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李勇 同济大学同济医院化疗

患者,男70岁,咳嗽闷有脑梗塞,查有肺癌,现在出现下...
来自:广东省 清远
浏览 619 次
提问时间:
回答数量: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591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癌症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如果不进行手术、放化疗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加重,饮食差,下肢水肿可能都是体能消耗的一种表现。建议看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明确癌症的病理类型,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也可以口服抗癌的药物来治疗。
TA帮助了1131人
回答列表(1)
TA帮助了2592人
病情分析:
你好,肺癌之所以可怕,在于它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不建议手术、放疗及化疗。肺癌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等配合治疗,见效快,许多患者使用后长期存活,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可以防止残存癌细胞卷土重来,防止复发转移。
回答时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 642350
&&&&&&& 摘要:目的:对深部热疗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78例恶性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热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完全缓解的11例,部分缓解的16例,病情稳定的10例,进展的2例,对照组病情完全缓解的5例,部分缓解的12例,病情稳定的15例,进展的7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观察组有1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X2=4.48。结论:深部热疗在肿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 关键词:深部热疗;肿瘤患者;疗效
&&&&&&&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eep hyperthermia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5 of 78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control group,one group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3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rmotherap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11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partial remission in 16 cases,10 cases of stable disease,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5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partial remission in 12 cases,15 cases of stable disease,7 cases of progress,the two group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P & 0.05. Control group of 3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7.7%,1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2.6%,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05,X2=4.48.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deep hyperthermia in cancer patients is very good,can not only help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but also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 [Key words] deep hyperthermia;cancer patients;curative effect
&&&&&&& 热疗又叫熏蒸,它作为一类物理治疗方法,借助于热源的作用将热能传递到患者体内,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热疗是一种新的无创治疗方式,痛苦小无需介入,其能够通过局部加温的方式改变肿瘤的生存环境,使其凋亡、坏死,且不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伤害。热疗还能够提升局部组织的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在临床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尤其对肝癌、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效果佳。肿瘤热疗是指通过加热的方法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原理是指通过物理加热的方式,提高人体各组织系统的温度,从而达到治疗的有效温度,同时将有效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依据肿瘤细胞对温度的耐受力不同,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同时又不损害人体的正常组织。因此通过热疗的发生治疗肿瘤患者,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尤为重要,本文为探究深部热疗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选择了78例无发热,无出血倾向,体内无植入金属物,无高热等无禁忌症的肿瘤患者在热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的78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热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为(51.8&16.7)岁,男性21例,女性18例,患者肿瘤病程为(8.9&7.6)个月;疾病类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10例,胃部恶性肿瘤患者1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例,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4例;对照组者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为(50.9&15.3)岁,男性20例,女性19例,患者肿瘤病程为(9.2&7.4)个月,疾病类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8例,胃部恶性肿瘤患者10例,妇科恶性骨肿瘤患者15例,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 1.2临床诊断标准
&&&&&&& 1.2.1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患者;(2)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2排除标准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4)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5)无发热,无出血倾向,体内无植入金属物,无高热等患者。
&&&&&&& 1.3一般方法
&&&&&&&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热疗。仪器采用HG-2000HI型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频率为13.56MHz,患者在治疗前先对肿瘤进行定位,患者平卧位,插入带有测温电偶的肛管,仪器预热后在患者治疗部位放置水袋,而后开始测量温度,最后开始进行热疗,维持时间为60min,温度为41-45摄氏度,腹腔灌注后热疗时间为90min,每周2次,7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相隔7天。
&&&&&&& 1.4效果观察
&&&&&&& (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灶消失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采用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1]。(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 1.5评价标准
&&&&&&& 完全缓解:患者病灶消失时间超过4周,患者所有体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超过4周。
&&&&&&& 部分缓解:患者病灶缩小超过50%,且能够维持超过4周的时间,患者体征改善维持时间超过4周。
&&&&&&& 稳定:患者病灶无改变,临床表现也无明显变化。
&&&&&&& 进展:患者病灶增加25%以上,病情恶化。
&&&&&&& 1.6数据统计
&&&&&&&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的11例,部分缓解的16例,病情稳定的10例,进展的2例;对照组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的5例,部分缓解的12例,病情稳定的15例,进展的7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相见表1)。
&&&&&&& 3.讨论
&&&&&&& 肿瘤对人类健康、生命有着严重的威胁。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化疗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上述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放化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患者治疗后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同时也会削弱患者的免疫能力[2]。因此,临床中急需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式。随着病情不断进展,肿瘤患者进入疾病晚期以后,患者自身及家属都承受着来自于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巨大痛苦和压力,患者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给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为解决这一医学难题,促进家庭幸福,积极探究有效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热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患者的积极护理,包括:(1)病情监测: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脉搏、体温等,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患者紧急处理。(2)心理护理:肿瘤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容易产生焦躁情绪,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交流,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参加一些能转移注意力的健康活动,如学习打太极、多听舒缓音乐等;关于此类疾病的相关知识,护士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应讲解,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紧张情绪;家属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关心照顾,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利于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恢复。(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清单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腻、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切勿暴饮暴食,应当少食多餐;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蛋白质丰富的牛奶、瘦肉等,补充人体所需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热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其能够对深部肿瘤进行治疗。其能够从仪器凹球面发射出数百束大功率超声波,超声波会在肿瘤部位聚集,通过热效应的转换来提升肿瘤部位温度,使病灶部位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能够超过75摄氏度,诱发肿瘤细胞坏死、变性[3-4]。此种方式不会灼伤皮肤,也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治疗过程中无需麻醉,患者接受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在临床中非常受到欢迎[5]。由于细胞膜在常温下会呈现液晶状态,而温热状态则会导致细胞膜脂质分子活动加快、增加分子间距,同时细胞膜的流动性也会加速、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因此会导致内部环境改变,影响细胞表面受体功能。热疗也能够作用于肿瘤细胞内的蛋白、核酸,对脱氧核糖核酸的形成进行抑制,阻碍DNA复制。
&&&&&&& 热疗还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热疗能够提升肿瘤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率,降低抑制调往细胞表达基因的表达。在研究中发现,42摄氏度的热疗就能够让胆管癌患者细胞凋亡率大幅度增加。此外,体外高频热疗同样能够促进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降低抑制凋亡细胞表达基因的表达,促进癌细胞凋亡。
&&&&&&& 多数患者肿瘤治疗失败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扩散、转移,而血管的生成是细胞转移的必要因素。肿瘤细胞的增殖的过程中会阻碍血流,患者容易出现低氧、低PH状态。而热疗能够抑制肿瘤内血流增加,同时能够促进正常组织血液循环。肿瘤在接受热辐射后热度散去缓慢,且肿瘤内多为毛细血管,很容易在热环境下受损。热疗同时还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对细胞的增殖进行阻碍,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
&&&&&&& 在国外的一项研究调查中发现[6],热疗与化学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增加药物的毒性,改变细胞耐药性,从而达到提升药物功效的目的,使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热疗还能够激发患者的免疫反应。高温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例如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同时能够促进细胞因子合成,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效应。患者免疫能力提升,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我院采用化疗联合深部热疗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的11例,部分缓解的16例,病情稳定的10例,进展的2例,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深部热疗联合化疗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发展,改善患者病情。此外,在调查中也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认为,深部热疗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改善患者机体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且我院的调查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相符[7],进一步证实了,深部热疗能够对恶性肿瘤患者疾病的发展进行抑制,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 总的来说,深部热疗联合化疗在肿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1]钟艳,刘俊骥,刘欣,张灯. 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8+130.
[2]吴水才,赵磊,高宏建.肿瘤热疗中组织水分汽化对温度场的影响及模拟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7):.
[3]王雪玲,张迎春. 临床护理路径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55-56.
[4]赵磊,绳秀君,吴水才,等.肿瘤热疗中组织热物性参数对热场分布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各,2009(4):15-17,22.
[5]郑鸿,李勇,房定珠,等.热疗联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21例晚期胃癌[J].中国癌症杂志):581-583.
[6]SHAR IF-KHAT 1BIL,KARIM INIA A,KHOEIS,et al.Hypertherm ia induces differen tiation without apop tosis in peanissive tan peraiures in hunan erydiroleukaan ia cells[J].Int J Hyperlher mia,):645-655.
[7]吕雅蕾,刘会芝,刘巍.热疗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展[J]. 肿瘤,):81-84.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导引分布图
&浏览量:516
&浏览量:516
&浏览量:240
&浏览量:249
《癌症康复》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癌症康复总论,主要介绍了癌症病人的心理调整、饮食营养、心身锻炼、生活指导等基本的康复知识、技能和方法。
《癌症康复》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癌症康复总论,主要介绍了癌症病人的心理调整、饮食营养、心身锻炼、生活指导等基本的康复知识、技能和方法。
当前位置:
实验室主要学术骨干
骨干介绍-李勇
小发表时间:
副研究员、实验主任、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200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实验主任。2006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以第一作者先后在《Plos
ONE》、《BBA-grm》、《BMC Cancer》、《DNA and CELL》等期刊发表论著。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电话: 邮箱:主要研究方向、成就从事肿瘤和免疫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可变剪接体的克隆与剪接调控机制研究,探讨其对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克隆获得了干扰素调节因子3多种新的可变剪接体,部分明确了新的可变剪接体的功能和剪接调控机制。制备了Latexin的单克隆抗体,并证明Latexin基因发挥了抑癌基因的功能。建立了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技术,克隆得到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诱导人细胞差异表达的新基因。承担课题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IIRF-3基因可变剪接调控机制及其对肿瘤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15-201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的干扰素调节因子3可变剪接体与肿瘤的相关性及其在肿瘤预后判断中作为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09-2011)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干扰素调节因子3可变剪切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06-200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肿瘤相关基因MUM的功能研究(#05-2007)5. 北大医学部-方正创新药物研究基金项目:天花粉提取组分T3抑制肿瘤的功能及细胞分子机制研究(#08-2010)代表性论文(第一#或责任作者*)1. Rong Guo#, Yong Li#, Jinying Ning, Dan Sun, Xinmin Liu (2013) HnRNP A1/A2
and SF2/ASF proteins regulate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3 and effect immunomodulatory functions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Plos ONE 8(4):E637292. Yong Li#, Xiuhua Hu#, Yuqin Song, Zheming Lu, Tao Ning, Hong Cai, Yang Ke
(2011)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lternative splicing variants of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Gene Regulatory Mechanisms
6-753. Yong Li#, Zhuoma Basang#, Huirong Ding, Zheming Lu, Tao Ning, Haoran Wei,
Hong Cai, Yang Ke (2011) Latexin expression is downregulated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s and exhibits tumor suppressor potential. BMC Cancer 11(121):1-114. 郭榕、*(2014)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 中国肿瘤临床 41(22):1466-9(*责任作者)5. #、郭榕、宁金鹰(2012)甲基化CpG岛扩增联合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在筛查人非小细胞组织中高甲基化修饰序列的应用. 中国全科医学
15(2C):21-56. 郭榕、*(2010)RDA和SHDD方法在克隆差异基因方面的灵敏度比较[J]. 肿瘤研究与临床 22(2):84-87. 郭榕、林存智、王彦斌、*(2010)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FN-γ、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13(13):1412-58. Yong Li#, Youyong Lu* (2002) Isolation of diallyl trisulfide inducibl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by modified cDN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DNA and Cell Biology 21(11):771-809. Yong Li#, Lin Yang, Jiantao Cui, Wenmei Li, Ruifang Guo, Youyong Lu*
(2002) Construction of cDNA RDA based on two cDNA librari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garlic inducible expression gene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 8:208-1210. Yong Li#, Youyong Lu* (2002) Applying a highly specific and reproducible
cDNA RDA method to clone garlic up-regulated gene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 8:213-6
相关医生:
相关科室:17次化疗,感受癌症到底有多痛
我的图书馆
17次化疗,感受癌症到底有多痛
癌症,不一定都得痛(供图/华盖) 癌痛治疗,一直是扎在中国肿瘤医生心中的一根刺。在化疗和缓解癌痛的选择中,虽然越来越多的肿瘤科医生已经意识到,缓解疼痛对疾病的重要意义,然而中国肿瘤晚期患者因疼痛承受的痛苦,仍然超乎想象。 52岁,进入命运三岔口 王峰(应采访者要求化名),定居美国休斯敦,今年58岁。6年前,他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为肺腺癌四期远端多点转移。 “听到主管医生Dr. David Chao说这是他行医15年来,看过最严重的肿瘤时, 真有天塌下来的感觉。”王峰说道。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这是许多人在自己或家人得到了重病初始都会有的想法。但想到太太、孩子,知道怨天怨地完全无济于事,于是王峰开始想了解癌症的起因及治疗方法,但“出乎意料, 居然找不到一个绝对确切的病因。” 与治疗结果相关的信息也让人绝望。 一位网友在论坛提问:我想问问肺癌到了4期,已经扩散,是否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下面的回答几乎清一色的做悲观表态。 这个回答几乎代表了目前医学界对癌症的普遍认识:“癌症的病情由轻至重分一、二、三、四期,其中一、二期为早期,三期为中期,四期为晚期,中期以后发现的,治疗后5年存活率不到20%,进入四期的,几乎100%判了死刑。” 17次化疗,感受癌症到底有多痛 老王经历了崩溃惊恐,接受了家属和医生的建议,在美国顶级肿瘤专科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开始进行化疗。化疗每个月1-2次,共计17次,老王记的很清楚。 化疗每个月1-2次,每次化疗后,老王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反应,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常常出虚汗、嗜睡这些都是比较轻的作用。化疗到第九个月的时候,老王告诉凤凰健康(微信号:ifeng-health),“头疼的简直不能忍受”。 与老王有同样痛苦经历的,还有很多。一位18岁的癌症患者描述自己在接受化疗时,到底有多痛,写了一篇让很多人都读了为之战栗的感受—— 化疗带给我的痛苦远比癌细胞带给我的痛苦大。当化疗药随着血液一滴一滴输进身体,慢慢地,从口腔粘膜到食管、胃、小肠、大肠还有肛门这些地方的粘膜全部破裂。这是什么感觉呢?比如你吃进去一粒米,从放进嘴巴里那一刻起,这粒米到身体里哪个器官,哪里就痛不欲生。 痛的感觉就像是持续坐了好几天过山车的缺氧眩晕。喉咙痛到想喝水也得分成一小口一小口吞,每一小口都要间隔一段时间,不然真受不了,更别提吃东西了。 1/4新发患者,都因疼发现癌症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樊碧发教授在一场关爱癌痛患者的公益项目现场接受凤凰健康(微信号:ifeng-health)专访时介绍,在新发癌症病人中,大概1/4以“疼”为症状发现癌症,中期的话有一半的患者会感到疼痛,而中末期的人是大部分都疼,“疼痛的比例就是1/4、1/2、3/4。” 一位贲门癌晚期患者李勇(应采访者要求化名)的家属告诉凤凰健康,李勇在三年前突然感觉腹部剧烈疼痛,“大家都以为是胆结石”。 去了医院一做检查,诊断书:贲门癌晚期。 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后,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打开腹腔后,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医生随即告诉家属,治愈希望不大,建议保守治疗。术后李勇精神状态尚佳,但随着病情加剧及癌症骨转移,每晚都疼得睡不着,必须要借助杜冷丁等麻醉药品减轻疼痛。 没想到,疼痛仅仅是癌症的第一道鬼门关。 由于贲门是胃与食管的连接处,所以当贲门位置被肿瘤占据之后,李勇吃的每一个食物都会在吃下去之后几分钟原封不动的吐出来。呕吐、疼痛,180cm、86kg的李勇在两个月之内瘦成皮包骨头,精神也完全崩溃,很快人就去世了。 尽管李勇的案例是特例,但多位专家都在采访中告诉凤凰健康(微信号:ifeng-health),“解决了疼痛的问题,患者会活的长一些。” 原卫生部1997年全国范围癌痛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癌痛的发生率为61.6%,其中50%的疼痛级别为中度至重度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介绍说:“疼痛不仅会影响癌症患者的体质,降低他们的身体机能和对肿瘤治疗的耐受力,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有些患者甚至因为不堪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丧失求生意志。如何控制疼痛已经成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一环,甚至是癌症晚期患者追求生命最后尊严的唯一要求。” 癌痛问题解决,满盘皆活 目前,国际上已把疼痛定义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癌症其实是一种慢性疼痛。 在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及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杰军看来,痛对人是有意义的,碰到痛会保护我自己。但是痛一旦变成慢性的,对人是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的,只有负作用,“它让人吃不好、睡不好、免疫力降低,影响跟家人的交流,情感的交流,社会交流,疼痛对病人来说只能是负面因素。” 中国科学院韩济生院士则给了一个更为肯定的说法:“如果把癌痛的问题控制了,满盘皆活。” 事实上,不止一位癌症患者在交流中表示,如果痛的问题整天在折磨人,即便把所有的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都用上了也无济于事。换言之,癌症患者到了晚期或者癌细胞扩散非常严重的话,没办法彻底治疗了,只能跟癌共存了,那时候止痛就变成了患者几乎最后的需求,姑息治疗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在2016年全国肿瘤宣传周宣传活动上反复强调,中国抗癌协会和国内临床肿瘤学家早就在关注癌痛患者的癌痛治疗和生存质量管理,出台了癌痛管理专家共识和相关举措,包括进行临床医师毒麻处方培训、创建全国规范化疼痛病房等。“上个月我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肺癌骨转移癌痛管理专家研讨会,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于金明院士和学术部长部长石远凯院长做了癌痛管理专题讲座。中国抗癌协会计划今年将组织全国专家讨论更新中国癌痛管理专家共识(2016年版)。” 支修益教授强调,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特别要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呵护,临床医生一定要重视关心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和癌痛管理已经成为我们临床肿瘤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和癌症康复会副会长,支修益教授呼吁,“临床肿瘤医生不仅仅要关注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微创外科手术、精准放疗技术和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还要关注癌痛患者的心理治疗和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一直在推广的三阶梯止痛治疗。” 癌痛,并非是癌症必经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一个口号:“2000年要让癌症病人无痛“。 然而,口号的实现异常艰难。 王杰军教授告诉凤凰健康(微信号:ifeng-health),“我参加过国际疼痛大会,在进门处发现一个横幅,写着‘世界仍然在痛’。疼痛是一个大家都共同关心的话题,但也是管理起来非常困难的问题,这需要大家共同去改变很多东西。” 他强调,“我们的理念要改变,在我国认为忍痛是勇敢的,讲疼痛的是胆小鬼,大家始终有忍痛的概念。”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杰军经常流露出一些无奈,因为在临床上很多肿瘤病人误认为癌症就要痛,痛是癌症必经的过程;很多癌症病人认为,我把疼痛跟医生讲了,医生会注意疼痛控制,而不管肿瘤治疗;一些病人家属也认为,疼痛就是必须的,肿瘤必须会痛…… 王杰军深吸一口气,“很多错误的观念需要去改变。” 我国医用吗啡消耗量全球排名极后 一个国家控制癌痛的好坏如何判断?最简单的标准是医用吗啡的消耗量。 王杰军透露,90年代,中国医用吗啡的年消耗量只有6-8kg,而到2013年,提升到1300多公斤,涨得速度非常快。“尽管我们现在这么努力,但我们国家医用吗啡的消耗量在全球目前依然排在100位左右。” 一些针对国家疼痛治疗现状的研究也发现,中国的政府层面,控制疼痛方面的法规都是健全的,从政策层面支持更好地控制疼痛,也取消了疼痛病人使用吗啡的极限量。然而到了执行层面,比如说现在病人能开多少药量、医保、处方等等,还有很多局限。 另外,疼痛学界也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在中国不管是医生、患者乃至家属对吗啡都有抗拒心理,总觉得服用了吗啡就会成瘾。但韩济生院士告诉我们,当人处于疼痛状态,使用吗啡是不会成瘾的。 王杰军在采访中讲了一个很心痛的案例。 他的一位患者,在病房住了一个礼拜,痛得非常厉害,医生建议给吗啡,病人家属说:“这个不能用,这会成瘾的,用了吗啡就是吸毒了”。再跟病人沟通,病人说:“我不用,这个要成瘾的。” “这个病人是一个胰腺癌晚期,非常痛,却因为害怕成瘾,这个时候他依然害怕成瘾。他走得非常可怜,非常痛苦。” 靶向药物出现缓解癌痛情况 相对于传统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的出现为化疗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改变。 支修益告诉凤凰健康,以往的化疗药物是好坏通吃,就像美国在两伊战争中使用的飞毛腿导弹一样,所到之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通通杀伤,而现在的分子靶向药物则是高度选择的精准治疗药物,即只杀伤癌细胞,不伤害正常的好细胞。所以,分子靶向药物没有以往那些传统的化疗药物所带来的恶心,呕吐、脱发和血细胞下降等毒副作用。 “服用分子靶向药物,就像高血压患者每天吃一片降压药,糖尿病患者每餐前吃一片降糖药一样,也是每天一片药就解决癌症控制问题,当然也包括癌痛控制和管理。”在支修益教授看来,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无疑让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远期生存时间也有了明显延长。 无论什么药物,都会有出现耐药的可能,分子靶向药物当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科技医药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在新一代抗分子靶向药物耐药的新发研发上。其中,一些新药如AZD9291等都正在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 支修益教授在接受采访结束时预测,但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期望:“在未来的5到10年,(分子靶向药物)有可能会颠覆整个癌症治疗的历史,让晚期癌症患者真的就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样,通过药物就能够很好地控制疾病,不会因为临床确诊时是晚期癌症而仅仅只活几个月就离开了我们。”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癌化疗一次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