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关乎头脑的长征早晨的成语

当前位置:
形容理解的词语
形容理解的词语
导读: 形容理解的词语(共6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词语、句子、描写的作用总结重点词语赏析常见出题形式答题格式1
解释或理解词语的含义作用答:“××”词本意是什么,这里指,,,,,表达出,,,,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前文找答案。3、认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这个词或者换成别的词语行不...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词语、、描写的作用总结形容理解的词语 第一篇
重点词语赏析
常见出题形式答题格式
1 .解释或理解词语的含义作用
答:“××”词本意是什么,这里指,,,,,表达出,,,,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前文找答案。
3、认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这个词或者换成别的词语行不行?)
A、 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
(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 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去掉或调换另一词,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不去掉或不调换,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围绕词语来赏析
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表扬了/赞美了/歌颂了/突出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重点句子赏析
A、重要的句子
是指在文章或语段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作用的语句。一般来说,昭示全文或段落中心、主要倾向的语句,体现文章思路的语句,起总领、总结或重要的过渡作用的语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都是重要语句。
B.解题思路与技巧:
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考虑。 从内容上看主要有:
①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灵;②点明文章背景;③揭示、深化文章主题。
从结构上看主要有:
①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②总结全文或总结上文;③承上启下;④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⑤前后呼应。等。
答题的几个方面
1.抓修辞答题。
对含有修辞格语句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如比喻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含有比喻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试题考查的重点。
2.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
1.文章尾句的一般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3.段首段尾句,多能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和总结。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抓表层义和深层义答题。
总体来讲,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
描写的作用
描写:刻画人物,描写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作铺垫等;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总结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11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自编】形容理解的词语 第二篇
理解重要词语的语境义及其表达效果
一、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知识点
1、重要概念的理解:
(1)语境:外部语境,内部语境
什么是语境呢? 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它对词语的含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而“外部语境”,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书面语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2)“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很难准确地把握文意。
一般地说,
所谓“重要词语”指以下词语:
A、 作者观点 文章主题
B、 文章结构
C、 修辞手法
D、 含蓄 概括 多义 指代
E、 反复强调
o ③反映深层次含义的含蓄的词语;
o ④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
o 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o ⑥有修辞的词语;
o ⑦有特殊指代义的词;
o ⑧概括性极强的词语;
o ⑨多义词语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概念解释
指代义:指一篇文章中某些词语中指代具体内容或含义,包括代词的指代义和非代词的指代义两种。
1.代词的指代义:
①了解代词的用法。
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
“那…”“那个…”“那些”是远指;
“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
“他”“她”“它”人(物)称代词
②在语境(上文)中,理解寻找。
③代入原文,检验合适与否
④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整合。
2.非代词的指代义:
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一样,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所不同的是前者的寻找范围并不只限于上文。非代词的指代义,在上下文里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阐释句,找到了阐释句几乎就等于找到了答案。
理解指代义须知:
1、找到该词所在位置,一般遵循 就近原则,在前后几句中推断 盖范围常较广。
2、指代内容复杂或隐蔽时,需运用分析归纳综合等手段求词义;组织语言尽量使用原文字眼,做到简明扼要。
4、可运用代入法检测所推断词义是否与原文内容相冲突。
1.根据语境,选择多义词义项中的一种意义。
本义:即这个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或扩大了范
围、中心的意义;
比喻义:通过打比方的方式产生固定意义。
2.其他词的语境义:
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意义。与多义词不同,它的意义是不固定的,离开了这个语境,其意义就不存在。
语境义的理解:
一个原则: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
方法技巧:
1、借助该词的基本义;
2、分析该词在句中的搭配成分或修饰成分;
3、联系上下文的感情色彩(褒贬中);
4、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义、借代义、比拟义、讳饰义、反语义)
5、理解词语的象征意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概而言之:一是借助词的基本义;二是词语所处语境。
1、从探究词语的搭配关系方面入手
正确地解释文中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而且对于某些词,如果不明词义,只要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可以大体揣摩出词语的意义。也就是要看词语所在的句子,而关键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看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
2、从释句处入手
有些词语的理解从本句中找不到答案,从上句中也找不到答案,这些词语往往比较抽象,对他们的理解同样离不开语境,从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这仍然是必由之路。与其他情况不同的是,因为他们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之进行阐释 ,这些阐释的句子我们称之为释句,释句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必须从下句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针对不同的考查题型,采取不同的方法:
(1)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中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
(2)对词语的比喻含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对词语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的理解,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4)对词语的理解还需要了解一些语法知识,如构词法、词语或短语的结构特点等。
二、 解题技巧
1、知类型:指代义
辨析同近义词
2、解题技巧:
(1).指代义
指代义:指一篇文章中某些词语中指代具体内容或含义,包括代词的指代义和非代词的指代义两种。
1.代词的指代义:
①了解代词的用法。
如“这”“这个”“这些”是近指;
“那…”“那个…”“那些”是远指;
“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
“他”“她”“它”人(物)称代词【形容理解的词语】
②在语境(上文)中,理解寻找。
③代入原文,检验合适与否
④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整合。
2.非代词的指代义:
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一样,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所不同的是前者的寻找范围并不只限于上文。非代
词的指代义,在上下文里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阐释句,找到了阐释句几乎就等于找到了答案。
理解指代义须知:
1、找到该词所在位置,一般遵循 就近原则,在前后几句中推断 盖范围常较广。
2、指代内容复杂或隐蔽时,需运用分析归纳综合等手段求词义;组织语言尽量使用原文字眼,做到简明扼要。
4、可运用代入法检测所推断词义是否与原文内容相冲突。
1.根据语境,选择多义词义项中的一种意义。
本义:即这个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或扩大了范
围、中心的意义;
(2)辨析同近义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形容理解的词语】
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
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
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感情色彩不同:
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
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搭配对象不同:
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语法功能不同:
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3)语境义
总原则:理解基本义,再看语境义;
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
具体方法技巧:
修辞类:比喻 拟人 象征
反语 双关【先分清类型再弄清本体(本义)】
情感类:【先分清类型再弄清本义】
特定类:【先分清类型再弄清本义】
形容明白的成语大全形容理解的词语 第三篇
1、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2、达地知根:指根底清楚、明白。
3、惇信明义:惇:重视;信:诚实。重视信实,明白理义。
4、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5、明白易晓:晓:知晓,明白。形容明白清楚,容易弄懂。
6、明白晓畅:晓:知晓,知道;畅:畅达。形容非常明白清楚。
7、罕譬而喻: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8、漆桶底脱: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9、朗若列眉: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10、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11、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12、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13、人心如镜: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14、博物通达: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识渊博,通晓事理。
15、牙清口白:牙齿洁白,口齿清楚。比喻说话清楚明白。
16、不明事理: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17、真相大白:大白:彻底弄清楚。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
18、昭昭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19、豁然确斯:指明白透彻。
20、洋洋洒洒: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21、洗眉刷目:比喻清晰明白。
22、独具会心:会心:领会别人未明白表示的意思。指对事物内含的意义有独到的领悟。
23、一览了然: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24、有道之士:明白事理的人。
25、晓以大义: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26、久梦初醒:形容长期从不明事理中开始明白过来。
27、通达古今:通达:明白。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28、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
29、分星擘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30、酌水知源: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31、不明就里: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
32、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33、一言而喻:喻:明白。一句话就使人了解或说明白。
34、一清二楚:十分清楚、明白。
35、众人察察:察察:清楚明辨。众人都很明白。
36、见经识经: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37、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38、浅显易懂:浅显:浅近明显。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
39、发明耳目:发明:启发,使明白。开阔视听,扩大见闻。
40、昭然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41、不清不白:不明白,不清楚。形容关系暧昧。
42、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
43、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44、似梦初觉: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刚刚明白过来。
45、心融神会:指心神融会贯通,领悟明白。
46、愚昧无知:昧:糊涂,不明白。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47、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
48、心知肚明:指心里十分清楚明白,不言而喻。
49、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50、简要清通: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51、不通时宜: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52、炳如观火: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53、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54、不言而明:明:明了。不用解释,就已经明白了。
55、不明真相:明:明白;真相:事情的实际情况。不明白事情的实际情况。
56、简单明了:简明扼要,一看就明白。
57、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58、匡鼎解颐:指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59、昭然著闻:昭然:明白的样子;著闻:众所闻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60、昭然可见:昭然:明白的样子。指明明白白,可以着见。
61、眼明心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62、固不可彻:固:固执;彻:透彻,明白。非常固执,无法说服。
63、一了千明:主要的问题了解以后,其余的问题也就清楚明白了。
64、心明眼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65、不甚了了: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66、炳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67、奖罚分明: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
68、水清石见:清:清澈;见:同&现&,显露。比喻情况搞清楚了,问题的性质也就明白了。
69、简切了当:指简单明白。
70、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形容人间真情的成语大全形容理解的词语 第四篇
1、赏心悦目:心情欢畅,看了舒服。形容看到美好的事物(如景色等)而心情欢畅。
2、春风得意:旧时形容士子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现亦形容事成后心满意足的情态。
3、逾墙钻隙:喻指男女偷情。
4、灰心丧气:丧失信心,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情投意合:投:合得来。形容双方思想感情和心意都很融洽。
6、桀骜不驯:性情倔强暴烈,不顺从人,不服管教(桀骜:性情倔强暴烈)。
7、海誓山盟:男女指山、海发誓,表示爱情要像山、海那样永恒不变。
8、捶胸顿足:敲打胸口,跺着双脚。形容悲伤、悔恨的情态。
9、天高地厚:比喻恩情深厚;也形容事物艰巨复杂。
10、两厢情愿:双方都出于本心地愿意。
11、千里头送鹅毛: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12、眉高眼低:指脸上的表情、神色。形容从脸部表情上流露出来的待人好坏的态度。
13、情见势屈:见:即&现&,显露;势:形势,处境。军情已经被敌方了解,又处于劣势的地位。
14、纸短情长:指信上写不完思念之情。
15、侧隐之心:同情遭受不幸的人而引起的怜悯的心理。
16、谈虎色变:原指曾被虎伤的人才知道虎的厉害。比喻有过亲身经历,才有真知。现多比喻一提起自己害怕的事物,脸色就变了,情绪就紧张起来。色:脸色。
17、舐犊情深:老牛用舌舔小牛,表露爱抚之情。喻指父母爱儿女之情极其深厚。
18、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惭:害臊,惭愧)。
19、一往情深:始终有着深挚强烈的感情(一往:一直,始终)。
20、不能自已:自己无法停止(已:停止)。多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21、满面春风:满脸是和蔼愉快的表情(春风:春天的风,比喻喜悦舒畅)。
22、忽忽不乐: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情态。
23、一见钟情:一见面就新生了爱情(钟情:情爱专注集中)。
24、难分难舍:形容双方感情很好,难以分离(分:分离;舍:放下)。
25、多愁善感:善:好,经常忧愁,容易感伤。形容感情脆弱。
26、怡然自得:形容和悦并自鸣得意。
27、扬眉吐气:舒展眉头,吐出胸中憋着的那口气。形容摆脱长期受压状后痛快、振奋的心情和神态。
28、略变原情:撇开表面的事实,从情理上加以原谅。
29、槁木死灰:槁:枯干。枯干的树木,冷了的炉灰。比喻毫无生气或心情极端消沉。
30、抵足而眠:脚碰脚地睡眠。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31、愁眉苦脸:皱着眉头,苦丧着脸(苦脸:愁苦的面容)。形容忧愁苦恼的脸部表情。
32、归心似箭:形容返回的心情十分迫切。
33、跃跃欲试:形容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跃跃:因迫切期待而心情激动的样子)。
34、谈情说爱:男女叙恋情,谈恋爱。
35、藏头露尾:形容遮遮掩掩怕暴露真情。
36、手足之情:兄弟的情义。
37、黯然神伤:情绪低落,精神沮丧,心情忧伤(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
【形容理解的词语】38、怅然若失:心中迷离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心情忐忑的样子。
39、怦然心跳:由于受某种事物的影响而思想感情起波动(怦然:形容心跳)。
40、交浅言深:言深:话说得恳切。指对交情不深的人恳切地加以劝说。
41、甘心情愿:完全出于自愿。形容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42、暗送秋波:指女以目传情(秋波:秋水清澈明净,比喻明亮的眼睛),喻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43、豪情壮志:豪壮的心情,雄伟的理想。
44、总角之交: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梳成小髻,指童年时代。总角时结下的交情。指童年就很要好的朋友。
45、人琴俱亡:亡:死去,不存在。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46、身心交病:交:一齐,同时;病:损害。身体和心情都很坏。
47、意气用事:意气: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任性的情绪。凭感情冲动办事。
48、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经验。
49、婆婆妈妈:形容言语罗嗦,办事不干脆利落。也形容感情脆弱。
50、不露声色:思想感情不从语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51、插科打诨:穿插进一些逗趣的动作、表情或话语(科: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恢谐逗趣的话)。
52、不为已甚:为:做;已甚;过火的事。指不做过分的事情。
5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旧时指恋爱事)。
54、古道热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热肠:热心肠。形容待人真挚、热情。
55、狂奴故态:狂:纵情任性,不受拘束;奴:这里是亲狎的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指所谓狂士的老脾气。东汉隐士严光跟光武帝刘秀本来是同学。
56、平心静气:心情平静,不感情用事。
57、情不自胜:胜:承当得起,这里指忍受。感情悲痛得无法忍受。
58、民怨沸腾:百姓的怨怒之情达到顶点。
59、深情厚谊:谊:交情。深厚的感情与友谊。
60、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妨害。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61、高歌猛进:大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大踏步地前进。
62、丝恩发怨:细丝那样的恩情,头发那样的仇怨。形容极小的恩怨。
63、铁石心肠:心肠跟铁石一样硬。形容不易为感情所动。
64、知情达理:见&通情达理&。通晓人情,理解事理。形容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65、慷慨激昂:精神振奋,正气凛然,情绪激动,意气昂扬(慷慨:精神振奋,充满正气;激昂:情绪激动,昂扬)。
66、六亲不认:六亲:指所有亲属。形容不通人情世故,跟任何亲属都不来往。有时指对谁也不讲情面。
67、百爪挠心: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68、知遇之恩: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69、疾言厉色:言语急迫,神色严厉。多形容发怒或发窘的情态。
70、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情愿,乐意;饴:麦芽糖浆。像饴糖似的甜美。比喻甘心情愿受苦或就死。
71、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语句。形容心情急切或形势紧迫时没有把话说清或说对。
72、柔心弱骨:形容性情柔和。
73、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落叶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74、戒骄戒躁:警惕防止骄傲或急躁的情绪的产生(戒:防止,警惕)。
75、气味相投:气味:比喻思想作风或意趣情调;投:投合。(
76、字里行间:指文章的字句中间所表达、流露或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77、打情骂俏:相互假意打骂,借以调情。
78、情意绵绵:感情心意很深长(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79、人情淡薄:指人的感情非常冷淡,不深厚。
80、七情六欲: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耳、目、口、鼻、身、意所生的欲念)。
81、冷若冰霜:冷淡得跟冰霜一样。形容人不热情或不温和。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可接近。
82、莫逆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莫逆:不相抵触;指思想一致,感情投合)。
83、世态炎凉:社会上所遭受到的亲热和冷淡(世态: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84、金兰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后也指结拜兄弟。
85、难言之隐:难以明说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或缘由。
86、义形于色:伸张正义的情绪从脸色上表露出来。
87、倚门倚闾:闾: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
88、如胶似膝:像胶和漆一样,粘住就分不开。形容感情深厚亲密,难分难舍。
89、油然而生:(思想、感情等)自然而然地产生。
90、通情达理:通晓人情,理解事理。形容说话做事合情合理。
91、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在旁边看(冷眼:观察事物时的冷静或冷淡的神情)。
92、麻木不仁: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反应迟钝或情绪淡漠。
93、束缊请火:缊:乱麻;请火:乞火,讨火。搓乱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为别人说情或引荐。
94、浅斟低唱:斟:筛酒。缓缓地喝酒,听人曼声歌唱。形容封建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态。
95、自惭浅薄:自己羞愧在学识或知识方面不如别人。浅薄:①缺乏学识或修养;②(感情等)不深,微薄;③轻浮。
96、人心如面:人的思想情况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
97、楚楚有致:整洁鲜明,富有情趣。
98、呼天抢地:呼喊苍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的情状。
99、手下留情:做事要留下情面,不要做得太绝。
100、好景不常:景:光景,时机。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常用来表达感伤的心情,现多用于贬义。
101、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一样。比喻心情紧张,情绪不宁。
102、强颜欢笑:勉强地做出欢笑的脸部表情(强颜:十分勉强的神态)。
103、坐立不安:坐着站着都不安稳。形容心情不安或烦躁的样子。
104、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后来用以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现在用来比喻大略地观察一下。
105、幕天席地:把天当作幕,把地当作席。本来形容胸襟旷达。现在也形容野外生活中不畏艰苦的豪情。
106、热火朝天:炽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比喻气氛热烈,情绪高涨。
107、含饴弄孙:嘴里含着饴糖逗小孙子(饴:麦芽糖)。形容老年人的闲情乐趣。
108、恩重如山:恩情像山一样深重。
109、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表情。
110、好景不长:美丽的风景不能永远存在;表示对美好的光景消逝的感伤、惋惜。
111、人之常情:一般人通常的感情或想法。
112、任人唯亲:任人:任用人;唯:只;亲:关系密切,感情好。任用人不管德、才如何,只选择跟自己感情好,关系密切的。
113、豪放不羁:形容人性情豪迈,不受拘束。
114、直情径行:任凭自己的意思做下去。
115、一厢情愿: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到对方同意与否,客观条件具备与否。
116、冷言冷语:从侧面或反面说含有讽刺意味的冷冰冰的话。讽刺讥笑的话语。
117、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118、乱箭穿心:好多箭射穿心窝,喻指内心极端痛苦。
119、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长流。原来比喻人的崇高风度或名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流传。现在有时比喻恩德情谊的深厚。
120、老牛舔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情。
121、含情脉脉:深沉的温情从眼神中流露出来。多形容女子微含娇羞而又无限关切的情态。
122、缠绵悱恻:形容内心苦闷难以排遣,也指诗文等感情深沉,言辞婉转。
123、一面之识:只见过一次面。表示交情不深。
124、生死与共:同生共死。形容彼此情深义重,相依为命。
125、情逾骨肉:情谊深厚超过亲人(骨肉:比喻至亲)。
126、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127、肃然起敬:严肃恭敬地产生敬仰的感情。
128、急不可耐:急得不能忍耐。形容形势紧急、心情急切。
129、耿耿忠心:非常忠诚的思想感情。
130、终身大事: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男女婚嫁而言。
131、愁眉锁眼:双眉紧锁,眼皮下垂。形容忧愁苦恼的表情。
132、情理难容:于情于理都难以容忍宽恕。
133、眉来眼去:用眉眼去传递达情意。
134、水性杨花:水任意流动,杨花随风飘荡,多比喻女子用情不专。
135、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黯然:阴暗的样子),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136、声情并茂:声:指唱腔或语言的音乐性;并:(两方面)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丽而丰盛。形容演唱时的唱腔或语言的音乐性有很深的造诣,所表达的感情又很充沛而动人。
137、不动声色:话音和表情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有所变动。多形容冷静、镇定。
138、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分离。形容不近不远,不亲不疏,相互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指文情若实若虚。
139、莫逆于心:不在心里互相抵触(莫逆:没有抵触,思想感情相一致)。指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140、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141、从一而终:始终如一。多指感情专一,不三心二意。封建社会还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终身守寡的封建教条。
142、情窦初开:少年男女开始萌发爱情(情窦:男女相爱的心窍)。
143、怨天尤人: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埋怨别人。
144、魂牵梦萦:在梦魂中还在牵挂萦绕。形容思念情切。
145、楚楚动人:鲜明整洁,洒脱出众,使人觉得生动可爱(楚楚:鲜明整洁,洒脱出众的样子)。
146、楚楚可怜:原指幼松丛生柔弱可爱,后形容姿态娇美妩媚,令人怜爱。
147、恩断义绝:恩爱、情义断绝。多指夫妻间感情破裂,而致离异。
148、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愉快的事情。
149、白头如新:白头:老年,这里形容时间很长;新:新近。相识已久,还同才认得的一样。形容交情不深。
150、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畏权势,不徇私情。
151、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152、肝脑涂地:形容人惨死的情景。也表示尽忠竭力,万死不辞。
153、不省人事:省:知道。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54、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比喻声势或力量巨大,也比喻情绪、心思波动得厉害。
155、怡情悦性:使心情舒畅愉快。
156、情见乎辞:见:即&现&,表现;乎:文言介词,作用同&于&;辞:言辞。泛指真挚的情意表现于言语之中。
157、不情之请:不近人情的请求。常用作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158、一见倾心:一见面就从心里爱慕(倾心:一心向往)。
159、惊魂未定:受惊的灵魂没还有安定下来。形容受惊之后,心情尚未平静。
160、精神焕发: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高涨。
161、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睫毛。指没有睡觉。多形容因心情不安而长夜不眠。
162、情同手足:手足:比喻兄弟。彼此感情深厚,好像亲兄弟一样。
163、溢于言表:指思想感情从语言中充分显露出来(溢:水满外流,引申为充分流露)。
164、耳鬓厮磨:鬓:面颊两旁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
165、如醉如痴:像醉鬼像痴人。指人的精神状态不正常。神情恍惚。
166、一见如故: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故:老朋友。
167、慷慨陈词:情绪很激动地发表意见。
168、巧言令色:巧言:虚伪的好话;令色:讨好别人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样子。嘴上说得好听,脸上装得和善。
169、患难之交:交:交情,朋友。指同在一起经历忧患、困难的朋友。
170、拍手称快:鼓掌表示非常痛快。多用以表示正义得到伸张时的痛快心情。
171、自觉自愿:自己觉悟到应该那样做,自己情愿那样做。
172、人心所向:人民群众所向往的,所拥护的。人们思想感情的归向。
173、甘极如饴:像饴糖似的甜美。比喻甘心情愿受苦或就死。
174、柔情蜜意:温柔、亲密的情意。
175、济济一堂:形容很多人情意融洽在聚集在一起。
176、不上不下: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无着落,事情不好办。
177、阮囊羞涩:阮孚为钱包缺钱而感到难为情。多形容现金缺乏,经济困难。
178、儿女情长:青年男女恋情缠绵,难分难舍。
描写修养的好词好句好段大全形容理解的词语 第五篇
1、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处的环境形成的。由此可见,人的良好的道德修养也是人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作用以及舆论导向下逐步形成的。一个好的环境能够使人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道德修养,反之,也会让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道德沦丧。现在有些人道德修养滑坡的原因是受拜金主义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2、俭以养德 修心养性 分文不取 文质彬彬 讲信修睦 正大光明 忠孝节义 爱人以德
3、如果你和有修养的人在一起那是你的福气,当你碰到难处,他会为你着想,帮你解决困难;当你处在尴尬境地,他会为你圆场,不会冷嘲热讽;当你左右为难时,他会为你出主意想办法。
4、俗话说:&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光明磊落胸襟阔,心底无私天地宽。四海之内皆兄弟,常存感恩之心,面对我们的自然万物吧!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时代,那么幸福,那么快乐,我们要为这个时代争光添彩,要锦上添花,不要迷迷糊糊地荒度光阴,不要规矩和修养。我觉得这样做,人才是最有价值的。
5、修养是面对心性不投之人时,表现出的沉默与笑容。世界之大,众生之多。每个人在遗传基因的影响和后天环境的塑造下,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古人云,话不投机半句多。只是这不多的言语背后,一份微笑,让你显出与众不同的豁达和从容。笑是对不同声音的理解,是对自我的执着,是包容,是大度。
6、微笑是一种修养,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
7、修养不关乎身份地位,无论贫富。即使是卖报的老头,他的修养也可以使他比一般人都高大;而田家炳先生,他除了爱心之外,更让人感动的应该是那瓶只装有一口水的瓶子。
8、修养是你在别人失意时一句体贴的话语,是别人帮助你时一句简单的道谢,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9、才德兼备 德高望重 恩德如山 菩萨心肠 功德无量 千古流传 积善成德 三从四德
10、同心同德、诚实可信。
11、当金钱的罪恶弥漫了大地,利欲的风雨遮盖了天地,人们才意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12、修养就是一个人在科学文化、艺术、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通常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具体表现。我们摸不着它,看不着它,但却可以从有修养的人身上感觉到它的存在。简而言之,修养讲究的是一个人品格的锻炼和培养。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人都欣赏这种良好修养所自然流露出来的美,但它又是着实难以修炼的。
13、谈到个人修养,我就想起培根在《论美》这篇文章中指出,形体之美胜于容颜之美,而气质之美是最高境界的美,而人的这种气质跟一个人的修养分不开的。所以,古人特别讲究修身,觉得修身是一切成功的基点。但是,现在社会里,修养被许多人忽视。
14、当你用爱心对待别人时,也会得到爱的回报。对别人的宽容、理解、善良地对待身边的一切人,是一种修养,有修养的人道德是高尚的,人格是健全的,懂得如何帮助人、爱护人、尊重人,没有歧视,没有不屑,不会冷落人,用百姓通俗的语言讲就是:&不会瞧不起人。&人的修养是最朴素的,与地位贫富无关,关键是为人的准则。人生百态,任何一种不可知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也可能影响着别人命运的判断和取舍。如果一个人过多地受到打击,歧视,他的心灵就会播下仇恨的种子;如果受到尊重、平等地对待,人格就会不断得到完善,对生活也会充满热情,做事的劲头也会更足,为社会创造更多和谐和的音符,修养也是构筑和谐和社会最重要的因素。
15、天空无语,但有鸟儿为它欢快地歌唱;大地无言,但有万物为它点缀着美丽;大海无言,但有鱼儿为它谱写生命的乐曲。同样,人即使无语,他表现出的修养自会诠释生命的价值。
16、修养不是矫揉造作,不是无病呻吟,她如&清水出一芙蓉,天然去雕饰&。修养是&不以物喜,不以巳悲&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生的完美诠释。修养是一种成熟、奋进、坚强;一种感染人的气质、涵养、风度;一种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和热爰。
17、个人修养基本不看外表,主要看个人的内在德行。包括德,即品德,是内在的东西,是个人修养的主要内涵行,是由内在品德素质决定的外在表现。这两样构成了个人修养。
18、长时间迷失在物质、金钱、名利的洪流之中,我们与世推移、随流逐波。渐渐地,虚无的金色迷住了我们的双眼,无底的欲望倾斜我们心中的天平,让我们抛弃了道德的修养,为名利所驱使。
19、修养是面临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与冷静,修养是平淡日子里的用心,是对身边每一份情感的珍惜。
20、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做一个文明的生是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21、对于修养,伏尔泰说:&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不同的不是出身而是修养。&阿密埃尔说:&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修养的影响力。&
22、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举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更甚至接听电话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呢?这里面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了。有时,优雅和礼貌并不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欣赏这样的美。并不一定长得很美、很帅;并不一定拥有一把很好的嗓子、或者一只名牌的手表,稍加注意,就可以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个人的修养了。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仅仅是母亲给的。但优雅礼貌的行为则是后天的获得。许多时候,后天的获得都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的。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道出了修养二字的深刻;&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古人的话诠释了人心中修养的尺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告诫更启示着人们要从点滴做起,提高修养。
24、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修养的基础是内心对话,人在这种对话中既是自己的原告,又是自己的辩护士和法官。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以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
25、修养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修养是火,燃烧生命之源。让我们秉承修养之火把,走向未来,来创造人生的奇迹,擦亮这一颗试金石
26、忍耐与宽容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一定要收敛那些娇小姐、公子哥的脾气,学会爱,学会微笑。&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使我们温暖,使我们幸福,使我们更开心、更快乐&&刁蛮任性、斤斤计较会让你成为被人指责的没有教养的人。给那些不友好的人善意的微笑,既能够让对方无地自容,也能够让自己给别人留下大度、善解人意的好印象。忍耐并不是懦弱,也不是没有自尊,而是宽容的美。放下坏脾气,在适当的时候让一步,不仅可以体现出你的涵养,而且还会让你成为受欢迎的人。
27、修养如书,精彩其内;修养如乐,怡情无声。与有修养的人交往,你会感受到人性的美,成为有修养的人,你会体悟到生活的美!与有修养的人谈话,如品香茗,修养是一杯温馨的茶,你只有仔细地品尝,才能欣赏到它的妙处。
形容混乱的成语大全形容理解的词语 第六篇
1、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2、粉饰太平:粉饰:涂饰表面。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
3、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4、拨乱反治: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5、齐梁世界:齐、梁是六朝时的两个王朝,因为政治腐败,故统治时间短暂。比喻国家衰弱混乱。
6、拨乱为治: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7、眼花历乱: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8、整顿干坤: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9、一塌糊涂:糊涂:混乱。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10、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1、以假乱真: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12、混造黑白:故意颠倒黑白,制造混乱。
13、趁哄打劫: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14、政庞土裂:庞:庞杂;裂:分裂。政策杂乱,国土分裂。指政治混乱,地方势力割据。
15、拨乱返正: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16、晦盲否塞: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17、匡乱反正: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18、迷迷糊糊: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19、整顿乾坤:乾、坤:八卦中的两个卦名,指天和地。指整顿混乱局面,使天下恢复应有的秩序,社会趋于安定。
20、拨乱反正: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21、乌烟瘴气: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22、黑白混淆: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23、淆乱是非:淆乱:混淆,混乱。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24、十清九浊:指混乱不堪。
25、乱世英雄: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26、红紫乱朱: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27、禁乱除暴:禁:制止;乱:混乱;暴:强暴。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28、理不忘乱: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29、淆混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30、返正拨乱:返:回复;正:正常;拨:治理;乱:乱世。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31、皂丝麻线:皂:黑。黑色的丝线与白色的丝线搀杂在一起。比喻不清不白,关系混乱。
32、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33、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34、禁暴止乱:禁:制止;暴:强暴;止:制止,平息;乱:混乱。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35、混淆黑白: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
36、狐裘蒙戎:狐裘的皮毛凌乱。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茸,蓬乱的样子。
37、阴错阳乱:使阴与阳相互错乱。比喻颠倒黑白,人伦混乱,道德失常。
38、救乱除暴:救:拯救;除:铲除。禁除暴行,治理混乱的局面。
39、除残去乱:铲除残虐的坏人,消除混乱的局面。
40、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41、礼烦则乱:礼仪繁琐势必导致混乱。
42、浑水摸鱼: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43、混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44、政令不一: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45、朝出夕改: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46、多梳发乱:梳理过多,反而会把头发弄乱。比喻想得太复杂,反而引起思路混乱。
47、不知所云: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48、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49、盗贼蜂起:社会秩序十分混乱。
50、七慌八乱: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51、颠倒错乱: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52、匝地烟尘:匝地:遍地;烟尘: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到处都能看到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形容兵荒马乱的混乱景象。
53、五里云雾: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54、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55、白黑不分: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56、鸡飞狗走: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57、世事纷扰:纷扰:纷乱。形容社会情况混乱。
58、心慌撩乱:心里慌张忙乱,心绪混乱。
59、兵相骀藉:骀藉:践踏。军队在混乱中互相践踏。
相关热词搜索:
1、“形容理解的词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理解的词语" 地址:/wendang/gongzuozongjie/48283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晨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