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韩韩国特使来华携文在寅亲笔信来华,重建信任是解决"萨德"问题关键

携文在寅亲笔信,韩特使访华
新总统上任十天,中韩外交沟通频频
日  来源:
  18日,在北京,外交部长王毅会见韩国总统特使李海瓒。  据外交部网站
  韩国总统特使李海瓒18日抵达北京,其此次中国之行将在20日结束。当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了李海瓒。对于李海瓒一行访华以及中韩关系走势,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认为,检验中韩关系是否回暖,更具指标意义的是“萨德”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萨德”问题已非单纯的中韩关系问题,而是成为如何平衡中美、中韩、美韩关系,以及韩国国内政治生态重新调整的重要节点。  承认“萨德”带来伤害力促中韩首脑会谈  韩国总统文在寅派往中国的特使李海瓒18日抵达北京。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时,李海瓒受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邱国洪的迎接。按照中国外交接待规则,除非对方国家的元首访华,中国驻对方国家的大使回国迎接对方国家访华人士可谓罕见。  韩联社报道,李海瓒携带文在寅的亲笔信赴华,介绍韩国新政府成立的政治意义及文在寅理政哲学和蓝图。同时,李海瓒将致力争取中方对新政府对外政策的方向和目标的支持,并构建两国就朝核等问题的合作外交基础。分析认为,由于派遣特使系文在寅“四强外交”中的一环,或将讨论举行中韩领导人会谈等相关事宜。另外,李海瓒还可能会晤中方高层,就“萨德”入韩问题交换意见。  抵达北京的当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会见了李海瓒。王毅表示,文在寅总统上任之初即派政府代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今天又派你作为特使访华,体现了韩国新政府对中韩关系的高度重视和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迫切愿望,中方对此表示赞赏。  王毅指出,去年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不应有的挫折。希望韩国新政府正视并搬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推动中韩关系早日重回健康发展轨道,愿意看到双方开展正常的交流与合作。李海瓒回应称:“在我访华前,文在寅总统特别叮嘱我,到中国后要与中方充分对话,推动中韩务实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多交流。”  李海瓒表示,韩方希望加强对华务实合作,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韩方意识到部署“萨德”给韩中互信和两国交往带来的损害,充分理解中方的合理关切。韩方愿以诚意寻找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的办法。  韩联社18日报道,李海瓒启程前往北京前表示,此次作为特使出访中国,将力促韩中领导人会谈在7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此外,他将向中方提出在8月24日中韩建交25周年纪念日时,再次实现两国首脑会晤的建议。“萨德”问题是风向标考验文在寅政治智慧  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指出,从特使团组成来看,成员包括重量级亲信兼“知华派”、中国问题专家、经济专家、军事专家。成员构成所指向的内涵也不言自明:李海瓒这一重量级政治元老自然要负责扭转受损的中韩关系,向中国传达明确的回暖信号、提出解决“萨德”问题的出路、解决中韩之间的经贸迟滞现象则是各成员的任务。在这一独特安排下,韩国特使团表现出来的诚意与回暖中韩关系的决心跃然纸上。  郑继永认为,中韩关系回暖的决心更具指标意义的是“萨德”问题的妥善解决。“萨德”在韩国大选前的强行加速部署已使这一问题成为横亘在中韩之间的“堰塞湖”,不但打破了东北亚地区战略平衡,更对韩国国内政治造成严重冲击,也进一步推高了朝鲜半岛冲突的恶性循环,造成相当一段时间内韩国被忽视的后果。文在寅和共同民主党在竞选时就要求“暂停部署”“留给新政府解决”。文在寅的当选与向中国派出特使的做法,表明文在寅确实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的紧迫性。在目前形势下,如果中韩两国就“萨德”问题能够探讨出多赢方案,对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将会大有裨益。  郑继永指出,对于文在寅来讲,“萨德”部署并非单纯中韩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平衡中美、中韩、美韩关系,以及韩国国内政治生态重新整备的重要节点,考验文在寅的政治智慧。对于文在寅政府而言,“萨德”问题最好的结局是回归到2016年7月之前“呼之欲出而似落未落”的状态,韩国将拥有对华、对美、对朝的最大筹码,最为接近文在寅政府提出的“确保朝鲜半岛事务主导权”这一外交目标,而不会造成美国“勒索”、中国愤怒的结果。  当然,这一最优选择也面临最多的国际、国内现实问题。而作为次优选择,也是较为现实的方案,文在寅政府如果将“萨德”部署这一暗箱操作的结果重新纳入国会审议,最终在议程上导致“萨德”部署问题无果而终。但这一方案也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现在就纳入表决,将可能面临国会内部在野党的全力阻击,导致部署成为定局,那么“萨德”问题的弹性将完全失去。  另一种次优方案是一种一揽子方案,即韩国购入“萨德”,但减少韩美同盟防卫费份额,在与中国有可信赖的相互保证、不与美日反导系统联网的情况下,将“萨德”转变成真正的单纯防卫用途。然而,如果延续前任政府的方针,继续突破性部署“萨德”,在毫无对策的情况下,一方面得罪中国,导致中韩关系继续僵持,另一方面又必须向美国支付10亿美元的“萨德”费用,并在防卫费分担、对美军购等问题上继续让步,韩国将更严重地被“忽略”,这将是韩国外交的最大噩梦与溃败,也是最坏的选项。中韩接触迈出积极一步需吸取朴时代的教训  在郑继永看来,值得庆幸的是,韩国目前迈出的外交步伐方向上不是“最坏选项”。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习近平主席特意抽出时间会见了韩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共同民主党议员朴炳锡,这也是中韩两国高层继贺电、首脑通话后的第三次外交沟通,中韩关系已经感知到徐徐春风。习近平主席同文在寅总统的通话,以及李海瓒以总统特使身份访华,更让人感受到中韩双方“其言真、其志诚、其行坚”。  郑继永认为,目前,文在寅政府上台仅十天时间,文在寅本人的身份刚由挑战总统大位者到正式成为总统,“战”与“治”的差异性必将伴随相当一段适应期。韩国国内政治生态并不乐观,遭受挫败的在野党为“驯服”文在寅、给共同民主党施以颜色,肯定会在阁僚任命、法案等问题上对文在寅政府和共同民主党形成掣肘;朝鲜半岛局势也险象环生,朝核问题、南北关系、韩美关系、韩日关系都是烫手的外交“山芋”。  在此情形下,郑继永指出,中韩两国也应牢记朴槿惠时代“过度承诺”“过度期待”等情绪外交的深刻教训,将美好的期待转化成切实的行动,换位思考,将对方的疑虑真正放在心上。“萨德”问题的解决过程将成为重塑中韩关系的一个切入点,也是中韩两国尝试解决错综复杂的朝鲜半岛问题做出的途径试探。正如韩国谚语所讲,“雨过天晴地基更牢”,解开“萨德”难题的中韩关系将会更扎实、更稳固。 据新华社、海外网、澎湃新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韩特使携文在寅亲笔信来华,重建信任是解决“萨德”问题关键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佩
20:46 来源:澎湃新闻
5月18日,时值韩国新总统文在寅就任韩国总统一周之际,其派往中国的特使、韩国前总理李海瓒携带文在寅的亲笔信,开启了其长达三天的赴华行程。这是文在寅就任总统以来,继中韩首脑通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韩国“一带一路”代表团之后,中韩两国再一次致力关系回暖的接触。韩总统称要与中方充分对话据央视新闻客户端5月18日消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当天会见了李海瓒。双方就中韩关系、“萨德”问题以及当前朝鲜半岛局势等,广泛交换意见。此次访华,是李海瓒第二次以特使身份访问中国。14年前,他也曾以韩国候任总统卢武铉特使的身份访华。对这位老朋友,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欢迎。王毅说,去年以来,两国关系遇到了不应有的挫折,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希望韩方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对此,李海瓒回应称:“在我访华之前,文在寅总统特别叮嘱我,到中国后要与中方充分对话,推动中韩务实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多交流。”李海瓒此行还携带一封文在寅总统给中国领导人的信函。他表示,为推动中韩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他还特别带领韩国国会议员、前驻华外交官以及智库研究学者等成员一起访问中国。据韩联社18日报道称,李海瓒在启程前往北京前表示,此次作为特使出访北京,将力促中韩领导人会谈在7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此外,他将向中方提出在8月24日中韩建交25周年纪念日上,再次实现两国首脑会晤的建议。报道称,李海瓒将在访华期间向中方介绍韩国新政府成立的政治意义,以及文在寅理政哲学和蓝图。同时,李海瓒将致力争取中方对新政府对外政策的方向和目标的支持,并构建两国就萨德、朝核等问题的合作外交基础。分析认为,此次韩国特使来华,中韩双方均展示出了十足的诚意,在短期内无法迅速解决“萨德”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对话重建中韩此前破裂的信任关系成为了解决“萨德”问题关键的第一步。中韩双方高度重视特使访华作为文在寅领导的韩国新政府的第一次对华特使派遣,李海瓒的访华得到了中韩两国的高度重视。韩国方面,文在寅选取了重量级亲信兼“知华派”李海瓒作为使团团长,率领中国问题专家、经济专家、军事专家一同前往中国,本身就传达出高度重视中韩关系、试图扭转此前受损的中韩关系的愿望。早在16日,文在寅就在青瓦台与包括李海瓒在内的被派往美中日俄四国的特使共进午餐,叮嘱特使们做好相应工作。韩联社报道称,中国方面,中方首次罕见地给予了李海瓒中国大使第一次陪同韩国特使回国的最高礼遇。于今日抵达中国北京的李海瓒特使,在北京首都机场接受了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的迎接。按照中国外交接待规则,除非国家元首访华,一名大使陪同他国人士一同回国可谓罕见。而在更早之前,中韩双方的互动也为此次特使访华创造了更融洽的氛围。5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刚当选韩国总统的文在寅通了电话,希望韩国新政府重视中方有关重大关切,采取实际行动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平稳发展,实现中韩关系更好的发展。此外,据韩国《民族日报》15日报道,在此前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繁忙的峰会期间,于14日晚特意抽出时间会见了韩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共同民主党议员朴炳锡。期间,习近平主席称对日前同文在寅总统的通话表示满意,强调高度重视中韩关系。重建信任是关键韩联社18日报道称,李海瓒透露称,文在寅在向他交付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笔信时,嘱咐李海瓒不折不扣地向中方传达他的想法,与中方增进互信。文在寅还强调说,当前中韩两国之间存在不少难题,相信若双方拿出诚意进行对话,能取得良好结果。《民族日报》此前也报道称,韩国赴“一带一路”代表团团长朴炳锡就与习近平面谈的气氛表示,面谈中多次感受到习主席对文在寅总统个人和本届韩国政府的信任,习主席对本届韩国政府和前一届政府的认识有所不同。在过去的一年,中韩关系因“萨德”入韩而一度降至冰点。李海瓒因此指出,此行将就“萨德”入韩问题充分向中方转达韩方立场。由于中韩关系较僵硬,此行还将致力于推动两国经济、文化、旅游及人员往来等领域的交流。《中央日报》13日报道也指出,对比解决“萨德”问题,更困难的问题在于,如何恢复中韩两国之间已经坍塌的信任关系。韩国切忌急于求成,急于追求“史上最好的中韩关系”,反而会导致双边关系的各个方面出现问题。韩国政府需要放慢脚步,放眼长远,一步一步踏稳脚印将坍塌的信任之塔重新搭建起来。中韩关系的问题原来并不是萨德问题,而是信任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在接受《中央日报》采访时指出,在中韩缺乏信任的情况下,除去撤走萨德,使用性能较弱的雷达也是解决萨德问题的另一个方法。“有必要从更高层面再进行一次对话提议,需要向中国提供一个可供验证的方法。中国专家们认为,即便雷达的探测范围确实只有600公里,也随时可以改变到2000公里。问题在于,要找到一个可以令中国感到安心的办法。”贾庆国说道。“萨德”问题短期内解决仍存困难但是对于因“萨德”入韩而导致信任关系一度破裂的中韩两国来说,虽然此次李海瓒特使来华将聚焦对“萨德”问题的解决,但短时间拿出解决“萨德”问题的具体措施或仍旧面临困难。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在海外网撰文指出,对于文在寅来讲,萨德部署并非单纯的中韩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平衡中美、中韩、美韩关系,以及韩国内部政治生态重新调整的重要节点,这非常考验文在寅政府的政治智慧。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在寅派遣李海瓒特使前往中国的同时,韩国总统特使、前中央日报社及JTBC电视台会长洪锡炫正在美国访问。韩联社17日报道称,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在与洪锡炫会谈时,就“萨德”入韩问题表示,充分理解韩国国内争论“萨德”入韩程序有问题。而在这之前,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时,洪锡炫未与特朗普就该问题交换意见,而与麦克马斯特作简短交流时,也未谈到费用问题。另一方面,韩国政界对于何时就萨德表态也持不同意见。韩国《中央日报》18日报道称,文在寅政府上台仅仅一周,韩政界围绕萨德一事或将再度出现纷争。5月17日,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院内指挥中心的院内代表禹元植在接受采访时称:“若存在未按照法律程序执行的地方,我们必须考虑将萨德归还给美国的问题。”此番表态不仅与共同民主党前院代表禹相虎“即便政权更迭,也不意味着可以一夜之间就能把一切作废”的表态相矛盾,更是遭到了韩国保守阵营的反驳,称此表态是不顾韩国民众安危、无视韩美关系的发言。郑继永进一步指出,韩国国内政治的生态并不乐观,遭受挫败的在野党为“驯服”文在寅、给共同民主党施以颜色,肯定会在阁僚任命、法案等问题上对文在寅政府和共同民主党形成严重擎肘。韩联社因此报道称,韩国青瓦台相关人士18日表示,在韩美即将举行首脑会谈之际,对“萨德”问题表态将成为会谈的不利因素。另一青瓦台高层表示,韩方目前还不宜就“萨德”置评,现在需要努力让有关国家理解韩方立场。
责任编辑:刘栋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中韩关系
评论(56)
澎湃新闻APP下载韩特使今携文在寅亲笔信赴华 “萨德”议题备受关注国际-政治-在线观看-风行网
全部标记为已读
您暂未收到新消息哦~
安装PC客户端
把想看的剧下载到本地吧~
点击立即下载就可以下载当前视频了哦~
我来说两句
播放:7,364
播放:1,090
播放:3,386
播放:1,020
播放:3,522
播放:11,563
播放:14,200
播放:2,845
播放:1,000
播放:1,474
播放:157,419
播放:81,178
精选视频号
播放:1,4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在寅会见日本特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