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寸游标卡尺读数练习怎么使用和读数 ,请讲详细点 ,谢谢。

上传时间:
游标卡尺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当前位置:
>>>下图是一把游标卡尺的示意图,该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高三物理..
下图是一把游标卡尺的示意图,该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
题型:实验题难度:偏易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5.240或5.235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图是一把游标卡尺的示意图,该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高三物理..”主要考查你对&&游标卡尺&&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构造和用途:
利用游标尺最小分度和主尺最小分度的微小差值,把微小长度积累起来进行测量。
如下表所示
表格解析:
(1)1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其读数准确到0.1mm。 (2)2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mm。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0.05毫米。其读数准确到0.05mm。 (3)5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8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2mm。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这种卡尺的读数可以准确到0.02mm。如图中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2.250cm。 (4)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 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进行“长度测量”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1、如果刻度尺端头有磨损,测量起点不要选在“0”刻度线。2、刻度尺毫米以下的数值靠目测估读一位,估读至最小刻度值的1/10(即0.1mm)。3、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时,金属管不可在钳口间移动或压得太紧,以免磨损钳口。4、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内径和量筒的深度,把游标卡尺放在合适的位置后适当旋紧固定螺钉,再读数。5、游标卡尺使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要估读.如2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的末位数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的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6、若游标上任何一格均不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选择较近的一条刻度线读数。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是一把游标卡尺的示意图,该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高三物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6834297065165758232354110514178560(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实验过程中,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两次拉橡皮条时都应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实验中只要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不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或“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是____(4)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A、B、C、D,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连续的4个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了相邻两个点间距离.其中一条纸带是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则该纸带是(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____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知识点 & “(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习题详情
33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1.7%
(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090&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实验过程中,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两次拉橡皮条时都应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实验中只要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不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或“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是BC&(4)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A、B、C、D,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连续的4个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了相邻两个点间距离.其中一条纸带是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则该纸带是(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D&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1-盐城一模
分析与解答
揭秘难题真相,上天天练!
习题“(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2)明确实验原理,了解具体操作,根据实验操作过程是纸面上,力的图示也画在白纸上,分析对弹簧秤、细绳、橡皮条的要求.从数学上考虑如何减小误差;(3)根据加速度与合外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结合图象分析即可;(4)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
解:(1)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10mm,游标读数为0.05×18mm=0.9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09mm=1.090cm.(2)A、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否则,作出的是拉力在纸面上的分力,误差较大,故A正确;B、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根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本实验橡皮条两次沿相同方向拉伸的长度要相同,故B正确;C、弹簧秤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作图时产生的角度误差会减小,故C正确;D、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不光比较大小,而且还要比较方向,故D错误.故选ABC.(3)A、由图象可知,a与F成正比,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故A正确,B错误;C、图象是曲线的不能证明就一定成反比,而D图象中F与1m成正比可以说明,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故C错误,D正确;本题选不能说明的,故选BC(4)A、由纸带可知,物体先加速后减速,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B、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B图中45.1-41.2≠53.0-45.1,故B错误;C、根据a=△xT2得:a=4.9×10-30.022=12.5m/s2>10m/s2,故C错误;D、根据a=△xT2得:a=3.9×10-30.022=9.8m/s2,等于重力加速度,故D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1)1.090;(2)ABC;(3)BC;(4)D
(1)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2)实验的核心是实验原理,根据原理选择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进行数据处理等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揭秘难题真相,上天天练!
经过分析,习题“(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主要考察你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网上课堂。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找提分点,上天天练!
与“(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相似的题目:
某同学在做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F/N0.200.300.400.500.60a/0.110.190.290.400.51(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a-F图象;(2)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是&&&&(3)图象(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的物理 意义是&&&&;(4)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kg.&&&&
一组同学利用如图甲的装置研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实验中,如果满足小车(含车上砝码)质量远大于沙桶(含沙)质量,可认为小车受到拉力F等于沙桶及其中沙的总重力,通过分析纸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正确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某一条纸带如图乙,A、B、C、D、E、F是6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2)该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测得多组小车所受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
F/N&0.21&0.30&0.40&0.49&0.60&a/(ms-2)&0.10&0.21&0.29&0.41&0.49&a.根据测得的数据,在丙图中作出a-F图象;b.由图象可知,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N.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操作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让小车在沙桶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B.改变小车的质量后应该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D.本实验运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在该实验中,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取0、1、2、3、4点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计数点间距离为:S01=1.40cm、S12=1.89cm、S23=2.40cm、S34=2.88cm、S45=3.39cm、S56=3.88cm.则:①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它每隔&&&&s打一次点;②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如图丙所示,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F图线,表明实验中可能遗漏的步骤是&&&&.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拉力约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实验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滑块和砝码的总质量M应满足的条件是&&&&.
“(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0开始时讲模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2)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V”或者“直流电流2.5mA”),再将&&&&(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2如(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盆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直线o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m乙&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如(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盆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直线o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m乙&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运动.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小车的质量为0.2kg.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O-B&O-C&O-D&O-E&O-F&W/J&0.0432&0.0572&0.0734&0.0915&&&&&&△Ek/J&0.0430&0.0570&0.0734&0.0907&&&&&&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欢迎来到题库,查看习题“(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实验过程中,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两次拉橡皮条时都应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实验中只要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不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或“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是____(4)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A、B、C、D,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连续的4个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了相邻两个点间距离.其中一条纸带是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则该纸带是(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实验过程中,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两次拉橡皮条时都应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实验中只要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其中不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或“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是____(4)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A、B、C、D,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连续的4个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了相邻两个点间距离.其中一条纸带是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则该纸带是(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标卡尺读数方法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