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12岁前最重要的16件事,看看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还有哪些没做

孩子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十六件事
来源:方舟刘静波语文
  孩子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十六件事   方舟刘静波语文  方舟刘静波语文  微信号 QQ  功能介绍 方舟刘静波语文,小升初、中考语文培训专家,哈尔滨市首席小学、初中语文一条龙超前培训。快乐作文,高效阅读 。  家长指尖上的语文考试指导专家  指纹扫描中,按住我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方舟语文导语:  小学,是孩子成长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而在孩子6-12岁这段成长的时光里,除了学习,还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儿呢?  来源:点灯教育新浪博客  1、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环境  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安全感的满足与归属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被接纳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欢迎的,被接纳的、被认可的,这样就会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有归属感。  而这个环境中,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其次,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  2、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  为什么是非学校群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  而非学校群体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是有区别的,假设一个孩子的成绩并不出色,但他的团队合作能力非常强,那孩子在这个群体里会得到认可。  而拥有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也可以避免让孩子在单一评价环境里长大,孩子需要知道,自己闪光的地方和与众不同的特点。  3、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  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很清楚父母的期待值,因而很多话不愿意说给父母听。  所以就需要有一个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说说他们的心里话,尤其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好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  这样的环境可能不是家庭的环境,因为孩子们很在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  4、有自己的精神导师  孩子在6-12岁的这个年龄阶段,特别是10岁以后,他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引领者。  能够陪伴孩子长大,让孩子和他一起探讨未来,探询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该如何做?能够给到孩子建议或提示。  这个导师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庭里的一个成员,也可以是专业人士。  5、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慢慢的建立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给到回应,也可以经常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他做某一种决定的原因,甚至和他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6、有不断探索自己的经历  我们这一生都在探寻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   我们会看到,幸福感强的人,不会去追求内心不渴望、但别人却强加于自己的东西。  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人想要的,通常是这个社会想要我们去要的,而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让自己很迷茫,特别是青春期之后的孩子,会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迷失,而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那对于父母来说,要怎么做呢?最好的一个方式是问为什么,通过不断的提问与思考,去满足孩子不断探索自己的需求。  人最大的幸福,来自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实现它!  7、有完成阅读“厚”书的经历  关于“阅读”,孩子从小积累,到了五、六年级,特别是六年级以上的时候,他们需要有这样一种阅读经历,自己要完成对一本“厚”书的阅读。  一是标志着他的阅读能力已经达到可以阅读完一本大部头的书;  二是标志着他的大脑体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更好的有效地学习,即可以静下来学习;  三是他可以把阅读变成一个长时间的工作了。  因此,让孩子有长周期的阅读经历,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  8、有制定目标、计划并实现的经历  从孩子9岁左右开始,孩子们需要有这个经历,自己制定目标或计划,并且去实现它。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制定目标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他们会去制定各种方法,从而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快乐。  而完成目标计划的过程,也可以让父母观察到孩子的状态:他是否了解自己,从而能更有效地帮助他的成长。  9、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  人需要与自然界有着最亲密的关系,然而现在的生活对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束缚却更多了。  对于人这种生物来讲,接触大自然是特别重要的,这种亲密接触带给孩子的一是感知,感知大自然的生长与变换,二是责任,包括对动物和植物的责任。  孩子需要知道,人类,是需要对大自然负责任的。  10、有一项喜欢、坚持的体育项目  体育和艺术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也是人情绪的发泄方式之一。体育使父母和孩子有了更多非学习类话题,会增进亲子沟通,因此可以说,体育就是快乐的源泉,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件事包含了两层含义:  ①孩子需要有喜欢看的体育项目,不一定他能做  世界上有一项东西,让你不花钱又心情特别愉悦的,就是体育。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甚至其他各项赛事……在观看比赛的时候,都会让你热血沸腾,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对生活更加有期盼。但是这样的一些喜欢,都是从小的时候就培养的,这个是从家庭里爸爸妈妈要去做的。  ②孩子需要有一项坚持的体育项目  坚持,是最能体现体育精神的。而一种坚持下来的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社交,体育可以让你交到非常多的兴趣相同的朋友,大家可以在一起玩耍,也会因此扩展孩子的社交面。所以,让孩子拥有喜欢或坚持的体育项目,应该是在孩子6-12岁时就去挖掘的。   11、有定期参与的活动  有定期参与的活动,会帮助每个家庭建立自己的文化。  对于孩子来说,每年定期参与一些的活动,就会变成每个家庭的文化,例如旅行、活动、比赛……这对于家庭来说特别重要。  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这么重要?因为孩子过完小学的6年就到了青春期,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小的时候和他们有一些非学习的话题、非学习类的定期参与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很好的度过在青春期期间和父母们胶着的状态。  因此,有定期参与的活动,会成为家庭的文化,孩子也会知道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   12、有自己的收藏  不管是收藏火柴皮、邮票、游戏卡、商标、芭比娃娃……收藏,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自己的爱好,建构自己的世界。  有自己的收藏,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我喜欢什么,在不断收集的过程中,也会建立孩子的目标感;  当把自己的收藏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也会让孩子有成就感;  收藏还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创造新鲜的话题,这些是孩子在6-12岁时需要有的,教给孩子、渗透给孩子该如何生活。  13、有动手制作的经历  孩子动手制作一个东西,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完成一个自己的作品,能够独立参与这样一个过程,这对于他成就感的满足是非常有价值的。  14、有接触社会的经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社会人,他们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他们要在社会中认识自己,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会有自己的总结自己的感受。  中国孩子只有一个身份,学生。孩子应该是社会人,然而我们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太少了。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会紧张,会不知道怎么办。  孩子们需要真正体验向陌生人求助、问路、自己做预算、自己学习乘坐当地的公共交通,当然是在安全的前提下。  15、有失败的经历  通过某些事件,让孩子面对失败,或者说让孩子有失败的感受,这样会让孩子对自我认知有反思。  有很多父母比孩子更接受不了失败,有时孩子面对失败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但父母非常在意,经常最后逃掉的都是爸爸妈妈,这样的一种逃避,是孩子成长最大的障碍。  16、有拒绝或被拒绝的经历  发现,父母特别害怕拒绝孩子,父母们会觉得:我怎么能拒绝他呢?我要让他自由的成长,拒绝他,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  当孩子没有被拒绝的经历,他的人生是非常脆弱的。其实,是父母接受不了对孩子说“不”,当说“不”的时候,父母是非常难受的,所以他拒绝对孩子说“拒绝”。  如果12岁以前,都没有过被拒绝,当他以后逐渐离家庭的保护越来越远,他面对拒绝时怎么办?  另外,孩子也需要有体会说“不”的经历,如果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机会说“不”,他也没有尊重自己的权利。有机会说不,勇敢地表达出来。说不的过程,是逐渐体现自己价值的过程。  【微信公众号“方舟刘静波语文”,您指尖上的语文考试专家。】    黑 龙 江 省 科 普 作 家 协 会  哈 尔 滨 市 科 普 作 家 协 会  哈尔滨市青少年阅读与写作研究会  哈尔滨市方舟少年文学院   哈尔滨市方舟少年国学研究院   哈尔滨方舟金牌语文培训机构   方舟金牌语文方舟金牌语文 为什么不一样?方舟金牌语文由刘静波老师带领,以激活儿童语文及母语学习潜能为己任的各界专家(包括但不限于语文名师、语文教材专家、语文课程研究专家、儿童心理研究专家、儿童教育专家、母语研究专家、作家、诗人、艺术家)担纲,旨在通过有趣味而诗意的母语学习与交流,激活和提升包括观察、感受、体验、审美、想像、表达、写作诸种能力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孩子们喜欢母语、喜欢语文,过一种诗意、精致、快乐的学习生活,拥有一个丰富、优雅、完整的童年。  刘静波老师:  男,(笔名:流沙)语文教育专家、科普作家、国学导师、中考状元之师  中学语文现代文高效阅读技法78法创始人、  中考高分作文快速技法18法创始人、  中考命题趋势课题组成员、  哈尔滨市青少年阅读与写作研究会会长、首席研究员、  黑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秘书长、  哈尔滨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秘书长、  哈尔滨少年文学院院长、  哈尔滨方舟少年国学研究院院长、  哈尔滨方舟金牌高端语文培训机构校长。  方舟金牌语文:基础知识、快乐作文、高效阅读、文言古诗词国学经典、名著讲座、知识扩展,一个都不能少!哈尔滨市首家小学语文、初中语文全系统一条龙高端培训机构。小升初、中考作文阅读培训专家。  方舟语文高端课程:启蒙班(2年级)、基础班(3年级)、提高班(4年级)、小升初班(5年级),初中精品班(初一)、初中精英班(初二)、中考冲刺班(初三初四),九小名著应试讲座班、四大名著应试讲座班,少年作家冬夏令营/采访营、少年作家公益讲座等。    欢迎与学生相关的商务合作、活动赞助  欢迎添加个人微信:liujingbo1967(微商勿入)  刘静波语文网:  搜微信公众号:方舟刘静波语文  课程电话:187.460.46499   哈尔滨唯一地址:哈尔滨南岗区建设街51号 邮局大厦西侧楼5楼 方舟金牌教育(地铁博物馆站3a出口到建设街)  方舟刘静波大语文  中 国 方 舟母 语 先 锋   夯实基础|文化作文|高效阅读|古文国学|名著讲座|连锁加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除了学业,孩子读小学时最重要的16件事
小学,是孩子成长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而在孩子6-12岁这段成长的时光里,除了学习,还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儿呢?1、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环境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安全感的满足与归属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有一个被接纳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欢迎的,被接纳的、被认可的,这样就会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有归属感。而这个环境中,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其次,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2、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为什么是非学校群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而非学校群体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是有区别的,假设一个孩子的成绩并不出色,但他的团队合作能力非常强,那孩子在这个群体里会得到认可。而拥有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也可以避免让孩子在单一评价环境里长大,孩子需要知道,自己闪光的地方和与众不同的特点。3、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很清楚父母的期待值,因而很多话不愿意说给父母听。所以就需要有一个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说说他们的心里话,尤其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好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这样的环境可能不是家庭的环境,因为孩子们很在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derekx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 []|
英国:12岁前要做的50件事
  与其让孩子每天盯着iPad 不如把他们赶出屋子英国列出50项户外活动  上树摘野果,下水抓鱼,在高山上数星星……这是很多成年人的童年记忆。但现在的孩子每天接触电视、网络,各种移动电子产品更让他们爱不释手,足不出户。如何让孩子们放下iPad(苹果平板电脑),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过一个更健康的童年生活?为此,英国民间机构“国民信托”发起一项活动,列出了50项12岁前必做的户外活动。
  儿童户外活动少得可怜
  据英国《每日邮报》2日报道,现代英国儿童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数少得可怜。一份调查显示,英国仅有20%的儿童每天参加户外活动,而有71%的成年人在他们的童年时代,每天都不会缺少户外游戏。
  导致儿童户外活动减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家长害怕孩子出事故、被坏人骚扰或大孩子欺负等。另外,电视机、电脑等家庭电子娱乐设备的发展也是儿童户外活动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悉,四分之一的英国家庭拥有平板电脑,约一半家长都会给孩子购买电子设备。但其中7成以上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调查显示,孩子们每天耗费在玩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平均接近2小时,超过四分之一的孩子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超过4小时。
  英国一名4岁女童因iPad成瘾,成为英国已知年龄最小的iPad成瘾症患者。这名女童住在英格兰东南部,据家长反映,从3岁起iPad成瘾,现在在伦敦的卡皮奥·南丁格尔诊所接受治疗。主治医生格雷厄姆说,这名女童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将在11岁前“病入膏肓”。
  “宅”出来一群小胖墩
  户外活动减少导致的恶果之一就是肥胖儿童数量增加。据统计,英国年龄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有十分之一属于肥胖;而在11岁至15岁的人群中,这个比例高达四分之一。
  尽管英国政府决心在4年内抑制小学生肥胖率不断增长的势头,但分析人士担心,在未来40年,儿童肥胖率还会不断增加。这期间,五分之一的女孩会被归入肥胖之列。到2050年,近一半的英国男孩可能面临着肥胖的危险。
  此外,英国去年一项调查显示,有语言障碍的少年儿童过去6年间增加71%。语言研究专家认为,这与智能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更多地进入儿童生活有一定关联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会影响儿童的阅读能力。英国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说,除了影响视力发育,在电脑、iPad前僵坐两个小时还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增加日后患肥胖和心脏病的风险。
  一些数据表明,如果孩子在12岁前对户外活动不感兴趣,他们长大后变成“宅男宅女”的可能性就特别高。因此,不少教育机构都鼓励儿童参加户外活动。他们认为,相比看电视和上网,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既能亲近大自然、锻炼生活能力,又能提高自信心。且大自然自有教育孩子的一套,这些宝贵的经验是孩子在书上学不到的,可提高他们应对挑战的能力。
  户外活动名单
  1.爬树
  2.从大山坡上滚下来
  3.野外露营
  4.筑巢
  5.用石头打水漂
  6.雨中跑步
  7.放风筝
  8.用渔网抓鱼
  9.从树上摘苹果吃
  10.玩板栗游戏
  冒险类
  11.长途骑行
  12.用棍子探出一条小径
  13.做泥馅饼
  14.筑水坝
  15.打雪仗
  16.用小雏菊做项链
  17.赛蜗牛
  18.野外艺术
  19.玩木棍游戏
  20.踏浪
  发现类
  21.采野生黑莓
  22.探索空树洞
  23.参观农场
  24.光脚走路
  25.做草喇叭
  26.寻找化石和骨骼
  27.看星星
  28.登山
  29.山洞探险
  30.用手抓吓人的动物
  游侠类
  31.抓昆虫
  32.找蛙卵
  33.接落叶
  34.跟踪野生动物
  35.探寻河塘生物
  36.为野生动物搭房子
  37.从石滩中找生物
  38.养蝴蝶
  39.抓螃蟹
  40.野外夜行
  寻踪类
  41.自种、自收、自吃
  42.在大海里游泳
  43.做木筏
  44.观鸟
  45.野外定位
  46.攀岩
  47.野炊
  48.骑马
  49.寻宝
  50.泛舟而下
  探索类
  “长途骑行”
  最受欢迎
  为转移孩子们的目光,让他们走出家门,英国著名民间机构“国民信托”去年年底发起了一项活动:列出孩子们12岁前必做的50项户外活动。
  到目前为止,共有1700多个英国孩子参与讨论,并给出了他们自己最喜欢的户外活动。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将“长途骑行”列为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其他较受欢迎的户外活动包括岩洞探险、观鸟、爬树、野营等。
  “国民信托”根据孩子投票列出了最新的50项必做活动,并为这些户外活动推荐了最佳实施地点。比如爬树最好选择沃林顿的大树,观鸟则在金士顿莱希公园比较有优势。“国民信托”打算在今年暑假大规模组织儿童参与这些活动,预计今年英国范围内将有近7000项户外活动供孩子们选择。
  这项活动受到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欢迎。来自伦敦的网友“伊丽莎白”说:“很高兴我做了这上面的大部分事情,我为现在的孩子感到遗憾,他们错过了这么多有趣的活动。但我一定会让我的孩子参与,怎能让他被一个iPad束缚在家而错失这些童趣呢?”
  美国和澳大利亚
  也在这么做
  为让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其他一些国家也都使出浑身解数。美国小学生的“暑假作业”就是个例子。去年美国小学生就有一个长达100项的暑假必做活动,它们是开睡衣晚会、去野营、去远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等。其中第100条简单明了地表达了美国小学生暑假最重要的目标玩得高兴。
  澳大利亚政府今年2月向小学生派发了超过4万本“大自然游乐通行证”,要求他们在12岁前必须完成15件事情,包括爬树、自建小型杂物房、发明一种游戏且能玩这种游戏超过3天、在沙滩上堆城堡等。 (制图吴薇)
  (北京晚报 制图吴薇)
如果你对教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教育视频高清大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除了学习,孩子成长过程中更重要的16件事!(家长必看)
  小学,是孩子成长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而在孩子6-12岁这段成长的时光里,除了学习,还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儿呢?1、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环境原因: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安全感的满足与归属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有一个被接纳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欢迎的,被接纳的、被认可的,这样就会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有归属感。做法:而这个环境中,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其次,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家庭的接纳是孩子成长和培养自信的最佳土壤。接纳是指接纳孩子本人,接纳他的感受、个性、想法,并给予孩子尊重和关注,接纳使爱变得恒定。 接纳孩子本人,是接纳他生而为人的规律。举个例子来说,我的孩子从小就特别缓慢,2岁才开始说话;2岁多时,别人打了他时,他抬起头,愣愣地站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9岁时学兵乓球,对方把球打过来,他就推拍子,球能碰到拍子上就碰,碰不到他也无所谓,让老师都无奈得不行……从小到大,种种事迹,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是个特别机灵的人,但我接纳他天生就是这样。2、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原因:为什么是非学校群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而非学校群体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是有区别的,假设一个孩子的成绩并不出色,但他的团队合作能力非常强,那孩子在这个群体里会得到认可。做法:而拥有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也可以避免让孩子在单一评价环境里长大,孩子需要知道,自己闪光的地方和与众不同的特点。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细致观察孩子,善于发现其优点,更要有一颗宽容开明的心,对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加以引导,多多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谦虚学习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其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如影随形的快乐中健康成长。3、有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原因: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孩子的秘密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很清楚父母的期待值,因而很多话不愿意说给父母听。所以就需要有一个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说说他们的心里话,尤其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好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完成独立思考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做法:这样的环境可能不是家庭的环境,因为孩子们很在意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在一个孩子被接纳的外界环境中,他可以和朋友畅所欲言,谈天说地而不被干涉,他可以写日记来记录今天遇到的有意义的、不甘的、幸福的、倒霉的事让内心愉悦,他可以和老师谈心,让自己变得更阳光,更能够包容身边不遂心的东西,当他可以和身边的任何人愉快的交往的时候,家长也应该是放心而幸福的。4、有自己的精神导师原因:孩子在6-12岁的这个年龄阶段,特别是10岁以后,他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引领者。能够陪伴孩子长大,和孩子和他一起探讨未来,探询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该如何做?能够给到孩子建议或提示。做法:这个导师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庭里的一个成员,也可以是专业人士。我们的孩子都渴望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人进行指引,问题是,我们自己也会遇到一些挫折,说不定这些挫折会让一个孩子改变自己对世界的态度。忙碌的大人们,别忘了口上留德,你的不经意地一句话就会给孩子造成阴影,这是非常恼人的表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觉得孩子的学习出现困难,归根结底都是与心理方面出了问题,这样的问题可能是错综复杂的,人们总会因为其复杂多变,不愿意置身其中,帮着孩子从困难中走出来。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在一定程度都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导师,他们不会用挑剔的目光看待孩子,也不会急功近利地去训斥孩子,往往在孩子存在忧郁眼光时,给以温情的帮助,这样的帮助是孩子终身难忘。5、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原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也都有自主地和别人交流的愿望,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学会大胆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做法: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慢慢的建立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给到回应,也可以经常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他做某一种决定的原因,甚至和他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6、有不断探索自己的经历原因:我们这一生都在探寻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们会看到,幸福感强的人,不会去追求内心不渴望、但别人却强加于自己的东西。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人想要的,通常是这个社会想要我们去要的,而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让自己很迷茫,特别是青春期之后的孩子,会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中迷失,而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做法:那对于父母来说,要怎么做呢?最好的一个方式是问为什么,通过不断的提问与思考,去满足孩子不断探索自己的需求。让孩子自己慢慢成长,默默看着他们在失败中收获经验,慢慢进步。人最大的幸福,来自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实现它!7、有完成阅读“厚”书的经历原因:关于“阅读”,孩子从小积累,到了五、六年级,特别是六年级以上的的时候,他们需要有这样一种阅读经历,自己要完成对一本“厚”书的阅读。一是标志着他的阅读能力已经达到可以整整阅读完一本大部头的书;二是标志着他的大脑体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更好的有效的学习,即可以静下来学习;三是他可以把阅读变成一个长时间的工作了。因此,让孩子有长周期的阅读经历,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做法: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得到0-14岁孩子应该阅读的书8、有制定目标、计划并实现的经历原因:从孩子9岁左右开始,孩子们需要有这个经历,自己制定目标或计划,并且去实现它。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制定目标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他们会去制定各种方法,从而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快乐。而完成目标计划的过程,也可以让父母观察到孩子的状态:他是否了解自己,从而能更有效的帮助他的成长。做法: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设定一个近期目标。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时刻督促孩子,发现孩子的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战胜困难,必要时给予适当帮助。9、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原因:人需要与自然界有着最亲密的关系,然而现在的生活对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束缚却更多了。对于人这种生物来讲,接触大自然是特别重要的,这种亲密接触带给孩子的一是感知,感知大自然的生长与变换。二是责任,包括对动物和植物的责任。孩子需要知道,人类,是需要对大自然负责任的。做法: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就是感知,就是发现,另一方面,以上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引导的。新鲜的空气,山林间的放松,自由自在的玩耍,随手可得的树叶、石子,还有最能激发孩子兴趣的小泥巴,这些的结合能够碰撞出无穷的想象力。现在,让孩子随着天物坊的脚步,留下最美的记忆。10、有一项喜欢、坚持的体育项目原因:体育和艺术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也是人情绪的发泄方式之一。体育使父母和孩子有了更多非学习类话题,会增进亲子沟通,因此可以说,体育就是快乐的源泉。做法:① 孩子需要有喜欢看的体育项目,不一定他能做世界上有一项东西,让你不花钱又心情特别愉悦的,就是体育。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甚至其他各项赛事……在观看比赛的时候,都会让你热血沸腾,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对生活更加有期盼。但是这样的一些喜欢,都是从小的时候就培养的,这个是要从家庭里爸爸妈妈要去做的。② 孩子需要有一项坚持的体育项目坚持,是最能体现体育精神的。而一种坚持下来的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社交,体育可以让你交到非常多的兴趣相同的朋友,大家可以在一起玩耍,也会因此扩展孩子的社交面。所以,让孩子拥有喜欢或坚持的体育项目,应该是在孩子6-12岁时就去挖掘的。11、有定期参与的活动原因:有定期参与的活动,会帮助每个家庭建立自己的文化。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这么重要?因为孩子过完小学的6年就到了青春期,我们会发现,当孩子小的时候和他们有一些非学习的话题、非学习类的定期参与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很好的度过在青春期期间和父母们胶着状态。因此,有定期参与的活动,会成为家庭的文化,孩子也会知道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做法:对于孩子来说,每年定期参与一些的活动,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培养,就会变成每个家庭的文化,例如去福利院照顾老人和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取报酬、去贫困地区慰问、参加社区活动、义卖……总之,活动最好是定期的,有持续性,坚持性,这对于家庭来说特别重要。12、有自己的收藏原因:有自己的收藏,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我喜欢什么,在不断收集的过程中,也会建立孩子的目标感;当把自己的收藏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也会让孩子有成就感;收藏还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创造新鲜的话题,这些是孩子在6-12岁时需要有的,教给孩子、渗透给孩子该如何生活。做法:不管是收藏火柴皮、邮票、游戏卡、商标、芭比娃娃……收藏,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自己的爱好,建构自己的世界。13、有动手制作的经历原因:孩子动手制作一个东西,锻炼的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完成一个自己的作品,能够独立参与这样一个过程,这对于他成就感的满足是非常有价值的。做法:在家庭环境中,叫上孩子一起做饭,DIY小制作,带孩子去参加集体活动等。14、有接触社会的经历原因: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社会人,他们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他们要在社会中认识自己,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会有自己的总结自己的感受。中国孩子只有一个身份,学生。孩子应该是社会人,然而我们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太少了。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会紧张,会不知道怎么办。做法:孩子们需要真正体验向陌生人求助、问路、自己做预算、自己学习乘坐当地的公共交通,当然是在安全的前提下。15、有失败的经历原因:有很多父母比孩子更接受不了失败,有时孩子面对失败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但父母非常在意,经常最后逃掉的都是爸爸妈妈,这样的一种逃避,是孩子成长最大的障碍。做法:通过某些事件,让孩子面对失败,或者说让孩子有失败的感受,这样会让孩子对自我认知有反思。16、有拒绝或被拒绝的经历原因:发现,父母特别害怕拒绝孩子,父母们会觉得:我怎么能拒绝他呢?我要让他自由的成长,拒绝他,孩子会不会觉得我不爱他?当孩子没有被拒绝的经历,他的人生是非常脆弱的。其实,是父母接受不了对孩子说“不”,当说“不”的时候,父母是非常难受的,所以他拒绝对孩子说“拒绝”。如果12岁以前,都没有过被拒绝,当他以后逐渐离家庭的保护越来越远,他面对被拒绝时怎么办?做法:另外,孩子也需要有体会说“不”的经历,如果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机会说“不”,他也没有尊重自己的权利,有机会说不,勇敢的表达出来,说不的过程,逐渐体现自己价值的过程。内容来源沈阳亲子圈、萌动上海
宏利财富最新文章
微信号:honglichina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宏利中国梦,大爱天下情.宏利保险超市为客户提供车险、寿险、家财险、意外险、健康险业务查询、办理、咨询和购买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Copyright2017.杨邱自媒体资讯站,让大家及时掌握各行各业第一手资讯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死后会回家看看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