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前景的人多吗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介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介绍
编辑:少芬&
  本专业培养面向各生产制造企业,具有电子产品的设计、项目开发与实施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在仪器仪表及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能力,适应电子信息行业开发、制造、工程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发展历史
  ▶ 如今,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我国很早就已经发现电和磁的现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铁&和&琥珀拾芥&的记载。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著《论衡》两书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电磁现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的很快。库仑在 1785 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 1820 年,奥斯特从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有名的欧姆定律是欧姆在 1826 年通过实验而得出的。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有特殊贡献,他在 1831 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是以后电子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电磁现象的理论与使用问题的研究上,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在 1833 年建立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则(次定则)。
  其后,他致力于电机理论的研究,并阐明了电机可逆性的原理。次在 1844 年还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分别独立的确定了电流热效应定律(焦耳 - 次定律)。与次一道从事电磁现象研究工作的雅可比在 1834 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 电动机,从而证明了实际应用电能的可能性。电机工程得以飞跃的发展是与多里沃 - 多勃罗沃尔斯基的工作分不开的。这位杰出的俄罗斯工程师是三相系统的创始者,他发明和制造出三相异步电机和三相变压器,并首先采用了三相输电线。在法拉第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麦克斯韦在 1864 年至 1873 年提出了电磁波理论。他从理论上推测到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888 年,赫兹通过实验获得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但实际利用电磁波为人类服务的还应归功于马克尼和波波夫。大约在赫兹实验成功七年之后,他们彼此独立的分别在意大利和俄国进行通信试验,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人类在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丰富着自己的知识。电子科学技术就是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发展起来的。 1883 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效应,随后在1904年弗莱明利用这个效应制成了电子二极管,并证实了电子管具有&阀门&作用,他首先被用于无线电检波。 1906 年美国的德弗雷斯在弗莱明的二极管中放进了第三个电极&&栅极而发明了电子三极管,从而建树了早期电子技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子管在电子技术中立下了很大功劳;但是电子管毕竟成本高,制造繁,体积大,耗电多,从 1948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发明晶体管以来,在大多数领域中已逐渐用晶体管来取代电子管。但是,我们不能否定电子管的独特优点,在有些装置中,不论从稳定性,经济性或功率上考虑,还需要采用电子管。
  集成电路的第一个样品是在 1958 年见诸于世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和应用,标志着电子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实现了材料、元件、电路三者之间的统一;同传统的电子元件的设计与生产方式、电路的结构形式有着本质的不同。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进步,集成度越来越高,出现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例如可在一块 6mm 平方的硅片上制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进一步显示出集成电路的优越性。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生产与管理等的需要,电子计算机应时而兴起,并且日臻完善。从 1946 年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已经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每秒运算速度已达 10 亿次。正在研究开发第五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第六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它们不依靠程序工作,而依靠人工智能工作。特别是七十年代卫星计算机问世以来,由于它价廉、方便、可靠、小巧,大大加快了电子计算机的普及速度。
  数字控制和数字测量也在不断大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数字控制机床和&自适应&数字控制机床相继出现。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几十台乃至上百台数字控制机床进行集中控制(所谓&群控&)也已经实现。
  在工业上晶体闸流管(即可控硅)也获得广泛应用,使半导体技术进入了强电领域。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电子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如空间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遥感技术、微波应用等),它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这变革性的推动作用。电子水准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子工业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高度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直接影响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国家的安危;也直接影响到亿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产业发展
  我国电子行业的四次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并不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除衣食住行外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回顾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四次不同内容的重大战略转型:
  ▶电子行业的第一次转型(1978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在70年代初期,由于地区霸权主义军备竞赛和国内&文革&的影响,中国电子行业主要是为了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从其建立之日起,长期坚持&以军为主&的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开始转向经济建设。为了适应当时新的政策重心,电子行业的发展模式从以军为主,转向军民结合、以民为主。这为之后电子行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电子行业的第二次转型(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1980年,电子元器件工业产值占整个电子工业总值的61%,但是电子产品的质量却不尽人意,广大用户对此感到十分不满,追根到底是由于当时国内政企合并,过程冗杂,工人积极性不高,大大地影响了电子产品的生产质量。直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决议加快了经济体制的改革。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广大意见的基础上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打基础,上水平,抓质量,求效益,翻三番,超十年&的方针,开展了彩电国产化&一条龙&等工程,促进了电子产品迅猛发展,中国电子工业实现了第一次腾飞。
  ▶电子行业的第三次转型(上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末)
  此时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逐步形成&一超多强&的新格局;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不断强调要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战略方针,推动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风风火火。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推动着电子产业不断向前,我国电子产业开始从单一的制造业向产业结构多元化和自主研究转变,自主创新的产品甚至能够与许多科技强国的顶尖电子产品相媲美。中国电子行业踏上了一个新的巅峰。
  ▶电子行业的第四次转型(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方针。在1998年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电子产业开始走向世界,不断开展国际交流,大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行业自身,促进了行业之间的融合,使得国内电子行业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洗礼,我国电子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算得上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电子产业大国&,而未来的格局在不断变化,电子产业需要抬头向前看,而不是拘泥于现今的成就中沾沾自喜。光成为&电子大国&是远远不够的,要努力向&电子强国&转型,这不仅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政策观念的支持,也需要每一个电子行业成员不懈努力,精益求精,使行业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快更稳地走下去
  专业定位
  ▶ 电子信息业是全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物联网、FPGA、嵌入式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极大刺激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本专业主要面向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电路设计/PCB设计/软件设计)、工业生产管理(生产运行管理/质量控制/产品检测/工艺实施)和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产品营销/运营管理)等岗位。
  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和满足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为了充分了解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动态,提高办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适应性,我们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全面、广泛的市场调研,以此作为专业规划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电子、通信行业(领域),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探索全程开放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满足电子、通信、电子产品(设备)设计、生产、维护、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课程
  电路基础、电工基础、电子工艺、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基础、电子设计自动化、仪器原理与电测技术、数字音视频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微机原理等。
  实验课程
  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设计(电气CAD),电子工艺(PCB制作),仪器仪表(智能仪表、检测技术),家用电器维修(收录机、电视机、CD、VCD、A-V系统等),工厂电气(单片机、OA设备、微机原理、PLC),计算机(计算机组成、VB、多媒体、网络)
  实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本专业职业基础课程有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线路CAD、电子测量与传感器技术和C语言程序设计等。核心职业技能课程有单片机及嵌入式微机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工业计算机及工控组态应用技术、电子产品生产组织与管理、现代电子生产线设备(贴片机、波峰焊、回流焊、AOI等)维修维护技术。
  职业技能拓展课程
  智能卡技术、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过程控制技术、智能楼宇及中央空调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主要实践环节有校内生产性实习和校外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主要课程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电子产品电路分析与维修、微电子组装(SMT)工艺实现、嵌入式系统技术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小型智能电子产品开发、PCB制板工艺实习、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实习、职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
  业务培养
  知识结构
  ⑴、具有高层次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电工电路基本原理、网络理论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电路原理、微波及光纤通讯知识、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知识、及时跟踪电子技术新进展和尖端技术的知识。
  ⑵、掌握各种电子、通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⑶、掌握电子工程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
  ⑷、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水平达到大学三级。
  能力结构
  ⑴、学生应具备各种电子、通讯设备和有关仪器工具的操作能力。
  ⑵、跟踪电子新技术的能力。
  ⑶、计算机的开发能力。
  ⑷、通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能力。
  ⑸、通讯设备的机房建设、管理和维护能力。
  我系要求,高职班学生毕业应争取有四证:毕业证、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电子或电器产品维修工高级技能鉴定证书。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介绍相关推荐电子学院2016届毕业生工作教师企业顶岗实习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专栏2014届毕业生顶岗实习电子学院2015届毕业实践教学专栏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衔接试点项目专栏学工家园视频学工家园教师空间检查专栏学生活动视频顶岗实习专栏空间建设就业基地空间课程学生风采中职培训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就业岗位1.嵌入式硬件开发工程师:熟悉16位、32位单片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熟悉ARM9平台,掌握模拟和数字电路开发,熟悉PC相关的各种接口电路;熟悉Protel,、PowerPCB等;应用ARM进行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开发。
2.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有C\C++开发经验,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结构、计算方法功底较好,有底层驱动编写经验;有uC/OS 、WIN CE、linux驱动开发经验;
3.FPGA工程师:掌握基于FPGA的设计流程,精通verilog或者VHDL语言,能够完成从系统要求、架构设计到详细设计、代码设计、代码仿真等工作;熟悉XILINX或ALTERAFPGA结构,掌握相关设计流程及相关的开发综合工具;良好的数字电路基础,较强的电路设计、调试能力,会使用常用的测试仪器;了解TCP/IP等网络协议;
4.PCB设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工艺设计工程师、高级销售员、系统维护工程师等。
发布评论:
评论最多输入2000个html字符 您还能输入0个html字符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有没有人投过电子技术应用?是个什么情况
电子技术用一般是什么进展啊,怎么一直是在审啊,两个月了,能录用大概要多长时间才能知道啊?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面向现代电子技术行业,适应高科技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可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工程施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一、培养目标以现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线,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各种新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应用为目的,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从工程观点考虑,删繁就简,使理论分析重点突出、概念清楚、实用性强。在内容安排上,以培养读者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二、专业特色本专业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实践及实操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了所从事岗位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三、专业优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湖南省教改试点专业、省级精品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1名;设有智能控制项目室、电子产品设计与检测中心、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室等18个价值近1000万元的校内实习实训室和多家校外实训基地;近三年在全国、省级技能竞赛中获一、二等奖40余人次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四、核心能力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工艺管理、现代电子设备维修维护及电子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能力五、职业鉴定通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核发的无线电装接工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行业的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行业上岗证书。如国家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CAD技能等级证书、电工证及上岗证、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技能等级证书、可编程序控制器设计师、ISO内审员等。六、就业方向毕业的学生一部分考入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一部分去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他在社会就业,就业的渠道主要有:网络软件的开发与设计,网络设计的研发,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等。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最近更新: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电子技术:
48小时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