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上发现了类似于三叶虫化石值多少钱的化石,请问我该怎么办

||||||||||
最新播报:
四川兴文发现三叶虫化石 专业人士称有几亿年历史(图)
  杨先生捡到的化石(图由受访者提供)
  该化石为市民在路边随手捡回,专业人士称已有几亿年历史
  “这个石头上面怎么会有花纹,会不会是化石哟?”10多天前,宜宾市兴文县居民杨先生路过石海镇平寨村金家洞(小地名),看见路边有很多带有花纹的石头,便随手捡了一块相对完整的石头,他回家上网查询,这块石头竟是几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好奇石头上怎会有花纹
  “10多天前,杨先生路过石海镇平寨村金家洞,有工人正在修建公路,挖出了一堆石头堆放在路边,仔细一看,石头上面还有些花纹,我感到比较好奇,挑了一块图案相对完整的石头。”杨先生说,发现石头的地方,距离石海景区的大漏斗景观也就几百米,因为石头上有图案,回家就拿给孩子玩了,后来经过上网查询、比对,发现这块石头应该是几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杨先生介绍,石头呈不规则的椭圆形,直径约5厘米,厚度约4厘米,图案就像一双翅膀。“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化石,之前也未听说过,从这个化石来看,莫非兴文以前是一片海洋?”杨先生说。
  专家确为三叶虫化石
  杨先生捡到的这块石头,是不是三叶虫化石?是否很罕见?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咨询了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的专业人士。
  “中国三叶虫化石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三叶虫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迭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三叶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仅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出现,在二叠纪末全部灭绝。”二○二地质队的一位专业人员说,杨先生捡到的化石不是完整的三叶虫化石,缺失头部,只有三叶虫身体比较硬的部位,才容易保存下来。
  专业人员表示,三叶虫化石难以保存完整,沉积条件较好才能确保它的完整性,三叶虫化石能反映当时古生物种进化的过程。(记者 张勇)
  小链接
  三叶虫化石也叫蝙蝠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
  三叶虫属海生无脊椎动物,主要营底栖生活,也有部分在泥沙中生活和漂浮生活,世界上已发现10000多种,我国已发现1000多种。
[责任编辑: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天我在济南南部山区发现一块了三叶虫化石,这可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发现动物化石!见图:
  济南南部山区三叶虫化石图片
  我不是化石迷,可我女儿是,女儿不到五岁,特喜欢恐龙,自然就喜欢恐龙化石,今天我们全家到济南南部山区柳埠一带的山里玩,我看到一片沉积岩,就是一片一片的那种千层岩,就跟女儿说里面可能有化石,这下女儿可来劲了,非要找恐龙化石,我知道在这些小岩石片片中是不可能有恐龙化石的,可为了哄女儿,也要认真的找啊。
  这不,就这么巧,竟然让我找到了三叶虫化石!济南南部山区属泰山山脉,泰山盛产燕子石,也就是三叶虫化石的一种,所以我对三叶虫化石的长相并不陌生,我找到的这块品相还不错,有清晰的三叶虫背纹,只是可惜这块石片有缺损,化石不全,只能看到主体三叶虫,该化石不大,虫子有一角钱硬币大小,能这么清楚就不易了,反正我很喜欢,需要珍藏。
  在回家的路上,我顺便给女儿吹吹我渊博的化石知识,说这块石头是很多亿年前的动物化石,三叶虫化石的形成应该是由于地壳运动,把原来在大海里的三叶虫给埋到了石头里,就变成了化石,三叶虫应该是三叠纪的水生动物,因为三叶虫名字里也有三嘛,这时我女儿却反驳我,说我说的不对&应该是白垩纪的!&,因为她知道的恐龙大多在白垩纪,哎,回到家百度一下,发现我们都错了。
  度娘知道是这样说的:
  三叶虫: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迭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
  三叶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仅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出现,在二叠纪末的地质灾害事件中全部灭绝.
  三叶虫背壳纵分为一个中轴和两个肋叶三部分,横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在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已发现动物化石2500多种,除脊椎动物外,几乎所有的门类都有了.其中最多的就是三叶虫,约占化石保存总数的60%.它在寒武纪初期即已出现许多科、属和种,我国已经描述过的三叶虫就有1200多种.晚寒武纪发展到最高峰,志留纪以后逐渐衰亡,而后历经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到了二迭纪末完全灭绝.如今只有在古生代的沉积岩中才能发现它那美丽的化石.
  今天小度很开心,第一次发现了三叶虫化石,知道了三叶虫是寒武纪的典型代表,另外还培养了女儿的考古兴趣,再就是,呵呵,我又可以到朋友圈里谝去了。
  此外,我觉得今天济南南部山区人民应该会感谢我,因为我的宣传,不久将会有更多的化石爱好者去南山寻宝,权当是我为济南旅游事业做贡献了吧。
  更多奇闻异事,请关注度娘搜搜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草根站长日记,企业网管,it职业健康,度娘SEO,度娘知道...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初级信誉
发表于 03:22:00
中初级信誉
发表于 04:06:00
中初级信誉
发表于 02:15:00
34CM*28CM180元
中初级信誉
发表于 01:53:00
燕子石又名蝙蝠石,是5亿年前三叶虫形成的化石,因三叶虫的形状似燕,又像蝙蝠而得名。三叶虫属节肢海栖动物,有壳质背甲,全虫头、胸、尾三部分,我们看到的三叶虫化石,多是其尾部。它繁衍于远古时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至二叠纪衰弱,于中生代绝迹。在地壳急骤变动中,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使三叶虫保持了生命最后一瞬间的美好姿态,镶嵌在黄绿沉积岩里,似燕竞飞,跃然纷呈。所以,它不仅是研究地球演变史和生物进化史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温润如玉,色泽光洁,耐磨下墨,自然古朴,独具天趣,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是制砚和雕刻各种工艺品的优质材料
发表于 04:12:00
关键是现在仿照的太多 所以大家都不敢认
中初级信誉
发表于 18:56:00
呵呵,假一赔二。
发表于 04:47:00
这块也要了,请兄包是自然的
中初级信誉
发表于 04:53:00
以下是引用天高云淡在 20:47:00的发言:这块也要了,请兄包是自然的呵呵,我们这里山上就有,只是这两年政府管的严了,不让随便采了。但搞点土特产还是比搞高仿的东西省劲啊,请老兄放心。这块有条石纹比较明显,但绝对没有裂成两半,新年优惠价,160元给您。祝老兄新年快乐。
发表于 05:11:00
都是真正的好化石,5亿年前三叶虫形成的化石,又叫做燕子石,山东的特产!请大家放心收藏!
发表于 17:58:00
地址:湖南长沙市八一路亚华大酒店2504古泉园地
转:安支()拍卖结算(8009)网络技术(8005)个人专场(8003)园地评级(8010)化石集锦——三叶虫
核心提示:   据奇石网了解,三叶虫属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是一类生活在古海 里的节肢动物,主要繁盛于距今约5.4亿至4.4亿年的寒武纪和奥陶   据了解,三叶虫属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是一类生活在古海
里的节肢动物,主要繁盛于距今约5.4亿至4.4亿年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志留纪及之后则明显衰退,延续至古生代末的二叠纪晚期(距今约2.5亿年)全部绝灭。
笔者童年及少年时期,住在离&世界寒武系层型剖面&&&著名昆明筇竹寺三叶虫点仅3千米的海源寺。因常和父兄前往,故对其有深厚的喜爱之情和深刻的认识。
一、&三叶虫&名称的由来
三叶虫外形为向背部(上部)凸起的扁椭圆形,因背部具有容易形成为化石的钙质硬壳&&背甲,故成为早古生代最常见的重要化石之一。三叶虫的背 甲被两条&背沟&纵向分为中央&轴叶&及左右两个&侧叶&【图1】,因而得名。其背甲也可再分为头甲、胸甲及尾甲三个部分【图2】。
二、三叶虫背甲化石的保存特点
因为三叶虫随着个体的长大而多次脱壳,所以在产化石的岩层中常见头甲、尾甲或胸甲被分开保存的众多三叶虫脱壳或碎壳化石【图3】;只有当三叶 虫最终死亡,其硬壳的头、胸、尾完整连接未分离,也未被海浪破坏时,才能被保存为特别具有观赏价值的完整三叶虫背甲化石【图4】。
在利用三叶虫化石鉴别地层年代的工作中,以头甲为最重要,尾甲次之,胸甲因无法用来鉴别属种而无特殊意义。
常见三叶虫的完整成年个体长30~60mm【图5】,体小者仅5~15mm【图6-1】,大者有100~300mm【图7】;但超过200mm已属罕见。
三、三叶虫形体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三叶虫生活在古海里,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寒武纪时,多数是在泥沙质浅海底爬行、钻泥,间或半游泳的生态而&营底栖游移生活&【图8】,其形体多为头甲盾圆而似铲状,自由颊、头刺、尾刺较长、大,眼小,并长在头甲顶面。
寒武纪后期至奥陶纪大量出现游泳和&随波逐流&、远洋漂游的生态者,而&营游泳漂游生活&。善于远洋游泳者,因要减少阻力,其形体多为流线 型,头甲近球形至半球形【图9】,眼大且具有特别发达的复眼,可观八方而寻食御敌【图10】;善于随波漂游者,体小且扁,长椭圆形,胸甲、尾甲上长满长而 密的肋刺、尾刺,以利漂浮远游【图6-2】。
四、三叶虫趣谈二三事
笔者在华东地院任教期间,于1963年带学生到浙江江山县实习,在踏勘过程中,首次在奥陶纪晚期地层中发现大量红灰色硅质结核,便要求学生将 扁形结核沿长轴方向破开,因为猜测可能会发现化石。十多分钟后,学生们的呼声此起彼伏,笔者也惊喜不已!那次踏勘共采得十多枚精妙的三叶虫化石,多数是不 知名的属种,有宝石虫和缅甸虫的头甲【图11】,最奇妙的是一件体长40mm的完整立体背甲化石,是未曾进行研究的新属种(当时给它取了个&东风轿车&的 绰号,后经韩乃仁研究并正式命名为&江山黄泥岗虫&)【图12】,并发现了更重要的一枚只有花生米大小的复眼球形立体头甲&&环尾虫【图10】。
笔者曾在云南曲靖志留系采有小三叶虫【图13】,此外在浙江江山奥陶系、广西罗富泥盆系、兴安石炭系的不同地层中,都采到过卷曲状的三叶虫, 并收藏有国外卷曲状具有复眼的奥陶纪三叶虫【图9】。它们多数都是&游泳健将&,那为什么化石会卷曲呢?当它们在海里自由地游弋寻食的时候,突然遭遇头足 类捕食追赶的风险,便立即卷缩身躯而迅速下沉到海底逃生。但不巧的是,有的海底因水流不畅而成为还原条件下的缺氧环境,逃落海底的&游泳健将&再也无力摆 脱第二次厄运,卷身窒息而死。
华北地区颇具观赏价值的三叶虫,首推&蝙蝠虫&,过去只发现大量尾甲化石和少数头甲化石【图14】。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玩赏收藏盛行,发现了极为罕见的第一枚完整的蝙蝠虫化石,此为世上仅有,不知现存谁手。其次就是尾甲极似蝴蝶的&蝴蝶虫&和&德氏虫&。
笔者常和韩乃仁老师谈起&为什么三叶虫化石中,保存的头甲总比尾甲少得多&这一问题,可能的原因是:奥陶纪时海生食肉动物&&头足类(阿门角 石、震旦角石等)繁盛,因其大量捕食三叶虫,不但使得奥陶纪及以后的三叶虫数量迅速减少并衰退,而且由于三叶虫头甲光滑味美首先被吃去,尾甲多刺扎嘴,故 而多剩下尾甲。
五、三叶虫化石的收藏价值
三叶虫是地球生物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类古生物。在生物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三叶虫繁衍了近3亿年,而且是远在距今2.5亿年前就已经绝灭 了的一大门类,在世界上虽广为分布,但保存完整、栩栩如生者并不多见;其形貌体征千变万化,且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爱好大自然及生物化石收藏者的一大珍 藏热门。
六、我国的三叶虫化石资源概略
我国是出产三叶虫化石的主要国家之一,历史上就被用以制砚、做书房摆件等工艺佳作【图15-1】。由此可见,三叶虫化石属传统的观赏收藏对象。
1、华北&燕子石&,实际上就是散落保存在棕黄色薄层泥质灰岩里的三叶虫尾甲化石和少数的头甲化石。由于寒武纪时华北海水较浅,水动力强,三叶虫的背甲多 已被海浪搅散、击碎。多年来华北地区赏石界主要交流、收藏对象之一即为此类寒武纪三叶虫化石【图15-2】,主要产在山东张夏等地,保存较好。
2、云南昆明地区:产自寒武纪早期的棕黄色泥岩、页岩中的多个属种,为小尾型原始种群,如莱德利基虫【图16】、关阳虫、古油节虫【图17】。此类化石主要产在昆明、昆阳、澄江、武定等地,保存较好。
3、浙江江山地区:主产于奥陶纪晚期的泥岩、页岩、泥灰岩地层中;属种较多,保存较好。
4、湖南大庸北区:主产于志留纪的棕黄色页岩、沙质页岩中,以王冠虫背甲为主【图18】。在寒武纪早期的黑灰色板状页岩中,产有底栖生活保存较好的中华莱德利基虫【图19】及漂游生活的&美丽张氏壳虫&【图6-2】。
5、湖南大庸南区:主产于奥陶纪早期的黑灰色薄层状砂质灰岩及泥质灰岩中,常由多种三叶虫共生【图20】。常见属种有:湘西虫【图21】、小 安南虫、小栉壳虫【图22】、列夕壳虫【图23】、四川虫【图24】等。其中湘西虫个体较大,个别体长可达250mm。这一产区的三叶虫化石保存很好,产 量较大,但近几年已很少见到。
6、广西南丹地区:产于海水较深的黑灰色(风化后成淡褐红色)泥岩中,多为底栖钻泥而无眼的沟通虫【图25】,少见具有复眼的&游泳健将&镜眼虫【图26】。
7、其它地区:全国产三叶虫的地方很多,但批量产出并能满足观赏、收藏要求的并不多见。今后应对华南区的滇西、滇东、川西、川东南、贵北、鄂西、赣北,以及西北区的相关地层进行深入调研,才有希望开发出新的出产地。可以预见,三叶虫将成为未来的化石收藏热门之一。
七、 三叶虫化石赏析与鉴评
目前,全球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已超过1500个属种。但从收藏、观赏的角度来看,能作为化石观赏石而收藏的,在自然界仍然不多见,尚属稀罕之物,藏者应特别珍惜,这是几亿年前的地球生命传承下来的&太斗级古董&。
1、观赏收藏的三叶虫标本应具备的理想条件:
a.具有完整背甲或头甲、尾甲;b.有起码的尺寸才有可观赏性;c.具有明显、清晰的生物构造和纹饰;d.能够获得一定的量而适于交流推广;e.能反映一定的古生态环境和具有科学意义;f.化石体坚固而易于保存收藏;g.体态奇特或稀有。
2、三叶虫化石的赏析要点:
a.个体完整无缺损;b.脱离母岩立体保存,或化石附托在有适当大小而较结实的原岩上;c.化石体与围岩有一定的色彩反差【图27】;d.化石所保存的生物结构清晰、真实;e.最好具有多个大小不同的个体或共生的其它化石;f.注重珍稀性。
3、三叶虫观赏化石的评估要领:
a.个体完整、体型越大越好(体型越大越罕见);b.立体保存比平面保存者更生动【图28】;c.多个体、多种类共生比单个体独生者更有趣 【图29】;d.化石的生物构造奇特、清晰者更精彩;e.化石体的石化(或矿化)程度高并具有原生的特殊颜色而被围岩明显衬托者更趋完美;f.物以稀为 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叶虫化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