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外加剂的合理使用降低混凝土外加剂有哪些企业成本

混凝土搅拌站常见的外加剂使用误区和纠正方法
我的图书馆
混凝土搅拌站常见的外加剂使用误区和纠正方法
[摘 要]对于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许多搅拌站都存在误区。外加剂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者混凝土配合比成本过高。笔者对外加剂的使用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纠正方法,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同时降低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用量。因此,混凝土外加剂得到了广泛使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搅拌站都存在着外加剂使用误区,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工作性不佳,或混凝土配合比成本过高。
掌握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可以在保持配合比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降低配合比成本;在保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1、常见的外加剂使用误区
笔者考察了广东地区多家搅拌站,发现一些搅拌站混凝土强度一直很难提高。如果想提高混凝土强度,处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又面临是否提高成本、降低利润的困惑。通过深入的考察、分析,笔者发现,多数此类搅拌站进入了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的误区,具体如下:
1.1 低价采购外加剂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搅拌站对于原材料的采购控制严格。搅拌站都希望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到原材料,混凝土外加剂也是如此。
搅拌站将外加剂采购价压低,势必导致外加剂厂家降低质量水平。而一般搅拌站在采购合同中很少明确外加剂的验收标准。即使有,也只是明确按照国标要求,而国标要求一般是最低的标准。这就导致外加剂厂家在低价中标的情况下,供应的外加剂质量较低,一般勉强达到国标要求,难以满足搅拌站对外加剂的使用功能需求。
1.2 限制外加剂掺量
搅拌站决策层对配合比成本监控严格,甚至对水泥用量、外加剂掺量也进行了明确要求。这必然导致技术部门在配合比设计时,不敢突破决策层的外加剂最高掺量要求。
1.3 缺乏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和试配验证
目前,对于外加剂的入库检测,多数搅拌站是进行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等技术指标中的1~2 项检测,很少搅拌站进行混凝土试验。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外加剂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等技术指标满足要求,混凝土试验仍有可能达不到当初试配的效果,即混凝土减水率不足,或适应性不好。
2、外加剂使用不当对混凝土质量和成本的影响
由于低价采购的外加剂质量水平较低,为了达到足够的减水效果,技术部门往往会加大外加剂掺量,造成外加剂低质多用的后果。相反,一些质量控制稳定、配合比成本控制较好的搅拌站,使用的外加剂质量较好、价格较高,由于高质少用,外加剂的单方成本反而下降。
有些搅拌站限制外加剂掺量。在混凝土坍落度不足的情况下,技术部门要么降低砂、石含水率,要么提高混凝土单方用水量,直接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质量意识较强的技术部门则会在间接或直接提高混凝土单方用水量的同时,适当提高胶凝材料的用量(保持水胶比不变),导致混凝土配合比成本增加。
搅拌站缺乏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和试配验证。在外加剂质量波动(下降)时,技术部门仍然使用原有的配合比。为满足混凝土坍落度要求,混凝土实际用水量增加,水胶比增大,混凝土强度下降。
3、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目前常用的萘系外加剂和聚羧酸盐类外加剂,均为相对分子质量较高(一般为)的有机化合物,属于表面活性剂的范畴。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具有两极构造,其一端为非极性亲油基团(或称非极性憎水基团),另一端为极性亲水基团。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在降低表面张力的同时,可起到分散、润湿、乳化、起泡、洗涤等多种作用。
3.1 吸附—分散作用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取决于混凝土中游离水的多少。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后,由于水泥颗粒表面定向吸附外加剂分子,相互之间产生静电斥力而导致水泥颗粒相互分散。从而破坏了水泥絮凝结构,释放出大量游离水,大大增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3.2 润湿作用
由于外加剂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定向排列,形成了单分子溶剂化水膜。这种水膜一方面增大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润湿作用。因此,水泥得以充分水化,水泥强度增长迅速。
4、外加剂的基本作用
(1)在不减少单位用水量的情况下,水胶比不变,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流动性;由于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水泥水化充分,虽然水胶比不变,混凝土强度往往却有一定的提高。
(2)在保持一定的工作度下,减少用水量,水胶比减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在保持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减少用水量,水胶比不变,节约水泥等胶凝材料。
5、如何正确地采购和使用外加剂
正确地采购和使用外加剂,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技术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更能降低混凝土配合比成本。具体方法如下:
5.1 试验环节
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是采购谈判之前的重要环节。
通过试验,应确定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合格标准。包括外加剂的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减水率等技术指标。
建议将混凝土减水率作为衡量外加剂质量水平的关键指标。
5.2 采购环节
明确外加剂的合格标准后,即可开始采购谈判。
建议按照试验确定的合格标准,对外加剂厂家进行招标。在外加剂供货质量水平不低于招标要求的前提下,按低价中标原则确定供货厂家。
同时,对外加剂厂家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厂家生产规模、运距、运输能力,大规模搅拌站或大型工程项目供货经验和供货质量水平,以及售后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宜把价格作为厂家筛选的唯一指标。
5.3 验收环节
搅拌站在外加剂入库前应对外加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对照合同签订标准合格后方可入库。建议区分关键指标和参考指标。通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外加剂的关键指标为减水率(胶砂)和混凝土减水率;参考指标为密度(比重)、含固量和水泥净浆流动度。由于检测时间的原因,一般在验收环节进行检测的技术指标是密度、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减水率(胶砂)。
如入库检测显示外加剂不合格,建议处理方案如下:
(1)退货:在制定外加剂的合格标准时,会有一个允许波动的上下限值。如减水率检测结果低于合格标准下限,应做退货处理。
(2)降级使用: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外加剂现有库存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做降级处理,一般由于减水率的不足导致外加剂掺量的增加部分由外加剂厂家负责;或经双方协商一致,亦可作降级处理,处理方案同上。
关于外加剂的不合格处理,建议在采购合同中给予注明,避免供需双方在外加剂不合格时无章可循而产生纠纷。
5.4 使用环节
(1)一般情况下,质检员应严格执行既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包括配合比中外加剂的掺量;
(2)每天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应对砂、石骨料含水率进行检测,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生产中砂、石实测含水率的使用,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单方用水量的实际用量,即反映胶凝材料和骨料的需水量的波动,以及外加剂的减水率的波动;
(3)原材料性能发生波动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胶凝材料和骨料的需水量的增大,以及外加剂的减水率的下降,都会造成单方用水量不足。正确的做法是,适当提高外加剂的掺量,使得单方用水量不突破既定的混凝土配合比,保持水胶比不变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5.5 常规检测
外加剂经过入库前检测,符合合同约定标准后准予入库。由于减水率的检测结果和混凝土试拌结果会有一定出入,建议入库后对外加剂进行常规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减水率、固含量等指标。其中,混凝土减水率为关键指标,必须符合要求。
经过常规检测,如混凝土减水率波动较大,应取出以往外加剂合格留样进行对比,分析发生变化的原材料是外加剂还是其它原材料。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通知质检员调整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保证水胶比不超过设计值,进而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受影响。同时应立即通知发生变化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
5.6 试配验证
为保证生产配合比的合理性,建议至少每月对常用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不低于2 次的试配验证。笔者发现,出现混凝土强度问题或成本过高的绝大多数搅拌站,缺乏对常用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验证。
混凝土试配验证,是对现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状况、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综合验证。
(1)搅拌站产生外加剂使用的误区,原因在于对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基本作用不够了解,以及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未能深刻领会;
(2)纠正搅拌站外加剂使用的误区,应从试验环节、采购环节、验收环节、使用环节、常规检测、试配验证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加以控制;其中,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的关键在于,控制生产中实际用水量,保证水胶比不大于设计值;
(3)在外加剂质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为达到理想的减水效果,必须增大外加剂掺量。实践证明,采购和使用低掺量的高标准外加剂,相比高掺量的低标准外加剂,无论从混凝土的强度保证,还是外加剂的单方成本控制,都是有优势的;
(4)盲目的限制外加剂的掺量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和单方胶凝材料的整体提高,从而大大提升配合比成本。建议先根据试验,确定水胶比和单方用水量上限,从而控制配合比成本中最大权重部分(胶凝材料);在此基础上,找出满足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的外加剂最佳掺量;
(5)缺乏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和试配验证,外加剂的质量水平有可能会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下,保持原有外加剂掺量而导致的单方用水量的增加,将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否得到保证或者是否稳定。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了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就可以在保持配合比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降低配合比成本,为混凝土搅拌站创造巨大的技术经济价值。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如何正确使用混凝土外加剂
编者按: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发展加速和主导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然而,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方面的误区,导致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未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这些误区主要表现为:外加剂能解决混凝土质量的一切问题;可以不去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波动,只要使用外加剂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满足国家标准和相应技术规范要求的外加剂一定能满足指定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只要外加剂价格便宜,混凝土成本就能降低等等。本刊特邀格雷斯公司混凝土产品亚太区技术经理、主任科学家江加标博士从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问题、如何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外加剂质量稳定性的检测和控制、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混凝土搅拌站与外加剂厂商的关系以及外加剂标准和规范等六个方面,系统阐述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混凝土外加剂以及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应用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同时,还特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冯浩高级工程师就如何甄别及调整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试验方法结合...&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水泥是三大建筑主材之一,而水泥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使用最为广泛的人工石材。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建筑的发展史就是水泥混凝土的发展史,它经历了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几个阶段,而现在则进入了外加剂混凝土时代。现在,在发达国家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70%~80%,有些已达到100%。1987年我国首次颁布了GB 8076-87混凝土外加剂标准,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我国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外加剂标准。现在,我国商品混凝土几乎100%使用了外加剂,它已成为混凝土材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水泥混凝土的第五组分。但由于水泥外加剂种类繁多,化学性复杂;又加之工程类型众多,施工环境多变,建材规格各异,如何正确选择和科学使用,一直是广大工程建设者研究和探索的课题。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按GB 8075-87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四类,分为16个名称。1.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一、前言经十多年来的开发应用,我国混凝土膨胀剂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累计总量约200万吨,以膨胀剂平均掺量40kg/m3计,折合补偿收缩混凝土近5000万M3。其中UEA膨胀剂约占总量的80%左右。在各种抗裂防渗工程应用中总的效果是良好的。但随着用量的增大,有些设计、科研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反映,补偿收缩混凝土工程裂渗事故有随用量激增而增多之势,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膨胀剂的开发应用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根据我国膨胀剂生产质量现况和工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范的修订,提出如何正确使用混凝土膨胀剂,可供设计、施工和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人员参考。二、怎样选用膨胀剂膨胀剂主要功能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冷缩。为减免收缩开裂,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抗裂防渗混凝土,尤其适用于与防水有关的地下、水工、海工、地铁、隧道和水电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选用膨胀剂时,首先检验它是否达到《混凝土膨胀剂》建材行业JC4...&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随着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年产量20年的持续增长,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材料必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它的技术进步带动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技术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分布不平衡、外加剂生产厂众多导致竞争激烈、经营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尤其是近年来因为新发展起来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和使用的经验不足,常出现一些不同于传统混凝土的问题。即使使用了30多年的萘磺酸盐减水剂,在当前原材料变化和不稳定的情况下,使用中也有一些新问题发生。每当工程中出现某些问题时,矛头往往便指向外加剂供应商。于是,如何正确选用混凝土外加剂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日前开展了年度用户推荐中国混凝土外加剂最佳品牌企业评价的活动。该活动由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企业从用户的角度进行广泛推荐,再由行业专家和用户代表评议、最终推荐了13家优秀外加剂企业,在日召开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2011’年会上进...&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虽然外加剂在我国的应用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对外加剂的认识尚有很大差异。使用不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本文介绍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期对外加剂使用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外加剂使用的功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同的外加剂都有各自的功效:如减水剂有减水作用、加气剂有加气作用、调凝剂有调凝作用等。综合起来,外加剂可发挥如下作用:(1)能改善施工条件,减轻体力劳动,并有利于机械化施工,对保证及提高工程质量有积极作用,能使以前难以完成的高质量的工程在现有条件下完成。例如:可掺加高效能减水剂在工地条件下配制C80~C90的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泵送混凝土等。(2)能减少养护时间,或缩短蒸养时间,可以提早拆模加速模板周转,还可以提早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放张、剪筋。总之,可以加快施工进度。(3)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土质量。许多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耐久性、密实性、抗冻性、抗渗性...&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虽然外加剂在我国的应用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便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如:某大桥预应力梁在冬季1 2月份至1月份,使用秋季使用过的高效减水剂施工,致使混凝土浇注2 4h还未凝固,并且在浇注1 7d后还不能张拉钢筋。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致使有些单位不愿使用这一新技术,所以对外加剂应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本文根据笔者这几年使用外加剂的经验,谈谈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加快外加剂使用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前景在混凝土或砂浆中掺入少量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多种性能,节约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是一项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技术。在日本、北欧等国家几乎在所有的混凝土中都采用外加剂,外加剂研究和使用早已成为混凝土材料及工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致在某些混凝土工程中已经将外加剂作为配制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第五种组成材料,甚至有些国家已经把发展外加剂作为发...&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预拌混凝土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外加剂
我的图书馆
预拌混凝土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外加剂
混凝土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广泛使用,支撑了现代混凝土生产和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近20年来,各种新型混凝土如高流态混凝土、C80以上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等特种混凝土相继开发成功,并在许多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目前,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是混凝土生产中必需的常规材料组分,也是预拌混凝土企业日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关系到预拌混凝土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经营绩效,还涉及到工程结构的质量安全。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自2009年开始使用聚羧酸外加剂,经过两年的摸索和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从2011年开始在下属10个搅拌站的C10-C70强度等级和特殊混凝土等全系列产品的生产上使用聚羧酸高性能外加剂,获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1 外加剂品种的选择预拌混凝土企业常规使用的化学外加剂主要指由有机质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减水剂,及以减水剂为主要组分复合了少量缓凝、引气、早期、增稠、保坍等功能性组分的泵送剂。至于防水剂、密实剂和抗裂剂等功能性矿物外加剂,一般来源于设计或工程业主指定,预拌混凝土企业并无选择余地。表1中的各类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企业中最常用的是复合了少量缓凝和引气组分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应尽量避免在同一搅拌站内同时使用萘系和聚羧酸两种外加剂,否则易相互影响导致混凝土质量事故。对这二者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如下因素:1)根据工程设计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而定。如强度等级、抗渗性、抗冻融性、耐久性、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施工季节(冬季或夏季施工)、浇筑的部位和体积等。如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生产量较大,或冬施时应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因为萘系减水剂减水率稍低,低温下易结晶,影响混凝土质量,详见表2。2)原材料品质、稳定性和供应保障等。砂石含泥高、级配不好、供应来源杂,导致混凝土生产时砂石品质波动频繁,应选用萘系高效减水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需频繁调整外加剂掺量或用水量,增加质检员的控制难度,易出现泌浆、离析等和易性问题,详见表3。3)单方材料成本。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高,其混凝土可采用较低的用水量和胶材总量,可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增大矿物掺和料用量,混凝土的质量仍然有保障。如此可降低单方材料成本约6元/m 3,这对于经营绩效非常有意义,详见表4。2 外加剂合格供应商的选择选择外加剂供应商时,除了价格和付款条件等商务合同内容外,作为预拌混凝土企业更应该仔细了解供应商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管控状况。具体应关注以下几点:·企业生产能力和运输供应保障能力;·合成、复配生产线技术水平,如计量、温度和压力等装置和控制是人工还是自动等;·主要原料工业萘的来源、品级,生产聚羧酸用的单体类型和来源;·复配时使用何种缓凝、引气等小组分材料的种类;·是否建立质量管控体系,可查阅其相关文件、流程和记录;·实地考察生产商质量管控试验室,检查是否有试验流程和相关记录;·与生产商质量管控和技术服务队伍人员交谈,了解人员数量和素质;·了解生产商供应客户数量,是否为不同用户配备专用成品储罐,或成品储罐如何满足不同用户要求的;·供应商针对本地市场的主流品牌水泥、矿粉与粉煤灰是否进行了外加剂适应性试验。3 外加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预拌混凝土是连续性地生产,且砂石品质有波动,工程对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等级要求也不同,导致生产配合比和外加剂掺量需及时调整,故应选用固含量(减水组分)10%~12%左右的聚羧酸外加剂,方便管控。2)新投入生产使用的外加剂必须事先进行水泥适应性、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试验,并验证符合混凝土生产质量要求。如对每批次进站的外加剂进行复检,并至少试拌一组C30混凝土,掌握其和易性、凝结时间等。3)除了水泥熟料矿物含量、碱含量、细度、石膏及混合材种类等因素影响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以外,矿粉的细度和组分、粉煤灰的细度和含碳量、砂子的粒级和含泥量也会影响外加剂的使用性能。因此,实际生产控制中,可采用检测砂浆流动度和60分钟流动度保留值,来判断外加剂的使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砂浆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粉料(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砂子、水和外加剂组成。图1a、图1b是典型的砂浆流动度试验结果。4)外加剂的最佳掺量是获得最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的重要因素。外加剂的最佳掺量是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混凝土试配结果确定的。在此,需要忽略的是使用含泥量较高(4%~6%)的天然砂或含石粉量较高(12%~15%)的机制砂时,试配时应考虑这部分粉料对外加剂掺量吸附的消耗。5)由于萘系和聚羧酸减水剂都添加了功能性的缓凝、引气、保坍组分,其相互之间也存在溶解均匀问题,并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发生分层、团聚、发酵等现象。这会对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产生严重影响,故30天未用的外加剂必须重新试验验证材料使用。6)搅拌站必须每天检查生产线外加剂计量和下料系统,确保计量和使用准确,不超不欠;尤其应注意生产中的超掺,质检人员不一定能从拌合物状态上准确判断,使混凝土结构长时间(3天~5天)不凝结,导致较严重的质量事故。7)生产时搅拌时间的选择要适宜,尤其在低温或冬季施工时,应延长搅拌时间。根据实际使用经验,低温时无论是萘系还是聚羧酸减水剂,塑化效应发挥较慢,如搅拌不充分或搅拌时砂石带入的碎冰碴未化开,将导致坍落度倒大的现象,在此聚羧酸减水剂的严重性更甚,见图2。如果施工浇筑赶上混凝土倒大时段,将出现严重的离析、泌浆和堵泵事故,过了倒大时段的混凝土在罐车中又会恢复可满足施工要求的良好和易性。8)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分层,掺缓凝型减水剂要注意初凝时间延缓,掺高效减水剂或复合剂要注意坍落度损失快等特点,掺引气型减水剂成型时,要注意振捣除气,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表面效果。4 结语随着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混凝土中除胶凝材料、砂、石和水之外的不可缺少的组分。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在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选择和使用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生产制备和质量管控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前提。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搅拌站人员必看:常见的外加剂使用误区!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同时降低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用量。因此,混凝土外加剂得到了广泛使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搅拌站都存在着外加剂使用误区,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工作性不佳,或混凝土配合比成本过高。
掌握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可以在保持配合比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降低配合比成本;在保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1、常见的外加剂使用误区
笔者考察了广东地区多家搅拌站,发现一些搅拌站混凝土强度一直很难提高。如果想提高混凝土强度,处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又面临是否提高成本、降低利润的困惑。通过深入的考察、分析,笔者发现,多数此类搅拌站进入了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的误区,具体如下:
1.1低价采购外加剂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搅拌站对于原材料的采购控制严格。搅拌站都希望以最低的价格采购到原材料,混凝土外加剂也是如此。
搅拌站将外加剂采购价压低,势必导致外加剂厂家降低质量水平。而一般搅拌站在采购合同中很少明确外加剂的验收标准。即使有,也只是明确按照国标要求,而国标要求一般是最低的标准。这就导致外加剂厂家在低价中标的情况下,供应的外加剂质量较低,一般勉强达到国标要求,难以满足搅拌站对外加剂的使用功能需求。
1.2限制外加剂掺量
搅拌站决策层对配合比成本监控严格,甚至对水泥用量、外加剂掺量也进行了明确要求。这必然导致技术部门在配合比设计时,不敢突破决策层的外加剂最高掺量要求。
1.3缺乏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和试配验证
2、外加剂使用不当对混凝土质量和成本的影响
目前,对于外加剂的入库检测,多数搅拌站是进行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等技术指标中的1~2项检测,很少搅拌站进行混凝土试验。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外加剂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等技术指标满足要求,混凝土试验仍有可能达不到当初试配的效果,即混凝土减水率不足,或适应性不好。
由于低价采购的外加剂质量水平较低,为了达到足够的减水效果,技术部门往往会加大外加剂掺量,造成外加剂低质多用的后果。相反,一些质量控制稳定、配合比成本控制较好的搅拌站,使用的外加剂质量较好、价格较高,由于高质少用,外加剂的单方成本反而下降。
有些搅拌站限制外加剂掺量。在混凝土坍落度不足的情况下,技术部门要么降低砂、石含水率,要么提高混凝土单方用水量,直接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质量意识较强的技术部门则会在间接或直接提高混凝土单方用水量的同时,适当提高胶凝材料的用量(保持水胶比不变),导致混凝土配合比成本增加。
搅拌站缺乏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和试配验证。在外加剂质量波动(下降)时,技术部门仍然使用原有的配合比。为满足混凝土坍落度要求,混凝土实际用水量增加,水胶比增大,混凝土强度下降。
3、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目前常用的萘系外加剂和聚羧酸盐类外加剂,均为相对分子质量较高(一般为)的有机化合物,属于表面活性剂的范畴。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具有两极构造,其一端为非极性亲油基团(或称非极性憎水基团),另一端为极性亲水基团。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在降低表面张力的同时,可起到分散、润湿、乳化、起泡、洗涤等多种作用。
3.1吸附—分散作用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取决于混凝土中游离水的多少。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后,由于水泥颗粒表面定向吸附外加剂分子,相互之间产生静电斥力而导致水泥颗粒相互分散。从而破坏了水泥絮凝结构,释放出大量游离水,大大增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3.2润湿作用
由于外加剂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定向排列,形成了单分子溶剂化水膜。这种水膜一方面增大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润湿作用。因此,水泥得以充分水化,水泥强度增长迅速。
4、外加剂的基本作用
(1)在不减少单位用水量的情况下,水胶比不变,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流动性;由于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水泥水化充分,虽然水胶比不变,混凝土强度往往却有一定的提高。
(2)在保持一定的工作度下,减少用水量,水胶比减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在保持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减少用水量,水胶比不变,节约水泥等胶凝材料。
5、如何正确地采购和使用外加剂
正确地采购和使用外加剂,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技术价值。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更能降低混凝土配合比成本。具体方法如下:
5.1试验环节
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是采购谈判之前的重要环节。通过试验,应确定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合格标准。包括外加剂的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减水率等技术指标。建议将混凝土减水率作为衡量外加剂质量水平的关键指标。
5.2采购环节
明确外加剂的合格标准后,即可开始采购谈判。建议按照试验确定的合格标准,对外加剂厂家进行招标。在外加剂供货质量水平不低于招标要求的前提下,按低价中标原则确定供货厂家。
同时,对外加剂厂家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厂家生产规模、运距、运输能力,大规模搅拌站或大型工程项目供货经验和供货质量水平,以及售后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宜把价格作为厂家筛选的唯一指标。
5.3验收环节
搅拌站在外加剂入库前应对外加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对照合同签订标准合格后方可入库。建议区分关键指标和参考指标。通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外加剂的关键指标为减水率(胶砂)和混凝土减水率;参考指标为密度(比重)、含固量和水泥净浆流动度。由于检测时间的原因,一般在验收环节进行检测的技术指标是密度、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减水率(胶砂)。
如入库检测显示外加剂不合格,建议处理方案如下:
(1)退货:在制定外加剂的合格标准时,会有一个允许波动的上下限值。如减水率检测结果低于合格标准下限,应做退货处理。
(2)降级使用: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外加剂现有库存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做降级处理,一般由于减水率的不足导致外加剂掺量的增加部分由外加剂厂家负责;或经双方协商一致,亦可作降级处理,处理方案同上。
关于外加剂的不合格处理,建议在采购合同中给予注明,避免供需双方在外加剂不合格时无章可循而产生纠纷。
5.4使用环节
(1)一般情况下,质检员应严格执行既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包括配合比中外加剂的掺量;
(2)每天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应对砂、石骨料含水率进行检测,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生产中砂、石实测含水率的使用,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单方用水量的实际用量,即反映胶凝材料和骨料的需水量的波动,以及外加剂的减水率的波动;
(3)原材料性能发生波动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胶凝材料和骨料的需水量的增大,以及外加剂的减水率的下降,都会造成单方用水量不足。正确的做法是,适当提高外加剂的掺量,使得单方用水量不突破既定的混凝土配合比,保持水胶比不变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5.5常规检测
外加剂经过入库前检测,符合合同约定标准后准予入库。由于减水率的检测结果和混凝土试拌结果会有一定出入,建议入库后对外加剂进行常规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减水率、固含量等指标。其中,混凝土减水率为关键指标,必须符合要求。
经过常规检测,如混凝土减水率波动较大,应取出以往外加剂合格留样进行对比,分析发生变化的原材料是外加剂还是其它原材料。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通知质检员调整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保证水胶比不超过设计值,进而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受影响。同时应立即通知发生变化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质量改进。
5.6试配验证
为保证生产配合比的合理性,建议至少每月对常用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不低于2次的试配验证。笔者发现,出现混凝土强度问题或成本过高的绝大多数搅拌站,缺乏对常用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验证。
混凝土试配验证,是对现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状况、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综合验证。
(1)搅拌站产生外加剂使用的误区,原因在于对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基本作用不够了解,以及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未能深刻领会;
(2)纠正搅拌站外加剂使用的误区,应从试验环节、采购环节、验收环节、使用环节、常规检测、试配验证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加以控制;其中,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的关键在于,控制生产中实际用水量,保证水胶比不大于设计值;
(3)在外加剂质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为达到理想的减水效果,必须增大外加剂掺量。实践证明,采购和使用低掺量的高标准外加剂,相比高掺量的低标准外加剂,无论从混凝土的强度保证,还是外加剂的单方成本控制,都是有优势的;
(4)盲目的限制外加剂的掺量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和单方胶凝材料的整体提高,从而大大提升配合比成本。建议先根据试验,确定水胶比和单方用水量上限,从而控制配合比成本中最大权重部分(胶凝材料);在此基础上,找出满足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的外加剂最佳掺量;
(5)缺乏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和试配验证,外加剂的质量水平有可能会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下,保持原有外加剂掺量而导致的单方用水量的增加,将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外加剂的质量监控,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否得到保证或者是否稳定。
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了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就可以在保持配合比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降低配合比成本,为混凝土搅拌站创造巨大的技术经济价值。
【温馨提示】关注“砼行之声”(zg998jx)公众号
砼行聚集地,混凝土,生产,运输,技术,设备,二手交易、交流、出租、求租、招聘求职等340多个微信群,长按上面二维码图片,回复“群聊”加入,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凝土外加剂hnkl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