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问题解决案例分析中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小学数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_参考网
小学数学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肖宗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枯燥的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新课标明确指出: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那么,怎样达成这个目标,并能得到较好地落实呢?一、注重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理解问题解决,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一方面,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当学生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学生应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信数学的用途和价值,为此,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教师要去鼓励学生看懂问题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熟悉的符号表达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所求的问题和情境中的条件,运用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分析数量关系,回忆所学运算及其它内容的数学意义,将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向别人解释自己所列模型的实际意义。例如在百分数认识教学中穿插教学千分数,并认识千分号,学生能很快掌握,还能很好地加以应用。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1.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将“隐性”的问题解决策略“显性化”。在问题解决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需要运用哪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使学生注意是否要调整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并组织好学生交流。2.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把握问题解决的多样性。 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教师的眼中会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如算式24EUR?,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它的意义:①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②24里包含几个6?③6除24,所得的商是多少?④24是6的几倍?⑤6与一个数的乘积是24,求这个数?⑥多少个6相加的和是24?⑦学校有24只皮球,平均分给三年级的六个班,每班得到多少个皮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驾驭着各种旧知,得以充分的发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三、 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合作习惯,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为解决问题铺路垫基组建学习小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人为宜。小组成员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每一个阶段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汇报员,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是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关键。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既能表现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第二,教师要使学生在讨论交流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结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互相尊重,打好合作的基础。(责任编辑 全 玲)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3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的其它文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朱绶青
2008年常州市中语会二等奖
当今时代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始于问题,创新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首要。但笔者发现,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尽如人意,总体表现为问题意识淡薄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问题 问题意识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教育&最大问题是学生没有问题&。过去,我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全都懂了,没有问题了。这样往往造成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的现象。新课程的实施,把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知识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鉴于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的课改形势下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尤为迫切与需要。在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培养策略。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本前提。只有学生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中,他才不会害怕表现自己,他才能积极地思索问题、有效地发现问题和大胆地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没有心理自由是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的重要因素。
1.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敢问。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为此,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语文课堂上增进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让学生确实感到自己与教师是平等、可以交流和沟通的,从而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犯错,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质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
2.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学习不是教师单向地给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会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就能够主动地参与,就爱自己提出问题。学生爱问,这不仅说明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需要解决的(即我们所说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说明他们的主体意识已增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好奇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思维训练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了问题的条件。
马丘什金认为问题情境通常必须包括三个主要成分:(1)要在问题情境中揭示出来的将被掌握的未知的关系、活动方式或者活动条件;(2)在提出的课题中必须完成的活动引起的对新的应当掌握的知识或者活动方式的需要;(3)学生分析所提出的课题的条件和掌握(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性,课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引起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这三个组成成分表现了思维的内部条件,即思维的对象(内容),思维的动机及可能性。只有具备这些思维的内部条件,才能产生问题情境。同时,只有借助于问题情境,才能最有效地建立学生思维的内部条件。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动作方式,便在头脑中产生了&问题&,并引发他们的思维过程,适当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问题教学来引导学生要思维的愿望,并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各类思维能力,从而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逻辑思维
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只有把思维能力培养好了,学生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人脑是一个加工场,它能将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成为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形成理性认识,形成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思维的逻辑加工,使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感性到理性,这在议论文的教学中尤其应该加强。如《论求知》这篇短文,在教学中不必先让学生预习,弄清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而就让学生围绕&求知&字,模仿写出有关求知的名言警句(论点),并思考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事例,并引进数学课上证明题的思维思路,使学生明白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而后在全班交流,看谁写得好;最后再与《论求知》比较,看看课文好在哪里,明白自己的不足。这种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为重点的教学,比简单的课文分析效果要好得多。
&&& 2.注重独立思维
没有思维就不会产生问题,没有问题也没有思维的动力。
独立思维,是指思想者、创造者的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心理自由和思想自由,是指一种非奴隶状态、非依从状态的思维,是思维破除种种束缚的一种自我展开和自我成全,是思维的触角向未知领域的自由舒展。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见疑)、提出问题(质疑)、解决问题(释疑)的思维方式,通过学生质疑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将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培养。
3.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美国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发散性思维概括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进行变式训练,变式训练是指变换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产生奇思妙想,实现巧问的目的。
首先,要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经常阅读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和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尽可能地吸收时政热点、焦点信息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充实自己。因为发散性思维有赖于丰富的想象,没有广博的知识,思维就没有物质基础,就会失去思考的源泉。如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可结合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城市下岗职工多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思考:找不到工作是什么样的大学生?曾经
有工作岗位的职工为何会下岗?这两种不同身份的人在求职就业方面有什么共同点吗?
这样的问题情境,就把课文课堂迁移到了社会生活中去,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理念&&学习就是生活,贯穿了&语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其次,在教学中采用一话多说、一图多问、一题多变、一问多答等办法,培养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发散思维的能力,开拓新知识,发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因求果,或以果溯因。像《伤仲永》一课,虽是文言文,但学生读两遍后就能明白其中心:天资再好,后天不努力也将无所成就。如果仅满足于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主旨,只要提问&造成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常人的原因是什么?&就足够了。但这一提问就可能把学生思维局限在课文之内,只知道在文中找作者的答案:&不使学&。如果换一种问法:&造成方仲永沦为常人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即把前一种问法中的&什么&换成&哪些&,就能把学生的思维激活,就能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引到课外,从作者的认识中产生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思维就会一下子活跃起来,从而产生许多好的答案:有答&家长贪利不使学&;有答&仲永自己不求学&;也有答&社会环境不让学&等。&
&&& 第三、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那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独创一说的做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设想、善于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和见解,特别是那些超出常规的想法要予以保护,因为不少创造就是起源于&异想天开&,如果对他们进行批评、挖苦,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如在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产生了异议,有的学生说生和义并不矛盾,想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东山再起,最终复国;韩信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一代名将;而楚王项羽乌江自刎,因此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面对课堂上这些&异样的声音&,我就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展开争论,学生们在争论中,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待双方唇枪舌战到山穷水尽时,再相机引导,给予点拨。
又如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说:&老师您讲的不对,&那天空中降落的灰气&此处不是嗅觉,而是视觉。&我听完后大胆地肯定了该生的学习思路,并说&灰气,你看得到还是能闻得到呢?&这样经过激烈的讨论后,答案不言而喻,学生的课堂思维活跃起来了。
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
4.尝试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的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对人们意识中原先存在的习惯认识加以批判或否定的思维过程,其思维结果往往与习惯性认识相反,或是针对原先认为正确的认识有所补正,或是针对某种认识进行否定&。用通俗一些的话说,也就是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见解中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当别人都在说好的时候,想想是否隐藏着坏的因素;当一些人都在谈论美的时候,思考一下其中是否隐含着丑的成分;当别人都加以否定的时候,再思量思量是否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对事物做一番这样的思索,常常能慧眼独具,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让人们耳目为之一新。如语文教学中教《愚公移山》一文时,引导学生对原先认为正确的认识有所修正,进行逆向思维。&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一切困难都要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在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都鼓励着我们一辈又一辈人为着美好的明天奋斗。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此话所概括的道理现已出现了观念上、认识上的缺陷,有时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同学们沉思片一刻后,就有人大胆发言说:&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固然可嘉,但一味蛮干,实在不敢恭维,他完全可以打通隧道,开辟一条方便捷径,何必每天挖山不止,浪费时间和劳动,让子孙后代跟着吃苦。&也有的说:&当时没有先进设备打通隧道,完全可以搬出大山,也可以在深山开发资源,未必去死挖山,这样不是聪明得多。&学生们的话新颖独到,不同凡响,思维特别活跃。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
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任务,但它却推动知识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促进新知识和原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补偿学生智力上的不足,便于其智力潜能的发挥,最终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的发展。
笔者认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因此,教师应看到非智力因素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动力功能,在教学中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和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力和对学习的情感。如为了让学生敢问,善问,问出水平,可在教学中开展评比活动,建立起各种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可以以相邻座位的几个同学为单位,建立起多个问题小组,以便组织问题讨论。教学设计多以问题探究为模式,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互问互答的竞赛活动,并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及时给予量化记录,对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表扬和鼓励,有价值的问题在班级黑板报上刊出。每月一小结,推选&最有价值问题&和&提问明星&,把好的问题、好的讨论、好的成果及时推广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发现并提出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项活动,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潜移默化中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以上策略将有助于发展学生主动质疑探究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周小山 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7)
2.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
3.黄彦.创造性思维教学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 论文,2003(10)
4.韩和鸣.试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上海教育科研,1997(9)
5.任挺,盛群力.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J].天津教育,1998(6)
6.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 一诺的blog - 连云港教育博客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摘要】:数学伴着我们成长,数学伴着我们进步,数学伴着我们成功。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需求
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1.实际教学的需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也处于一种核心地位。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对自己素质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但我们的许多教师往往会忽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的生搬硬套某种“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很好的帮助学生对生活中的信息更准确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解题能力不强,正确率低下,很难实现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目标。
2.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对“解决问题”提出:“(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中的解决问题”不仅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又是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特点
1.让儿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
长期来我们在教育中提倡一个“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评价一个人,只要他是什么“人物”就认为他就好;评价一件事,只要这件事结果好就一切都好;评价一节课,只要这节课学生解决了问题就行。我们很少去反思:解决问题的效率,解决问题所花的成本,这个问题解决对今后将产生的影响。其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一个终极目标是应该,也是可以落实在我们的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的,但是每当我们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中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比如,我们在处理小学数学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时,就一改传统的以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目的,我们将教与学的目标确定在“通过感知周长的意义,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们将整个课堂设计成了这样几个环节,“通过事物感知周长的意义”——“探讨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在课堂中,我们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一些多边形,让学生感知物体周长是指什么;然后,我们出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物体,提出:怎样能够知道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师生的互动中,得出“用绳围”、“用尺子量”、“将长方形或正方形物体在桌面上滚动”等很多方法;再后,教师只是提示了各种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的地方,就让学生分组进行解决问题;学生从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解决,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周长的解决,直至课堂结束时,教师才提出解决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的周长问题用什么方法好?整个一节课,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用了近三十分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进行了“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学习活动。
&2.让儿童时刻处于积极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中
&学校的学科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本质就是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提高儿童的认知素质。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两个有背于这一主旨的地方。第一就是将小学数学严格的划分为“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和“应用教学”,同时将这些分类泛化,弄出一些教学模式来,什么“概念教学”的归纳和演绎,“计算教学”的算理和算法,“应用教学”的类型和步骤等等。第二就是教学实践中,将活生生数学进行“类型化”分割和“技能化”训练,比如将应用问题划分出什么“平均问题”、“相遇问题”和“归一问题”等等等等,将计算问题弄成“操作技能训练”,大量的人为分类题目进行练习。这些问题严重违背了教学是为了发展人这一个宗旨。我们在教学中,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问题解决”这一层面上靠,不仅是“应用教学”,还有“计算教学”,还有“概念教学”等等。比如,我们的“小数乘法”的第一节课——小数乘整数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开始就“复习整数乘法的计算道理和计算方法”,然后出示一个小数乘整数题目,提出“怎样解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师生分析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从而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归纳,最后教师仅仅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今天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从而归纳出“将新问题还原成学过的问题”,这种“化归”学习的方法。整个一节课师生都处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
3.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刻都凸现出问题解决策略能力培养&
教学的真谛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会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当今学习的一个根本问题,“学会学习”的达成应该是衡量一个教学好坏的重要指标,而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途径,正由于此,我们长期来制力于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我们将此研究的突破口定在了“解决问题学习策略”上,经过实践我们提出了大量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学习策略,通过结合教材上的问题解决的学习,从“解决问题学习策略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策略技能”、“解决问题学习策略意识”等方面进行培养,收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发展人的目的。比如,我们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候,采取了“提出解决问题策略”——“设计解决步骤”——“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反思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流程。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抓住“以旧(长方形面积)引新(平行四边形面积)”,突出学习策略的理解和掌握。可喜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学生都能自觉地运用这个策略进行学习。
三、“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现状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严谨的教学结构、高密度的练习设计、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教师追求的这种高密度、快节奏,势必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
现在有的教师改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上虽然也有一些火热的场面,看似学生不断思考,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老师在牵着学生走。火热的场面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听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所在。在整齐划一的答案面前,学习没有了悬念,学生没有了疑问。教师的过度“指导”,实际上变成了对学生的主宰,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就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了。
另外,有的教师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以为然或敷衍了事。比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为《估算》。练习中首先让学生估算14+25、36—18两题,然后让学生比较估算值与精确值,意图是让学生归纳出估算值接近精确值的特点。学生A回答:因为14邻近的整十数是10,25邻近的整十数是30,所以14加25大约等于40,而14+25=39,估算的结果40非常接近计算的结果39。学生B接着马上提问并反驳:不对!如果是14+24呢?14邻近的整十数是10,24邻近的整十数是20,14加24大约等于30,而14+24=38,那么估算的结果30和计算的结果38相差的很多。当我听到学生发现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时,精神为之一振,而老师生怕讲不清楚或影响上课进度,只是敷衍了事:“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下面我们继续练习……”唉,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四、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措施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索发现过程。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课标中指出,“解决问题”是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则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原因,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可以使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感知清晰,想象活跃,记忆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以最佳心态获取信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1.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等教学手段,从生活实际中引入一些实物、场景,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依托这些情境进行分析比较;使抽象的数学问题能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初步数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体系,进而形成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数学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问题时,通过简短的引入语言,呈现七个小矮人的情境图,学生很快就会被这生活场景所吸引,头脑中马上闪现出小矮人、筷子,杯子等都有7,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有关6和7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它是如此亲近,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2.用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都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把故事带进课堂,用故事来创设情境。比如教学《十几减几》时我们就可以用《小猫钓鱼》的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帮小花猫和小黑猫解决问题,这样学习氛围就会更加愉悦。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内容充实形象,有“声”有“色”,给师生们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让原有的模式化教材变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更能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
1.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点就是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应尽力运用导入法,领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入课堂向学生讲解新课内容,传授各种知识,但不能只是把自己备课的材料以自己为主体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应运用启发、领引、指导的方式进行拓展式、启发式的教学。做到“目中有人”,以便因材施教;在讲授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是为了,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面对包罗万象的实际问题,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略,积极主导学生丰富生活积累,加强体验,充分“熟悉”生活和理解各种信息;注重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路和方法,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
[2]王建林.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5期.
[3]屈建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第10期.
[4]李平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小学数学教师》,2003年第11期.
[5]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2011年.
[7]林崇德主编.学习策略.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
[8]钟启全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杜晓新.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杜一凡.儿童探究式学习策略培养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2005年.
yinuo | 阅读全文(2538)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一诺的blog /42506/index.aspx
Copyright @
连云港教育博客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