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智能家居发展瓶颈的发展和普及瓶颈在哪

陷入发展瓶颈 智能家居如何继续前行?_新浪家居
陷入发展瓶颈 智能家居如何继续前行?
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在伴随着智能手机成为消费者瞩目的焦点之后,智能家居领域并没有如大家想象的一样出现“大跃进”式的快速普及。
在伴随着智能手机成为消费者瞩目的焦点之后,智能家居领域并没有如大家想象的一样出现“大跃进”式的快速普及。反而只在不断的话题当中不断地被消费者所质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起智能家居的可行性。更有人直接否定它,认为智能家居只不过是智能系统背景之下诞生的一个“伪概念”。
对于伪概念的说法,业界是不认同的。因为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从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得出,它本身在条件上具备可行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独立的发展也完全能够构建,因此不存在“伪”的可能。之所以目前长期停滞不前,是整体整合、发展控制、产品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
比如,如今的智能操作系统方面,完全可以称之为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已经具备了智能家居系统所需要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在开放性的方面,安卓给与大家带来了非常大的惊喜。虽然在某些方面一直受到消费者的质疑。但其在横向的扩展和延展方面,它完全具备了智能家居体系所需要的主控能力。
从产品方面来看,智能家居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所以产品的多样性非常重要。然而从目前世界整体的智能家居发展来看,各大品牌的研发方向和产品攻坚方向都过于集中。比如,一家厂商研发手环获得成功,其他厂商就也同样进入手环市场。一家企业生产的智能温控和加湿器获得成功,那么其他同类厂商必然会跟进。这样的“一窝蜂”虽然表面上看让某一个类型的产品瞬间获得肯定,但其实却是限制了智能家居产品的横向发展。智能家居产品模块的缺失,让智能家居使用不能够形成一套健全的体系。
而另一个让消费者感到智能家居不可行的因素就是产品的创新能力太差。因为智能家居产品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智能”。但现在智能家居类产品却过于的刻板,很多厂商产品一模一样的功能,甚至连外表的改变都不多。
智能家居的发展其实并不难。因为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商家逐利的心态下造成的。而这一点相信很多商家在智能家居市场遇到瓶颈的时候都会发现。其实,规避风险追逐最大利益并没有错。但是我们却不要忘了,作为经营者和创造者,厂商是不是也应该具备一些扩展的魄力呢。
想要让消费者接受智能家居,就要给消费者接受它的理由。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实要完善智能家居体系,每一个环节都同样重要。如果想在智能家居这一条路上继续前行,那么还要先去找回那一颗敢于冒险的心。
请输入1000以内的建筑面积
请输入您的姓名
输入您正确的手机号码
获取动态密码
请输入验证码
恭喜您预约91装修服务已成功
稍后会有客服联系您
热门资讯排行
12345678910
电话:400 605 6969 转 34944电话:400 605 6969 转 34944
Copyright @ 1996 - 2017 LEJ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服务热线:400-606-6969
广告业务洽谈:010-0-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瓶颈在哪?_家具_土巴兔问吧
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瓶颈在哪?
输入手机号码,报价结果将发送到您手机
装修顾问-馨馨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您的装修预算约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微信扫一扫
3.&您家小区名称 :&&
请选择您家的装修时间
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瓶颈在哪?
提问者:林敏慧|
时间: 14:44:59
已有3条答案
回答数:7|被采纳数:0
所有回答:&7
客厅吊顶的时候要注意吊顶材料要选好。吊顶一定要选择防火材料,如果是木质材料也一定要做防火处理,吊顶上的电气线管要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产生火灾等隐患。
回答数:1|被采纳数:0
所有回答:&1
客厅吊顶时要注意应保证安全。如果你家是安装的暗架吊顶,记得一定要设检修孔,客厅吊顶的石膏板没有铝板好拆卸。有很多人假的设置检修红会影响美观,一般都不会要求设置,但是一旦你的吊顶内的电线管,电线等出了故障你就无法确定是哪里除了问题,以及什么原因,更加无法检修。
回答数:4|被采纳数:1
所有回答:&4
客厅吊顶时应先将隐蔽工程做好。照明电源、空调、视频音频线路是否需要在吊顶是隐藏,照明方式及灯具安装位置等问题都要事先搞清位置,否则以后只能走明线,影响美观。
已有 4 个回答
已有 5 个回答
已有 11 个回答
已有 6 个回答
已有 2 个回答
北欧简约、复古美式、大气欧式、清新地中海风,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万套装修案例当前位置:
解读: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瓶颈在哪?
施工过程的复杂性、难于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家居不像电脑,装备好,软件也装好,可以买回去,插电源开机直接能用。它需要强电,弱电结合,需要综合布线,需要考虑各种电器不同接口,不同信号。
所以现实中,中控公司很头疼,因为硬件和软件都绝对没问题,但前面布线有问题,导致你设备上不了,而客户理解不了。
  3)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差  包括购买的便利性,使用的便利性。客户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或系统时,因为技术和施工的复杂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购买。同时系统的复杂性使用用户使用时非常复杂,难于操作,而且质量不稳定,维护又困难。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比较差。  4)客户服务跟不上  客户与智能家居提供商的沟通困难也是瓶颈之一。当前智能家居以集成为主,缺乏有号召力的大企业,集成商也无法投入大量成本来服务客户,这导致客户获取售后服务的难度很大。&
责任编辑:Silva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电子工程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瓶颈在哪?来自: icsports 日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帖子相关文章---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瓶颈在哪?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瓶颈在哪? - 知乎1587被浏览199907分享邀请回答17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但它有两个致命缺陷:第一、一个主设备能连接的从设备有限,一般六、七个,多于十个就非常不稳,这个数量对整个家居来说远远不够看的。第二、这技术是点对点,需要两两配对,从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很难数据沟通,比如空调可能无法获悉窗户是开着还是关着。最被抱以厚望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WIFI了,不用过多介绍,WIFI距离最长、速率最高,手机电脑全适用。但它也有短板——太耗电了。你看红外、蓝牙装个电池就能用个一年半载,假如一个智能水杯是用的是WIFI,那两节电池也就顶个两、三天。所以一些带220V插头的强电设备可以上WIFI,比如开关、灯泡、空气净化器,耗电多也不怕,而一些需要用电池的弱电设备,比如无线键鼠、智能牙刷、体重计什么的,WIFI显得用力过猛并不适合。因为WIFI功耗上的先天不足,同样基于IEEE标准,又衍生出Zigbee和Z-Wave两个技术。它们支持的节点很多,除具备WIFI的优势之外 ,通过降低速率解决了耗电的问题,所以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最适合智能家居的无线连接方案。很多传统家电企业和很多搞所谓「物联网」的,用的多是双Z技术,很多利益集团也压宝它们。但……以我个人浅见说几句得罪人的话:双Z最大的问题是与WIFI互不兼容,家里还要单买个“集中控制器”,当然WIFI也要集中控制设备,不过那个叫“路由器”,家家都有不算负担。而且双Z在我的实际使用体验中不太稳定。相互干扰、信号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对用这种技术的无线设备心存抵触。最后不要忘了NFC,传输距离最短,只在3、4厘米内有效,对接快,传输速率低。家居中似乎没什么设备距离能保证在这么短距离内的。但这样的技术特点,非常适合开门、解锁等需要安全授权的场景。试想如果家里门锁通过WIFI来网络控制的,尽管……也比较安全,但不怕贼偷,就怕贼在远程惦记着。NFC这种距离超短的劣势,反而成了安全上的优势。虽然短,但足够的Stronger。▌五类技术混战一团,哪个才是智能家居的未来?要我说:从长远来看,他们统统靠边站,我更看好正还在制定中的下一代WIFI低功耗标准——802.11ah,与现有WIFI全兼容,打通平板手机和传统黑电白电。所以我给大家的采购建议就是使用交流电的智能WIFI设备现在可以优先购买,其它用电池的,便宜点可以玩玩,稍贵些的尽量别碰。另外从短期来看,试图用一种无线技术统一天下不现实,一定是不同特点的无线技术,分别适用在不同的智能设备上,然后用一个「平台」统筹控制。▌何谓「平台」?平台是一套软件体系标准,再辅以少量硬件当他的感知触手。有了平台可以直接把无线连接方式的问题降为不可见、且无足轻重的「底层」问题。用户和上层应用只需要控制就行了,用不着知道是「怎么」控制的。一个成熟的平台标准,应该是定义规范了这么几件事情:1、设备之间硬件上的连接拓扑结构是什么样的,比如所有设备的控制中枢究竟是智能路由?智能电视、手机还是压根就没中枢?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家庭里所有的数据究竟是集中在几块硬盘挂在路由上?挂在电脑上?还是放在云端,又或者分散在各个设备自带的存储卡里?各个平台都有自己规范的组织结构。究竟哪种对……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别笑,真的。2、定义了设备在软件上的管理形式。究竟是按房间,还是设备类型,还是按场景分组?要不要连动?有没有上下级?状态反馈、安全应急都是什么机制?这些决定了这个平台未来发展后的功能边际,以及用户能有什么花样的「玩法」。3、最后就是安全和接入标准了。这个也可以说是为用户着想,也可以说是各个平台为了建立门坎,关门收钱,就不多说了。所以我认为,用什么连接技术其实并不重要,真正的战场在于引导消费者跳进哪个“平台”。有资格引领智能家居建立平台标准的,一定是在这方面涉猎较早并在产品上的所建树的知名公司。我们就细数一下这窥视九鼎的战国N雄。谷歌32亿美金收购了Nest,黑莓才47亿,名不见经传的Nest何以值这么多钱呢?让我们看看它仅有的两个产品之一:这个智能温控器……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用手机随时随地控制家里温度,家里没人时保持低功耗节能状态,要回家时提前把室温调至舒适,功能作用并不复杂,使用局限性也蛮大,家里得是中央空调,但你发现它的优势了么?嗯,非常漂亮、人性化。无法否认这是个看脸的世界,具备出色设计的产品总是有一种勾引人冲动消费的魔力,而用户一旦踏入此门,就是全盘接受这套体系标准的开始。果不其然,6月份收购Dropcam,10月份收购Revolv,虽然谷歌自己的平台还没公开发布,但其宏大的构想蓝图已昭然若示,不出意外,Android 6.0发布之日,就是谷歌对智能家居展开全面狩猎之时。智能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让谷歌的创新精神名声大噪,智能家居领域中的每一个举动都引人侧目,要不要投入谷歌的怀抱是一件值得认真考虑的事,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还没东西。再说苹果,6月苹果在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智能家居技术标准HomeKit,虽然在iPhone6和6+上它还是不可用的僵尸状态,但标准已经清晰接口规范相对明确,愿意遵循这个标准的硬件厂已经可以开工。苹果的理念相当互联网,所有设备在它眼里都不是硬件,而是能提供某类数据的服务者,比如的提供光线的「人」、提供温度的「人」,提供声音的「人」,在HomeKit下,设备不光有房间、区域,还有场景的概念,这意味着你不光可以单独控制一个房间的灯和动力,还能让整个家都处于Party模式、电影院模式或浪漫入睡模式。所有设备自动连动相互配合营造出氛围。苹果做智能家居除了有全球数以亿计的iOS设备作后盾外,还有两个先天优势:一是它有非常完善的iCloud云服务。家庭数据库放在云端,不仅突破了「家」这个狭小范围,出门在外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和控制。二是苹果有相对成熟的语音控制技术Siri,语音目前使用的人还不多,但随着准确性越来越高,也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智能家居的人机交互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语音,以后再说「UI」(用户界面)这个词含义可能指的就不是图形按钮,而是语音了。苹果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前景可以用水到渠成、众望所归来形容。SmartThings作为一个开放智能家居平台,刚刚崭露头角就被野心勃勃的三星收购,自此三星也成为这个游戏重要的玩家,并带来不少好处:首先他的财力会保证社区式开发模式递进速度更快,第二,SmartThings很开放可以同时跑在安卓和iOS平台上,并且三星电子涉及的家电面很广,电视、冰箱、洗碗机、扫地机器人……这些都已经有明确的智能化日程表,一量发展起来,能量不容小觑。互联网厂商风云际会,别忘了海尔这样的传统家电厂商,海尔白电天下第一,好多家庭都是整套带套的买,有这样好的平台和机遇,海尔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U+,誓要分一杯羹。只是……我是这么看:这个游戏的胜负手不是自己玩的High就行,关键是看谁能振臂一呼带动起整个产业开发环境,让第三方设备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形成生态,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互联网厂商更擅长。愿意花钱尝鲜的往往是生在网络时代的新新人类,海尔对他们的影响力有限。并且U+平台标准制定速度过慢、加上海尔自己似乎也三心二意的同时保持对HomeKit的兼容性,这些都是前景堪忧的征兆。把小米放到最后来说,因为这是一个每走过一个地方,必将引起血雨腥风的行动派。他不是慢慢自己研发做产品,而是通过投资整合,迅速就拥有了一堆「自己」的产品,又通过强势植入「小米智能芯」的WIFI芯片,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平台和门坎,就是干的生猛作派让我反思别家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学究了,技术标准还在襁褓,小米产品已经开卖了。插座、灯泡、摄像头……小米推出的这些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居物件,即便加了“智能”二字,我给大家介绍它们功能特点和使用体验,也不过一杆烟的时间。下面以小米的产品为例,让大家感受下当前智能家居产品的现状,以及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好了,现在大家可以……点烟了。小蚁智能摄像头,售价149,价格参考:传统100万像素摄像头大概7、80,同档次无线摄像头大概240,专业监控摄像头贵的就没边儿了。小蚁摄像头虽然也能当普通摄像头用,但它的特点还是更适合做家庭监控。家里为什么需要监控?比如长期不住人的房子,有个监控能很好的防盗,另外家里要是有小孩的可以用来看着保姆在干啥,有宠物的,上班时也总想偷瞄看两眼。不要试图当情侣们远程视频聊天的工具,因为从这个镜头画面里看到的都是一副犯罪嫌疑人的样子。有无线摄像头可以不连电脑直连路由器来远程监控不算新鲜,小蚁在无线摄像头的基础上加了什么样的「智能」呢?首先内置了小米智能心的WIFI芯,让连网这事变得异常简单,只要接上电源,附近安装了小米智能家庭客户端的手机就能发现它,点添加,输入密码,绑定后就能控制了。第二它打通了电脑和手机,并且在手机一个APP里做到同时管理N个智能设备,你看,只要有网络地方,都可以随时拿来看看。小蚁智能摄像头还有这么几个地方值得注意:本体就是一个圆形,剩下这个是架子,拆下来更方便隐藏,线也有黑的可选。指示灯可以关掉,这样更隐蔽。带麦克和扬声器,你在远端如果想听,可以打开听到现场声音,也可以突然吼一嗓子,吓别人一跳。画质可选标准360p和高清720p,画面鱼眼有变形,可视角度约80度。左上角的时间码会自动判断背景来黑白变色。实测中如果4M以下网络,用高清录的话会比较卡。记录的图像可以选择是24小时不间断、几天一循环,一小时大概300M。或者是仅当画面有运动物体时再录,这样就非常节省空间。存储介质一般是用外插的SD卡。好玩的来了:如果摄像头是插小米路由上,那你可以录在路由那块1T硬盘上,这样连续录几个月也不是问题。小蚁和行业监控摄像头比肯定还是有一些不足,首先没红外,夜视效果不佳,其次不能摆动,怎么放,房间都会有死角,可能需要两台一起。另外录的像不管是在SD卡还是小米路由上,都属于本地存储,如果被监控人事后发现,数据很容易消除,防君子不防小人吧。不过至少,「智能」让曾经高大上的行业监控,一下子变得简单和便宜多了。小米智能插座,售价39,参考价格:市场上不智能的带USB单个转换插头,大概也要2、30。也内置了小米智能WIFI芯,打开开关,同样出现在小米智能家庭的应用里,如果你装过别的小米智能设备,这次可以不用输密码快速连接。一个小小插座,你用手机能控制的无非也就是开和关两种状态,有什么用呢?一些可以常开的电器,比如灯,还有这个……啊,还有什么呢?就说灯吧,保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就可以通过手机控制类的灯亮和灯灭了。另外一个用途是一些关掉后仍然处于待机状态的电器,为安全起见,以前是还要关下插排的开关,现在可以在手机里就实现彻底断电了。听到这有人已经开始觉得扯淡了,直接按个开关多方便,非要打开手机点开App再控制?是的,只是如果这种插头在家里有很多,可以编组批量开关,或者定时自动开关,很爽。还有冬天晚上你要和老婆划拳决定谁爬起来去关灯的时候,这个就有点用了。第三件yeelight sunflower LED智能灯泡,这个和苹果商店里菲利浦的智能灯很像。预计售价199,199一个灯泡……就不给啥参考价了。把灯装好,开关打开,由于不是WIFI而是Zigbee的,所以还需要一个支持Zigbee的USB dongle插在小米路由上,注意,这是给小米定制的如果你没小米路由就用不了了。安装完很不爽的是yeelight智能灯的控制界面并没有集成在小米智能家庭的APP里,而是在小米路由器APP的扩展插件里。接管后,可以控制开关、亮度,还可以调成各种颜色。人家不叫具体颜色名,而是叫浪漫、沙滩、海浪、激情等各种场景名替代,究竟能不能营造这种气氛,需要使用者有强大的脑补能力。yeelight智能灯是小米智能家居几件套里相对不靠谱的一款,首先如果不用Zigbee理论上是能省掉一个dongle和宝贵的USB口。其次调颜色吧用户可能开始新鲜过后就厌倦了,待机时有功耗,最有用的远程开关通过智能插座也能实现。所以这个产品形态我不是特别看好。另外控制界面和其它小米智能设备不统一,还没有完全融合进小米智能体系。不管怎样,小米在所有国产厂商里,已经快速、坚实地踏出了第一步。也许到平台战争收官阶段,各个玩家show hand的时候,小米平台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用户筹码,闷声做成了既定事实。拿小米三件套举例,也是因为它们也大体代表了市场上所有智能家居的产品现状,不能雪中送炭,但可锦上添花。有好玩可爱的地方,也有难用蹩脚之处。如果你现在决定买智能家居的产品,可能会踏进一个深坑,但至少……它是一个美丽的深坑。▌总结:今天聊的是一个开放话题,在未来还输赢未定、充满变数之时,夹带了很多我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和预判,大家见谅。从背景、技术、产业形势和产品体验的介绍,大家可能也看出,目前智能家居还处于探索阶段,产品相对初级,解决的也不一定是家里的刚需。但美好前景已见端倪,当下智能产品越来越多,智能钢琴、智能血糖仪、智能空气检测、智能自行车……喜欢尝鲜的朋友,可以有选择性的出手了。选什么?虽说产业规律是得平台生态者得天下,但我们作为消费者千万不要陷入研究背后技术优劣的怪圈。好技术并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只要出现一款足够有魅力能迷住你、让你心存向往的好产品,不要管它是什么连接技术?隶属哪个平台?不要犹豫勇敢地去买吧。历史上靠单品突破,慢慢形成平台生态的例子举不胜举。Windows、iPhone、尼康佳能、小米、腾讯无不如此……世界本没有平台,用的人多了,就成了平台。乱世混战,无律可循的时代,Follow your heart。▌尾巴:有些事我都已忘记, 但我现在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的母亲给我看了一本童话,一个叫托米的孩子很懒,每天早上都是床自动翻转,各种机械臂帮他穿好衣服,机器人刷牙,传送带送他上学。但有一天机器坏了,给他的头穿上裤子,给脚刷牙,自己又什么都不会做的托米无助的哭了……多么悲伤、励志的故事呀,教育孩子要勤劳动手,而我却深深地迷上了那套装置,对托米羡慕的要死。呵呵,与其说懒人推动世界进步,不如说是源自人们心中的叛逆和不随人后的想法,在西迪奥尼的《影响力》中提到,世界由那一小部分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决定,他们引领了社会看势跟风的主流人群。做先烈是要付出代价的,试着问问你自己,如果在电视刚刚诞生,只能收看一个台的时候,你会花钱去买么?很明显的问题对吗?向那些做出「蠢」决策的人致敬。如星际穿越中所说:「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我们不是守护者,而是探索者,是先驱。」136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家居的发展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