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黄仲涛新转诊农合报销标准,患者为肝衰竭,戊肝在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FLIP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陕西中医》2010年01期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FLIP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凋亡及凋亡抑制蛋白FLIP的影响,进而揭示其治疗肝衰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用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急性肝衰竭的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HE染色法和TUNEL法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及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FLIP蛋白在肝组织中表达。结果:成模后48h存活率解毒化瘀颗粒组高于其他药物组;肝组织HE染色镜下所见的坏死细胞以点状坏死为主,程度比模型组及其它药物干预组轻微;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解毒化瘀颗粒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减少,与其余药物干预组及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凋亡抑制蛋白FLIP在解毒化瘀颗粒组肝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升高,而在其他药物干预组及模型组中则呈低表达(P0.01或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上调内毒素肝衰竭模型肝细胞浆中FLIP的表达,并发挥抑制凋亡效应。提示阻断FADD凋亡信号传递,有可能是解毒化瘀颗粒防治急性肝衰竭的机制之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285.5【正文快照】:
急性肝衰竭病情重、预后差,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虽有肝移植和人工肝等各种治疗措施,但病死率仍高达70%[1]。近年来研究发现,肝细胞凋亡是肝衰竭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细胞发生凋亡的中心环节是激发了以蛋白酶组成的级联反应,其中胞浆信号分子FADD是最重要的凋亡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德文,邱华,李雅,廖树琪;[J];广西中医药;2004年04期
张秋云,钱英,姚乃礼;[J];陕西中医;2005年01期
常富业,王永炎,高颖,李辉;[J];中医药学刊;2005年10期
熊益群,姚小萍,田德英,李之清,贺劲松,郭威,庄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德文;邱华;余晶;黄古叶;胡振斌;;[J];广西中医药;2006年04期
毛德文;邱华;余晶;农朝赞;谭柳纯;;[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1期
毛德文;邱华;余晶;胡振斌;黄古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年04期
张秋云;李秀惠;刘绍能;胡建华;李筠;王融冰;姚乃礼;钱英;;[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德文;胡振斌;刘洁;邱华;;[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过建春;;[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慢性乙型肝炎诊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清静;[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余立敏;[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芳华;[D];南昌大学;2006年
孟旭;[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明杰;;[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毛德文,邱华,李雅,廖树琪;[J];广西中医药;2004年04期
毛德文;邱华;余晶;黄古叶;胡振斌;;[J];广西中医药;2006年04期
崔丽萍,李研;[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7期
王爱凤,秦玉花,王惠茹;[J];山东中医杂志;2003年09期
常富业,王永炎,高颖,杨宝琴;[J];山东中医杂志;2004年11期
彭杰,马羽萍,罗改云,高林;[J];陕西中医;2003年07期
邱英锋,缪晓辉,王俊学,张瑞祺,蔡雄,倪武;[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毛德文;邱华;余晶;农朝赞;谭柳纯;;[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1期
韩德五;[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建安;;[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王文宏;刘相和;迟焕芳;;[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方庆;陆卫华;赵智刚;程青;邬明;刘非凡;李小平;杨剑虹;唐忠志;;[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王晓玲;汪涛;汪雅妮;赵舒武;王学谦;;[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8期
万美华;李娟;唐文富;龚翰林;陈光远;薛平;赵先林;夏庆;;[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周钱梅;苏式兵;;[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周雪梦;陆春妮;亓文宝;马勇江;汤有志;陈建新;;[J];中草药;2011年07期
王利锋;李学英;王大忠;;[J];华西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张武;朱建华;;[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郭应信;殷国前;李佳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清泉;朱雪琦;王蕾;;[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急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杨文超;田媛媛;张中印;吴珍红;缪晓青;;[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王宗伟;黄兆胜;;[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黄黎明;孙成荣;王磊;刘力;;[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余洋;;[A];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陈小红;高瑞兰;钱煦岱;林筱洁;徐卫红;周郁鸿;;[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陈小红;高瑞兰;钱煦岱;林筱洁;徐卫红;周郁鸿;;[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李淑婷;吉训明;罗玉敏;;[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Peter Chee-Keung C;[A];2004灵芝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陈小红;高瑞兰;钱煦岱;林筱洁;徐卫红;周郁鸿;;[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中桥;[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军野;[N];世界报;2008年
厉将斌;李海松;[N];中国医药报;2002年
董晨明;张红松;张正义;[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民科;[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邓友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张天宏;[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吴慧玲;[D];浙江大学;2009年
汪芸;[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晶;[D];吉林大学;2006年
林秋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张东;[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徽;[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余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杨光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陈洋;[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张伯;[D];苏州大学;2006年
刘景;[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杨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杜永华;[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包志军;[D];苏州大学;2009年
叶浩;[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肝脏自然杀伤细胞在病毒诱导的肝衰竭中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肝脏自然杀伤细胞在病毒诱导的肝衰竭中的作用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地区的流行情况非常严重,我国亦是HBV感染高发地区,人群携带率约10%,由HBV引起的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failure,ACLF),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80%~90%,临床上缺乏特异而有效的治疗靶点和干预手段,除非实施肝移植,绝大部分患者预后不良。病毒诱导的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我们对Ⅲ型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rus strain 3,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衰竭和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induced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进行研究中证实,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纤维介素(fibrinogen like protein 2/fibroleukin,fgl2)与肝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宿主免疫应答产生的大量炎症介质fgl2凝血酶原酶是引起肝脏微循环障碍和导致肝细胞缺氧性损伤和大量坏死的重要原因。然而病毒诱导的小鼠和人类肝衰竭发生发展中另一个显著的病理特征—炎症细胞在肝脏的聚集也需引起重视。炎症细胞的大量聚集一方面可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质,引起肝内微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可直接导致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因此明确各种免疫细胞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互网络调节机制将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病毒诱导的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亦将为后续疾病的治疗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靶点。
一直以来,病毒性肝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获得性免疫阶段,大量资料也显示HBV病毒本身不造成肝细胞的细胞病变,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HBV编码蛋白特异性杀伤特异性T淋巴细胞(CTL)对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和疾病的转归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固有免疫系统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仍然不十分明确。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NK T)作为肝脏固有免疫的核心细胞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众多的研究数据表明NK细胞在抵御病毒入侵,抑制病毒复制以及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证实,人体肝脏含有大量的天然免疫细胞如NK细胞、NK T细胞、γδT细胞等,此类细胞约占整个肝脏淋巴细胞的2/3。其中NK细胞约占30%,NKT细胞也近30%,而传统T细胞亚群(CD3~+CD56~-)仅占30%左右。固有免疫细胞在肝脏形成的这种“优势状态”可能也预示着其在肝脏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众多的证据表明肝脏NK细胞可以介导肝细胞损伤。在多聚胞嘧啶核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肝脏NK细胞可以通过TRAIL/TRAILR途径杀伤肝细胞。肝脏NK细胞在Poly I:C诱导HBV转基因小鼠肝脏敏感损伤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在低剂量刀豆蛋白(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HBV转基因小鼠肝细胞损伤实验中也发现,肝脏NK细胞利用其表面活化受体NKG2D识别肝细胞表面相应配体而导致肝细胞损伤。上述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暴发性肝衰竭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但这些肝损伤模型大多由化学物质所介导,或者缺乏自然感染和复制的过程。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肝脏NK细胞在病毒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建立了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在疾病进程中对肝脏NK细胞迁移及损伤肝细胞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对NK细胞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建立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
①在疾病进程中动态观察肝脏NK细胞比例、数量、活性以及分泌主要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②研究肝脏NK细胞对病毒感染肝细胞的杀伤作用。
③研究肝脏NK细胞损伤肝细胞的分子作用机制。
④研究NK细胞在小鼠暴发性肝炎中迁移的分子机制。
2.在人类研究中,以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和慢性乙肝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组病人肝组织中NK细胞的频率,以及外周血NK细胞天然细胞毒受体的表达频率,探讨了NK细胞在HBV诱导的慢加急惟肝衰竭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1.采用MHV-3腹腔途径感染Balb/cJ小鼠建立暴发性肝衰竭模型,在疾病进程中对小鼠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
2.流式细胞术检测MHV-3感染0、24、48、72 h后的Balb/cJ小鼠肝脏、脾脏、外周血和骨髓中NK细胞的百分率、细胞数及肝脏NK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的百分率。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肝脏NK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穿孔素(perforin)的水平。非放射性细胞毒实验检测肝脏NK细胞对小鼠淋巴瘤细胞(YAC-1)的杀伤活性。
3.以感染MHV-3 48h的Balb/cJ小鼠肝脏NK细胞为效应细胞,肝细胞为靶细胞,体外肝细胞毒试验验证肝脏NK细胞对病毒感染的肝细胞的杀伤作用。
4.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MHV-3 48h后的Balb/cJ小鼠肝脏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NKP46)、FasL及TRAIL的表达,探讨肝脏NK细胞损伤肝细胞可能涉及的分子作用途径。进一步体外肝细胞毒抗体阻断试验验证肝脏NK细胞损伤肝细胞的主要分子作用途径。
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感染MHV-3 48h的Balb/cJ小鼠肝脏、脾脏和外周血NK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MHV-3感染0、24、48、72h后的Babl/cJ小鼠肝组织中CXCR3相关趋化因子(CXCL9/Mig,CXCL10/IP-10)mRNA的表达水平。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验证感染MHV-3后的肝细胞对NK细胞的趋化作用以及趋化因子CXCL10/IP-10在脾脏NK细胞迁移至肝脏中的作用。
6.免疫组化分析肝脏NK细胞在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和慢性乙肝病人肝组织的频率。
7.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和慢性乙肝病人外周血NK细胞表面天然细胞毒受体(NKP30,NKP46)的表达。
【实验结果】
1.Balb/cJ小鼠感染MHV-3后,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形成点、灶状坏死,汇管区也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区肝细胞消失,残留的网织纤维塌陷等病理变化,提示MHV-3感染敏感Balb/cJ小鼠可诱导严重的急性肝组织损伤。MHV-3感染后Balb/cJ小鼠血清酶ALT、AST水平逐步升高,在感染72h后达到峰值(4.4 IU/L,4.4 IU/L)。
2.Balb/cJ小鼠感染MHV-3后,肝脏NK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显著增加,在感染48h达到峰值(43.2%vs 10.02%,7.11×10~4 vs 1.34×10~3),相反在脾脏(4.32%vs 5.72%,1.68×10~5 vs 6.01×10~5)和骨髓(0.74%vs 2.27%,7.4×10~4 vs 5.68×10~5),NK细胞比例和数量在感染后均显著减少。尽管外周血NK细胞的比例在感染后显著增加,但其数量却显著减少。以上结果提示MHV-3感染后,NK细胞可能从脾脏,骨髓和外周血迁移至肝脏。
3.MHV-3感染后,Balb/cJ小鼠肝脏NK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表达显著增加,在感染后48 h和72 h,其表达频率分别达到80.3%±0.3%和95.5%±3.1%,表明MHV-3感染后,募集至肝脏的NK细胞快速而激烈的活化。同时在感染48-72h阶段,血清ASL、ALT水平的显著增加,肝细胞的坏死加剧,表明肝脏NK细胞的活化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
4.MHV-3感染Balb/cJ小鼠48h后,肝脏NK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的水平均明显增加(4.44%vs 0.11%,20.91%vs 3.72%),以TNF-α水平的增加更为显著,而perforin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且无差异。表明肝脏NK细胞引发的以TNF-α为主的细胞因子风暴在肝细胞的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相反穿孔素介导的肝细胞溶解在肝细胞的损伤中的作用可能比较有限。
5.MHV-3感染Balb/cJ小鼠48h后,肝脏NK细胞对其敏感靶细胞YAC-1以及病毒感染的肝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强。
6.流式细胞分析感染MHV-3 48h后的肝脏NK细胞表面主要活化受体(NKG2D.NKP46)、FasL及TRAIL的表达,发现感染后肝脏NK细胞表面FasL表达显著增强(27.17%vs 7.78%),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和NKP46的表达虽无明显改变,但在感染前后均处于较高水平。
7.体外抗体阻断试验证实,肝脏NK细胞对病毒感染肝细胞的杀伤作用能分别被抗FasL和抗-NKG2D单克隆抗体显著阻断,同时给予抗FasL和抗-NKG2D两种单克隆抗体则阻断效果更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提示在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中,肝脏NK细胞可以通过Fas-FasL和NKG2D-NKG2DL途径杀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
8.Babl/cJ小鼠感染MHV-3后,肝脏NK细胞的数量显著上升,而且其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也显著上调(7.49%vs 1.82%)。实时定量PCR检测证实感染MHV-3 48h后肝组织中趋化因子Mig和IP-10 mRNA的表达水平比感染前分别上升15.6和98.8倍。体外Transwell实验证实感染的肝细胞对NK细胞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并且这种趋化作用能被抗-CXCL10单克隆抗体显著阻断.
9.免疫组化分析发现,与慢性HBV感染病人比较,HBV诱导的慢加急肝衰竭病人肝组织中NK细胞的频率显著增加,而且外周血NK细胞表面天然细胞毒受体(NKP30,NKP46)的表达也显著增强,提示NK细胞在HBV诱导的慢加急肝衰竭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本研究首次利用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探讨了肝脏NK细胞在病毒诱导的肝衰竭中作用。研究发现,Balb/cJ小鼠感染MHV-3后,NK细胞在肝脏迅速大量募集和活化,且杀伤活性显著增强,分泌IFN-γ和TNF-α的水平也显著上调,而且可通过Fas-FasL和NKG2D-NKG2DL途径损伤肝细胞,表明肝脏NK细胞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病毒诱的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亦为后续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
2.本研究进一步利用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探讨了肝脏NK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探讨了CXCR3相关趋化因子(IP-10,Mig)在其中的作用,为后续疾病的分子干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
3.本研究首次在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的肝组织中发现了NK细胞在肝脏的募集现象,为深入探讨肝脏NK细胞在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R575.3;R512.6【目录】:
中文摘要5-11
ABSTRACT11-17
第一部分 肝脏NK细胞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衰竭中数量、活性及功能的动态研究17-36
材料与方法17-26
参考文献33-36
第二部分 肝脏NK细胞在小鼠暴发型肝衰竭中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36-49
材料与方法36-43
参考文献46-49
第三部分 肝脏NK细胞在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迁移的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49-62
材料与方法49-56
参考文献60-62
第四部分 肝脏NK细胞在人类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中作用的初步研究62-73
材料与方法62-66
参考文献70-73
全文小结73-74
综述一 NK细胞受体与配体的特异识别74-84
综述二 NK细胞和NKT细胞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84-88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88-8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拟发表论文89-90
参加学术会议90-9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代君;梅强;刘柏;李晋涛;;[J];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殷宪明;董白桦;张韵;苏士利;董召刚;曲迅;;[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戴春宇;赵光瑜;吕志勇;;[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年06期
金莹莹;王玺;姚晓红;陈同辛;;[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马杰;赵卫东;马娟;张丽娜;周虎;宣恒华;丁玉兰;;[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20期
黄国伟;陈英;林宏;林春花;;[J];现代医院;2011年08期
张琳;何德根;;[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3期
李媛;王久君;高珊;刘娜;郝友华;丁红晖;杨东亮;赵西平;;[J];肝脏;2011年04期
马杰;赵卫东;马娟;金夏;张丽娜;丁玉兰;周虎;宣恒华;桂云;;[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04期
郑荣浩;朱光华;王平;刘家应;夏敏;何威逊;;[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萍;陈苗苗;马全英;乔莉萍;常艳燕;刘学荣;牟克斌;黄银君;卫广森;;[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徐婉婷;曹兰芳;孔宪明;;[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向玲;纪春岩;Magnus Nordenskj?Jan-Inge H郑成云;;[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吴群;郑芳;姜小丹;冯玮;熊平;刘君炎;龚非力;;[A];湖北省暨武汉市免疫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王飞;Griffiths CEM Kirby B Cameron AL;;[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李国华;黄薇;刘尧芳;朱慧莉;夏庆杰;杨开选;;[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商平平;张彩;;[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陈小源;亢莉;;[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田玄玄;翁静;;[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李举亨;柴晔;张连生;;[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海英;[N];科技日报;2009年
河南省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程心超;[N];健康报;2009年
徐道振;[N];健康报;2003年
胡献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本报记者 曹玉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王方升;[N];中国医药报;2002年
;[N];中国妇女报;2002年
丽云;[N];医药经济报;2002年
闻玉;[N];中国医药报;2003年
李天舒 通讯员
胡颜;[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勇;[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张峰;[D];山东大学;2005年
黄春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温华;[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沈锦春;[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黄纯兰;[D];四川大学;2006年
卢志明;[D];山东大学;2008年
王珊;[D];山东大学;2008年
王向玲;[D];山东大学;2009年
吴娴;[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晓丽;[D];山东大学;2010年
许亮;[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王雪娜;[D];吉林大学;2012年
王守芹;[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李佳;[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李佳;[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武晓博;[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李胜军;[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丛衍群;[D];山东大学;2005年
孙振平;[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18例的疗效评价--《广西医学》2013年07期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18例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移植后第8周,患者乏力、纳差、下肢水肿、腹胀、腹水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胆碱酯酶、甲胎蛋白均明显上升(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75.3【正文快照】:
慢性肝衰竭是众多肝病的终末期阶段,也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是目前理论上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与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供体匮乏、术后排斥反应、手术费用昂贵及道德伦理等因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方;张小岗;张静;周一鸣;印建国;云升浩;冯雪梅;周新人;黄涛;;[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4期
王方;张静;周新人;云升浩;王可敬;寇俊峰;蔡国芳;孙厚坦;;[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3期
黄丽雯;刘黎;周健;;[J];河北医药;2012年13期
周健;刘黎;李多云;黄丽雯;;[J];现代医学;2010年05期
孙超;范建高;;[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12期
马代全;陈杨;黄茂涛;季代金;冯早明;周炜;汤敏;王平;;[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文洋;岑爱萍;郭汝佳;沈秋月;;[J];东南国防医药;2012年03期
王方;张小岗;张静;蔡国芳;;[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6期
王方;张静;周新人;云升浩;王可敬;寇俊峰;蔡国芳;孙厚坦;;[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3期
徐苏;王方;;[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4期
赵和平;丁保华;邵丹;张自然;赵耀洲;;[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6期
黄丽雯;刘黎;周健;;[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年03期
乔飞;张馨;盛云峰;耿家宝;陈小军;钟晶;赵颖;隋云华;何长伦;高蕾;汪茂荣;;[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2期
于伟燕;赵彩彦;;[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年04期
王方;张静;冯淑娴;印建国;;[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年06期
苏毅;候丽;杨方万;李传腾;杨福秀;;[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秀伟;[D];郑州大学;2012年
洪国庆;[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兴南;沈建坤;庄岳鹏;陈先礼;李奕鑫;陈丽娟;杨红;;[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朱金海;陈燕凌;;[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陈薇;曾达武;陈靖;;[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6期
王方;张小岗;张静;周一鸣;印建国;云升浩;冯雪梅;周新人;黄涛;;[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4期
张强,李京雨,徐力扬,刘明,姚鹏,王帅;[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5年04期
李楠;石玉玲;李娜;敖国昆;李晓祥;韩舒;朱超慧;沙立娜;吴凯;翟俊山;张林;王欣;张磊;段云卉;;[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08期
王连友;徐辉;董世武;粟永萍;庞学利;刘登群;王军平;冉新泽;;[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王帅;姚鹏;龚丽娟;闻炜;李树玲;胡学玲;胡大荣;;[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年02期
王方;周一鸣;张小岗;张静;;[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焦建中;周小平;李晓云;周一鸣;郭世民;;[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鹏;胡大荣;王帅;李树玲;胡学玲;闻炜;龚丽娟;;[J];传染病信息;2009年05期
宁更献;侯军良;张新元;戴二黑;陈翠英;;[J];河北医药;2007年04期
杨冰;陈金秒;王爱菊;于洪亮;李华;郑晖;李道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1期
季代金;黄茂涛;;[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11期
李艳辉;肖恩华;;[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年10期
潘兴华;庞荣清;陈系古;刘建昆;何占龙;王惠萱;张步振;王鹤桦;杨勇琴;屈璐;;[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邓元明;张龙;牟方胜;王辉;;[J];当代医学;2010年05期
刘孙琴;程静;董明国;刘黎;周汉超;;[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24期
傅念;阳学风;吴清;刘朝霞;胡杨;彭飞;;[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21期
刘水渠;;[J];健康博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新元;宁更献;侯军良;戴二黑;陈翠英;;[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姚鹏;胡大荣;王帅;胡学玲;闻炜;周一鸣;龚丽娟;;[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潘兴南;陈丽娟;沈建坤;庄岳鹏;陈先礼;;[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欧阳石;程涛;李灼亮;刘树人;肖必;佟明华;余宙耀;孔祥平;;[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单鸿;;[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韩英;阎丽;周新民;韩国宏;吴开春;丁杰;樊代明;;[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陈靖;江家骥;朱月永;;[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文晰;段芳龄;马军;;[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迪;郭晓钟;刘峰;李宏宇;赵佳钧;邵晓冬;崔忠敏;;[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马威;;[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梅珍 陈辉;[N];中国医药报;2004年
邢煜 尹肃;[N];健康报;2005年
庄庆平;[N];健康报;2006年
陆保华;[N];家庭医生报;2006年
曾理;[N];健康报;2008年
刘枚;[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北京伊美尔健翔医院执业药师
陶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龚经文;[N];家庭医生报;2007年
张中桥;[N];中国医药报;2007年
董江萍;[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阎丽;[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杨立明;[D];吉林大学;2009年
孙艳;[D];吉林大学;2007年
王鑫;[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刘隽;[D];复旦大学;2007年
王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柳林;[D];吉林大学;2007年
朱应合;[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邱丽媛;[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马军;[D];郑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征;[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叶海青;[D];吉林大学;2007年
丁亚楠;[D];昆明医学院;2009年
卢兴浩;[D];石河子大学;2009年
王忠;[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王波;[D];中南大学;2010年
李文晰;[D];郑州大学;2003年
刘志锋;[D];昆明医学院;2008年
陆贝;[D];浙江大学;2010年
王豪勋;[D];郑州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旬阳县政府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