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地图西北方向最大的城市是哪里

河北邢台地图
河北邢台地图
邢台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历史,历史上曾为国都约610余年,为府建置650余年,为州建置660余年,为郡建置近400年,新中国革命时期,邢台为河北省第一座解放的城市。史书上说邢台:“西带上党,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东之藩蔽也。”李忠定公曰:“从邢州而西北,路出井陉,可以直捣太原。从邢州而西南,路出邯郸,可以席卷相、卫。若道庆源(即赵州),而取深、冀,越清河而驰德、棣,如振裘者之挈其领也。此韩信得之,遂以掇拾燕、齐;石勒据之,因以并吞幽、冀欤!”行政区划:2005年,邢台市下辖2个区(桥东区、桥西区)、2个县级市(沙河市、南宫市)和15个县(清河县、宁晋县、内丘县、广宗县、邢台县、任县、临西县、新河县、隆尧县、柏乡县、威县、临城县、平乡县、南和县、巨鹿县),另外还设有邢台经济开发区和大曹庄管理区。全市共有191个乡(镇),19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建置镇75个。有335个居民委员会、5190个村民委员会。邢台将建设邢台市中心,宁晋、清河两个次中心城市,形成3个中心城市。地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邮政编码政府驻地邢台市4桥东区桥东区、054002桥西区、054002沙河市褡裢镇南宫市凤岗街道清河县葛仙庄镇邢台县桥东区临城县临城镇内丘县内丘镇柏乡县柏乡镇隆尧县隆尧镇任县任城镇南和县和阳镇宁晋县凤凰镇巨鹿县巨鹿镇新河县新河镇广宗县广宗镇平乡县丰州镇威县持菡蛄傥飨临西镇*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建置沿革:上古时期,尧帝曾建都邢地柏人城。夏《禹贡》记邢地为冀州之域。商代邢地称井方,公元前十五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姬苴(邢靖渊)为邢侯,建立邢国。春秋末期辗转属晋。战国时期属赵,赵成侯立邢为信都。秦置信都县,属巨鹿郡(治邢台平乡),今邢台辖县均属巨鹿郡。秦末汉初,信都为赵国国都,赵歇、张耳先后据此称赵王,巨鹿大战后,项羽改信都曰襄国。汉晋时期,邢地称襄国,西晋石勒据邢建立后赵,都襄国。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襄国郡改名邢州。大业三年(607年)复改襄国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邢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巨鹿郡,至德二年(757年)复改邢州。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邢州为信德府。金天会六年(1128年)复改为邢州。元中统三年(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1265年)改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改为顺德府,隶属京师。清沿明制,仍称顺德府,隶属直隶省。民国时期,废府留县,邢台市各县属直隶省(后改河北省)。1936年在邢设第十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邢台沦陷后,日伪华北委员会在邢台市设冀南道,辖冀南32县,道尹驻邢台,后改顺德道,辖15县,公署仍在邢台,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华北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邢台市辖县分属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日,邢台解放,设立邢台市,为太行区直辖市。日,成立邢台专区,辖邢台县、南宫县等15县和邢台市,专区行署驻邢台市。1952年,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64年,设立临西县,属邢台专区(后改邢台地区)。1984年,邢台市升格为省辖市,辖桥东、桥西、郊区三区。1986年,邢台县划归邢台市,南宫改建为县级市,1987年沙河改建为县级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地市合并为邢台市,下辖桥东区、桥西区、南宫市、沙河市、内邱县、邢台县、临城县、柏乡县、宁晋县、新河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等2市2区15县。另经省政府批准,邢台还建有邢台经济开发区、大曹庄管理区。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位于北纬36°50′~37°47′,东经113°52′~115°49′之间,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辖区东西最长处约185公里,南北最宽处约80公里,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北距石家庄市106公里,距首都北京396公里。邢台市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以装备制造、煤盐化工、新能源、汽车工业、新型建材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同时又是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名称由来:邢台市简称为邢,别称卧牛城、邢襄,旧称邢国、襄国、邢州、顺德府,星空分野属昂、毕二宿(西名:金牛座)。邢台市有着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和600余年的建都史,是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素有“五朝古都”之称,先后做过商朝、邢国、赵国、常山国、后赵五个朝代和国家的国都。邢台北通幽燕,南达黄淮,西扼太行三关,东望华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誉。“大河岸边、山前台地”,邢台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古黄河西岸这片独特的大山、大河结合地带上。太行山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故邢台处于中华民族的核心地带。邢字古通“井”,《康熙字典》说:“穴地出水曰井”,古邢台百泉竟流,故称井方,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曾居住在邢台干言冈一带,黄帝亲率邢人开发利用井水,建井田,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邢人为了纪念黄帝的凿井筑邑之德,乃合井、邑二字为一字,即为“邢”,此为邢得名由来。《易经》曰“井,德之地也”。故邢人崇尚圣德。商代祖乙择沃野定都于邢,西周初,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为邢侯建立邢国,战国时期赵成侯立邢为信都,并扩建邢侯台为檀台,又因赵襄子曾都邢,西楚霸王项羽乃改邢为襄国,隋置邢州,宋徽宗赵佶升邢为信德府,金复置邢州,元始祖忽必烈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升邢为顺德府,明清沿袭。因西周邢侯和赵成侯、赵武灵王曾先后在邢地高筑檀台,大会天下诸侯,以标信德之义,故宋徽宗赵佶乃改龙岗县为邢台县,今邢台市之名即沿用于此。友好城市:友好城市所属地区缔结时间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市无从考证天津市红桥区天津市日秦皇岛市河北省日顺德市广东省日索斯诺维博尔市俄罗斯日罗佐瓦亚市乌克兰日濮阳市河南省日华城市韩国日
邢台市旅游资源丰厚,古迹名胜众多,是极具发展前途的旅游城市,发展潜力很大。目前有国家4A级景区6家,主要景点如下:市区景点:清风楼开元寺达活泉公园郭守敬纪念馆邢台森林公园邢台历史文化公园新世纪广场邢台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塔林公园火神庙城隍庙天宁寺唐代陀罗尼经幢顺德府古城墙七里河小黄河牛尾河邢侯墓商代邢墟遗迹豫让桥(豫让公园)卧牛城雕塑,市郊景点:邢台紫金山邢台峡谷群天河山云梦山九龙峡崆山白云洞天梯山张果老山黄巾军寨(凌霄山)观音寨白云山鼎梅山(奶奶顶)小西天棋盘山马鞍山北武当山广阳山秦王湖映雪湖岐山湖八一湖九龙沟汉牡丹园太子岩英谈古寨长寿百果庄园扁鹊庙前南峪抗大纪念馆邢窑遗址天台山不老青山寒山普彤塔冀南烈士陵园尧山宋Z碑沙丘平台义和团纪念馆吕玉兰纪念馆董振堂纪念馆武松公园京杭大运河万和宫蝎子沟古城旧景:[顺德府十二景]:太行叠t、大陆澄波、尧山圣迹、鹊庙仙迹、百泉鸳水、达活龙湫,郡楼远眺、古刹春游、宫墙柏影、雉堞荷香、龙岗霜月、檀台烟雨[邢州八景]:鸳水灵井、郡楼远眺、野寺钟声、达活名泉,仙翁古洞]、玉泉夕照、鼎梅晴雪、柳溪春涨自然风光:以自然生态为特色的风景资源丰富多彩,有“奇洞、险寨、森林、云海”之称。崆山白云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AAAA级景区,堪称“地下岩溶博物馆”,被誉为“北方奇观”。邢台峡谷群,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由24条峡谷组成,是太行群峰中的一大奇观。云梦山,主峰1300多米,有九潭十八瀑,被誉为“北方的九寨沟”。天河山主峰海拔1780米,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中国爱情山。国家AAAA级景区,北武当山,主峰海拔1437.3米,山顶有真武大帝庙,是中华道教名山。小西天,北方道教名山,山势奇特秀美,直插云霄,鼎梅晴雪为古邢州八景之一。张果老山,又名仙翁山,张果在此隐居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远在明朝时“仙翁古洞”便被誉为邢州八景之一。九龙峡,位于邢台县,主峰王帽山海拔1800米,有九寨之美、黄山之秀、华山之险,享有“太行明珠”之美誉。天梯山,位于邢台市西南18公里,素有邢台西郊公园之称,这里“三十六洞洞洞奇,五十四景景景美”。紫金山,海拔平均在1300米以上,这里“山高、林密、水秀、谷幽”,被专家誉为“邢台清凉世界,太行香格里拉”,刘秉忠、郭守敬等邢州五杰读书的紫金山书院即位于此。广阳山,位于邢台沙河市,主峰海拔718米,是中华道教圣地,北方名山,老子出涵谷关后曾来此山隐居修行。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邢台县西部浆水镇,国家4A级景区,处于邢台县主要景区的中心地带,有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秦王湖,位于邢台沙河市西部山区,是一处以观赏湖光山岳为主体兼有人文景观点缀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人文风光:郭守敬纪念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风景秀丽的达活泉公园内,是全国郭守敬研究中心,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达活泉,位于邢台市西北角,是邢台百泉之首,自古就为“邢州八景”和“顺德府十二景”之一。开元寺,在邢台旧城内东北隅,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忽必烈诏立为皇家寺院,明代时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野寺钟声为邢州八景之一。扁鹊庙,始建于秦汉,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鹊庙仙迹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国家4A级景区。清风楼,此楼始建于唐,楼高七丈有余,楼基砖石筑台,飞檐斗拱,雄伟庄严,郡楼远眺为邢州八景之一。汉牡丹园,位于邢台市柏乡县,是国家牡丹芍药资源保护区,素有柏乡牡丹天下先的美誉。黄巾军寨,位于海拔1062米的凌霄山中段,自然景观壮美,黄巾军寨是太平道的发源地、黄巾军的大本营。冀南烈士陵园,坐落于邢台南宫市,是河北省建园最早、占地面积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三大烈士陵园之一,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英谈古寨,邢台县英谈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我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石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万和宫,是一座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旅游景区,是河北省首家国学文化旅游景区。白雀庵,位于邢台市南和县,始建于北周时期,这里是观音菩萨出家修行之地,国内久负盛名的女庵院。义和团纪念馆,位于威县,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方特产:1、地方特产,威县三白西瓜、沙河马场梨、隆尧泽畔藕和鸡腿大葱、邢枣仁、巨鹿枸杞和金银花、邢台板栗、,宁晋雪花梨和鸭梨、临西酱菜、平乡黄芽白、串枝红杏、今麦郎方便面、华龙面、空心挂面、,古顺酒、泥坑酒、隆泉酒、天牛啤酒、桐泰祥糕点等;2、地方小吃,邢台锅贴、白牌烧鸡、威县火烧、广宗薄饼、临西饼卷肉、,清河菜豆腐、邢台包、黑家饺子、隆尧羊汤、临城腌肉。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
&&&&邢台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年9月 主要框架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城市发展条件综合分析第三章 产业发展战略第四章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与定位第五章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第六章 协调发展策略第七章 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 第一章概述 一、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城市未来功能定位; 2、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3、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协调; 4、城市未来发展时序; 5、实施策略与政策建议。 在空间上重点研究邢台市2020年及2020年以后主城区 的发展,同时考虑主城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 二、研究思路城市发展机遇挑战城市发展条件分析城市发展优势劣势城市发展条件分析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与定位产业发展分析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回顾 空间发展限制因素 未来可能进行的突破 重大基础设施协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策略与建议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三、市域基本情况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东与山东毗邻,西与山西省 相邻,北和东部分别与石家 庄市、衡水市接壤,南与邯 郸相接。市区位于国家南北 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和京珠 高速公路线上,是河北省冀东南城市经济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廊石邯城镇发展轴上 的重要节点城市。市区南距邯郸53公里,北距石家庄114公里。
行政区划设区市1个:邢台市县级市2个:南宫、沙河 县城15个:邢台县、临城、内邱、柏乡、隆尧、任县、南和、宁晋、巨鹿、 新河、广宗、平乡县、威县、清河、临西 建制镇76个 乡97个 农场1个:大曹庄农场 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
社会经济2003年全市实现产总值514.61亿元,同比增长12.1%,三次产业增加 值比例为18.5:54.6:26.9,人均gdp达7715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8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合同外资额7065万美元。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61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28元。 地形地貌邢台市地势西高东低, 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倾 斜坡度平均为3-5‰。 西部为太行山地,向东 逐渐过渡到丘陵区,丘 陵区以东为洪积冲积平 原区。
人口分布2003年全市总人口667万人,人口密度530人/ km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57人/ km2),与全省冀中南地区人口密度接近。 其中市区人口密度大于4000人/km2;600-800人/km2的有南和、任县、 柏乡、隆尧、宁晋、平乡、清河;400-600人/km2的有巨鹿、新河、广宗、 威县、临西、南宫、沙河;小于400人/km2的有内邱、邢台县、临城。 西部太行山区四个县(市)人口分布稀少。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式以公路为主,以铁路为辅。 公路交通包括京珠、邢临两条高速公路,107、 106、308三条国道,平涉线、安新线、邢峰线、 定魏线、肃临线、邯临线、邢昔线、邢和线、 邢左线、邢德线、邢清线、邢临线、郝南线、 隆昔线、石南线、郑昔线等19条省道。京广、 京九两条国有铁路,境内铁路里程161公里。 另外,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 地震构造据“河北省地震构造图”,邢台市位于太行山隆起东侧,市区中心东8.5公里以东,为华北平原沉降带。市区附近有两条新生代活动断裂,在市中 心东约8.5公里处有太行山山前断裂,其走向为南南西—北北东,此断裂 至市区南七里河处中断。据1990年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邢台市区50年 超越概率10%的地震裂 度为7度。 1966年3月邢台隆尧县东 曾发生过6.8级地震。邢台地区地震带分布图 四、市区基本情况清光绪三十一年城区图 邢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 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四次建 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迁都于此, 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时赵石勒 又建都于此。邢台历经变革,曾几易其 名,隋唐称邢州,宋称信德府,元称顺 德路,明清改为顺德府。 邢台市区由 桥东区和桥西 区两个行政区 组成,2003年 底市区总人口 55.41万人, 行政区域土地 面积132平方 公里。 主城区54万 人,城市建设 用地52平方公 里,人均建设 用地96.3平方 米 2003年主城区建设现状↑ 主城区周边地形地貌↑ 主城区对外交通示意图 第二章城市发展条件综合分析 一、宏观背景1、全球化浪潮与wto2、正在转变的全国性格局及宏观经济 发展趋势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4、极化竞争的区域发展环境 5、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风景的理念 二、区位条件分析1、在全国范围内的区位邢台处于华北南部,总体 属于东部地区。但是不临海, 与渤海之间隔着衡水市和沧 州市,和黄海之间隔着山东 省,从这方面来说,它属于中部地区。沿海省份的中部地区 2、在京津冀中的区位 在国内三个大的都市圈――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 中,邢台处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南 部边缘地带。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把河北的秦 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廊 坊、保定、沧州、石家庄等个8个 设区城市划入了京津冀都市圈中。 邢台没有划入京津冀都市圈。邢台 邢台位于中原经济区的最北端,是中 原经济区的城市之一。 3、在河北省的区位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将河北省 划分为“环京津”和“冀中南” 两大城市经济区。邢台位于冀 中南城市经济区。 在河北省“一线两厢”的宏观 经济布局中,邢台与邯郸、衡 水、沧州一起构成了河北省的 “南厢”。 结论:区位上,邢台位于沿海 省份的内陆地区,处在京津冀 都市圈、中原经济区、山东半 岛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邢台 三、交通条件分析1、机场 2、铁路 3、公路 4、联系方向――承接南北,辐射东西南北方向是邢台的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东西方向是邢台的 主要辐射方向 城市的联系方向对 城市空间演变具有 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资源条件分析1、矿产资源丰富邢台市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配套组合理想。在已经发现的40多种矿产中, 有17种矿产储量位居河北省前5位。主要矿产是:煤、铁、铜、石灰岩、石墨、石 膏、瓷土、石英、蓝晶石、金钢沙、大理石等。将促使邢台市的冶金工业、煤炭 工业、建材工业、房地产建筑业强力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农业资源开发优势大邢台市市域内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形,农副产品品种齐全。南宫是全国 优质棉基地和棉花百强县(市),隆尧是河北省粮食科技示范县和出口棉基地县, 南和是河北省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基地县、环京津蔬菜基地县,宁晋是全国小麦 生产、优质果品生产、奶肉牛生产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威县是河北省粮、棉、 油主要产区之一。临西县是河北省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名优果品 基地县,内丘县的富岗集团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500强之一。3、水资源开发利用全市水资源总量万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193立方米。邢台 市城区北临白马河,南临七里河,均属海河水系。上游有野沟门、朱庄两座较大 型水库。七里河流入丘陵区后潜入地下,到平原区又露出河槽。京广铁路以东泉 坑较多,主要有百泉、银沙泉、珍珠泉、狗头泉和黑龙潭等。但由于地下水的开 采,这些泉已不再出水了。区域水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和影响城市生态景观的主要因素。 4、旅游资源丰富 邢台历史悠久、是仰韶文化发源地之 一,在3500年的文明史中曾四代建国,两 次定都,地上地下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遗存。达活名泉——邢台八景之一邢台清风楼邢台市开元寺 玉泉夕照——邢台八景之一邢台临城崆山白云洞鼎梅晴雪——邢台八景之一柏乡的汉牡丹园邢台峡谷群仙翁古洞——邢台八景之一 五、城市地位比较分析1、邢台在河北省地位比较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从区域位置及都市圈的发展来看,邢台市 处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强力辐射之中。(1)市域总体地位目前,邢台市已形成了为数众多的特色产业。其中有世界闻名的清 河羊绒业、拥有世界最大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和新型纺织城的宁晋、 被誉为“中国玻璃城”的沙河市、有自行车零配件“王国” 之称的平 乡、亚洲最大的羊剪绒生产加工集散地——南宫、世界最大的面业生产 基地——隆尧等等一大批全国名牌产业。产业的区域专业化分工初具雏 形。这些产业的兴起和强大成为邢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支撑。 1600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 邢台市地区生产总值 514.61亿元,排在第7位;00 800 600 400 200 05.32 gdp (亿元) 924.81 762.56 628.86 528.55 514.61 396.76 387.03 319.94 234.98人均gdp7715元,排在第9位,低于全省人均 gdp10513元的水平;实石 家 庄唐 山 市保 定 市邯 郸 市沧 州 市廊 坊 市邢 台 市衡 水 市秦 皇 岛际利用外资额7065万美元,排在第10位;人均地 方财政收入223元,排在 末位;农民人均纯收入 2728元,排在第8位;社 会消费品零售额156.3亿 元,排在第6位。
18347 人均gdp (元/人)张 家 口 市承 德 市71106545唐 山 市石 家 庄秦 皇 岛廊 坊 市衡 水 市沧 州 市邯 郸 市保 定 市邢 台 市张 家 口 市承 德 市 河北省各市基本情况(2003年)序 号1 2 3 4 5 6 7 城市 石家庄 唐山市 秦皇岛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 总人口 ( 万人) 911.00 706.00 273.00 857.00 667.00 .00 gdp (亿元) 5.32 387.03 762.56 514.61 924.81 319.94 人均gdp 社会消费品 合同外资 人均耕地 农民人均 人均财政 (元/人) 零售额(亿元) 额(万美元) 面积(亩) 纯收入(元) 收入(元)
10 456.6 307.4 117.7 234.6 156.3 316.2 124.9
1.16 0.94 1.14 1.46 1.06 2.32 91 20
590 314 223 277 25989 10 11承德市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合计359.00680.00 387.00 413.00 6769234.98628.86 528.55 396.76 7098.566545 91.7165.4 120.6 86.5 2177.910543 1.141.64 1.43 2.04 1.33169656 2853234342 426 248 496 河北省各市2003年与1997年经济增长情况比较gdp (万元) 人均gdp (万元)城市合同利用外资(万美元)1997 年 位次石家庄 唐山市 秦皇岛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 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合计 781.4 710.9 230.7 441.1 290.9 545.1 217.3 141.9 369.5 282.1 242.4
9 4 6 3 10 11 5 7 82003 位 年 次7.0 762.5 514.6 924.8 319.9 234.9 628.8 528.5 396.7
9 4 7 3 10 11 5 6 8增长 指数1.76 1.82 1.68 1.73 1.77 1.70 1.47 1.66 1.70 1.87 1.64 1.80增长 增长 1997年 位次 2003年 位次 指数 1997年 位次 2003年 位次 指数 67 70 34
3 7 10 8 9 11 6 4 5
2 1.66 1 1.77 3 1.61 7 1.62 9 1.69 8 1.63 10 1.44 11 1.61 6 1.58 4 1.77 5 1.62
1 3 4 5 10 2 11 8 9 6 7
2 1.26 1 1.57 3 1.66 5 0.96 10 2.31 4 0.76 9 2.54 7 2.61 8 2.72 6 1.03 11 0.76 1.311.73 149620 河北省各市2003年与1997年经济增长情况比较人均财政收入 位 1997年 位次 2003年 次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农民人均纯收入 位 2003年 次 增长 指数城市 石家庄 唐山市 秦皇岛 邯郸市 邢台市保定市 张家口 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合计增长 增长 位 指数 1997年 位次 2003年 位次 指数 1997年 次314 312 452 187 157177 187 141 176 215 165 2712 3 1 5 107 6 11 8 4 9542 587 590 314 223277 259 234 342 426 248 4963 1.73 2 1.88 1 1.30 6 1.68 11 1.427 1.56 8 1.38 10 1.67 5 1.94 4 1.98 9 1.50 1.83238 174 63.7 125.7 85.8166.5 82.1 59.2 90.9 61.8 45.5 11951 2 8 4 63 7 10 5 9 11456.6 307.4 117.7 234.6 156.3316.2 124.9 91.7 165.4 120.6 86.5 21781 1.92 3 1.77 9 1.85 4 1.87 6 1.822 1.90 7 1.52 10 1.55 5 1.82 8 1.95 11 1.90 1.8232 84 35 22863 2 4 7 95 11 10 6 1 891 96 56 28533 1.20 2 1.20 6 1.02 5 1.27 8 1.324 1.17 10 1.07 11 0.85 9 1.18 1 1.26 7 1.28 1.25 2003年设区市城市化发展统计监测评价结果石家庄 市 总人口 承德 市 张家口 市 450.41 秦皇岛 市 273.29 唐山 市 廊坊 市 保定 市 1077 沧州 市 680.1 7 衡水市 邢台 市 邯郸 市 857.0 9 280.0 4910.51 359.1706.2 387.2 8 4413.4 667.4城镇人口数值(%) 城市化率 位次 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 位次 1.经济发展指数位次357.3 101.139.24 28.17 3 3 3 11 7 11155.4934.52 5 10 9111.88284.7 144.2 307.1 196.3 5 9 3 8123.9 206.540.94 40.32 37.26 28.52 28.87 1 2 2 2 1 1 4 4 4 10 6 7 9 9 529.9 30.94 32.67 8 8 8 7 11 10 6 5 62.城市建设指数位次3.城镇聚集指数位次 4.城镇居民生活指数 位次 5.社会发展指数位次 6.生态环境指数位次23 4 2 8911 7 3 4115 11 6 911 2 4 252 3 1 134 1 5 3710 5 7 689 9 9 10108 6 8 767 10 10 1146 8 11 5 180016001600140014001200120010001000 企业个数 工业总产值800 600企业个数 工业总产值800 600400400 200200 0承 德 廊 坊 衡 水 沧 州 邢 台 保 定 邯 郸 唐 山 岛 口 皇 家承德 张家口 秦皇岛 衡水 廊坊 沧州 邢台 保定 邯郸 石家庄 唐山秦张2003河北省各市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工业总产值排名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 °
×° 2003河北省各市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 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工业总产值(内资企业)排名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承德 张家口 秦皇岛 廊坊 邯郸 沧州 保定 邢台 衡水 唐山 石家庄2003河北省各市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 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工业总产值(外资及港澳 台投资企业)排名2003年省内各市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集 体工业企业个数图石家0庄 250200在各市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 以上集体工业企业中,邢台市以 113家位居省内第四位,资产总 计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居省内第一 和第二。150 ¤
¨ ± × °
×2003年省内各市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集体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和资产总计图总体上,邢台市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初步起飞的阶段,在 全省11个设区市中仍位于中下水平。 (2)市区地位 城市规模 :邢台市作为河北省十一个省辖市之一,市区人口55.41 万人,在全省各设区城市中排名为第八位。市区面积为132平方公里,其 中建成区面积为5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在全省排名为第十位,建成区面 积在全省排名为第七位,均居下游。 河北省设区市规模指标比较城市名称 市域人口 万人 石家庄 承德 张家口 秦皇岛 唐山 廊坊 保定 沧州 衡水 邢台 (省内排名) 邯郸 911 359 450 273 706 387
667 (5) 857 市区人口 万人 211.09 45.41 85.55 73.97 294.91 74.75 95.42 47.83 44 55.41 (8) 138.21 市区面积 平方公里 456 708 819 363
183 50 132 (10) 434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141 40 77 80 187 45 78 35 31 52 (7) 101 河北的设区市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农业总产 值 万元 石家庄 承德 张家口 秦皇岛 唐山 廊坊 保定 沧州 衡水 邢台 (省内排 名) 邯郸
(10) 21519 工业总 产值 万元 805 119 382 463 148 (7) 1657702 货运总 量 万吨
(9) 9706 地方财政 预算内收 入 万元 70
(9) 123888 城乡居民 年底储蓄 余额 万元 664
4227 (7) 2615098 在岗职 工平均 人数 万人 54.96 10.19 18.88 19.88 60.58 9.18 20.15 10.34 8.76 13.55 (8) 36.03 在岗职工 工资总额 万元 568 858 047 304
(7) 385935城市名称客运总量 万人 3.10 9.20 7.34 9.00 6.87 (8) 9795.30 ú
° × 4000000
¨ò ¨ §
20000 ù ú ú
11个设区城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比较表 邢台市区生产总值826837万元,排在第9位,仅比衡水和沧州稍高。 人均生产总值为15029元,仅比廊坊高,排名倒数第二,但这是由于廊 坊市区的范围比较大造成。从这两个指标来看,邢台市区与省内其它设 区城市有很大的差距。¨
2、邢台市发展现状城市化水平: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邢台城市化率为30.94%,排 在全省第7位,高于衡水、沧州、保定和承德。但是城市化发展综合指 数排在全省第11位,说明邢台的城市化水平质量在全省还比较差。“一主两副三轴 ”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 一主:邢台市区,市域主中心城市两副:清河、宁晋两个区域副中心城市。三条城镇发展轴:京广交通复合城镇发展轴、308城镇发展轴、邢清城镇发 展轴。
六、结论优势农林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条件优越 民营经济比较突出 历史悠久,城市文化底蕴丰厚 旅游资源丰富丧 失 优 势 利 用 优 势机遇增加机遇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大转移 南资北进、环渤海经济圈提速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建设抓 住 机 遇强化优势错 失 机 遇劣势资源型、重型化的产业结构,经济内 向化特征明显,城市发展缺乏主导力 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缺乏流动中 的聚势 城市特色不够突出 城市空间拓展受行政区划制约加剧挑战挑 战南资北进跳跃的可能 激烈竞争的环渤海区域 城市之间竞争激烈暴露劣势体制障碍突出 六、结论优势农林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条件优越 民营经济比较突出 历史悠久,城市文化底蕴丰厚 旅游资源丰富丧 失 优 势 利 用 优 势机遇增加机遇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大转移 南资北进、环渤海经济圈提速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建设抓 住 机 遇强化优势错 失 机 遇劣势资源型、重型化的产业结构,经济内 向化特征明显,城市发展缺乏主导力 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缺乏流动中 的聚势 城市特色不够突出 城市空间拓展受行政区划制约加剧挑战挑 战南资北进跳跃的可能 激烈竞争的环渤海区域 城市之间竞争激烈暴露劣势体制障碍突出 第三章产业发展战略 一、邢台市经济发展阶段判断和主导产业的确定1、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邢台市2003年全市年人均gdp为7715元(约合933美元),市区人均 gdp为15029元(约合1817美元)。城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全市域 为18:55:27,市区为2:65:33。邢台市经济发展阶段: 按市域经济划分:邢台市城市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正 在蓄势向工业化的第二阶段转变,工业结构基本以以原材料、基础工业、 加工装配工业为核心。 按市区经济划分:邢台市城市经济发展基本处于由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向工业化的第二阶段转变的阶段,即由以重化工化阶段向一般加工工业 (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和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核心的高加工度化阶 段转变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 2、经济发展动力阶段的判断 就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来看,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从要素竞争和增长推 动力的历史演变角度,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邢台市现在尚处 于“要素推动”向“投资推动”的过渡的阶段,“要素推动”目前占据主导地 位。迈克尔波特的经济发展四阶段 名称 主要特征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土地、资源等初级 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而推动,带有明显的粗放型 增长特征 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推动经济增长。通过规模经济使产 品价格能得到大幅度的降低,从而具有竞争优势。 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进一步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使人均 产量水平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方式 尚未有经验实证第一阶段“要素推动的 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投资推动的 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创新推动阶 段” 第四阶段“财富推动阶 段” 3、主导产业的确定 主导产业选择的几个原则: 第一,高成长性。即该产业能体现经济在一定时期的发 展方向,并且社会对该产业产品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会日趋扩 大,从而能够获得比其他产业更高的增长率; 第二,高生产率和附加值。即该产业能迅速吸收先进科 学技术成果,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在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基 础上,能够创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高的附加价值;第三,强关联度。即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能推动和诱发其他产业发展。 根据邢台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罗斯托经济成长的六个阶段及 相应的主导产业群来推断邢台市相应阶段的主导产业,在今后经济发展过 程中,不同阶段邢台市主导产业群可参照下表进行相应的确定。罗斯托经济成长的六个阶段及相应主导产业群成长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化前期 工业化起飞阶 段 成熟推进阶段 高额群体消费 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 阶段 主要特征 75%的人口从事农业,经济水平很低,城市化以农 村商贸或集镇的形式 从农业向工业化转变,城市化水平低 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经济增长速度高,生产力 发生飞跃性变化,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 现代技术应用于经济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稳定, 总体经济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高 工业高度发达,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 品如汽车等普及,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欲望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 主导产业群 农业 农业及食品、饮料、烟草、 水泥等初级工业部门 轻工、纺织等非耐用消费 品制造业 钢铁、电力、机械等重型 工业 汽车工业等耐用消费品工 业 服务业、城市建筑业 邢台市主导产业群成长阶段 第一阶段:工 逐渐进入起飞 业化起飞阶段 阶段 ()) 第二阶段:稳 由起飞阶段逐 步发展阶段 渐向成熟推进 ()) 阶段过渡 第三阶段:跨 越发展阶段 () 第四阶段:优 化提升阶段 (2051-) 主要特征 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但传统 产业占有比重仍较大,城市 化水平快速发展 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领 域,经济发展稳定,总体水 平较高, 城市规模持续扩 大 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岗位大 增,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工 业高度发达,生活方式现代 化。 高档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等普 及,进入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阶段;消费趋向多样性和多 变性 主导产业群 钢铁、能源、纺织、 食品钢铁、能源、纺织、 房地产 钢铁、汽车、纺织、 新材料、生物医药、 商贸、物流、房地 产 机电一体化、新材 料、生物医药、物 流服务、旅游服务成熟推进阶段 进入高额群体 消费阶段,并 逐渐向追求生 活质量阶段过 渡 二、产业发展战略构想1、产业发展战略总目标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构以基础原材料、纺织与服装、食品加为主导 的经济构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城市产业结构 升级,提升城市区域地位;积极扶持和壮大民营经济的发展;实施名牌 战略,打造名牌产品。建成我国北方以食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基地。 2、产业高度化战略
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发展壮大民营企业。
推进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 3、产业集聚化战略 延长产业链,发展关联产业。
进行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推进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4、产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战略
产业发展要与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相适应。
产业发展要与产业外部环境需求相协调。 三、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1、基础原材料工业 2、纺织服装业 3、食品加工业 三、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4、医药业 5、汽车业 6、旅游业7、高科技产业 第四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定位 一、城市发展理念1、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2、城市以功能比强弱 功能是城市的内涵。做强、做优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永恒 话题。 3、城市以文化论输赢 文化是城市的底蕴 4、城市以空间视优劣 5、城市以环境定胜负 空间是城市的载体 环境是城市的根本 二、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一)原则1、跳出经济边缘区,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实施特色竞争战略2、做大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 3、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职能 4、协调区域关系,加快城市化进程 5、强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二)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文化古都、风景名城、宜居城市、和谐邢台目标一 立足冀南,借助京津冀都市圈,步入更广泛区域合 作的开放城市对策一:拓展经济腹地、做强区域中心对策二:抓住时机,接轨京津冀都市圈,同时注重与中 原经济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联系立足冀南,加大辐射,拓展腹地,与邯郸共同打造华北南部区 域中心城市;面向京津冀都市圈,强化与省会联系,分工协作,积 极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 目标二极化功能,产业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大的活力城市对策一: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扶持,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对策二:加强区域协作分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 对策三:加强交通服务功能,利用交通潜在优势 对策四:进一步优化基础原材料、食品工业,强化其对经济的 带动作用。结论:大力加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强化市区的区域经济中心功能,以服务 为根本,以市场为核心,挖掘交通优势,构建基础原材料业、食品工业等 强势工业基地,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产业宜居的活力城市。 目标三回归自然、城绿交融、风景优美的生态城市对策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生态功能对策二:构筑山青水蓝田绿的大环境生态格局对策三:点、线、面结合,建设大网络城区绿化 对策四:保护和开发与水有关的资源,建设水在城中、 城在水中的风景名城建设中心之绿、两河拥抱、城绿交融、城在水中的生态宜居城市 目标四挖掘历史文脉,打造城市特色,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邢襄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高效和谐城市 对策一:挖掘历史文化,复兴老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对策二:全面推动郭守敬名牌战略 对策三:发展先进现代文化,建设和谐城市创建仿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邢襄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高效和谐城市,打造文化宜居城市 四、城市定位1、历次规划对城市性质和地位的描述 在城市发展的历次规划中,共有六次规划明确了邢台市的城市性质和发展 方向,分别如下: 第二次规划(年)确定城市以发展钢铁、机械、化工、纺织、 造纸、油脂为主的重、轻工业相配合的新兴城市,相应发展交通运输和文教 事业。 第四次规划(1970年) 确定城市以发展钢铁、机械制造、煤炭等重工业 为主,同时建设电子、化学、建材、轻纺、仪器加工等工业,相应发展交 通、电力和科技文化事业。 第五次规划(1973年)确定城市以发展发展钢铁、煤炭工业为主,相应发 展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等工业。 第六次规划(年)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在二十年内把邢台 市建设成以钢铁、煤炭工业为主,相应发展机械、化工的新型工业城市。 第八次规划 (1984年)城市性质确定为:发展以机械、冶金、煤炭为主 的重工业城市。 第九次规划(年)城市性质为:以发展机械、冶金、能源、纺 织工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 2、“一线两厢”中对省内设区城市的定位描述城市名称 位置 城市定位描述 河北省省会,以发展生物技术、新医药产业、纺织服装业、电子信 息产业和通讯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服务于全省、辐射华北的现代物 流中心和重要商埠,华北南部的中心城市。 以汽车以及零部件和电子电力设备等制造业为重点的具有重要影响 的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冀中中心城市 以教育科研、会展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打造京津都市圈制造业 基地 发展以钢铁、海洋化工和建材三大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发展外向型 经济和海洋经济,渤海湾地区重要的沿海重化工业基地 发展食品、建材、重型装备业和旅游业、海洋型高新技术产业,西 联京津、东联辽东半岛的边际城市 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能源、绿色食品加工、环保产业和现代商贸 物流业,构建北京的产业延伸腹地,辐射冀晋蒙边界地区的中心城 市。 以旅游业为核心建成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山水型、生态型国际旅游 名城。 以石油化工业为基础,依托港口,构建沿海化工基地,冀中南地区 的出海口石家庄保定 廊坊 唐山 秦皇岛 张家口 承德 沧州一线一线 一线 一线 一线 北厢 北厢 南厢 南厢 南厢 南厢衡水邯郸 邢台发展金属制品、精细化工、食品制造业、物流配送、旅游产业,构 建北方滨湖生态园林城市。发展传统产业、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光机电一体化等冀晋鲁豫边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以新技术大力提升钢铁、食品、建材、机械工业,加快中心城市旧 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步伐,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3、城市定位 区域功能定位——冀南重要中心城市,京津冀都市圈节点城市。 行政功能定位——邢台市域的行政中心。 产业功能定位——以冶金、能源、建材、纺织、汽车为主导的新型 工业城市,华北地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 商贸功能定位——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医药批发和流通中心,冀南最 大的汽车交易中心 。 文化功能定位——文化古都, “仿生”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古都、风景名城、宜居城市、和谐邢台 第五章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一、市区空间发展历程1、历次规划和城市空间拓展邢台市自1956年始,先后进行了九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工作。 第一次规划 195656年县城总体规划54年县城建设现状此次规划仅搜集和分析了城市建设基础 资料,未提出总体布局意见。 第二次规划邢台市重工业开 始起步,为钢铁 厂选址提供技术 依据。这次规划确定了 城市基本结构, 其影响一直至今60年县城总体规划 第三次规划196460年县城建设现状64年县城总体规划本次规划主要是调整规划,缩小城市规模,压缩道路宽度,纠正所谓大城市思想 的影响,以解决城市布局分散、架子偏大、占地过多的问题。这次规划对城市的 发展产生了一些限制作用和不利影响 第四次规划197070年城市建设现状本次规划主要是解决邯邢基地建设问题。70年城市总体规划 第五次规划1973 第六次规划 第七次规划1978 第八次规划198483年城市建设现状84年城市总体规划 第九次规划199494年城区建设现状↑94年城市总体规划↑本版规划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考虑的相对更全面、更科学,诸如采煤区、高 速公路出入口及环路建设、南水北调引水线、107国道东线改建等。 2、城市发展因素与方向变迁 邢台市城市空间的拓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依托古城向南部延展,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后钢铁基地以飞地形式出现,之后逐渐连片发展,走 向今天的匀质膨胀阶段,可概括为“一延、二飞、三膨胀”。50年来城市建设轨迹变化 二、未来市区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1、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性的确定2、未来城市发展结构性展望3、未来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的良性循环4、明确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5、市县同城所带来的行政区划管理矛盾 三、国内外一般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及京广沿 线同类城市空间拓展思路比较(一)国内外一般城市发展规律和模式大城市增长的空间过程主要有轴向扩展和外向扩展两种形式,概括 起来,主要有: ①圈层式。 这类大中城市的外向扩展过程突出地表现为呈同心圈层式扩展,具有明 显的“年轮”现象。 ②“飞地式”。 这类大中城市一般首先在“资源点”形成城市“飞地”,然后建成“飞 地”与母城间的快速联系通道,在沿通道两侧发展形成指状增长。 ③轴向充填式。 这类大中城市沿主要交通线形成两条以上的指状体,当指状体增长到一 定程度时,指状体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时,其间的三角形或梯形空间逐渐 被充填。当建成区发展成为“密实”地区时,城市又开始向边缘地带扩 散形成新的指状增长轴,进入新的一轮增长周期。 ④带形扩展式。 这类大中城市增长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ⅰ)触角期。在这一时期存在一系列城市空间扩展推动力,借助于城 市对外交通线路的发展,在城市的快速交通沿线形成一些外展触角。它 们由新居住区、工业区、交通枢纽等组成。(ⅱ)分散组团期。一方面,由于城市边缘区菜地保护,环境美化和建设用地紧缺,限制城市进一步外向扩展;另一方面,大型工业项目和城 市基础设施的远郊建设,逐步形成分散空间组团模式。 (ⅲ)城市走廊期。由于分散组团向快速通道的建设,大中城市沿快速 通道形成念珠式工业——居住城市走廊,这一走廊发展成为沿快速通道 布局的一系列通勤郊区镇。 (ⅳ)带形城市期。随着这些郊区通勤镇的进一步扩展,他们共同形成城市的部分地区,结果城市走廊演化为带形大城市地区。 从邢台市城市空间增长过程看,已完成轴间填充过程,形成了基本“密 实”的建成区,并开始向外蔓延,本次研究就是探寻邢台未来城市空间发展 的拓展可能。 (二)京广高速沿线同类城市空间拓展思路比较1、城市发展共性京广高速沿线河北段的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四市在空间发展模式上有较强的共性: ①都属于河北省的省辖市,其中保定、邢台、邯郸都曾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市区均拥有一批历史文化遗产;②都曾依托京广铁路进行建设,且沿铁路两侧进行发展; ③建国后都曾列为国家工业制造业基地,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传统制 造业出现大规模萎缩; ④市区建设都面临三条门槛线分隔的矛盾,一是京广铁路,二是京珠 高速,三是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引水线;此外正在筹备建设的京汉铁 路客运专线对四座城市拥有相似的影响因素; ⑤都位于太行山脉山前地带,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资源大同小异; 2、城市空间拓展思路 (1)石家庄主城区+片区组团模式,非匀 质膨胀与组团发展相结合主城区人口在达到100万人后 开始实施跨越式发展 主要发展方向:东部及东南, 跨越京珠高速 空间特征:三圈层 外围城镇圈层 田园生态圈层 主城区、新市区核心圈层
(2)邯郸2002年现状图主城区+卫星城飞地模式 预计主城区人口在达到150万人后开始 实施跨越式发展 远景发展方向:东部,跨越京珠高速 (3)保定主城区同心匀质膨胀模式 四、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外部因素分析市区建设与发展受到多条不同等级的门槛线限制。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 制约因素可概括为“一环、两河、两煤区、五线”。 1、一环:市区环状高压线走廊包括电厂、大型变电站及高压线走廊 。 2、两河:城市南侧七里河、城市北部的白马河。 3、两煤区:邢台矿、邢东矿。 4、四线: 南水北调引水线 京广铁路 京珠高速公路、规划京汉铁路 客运专线、京珠高速公路西侧 的地震断裂带构成的复合线 规划的邢和、刑德高速公路及 正在建设的邢临高速公路 五、城市周边地区用地容量分析本次研究将城区及城市周边的地区分成了八个组团,对每个组团的土地 容量和发展情况作了一个简要的归纳总结:ⅰ――主城区 ①市区建设用地52平方公里, 已经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 ②用地功能混杂,污染严重。 ③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④交通便利。 ⅱ――西北组团 ①尚有18平方公里可用地, 西部山体破坏严重。 ②紧邻白马河、南水北调中 线干渠,景观资源丰富。 ③靠近京广铁路和107国道, 交通便利。 ⅲ――东北组团 ①可用面积约25~30平方公里,高压走廊将用地分割的很破碎。 ②紧邻白马河景观资源丰富。 ③靠近京广铁路和107国道,交通便利。 ⅳ――西部组团 ①可用面积约20~30平方公里。 ②地形为缓丘,西高东低,多 冲沟。 ③紧邻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对 环保要求高。 ⅴ――东南组团 ①可用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地势平坦,用地条件较好。 ②该组团为邢台的高新技术 开发区,存量土地已经不多。 ⅵ――南部组团 ①用地充足、开阔。 ②地势平坦。 ③靠近京广铁路、107国道 和京珠高速,交通便利。 ④需跨越七里河,前期投资 较大。 ⅶ――东部组团 ①用地充足、开阔。 ②地势平坦。 ③需跨越京珠高速,前期投 资较大。 ④基本农田较多。 ⅷ――北部组团 ①可用面积约25平方公里, 地势低洼,历史上属洪水泛 滥区。 ②靠近京广铁路、107国道 和京珠高速,交通便利。 ③需跨越白马河,前期投资 较大。邢台矿和邢东矿所覆盖的采煤区以上应严禁进行建设,原则上不能布置任 何建设项目。 根据土地容量分析,在京珠高速公路、七里河、南水北调干渠、白马河 范围内,可供建设的用地面积约为110平方公里左右,可满足到2020年城 市建设用地的需要 六、城市规模趋势预测1、城市人口规模发展趋势预测通过主城区人口变化趋势预测、规划用地范围统计人口变化趋势预 测、人口与土地容量相关性推导三种方法预测 市区及周边各片区人口构成表 (万人)时间20市域667 700 729市区人口 (1+2)64.11 87 121主城区人 口55.41 73 100任县组团4.6 7 10南和组团3.6 7 112050800180-200 2、城市用地规模发展趋势市区及周边各片区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表城市人口(万人) 名称 2003 主城区 任县 南和 合计 54 4.6 3.6 62.2
11 121 远景 180- 200 - --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3 4.2 61.5
12 116 - 190 - -- 七、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根据城市发展因素分析、土地容量分析以及人口规模预测,我们初步判断: 2020年以前,城市空间拓展应主要向北连片发展和向东南延展工业新区 ,以内部空间整合,集约利用为主。待城市经济一旦 成熟时,主要发展方向可选择向东跨越高速公路、向西跨越南水北调引水渠、向北跨越白马河、向南跨越七里河,并且以组团飞地的形式出现,从而构建以主城圈为核心的生态化大城市地区。
年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确定为――北进南延,西控东抑。 远中期(年):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东跨北延,西抑南控(往东扩过京珠高速公路,往北发展壮大 北部新区,控制向西、向南发展)。 方案二:西跨北延,东抑南控(向西跨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发展西部新 区,向北发展壮大北部新区,控制向东、向南发展)。 方案三:北跨南延,东抑西控(往北跨过白马河,东南方向继续延伸, 跨过七里河,控制向西、向东发展)。
远期(2030年以后):将沿 交通干线形成以邢台主城区为 中心,以任县、南和、内邱、 沙河为副中心,一主四副的 城市形态结构。 (二)2020年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市区空间发展主要限制在京珠高速公路西侧、南水北调总干渠东侧、 七里河北侧、白马河南侧的市区范围内,采取北进南延,西控东抑的发展 模式,重点向北、向 东南发展,控制向西、 向东发展,着力打造北部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川”字形的城市空间布局京广铁路以西布置新的行政中心,加上高校区的建设,主要体现城市的 现代气息,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风貌轴;京广铁路以东,东二环以西是传统的老城区,保留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文物古迹,又是老的城市中心,将打造成历史风貌轴; 东二环以东是蓬勃 发展的高新技术产 业和新兴的现代化 工业园区,将着力 打造成产业发展轴。 城市结构概括为:“一城、二心、三区、四轴”。“一城”——指规划东二环以西、西二环路以东、南二环以北、泉北大街以南内的主 城区,用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构成了邢台市区的核心部分。 “二心”——指桥东区的城市中心和北部新区的城市新中心。 “三区”——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新区和邢钢工业区,主要反映了市区新增 建设用地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成为 市区主要工业园区,北部新 区以行政、文教、居住、服 务为主并适当分担部分城市 生产职能,邢钢工业区主要 以钢铁冶金为主。 “四轴”——指东西向的中兴 大街和迎宾大街(现在的北 二环),南北向桥西区的冶 金路、桥东区的邢州路,它 们是市区东西向延伸、南北 向拓展的四条主轴线,组成 “井”字型发展轴线。 北进南延,西控东抑 (三)2020年后城市空间结构经过将近十几年的发展,2020年邢台城市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左右,届时将跨入特大城市的行列,经济实力大 大增强,二、三产业蓬勃发展,但是在京珠高速公路、七 里河、南水北调干渠、白马河范围内的土地容量不能满足 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聚集的能量使城市有能力进行跨越式发展,面对邢台众多的限制发展因素,未来城市空间向何方突破,跨越哪道门槛,面临着关键性选择。经过研究, 我们提出两种方案供参考。 基于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方案一——以向东部发展为主的组团方案目前邢台主城区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城乡“核心-外围”的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发展不尽协调。经过 十几年的集聚发展,市区经济实力大大提升,届时其辐射作用将大大增强。 市区东部任县、南和两座县城距市区仅十几公里,尽管两县城目前还不发达, 但从远期区域基础设施选线布局情况看,两县的空间发展有向主城区靠拢的 可能应该有实现跨越发展的客观条件;另外在京珠高速公路两侧,以胶合板 材为主体的民营经济相当发达,一旦政府引导得当,有可能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在南水北调引水线西侧,南石门、羊范、皇寺三镇都各有特色,具有相 当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可适当发展。 基于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方案一——以向东部发展为主的组团方案
西部中心城区:用地规模50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 东部中心城区:用地规模50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 东部新组团:用地规模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结合京汉铁路客运线的站场,发展 以居住、商贸、会展为主的综合组团。 东南新组团:用地规模14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结合现有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以轻 工业为主,兼顾居住、物流的综合组团。 任县组团: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人,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汽 摩配件、化工造纸为主,邢台市区的卫星城。 南和组团:用地规模16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 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轻工业为主, 邢台市区的卫星城。 皇寺组团:用地规模2平方公里,人口2万 人,历史文化名镇,集商住、会议、娱 乐、渡假于一体的市区旅游生态区。 南石门组团:用地规模4.8平方公里,人口 4万人,以工业为主的工业组团。 羊范组团:用地规模3.6平方公里,人口3 万人,以皮毛加工为龙头的,工商贸一 体的工业组团。 优点:高速公路东部有广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地质条件很好,便于城市建设, 易于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组团。而且,拉近了与任县、南和的距离,有利于 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对策:这一方案的实现对产业的选择尤其关键,如果东南新区发展重工业, 极容易重蹈现今邢钢的覆辙。而且产业的拉动力也很重要,如果形不成规模产业, 新区很难形成,将 会出现新区不新的尴尬 局面。 解决好东向西联系 的交通也很重要。如果 城市东西向扩展较长, 南北向扩展不足,容易 造成东向西交通不便, 而且,要保持这样的空 间状态也需要有较强的 控制力。 基于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方案二——以向东部发展为主的组团方案 基本框架:城市在就近蔓延扩展的基础上,主城区形成一个比较密实的空 间实体,而后向西发展新区,形成一个集居住、旅游、休闲、教育于一体的综 合组团。 优点:依托富于变化的地形进行城市建设易于形成良好的景观;随着大三 环的建成,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便利;南石门的发展迅速,新区的建设也加速 了推进城乡一体化。 缺点:该方案的实现对环保要求较高,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 管理规定》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配套工程规划》(送审稿),一级保 护区内禁止采石、取土等 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活动,准 保护区内控制采石、取土等造 成严重水土流失活动。因此, 西部新区要建设自成一体的排 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前期 投入较高;建设活动,尤其是 准保护区内的建设,要严格遵 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 治管理规定》。由于西部有丘 陵、冲沟等地形,工程建设对 地基的处理也要严格遵守有关 规定,要防止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 基于集中连片发展的方案——南北向带状城市发展方案 空间结构:城市延续 2020年前的发展思路, 依然保持“川”字形的总体格局,继续强化西侧城市现代风貌带、中 部历史风貌带和东部现代工业产业带。城市重点向南北向拓展,基本 上属于连片发展模式, 由极核城市逐步向带状 城市过渡。 西部中心城区:用地规模50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 东部中心城区:用地规模60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 白马河北部新区:用地规模14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以文教、旅游、高品 质居住为主的组团。 任县组团: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人,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制造、汽摩配件、化工造纸为主,邢台市区的卫星城。 南和组团:用地规模16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 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轻工 业为主,邢台市区的卫星城。 皇寺组团:用地规模2平方公里,人口2万 人,历史文化名镇,集商住、会议、娱 乐、渡假于一体的市区旅游生态区。 南石门组团:用地规模4.8平方公里,人口 4万人,以工业为主的工业组团。 羊范组团:用地规模3.6平方公里,人口3 万人,以皮毛加工为龙头的,工商贸一 体的工业组团。 优点:是顺应城市现有 发展轴线,强化南北向发展, 有利于延续空间发展的基本 态势,城市也呈现出较为明 确的定向发展,社会的接受 程度较高。届时白马河、七 里河都将改造成城市的内河, 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态环 境,提高城市的品位。 缺点:城市依然保持高 度的集聚发展,城区与周边 的组团(任县、南和)依然 保持距离,不能对其形成强 力辐射,不便于加速推进城 乡一体化进程。改造白马河 和七里河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白马河北部新区的建设需要有强力的产业作后盾,否 则很难形成规模。由于城市主要是向南和向北发展,容易造成南北向交通不便,南北 向的交通联系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 (四)远景城市空间格局展望城市远景将发展成 为一个180-200万人 的特大城市。 城市空间从单核发 展走向开敞组团,形 成以邢台主城区为核 心,以任县、南和、 内邱、沙河、皇寺等 多个组团为节点,以 交通轴线为纽带的 “众星捧月”的空间 格局。 构筑大生态绿色空间。城市建设会对自然生态空间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过建立城市发展秩序和生态绿色隔离区,有效控制城市发展用地的蔓延式 发展。与此同时要注重保护外围山水环境,营造组团间绿色生态空间,并将 其引入到城市结构之中,从而建立一种既接近自然,又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 产生不利影响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人工与自然相生相荣,西山环水、城绿 交融的山水城市格局。主城区内部以优化环境为主,可以借助山体、水系, 形成山水辉映生态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主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设立生态绿 色隔离区。城市发展空 间外围的农业空间应纳 入到城市规划管理范围, 与土地管理部门协调, 通过制定规划控制导则, 管理农业空间中的各项 建设活动,有效地保证 必要的农业发展空间。 各级政府也要协作控制, 调整城市组团隔离区的 生产结构。生态绿色隔 离区内严禁任何形式的 城市开发建设活动。 第六章协调发展策略 一、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调组织1、邢和高速公路的选线邢和高速公路选线有两种意见。其一是南线方案,即从现在的邢临 高速出入口向西走,绕过市区后,再折向西北。其二是北线方案,即在白马河北侧,通到京珠高速公路上。南线方案:优点是能和已建成的邢临高速公路直接连接,不用绕行 京珠高速公路,另外,邢台市的用煤大户邢钢和邢台发电厂都在市区南 侧。南线方案将穿越煤矿塌陷区,工程技术方面增加处理难度,投资比 较大。 北线方案:优点是不用穿越煤矿塌陷区,工程造价低,远景可以考 虑与邢台至德州的高速公路连接。缺点是距离市区较远,对市区的作用体现的比较小,并且需要绕行一段京珠高速公路。 2、京珠高速公路复线选址国家正在谋划石家庄-北京段的京珠高速公路复线工程的选址,主要有两种意见:其一是在现有京珠高速公路基础上,两边 各向外拓宽一至两个车道。另一个意见是在规划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西,另外新建一条高速公路。随着远景交通流量的加大,石家庄向南段的京珠高速公路复 线也将提到日程。结合邢台市区的长远发展看,第一种意见不会对市区发展形成新的门槛,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建议在现在的京珠高速公路两侧预留未来扩建公路建设用地。 3、京汉铁路客运专线的选线 京汉铁路客运专线提供了两种选址意见,一是西 线,即在京珠高速公路西侧,二是东线,在京珠高速 公路的东侧。从市区发展角度看,东线布局更加有利于城市发展。将来客运专线一旦在邢台市设置站口,设置在目 前的邢清公路北侧,将有助于附近乃至任县的发展,有助于开拓市区发展空间。 4、城市与区域交通组织区域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市域内&三 横、五纵、两条线&的综合交通格局。 “三横”为:郝南线、邢清和邢昔线、规划的昔阳-邢台-临清高速 及邢左线。“五纵”为:平涉线、京珠高速及107国道和京广 铁路、定魏线、106国道及规划高速、京九铁路及肃临线。 “两条线”为308国道和 邢德公路。 城市交通网络 未来的城市将高度发 达,城市对外交通将十 分便利。构筑以市区中 心放射状的对外交通格 局,环绕市区,建设环 城高速公路。市区对外 交通将有京珠高速公路 及其复线、邢临高速公 路、邢和高速公路、邢 德高速公路等构建完成 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 市区与两个组团之间、 任县和南和组团之间均 通过城市快速路连接。 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1、南水北调引水线路周边控制沿南水北调输水干渠建设绿色控制带,在渠两侧设立保护区,分 为一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干渠两岸向外各40—50米区域为一 级保护区,区内营造防护林带。一级保护区外延两侧各250米为 准保护区,该区域内原则上只允许植树造林、生态恢复和基础设 施建设,局部地区可以进行生态农业、 生态展示等小规模的开发,严格限制永 久性、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最终形成贯 穿邢台市南北600米宽的绿化生态廊道。 2、白马河、七里河两侧的生态绿化与保护白马河、七里河是城市南、北部的天然防风护沙屏障和自然开放 空间、城市地下水源地,属生态敏感地区。对于白马河、七里河两侧的开发利用应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首先从环境入手,加强对它们的生态绿化,并结合它们的行洪功能,建设一系列阶段 截水设施,即能保证在洪水期正常的行洪需要,又能截住一部分洪 水用于城市水资源的补充。 白马河、七里河生态绿地建设,两岸应留出5~100米绿化带, 应将防洪、休闲活动、道路交通、城市景观 结合建设。在局部地段加大宽度,形成贯穿城市的绿、蓝带系统,沟通城市的生态流,建设成融园林景观、生态绿化、休闲旅游为 一体的城郊绿色经济带。 3、煤陷区的控制与保护 市区东部邢东矿的煤陷区周边的建设要严格 控制,一方面要准确测绘出煤陷区的范围;另一 方面沿根据测绘的范围适当向外扩大40—50m作 为缓冲区。对于煤陷区内部,可以充分利用现状 为塌陷的土地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成为高 效农业、花卉业的种植基地,形成城市的一个亮 丽的风景线和生态的“绿心”。 4、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汉铁路客运专线沿线生态隔离 与控制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汉客运专线沿线严格预留生态绿化隔离带, 两侧各建设20m宽的生态绿化带。 京珠高速公路以及规划的京汉客运专线规划形成南北交通和市政管线走 廊,围绕这条走廊,建成一个融景观、生态为一体的绿化带,使之形成城市的一条景观廊道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展示邢台市崭新风貌的窗口。 对于高速公路两侧500m内的重污染企业,要限期搬迁,消除它们对城市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可以引进一些国内乃至世界知名企业, 利用它们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又一个亮点。 5、环城高压走廊绿化与控制目前邢台市区周边形成了一道环城高压走廊,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障碍。这些高压走廊走线十分凌乱,各个方向均有,把城市 建设用地肢解的十分破碎,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困难。鉴于目前对 高压走廊进行梳理的条件还不是十分充足,并且梳理的投资将十 分巨大,因此,建议近期沿高压走廊的地带构筑生态林带,每一 条110kv以上高压走廊规划防护林带不小于30米,种植低矮灌木、 草坪等。远期规划中,要对高压走廊进行梳理,对直接影响城市形象的要采取入地的措施。 三、水资源综合利用开源节流,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一方面可以为城市的生 态和风景景观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另一方面可以补充城市地下 水资源,恢复城市以泉水、湖水、河水为整体的水环境体系。 规划建设城市河湖水系,最大限度的拦蓄截留雨洪水资源。 加强城市节水,建设节水型城市 对城市的铺装系统进行改造 加强中水回用。 多措并举,抓好农业节水 第七章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积极稳妥地调整行政区划,加强规划协调与管理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扩大行政区管辖范围。行政区划可分三步走:近 期建议把邢台市区周边的邢台县的晏家屯、祝村、东汪、王快、羊范、南石门、 会宁和皇寺8个乡镇划归市区,保留邢台县建制;中期,解决市县同城问题, 撤销邢台县的建制,改为区建制,区政府所在地可设在西北山区的皇寺或将军 墓,以带动西部山区旅游业的发展。邢台县的其余乡镇结合地理区位、交通、 历史渊源等因素,可分别划归沙河市和内邱县。远景到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可 考虑撤销任县、南和两个县的建制,改为区建制,任县县城、南和县城规划区 范围以东的部分乡镇以自然条件为界可考虑分别划归巨鹿县和平乡县。 理顺市区、高开区、邢台县之间的规划管理体制,在市区范围内实行统一 规划管理,对城市中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统一的规划控制和管理。 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严肃查处违法占地、违法 建设和违法审批等行为,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进行产业重构,增强城市发展动力精心打造优势产业,振兴钢铁、冶金、机电、建材等传统行业,以推动产 业升级和产品换代为核心,高起点、大规模地实施全行业技术改造,大力扶持 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科技企业,延长内部产业链,推动与其关联产业协同 发展,增强产业的实力和抗市场冲击力,增强城市的发展动力。做大做强邢钢线材基地,延长产业链;整合重组红星汽车和长征汽车,重振太脱拉重型汽车,建设重型汽车工业基地;巩固医药销售市场地位,在此基础上,以服务业带动 制药业的发展。 整合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民营经济。 三、打造城市新中心,培育增长极点打造城市新中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城市的环境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展 示邢台的新风貌。打造新的城市中心,也是完善邢台市区“双中心”空间结构 的客观要求。 新区范围远景在京珠高速公路以西、泉北大街以北、南水北调干渠以东、 白马河以南。远期考虑受建设用地规模的限制,规划的北三环和白马河之间的用地可先划为控制区。打造城市新中心是提升邢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应通过公共投资和重 大项目的引导,拉动新中心的发展。城市北部新区的功能上,应以行政、文教、 居住、服务为主,并适当分担城市部分生产职能,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 施的建设,增强新区对常驻人口的吸引力。把对城市北部新区长远发展有重大 影响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设项目列为旗舰工程项目,集中财力、物力、人力, 抓紧抓好,早日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四、加速体制改革,实施政策引向 深化投融资、市政公用事业、财政管理、产权结构等经济体制改革,理顺经济关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 发挥。
加快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行政管理体制。
当前要重点加强财政激励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产业优先政策、人才 吸引政策、户籍流动政策和城市开发控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快产业产权结构的改革,使每一份资产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最大可能地利用最适宜的先进技术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搞好城市经营,开展城市营销大力开展城市营销,广泛开展城市形象对外宣传,增强城市的知名度和美 誉度。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打造知名城市品牌。通过不断的强有力的对外宣传, 使城市的品质特色、优美环境、浏览胜地、名人名企、民族文化等形象要素和 形象整体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和国际社会所了解、所向往,吸引更多的游客、商 客,以及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因此要强化对外宣传,通过多渠道、多方 位的(例如大众新闻媒体、网络、刊物、画册、新闻发布会、展示会等)开展 城市推介,将邢台市的古朴民风、浓厚文化底蕴、新时代风貌展现给全国、全 世界人民,扩大影响,不断提高知名度。 六、抓紧修编周边县城总体规划,应对城市发展新要求在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完善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保障大邢台城市的发展,抓紧修编周边沙河市、南和县、任县、内邱县四县(市)的县(市)城总体规划,在修编 中要综合协调好周边城镇与市区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市区发展的空间对接和产业对接,适度地进行产业和产业园区的整合,适应城市长期发展的要求。 谢谢各位!
02:32:51 01:59:52 18:30:10 12:19:15 12:11:05 18:00:41 19:48:09 10:43:47 16:18:46 16:10: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