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怎么看脱去的水分子数求氢原子跃迁数目 的题,列出的

氨基酸脱水缩合 - 搜狗百科
氨基酸脱水缩合
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和而成的化合物,叫做。
氨基酸脱水缩合
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
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和而成的化合物
氨基酸分子结合的方式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 (—NH2)结合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NH—CO—)叫做。其中生成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以此类推,有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几条肽链,它们通过一的化学键互相结合一起。这些肽键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例如,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含两条肽链.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肽键。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含有一个肽键)。以此类推,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在细胞内,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成千上百,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这就是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较为特殊,它没有自由的α-氨基。脱水缩合时,虽同样脱去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但所形成的肽键中没有-NH-,其N原子不直接连接H原子,而与三个C原子相连。
1.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2.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18x(脱去的水分子数)3.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m,氨基个数为n,则缩合为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为 m-n+肽链数。4.若已知多肽中的氮原子数为m,则缩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最多为m。5.蛋白质中氨基数=R基上氨基数+肽链数=各氨基酸中氨基总数-肽键数6.蛋白质中羧基数=R基上羧基数+肽链数=各氨基酸中羧基总数-肽键数7.C原子数=R基中C原子数+氨基酸个数×28.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原子的总数-脱水水分子数×2=R基中H原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29.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水水分子数=R基上的O原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10.)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R基上的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意见反馈及投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周期(11.23)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1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选择题1.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答案】C2.分析多肽E和多肽F(均有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多肽E和多肽F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元素或基团 C H O N 氨基 羧基
多肽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F 182 294 55 54 6 1
A.199和181B.340和281C.58和53D.51和49【答案】D【解析】多肽E中有3个氨基,可推出R基中有两个游离的氨基,排除这两个氨基中的N原子,还有53-2=51个N原子,按照一个氨基含一个N原子,则多肽E应由51个氨基酸组成;多肽F中有6个氨基,可推出R基中有5个游离的氨基,排除这5个氨基中的N原子,还有54-5=49个N原子,按照一个氨基含一个N原子,则多肽F应由49个氨基酸组成。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学科网【考点定位】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名师点睛】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水分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1)碳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4)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5)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学科网3.已知甘氨酸和另一氨基酸缩合形成的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N2O5,甘氨酸的分子式为C2H5NO2,则另一氨基酸为:[来源:学*科*网]【答案】D【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4.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它有下列4种氨基酸组成: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那么该多肽彻底水解可产生多少个谷氨酸分子:A.4B.5C.6D.3【答案】A【解析】每个氨基酸上都只有1个N,所以,根据多肽的分子式,可知此多肽应为十肽。十肽主链上的氧原子是11个,而分子式中O为19个,说明还有8个是R基提供的。而分析上述四种氨基酸可知只有谷氨酸的R基上有O,为2个,所以此多肽有4个谷氨酸。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名师点睛】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水分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1)碳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4)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5)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学科网5.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分是: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B.第44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答案】B【考点定位】蛋白质分子的结构6.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A.q+1B.q-2C.p-1D.p+1【答案】C【解析】比较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可知,赖氨酸含有2个氨基,每一种氨基酸都含有一个羧基,所以以氧原子为突破口进行计算,氧原子总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R基氧原子总数,所以氨基酸数为P-1,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定位】蛋白质分子的结构7.—个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C3H7N02)和另外一种氨基酸X,X的化学式是:A.C5H7NO3B.C5H11NO2C.C5H9NO4D.C5H7NO4【答案】C【考点定位】蛋白质分子的结构8.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即使像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张素等由相同数量的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生理功能也差异很大。其原因不可能是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或合成场所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氨基酸排列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 高考生物蛋白质核酸的计算知识点与复习策略指导
高考生物蛋白质核酸的计算知识点与复习策略指导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作为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难点和每年高考中必考的考点,参透生物计算题的奥秘意义重大,下面是学而思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蛋白质核酸的计算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蛋白质核酸的计算知识点
  (1)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①计算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
  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m,氨基个数为n,则缩合为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为m-n+肽链数。
  若已知多肽中的氮原子数为m,则缩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最多为m。
  ②计算蛋白质中的O、N原子数目:
  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R基上的O原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
  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R基上的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③计算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若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链状肽,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
  若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则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④氨基酸数与相应DNA及RNA片段中碱基数目之间关系的计算:
  (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2)核酸的相关计算:
  ①DNA的种类=4n(n代表碱基对数);
  ②DNA的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苷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2)18;
  ③RNA的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苷酸数核糖核苷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苷酸数-1)18。
  高中生物复习策略
  理清实验,弄懂原理
  毫无疑问,实验类型题也是生物高考热门题型,它有两种形式,一是高考考纲列出的实验题及其创新,二是自由设计实验题。于前者,大家需要的是熟记课本实验原理,弄清楚所做题目它想创新在哪里创新,所有创新题的原理都是来自课本或者是题目中给出的新的概念,这种题目的处理方法可以参考大家自己的资料,学长只是给大家弄个大方向;第二类型的题目也是需要弄清原理,多加练习,基本上一道题目也能拿去大部分的分数。
  找到薄弱,多加练习
  建议大家将高三上学期所有考试的试卷拿出来看一遍,首先是复习这些错题,其次希望大家能够将做错题目的知识点进行分类,这样就能够直观的看出你哪个方面薄弱,同时好好利用这个假期补缺,这个方法不仅仅适用于生物,所有学科都是一样的。
  科学复习,劳逸结合
  建议大家文理交叉复习,题量与看书都要保证,并且要拥有充足睡眠(Ps这个根据个人习惯,也不强求,建议6~8小时吧)据老师们说早晨和入睡前是记忆的好时间,学长建议大家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时间吧
【高三生物】相关内容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江西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高二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6题,每题3分,总分48分)1.有机羧酸酯A的分子式为C22H34O5,n molA完全水解可得到n mol羧酸和2n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 C18H18O5 B. C18H24O4 C. C18H26O5 D.C18H28O52.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其中的毒素很多,下列是分离出来的四种毒素的结构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②、③互为同系物B. 各1mol ①、③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消耗2mol NaOHC. 等物质的量②、④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生成的水比后者少D. ③、④互为同分异构体,各1mol③、④均能与6 mol H2加成 3.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 观察Fe(OH)2的生成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C.实验室制取氨 D. 验证乙烯的生成 4.据化学知识及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句数是()①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②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③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④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⑤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⑥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 ⑦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⑧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⑨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⑩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A. 1句 B. 2句 C. 3句 D.4句 5.有关有机反应说法正确的是()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盐析.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②⑤⑥6.下列十组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组数是()①肌醇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聚乙烯、酚醛树脂、纤维素、涤纶、麦芽糖、胰岛素都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④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性二糖⑤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⑥石油、煤、天然气、油脂都属于化石燃料⑦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⑧甲酸乙酯、葡萄糖、麦芽糖、淀粉这四种物质的共同性质是他们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银镜反应⑨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A. 0组 B. 1组 C. 2组 D.3组 7.下列有机物的同系物中,①乙炔的同系物;②苯的同系物;③饱和的一元醇;④饱和的一元醛;⑤饱和的一元羧酸;⑥饱和的一元醇和饱和的一元羧酸生成的酯.完全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的是()A. ①④⑤ B. ④⑤⑥ C. 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8.如图是我国化学家近年来合成的两种聚乙炔衍生物分子的结构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和B均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且水解均生成两种产物B. A水解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C. A和B的链节中均含有2个以上手性碳原子D. 1molA和B各与热碱液反应,均最多消耗2n mol NaOH 9.某多肽分子式为C46H71O24N13,完全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则1mol该多肽彻底水解生成的谷氨酸(C5H9NO4)的物质的量为()A. 3mol B. 4mol C. 5mol D.6mol 10.有下列10种物质:①甘氨酸,②苯酚,③醋酸,④牛油,⑤甲酸甲酯,⑥甲醛,⑦溴水,⑧苛性钠溶液,⑨金属钠,⑩氯化铁溶液,前五种物质中有一种跟后五种物质均能反应;后五种种物质中有一种跟前五种物质均能反应,则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 ①⑦ B. ①⑧ C. ②⑧ D.⑤⑨ 11.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A. ①②③⑤ B. ④⑥⑦⑧ C. ①④⑥⑦ D.②③⑤⑧12.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OHCH3
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 ⑥CHCl=CH﹣COOH中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的是()A. ③⑤⑥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①③⑤13.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A. 和 B. CH3CH2Cl和CH2ClCH2CH2ClC. CH3COOH和C17H33COOH D. C2H5OH和CH4O 14.下列有关高分子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一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B. 一般比同质量金属强度大C. 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 有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耐磨、耐油、不透水等特点 15.已知A为烃,B是烃的衍生物,由总物质的量为1mol的A和B组成的混合物在2.5mol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二氧化碳和2mol水.A、B分子式不可能是下列组合中的()A. CH4O、C3H4OB. C2H4、C2H4O2 C. C3H6O3、CH2O2 D.C2H2、C2H616.分子式为:C7H8O3N2的有机物中符合:氨基与硝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并呈对位的同分异构体数有()A. 12种 B. 10种 C. 6种 D.4种 二、填空题(共计52分)17.下列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做银镜反应后残留的银,用稀氨水洗涤B.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C.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D.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 18.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1)证明葡萄糖为还原性糖的反应:(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3)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4)合成人造羊毛()的反应:. 19.鉴别苯,苯酚溶液,碘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己烯,四氯化碳时,只能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加入该试剂震荡,静置片刻,各种试样出现的相应现象是:(1)苯(2)苯酚(3)碘化钾(4)硝酸银(5)己烯(6)四氯化碳. 20.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H=﹣116kJomol ﹣1②△H=﹣253komol ﹣1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 沸点/℃异丙苯 120 0.丙酮 58 0.苯酚 94 1.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器A中通入的X是.(2)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和中进行(填装置符号).(3)在分解釜C中加入的Y为少量浓硫酸,其作用是,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4)反应②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是.(5)中和釜D中加入的Z最适宜的是(填编号)a.NaOH
d.CaO(6)蒸馏塔F中的馏出物T和P分别为和,判断的依据是.(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 21.(18分)聚己二酸丙二醇酯是性能很好的耐热性和耐久性增塑剂. 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3 已知:①烃A的相对分子量为8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为一氯代烃;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④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 .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G的化学名称为.(4)①由D和H生成聚已二酸丙二醇酯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若聚已二酸丙二醇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6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填标号). a.30
d.48(5)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含立体异构):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2的是(写出其中一种结构简式).(6)请设计以甲苯、乙醛为有机原料(其他无机原料任选)合成肉桂酸(的合成路线示意图. )已知:示例:H2C=CH2 CH3CH2OHCH3COOC2H3.江西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6题,每题3分,总分48分)1.有机羧酸酯A的分子式为C22H34O5,n molA完全水解可得到n mol羧酸和2n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 C18H18O5 B. C18H24O4 C. C18H26O5 D.C18H28O5考点: 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分析: 有机羧酸酯A的分子式为C22H34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则说明酯中含有2个酯基,结合酯的水解特点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解答: 解: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22H34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说明酯中含有2个酯基,设羧酸为M,则反应的方程式为C22H34O5+2H2O=M+2C2H6O,由质量守恒可知M的分子式为:C18H26O5,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把握酯化反应中碳原子个数变化、官能团的变化为推断的关系,侧重酯的性质的考查. 2.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其中的毒素很多,下列是分离出来的四种毒素的结构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②、③互为同系物B. 各1mol ①、③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消耗2mol NaOHC. 等物质的量②、④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生成的水比后者少D. ③、④互为同分异构体,各1mol③、④均能与6 mol H2加成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A.结构相似,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B.①、③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C.②比④多1个甲氧基;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碳碳双键和苯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解答: 解:A.①与③相差一个甲氧基,故不能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①、③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二者都含有一个酯基,所以各1mol ①、③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消耗2mol NaOH,故B正确;C.②、④相比,②中多1个甲氧基,则等物质的量②、④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消耗氧气比后者多,故C错误;D.③与④化学式相同,只是其中的一个甲氧基位置放置不一样,互为同分异构体;1mol③与氢气加成需要5mol、1mol④与氢气加成需要5mol H2,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及官能团和性质的关系,难点是C,要利用结构简式中不同点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3.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 观察Fe(OH)2的生成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 C.实验室制取氨D. 验证乙烯的生成 考点: 真题集萃;实验装置综合.分析: 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要隔绝空气;B.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D.制取乙烯需要170℃,温度计测定混合溶液温度,且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解答: 解: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要隔绝空气,植物油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小于水,所以用植物油能隔绝空气,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故A正确;B.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应该用烧杯溶解硝酸钠,然后等溶液冷却到室温,再将硝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C.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常温下,氨气和氧气不反应,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C错误;D.制取乙烯需要170℃,温度计测定混合溶液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溶液中,且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醇易挥发,导致得到的乙烯中含有乙醇,影响乙烯的检验,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制备、物质检验、气体收集、溶液配制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操作规范、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D,知道常见气体的制备及收集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4.据化学知识及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句数是()①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②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③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④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⑤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⑥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乙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量 ⑦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⑧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⑨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⑩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A. 1句 B. 2句 C. 3句 D.4句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反应热和焓变;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分析: ①纤维素遇碘试液不变色,淀粉遇碘试液变蓝色;②酯基和肽键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③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将一种无机物NH4CNO的水溶液加热得到了有机物尿素; ④不饱和烃,是含有双键或三键或苯环的烃;⑤聚氯乙烯属于烃的衍生物;⑥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华、赤潮等污染;⑦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⑧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⑨碳纤维属于小分子物质;⑩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化学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解答: 解:①纤维素遇碘试液不变色,淀粉遇碘试液变蓝色,所以只有土豆淀粉遇碘水变蓝色,故错误;②酯基和肽键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油脂中含有酯基、蛋白质中含有肽键,所以二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正确;③维勒用无机物NH4CNO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故正确; ④对二甲苯含有苯环,属于不饱和烃,故错误;⑤聚氯乙烯属于烃的衍生物,聚乙烯属于烃,故错误;⑥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华、赤潮等污染,不可降低碳排放量,故错误;⑦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三者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故正确;⑧尼龙、棉花、天然橡胶、ABS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故正确;⑨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碳纤维是碳的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错误;⑩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所以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变化是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环境保护、物质的性质、化学史、高分子化合物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明确物质的结构及去性质、基本概念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5.有关有机反应说法正确的是()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③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⑥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所以蛋白质均发生盐析.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②⑤⑥考点: 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③多糖、含有酯基的物质、含有肽键的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④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是淀粉的特征反应,醛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 ⑥饱和钠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解答: 解:①聚乙烯塑料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错误;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故正确;③多糖、含有酯基的物质、含有肽键的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油脂中含有酯基、蛋白质中含有肽键,淀粉属于多糖,所以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故正确;④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是淀粉的特征反应,醛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所以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砖红色沉淀,故正确; ⑥饱和钠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氯化钠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多糖、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物质性质,知道盐析和变性区别,盐析具有可逆性、变性没有可逆性,题目难度不大. 6.下列十组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组数是()①肌醇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聚乙烯、酚醛树脂、纤维素、涤纶、麦芽糖、胰岛素都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④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性二糖⑤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⑥石油、煤、天然气、油脂都属于化石燃料⑦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⑧甲酸乙酯、葡萄糖、麦芽糖、淀粉这四种物质的共同性质是他们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银镜反应⑨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A. 0组 B. 1组 C. 2组 D.3组 考点: 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①单糖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②“乙醇汽油”中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③麦芽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小分子化合物;④蔗糖不是还原性糖;⑤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酯;⑥油脂中含有酯基,不属于化石燃料;⑦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⑧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⑨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3,6﹣三甲基﹣4﹣乙基庚烷. 解答: 解:①单糖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肌醇中不含醛基或羰基,所以不属于糖类化合物,故错误;②“乙醇汽油”中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不是新型化合物,故错误;③麦芽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小分子化合物,其余物质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④蔗糖中不含醛基,所以不是还原性糖,但蔗糖是二糖,能发生水解反应,故错误; ⑤植物油中含有酯基,其主要成分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酯,属于酯类化合物,故错误; ⑥油脂中含有酯基,不属于化石燃料,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错误;⑦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错误;⑧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错误; ⑨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3,6﹣三甲基﹣4﹣乙基庚烷,故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基本概念、有机物命名、物质结构和性质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结构、物质性质、命名原则等知识点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7.下列有机物的同系物中,①乙炔的同系物;②苯的同系物;③饱和的一元醇;④饱和的一元醛;⑤饱和的一元羧酸;⑥饱和的一元醇和饱和的一元羧酸生成的酯.完全燃烧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的是()A. ①④⑤ B. ④⑤⑥ C. 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 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则有机物中C、H原子个数之比为定值,以此来解答.解答: 解:①乙炔的同系物为CnH2n﹣2,C、H原子个数比不固定,则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不恒定;②苯的同系物为CnH2n﹣6,C、H原子个数比不固定,则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不恒定;③饱和一元醇为CnH2n+2O,C、H原子个数比不固定,则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不恒定;④饱和一元醛为CnH2nO,C、H原子个数比固定,则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⑤饱和一元羧酸为CnH2nO2,C、H原子个数比固定,则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⑥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酸生成的酯为CnH2nO2,C、H原子个数比固定,则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燃烧,明确有机物的通式确定C、H原子个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C、H原子个数比值固定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题目难度不大. 8.如图是我国化学家近年来合成的两种聚乙炔衍生物分子的结构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和B均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且水解均生成两种产物B. A水解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C. A和B的链节中均含有2个以上手性碳原子D. 1molA和B各与热碱液反应,均最多消耗2n mol NaOH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A.A物质含2n个﹣COOC﹣,B物质含n个﹣CONH﹣;B.A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中碳原子不一定都共面;C.A的链节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B的链节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D.A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反应,B中羧基和肽键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 解:A.A物质含2n个﹣COOC﹣,B物质含n个﹣CONH﹣,B水解生成两种产物,而A水解生成三种产物,除两种含苯环的物质还有乙二醇,故A错误;B.A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中碳原子不一定都共面,因为聚乙炔基和苯环之间的共价键可以旋转,故B错误;C.A的链节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B的链节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D.A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反应,B中羧基和肽键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1molA和B各与热碱液反应,均最多消耗2n mol NaOH,故D正确; 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酯、肽的性质,易错选项是B,题目难度中等. 9.某多肽分子式为C46H71O24N13,完全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则1mol该多肽彻底水解生成的谷氨酸(C5H9NO4)的物质的量为()A. 3mol B. 4mol C. 5mol D.6mol 考点: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 已知该多肽水解后得到3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谷氨酸(C5H9NO4),根据这三种氨基酸的分子式可知,每种氨基酸只含有1个N原子,再结合该多肽分子式(C46H71O24N13)中的N原子数可知,该多肽由1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据此答题.解答: 解:分析三种氨基酸的分子式可知,只有谷氨酸(C5H9NO4)含有4个O原子,其它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均只含2个0原子.在形成该多肽的时候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个.设谷氨酸数目为X,其余的氨基酸数为13﹣X,则该多肽中的0原子总数=4X+2(13﹣X)﹣12=24,解得X=5,即有5个谷氨酸参与该多肽链的形成,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首先要求考生分析三种氨基酸的分子式,明确每个氨基酸含有一个N原子,并结合该多肽的分子式推测出氨基酸总数;其次根据O原子守恒计算求出谷氨酸的数目,题目难度不大.10.有下列10种物质:①甘氨酸,②苯酚,③醋酸,④牛油,⑤甲酸甲酯,⑥甲醛,⑦溴水,⑧苛性钠溶液,⑨金属钠,⑩氯化铁溶液,前五种物质中有一种跟后五种物质均能反应;后五种种物质中有一种跟前五种物质均能反应,则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 ①⑦ B. ①⑧ C. ②⑧ D.⑤⑨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后五种物质中氯化铁溶液只与苯酚反应,①甘氨酸,②苯酚,③醋酸具有酸性,可与碱反应,④牛油,⑤甲酸甲酯属于酯类,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①甘氨酸,②苯酚,③醋酸具有酸性,可与碱反应,④牛油,⑤甲酸甲酯属于酯类,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⑥甲醛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⑦溴水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⑧苛性钠溶液与苯酚发生中和反应,⑨金属钠与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氢气,⑩氯化铁溶液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1.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A. ①②③⑤ B. ④⑥⑦⑧ C. ①④⑥⑦ D.②③⑤⑧考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性质;苯的同系物;溴乙烷的化学性质.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 (1)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为:①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反应,使溴水褪色;②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物质反应,使溴水褪色;④与苯、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液混合振荡,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⑤与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反应,使溴水褪色;⑥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2S、SO2、KI和FeSO4等)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为:①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与苯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与醛类等有醛基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④与具有还原性的无机还原剂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既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分子结构中有C=C双键、C≡C三键、醛基(﹣CHO)的有机物;苯酚和无机还原剂.苯的同系物只能使其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机萃取剂只能使其中的溴水褪色.解答: 解:①乙烷属于烷烃,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故①符合;②乙烯含有C=C双键,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故②不符合;③乙炔含有C≡C三键,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故③不符合;④苯属于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故④符合; ⑤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故⑤不符合; ⑥溴乙烷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故⑥符合; ⑦聚丙烯不含C=C水解,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故⑦符合;⑧环己烯含有C=C双键,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故⑧不符合;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概念总结. 12.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OHCH3
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 ⑥CHCl=CH﹣COOH中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的是()A. ③⑤⑥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①③⑤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醛基、碳碳不饱和键、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羧基和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所有的有机物都能发生氧化反应,苯环、碳碳不饱和键、醛基能发生还原反应,连接羟基或卤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醇或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CH2OH(CHOH)4CHO中含有醇羟基和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故正确;②CH3CH2CH2OH中不含醛基、碳碳不饱和键或苯环,所以不能发生还原反应,故错误;
③CH2=CHCHOHCH3中含有醇羟基和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消去反应,故正确;④CH2=CH﹣COOCH3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错误;⑤CH2=CH﹣COOH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错误;⑥CHCl=CH﹣COOH含有氯原子、碳碳双键和羧基,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故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含有的官能团确定反应类型,注意发生消去反应有机物结构特点,为易错点.13.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A. 和 B. CH3CH2Cl和CH2ClCH2CH2ClC. CH3COOH和C17H33COOH D. C2H5OH和CH4O 考点: 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分析: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系物,注意互为同系物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种类、数目相同,据此进行判断.解答: 解:A.和,前者为苯酚,后者为苯甲醇,二者的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B.CH3CH2Cl和CH2ClCH2CH2Cl,二者含有的氯原子数不同,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C.CH3COOH和C17H33COOH,前者为饱和一元羧酸,后者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二者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D.C2H5OH和CH4O,二者都是饱和一元醇,一定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同系物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同系物的官能团种类、数目相同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同系物的概念及判断方法,A为易错点,注意二者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 14.下列有关高分子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一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B. 一般比同质量金属强度大C. 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 有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耐磨、耐油、不透水等特点 考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材料;B.高分子化合物的密度要比金属物质的密度小得多,所以一般比同质量金属强度大;C.高分子化合物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D.根据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质进行判断.解答: 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都是良好的绝缘材料,故A正确;B.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密度要比金属物质的密度小得多,所以同质量的有机高分子与金属比较,强度要比金属大,故B正确;C.高分子化合物一般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故C错误;D.某些高分子材料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如:耐化学腐蚀、耐热、耐磨、耐油、不透水等特点,故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 15.已知A为烃,B是烃的衍生物,由总物质的量为1mol的A和B组成的混合物在2.5mol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二氧化碳和2mol水.A、B分子式不可能是下列组合中的()A. CH4O、C3H4O B. C2H4、C2H4O2 C. C3H6O3、CH2O2 D.C2H2、C2H6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 根据混合物的物质的量、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确定混合物的平均C、H原子数,然后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 解:1mol混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mol二氧化碳和2mol水,则A、B中平均C、H原子数为:N(C)==2、N(H)==4,A.CH4O、C3H4O按照物质的量1:1混合时平均碳原子数为2,且满足平均氢原子数为4,二者符合条件,故A错误;B.C2H4、C2H4O2的氢原子数都是4、碳原子数都是2,二者以任意比混合都满足条件,故B错误;C.C3H6O3、CH2O2按照物质的量1:1混合时平均C、H原子数分别为2、4,满足条件,故C错误;D.C2H2、C2H6中,B不是烃的衍生物,故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题目难度中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确定有机物分子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平均分子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16.分子式为:C7H8O3N2的有机物中符合:氨基与硝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并呈对位的同分异构体数有() A. 12种 B. 10种 C. 6种 D.4种 考点: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分析: 根据官能团不同造成的同分异构体及官能团的位置不同造成的同分异构体来判断苯环上并呈对位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解答: 解:先考虑官能团异构有醚、醇、酚,属于醚时,根据位置异构有2种:, 属于醇时,根据位置异构有2种:,属于酚时,根据羟基的不同有2种,再考虑甲基的位置,共有6种: 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及类别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同分异构体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同分异构体结构的关键是按“碳架结构→类别异构→官能团或取代基位置异构”顺序有序书写与判断,防止漏写或多写.二、填空题(共计52分)17.下列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做银镜反应后残留的银,用稀氨水洗涤B.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C.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碘,用酒精洗涤D.沾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用热碱液洗涤.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 A.银和氨水不反应,和硝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硝酸银;B.苯酚易溶于酒精;C.碘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盐和甘油.解答: 解:A.银和氨水不反应,和硝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硝酸银,所以应该用稀硝酸洗涤,故A错误;B.苯酚易溶于酒精,所以可以用酒精洗涤,故B正确;C.碘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所以可以用酒精洗涤,故C正确;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的盐和甘油,从而除去油脂,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选取合适的方法除杂或洗涤仪器等,题目难度不大. 18.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1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2)(3)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4)合成人造羊毛(下}{→}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HQAAAArCAYAAACpQqwF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4jxJaYPt211zwbg+U0bGJT0poBgOVmyqhBYA2Aa/AH9e1iU+6QgtZKezehNRCn+LuuodmAKqEZoB1bCoVOKl+nbC7iXnT.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专题: 有机反应.分析: (1)葡萄糖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而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2)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反应;(3)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一定条件下,CH2=CH﹣CN、CH3COOCH=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人造羊毛. 解答: 解:(1)葡萄糖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而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反应方程式为CH2OH(CHOH)(NH3)4CHO+2Ag2OHH2O+2Ag↓+3NH3+CH2OH(CHOH) 4COONH4, 故答案为:CH2OH(CHOH)4CHO+2Ag(NH3)2OHH2O+2Ag↓+3NH3+CH2OH(CHOH)4COONH4;(2)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反应,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方程式为:n,故答案为:n;(4)一定条件下,CH2=CH﹣CN、CH3COOCH=CH2发生加聚反应生成人造羊毛,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nCH2=CH﹣CN+nCH3COOCH=CH2\stackrel{一定条件下}{→}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HQAAAArCAYAAACpQqwF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M9SURBVHhe7VvtsYQgDLQuC7Ieq7EZi+EAxQ8OkyAQo5ObeT9uDkLYDSHAvs7o51MIdJ+ajU7GoIR2XWegP8XwH4En8SIRqqTVQcAR3fqDjsDhROtJSrHPgaUSysi2EsoINsdQSigHyoxjKKGMYHMMpYRyoMw4hhLKCDbHUC8gdDZjv188DNMKyzyavh/NHFCKvyfRu7Dl2pLsSfIlHR7CCV0A7MdA22SGrjf+K4mA46QBWyRCJflyvdZlE5pYdfM8mfkOoZAtCqGSfAFyNyuh2feP02C6LcdGs3AAx3fAxxQcTxqyFQiF7EnyRQqhV36kiPZtMRChPXQjfE3RFEIhe5J8sdBgDxrU3+8Uavev/qBCB9lDpyEiEiuasD1Zki9vWKFpH1OFyFokYQQEg3ZlLVkbsEXZQ6H+7L68tSha8q6tbPdjy1bxkkC0fU978IUtEqHSfHnlseVOht+Wpg2EwYaDhI8LJB5fWKtcqCiqDfs0HFQQiUqZY+J71od9qTl3jnndL4pqzjSyxTHxhu5fmv6bl9uaBltHhG3r6hiY4awSSgSrRpAlCd3SfZ3UTyL06txExCK7WQ3wsgdFOuT6RMLsVDy6Sn89zhU4jxJaYPt211zwbg+U0bGJT0poBgOVmyqhBYA2Aa/AH9e1iU+6QgtZKezehNRCn+LuuodmAKqEZoB1bCoVOKl+nbC7iXnTblKBk+qXeEKbRsvHjQvcQwGxV9AseVLqHMS/xq8wQhGxl7vz3KWFVW5WaISegywtvcHaAKrG9T033C6drnRJT5H7LGQRShB7jUHtwLZC4yBz6ptjYIVscVRAxm0gVWOp4vEckrIIpWiD/AuFe0llSrlJeUt0kY61IQTqpmF2MwvqSR8reRrn9xFq57hokpgITQZZNDbWBgpUikAuQ0Epi1Cq2Muv0pFnD8XIcqsIa1NKKKZ49IQvLzWyCM0Qey2qh/LnJrQowtJpKi16o4e0TA3UlDNIyp29sn0JKrcTCSM0AEEUnnEQ+hdktYqiUESVKh7XDLE+lAskFF0zDzTAjiR7pbs9bP/JSQBV45V6MqcoWotFJfSB8Kg55CZad0Fhg0gJrYnuE7aifyv5AS4B46czF4IUAAAAAElFTkSuQmCC6I+B5LyY572R,故答案为:nCH2=CH﹣CN+nCH3COOCH=CH2\stackrel{一定条件下}{→}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HQAAAArCAYAAACpQqwF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M9SURBVHhe7VvtsYQgDLQuC7Ieq7EZi+EAxQ8OkyAQo5ObeT9uDkLYDSHAvs7o51MIdJ+ajU7GoIR2XWegP8XwH4En8SIRqqTVQcAR3fqDjsDhROtJSrHPgaUSysi2EsoINsdQSigHyoxjKKGMYHMMpYRyoMw4hhLKCDbHUC8gdDZjv188DNMKyzyavh/NHFCKvyfRu7Dl2pLsSfIlHR7CCV0A7MdA22SGrjf+K4mA46QBWyRCJflyvdZlE5pYdfM8mfkOoZAtCqGSfAFyNyuh2feP02C6LcdGs3AAx3fAxxQcTxqyFQiF7EnyRQqhV36kiPZtMRChPXQjfE3RFEIhe5J8sdBgDxrU3+8Uavev/qBCB9lDpyEiEiuasD1Zki9vWKFpH1OFyFokYQQEg3ZlLVkbsEXZQ6H+7L68tSha8q6tbPdjy1bxkkC0fU978IUtEqHSfHnlseVOht+Wpg2EwYaDhI8LJB5fWKtcqCiqDfs0HFQQiUqZY+J71od9qTl3jnn dL4pqzjSyxTHxhu5fmv6bl9uaBltHhG3r6hiY4awSSgSrRpAlCd3SfZ3UTyL06txExCK7WQ3wsgdFOuT6RMLsVDy6Sn89zhU4jxJaYPt211zwbg+U0bGJT0poBgOVmyqhBYA2Aa/AH9e1iU+6QgtZKezehNRCn+LuuodmAKqEZoB1bCoVOKl+nbC7iXnTblKBk+qXeEKbRsvHjQvcQwGxV9AseVLqHMS/xq8wQhGxl7vz3KWFVW5WaISegywtvcHaAKrG9T033C6drnRJT5H7LGQRShB7jUHtwLZC4yBz6ptjYIVscVRAxm0gVWOp4vEckrIIpWiD/AuFe0llSrlJeUt0kY61IQTqpmF2MwvqSR8reRrn9xFq57hokpgITQZZNDbWBgpUikAuQ0Epi1Cq2Muv0pFnD8XIcqsIa1NKKKZ49IQvLzWyCM0Qey2qh/LnJrQowtJpKi16o4e0TA3UlDNIyp29sn0JKrcTCSM0AEEUnnEQ+hdktYqiUESVKh7XDLE+lAskFF0zDzTAjiR7pbs9bP/JSQBV45V6MqcoWotFJfSB8Kg55CZad0Fhg0gJrYnuE7aifyv5AS4B46czF4IUAAAAAElFTkSuQmCC6I+B5LyY572R.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结构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4)题成键和断键位置,会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简式判断其单体,为易错点. 19.鉴别苯,苯酚溶液,碘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己烯,四氯化碳时,只能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浓溴水;加入该试剂震荡,静置片刻,各种试样出现的相应现象是:(1)苯溶液分层,上层由无色变为橙红色,下层由橙色变为无色(2)苯酚产生白色沉淀(3)碘化钾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4)硝酸银产生淡黄色沉淀(5)己烯溶液分层,上,下两层均变为无色(6)四氯化碳溶液分层,上层由橙色变为无色,下层由无色变为橙红色. 考点: 有机物的鉴别.分析: 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溶液分层,有机层在上方;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钾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硝酸银与溴水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颜色褪去;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大,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溶液分层,有机层在下层,可用浓溴水鉴别有机物. 解答: 解:可用浓溴水鉴别有机物.(1)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溶液分层,层由无色变为橙红色,下层由橙色变为无色,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由无色变为橙红色,下层由橙色变为无色(2)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3)碘化钾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故答案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4)硝酸银与溴水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故答案为:产生淡黄色沉淀;(5)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分层,上,下两层均变为无色,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下两层均变为无色;(6)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大,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溶液分层,上层由橙色变为无色,下层由无色变为橙红色,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由橙色变为无色,下层由无色变为橙红色.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性质的异同,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实验鉴别方案. 20.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H=﹣116kJomol ﹣1②△H=﹣253komol ﹣1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 沸点/℃异丙苯 120 0.丙酮 58 0.苯酚 94 1.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器A中通入的X是氧气或空气.(2)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A和C中进行(填装置符号).(3)在分解釜C中加入的Y为少量浓硫酸,其作用是催化剂,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腐蚀设备.(4)反应②为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是温度过高会导致爆炸.(5)中和釜D中加入的Z最适宜的是c(填编号)a.NaOH
d.CaO(6)蒸馏塔F中的馏出物T和P分别为丙酮和苯酚,判断的依据是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原子利用率高. 考点: 有机物的合成;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 实验设计题.分析: 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由给予的反应信息,异丙苯与氧气在反应器A﹣3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在蒸发器中分离出,未反应的异丙苯进行循环利用,在分解釜中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得到、,在中和釜中加入Z,目的是中和硫酸,且不能与苯酚反应,可以是碳酸氢钠,然后用水洗涤,再经过蒸馏,由于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则T为丙酮、P为苯酚. (1)在反应器A发生信息中的反应①,应通入氧气或空气;(2)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在A中发生,反应②在C中发生;(3)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浓硫酸腐蚀性强,会腐蚀设备,(4)反应②的△H<0,为放热反应,含有过氧化物,温度过高,容易发生爆炸;(5)加入的Z中和硫酸,且不能与苯酚反应;(6)沸点越低越先蒸出,处于蒸馏塔的上部;(7)由异丙苯最终得到苯酚和丙酮,原子利用率高.解答: 解: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由给予的反应信息,异丙苯与氧气在反应器A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在蒸发器中分离出,未反应的异丙苯进行循环利用,在分解釜中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得到、,在中和釜中加入Z,目的是中和硫酸,且不能与苯酚反应,可以是碳酸氢钠,然后用水洗涤,再经过蒸馏,由于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则T为丙酮、P为苯酚.(1)在反应器A发生信息中的反应①,故需要氧气或空气,故答案为:氧气或空气;(2)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在反应器中发生,即A装置,反应②在分解釜中进行,即C装置,故答案为:A;C;(3)在浓硫酸作条件下分解得到、,浓硫酸作作催化剂,浓硫酸腐蚀性强,容易腐蚀设备,故答案为:催化剂;腐蚀设备;(4)反应②的△H<0,为放热反应,有过氧化物存在,温度过高会导致爆炸,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故答案为:放热;温度过高会导致爆炸;(5)加入Z的目的是中和硫酸,且不能与苯酚反应,a.NaOH能与硫酸、苯酚反应,故不选;b.CaCO3为固体,且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阻止碳酸钙与硫酸的反应,故b不选;c.NaHCO3能与硫酸反应,不与苯酚反应,故c选;d.CaO能与苯酚反应,且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阻止碳酸钙与硫酸的反应,故d不选;故选:c;(6)由于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沸点越低越先蒸出,处于蒸馏塔的上部,则T为丙酮、P为苯酚,故答案为:丙酮;苯酚;丙酮的沸点低于苯酚;(7)由异丙苯最终得到苯酚和丙酮,整个过程原子利用率高, 故答案为:原子利用率高.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方案,涉及对化学工艺流程、装置及试剂的分析评价等,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与给予的反应信息理解工艺流程原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21.(18分)聚己二酸丙二醇酯是性能很好的耐热性和耐久性增塑剂. 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烃A的相对分子量为8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为一氯代烃;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④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G的化学名称为3﹣羟基丙醛.(4)①由D和H生成聚已二酸丙二醇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聚已二酸丙二醇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6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填标号). a.30
d.48(5)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12种(不含立体异构):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2的是种结构简式).(6)请设计以甲苯、乙醛为有机原料(其他无机原料任选)合成肉桂酸(的合成路线示意图. (写出其中一)已知:示例:H2C=CH2CH3CH2OH
CH3COOC2H3.
考点: 有机物的合成.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 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碳原子最大数目为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的结构简式为=7,故A为C6H12,核磁共振氢,A发生光照下取代反应生成一氯代烃B为,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为,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HOOC(CH2)4COOH,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则F为HCHO,可知E为CH3CHO,由信息④可知E与F反应生成G为HOCH2CH2CHO,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HOCH2CH2CH2OH,D与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己二酸丙二醇酯().(6)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与乙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最后被银氨溶液氧化生成. 解答: 解: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碳原子最大数目为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的结构简式为=7,故A为C6H12,核磁共,A发生光照下取代反应生成一氯代烃B为,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为,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HOOC(CH2)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则F为HCHO,4COOH,可知E为CH3CHO,由信息④可知E与F反应生成G为HOCH2CH2CHO,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HOCH2CH2CH2OH,D与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己二酸丙二醇酯为().,故答案为:;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Cl+H2O, 故答案为:+NaOH+NaCl+H2O;(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G为HOCH2CH2CHO,名称为:3﹣羟基丙醛,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羟基丙醛;(4)①由D和H生成已二酸丙二醇酯的化学方程式为:n HOOC(CH2)4COOH+n HOCH2CH2CH2OH故答案为:n HOOC(CH2)4COOH+n +(2n﹣1)H2O,HOCH2CH2CH2OH+(2n﹣1)H2O; ②聚已二酸丙二醇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6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30,故答案为:a;(5)D为HOOC(CH2)4COOH,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有﹣COO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OOCH,看作丁烷中2个H原子被﹣COOH、﹣OOCH取代,若为CH3CH2CH2CH3被取代,﹣COOH取代甲基中H原子,﹣OOCH有4种位置,﹣COOH取代亚甲基中H原子,﹣OOCH有4种位置,若为CH(CH3)3被取代,﹣COOH取代甲基中H原子,﹣OOCH有3种位置,﹣COOH取代次甲基中H原子,﹣OOCH有1种位置,故共有5+4+3+1=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2的一种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12;;(6)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与乙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最后被银氨溶液氧化生成,合 成路线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关键是计算确定A的结构简式,再结合反应条件进行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欢迎转载:
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晶胞水分子数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