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毛病确实不好,就是随地吐痰图片,请问怎么改掉

http://www.jiaodong.net
  最近,有幸到香港转了一圈,所见所闻,感慨良多:香港人不随地吐痰,香港卖假货的少,香港人的自我推销意识强。于是,我又想到了国内:随地吐痰到处可见,假货大街小巷充斥其间,人与人之间虽藏器于身也不敢过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两厢相比,不禁产生疑问!
  一问香港人,你为什么不随地吐痰?
  从深圳,我们一出罗湖海关,接团的香港导游就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一口痰1500港币。闻听此言,我不禁吐了一下舌头,乖乖,一口痰1500港币,也太贵了一点吧。有意见归有意见,但是为了避免被抓住罚款,我下意识里给自己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改掉恶习,不见垃圾箱,坚决不能吐痰。为了以防万一憋不住,我还专门准备了手绢和卫生纸。一有吐痰的感觉,不是像在国内那样随地喷薄而出,而是像个特务似的四处寻找垃圾箱,就是到了垃圾箱跟前,也不敢远远地发力吐痰,而是小心翼翼地吐进香港政府事先在垃圾箱上面准备好的的痰盂里,以防备不小心吐到外面被抓个现形DDD关键是心疼口袋里的钞票,要知道我这一趟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五市游只带了4000元,要是一口痰被香港政府罚去1500港币,澳门、珠海的旅游就全泡汤了。
  好在香港政府为市民考虑得非常周到,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繁华的街市商场,还是偏僻的小道或者居民小区,每隔三五十米总能看到一个垃圾箱和痰盂,一旦你想吐痰,只要忍一忍,往前再走上几步,总能找到吐痰的地方。因此,香港人虽然也吐痰、虽然管理得也很严,但是,我要说在香港想吐痰,其实也很方便DDD因为政府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吐痰的地方。反过来再看看国内,我们也反对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吐痰的牌子也很多,吐痰罚钱的事也经常听说,但是随地吐痰的人还是很多。原因何在?我觉得从香港政府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一是吐痰是每一个人的需要,要想让人不随地吐痰,政府和有关部门就要考虑象香港政府那样给人多准备几个吐痰的地方,尽量给吐痰的人提供一下方便(顺便说一句,我在香港三天,没见一个“禁止随地吐痰”的牌子,我们能否把制作牌子的钱省下来,做成垃圾箱和痰盂,每隔三五十米都设置一个)。二是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规措施,严禁人们随地吐痰。当然,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措施我们早就有,但是罚款数额太少,据报道北京、上海就发生过吐一口痰罚0。5元钱,被罚的人随手掏出一元钱,还可客客气气地对执勤人员说“不用找了”,说着随地又是一口。因为我们的一口痰太廉价,所以吐的人也就比较多。要是我们的一口痰也罚1500元人民币,我相信绝对没有人会拿出3000元来去吐那两口痰,因为3000元人民币在国内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三个月的工资,生计第一,痰也只好节省了。三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定了措施不执行等于没有定措施。对于违犯了法律法规制度的,发现一个,严办一个,绝不姑息迁就,我想中国人随地吐痰的毛病还是能够改掉的!
  二问香港人,你为什么不卖假货?
  在香港,无论你从什么地方购物,基本上都能保证是真的。并且凡是信得过的商店都有香港政府颁发的印有“优”字字样的证书,只要你看到这个证书,商家绝对不敢卖给你假货。因为他如果卖假货,被香港政府查到或者被顾客举报,摘走他的“优”字证书不说,还要对他进行高额罚款和吊销他的营业执照,所以香港人不是不卖假货,而是囿于法律的威力,商家压根就不敢卖假货。
  当然,这些在我们国内也有法律制度,我们也搞了很多评比,也开展过很多类似的活动,什么“信得过单位”?什么“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但是都是一阵风,总是坚持不了许久。所以,我们国内盗版软件才会满天飞、催肥猪才会到处卖,什么毒大米,变质牛奶事件才会层出不穷!我看关键一点,还是执法力度不够,最后受苦受害的还不是我们老百姓?当然,对此,我们也曾经发过狠,说什么查到经营假货的一定把他罚个倾家荡产,可是,我们举目看看,哪个卖假货的被罚的倾家荡产了?既然罚的没有赚的多,谁还不卖假货!
  三问香港人,自我推销自己你咋不脸红?
  在香港,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香港人都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推销意识。香港人在说起自己的时候,总是我们香港人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绝少见到那种国内自我谦卑的模样,也绝对不臭香港、绝对不给香港人脸上摸黑。他们谈起香港的前途,都充满了自信和神往,在外地人面前,极力推销香港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自由?赚的钱如何如何地多?当然,他们偶尔也会烧外地人(当然也包括我们大陆人)一把,说什么我们香港是小地方,这几年大陆改革开放人都富裕了,腰包也鼓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们来到香港,这里是世界的购物天堂,希望你们多购物、多卖东西,多支援我们香港的发展。只有整个香港都富裕了,我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了。大陆人听了这些,个个还以为自己真是大款,所以买起东西来,个个都装出一副“暴发户”模样,我就曾经看到当大家在拼命购物的时候,导游小姐的脸上早就笑得阳光灿烂了。因为你买的东西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导游这月的收入肯定也会随之倍增了。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香港人的团体意识特别强,也许是地方小,是他们才深深地懂得如果不抱团大家都没的吃、没的生存的道理吧!
  我知道,在香港做导游是没有月薪的,你做一天工,老板就给你发一天的工钱,做的好就多给你提成,导游的收入和他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并且是真的挂起钩来。所以,香港的导游作起工作来也显得格外买力。给我们作导游的是一位漂亮的何小姐,为了取悦我们这一行20余人,何小姐竭力向我们推销香港,竭力推销她自己多么多么能干,说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也舍不得歇一歇。何也?我以为:市场经济的魔力也,经济杠杆的作用也。我们国内当然也讲究市场经济,我们也有一系列的激励奖励政策和措施,我们也主张能干会干干得好的多劳多得,但是,事实上执行起来却蛮不是那么回事。在某些单位,能干的不如会说的,会干的不如嘴甜的,干得好的不如捣蛋的,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所以,大锅饭的痼疾,我们至今也没有根除。大家你混我混大家都混,混也不少拿钱,干也不多拿钱,能混谁不混,不混白不混,混的好不仅不少拿一分钱,甚至还能在单位混个“旅长”、“团长”或者科长、处长的干干,当然大家也都乐于混了!反正是拿国家的钱,干好干坏没有多大差别,大家都混呗!
  对比香港和国内,大家都有法规法律制度,之所以会有两种不同的现象存在,我看差距并不大,也不是大陆人就比香港人差,关键是我们的法律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位,人文关怀不到位。关键一句话:不动真的不行!
  这就是我旅游香港三日的真实感怀。也是我三问香港人的原始初衷。
责任编辑:
[] [] [
&[要闻导读]
&[频道精选]
&[胶东社区]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电话:  责编:贺小倩 杨琳光劝阻教授随地吐痰反被戗
今后遇到不文明现象,我还是会站出来制止
日  来源:
  也许因为我是老师的原因吧,每当见到不文明现象,我总是愿意站出来制止。别说是在校园内、课堂上,如有学生带早餐进入教室、乱刻画桌椅等,我要制止,就是在十字路口、商场、超市、车站、机场、公交车上,如果我见到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闯红灯、乱穿马路、乱扔杂物等,我也都站出来制止。  原来去制止不文明行为,我也感到有压力,很怕被人误解,甚至担心遭到别人不礼貌的回击。到了40多岁后,我感觉自己在年龄上有些资本了,加上不文明行为的空间越来越小,文明市民多了起来,我对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底气也足了起来。  我制止的不文明行为比较多,但多年前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因为我制止了一位职称是教授的老师在校园的路上随地吐痰。  在我校文学楼下面的路上,我经常见到我的一位同事,把痰吐在路面上。有一次,我见到他随地吐痰,就朝他笑了笑,把他拉过来小声告诉他那样做不好,要注意影响,毕竟周围都是学生,老师带头随地吐痰,怎么都说不过去。听了我的话,这位老师面无表情地低头走开了。  可是没过多久,我又见到他在路上随地吐痰了。这次我有些生气,就上去直接对他说了些不该随地吐痰的话。没想到他也生气了,并说我多管闲事,还让我干点别的事,别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坏毛病。他还说我制止他随地吐痰我能得到什么好处……他的话令我感到非常失望和伤感。  听了他的话,我感到受了委屈,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并没有恶意,只想让他尽快改掉坏毛病。正像这位年长的大学教授自己承认的那样,他随地吐痰确实是“坏毛病”,可明明知道是坏毛病,为什么不去改正呢?  社会文明是靠大家维系的。无论你职务如何、职称高低、富贵贫穷、年长年幼,如不注重自己的修养和品德,就无法成为现代公民,哪怕你接受的专业教育再多,也不够格。我已不像以前那样不好意思去制止不文明行为了。现在,只要我见到不文明现象,我都会站出来制止,因为我认为这样做是在为文明社会添砖加瓦。这样做会给社会注入更多的文明元素。如果你问我今后遇到不文明现象还会如何?我依旧这样回答:站出来制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查看: 1278|回复: 19
为啥就不能改改随地吐痰的毛病呢?
& && &平时没事的时候会带着女儿去逛逛街,可是一出家门口就随处可见地上那些令人作呕的痰。这也不是只有我看见,相信你们出门逛街也经常看到吧?有时候不小心就会踩到,因为实在是太多了。
& && & 个人感觉有是损国家卫生城市的形象。有时候在吃东西,走着走着就看到了。。。。。恶心不?大部分的人可能是习惯了,走路的时候无意中就要吐一下,这样感觉才舒服,殊不知别人看了会怎么样?:
& && &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能改改这种习惯,比如出门可以准备一包纸巾啊,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街道会变的很清爽,很明亮
省级文明县城复评需要从小事做起.为你的热心 ...
提出的问题很好
一口痰虽小,怎么吐还真是个事.
新视野,您的速度也忒快了吧
[ 本帖最后由 绫波仙子 于
12:52 编辑 ]
原帖由 新视野 于
12:47 发表
一口痰虽小,怎么吐还真是个事.
要么,我开个班,专门培训怎么个吐痰法,怎么个优雅法。学费从优,欢迎踊跃。
原帖由 绫波仙子 于
12:51 发表
新视野,您的速度也忒快了吧
我足足想了五分钟.因为我想不出应该怎样吐痰.
原帖由 新视野 于
13:15 发表
我足足想了五分钟.因为我想不出应该怎样吐痰.
你来我培训班吧。
原帖由 一世漂泊 于
13:08 发表
要么,我开个班,专门培训怎么个吐痰法,怎么个优雅法。学费从优,欢迎踊跃。
如果你培训有用的话,那你就是现代的孔老爷了!就怕你没把别人培训好,自己先被培训成痰盂了!
这是中国人的陋习,没办法了。
原帖由 mutyu 于
14:05 发表
如果你培训有用的话,那你就是现代的孔老爷了!就怕你没把别人培训好,自己先被培训成痰盂了!
原帖由 一世漂泊 于
13:08 发表
要么,我开个班,专门培训怎么个吐痰法,怎么个优雅法。学费从优,欢迎踊跃。
& & 您的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开个培训班。教育教育那些喜欢随便乱吐痰的人。我走到街上,背后有个人随口就。。。。。。
& & 人家不小心吐你裤脚上都不知道。我就遇到过& &&&这种习惯其实很不好,不知道那些外国人是怎么做的,难道是吐到纸巾上然后扔LJ筒里?
为省文明县城复评加分.
Powered by常见疾病: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随地吐痰何以成顽疾 随地吐痰是一种耻辱!
  中国是个大国。论其大,有人说是经济大国、人口大国……还有人毫不客气地称其为“吐痰大国”。的确,走在路上,咳嗽一声,痰液落地,这不仅在小城镇,就连在大都市也司空见惯。著名记者、旅美华人赵浩生先生甚至在文章中写道:随地吐痰好像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尤甚的“国粹”。
  其实,数年来,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将随地吐痰看作一大恶习,相关部门也出台过不少惩罚措施。如今,奥运在即,在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中国的时刻,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是否有所改进了呢?
  随地吐痰现象没有太大好转
  先让我们来看组数据。2005年3月,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14.6%的市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随地吐痰的情景,48.1%的人常看到这一情景。
  1月5日,《生命时报》记者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马路两侧坐落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几十家中小店铺,热闹非凡。然而,一旁的便道上却别有另一番“景色”。记者注意到,几乎每隔1米,就有一处痰液的印迹。在331路公交车站,尽管垃圾桶赫然而立,但地面上的痰液却不减反增―――在一个较大的树坑处,居然有12个明显痕迹。而在记者从花园北路西口向东口行进的过程中,平均每隔20秒,就能看见一人随地吐痰。他们有的直接吐在地上;有的吐到树坑或路边绿地上,然后便公然地继续前行。
  “我们每天都要把地上的痰铲走。”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但你前脚刚清理完,后脚就有人吐。”因此,想要保证地面清洁,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问及“你觉得这两年随地吐痰的现象有没有好转”时,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嘀咕了一声:“哪有什么好转?”如果说在行人道上随地吐痰让人厌恶,那行车道上“飞痰”则更存在不少“隐忧”。自入冬后,记者乘出租车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司机咳嗽两声,摇开车窗,迅速吐出一口痰,再摇上玻璃,整套动作滚瓜烂熟。
  调查中,记者发现,医院、车站、市场等地成为随地吐痰的“重灾区”。一位刚从医院出来的大妈气愤地对记者说:“刚才有个小伙子,看上去还像有点素质的,谁知道走着走着转头就是一口痰,差点吐我身上。医院里这么多病菌,他还这么不注意,真让人生气。”
  此外,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武汉等7个城市调查显示,“随地吐痰”是居民普遍存在的毛病。在沈阳,43.3%的市民认为这是该市存在的最严重问题。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沈阳人告诉记者,在沈阳,由于冬天太冷,很容易有痰。“有了痰又不能不吐,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就索性把痰吐在地上。”另一项由广州统计局进行的调查则显示,只有27.9%的人认为随地吐痰现象有所好转。
  由此可见,随地吐痰在我国的确是个覆盖面不小的陋习。本世纪初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至少有3亿人有这个陋习。
[1]&[2]&下一页
&   “包二奶、找小姐、养情妇”是如今社会中最流行的词汇,虽然与中国传统首先相违背,可是
每个女人都有迷惑男人的秘诀,总结起来就是身体3大部位的“吸睛”妙法!我们从相貌和人体特征来进行分析,
COPYRIGHT (C) 2003-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信息备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随地吐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