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是多少度下,0.1mol下列物质分别与1L0.1mol/L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pH最小的是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用1L1moloL-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 1:3B. 1:2C. 2:3D. 3:2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用1L1moloL-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生成Na2CO3和NaHCO3,则NaOH、CO2完全反应,令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2x+y=1×1根据碳原子守恒有:x+y=0.8联立方程,解得x=0.2,y=0.6故所得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0.2mol:0.6mol=1:3,故选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用1L1moloL-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生成Na2CO3和NaHCO3,则NaOH、CO2完全反应,令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钠离子、碳原子守恒列方程,计算x、y的值,据此解答.
本题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清楚发生的反应是关键,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进行的解答.
扫描下载二维码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次
资料类型:期中考试
文档大小:384.50K
所属点数: 0.1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1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满分[ 100]分 ,时间[90]分钟
2014年11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
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
B.②③④⑥
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
①漂白粉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⑥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01 mol/L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非金属性Y>R,则X、Y组成化合物的稳定性高于X、R组成的化合物
B.在Z、Y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台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均为1:2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Z>R>W>Y>X
D. 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4.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w=×100% 
③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 w 
④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 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H)>c(H+)>c(OH-)
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NA个氧原子
B.1L0.1molo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
D.含1molFe2+ 的酸性溶液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6.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 HClO3 = bO2↑+ c Cl2↑+ d HClO4 + e 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3>O2
B.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HClO3
= 2O2↑+ C12↑+ HClO4 + H2O
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叙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A.纯碱具有碱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焦炭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浓氨水反应产生白烟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
8.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装置乙除去NO2中的少量NO
C.用装置丙将海带灼烧成灰
D.用装置丁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9.在1100 ℃,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 Fe(s)+CO2(g) ΔH=a kJ/mol(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Cl3
B.反应Hg(1)+H2SO4(aq) = HgSO4(aq)+H2(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H<0
C.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D.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Ni(OH)2 + 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Ni(OH)2 + OH-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MH + OH-,H2O中的H被M还原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B.图乙表示向醋酸溶液中加水时其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a>b
C.图丙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1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K=3×10-8
|H2CO3[来源:学|K1=4×10-7[来源:学科 |
|_科_网|网][来源:Z+xx+k.|
|K2=6×10-11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CO32-+2Cl2+H2O = 2Cl - + 2HClO + CO2↑
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3-+Cl2
= Cl - +ClO - +2CO2↑+ H2O
C.向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CO2
+ NaClO + H2O= NaHCO3
D.向NaClO溶液中通过量CO2:CO2
+ 2NaClO + H2O = Na2CO3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在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将Mn2+氧化成MnO2:
Mn2++ClO-+H2O===MnO2↓+Cl-+2H+
B.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NO+4H+===Ag++NO↑+2H2O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D.用铁棒作阴极、炭棒作阳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Cl-+2H2OH2↑+Cl2↑+2OH-
15.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案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
|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
|NH4Cl(aq)
|Fe3+(aq)
|AgNO3溶液
|CuSO4 溶液
16.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能置换硫酸铜溶液的铜;则Na也能置换硫酸铜溶液的铜
B.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C2H2↑;
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 ==4Al(OH)3↓+3CH4↑
C.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的制取金属镁;则也可以用电解熔融AlCl3的制取金属铝
D.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17.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8.将0.20 mol NO和0.1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B.当向容器中再充入0.20 mol NO时,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K增大
C.第12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高温度
D.向该容器内充入He气,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
反应速率增大
19.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B.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
C.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
D.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
20.室温下,将0.4mol/L HA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5,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0-5 mol/L
B.c(A-) + c(HA) =2c (Na+) = 0.4 mol/L
C.c(HA)>c(A-)>c (Na+)>c (H+)>c (OH-)
D.c(A-)-c(HA)
= 2c (H+)-2 c (OH-)
21.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或“<”)。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操作为:
①配制250 mL溶液:准确称量5.0g乙二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1000 mol·L-1
KMnO4溶液装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请解释原因: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③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则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mL,已知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此样品的纯度为
④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B.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
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28.人工固氮是指将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
I.最近一些科学家研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验氮的固定一电解法合成氨,大大提高了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
总反应式为:N2+3H2 2NH3
则在电解法合成氨的过程中,应将H2不断地通入_________极(填“阴”或“阳”) ;
向另一电极通入N2,该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据报道,在一定条件下,N2在掺有少量氧化铁的二氧化钛催化剂表面能与水发生反应,主要产物为NH3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N2(g)+6 H2O (g)4NH3(g)+3O2(g) △H=Q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取五份等体积N2和H2O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 分别加 入体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相同的情况下发生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氮气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左图所示,则上述反应的Q________0(填“>”、“<”或“=”)。
(3)若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发生,则下图所示的a、b、c、d四条曲线中,能表示反应体系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图中△H绝对值为1530kJ·mol-1。
III.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 N2(g)+3H2(g)2NH3(g) △H=-93.0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II中的数据,则2H2(g)+ O2(g)=2 H2O (g)的△H=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N2和3mol H2混合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8mol。
①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
②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只将NH3置于该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NH3的转化率
为时,则起始时NH3的物质的量_________mol。
(5)①将浓硫酸稀释;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样品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②CuO+H2SO4===CuSO4+H2O
26. (1)酸、NH4+ + H2O
NH3·H2O + H+;
(2)③;⑤;(3)<;(4)Cl-;NH4+;(5) =;=。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常温下,向100mLpH=13的NaOH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2SO4溶液,当所得混合液的pH为12时,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约为()A.25mLB.36mLC.43mLD.82mLC略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案& pH的简单计算知识点 & “《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习题详情
26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8.7%
《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D&.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C&.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3)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O(g)+FeO(s)═Fe(s)+CO2(g)△H=-218.0kJ/mol&(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mol/(Lomin)&.②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BC&.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v正(B)=2v逆(D)D.c(A)=c(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③时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0.9&,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④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则此时该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2)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向氨水中加入含有铵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物质抑制一水合氨电离;(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4)①先计算D的平均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②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变化含量不变;③化学平衡常数K=c(C).c(D)c2(B).c(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④根据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相对大小判断反应方向.
解:(1)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所以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1100,所以稀释后溶液的pH在9-11之间,故选D;(2)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铵,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故选C;(3)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①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②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③将方程式①×3-②-③×2得CO(g)+FeO(s)═Fe(s)+CO2(g)△H=(-24.8kJ/mol)×3-(-47.2kJ/mol)-(+640.5kJ/mol)×2=-218.0kJ/mol,故答案为:CO(g)+FeO(s)═Fe(s)+CO2(g)△H=-218.0kJ/mol;(4)①700℃时,0~5min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0.45mol1L5min=0.09mol/(L.min),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所以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mol/(Lomin),故答案为:0.18&mol/(Lomin);&&&②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当压强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C.当v正(B)=2v逆(D)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D.当c(A)=c(C)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错误;故选A、B、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平衡时n(D)=0.6mol,则平衡时c(A)=1mol-0.6mol1L=0.4mol/L,c(B)=2.2mol-0.6mol×21L=1mol/L,c(C)=c(D)=0.6mol1L=0.6mol/L,K=c(C).c(D)c2(B).c(A)=0.6×0.60.4×1×1=0.9,升高温度,D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0.9;吸热;&&&④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浓度商=0.018×0.200.06×0.5×0.5=0.24<0.9,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向正方向进行.
本题涉及化学平衡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盖斯定律、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公式、盖斯定律、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来分析解答,这些都是学习难点、高考热点,要熟记公式灵活运用,注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中,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依据,否则不能作为判断依据,为易错点.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主要考察你对“pH的简单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pH的简单计算
与“《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相似的题目:
常温下,pH值为11的NaOH溶液与pH值为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的c(OH-)之比为(  )1:10111:1031:108108:1
(2012秋o西陵区校级期中)(1)明矾常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用TiCl4水解制备TiO2的化学方程式为:&&&&(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若某溶液pH=4,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可能为&&&&.(3)0.01molo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①CH3COOH&②Na2CO3&③NaHSO4④KOH&⑤H2SO4⑥CuSO4,pH由大到小的关系为&&&&(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4)常温下,pH=3的醋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积极混合后,溶液pH&&&&7,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5)等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①NH4Cl&②(NH4)2SO4&③NH4HSO4④NH4HCO3⑤(NH4)2CO3,c(NH4+)由大到小的关系为&&&&(用“①②③④⑤”表示)
已知9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在此温度下,将pH=8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相混合,得到pH=7的混合溶液,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
“《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1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0.01moloL-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pH=4,则它的电离度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强酸溶液的pH=a,将溶液的体积稀释到原来10n倍,则pH=a+n;②已知BaSO4的Ksp=c(Ba2+)oc(SO42-),所以在BaSO4溶液中有c(Ba2+)=c(SO42-)=√KSP③将0.1moloL-1的NaHS和0.1moloL-1&Na2S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有c(S2-)+2c(OH-)=2c(H+)+c(HS-)+3c(H2S)④在0.1moloL-1氨水中滴加0.1moloL-1盐酸,刚好完全中和时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moloL-1.
325℃时,0.1moloL-1 CH3COONa溶液pH=a,则(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____.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3)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②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v正(B)=2v逆(D)D.c(A)=c(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③时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____,该反应为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④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则此时该反应____(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化学反应原理》(1)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A.9B.13C.11~13之间D.9~11之间(2)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____.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3)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②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v正(B)=2v逆(D)D.c(A)=c(C)③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③时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____,该反应为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④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则此时该反应____(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