.系辞》说:“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伏羲在长期对天、地、人的观察研究中,“悟”出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理。现在人们无论学易也好,学经也好,学道也好,重点在“悟”。星云大师说,“悟”是一种内在本质,是既无法形容,也无法传给传达,更是急不得的。大家学习《易经》,学不会不要紧,不要急,慢慢来,慢慢“悟”。
3、什么是太极生两仪。
太极生两仪就是太极图中清、浊物质开始分离。用直观的形象表示就是:
用更加直观的阳爻和阴爻表示,就是:
&&&&&&&&&&&&&&&&&&&&&&&&&&&&▅▅▅▅▅ &&&&&&&&&& ▅▅ ▅▅
一画代表的是太阳,是白天,称为阳,二画代表的是月亮,是夜晚,称为阴。
4、两仪为什么又叫做阳爻和阴爻。
“爻”,字义从交,形如网,是由我国古代结网、结绳等活动而萌生的象形字。爻如网中经纬之线相互交叉,象征万事万物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化无穷。爻也是指是渔网中结成的一个一个眼,即目,古代眼就是目,实际现在仍然称眼为目。目和两画相对应,代表阴,人的双眼不是很象阴爻吗?仅有网还不行,必须有绳子把网贯穿起来,撒出去。绳子是纲,网眼是目,成语“纲举目张”就是比喻绳子和网眼的关系。古代“纲”和“刚”是通用的,所以,许多书也把阳爻称为刚爻。纲是起引导作用的,为阳;目张开是一个一个的眼,为阴。这就是代表绳子的阳爻和代表目的阴爻。阳爻是实的,阴爻是虚的。阳爻、阴爻是组成八卦的最基本符号。
5、什么是两仪生四象。
用直观的形象表示,四象就是阴阳爻的进一步组合,阳爻上面加一阳爻,就是太阳;阴爻上面加一阳爻,就是少阳;阳爻上面加一阴爻,就是少阴;阴爻上面加一阴爻,就是太阴:
&&&&&&&&&&&&&& ▅▅▅▅▅  & ▅▅▅▅▅ &&& ▅▅ ▅▅ && ▅▅ ▅▅&&&&&&&&&&&&&&&&&& ▅▅▅▅▅&& &&&▅▅ ▅▅ &&& ▅▅▅▅▅ && ▅▅ ▅▅&&&&&&&&&&&&&&&&&&&&& 太阳&&&&&&&&&&&& 少阳&&&&&&&&&&& 少阴&&&&&&&&& 太阴
太阳是日,太阴是月。在阴阳的进一步化合中,不断产生新的物种。
四象就像是父母生育了两个子女。太阳为父,太阴为母,少阳为男孩,少阴位女孩。
四象又代表了一个昼夜中间的四个不同阶段,太阳(也称老阳)代表正午,少阳代表日出时的早晨,少阴代表日落时的旁晚,太阴(也称老阴)代表午夜。
四象又代表了一年中的四季,少阳代表温暖的春天,太阳代表炎热的夏天,少阴代表阴凉的秋天,太阴代表寒冷的冬天。
四象,还代表了方向中的四方,因为伏羲生活的地方在赤道以北,所以太阳代表炎热的南方,太阴代表严寒的北方,少阳代表日出的东方,少阴代表日落的西方。
6、为什么四象生八卦
四象仅两层,不能完全反映客观实在。伏羲在四象的基础上,即在太阳的上面再加一阳爻,再太阴的上面再加一阴爻,分别成为纯阳、纯阴的三层画象;其它六个卦象是通过纯阳、纯阴的变化产生出来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象&&&&&&&&&& 泽象&&&&&&&&&& 火象 &&&&&&&& &雷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风象&&&&&&&& &水象&&&&&&&&&& 山象&&&&&&&&& 地象
伏羲为什么把四象再推演为八象,这也与自然现象中有八种物象存在的最为普遍有关,即自然现象中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人有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方向不仅有东、西、南、北,而且还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等。
大家都知道,伏羲时代是没有文字的,这八个画象就好比是无字天书。下面的画是最初画的,称为初爻,上面的画称为上爻。
八种象的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又是怎么来的呢?是在文字的创造过程中得出的。
“乾”字是简化字“干”的繁体字。我们现在大街上的店名“干洗店”,在台湾仍然用“乾洗店”。“乾”字在古代表示的是意思是“上面”,指的是相对于地球的宇宙天空。直到现在,在壮族语言中,“乾”仍然有“上面”的意思。所以后人把伏羲的天象称为“乾”象或者“乾为天”
&&&&&&&&&&&&&&&&&&&&&&&&&&&&&&&&&&&▅▅▅▅▅
&&&&&&&&&&&&&&&&&&&&&&&&&&&&&&&&&&&▅▅▅▅▅
&&&&&&&&&&&&&&&&&&&&&&&&&&&&&&&&&&&▅▅▅▅▅
&&&&&&&&&&&&&&&&&&&&&&&&&&&&&&&&&&&&&乾为天
“巽”是消散之意,“风起云散”,风又起消散的作用。古代,巽也是传说中的一种风神。所以,后人把风象称为“巽”象或者“巽为风”
&&&&&&&&&&&&&&&&&&&&&&&&&&&&&&&&& ▅▅▅▅▅
&&&&&&&&&&&&&&&&&&&&&&&&&&&&&&&&& ▅▅▅▅▅
&&&&&&&&&&&&&&&&&&&&&&&&&&&&&&&&&&▅▅ ▅▅
&&&&&&&&&&&&&&&&&&&&&&&&&&&&&&&&&&&&&巽为风
“离”的本义是隔开的意思,而火象是由一阴爻把二阳爻隔开了。所以,后人把火象称为“离”或者“离为火”。
&&&&&&&&&&&&&&&&&&&&&&&&&&&&&&&&& ▅▅▅▅▅
&&&&&&&&&&&&&&&&&&&&&&&&&&&&&&&&& ▅▅ ▅▅
&&&&&&&&&&&&&&&&&&&&&&&&&&&&&&&&& ▅▅▅▅▅
&&&&&&&&&&&&&&&&&&&&&&&&&&&&&&&&&&& 离为火
“兑”字从口,是说话、喜悦的意思。而泽的卦象是一浪接着一浪,好像人说话时上下嘴唇一张一合的样子,所以,后人把泽象称为“兑”或者“兑为泽”,是一种无心的喜悦,泽水在说话,泽水在喜悦。另外,兑也指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好比水从这一个湖泊流入下一个湖泊,所以,把泽象起名为“兑”
&&&&&&&&&&&&&&&&&&&&&&&&&&&&&&&&& ▅▅ ▅▅
&&&&&&&&&&&&&&&&&&&&&&&&&&&&&&&&&&▅▅▅▅▅
&&&&&&&&&&&&&&&&&&&&&&&&&&&&&&&&&&▅▅▅▅▅
&&&&&&&&&&&&&&&&&&&&&&&&&&&&&&&&&&& 兑为泽
“坤”字,《左传》的解释就是“土也”,而地字也是“土也”,所以“坤”字就是代表大地,后人把地象就称为“坤”象或者“地为坤”。另外,“坤”字的左边为土,右边为申,申的部首从田,所以申也代表田。“坤”字既有土,又有田,就是田地,就是地球。
&&&&&&&&&&&&&&&&&&&&&&&&&&&&&&&&& ▅▅ ▅▅
&&&&&&&&&&&&&&&&&&&&&&&&&&&&&&&&&&▅▅ ▅▅
&&&&&&&&&&&&&&&&&&&&&&&&&&&&&&&&& ▅▅ ▅▅
&&&&&&&&&&&&&&&&&&&&&&&&&&&&&&&&&&&&坤为地
“震”字的意思除了特指的“地震”之外,还有一层意思是指“疾雷使物体振动”。古代人不知道地震,只知道地下在打雷。所以,后人就把雷象称为“震”象或者“震为雷”
&&&&&&&&&&&&&&&&&&&&&&&&&&&&&&&&& ▅▅ ▅▅
&&&&&&&&&&&&&&&&&&&&&&&&&&&&&&&&& ▅▅ ▅▅
&&&&&&&&&&&&&&&&&&&&&&&&&&&&&&&&& ▅▅▅▅▅
&&&&&&&&&&&&&&&&&&&&&&&&&&&&&&&&&&&&震为雷
“坎”字的意思,直观上看就是“欠土”,另一层意思是“陷”,而水的卦象就好像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所以,后人把水象就称为“坎”象或者“坎为水”。
&&&&&&&&&&&&&&&&&&&&&&&&&&&&&&&&& ▅▅ ▅▅
&&&&&&&&&&&&&&&&&&&&&&&&&&&&&&&&&&▅▅▅▅▅
&&&&&&&&&&&&&&&&&&&&&&&&&&&&&&&&& ▅▅ ▅▅
&&&&&&&&&&&&&&&&&&&&&&&&&&&&&&&&&&& 坎为水
“艮”字有“止”、“静止”的意思,而山的最大特点就是静止不动。“艮”字还有“坚固”“坚硬”之意,大部分山都是由坚硬的石头形成的。所以,后人把山象称为“艮”或者“艮为山”
&&&&&&&&&&&&&&&&&&&&&&&&&&&&&&&&& ▅▅▅▅▅
&&&&&&&&&&&&&&&&&&&&&&&&&&&&&&&&& ▅▅ ▅▅
&&&&&&&&&&&&&&&&&&&&&&&&&&&&&&&&&&▅▅ ▅▅
&&&&&&&&&&&&&&&&&&&&&&&&&&&&&&&&&&&&艮为山
至于伏羲为什么把八象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后,就不在扩张了,这里面的道理很多,也很难讲解清楚。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就已经不再是人们传统理解上的“三”,而是指很多,包罗万象。伏羲画到八象为止,每一卦分三层,伏羲认为,八象到此就已经足矣,它完全可以包括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万象了。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魅力。这里的三层,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层”,而是多层,不是吗?直到现在,人们还有“九重天”的概念,九也是指多的意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三这个数字,与其它数字不同,它既可以理解为三,又可以理解为多。而《易经》、《道德经》中的三,基本上都是代表多的意思。
另一方面,八卦的三层,正好又代表了天、地、人三才。上面的一画为天,中间的一画为人,下面的一画为地。为什么古代称国家的元首为“王”,因为“王”最大,代表这个人上顶天(干),下立地(土)。
由于爻分阴阳,由爻产生的卦也分阴阳。所以就有“阴阳八卦”之说。凡是单画的卦都是阳卦,如乾、坎、震、艮;凡是双画的卦都是阴卦,如坤、离、兑、巽。除了纯阳卦乾、纯阴卦坤之外,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系辞从卦德方面对此做了解释:“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由于易反映的是日月变化、宇宙变化、人世变化,所以易集中代表的也就是变,易的变化是无穷的。《周易》中的“易”实际上包含了简易、变易、不易三种情况。
所谓“简易”,阐释的是宇宙万物的变化虽然是无穷的,但它只有阴阳两种符号所组成。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是,越是复杂的变化,其法则越是简单。问题是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伏羲把这世间万事万物变化无穷的东西找出来了,这就是“阴”和“阳”
所谓“变易”,是说世界一切事物变化虽然是无穷的,但都是有规则、规律可循的。人们一旦认识了这种规则、规律,人的意志就可以来适应、变革和决定事物的变化。
所谓“不易“,是说,有些自然法则的变化有些看起来是永恒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据这一哲理,人们要顺其自然法则,不能违背自然法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7、八个画象为什么又称“八卦”。
人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口头禅,比如当别人思考问题时间太长或太细致时,你会开玩笑地说,别“算卦”了;当别人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或主意时,你又会开玩笑地说,你怎么又“变卦”了。
学习或者研究《易经》离不开卦。卦是什么意思?《说文》讲,“卦,筮也”。“筮”的基本字义就是古代用蓍草占卜。再划分,“龟为卜,策为筮”。也就是说,古代人把龟甲烧裂,然后根据上面呈现的裂纹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等为“卜”,把蓍草折断成一节一节,然后用50根进行起卦为“策”。策的意思是谋划、筹划,显然,古代“筮”法也是一种预测方法。
古代人为什么发明卜筮呢?这与古代人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代人主要靠外出捕鱼谋生,古代没有现在先进的天气预报,渔民外出打鱼遇到台风、遇到暴雨怎么办?除了跪在地上祈祷上帝保佑外,他们还要发明一种自己的预测方法为未来进行一些预测。伏羲就是把古代民间的预测方法进行总结,创立了“八卦”。用台湾曾仕强教授的话说,伏羲是上古时代最大的气象台台长。
“卦”字是由“圭”和“卜”两个字组成的复合象形字。“卜”,最早是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和方位,创造的一种计时和定向方法。人们在地上树立一根标杆“|”,日影就是“、”,测量影长的尺是用泥土做的,长五寸,取名叫“圭”。“圭”也取“龟”音。就是用大龟的龟甲烧成纹,然后根据纹理来推断。
《吕氏春秋》曰:“卜,择也”,就是选择的意思。在古代,“卜”与“择”以及“测”三个字是通用的,所以,现代人们又把“占卜”称为预测。因此,圭和卜在古代都是占卜的工具。
“卦”,是由“圭“和“卜”组成的,说明伏羲创造“八卦”最早主要是用来预测,所以,后人把伏羲的八个画象就称为“八卦”。
“算卦”是对得出的卦进行推演,根据卦象为未来寻找依据。
“变卦”是指某一爻变动之后得出的新卦。比如乾卦的下爻变,得出的新卦就是巽卦。
八卦产生之后,由于排列顺序不同,又分为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伏羲先天八卦与方位是这样对应的:乾代表南方,坤代表北方,震代表东北,巽代表西南,坎代表西方,离代表东方,艮代表西北,兑代表东南。
与先天八卦图所对应的还有先天八卦数,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先天八卦数在用于预测起卦时非常重要,大家必须牢记。
伏羲先天八卦象,经过夏商时期的演变,并且由周文王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用阴阳五行学说对先天八卦进行了系统改造,最终形成了现在常用的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从方位上从新进行了对应,即:乾西北,坤西南,震东方,巽东南,坎正北,离正南,艮东北,兑正西。后天八卦图更直接地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方位的认识。
后天八卦图也非常重要,现在的九宫八卦就是用的后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和八门、八方对应,西北乾为开门,北方坎为休门,东北艮为生门,东方震为伤门,东南巽为杜门,男方离为景门,西南坤为死门,西方兑为惊门。在八门中只有两个最好的吉门,就是西北乾所占据的开门,东北艮所占据的艮门。研究《易经》的人为什么说毛泽东非常懂得《易经》,就是他首先占据了开门,接着占据了生门。当然这是后话,今天不多讲了。
后人从预测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各种物像都纳入到了八卦之中,最典型的就是《梅花易数》。
二、关于周文王创立的《周易》
1、文王之父,即先王西伯侯把西周(岐地)治理的越来越强大。
2、岐地的强大导致了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里“中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监狱”。周文王忍辱负重,历时七年,创造了一部伟大的不朽著作,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六十四卦及其文字解释。
3、周文王及其周公的伟大贡献。如果把伏羲创造的太极图及其八卦看做是无字天书的话,那么周文王就是最早找到密码,创立《周易》,揭开无字天书的第一人。
《周易》从六十四卦的排列上,开始以乾卦为首卦,以坤卦为第二卦,表明天地初开,阴阳交合,万物初生;又以既济卦和未济卦为结尾卦,表明一事的终末又是另一事的开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周易》以反映天地的乾卦为起点,说明周代人对天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开始研究天体对地球、对人的影响,揭开了宇宙对立统一规律,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宇宙观。周文王的贡献不仅在于创立了“后天八卦,而且发奋著作,对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撰写了精辟的卦辞”。他的儿子,即周公,接着周文王的事业,又经过苦心研究,为每一爻,共三百八十六爻写出了爻辞。64卦象和卦辞、爻辞共同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这就是产生于周朝时期的《经》。“经”就是道,就是理,是天地间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阐明天道、人道的书,才能称作“经”;“经”是最神圣的典籍、最伟大的著作、最权威的著作,也是一切道理的源泉。
三、关于孔子解读的《传》
《易传》是大圣人孔子在《周易》产生七百年之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对《周易》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后,对每一卦、每一爻的卦辞和爻辞做出的进一步详细解释,既是对文王卦辞的补充和理解,又包含了孔子的发挥和创造。《易传》共分十大部分,简称“十翼”。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十篇。这“十翼”中,有的是孔子自己撰写的,有的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的指导下完成的,有的是在孔子之后,由孔子的弟子们完成的。这里面充满了孔子后半生的心血,充满了孔子的巨大贡献。
《论语》中记载有孔子这么一句话:“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的意思是说,假如多给我数年的时间,让我从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我便没有大的过错了。孔子是在接近六十岁时,也即到了晚年才开始对《周易》做深入研究的。孔子在周游列国,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了用易学去解释、判断事物的真伪、真谛的方法。也有的人说,孔子前半生周游列国,一直在追求做官,希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宏大志愿(这些从《论语》中就可以看出),但一直不遂心愿。五十知天命,五十多岁开始,孔子带领弟子发奋研究《周易》。《易传》就是在对周文王“易经”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孔子为世人留下的最大贡献。孔子之所以称为圣人,与《易传》的产生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也有的人歪曲了《论语》中孔子这一句话,说“五十以学易”是指《易经》这部书,只有超过五十岁的人才可以读,五十岁以前不易读《易经》,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曲解。
由卦爻、卦形、卦象组成的“易”;由卦名、卦辞、爻辞组成的“经;由“十翼”组成的“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易学著作,这就是《易经》。现代有人把《易经》同时也理解为《周易》,也不能说是错误的,因为现在我们所说的《易经》,就是源自于周朝的《周易》,而不是夏商朝的《连山易》和《归藏易》。
&生生之境 ---《周易》“变”“通”观念的生态关怀
& & & & & & & &生生之之境---《周易》“变”“通”观念的生态关怀
内容提要:《周易》的“变通”观念清晰而明确地表达了《周易》的运动性、生命性特征,更以一种内在的方式体现了《周易》中蕴含的生态关怀。“变”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创生性、丰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通”则通过对“变”的发展与延续,对“穷”的超越,对“利”与“文”的追求揭示了生态“为人”而更需“人为”的本质。“变”“通”结合,体现的就是作为生命第三种状态的“生生之境”,即是生态。作为儒、道两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周易》的这种生态关怀是整个中华文化生态性的集中体现,在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变” “通” 生生之境 生态《周易》是“六经”之首,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它不仅率先建构了中华民族思维的形而上学体系,其中的许多观念更是贯穿于整个中国思想史乃至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理路。任何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都不能不读《周易》。《周易》之“易”有三:变易、不易、简易。简单的六个字,概括出整个宇宙运生转化的全部玄机。它们可以说是《周易》的精神之所在。三者之中首当其冲的变易精神更是《周易》的主旨。《周易》的英文译名就是《The Book of Changes》(《变化之书》)。这种变易的精神既潜在地体现在《周易》的每一卦每一爻中,又以明确的“变”“通”观念加以诠释,它们不仅表征着生命的创生与繁荣,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着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生态世界。本文就试图从“变”“通”观念来一窥《周易》所蕴含的生态关怀。&&&&&一、《周易》中的“变”“通”观念《周易》以阳爻(——)和阴爻(— —)两种符号排列组合而成八卦,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从而演化出整个宇宙。无论是以科学的眼光还是以美学的眼光来看,《周易》六十四卦都是一个极其和协和完美的系统。之所以能如此,就在于《周易》的卦与卦,爻与爻之间存有着内在的变通规律,正是这种变通规律支撑起了整个《周易》体系。“变”与“通”一方面内在地蕴含在《周易》(尤其是《易经》)每一卦的六爻以及六十四卦卦与卦之间的周流不止,变动不居的规律中;另一方面又外在地表现在《周易》(尤其是《易传》)对这种内在变动规律的表述中。就前者而言,《周易》之“变”多表卦画的变易,《周易》之“通”多谓爻象的推移无阻。《周易》之“变”有符号层面上的变,所谓:“爻者,言乎变者也”,这是阳爻和阴爻在位置和数量上的变化;有意义层面上的变,这是指卦的吉凶祸福发生的变化。两者在本质上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这种“变”的观念揭示出:《周易》是一个“符号(卦象)——意义(吉凶)”的对应体系,这一方面是由《周易》本来的“占筮之书”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周易》之“变”是有指向的,其“符号——意义”的对应变化关系直接贯穿有“天人合一”思想。其中,卦象(即符号)的变易得之于宇宙四时的变化,即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现矣。”而爻象(即意义)的变易则直接指向人事,即所谓:“圣人观卦设象,系辞焉以明吉凶。”这样一来,《周易》之“变”就是得之天地而指向人生的,正如六十四卦每一卦中天、地、人三才所预示的那样,天地人相互沟通,天地之“变”与人事之“变”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周易》的“卦象——爻象”系统即是沟通两者的桥梁。《周易》之“通”则多在内在机制上起作用,爻与爻之间的转换不是随意的,卦与卦之间的推移也不是无序的,这都得益于《周易》内在的“通”的机制。和“变”一样,《周易》的“通”也有符号和意义两个层面的运用。《周易》在符号系统上的“通”是卦象与天地之象的交通,而在意义系统上,“通”则表示卦辞与人事吉凶的交通,作《周易》者正是借用了六十四卦这样一个既“不易”又“简易”的“符号——意义”系统将天地四时的轮回同人事吉凶的预兆连通了起来,组成了颇有意味的天人合一的圆融境界。综合起来看,体现在卦爻之间的这种“变、通”反映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两种变化。每一卦中的爻位的变化主要体现空间的转换,正所谓阴阳易位,物象流转;而卦与卦之间的变化,又是一种时间上的推移,如《系辞上传》所云:“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在《周易》看来,天地是最大的“象”,而四时更替则是最大的“变通”,人的活动的物理空间没有超出天地,人事吉凶的变化也不会超越四时变化的规律之外。穷尽了天地的变化,明晓了四时流转的规律,人就可以把握自身的吉凶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这是从外在的方面来考虑,从内在的方面来讲,由于《周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直接与人事的吉凶祸福相联系,经过《周易》解释的天地、四时已经不再是寂寂然自生自灭的存在,它们因为带上了人的色彩而亮丽起来。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和谐地交流交感,化而为一。这一切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充斥于宇宙间而又特别体现于人身上的那种生命的气息。在生命的意义上,人可以与天地相交流相融合。《周易》中除了在《易经》的卦与卦、爻与爻的关系中体现“变、通”外,还在《易传》的文字中直接表述了《周易》的“变、通”观念。《易传》中涉及变、通的地方颇多,例如:“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阖户谓之坤; 辟户谓之乾;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莫大乎四时。”“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中这些对“变、通”的表述与我们在《易经》中看到的卦爻之间内在的“变、通”观念是一致的,是对前者的概括和发挥,两者可谓相得益彰。我们可以从这种表述中直观地看出《周易》“变、通”观念的全貌和它们发展的可能之路。可以说,它们构成了《周易》的生命本质。《周易》是一部“生命之书”,它最先明确地将“生”作为主旨张显了出来,将生命作为天地间最为可贵的本体来加以赞颂。郭沫若先生曾说:“故言‘有无’、‘始终’、‘一多’、‘同异’、‘心物’、,而不言‘生’,则不明不备;言‘生’。则上述诸义足以兼赅。易不骋思于抽象之域、呈理论之游戏,独揭‘生’为天地之大德,万有之本原,实已摆脱一切文字名相之网罗,且直探宇宙之本体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23页)。《周易》不仅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将生命作为天地最为伟大的品质推举了出来,而且在众多的卦象、爻象中也涉及到了这一母题,阴阳爻的交感变化产生了生命,在对阴阳爻运动的有限性的克服中,这种生命得到了持续和发展,又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中走向繁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周易》中天地、人物、社会都是一个大写的“生”字。“生”是易理的根本。然而,《周易》的智慧并没有止于此。&&&&&&&&&二,“变”“通”观念与生态《周易》是一部生命之书,更是一部生态之书。《周易》有言:“生生之谓易”。我们知道,单纯的静态的动植物和人的生命存在是“生物”;动态的,创造和产生这些生物的过程是“生产”;进一步言,超越动态与静态,将“生物”和“生产”和谐而圆满地融合于一身的则是《周易》所主张的这种“生生之境”,这可以说是生命的第三种状态,也就是生态。《周易》之所以将“生生”作为“易”之本旨,而不是仅仅是生物或生产,就在于单纯讲生物或生产都不是对待我们这个世界所应有的态度,单纯讲生物,可以体现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关怀,但无法对其发展做出把握和回应;单纯讲生产,可以说是一种发展的眼光,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就生态环境来看,一味地强调生产无异于自我灭亡。自从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拥有了强大科学武器的人类创造和生产了比过去几千年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可以说人类已经在借助科学技术“改天换地”,“征服自然”。虽然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就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83页)但是,他的预言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近几十年来,当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时,人们才不得不认真审视和思考生态危机这个问题了。这可以说就是单纯讲“生产”的恶果。另一方面,在那些对生态问题的回应中,我们处处可见人造的绿地和小规模的城市公园,这些单纯地对生物数量的追求确实为我们生活增添了些许绿色,但面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面对许多因为没有生命而无法回复的资源和气候等的恶化,这种回应只能是片面的和软弱无力的。面对生态危机,我们所要找寻的,应该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方法,这就要超越单纯的“生物”和一味的“生产”,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来审视。《周易》的“变通”观念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眼光。“变”和“通”的结合,不仅构成了上文中的那种生命之感,更展现了《周易》独有的“生生之境”。在上文我们已经看到,《周易》中阴阳两种力量的交流产生了变化,有了变化才有生命的发动与创生,才能产生生物,才有可能产生生态系统。《周易》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首先就是将天地化育之功突现了出来。我们都知道,人类不是地球上最早的的居民,也不是唯一的居民,人类的出现、存活、发展乃至繁荣都必须以千千万万其他生命体的生存为基础,有了众多其他生命体的存在和亿万年的发展,人类才有存在的可能。而现代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一味强调自身发展而忽视了其他生命体的存活所至。所以,《周易》将“生”推举出来,作为天地之大德来赞颂,这不是隅于人类生命的视界,而是一种以众生之“大生”为依规的眼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反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仅仅将人作为天地间唯一要考虑的存在,反对为了人不顾一切而无视其他生命体和自然环境的存在。。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有了变化,才有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丰富性,才有各物种间的互补性,这是我们的生态系统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周易》中“变”的观念所引申出来的“生”,不仅不是单纯的人之生,也不是单一物种之生,它是众多物种“竟自由”的状态。《周易》在讲乾坤之德时,强调“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系辞上传·第六章》)。这里的“大生”、“广生”即是易之“生”的多样性的体现。生命只有是多样的,互补的,才有可能形成完整的食物链结构,组成全面的生物群落,最终形成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我们人类也只有在这种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自己在生物链中的地位,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及可能的和最佳的途径。在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中,人类的活动使许多生物灭绝或濒临灭绝,这不仅是单个物中的消亡的问题,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是生物链上的一环,失掉了这一环,整条生物链都要受到根本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可弥补的。《周易》之“变”所表征的“大生”“广生”正是强调了人类生存的庞大的物种基础。再者,有了变化,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才有了基础和可能。《周易》六十四卦不是单向的直线发展,不是从生之起点到死之终点,而是有节律的循环发展过程,运动不息,生命不止。这既是单个生命的发展规律,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生态系统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这种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所依靠的就是《周易》之“变”。所谓:“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周易》六十四卦的变动规律表征了天地变化之道,也就是生态系统运行调整的规律,掌握了这种规律,我们自然可以让这个地球,让生存在其中的包括我们在内的众多生物和谐持久的发展。如同在单个生命的发展中所展现出的那样,《周易》中的“变”在生态系统的发展中侧重于创生,而“通”则更强调生态系统的持久发展,所以,从 “生态”的眼光来看,“通”比“变”的意义要更为重大。“通”是对“变”的成果的延续和发展。所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可见“通”就是将“变”所创生出来的生态世界“推而行之”使之“往来不穷”的过程。“通”是对“穷”的超越。《周易》中的一卦六爻和六十四卦都是循环发展的系统,这种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局部和阶段上的局限性,这就是“穷”。所谓:“易穷则变”,穷是“变”和“通”的契机,《周易·序卦传》的作者以最直观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这一点:泰者通也,物不可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终否,故受之以同人。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终遁,故受之以大壮。……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如此种种,就卦名的字义说,每两卦为一组,都是相反的。连接两者的语句“物不可以终……”,“故受之以……”,即是物穷则反,相反相生的明白表述。尤其是最后对既济和未济两卦的解释,“既济”有完成之义,但此卦并不是《周易》最后一卦,后面还有一个未济,就是说是以“未完成”作为结束,《序卦》认为这是由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这恰恰说明了《周易》作为一个法之于天地的系统,是不断循环往复的,我们可以从这种循环往复中得到关于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个体生命都有其死亡的那一刻,单个物种也有其灭绝的那一天。但是作为众多物种的有机整体,作为生命有机融合的集团的生态圈却是能够循环不息,发展不止,它有着自身独有的节律,这种节律感使得众多生物同周围的有机和无机环境融为一体。原有的在局部和阶段上的局限性就被突破和超越了。这种超越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简单重复,而是整体意义上的发展和繁荣。作为这种发展的内在机制,“通”的观念的开显有着重要的意义。《周易》之“通”从本质上讲是为人的,更需要人为。《周易》有言:“变而通之以尽利”,所谓“利”,固然有天之利、地之利和人之利的区分。但是《周易》中的“三才”是以人为中心的,天地造化生成万物,万物都有其生命,但只有人是有理性,能劳动的存在,因此,这里的“利”更多的还是人之利。我们对自然的利用,无疑是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人生自然天地之间,自然间的资源和各种生物都成为了“为人”的存在,成为了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来,正是有了自然界的广袤和无私,人类才能从原始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智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人类在受利于自然万物的同时,何曾利于过自然?从深层生态学看来,世间万物都有追求自己利益的需要,看似没有思维的动植物和完全没有生命的无机界,都在自然的进化中,在时间的流逝中追寻着自己发展的最大利益。如果我们一直坚持那种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根植于我们某些人头脑中的那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上面的这种理论简直是荒谬和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我们能睁开自己的眼睛,看看人类的历史,看看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我们就不难发现:人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的主体和客体,我们并不就是这个地球完全的主人。人类以三种方式处理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认识的方式;功利的方式和审美的方式。三种方式都可以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但不是每种方式都可以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认识的方式中,人之主体与人之外之客体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所谓的主客统一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功利的方式中,主体改造客体,主体性需求的被满足就是主客的统一。这两种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是一种独立超然的地位,而自然只能作为一种被动的形象出现,这正是目前众多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之所以产生的思想上的原因。而作为审美的方式而言,它不以认识为目的,也不以功利为旨归,主体凭借情感性的体验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没有以主客两分为前提。在这种关系中,主客体的区别已经消解了,这是一种化合而不是符合。在这种化合的基础上,人与人之外的世界已经全然没有分别了。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建立起一个人类能舒适长久生存于其中的世界,一种美学意义上的主客统一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乾卦·文言》),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天地无私之“利”,不以同样无私之“利”去对待天地,人类的美好的明天只能是痴人说梦。《周易》之“通”在向我们揭示了我们同自然的无分的关系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前景。所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当我们通晓了变通之间的关系后, 人与万物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就能够长久维持,生态系统就能够长久地循环发展繁荣下去。人类既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自身生存的所需,也能让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体和资源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共生,这种共生的极至就是“文”,就是外在和内在同样繁盛的状态,我们的生态建设所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一种和谐共生的繁盛状态吗?&&三、结语从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周易》中的“变”
“通”观念一方面表征着生命的发生与延续,另一方面,更明确地指示给我们无尽的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这一个观念的特点,更是整部《周易》的特色,甚至可以说:是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的普遍特征。《周易》将儒道两家学说融为一炉,儒家重视人的社会生命,道家重视人的自然生命,《周易》集两者之大成,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生生之境”,这种境界远远不象某些人所揭示的那样,仅仅就是“生而又生”,这样的解释没有发掘出《周易》所深涵的生态文化,这种“生生之境”可以说就是中国古典智慧的精髓。在当前生态问题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在环保措施上大下功夫,遏制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更要从已有的历史和思想中找寻可资利用的生态智慧。在中国而言,这种智慧不需要象西方那样需要摆脱几百年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才能窥其一斑,我们古人的智慧从来就没有将人与外在世界截然分开过,儒家是这样,道家也是这样,甚至就连唐朝时才传入中国,历史远没有儒家和道家深远的禅宗也是如此,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建构了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这种智慧又引领着我们融合更多的思想,将它充实完整。近代以来,我们在学习西方逻辑化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将人类中心主义引入了我们的视界,并作为指导我们改造世界的态度引领着我们的实践,从而象西方曾有的那样取得了物质世界的深刻变化。但是,几乎是伴生而来的,我们也没能避免西方已有的那种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为这样的一个思维上的转变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在新的一个世纪来临的时候,我们同全世界人民一样,反思着我们在上个世纪甚至更远的时间里对这个地球所作的一切。在这个时候,反过头来看看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明确提示我们的那种智慧,真是无话可说。《周易》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我们拥有的是一座智慧的宝藏,只要我们善于发掘,里面将会有我们需要的一切。
参考资料: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周易本义》 朱 熹 著3、 《易学哲学史》 朱伯崑 著4、 《美学散步》 宗白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版5、 《中国古典美学史》 陈望衡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版6、 《美学导论》 张 法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版7、 《境生象外》 韩林德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版8、 “‘天人合一’的美学意义”陈望衡 《武汉大学学报》 -559、 “人本生态观与美学问题”曾永成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64
10、 “中国美学是生命的美学——中国美学范畴和命题历史发展的必然流向和归宿”的“变通”观念清晰而明确地表达了《周易》的运动性、生命性特征,更以一种内在的方式体现了。《周易》中蕴含的生态关怀。“变”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创生性、丰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通”则通过对“变”的发展与延续,对“穷”的超越,对“利”与“文”的追求揭示了生态“为人”而更需“人为”的本质。“变”“通”结合,体现的就是作为生命第三种状态的“生生之境”,即是生态。作为儒、道两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周易》的这种生态关怀是整个中华文化生态性的集中体现,在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变” “通” 生生之境 生态《周易》是“六经”之首,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它不仅率先建构了中华民族思维的形而上学体系,其中的许多观念更是贯穿于整个中国思想史乃至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理路。任何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都不能不读《周易》。《周易》之“易”有三:变易、不易、简易。简单的六个字,概括出整个宇宙运生转化的全部玄机。它们可以说是《周易》的精神之所在。三者之中首当其冲的变易精神更是《周易》的主旨。《周易》的英文译名就是《The Book of Changes》(《变化之书》)。这种变易的精神既潜在地体现在《周易》的每一卦每一爻中,又以明确的“变”“通”观念加以诠释,它们不仅表征着生命的创生与繁荣,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着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生态世界。本文就试图从“变”“通”观念来一窥《周易》所蕴含的生态关怀。&&&&&一、《周易》中的“变”“通”观念《周易》以阳爻(——)和阴爻(— —)两种符号排列组合而成八卦,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六十四卦,从而演化出整个宇宙。无论是以科学的眼光还是以美学的眼光来看,《周易》六十四卦都是一个极其和协和完美的系统。之所以能如此,就在于《周易》的卦与卦,爻与爻之间存有着内在的变通规律,正是这种变通规律支撑起了整个《周易》体系。“变”与“通”一方面内在地蕴含在《周易》(尤其是《易经》)每一卦的六爻以及六十四卦卦与卦之间的周流不止,变动不居的规律中;另一方面又外在地表现在《周易》(尤其是《易传》)对这种内在变动规律的表述中。就前者而言,《周易》之“变”多表卦画的变易,《周易》之“通”多谓爻象的推移无阻。《周易》之“变”有符号层面上的变,所谓:“爻者,言乎变者也”,这是阳爻和阴爻在位置和数量上的变化;有意义层面上的变,这是指卦的吉凶祸福发生的变化。两者在本质上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这种“变”的观念揭示出:《周易》是一个“符号(卦象)——意义(吉凶)”的对应体系,这一方面是由《周易》本来的“占筮之书”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周易》之“变”是有指向的,其“符号——意义”的对应变化关系直接贯穿有“天人合一”思想。其中,卦象(即符号)的变易得之于宇宙四时的变化,即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现矣。”而爻象(即意义)的变易则直接指向人事,即所谓:“圣人观卦设象,系辞焉以明吉凶。”这样一来,《周易》之“变”就是得之天地而指向人生的,正如六十四卦每一卦中天、地、人三才所预示的那样,天地人相互沟通,天地之“变”与人事之“变”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周易》的“卦象——爻象”系统即是沟通两者的桥梁。《周易》之“通”则多在内在机制上起作用,爻与爻之间的转换不是随意的,卦与卦之间的推移也不是无序的,这都得益于《周易》内在的“通”的机制。和“变”一样,《周易》的“通”也有符号和意义两个层面的运用。《周易》在符号系统上的“通”是卦象与天地之象的交通,而在意义系统上,“通”则表示卦辞与人事吉凶的交通,作《周易》者正是借用了六十四卦这样一个既“不易”又“简易”的“符号——意义”系统将天地四时的轮回同人事吉凶的预兆连通了起来,组成了颇有意味的天人合一的圆融境界。综合起来看,体现在卦爻之间的这种“变、通”反映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两种变化。每一卦中的爻位的变化主要体现空间的转换,正所谓阴阳易位,物象流转;而卦与卦之间的变化,又是一种时间上的推移,如《系辞上传》所云:“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在《周易》看来,天地是最大的“象”,而四时更替则是最大的“变通”,人的活动的物理空间没有超出天地,人事吉凶的变化也不会超越四时变化的规律之外。穷尽了天地的变化,明晓了四时流转的规律,人就可以把握自身的吉凶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这是从外在的方面来考虑,从内在的方面来讲,由于《周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直接与人事的吉凶祸福相联系,经过《周易》解释的天地、四时已经不再是寂寂然自生自灭的存在,它们因为带上了人的色彩而亮丽起来。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和谐地交流交感,化而为一。这一切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充斥于宇宙间而又特别体现于人身上的那种生命的气息。在生命的意义上,人可以与天地相交流相融合。《周易》中除了在《易经》的卦与卦、爻与爻的关系中体现“变、通”外,还在《易传》的文字中直接表述了《周易》的“变、通”观念。《易传》中涉及变、通的地方颇多,例如:“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阖户谓之坤; 辟户谓之乾;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莫大乎四时。”“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中这些对“变、通”的表述与我们在《易经》中看到的卦爻之间内在的“变、通”观念是一致的,是对前者的概括和发挥,两者可谓相得益彰。我们可以从这种表述中直观地看出《周易》“变、通”观念的全貌和它们发展的可能之路。可以说,它们构成了《周易》的生命本质。《周易》是一部“生命之书”,它最先明确地将“生”作为主旨张显了出来,将生命作为天地间最为可贵的本体来加以赞颂。郭沫若先生曾说:“故言‘有无’、‘始终’、‘一多’、‘同异’、‘心物’、,而不言‘生’,则不明不备;言‘生’。则上述诸义足以兼赅。易不骋思于抽象之域、呈理论之游戏,独揭‘生’为天地之大德,万有之本原,实已摆脱一切文字名相之网罗,且直探宇宙之本体矣。”(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23页)。《周易》不仅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将生命作为天地最为伟大的品质推举了出来,而且在众多的卦象、爻象中也涉及到了这一母题,阴阳爻的交感变化产生了生命,在对阴阳爻运动的有限性的克服中,这种生命得到了持续和发展,又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中走向繁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周易》中天地、人物、社会都是一个大写的“生”字。“生”是易理的根本。然而,《周易》的智慧并没有止于此。&&&&&&&&&二,“变”“通”观念与生态《周易》是一部生命之书,更是一部生态之书。《周易》有言:“生生之谓易”。我们知道,单纯的静态的动植物和人的生命存在是“生物”;动态的,创造和产生这些生物的过程是“生产”;进一步言,超越动态与静态,将“生物”和“生产”和谐而圆满地融合于一身的则是《周易》所主张的这种“生生之境”,这可以说是生命的第三种状态,也就是生态。《周易》之所以将“生生”作为“易”之本旨,而不是仅仅是生物或生产,就在于单纯讲生物或生产都不是对待我们这个世界所应有的态度,单纯讲生物,可以体现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关怀,但无法对其发展做出把握和回应;单纯讲生产,可以说是一种发展的眼光,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就生态环境来看,一味地强调生产无异于自我灭亡。自从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短短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拥有了强大科学武器的人类创造和生产了比过去几千年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可以说人类已经在借助科学技术“改天换地”,“征服自然”。虽然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就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83页)但是,他的预言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近几十年来,当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时,人们才不得不认真审视和思考生态危机这个问题了。这可以说就是单纯讲“生产”的恶果。另一方面,在那些对生态问题的回应中,我们处处可见人造的绿地和小规模的城市公园,这些单纯地对生物数量的追求确实为我们生活增添了些许绿色,但面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面对许多因为没有生命而无法回复的资源和气候等的恶化,这种回应只能是片面的和软弱无力的。面对生态危机,我们所要找寻的,应该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方法,这就要超越单纯的“生物”和一味的“生产”,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来审视。《周易》的“变通”观念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眼光。“变”和“通”的结合,不仅构成了上文中的那种生命之感,更展现了《周易》独有的“生生之境”。在上文我们已经看到,《周易》中阴阳两种力量的交流产生了变化,有了变化才有生命的发动与创生,才能产生生物,才有可能产生生态系统。《周易》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首先就是将天地化育之功突现了出来。我们都知道,人类不是地球上最早的的居民,也不是唯一的居民,人类的出现、存活、发展乃至繁荣都必须以千千万万其他生命体的生存为基础,有了众多其他生命体的存在和亿万年的发展,人类才有存在的可能。而现代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一味强调自身发展而忽视了其他生命体的存活所至。所以,《周易》将“生”推举出来,作为天地之大德来赞颂,这不是隅于人类生命的视界,而是一种以众生之“大生”为依规的眼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反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仅仅将人作为天地间唯一要考虑的存在,反对为了人不顾一切而无视其他生命体和自然环境的存在。。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有了变化,才有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丰富性,才有各物种间的互补性,这是我们的生态系统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周易》中“变”的观念所引申出来的“生”,不仅不是单纯的人之生,也不是单一物种之生,它是众多物种“竟自由”的状态。《周易》在讲乾坤之德时,强调“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系辞上传·第六章》)。这里的“大生”、“广生”即是易之“生”的多样性的体现。生命只有是多样的,互补的,才有可能形成完整的食物链结构,组成全面的生物群落,最终形成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我们人类也只有在这种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自己在生物链中的地位,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及可能的和最佳的途径。在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中,人类的活动使许多生物灭绝或濒临灭绝,这不仅是单个物中的消亡的问题,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是生物链上的一环,失掉了这一环,整条生物链都要受到根本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可弥补的。《周易》之“变”所表征的“大生”“广生”正是强调了人类生存的庞大的物种基础。再者,有了变化,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才有了基础和可能。《周易》六十四卦不是单向的直线发展,不是从生之起点到死之终点,而是有节律的循环发展过程,运动不息,生命不止。这既是单个生命的发展规律,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生态系统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这种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所依靠的就是《周易》之“变”。所谓:“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周易》六十四卦的变动规律表征了天地变化之道,也就是生态系统运行调整的规律,掌握了这种规律,我们自然可以让这个地球,让生存在其中的包括我们在内的众多生物和谐持久的发展。如同在单个生命的发展中所展现出的那样,《周易》中的“变”在生态系统的发展中侧重于创生,而“通”则更强调生态系统的持久发展,所以,从 “生态”的眼光来看,“通”比“变”的意义要更为重大。“通”是对“变”的成果的延续和发展。所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可见“通”就是将“变”所创生出来的生态世界“推而行之”使之“往来不穷”的过程。“通”是对“穷”的超越。《周易》中的一卦六爻和六十四卦都是循环发展的系统,这种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局部和阶段上的局限性,这就是“穷”。所谓:“易穷则变”,穷是“变”和“通”的契机,《周易·序卦传》的作者以最直观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这一点:泰者通也,物不可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终否,故受之以同人。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终遁,故受之以大壮。……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如此种种,就卦名的字义说,每两卦为一组,都是相反的。连接两者的语句“物不可以终……”,“故受之以……”,即是物穷则反,相反相生的明白表述。尤其是最后对既济和未济两卦的解释,“既济”有完成之义,但此卦并不是《周易》最后一卦,后面还有一个未济,就是说是以“未完成”作为结束,《序卦》认为这是由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这恰恰说明了《周易》作为一个法之于天地的系统,是不断循环往复的,我们可以从这种循环往复中得到关于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个体生命都有其死亡的那一刻,单个物种也有其灭绝的那一天。但是作为众多物种的有机整体,作为生命有机融合的集团的生态圈却是能够循环不息,发展不止,它有着自身独有的节律,这种节律感使得众多生物同周围的有机和无机环境融为一体。原有的在局部和阶段上的局限性就被突破和超越了。这种超越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简单重复,而是整体意义上的发展和繁荣。作为这种发展的内在机制,“通”的观念的开显有着重要的意义。《周易》之“通”从本质上讲是为人的,更需要人为。《周易》有言:“变而通之以尽利”,所谓“利”,固然有天之利、地之利和人之利的区分。但是《周易》中的“三才”是以人为中心的,天地造化生成万物,万物都有其生命,但只有人是有理性,能劳动的存在,因此,这里的“利”更多的还是人之利。我们对自然的利用,无疑是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人生自然天地之间,自然间的资源和各种生物都成为了“为人”的存在,成为了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来,正是有了自然界的广袤和无私,人类才能从原始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智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人类在受利于自然万物的同时,何曾利于过自然?从深层生态学看来,世间万物都有追求自己利益的需要,看似没有思维的动植物和完全没有生命的无机界,都在自然的进化中,在时间的流逝中追寻着自己发展的最大利益。如果我们一直坚持那种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根植于我们某些人头脑中的那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上面的这种理论简直是荒谬和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我们能睁开自己的眼睛,看看人类的历史,看看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我们就不难发现:人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的主体和客体,我们并不就是这个地球完全的主人。人类以三种方式处理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认识的方式;功利的方式和审美的方式。三种方式都可以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但不是每种方式都可以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认识的方式中,人之主体与人之外之客体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所谓的主客统一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功利的方式中,主体改造客体,主体性需求的被满足就是主客的统一。这两种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是一种独立超然的地位,而自然只能作为一种被动的形象出现,这正是目前众多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之所以产生的思想上的原因。而作为审美的方式而言,它不以认识为目的,也不以功利为旨归,主体凭借情感性的体验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没有以主客两分为前提。在这种关系中,主客体的区别已经消解了,这是一种化合而不是符合。在这种化合的基础上,人与人之外的世界已经全然没有分别了。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建立起一个人类能舒适长久生存于其中的世界,一种美学意义上的主客统一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乾卦·文言》),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天地无私之“利”,不以同样无私之“利”去对待天地,人类的美好的明天只能是痴人说梦。《周易》之“通”在向我们揭示了我们同自然的无分的关系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前景。所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当我们通晓了变通之间的关系后, 人与万物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就能够长久维持,生态系统就能够长久地循环发展繁荣下去。人类既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自身生存的所需,也能让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体和资源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共生,这种共生的极至就是“文”,就是外在和内在同样繁盛的状态,我们的生态建设所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一种和谐共生的繁盛状态吗?&&三、结语从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周易》中的“变”
“通”观念一方面表征着生命的发生与延续,另一方面,更明确地指示给我们无尽的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这一个观念的特点,更是整部《周易》的特色,甚至可以说:是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的普遍特征。《周易》将儒道两家学说融为一炉,儒家重视人的社会生命,道家重视人的自然生命,《周易》集两者之大成,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生生之境”,这种境界远远不象某些人所揭示的那样,仅仅就是“生而又生”,这样的解释没有发掘出《周易》所深涵的生态文化,这种“生生之境”可以说就是中国古典智慧的精髓。在当前生态问题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在环保措施上大下功夫,遏制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更要从已有的历史和思想中找寻可资利用的生态智慧。在中国而言,这种智慧不需要象西方那样需要摆脱几百年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才能窥其一斑,我们古人的智慧从来就没有将人与外在世界截然分开过,儒家是这样,道家也是这样,甚至就连唐朝时才传入中国,历史远没有儒家和道家深远的禅宗也是如此,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建构了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这种智慧又引领着我们融合更多的思想,将它充实完整。近代以来,我们在学习西方逻辑化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将人类中心主义引入了我们的视界,并作为指导我们改造世界的态度引领着我们的实践,从而象西方曾有的那样取得了物质世界的深刻变化。但是,几乎是伴生而来的,我们也没能避免西方已有的那种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为这样的一个思维上的转变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在新的一个世纪来临的时候,我们同全世界人民一样,反思着我们在上个世纪甚至更远的时间里对这个地球所作的一切。在这个时候,反过头来看看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明确提示我们的那种智慧,真是无话可说。《周易》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我们拥有的是一座智慧的宝藏,只要我们善于发掘,里面将会有我们需要的一切。
参考资料: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周易本义》 朱 熹 著3、 《易学哲学史》 朱伯崑 著4、 《美学散步》 宗白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版5、 《中国古典美
馆藏&39292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字的食物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