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逻辑思考题问题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解密数学竞赛中的逻辑推理问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解密数学竞赛中的逻辑推理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求一个数学逻辑问题以前见过的一道有趣的问题,讲的是有个人住宾馆,然后结算时算帐的事,好象最后钱数不对了,是一个逻辑错误的问题,哪位大侠知道的告诉下.我是想问那个题目是什么,不是问答案。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问题:3人去宾馆,老板收了他们每人10元.后来老板觉得收多了,便给助手5元,让他还给那3个客人,但助手觉得5元不好退,便贪污了2元.那现在3人是不是各给了9元?3*9=27,助手贪污2元,那27+2=29?是什么原因呢?或有3个人去投宿,一晚三十元.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三十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每人分到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1元,也就是10-1=9,每人只花了9元钱,3个人每人9元,3 X 9 = 27 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答案:解法1:你算错了,不是27+2=29首先是老板收了 10*3=30然后是老板拿出了5 30-5=25这个时候助手扣了2 5-2=3送给每人1元 每人实际交了9*3=27老板那里实际是有25块钱,还有两块被助手扣掉了27-2=25 解法二:这是一种类似于变戏法似的题目,倘若你顺着他的思路思考,你只会感到疑惑,而稍微捋一捋思路,便能发现其中的奥秘.首先,每人所花费的9元钱已经包括了服务生藏起来的2元(即优惠价25元+服务生私藏2元=27元=3*9元)因此,在计算这30元的组成时不能算上服务生私藏的那2元钱,而应该加上退还给每人的1元钱.即:3*9+3*1=30元正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数学逻辑推理题整理,看看你能答对多少
数学逻辑推理题整理,看看你能答对多少
数学逻辑推理题整理,同学们都来试试,看看自己能答对多少题。
年龄的秘密
A、B、C三人的年龄一直是一个秘密.将A的年龄数字的位置对调一下,就是B的年龄;C的年龄段两倍是A与B两个年龄的差数;而B的年龄是C的10倍.
请问:A、B、C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
失误的程序员
高先生是一个高级程序员,但是他最近设计的三款机器人却出了一点问题:有一个永远都说实话,有一个永远说谎话,另一个则有时说实话,有时说谎话。高先生不知道怎么分辨它们,就请高博士为他帮忙。高博士一看,随□问了3个问题就知道怎么分辨了。
他的问题是:
问左边的机器人:“谁坐在你旁边?”
机器人回答:“诚实的家伙。”
问中间的机器人:“你是谁?”
机器人回答:“总是犹豫不决的那位。”
问右边的机器人:“坐在你旁边的是谁?”
机器人回答:“说谎话的家伙。”
根据上面3个问题及其回答,推测它们的身份。
动物园里的动物们
一日,可可独自一个人到动物园里去观赏动物。他一共只看了猴子、熊猫和狮子三种动物。这互种动物的总数量在26只到32只之间。
根据下面的情况,说说这三种运动各有多少只?
①猴子和狮子的总数要比熊猫的数量多.
②熊猫和狮子的总数要比猴子的两倍还多.
③猴子和熊猫的总数要比狮子的三倍还多.
④熊猫的数量没有狮子数量的两倍那么多.
根据上面的情况,请算出猴子有______只,熊猫有______只,狮子有______只.
仙女和仙桃
4个仙女手中拿着仙桃,每个人的数量不同,4个到7个之间。然后,4个人都吃掉了1个或2个仙桃,结果剩下的每个人拥有的仙桃数量还是各不相同。
4人吃过仙桃后,说了如下的话。其中,吃了2个仙桃的人撒谎了,吃了1个仙桃的人说了实话。
西西:“我吃过红色的仙桃。”
安安:“西西现在手里有4个仙桃。”
米米:“我和拉拉一共吃了3个仙桃。”
拉拉:“安安吃了2个仙桃。”“米米现在拿着的仙桃数量不是3个。”
请问最初每人有几个仙桃,吃了几个,剩下了几个?
用一个只能称100克以上物品重量的天平,称3个重量都比50克大一点但都达不到100克的糖。请问:你用什么办法能准确地称出它们的重量?
年龄的秘密
A:54岁;B:45岁;C:4岁半.
1、A的年龄数字的位置对调一下,就是B的年龄,AB两个年龄的差数=9 C的年龄段两倍是A与B两个年龄的差数 C=4.5(4岁半)
2、而B的年龄是C的10倍 B=45
3、所以A=54
失误的程序员
左边的机器人是犹豫不决的机器人、中间的机器人是骗子机器人、右边的机器人是诚实机器人。
动物园里的动物们
猴子有9只,熊猫有13只,狮子有7只.
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解题过程:
设猴子的数量为a,熊猫的数量为b,狮子的数量为c,则:
1、第一个条件,很容易知道,2c
2、第二个条件,可知,3a
3、第三个条件,可知,4b
4、第四个条件,可知,c<2b;
假设x=32,则b最大是7,c最大是13,根据3a
所以假设x=3b,则b最大是7,c最大13,a最大为9.总和最大为29.
所以假设x=29,则c最大为7,b最大为13,a最大为9,则b=13,c=7,a=9,满足题目所有条件.
答:猴子有9只,熊猫有13只,狮子有7只.
故答案为:9,13,7.
仙女和仙桃
西西最初有6个,吃了2个,剩下了4个;安安最初有7个,吃了1个,剩下了6个;米米最初有5个,吃了2个,剩下了3个;拉拉最初有4个,吃了2个,剩下2个。
分别把三块糖设编号为1、2、3。我们可以先称出1号和2号两块糖的总重量,然后再把3号糖放上去,称出这三块糖一共的重量。这样,用它们的总重量减去1、2两块糖的重量,就得到了3号糖的重量。以此类推,可以分别称出1号、3号糖的重量和2号、3号方块糖的重量,用总的重量去减,就得到了2号和1号糖的重量。
以上就是极客数学帮整理的有关于数学逻辑推理题整理,看看你能答对多少的全部内容了。只是解决了数学逻辑中的一个问题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只是解决了数学逻辑中的一个问题
  刘嘉忆性格内向,不太喜欢出去玩
  特派记者吕剑波
  一个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数理逻辑学猜想,20多年来世界上许多研究者都未能解开,然而,它却被一个来自中国的本科生给破解了。
  这个本科生究竟有什么特点?面对这样一个人才,又该如何因材施教呢?
  记者眼中的他――不太爱说话
  刘嘉忆,本名刘路,22岁,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大四学生。他瘦瘦高高的,架着一副眼镜,不太爱说话。
  由于成功破解了国际上20多年无人解决的“西塔潘猜想”,刘嘉忆被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推荐,请予破格录取为研究生。
  消息传开,刘嘉忆原本平静的生活顿时“热闹”了起来:每天他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访请求。“电话都打爆了,正常的学习都受到了影响。”
  谈到自己的成果,刘嘉忆谦虚淡然:“我只是解决了数学逻辑中的一个问题,有些媒体报道太夸张了。我只不过比别人运气好了点而已。”
  目前,中南大学已经决定录取刘嘉忆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而谈到自己将来的打算,刘嘉忆却有另一番计划:“我的研究兴趣现在仍是数理逻辑领域。我正在进行留学申请,希望能申请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或者以色列希伯莱大学2012年秋季入学读研。不过我也可能会在国内继续读研。”
  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颜兴中表示,刘嘉忆才22岁,很年轻,未来的研究之路还很长,不能给他太多压力。说到未来,“当然更欢迎他学成归来能到中南大学数学院来工作。”
  生活中,刘嘉忆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让人惊讶的是,这个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的学生,平时的数学成绩并不拔尖。
  “可能是因为我比较马虎吧,解题过程太潦草了,所以总拿不到分。”刘嘉忆说。
  老师眼中的他――“我并不意外”
  刘嘉忆对自己考试成绩的说法,也得到了他高中数学老师宫福婧的证实。
  “他的表达能力远不如他的思考能力。”宫福婧说,“这一点从每次考试的试卷上都能体现出来。他绝对可以把这道题做对并得出正确结果,但对其中的步骤往往极尽省略,跳跃性很强。别的同学需好几步推算得出的结果,他一步就到位了。”
  这样的应试习惯让刘嘉忆没少吃亏。“高考答案都是按步骤给分,他这样的简略做法只能导致他得分偏少。”宫福婧说,这一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刘嘉忆的高考分数。
  “当时他在我们高三(9)班只能算一个中等偏上的学生,成绩并不突出。”刘嘉忆高中的班主任田巨坤回忆,在田老师的印象中,刘嘉忆“腼腆、内向,单纯而又执著”。
  “他对数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田巨坤说,“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并不意外。”
  而在刘嘉忆的另一位高中数学老师佟伟东眼里,他的成功来得早了一些,而且也有偶然的因素。“他破解的数学难题本来只是数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小课题,之所以多年无人破解,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用传统方式方法去思考,从正面入手;而他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而已。”
  父母眼中的他――内向有主见
  刘嘉忆的父亲在大连一家国企工作,母亲则在一家企业任工程师。在他们眼里,刘嘉忆是个内向却很有主见的孩子。
  “这两天我们也联系不上他,他的手机总是关机。”刘爸爸说,“这孩子从小就内向,他要是不想说话,你怎么问他也不会吱声。孩子在家时,我们父子沟通就很少。初二时发现他对数学很感兴趣,周末把房门一关,就闷在屋里做题,带他出去玩都不愿去。”
  这次破解难题,刘嘉忆之前从未跟家里提起过。“直到获得荣誉才和家里说,之前投稿等过程只字未提。”刘妈妈说。
  刘嘉忆本名刘路,是妈妈给起的。这次发表论文使用的名字是刘嘉忆,就想顺便将名字给改了。刘爸爸觉得,儿子有些不成熟,根本没考虑自己已经成年不能改名的规定。刘爸爸说:“他从小就是这个脾气,认准的事,喜欢做的事,就会一直做下去,谁也劝不动。其实我并不看好他一直走数学这条路,毕竟就业面太窄,而且现在取得的成绩根本说明不了什么。这条路起步出自他的兴趣,但并不看好他能走到头。做父母的不指望孩子一定出人头地,只希望他多注意身体,出入平安,有空多跟同学出去玩玩。”
  教授眼中的他――“罕见的惊喜”
  发现刘嘉忆的过程,颇有一些戏剧性。
  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数理逻辑专家丁德成教授回忆,他最早和刘嘉忆接触,是通过电子邮件。
  今年3月,刘嘉忆曾给丁德成发过一封邮件,信里并没有过多地展示自己的学术研究情况,只是请教了丁德成有关考研的问题。“我当时还不知道他本名叫刘路,因为邮件的署名是刘嘉忆,这孩子挺有意思的,我看他邮箱用户名叫‘6+1’,刚好和他的名字谐音。”
  “今年4月底,我又收到了一封关于刘嘉忆的邮件,这次是《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逻辑学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发来的,说有个中国学生给他们投稿,内容是破解‘西塔潘猜想’的。我一看名字,竟然是刘嘉忆。”丁德成说,“《符号逻辑杂志》是业内相当权威的杂志,他们想请中国同仁帮忙跟刘路取得联系。”
  正好5月份浙师大有场相关的学术大会,于是会务组就把刘嘉忆请到了会场,接受一群专家面对面的考验。
  丁德成记得,刘嘉忆当时讲了近一个小时。“很不错。在场的相关领域的教授都判断,这个学生的论文不是在胡扯。”丁德成马上给杂志回话,不久,《符号逻辑杂志》的审稿者在仔细推敲了刘嘉忆的论文后,在今年6月宣布这名年轻人破解了“西塔潘猜想”。
  今年7月初,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专程拜访丁德成教授,与他探讨一些数学问题。丁德成很兴奋地告诉侯振挺:“你们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侯振挺听后,立即拨通了数学院主管学生的副书记陈海波教授的电话,然而查遍了数学学院学生档案,也没查到叫刘嘉忆的学生。
  纳闷、疑惑之后,侯教授给刘嘉忆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很快收到回信,这才发现,原来刘路就是刘嘉忆。侯振挺当即决定收刘嘉忆为徒。“从事教育事业这么多年,一个大三的学生能独立发现问题,做出这个达到博士水平的论文,可以用百万分之一来形容,是罕见的惊喜。”(本报长沙今日电)
  【焦点链接】数理逻辑和“西塔潘猜想”
  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它既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是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或形式逻辑的学科。数理逻辑是数学基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数理逻辑就是精确化、数学化的形式逻辑。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西塔潘猜想”研究的是反推数学中“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
  所谓“拉姆齐二染色定理”,其通俗的版本就是“友谊定理”,即在一群不少于三人的人群中,若任何两人都刚好只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这群人中总有一人是所有人都认识的。
电话:010-博主最新文章
博主热门文章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