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之父詹姆斯·新西兰沃森父子公司: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风芸分享】专访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3月29日,DNA之父、美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接受了新华社专访,并就治愈癌症等一系列话题展开对话。人类离癌症还有多远?“用不了100年”此次到访中国,已经是沃森的第四次“中国之行”。谈及此行的目的,沃森明确表示要在中国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院“沃森生命科学中心”。“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研发让每个人都能支付得起的癌症疗法。我们正在努力让癌症治疗更加便宜、副作用更少、人们痛苦更少。”沃森说。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沃森说,研究如何治愈癌症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关注点。“人类了解癌症已经超过10年,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50年内治愈它。”沃森说,“我觉得人类不会花上100年那么久才去治愈。”如何看待“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这是很大的跨越”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人们通过沃森和克里克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仅1000余字的论文,更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与传递途径,“生命的秘密”逐渐被揭开,人类了解生命、探索生命的过程更加清晰。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参与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实现了人工合成真核生物酿酒酵母的全部16条染色体,意味着酵母的生命“源代码”可以完全由人工编写。沃森也关注了这一合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我认为这是很大的跨越。”沃森说。“生命是个很复杂的有机体,实验中只有一个细胞的设计和合成。”沃森说,“对基因的了解加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疾病、治愈疾病。”人类未来能否更加长寿?“我现在的目标是活到90岁”随着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也在不断尝试“刷新”人类寿命。美国《时代》发表的《长寿的新时代》文章称,得益于医学和科学领域取得的进展,我们的生命正在延长,让更多人活到100岁、甚至更长正在变成现实。基因研究能不能让人类更加长寿?89岁的沃森给出了幽默的答案:“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活到90岁。”“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活得那么长久。有人会觉得很有必要,但是我认为活得久的代价是昂贵的。你活得长,你可能要吃更多药,你要花钱修复你的膝盖。”沃森说,“虽然我现在还能慢跑,还能快速地跑步上楼梯,但是我不会愿意坐着轮椅活。”此时他又露出了招牌式大笑。(摘自新华社)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专访DNA之父: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专访DNA之父: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3月 29 日,DNA 之父、美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接受了新华社专访,并就治愈癌症等一系列话题展开对话。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用不了 100 年”此次到访中国,已经是沃森的第四次“中国之行”。谈及此行的目的,沃森明确表示要在中国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院“沃森生命科学中心”。“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研发让每个人都能支付得起的癌症疗法。我们正在努力让癌症治疗更加便宜、副作用更少、人们痛苦更少。”沃森说。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沃森说,研究如何治愈癌症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关注点。“人类了解癌症已经超过 10 年,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 50 年内治愈它。”沃森说,“我觉得人类不会花上 100 年那么久才去治愈。”如何看待“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这是很大的跨越”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的结构。人们通过沃森和克里克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仅 1000 余字的论文,更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与传递途径,“生命的秘密”逐渐被揭开,人类了解生命、探索生命的过程更加清晰。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参与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实现了人工合成真核生物酿酒酵母的全部 16 条染色体,意味着酵母的生命“源代码”可以完全由人工编写。沃森也关注了这一合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我认为这是很大的跨越。”沃森说。“生命是个很复杂的有机体,实验中只有一个细胞的设计和合成。”沃森说,“对基因的了解加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疾病、治愈疾病。”人类未来能否更加长寿?“我现在的目标是活到 90 岁”随着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也在不断尝试“刷新”人类寿命。美国《时代》发表的《长寿的新时代》文章称,得益于医学和科学领域取得的进展,我们的生命正在延长,让更多人活到 100 岁、甚至更长正在变成现实。基因研究能不能让人类更加长寿?89 岁的沃森给出了幽默的答案:“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活到 90 岁。”“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活得那么长久。有人会觉得很有必要,但是我认为活得久的代价是昂贵的。你活得长,你可能要吃更多药,你要花钱修复你的膝盖。”沃森说,“虽然我现在还能慢跑,还能快速地跑步上楼梯,但是我不会愿意坐着轮椅活。”此时他又露出了招牌式大笑。(新华网)盯!最热的医药资讯请保持关注「桃花岛科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最新文章美国诺奖得主DNA之父:人类50年内能治愈癌症
3月29日,DNA之父、美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接受了新华社专访,并就治愈癌症等一系列话题展开对话。人类离癌症还有多远?“用不了100年”此次到访中国,已经是沃森的第四次“中国之行”。谈及此行的目的,沃森明确表示要在中国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院“沃森生命科学中心”。“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研发让每个人都能支付得起的癌症疗法。我们正在努力让癌症治疗更加便宜、副作用更少、人们痛苦更少。”沃森说。人类离治愈癌症还有多远?沃森说,研究如何治愈癌症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关注点。“人类了解癌症已经超过10年,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50年内治愈它。”沃森说,“我觉得人类不会花上100年那么久才去治愈。”如何看待“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这是很大的跨越”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人们通过沃森和克里克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仅1000余字的论文,更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与传递途径,“生命的秘密”逐渐被揭开,人类了解生命、探索生命的过程更加清晰。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参与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实现了人工合成真核生物酿酒酵母的全部16条染色体,意味着酵母的生命“源代码”可以完全由人工编写。沃森也关注了这一合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我认为这是很大的跨越。”沃森说。“生命是个很复杂的有机体,实验中只有一个细胞的设计和合成。”沃森说,“对基因的了解加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疾病、治愈疾病。”人类未来能否更加长寿?“我现在的目标是活到90岁”随着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类也在不断尝试“刷新”人类寿命。美国《时代》发表的《长寿的新时代》文章称,得益于医学和科学领域取得的进展,我们的生命正在延长,让更多人活到100岁、甚至更长正在变成现实。基因研究能不能让人类更加长寿?89岁的沃森给出了幽默的答案:“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活到90岁。”“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活得那么长久。有人会觉得很有必要,但是我认为活得久的代价是昂贵的。你活得长,你可能要吃更多药,你要花钱修复你的膝盖。”沃森说,“虽然我现在还能慢跑,还能快速地跑步上楼梯,但是我不会愿意坐着轮椅活。”此时他又露出了招牌式大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cjy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DNA之父”现身深圳:要建一个“生命科学中心”攻克癌症_南方快报_南方网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张光岩) “高中教科书里的‘大神’来到了身边。目前,深圳市政府也已增聘詹姆斯·沃森为第三届科技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张光岩)“高中教科书里的‘大神’来到了身边。”4月6日上午,2017深圳国际精准医疗峰会现场,面对台上的诺贝尔奖得主、被誉为“DNA之父”和“生命科学界的爱因斯坦”的詹姆斯·沃森,一位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学生这样说道。第四次访华之行,沃森将最后一站选在深圳。他在演讲中称赞深圳将成为一个新的科技发展中心,并在这两日密集访问深圳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研设施,与深圳的高层领导和科技界人士会面。多位相关人士分析,沃森希望在中国成立的“沃森生命科学中心”有望落户深圳,这或将是一个媲美“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中心,在那座世界著名的实验室里走出了7位诺贝尔奖得主。有趣的是,沃森还在演讲中表示自己对中医产生了强烈兴趣。“中医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人们会慢慢明白这一点。”“要研究如何花更少的钱战胜癌症”人类距离能够治愈癌症还有多远?89岁的詹姆斯·沃森在峰会现场给出了一个幽默的答案:“希望在我去世之前。”据了解,沃森此次访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推动“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在中国落地。沃森认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研创新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他希望在中国打造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一流生命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基因组和生命健康大数据的癌症精准医疗。围绕此中心,将形成产业园、高端孵化器、博士后站等教育和培训基地,形成产、学、研、投资良性互动的生命科技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孵化、引入前沿项目,引入和培养高端人才。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将专门钻研精准治癌的问题,“希望能够研发出让每个人都能支付得起的癌症疗法,让癌症治疗更加便宜、副作用更少,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造福”。沃森在演讲中透露,现在在美国生命科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要调动人体的免疫机制来“打败”癌症,但他猜测这种方法将不会成为癌症治疗的主流,因为启动人体的自动免疫将有对自身细胞产生抗体的副作用。另外,这样的疗法也过于昂贵,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距离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被认为是20世界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的“DNA双螺旋结构”已过去64年,人类对基因的探索和对疾病的研究仍在继续。“我们现在应该研究的是怎么花很少的钱来战胜癌症。”沃森笑言,应该没有一家制药公司会喜欢他的看法,他自己是人类基因测序的推动者,希望能够通过对基因的进一步探索来对癌症实现精准“打击”。沃森这些年来也在一直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他透露,五年前他曾写过一篇论文,认为可以通过找到“关键基因”的方式杀死癌症细胞。现在,他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近期在研究身体锻炼与癌症之间的关联,“锻炼会产生氧化作用,这种氧化物能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呢?”深圳向“DNA之父”抛出“橄榄枝”“深圳将是新世纪的一个新的科技发展中心。”詹姆斯·沃森在峰会现场发表演讲时,开场便做出了这样的论断。沃森说,深圳有希望能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引领亚太地区生命科学发展的潮流,打造国际一流科学标杆的生命科技研发和转化的中心。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a之父沃森清华演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